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1:35:05

少儿保险论文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cpps)软件预测青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超出了作为人口数字的具体意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青海省在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数为167.6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7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2.8%。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214.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下降到2.1%。第三次全国普查时总人口增长了145万人,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2.7%,第四次全国普查中总人口增长了5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是3.07%,到“五普”时,总人口增长到了518.16万人,老年人口比例增长到4.56%a 2005年青海省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04%。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为24.11%,计算出相应的抚养比为43.29%,老年抚养比是8.77%,老少比为25.1%。由此可以看出,青海省在2005年少年儿童的比重低于30%,老少比高于15%,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接近7%,可以判定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正处于由成年型人口快速向老年型人口转变的阶段。由于青海省是一个西部贫困省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人口老龄化进程,分析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是积极应对青海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间题的决定》的具体措施。

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末来趋势预测

(一)预测方法和条件设定

基于青海省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资料,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 cpps)软件,可对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项研究的目标时间段为2005年一2030年;实际预测分三套方案进行(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未考虑迁移人口因素影响。

在人口预测过程中,预测参数(生育率参数、死亡率参数等)的选取直接决定着预测结果的质量。对于预测期内初始年份总和生育率的选取,具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一是青海省统计局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3左右;二是青海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有关专家认为,初始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应为1.98左右。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意见,笔者在实际预测时选择了三套方案:高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的初始年份为1.98,并在整个预测期内保持不变;中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i .93持续下降至2030年的i.b;低方案:青海省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预测期内按从期初的1.93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1.8,此后一直保持不变。在死亡率参数的选取方面,根据世界人口转变所取得的经验,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一定水平后将出现减速递增趋势。联合国的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67.5-70岁时,男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每10年将增加1.5岁,女性人口这一数字为3.6岁;达到70-72.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9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8岁;达到72.5-75岁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4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2岁;达到75岁以上时,相应的数字为男性人口每10年增加0.2岁,女性人口每10年增加1岁。按此结合基年数据可计算得到预测期内青海省预期寿命的变化模式并对死亡参数做出选定。

(二)预测主要结果

1.人口年龄结构将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化,且这一转化过程将于2009年左右完成

如表1所示,按照表2所示国际上关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划分标准,三种预测方案均表明,2006年度,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尚属成年型,2009年则将步人老龄社会(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均在7%以上,儿童少年人口系数均在30%以下,老化指数均在30%以上)。2030年,按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预测,老年人口系数分别将达14.01%,14.27%,14.33%左右。按照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还可以看出,2006年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尚处于由增长型向静止型的过渡时期,其后则将逐步实现向缩减型的转化。

2.步入老龄社会后,总体而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仍将持续深入,2030年之前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呈不断上升态势

图1,2分别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老年人口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表3亦列出了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及总抚养比等指标在预测期内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预测期内,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及少儿抚养比指标总体上的变化趋势将不断下降(如图3 .4所示),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标的变化趋势则呈现出与之相反的上升趋势,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得,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

3.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30年之前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无论按何种方案预测,至2030年止,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说明预测期内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还是较为丰富的,亦说明在此期间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将不容忽视。图5对2030年之前按三种方案预测得到的青海省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变动趋势作了直观说明。

二、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带来的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导致养老负担加重

预测结果表明,青海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在2030年之前的这段预测期内将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抚养比的上升是伴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同时发生的,且其上升幅度总体而言要大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进而带动了总抚养比在预测期内趋于上升。由此可知,人口老龄化将使得劳动适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此外,针对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进行分析的结果,亦证明青海省正在发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仅仅是一个老年人口与总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缴纳和负担养老保险费的就业人口与作为养老金领取者的老年人口之间的比例不断下降的过程。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6》所提供的青海省1990-2005年的从业人口时间序列数据,以时间变量为自变量,用spss 15.0进行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从业人口(此处用变量p表示)与时间变量(此处用变量t表示)之间存在着较为理想的对数函数关系,其具体形式为:p= 8019.2ln(t)-60671.3,r2=0.994, f=2231.163,将其进行趋势外推至2030年,可以预测出青海省这一期间的历年从业人口数。结合前文所预测得到的老年人口数(以中方案为例),便可以得到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如表4所示)。从表4中不难看出,青海省每万名就业人口所负担的老年人口数将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因而将对养老保险基金帐户的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当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或者处于较为稳定的时期时(或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初期),一般采用现收现付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费率较低且稳定是其重要原因,但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亦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将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人身上,如其负担过重则势必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根据国际经验,支撑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体系需要三个条件:(1)一个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以支撑现有的退休人口;(2)一个有效率的税收体系,以便于潜在的养老保险费用的足额收缴;(3)一个高效且健全的基金管理体系,以确保养老基金能够不断地保值增值。目前,后两项条件就现实国情而言显然尚难以实现,而就第一项条件而言,虽然目前青海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然较高,但养老负担已经开始大幅度上升,并且就预测期内的情况言之,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已成为一个确定无疑的趋势。实际上,如果没有来自财政的补贴和对个人账户资金的占用,养老统筹基金收支之间的不平衡将成为一种常态,长期累积下去则会形成一个巨额缺口,现收现付制度也将因此难以为继。目前,随着青海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人,离退休人员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快速增加,实行现收现付模式将给企业、职工,甚至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青海省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地方财政困难,养老金筹集面临困难,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补助,还未能实现良性循环,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两个确保”资金需求。如果保持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随着人口年龄结构渐趋老化和在职职工的缴费率的持续上升,如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青海省的养老金支出与工资总额的比例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过国际公认的20%---25%的警戒线,届时将极可能产生养老金支付困难等消极现象,也会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稳定。

(三)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家庭养老功能

人口老龄化会弱化家庭养老功能的表现包括:一是使得家庭规模缩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青海省的户均人口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00年户均人数为3.96人,2005年则降至3.66人;二是使得家庭结构模式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换。由于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人口的增加使得家庭内的代际数相应增加,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家庭的抚养和赡养结构大多呈“4-2-1”型,家庭中可供照料老人的成员减少,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甚至会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现象产生,家庭供养能力会有所下降。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发展,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亦将随之增加,除经济供养问题随之加重外,社会照料和医疗护理问题亦将随之不断增加。就青海省情而言,截至2005年底,全省农牧区贫困人数高达120.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633万人,低收人贫困人口57.2万人;贫困比重大,全省总人口为543.2万人,农牧区人口为329.9万人,农牧区贫困人口的比重高达36.5%;且直接为老人生活服务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基本上还处于初级状态,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收养单位、福利院设施不健全,管理欠规范,环境不够理想,专业服务人员短缺,老人们的生活医疗需要根本无法满足,这无疑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时又为青海省增添了难度,将导致农牧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愈益突出。

(四)人口老龄化趋势挑战医疗保障模式

首先,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在青海省,医疗保险费收缴率低,地方财政困难,医保基金难以到位。另外特困企业缴纳医保费困难,部分县以下国有企业破产后绝大部分无力筹集资金缴纳医疗保险费,当地财政也无力解决,造成这些企业的退休老人长期得不到医疗保障。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未来的30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如何承载4亿多老年人群的各种需求,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课题。由于城市老年人口的抚养具有相对较强的社会性,因此,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更加突出。以齐齐哈尔市为例,就如何面对和把握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我国在1999年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虽然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呈现出不可低估的态势。从现在开始,提前准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和对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21世纪初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亿,200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 97%,同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约为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亚洲的1/2。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日本用了24年的时间,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我国只需25年或26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起步较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5. 6%,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比例只有3. 7%;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老年人口比例为7. 0%,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口为303255人,其人口比例为5. 6% ;2005年,全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7. 9%,而齐齐哈尔市的老年人口比例为7. 2%。虽然齐齐哈尔市人口老龄化较全国起步晚,但增长速度比全国快。预计到2010年时齐齐哈尔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达到9. 1 %,到2020年时将达到14. 3%。

3.区域间人口老龄化进程差异较大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发展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人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人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预计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齐齐哈尔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介于二者之间,在2005年进人老龄化社会。

4.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在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如日本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和10%时,人均GDP分别为1967美元和11335美元。我国2000年老年人口比例为6. 96%时,人均GDP只有840美元。2005年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时,人均GDP也仅为3000美元。闭因此,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齐齐哈尔市的GDP更是在全国平均值以下,齐齐哈尔市2000年老龄人口达到5. 6%时人均GDP为590美元,2003年时人均GDP也只有780美元,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20年人均GDP预计在1600美元左右。

二、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对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研究指出,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长速度可达到3. 28 %,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 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 48亿。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1949~1958年和1962~1973年的两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在2021~2050年都要进人老龄行列。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 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 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直到2100年,老年人口总量仍然高达3.18亿。

2030年到2050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高峰时期,这个即将持续20年的老年人口高峰,使得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保持在40%~50%,这必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从现在到2030年这20多年时间,是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低抚养比的“人口红利期”,是我们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提前准备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利时机。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并及时把握这个机遇期。

三、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

1.老龄人口的高龄化趋势将愈显突出

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01年到2020年,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3 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 37% ;2021年到2050年,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9 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 78% ;2051年到2100年,高龄老人将保持在8000一9000万,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 ~30%。齐齐哈尔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数大约为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0. 54%,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9. 7%左右。预计2020年时齐齐哈尔市大约将有9万高龄老人,占全部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的12%,比2000年时要多出6万人左右。

2.劳动力资源由丰富走向短缺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虽然明显下降,但由于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前出生的大批人口此时正处于劳动年龄阶段。因此,我国虽然已进人了老年型社会,但劳动力资源仍十分丰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但这一优势将在21世纪20~50年代逐渐消失,届时我国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等问题。齐齐哈尔市2000年15~34岁人口比重为36. 82%,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所下降,35~44岁人口比重为18. 50% ,45~59岁人口比重为16. 65%。这些人将在2015年后步人老年,随着新增劳动力的减少,也将面临劳动年龄人口短缺问题。

3.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我国高龄老人日益增多,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将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两代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代际人口结构将形成4:2:1的格局。子女负担的加重,很难对老人照顾周到,也很难使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这势必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

4.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

我国正在与发达国家一样经历着人口老龄化,但与之相比,我国的社会准备和保障功能还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

养老保障的负担日益沉重。2004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3 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 %,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长期照顾老人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老年人由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导致的长期失能与残障而需要长期医疗护理。2005年我国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数量为1 270万人,2020年将超过2 000万人,2050年将达到3 800万人。如果再加上生活半自理人群,规模将更加庞大。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 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 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 ~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老年人随着生理的老化,患病的概率大于其他年龄组。据统计,老年人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在职人员的3~5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重的上海,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总支出已经占到了医疗保险费用总支出的2/3。齐齐哈尔市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总支出也已经接近医疗保险费用总支出的2/3,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医疗保障费用的需求将更加突出。

5.人口老龄化提高了社会负担的系数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实行,以及“人口红利期”的消失,我国将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现象。届时老年人的抚养问题将不断加剧,2000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5. 6个老年人,预计2025年抚养29. 46人,2050年抚养48. 49人,这将导致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以齐齐哈尔市为例,老年抚养比由1990年的5. 37%上升到2000年的7. 42% ,10年间提高了2.05个百分点,这比国家同期增长速度还高出0. 35个百分点。根据预测,到2020年,齐齐哈尔市老年抚养比将上升到17.9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人,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的重点将由少儿人口转向老年人口,社会负担系数将进一步加大。

6.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对衣、食、住、行、医疗、精神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增强,这将影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化,促使老龄产业的兴起。据预测,目前我国老年人可消费资金约达3 000一4 000亿元,预计2020年老年人潜在市场购买力约为14 000亿元,2050年可达50 000亿元。有经济学者预测,未来十大最有潜力的消费领域中包括老年用品市场。

四、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策略

1.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增强社会承受力

未来30年,我国少儿人口的比重很低,老年人口的比重也不算太高,总负担系数较低,但劳动力资源空前充足,并以每年600万的速度增加。这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过程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期”。随着“人口红利期”过后,社会抚养比上升的“人口亏损”期将会接踵而来。如果我国的经济得不到较快发展,社会将不堪重负。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段关键的准备期,积极调动劳动力资源,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国力,以利补亏,为迎接老龄高峰的到来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健全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还没有涉及全民,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以国家养老金为基础、职业养老金是主导、个人养老金为补充的做法,强化社会保险金的收缴力度,完善养老金发放制度,由社会保障机构直接发放基本养老金。要激励各类企业为职工缴纳保险,提高个人参加养老保险计划的积极性,同时要鼓励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对于那些不能享受养老保障、经济贫困的老年人,要通过社会救济制度提供帮助,也可以将其房屋财产投资到城镇产业养老保险公司,以房作价人股,再按照股份领取养老金。在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到来之前,我们要逐步形成集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社会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

3.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带来的医疗保障问题是严峻的,我们要加快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激励数量众多的集体、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扩大参保面,同时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保障的补充功能,将贫困老人纳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医疗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4.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是以家庭养老为传统的国家,加之我国全方位的社会养老体系还没有健全,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但是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逐步弱化,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形式。社区是除家庭之外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街道办事处可以组织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到老年人家中提供日常事务服务,也可以开设老年人食堂、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和心理咨询诊疗室,从物质和精神上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要积极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建立不同档次、不同时间段的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5.加强老龄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区针对老年人需要的消费品和设施的研发生产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能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各种产业,例如老年家政服务业、医疗保健服务业、老龄专用品制造业、老年精神文化娱乐业、老年房地产业等。老年人消费市场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发展老龄产业可以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扩大我国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6.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官制;新公共管理;管理模式

1引言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在经济领域实现计划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自然经济的货币化与市场化;在政治领域实现集权制度的民主化;在社会发展领域实现农业社会的工业化、工业社会的信息化;在行政管理领域,则要承受改革传统行政模式逐步实现文官化和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而推行新公共管理的双重压力。那么,作为行政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到底应采用何种模式呢?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现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一个由乱到治、由分散到统一的发展过程。1998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的一届中央政府中,在原劳动部的基础上写作论文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把人事部,民政部,卫生部及原国务院医疗制度改革办公室管理的有关社会保险事务划归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1998年4月1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成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由政府统一集中管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即由中央政府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辖养老保险司、医疗保险司、失业保险司、农村社会保险司和社保基金监督司;在省级政府设立社会保障厅,在市级单位设立社会保障局,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表格,经费统收统支。管理机构包括行政管理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两个部分,也就是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除了要承担政策法规的制定,社保基金的监督等责任之外,还要负责社会保障的业务管理,包括受保人的登记和审查;保障基金的筹集、计算和支付;保障基金的使用、调剂和运营等责任。因此,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在经历1998年的行政体制改革后,基本确立起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为领导机构的分部分层、集中运作的管理模式。它的运作和管理方式具备了西方文官制的某些特点。从分散管理逐步走向集中统一管理;从行业统筹逐步走向省级统筹,并进一步迈向全国统筹;从大范围粗线条管理逐步走向分部门、分项目管理,为建立广覆盖、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现行的管理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文官制不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权威和严格统一的制度规范。各部门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纷纷涉足社会保障事务。如今,社会保障管理与经办已涉及到劳动、人事、卫生、民政、财政、教育、工会、妇联、银行、保险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所处地位不同以及利益的驱动,认识很不一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矛盾,难以综合规划和统一协调。在管理决策上,各订各的办法,各有各的政策界限,难于统一政策;在资金管理上,各有各的条块壁垒,资金过于分散,不能统一挑拨,调剂余缺,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差;在监督机制上,仍缺乏严格制度规范并存在较大的漏洞。如电力、石油、通信等垄断行业以及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本应计入所在地区的省级统筹,但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权威不足以及利益冲突,最终不了了之;又如某些地区的社会保障主管机关没有建立起严格监督机制,地方政府便通过各种关系重重施压、巧立名目来挤占挪用社保基金,严重威胁了社保基金的安全。上海社保案就是一个鲜明的教训。第二,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所带来的高额管理成本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我国实行的具备一定文官制特色的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方式决定了我国各级别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都属于政府机构。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即制定法规及相关政策和业务管理即登记、缴费等日常事务性工作都集中在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享受政府编制,工资与福利都来源于国家财政。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和维护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但同时却产生了高额的成本。这种成本是维护政治系统稳定、遏制腐败所必需的,也是政府内部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但随着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水平的刚性增长,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所需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数额越来越大,仅仅靠提高费率扩大缴费人口已无法承受为维护政令畅通、体制稳定所带来的高额成本。而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最明显的压力就是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加重了赡养负担。老年人口扶养比是从经济学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动态指标,即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人口扶养比在未来50年中的变化将非常明显。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扶养比将从2000年的15.7%上升到2050年的56.8%,上升41.1个百分点。少儿人口的扶养比则将从2000年的37.2%下降到2050年的28.3%,下降8.9个百分点。即便是少儿人口扶养比下降,但由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扶养比上升的幅度较大,也将导致总人口扶养比从2000年的52.9%上升到2050年的85.1%,将上升32.2个百分点。大幅度升高的老年人口扶养比加重了劳动人口的赡养负担,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项目必将面对的一个严峻考验,它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大幅提高劳动人口缴费比率已变得比较困难的将来,只有在管理方面进一步优化组合,积极引入效率机制,在维持制度稳定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健康良性发展。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的弊病集中在混乱和低效这两个方面,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必须要同时克服这两种缺陷以形成统一的制度和高效的管理。

3文官制与新公共管理的有机融合———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管理模式的理性选择如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彻底的文官制管理模式,建立分部分层、集权统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树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监督体系,虽然会统一社会保障制度,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快速实现行业统筹、省级统筹乃至全国统筹,但却会导致整个管理体系效率低下、冗员众多、浪费严重,进而形成官僚垄断。这些都是官僚制与生俱来的内部性以及公共服务成本与收益脱节所带来的缺陷,难以彻底根除。这些缺陷会极大地加重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负担。在人口结构逐步老龄化的今天,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因资金入不敷出而崩盘。但是,如果我们在文官制尚未完全成型的制度基础上全盘套用新公共管理模式,打破制度规范和政府垄断的坚冰,大力推行企业化管理,在政府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奉行效率优先和弹性机制并引入社会资本,虽然会大幅提高管理机构运作效率和社会保险基金增值力度,但却违背了社会保障制度追求公平的初衷并使整个制度逐步脱离政府的有效控制范围,成为滋生贪污、腐败等丑恶社会现象的温床。因为在制度体系普遍缺乏足够的法制、理性和规范的前提下就贸然对国家管理进行市场化、分权化改革往往会造成大范围的混乱状况。因此,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将文官制与新公共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建立以文官制为主、新公共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也许是一个更为适合中国行政环境的解决方案。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完善文官制。现代文官制具备浓烈的法治与理性主义色彩;奉行等级权威和层级节制;制定严密的制度和规范。而在中国传统行政体制里,人治大于法治;人情超越制度;权利胜过法律。社会保障体系混乱的管理状况就是其微观表现形式。因此,要完善文官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提高社会保障立法层次,逐步由地方立法转为中央立法;由行政立法转为人大立法,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开展管理工作和推行相关政策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其次,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地位,在其机构内部奉行严格的等级权威与层级节制,将垂直管理延伸到市一级的社会保障局。各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应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命令与安排;地方政府在一般情况下应无权干涉当地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正常工作;利用我国行政体制中党政系统与系统双重领导的特色,在各级党委建立社会保障委员会,配合各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工作。再次,在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内部建立严格的规范与制度并完善监督机制,破除人情和人治的桎梏,逐步在管理人员心中树立牢固的理性与法制精神。第二,适度发展企业化运作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首先,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将区、街道及以下级别的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改制为接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监管的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公司。这些社会保险公司负责社会保险的办理、咨询和征缴等业务管理。它们的运营经费并不来自财政拨款而是从企业和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公司利润以维持其正常运营,而国家则对其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改制之后,公共服务的成本与收益紧密联系;管理人员的收入与社会保险公司的效益直接挂钩,社会保险公司的运营效率较改制前将有所提高。其次,将竞争意识与效率机制注入社会保险公司。国家应将一个地区的基层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分拆成几家社会保险公司,以破除垄断并鼓励它们之间的竞争。企业和职工应有权自主选择投保机构。由于市场和竞争的压力,这些公司会自发提高运营效率并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保。同时,这些社会保险公司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还会主动利用其社会资源和关系网迫使那些违反劳动法和相关规定的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还应对社会保险覆盖率进行考察,与当地社会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将社会保险覆盖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以确定其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额度。

参考文献

[1]刘淑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

[2]韩春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1).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对上海市老年人口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老年人口高龄化将是未来30年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主流。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的 发展 具有顶端高龄化、高速高龄化和规模高龄化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对未来上海社会建设和养老模式的影响。

一、老年人口高龄化的概念和内容

老年人口高龄化(aging of the aged)概念是在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国际上,人口高龄化一般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the oldest old)占全体老年人口(≥60或65岁者)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在

3.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 发展 阶段分析

据笔者的简单预测显示,从2000—2030年这30年将是未来上海市“高龄洪峰”时期,而从2030年开始,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将从迅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并一直延续到2060年。这个发展态势是由于1950—1980年这30年生育率居高不下和死亡率迅速下降造成的“人口生育洪峰”所形成的人口结构金字塔“惯性推移”效应决定的,将会从1950—1980年的“少儿洪峰”推移到1970~2000年的“中青年洪峰”、1990—2020年的“老龄洪峰”、2000—2030年的“高龄洪峰”,2030—2060年则属于高龄洪峰向静止型人口过渡时期,在2060年后形成生育率和死亡率两低为特征的静止型稳定人口类型。具体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笔者依据人口惯性推移效应所形成的高龄洪峰所划分的6个阶段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在时间序列上连续的每两个阶段各有10年过渡时期,这主要是考虑了人口惯性推移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如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等的实际偏差。随着各个阶段惯性推移的发展,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之前生育高峰所形成的“少儿洪峰”,推移成“中青年洪峰”,再推移成“老龄洪峰”和“高龄洪峰”,最后推移成“洪峰过渡”和“洪峰结束”;相对应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分别为:人口金字塔、人口菱形塔、人口倒金字塔、人口方形塔4种理论上的理想人口结构图。具体表示为图1。

三、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及其挑战

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的迅速发展及逐渐增大的高龄老人群体,对上海现行的老年社会服务模式形成严重的冲击。由于高龄老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经常性照料需求急剧增加,而长期照料提供者将由家庭转向社会,因此,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社会服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之成为未来需要加以完善的重要问题。总的来看,未来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及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住方式的变化和家庭观念的变化

在上海这样已经完成 工业 化的城市里,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居住规模的缩小,二是家庭人际关系的转变。随着城市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一般情况下,子女选择单独居住方式,使家庭居住规模缩小,在造成老人家庭类型中空巢家庭比例上升的同时,空巢家庭的持续时间较之以往也增长了。随着居住方式的变化,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也在发生转变,父母与子女之间保持一种“有距离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有限度的,子女无法全面负担起传统供养父母的责任,对父母的长期照顾也是有限度的。同时,高龄化所形成的3代甚至4代人际关系,在“高龄老人一低龄老人一中青年子女”之间使中青年子女照顾老人的任务增重,而年轻一代赡养老人的价值观念也开始淡薄。2006年末,上海纯老年人家庭为78.92万,占老年人总数的28.56%,其中单身独居老人l7.24万。

2.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增加和未来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境

如前所述,高龄化在未来30年的迅猛发展,其直接后果就是高龄老人预期寿命的大幅度延长,高龄老人绝对数的大量增加。高龄化所造成老年人存活率大幅度上升,将再次形成三代甚至四代、五代同堂的家庭规模,使中青年子女的长期照顾对象增加。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增加。“4—2一l”3代共存的倒三角型家庭结构被认为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结构。虽然他们不一定居住在一起,但在代际关系上形成4个老人、2个中年人、1个青年人共存的形态。随着高龄化趋势的加快,在这个青年人完成婚姻之后,可能和伴侣共同面对8个高龄老人、4个低龄老人的长期照顾重任(在假设家庭内部老人全部存活的前提下),增加了他们的 经济 和精神负担,他们将无法独立承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子女减少到极限所引发的家庭养老支持问题,将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3.长期化、重度化和多样化的高龄老人照料服务需求增大

在高龄老人群体不断壮大的同时,其中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照料的失能或失智老人也随之增加。低龄老人依靠养老金和夫妻问互助可以单独生活,高龄老人中则可能因为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疾病而使需要重度长期照料的人数迅速增加。同时由于老年人经济支付能力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多,对照料服务供给也提出多样化要求。据同上海情形相似的日本人口统计资料,“1995年时65岁以上老人中每千人即有194.5人日常生活需要协助与照护”,而在70岁以上老人中,这个数据是221.9人,在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中,这个数据将更大。

4.女性就业者的增加和长期照料服务提供的减少

一直以来,女性在高龄老人的家庭照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年轻女性平均受 教育 年限逐渐增加,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中年女性就业、再就业和兼职的比例也非常高,因此妇女花费在家庭中的时间在不断减少。工作与家庭分离的职业妇女,在长期照料服务提供方面,不但照料时间无法保证,而且照料质量也在下降。这种变化的直接结果是长期照料提供的减少,使得依靠儿媳、女儿长期照顾高龄老人的传统家庭照顾方式崩溃。

5.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和老年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

上海未来30年老年人口高龄化所形成的“高龄洪峰”,使老年抚养系数从2000年的26.1%上升到2006年的28.1%,而且其中迅速增加的高龄老人数使老年抚养系数的强度不断增大,将对目前已处困境的老年社会支持形成巨大的冲击。老年社会保障主要包括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其中以老年社会保险为主。老年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首先,迅速增加的高龄老人将使养老保险金的支付年限迅速延长,加之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增值机制尚在完善之中,未来30年上海养老保险将面临挑战;其次,迅速增加的高龄老人将是医疗保险的主要受益者,其自身的健康状况较差,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长期医疗照护将使医疗保险也面临风险,加之医疗技术提升和医疗费用的大幅上升,未来30年上海医疗保险也将面临挑战。未来老年社会保障支出居高不下,将对社会建设带来重大压力。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 居民储蓄率 关系 抚养负担

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GDP排名位于全国第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省也保持着较高的国民储蓄率,2010年已高达58.39%。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城乡居民存款储蓄额已达23334.8亿元,占当年总GDP的56.33%;企业部门储蓄额为19148.59亿元,占当年总GDP的46.22%;政府部门储蓄额569.95亿元,占当年总GDP的1.376%。从统计数据来看,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对江苏省高储蓄贡献较大,企业储蓄所占比例较小。

现有的关于高储蓄率的形成原因,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比如: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男女比例失衡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等。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国际上将年龄在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总数占总人口数的 7%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起点,根据该标准,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在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快。那么江苏省的高居民储蓄率和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验证。

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理论介绍

现有的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Medigliani(1954)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CH)。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这时家庭中基本上没有储蓄或有很少的储蓄。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需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退休以后,收入下降,这时需要依靠年轻时的储蓄来消费,从而社会储蓄率又会下降。1976年,Medigliani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认为储蓄率会随被抚养人口的比例上升而下降,随劳动者人口比例上升而上升。

LCH理论是从微观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的关系,Coale and Hoover(1958)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人口转变过程的“抚养负担假说”(Dependency Hypothesis,DH)。该假说认为,下降的婴儿死亡率和上升的生育率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背负的少儿抚养负担上升,导致社会储蓄随之减少。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经济活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劳动年龄人口背负的少儿抚养负担减轻,社会储蓄也增加。最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表现为巨大的老龄抚养负担,这将削弱储蓄力度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文献综述

一些学者以生命周期理论和抚养负担假说为基础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Loayza等(2000)在Schmidt(1996),Higgins(1998)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少儿抚养负担比和老年赡养负担比与储蓄率呈负相关关系。Kraay(2000)通过不同国家截面数据的估计,认为老年抚养负担比对社会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作用,而少儿抚养负担比对储蓄的影响并不显著。汪伟(2009)运用中国1989-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得到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影响为负,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影响为正,且均显著。李魁(2010)通过采用全国30个省市1990-2006的面板数据,主要运用二步系统GMM法进行研究,发现少儿抚养负担比对储蓄率有负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老年赡养负担比对储蓄率有正的影响,但是效果不显著。王麒麟、赖晓琼(2012)以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usman检验,实证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城乡差异。

总体来看,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利用面板数据对储蓄率进行整体的研究,较少将其细分,并且具体到省际的研究也较少。本文研究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江苏省关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数据、变量选取

由于本文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选择江苏省199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分城乡差别的特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CS)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US)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储蓄额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额与各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在作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解释变量里,本文选择少儿抚养比(FC)和老年抚养比(FO)作为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假定N、L、O、C分别表示总的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14-64岁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人口)和少儿人口数量(0-14岁人口数量),少儿人口抚养负担比FC用C/L表示,表示每100名劳动力要抚养的儿童数量,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比FO用O/L表示,表示每100名劳动力要赡养的老人数量。从微观上来讲,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居民储蓄率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引进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用NR表示。

以上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整理得来,由于考虑到各种数据指标的可得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数据区间选取为1995-2010年。

实证分析

由于时间序列往往存在非平稳性,为保证建立的回归有意义,应先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

(一)平稳性检验

本文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与与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关系,选取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城镇居民储蓄率(CS)和农村居民储蓄率(US)分别与少儿人口抚养负担比(FC)、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比(FO)、人口自然增长率(NR)的协整关系。各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知,上述序列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原序列平稳外,其余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均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

从上述ADF检验结果可知,城镇居民储蓄率、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少儿抚养负担比、老年抚养负担比、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协整的必要条件。分别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自变量进行OLS估计,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CS=50.39658-1.586298FC+ 0.302968FO+2.728209NR (1)

t= 2.5987 -7.0439

0.294812 2.8644

R2 =0.9029, F=33.3552,DW=2.0091

US=-2.866137+0.970690FC+ 0.896333FO-4.244340NR (2)

t= -0.154251 4.498764

2.9103 -4.6510

R2 =0.9057, F=22.3758,DW=2.40739

上述模型回归效果比较理想,然后对上述两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E1和E2进行平稳性检验,仍然采用ADF检验。若平稳则可证明上述变量之间是协整关系,具体结果见表2。

通过对两个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E1和E2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E1的t检验值为-6.971217,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E2的t检验值为-3.87219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两个残差序列均平稳,意味着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根据上述协整方程,分指标情况看:第一,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负,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影响为为正,并且影响效果显著;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影响和农村居民储蓄率影响均为正,但是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影响不显著,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影响。第二,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负的影响大于老年负担比对其正的影响,少儿负担比每下降1个百分比,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加1.586个百分点;老年负担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约0.303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大于老年负担比对其的影响,少儿抚养比下降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下降0.971个百分点;老年负担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上升0.896个百分点。第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正的影响,其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加2.728个百分点;但对农村农村居民储蓄率有负的影响,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下降4.244个百分点。第四,从常数项来看,城市居民存在更多的自发性储蓄行为,农村居民相对来说自发性储蓄比较少,这个可能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高低有关。

(三)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分析证明城镇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根据协整理论,存在协整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各个影响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指标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变化结合起来。先对各自变量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进行回归分析,纳入误差修正项,建立误差回归模型(3)和(4):

DCS=12.46441+0.540489DCS(-1)+0.577721DFC+1.568364DFC(-1)-1.743938DFO-1.686220DFO(-1)+11.89308DNR-10.45389DNR(-1)-0.919043ecm (3)

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常数和误差修正项的t值分别为:

t=(-1.958373),(2.965464), (3.050599),(2.391702),(2.944830), (2.952219),(-2.378873),(-2.763881, (-3.109256)

R2 =0.8919 F=21.29877

DW=2.553747

DUS=-14.39142-0.121804DUS(-1)-0.527489DFC-1.25919DFC(-1)+ 1.685201DFO +0.950451DFO(-1)+ 5.010568DNR-1.647784DNR(-1)- 0.591880ecm (4)

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常数和误差修正项的t值分别为:

t=(-1.978498),(-2.332162), (-2.402645),(-1.987975),(2.539363),(1.890086),(2.373466),(-2.063968)

R2=0.9124 F=21.419295

DW=2.018500

以上数据说明上述两个模型拟合度较好,变量之间无明显共线性。误差修正项为负,说明均衡误差对短期波动收敛于长期均衡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当城市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出现不适应时,误差项能够在其中起到迅速调节作用。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进一步考察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关系,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判断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知,老年人口负担与城镇居民储蓄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因果关系,少儿人口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由表4可知,少儿人口负担比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老年人口负担比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五)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反映少儿负担比和老年负担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可通过绘制脉冲响应图来衡量。

由图1可知,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约从第1年持续到第20年,影响最大的是前10年,在第15年后开始逐渐减弱。

由图2可知,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持续时间长达15年,影响最大的是前8年,在第10年后开始逐渐减弱。

由图3可知,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同样是个长期的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前5年,从第7年后影响开始逐渐减弱。

江苏省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影响,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使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农村居民储蓄下降,这可能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有关。江苏省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229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911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2.52倍。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少儿负担减轻了,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能够储蓄的钱相对增加。老年抚养负担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模糊,城镇社会保障政策的相对完善,而且老人有更多的再就业机会等原因,使老年抚养负担的增加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没有太大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除去日常生活消费开支外,能储蓄的钱相对较少。少儿负担的减轻,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增强。虽然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正在逐步贯彻实施,但各地还是存在差别,同时人口抚养负担对农村的影响年限长于城镇,所以农村老年抚养负担对农村居民储蓄仍然存在正的显著影响,预防性养老储蓄在农村还是比较普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不同效应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成熟。

结论

本文对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江苏省少儿抚养负担比和老年负担比对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少儿人口抚养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储蓄率存在因果关系,老年人口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因果关系。同时绘制脉冲响应图,说明人口抚养比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长期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人口抚养负担对农村的影响时间年限长于对城镇的影响时间年限,抚养负担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相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来说更加深远。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特别要鼓励城镇居民消费,用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完善和贯彻实施农村养老保障政策。

参考文献:

1.Anselin,L.,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

2.Loayza,N.,Schmidt-Hebbel,K.and Servn,L.,What Drives Saving across the world,Review of Economincs and Statistics,2000,82(2)

3.Kraay,Aart.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2000,14 (3)

4.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09(7)

5.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兼论中国的人口红利[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6篇

据《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历经3个月的推荐评选,由中国劳动保障报社主办,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2010年诺华杯中国医保十大新闻”目前在北京揭晓。《社会保险法》为医保制度建设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医保覆盖人数逾12.5亿人等代表2010年我国医保事业发展的亮点新闻入选。

2010年诺华杯中国医保十大新闻是:

一、《社会保险法》为医保制度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二、我国医保覆盖人数逾12.5亿人;

三、我国参保者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四、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关系可转移接续;

五、我国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六、我国加快推进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七、参保者用上了新版医保药品目录;

八、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确定重点联系城市;

九、我国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快速推进;

十、医保制度城乡统筹探索中前行。

昆明6县市区试点医保“三险合一”

据《昆明日报》报道“将在主城4区及安宁、呈贡新区试点实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项保险的‘三险合一’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医疗保险均等化”。谈及“十二五”社会保障,人大代表范光华说。

我国现有的医保制度有3个险种,分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前这3个险种还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筹资标准、报销待遇都不相同。范光华说,“三险合一”将整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3项分类保险,然后拉平报销支付额,变成所有人群的医疗保险平衡、均等化。昆明试点“三险合一”医保后,意味城乡居民享受相同的医疗保险待遇。

北京9家医院试点电子病历

据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报道从2011年1月4日起,北京市9家医院启动电子病历试点。未来5年内,该市居民将拥有自己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

据介绍,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9家医院诊断、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药物、出院情况等信息,都将统一汇集到总索引库,且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实时更新,医院和医疗管理部门都能查询到。如有用户登录、访问患者电子病历,系统将自动生成、保存使用日志,医务人员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历进行修改时,系统将自动记录并保存修改内容、修改人、修改时间等。据了解,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姓名、性别等个人基本信息,血型、过敏史等健康基本信息,传染病、精神疾病等疾病信息,重大手术、治疗等诊疗记录。

张家界市5篇医疗保险学术论文获国家省市奖励

本刊综合在2010年中,张家界市有5篇医疗保险学术文章分别获国家省市奖励。其中《破产改制经营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障情况调研报告》和《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流向研究》两篇文章在2010年7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分别评为2008~2009年全国社保经办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论文。《张家界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衡运行背后的问题与风险》和《居民医保社区首诊转诊制度问卷调查报告》两篇文章在2010年2月被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分别评为“湖南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研究会2009年度医疗保险学术论文征文活动”三等奖;《困难职工医疗保障情况调研分析》被中共张家界市委,张家界市人民政府评为张家界市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据统计,张家界市自2000年1月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几年以来,共撰写医疗保险学术论文30余篇。分别在《医疗保险》、《中国医疗保险》、《中国社会保障》、《中国医疗保险研究》、《社会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研究》等杂志刊物上发表。

北京出动300人严打利用社保卡骗取药品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北京市药监局联合有关部门,出动300多名执法人员,在北京市医院周边、互联网络上同时展开行动,采取网络监测、专项检查、市场巡查的形式,对非法收售药品及利用社保卡骗取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严密防控。

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王福义说,北京市药监部门为净化网络药品环境,联合北京市通信管理部门,及时关闭非法收药网站。去年一年,北京市药监局监测到IP地址在北京市的非法涉药网站41个,并全部移交通信管理部门予以关闭;检测到IP地址为境外或外省的非法涉药网站205个,并全部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调国家通信管理部门进行关闭。现已屏蔽非法收药链条150条,清理信息1530条,“收药”帖吧第一时间予以关闭。

18种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江苏医保

据《南京日报》报道日前从江苏省人社厅获悉,2011年起,脑瘫肢体综合训练、社区康复测查等18种医疗康复项目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需康复治疗的参保(合)人员持卡就诊实行即时报结。

该优惠适用对象包括: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且需医疗康复的参保(合)人员,需抢救性康复的0~6岁残疾儿童,需适配辅助器具的持证肢体、视力残疾人和0~6岁听力残疾儿童。纳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自付比例,定点康复机构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自付比例。

上海“第二医保”将大幅提高标准

据南海网报道为配合上海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而推出的工会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从2011年1月1日起作出调整:保障范围有所扩大,如“特种重病保障计划”新增加保障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和严重Ⅲ度烧伤。给付力度大幅提高,如“意外伤害保障计划”的身亡给付金额从5000元/份提高到10000元/份。保障计划的份数有所增加,如“特种重病保障计划”和“女职工特种保障计划”最高可参保份数均提高到3份,最高给付额相应调整至30000元。

工会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已覆盖了上海60%的在职职工和95%的退休职工,有效会员达725万人次,累计为665万人次职工办理了住院、大病等疾病给付37亿元,被称为“第二医保”。

海南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药品加成将取消

据新华网报道从海南省卫生厅获悉,海南省2011年将进一步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着重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药品加成将取消。

据悉,2010年,海南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海南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试行)(2010-2012年)》已起草工作完成,现已报省医改办;率先在全国推行以独立第三方社会专业化机构对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施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评鉴及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新模式;探索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开展临床路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等试点工作等。

“家庭医生式”服务2012年年底覆盖北京所有家庭

据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报道北京将推广

“家庭医生式”服务,2012年年底将覆盖北京全部有意愿接受此项服务的家庭。

“家庭医生式”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在自愿签约、规范服务的原则下,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服务协议。为保证服务质量,一个“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最多签约家庭不超过600户。所有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都可以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没有户籍限制,可以免费获得健康咨询等服务。

成都启动专项整治医保基金骗取套取行为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今起到3月底,成都将开展专项整治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在此期间,成都市人社局将会同市卫生、医管、药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开展违规、套取医疗保险基金违规行为进行检查整治。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追回基金;对套取、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行为,将依法严处。

南昌:残疾人康复项目有望纳入医保范围

据《南昌日报》报道

日前从南昌市残联获悉,2011年起,江西省将投入3000万元为全省15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同时江西省将为200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救助,为20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1000名肢体缺失者免费安装大、小腿假肢各500条等。

辽宁省两年内实现医保“一卡通”

据《沈阳晚报》报道两年内,辽宁省内其他城市居民来沈阳看病,带张医保卡就能结算……1月11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会。蒋斌副厅长表示,辽宁省2011年将全面启动省内异地就医的即时结算工作,在两年内完成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建设。

“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省。5个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沈阳市已经基本实现了市级统筹。不久,全省范围内的异地就医结算会在几个市先做试点。沈阳肯定是试点城市之一。按照计划,一两年之内就应该能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异地就医结算了。那个时候,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如果来沈阳看病,只要经过了当地医保部门的批准核实,来到沈阳后一刷医保卡,就可以在沈阳就医了,报销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不停地垫支与跑腿了。”蒋斌说。

昆山城乡居民大病报销“不封顶”

据人民网报道2011年月1日出台的昆山医保新政规定,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一样,取消大病医疗保险20万元/年度封顶线。

昆山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调整内容包括:取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金20万元的年度封顶线,参保人员超过20万元以上符合结付规定的医疗费用,继续由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报销95%;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规定,首次将因病情需要使用血制品及急救、抢救、特殊适应症用血的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保报销范围;年度内第二次住院起付线标准为首次的50%,第三次及以上统一调整为200元。与此同时,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也作了相应调整,市级财政2010年补贴总额达到3450万元。

青岛提高城镇职工医保支付限额

据健康报网报道从2010年12月起,山东省青岛市城镇职工医保统筹金最高支付限额再增3万元,达到了15万元。这是青岛市自实行城镇职工医保以来作出的第5次调整。加上20万元的大额救助金,青岛职工参保人可享受每年最高35万元的报销标准。这是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目前披露的信息。

杭州医保元旦实现一卡通参保者就医可实时结算

据《健康报》报道从元旦开始,可以在杭州各城区的医院直接刷卡就医,不用自己先付费再回去报销了。据悉,从2011年元旦起。杭州市医保一卡通的范围为所有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老年居民医疗保险、少儿医保、大学生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使741万人享有了便捷就医的实惠。

医保一卡通是杭州市“十一五”期间为民办实事的十大项目之一。经过杭州市劳动保障局、发改委、财政局、卫生局、物价局等主要部门和市辖各县(市、区)紧密配合协作。于2010年11月底圆满完成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信息系统的改造。杭州市民服务中心从2010年12月24日开始,面向市辖萧山、余杭2区和淳安、桐庐、建德、临安、富阳5县(市)发放市民卡(社保卡),由此奠定了医保一卡通全面实施的基础。

广州新医改方案公布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政府日前公布了《广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下称《方案》)及四项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围绕基层医疗、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三大项进行,希望通过医改方案分流大医院“人挤人”的看病难现象。

《方案》对市民健康规划十分详尽,除了医保、用药、扩大健康档案建档范围外,就连儿童“牙齿健康”问题也列入此政策。而亮点在于逐步实现“全民医保”到“全民参保”这一艰巨目标。

复合药纳入四川省基本医保药品目录

据《成都商报》报道目前从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在《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0年版)原有药物基础上,四川将把复合药纳入此目录,按乙类药品管理。有意愿的药品生产企业,可在2011年1月20目前提出申请。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明确,申请纳入《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复合药必须是由该目录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西药品种组成的复合药,且其药品通用名称未列入《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复合药的剂型,应与列入《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西药单品种剂型相同;复合药在四川省的中标价格不得高于其所组成药品中标价格之和。

山西医疗保障制度臻于完备

据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报道近日。从山西省人社厅传来消息,截至目前,山西全省已初步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以及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该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的一系列政策,基本解决了各类人员参保的政策瓶颈问题。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7篇

>> 网络互助成不成? 下篇:标本兼治成不成? 冯小刚挑战观众的做法成不成功? 判断男人心理成不成熟的标准 网络互助平台进入淘汰赛 国内网络互助游的安全性研究 德国TUIS互助网络与欧洲ICE计划 阿博茨科技实现网络互助行业典型应用 读书不成 不成朋友也不成敌人 基于网络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同伴互助的探索 Ad Hoc网络中的互助修复密钥分配方案 农民工创业互助组织的社会网络发展 基于web的网络知识构建互助型学习平台的设计 利用网络,搭建自主互助语文教学的平台 网络互助保障平台暗流涌动 上亿资本热追仍前路漫漫 中外大学生互助学习网络平台建设初探 构建大学生重大疾病网络互助社区的可行性分析 互助行动 互助健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网络互助成不成? 网络互助成不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睿")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 水滴互助创始人沈鹏:对于包括水滴互助在内的互助平台而言,监管是这一模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沈鹏离大病救助最近的一次经历发生在今年1月。一名美团外卖配送事业群员工的母亲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费用需要30万元,除了他自己筹集的资金,还需要大约10万元。

当时沈鹏是美团外卖的全国业务负责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在美团内部帮忙张罗捐款,前后4天总共筹措了4万多元。后来,该员工又在众筹平台轻松筹上了筹款项目,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筹够了剩余的6万元。事实上,这6元万仍然来自同事朋友。

这件事给沈鹏最大的感受是:如果有人得了重病,有资金需求,现场发起筹款的方式有很大不确定性,而且效率很低。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保险或者保险额度较低的人群,重病资金来源是极大的难题。

2016年5月,正式从美团离职的沈鹏将大病救助的想法变成现实,创办了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水滴互助”。“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标准化的预付费众筹,”沈鹏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预付费的目的是在人有困难的时候,能确保有金额支付,而不是张罗筹款,给用户一个安全感。”

简单来说,用户支付9元成为会员,180天观察期之后,能够享受相应的赔付权利,最高赔付金额30万元,该金额由平台的用户平摊,单人单次分摊不超过3元。

这种有点类似众筹也有点类似保险的网络互助方式,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但是沈鹏之前在美团的经历为他这次创业提供了起步条件―水滴互助上线之前就拿到了腾讯、IDG资本、高榕资本、美团大众点评等的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上线3个月后,水滴互助的保单会员数突破了100万人次。

沈鹏一直想创业。2010年,他作为第10号员工加入美团的时候,就有一个明确的想法,跟着美团CEO、同时也是连续创业者的王兴学经验。

一直到2015年美团年会的前一晚,沈鹏约了王兴在他家楼下吃兰州拉面,沈鹏提了他的创业想法―在普通民众有重大疾病的时候,为他们提供一种资金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可能是众筹,也可能是低利息的快速中小额贷款,也可能是保险。“但是具体方案是什么,我还没有细想。”沈鹏回忆说。

沈鹏的辞职请求在今年5月得到了王兴批准。之后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国外的“相互保险”―风险相似的人结成特定组织,共同缴纳保费形成基金,当组织中有人发生灾害损失时,由该基金赔付。

“国外的传统相互保险诞生上百年了,但是没有结合互联网的时候效率并不高,也并不比商业保险有优势。互联网出现之后,打破了地域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性,互助的力量放大了上百倍。”沈鹏说。

比如美国初创公司Lemonade,它当时被称为“P2P”保险,尚未运营的时候便获得红杉美国130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此外还有德国的Friendsurance、英国的Guevara。它们鼓励用户通过社交网络邀请好友共同结成互助关系,用户缴纳的保费资金池用来应对赔付,剩余的则返还给用户。

沈鹏成立水滴互助后,模式设计参考了这些国外的案例,也借鉴了国内的腾讯公益、抗癌公社等大病筹款平台。它将用户按照年龄分为3个群体,分别对应少儿健康互助计划、中青年抗癌计划、中老年抗癌计划3款产品。

第一笔预存费用均为9元,单次赔付人均分摊不超过3元。但是实际上这笔预存费用并不足以让用户持续享受保障,当多次赔付扣款后,账户余额不足时,用户需要充值续费。

由于发病概率不同,最终每个群体的实际发生费用是不同的,以中青年抗癌计划为例,经精算师计算,预计每个用户一年需分摊的总费用在150元左右。“我们就是想设一个低门槛,人人都能付得起,让他们先加入,享受到阶段性保障,慢慢建立感情之后,再力争一次性把这个款都付掉。”

即使是这样,水滴互助的费用也远低于传统商业保险的保费。沈鹏表示,为了区别于传统商业保险公司,他们坚决不在保费上赚成本,在公司发展初期,所有成本开支由融资支撑,而未来的盈利来源是增值服务。“专注于健康互助,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中间可以从供应方赚取一定的服务费。”沈鹏说。

足够低的门槛吸引了一些尝鲜者,通过朋友圈传播、媒体报道,水滴互助获得了第一批用户;一个多月后启动的邀请返保费又为水滴互助带去了一波用户增长,加上与美团外卖等网络平台的合作,水滴互助上线两个月会员数便达到了20万人。

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的相互保险发展缓慢,政策长期处于空白状态。2015年1月,保监会首次对外《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此举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监管层对保险行业创新的支持。

以相互保险为理念的机构也在不断涌现,2014年成立的e互助、夸克联盟,今年上半年成立的17互助等,以及更多不知名的互助平台,总计有十余家。此外,保监会今年批准了3家相互保险组织筹建。

沈鹏认为第一阶段的竞争是两件事,一是低成本、快速地获取用户,把用户规模做起来。其次是赔付,把骗保识别出来拒之门外,并给真正患病的人赔付。

至少在目前来看,有多家互联网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背书的水滴互助用户增长是最快的。更多的用户意味着更细分的群体,以及更精准的风险定价。“我们在不同的用户阶段会做不同的事情,有了200万用户,我们会把3个年龄段拆成5个年龄段,300万到500万会员时我们会鼓励用户导入健康数据,拆成更多细分池。”沈鹏说,这些健康数据合作方会有大姨吗、Keep、安心医生等。

水滴互助目前还没有发生赔付,但是已经建立好了3层审核机制。第一层由内部员工联合保险公估公司一起调查,第二层交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调查核实,最后的结果在水滴互助平台上公示。

事实上,对于包括水滴互助在内的所有互助平台而言,监管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按照保监会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它们并不符合相互保险组织的规定。今年5月,保监会专门针对互助平台回应称: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

“我们与监管层有两次交流,”沈鹏说,“首先表示的也是警示注意资金安全并且规范相关文案,其次讨论怎么做要定期交流。保监会希望我们行业内先形成个自律联盟,我还提交了一个自律联盟的稿子。”

为了获得更多的信任背书,水滴互助已经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达成资金托管协议。水滴互助上个月的互助资金公示显示,已经由招商银行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累计打款3次,共计718.6961万元。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8篇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前几年任中年级班主任,近几年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二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采摘丰收的果实。

也使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民教师的光荣所在,虽然是受了一些苦,挨了一些累,但党和人民都给予我很高的荣誉。回顾二十余年的工作历程,我的路是这样走过的:

1.在活动中陶冶孩子们的美妙心灵

1.1开展读书活动。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很强。为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我经常到书店里买一些儿童读物。如《少年百科全书》、《少年英雄》和一些连环画册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活动课,亲自指导他们读,帮助他们认生字,解新词汇。同学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多数同学把吃零嘴的钱用来买书,到处借书,向亲友们要书,通过开展这一活动,不但有利于语文教学,更主要的是染红了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1.2指导看电视。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看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少年学生,我不主张让他们看谈情说爱的故事片,也不主张看哪些舞刀弄剑的武打片,多集多幕没完没了,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我经常指导他们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故事和一些科幻影片,如"大风车"节目中《争当风车勇士》等,学生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又得到了娱乐。并且要求他们每天不准超过一小时,双休日可以廷长一点时间。我觉得看这些节目是有益无害的,能进一步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1.3督促写日记。记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明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把书中和电视上的好片断记录下来,上升感性认识,作一番评说。更主要的是坚持经常,几年来,我坚持一周检查一次日记的制度。个别日记还要写上几句评语,对于记得好的篇目,还要念给全班同学听,做以认真的讲评。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1.4开展演讲活动。演讲会不同于故事会。要求有思想性,能够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说理能力。上学期,我校举行了《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赛前我利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写作搞件,指导动作表情,我班五名同学登台参赛,个个感情饱满,慷慨陈词,博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赞扬,赵晓涵同学获得了特等奖,李洪艳获得了一等奖。

1.5召开主题班队会。主题班队会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既能澄清是非,又能达成共识;既能促进班级工作,又能鼓励先进,带动后进;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诸方能力,从而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形成良好的班风,产生如胶似漆的凝聚力。

2.在生活中规范孩子们的道德行为

学习礼仪常规,提高文明素质。本学期,由于新分班,发现个别同学上课多嘴多舌,下课说脏话,对师长不礼貌。我及时组织全班同学学习了《礼仪常规十条》并且要求学生对照检查自己,配合自控活动进行正面教育。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很快转化了这些同学。通过学习,全班同学的文明素质极大提高,对待师长彬彬有礼,同学之间热情谦恭。举止行为朴实端正。

3.在教学中搜寻差生差班的转化规律

3.1差生转化、教师心安。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又是实验课本,不可能学生的成绩都好。加之农村家长个别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于是我认真找差生出现的原因。利用应利用的时间给学生补课。到去年期末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期末统考的成绩在全乡总评中取得思品、自然全乡第一名,语文第二名的好成绩。

3.2宁肯受苦、不能落后。我们学校同年级,同学科的评比竞赛持续多年了,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失误,是要严惩的。我是一位较年轻教师,工作经验不足。于是我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认真地钻研教材,苦心钻研教法,为了及时地批改学生作业,往往都是忙到深夜。由于我的努力,我的《精心设计练习,优化教学内容》论文被评为"松花江地区三等优秀论文"。

3.3战胜疾病、坚持工作。那是零四年的十二月份,我得了慢性阑尾炎。平时常发作,疼起来就用止痛药、消炎药来维持。学校领导几次劝我住院手术,我就是不肯,总觉得不放心。有一次下班,疼的我连饭都吃不下,爱人又劝我:"咱手术去吧!我知道你的学生是两个班合在一起,不好管教,又刚刚接手一个学期,学习成绩在全乡又是下游。"我说:"这就是我坚持不去手术的主要原因。"直到一月九日,学生考完试,我才做手术,术后大夫批评了我,把病情耽误了。这时又赶上教师由人身保险转为医疗保险期间,又未能报销医药费。虽然多花了一些钱,病痛多了一些,但躺在病床上的我听到了孩子这次考试在全乡进入了前五名,心理别提多高兴了。

3.4不为索取、甘愿奉献。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计较过个人的得与失。我们是双职工家庭,爱人在单位工作又特别忙,但我很少请假,如果学校不安排统一放,那我就把假都存下了。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对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

回顾自己的教育历程,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还是微不足道的。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只有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所成就。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9篇

解放前,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孩儿,爱跟大人们去看戏,怕看电影。原因很简单,再小再破的戏园子,台上演《三岔口》摸黑武打,也是亮堂堂的,电影院―开演,里边黑咕隆咚的,所以怕。而且银幕上闪闪发亮的黑白画面,不如色彩明丽的戏台真人好看。尽管如此,老电影仍然在我童年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大胖子殷秀岑、小瘦子韩兰根演的《学府风光》、《难兄难弟》,十分逗乐,至今忘不掉。李丽华、龚秋霞演的苦戏古装片,连小孩子看了都落泪,那会儿我心目中电影上的英雄人物就是张翼演的《侠盗罗宾汉》。至于电影歌曲就是流行歌曲,周璇唱的《四季歌》、王人美唱的《渔光曲》等。现在还记得起来那使人心酸的歌词:“……爷爷留下的破鱼网,小心再靠它过一冬。”这也和我记住的许多京剧戏词一样,铭刻在心。偏偏中国电影由中国京剧生发出来,也是一种天作之合。从中国京剧《定军山》的拍摄,开始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直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王朝的灭亡,中国电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大批新的大众的电影普及到了全中国。彩色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振奋人心,黑白故事片《白毛女》、《钢铁战士》,感人肺腑。革命英雄人物刘胡兰、屹立在银幕上,光辉照人。无论是老战土吴老贵(《渡扛侦察记》)、小战士刘海泉(《钢铁战土》)都曾感动得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千千万万南征北战的中华儿女,为新中国的新一代树立了学习榜样。新时代的电影观众心态也变了。看电影不仅仅是纯粹的娱乐,而是把它当成了政治教育的大课堂。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初期,电影的宣传工作,真做到家了。当时,北京各大电影院都免费发放电影说明书,后来改成价格极低廉的“电影介绍”小册子。1950年到1951年,《大众电影》在上海发行,《新电影》杂志在北京创刊。后来,,二者又台办到了北京,一直出版至今,成为电影观众的良师益友。有了它,我看电影有了指导者,不再盲目地看,而是有意识的去欣赏电影,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与电影结下了深厚的情感。这份情缘,延续了漫长的半个世纪。现在把它写在这里,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诞辰和《大众电影》创刊55周年。

2005年,是中国电影的大喜之年。中国的13亿人将为“中国电影”这位百岁老寿星过生日。此时,我首先想到的既不是自己看过的几百部国产影片,也不是自己收藏的成百上千的电影说明书、入场券。我首先想到的是电影界的师友,其中包括《大众电影》杂志。

五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北京出的《新电影》杂志的时候,那由几十部电影画面组成的封面设计,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折叠夹页中的电影演员照片长卷更是一下子使我月不暇接。再读里面的文章,如饥似渴,真有些“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原来电影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益的,而上海出的《大众电影》,印刷十分精美,铜版彩照,漂亮极了。至今我还保存着几帧这些剧照呢!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中学生,喜欢文学,常给报刊投稿,除了写我们少先队生活,在少儿刊物上发表,也开始试着写电影观感的小文章。记得我给《大众电影》写的第一篇不是稿,而是“信”,一封写给电影《六号门》中扮演老工人刘斌的刘永才师傅的致敬信。他不是专业演员,是天津六号门的一位真正搬运工。这位朴实豪爽的老工人形象使我感动,所以写了这封信。虽然没有在《大众电影》的“读者来信”栏中发表,但是比发表更使我高兴的是,热心的编辑同志不仅把我的信转给了刘永才师傅,还转来了刘师傅给我的亲笔回信及片场小照片一帧。15年后,我出差去天津,就带着这封信与照片,寻访到了仍住在六号门的刘永才师傅。他一看这封信就认出是自己刚扫盲后亲笔写的。刘老师傅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个当年的“小观众”,临别时,他把一帧大照片赠给我留念。这帧照片一直珍藏在我的最大相册中,保存至今。一位老工人和一个中学生的友谊之桥是《大众电影》搭起来的,它也像征着国产电影与年轻观众的心是紧密相连的。

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我在《大众电影》上发表的习作中,涉及到喜剧片、惊险片、科教片、战争片等等,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儿童片的一首诗:《打开“保险箱”――给儿童电影提点意见》,发表在1956年第6期上。据说这首诗曾引起电影界老前辈陈荒煤先生的关注。也就是这一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首届导演系,干学伟先生是我们的主任教师,吴贻弓、阙文、陆建华、卢友汉(华克)、于得水、季文彦、王心语、江世雄、张景隆等,都是同班同学。

说起来是一种“巧合”。我们导演系上第一堂导演课是在北影的摄影棚,参观拍摄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那一天是1956年9月4日,而这一天,恰恰是新中国第一个幼儿广播节目《小喇叭》开播首日。冥冥中“哒嘀哒”的召唤,使我在一年后,进入了中央电台,并且真的搞起了少儿广播节目。

也正是在北影那次参观学习时,我相识了老电影艺术家魏鹤龄先生。他以一位长辈的身份,教育和感染了我。那正是我与电影处于“留恋与放弃”的痛苦中。魏老从自身经历告诉我,应该怎样战胜坎坷,投入真正人生。我与老人家成了忘年交,正如我当年为他主演的《探亲记》写的影评文章的题目那样:《革命的亲,革命的爱》,这篇文章先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后来《大众电影》转载,并引发了一场争论。至今,我深深怀念与魏鹤龄先生在北影招待所亲切接触的那些日子,一位老电影人的教诲,使我受益终生。这已经超出了电影演员与观众的一般关系,升华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此情同样深厚的还有我的电影学院老师干学伟先生。我离开电影学院后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十年,不好意思去看望他老人家,因为我是他的一名不成材的学生。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有幸在劲松车站邂逅他时,居然不敢相认,不是因别的原因和顾虑,而是因为惊异。经过了近30年,老师的面容居然还是当年模样,一点不老,这位老延安鲁艺的革命文艺战士,在我心中始终没有淡漠过。这期间,我关注着他拍摄的每一部影片,从《风从东方来》,到“”后解禁的《小二黑结婚》,我都不止看过一遍。劫后重逢,他还记得我这个当年退学的“学生”。

我考电影学院,干老师与苏联专家伊凡诺夫是主考。考导演系除了一般的面试“小品”表演(侧重于设计)等初试外,还有一个重要科目是“电影分析”。放一部未公映的新电影,随后写一篇评论文章当场交卷。“巧合”的是这部电影《南岛风云》我二月份在《大众电影》杂志社联谊会上看过,那时片名叫“难忘的日子”。这使我既兴奋,又更有把握了。也许是这点优越性,使我进入了复试,并最终录取。至于终没学成,是我个人原因。但我仍然难忘电影学院一年多的大学生活体验,感谢《大众电影》的编辑卜平老大姐对我的耐心指导和帮助。

在我放弃电影,投入广播的近40年工作中,我对儿童影片情有独钟,从五、六十年代的《红孩子》、《小兵张嘎》到一系列美影动画片,我都想尽办法,让它们以各种形式进入少儿广播节目中。“红孩子与小观众”座谈会,是我工作后搞的第一个录音报道。崔嵬同志是我们少儿广播联欢会上请来的第一位讲革命故事的电影导演。那一天,他是带着《红旗谱》中朱老忠的戏装,百忙中来到我们音乐厅,给小听众讲述小兵张嘎的故事的。我搞的《大闹天宫》的录音剪辑成为少儿广播中很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到1999年国庆50周年时,我们的专题节目《五星红旗五十年》的人选中,就采访了在北京的干学伟老师和在上海的吴贻弓同学。他们分别对小听众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中国电影人的生动事迹,以纪念人民电影50年。

五十多年来,我收集的《大众电影》,包括“”期间的全套《人民电影》,都先后转送给了西安第一代电视界好友和我们部的年轻人。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我已经很少进电影院看电影,也很少看《大众电影》杂志了。但缘分未断,电视中“电影频道”从不放过,有关《大众电影》的动态,也是经常留意的,偶而也买一本看看,然后送人。“物尽其用”是我对《大众电影》的真诚感情表达。个人收藏,束之高阁并不可取。

今年是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干学伟老师元旦的两封来信,又激发了我的电影情结。最近我又连续购买了几本《大众电影》,是想看看在新世纪我的老朋友怎么样了,她华丽多了,漂亮多了,内容也丰富新颖多了。在中国电影观众越来越少 (指进电影院)之时,《大众电影》这个曾创下全国杂志发行量最高纪录的刊物,能坚守阵地,努力办得有声有色,便是对百年国影的贡献与忠诚。我衷心祝福中国电影、《大众电影》岁岁常青!

最后献诗一首:

国影百年大众情,亿万心碑筑长城。

少儿保险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延伸服务 广义延伸服务 常规服务 附加服务 相互转化

分类号 G252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

Xun Hongmei

Abstract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s have narrow and broad sense. Generalized theory thinks that library extended service is a dynamic extension to the needs of readers. It includes regular services to meet the popular demand and also includes additional services of only a small minority group. Routine services and additional services are mutually transformed. Generalized theory solves the problem left by narrow theory. Library service attributes are decided by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Extension service is to adapt to the new library services form of today's domestic economy and the worl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The emphasis of extended servic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braries should be different.

Keywords Extended service. Generalized extended service. Routine services. Additional services. Transform mutually.

1 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的产生和实践探索

在中国,延伸服务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伴随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而诞生的。延伸是向市场延伸,更确切地说是向市场需求延伸。上世纪80年代末,延伸服务率先从科技情报服务领域开始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实践方面的探索主要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为延伸情报服务范围所做的尝试,建立经济情报信息总网[1];“中科院成都情报室课题组1987年在胆红素生产技术情报推广中从文献情报收集、技术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直到生产推广,开展了一条龙的情报服务,发挥了科技情报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之间穿针引线的作用[2]。理论方面的探索主要观点有:科技情报工作不仅要服务于科学技术,而且要积极向经济和社会领域延伸,满足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情报需求;用户第一,一切为了用户[3];以往地方情报机构坚持为广大科技人员和领导决策服务,今天应当把中小、乡镇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由单一的科技情报向经济、市场、管理等综合领域延伸”[4];由等客上门,转变为主动服务,工作上由单一型转向多层次[5]。这一时期有关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探索还很少,只有一篇论文提到了“汽车图书馆”“午夜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等新概念[6]。

上世纪90年代,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延伸服务理念被许多服务型企业接受,并从实践上进行尝试。与之相适应,延伸服务的研究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也大大扩展。通过从我校一站式检索中查到有关延伸服务论文85篇,其中涉及传统行业如运输(铁路、水陆联运、储运等)、电力和邮电等服务企业;涉及新兴行业如保险企业,互联网、数字媒体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企业性质的如产品质量监督、司法、管理等行业的机构和单位。这一时期,图书馆行业对延伸服务关注度也加大,查询到这一时期有关图书馆延伸服务论文11篇,涉及图书馆类型(公共图书馆、少儿馆、医学院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方法等内容,以及数字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等新概念。

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的发展,新技术在图书馆的不断应用,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虽然并非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但企业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给了同样以服务为终极目标的图书馆很大的启迪。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范围空间在不断扩大,而且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图书馆业界对延伸服务的重视程度加深,特别是2007年以后,图书馆界每年都召开有关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会议,学者们也纷纷投入到这项课题的研究当中,研究成果论文数量增加,2007年一年间图书馆延伸服务论文达33篇,远远超过了2000年至2006年7年间10篇的总量。2008年至2012年,发文数量连年增长,其中2008年71篇,2009年77篇,2010年68篇,2011年87篇,2012年93篇。与此同时,各类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也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而国外相关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研究要早很多,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Westbrook和Waldaman首次提出,并将此概念阐释为除参考咨询这一核心业务之外的图书馆其它服务。上世纪90年代后,他们又将这一概念做了新的界定:图书馆延伸服务是图书馆在馆舍之外提供的其它所有服务[7]。可能是由于时展和其他因素的限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只强调了空间意义上的延伸,事实上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时间和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延伸。

2 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的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对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的界定仍无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延伸服务应该是超出图书馆常规服务的额外的、附加的、辅的服务[8]。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吴汉华等。吴汉华在《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含义与边界》一文中将图书馆服务分为基础服务和延伸服务两个部分。但笔者对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认识有别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图书馆延伸服务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下简称为狭义论和广义论。

狭义论,正如前述学者们的观点:是图书馆常规服务之外的附加服务。这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这种观点对常规服务和延伸服务的划分是静态、相互分割、互不转化的;另一方面它承认延伸服务和其它各种服务,如特色服务、定题服务、专题服务有交集,但相互之间的边界又厘不清,不便于问题的研究。

广义论认为:延伸,顾名思义是一种向读者需求延伸的动态服务。它包括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常规服务也包括仅有小众需求的附加服务。附加服务又包含拓展服务(新项目)和保留服务(旧项目中)两个内容。如图1所示。

读者需求是服务延伸的最大吸附力。常规服务和附加服务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适应大多数读者需求的常规服务(或称基础服务)中的一些服务,因读者需求减少而服务量缩减,成为保留服务。读者需求完全消失的,服务也相应取消。相反,原来只有个别或少数读者需求的新项目拓展服务,如果读者需求持续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很自然转化为常规;如果读者需求消失,则服务相应消失。在广义延伸理念中,一方面常规服务和附加服务之间的性质是统一的,都是向读者需求延伸的。某一项服务究竟属于常规服务还是附加服务,由读者需求量的大小决定。二者之间所不同的只是一个量和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其他各种具体服务类型,如特色服务、定题服务、专题服务等,都是延伸服务的子集,都属于延伸服务。广义论很好地解决了狭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

3 图书馆的服务属性由其所处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决定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的图书馆深受这种体制影响,围绕计划指令运作。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也应该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主体,图书馆的市场需求当然就是读者的需求。封建藏书楼以藏多用少,甚至只藏不用为特征;近代图书馆奉行向公众开放的原则;计划经济下的图书馆以计划指令为准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图书馆则应以向读者需求延伸为理念。如果给不同时期的图书馆特性做一下描述的话,则封建藏书楼为“封闭性”;近代图书馆为“开放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图书馆为“指令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图书馆为“延伸性”。当然上述只是各阶段图书馆最主要的特性,除此之外,在每个具体阶段,图书馆还具有其他次要特性。如封建藏书楼的主要特性是封闭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封闭性是绝对的,开放性是相对的。

4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彰显不同的延伸服务特色

4.1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特点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分布范围广,身份层次多元,所需资源内容相对宽、泛、浅,主要是以未加工过的纸质图书、期刊、报纸和电子数据库等一次性资源为主。图书馆的服务主要是从时间延长、空间覆盖面增加、读者群体多元化方面延伸。

从时间上延长服务:包括实体馆在节假日增加服务时间,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通过网上虚拟图书馆不限时提供服务,开通手机图书馆业务,使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

从空间上延伸服务:包括实行总分馆制度,以总馆为中心,下设分馆,依托点多、线长、面广的分馆,形成对整个服务区域最大限度的覆盖。也可通过流动图书馆对服务未覆盖的空白区域进行延伸服务。

从服务更多的读者群体上延伸:特别注重向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延伸,如处于社会底层、低收入、文化层次低、居住地偏僻、外来务工等群体。

4.2 学术型图书馆延伸服务特点

学术型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和科学专业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不同,学术型图书馆以读者物理空间范围固定、读者来源单一、资源内容专、精、深为特点。既包括一次性文献服务又包括加工型二次文献服务,还包括和其他馆建立的各种联盟,实现资源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共享。

4.2.1 向小众和个体延伸

研究型图书馆延伸服务不仅向多数人的需求延伸,还应一定程度上向高、精、尖群体的少数人甚至个体延伸,主要是少数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研究型图书馆这种向少数和个体延伸的新型拓展服务,服务受众虽少,但意义却毫不逊色,甚至更为重要,当然前提是这种小众或者个别需求是正当的、积极的、有益的、合理合法的。往往为多数人需求的服务是普通服务,少数人甚至个别人需求的通常是高端的,价值更大的,对国家贡献力更大的服务。专业学术水平越高的图书馆这种向小众延伸的拓展服务越多。近年来,随着大学城和新校区的建设,高校图书馆读者对时间和空间延伸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4.2.2 一次性和二次性文献资源混合服务

除了一次性文献资源服务,更侧重经馆员加工后的二次文献资源的服务。研究型图书馆可根据馆藏资源状况,结合教学科研需求、重点学科建设及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需求,组织图书馆员、专家学者对本地区或对本图书馆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而形成馆员自主开发的、具有某种实际价值的知识体系,供特定读者使用。研究型图书馆还可以建设开发特藏文献数据库和重点学科重点课题、热点问题的专题特色数据库,本单位专家、学者库,本校硕博论文数据库等,为读者提供多元、特色、个性化的资源,也可以此来丰富本单位的数字资源。

4.2.3 组建图书馆联盟

组建各种形式的图书馆联盟,以方便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弥补单个馆资源不足的缺陷,是今后研究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图书馆联盟有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百链云图书馆等期刊资源图书馆联盟。

5 结语

上一篇:物流保险论文范文 下一篇:理财保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