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文章范文

时间:2023-09-23 04:16:44

心灵文章

心灵文章篇1

——题记

如果有一天,我忘了自己,我忘了一切,只有你陪我走到最后,不是瞬间,而是永恒。

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是你告诉我“梦在前方”;当我彷徨失措的时候,是你告诉我“有梦就有方向”;当我消极怅然的时候,是你告诉我“一定要坚强”……

如果泪水淹没了我的心田,你定会不懈舀走一瓶瓶泉水,如果我接受风和雨的洗礼,你会告诉我这是上帝对我的期待。当沉闷燥热的空气弥漫大地,你会叫我坚持不懈是最大的力量。

当我?望雄伟壮阔的高山大川上,当我沉默着仰望巨盘般的天空,一种感伤便油然而生涌上心头,面对诺大的世界,我只能成为其中极渺小极普通的一份子,也只得在心中默默地哀叹。这时候只有你告诉我:“勿丧气,你的未来如同这无尽的世界,深不可测,只有你能去开创。”

而我却一直对你熟悉而陌生,你的声音一直出现在我心底,我却不知道你的摸样,直到这一天我才知晓,你的名字叫“思想”,你永远潜伏在我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地方。

岁月的浪花连续不断地冲刷,你的身影在我心中从模糊到渐渐清晰,这座不倒的高墙将永远屹立,永不崩塌。

你告诉过我:“或许有一日,你会发现梦的痕迹在你的前方隐隐若现,伸手抓住它,相信自己,不要惧怕!“

心灵文章篇2

【关键词】语文学科;发展;儿童心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120-02

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这已成为当前大家的共识。但联系教学对象我们要发展儿童的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在80年前谈到小学国文教育应当怎样改革时明确提出了“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著名论断。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发展儿童的心灵。

1 发展儿童心灵的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心灵”是什么?简单讲,“心灵”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呢?语文教学和发展儿童的心灵有什么关系呢?第一,语文学科发展儿童的心灵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正如叶老所说的“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砺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这一段话,既说明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思想情感是产生语言、文字的源泉,也即“言为心声”。又说明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磨练情思,使情思“进于丰妙”,既善于思考,又善于感悟;一方面还要练习表达情思的方法,在说话、作文中将自己的情思表达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读书、作文提高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能对所读的文章理解深刻,才能写好文章。第二,思想情感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有的儿童对人对事都缺乏热情,有些是非常感人的事,他们却无动于衷;无论父母对他有多么好,他也感受不到、体会不到父母的深情,这是非常危险的。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与动力;儿童的道德行为都是以道德情感为先驱的。儿童有了爱父母、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才能形成爱父母、爱祖国的行动。所以情感教育,即人格教育。第三,思想情感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带有情绪和情感的,教学也不例外。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认知效果。因为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只有在情感里保存得最牢固。学生学了许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是凡打动儿童心灵的东西,都会在其情感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终身难忘。以朗读来说,如果感情不投入,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思吗?作文更是如此,情感是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凡是名家名篇,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打动人的情思,就是因为作者心怀深情,而吐露出的情语。恰如近代学者王国维所言:“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中含蓄情感,情语中映衬着景物。关键在于真景物、真感情。”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学习语文也要情感丰富,才能读好、写好。儿童情思的形成是蕴涵在人文教育之中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中还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思、发展儿童心灵的重要意义。我看语文应成为发展儿童心灵的摇篮。

2 要为儿童创设发展心灵的境遇

创设学习语文的境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境遇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境遇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义的境遇,就是指儿童学习语文的环境、设备、氛围等;一是狭义的境遇,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教学情境。不论阅读或作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一课开始带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就是在全过程中,也很善于引导、激发儿童的想像、思维和情感。这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活跃、情绪丰富,情思绵密。她更重视作文前的情感激发,如带孩子们去郊外找春天、看秋收、踏雪景,以唤起儿童的欢乐心情,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情思活跃,又怎能写不出好文章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先是以情导入,激感;再师生载情读文,文中悟情,以达到师生情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共鸣。

3 要做到语言和情思统一

语文学科发展儿童的心灵,激思,这是根本。“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所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论阅读还是作文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也还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方法,万不能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之中,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正逆两个过程构成,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这是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经过由具体(语言)到概括(内容)的过程。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要点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和文章表达方法。这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过程;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角度探索一些问题,如作者的情思是怎样表达的、文理是怎样阐述的、思路是如何体现的,文章在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上有何特点,在遣词造句方面又有何特色等等。学生把这些问题明白了,才能达到“善读”的水平。目前,在阅读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大多数是停留在前一过程上。强调朗读是正确的,但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精彩语句不加咀嚼、体会,不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思表达的思路,这样的朗读,学生能感悟到思想内涵吗?

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语言和情思的统一。课文中有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就要将景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出景中之情。课文中有以写事为主的文章,凡是写事的语言,也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就要使事与情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事中之情。课文中凡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作者会倾注爱憎分明的情感,人与事结合,在明白事理之后,还要归结到人的思想感情上去,以所赞扬、歌颂的人物的人格力量,激起学生的敬仰、爱慕之情。

心灵文章篇3

〔关键词〕心灵 语文教学 小学生

1 感化儿童心灵的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心灵”是什么?简单讲,“心灵”就是指“人的思想感情”。叶老为什么强调语文是感化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呢?语文教学和感化儿童的心灵有什么关系呢?语文学科感化儿童的心灵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是义不容辞的任务。正如叶老所说的“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达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砺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这一段话,既说明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思想情感是产生语言、文字的源泉,也即“言为心声”。又说明了儿童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磨练情思,使情思“进于丰妙”,既善于思考,又善于感悟;一方面还要练习表达情思的方法,在说话、作文中将自己的情思表达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读书、作文提高思想感情,有了丰富的思想感情,才能对所读的文章理解深刻,才能写好文章。

2 要为儿童创设感化心灵的境遇

创设学习语文的境遇是感化儿童心灵的首要方法。境遇的含义是什么?我认为境遇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义的境遇,就是指儿童学习语文的环境、设备、氛围等;一是狭义的境遇,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教学情境。不论阅读或作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儿童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将儿童引到情思的情境之中,当儿童的情思被激发起来,使之产生愿意读书、急于表达的愿望时,读书、作文才能达到好效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就非常重视一课开始带有情感的导语激发,她以富于形象,生动、优美的激情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实物、电脑图像等教学媒体,将学生引入到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情思。就是在全过程中,也很善于引导、激发儿童的想像、思维和情感。

3 要做到语言和情思统一

语文学科感化儿童的心灵,激思,这是根本。“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所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不论阅读还是作文不仅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情感,也还要注重语言形式和方法,万不能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在感受思想情感之中,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理解文章结构、体会文章表达方法。我一直主张阅读教学过程一般是由正逆两个过程构成,一是由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这是正过程。二是由思想内容到要点到语言表达的过程,从语言表达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思和文章表达方法。这是构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理解作者写作文章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思维、情感的过程;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角度探索一些问题,如:作者的情思是怎样表达的、文理是怎样阐述的、思路是如何体现的,文章在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上有何特点,在遣词造句方面又有何特色等等。学生把这些问题明白了,才能达到“善读”的水平。

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语言和情思的统一。课文中有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就要将景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出景中之情。课文中有以写事为主的文章,凡是写事的语言,也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教学时,就要使事与情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事中之情。课文中凡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作者会倾注爱憎分明的情感,人与事结合,在明白事理之后,还要归结到人的思想感情上去,以所赞扬、歌颂的人物的人格力量,激起学生的敬仰、爱慕之情。学生作文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看作文内容是否丰富,思想感情表达是否丰满;一方面还要在语言表达上进行指导,例如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词语运用是否恰当,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准确,文字书写是否工整、正确。这两方面要全面评改,不能因为强调情思的感悟,而忽视了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也不能强调语言形式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的感悟。因为语言和情思始终是统一的,语文课感化儿童的心灵,最终要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4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心灵文章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范本;朗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做好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感悟文本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是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效果,努力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

一、读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阅读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这个阅读有几种形式,一种是默读,一种是朗读。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读,都是对文本的感知和文中意境的感悟。所以重视读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默读是初识文本的开始,默读也是了解文本的过程。在默读中,读者和作者实现了心灵的对话。默读是感悟的过程,也是感悟的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默读。默读可以放在新课开始阶段,学生通过默读找出不懂的词、句、段,可以借助工具书对课文进行理解和阅读。

朗读是初知课文后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开始的默读对课文的深刻意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朗读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学生对作者写作深意的理解。所以这时候的朗读,是考验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的表现。我们常常说读得有感情或者说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感情就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理解的深浅,可以从学生的朗读中了解。学生如果真正理解了课文,那么他们就会把蕴含在文字后面的情感读出来,朗读水平高的学生理解能力自然高,所以理解和朗读得有感情是密不可分的。有经验的老师都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只有朗读搞好了,那么阅读教学的任务可以完成一半了。

二、注重对写作的指导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文章在一定意义上说,应该是写作的一种典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写作。通过对文章写作特点、好句好段的理解,给学生提供作文写作的范本,让学生领会文章的写法之妙,以后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所利用,这也是阅读教学的又一个功能。

心灵文章篇5

文章,几乎每人都接触过,那些汉字构成的佳句,让我们赏心悦目,那些句子构成的文章,让我们欣赏到了文字中隽永的美。文章,必不可少。让作文成就你对世界的认知,让作文点亮你生命中智慧的灯盏,让作文抒写你透明的少年情怀,让作文珍藏你成长中最温润的记忆。那纯净澄澈的文字中,安放着我们的灵魂,流淌着文化的血脉,淘洗着思想的金沙。文章,映出了灵魂的面容,照亮了人生的行程。拥有文字,拥有生命,拥有未来。只有在文章中,能看到我们那原始、纯净的灵魂。文章,在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它携带的,不仅仅是纯洁的灵魂,还有历史的变迁。拥有文章,实在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幸事。

心灵文章篇6

一、民族灵魂的深刻发现

雷达批评的文化意义首先在于他通过文学批评完成了一次民族灵魂的深刻发现。在舒晋瑜的访谈中,他说:“总结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有人认为主潮是现实主义,或是人道主义,或是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有人则认为无主潮,而我提出了‘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是主潮,以为这才是长远性的,不管文学现象多么纷纭庞杂,贯穿的灵魂是这个。”(3)这段话谦虚而坚定。谦虚的是为人的态度,坚定的则是为文的风骨。雷达从新时期伊始对“人”的发现到近来从生活中汲取原创力的批评,始终都有一条坚定不移的主线,那就是民族灵魂的深刻发现。这一特征最为直接而全面地体现在1986年9月写下的文章《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4)之中。

这篇长文堪称雷达批评世界的重心,没有这篇长文,雷达的批评就没有了灵魂,而这篇文章的题目,用来概括雷达的批评的文化建构意义,同样是恰如其分的。雷达自进入《文艺报》工作,将近十年的批评思考和找寻至1986年终于成形定音,他终于找到了新时期文学的原动力和生命线,“那就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众多作家,呼吸领受了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浓厚空气,日益清醒地反思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不倦地、焦灼地探求着处身今日世界,如何强化民族灵魂的道路。对民族灵魂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就是十年文学划出的主要轨迹”。而“这股探索民族灵魂的泱泱主流,绝非笔者的主观玄想,它乃是从历史深处迸发的不可阻遏的潮流,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汇流到今天的一种必然涌现”。

回顾新时期之前的历史,雷达痛心而清醒地指出:“民族灵魂并不是一开始就回归到新时期文学中来的,她被逐出文学的苑囿多年,但她始终游荡在我们的生活氛围中,游荡在我们四周和心灵深处,我们却久久视而不见。”雷达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涌现的书写农村、女性和知识分子等题材的分类透析,提出新时期文学对于民族灵魂的发现并非是主动的、完满的,而是有缺憾和局限的,是处在传统观念制约下的发现,它最先是在民族生活、民族性格变化最缓慢和传统精神最深固的部位进行的,也有单一化和静止化倾向。然而,雷达通过对高晓声、张贤亮、路遥、张承志、张炜、郑义、张洁、李国文等大量作家作品的剖析,沿着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股主潮,审视了改革者、农民、知识分子三种人物谱系的主导思想轨迹,阐发了新时期文学中表现出的“人的觉醒与民族灵魂内部的搏斗”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中,有关农民和知识分子灵魂的觉醒和痛楚是雷达批评的精彩之处,他通过对《人生》的分析指出,赵玉林、梁生宝的出现是社会政治史意义上的分化,而高加林的出现则是思想史意义上的分化。作为知识分子成员之一的雷达对新时期知识分子形象的论述极为深刻,下面的话至今引人深思:“这股人的发现、觉醒、解放的浩浩潮流在知识分子中激起的变化,其层次之复杂、走向之歧异、哲学思想之多端,都远远超过了农民。”他借对章永璘的分析提出,“食”和“色”不过是其起点,目的则是人怎样尽可能地摆脱动物性,向着灵与肉融合的“升华”境界和全面“人化”复归。在这个意义上,章永璘既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走向文化鸟瞰刍议”中,雷达在民族灵魂的发现和重铸的主线上,将视角提到新时期之上的高度,即文化鸟瞰的高度。雷达以自己的思考回答了一个困扰着文学的永恒的却又常思常新的问题,什么是艺术作品价值更替和魅力浮沉的秘密?什么是通向获得艺术生命和不竭艺术魅力的道路?那就是“看一部作品在多大幅度和多深程度上体现出变动着的民族精神和魂魄;愈是能够在纵的历史精神连续和横的世界文化参照下挖掘、重铸民族灵魂的作品,其价值就愈高,超越时空的魅力就愈久”。时隔20余年后重读此文,不得不叹服雷达对于文学恒常价值的评判之正确。所以,雷达先生的这篇文章得到如是评价:“二十余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雷达先生的这篇文章时,不免会为他深刻的前瞻意识感到惊讶。事实上,这种民族意识早已成为评论家自身的精神所在,所以他可以共鸣,可以发现。如果在评论家自身的灵魂深处没有这种灵魂的浮动,评论家是不可能发现的。”(5)

需要指出的是,雷达在大量著作中,理论批评文章诸如有关“探究生存真相展示原生魄力”“灵性激活历史”“传统的创化”“现实主义冲击波”等,文本分析则诸如对《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废都》等一系列长篇的评论,更是对这一主线的延伸与支撑,二者共同构成了雷达的批评世界,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灵魂。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雷达仍然在强调这一主线:“尽管有人认为,现在已从再现历史进入了个人言说的时代,但在根本上,文学即是灵魂的历史。”(6)

二、重要文本的深度透析面对当代文学史上大量的重要文本,雷达往往能及时发言,对其进行深度透析,这是雷达批评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雷达在进行文体透析时也是围绕着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一主线展开的。早在1995年,朱向前先生就雷达的批评进行过专门论述,在提到文本分析时,朱向前说:“尽管我认为能否对思潮性的重大文学现象及时地作出重要发言,是衡估一个批评家量级的重要准绳,而且雷达也已在这方面屡屡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是,相比较而言,以我的私心论,我更喜欢的却是他那些对于单篇的主要是长篇小说所作出的洋洋洒洒的长文。”(7)的确,这些文章方能更真实更准确地透露出雷达的真性情和人格魅力。他的文本批评之中最宝贵的,便是真性情,当然,这与他长期对散文的热爱和写作不无关系,也与他的冬泳兴趣、化石研究、彩陶收藏有着关联,这一切使得雷达的批评散发出独特而真实的光彩。雷达几乎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坛上的重要文本都进行了深刻的透析,然而,是共饮流过大西北的黄河水的缘故,更是来自相似或共同的文化背景的缘故,在雷达的文本批评中,最令人难忘,也最为成功的是对于陕西三位作家的小说评论。

路遥、实、贾平凹三人是当代文坛至关重要的作家,也是先后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雷达对于他们三位的代表作品的研究足以支撑起他批评世界的半壁江山。对这三位作家作品的批评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对实《白鹿原》的透析。原因在于,在雷达这里,评《白鹿原》就是阐发他的批评的主线——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部作品的评论就是这一主线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深化。《废墟上的精魂——〈白鹿原〉论》(8)一文对于《白鹿原》整部作品的思想主旨和白嘉轩的透彻分析是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闪光点。贾平凹的感受代表了很多人的感受——读雷达的评论文章仿佛在读散文,(9)这样说并没有贬低之意,深刻的思想与心灵的流淌并不冲突。这篇文章开篇令人折服并激动,它牵引着读者进入雷达的批评世界:我从未像读《白鹿原》这样强烈地体验到,静与动、稳与乱、空间与时间这些截然对立的因素被浑然地扭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异的魅力。古老的白鹿原静静地伫立在关中大地上, 可是,突然间,一只掀天揭地的手乐队指挥似的奋力一挥,这块土地上所有的生灵就全动了起来,呼号、挣扎、冲突;碰撞、交叉、起落,诉不尽的恩恩怨怨、死死生生,整个白鹿原有如一鼎沸锅。

雷达认为,新时期以来的文坛上,实第一次正面观照中华文化精神及这种文化培育的人格,进而探究民族的文化命运和历史命运。“《白鹿原》写的是人格。”“《白鹿原》的作者,对于浸透了文化精神的人格,极为痴迷,极为关注。”而实真正的目的则是紧紧抓住富于文化意蕴的人格,民族心理的秘密。“面对白嘉轩,我们会感到,这个人物来到世间,他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精神进化史 作为活人,他有血有肉,作为文化精神的代表,他简直近乎人格神。”所以,“《白鹿原》终究是一部重新发现人,重新发掘民族灵魂的书”。朱向前说:“尤其是当批评对象和他个人的人生与文化背景贴得越近,他的批评主体也就被滋养被刺激得越强壮雄健。譬如孕育诞生于关中大地的《白鹿原》,就使得他如鱼在水,如云在天,忽而神游其里,忽而超拔其外,相互进入撞击而出的思想火花和心灵激流闪闪烁烁,滔滔滚滚,以一种凝重沉郁的情感基调和斑斓顿挫的语言旋律将人震慑和打动。”(10)此言快哉、诚哉。贾平凹的《废都》发表后批评之声高于肯定之音,雷达却顶着压力对其进行了透析。他坦言:“面对《废都》,面对它的恣肆和复杂,我一时尚难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也很难用‘好’或‘坏’来简单判断。我只想将之纳入文学研究的范围,尽量冷静、客观地研诘它的得失。”这显现出一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独立精神,冷静不随流,专业不意气,自觉不被动。他从美学的角度客观分析了这部作品,分析了主人公的由来与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作品的不足。

面对《平凡的世界》这部诗与史的恢宏画卷时,雷达明显地感到路遥对民族的文化精神的独立而坚定的看法。他在作品的多重精神层面中找出一条纵贯这幅画卷的主导流向,即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等所代表的生机勃勃的历史前进力量。与此同时,他与路遥一起,在当时文坛风靡新观念、新方法的热潮中积极地肯定了现实主义,提出惟有生活的深刻性和时代精神的渗透对艺术创作才是根本的观点。(11)惟有能对一个时代最为重要的文本进行透彻分析的批评家,才有可能寻找到一个时代最为重要的灵魂,并与时代同行。新时期以来的30余年中,雷达先生做到了这一点,他是这个时代的同行者。

三、文学理想的理性铸造

就像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诗详尽的不厌其烦的阐释是为了阐发存在主义的哲学观一样,雷达对当代重要文本的深度透析同样是为了自己一以贯之的文学理想:文学活着,且有其不懈的使命:文学要对民族灵魂发现与重铸、文学要弘扬正面精神价值。雷达在激情中燃烧,在理性中沉潜,刘再复将其形容为“理性的激情”。雷达的批评文章质地坚硬,风骨独存,迥异于一些学院派平稳得有些过度的文章,以及一些惟好是说的文章。雷达的批评文字,向来坚定从容、耐嚼且回味无穷,甚至在阅读时有一种适度的阻碍感。要说的是,当下的一些批评文章过于流畅,读者在阅读之后却找不到精神的向度与思考的品质。

自走上文学道路起,雷达一直在铸造自己的文学理想,新时期之初,他于文学中发现“人”,1980年代,雷达在众声喧哗之中找到了文学的主线,成为当代文学精神与文化精神的建构者之一。1990年代,在文学遭受质疑的时代,雷达承认文学艰难地存在,但也大胆地肯定文学活着。1994年所著《文学活着》一文,即是对当时“文学死亡论”的有力回击。他通过对其时一些优秀的作品的评价肯定了作家们在寂寞中取得的坚实成绩,并指出,文学的活出精气神儿,在于作家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生命形式,多样而守一,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就是他们不懈的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雷达对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的关注从未停歇,与散文中表现出的真性情一样,他将当下文学的症候大胆地揭开,体现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担当。最引人注目的是《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一文。雷达在此文中对当前文学症候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指出:“当下的中国文学,包括某些口碑不错的作品,总觉缺少了一些什么。 如果说现在文学的缺失,首先是生命写作、灵魂写作、孤独写作、独创性写作的缺失;其次是缺少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力;第三是缺少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缺少对时代生活的整体性把握能力;第四是缺少宝贵的原创能力,却增大了畸形的复制能力。”此文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该报为此开辟专栏进行讨论,国内许多作家和评论家纷纷参与了这场讨论。

雷达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关乎文学理想的重要命题——正面价值。在文学观念找不到主流的时代,雷达说:“所谓正面的价值声音,应该是民族精神的高扬,伟大人性的礼赞,应该是对人类某些普世价值的肯定,例如人格、尊严、正义、勤劳、坚韧、创造、乐观、宽容等等。有了这些,对文学而言,才有了魄魂。它不仅表现为对国民性的批判,而且表现为对国民性的重构,不仅表现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而且表现为对民族灵魂重铸的理想。”(12)此文是雷达文学理想的一部宣言书,它与其后发表的《原创力的匮乏,焦虑与拯救》《〈狼图腾〉的再评价与文化分析》《批评:根本问题在于思想资源和精神价值》《近三十年长篇小说审美经验反思》《原创力的匮乏、焦虑,以及拯救》《真正透彻的批评为何总难出现》等文章及雷达的散文一起共同构建了雷达的文学理想大厦。在雷达的批评世界中,我们看到,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文学仍然活着,它要弘扬正面价值,它要以此实现一个时代民族灵魂发现与重铸。进入新世纪以来,雷达仍然关注思潮性的重大文学现象,并对其做出重要发言。雷达及时地发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新现象、新变化,对其进行论述的同时在找寻文学的主流。其中《论“新世纪文学”》和《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的走势》是两篇力作。前者写于2007年,雷达先生在文中论述了新世纪文学的概念,对其性质、特征及其与当今世界文学的关联进行了论述。新世纪文学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不再盲目追随西方,而开始平等参与当代世界文学的建构。《新世纪十年中国文学的走势》一文则对新世纪文学进行了又一次系统而详尽的论述。

心灵文章篇7

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表达者。有人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说得多了,表达就会变成一种能力依附在你的身上。一开始我在好词好句中徘徊,那时候还小,觉得多看作文选,多仿写句子,多背成语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我的作文水平确实提高了,可是那是一种心灵之外的塑造,是被主题束缚得紧紧的一次投降。渐渐地长大后,内心的情感也随着变得刻骨而深刻,我开始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纯粹是为了表达自己。甚至有时的叛逆让我不遵守老师安排的写作主题,只想把心灵的触动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师说我写的文章太散了,不适合考场作文。那时我还理直气壮地跟老师说:“我不是为了考试而写作。”

我喜欢把文字当做倾诉的对象,每一字每一句,都蕴含着自己饱满的情感,我认为写作就是与心灵在通话,华丽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有时候,最简单的几句话,却能把最刻骨的感受诠释出来。但是经过高三的苦练,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或许我可以成为优秀的表达者,但我却无法成为一个很好的聆听者。我不能太自私,自私地把这些文字占为己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把想象力当成一种写作工具,有了它,我朝着他人的角度出发,偷偷地钻进他人的世界,用文字做思想的修饰,用理解做心灵的交流,用更真实的文章来刻写更多的形象,用更多的角度来触动人们的心灵。

写作不仅是对文字的一种驾驭,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倾诉,更是一种以想象力为前提、以角度为条件的人际关系的升华。这种精神财富会让人们更懂得爱,更懂得生活,更懂得如何以最好的姿态向世界招手。

心灵文章篇8

    一、抓题目——我高高在上

    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明显的;“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它居于最上端,实为文章之首,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文章的题目常常先行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显或隐地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抓住明显的文题,常可以读题析文,从而快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文章的主旨,透过这双“眼睛”,走进文章灵魂的深处,提高阅读速度和得分率。

    例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从题目上看,考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确本文的写作对象——风,并在此基础上先行一步,从总体上大致把握文章的中心:风是“乡村”的风,而非城市的风。这样一来,“风”便与“乡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考生可以紧接着思考“风”与“乡村”的关系,再联系农村生活生产的实际,可以很容易地考虑到本文的主题极有可能是要表现“风”对“乡村”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作品的灵魂,即农村的人、物、事都离不开风,与风息息相关:风给乡村带来生命与活力,给平常之物带来诗意,让我感受到乡村的温情,表达作者对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解答下面的题目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从而方向明,答题准。

    附题目:第一题,“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第三题,“第④段写歪脖子黄栌有什么用意”,第五题,“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第②段举出一句加以赏析”。

    又如:2007年辽宁卷《炉火》。题目“炉火”,能驱散冬日的寒冷,象征着温暖、活力、热情、蓬勃、希望等。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再解答下面的第五题,就简单、快速、高效得多了。

    附题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答案:不是。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抓关键句——我鹤立鸡群

    除文章题目外,正文中有很多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有助于简单而快速地抓住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从表达方式看,多是议论句和抒情句;从在文章中所处位置看,多是段落或全文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句子。因为作品的主lunwen.1KEJIAN.com 题常常在议论和抒情时便明显地表现出来;开头常总领全文,结尾常总结全文,中间常勾连上下文。抓住这些,对于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整体内容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同时,这些关键句相对其他句子而言,都是比较明显的,有利于视觉快速捕捉。

    例如前面所举《乡村的风》一文,文章一开篇便是一个非常吸引目光的句子:“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处于文章开头处,且兼具议论性和抒情性。此句特别重要,可以说,抓住此句,就抓住了全文的灵魂。“灵魂”之重要,人尽皆知。无魂则无生命、无精神、无情感、无生活、无生命的灵动、无生活的幸福。而“风”是“乡村”的魂,非言其对乡村之重要而为何?是为议论。对如此重要之物,非爱之惜之思之念之而何为?是为抒情。“风是乡村的魂”,此句实乃文章的魂。抓住了这一显眼的句子,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魂,大大提高了整体把握全文核心内容的效率。

    又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文章结尾处四个字单独成句——“他很快乐”。此句是个总结句。既是作者对主人公的描述,又是对主人公的评价。此句要抓,因为根据写作逻辑,上文必然要通过具体内容说明“他很快乐”的原因。抓住这一明显的句子,就很容易抓住文章的灵魂,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各局部内容的作用——必是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表现“董师傅”“很快乐”的原因。此句一抓,勾连各处,如此,岂能方向不明、思维不清、效率不高呢?

    附题目:“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

    三、抓“复现”信息——我一唱三叹

    “复现”信息即反复出现的信息,或为词,或为句,或为某一意思。

    某一信息反复出现,乃至贯穿全文,当然是明显的,也必然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是所涉范围或大或小的内容的核心。抓住它们,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局部内容或全文内容的灵魂作用极大。

    如教材中《蜀道难》一文,由道路之艰险,写到行路之艰难,最后结于世事之凶险,核心是一个“难”字,其间包蕴着李白对现实环境深切的体味。而文中出现三次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谓是对这一核心的非常明晰的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反复体会,抓住李白这一名篇的灵魂。又如冰心《谈生命》中“我不敢说未来,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出现,意在强调不要寄希望于未来或来生,那么怎么做?当然是把握今生,善待生命,从而表现主题。

    例如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反复出现“我不信了春天”。之所以“不信了”,是因为作者苦苦等待,春天却迟迟不来;越不信,期待、喜爱之情越强烈。这便抓住了主旨。

    附题目:“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文中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附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反复说着担心他所养的几只动物的话,意在强调老人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痛苦及反对战争的主题。

    《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重复了三次,表现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浓的爱国之情。

    这些反复出现的信息,可谓显而易见的线索,线索把相关内容串联成了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化、简约化。抓住文章的线索,就能把握文章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就能大大提高理解文章和解答题目的效率。

    四、抓前后内容——我手足情深

    这种方法,是从前后文间的关系角度着眼的。前文内容和后文内容,无论差别多大,都是有机的整体,总有着某种联系。而有弱种情形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前后文内容在某一方面或从某个角度看极为相似,属于“同类”;二是前后文内容紧挨在一起,从表面看却差别很大(前后差别很大,自然也容易吸引目光),属于“异类”。阅读时,学生可以抓住这种明显的“同”或“异”,前后勾连,加以聚合。具体操作方法是:前后文内容属于“同类”的,可以化散为整,即把相同的加以概括;前后文内容属于“异类”的,可以化异为同,即把不同的加以联系。在此基础上,抓住“核”“灵魂”就简单得多了。

    例如教材中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前文谈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后文谈他作为革命家对人类的贡献,前后勾连,属于“同类”,加以概括,都是谈其对人类的贡献。这其实就是全文核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2011年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中的大阅读《转身》一文中,作者分别写了四个人(年轻人,小女孩,中年乞丐,老年乞丐)的四个“转身”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是容易吸引读者注意的。四个画面的诸多共同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与他们都是偶遇;都表现着人性的真善美;都“转身”从“我”视线中消失了。对这四个画面加以聚合概括,能够快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即美好易逝,抓住眼前,倍加珍惜。这样再来解答文后的第三、四两题,就快速准确多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散为整。

    同是《转身》一文,文章第四自然段,前面描写秦岭深处的自然环境(尤其细写小河水),后面则转而写一个小女孩——前写景,后写人,可谓差别很大,容易吸引读者目光。如果学生习惯于将前后文不同内容联系在一起分析则不难发现小河水与小女孩有着共同之处,即都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作者就是要用小河水的自然纯净之美引出小女孩的自然纯净之美。抓住美,基本上也就抓住了这一层次的灵魂,文后第二题第一问的答案也就自然形成了。

    这是勾连前后文,化异为同。

    五、抓“常情常理”——我四海皆准

    这是根据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或题材,联系阅读经验,大胆推断文章主题的一种方法。

    作品的写作对象或题材,是很明显的。而某种写作对象或题材,常常表现相对特定的主题这可谓是“常情常理”。因其“常”,故为“显”。抓住这些“常情常理”,有时也能快速把握整体内容,抓住文章的主题。

    如上文所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属于战争题材,而这类题材的作品常表现反对战争和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的主题,联系作者海明威反战思想的知识背景,作品的主题是不难快速抓住的。

上一篇:开卷是否有益范文 下一篇:我的军训生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