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9-18 19:15:50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和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要求,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让阅读教学成为生、教以及文本间开展对话的过程,初中生每学年都要读几本课外名著,三年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得低于260万字。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情感。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现状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分析阅读教学现状,提出阅读能力培养重要

虽然课改实施多年,我们的老师也在不断创新和运用课改理念开展教学,但是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主体。在阅读教学中,还是老师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不管学生答的怎样,教师还是要将所谓的标准答案读给学生,让学生记下来。这样还是没有发挥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我们一些老师在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之后,又陷入了一种伪互动、伪讨论的教学模式之中,其中也不乏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缺少必要的教学的组织、引导和点拨,使得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也在低水平上徘徊。

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组织、引导,开展并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能力。通过关注、训练、养成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探讨自主阅读开展,推进自主阅读能力提高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和情感,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需要学生不断提高和总结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加强预习指导,先学后教发挥主体能动性

我们初中语文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且内容和结构布局都是可以为学生理解和认知的。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游刃有余,就要加强预读的指导和开展。这样,通过很好的预习设计,学生能够发挥学习积极性,带着问题思考进入本文,从而改变其依赖心理、等待心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此,学生充分预习、产生质疑与困惑之后再进行学习,通过讨论,通过合作,突出老师的精要点拨,学生就能在课堂学习中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最后一课》学习时,我让学生先自主预习,围绕这篇课文的背景认识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老师在最后一课中的情感,环境的描写、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理解等等,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认识。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用心体会与感悟,不断解决自己预习活动中的疑问;便能够较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获得阅读的能力和方法,并能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二)重视兴趣激发,创设情境凸显阅读主动性

我们课堂教学一般让学生在预习、初读课文中获得质疑,老师再巧设情境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入做铺垫。同时,我们要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情感,让他们会读想读。这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如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点拨,阅读中如何体会情感等等。如充分发掘素材来激发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历、情感勾连激发阅读情感。如在《济南的冬天》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写一写自己感受中的冬天,然后采用情境教学法,出示济南冬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济南冬天与我们认识的冬天不同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在对比中阅读的兴趣,从而在阅读中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在作品的联想、想象的写作特点的感知和理解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和深意。

(三)注重探究合作,提高学生参与互动高效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教师施展人格魅力与教学艺术吸引学生互动的注意力,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还要组织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如在《背影》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在字里行间品读父子之间的爱,然后组织学生重点学习作者对父亲“背影”描写的方法和好处,思考这样描写的意义和借鉴之处,并让学生谈谈感想与生活中对父亲、母亲关爱自己的事件;给学生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和自身的情感,从而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与自我对话、与心灵沟通。如此,可以增强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增强他们阅读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大胆鼓励学生提问、相互设疑答疑,推进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探索,提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有创新的发现和思考,从而有阅读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推陈出新,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能力。

另外,加强课外阅读,要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开扩阅读视野,将课堂阅读学习学会分析和感悟运用出来;不断让他们获得阅读的乐趣,生发愉悦阅读的情感,如此,他们就有积极阅读、自主阅读的想法,如此,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自己首先要认识到推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重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积极发挥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找到乐趣、获得提高,这样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也会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涛彩.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

[2]吴金春.初中语文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2

教学要求: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学习本节首先要泛读教材48至50页,对课本知识有一个简单概括的了解;然后结合助学案对教材精读,并结合助学案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知识铺垫:要学习本节,首先要认真阅读下面两段内容以对“区位”的知识有所了解。

区位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或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前者是某种经济活动已知,根据经济活动的特征分析适合该经济活动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位置。(如,想要在渭南近郊建一个花卉基地,就要在渭南周边选择一个最佳位置。)后者正好相反,区位控件已知,依据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来研究经济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设计渭南花卉、蔬菜、养殖、小麦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人类活动的场所就是我们所说的区位,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类活动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而是仅仅在某场所进行呢?究其原因,是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区位条件。所以,区位条件相对人类活动而言,人类活动不同,区位条件也随之不同。例如:工业更多考虑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交通、市场等。而农业更多考虑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市场等。

自主学习:

本节学习要求我们用生活中的问题或案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应用,所以要先认真阅读问题与案例,并依要求阅读教材、积极思考。然后小组充分讨论,再展示与讲解。

问题一: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活动?并据此对农业下定义。

问题二:请依据问题一,找出农业生产对象。并归纳农业生产特点。(若不能归纳,可等第三个问题回答后再归纳)

问题三:在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上找出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的分布地区,并在地图上标出。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找出不同的人喜欢的水果的空间分布,再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探讨各种水果分布在不同地带的原因。(认真阅读课本48~49页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并结合你所熟知的水果产地的自然特征,特别是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每组选择一个水果的区位条在全班展示。

提示:通过问题三,我们了解了不同水果的分布,另外,你能否一年四季吃到自己喜欢的水果呢?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问题二的答案。

问题四:根据材料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材料一:美国加州位于美国西海岸,西滨太平洋,北与俄勒冈州、东与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接壤,南临墨西哥,面积411013平方千米,人口约3260万。加州的土地面积列全美第三位,人口名列全美第一位。加州是美国第一农业大州,盛产水果、小麦、家禽等农畜产品。加州的食品工业在美国居于首位,其次是飞机制造业、航天工业等。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就位于加州。1999年,加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全美第一位,此后加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美国名列前茅。

材料二:加州的气候呈冬季凉爽湿润、夏季温暖干燥的特点。横穿全州的副热带高压带使加州夏季以晴朗天气为主,只有少许的降雨。冬季高压带南移,将全州控制在西风带中,使得这个季节的气候多雨雪。加州的大部分水汽来源于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为584毫米。

材料三:加州是一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地方。据说每年光是牛肉和牛奶的产值就有几十亿美元。但最能体现加州农业发达程度的,还是它的牧草业。加州的牧草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10亿美元的大产业,其中光是干草出口每年就达1.5亿美元。而与牧草业息息相关的肉牛饲养业和奶制品业,每年的生产总值就在50亿美元以上!

据材料回答:

1.加州著名的农产品有哪些?其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结合教材49~50页的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加州成为全美第一农业大州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在问题三和问题四中你是否注意到农业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是否所有的因素都经常发生变化?变化的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有何影响?若有兴趣,可以进一步思考,也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3

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去接近梦想,越挫越勇,吃尽酸甜苦辣,能够抵御寒冬,也能够拥抱春天,这样的才叫生活。多做题,多看题。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秋》作者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填空题。

1.《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是中国杰出的____________

2.《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__》。

3.《秋》是____________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也就是结局。

4.《秋》主要讲了____________家的艰苦生活。

5.《秋》这一故事中写了一位叫____________的父亲连续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入火坑。

6.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威胁下,惠才得到存身之地。

7.惠的弟弟叫____________,才17岁就患上____________。

8.淑英的丫头叫____________,她敬佩觉新的为人,觉新娶了她。

9.觉民是个____________的人,他的妻子是____________

10.《秋》这本书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秋》里,巴金给了( )一个幸福的结局。

A.觉新B.觉民C.觉慧D.四小姐淑贞

2.在高家,( )一死,整个家里就乱了。

A.克定B.克明C.枚少爷D.惠

3.姑母因五叔在居丧期中将( )收房。

A.喜儿B.婉儿C.海儿

4.觉新抱着( )的愚蠢念头,别人就会谅解他,感激他。

A.一切总会过去的B.往后混C.牺牲我一人,幸福全家人

5.觉民是个( )的人。

A.唯唯诺诺B.默默承受C.独立的,有自己信仰和追求

6.倩儿生病了,主人的态度是( )。

A.积极治疗B.撒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C.请四小姐照顾

7.倩儿、淑贞等许多人都死于( )。

A.生病B.别人的打骂C.封建礼教

8.在《秋》的结局处,( )也反抗了一回,顶天立地的当了次男子汉。

A.觉新B.觉民C.琴

9.《秋》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委曲求全事情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C.做人不能没有个性和原则,要按自己的想法去活。

10.关于觉民与琴的婚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婚礼B.举行封建式婚礼C.举行了新式婚礼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秋》里发生了几件大事,但是都是悲剧。

( )

2.《秋》揭示了高家这个大家庭正在逐步走向灭亡。

( )

3.《秋》写的第一件大事是周家的枚少爷结婚,新娘是冯乐山的女儿。

( )

4.枚少爷的婚姻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

( )

5.四小姐淑贞最后投河自

杀。( )

6.《秋》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大家庭最终的必然结果。

( )

7.“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些句子都是在激励我们: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大风大浪之后,必有属于我们的春天!( )

8.鲁迅笔下的“旧礼教吃人”真的在《秋》中出现了。

( )

9.《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辉的形象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是觉新。

( )

10.克明被他的两个弟弟气得去世。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巴金 李尧堂 文学大师

2.《家》《春》《激流三部曲》

3.《激流三部曲》

4.高

5.周伯涛 女儿 儿子

6.觉新 觉民

7.枚 肺病

8.翠环

9.有信仰 琴

10.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就要过去了。

二、选择题。

A B A C C B C A C C

三、判断题

√ √ × √ × √ √ √ √ √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古今贤文》(增广贤文)张润秀等编写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填空题

1.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

熟能生巧,____________。

2.保护环境,____________。

树木成阴,____________。绿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地都是好庄稼。

3.一根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

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

4.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

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

5.兼听则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谦受益。____________,闻过则喜。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我们,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而又有的同学比较差呢?老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论你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9.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很多遍,每读一次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正所谓“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

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书中发现疑问,多疑多思才能从书中收益,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记者深入调查,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怎么知道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副劝勉联出自谁之口?( )

A.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

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今人胜古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是我们学习、工作要( )

A.三心二意B.虎 头蛇尾C.劳逸结合D.一心一意

4.“山上树木光”的下一句是( )

A.黄沙满天飞B.山下走泥浆C.山下水长流D.有土保不住

5.“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对仗D.比喻和对仗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是出自唐朝谁之口?( )

A.王勃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7.“人心齐,泰山移。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对仗D.拟人

8.“不入虎子,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典故( )

A.《孔子家语》B.《后汉书?班超传》

C.《与傅全美》D.《吕氏春秋?尽数》

9.“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知过必改”所包含的意思( )

①不怕别人指出错误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③坚决地改正错误

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 )

A.全部充实B.全C.骄傲D.满足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 )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 )

4.“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 )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喻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

6.读着“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我们就会想起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

7.“三人同行有我师”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别人总会有你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 )

8.“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意思是我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想法。

( )

9.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满招损,谦受益”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近的。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业精于勤

2人人有责 空气清新 润了人心 植树造林镇风沙

3一个好汉三个帮 万紫千红春满园

4须读古今书 光学不用等于零 好书不厌百回读 疑能得教益

5偏听则暗 谦受益 知过必改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师 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9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 7B 8B 9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巴黎圣母院》作者 法 雨果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一、填空题。

1.《巴黎圣母院》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谁)的作品。

2.《巴黎圣母院》中最丑陋的敲钟人名叫____________。

3.这本书以一四八二年的“____________节”起篇。

4.经常在广场上跳舞的吉卜赛姑娘名叫____________。

5.公爵小姐叫他的表哥请广场上正在跳舞的爱斯梅拉达到房子里来,趁爱斯梅拉达忙时,百合花小姐将山羊引到一旁,想知道爱斯梅拉达所说的秘密,看山羊拼写“____________”,生气不已而晕倒。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____________用匕首刺伤。

7.____________(谁)冒死在刑场上救下爱斯梅拉达。

8.在接受了笞刑之后,卡西莫多面临的将是一个小时的示众。

他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但人群中依旧只有嘲笑和咒骂。这时,____________却给他送上了水。

9.一天晚上,副主教摸索着来到了爱斯梅拉达的身边,他想占有她。

爱斯梅拉达奋力挣扎,情急之下吹响了卡西莫多送给他的____________。

10.吉卜赛女郎身边的“佳丽”是一只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副主教说:“这个将毁来那个。

书籍将毁灭( )。

A.建筑B.寺庙

2.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 )收养。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3.《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 )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

A.爱斯梅拉达B.百合花

4.( )虽然外表丑陋,但他的内心还是很善良。

A.弗比斯B.卡西莫多

5.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爱斯梅拉达接受诗人( )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6.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有个弟弟,名叫( )

A.卡西莫多B.约翰

7.愚人节的晚上,克洛德指使( )去抢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国王卫队撞上。

A.甘果瓦B卡西莫多

8.《巴黎圣母院》讲述的是五百多年前法王( )统治时期的历史。

A.路易十一B.路易十三

9.最后的流浪汉暴

乱,是冲着( )而来的。

A.大 法官B.国王路易十一

10.“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

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式,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下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这段话描写的是( )

A.卡西莫多B.甘果瓦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克洛德叫甘果瓦代替爱斯梅拉达死,而甘果瓦不愿意,他便想出流浪汉突袭计划。

( )

2.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快要执行绞行时,卫队长弗比斯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 )

3.卡西莫多亲手把克洛德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 )

4卡西莫多最后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了。( )

5.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 )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克洛德用匕首刺死。

( )

7.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被副主教陷害、被卡西莫多救助最后难逃绞刑的命运,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

8.对流浪艺人恨之入骨的修女与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

( )

9.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但他心地善良。

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就是爱斯梅拉达的守护神。( )

10.临刑前,克洛德以生为条件引诱爱斯梅拉达就范,爱斯梅拉达答应了他的要求。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法 雨果

2.卡西莫多

3.狂人节

4.爱斯梅拉达

5.弗比斯

6.克洛德?弗罗洛

7.卡西莫多

8.爱斯梅拉达

9.口哨

10.山羊

二、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B 7B 8A 9B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女生日记》作者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

一、填空题。

1.女生日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班级中的____________同学说话有点结巴。

3.南柯梦和“小魔女”竞争参加班级奥数代表队,最终____________赢了。

4.____________给南柯梦带来的祛痘特效药。

5.冉冬阳的生日是____________。

6.冉冬阳心爱的布娃娃叫____________。

7.梅小雅的爸爸是____________(什么工作)。

8.《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是《____________》。

9.1月22日是冉冬阳____________第一天。

10.玩具拍卖会上,____________买了冉冬阳的布娃娃。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女生们最不喜欢的一项学校规定是( )。

A.不许迟到B.不许吃零食C.剪短发D.穿校服

2.新学期开学,( )转学了。

A.梅小雅B.南柯梦C.古龙飞D.冉冬阳

3.为帮小雅妈妈攒够做生意的钱,冉冬阳和吴缅最先想到的办法是( )。

A.打工B.向爸妈要C.炒股D.卖玩具

4.( )的妈妈和冉冬阳的妈妈是大学同学。

A.南柯梦B.吴缅C.梅小雅D.赵晓薇

5.罗老师在教师节向我们索要的礼物是( )。

A.一束花B.一个发卡C.一封信D.一块表

6.冉冬阳给莫欣儿的生日礼物是( )。

A.一张贺卡B.一本书C.一个风铃D.三只松鼠的棕色树洞(艺术品)

7.( )没能当选男生们心中班级的“小龙女”队。

A.冉冬阳B.刘杨惠子C.沙丽D.莫欣儿

8.冉冬阳妈妈的同学周小蓉现在( )。

A.在工厂上班B.是医生C.卖菜D.是教师

9.为了在南柯梦和刘杨惠子之间选个同学参加班级“奥数队”,舒老师的办法是( )。

A.拔河B.同学选举C.做10道奥数题D.做20道奥数题

10.生日那天,冉冬阳拿着爸爸给的100元买了( )。

A.一本书B.一个布娃娃C.一件衣服D.12朵粉色康乃馨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罗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数学。

( )

2.我们称舒老师“乖乖兔”。

( )

3.南柯梦最喜欢说“酷”。

( )

4.妈妈生冉冬阳时是剖腹产。

( )

5.圣诞节是12月25日。

( )

6.元旦联欢会上吴缅抽到的是莫欣儿的礼物。

( )

7.冉冬阳把罗老师的寄语卡收藏在衣橱里( )

8.冉冬阳和爸妈去海南过春节了。

( )

9.情人节这天,冉冬阳买了一件泳衣,莫欣儿买了一瓶香水。

( )

10.书中小学毕业考试的时间是6月21日。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杨红樱 2.马加 3.“小魔女”(刘杨惠子) 4.刘杨惠子

5.12月22日 6.南茜 7.出租车司机 8.《我心永恒》

9.减肥 10.莫欣儿

二、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D 7.B 8.C 9.D1 0.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书目:《季羡林散文选集》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一、填空:

⒈季羡林,当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____________”。他的散文,____________而不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失____________。

⒉季羡林在《读书治学写作》一书中集中道出了学人的人生三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春归燕园》中季羡林引用了____________国浪漫诗人____________的两句诗____________,表达春天还会来临的思想。

⒋季羡林的散文集《____________》获1998年全国新闻一等奖。

⒌季羡林认为,文学艺术的精髓在于____________,他的散文是他的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他的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从描写“____________”出发。

⒍季羡林在《____________》文中提及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但在黎明前从未到广场上看过清洁工人劳动的场景。

⒎季羡林是一位坚定而忠诚的爱国者,2004年3月,93岁的季美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⒏因为季羡林是个外面冰冷而内心极热的人,所以友人送他一个绰号:____________《三个小女孩》

⒐季羡林在《黄昏》一文中引用李商隐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黄昏不能久留。

⒑季羡林在《佛教圣迹巡礼》中提到中国唐代商僧玄奘九死一生到印度,回国后完成的名著《____________》,给当时的印度留下极其着实的记载。

二、选择题:

⒈季羡林是哪省人?( )

(1)山东(2)山西(3)南京(4)北京

⒉季羡林散文中提到的“Wala”是什么?《Wala》( )

(1)一条狗(2)一个人(3)一只猫(4)一只鹦鹉

⒊季羡林作品《春满香园》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

(1)上海(2)南京(3)北京(4)山东

⒋季羡林作品《难忘的一家人》中普拉萨德是哪里人?( )

(1)东京(2)哥廷根(3)巴基斯坦(4)印度

⒌季羡林作品《枸杞树》一文中写提的是哪儿的枸杞树?( )

(1)山东(2)上海(3)南京(4)北平

⒍下面哪篇文章不是季羡林的作品:( )

(1)《春满香园》(2)《春归燕园》(3)《故乡》(4)《火车上观日出》

⒎季羡林作品《春城忆广田》中的春城指的是:( )

(1)云南(2)昆明(3)广州(4)桂林

⒏季羡林在《西谛先生》中提及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谁的诗句?( )

(1)杜甫(2)陆游(3)李白(4)王安石

⒐季羡林在《那提心吊胆的一年》中提及教员休息常互问“你拿到了没有?”指的是什么?( )

(1)聘书(2)工资(3)课表(4)大字 报

⒑季羡林在《梦萦水木清华》中用八个字概括了当时清华的校风,“清新,活泼,民主,向上”,新生入学要过的第一关正是清华校风“清新活泼”的体现,这一关是什么?( )

(1)“拖尸”(2)“入水”(3)“撞墙”(4)“军训”

三、判断题:

⒈《忆章用》一文中,章用是季羡林的好朋友,也叫俊之。《忆章用》( )

⒉季羡林在哥廷根生活了十年,所以认为那里是自己的第二故乡。《重返哥廷根》( )

⒊在火车上观日出,季羡林的感受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火车上观日出》( )

⒋季羡林在《年》一文中没有写过年时的情景。《年》( )

⒌季羡林特别爱黎明前的北京,主要原因是在黎明前没有哪里会找他开会,自己可以静下心拿起笔“文思”。《黎明前北京》( )

⒍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季羡林童年生活的写照,他小时连电影也没看过。《我的童年》( )

⒎季羡林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登庐山》( )

⒏季羡林认为代沟标志着变化,标志着进步,标志着人类前进,因此他赞美代沟。《赞代沟》( )

⒐季羡林散文结构追求的是起头与结尾是文章的关键部位,文章起头就必须立刻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捉住,让他非读下去不可。( )

⒑季羡林是佛学家,研究佛教,但从来不相信什么生死轮回,再世转生。(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⒈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学界泰斗;质朴;典雅;率真;睿智

⒉读书,治学,写作。

⒊英国、雪莱、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⒋《清塘荷韵》

⒌真实、身边琐事

⒍《黎明前北京》

⒎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

⒏铁皮暖瓶。

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⒑《大唐西域记》

二、选择题:

⒈(1) ⒉(2) ⒊(3) ⒋(4) ⒌(4) ⒍(3) ⒎(2) ⒏(1) ⒐(1) ⒑(1)

三、判断题:

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19-02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并且在语文考试试卷中,阅读题型所占比重也相较大,为了能够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现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展开研究。

1.重视课前预习

在初中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却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略,首先课前预习这一环节通常没有实质性定义,学生在实践起来相对空泛,并且教师检查工作也不易展开,久而久之便导致课前预习环节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如果学生没能及时有效的做好课前预习,便很容易在教师讲解阅读内容的时候感到迷茫,进而致使其很难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终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便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在新课开始之前为学生留下预习作业,并要求学生完成读后感。

例如: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济南的冬天》的时候,便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之前,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并且在课文讲解之前向学生提出检查性问题,如"相信大家都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那么读完课文之后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是你最喜欢的,请说出理由"或是"请大家想想济南的冬天与同学们所生活地区的冬天又有什么不同呢,大胆的描述一下",这一类问题本身具有着一定程度的开放性,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确答案,这样一来,便可以使得学生在积极思考和问答问题的同时,获得发散性思维的激发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积极的课前预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创设阅读情境

在做好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相应的创设出科学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如果遇到某段文字学生理解困难的情况,教师便应该创设出合理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文字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的时候,便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阅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作者入学时候的心理活动。如引导学生们设想自己已经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接着要求学生照念作者在文中写出的誓言,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其感悟作者入学时的心理活动,帮助其深入理解作者在《十三岁的际遇》中的情感表达,实现对课文更加全面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法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阅读成绩的拔高,而忽略了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传统的"满堂灌"或是"一言堂"都严重忽视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其真正需求,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便需要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协作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初中阶段的学生相互之间沟通更为和谐,并且非常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强化合作学习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论语》这篇课文的时候,便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并且鼓励学生分组对论语进行朗读,还可以添加一些肢体动作将论语含义表现出来。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论语便可以通过两位学生相互拥抱来表现,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更加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句论语的理解。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一个优势,便是在其中一个小组表现完成之后,其他小组还可以及时予以补充,并且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可以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最终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高。

4.增加点拨性提问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点方法和策略之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学生学习阅读文章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点拨与提问,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阅读的理解和领悟,同时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强化文章鉴赏能力。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适时向学生提出点拨性问题,引导其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文章中的精华段落和优美语句,促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提问指引进一步对作者的言外之意进行揣摩。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故乡》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仔细阅读文中对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并找出其变化特征",如此便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对该段文字进行仔细阅读和揣摩,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与提高。

5.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也正因为如此文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而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同时研究并总结出几点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教育同仁带来一定程度的参考与建议。参考文献:

[1]曾志小.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4-155.

[2]吴振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才智,2015,01:177-178.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5

一、围绕教学目的,由浅入深进行提问

1.教学目的指导意义

教学目的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教学目的的确定,要遵循新课改提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找准切入点、突破口,统筹安排,整体把握,在授课时要环绕讲授目标进行讲授。新课改以前的讲授情势是以教师授课为主体,而新课改以后的讲授情势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却疏忽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讲堂从教师一个人讲变成了教师一个劲地问的环境。

2.由浅入深进行提问

教师要想以教学目的为根本进行提问,就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起来,并围绕教学目的由浅入深的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带领学生层层剥开文章的外衣,让学生接触到文章的精髓。

以《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为例,教师以当地冬天的气候景色为问题,引入济南的冬天,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开始,给学生亲切之感;随后,教师以济南的冬季特色为题目,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加倍深切的明白文本,归纳综合文章大意,培育学生归纳综合文章的本领,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温晴;之后,教师提问学生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冬天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更热烈;教师可以发问学生济南的山川丹青是什么模样的?让学生进行回忆和复述,细细品味文章流露出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让学生融入到济南冬天优美的意境当中。讲授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提问,让学生由浅入深的体味和学习文章的精华和内在。

二、丰富授课内容,进行启发性提问

语文课是帮助学生认识这个社会的途径之一。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身的素养。

以《父母的心》的讲授为例,学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提出关于学生与父母关系的问题,让学生们想一种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父母,教会学生感恩戴德,让学生和父母的关系更加和谐。再如,教师在讲授《变色龙》时,以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性格为题,问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推动学生前进。

三、同等宽容的看待学生,贯彻民主思想

1.平等对待学生

要贯彻民主的教育思想,做到平等、参与、自主和宽容。平等是尊重,是理论上的公正,但并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平均,这里的平等指的是学生人格上受到平等的待遇,而因材施教则是方法意义上的平等,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实际就是教育学所常说的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问题。教师要平等地斟酌全体学生的水平,完善题目的条理,将题目计划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其呈阶梯状,为学生铺好攀缘的门路,让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也能提起积极性,尽力学习。

2.善于鼓励学生

教师要正视学困生,对其多多勉励。教师授课时,经常会遇到想要发言,但思维却不太跟得上的学生,他们经常会抢着回答问题,但回答得却不着边际,还会扰乱课堂的秩序。碰到这类情境时,教师要平静心情,谆谆教导。有时候学生站起来回答得不对或者谬误百出,可能有很多的原因,有可能是题意没有理解,或是太过紧张而不知怎么说,更或是对自己没有自信,不敢回答等等。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再重复一遍问题,对学生进行鼓励,还可以换另一种方式进行提问或者提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作答。如,教学《范进中举》时,如何讲解小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表象上提问:范进中举前后周围的人物有什么改变?运用这类引导方式,进行文章内容的对比,学生就会更容易明白文章中的社会环境,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这种将内涵融入表象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教师要具有爱心和责任感,不可以忽视任何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如果在提醒之下学生仍然没有回答对问题,也可以先请学生坐下,让他们听听别人的回答,之后再请他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答案。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到学困生,让全体学生的本领和成绩都得到提高。

四、转变提问主体,启发学生发问

1.给学生发问机会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自己更加平易近人,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要和学生平等对话,多找时机鼓励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把心中的问题和模糊的地方提出来。

2.以生活细节启发学生发问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都与课本的知识有所关联,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的细节,引导学生的提问。如,在讲授《童趣》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展示一些小游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想要了解,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此将学生引入到童年的时光当中。

3.传授提问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和讲课时,要随时进行换位思考。设想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若是学生没有想到这些问题,教师就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如果我是你们,我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这样,就传授给学生提问的方式。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6

一、初中语文学业水平城乡差异现状

从南宫市教育局公布的初中语文学业水平监控与评价数据来看,乡村初中学生总得分率为63.05%,而城市初中学生的得分率为71.14%,两者相差8.09个百分点。具体到识字、阅读、写作三大领域来看,阅读领域的差距最大,乡村初中比城市初中低8.46个百分点,而且在整体感知、形成解释和解决问题三个分领域表现最为突破,差距都超过了11个百分点。由此来看,乡村初中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偏弱,思维欠缜密,遇到具体问题时感觉束手无策,而且难以用语言作出准确的表达和描述。

二、初中语文学业水平差异的教学因素分析

形成初中生语文学业水平差异是多方面的,但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讲,乡村初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各学段教学任务不明确

如,有的八年级语文教师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时,就急于将中考系列训练题型穿插到教学当中,而这些题型本身侧重于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偏大,放在九年级较为合适,如此安排未免过早、过难了,非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势得其反,使学生失去阅读和学习说明文的信心。

(二)对教材的内在联系缺乏关注

如在《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中,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长妈妈是否真的有神力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得出“长妈妈没有神力”的结论,这是与文章相违背的。再如,八年级语文说明文单元共有四篇文章,有的教师在每一课的教学当中,都将说明对象的特征、文章描述顺序作为教学目标,如此处理未免过于概念化,或者说并没有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更没有研究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编者的编写思路。

(三)课堂训练缺少梯度

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为例,有的教师喜欢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来掌握课文内容,但学生往往会将原文填写到表达当中,使得训练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未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要求让学生补写船长的心理活动,在评价时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而只是一味地肯定,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

三、教学策略分析

(一)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乡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语文教材,从中找出学生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依据重组教学内容,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1.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来确定教学内容。在备课之前,教师应该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求,而后才能确定教学内容。《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可让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反复地阅读课文,使之在一次次的阅读当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和心理的熏陶。

2.要依据教材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框架结构,掌握不同阶段教学目标以及同一阶段不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课后练习,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地落实能力培养目标。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当中的教学目标可做如下分解:《阿长与〈山海经〉》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爱”的博大和长妈妈的性格,《北影》重点把握作者的心理变化。

(二)以强化学生的言语实践为目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设计的整体性和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出发,保证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具有统领性,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在《“诺曼底”号遇难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概括情节和写小标题两个教学环节,集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对补写船长心理、对船长进行评价、课后习题二三项内容加以删减,只将其中一个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其他的作为课后练习,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教师深入讲评课文,也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多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三)以保证课堂讨论的高质和高效为目的,提升教学理答能力

对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教学理答素养关系密切。在教学课堂实践当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情态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适应学生能力的发展。如在《屏》的教学当中,学生往往无法用文中的句子给出屏的概念,不能给出屏的功能性定义,共原因就在于该文章中对“屏”的描述用的是文言句式,而且又处于课本中的第三段,学生无法有效地提取信息,不能准确找到其中的关键性词语。这时,要么由教师来引导得出答案,要么教师接给出答案。我们注意到,在文章当中,并没有出现“工艺品”一词,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进行记忆,无法完成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尽管文章当中的文言表达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但是只要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学生就会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获得语言分析能力的提高,实现语言训练的目的,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要提升教学理答能力,教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如在《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出老舍眼中济南的冬天有何特点,学出给出的答案有响晴、慈善空灵、温晴、美丽等,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并让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了比较,学生提出,“响晴”是对气候的描述,“慈善空灵”是对精神境界的描述,“美丽”则过于空泛,老舍文中所用的“温晴”则同时体现出了气候和精神上的个性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就对文本做出了准确的理解,使学生深入地把握了文章主旨和作者的语言特点。

如前所述,只要我们在备课时有意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注意问题的梯度,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不断完善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地引导学生读出作品的内涵,读出自己的认识,就能解决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使每节课都上得有价值、有意义。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7

(贵州省盘县大山镇中学553507)

【摘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智力发展;走进文本;师生互动

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通过阅读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具有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和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这就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他就会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决定阅读的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引导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的科普著作和科普读物,能使学生对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清楚。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应当使阅读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2让阅读成为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为什么有的孩子刚入学时既聪明伶俐,又勤思好问。可是到了初中就不想学习并且掉进不及格的学生行列里去了?按照所谓教学论的道理来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获得新的知识就应当越容易”。可是事实上完全相反;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往后的学习反而越困难。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向他们提出的唯一任务是:识记、保持、再现。上边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下边是学生认认真真地听,辛辛苦苦地练。老师讲的就是答案,就是正确的,不用伤脑筋。让本来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学习困难的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3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走进文本

(1)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作者通过作品流露出情感,蕴含哲理、直抒胸臆。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其发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动情,老师必须先动情。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允许他们性格的差异,以不同的方式体验和感受作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去再现文本。 例如:学习《社戏》我让学生先预习,上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课文。在课堂上爱画画的同学互相交流,张红画的是河中行驶的小船,后边是隐约的石拱桥和连山,两岸边是碧绿的豆麦田。李哲画的是船头看戏。在戏台前挤满了白篷和乌篷的船,戏台上演员正表演打仗。爱表演的黄灵振、李明德上讲台表演桥下开船的动作。把那“一点”“一磕”“退后几尺”“又上前”的动作表演得灵活灵现。苏嘉和潘军上台模仿“六一公公”和“双喜”的对话竟也惟妙惟肖。让同学们热情高涨,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指评,在班里教室的后墙上常常贴着与课文有关的画画。既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的凄美游子图;也有惠崇《春江晚景》的竹、桃花、春江……的江南春天美景图。讲台上常常走着《最后一课》中后悔不已的小弗郎士;《三味书屋》中摇头晃脑朗读的先生。不管是《变色龙》中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变了五次的奥楚蔑洛夫;还是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围绕着于勒是贫是富而变来变去的菲利普夫妇,学生们都有人揣摩演出得惟妙惟肖。下课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走进直观形象,音形俱全的动画世界,学校每班都有网络电视、班班通的多媒体。用课件进行阅读教学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尽快地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例如《济南的冬天》随着画面的变化,幻灯片的变换,卧在小山中的一座老城、顶着雪花的矮松、露出粉色的山腰出现在同学们眼前,耳朵里听着抑扬顿挫的朗诵。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情”,对于济南冬天特有的动人冬景就理解体会了。当转播《骆驼祥子》的暴雨片段,学生看到祥子在暴雨中半死不活地低着头拽着车往前走,而坐车人一声不吭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就是不肯避雨再走,而且到了目的地多一个铜板也不给祥子。学生们既有对坐车人的厌恶,也有对祥子的同情,深刻理解了旧中国车夫们的悲惨命运。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的时候,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出现了黄山顶上的日出、云海,黄山上的奇峰怪石,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同学们惊叹我们祖国山川的神奇美丽,理解了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对黄山的赞誉。激起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3)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写作水平,教师不要把学习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墙壁里,不要机械地把事实和规则从教师的头脑里搬运到学生的头脑里。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学生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不要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例如:学习《看云识天气》我会让学生仰望天空阅读课文,说说天空中飘的是什么云,有什么形状特征。学习到《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在烈日下忍受酷热天气的煎熬拉车。让学生想想在烈日下收割稻谷的父母,在大山中伐木的父亲。学到《背影》中的父亲穿过铁道艰难攀爬上阳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再让学生想一下攀爬在竹木铁架上做建筑的父母的背影。学习《多收三五斗》时,让学生把旧中国农民丰收成灾的现象和今天的农田补贴、种子的赠送、技术的指导、绿色通道的开通联系起来。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篇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开发条件得天独厚。

材料二 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

材料三 1974年,东海大黄鱼的年产量为19.6万吨.此后迅速减少,到2002年只剩下0.55万吨。从1995年7月1日开始东海、黄海实行伏季休渔制。2005年东海海域附近主要河流携带的污染物入海量约为617万吨。

⑴分别说出与闽东南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⑵说明闽东南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⑶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说明淮北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⑷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思路解析】

⑴按组成物质,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图中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依此可推断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闽东南以基岩海岸为主。

⑵基岩海岸的开发以港口建设、海滨旅游为主,另有滩涂养殖、晒盐和其他综合开发等方式。

⑶盐场形成主要从有利引海水、蓄海水的地形条件和有利晒盐的晴朗、高温、多风的气候条件。

⑷海洋生物的威胁可从海洋生态和海洋污染两方面来分析。

【参考答案】

⑴:淤泥质海岸为主,海岸线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海岸线平直。

闽东南:基岩海岸,海岸多山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⑵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海滨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⑶地形条件: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滩涂广阔,有利于引海水开辟盐场。气候条件: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春季和秋季晴天多,气温较高。

⑷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措施: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②合理捕捞,捕养结合,向海洋农牧化转变。

【海-气相互作用】

温度距平值是指某地区温度与其多年平均温度的差值,正值表示高出平均温度,负值表示低于平均温度。一般认为在赤道附近的中、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 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如果该海区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 0.5℃以上,则认为是出现了拉尼娜现象。读“太平洋赤道海区表层海温距平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说出1980年~2000年期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峰值年份是 ;

同期,最严重的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年份是: 。

⑵ 图中A、B、C、D4点中,沃克环流最强的年份出现在 。理由是:

⑶分析图中C点当年的沃克环流形势,说出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西沿岸气候变化特点是:

⑷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有明显的影响,解释以下现象:

①在C点出现的年份,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福建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前些年份少。原因是: ;

②在D点出现的年份,如果蒙古高压的势力保持不变,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冷冬”。原因是: 。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⑴⑵两题主要是读统计图,注意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峰值年份要读实线,而且峰值距平值要连续三个月在0.5以上;拉尼娜现象最严重的年份和沃克环流最强的年份都是指中、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低,距平值最小的年份额。⑶C点距平值大约为1,可推断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是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⑷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要有广阔的温暖海洋面,我国的“冷冬” “暖冬”可从冬季风势力的强弱来分析。

【参考答案】

⑴约是1983年、1988年、1992年、1995年、1998年、1989年

⑵A或B(1989年),太平洋赤道海区表层东、西部海温差异最大。

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温升高,沃克环流减弱;东岸的下沉气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西岸的上升气流减弱甚至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容易引发旱灾。

⑷①C点年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峰值年,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区水温偏低,不利于生成台风;②D点年份出现拉尼娜现象峰值年,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区水温偏高(正距平),冬季海陆热力差异更大,冬季风势力更强,气温更低。

【海洋权益】

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列有关海域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海范围为 A+B+C+D=200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C+D=200海里

C.领海范围为B =12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A+B+C+D =200海里

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B处拥有权;对专属经济区享有 、 、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C处为 ,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拥有 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

⑶领海基线的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图中领海基线是哪一种?

⑷某走私船在B地进行走私交易,该国缉私船前往缉私,但该走私船逃至C地时才被追上。而走私船人员声称他们不在该国领海,缉私人员无权对他们实施缉捕。你认为呢?为什么?

【思路解析】

⑴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领海权(B),其管辖海域范围可外延至 200 海里(B+C+D),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A是该国的内海。由此可推断正确选项为C。

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 1994年 11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 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将使岛屿所在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即占有面积为126000平方海里,也就是43万平方千米。

⑶领海基线有直线基线、正常基线和混合基线三种划分方式。直线基线即连接岛岸基点的直线。适用于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岛屿的地区。正常基线,也称低潮基线,指海潮退到离岸最远的那一条线。适用于海岸线比较平直,变化不明显的地区。图中海岸线比较曲折,多岛屿,应该用直线基线。

⑷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毗连区内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故缉私人员有权对他们实施缉捕。

【参考答案】

上一篇:退学申请怎么写范文 下一篇:研修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