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古诗海洋 彰显古诗魅力

时间:2022-05-19 02:23:43

徜徉古诗海洋 彰显古诗魅力

[关键词] 古诗 教学 彰显 魅力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都是诗歌长河中的不朽名篇。小学生从古诗中汲取精华、陶冶情操,是培养其文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古诗作品所写的时代比较久远,使现在的儿童难以感知和体会,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给古诗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很多教师在教学古诗时方法简单,导致古诗教学等同于词语解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毫无情感可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文古诗词教学,无论是观点上还是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古诗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以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为依据,积极优化小学古诗高效课堂结构,提高古诗教学效益。

一、铺设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古诗学习效果。所以,教师特别要注意上好古诗第一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与诗本身有关、与诗人有关的富有趣味的故事或诗歌,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增强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如《草》的教学中,在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辅以简笔画,简洁明了。学生兴致盎然,脱口而出:野火只烧掉了草的茎和叶,草保住了根,就保住了自己的生命。来年春风一吹,春雨一下,草又能长出新叶来。学生情感自然流露,摆脱了直白的翻译,对古诗内容有了深切的理解。

又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东归时所作这一背景,那么学生就感受不到湍急的峡流、急速的顺水舟、声犹在耳的猿啼、重叠的山峦,从而领悟到诗中所寄寓的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所以教学时,教师先向同学介绍:李白本有济世之志,然而他的这种志向始终未能实现,于是他就将郁闷的心情放游于山水之间。使学生了解李白放纵不羁的性格及怀才不遇时仍能保持潇洒浪漫的气度。在此氛围下,引导学生进入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感受体会诗人宽大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增强学习效果。

二、抓住诗眼,帮助学生领悟情感

诗人很讲究用字,作者往往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凝于作品中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古诗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古诗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思考、联想,从而快速把握诗词大意,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之美。

如在学白的《静夜思》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抓住诗眼。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地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思”字后,就可用“思”字来继续引导:“诗人‘思’的是什么?思就是想家的意思,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感受吧。”有些古诗没有很明显的诗眼,但大多名诗有名句,这名句就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亮点,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三、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十分讲究韵律,因而每一首古诗读来都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一般地来说,五言诗节奏划分是:二三式,如: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七言诗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式,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般地,在经过教师的讲述、提示,学生对作品的情景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和认识,对诗的背景知识也有了相当的了解,此时进行诵读,更有利于对文字的理解,读多了自然成诵。学生在诵读诗的同时,也感悟了诗的韵律美。在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诵读中,学生自然会不断有新的“意会”。即使这种“意会”学生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充满韵味的古诗对个人修养的影响已不可低估。古诗文讲究诵读,诵和读二者又是统一的。诵是一种有情态,而又寓情于声。古诗文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体味不到的,要突出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古典文学的奇葩——古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课堂中到底谁主沉浮?答案当然是学生。我们的古诗教学突出以学生为本,就能上出真实、扎实、厚实的课堂。古诗教学的高效之路就在我们脚下。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古诗课堂教学充满诗意和灵气,让更多的人领略古诗的魅力!

(作者单位:启东市善成小学)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