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咏柳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10-09 04:21:32

古诗咏柳的意思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1

窃以为,在唐朝诗人的咏柳佳作中当首推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前二句,将柳树比作裙带飘摇、婷婷袅袅的美人,已见新奇。后二句更是出神入化,采用一问一答,画龙点睛的手法道出那细细嫩绿的柳叶,妩媚动人的枝条是大自然的春风所裁剪而成。既赞美了柳,又赞美了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白居易的一首《杨柳枝词》则是借柳抒怀,咏物言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是一株生机勃勃、风度翩翩、秀色照人的翠柳,千万条嫩如黄金软如丝线的枝条在和煦的春风中飘荡,轻盈袅娜,风情万种,人见人爱。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大发感慨:可惜一株美丽的柳却偏偏生长在人迹罕至的西角荒园之地,无人欣赏,倍受冷落,只好终日寂寞,好不哀哉!实际上,诗人是借对荒园之柳的痛惜之情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块垒,对当时政治腐败,埋没人才(包括诗人自己)的不满情绪。

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在唐代,人们在送别之时,有以柳枝相赠以寄离情的习俗,唐诗中多有吟咏,但诗人雍裕之的一首《江边柳》却不落俗套,构思特别新颖,想象特别奇特:“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翠柳如烟的美丽画图。“”二字写江柳随风起舞之轻柔,“青青”二字描绘江柳苍翠之色。后两句更是不落窠臼,从折枝上翻出新意:“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相赠,反而希望长长的柳丝绵绵不断,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才好。真是想人所之未想,道人所之未道,巧妙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依依惜别之时特有的缠绵。

雍裕之是咏柳的高手,他还有一首咏《柳絮》,也写得与众不同:“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诗的前两句十个字,洗炼地写出了柳絮纤细、轻灵的特征,在无风之时,漫不经心的自由落地,待微风一起,就会漫天飞舞起来,第三句“缘渠偏似雪”――(渠)为何偏偏似雪。这一句固然重复了前人的比喻,但诗人紧紧补上第四句“莫近鬓毛生”,就使诗意徒然翻新,出人意料,十分俏皮。这两句采用层层类比,层层推进的手法,最后像相声一样抖出包袱,叹人生无常,恐白发早生。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2

李商隐的《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全诗八句,纯用白描的手法,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的宛若一个多情的倩影。咏柳实则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凭借杯酒来驱遣离愁。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地保重身体。除了死亡没有比分别更痛苦的了,春风就不要吝啬那长长的柳条,让分别的人们尽情地攀折吧!面对杨柳依依,枝条曼舞,一派多情难舍之状,友人去要分别而去,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生怨?

唐代诗人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无法说清楚离人手中那青青的柳枝何时枯槁,但折柳这个动作却一年一度地重复着。最后升华为一种优雅的伤怀之美,升华为我们审美传统中的一个典型意象。

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诗的首句形容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次句极写柳枝秀色夺目,婀娜多姿。这两句把垂柳的勃勃生机,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其生动。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理应受到人们的欣赏,为人珍重。但诗人笔锋一转,写了环境的荒凉冷落。“西角”、“荒园”极写柳的“寂寞”,极写无人欣赏。在这里,流露出了诗人的不平与惋惜。而后两句的孤寂落寞,又与前两句的楚楚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居易的这首小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抒发了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亦有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慨叹。

唐代诗人唐彦谦的《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未渲染柳的色泽光彩。但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锇死”的故事,托物寄兴,将讽刺的矛头直指统治集团,于柔情之中见犀利,于含蓄之中露锋芒,堪称“咏柳”一绝。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3

关键词:古诗词 类别 鉴赏方法

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目,分值为8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类题目很不容易把握,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缺乏鉴赏的技巧,读不懂其中的意蕴,不能领悟作者的情感。

要读懂古诗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古典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可分为很多类型 ,我们可以借助类型知识来把握诗歌的题材,从而确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熟悉了诗歌的这些知识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的帮助。

1.咏物诗

自然界的万物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草虫鱼都是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诗人往往借此表达情感,抒写自己的志向。咏物诗一般有三个特点:①题目有“咏”字②意象主要有“柳”“竹”“松”“梅”等③手法多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鉴赏这类诗歌应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透过所咏之物把握诗人的情感,做到“不即不离”。

2.边塞诗

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反映边疆将士奋勇杀敌,誓死报国,思念家乡等思想感情为基本内容。这类诗歌的主要意象有:边塞、大漠、长城、楼兰等。例如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的意象有:雪山、孤城、玉门关、楼兰,找出这些意象再结合最后两句话分析出该诗的思想感情为戍边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3.送别诗

这类诗歌主要抒发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坦陈心志的送告白。这类诗歌常用的意象有:柳、长短亭、南浦、灞桥等。且题目中有“送”、“赠”、“别”等字眼。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激励和劝勉。

4.思乡诗

封建社会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抱负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这一去山高水阔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敏感的诗人身处他乡无处不起故园情。这类诗歌的标志性特征是〔1〕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念亲,日暮思归。〔2〕托物意象:明月、大雁、杨柳等。〔3〕因梦寄情:如,“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4〕触景生情:如“何事因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5.怀古诗

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感叹,揭批统治者昏庸荒淫,以此借古讽今。怀古诗常用意象有“六朝”“金陵”“赤壁”“秦淮”等和历史相关的名城、事件或人物。常用对比、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等手法。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身临古赤壁追忆周瑜抒发自己被贬有才无处施展的感慨。姜夔的《扬州慢》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扬州今昔不同的景色,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6. 山水田园诗

以自然为对象,描绘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与从容和乐的田园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隐逸之情、闲适淡泊之意或排遣对现实的不满的孤寂凄苦等心境。意象有山水、鸟兽等。手法往往是借景抒情。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4

灞桥距西安市东10公里,横跨在灞水之上,是历史上一座富有诗意的古桥。该桥是“关中八景”之一“灞柳风雪”的风光名胜之地,也是“西安事变”的历史见证桥,被列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桥变迁

灞河水,原名滋水,也称蓝水。春秋时代称霸西戎的秦穆公,欲彰霸业,遂将滋水改为灞水,并在河中筑有便桥。到西汉时,才开始在灞河上修筑石桥。

据文献记载,明清灞河古桥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结构为石轴柱木梁桥,桥长389米,桥宽7米,桥下有72孔。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历一百余年风雨沧桑的明清灞河古桥的桥面已残破不堪,制约交通事业的发展。1957年古桥桥体被拆除,加固桥墩,重建新桥,1958年10月1日建成通车。和古桥相比,此桥更显雄伟壮观。

1993年12月,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政府在明清灞河古桥遗址(当地人称之为“老桥”)东岸桥头重建“古灞桥碑亭”,院中照壁上镌刻“西安事变灞桥风云图”及“西安事变灞桥风云图落成题记”碑文。以纪念和缅怀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及所有爱国志士在民族危亡之关头所建树的千古功勋。

2004年4月,灞河老桥最终完成历史使命,被爆破拆除,“灞柳风雪”的诗词画卷也随之逊色,那个车水马龙、飘着柳絮的长河古道也随之消失,“西安事变”前夕学生在灞桥请愿的历史情景也难觅踪迹。

诗中灞桥

灞桥因古长安久负盛名,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广为流传的吟咏诗句。

最早赞美灞桥的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王粲。他写了一首《七哀诗》,诗中所吟咏的是一条乱中的灞桥留给诗人的悲凉与愤懑。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灞陵送别友人时所作的《灞陵行送别》,寓情于景,通过灞陵周围景色及有关古人事迹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忧时的心情。唐宋家之首韩愈的《晚春》和唐代诗人韩的《寒食》,现雕刻在灞河公路大桥南桥(当地人称之为“新桥”)的石碑上。还有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赋得长亭柳》、贺知章的《咏柳》以及王昌龄的《灞桥赋》,也是描绘和赞美灞桥的瑰丽诗篇。

最为人们所熟知和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诗画兼长的文人朱集义对“灞柳风雪”的咏绘和赞美:“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此诗题头有注解:“灞水者本滋水也,穆公因夸灞功,故改今名。旁多植柳,每至春杪,柳絮迎风,直与冬雪无异耳。”

古桥消失

由于洪水的频频侵扰,加上人们在河床中无限制地挖沙取石,灞桥桥梁损毁严重。为了保证道路畅通,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决定拆除危桥,建设新桥。

铁路和市政部门的意见是一致的,均提出在老桥原址上重建新的大桥,但是文物部门坚决反对。理由是老桥是有文物价值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存了清代建桥的技术和遗存;二是保留了历史上的老桥址。这一位置的保留和确定非常重要,对于研究中国桥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历史上在这座桥所发生的诸多事件都具有重大意义。

灞桥镇原打算对老桥进行整体策划和包装,并把它建成西安独一无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首座步行桥。也有专家认为,灞河下游地段,各种桥梁密集,古代的,现代的,也可在灞河上建设“古桥博物馆”。

经历一番曲折之后,灞河老桥及古桥遗址终于从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

目前,从灞河已发现的古桥遗址中,较为集中的现存古桥遗址有8座。除明清灞河古桥遗址已拆除外,隋唐灞河石拱桥遗址是重点保护对象的重中之重,其余6座古桥遗址仍在灞河河床中,尚未发掘。

无奈追思

一座古老的桥消失了,却留给人们无尽的回想与思考。一次次寻觅,一次次思索,一次次激动,立于河岸,看灞水滔滔而去,依然浊流滚滚而无视古今,却因为没有那座古桥相依相伴,少了几分风流,而多了几分惆怅。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遗存和文化的积淀,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当时,也在于现在和将来。既然是一种遗存,就不可能如草木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灞河老桥被拆除,古灞桥遗址被破坏,这是古城西安乃至中国古代桥梁史辉煌于世的古长安文化的损失。没有了那座风姿绰约的灞桥,即使在灞河岸边栽植万株杨柳,年年春深时节,所见的也只是另一种“灞柳风雪”了。若王昌龄、朱集义再世,也难吟得千古流传的诗句。

回想古灞桥的兴亡,有一个问题不能不思索,即在经济建设中如何保护文物。以灞桥建桥为例,是否只能拆除老桥才可建设新桥?是否为了保证运输的通畅与安全就必须破坏古桥遗址?十里长堤,是否只能在此处拆旧布新而不能避让?经济发展,是否必须以毁弃历史文物为代价?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5

《垂柳》晚唐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垂柳》习题

①赏析首句中“绊惹”一词的妙处。(3分)

②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论本诗说“用事隐僻,讽喻悠远”,请细读三四句,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垂柳》参考答案:

①答案:“绊惹”,撩逗的意思。(1分)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垂柳的风姿,将柳人格化,有情有态。垂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偏说是垂柳有意在撩逗着春风,从而生动地描摹出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②答案:此二句是说,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连饭也不敢吃,而白白饿死。(1分)本诗表面咏柳而实质上是托物兴怀(借物抒怀),同时化用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典故,以 “饿损纤腰”以向楚王邀宠献媚的宫女来隐喻那些阿谀逢迎、极尽谄媚之能事的佞臣小人之徒,表达了诗人对晚唐朝政 腐 败的愤懑之情。(4分,手法2分,效果2分。)

《垂柳》赏析:

这首诗咏垂柳,既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却栩栩如生,现于毫端。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物诗。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6

《唐诗宋词选读》选目兼顾典范性和广泛性,既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又有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等较少传诵的篇目。在跟踪指导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加重了备课负担;也有部分教师将“唐诗宋词”当作课外读物来处理,失去了选修课的意义。究其原因,教师缺乏坚实的诗词理论基础,无法对教学材料作出规律性总结,造成了“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困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全面了解和掌握古典诗词的题材。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发展到唐宋时期,可谓大全。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等;有情爱,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有边塞戎旅,如王维《使至塞上》等;有伤春悲秋,如杜甫《登高》等;有田园山水,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等;有政事,如李白《行路难》等;有思乡怀人,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教师应该认真梳理各类诗词题材,掌握其发展历程,熟知各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如别情诗词,作者大多会从两种情感体验来反映别离之痛,一是别离之时的难舍难分;二是别离之后的无尽相思。以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诗人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来烘托分手之时的悲戚情感,而别离之后的相思,诗人以誓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极写之,并以“对面”写法描摹“夜吟”的场景,来侧面摹写。以此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同类题材就能驾轻就熟。

2.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体裁。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取诗词体裁丰富,既有近体诗,七律如杜甫《登高》,七绝如刘禹锡《乌衣巷》,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五绝如贾岛《剑客》;有古体诗,如李白《蜀道难》;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词,大多是双阕,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三阕,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古体诗不限句数,格律也较为宽泛,如李白《将进酒》。反之,格律诗就有严格的限制。以律诗为例,题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律诗题目限定了内容,诗句必须紧扣题目,全诗完全围绕题目来写,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如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即点明“左迁”,颔联点明“蓝关”,尾联点明“示侄孙湘”。有些词也遵照律法,题目紧紧限定了正文。律诗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起,即破题;承,即承接,承上而来;转,即转折、转换;合,即收合、总结。起贵“突兀高远”,有高屋建瓴之势;承与起连得越紧密越好;转最忌衰弱、疲沓,尽量做到如异军突起,别开生面;结有三种情况,或总结前意,或做期望和联想,或与前面诸联、特别是起联相响应。

3.对诗词意象和意境有较为深入地理解。诗词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是创作主体内在情志与外界触媒的感发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典诗词形象性的表述主要有“象”、“意象”、“意境”等范畴。“象”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设象以表“意”。象又分物象、意象。物象指对外物或景象的模写,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情与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是意与象、兴与寄的关系,意(情)因象(景)而物态化,象(景)因意(情)而意象化,这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诗词是思维跳跃性很大的文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联接,构成完整意境。连缀意象、填补空白的工作要靠联想和想象去完成。

4.对诗法、词法有一定的了解。如“离合”,是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是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是侧写、旁写与正写的关系问题。诗里的离合问题以咏物诗最为突出。前人曾有“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和“不切而切,切而不觉其切”的说法。这就是说,咏物诗如果只求形似,虽然刻画得很逼真,品格也不能算高;如果能写其形而传其神,通过咏物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那才是好的咏物之作。如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与“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故友离别最为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塞蝉凄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都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赋比兴”、“空与实”、“直与曲”等。

二、“唐诗宋词”选修课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法宏观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步”法,即知人论世、直观感受(观词、观象、观景)、整体领悟。微观上较有代表性的是阅读教学法,即将阅读分成读准字音、找准节奏;知人论世,读出文意;品味语言,读出意境;把握主旨,读出感情;放飞想象,联想阅读等五个环节。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法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选修课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取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比较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主动获取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重视。

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我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教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7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诗歌的意境鉴赏呢?

一、要把握意境创设的方法

古典诗歌意境的创设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融情入景。古人讲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种方法。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虽无一句直接抒情,但月落乌啼的空寂,霜满天的凄冷,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孤独,每一句都传递着羁旅他乡的游子的孤寂和忧伤。(二)借景衬情。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古典诗歌在意境的创设上也常用此法。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对矫健高翔的鹤的描写正是为了衬托“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种不畏旧俗,标新立异,锐意进取的豪情。(三)托物言志。先咏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来抒情。托物言志与以上两种手法的区别在于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通过塑造一个形象整体象征,以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例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作者借塑造春日欢乐、秋天凄凉的柳树形象,抒发了感慨身世、自伤迟暮的感情。

二、要学会抓意象,揣摩意象的丰富内涵

什么是意象?“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此语也适用于诗。当然,此时的“烟霞”、“草木”也便是意象了。从语义学的角度看,“意象”包含“意”与“象”两个方面。所谓“意”,指诗人主观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感情(情、理);所谓“ 象”,指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中的景物、事象、物景,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想象中的万物皆属此列。“意象”便是创作主体关于意、象的审美创造的产物。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等,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全都是意象。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则是意象的组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鉴赏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学会抓意象,揣摩其丰富的内涵,把握意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既然“象”是“意”的载体,那么,把握“象”便是明“意”的前提。了解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特征),进而挖 掘物象与情的“契合点”,就能明 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揣摩诗人赋予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诗人借 此抒发的情感、表现的寓意等。)如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又如竹,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正直谦虚,坚贞高洁。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再如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三、结束语

在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欣赏中,只有体味到了诗歌的意境美,才算真正读懂了诗。我们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感受作者的别样情怀,这样才能“披荆入境”,真正走进诗歌的艺术之门。

古诗咏柳的意思篇8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二、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抒情诗。

1.抓物象的特点。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析】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次”:驻扎,停泊。“客” 为诗人。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客路”:自己要走的旅途,“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3.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心像晶莹的玉壶的冰一样,样高洁如故。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⑥――坚贞高洁的品质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⑧松――坚贞高洁

⑨莲――表达爱情

⑩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三、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将军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形象。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四、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总之,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只有立足于作品中意象的声响、色彩、情调方能体味出作品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上一篇:有趣的汉字字谜范文 下一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