古诗忆江南范文

时间:2023-12-05 02:59:53

古诗忆江南

古诗忆江南篇1

1、全诗原文如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第一句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只有江南的美景十分美丽,才能让诗人时时回忆起来江南的时光。三四句通过写江南的美景,江花像火一样红艳,江水像是被染绿了,色彩鲜明,彼此相称,更突出了江南的美景。最后一句反问,这叫我怎能不怀念江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使整个诗篇悠长而有韵味。

(来源:文章屋网 )

古诗忆江南篇2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谁不忆江南——

从小便学这首诗词,白居易的忆江南。我就是背着这首诗词长大的。

所以,在我的世界里,总有个问号,江南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出生于北方,生长于北方,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在北方成长,从未离开过。

可我的心,却从此逃离北方,去寻找离我遥远的江南水乡。

是什么带走了我的灵魂,是他,这位大诗人白居易,是什么带走了我的心,是它,这首诗词小令。

可我不停的找啊找啊,却一直都没有找到。我不知道它在何方,我只知道它离我很远,但是,一切都无法阻挡我,我要去寻找白居易的江南,我要去寻找我心中的江南。

因此,我在梦中,仿佛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亦看到古老的道路,清凉的西风,还有瘦弱的马在古道边安静的吃草。

隐隐约约,看的好不真切。

只那一瞬间,我与江南水乡擦肩而过。 将来,我一定要去看那江南,再将来,我一定要像白居易那样对江南无尽的回忆,和无限的热爱。

古诗忆江南篇3

一、古代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

许多人都认为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实际上,我国古代就有广告的存在。而且,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还十分久远。

还记得大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吗?诗中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其实是李白喝了兰陵美酒之后写的一首广告诗,通过寄情诗画的语言把兰陵酒的色、香、味巧妙地描绘出来,让人心驰神往,一饮为快。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苏轼为卖油煎馓子所作的这首七言诗,也是流传千古的广告诗。“玉”“碧油”“嫩黄”几个词将馓子的色、香、味描述出来,让读者对馓子的美味向往无比。此诗句句押韵,易于记忆;文词优美,清新自然,引发联想,堪称佳句。

由此看来,我国古代不仅有广告,而且还与当时的诗词有着密切联系。而我国的古典诗词也为广告提供了文化底蕴,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二、现代广告与中国古典诗词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广告更成为传播各种社会信息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现代广告中,尽管运用了声、光、电、色彩等多种手段和表现方式,但语言文字依然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广告的灵魂。因此,广告人往往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艺术力和感染力。这样,古典诗词自然而然就越来越受到现代广告的青睐。比如某房地产公司用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作为销售广告,树立了企业亲善的社会形象;济南某广告公司则以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企业的广告宣传语印在公交车车体上。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千古佳句灿如星河,这是现代广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古典诗词的语言、形式、意境、音韵都很美,现代广告可在这些方面加以运用和借鉴。

(1)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艺术,意境美是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古诗词恰好能够提供给广告创作美的意境。某月饼的广告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优美的古诗用在月饼这一象征人们中秋团聚的食品广告文案上,不仅能够以语言的优美吸引人,同时,还能运用古诗的象征意义和诗的本意即对忍受别离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创造一种美的意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虽不能一起花前月下,但可以共享一轮明月。而“江南春别墅”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作为广告文案,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此诗采用比喻、夸张、对偶、反问等多种修辞,以“红、绿、蓝”富有鲜艳色彩的词将千里江南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用这首诗作为广告文案,让人读之就像看到一幅优美的江南山水风景图,引发无数游子的悠悠思乡之情,其宣传效果可想而知了。

(2)古典诗词的形式之美也是现代广告借鉴的亮点。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诗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被北京某公司用作“学府园”的广告文案。此广告告诉人们:来这里的都是高雅超然的文人墨客。这句诗作为广告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印象颇佳,学府园的文化氛围更好地展现在顾客面前。还有,爱护树木的公益广告“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是仿造唐诗《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中的后两句,用对比的手法提醒人们:当花儿盛开,可以欣赏的时候,就必须赶快欣赏,不要攀折花朵,留下那空无所有的枝。仿拟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广告语言诙谐幽默,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总之,广告与我国古典诗词相结合,可以提高广告作品的文化品味,显示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二者的有机结合还培养了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可谓一举多得。

古诗忆江南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入的古诗词,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生学习这些古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一些社会情况,而且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呢?

一、问题导入,理解情感

小学生初学古诗,对古诗没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来读来背,学生势必一头雾水。这时,最好找一个问题作为切入口,这个问题要适合古诗的情境,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离开爸爸妈妈时会想念他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又问:“如果想他们又见不到,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沉默了,有的学生说:“可以看照片。”我接着问:“古时候的人,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也会远离家人,也会想念家人,那时候又没有照片,他们会怎么办呢?”这下,学生开始思考了,我便顺势提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找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古诗的情境,边读边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导入方法从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们从生活中去体会。在这首诗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我的导入是先导入了情感,呼唤起他们对亲人的情感,尽管思念时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无论是看照片还是登高望远,其对家人的情感则都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他们在理解上就没有了障碍,同样的思念还能拉近他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

二、运用诵读,领会含义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法不是要求老师逐字逐句去解释古诗,而是通过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们感受到古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古诗都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学生背诵熟记。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感性的,善于记忆,就算他们并不懂得诗词的意思,但只要读的熟了,同样能够背诵下来。原来很多作家都提到他们在上私塾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读不懂,但是也按照要求背诵了下来,等到渐渐长大,他们也就逐渐懂得了那些诗文中的深刻含义。

当学生熟读成诵时,再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景,或所抒的情感,稍加点拨,便可以体会诗中的含义与感情。另外,朗读,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意境便会在头脑中形成。可见,有情感的朗读是让学生感悟古诗内涵的最佳途径。

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要读出诗词的音韵美,用音乐的美打动学生,让他们忘我地朗读,反复地朗读,从而背诵下来。还有一点要提到,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毕竟是一种需要吃苦精神的活动,所以也要让学生们懂得学习就是要吃些苦,不能够给学生学习只有享乐没有艰辛的错觉。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

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自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送别诗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得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

四、读写结合,强化记忆

古人强调,学习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就是说只有多读还达不到积累古诗词的目的,在读的同时还必须勤动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古诗词教学中,每首古诗词应尽量让大部分学生能及时默写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用古诗词来陶冶情操的目的。

古诗忆江南篇5

一、读出诗意

引导学生正确诵读,是感悟诗词的关键。古诗表达简洁,意蕴深长,而学生的领悟力是有限的,教师应该避开传统的串讲,而是创设情境,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走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教学《忆江南》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然后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让学生由整体上感悟词人对江南深沉的思念,从字里行间具体叩问其“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理解白居易对江南的情有独钟,对江南的依依不舍,他记“忆”中的江南就变成了鲜活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二、想象诗境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所以,古诗词教学也应重视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把学生带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在教学《长相思》时,我充分运用课件重现诗中的画面,配上渲染气氛的音乐,启发学生想象:征途的感受是“冷”的,这种“冷”不仅是自然气候的表征,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状态;而故园的印记和回想则是充满“暖意”的,这是一种亲情之暖、天伦之暖、心灵之暖。学生通过对不同画面的创造想象,把这“冷”“暖”逐渐内化为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有效地把握了视听信息背后那两个鲜活的画面。一“冷”一“暖”,先“冷”后“暖”,“冷”“暖”相间,虚“暖”实“冷”,在想象中、在描摹中学生真正融入了纳兰性德的相思之境。

三、感悟诗情

诗歌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追寻诗歌背后蕴涵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诗词时代背景的独特与学生有着时空的距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例如,教学《秋思》时,我抓住诗眼“见”大做文章,安排学生一次次想象“见到什么”“见不到什么”,学生在我营造的意境中,在一次次的对比中循序渐进地探究、品味“见秋风”,一次又一次地感悟诗人“乡愁生于秋风里”“乡思寄寓家书中”“乡心乃在寂寞处”,与作者感同身受。在学生深入领悟了诗人浓浓的乡愁后,我又及时挑疑:带走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走了什么?学生马上反应出带走的还有作者的心、作者的思乡情、作者对家人的祝福……

古诗忆江南篇6

关键词:长安;宋词;唐宋诗;地方;空间;书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2-0146-05

长安,西北形胜,历史都会,自古就是中国政治、文化、地理之重镇,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隋唐时期曾有“东罗马,西长安”之说。长安在古典诗词中被反复描绘。不同时代的文人雅士在不同的文学体式中,对长安的书写不尽相同,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时代风云及文体色彩。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在不同时期、不同文体、不同作者的长安书写中,积淀着丰富的意涵。本文探讨宋词中的长安意象,并与唐宋诗中的长安意象进行比较,以展示长安意象在宋词书写中的独特况味。

一、宋词中长安书写的意味

长安自古帝王都。十三朝古都的长安,见证了权力的更替和王朝的盛衰,辉煌与衰败并举,繁华与萧条递生。晚唐五代,战乱频仍,长安屡遭兵燹,迅速衰颓。据史料记载,唐末长安遭受战争破坏最严重的有四次…。五代时期,长安又经焚劫,疮痍满目。赵宋王朝建都于汴京后,长安非复汉唐故都,形貌气势和政治地位非昔时可比,但仍然是西北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仍一直受到宋廷的重视,经济和文化得到恢复发展。汉唐盛世的遗风,加上宋展迅速的城市经济的促进,长安依然是一个繁华富丽的大城市,屡屡出现在词人的笔下。

宋词中的长安,首先是作为地理名词出现。一些著名词人,有过在长安的生活经历,词中记录着他们在长安的行迹。市井词人柳永曾在永兴军路华州府任职,永兴军路的治所在长安,柳永尝有长安之游。其《望远行・长空降瑞》一词描摹长安城的瑞雪图景和词人的幽雅情趣,但全篇除“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一句点名长安外,其余笔墨重在摹绘雪景,“僧舍”“歌楼”“鸳瓦”之类的处所,亦只为点出瑞雪之所覆及。长安在这里,仅仅是词人的一个活动场所而已。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词有旬日“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乃是追述嘉元年与苏辙一起随父赴京赶考曾于长安小驻的情景。那时,苏轼兄弟二人初出眉州,前往京城求取功名,自忖腹有诗书,胸怀利器,踌躇满志,意气奋发,故词中以才华横溢的西晋陆机、陆云兄弟自许。南宋陆游乾道八年(1172)在南郑前线时,作有《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词。据《剑南诗稿》卷五十四《重九无菊有感》自注:“高兴亭在南郑子城西北,正对南山。”南山即终南山。作者秋高时分登台遥望,由终南山脉上空的明月,联想到长安城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柳永笔下的长安是实写,苏轼笔下的长安是追忆,陆游笔下的长安是遥想。这三首词作中,由不同时代、不同文人描写的长安,其相同之处在于,都只是作为地理名词出现,或是词人活跃其间的舞台,或是词人兴发感动的依托。

长安作为地理名词,在宋词中不仅仅只是表明场所,更由于长安曾经为汉唐故都的历史地位而更多寄寓着词人对于时代更替、历史兴亡的感慨。如周邦彦《西河》词云:“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到此际。愁如苇。冷落关河千里。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对此景、无限愁思。绕天涯、秋蟾如水。转使客情如醉。想当时、万古雄名,尽是作往来人、凄凉事。”词人清秋时节羁旅长安,触目所及,惹起的是汉唐昔时繁华都尽,如今满目凄凉愁苦的苍凉意绪。所谓霸陵烟水、未央宫阙、终南浓翠,触发的都是词人的无限愁思。这里的长安是作为地理名词的实写,也是有意味的文化符号。

靖康之难,宋室移跸临安。绍兴和议后,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南宋统治区。长安沦陷于异族的铁蹄之下。此时词人咏怀长安,既有对汉唐长安王者气度的追怀,更多的则是面对残山剩水的无尽悲慨。康与之的两首长安怀古词比较有代表性。其词曰:

《菩萨蛮令》(长安怀古)

秦时宫殿成阳里。千门万户连云起。复道亘西东。不禁三月风。汉唐乘王气。万岁千秋计。毕竟是荒丘。荆榛满地愁。

《诉衷情令》(长安怀古)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前一首重在追忆秦汉唐时期的长安盛世气象,最后两句落笔到眼前的荒败凄清。后一首重在抒写眼下的荒凉景象和忧苦情怀,只“豪华尽成”一句追及往昔。两首词联系起来读,合构成南宋词中长安意象的共同旨趣,即在对往昔长安辉煌岁月的追忆中,抒写眼下长安的破败衰飒以及由此引发的山河易色之感慨。更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词中的长安很容易被读者等同为当时的汴京,在怀古中生发对现实的感慨。

以上是宋词中作为地理名词出现的长安意象情形。我们看到,由于赵宋王朝时期长安已经不再是国都,宋词对它的书写明显减少。但是由于长安承载着的政治文化记忆,宋人常常在这个意象上寄托一种类型化的情绪,即历史的更替盛衰之感。叶嘉莹在研究温庭筠词时,引入西方阐释学、语言学中的“语码”(Code)理论,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香草”“美人”这样的语言符号,已经成了一种语码,当它在语序轴上出现时,无论作者本人是否意识到,是否有意而为之,联想轴都会使语言符号成为语码,都会在读者心中激起丰富的联想和记忆,甚至收到“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的表达效果。借用这个理论来看,宋词里的“长安”也是一种语码,也有记忆唤醒和丰富想象的功能。长安是一种文化符号,担负着文化记忆的功能;又是一种历史积淀,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使命;更是一种丰富多义的语码,能够唤起读者对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赋予它的丰富含义的多维联想。十三朝故都的历史,使长安承载着太多的政治文化记忆,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愈加丰厚。汉人追忆长安,以周秦的兴盛覆亡为经验教训;唐人追忆长安,以周秦汉的兴盛覆亡为借鉴;宋人追忆长安,又叠加上了唐王朝兴盛覆亡的前车之鉴。从秦汉到两宋,长安追忆形成了一条记忆的河流,一个历史的传统。记忆的积淀越来越复杂,记忆的内容越来越丰厚,连记忆的人也变成了记忆的一部分,诚如杜牧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宋词中的长安,除以上所论之作为地理名词的使用外,更多的是被借代使用。北宋时期的词人以长安代指汴京,南宋时期的词人,或以长安代指汴京,或以之代指临安。如“星桥火树,长安一夜,开

遍红莲万蕊。”(张先《鹊桥仙・星桥火树》)词写上元节的灯火辉煌,词里的长安指代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一句中的“长安”亦指汴京。而郭应祥《万年欢》(瑞庆节)云:“佳气葱葱,望长安日下,鸾鹤翔舞。天皇家,当年挺生真主。”则以长安指代南宋都城临安。宋高宗移跸杭州,以杭州为行在,改其名日临安,意谓临时安居之所,日后当能恢复中原、重返汴京。然“临安”亦颇有语谶意味,暗示着南宋政权的不能长久。这一点,与“长安”恰形成鲜明的语义对照。从“长安”到“临安”,气数是何等的不同!而南宋人以长安代临安,或许不仅仅是文学书写的传统使然,也有祈愿长久的美好愿望包含在内吧。

宋词中的长安的第三种意义是词人对长安典故的运用。苏轼《菩萨蛮》(润州和元素)词云:“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遗恨几千秋。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堕泪攀枯柳。莫唱短因缘。长安远似天。”据学者考证,此词作于苏轼赴密州任途中。这里的长安既非实指长安,也不指代汴京,而是用了和长安有关的典故。《晋书》卷六“明帝纪”:“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日:‘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日:‘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日:‘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日:‘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晋书》所载,是为了表明明皇帝少时之聪慧善辩,后世则由这个典故生发出另外的意味,即以长安指代朝廷所在,而以“长安远似天”形容仕宦之途的艰难和遥不可及。

宋词里还有―个与此典故相关的“长安道”一词,被较多使用。由于长安及它所指代的汴京和临安作为国都的特殊地位,长安道也就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道路,而是带有仕途的意味。如:“红尘自古长安道”(晏几道《秋蕊香・歌彻郎君秋草》),是指长安道上演绎的人间悲欢离合。“轻衫短帽,重人长安道。屈指十年中,一回来、一回渐老。”(晁端礼《蓦山溪・轻衫短帽》)晁端礼十年之中频频入汴京,为的是一解轻衫短帽,谋取功名,颇有杜甫十年长安困守的辛酸况味。“断桥孤驿,冷云黄叶,相见长安道。”(贺铸《御街行・别东山》)在贺铸的词里,离别东山,本来就有几分不情愿在内,又兼情人之别,更增加了辛酸的滋味。所以,相见长安道固然是为了彼此的前程和功名,却被作者涂抹上肃杀悲戚的风调。长安道就是红尘道,就是功名道,自然和汲汲求取的劳苦奔波以及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联系在一起。

二、宋词中有关长安书写的常见意象

宋词中的长安书写,还体现为词人对有关长安意象的摭取,以下列举数例。

骊山:提及骊山,词人往往多引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典故,突出兴亡感慨。如李冠的《六州歌头・骊山》和谢枋得的《风流子・骊山词》。这两首咏写骊山的词,各有特色。李冠之作,括白居易《长恨歌》,几乎是词体的《长恨歌》。谢枋得之作,引入李隆基和杨玉环故事及杜牧《过华清宫》诗意境,并化用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诗句,凸现秋风渭水、落叶长安的凄凉。值得注意的是,李冠是北宋初人,谢枋得乃南宋末人,两人时隔二百余年,但他们骊山词的题材选取却极为相似,恰恰证明宋人在骊山意象上寄托的情感的相似性,突出了骊山意象的象征意味。

灞桥、灞陵、灞柳、灞桥雪:这几个意象的使用,首先和送别有关。唐时出长安东行,灞桥是必经之地。人们往往在灞桥折柳送别,寄寓对远行者的不舍之情,灞桥折柳因此成为古人送别的经典意象,在唐诗里频频出现。李白《灞陵行送别》诗云:“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罗隐《柳》亦云:“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宋词中则有柳永的《少年游》(其二):“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这首词完全敷衍灞柳送别的经典意象而成。不过,由于词和诗的文学体性的不同,柳永的长短句和齐言形式的唐诗相比,显得更加缠绵婉曲,尤其是“阳关”三句的曲终人远之思,余韵悠长,令人回味不尽。其次,每年阳春时节,灞河附近柳絮飞扬,好似冬日雪花飘舞,“灞柳风雪”因此成为长安八景之一。灞桥风雪和唐代文人的形象关联密切。《北梦琐言》卷七记载,有人问晚唐宰相郑綮今日是否有诗作,郑綮答日:“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此话实际自有来历。在唐代,官员出行有华盖香车、高头大马,文人未仕前常常骑蹇驴,故灞桥风雪中的驴子背上,往往端坐着落魄的诗人。孟浩然、李贺、贾岛诸人,都有驴背吟诗的故事流传。秦观《忆秦娥》(灞桥雪)词云:“灞桥雪。茫茫万径人踪灭。人踪灭。此时方见,乾坤空阔。

骑驴老子真奇绝。肩山吟耸清寒冽。清寒冽。只缘不禁,梅花撩拨。”词咏写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的诗人形象,并无深奥的意韵,但因为灞桥风雪、驴背吟诗的典故的运用,读来却颇令人会心。

曲江、曲江馆、曲江花: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开元中疏凿为胜境……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巳之节。”(康骈《剧谈录》)唐代还于科举试后在曲江宴饮新科进士,为一时之盛景。曲江的兴废,和唐王朝的盛衰密切相关。欧阳修《临江仙》词云:“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秦观《忆秦娥》(曲江花)词云:“曲江花。宜春十里锦云遮。锦云遮。水边院落,山下人家。”两词写汴京生活,均运用唐代曲江宴饮的典故写宋代进士宴集。曲江花见证着文人举子的荣辱兴悲。

未央宫阙、阿房废址、汉荒丘、古原、渭水:这些长安意象,均寄托兴亡感慨,具有语码意味。前文例举的康与之的两首词很有代表性。

终南山:杜牧《长安秋望》云:“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终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矗立在长安城东南,像长安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长安城中王公贵族、士人隐者理想的休憩之地。终南山与长安城联系密切,故在词人笔下,终南山是长安的象征之一。周邦彦词日:“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西河・长安道》)

三、唐诗、宋词长安书写的不同影像

人文地理学中有一对范畴:“空间”和“地方”。“基本上,‘空间’一词诉诸普遍均一的、科学的或抽象的概念考察,是‘运动能力’的结果;‘地方’是人类‘居停’的所在,涉及暂停、休憩,以及身涉其中。前者依赖实体景观的呈现,通常关乎于科学、经济和理性;后者则往往涉及‘事件’,它是‘时间与空间的、个人与政治的,充盈着人类历史与记忆的层次区位’,因此经常召唤着价值的凝聚,认同及归属。”按照这个观点,唐诗中的长安,主要是地方书写,书写者停息其中,参与其中,“地方”呈现着

价值、认同和归属。而宋词中的长安,主要是空间书写,是概念,意味着距离、冷静和理性。

唐诗里的长安书写,首先表现为对长安地理形胜、繁华富丽的描摹和欣赏,内容涉及长安风貌、四时景物、宫阙殿阁、山川名胜、郊野风光等。关于这一方面,论著已夥,本文不赘述。我们仅从唐太宗“秦川雄帝京,函谷壮皇居”(《帝京篇》其一)渲染的唐帝国的赫赫声威、从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描述的万国朝拜的大唐帝国气象、从崔沔“花催相国醉,鸟和乐人弹”(《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臣乐游园宴》)津津乐道的群臣游宴的情形,就可略知一二。

唐诗里的长安书写,还体现出长安作为唐代文士精神家园的文化意义。唐代长安的地位,使它成为文人士子实现理想抱负,求取功名前程的必然场所。对唐代文人来说,长安意味着科场驰名,意味着仕宦前途,意味着理想实现,长安道,就是仕途之道,就是理想之道。唐代文人普遍有一种长安情结,所以才有杜甫的十年困守,才有李白诗中对长安的反复咏叹。文人仕途上的失意,政治上的感慨,常常在长安诗篇中体现出来:“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莫道长安近于日,升天却易到城难。”(王建《寄广文张博士》)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之愁,乃是由于权奸当道,圣颜难睹,壮志难酬。文人落第后的伤怀也屡屡呈露:“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豆庐复《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总之,长安作为唐代文人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展现着丰富生动的唐代社会生活面貌和复杂多样的唐人世态百相。唐代文人的人生价值常常要借助于长安这个政治舞台来实现。长安与唐代文人、与唐诗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宋词里的长安书写,从数量看,比唐诗中少得多;从内容看,也比唐诗单薄。以汉唐代本朝,乃宋人一贯笔法,故宋词中的长安主要作为地理代名词出现,代汴京、代临安,关于作者人生价值、理想抱负的内容很少,长安之于文人的政治文化意义和精神家园意义几乎消失殆尽。原因在于:其一,不再作为国都的长安,在宋人眼里已经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和意义,宋人对长安自然不可能有这种期许。其二,宋代文人的功名之心和理想抒写,主要在宋诗里体现,宋词中则较少。

宋诗里的长安书写亦不多见,且主要是作为汴京和临安的代称,对长安自身的书写甚少。一方面,这凸显了长安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符号意义,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宋诗对于长安的疏离。宋诗里偶尔的长安影像,亦如宋词中的长安,是一种有距离的空间书写。毕竟,长安是周秦汉唐的长安,在宋代,它与汴京和临安不可同日而语。长安之于唐代文人的政治文化意义和精神家园意义,到了宋代文人那里,被转移到对汴京和临安的书写中。两宋文人在诗词中,通过对汴京和临安的书写,寄寓他们这方面的欲望和诉求。

由“地方书写”到“空间书写”,宋词长安书写的范围变窄,不如唐诗广阔;文化意蕴转浅,不如唐诗厚重。长安,这个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文化符号,是宋词里一个“寡趣的稀客”。这首先受制于宋词的文化价值和文学地位。宋词酒席宴前的娱乐文学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比较单薄。虽然有苏轼、辛弃疾等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扩大革新,但是终宋一代,风流旖旎的欢情恋情仍然是词的主调,理想与人生、政治与社会仍然是宋词里的配角。其次,是因为宋诗与宋词的“分工”使然。“诗言志”的儒家传统诗教,使宋人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依然主要借助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宋人关于词为小道、为末计的观念,造成他们在词里对“言志”内容的有意疏离甚至回避。长安,作为唐诗里的“地方书写”,与作为宋词中的“空间书写”,不仅有时代的“隔”与“不隔”,更有文化价值、心理认同和文学观念上的扭转腾挪和潜移暗换。

古诗忆江南篇7

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理论认为,自原始时代以来,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在他们的记忆中潜藏着人类“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思想”,这就是集体无意识,也是人类所继承下来并使现代人与原始祖先相联系的“种族记忆”。原型批评的奠基者、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始意象”的概念:“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的悲欢的残余,而且总体上始终循着同样的路径发展。它犹如心理上的一道深掘的河床,生命之流在其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荣格文集》,第15卷)

中华文明关于月亮的神话,关于广寒宫、嫦娥的传说,经常引发我们“月圆人不圆”的惋叹,“明月”这一意象已经具有了“集体无意识”特征,成为中国文学的“原始意象”,充满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韵和“种族记忆”。

真正优秀的诗歌必然在艺术意象中体现出中华先民的典型情感体验和生活精神原型。中国诗人对“明月”情有独钟,“明月”给诗人以空灵清幽的情思,“明月”给诗歌以博大幽远的意境。那么,“明月”这一“原始意象”又包含了怎样的“种族记忆”呢?

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意象超越了诗人的“时间意识”。

松浦友久曾说:“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过对时间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应而产生出来的。”“中国文明在‘诗歌’与‘历史’方面具有特别卓越的传统已成定论,而结合这两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认为正在于这敏感的时间意识之中。”(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中国诗歌原理》)

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对于时间意识的特别敏感在诗歌中有特出的表现,对于时间意识的敏感也是中国诗歌的感情的核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这是屈原的敏感。

诗人对时间意识的敏感,常常外化在“明月”这一典型意象中,因为在中国诗人看来,纤尘不染的明明月色是有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诗人的“时间意识”相连结了。所谓“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诗人由明月想到先人,由先人回首现实,“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计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白居易《上阳人》),把时隔千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眼前景物与心中情事,在时间上浑然一体。

在无情的时间之流中,人生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一旦过了某个临界点,便开始青春消逝,年华老去。“拜新月,新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生。……回看众女拜新月,忆却红闺年少时。”(吉中孚妻张夫人《拜新月》)

坡也在咏唱:“此身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诗人对青春年岁敏感就是这样特别。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易老,明月永恒,“明月”意象超越了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

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明月”意象超越了诗人的“空间意识”。

“明月”意象不仅超越了诗人的“时间意识”,也替中国诗人超越了“空间意识”。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路长”(薛涛《送友人》),“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谢庄《月赋・歌》),千里相隔,关山难越,但明月把朋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托芳菲明月之福,才能“万里归心”。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明月凸现了雄浑阔大的诗意;“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点缀出苍茫悲凉的风情。

作为“原始意象”,明月赋予边塞诗壮阔浩渺、辽远丰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励向上的情感魅力,并把地理空间转化成了中华民族艺术上的心灵空间。连流行歌曲也唱着“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祈盼着能常“回家看看!”难怪外国人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人眷恋自己的家园,甚至不认为别处可以发现更好的东西。”(埃尔韦・圣・德《中国的诗歌艺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跨越空间的隔绝。让戍边的征夫、闺中的思妇千里与共、对月相守。“明月”这一“原始意象”不仅替中国诗人超越了“空间意识”,也为中国文学创造了空间上的诗意美。

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明月”意象寄托了怀乡别远的无尽愁思。

刘勰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文心雕龙・物色》)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月叹夜、触景伤情。对朗朗夜月,抒怀乡别远之愁思,正所谓“可怜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权德舆《秋闺月》)。“明月”意象是怀远相思的最佳载体。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行宫见月伤心色,夜月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美好的月色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真是“可怜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弃疾《木兰花慢》)。

明月载不动如许的幽怨:“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箱《菩萨蛮》),思妇望月怀人之苦可见一斑;“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因相思而“为伊消得人憔悴”;“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真可谓满腹幽怨托明月;“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李冶《明月夜留别》),表现了倾诉无人,惟有望月兴叹的隐恨;“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是对明月不解风情的幽怨。月若有情月亦老,满眼清辉愁万端。

明月传递着太多的乡愁:“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朱敦儒《临江仙》),“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蔡仲《苍梧谣》)。历代边塞诗、乡愁诗与“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折柳曲中看边关,明月殷勤寄相思。

梁启超也说:“同一月夜也,……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诗人笔下之“月”,便是悲欢离合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明月”作为怀乡别远的“原始意象”,高高升起在历代诗人的心灵上,意趣含蕴,空灵婉转,涵咏了不朽的诗歌艺术生命,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溅起了无数美丽的浪花。

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意象承载了生命哲理的诗意感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月缺了,有再圆的时候,但生命随月光的流逝而一去不回。“明月”意象蕴含了古人对生命岁月的伤感和思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往事如梦,月明依旧,徒唤奈何?杜牧也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润州二首(其一)》)无论是南朝士人的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都只是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作为一代枭雄曹操也难免发出如此感叹。“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便是刘禹锡对千古兴亡的豁达情怀,旧时明月旧时城,惟留诗人长太息。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叹。揭示出人生宇宙变与不变的哲理,明月变中有不变,它宵来晓没,盈亏循环,是变,但明月自古如此,“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又是不变。月之不变对“古人今人若流水”之变,诗人“通古今而观之”(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之惋惜,对自然永恒之感悟,对“忧患意识”之超越。“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便是“超越”未果后的直面人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无语,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奈中,诗人们只有浩然长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千古业绩,诗人们的聪明才智满腹经纶都在月光朗照里慢慢地消融。“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是对历史读懂后的超脱;“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是对生命感悟后的旷达。

“明月”意象为诗人拓展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引起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追思,把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辽远深邃的原始意识呈现在我们面前。

“明月”这一“原始意象”,积淀了中华民族从远古以来的巨大心理能量,包蕴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绵密古老的思想,“明月”触动了无数诗人的情怀,“明月”激荡了无数读者的心灵,当我们追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当我们吟诵“杨柳岸,晓风残月”时,当我们沉思“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时,常常会引起心灵的共鸣,感到格外的酣畅淋漓,因为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种族记忆”,因为这是民族声音在心中的回响,因为“伟大艺术的秘密,也是艺术感染的秘密”!

古诗忆江南篇8

关键词:诗词诵读;拓展延伸;诵读欣赏;积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2-0026-02

一、制定诗词诵读方案――胜日寻芳泗水滨

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音律、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意境成为美仑美奂的艺术珍品,是国学宝库中熠熠闪光的一串珍珠。诗词诵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从2012年起,制定了诗词诵读方案并立即实施,在几年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推荐诗词诵读内容――无边光景一时新

祖国的优秀诗词浩如烟海,只简单地布置诵读任务,学生会无从下手,盲目选择,这就需要教师有益的引导。依据小学语文教材,结合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延伸,推荐诵读内容:

(一)季节时令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诗人吟咏不断,描绘四季美景的佳作数不胜数。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诗人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草长莺飞、万紫千红、万象更新的春天,抒发自己迎春、喜春、惜春、伤春的情感。在春天吟诵《春日》《江南春》,在夏日品味《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在秋天欣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词》,在冬天领略《江雪》《雪梅》的美丽景色;在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师介绍或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节日来源和民间习俗,诵读《元日》、《清明》、《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

(二)自然万物

“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宋代词人陈人杰《沁园春》),这句话告诉我们自然万物皆可吟咏。看到芳草遍野就吟一吟《赋得古原草送别》,看到杨柳依依就背一背《咏柳》,看到蜜蜂采花粉就念一首《蜂》,听到阵阵蝉鸣就读一读《所见》……生活的广阔天地处处有诗,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三)课文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补充相关诗词,既能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又增长了知识。《画杨梅》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得出的结论不同,这不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吗?看到“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就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样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诗词,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有效扩大了诵读内容,拓展了学习空间,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四)影视文化

电影电视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也是不能忽视的教学资源,科学合理的运用,可以使古诗词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李白、李清照、辛弃疾、纪晓岚等在影视中常常出现,孩子们热烈议论剧情,急于了解真实的剧中人物,教师介绍这些诗人(词人)的生平,推介他们的代表作品,掀起对某一位诗人(词人)的系列诵读活动,整体感受这位诗人词人的风格,进而对他的诗词产生继续探讨的兴趣,掀起诵读高潮。

三、开展诗词诵读活动――等闲识得东风面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诵读。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认为诵读时“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晚清一代儒学宗师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综上所述,诵读就是带感情地放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其次要学会欣赏。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诗词的兴趣,使他们掌握欣赏诗词的方法与步骤,体会其中的美妙从而自然成诵。以《忆江南》为例:①看题目,猜内容。忆江南即回忆江南,大概是描绘江南美景的诗。②查资料,知诗意。了解词这种文学体裁,引导学生查阅词牌、作者、写作背景及词的含义主旨。③抓关键词句,品语言。抓住这首词中最精彩的句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品味他的语言。作者以贴切的比喻、华丽的语言、浓艳的色彩写尽了江南春天的迷人。④再现意境,体味情感。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景交融。当学生把这幅江南春景图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在眼前时,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江南的思念已感动了我们。⑤美读全诗,自然成诵。头脑中放映着江南的美丽景色,饱含感情地朗读全诗,在美的享受中自然成诵。

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确保实施方案落到实处:①诗词演唱会。诗词与音乐有不解之缘,很多优秀诗词创作出来即被广泛传唱。如今许多人热衷于为古诗词谱曲,著名诗人汪国真就是其中一位。所以许多有名的诗词是可以演唱的。同学们演唱《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虞美人》、《七律 长征》等,在优美的旋律中品味隽永的韵味,欣赏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②诗词故事会。故事来源有两个,一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故事,如《陈子昂摔琴》;二是同学们根据诗词内容自己编写的故事,选择故事性强的叙事诗,同学们编写了《贺知章还乡》《送别》等故事,并在诗词故事会上声情并茂地讲出来,既锻炼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③话剧表演。把自己编写的故事改写成剧本,自编自导自演,根据剧情准备一些服装道具,学生积极参与,在精彩的表演中理解诗词的意境与主题,也更深地理解了诗人。这是他们最喜爱最自豪的活动,过足了“明星瘾”。 ④诗词绘画比赛。绘画必须再现诗词意境,表达作者情感,把抽象的意境变为生动形象的美丽画面,指导学生注意周围景物的渲染和陪衬。同学们进行评价,选出“画中有诗”的优秀作品展览。诗词诵读比赛更是经常举行,这些活动的开展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他们对诗词诵读活动更加热爱,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其中。

最后要以积极评价为主,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建立诗词诵读活动资料袋。每周背过两首诗词的同学奖励一朵红花,背三首以上的授予“诵读小明星”的称号。其他如小诗人、小画家、唱诗小能手等称号用以奖励在各项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口头表扬和描述性评语也不可少。多样的积极评价,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赏,对古诗词诵读更是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四、收获诗词诵读成果――万紫千红总是春

上一篇:高考数学考试时间范文 下一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