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池上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12-10 17:25:37

古诗池上的意思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1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9

古诗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传统的古诗教学重讲解和思想分析,课堂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活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既可改变以单一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又能使古诗教学冲破时空的限制,形象具体地表现古诗内容。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融合,对推动古诗教学的改革,提高古诗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入境生情,激感共鸣

古诗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呈现,其语言简洁凝练,含蓄隽永。学生受知识积累、情感阅历、理解能力等制约,不容易领悟古诗语言独特的魅力,从而影响了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俗话说:情由境生。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有效地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功能,运用图像、音乐等创设情境,全方位、多层次的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想象,由表及里,因景析情,走进古诗的意境,并在形象的情境中感受和体会作者的诗情。

古诗《池上》虽然通俗易懂、浅显直白,学生一读就能明白诗的表面意思,但学生对白居易晚年生活背景缺乏了解,难以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在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唤起学生的意象冲突,引起情感的共鸣。诗中小娃为什么瞒着大人偷采白莲?偷采前后的心理变化如何?除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朗读中感悟外,适时出示“小娃撑小艇”的图画,让学生直面小娃的可爱、淘气、天真,碧绿的莲蓬、鲜嫩的莲子图,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学生就不难理解小娃偷采白莲的愉悦以及偷采白莲成功后的窃喜了。对于诗句“不解藏踪迹”,适当地利用动画功能,由图中浮萍一道开的动态情景,画中儿童悠然自得的神态,可以达到让学生体会儿童纯真形象的效果。这是诗人喜爱儿童的自然流露,更是热爱生活之情的流露。音乐是语言的另一种形式,有时甚至能超越文本的负载。教学《池上》时,我选择了古筝曲《梦江南》作为古诗的配乐,音乐、图画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营造出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教学情境,学生能更好地进入文本学习。

二、 化抽象为具体,攻克教学难点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弥补传统古诗教学的不足,突破学习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对于诗歌《池上》这位“不解藏踪迹”的小娃,如何让学生体会他的纯真、无邪,这是教学的难点。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动画功能,可以带给学生色彩美、动态美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荷花池畔,小娃大摇大摆,悠然自得地撑着小艇回来了,小艇冲开浮萍,留下一条明显的水道,小娃那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形象也就很自然地留在了学生的心间。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过的一些小恶作剧或顽皮的事,体会诗中小娃的无邪、可爱、纯真以及童年的快乐。再如杜甫的《绝句》,诗中“含”字意蕴深远,它既是全诗理解的难点,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含”字的内涵呢?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动画功能,展示杜甫轻轻走近窗口,借窗远眺西岭雪山,此时,西岭的雪景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镶嵌在窗框上,教师再用适当的语言进行了点拨,学生体会到诗人在草堂中能天天欣赏这么美的景色,也就不难感受诗人花费心血、倾注热情的草堂那一丝丝含而不露的愉悦之情,对“含”字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三、 拓宽资源,丰厚学生文化底蕴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0首。如何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每学年诵读诗文10多篇,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然而,涉及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就成了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堂课仅学一首古诗,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拓展性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我在教学《池上》时采用“精读一首,带动一首”的教学模式。在学完《池上》后,我拓展了白居易的《池上二绝》(其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的内容和相关图片,为学生的自读自悟提供参考依据。一首描摹的是天真无邪偷采白莲的儿童,另一首刻画的是悠闲自在对弈的山僧,这是白居易晚年喜欢闲适生活的心态流露。这样的归纳赏读,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厚了文化底蕴。

古诗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2

[摘 要]《池上》《小儿垂钓》都是描写孩童的古诗,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发现两者的异同点,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内涵以及孩童的形象。对比阅读不止于此,适当拓展还可发现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文本解读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75

在苏教版第八册课文中,编者把《池上》《小儿垂钓》两首古诗编在一起,可谓独具匠心。在这里,笔者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赏析,发现了别样的精彩。

一、文本解读,同中求异,精彩纷呈

《池上》《小儿垂钓》这两首诗虽然都描写了乡村孩子,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别有风味。

1.两首诗的相同点

(1)作者都是唐朝人。《池上》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而《小儿垂钓》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胡令能。

(2)内容:描写的都是乡村儿童,在诗中都能流露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都是在情景交融中勾勒出孩童的天真可爱。

(3)语言:通俗易懂,自然平实,都体现了白话诗的特征。

(4)地点:情节的展开都离不开水,虽然一个在池上,一个在岸边。

2.两首诗的不同点

(1)作者的经历不同。白居易大半世做官,而胡令能一生没有做官,早年还做过工匠。

(2)儿童的年龄不同。偷采白莲的小娃,大概七八岁,而学垂纶的儿童据估计大约有十一二岁,从“路人借问遥招手”来看,他的心机似乎多一点。

(3)描写的意象不同。《池上》所描绘的意象有白莲、浮萍等,而《小儿垂钓》所描绘的意象有垂纶、莓苔等。虽然这些意象在诗中都是轻轻一笔带过,但两者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白莲、浮萍是主角,小娃天真可爱,没有心机需要通过它们来展示。而在《小儿垂钓》中,意象仅仅是辅助角色,仅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这首诗表达孩子的天真可爱主要是通过孩子的“遥招手”来完成的。

(4)表达的情感不同。《池上》的小娃主要是描写他采到白莲的高兴以及得意忘形的样子。而在《小儿垂钓》这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是乡下孩子的专注,“侧坐莓苔”是为了垂钓,“遥招手”同样也是为了垂钓,最终都是为了表现孩子的专注。

同类题材的古诗适合比较阅读。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同中求异,能够把诗挖掘得更深。就这两首诗而言,在比较中,学生不但领略了乡村孩子的淳朴、天真,更重要的是在文本解读上也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二、教学设计,异中求同,结构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这两首诗的思路也是清晰可见的。

1.初读两首诗,要求读通

学生自读这两首诗,要求读音准确,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大声诵读,读出韵律,读出节奏;同桌互听互评。

2.略读两首诗,要求读懂

(1)重点词语理解。同桌、小组讨论,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小组交流不了的,可以全班交流,教师也可以适当点拨。

(2)诗句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接着小组交流,互相印证,最后全班交流。

3.品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出感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是读出来的,特别是古诗,那种韵律,那种节奏,需要学生慢慢品读,毕竟教师是讲不出来的。这是其一。其二,加强对诗歌的品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中国古代语言的魅力,更容易与诗人跨越时空对话,从而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这两首诗,虽然都是写乡村儿童,但品读需要做不同的处理。比如《池上》是轻快明亮的调子,要着重读出小娃兴奋的心情。而在《小儿垂钓》这一首诗中,则需要轻一点,慢一点,读出稚子的那份专注与谨慎。

4.拓展阅读

出示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这首诗重点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请认真品读,并对照所学的两首诗说一说它们都写了儿童什么样的特点。(由于是补充阅读,只要大意对即可。)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句呢?请列举一二,全班交流。

5.赞美儿童

今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活泼,各位同学也大多是农村孩子,你们能不能结合实际也说说乡村孩子的可爱之处?你们可以结合具体事情来谈谈吗?

6.全课小结

儿童的美,美在天真,美在可爱,美在活泼。古诗的美,美在韵律,美在节奏,美在意境。今天我们学了《池上》《小儿垂钓》,也再一次感悟到乡村儿童的那种天真烂漫,那种淳朴可爱。现在就让我们再次齐背《池上》和《小儿垂钓》,作为对它们的赞美。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3

关键词:遗产意义;经义;古泮池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48-02

一、前言

在“遗产热”蔓延全球的趋势下,出现了休伊森所谓的“遗产工业”■。在政治经济操纵下的遗产话语把遗产构建成了符合社会和国家政治所需求的模样。我们该怎么看待和理解遗产?诸多学者都认为遗产研究中最根本的是对遗产意义的理解。西方遗产界对遗产的理解也经历了从“物质”到“非物质”,从“有形”到“无形”,到“所有的遗产都是无形的”的观念转变过程■。然而,目前学界仍然有许多人把“遗产”理解为是有形的遗产资源,甚至只是在建筑环境中的意义。通过对山东曲阜古泮池街坊[1]的田野考察和对中国传统经典文本的分析,本文将重新思考中国几千年以来绵延不绝但在最近一个世纪似乎被主流社会遗忘的儒家传统的遗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我们称之为“经义”思维对遗产研究的意义。本文从历史文献和老百姓口述史入手,挖掘地方人们的历史记忆,从而激活遗产光环,重新定位地方的文化遗产意义。在遗产保护和对城市空间的规划重建中,“经义”或可成为意义的来源,达到“尊古崇德”的教化目的。

二、“经义”作为本土遗产思维方式

“经”字专指相传由孔子晚年删定的两周古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义”指“义理”,不仅包括经典之义理,也包括对经典加以阐释、解说的经解著述的义理。经学提供的基本价值,由历代解经家以注疏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塑造出丰富的经学义理(经义)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古泮池的经义源头可以追溯到五经之一的《诗经》。《鲁颂・泮水》诗写道:“思乐泮水,鲁侯戾止,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泮水之义可以从泮水的“观”的教化意义以及“乡饮酒义”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1.泮水“观”的教化意义。汉代毛亨《毛诗注疏》载:“泮水,泮m之水也。天子辟壅,诸侯泮宫。”辟壅是天子的学宫,而诸侯国里所称为泮宫,这是古代的礼制的规定。从泮池的形状来看,“辟壅者,筑土障水之外,圆如壁,四方来观者均也。泮之宫者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一南通水,北无也”。辟雍形状是在水中筑土,而使周围水面抬高,水面周围是圆的,形状如壁,四方来观的人环水四周站着,距水中之台的距离是均匀的。“观”的意义来自《周易》第二十卦“观卦”,其结构是巽上坤下,观卦卦辞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手洗好后并不马上进献供品,而是先酝酿培育虔诚恭敬之心,然后藉着这种虔诚恭敬之心来进献供品以进行祭祀。酝酿培育这种虔诚恭敬之心的过程就是观卦中的“观”。那观的对象是什么呢?“圣人以神道社教而天下服矣”,“风行地上,观。先民以省方,观民设教”,由此可见,观是和祭祀活动有关的。祭祀的主体需有退有节,要依中修德,使自身行为合乎“天道”,为天下之“大观”。也就是说,人们通过观仰圣人君王的大德,不自觉而化,各安其道,各守其责,从而天下大治,就是“大观”。当有德之人如风一样在大地拂过,大地上的人们纷纷受到教化,因此观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但是这种教育是一种“知”而非“知识”,“观”是一种心灵感受,是现象学“在场”的体悟,而非“概念化”的教导。

2.泮池“礼”的空间:乡饮酒义。在泮水诗中第三章:“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这指的是乡饮酒礼。乡饮酒礼主要在两种场合中举行,一种是乡大夫以主人身份在乡学庠序中与贤能之士饮酒,意在倡导尊重人才的风气[2];另一种为州长、党正在州、党里举行的,其主旨是序正齿位,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孔子说:“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这里的“乡”是指乡饮酒礼,就是说看了乡饮酒礼,才知道实行王道有多么容易。几千年以来,古泮池的空间物质形态在演变被记载在不同时代的历史文本如地方志、碑记、诗赋等,同时也记载了历代造访者所诠释这一空间所承载的意义。造访古泮池的皇帝、学者、官员无疑对这一空间所承载的意义是有深刻体悟的。乾隆皇帝曾经八次来到曲阜,写下诗词,说道:“我到这里来,追忆鲁僖公留下的故迹,感受到古泮池的意义。陪同的大臣说那个亭子简陋粗糙了要谢罪,可是我觉得亭子虽然简陋,但是大禹也‘卑宫室、菲饮食’,那我在这里也能感受到和大禹的默契。”鲁国的泮水和泮宫在很大程度上演化成全国的教育、精神和文化传承的代名词。在府、州、县等地方所设的学宫也都泛称泮水或泮宫。古代学生入学称“入泮”,全国的各地的地方志,在建志学校条目下都有凿泮池的记载,是谁在哪一年建造、扩建或者翻修泮池。

古泮池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化为汗漫难觅的遗址,它的湮灭却是和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游泮池已经成为一种远逝的文化记忆了。然而在我们对古泮池街坊里及周围老居民的采访中,时刻感受到作为遗迹的古泮池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不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且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住在古泮池附近一位六十岁的孔大伯对如今酒桌礼仪有着自己看法:“我们这里外来的客都要坐上首。我到外面去就感觉到不一样。比如我们到外地去啊,他们谁的官职高,谁都坐上头。你的年纪大,也不叫坐上头,他一个小青年,他官大,他坐上首,我看不惯,跟我们孔家的礼仪完全不一样。你的官再大,你没有礼……”[3]当我们问及农历过新年的习俗时,孔大伯详细地描述了他家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的洁净、送灶神、迎门神、财神、祭天地、祭祖等仪式,他对过春节的意义的理解是:“这个是一代一代教育活着的人不要忘记去世的老的,一年一次地要请到家里过年。那要是没有这个春节,小的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叫老的啦,他去世了,哪有纪念他的时候呢?”当我们告诉他饮酒礼和过年的祭祀礼在两千多年前的经书《仪礼》、《礼记》中有详细记载时,他说:“书我没有读过,但是我儿子也跟着我这么做啊,过年过节的,看我怎么做他也怎么做,所以等我去世了,他也会做了。”[4]通过这种一代一代相传的生活实践中礼,使敬天敬地、尊古尊老的道德理念深深扎根在一辈又一辈的人心中,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留下的最好的遗产吗?

三、结语

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在过去几千年中,儒家经典不仅成为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内容,经义这种思维方式渗透在各层人们的生活肌理中。在当下历史文化城市重建过程中,要抓住当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在提倡一定的“物质原真性”,即对物质遗存的保护、修复和重建。然而追求物质性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其附着的意义,挖掘经义中的大义,使之成为城市空间的定位的意义来源,并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

注释:

(1)古泮池始建于周代,位于山东曲阜城市东南隅,两千六百多年前,孔子出生在这里。

(2)《周礼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性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3)2014年3月12日采访记录,采访人:张迎春。

参考文献:

[1]Hewison,R. The Heritage Industry:Britain in a Climate of Decline. London:Methuen,1987.

[2]Smith, L. The Uses of Heritage,2006.

[3]杨燕.“观”卦的祭祀内涵与儒家哲学的关系[J].周易研究,2010,(1):55-62.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意境 朗读 想象 背诵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般都很棘手,学生也感到很难领会。古诗结构严谨、抽象难懂,而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多数是优美的绝句,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寓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诗篇,可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对照图画,感知诗意

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让学生观察图,猜猜诗人站在哪里,图上画的什么景色,诗中又写了什么景色。

二、想象意境,诱发诗情

在古诗教学中,再现意境是关键。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教给学生以分析景物入手再现意境的方法,使之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图画,再逐步去品诗情,理解诗中深刻的内涵。

1.启发学生想象诗所反映的生活图景。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描写了春天雨后早晨的景象,画面优美。诗人写景不总像一般人那样直接写眼中所见之物,而是通过耳中所闻、脑中所想去描绘,颇有新意。诗的第一句“不觉”二字就需要引导学生好好思考,因为这一句说明诗人夜里睡得很酣畅,醒来不觉天已破晓。

2.启发学生想象诗人是怎样想象的。诗人在反映事物时,往往运用形象的思考,把想象中的事物拿来比喻所要反映的事物。因此,讲比喻时要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讲比喻的。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三、四句描写了瀑布的奇特、壮美的气势。第四句则借助艺术想象,用新颖的比喻,描写瀑布凌空而下,半洒云天,“隐若白虹”“忽如飞电”的壮观。要理解瀑布倒流似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就需要想象。从三千尺高处猛然笔直地奔泻而下的瀑布和从天的最高处流落到人间的银河,不仅外形相似,而且都具有壮美的特点。诗人用一个“疑”字,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写得十分传神。

3.让学生扮演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创设诗歌所表现的艺术情境,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意境。如《赠汪伦》、《小儿垂钓》等。

古诗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文学遗产、语言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精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使学生弄懂诗句的意思,而且要使学生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走进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引导巧背,实现“量”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古人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1.据意背。这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学生背起“花”的诗,有《题》、《海棠》、《卜算子・咏梅》等;背起“言志”诗,有《石灰吟》、《无题》等;背起“写景诗”,有《春词》、《西湖》、《山行》、《归田园后》等;背起“送别”诗,有《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等;还有劝勉诗《劝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使他们分类清,背诵多。

2.据时背。这是根据古诗反映的时间,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在四年级古诗文背诵时,我就采用据时背的形式。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从《草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月》、《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这种形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四、指导朗读,尝音乐美

1.通过朗读,需要芳香的音韵来传扬美的旋律。没有哪首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古诗教学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现诗中自然节奏和生活节奏。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写夫妻之间的无奈与期盼,用巴山、夜、雨、秋池几个不定性的意象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在夜深人静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辩用语感,掌握顿挫,抓住“池、时”的韵律和节奏。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诵读时宜用思念悲伤的心情和柔和的节奏的节奏。

2.放声朗读,使内容在情感中具化。“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料。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需要学生大声朗读。

五、引导感悟,受到教育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受到思想教育。例如李绅的《锄禾》,首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夏日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给禾苗锄草、松土,明为叙事,实则抒感,寄情于事,使学生知道农民种田是非常辛苦的。第二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学生明白,由于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的辛苦劳动,才有这“盘中”香喷喷的饭,农民流了多少汗水,才换来“粒粒”宝贵的粮食。从而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4.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5

自从著名教育专家、华南师大附小高级教师陈琴开创了“素读经典”教学法后,“素读”经典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素读”这种不求甚解的诵读方式目的是让经典的种子蛰伏在孩子的记忆中,等待着萌芽时机的到来。

而我们开展的“读经典学作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诵读经典还要让学生从这些经典中汲取写作的经验。打一个比方说就是不仅要将经典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记忆中,更要为这些种子提供适宜的温度、阳光和雨露,让它们在及早地在学生的心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课题实验教学目的的不同就决定了课堂结构不同于一般的经典诵读课堂结构。

但丁说过:“我们通过文字得到的是一种意义,而通过文字所表示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则是另一种意义。头一种意义可以叫做字面意义,而第二种意义则可称为譬喻的,或神秘的意义。”我们在欣赏一首诗时既要了解诗的字面意思,还要充分调动欣赏者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建鲜活的意象,进而创建一个完美的意境世界。可见“艺术接受是个阶段性的过程。”“情动而辞发”,只有情动才有行动(作文)。我们在学习经典作品时不能满足于对其片言只语的理解,而要对过想象由文字创建意象,最终进入作品为我们预设的意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被作品感动,才能写出情趣意切的改写文章。

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验,纵观自己以及江西省瑞昌市桂林中心小学(简称我校,下文同)实验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先后在南昌、武汉等地观摩的“读经典学作文”教学实例,笔者认为在读经典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必须做到了四个方面。下面以《约客》这首诗的教学为例具体进行阐述。

一、知人论世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师:赵师秀,南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诗以清苦为主,与徐照、翁卷、徐玑并称“永嘉四灵”。著有《清苑斋集》。

二、熟读理解

1.教学生认识生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诗。

2.讲解诗中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首诗中主要讲解的词语是“黄梅时节”让学生懂得江南五月是个阴雨绵绵的季节。“约”的意思是等待。

3.初步了解诗的大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黄梅时节家家听到雨声滴答;“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草池塘处处是鼓噪的青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朋友有约不来已经过半夜了;“闲敲棋子落灯花”:我闲坐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三、品诗构象

这是我们教学中的精华部分,这也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同于前述两种教学的地方,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读的阶段进入到写的阶段的必要途径。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收集诗中提供的信息,然后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

师:“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生1:雨、青草、池塘、蛙

生2:黄梅时节

师:你为什么说“黄梅时节”也是景物呢?

生:因为老师刚才介绍了黄梅时节是江南的一个特殊季节,这个时节梅子正黄,天气闷热,阴雨绵绵,令人烦躁。

师:说得很好,通过这四个字不仅让知道了时间,感悟到了那是一个雨丝斜织,百无聊赖的日子。这些景物中哪些是作者听到的,哪些是作者看到的?

生1:作者听到了的答的雨声和呱呱的蛙鸣声。

生2:作者看到了烟雨笼罩的乡村,无边的雨丝,涨满水的池塘以及池中绿油油的青草。

师:能谁能把这诗中描写的景物连贯起来说吗?

生1:无边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远处的房舍和树木都被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了。只听见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一阵阵青蛙的鸣叫声,仿佛正在召开一个盛大的演唱会呢?

生2:应当是一个夏天的傍晚。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2:因为青蛙一般只会在晚上叫,所以只有在傍晚才能既可看清池塘中的青草又可以听见蛙叫。

师:很好,可见写作文惟真实才可信。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生1:这是一个夏天的傍晚,雨在不停地下着,池塘中的青蛙叫得正欢。

生2:应该还有一间茅屋,屋里还点着一盏油灯。昏暗的灯光从窗出来。

师:“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表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

生1:无聊。

生2:愤怒。

生3:忧虑。

生4:怨恨。

生5:失望。

师:大家的理解都理解得很正确,等了半夜也不见应约的客人,主人这时的心情应当是五味杂全。一人独守昏灯无聊;空等半夜主人对爽约者的愤怒、怨恨;阴雨绵绵的夜晚,朋友不见踪影,莫不是……不禁忧从中来;好一个恬静的夜晚,竟然不能和好朋下棋交谈,真是令人惆怅……

师:这两句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全班交流)

生1:一个人正坐在油灯下看书。

生2:一个人坐在油灯下边看书,边用手中的棋子敲击着桌子,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很远。

生3:一个人烦躁不安地坐在桌旁用力地将手中的棋子敲在桌子上,将灯花都震落了。

生4:一个人忧愁地望着窗外,不经意间敲起了桌上的棋子,灯花一粒粒在落在桌上,昏暗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悠长,悠长……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得真是对极了。诗人通过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恬静的江南夜雨图,后面两句通过对诗人“闲敲棋子”的细致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失望、焦躁、孤寂的心情。两幅意境不同的图画对比,更让作者过目难忘。下面请大家试背诵这首诗。

四、改写古诗

师:这首用精练的笔墨勾画了两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生动、入微地写出诗人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改写这首诗。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6

一、神仙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受神仙思想影响较大,秦始皇迷信神仙方术,于兰池宫中挖池筑岛,摹拟海上仙山。《历代宅京记》引《秦记》云:“始皇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1]P43汉武帝造昆明池,班固《西都赋》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2]P316都想把神仙境界搬进自己的园林,向往与神仙接近。唐朝王室人员多受道教濡染,曾有数位公主入道观,唐代公主在庄园的建造上也热衷于摹拟道教中的神仙境界,比之秦皇汉武,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公主庄园“飞桥象河汉,悬榜学蓬莱”(赵彦昭《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同用开字》),[3]卷103“穿池叠石写蓬壶”(韦元旦《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3]卷69“主第岩扃架鹊桥”(赵彦昭《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3]卷91让人一走进公主们的庄园,“往往花间逢彩石(彩石:织女支机石),时时竹里见红泉(红泉:绛河之水,即天河之水)”(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3]卷73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触上仙物,稍不留神就会踏入仙境,正如上官婉儿一走进长宁公主的庄园,就觉得自己是在“逾昆阆,迈蓬瀛”(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一),[3]卷5有了别样的感觉。连皇帝驾临,也是在“凤凰楼下交天仗,乌鹊桥头敞御筵”(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3]卷73使文士大臣们身临此境便“不羡乘槎云汉边”(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3]卷73因为公主们的庄园宅第已胜似仙境楼台。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意识中,普遍存在着“仙人好楼居”的想象,这在公主们庄园宅第的建造上有明显的反映。她们要么把亭台建在水边池畔,要么把楼阁筑于山颠云霄,以期更能与神仙接近,甚至在云出雾没的楼阁中寻找一丝成仙飞升的感觉。如沈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云“皇家贵主好神仙,别业初开云汉边”,[3]卷96卢藏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云“皇女琼台天汉浔”,[3]卷93苏颋《夜宴安乐公主新宅》云“仙使高台十二重”,韦嗣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云“参差台榭入烟霄”,[3]卷91岑羲《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云“银榜重楼出雾开”,[3]卷93萧至忠《陪幸长宁公主林亭》云“画桥飞渡水,仙阁迥临虚”,[3]卷104公主们的琼台楼阁就这样倩影憧憧,迥入云霄,给人以人间不在、天上才有之感。

二、人工山水园林景致的建造

中国古典园林往往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下,在自然地势山体水貌的基础上,叠山理水,营造人工园林景致。秦始皇在上林苑中开凿长池,引入渭河水,池中又叠土砌造蓬莱山。汉武帝在建章宫摹拟云南洱海开凿昆明池,池中堆土成洲岛。两者开了中国园林叠山理水的先河。[4]P1073南北朝时期,造园风气大盛,人们积累了一些叠石为山的经验。至唐代,人们更加懂得了积石、累石、叠石的妙处,积石、累石、叠石艺术得到广泛应用,唐人记录中已大量出现。[5]P262一271而理水则可利用水的静态的美和动态的美来营境造景,正如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园冶图说》云:“虽由人作,宛自天开”。[6]P48初唐公主们的庄园宽广延绵,在庄园景致的建造上,以写实性山水为主,辅以写意性的摹拟造景,以造型优美能引发联想的山岩水态造境,点缀渲染,增添园中趣味和浪漫情调。据《资治通鉴》载,安乐公主凿定昆池,累石像华山,引水像天津,[7]卷209如韦元旦《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描绘安乐公主的庄园“穿池叠石写蓬壶”,[3]卷69引人联想无边;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六描述长宁公主的庄园“泉石多仙趣,岩壑写奇形”,[3]卷5引得文士大臣在游赏中诗情萌发,禁不住“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二十一)。[3]卷5沈佺期《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描绘太平公主的庄园,石则“寻河取石旧支机”,[3]卷96水则“竹里泉声百道飞”,[3]卷96巧妙利用岩石的态势,置石用料考究华美,引水百泉流走和鸣。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描写义阳公主的庄园“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其四),[3]卷62“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其五),[3]卷62置石于窗外,引流泉飞泻而下,宛若从半天落下天河水,顿成绝妙之景。引水仿关中八川,造峰似苍梧九疑,浓缩南北山水景致于一园,诗人们在游赏一天之后,于“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其一),[3]卷62若嫌意犹未尽,还可“别向后池塘”(其二)[3]卷62继续游赏,山山水水之美景让诗人们流连忘返。此外,还可以水为镜,倒景为图,复制出一幅幅山水图画,让云飘水中、江流天际,让日月楼阁在池水中升沉起伏,欲静还动,虚实相含,为庄园景致增添一种朦胧的美感、别样的情调。初唐的公主们筑楼于池边,使“水边重阁含飞动”(宗楚客《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3]卷46让“朱楼画阁水中开”(李峤《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3]卷61架设桥梁跨山越水,让人感觉“浮桥直见海中移”(赵彦昭《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3]卷103故意让人形成一种审美错觉,以错为美,给山水审美赋予特殊的情调。

三、植物的栽植及动物的蓄养

园中有了山水美景,还需配以花木与鱼鸟等动植物,方显灵动和生气。我国植物品种繁多,观赏性树木花草在上古时代的各种文字记载中就已经很多了。翻开《诗经》,其中《山有扶苏》云“山有扶苏,隰有荷花”,《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桃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8]在《诗经》时代,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植物花草的芳姿美态,时而以草树起兴,营造某种氛围;时而以花木喻人,象征人的美好年华。至屈原笔下,香草香花更是充盈其诗篇之中,《九歌•湘夫人》云“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9]人们已经懂得种植香花异草于庭院以观赏其美、日嗅其香了。到汉武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进贡的名果异树,植物种类多达几千种。再经喜爱山水自然的魏晋之人增植丰富,到隋唐时代,观赏植物王国里的品种已蔚为大观。李德裕的平泉山庄中栽植了繁富多样的草木花卉品种,李格非于《洛阳名园记》中谓李卫公平泉花木有百余种。[10]卷24安乐公主凿定昆池时,司农卿赵履温专为其种植花木。宋之问《太平公主山池赋》言太平公主庄园“翳荟蒙茏,含青吐红……奇树抱石,新花灌丛。”[11]卷240关于公主庄园的草木花卉,可推想而知不会逊于身为朝臣的李德裕的平泉庄。植以嘉树芳草,再养以珍禽异兽,既可为园中增添景致,也会为园中景致凭添盎然生机,人们游览其间,更生发出无限美感,享受到无穷乐趣。沈佺期《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云:“亭插宜春果,山冲太液泉”、“梅花寒待雪,桂叶留晚烟”;[3]卷97张说《晦日诏宴永穆公主亭子赋得流字》云:“园庭含淑气,竹树绕春流”;[3]卷87李适《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云:“山花添圣酒,竹树绕熏琴”;[3]卷70宋之问《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云:“涧草自迎香辇合,岩花应待御筵开”;[3]卷52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九云:“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3]卷5刘洎《安德山池宴集》云:“春晚花方落,兰深径渐迷。蒲新节尚短,荷小盖犹低”。[3]卷33诗人们游览公主(或驸马)的庄园时,果木花草总是他们眼中的一道亮色,他们从中观季节变化,赏花草争芳,沉醉在飞花乱下、丛篁似昏的奇异景色中。张易之《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云“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3]卷80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其一云“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其四云“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3]卷62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云“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3]卷155岑文本《安德山池宴集》云“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3]卷33在公主(或驸马)万木千花的庄园中,鸟吟蝶舞,鹊起凤飞,鱼戏水而动,鹤与人相亲,园林中跃动着生机,跳荡着生命的韵律。园林中有了生机,便使园林风景有了灵魂,增添了魅力。

四、建筑与山水花木的搭配融合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7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市中心,那里非常美!像天堂,又像个人间仙境。

一进门你就可以看到一座假山,有一片叫“爬墙虎”的植物缠绕在山上,也给假山添加了一丝生气。假山后面的正中心有一座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观音,她面带微笑,雕刻的栩栩如生。

因为假山在中间,道路自然就分成两边。右边有好多用汉白玉雕刻的字、诗,而左边的一路上也有字和诗,但是再往前走就到了莲花池,有好多荷叶托着莲花,寓意“连夜脱逃”,非常壮观!莲花有粉的、白的,说它是“人间天堂”真的没有一点“吹”的意思。往前走,你就会看见一座拱桥,站在拱桥上,美丽景色尽收眼底。我好像就是一朵莲花,供人们欣赏。也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把我叫醒了。我没变,莲花还是莲花。这让我想起来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

古诗池上的意思篇8

苏教版选编的古诗,大多抒发壮怀激烈的人文情怀,像《池上》、《小儿垂钓》这类童心盎然、童趣浓郁的古诗并不多见。诗中的小儿形象跃然纸上,读后使人恍然回到童年。对古诗的处理,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入手,用自己的眼睛看小儿,即便隔着岁月的长河,循着诗歌的脉络,学生依然能够放飞童心,触摸和捕捉到诗歌中小儿的天真和烂漫。

一、了解小儿,疏言通文

对小学古诗教学来说,语言是一个难关。如何根据学情,让学生学得开心,读得用心,这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池上》,小儿偷采白莲,留下一路的浮萍竟浑然不觉。《小儿垂钓》里,小儿学着大人钓鱼,“路人借问遥招手”,却不知动静极大,依然会惊了鱼儿。这两个小儿在诗中都有生动的表现,但因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要想让现在的孩子理解诗中所描写的撑小艇、采白莲的意境显然是有难度的。如何让学生进入特定的诗境,了解这两个小儿呢?

我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先帮助学生疏通语言:浮萍是什么?大家看一下插图。学生认识到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我借此提出问题:“浮萍”两个字都是三点水,但结构有何不同?“撑小艇”的“撑”是什么意思?

我让学生根据“撑”的结构来理解:左边一个“手”,右边是“掌”,试着用铅笔画一下。想想看,“撑船”和“划船”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撑更吃力一些,而划则轻松得多。这说明小儿力气不大,撑着小艇很吃力。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诗中的小儿。诗中是怎么称呼他们的?

生:一个叫小娃,一个叫蓬头稚子。

我借此让学生理解稚子的含义。通过疏通古诗的语言,学生对整体有了清楚的认识,初步了解了两个小儿的形象:一个撑小艇,年龄不大,但挺有蛮力,敢撑船;一个学垂纶,不是大人,但挺有耐心,会钓鱼。

二、感悟小儿,品读诗境

古语云,因文见义,因义明文。想要把文章读透,就必须从外到内,悟得内在精髓。尤其是古诗,理解诗意,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让学生进入诗境,才算是读懂了古诗。基于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词,走进诗境,体味诗境,身临其境,回到小儿的状态,做一回偷采白莲的小娃,学垂纶的蓬头稚子。

师:读完这两首诗,你对这两个小儿有什么印象?

生:小娃顽皮淘气,天真可爱;稚子活泼可爱,故作老成。

根据学生对小儿的初步印象,我就此展开悟读的旅程:“你从哪里看到小娃的顽皮和淘气?(“偷采白莲回”)你怎么理解“偷”?(不经人同意就采摘白莲)这池塘或许本来就是没人家的,可以随便采摘,但为什么要用“偷”字?(小娃瞒着大人去采莲)他为什么要采莲呢?(想吃莲子,想玩荷叶,想把荷叶戴在头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猜度小娃的内心世界,不知不觉地融入古诗的意境。“从哪能看到小娃的可爱呢?(“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小娃的船后面都是浮萍,他本来想躲着的,结果被谁看到了?诗人看到这,是什么表情?会怎么对小娃呢?(诗人笑眯眯的,因为小娃太可爱了。)”相对小娃而言,垂纶的稚子就显得老成多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透过字词来解读稚子的淘气、天真、可爱:“蓬头”、“学垂纶”——来不及梳头就急急忙忙跑出来钓鱼;“侧坐”、“草映身”——他想让草把自己挡住,这样鱼儿就不怕人而大胆地吃鱼饵了;“遥招手”、“不应人”——想说话但怕惊动了鱼儿,就招手要人家过来小声耳语。

三、丰富小儿的形象,表达童心

语文课堂是一种唤醒,也是一种激荡,更是一种表达。学生将情感投入课堂,就达到生本与文本、文本与人本的和谐共生,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同构共生。《池上》、《小儿垂钓》带领学生穿越时光的流水,体验古代孩童的童真和童趣,那么对现今坐在教室里的这些小儿而言,如何让他们和诗中小儿的形象对接呢?我抓住吟诵的形式进行引导:古人的诗歌是拿来吟唱的。(播放现代儿歌)你们想怎么表现这两个小儿呢?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表演。学生很快将自己融入其中,扮演诗中的小儿,和着音乐的节奏唱出《池上》、《小儿垂钓》的天真、可爱,通过哑剧的编排,使得短短的古诗一下子丰富起来。在玩闹中,我展开追问:课文将这两首古诗编排在一起,有何深意?学生对这两首诗的立意和取材进行对比,认为两者都是描写小儿的古诗,而且两位诗人对小儿都非常喜爱,字里行间流露着童真。

儿童的喜好就是玩,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和诗中的小儿那样淘气、天真,那么古诗教学就不再是背诵、默写那么乏味枯燥了,而是一个放飞童心的世界,一个有关童年的梦境。

语文课堂的美丽,在胡令能和白居易的古诗中展开,而学生求知的童年也会因这两首诗而变得生趣盎然。

上一篇:圣诞贺卡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宽容是首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