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课程范文

时间:2023-12-13 00:45:39

少儿美术课程

少儿美术课程篇1

在幼儿教育阶段,美术绘画不仅能够释放少儿的天性,还能促进智力开发。对于少儿美术教育来说,要充分结合少儿身体和心理上的特点,通过最基本的绘画技巧,让少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少儿的个性化发展。作为少儿美术老师来说,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需要将培养少儿个性发展作为美术教学重点,从全方位、多角度上激发少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

少儿;美术教育;个性发展;创造力

少儿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少儿的绘画兴趣,并教会他们最基本的绘画技巧,激发少儿学习绘画的潜力和热情,开发少儿智力,让他们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少儿美术教育阶段,个性化的培养有利于塑造少儿的性格、能力以及气质等,因此,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幼儿教师要注重少儿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少儿的内在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在提升少儿对美术兴趣的同时,实现少儿个性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少儿美术教育中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人与人之间多多少少存在差异和不同,个性化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需求。因此,少儿教师要坚持以少儿个性发展为教学目标,开发少儿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能力,以此来实现幼儿个性全面发展。在我国少儿教育开展过程中,个性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美术这门艺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创作性,加上个性发展的理念,能够有效实现美术教学目标。在美术教学课堂上,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上个性化发展的融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少儿的身心成长。

二、实现少儿美术教育个性发展的途径

(一)美术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艺术,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贴近生活的美术教学内容能从根本上激发少儿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少儿美术教师要掌握不同阶段少儿的身心特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少儿的身心特点进行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要体现少儿喜闻乐见的题材,通过美术绘画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拓宽孩子的眼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举例来说,在美术课外写生活动中,孩子们对大自然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理,喜欢颜色鲜艳的花朵,因此,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以特色鲜明的梅花作为题材,让学生去自由发挥。在对梅花进行欣赏的同时,并进行提问,“为什么梅花开在树枝上呢?”少儿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梅花,引导学生体会腊月寒梅的意境,赋予梅花一定的思想,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的热情。作为少儿美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不能限制学生绘画的角度。因此,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少儿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在不断思考、观察以及欣赏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绘画理想。

(二)创新少儿美术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少儿教育现状,作为少儿美术教师,要创新美术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游戏优势,将其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少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体验学习绘画的乐趣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少儿美术教师要积极引导少儿借助自己的肢体动作,以此来提高少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式的思维模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本的内容,利用模型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在欣赏其他优秀绘画作品的同时,感受绘画的魅力。比如,在学习《乌龟宝宝》这一堂课时,少儿美术教师在展示完小乌龟后,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小乌龟进行观察,通过仔细观察,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引导他们画出不一样的乌龟宝宝。此外,少儿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美术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能力的同时,敢于表现自己,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并予以奖励,以此来提升少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利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有机统一,在学习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培养少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提高少儿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少儿教育阶段,兴趣是其最重要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少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愿意学习绘画知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的美术活动。作为少儿美术教师来说,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少儿学习绘画的兴趣和热情,从根本上提升美术课堂的吸引力。少儿美术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功底,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情绪下学习绘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少儿美术教师要对学生保持微笑,教学态度要足够的和蔼可亲,并对学生表现出极大地耐心,和少儿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教学中坚持以少儿为中心,对少儿的想法予以尊重,建立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互动。其中,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少儿想法的尊重,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轻松状态,不能将教师自己的固定思维强加于少儿的身上,在课堂中尽量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绘画氛围,提升美术教学效果,进一步实现少儿个性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结语

在幼儿教育阶段,少儿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少儿教育理念,以少儿身心发展为基础,通过挖掘少儿内在潜力,规划和组织不同的美术学习活动,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给予少儿充分的自由,培养少儿积极创造的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少儿个性化发展。

作者:黄志雪 单位:福建省邵武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代静.少儿美术教育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01).

[2]高山.试论在城市少儿美术教学中增加乡土美术课程的必要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0(05).

[3]王志成.关注成长,尊重艺术天性——浅论少儿美术教育的自主性[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1).

少儿美术课程篇2

关键词:美术课程;特色教育;课程设置;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开展实践中,教学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单一,很多学校对这些课程重视度不够高,很多学校只是设置了简单的美术基础知识课程或者基础的美术训练课程,但是往往缺少了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以及对幼儿自发进行美术活动能力的培养,浅显孤立的美术课程设置并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的需要,与学龄前幼儿的学习和接受能力相脱节,因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开展的功能

(一)培养幼儿的自主发展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被社会发展所逐渐淘汰,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互动式教育,即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幼儿的差异性发展。因此,结合新时代学前教育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在美术课程设置时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幼儿自身审美特点和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差异性教育能力。此外,合理的美术课程设置也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解在知识接收和传授中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在学前教育开展时引导幼儿在美术创作方面全面、均衡、个性地良性发展。

(二)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色

基于学龄前幼儿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相较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来说,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及相关美术活动通常会涉及到更多的方面,不仅包括绘画技能一项,还有对美的鉴赏、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以上能力的培养,可能会涉及到人文、自然、地理、音乐、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甚至会涉及到幼儿心理学应用。因此,在涉及到的众多学科知识中,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牢牢抓住教育主线,融汇各个可能涉及到的专业,整合各个学科,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交叉重复的现象,体现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培养出综合全面的学前教育人才。

(三)增强课内外学习统一度

课堂学习的时间终归是有限的,因此,统筹学生在课上课下所涉及到的各种美术活动,形成美术能力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课后活动,如美术类文艺活动、美术竞赛等,用以培养学生美术训练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课内外美术学习的统一度,让美术进入学生的生活,进而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进行更游刃有余的实用性美术教育为幼儿的学前教育发展助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具体开展实施

(一)设置培养幼儿创意绘画能力的课程

在很多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中,因为幼儿的绘画水平较低,所以更多注重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往往会忽略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上,应当增设更多培养幼儿绘画创意的课程。比如,开展素描写生课程,培养幼儿快速描绘客观事物的能力。另外,色彩运用课程也必不可少,色彩对人的神经刺激性最强,感染力也最强,色彩运用课程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也能帮助幼儿建立对绘画的自信。除此之外,拟人化、夸张化的儿童画创作也需要纳入课程,这些课程的创新教学开展,可以帮助幼儿自主完成对可观对象的描绘而非一味模仿绘画成品,进而培养幼儿自主创作的能力。

(二)设置培养幼儿绘画逻辑思维的课程

学龄前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绘画这一活动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比如,简笔画利用简单的点、线、面来进行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描绘,笔触简单洗练,作品形象生动,表现力也极强,正是化具象为抽象的典型美术形式;而且,简笔画对于幼儿的写实功底和绘画技巧要求都非常低,可操作性高、上手快,再加上拟人化的卡通形象,非常受幼儿的欢迎,简单快速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开拓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美术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设置培养幼儿环境创设能力的课程

绘画不仅可以在画纸上进行,还可以有很多的创作形式。美术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艺术,只要是可以着墨、显像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美术创作。因此,培养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墙体、走廊、黑板、布告栏、区角等地方正适合作为培养幼儿环境创设能力的好地方,教师带领幼儿在这些地方进行进行美术创作,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平面、立体、透视的认知。同时,美观的环境也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中也应该加入培养学生的环境创设能力以及不同情况下对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能力的课程。

三、结语

总的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对于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实践开展中,对学前专业学生进行合理、系统、全面的美术课程设置,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素养,以及结合学前幼儿美术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学前教育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和深化美术课程设置,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少儿美术课程篇3

摘 要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幼师生幼儿艺术体操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幼儿艺术体操课程设置形式以融于体育课为主,单独开设情况为辅;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教材以校本自编教材为主要形式,没有适合幼师专业相对统一的艺术体操教材;教师比例小等相关问题。通过幼儿园开展艺术体操的意义以及幼师生开展幼儿艺术体操的意义,阐述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幼师生 幼儿艺术体操 现状

一、幼师学校幼儿艺术体操开展现状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抽取问卷调查、进行专家访谈、运用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等诸多方法,从现阶段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课程开展、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影响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开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师和学生认为单独开设课程很有必要。幼师学校领导对幼儿基本体操课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不过相对于课程本身,领导更重视比赛和成绩;学生对幼儿艺术体操课的喜爱程度较高,但学生对课程本身的认识有待于提高。

(二)各种音响资料、专业指导书籍等非常匮乏;各学校在教材选择上随意性较强,比较混乱;其研究要远落后于同是幼师专业课程的幼师舞蹈课。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教学内容选择参差不齐,教学内容过于成人化;实际教授内容与学生喜爱程度及幼儿园实际运用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在考核方面,幼师学校仍以传统的固定考试内容以及结果评分制的方法评价学生,相对传统简单,缺乏过程评价;创编能力评价存在疏漏,无教学能力的评价,考试结果不能够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

(三)幼儿艺术体操教师对以提高技能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比较熟练,如讲解法、动作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循环递加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对当今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地位、以发展学生创新等综合能力的现代教学方法掌握较为生疏;教师在运用小群体教学法时容易出现与分组教学法相混淆的现象;教学模式上,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感规律和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模式运用不够灵活。

(四)幼儿艺术体操课教师占整体体育教师的41.3%,艺术体操教师人数不太满足教学的需求,男教师的数量较少;教师原始专业分配缺乏均衡性,以健美操专业为主,艺术体操和竞技体操专业教师太少,幼儿艺术体操教师学历偏低,以本科为主;教师培训内容以健美操、啦啦操为主,只有一少部分的教师表示参加过有关幼儿艺术体操的培训,资金方面以学校出资培训为主;相关幼儿艺术体操的科研论文较少。

二、幼儿园开展艺术体操的意义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户外活动每天至少两个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一小时”。纲要将“体”放在第一位并设定幼儿户外活动的最低时限,充分揭示了“智、德、美”寄寓于“体”的深刻内涵,这无疑是把幼儿的体育活动视为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奠定良好身体基础,促进他们一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幼儿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体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并逐渐成为了幼儿健身、健心和健美的最佳运动方式。幼儿体操又分为基本体操和艺术体操等,然而,作为未来幼儿教师主要培养基地的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教学开展的很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此项课程。目前,关于幼儿艺术体操课的研究成果较少,也无相关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科研成果。因此,加强对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自然性和韵律性行动作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各类动作体现出优美性和艺术性特征,对于儿童来讲,从小接受艺术体操方面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其协调、韵律、柔美等气质,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而且能陶冶其美的情操,使之从小受到审美教育。

艺术体操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展。艺术体操训练可使儿童形成匀称优美体形,在艺术体操训练中通过各种舞蹈训练、徒手练习或持轻器械练习,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由于在艺体训练中,总是要求小运动员四肢充分展开,动作舒展,身体向上拔立,所以促使了端骨与骨干间软骨的生长,使儿童个子长高,四肢变得修长。各种基本素质练习,又使其韧带、肌肉发育平衡,更好地形成脊柱的生理弯曲。因此,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体操训练,可促进其形成四肢修长、匀称优美的体型。

三、对幼师幼儿艺术体操开展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进幼师幼儿艺术体操课的开展应加大宣传,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幼儿艺术体操课的重视程度,转变学生认识,注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优化调整,科学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改善教学场馆及配套设施条件,科学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科学调整考核办法;加强学习,适当引进,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编排适合幼师生的艺术体操教材;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幼儿基本体操创编能力比赛、学生课业展示、毕业汇演及社团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黄波,刁在箴,徐永生.论中国艺术体操软化发展趋势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82.

[2] 于巍巍.湖南省高校艺术体操选修课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9:7.

少儿美术课程篇4

关键词:粤北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问题;对策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交通和信息都比较闭塞,经济相对落后,对于中等幼儿师范教育而言,其办学条件比较艰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所培养的幼儿教师主要是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幼儿园就业,就业要求的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就是其中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本文针对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美术教学边缘化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幼儿师范教育通常对美术教学不太重视,主要表现在学校没有将美术作为主要的科目来安排课程,科目考查时也放得比较松,幼师生只要交上一幅简单的美术作品,就算合格了。而幼师生对美术在今后工作过程中的作用,也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不够重视,认为学好学坏都一个样,大多是马虎应付,这样的一种状态,导致美术教学被边缘化。三年的幼师课程毕业,有的幼师生甚至连基本的简笔画都不过关,更谈不上手工制作和水彩画了,所掌握的幼儿美术教学知识十分有限。

(二)设施太简陋,美术教学从简化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在幼儿师范教育办学方面投入少,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设施不达标,没有美术室,没有电脑平台,只有在文化课室里上课。与此同时,有的学校连一些基本的美术器材配备也比较欠缺,大部分材料都需要幼师生自己准备,而相当多的工具材料却不是随便能买到的。如,制作手工作品,就得有制作手工专门的工具材料,制作陶艺就要有除陶泥以外的拉坯机、转盘、电窑等必备的工具。这些材料准备起来比较麻烦,加上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师生大多比较贫困,由此导致美术课堂教学经常出现无材料上课的现象,没有材料,那师生开展美术教学就一切从简,教师通常是让学生自己欣赏欣赏图片,看看教材,这样的美术课,又如何能让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技能呢?

(三)幼师生素质参差不齐,美术学习基础薄弱

在粤北少数民族地区,选择就读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而很多农村初中学校对美术教学根本不重视,美术学科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一些学校就算开设了美术课程,也经常给语、数、英等科目所占,因此,这些幼师生的美术基础十分薄弱。如,笔者曾对刚入学的幼师生进行过美术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题“红、蓝、黄是否三原色?”四个幼师班共收问卷190人,其中回答“否”的有75人,占总数的39.5%;认为中国画就是水墨画的105人,占总数的55%,可见很多幼师生连这样基础的美术知识都不懂。这样的学习基础,幼师美术教学开展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的,教师教得吃力,幼师生学得被动,甚至有些茫然。

(四)过于注重专业技能,忽视职业能力培养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幼儿师范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美术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培养幼师生毕业后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在美术方面的职业素质。有的学校美术课程的设置本来就比较少,一周就那么一两节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抛开教材知识,组织幼师生练技能,对学习美术的目的和作用没有作明确的阐述,导致幼师生单纯为了学习美术技能而学习美术技能,对学习美术的目的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没能和今后的工作联系起来,结果经常偏离幼师美术教学的目标,很多学生对于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简笔画、水彩画等没能掌握好,却对国画、素描等一些美术技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而,却不知道这些技能对于幼儿教育岗位作用并不大。

二、加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的对策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可采取如下四项对策。

(一)更新观念,明确美术教学地位

(1)作为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幼师美术教学工作,指导中等幼师专业学校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设好美术课程,在美术教育师资配备上予以保障,对学校的幼师办学给予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2)作为中等幼师专业学校,要明确美术学科的地位,按要求开设好美术课程,安排好上课教师,建立健全学校美术教学的考核标准,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勇于改革创新,认真地上好每一节美术课。(3)作为美术教师,一定要明确幼师专业美术教学教什么、如何教、教成什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幼师生的美术兴趣,重视幼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师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引导幼师生加深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造就一大批掌握幼儿美术教育技能,适应幼儿美术教育需要的幼儿教师。

(二)加大投入,健全美术教学设施

粤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健全中等幼师专业学校的美术教学设施。(1)配置专门的美术教室,与文化课的教室分开,并完善美术教室的各项功能,每节课上课前由教师提前将工具材料准备齐,而学生只需要带易耗材料前往上课就行了。这样就避免了一到上美术课时学生一边手忙脚乱地收拾文化课资料,一边准备美术课材料的情况,有效地提高了上课效率。(2)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大胆开拓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地结合乡土资源增加泥塑、手工等富有特色的活动类型。(3)配备较为完整的美术器材,特别是配备可循环使用的美术器材。

(三)结合实际,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1.肯定鼓励,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由于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就读幼师专业的幼师生素质良莠不齐,要让每个幼师生体验成功,就必须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为此,可以在美术课中采用分层的教学模式,根据幼师生的不同情况,形成一个动态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可上升下降,从而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幼师生在体验成功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优化作业,多元评价

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直接关系到幼师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养成。结合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生美术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评价宜以模糊为主。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作业是幼师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用僵硬的分数去衡量一幅画或一件工艺作品是不恰当的,往往几分的差距就会使一个幼师生怀疑自己的美术能力。因此,宜采用等级评价加评语的方式,评定为优、良、中和及格,再加以简洁的评语给予鼓励与表扬,说明优点或缺点,这样的评价既有大的等级区间,又有切合实际的批改说明,便于幼师生全面接受反馈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3.开展活动,强化实践

丰富的美术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能更好地促进幼师生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为此,幼师专业学校可因地制宜地举办手工制作比赛、简笔画展览、水彩画比赛等美术活动,促使幼师生在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美术水平。

(四)强化职业教育,提升职业认同感

(1)要切实提高幼师生的艺术素养,让她们真正掌握到简单的幼儿美术技能特长,通过自身的动手体验,了解和体会美术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美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加以引导,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为幼师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职业教育,提升职业认同感。要从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学能力、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等方面不断强化幼师生的职业教育,以提升他们对今后从事幼儿教育职业的认同感,牢固树立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只要努力就能上“台阶”的成长观念,从而促进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幼师美术教学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邹莹.幼师美术教学应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1(22).

[2]罗吉辉.对职高幼教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和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

[3]刘芳芹.中等幼师美术教育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10(22).

[4]衡士玉.浅谈幼师美术教学方法[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4).

少儿美术课程篇5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美术欣赏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美术欣赏课程的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来促进学生德、智、美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将培养他们利用美术欣赏课程来设计与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一课程的开设将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专业素质,在他们走上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之后,促使他们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

1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欣赏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幼儿师范类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虽然开设了美术欣赏课,但为了能快速而有效地适应幼儿园的“看得见的”需要,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专注于美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于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有些美术欣赏课开设的课时不足,有的甚至直接把美术欣赏课划成技能实操课。所以美术欣赏课的成了教学大纲上的点缀,课程设置里的摆设内容,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而有的院校坚持开设美术欣赏课,但是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加之学生本身对于西方美术,没有文化基础,难以欣赏;对于中国美术,离现代生活太远,学生又觉得非常陌生。比如学生学了国画却不知道国画有花鸟、山水、人物,对古代、当代、及现代的名家及代表作品知之甚少。有时到了幼儿园也经常因不知道小朋友画的什么样的画更好,这样就严重地限制了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的水平,更谈不上引导孩子们进行艺术欣赏活动。所以即使完成课程学习后,学生对于美术作品仍旧无法产生深刻的印象,理解不透,效果不佳。因此学生没能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导致在开展以美术欣赏为主的教学活动时觉得无从下手,到了幼儿园也严重限制了幼儿美术教学水平。

从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角度来讲,在幼儿园开设美术欣赏的课程教学,既为幼儿提供了大量视觉形象的积累,又能使幼儿透过经典之作形成审美经验的积累,但由于美术欣赏教学自身特点的复杂性和对教师审美素养的高要求,在幼儿园教学中多被忽略或者误解成其他的美术教学形式。但是从美术欣赏教育的现状来看,这种适宜性的美术教育手段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并未彰显其实效性的功用,究其缘由,问题还是出在幼儿教师在受专业学习期间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深度不够。

2强化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1)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育目标的需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在欣赏领域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要求的体现,教师应侧重于对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培养儿童感受美、欣赏美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就要求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美术欣赏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2)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开拓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批评能力。“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这是尹少淳先生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强化美术欣赏教学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3)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能力。

狄德罗曾说“艺术鉴赏力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通过掌握真或善的反复实践而取得的,能立即为美的事物所深深感动的那种气质。”通过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真、善、美,认识这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用了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和手段来表现的,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等等。这样才会有意识地在自己创作或对幼儿进行授课时表现出真、善、美。所以美术欣赏课程能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合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3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

3.1重视美术欣赏课,开足、开透美术欣赏课

目前幼儿园的课程模式是整合课程,要求幼儿教师要是能融会贯通五大领域的综合型人才。在开展艺术活动时,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美,理解美,观察美最后能表现美,最后能创造美。所以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准幼儿教师时,必须认识到美术欣赏课是提高他们审美能力,培养美术素养的非常重要、且不可忽略的课程。而且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能短时间速成,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3.2加强对美术作品欣赏引导,把欣赏融合于整个美术课程中

由于学生对美术作品接触少,不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观察和欣赏,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未作品及作者、创造背景进行的探寻,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个人的欣赏见解,交流欣赏体会,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整理。

除了分模块的美术欣赏教学之外,把美术欣赏融入技法课中去。例如上泥工课,以我国的陕西凤翔彩塑、惠山泥人、“泥人张”的作品欣赏来引入,进而分析透彻这三种泥塑的造型风格,从夸张抽象到写实逼真,色彩的运用等。然后再来开始泥工技能教授和实训。 (下转第61页)(上接第42页)

3.3创新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模式

(1)多学科的融合来欣赏。例如:马远《水图》结合古琴曲《流水》。马远的《水图》共有十二段,除个别幅有极少岩岸之外,其它没有任何别的景色,中用线条描绘出水的不同姿态和种种意境。而古琴曲《流水》正好表现的是水滴不断汇集,奔流入海的情景。曲中可感受高山滴水,山涧潺潺,由细流出山汇入洪流,急流穿峡过滩,形成惊涛骇浪,高潮之后的余波徐徐,直到渐渐平复。

(2)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对于没有相关前导课程和理论基础的西方美术欣赏,学生常常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概念混淆,可以结合电影《特洛伊》和《三百斯巴达勇士》帮助理解。让酷爱看英剧、美剧的学生们观看由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的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让学生在过“剧瘾”的同时,走进卓尔不群的印象派画家梵高,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深入理解他的生平和作品。欣赏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时可以结合电影《富春山居图》,体会披麻皴。

(3)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利用“手机”,等网络工具,建立qq群、微信群或论坛、微博等,让每个学生欣赏一幅作品,收集该作者的简介、故事,制作成小博文,给偶像致敬。

4结语

美术的发展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代、社会背景下,人的意识形态对外在世界的一些反馈和思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大部分都将成为美术教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关注传统的、古典的、现代的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养成运用各种美术形式进行鉴赏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于凤清,李月亮.师范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8).

[2] 郝丹丹.美术欣赏教育对中班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 周燕琼.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增设当代艺术鉴赏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大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尹少淳.美术及其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少儿美术课程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课程;问题;解决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幼儿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因此,也促使学前教育专业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美术课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严重地影响到所培养

的幼儿教师的质量。随着我国教育方针中对美育教学的逐步重视,对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对儿童的人文素质、情感陶冶、智能提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改革是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必经之路。

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陈旧

目前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用书还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幼儿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原来的简笔画水平,对于蜡笔画、水彩画等等多种绘画方式都有涉及。作画的内容也不仅仅是画一只小鸟、一间小房子这种固定的场景,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天真无邪的想法与感情,比以前的固定作画复杂得多。

2.教学方式陈旧

目前许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老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课方式,仅仅注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忽略了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不能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也忽视了美术教学活动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非常单一。

3.实践时间不足

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缺乏实践学习,就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完成作业和进行技法训练。

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措施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应该

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改革措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未来幼儿园的教师,他们要传授给幼儿知识与技能。现代社会对于幼儿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就对当代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内容的多元化改革是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素描、色彩课程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展开针对幼儿美术发展需要的课程的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对绘画、手工、设计等多元化技术进行研究,借助信息网络开拓新的教育资源。

2.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注重学生绘画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还要注重对于美的欣赏、美的创作以及美的传播等多方面的美感教育以及创新教育。还要突出专业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对于如何培养学前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等技能的教授方法要通过实践进行教学,鼓励学生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段的不同的发展特征,自编自绘教学挂图,用现代技术自己编撰幼儿美术教学的教材等,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教与学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传统的教学中对于实践方面很是欠缺,实践类的教材也是少之又少。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学校附近的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去课程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学前儿童对于美术教学的需要,总结一些教学技巧等等,加强实践能力。

教学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在证明自己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注入新的东西——人在社会中的主体需要,就是知识的有效性、教学的针对性和就业的实用性。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进行教学,以学生的收获为归宿,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就业需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少儿美术课程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优化;美术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家长们对幼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看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他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看护好孩子的同时还要传授多方面的知识。这就对作为幼儿教师的培训摇篮——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人才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美术教学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它是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武器。但由于该课程起步较晚,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片面、形式单一等,因此,对于高师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和研究。

一、完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与专业院校的美术课程不同,不是对专业技能、技法的反复训练,而是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它是针对未来的幼儿教师设置的,要求学习者既要学习一些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要把所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以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当中。如何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其生活品质,同时又能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职业素养,成为我们优化教学内容所要考虑的问题。美术课程作为人文性质的课程对技能技巧的要求偏高,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要尽量广一些,浅一些,要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备的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开设一些简单的绘画基础,这里包括幼儿所接触的一些简单的绘画形式,我们尽可能广泛地进行学习,如简笔画、儿童版画、儿童国画、儿童手工艺术等。同时也应增设一些中外美术作品欣赏、民间艺术、简易动画、设计与工艺方面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完成艺术作品、欣赏经典中掌握必备技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形式

美术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略了这一优势。他们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照本宣科,很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和社会,既缺乏对美的感知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社会实践,不利于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教学,应根据其教学内容的不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教学时,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书画展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摩美术专业的学生作画,并与他们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在进行儿童手工民间艺术的教学中,可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也可组织学生到民间艺术基地去亲身体验其中的神奇与奥妙。又如,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学校与幼儿园的合作之便,组织学生到各幼儿园实地参观考查,使学生在对幼儿园环境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再进行针对性教学,既能减少教学的难度,又能增强学习效果,使教学活动顺利进展。教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对我们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最大资源优势,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根据课程目标,优化评价机制

学前专业的美术教学培养的是幼儿教师,是能够欣赏美、创造美和传播美的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新型教育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机制,从过分重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转为多元化的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评价机制。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其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尽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尊重个性的培养。评价时要多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针对性地提出学生的不足。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教育人才。

四、结语

少儿美术课程篇8

[关键词]民族文化 少年儿童 美术教育

近年来,由于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我国媒体充分报道各地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少数民族民俗表演,制造了一种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做得很好的印象,实际上我国许多民族文化的传承处于危机之中。

一、民族文化处境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由于我们一直有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明确目标,所以无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引进,还是制度文化的引进,都体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其主要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引进积极东西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特别是在少年儿童中,崇拜西方文化,轻视甚至看不起本民族文化的现象,嘲弄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东西是老土,瞧不起民族文化的氛围被不断扩大,就令人忧心了。现在,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都有一种轻视民族文化的氛围。妈妈给孩子讲牛郎织女传说的越来越少,讲欧美童话的越来越多;报纸、电视更是连篇累牍地造势宣传中国人如何欢度圣诞节,其势头远远超过我国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对于西方的物质崇拜、生活方式崇拜的下一步则是精神崇拜。比如说,在一些人那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如谦逊、忠厚、尊重师长被解读为无能、软弱、保守,而为传统文化打压的傲慢、自吹自擂则被美化为自信自强。而我国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母体文化、大众文化,具有原发性和广泛性,是中国文化民族性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它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浓缩历史的记忆、质朴的民族信仰及情感,与中国文化的血脉同根同源,这个符号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中国大众的生活和艺术有了深度的认识。但是,中国乡村缺乏特性的城镇化发展导致民间艺术的自然生态与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破坏,众多的民间艺术图式随着老艺人生命的终结而消亡,即使其中属于美术的物质性表述还依然存在,但属于文化的那部分已缺少了原始生态的味道和神奇灵动的本性及生命力。诸如此类,都不能不令人深思。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现代化步伐,促进中国与世界密切联系、融合,外来文化可能会对中国文化的走向发生更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形式下如何看待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怎样保护民族文化,是急需研究的问题。传承民族文化,对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许多在海外侨居几十年的华人,不管他们的政治态度如何,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爱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构成了他们爱国的共同基础。民族文化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说:经济、科技落后就会亡国,没有了民族文化,就会灭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我们经常说的话,应该使我们懂得,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对全世界所做的贡献。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也是保护全人类。

二、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民族文化保护任重而道远,本文专谈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问题。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对民族文化是重视和爱护的,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成了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各地扶植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也在提高。但是,尽管如此,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仍然很突出,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长期短缺,已导致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年青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作为传承者的人在儿童时期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感到的是严重的生疏和隔膜,取而代之的则是孩子审美趣味甚至食品口味的西化。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具有种族的生理特征、习惯性情、而不具备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文化的基因气质,加上当前成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对少儿教育的负面影响,都对传承造成了极为严峻的现实困难。

当前,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还是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归根到底是我们对中国文化根系的生死捍卫。然而,最为根本的拯救是文化血脉的代代相传,传承问题不该只是少数人的呼喊与大众的空洞盲然,而是中国少年儿童美术事业能否分担文化传承的忧患?儿童美术在塑造部分童年经验的同时,能否将民族文化镌刻在心灵?而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以及智慧的创造、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美元素的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无疑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因为它既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将有力地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众所周知,儿童、少年时期喜欢接受的事物,往往一辈子都喜欢。著名版画家古元,童年时期从祠堂庙宇的壁画中受到启发爱上画画,自小学到中学,到当乡村教师,都不忘这些爱好,以至到抗日战争时期,画起宣传抗日救国的宣传画、搞起木刻。成名的艺术家往往都离不开从小在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普通的艺术爱好者也是如此。

从童年起,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仿佛土壤、气候对于植物,儿童所身处环境中的一切,如建筑、音乐、礼仪、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等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地影响着他们并形成观念、态度与意识,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而成为难以忘怀的童年经验。性格与本体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将文化和基因溶于生命的过程。如果传承从童年开始,在儿童阶段就使未来的公民开始认知认同自己的母体文化,不仅顺应儿童身心的自然塑造,具有早期优势,更符合进步社会的教育观念:社会越发达,就越强调文化民族性的保持。日本西欧等国极其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本土文化教育,来培养民族情感和文化鉴别能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继承者,儿童美术是童年经验的自由表达、儿童天性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必然产物,完全植根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针对儿童美术的这个重要特性,教育者有极大的可能和自由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注入其中,如水墨画和民间美术,使儿童美术在塑造孩子心灵的同时,将文化镌刻于人格上,从事一个童年所热爱的工作,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可见,搞好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搞好民族美术的传承,更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中小学生在学期间是一个人、一代人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接受能力极强。对于其中技艺,许多人一学即会。

或许有人会说,本民族的人喜欢本民族的文化,当今时代是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各种文化都在争夺受传者,又在争夺传播者。毋庸讳言,在不少少年儿童中物质崇拜容易转化为文化崇拜。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文化很容易对广大少年儿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这是自然的,也不足为惧的。问题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扩大阵地,赢得应有的市场。

由中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湖南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承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组成部分,“儿童与民间美术”项目,是我们配合国家基础教育策划的“蒲公英行动”课题的延伸。力求能让每个儿童获得在美术教育上的公平,同时亦为能够探索一种既能促进和推动我国贫困和边远地区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使我们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教学模式。在湖南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陕西省旬邑县逸夫小学等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谢丽芳研究员的主持下,“蒲公英行动”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专项课题项目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作开展得很好: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背景非常适合本地儿童美术的自然状态,特有的民间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培植了儿童美术的纯朴与率真。民间艺术中混沌的思维模式、架构天地时空与神灵的古老象征、物我合一的稚拙表述、原生态的符号图示等都与儿童美术在构型、隐喻和时空表达方式上有许多相似,特别是民间艺术中类似游戏的本能文化表现与生命个体的童年艺术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力。同时,民间习俗的延续和在生活中的频繁出现也潜意识地影响湘西儿童的认知和思维,无形中为他们构建了本民族未受侵扰的原初心态和童年经验,为该地区民间艺术从儿童期开始的本土传承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想象,用儿童语言表达新的形象。实际上,这一过程包括了很多东西,如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再现、语言的表达、个性的体现、学习兴趣、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感的增强等,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的子课题目前已经延伸至西藏、江西九江、陕西安康、浙江无锡等全国各地10多个民族,50多所学校,对此所进行的实验性探索有可能成为美术界和教育界对当今中国文化所能做出的积极之贡献。

三、对少年儿童美课程的建议

现在,一代一代的青少年都能受正规教育,然而仔细算来,自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接受民族的美术文化教育则很少。小学中学美术课中,素描、写生、水彩分量很多,国画反而讲得很少,本地的民间美术项目课堂教学一般得不到安排。众所周知,中国学生为升学竞争,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升学考试的科目上。即使现在提倡“减负”,多了一些课余时间,面对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媒介文化,仍然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放在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练习上。

笔者认为,美术课应该用一半的时间来教授国画和当地民间美术,如泥塑、木雕、石雕、剪纸,等等。

或许有人说,现在中小学生的负担已经够重的了,提出学习民族文化,岂不是使负担更重。笔者正是担心会加重学生负担,所以只主张主要使用美术课程的时间来学习,课余的美术学习只作为补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众传媒要拿出足够的版面、篇幅、时段、频道、栏目关注我国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中小学美术课要抽出一定比例的时间,来学习民族的美术文化,特别是当地的民间美术文化。同时要组织一大批象谢丽芳研究员那样优秀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带领孩子们,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美术纯朴率真的自然状态为前提,从儿童美术和教育为切入点来进行关于文化民族性传承的探索和努力实践,为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热忱和力量,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孙旭培,孙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中小学教育.

上一篇:秋天的命运范文 下一篇:黑板上的记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