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06 04:35:06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2、学习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读讲第三自然段,学习其写景方法,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一课时(预习一课时除外)

(一)导入新课

[此括号中的内容为教师引导、讲授语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冬天,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季节。冬天,一说到它,我们的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的景象。这是我们这儿的冬天。那有“泉城”之称的我国山东省的济南市的冬天是不是这样的呢?好,让我们来欣赏我国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优美散文《济南的冬天》,从中寻找答案吧!]

(二)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

[同学们看看,作者把济南的冬天和哪些地方的冬天作了比较?]

学生说。

[对!把济南的冬天和不刮风便是奇迹的北平的冬天作了比较,还和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怪的伦敦的冬天作了比较。通过这两个比较,作者说明了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说道“响晴”,作者又把它和热带“毒”的日光相比。]

[作者通过三个比较,写出了济南冬天天气总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对,是“响晴”。因为天“温晴”,所以作者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由此看来,课文第一段在结构上起了总括的作用。]

[课文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就紧紧围绕“温晴”这一主旨,由全景到分景地对济南冬天的景物进行了具体、细致而又生动的描绘。是怎样描绘的呢?]

(三)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这一段是写济南冬天的全景。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呢?]

学生回答:山、阳光。

[作者写山,没有精雕细刻,只是从整体上写出了山的形态。说“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是济南出现暖冬的地理原因。

作者写出这样的原因,不是用的学者的口吻,而是文学家新巧的比喻。]

[把这一圈小山比喻成什么?——小摇篮。]

[“山”是小摇篮。那么,“摇篮”里睡的是谁呢?]

学生回答。

[睡的是济南。济南谁在摇篮里面,她感到怎样呢?]

[婴儿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的慈爱,当然是暖和不过的了,况且山们还哼着催眠曲呢: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因而,在济南人的眼里,冬天丝毫没有严肃的面孔,倒反是笑容可掬、慈善可亲。]

[“慈善”怎么讲呢?慈爱和善。爷爷奶奶对我们是慈善的,爸爸妈妈对我们是慈善的。]

[小山像小摇篮,是理想的境界。真够美了、真够妙的了。可这是不是最美最妙的景色呢?]

[那么,最美最妙的景色是什么呢?]

(四)指导学生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读的时候,要注意体会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对济南的热爱之情。济南是老舍的第二故乡。写这篇文章,是刚从伦敦归来,因此,对济南倍加亲切,本来就美的济南在他的眼里显得更加亲切了。这种感情,在文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教师范读。

[多么美妙的景色啊!作者是怎样描写出这“最妙”的景色的呢?]

1、讲顺序

[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写景要注意描写顺序。]

2、讲描写方法

[怎样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呢?]

[先看写山上矮松的句子。]

学生齐读。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所描写的实景是“树尖上落着一团雪”,可作者不说“落”而说“顶”,使树人格化了;不说“一团”而说“一髻儿”,足见雪小;不说“雪”,而说“白花”,使其形象化。作者正是看到矮松这样的形象,才想啊,想到了什么?——日本看护妇。]

[看护妇,就是护士,她们的头上戴着一顶小白帽,挺漂亮的,就如一朵小白花。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描写景物还要善于由实景实物而展开丰富的联想。]

[把联想所得“好像日本看护妇”表现出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因为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所以语言才这样生动、这样形象。可见,描写景物还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

[再看写山尖的句子。]

[再看写山坡的句子。]

学生齐读这一句。

[作者把什么比喻成“花衣”?——把雪白的山景比成花衣。怎么还带“水纹”呢?“水纹”指什么?]

学生回答。

[指因小雪而形成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作者正是由这“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山色,想啊,想啊,想到了美丽的花衣,才这样比喻。正因为如此,语言才如此生动形象。]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写出了山景的动态美,以激发读者观赏山景的情思。]

[下面看写山腰的句子。]

学生齐读这一句。

[说“薄雪”害了羞,雪会害羞吗?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说薄雪害了羞,这里面该有多少情趣啊!]

[最后一句是小结。请大家读一遍。]

[难道“济南真得不下大雪吗?”不是。“就是下小雪吧!充满热爱祈求的口吻,只不过是作者的愿望而已。因为他太爱济南的山了,他怕那些秀气的上受不住大雪的侵扰。]

[下面我们把这一段课文品读一遍,像品茶一样,细细品出其中的味道。]

学生小声品读课文。

[现在我们再分组读一遍,每一组读一句,注意衔接好。]

学生分组朗读。

[下面我们试着背诵背诵。背的时候,可以看着上面的提示。]

学生齐声背诵。

[细细观赏了上面的景致,作者的视线又转向了狭窄的城内、宽敞的城外,又转向了卧在山坡上的小村庄和卧在小村庄房顶上的那点雪。观赏之后,他顿时感到这整个的雪后山景就犹如一幅画。这幅画叫什么呢?]

学生回答。

[对,小水墨画。水墨画是指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它用墨绘成,色彩素静。]

[从这幅小水墨画里,我们可以看出济南雪后的山景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三、四段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

学生回答:

[秀气]

[从这里我们得到启示:描写景物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

[作者在写了济南的雪后的山景之后,写了什么?]

学生回答。

[写了水。这是分景之一。]

(五)引导学生学习第五段

指定一学生读。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由水面、绿萍、水藻,写到水上垂柳,写到空中、半空中,天上,最后又由天上写回水里。水天相映,构成“空灵的蓝水晶图”。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济南的水有何特点?——清亮。]

[老舍先生就是这样,以导游者的身份,引导我们观赏冬天的济南:先指点我们仰望温暖的太阳,接着让我们俯视全城,再带我们细细观赏雪后山景,最后把我们带到垂柳岸边。当我们饱览了泉城的美妙景色之后,老舍先生似乎伸出手臂,指着秀丽的山川,颇带骄傲而又满怀深情地说了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请同学们把这一句连读两遍。]

教师

总结:[济南的冬天,上有阳光,下有像摇篮的小山,使人们觉得度冬如春,即使是下雪,也只是小雪,不但不给人带来寒冷,反而给人们更多的山色。要不是暖冬,济南冬天的水怎么舍不得结冰,倒还冒热气呢!这样的冬天,难道不是“温晴”的吗?济南的冬天,这样温晴!冬天的济南当然就是一块“宝地”!]

[冬天的济南是宝地。我们祖国处处是宝地,庐山就是一块宝地,她有迷人的风光,特别是庐山瀑布。]

教师出示《庐山三叠泉》画。

[同学们,看看这幅画上面有些什么景物?主要写什么?有什么特征?]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这些景物呢?——可以先看瀑布,后看四周;也可以后看瀑布;如果在远处可以从上往下看,如果在近处,可以从下往上看。]

教师宣布:[我们来一场看画说景比赛:要求有四点:1、注意顺序;抓住特征;3、展开联想;4、语言生动形象。]

引导学生背诵李白诗:

[说到写瀑布,我们会想起古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同学们能背吗?]

[李白把瀑布比成“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奇特。我们也要写瀑布,我们敢李白比一比吗?]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评点。

[是谁丢下两条白练,飘动的白练?哦,是那点山岩!不,不是那山岩——山岩头上也飘着同样的白练,一条宽幅的白练。这宽幅的白练上头仍有白练隐约可见。白练尽头,是绿树掩映的山涧。这才怪呢!白练从何而来?哦,我知道了,这白练是下凡仙女的飘带,飘带悠悠飘来,被山岩挂住,又被山岩争抢拉扯成三段。在阳光照耀下,这白练分外洁白、分外耀眼!

白练,迷人的飘带,使高洁的苍松翠柏深深陶醉,使有气的映山红笑逐颜开,使本来带着浓浓兴致来观赏奇山异石的游客流连忘返!

啊,迷人的庐山三叠泉!]

(六)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祖国的宝地之中。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美。有美的自然风光,有美的社会生活。同学们,请留心观察,精心思考,用我们优美的文笔,用我们美的心灵,写出美的篇章!]

(冬天的)济南的冬天 老舍(语言大师)

阳光下的山:小摇篮——慈善

山{宝地{ 小雪后的山:水墨画——秀气 }温晴

水—— 天 : 蓝水晶——清亮

热爱、赞美

看图说景

要求:1、注意顺序;

2、抓住特征;

3、展开联想;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1.知人论世,探寻济南情结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1931年初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老舍单身来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1年夏和胡青结婚。在山东生活和工作的这段经历是老舍一生中最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时光,也是老舍文学创作的旺盛期之一。老舍在《吊济南》一文说: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四年虽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由此看来,文中的济南不仅仅是地域中的济南,还是老舍先生视为第二故乡的济南,更是作者灌注情感的济南。地域中的济南属于任何一个济南人,而老舍心中的济南,却只在老舍一个人心中。正因为这份特殊的济南情结,老舍在文章开头很不客气地将伦敦、北京、热带地方和济南进行了一番比较,颇为动情地感慨道“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温晴”二字概括的不仅仅是济南冬天的特征,更是作者“温晴”心空的折射啊。正因为这份情结,老舍在行文中毫不吝啬对济南大加褒奖:“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样慈善的冬天”“那些小山太秀气!”“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也正因为这份情结,文章已将结束,老舍先生忍不住再来一句赞叹“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喜爱之情、自得之意、自豪之感,尽在其中啊。

2.咬文嚼字,品味景语情深

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山山水水的那份一往情深,汩汩地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小”字凝聚的深情。老舍给所写的景物都冠上一个“小”字,如“小山”“小雪”“小村庄”“小水墨画”,给人可爱、可亲之感,表达的是一种温馨之情、怜爱之意。

“真”字流露的真情。“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个“真”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唯恐读者不相信似的,用“真的”来强调,再次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了”中的“真”字用来强调水藻绿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对水藻绿的精神的赞美,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语气词传递的浓情。课文多个句子使用了“呀、吧、呢”等语气词,把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和赞叹之情传达出来,而这种感慨和赞叹之情又是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读起来让人感到自然、亲切。如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个“呀”字里有了感叹、欣喜怜爱之意,作者对小雪的喜爱之情呼之欲出。

比喻拟人富含情韵。老舍先生为了更充分表达对济南的款款深情,他还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济南冬天很多人性化特征,把济南塑造成了多种美丽的形象。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可爱的婴儿,把周围的山比作慈祥的母亲,赋予了周围小山温存体贴的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与赞美。作者还把济南薄雪覆盖的小山比作俊俏的少女,给人秀美动人之感,极具情态之美。下面是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把握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理解课文内容。3.会运用咬文嚼字、修辞分析等方法揣摩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准备】1.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能熟读课文。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老舍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初识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任务与意图】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圈点勾画的习惯,并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一.听读全文,圈点勾画。

1.先出示问题:文章最后一句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那么句中的“这”指代文中的哪些内容呢?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并进行圈点勾画,然后进行交流。

明确“这”指代的内容:

第1段:济南是个温晴的宝地。第2段:济南像个婴儿,睡在小摇篮里。第3段:济南雪后的小山太秀气。第4段:济南城外小山上的小村庄,像一幅水墨画。第5段:济南的水,暖而清澈。

二.朗读文段,提炼概括。

齐读课文第一段,从中圈画出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一个词,并说说理由。

明确:温晴。理由:第一段通过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的对比,突出了冬天的济南无风、有阳光、温和的特点。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写“暖城”和“暖山”,第3段写山上的“暖雪”,第4段写“暖村”,第5段写“暖水”。这一切,都是围绕“温晴”二字展开的,都给读者以温暖晴和的感觉。

教学活动二:品味老舍心中冬天的济南

【任务与意图】通过文本细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投射在景物中的独特的个人情感。(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习惯,并训练学生咬文嚼字,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一.咬文嚼字,探寻细微处的浓浓深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浓浓深情。请细读课文,从细微处探寻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一片深情。

1.学生细读,圈点批注。(可提醒学生,要特别关注文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副词、形容词以及语气词。)2.分享交流,勇敢表达。用“我从 读出了作者 的感情”这样的句式说话。

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边听边引导。

教师可小结如下:①“小”字凝聚的深情。②“真”字流露的真情。③语气词传递的深情。④……

二.修辞赏析,品味比喻拟人中的丰厚意蕴。

老舍先生为了更充分表达对济南的款款深情,他还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济南冬天很多人性化特征,把济南塑造成了多种美丽的形象。

1.在课文中,作者把济南比拟成了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句子品味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①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可爱的婴儿,把周围的山比作慈祥的母亲。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用“晒”“睡”“醒”三个词,形象生动的把济南的山水人格化,赋予老城人的动作行为特征,烘托出了济南冬天很温暖、很舒适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赋予了这一圈小山温存体贴的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与赞美。

②作者还把济南比作俊俏的少女。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小山上有雪,像披着花衣,那小山就像俊俏的女子,一个“穿”字给人以秀美动人的感觉。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进一步把薄雪比喻为少女,写出少女白嫩的脸庞渐渐变得微红的样子,极具情态之美,很吸引人。

……

2.小结。文中多处的比喻拟人句,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联想丰富意蕴丰厚,不仅富有动态地描写了济南冬天的风景,还创造性地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浓浓的情意。

教学活动三:探寻济南冬天里老舍的心境

【任务与意图】质疑探究,探寻济南冬天里作者的心境,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一.质疑:济南的冬天真的有课文写的那样好吗?

1.屏显相关资料:济南气候特点: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济南市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低于-10℃的严寒日数98%集中在冬季。

2.学生思考讨论:老舍眼中的济南和真实的济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在老舍笔下济南为什么是如此的温暖、可爱、美丽呢?

二.探究:探寻作者心境,深化课文理解。

1.屏显相关资料:

资料一: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老舍单身来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1年夏和胡青结婚,之前两人一直书信往来,在山东生活和工作的这段经历是老舍一生中最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时光,也是老舍文学创作的旺盛期之一。据老舍夫人胡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资料二: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和收在《赶集》里的那十几个短篇。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四年虽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节选自老舍《吊济南》

2.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

小结:结合作者当时刚从英国回来的背景,我们可以知道老舍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是与伦敦的多雾和北京的大风相比后才得出的结论。再说,作者刚回到祖国,对祖国的山水充满着特别亲切的感情,在他笔下,济南冬天的景色自然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再加上在济南度过的这四年,是老舍生活中十分温馨的一段岁月,有着十分美好的回忆。所以,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在特定时间里对济南独特的心灵感悟,他内心的温情造就了济南冬天的温晴。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清代诗人刘凤诰诗云:“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同学们知道这句诗描写的是我国哪个省会城市的美景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了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创意说明:诗意的导入,既营造了美的意境,也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给整节课奠定了美的基调。)

二.浅斟吟诵以入境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后用“我感受到了济南的冬天是 的”的句式去整体感知济南冬天的美景特点。

教师示例:我感受到了济南的冬天是温情的。

(创意说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目的是将学生引入到济南冬天的美的境界;统一句式的回答,主要是训练学生听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三.缘情品评见精魂

(一)抓住关键词,品读课文

设计问题: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个词,要求这个词能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示例1:宝地

明确:(1)宝地就是地势优越的地方,作者说它是宝地,是因为“济南是有阳光的,济南的阳光也不是那样的毒,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正因为济南的冬天是“奇迹”,是“怪事”,它“温情”,所以作者称赞它“真得算个宝地”。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句话,体味作者包含在字里行间里的感情。

示例2:慈善

明确:(1)“慈善”是指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这里把济南的冬天当成人来写,表现了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作者说“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儿准保暖和,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小摇篮”的比喻和拟人的语言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赋予了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慈善”所在的句段,体味作者包含在字里行间里的感情。

示例3:小水墨画

明确:(1)水墨画是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墨是黑色的,纸是白色的,这里用最简单的颜色搭配将小雪后的城外远山的景致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在这幅画里,远山是背景,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惹人怜爱。紧接着的一句话“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更增添了“这是张小水墨画”的真实感,“也许”一词表示不很肯定,却肯定了这实在是一幅画,体现了作者用语的高妙。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这几句话,体味作者包含在字里行间里的感情。

(二)抓住关键句,品读课文

设计问题: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个句子,要求这个句子能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并说说理由。同时,请你评点一下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示例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明确:“请闭上眼睛想”一句,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晒”“睡”“醒”这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句,用商量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好像在面对面地征求意见,实际包含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整个画面是何等的安闲和舒适。(指导朗读时,可让学生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体味作者的感情)

示例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明确:作者用“看吧”引导人们的视线由下而上仰视,“慢慢”表现出一种欣赏的感情。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描绘出了济南的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同时,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蓝水晶”一词非常富有质感和动感。(指导朗读,体味作者感情)

(三)抓住关键段,品读课文

设计问题:同学们,刚才从词语、句子的赏析中,我们感受到了老舍笔下的山、水、雪、阳光仿佛都充满了感情:小山会唱摇篮曲,像害羞的小姑娘;水呢,也不忍冻上。同学们能不能选取一段,先归纳你选的这一段的内容,再说说这一段突出了济南的冬天什么特点?并赏析其美点。

示例1:第一段

明确:这一段主要讲了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突出了它的“温晴”。全段共四句,通过三组对比,穿插作者的感受,突出济南的冬天天气的特点:温晴。整段文字用语无一处重复,比如先说“奇迹”,后换成“怪事”,体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力。同时,指导学生朗读,体味作者感情。

示例2:第三段

明确:这一段主要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突出了“小”的特点。全段围绕“妙”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把各个细部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整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写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惹人怜爱,字字是景,句句是情。同时,指导学生朗读,体味作者感情。

(创意说明:如果说前面的听读活动是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话,那么,这一环节着眼于从微观角度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精读能力和朗读能力的训练,依照词、句、段的顺序理解课文,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阅读教学的要求。)

四.内化技法求发展

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写作技巧上的,可以是阅读方法上的)

(创意说明: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全面建构自己所学知识的网络,从而达到“学是为了会学”的目标。)

明确:内容上: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法上:1、谋篇布局,层次井然。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3、用语讲究,准确生动。4、虚实相生,联想丰富。5、巧用修辞,韵味无穷。

阅读技法上:品读美文,可以抓住关键词、句、段,进行揣摩、比较、赏析,从而领会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精妙之处。

拓展训练:老舍先生把济南当作他的第二故乡,不仅写了让人如痴如醉的《济南的冬天》,还写了同样令人爱不释手的美文《济南的秋天》,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今天我们阅读欣赏的方法,抓住一个关键词、一个关键句、一个关键段,来品读《济南的秋天》。

(创意说明:这道作业的设计目的是强化学生本节课上学到的技法,让学生把在本节课中领会到的知识要点转化为相应的技能,再完成从技能到能力的飞跃。)

【教学反思】近几年,阅读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体现逐渐强大,而工具性体现相对薄弱。要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必须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理解、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不把语言文字学好,就很难悟出其中人文的奥妙。所以,“语文的问题”只能用“语文的手段”去解决,重视了对语言的学习,通过对语言本身的探究,语言中蕴涵的人文因素自然就会在读者的头脑中渗透、溶化,变成读者自己的人文情怀。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散文,这样的美文往往是教者言不可尽传,必须经过欣赏者自己的品味、体悟,才能获得其艺术美的真谛。初一学生已经初步有了这种审美能力,尽管还是浅层次的。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引导到入口处,让他们介入这个审美思维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赏是目的,析是手段。所以,这节课我摒弃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而是用最原始、最朴素的手段,从词、句、段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想象、去体味,教会了学生抓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的阅读方法,作业的设计,更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现学现用,活学活用,整个课堂设计层次井然,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有序的思维状态下,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但是在授课中,笔者也强烈地感受到,因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散文的阅读量比较少,导致对散文语言的感受力不强,影响了对本文美的品评、鉴赏,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遗憾。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94-01

1 自主学习理论概述

自主学习实际上是让个体采用真正学习主体身份,主动开展有预见性的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活动主体为学生,而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自主学习理论基础为“交往理论”与“建构主义”实施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哈马贝斯的“交往理论”指出,每一个学习个体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但其不将交往对方当成是客体。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并非是经由教师讲授来获取的,而是学习人员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经由别人帮助,经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活动才实现的建构知识意义的整个过程。上面两个理论为自主学习理论奠定基础。

2 明确自主学习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关系

自主学习理论就是将学生作为中心,在教学环境内,由教师充当指导者与组织者,切实利用好协作、情景以及对话等学习环境方面的要素来切实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充分实现对当前学到知识的进行意义上的建构。采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成为知识层面上的主动建构人员;教师是整个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更是整个意义的促进与帮助者;初中语文教材内所提供的知识不再为教师传授的方法与手段,而是用来开展协作学习与会话交流,也就是学生能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方式去学习语文。

3 自主学习理论指导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具体措施

3.1 分析学生学习需要

首先,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学习成绩现状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让学习者明确其当前的水平和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一些学习困惑,并且让教师能发现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将收集上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来确定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选定需要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在讲授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要让学生回想下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区别,老舍先生为什么偏爱济南的冬天?教师这样问学生的话,学生自然就会出现学习上的困惑,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致到底如何,进而在解决学生困惑后还学习了有关写景方法,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

3.2 启动学习策略,明确学习内容

首先,启动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一般来讲,包含三个方面: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其它策略。学习策略是对学习者基本需要来展开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来确立学习策略。比如,讲解朱自清先生《春》时,学生对春天景致是非常熟悉的,如何能激励学生抓住春光、努力工作才是最主要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从文中感受到这一高度,成为学习的重点。因此,就从常见春天美景入手,来搭设桥梁,让学生明确课文意蕴。其次,明确学习内容。而学习内容是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是学生进行系统知识学习以及行为经验之和。在进行教学设计的程序内,学习内容包含学科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两大类别。例如,课文《春》中是表达了珍惜春光积极工作、奋进的理念,教师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上来,抓住当前的大好时光,刻苦努力,让学生和作者实现共鸣。所以,教师重点应该放在策略性知识方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提炼文章深刻内涵。

3.3 设计教学过程

首先,选取自主学习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形式,是探讨教学顺序、建立教学活动安排,选用科学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充分解决好教与学的基本问题,“自主性学习”教学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的组织、内容、指导以及帮助下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基本活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将外部的教学目标逐渐转变为内部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新知识学习,推动学生经由自身学习来获得新知,进而内化知识,形成并不断发展自身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范进中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丈人等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能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以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3.4 制定整体教学方案

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创建教学情境,并且能赋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开展自主探究,推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安排,明确教学设计的重点,形成课堂教学教案。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点:确立教学目标、准备好教具、明确教学设计理念、安排好教学过程。比如在文言文课文《期行》中,教学目标是:为人处事中应遵守诺言的基本道理,教学工具为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的理念:让学生能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做个讲诚信的人,在整个教学中明确突出“守诺”这一主题。

3.5 做好教学设计评价工作

采用自主学习理论制定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试用,并且明确该方案运转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如果是教学设计存在某些缺陷的话,可再进行修订,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设计质量,确保好的教学效能。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学生以及教师对教案的反馈信息,并且将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与教师对该设计的反馈情况,加以综合性的分析与处理,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对教学设计加以修改与完善。

总之,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应该采取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学习特征,启动学习策略,明确学习内容,做好教学设计评价工作等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素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206-207.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教研活动是让教师“自由舞蹈”,是在自己熟悉的文本领域内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情好,还是在一定规定范围、一定主题内“戴着脚镣跳舞”好?究竟哪一种教研形式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效、更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我们对此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其间有痛苦,也有收获;有迷惘,也有坚持;有扼腕叹息、破茧成蝶,也有“英雄泪满襟”的释放与欢呼。一路行来,坎坎坷坷,点点滴滴,如今回首来路,整理成文,渴望交流与指点。

我校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实力型”教研组:24位语文教师中有多人次获得过各级优质课评比的奖项,有4人获得过“市级教坛新秀”称号,有6人入选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占全校的三分之一)。这些教师在组内担负着“领跑者”的角色。

同时,教研组有新进教师4名,2年教龄的教师2名,3年教龄的教师1名。如何让这个梯队的教师尽快成长,夯实教研组的后劲,并以他们的活力起到推动作用,形成“前有领跑者”“后有推动者”的发展格局?如何让教研活动使全体教师受益,而不仅仅局限于活动中的授课教师?如何让“研”落在实处,真正“有效”?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对此,我们试图以备课组为突破口,以“合作备课”为活动载体,以某一种“教研理念”为核心,来推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我们先是确立了“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三位一体的“作者视野下的文本解读与设计”的教研理念。以往的文本解读和文本设计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展开的,由于人教版教材选入了一些名家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多样性解读、多样化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果“逐篇突破,举一反三”,把“把握作者创作风格”和“文本细读”结合起来,那么对提升整个教研组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文本设计能力无疑是有好处的。

接着,确定了课题和授课教师。初二年级的课题是《湖心亭看雪》;授课教师一位是有1年教龄的吴洁琼老师,一位是有2年教龄的李胜男老师,还有一位是我校刚引进的有10年教龄的余键老师。初一年级的课题是《济南的冬天》;授课教师共4人,3位是新教师,分别是谭佳媛老师、任艳青老师和梁小平老师,1位是有2年教龄的洪熙老师。

然后,授课教师就“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合作,并进行教学,备课组其他教师参与听课、磨课、评课。

二、案例叙述

(一)以《湖心亭看雪》为教学内容的教研活动

3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每人讲述“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方面。

1.作者把握(余键老师讲述)

《湖心亭看雪》为我们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虽说张岱不是小说中的人物,但透过这篇文章,我感受到张岱胜似小说中的人物。我们通过对文章的解读,让学生走入张岱的心灵世界,了解晚明文人名士孤傲避世的情怀,进而了解中国古代文人几种不同的处世态度。为此,我通过知人论世和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分析人物的特点,通过展示相关的材料、通过解读重点词句让张岱的形象逐渐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我设置了“痴”在何处、“痴似”在何处及“痴于什么”等问题来分析其个性,又通过张岱与古代狂士接舆、桑扈的比较来突出其个性,再让其与陶渊明、范仲淹比较来展现中国古代文人几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2.文本解读(吴洁琼老师讲述)

在余键老师深入把握作者的基础上,我的任务侧重在“文本解读”。我抓住“痴”字,由“痴行”“痴景”到“痴人”“痴情”来解读文本。

“痴行”的内容,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整体感知“痴”时都能论及。但是对“痴景”的感悟,学生由于文言文基础的差异,理解上就会分出层次。初二(8)班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的能力很强,所以在感悟张岱的“痴”时,对“痴景”的理解都被剖析出来了。

于是,我很自然地引入了对“痴人”和“痴情”的探讨,但是时间没有控制好。我还是按照原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强”字进行了探讨。学生讨论并不积极。接着,我插入了一些关于“张岱是否会饮酒”的材料,来证明张岱对湖心亭雪景的“痴”。然后引入注释并分析之,让学生深入了解张岱其人,进而试着去揣摩张岱的创作心理。

最后,我以“文人之痴”“遗民之痴”对张岱的“痴人”形象进行了概括,整堂课总算成为了一个整体。

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第一次总是让人刻骨铭心。一个多月的时间,有茫然有无助有煎熬有欣喜有压力有感动……五味杂陈说不清,但是我可以感觉到自己在成长。感谢这次公开课,感谢在这次公开课中给我提点和帮助的每一个人。

3.教学设计(李胜男老师讲述)

《湖心亭看雪》上完了,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依然沉浸在这篇仅160余字的小品文带给我的震撼之中。

在吴洁琼老师“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我的任务侧重在“教学设计”上。

我把重点放在了描写雪景的三个句子的赏析上。(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张岱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不敢作声的森然寒意。

对于第二、三个句子,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量词使用的特点,让学生替换量词,并分析不同量词如“叶”和“芥”的不同效果。“上下一白”写出了雪极大,“痕”“点”“芥”“粒”等量词写出了雪极小。基于此,我通过重复问学生“什么大?什么小?”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

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不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乘坐的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广大,而人又是那样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

4.组内评课

【王老师(组织者)】 三位老师既合作又独立。我们教研的目标是:三个授课老师自身有收获,参与磨课的老师在听课过程中有收获。请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畅所欲言。

【潘老师】 余老师比较大气,对作者的把握有深度。李老师的课优美,属于小家碧玉型,开头由浅入深,学生活动多,朗读多,对“景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比较精妙。

【孔老师】 3位老师在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

【吴老师】 教学要知人论世,在小品文教学中学生最需要品味的是“景”。

【吴老师(教研员)】 3位老师的课堂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教学目标不一样,课堂生成也会不一样。教学需要提升。读张岱眼中的山水,我们可以领略中国文人对山水的感觉――人与自然融合成一体,再提升一下就是天人合一。

【周老师】 李胜男老师的设计是以前我们没有看到过的;余键老师的解读是深层次的,对主题的挖掘很深,在问题设置上也注重设置思维的台阶。

初二年级教师整体执教《湖心亭看雪》总体上是成功的。吴洁琼老师磨课的过程一波三折,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焦灼,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自己生平的第一节公开课”上,以至于摔跤导致手臂骨折。余键老师把自己最精华的材料给了吴洁琼老师,并让吴老师上下午的第一节课,自己上下午的第三节课,这样课堂发挥的余地相对小了些,但这种“精诚合作”的精神以及相互间砥砺的过程使双方获益匪浅。李胜男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达到了精致完美的地步,在第一年连续执教两节公开课后有了一个提升,她说:“这次公开课,我体会到了扇动翅膀的意义和乐趣。”

“一起上《湖心亭看雪》”是一个脚镣,是一个限定,划定了“舞蹈”的范围,授课者只能在这个课题中发挥,而不管你是否擅长文言文教学,不管你是否对这篇课文有自己的感悟。而“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三位一体的教研理念是“舞蹈”的圆心,三人的“分工合作”使彼此的课堂有了侧重点。“对作者心态的把握”“由痴行、痴景到痴人、痴情的文本把握”“对三个写景句子的赏析的精巧设计”成为各自课堂的亮点,这是独立备课所无法做到的。同样,把“对作者宏观把握下的文本分析、教学设计”与“就文本单纯分析文本、就文本单纯设计教学”相较,境界也是别开生面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备课组甚至整个教研组的磨课过程中,大家感同身受,从中受益,使教研真正得以落到“实”处。

(二)以《济南的冬天》为教学内容的教研活动

授课教师分别讲述“作者把握”“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方面。

1.作者把握(梁小平老师讲述)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的系列散文《一些印象》,把《济南的冬天》放回系列作品之中解读还是单独解读,这是教师备课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多数情况下,许多教师选择了后者。

定义为写实作家的老舍从来都是秉持着“为社会而艺术”的思想而从事创作的。老舍说“文学是生命的诠释”,强调“文学的真实”,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四世同堂》中对革命者的褒扬,《茶馆》里对“莫谈国事”的辛辣嘲讽,《骆驼祥子》里对一个好人沦落的叹息,《月牙儿》里对妇女的同情……老舍笔下的人都是真实的社会底层人物,都是一个个挣扎的生命。老舍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也一再强调了自己的文学理念:“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职的小卒,睡在这里。”

可见,在老舍的心目中,文学其实就是他的战场。那么,在这样的创作思想指导下,我们也可以相信在老舍的散文中会有“生活文学”的体现。

2.文本解读(洪熙老师讲述)

在梁小平老师深入把握作者的基础上,我的任务侧重在“文本解读”上。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清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我对文本的分析定位在老舍与济南的关系上。在深入分析完景色描写之后,我提问:“现在,你认为老舍与济南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我没有以我的阅读替代学生的阅读,而是把自己对济南与老舍的理解慢慢渗透给学生。最后,学生都能准确说出济南和老舍之间的关系(知己,朋友,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这次公开课使我欣喜,虽然深受折磨,但我还是想说:“痛并快乐着!感谢语文组的同人们!”

3.教学设计(任艳青老师讲述)

在教学设计上,我让学生联系景物,又不局限于对景物的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而是抓住一个中心人物形象来品读文章。这样,学生更容易想得深,更能够意会。比如,选择“少女”意象,让学生从老舍的一字评价“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这不是教师强加的,学生很容易理解,也是整堂课的中心所在。在设计其他教学环节时,我尝试找准一条线,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含有作者情感的形象。如从被薄雪覆盖的小山景色的描写,能体会作者对这个“少女”温柔动人的形象描摹,一个典雅、柔媚的女性仿佛就这样由远及近走来。冬天济南的一潭绿水,自然也可以联系到与“少女”有关的镜子、裙子以及最迷人的眼波。

4.组内评课

【王老师(组织者)】 初一备课组是很有生命力的备课组,让我们感受到共同前进的脚步。

【潘老师】 总算上完了,我已经听了10节课了。两个月来,我发现了王老师的坚韧毅力。发挥不错,始终在进步。

【洪老师】 感觉特幸福,我唱红脸,郑老师唱白脸。我感受到了她们强烈的求知欲,感谢王老师的“快马一鞭”,大家都在进步。

【郑老师】 我是无辜的,潘老师很辛苦,大家都很努力。她们的状态在不断提升,进步了。

【梁老师】 真是不容易,我从郑老师身上感到压力,从潘老师身上感到温馨,从洪老师那儿感到保护。她们上完了,很幸福。备课组很团结。

【吴老师】 我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后生可畏。这个磨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教师本身的素质很到位,任老师大气,谭老师细腻。就我的理解,最难突破的是:学生不解风情。当然,最后这一句未必是总结。

【饶老师】 我对本文的理解很简单,但两位老师给我的感觉大吃一惊,很深入。

初一教师整体执教《济南的冬天》历尽了磨难,以至于开课的日期到了,他们的磨课还没有结束。原因可能是新教师过多,指导教师忙不过来,也可能是她们追求完美。

“一起上《济南的冬天》”是一个脚镣,划定了“舞蹈”的范围。这对于新教师而言难度尤其大,初一教师对这个设定的抱怨要大于初二教师。对初一老师而言,享受“舞蹈”的乐趣少了些,“脚镣”带来的痛苦大了些。但全组参与带来的收获可能更甚于初二组。初一的潘老师在《我的一次教研经历》一文中写道:“这次教研活动让我明白,听课除了当场的耳听、眼观、心想外,还要在听前熟识文本,听后对疑问进行研究或解疑。这样的听课才会对自己的教学起到效果。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会促使教师思考,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教师的某些教学理念。”

三、案例反思

(一)不同的教研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

1.集体备课,个体执教

这种教研方式的操作流程是:集体备课,通过广泛的讨论确定最佳方案,让其中一位教师执教,在执教过程中大家一起反思。它的优点是:备课的过程能够提升教师的备课水平,对研究学生的思维有着取长补短的作用;由于前期的共同参与,后期的反思也有交流的价值;用时少,便于理论提升。它的缺点是:参与备课的成员缺少实际的课堂锻炼,教研组成员无法集体指出执教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2.个体备课,个体执教

这种教研方式的操作流程是:个体选择各自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备课,备课组内磨课,个体执教,组内谈论,个体反思。它的优点是:上课的教师有很大的自,便于发挥个性。它的缺点是:上课的教师往往只会上一种课型,基本功的全面性不足,而且教研组内缺少思维的激荡,缺少磨课过程中的思考机会,缺少教研交流后的反思机会。

3.共同磨课,个体执教

这种教研方式的操作流程是:选择一个共同的课题,个体先独立备课、独立设计,发挥个体的智慧;然后备课组参与磨课,在磨课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共同提高;最后教研组集体“诊断”,提出值得推广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部分,取长补短。它的优点是:重视程度和参与面广,提升的面也相对较广。它的缺点是:上课教师的压力相对较大。

(二)有效是实践者的一种感性感悟,还是有可以量化的标准

在教研活动中,以下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1)这样的教研活动对于新教师来说,会不会是一种“拔苗助长”?(2)教研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是教师投身于其间的投入度,是最终上出了一堂好课,还是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3)这样的“有效”是不是具有长久的推动力,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4)如何持续地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策划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能否得出有效策划的一些规律?

(三)策划有趣的教研活动是今后应该探索的课题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一、概念界定

对学生来说,课堂提问可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可起到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作用。要正确、恰当地运用提问,教师首先对于自身的提问有哪些类别应有较为明晰的认识,以便于做出判断和选择。但是,课堂提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使课堂提问有效,它可以与教学事件相匹配,与教学过程的各阶段相结合。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达到期望的学习结果。首先,本文先对“课堂提问”和“教学事件”作一个概念界定。

(一)课堂提问概念

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等设计问题而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对话式”教学模式。本文根据美国卡麦隆大学莫里教授在《课堂教学技能》一书中的分类,将问题分为事实性问题、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四类。事实性问题是指学生简单回忆所学知识或者在课文里能够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经验性问题是指学生需要整理课文内容或所学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创造性问题是指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得出新颖、独特的答案的问题,评价性问题是指学生做出判断或赋予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的问题。

这四类问题都以某一知识点为切入点,并贯穿在这四种问题中,逐层深入,将学生置于四个明显的学习阶段中,激活学生的先前成就,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新知识的一种有效且连贯性很强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事件概念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种内部过程,但受外部刺激或事件的影响,由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学习的内部过程来进行外部的教学活动。于是,加涅依据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分别是引起学习注意(保持警觉)、交代学习目标(建立预期)、回忆相关旧知(提取到工作记忆)、呈现教学内容(选择性知觉)、提供学习指导(编码)、引发行为表现(反应)、给予信息反馈(强化)、评估行为表现(再强化)和强化保持与迁移(提示提取),这九大教学事件贯穿教学的启动、展开和结束。

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带动了几十年来教学设计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做到内部学习过程与外部教学教学事件相配合,是迄今为止最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教学步骤。

二、语文课堂提问与教学事件有效匹配及案例分析

按照九个教学事件的顺序展开实施的教学最合乎逻辑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教师都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即如何将课堂提问与教学事件有效地匹配,在此,笔者以《济南的冬天》、《林黛玉进贾府》等课堂实录为例,将莫里的四种问题与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进行有效匹配,使问题与教师教学行为保持一致性。

(一)问题与启动环节的教学事件匹配

教学启动阶段旨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准备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活动之中。教师的行为主要是九大教学事件中的引起学习注意、交代学习目标和回忆相关旧知,在这三个教学事件中,教师可以用相应的问题与之相匹配,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事实性问题或经验性问题与引起学习注意匹配

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提出事实性问题或经验型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快速、高效地将学生引进课堂。

(1)事实性问题与引起学习注意匹配

在精读课文中,事实性问题的导入才能使学生保持警觉,如《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红楼梦》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啊?

生: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

师: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看看

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

这种事实性问题的导入不仅以旧带新,而且创设了情境,渲染了氛围,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快速、高效地将学生引进课堂。

(2)经验性问题与引起学习注意匹配

在阅读课文中,经验性问题的导入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济南的冬天》的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那么,根据你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冬天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不同的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回答跟《济南的冬天》形成对比,这能让教师顺其自然地进入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撩拨起学生的兴趣。

2.经验性问题与交代学习目标匹配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习者同教师一样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但是,教师交代学习目标,并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师学生明确在学习结束时,他能有哪一种行为表现。这就要与问题相匹配,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大家首先要明确这堂课的目标,就是课文

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

这样的经验性问题可以很好地给学生建立预知,交代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当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3.事实性问题与回忆相关旧知匹配

回忆相关旧知的意义在于先前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明确了哪些知识需要被提取到工作记忆后,就可以通过提问事实性问题激活提取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心思考问题,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春》,作者在写春草图时有这样一

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请问这里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啊?

生:拟人

师:很好,这堂课我们主要来讲拟人手法的运用。

这里提出事实性问题,学生只要简单地回忆所学知识就能回答,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旧知,而且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问题与展开环节的教学事件匹配

教学展开阶段旨在帮助学习者积极介入认知加工过程。教师的行为主要是九大教学事件中的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在这四个教学事件中,教师可以用相应的问题与之相匹配,让课堂有序高效地进行。

1.事实性问题与呈现教学内容匹配

当学生做好了进入新课的准备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呈现教材,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师提问一些事实性问题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深入把握课文。《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大家先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济南冬天的句子,说说作者

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

“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一个事实性问题,学生很快就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不仅呈现了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2.经验性问题与提供学习指导匹配

学习指导是刺激思维的方向,帮助学生确定如何编码信息,起着一种“管理认知策略”的作用。但是,“学习指导”并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以问题的形式告诉学生在特定时刻该做些什么,主要提问经验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谁能说说。

上述问题属于经验性问题,学生需要整理课文内容或所学知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的问题,而且要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主动生成意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3.创造性问题与引发行为表现匹配

引发行为表现是运用新知的技能,学生介入到外显行为本身还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需要精心安排练习,以保证所要提取的命题与产生式同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但是,学生在尝试练习时很难做到运用自如,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以问题为铺垫帮助学生跨出“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发展水平。《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文中拟人的句子很多,描写得形象贴切,除了这些句子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句子来描写济南的冬天?发挥你们的想象。

这是一个创造性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发下,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对学生内心掌握拟人手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评价性问题与给予信息反馈匹配

给予信息反馈是认知观意义上的强化,反馈是向学生所作的交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业行为表现质量如何,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效果,,而教师和学生是最丰富的反馈源。《济南的冬天》局部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文中哪一句拟人手法运用得最生动?说说你们的理由。

回答这种评价性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判断力,而且强化了学生对拟人手法的掌握与运用,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地步。

(三)问题与结束环节的教学事件匹配

教学的结束环节旨在评估行为表现和强化保持与迁移。“评估行为表现”实际上是“引发行为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的循环重复,再次强化习得知识的运用,而迁移(迁移是指学习者在新任务、新问题或新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程度)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1.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教师根据课文不同的要求可以提出经验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或评价性问题让学生习得的知识点再次得到强化。

(1)经验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教师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学生总结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强化。以《林黛玉进贾府》的部分课堂实录为例:

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带领你们分析了林黛玉的语言描写,现在你们能不能用语言描写来分析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呢?

(2)创造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学生习得知识主要是为了运用,教师提出创造性问题是评估学生先前行为的一个最有效标准。以《济南的冬天》部分课堂实录为例:

师:课文中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景图,同学们,那你们能不能用拟人的手法改写济南冬天的水景图呢?

这里的创造性问题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再次强化和巩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真正掌握知识的运用。

(3)评价性问题与评估行为表现匹配

评估学生行为表现就是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判断或赋予价值,这里就适合提评价性问题。以《林黛玉进贾府》部分课堂实录为例:

师:文中林黛玉的语言描写很多,其中哪一句最能体现林黛玉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

2.创造性问题与强化保持和迁移匹配

迁移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练习情境,以问题为铺垫,主要是创造性问题,向学生展示如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习得的知识。《济南的冬天》的局部课堂实录: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济南的冬天,领略了济南冬天的美,感受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除了济南冬天的山景图和水景图,你们还能想出哪些景物?要求运用拟人的手法,字数200左右。

创造性问题与强化保持和迁移匹配,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之中,做迁移式练习,将课堂的结束方式停留在运用水平,实现了语文的言语实践功能。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提问与教学事件的有效匹配,不仅推动了教师的教学进程,帮助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中来,将学生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评判思维。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I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美)Dantonio,M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3]薛晓嫘.课堂提问的有效分布.《中学语文》.2000年第09期

[4]薛晓嫘.先行组织者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09期

[5]盛群力等著.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4、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

5、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主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

6、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春》2课时

《三峡》1课时

《济南的冬天》2课时

《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

单元专题小结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情感。色彩明丽、诗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颂歌;《济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树美,雪美……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三峡》篇幅虽短,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夏季。《古代诗歌四首》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写、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与诗人同喜共悲。

学习这个单元要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诗文文质兼美,是绝佳的朗读材料,要在朗读中体味感情。

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要求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具体、生动,就会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

明确单元专题含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教后反思

3布置活动: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准备3—5分钟,然后口头作文,注意要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讨论,结合阅读提示,谈谈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第二块:

了解单元大概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探究中外文学作品“春夏秋冬”所蕴涵的生活哲理等等)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

确定单元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如从四季中选取感兴趣的专题,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编制一期“春意常在”、“冬日浪漫”、“秋日私语”等为主题的壁报或网页、组织一次散文朗诵会等。)讨论、交流

第四块:

学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一)出示评价内容:

1、你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吗?

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4、你能品味散文中优美、诗化的语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吗?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你参与了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的探究活动吗?自我反馈

(二)小结:自我小结、评价。

十四、春

朱自清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画面,打乱次序。)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板书或投影)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

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二、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是一种幸福,并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三、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a.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b.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c.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

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四、作业:

1、《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作文,字数600以上。

2、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3、练习:一、三

五、教后反思:

十五、三峡

郦道元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重点:

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如果你曾去过三峡,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1、正音:

阙(quē)叠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

(xiào)属(zhǔ)引哀转(zhuǎn)

2、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为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初晴;旦,早晨。]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1、全班再次齐声朗读一遍;

2、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可能的话,展示今日三峡风貌图。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比较发现。)

五、品读课文,

体会本文“片言万语”的精炼及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可让学生当堂背诵。)

七、作业:

1、练习:二、三;

2、《训练册》

八、板书设计: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三峡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水: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九、教后反思:

十六、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研读赏析2—5小节。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济南两字写大,突出一下)

②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b.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哪三幅山景图,写水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c.第1小节与第2、4、5小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d.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e.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b.c.d.略)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e.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④课堂小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二、研读赏析

①研读第2—5小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还

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抓关键词概括)

b.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四幅景物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明确]

a.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一淡雅。水色——绿。

b.第一幅图是总写,第二、三幅图是具体写。

c.略(各抒己见)

三、作业:

1、练习:一

2、熟读课文,预习5小节——结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重点研读: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语言;②拓展延伸:设计济南的导游词

一、重点研读:(第3小节和第5小节。)

[问题]

a.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b.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c.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明确]

a.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c.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过渡讲解):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巴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答案参考教参第104页)

二、体验反思: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

a.细致观察

b.抓住特征

c.安排顺序(角度)

d.运用修辞

e.情景交融

三、拓展延伸:

①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②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此题是让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参照,介绍冬季的美景、设计行程。)

指导:应先介绍济南的历史、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几位名人(李清照、辛弃疾等)。游览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等,介绍冬景。

四、布置作业

①写作练习: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

②比较阅读: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比较在感情、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③练习:二、三

五、教后反思:

十七、夏

梁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解决文中疑难,梳通文意。

2、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文章结构,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拓展性的比较阅读,能够区分不同作者对夏的不同感受。

4、以本文为学习对象,写作《山城之夏》。

教学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导语设计: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哪位同学愿意说说看,在一年四季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学生说,并简述理由)然而,无论你喜不喜欢夏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夏》(亦叫《夏感》),作者对夏的感情是怎样的呢?学完这课文,我们就能够了解到。不过这篇文章比较艰深,在下面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很专注、很投入。

二、课文研读:

(一)、梳通文意:

1、师指导语: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划出不懂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再与就近的同学讨论交流。等一会儿我们还要全班讨论。看看我们的同学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遗留哪些问题。

2、学生活动:

学生按阅读要求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提供支持和帮助。

3、全班讨论:提出疑问,对疑问发表见解。(导语:刚才大家的阅读很认真,讨论也很投入。现在我们全班交流、讨论,内容有两个:

1已经解决的疑问,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把你解决的过程和现在认识与大家交流;

2、还有的疑问不能解决的,提出来,请别人帮助。发言的同学尽可能声音响

亮点、清楚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注:对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进行随机的点拨和评价

(二)、理清结构:

1、导语:(过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文章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夏天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并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活动:

(1)学生独立阅读(指导: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独立地阅读和思考)

(2)两分钟后,小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各小组经过讨论,理清文章结构,如果小组愿意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我们也非常欢迎。)

注:老师巡视、参与、对话。

3、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参与,理清文章结构。

板书参考:

景:气势磅礴、色彩金黄蕴涵着——

赞美情:紧张、热烈、急促和顺如意、吉祥美好

人:勤劳、忙碌等含茹。

(三)、质疑探究:

导语:读了这篇文章,大家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感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要进行深入一步的学习了。不知道大家对文章本身有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地方?

(1、作者说“夏天的颜色是金黄的。”难道夏天的颜色只是金黄的吗?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作者认为“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解。)

(四)、拓展学习:

1、指导: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他的感情是很热烈,但是不同的人对夏天是有不同的感受的。现在请同学们想想,我们曾学过那些诗词,它们所表达的作者对夏天的感受是否一样呢?(分组合作)

学生活动:读读、想想、说说(烦躁/闲适/热烈)

2、指导: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夏天,不同的人对夏天的感受也会不同,在你的眼里,我们三明的夏天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你的感受又如何呢?请以《山城之夏》为题,学习作者写景的语言,写一篇作文。(可作课后作业)

三、作业:

1、练习:一、二;

2、《训练册》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8篇

理想的语文课,应该个性鲜明、富有活力,它既能充分呈现学科个性、文本个性,又能全面发展教师个性、学生个性。它魅力无穷,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灵魂,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现实中的语文课却不能尽如人意,往往个性模糊,甚至味同嚼蜡。

个性是花,有它独特的香味;灵性是魂,有其动人的魅力。语文教师只有重视知识的积累,通过阅读练好“内功”,才能激活课堂,使语文课拥有摄人心魄的魅力。那么,语文教师通过哪些阅读途径才能增加自己的课堂魅力呢?

途径一:相关性文本阅读

相关性文本阅读,既指同一作者系列作品的阅读,也指不同作者表现同一内容的作品赏鉴。相关性文本阅读,是与教本有紧密联系的阅读,其意义和价值在于拓展知识的广度,形成较宽的视野。

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在近代文学史上,对济南的描写,老舍是最有魅力、最见功力的一位作家。教师在备课前可综合阅读老舍描写济南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一组散文——《一些印象》,以深入了解对语言大师老舍散文风格,同时加深对济南风土人情的认识。

老舍的《一些印象》,共有7篇散文,作者用水一样的情怀,诗一般的语言,把一个遥远的中国老城,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老舍对济南景色的描写,可谓经典精致,灵动鲜活,读来余韵绵绵。

“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小鸭子,用金黄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老舍对绿的描写情韵生动,如此诗化的语言,独特的感受,在老舍的《一些印象》中随处可见。

作为教师,在备课前进行诸如此类的相关性阅读,有利于增加积累、提升感悟,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作家作品的特点,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为实现个性课堂答下扎实的基础。

途径二:延伸性文本阅读

延伸性文本阅读,即“选点深化阅读”,主要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深度挖掘,形成教师的个性视角。延伸性阅读一般从作家、作品、教学设计三个角度着手。

首先,从作家角度延伸。教师应在备课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思想轨迹、作品情况等。例如,在教学《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前,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周国平的有关信息,浏览他的自传、博客等。注重精神追求的周国平博览群书,阅历丰富,他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透明灵动的个性,可以深化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

其次,从作品分析角度延伸。对于同一篇范文的分析,有人着重于作品的“激情”,表现深受感染之乐;有人着重于作品的“哲理”,表现深刻理趣之魅;也有人着重于语言的“精妙”,表现生动含蓄之美。总之,分析角度不同,见解深浅不同,资料间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印证。教师多读不同的作品分析,可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多元思考,有利于从更高的视角把握文本,优化教学。

第三,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延伸。多读一些优秀教案,特别是“同题异构”的优质教案,用心揣摩其教学设计的理念、路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防止教学设计刻板化、程式化。优秀教案的课堂切入点、课堂提问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都值得玩味和学习。许多名师名家的课堂实录、教学专家的精彩点评,更是需要学习的精华。因此,教师要善于借鉴和思考,在对他人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品鉴、扬弃、融合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驾御课堂的能力。

途径三:批判性文本阅读

批判性文本阅读,是一种强调对比、质疑的阅读,如果没有批判的眼光,阅读也会是肤浅的、狭隘的、封闭的,教学也不可能有所创新或突破。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寻找一些争鸣话题,多角度地分析争鸣现象,开展批判性、创意性阅读。例如,近来网上对鲁迅作品“大撤退”争议颇多。比较典型的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极力捍卫”,认为鲁迅批判的“精神胜利法”等劣根性依然顽固存在,让中学生亲近鲁迅作品,倾听鲁迅的“呐喊”,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其他任何作品不能替代鲁迅作品。另一种则是“可以让位”,认为这个时代固然需要鲁迅,但不必把鲁迅塑成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神像,用其他作家的作品换下鲁迅作品无可厚非。面对此类争鸣话题,教师必须积极关注,敏锐捕捉,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做到言为心声,言之有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能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能“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学生的思辩能力、批判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教师提前进行批判性阅读,有助于适时适度地把争鸣话题引向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理性智慧,并得到高层次、高品味的快乐。

途径四:欣赏性文本阅读

欣赏性文本阅读,也即非功利的自由阅读,是教师全面汲取生命养料,获得情感满足的一种审美活动。在欣赏性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感受到的是打开了的心灵,是在阳光下的自由呼吸,是解放了的肢体在云端上的随意漫步!这种漫游式的阅读方式,随机性很大,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花鸟草虫,无所不及,是教师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经历、放飞心灵的最惬意的方式。

欣赏性文本阅读,既可以是纸质文本的阅读,也可以是电子文本的阅读。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以网络传输为主要特征,网络云集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必须树立网络资源意识,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善于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欣赏性阅读的过程中,最好能寻章摘句,做好读书笔记。当然,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体验和学生分享,引领学生由课本阅读向欣赏性阅读延伸。当教师对生命的认识有了登高望远的洞察力,对世间万象有了细致入微的体察力,生成充满智慧的个性鲜明的特色课堂,就是极容易的事了。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缺乏情感培养。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受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够有效地去引导学生,不能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深入理解,不能使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精髓,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尤其是教师不能够科学地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般只是注重学生怎样对文章中的字词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如何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等。如果长时间进行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仅会对课本中的文章失去感情共鸣,更是会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举例来说,教师在教授一篇小说时,如果直接分析这篇小说的主体、研究这篇小说的结构,而不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应用何种方式进行表达和写作。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阅读教学枯燥无味,从而提不起学生语文的兴趣,对文章作者情感的理解会越来越困难。

2.阅读课上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得到改变。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多媒体教学成为新时期教学必备工具和手段,它有着传统黑板教学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快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我们要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会让语文课堂变成课件的堆砌,让学生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虽然能够将文本用课件或者是频展现出来,但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感彩却无法详细丰富地展现出来,不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找寻课文中隐含的灵魂和真谛。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能过于依赖于多媒体,要让它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手段,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它,不要让它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障碍。

3.阅读课上教学设计不合理。

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整节课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时候带上传统教学的影子。我们不是完全否定传统教学,但是传统教学中有关扼杀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东西我们必须要舍弃。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形之中会走入说教式的教学模式中,没有分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注重课前预习环节,这主要是由于课前预习并无实质性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比较空泛,而且教师检查也比较难,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并不会预习。假如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预习,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迷茫,更不用说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自然会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低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为此教师可以在每节新课之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写读后感。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阅读这篇文章后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内容,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同时思考济南的冬天和我们这儿的冬天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比较开放,并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想的合理,都可以作为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2.积极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好的完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任务。如果课文中有的文字不容易被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更加全面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例如,学习《十三岁的际遇》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体会作者在刚入学时候的心情和心理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开学的教学情境。假设学生们顺利考进北大,然后让学生照着作者书写的誓言念,身临其境的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大学生犀利机智、敏感、生机勃勃、专注、清新、纯洁、自由等特点,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3.合作竞争。

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但是,在当前形势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缺少合作学习的浓厚氛围。学生在学校学习,跟年龄相仿的同学一起合作和竞争,这是教师的教学所不能取代的。在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年龄都是相仿的,这就使学生之间容易交流与沟通,能够产生共鸣。特别是对独生子女来讲,在班级当中加强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加强教学创新与实践,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形成互动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自由、和谐民主的语文阅读环境,充分激发初中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才能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确保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范文第10篇

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对景物描写进行赏析时,必须把景与情融为一体。只有读出“景语”中隐含的“情语”,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丰富意蕴。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景物描写当成单纯的写作方法,只是让学生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而把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搁置在一边。让我们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来看看课堂教学中情景脱离的现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全文扣住“温晴”二字,描绘出济南的冬天所独有的景象。文章写济南的冬天并非单纯地描绘自然景物,而是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自始至终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充分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但在笔者看到的诸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中,大都集中在对其优美的词语、生动的修辞手法、巧妙的结构等进行赏析,而无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某位著名特级教师执教的一堂示范课就很典型。

这堂课共分三大板块。一、从“温晴”“宝地”“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词语,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二、划出教师指定的四个比喻句,说说“你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三、朗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在下面四道题中选做一道:1.给这段文字进行“画面命名”,要求富有诗意;2.圈出全段文字中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3.用单竖线划分的方法表现你读懂了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4.品析“顶”字为什么用得好,“镶”字为什么用得好。

以上三个板块,姑且不论执教者完全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就拿对作品的“赏析”来说,无不悬浮于技术层面。如第一个板块(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耗费了大量时间,学生的讨论毫无结果,始终在几个词语上兜圈子。最后只能由教师得出结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晴”。其实,“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在文章开头已经点明,执教者却人为地将其复杂化(故意把体现季节特点的“温晴”与无关季节特点的词语搅合在一起),让学生展开讨论。这哪里是在阅读写景散文?又哪里是在对作品进行“赏析”?至于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更不可能去认真体会。

而第二个板块欣赏比喻句,学生的发言无非是“生动”“形象”“贴切”“色彩美”“动态美”“富有诗意”等,执教者根本未能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请看教师小结时的一段实录:

师:好,小结一下,做记录。(边放幻灯片边小结)摇篮太美了!写出了秀美的山形地貌、舒适的冬暖环境(给时间让学生记录);带水纹的花衣,表现的是雪后山色的斑斓和大自然的、小山的飘逸美好的情韵(给时间让学生记录);小水墨画,凸显的是山村的疏朗点缀,山村点缀在小山上,远远看去,那样的美丽,而且因为是冬天,所以它的色彩是古朴淡雅的,这足见作者是用小水墨画来比喻冬天的济南的城内的小山的精致之美;空灵的蓝水晶,则显示了天光水色的清净和温暖泉城的亮丽(给时间让学生记录)。总的来看,这篇文章表现手法最高妙的地方就是――以小喻大,以小绘大,从而表现出景物的画意诗情。

显而易见,学生的讨论只是走了一下过场,最后还是要照抄教师的结论。这种“赏析”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打水漂”,学生并未真正感受到“以小喻大,以小绘大”与“画意诗情”的内在联系。以“小摇篮”这个比喻为例,最后的小结是“写出了秀美的山形地貌、舒适的冬暖环境”。这一认识是十分肤浅的,执教者以及受其制约的学生均未体会到:小摇篮是那样温暖、舒适,躺在“小摇篮”中,就会产生一种受到母亲关爱和呵护的幸福感。作者把围住济南的小山比作“小摇篮”,充分表达出他对济南的热爱之情;而“小摇篮”之前的“放在”,则以拟人手法把那种温馨的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这个板块的教学并未让学生“披文以入情”。

而最后一个板块的教学更像是答题训练,无论是给这段文字进行“画面命名”,还是找出“贯穿全段文字的一个字”,抑或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等,都和考卷上的阅读测试极为相似(即便是测试,这几道题也很难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师:第二题,圈出贯穿全段文字的一个字,你说一个字。

生:我觉得是“妙”。

生:我觉得应该是“雪”。

生:我觉得应该是“妙”。

生:“白”。

生:我写的是“雪”。

生:我写的也是“雪”。

师:好,这个又让我为难了,贯穿全文的是“白”呢,是“雪”呢,是“妙”呢,是“小”呢?我们来看,“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哪里妙呢?是不是后面都写妙啊?文中的主要内容是写雪,但是文中每一个层次表现的都是雪之妙。这是一个难题,同r也考查我们对某一个关键词贯穿全文作用的理解,因此,这个题,如果说给全分的话是“妙”字,如果说给一半分数的话是“雪”字,给三分之一的话是“白”字。“妙”字是最妙的,它贯穿全段,而且表达的是作者赞赏的感情啊!

笔者实在看不出这种讨论有何意义,学生在各说各的答案,并未谈出任何理由,教师也只是得出了一个模糊不清的结论。和前两个板块一样,执教者以“教”出新花样为出发点,把文章切割成许多零散的碎片,让学生按照严格的要求完成一个个指令性任务。在这堂课上,教师一直以个人意志掌控着学生,并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体验作者真挚的情感。可以说,学生既未“入景”,更未“入情”。

上一篇: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内容范文 下一篇:圣诞节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