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父亲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9-17 03:57:51

赞美父亲的名言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1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4、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6、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7、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8、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9、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0、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1、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1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14、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1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9、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0、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2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2、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23、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2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5、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26、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7、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28、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29、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30、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3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32、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33、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34、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2

故是死,逝世的意思;显是称先人的敬辞;考:原指父亲,后称已经死去的父亲;显考:对亡父的美称,徐乾学在《读礼通考·神主》一书中写到:“古人于祖、考及妣之上,皆加一皇字,逮元大德朝始诏改皇为显,以士庶不得称皇也。不知皇之取义,美也,大也,初非取君字之义。”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显妣:对亡母的美称,因此显妣和显考是美称,表赞美,古人讲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普通父母与国家谈不上立功,一般也没有什么著述,立言就更谈不上,于是大家从“德”上做文章,“显考”、“ 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

一般子女在过世的父母墓碑或灵位上题:

故显考某人的姓公讳某人的名之墓;

故显妣某人的姓氏之墓。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3

一、赞美比批评更有效

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说:“赞美和批评向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吹到。”在巴德小时候,他写了一首诗,获得了母亲的赞赏,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的话让巴德很伤心,然而靠着母亲的鼓励,他还能坚持写作,但也正是父亲的不断挑毛病,指出其不足,他才能成为著名的作家。

每次考试后,常常能在大门口听到父母和孩子的对话,家长“这次考得怎么样?”孩子:“我考了第三名”,家长:“考的不错,那怎么就没在努努力,考到第一名呢?”家长本来前一句话是想赞美孩子考的不错,但是后一句话,让孩子本来激动的心情低落下来。换做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想,“我怎么就永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呢?”“精彩极了”是赞美,“糟糕透了’是批评,它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两者看起来很简单,可要真的对孩子实施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二、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淡化孩子的失败

如果父母把孩子的一次偶然失误看的过重,那么,失败就成了给孩子心理施加压力的包袱,这包袱会越背越重,越背越大,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自我恐吓的心理习惯,孩子失败时,父母要教会孩子善加利用失败,在失败中学会教训,努力在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老舍的女儿有一次数学测试考了45分,吓的不敢回家,老舍知道后,并没有责怪女儿,而是告诉她,自己在小学时数学测试也常常不及格,这样一下子打消了女儿的恐惧心理,没有了心理上的包袱,数学测试也一次比一次好。其实,老舍的数学成绩一直很优秀。他只是适当的向女儿示弱。有时,处在困境中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父母的情感支持给孩子战胜失败和挫折的勇气,也是孩子走向胜利与成功的源泉。

父母要淡化孩子的失败,多赞美孩子的优点,使孩子因得到适当的鼓励而充满自信,长时间孩子就会形成勇于突破现状的性格,还有勇于接受新挑战的勇气,在学习中他会更独立、自信。他会不断地提高自我要求,积极主动的学习,长大后孩子的前途也会一片光明!

三、不要和别的孩子做比较,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印度的一位思想大师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用去看,不用去做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和个性,不是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孩子间的相互比较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培养都是有害的。豆豆和凡凡都是一年级学生,豆豆的妈妈总是把豆豆和凡凡相比较,“豆豆,你的成绩为什么总是那么糟,你看人家凡凡,每次都比你考的多,你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你的学习环境哪一点比他差了?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多么愚蠢的妈妈啊,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赞美别的孩子,使孩子会更加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它会使孩子放弃努力,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我们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败比。这样,更容易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信心和兴趣。我们父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孩子拿我们同比我们强的孩子的家长比,我们的感觉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所以,只要自己的孩子努力了,那就是最棒的!!!

四、不过分看重考试分数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只锁定在分数上,只追求分数的高低,那孩子就必须在细枝末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聪明才智,让人格、品德、扭曲僵化。成为考试的机器,著名数学家陈省生当年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题词是“不要考100分”。此话很有点不适实务,让人很难理解,学生不就是要争创一流成绩吗?陈省生认为,把时间和精力过多的花费在考试上,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发展和创新能力,扼杀了孩子的思维。现在的许多孩子,从小就成了考试的机器,甚至有的孩子考了99分还得大哭大闹,因为没考100分。长此以往,孩子那还来的自信心?

常言道“充满信心做事能事半功倍。”可见信心的作用是多么大。要给孩子信心,就必须不断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肯定、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使孩子有成就感、愉悦感。看到自己的发光点。让孩子做他们擅长的事,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和才智。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4

――《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

所有的父母,再忙也忙不过美国总统奥巴马。但在政务繁忙之际,这位父亲仍然能抽出时间,给自己的两个女儿亲笔撰写一本励志图画书!成为首位撰写儿童图书的美国在任总统。因此,赞美孩子,绝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赞美是有超能量的,它能让一个普通的孩子变得不再普通。但是,赞美也是很讲究的,不合时宜或肤浅的赞美也不会真正影响到孩子的内心。

这次,让我们和奥巴马这位智慧的父亲学习如何赞美孩子。同时,几位专家也给了我们很多具有含金量的建议。

赞美,光明的指引

在一个人成功的法则中,是需要一些光明的形象的。《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一书中,奥巴马这位爸爸给了孩子很多积极的暗示,用英雄人物去形容她们,让孩子心中觉得我就是英雄。这就是一种成功法则。这样的形容,就把女儿引向了光明、快乐和幸福。所以,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需要有积极的暗示,孩子更需要在心中一直有“我能”这样的潜意识。很多家长现在总是去说孩子不好的一面:你这么不行,你那么不好。结果让孩子内心里充满了负面能量和不自信。反过来看看奥巴马对女儿的赞美:你是多么富有创造力;你是多么聪明;你是多么的善良;你是多么的鼓舞人心……这些赞美任何人听了都会感到振奋,但是我们的孩子目前太缺少这个了。

希望所有父亲都能像奥巴马那样,去积极地发挥赞美的能量,挽救和保护孩子的潜意识,把赞美的话送给孩子。

让赞美站在更高处

处在目前的大教育环境下,很多父母都感觉压力太大,非常焦虑,因此对孩子的批评更多,承受不起孩子的一点退步。即使赞美,也离不开成绩和名次。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不要用年、月、日来评判一个孩子,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个孩子,重在考虑“把孩子培养成什么人”,否则孩子是走不远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才学、能力差不多的人,谁最后能够真正成功,经常拼的是人品和境界。如果我们能经常基于这样的定位来思考,就会对孩子眼前的一些缺点,一些小小的问题,甚至成绩、名次都更从容淡定一些,而朝着一个大方向,不断地用赞美去帮他提升某些我们看重的方面。若干事实已经证明,孩子不是上哪个学校才能成功,而要把他放到10年、20年、30年去看,这样就会少一些焦虑,而更能清晰自己的养育目标。

越有竞争,越要赞美

面对残酷的竞争,其实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在面对竞争和压力的时候,父母是不是能够坚信孩子“行”,这才是最大的考验!有一本书里讲过:你关注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赞美什么就拥有什么。所以,如果我们真的关注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行,即使在孩子考最后一名的时候也相信,那么你所有的言行就会传递一种信息:妈妈相信你!

所以,很多竞争,真的不是孩子的竞争,而是父母的竞争。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赞美他是最棒的,你的信任一定会让他感动,让他内心充满光明。所以,我觉得所有的父母要放宽心,首先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希望,用眼神、语言、所有的表现来赞美孩子“你行”,用诚恳的赞美来激发孩子的潜力。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者、名人,但他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赞美的学问

让赞美更具体

赞美经常是一个挑战,如果你总是用“你真好”、“你真棒”这样的言辞去赞美孩子,小时候也许还好,等孩子稍大一些,可能真的就再也无法影响孩子的内心了。所以,赞美必须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具体。要赞美孩子一个具体的想法、具体的行为和具体的品质。

形成赞美团队

有时候通过别人赞美孩子,效果更佳。所以建议家庭里生成一个赞美团队,除了爸爸、妈妈,还要有别人帮助你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孩子。

可以在大家庭里形成一个共识,在孩子的不同时期想出几个关键词,然后大家都用这个词来赞美孩子。也许在当时,孩子并不明白这个词所表达的内涵,但是大家都要说。比如孩子3岁时想培养他的观察能力,那么可能就要围绕这个词去赞美孩子;在4岁时想发展他的合作能力,就要经常夸奖孩子的合作意识;6岁时想让孩子懂得勤奋,就不断地发现他的勤奋之处并加以赞美。也许这个团队赞美的时候,孩子还没有养成观察习惯,没有意识到合作或勤奋的重要性,但当周围的人总是这么称赞他,他也就会有意识地朝这些方面去努力了。

赞美所有人

不能光赞美孩子,还要赞美家庭和生活里的所有人。如果只夸自己孩子的话,有时候可能会和溺爱分不清。那么,习惯性地赞美自己的配偶,赞美家里的老人,赞美邻居、朋友,孩子也会形成赞美意识,会生活在一个非常善意和宽容的环境里。奥巴马也不是单单只赞美女儿,他对第一夫人、妻子米歇尔更是不吝美言,在《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的献词页,他深情地写道:“此书献给妻子米歇尔――正是她强烈的爱意与生活智慧养育了如此出色的一对女儿!”

让赞美更多样

一个拥抱是赞美,一个小奖励也是赞美,甚至一个微笑都是赞美。赞美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内心一定要是真诚的。如果只是为了赞美而赞美,孩子其实是会感受到父母的虚伪的。所以,必须首先转变观念,真正学会去观察到孩子的优点和优势。所有的孩子都有非常独特的值得赞美的地方,找到这些独特之处,相信每位父母都能写出自己的《赞美你》。

及时赞美法则

我们经常进入一个教育误区:遇到问题马上批评,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埋在心里。其实应该把它调换过来:随时表扬,定期批评。只要能寻找到一点点可以表扬的事,一定马上要说出来;而对于孩子的问题,可能要沉淀一下,过滤一下,再去干预。

其实,《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中的第一段就已深刻地告诉我们,孩子在我们身边,孩子的欢笑就值得我们赞美!

卢勤: 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半的时候,我抱他上公共汽车,结果把腿摔着了,孩子立刻跳下来给我捶腿,我很欣慰地说:“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儿子四年级的时候,他爸爸要出差,我抱怨这回我可惨了,没人做饭。儿子拍着胸脯说:“还有我呢!”我说:“对对对,还有你呢!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结果他很早放学炒了两个菜,我一回家就催我洗手,给我盛饭。其实那菜他都没炒熟,但我全给吃了,一边吃一边还说:“好吃!真好吃!”后来儿子什么菜都会做了。过年的时候,他给我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我吃得美美的,称赞道:“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

父母要做高山,孩子永远是小草;父母要做大河,孩子永远是小溪。所以,我们要肯换位置,让孩子做高山,孩子就能长成高山;让孩子做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爱孩子就是要用他、夸他,但要夸到地方,还要心存真诚。

郑渊洁:两颗小石子的故事

赞美作用真的非常之大。我养狗,有时候训练它的一个小动作时就颇有感触。比如,我回家后想让它把鞋给我叼过来,如果训练的时候我总说“你真聪明”这样的话,它很快就能学会。但如果第一次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呢”,甚至打它、用脚踢它,从此这个动作它就学不会了。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开车。我儿子郑亚旗拿到驾照后带我兜风,我坐在副驾驶上。结果他开着开着轧了一个挺大的石子,把我狠狠地颠了一下。但是我说:“你轧得真好。你没有因为躲这一个石子和别的车发生剐蹭。”然后这事就结束了,亚旗至今车开得很好。可是当年他妈妈也遇到同样的情况,我当时说的是:“这么宽的路,你就非要轧这个石子啊?!要是万一车胎起了一个包,最后跑高速的时候就爆胎了,咱们就得车毁人亡。”结果亚旗妈妈从此永远不会开车了。

特别推荐

《赞美你:奥巴马给女儿的信》

在这封信中,奥巴马总统用温柔优美的笔触,向13位具有开创性的美国英雄致敬,向塑造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诸项信念致敬,读来感人至深。奥巴马总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看到了这些品质的一脉相承。

艺术家洛伦・朗的插画具有无可抗拒的魔力,让人过目难忘。不仅一下子抓住了伟大英雄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主要成就,还准确地捕捉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赞美孩子,能让他意识到自身的潜能,激发他披荆斩棘,追求梦想。赞美孩子,能让一个国家的未来更强大。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5

宋代的文人画家通过绘画,以解胸中之郁结,借以达到愉悦心情之目的。“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矧乎书画,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楮,则非印而何?”一语划破,直抒胸意,使绘画的本体美学逐步挣脱社会伦理的桎梏,进一步升华。

世人寄情抒怀的内敛与外化

借画像作为情感依托,是人们表达尊崇、爱慕、祈福乃至闲情逸趣、自娱自乐的手段。将个人内心情感外化为写真向世人传达。唐代崔徽就以写真为爱情信物,表述衷肠,“唐裴敬中为察官,奉使蒲中。与崔徽相从,敬中回,徽以不得从为恨,久之成疾。自写其真以寄裴曰,崔徽一旦不如卷中人矣。”崔徽为唐代河中歌妓,裴敬中使蒲州,与崔徽相恋,数月后,裴离去。崔思念成疾,便绘制一幅自己的写真,寄给敬中,不久相思而亡。后世遂以此为典,喻指情真爱深的女子,歌颂伟大的爱情。故事真实与否无法考证,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写真可以假借感情的信物,寄托人们无尽的思绪。为此,苏门四子之一的秦观曾写过《南乡子・妙手写徽真》,把崔徽描绘得貌美如仙,加以歌颂。由此可见,宋真的审美意味更浓,意义也更深远。

写真可以作为表现人们自娱自乐、闲情逸趣的工具,“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捻箭。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勋名将相今何限,往写褒公与鄂公”。何充秀才画苏轼像,不过是为了“好之聊自适”,还有赵元俨,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八贤王,“元俨生而颖悟,太宗尤所钟爱,不欲令早出宫,每朝会宴集,必侍左右,期以年二十始得出就封,故宫中呼为二十太保。广颡丰颐,资质严毅不可犯,其名闻于外夷。性喜儒学,在宫中时,孙为侍讲,平日与论经艺,尤所亲礼。多畜书,好为文词,颇善二王书法及飞白书,尝自绘太宗圣容”。他爱好广泛,诗文书法,样样精通,对绘画也很偏爱,自己曾亲手绘制其父圣容,这种雅致应和何充一样,自适而已。还有金代王庭筠(字子端,号黄华山主)也曾为其父写真,将其描绘得如仙人雅士,居青松碧水间,清静空闲,如入仙境,赞美之情,溢于画面。“仙人紫霞衣,危坐古松间,玉色映流水,不动如丘山。平生黄华老,得意每相关;九原如可作,与君相对闲。”画中此景,确实令人思绪绕梁,浮想联翩。

写真还可以用来展示内心的宏图大略,金海陵王完颜亮曾通过绘己像于吴山绝顶,彰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欲投鞭南下,一统江山,体现其内心强烈冲动的一次宣泄,“金主又潜使画工密写临安之湖山城郭以归,继则绘为屏而图己之像,策马于吴山绝顶,后题以诗,有‘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句,盖金主所赋也”。由于这次军事冒险彻底失败,其人也横尸瓜洲,他的深思妙想,最终也变成了临安遗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把深藏在内心的情感,诸如渴望、追求、苦闷、纠结、赞美等来之于心,行之于笔,表现于纸,外化为写真,展现给世人,才能得以解脱。

文人审美情态的记录与再现

宋代,文人学士深受统治阶级器重,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或写诗作赋,寄情山水,激情雅集;或为民请命,嫉恶如仇,一身正气;或血流战场,视死如归,丹心汗青;当然这其中也有投敌叛国、陷害忠良,令人厌恶的龌龊之徒。宋代的写真能表现出文人特有的内在思想和生活态度。但是,见之于记载和流传的写真,大部分是表现文人悠闲自适、雅然聚会的情景,用于显示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我们可以看一下传为李公麟现存的写真《西园雅集图》(图1),水墨纸本,白描入画,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李公麟与众多文人雅士,包括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秦观等名流,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做客聚会的情景。画中之人或挥毫泼墨吟诗赋词,或抚琴唱和,或打坐问禅,每个人的表情动态在李公麟笔下皆栩栩如生、动静自然,人物衣纹草石花木,每一笔线条都处理得十分精致,游动的墨线节奏率然朗快、迂回荡漾,整幅画面潇洒、隽逸、嫣然欲绝。

另外,看一下《耆英会图》,文潞公将当时的很多名士绘于耆英堂,“元丰五年,文潞公以太尉留守西都,时富韩公以司徒致仕,潞公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乃集洛中公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以洛中风俗尚齿不尚官,就资胜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闽人郑奂绘像其中。时富韩公年七十九,文潞公与司封郎中席汝言皆七十七,朝议大夫王尚恭年七十六,太常少卿赵丙、秘书监刘几、卫州防御使冯行已皆年七十五,天章阁待制楚建中、朝议大夫王慎言皆七十二,太中大夫张问、龙图阁直学士张寿皆年七十。时宣徽使王公拱辰留守北京,贻书潞公,愿预其会,年七十一。独司马温公年末七十,潞公素重其人,用唐九老狄兼故事,请入会。温公辞以晚进,不敢班富、文二公之后。潞公不从,令郑奂自幕后传温公像,又至北京传王公像,于是预其会者凡十三人。潞公以地主携妓乐就富公宅作第一会。至富公会,送羊酒不出;余皆次为会。洛阳多名园古刹,有水竹林亭之胜,诸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每宴集,都人随观之。潞公又为同甲会,司马郎中旦、程太常、席司封汝言,皆丙午人也,亦绘像资胜院。其后司马公与数公又为真率会,有约:酒不过五行,食不过五味,惟菜无限。楚正议违约增饮食之数,罚一会。皆洛阳太平盛事也”。当时传写诸公之真像,尽显逸士之风采,“然一时衣冠人物之华,水竹林亭之胜,朝野升平之象,髦老康宁之福,蔼然见于毫素,使人展卷而为之叹息企慕,恨不身生其时而目睹其事,盖有非后世俗史之所能及也”。《耆英会图》与李公麟乘兴所绘《西园雅集图》很相似,此图景物全作初春,同时它也表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态,人物形象鲜明,极尽潇洒之态。

我们再看通过绘像对当时文人学士的描绘,就更容易走进当时的生活。“荆公退居金陵,多骑驴游钟山,每令一人提经,一仆抱《宁说》前导,一人负木虎子随之。元四年六月六日,伯时见访,坐小室,乘兴为予图之。其立松下者,进士杨骥、僧法秀也。”金人所绘《苏子瞻游赤壁图》所绘苏轼游赤壁中的情景“扁舟驾浩荡,水月聊相娱。低头俯清冷,照见髯与须,仰视苍苍天,与身同一虚”。他们通过这些写真绘画记录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理念,再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音容笑貌和时代特征。

文人赞美他人与自我评价的依托媒介

“赞”是一种文体,赞文一般简洁、明了。“像赞”则表现出对所绘人物的赞美,它往往与当下的社会思潮、经济发展、人文历史、人情世故等密切相关,是文人学士生活情态、道德追求和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有自写赞和赞他人两种。汉代,像赞就已经出现了,如“初,父奉为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到了宋代则非常流行,通过它可以了解到所绘对象的很多信息。文人学士往往利用自写像赞来描述自己的经历、成败等,抒发对理想与现实的憧憬、苦闷,甚至超脱。苏轼则曾这样评价自己:“予过金山,见妙高台上挂东坡像,有东坡亲笔自赞云:‘目若新生之犊,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今集中无之。”苏轼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是一位为人耿直、刚正不阿、才华横溢,颇受争议的人物。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在改革派和元党之间,他都不被认可,备受打击。发配、流放相伴相随,一贬再贬,饱经风霜,最后陨落于常州,可悲可叹。和苏轼相对的黄庭坚也因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最后笃信佛教,以禅入诗,以诗释禅,寻找到了精神安慰,自写禅味十足诗一首:“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这是他淡泊自适的内心写照,也完全是另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再看一下对他人的写赞,像陈亮,他在《辛稼轩画像赞》中,称好友辛弃疾:“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戴四国之重。”他淋漓尽致地歌颂辛弃疾照映一世、流芳百世的英雄形象。国家之栋梁,英雄盖万世,而却无用武之地,隐含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屈膝投降政策的唾弃。宋代曹勋曾对赵伯驹(字千里)、赵伯(字希远)兄弟的写真写下了这样的像赞:“此尊者双瞳然,奋髯虬然,志趣丘壑,风神仙。昆季燕处,华萼相鲜,芝兰庭户,笔墨山川。此特妙发天藏,为金马之隐尔,讵知高视物表,居玉牒之贤。甚抱负,凌砾万象,雕龙海陆,顾丹青不可得而传也。”“天潢流派,濯秀玉潭,丰姿英发,神宇粲然。彼天下能事,琴书笔墨,固不可写,而难兄难弟,一丘一壑,亦安得而传。霜松雪竹,宗籍之贤。”赞美之词,洋溢于表。

像赞这种题材有时也会成为相互吹捧的手段,王荆公之子作《荆公画像赞》曰:“列圣垂教,参差不齐,集厥大成,光于仲尼。”是圣其父过于孔子也。死,荆公以诗哭之曰:“一日凤鸟去,千年梁木摧。”是以儿子比孔子也。父子相圣,可谓无忌惮者矣。”这里的王荆公指的是王安石,儿子对父亲写真进行赞美很正常,此处异乎寻常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赞美有点出格,父子二人皆不遗余力地吹捧对方为孔子,较为滑稽。

参考文献:

1.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李福顺:《中国美术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4.宿白等:《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2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

5.杨辛:《文潞公耆英会图考析》,《文物》,1999(12)。

6.单国强:《古书画史论集》,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

7.朱志学:《两宋“写真”的社会功能研究――根据两宋史料对宋代绘像重构》,2007年版。

(作者为中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6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他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说,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其母亲对它的评价是:“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而其父(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则对它评价:“糟糕透了!”就这样,他在“慈祥的母亲”的不断鼓励下,在“严厉的父亲”的不断提醒中,终于成长为著名的作家。他说,父母亲对自己作品的不同评价(态度),“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他还说,“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读罢此文,颇有些想法——

文中提到的两种爱,一种是来自母亲的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一种是来自父亲的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父母,有的来自老师,有的来自长辈……只是作为孩子来说,都更喜欢听“精彩极了”。正因如此,作为师者或父母,在施“爱”时,怎样把握这两种“爱”的天平,不至孩子被哪一股风刮倒,确成了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强调“鼓励式的、赞扬式的教育”,让孩子随时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这固然是很好的,我们努力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桃”,他就会不停地“跳”,这“跳”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的自主的探究。孩子有点进步了,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助其点燃智慧的火花,然后继续前进。正因如此,有人就认为我们对孩子就只能一味的鼓励、赞扬,甚至犯了错误也要变着“花样儿”去鼓励他,如果有所责备,往往就会被认为“伤了孩子的自尊”,或许还要受到这样那样的“惩罚”。这样一来,孩子永远只会听到“精彩极了”这样“极端的断言”,动不动就认为老师或家长对他“过分”了,有时还生出点事端来。用巴德·舒尔伯格的话说,孩子不被这股“风”刮倒才怪!

这两种“极端的断言”,只有体现在同一架天平上,那天平才会平衡。在孩子悲观失意的时候,有人来安慰、鼓励,使其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在孩子为自己的“成功”而洋洋自得、忘乎所以的时候,有人来及时提醒: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惟其如此,孩子才会在“爱”的天平上走出灿烂的人生。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7

“弯弯的拱桥彩虹船横跨江面,坚实的桥墩毅立江心,桥下是流不尽的江水,桥上是过不完的行人……”

夜,静得出奇。我在灯下看书,这书中的一字一名句都让我神魂颠倒,让我之陶醉,这美妙的词语更让我心血沸腾……

作者在文中写到:“我赞美桥的朴实。”是啊,因为它不管被人们安在哪里,它总是默默地在那里承担着自己的义务。而我呢,只要不顺心,便扔东西砸玻璃的,所以父母都十分疼我,把我当作手中的明珠,不让我受任何委屈。再想想桥呢,它不管有多苦,多累,它从不怨言,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作者在文中又讲到:“我赞美桥的辛勤与无私。”对啊,因为它认真地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不管春夏 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不管风吹雨打,它总是坚强地毅立在那里,却从来不向人们索取什么。回头看一看我自己,父母叫我去办点事,还跟父母讲条件,想索取一些小费等等。而不去体谅父母的心情,总让父母操心。

作者又一次地在文中赞到:“我赞美桥,但更加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这是一句多么纯真、朴实而高尚的话呀,仅仅从这一句话中,我仿佛看见了一颗颗尊师之心,听见了一句句关心的话语!是呀,老师们是一群辛勤的园丁,哺育着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老师像桥一样朴实,像桥一样辛勤,呕心沥血地为我们奉献!多少个日日夜夜啊,老师总在灯下批改作业,一句句批语,一条条红线,都寄托着老师对我们的一片真情啊!老师像桥一样无私,他们像火红的蜡烛照亮着我们,宁愿让自己燃尽;他们就像一只辛勤的春蚕,为了祖国的未来,宁愿把自己的丝吐尽。但是他们仍然像桥一样,毫无半句怨言,为我们作出他们的一切,让我们带着他们的期望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合上手中的《作文大全》,我立刻陷入了沉思之中,我思考万千,连桥都可以这样无私伟大,为何我们就不能呢?人只要活在世上,就应该活得有价值,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的人,活在这世上才有价值,值得后人的尊敬。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就一定会有为社会效力的地方。

打开窗户,看着满天的星星,心想明天肯定又是一个艳阳天,一阵轻微的凉风吹过,使我从暇想中回到了现实,随着凉风吹来了我的睡意,盖上被子,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

2

读了《桥》这篇课文,我感到正义有时会比生命还重要。

有一个村庄,早上的时候,人们被惊醒的时候,洪水早已冲到了路面上来了。人们都非常惶恐,失去了理智。这个村庄此时东面没有路,西面没有路,只有北边有一座窄窄的木桥。人们跌跌撞撞的像那个木桥涌去。木桥前,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拥戴的老汉,他让大家排成一队,要党员排在后面,还说谁要想退党就到他那里报名。突然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派到后面去。”到最后只剩下老头和小伙子都被淹到了水里。事过之后,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墓前看他的丈夫和儿子。

可想而知,那老头不顾儿女私情,公正无私,大义灭亲。在生死面前也一点也不慌张。真是不愧作为一名党员,他做到了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很是值得我们的尊敬。我想比起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党员来说,要高贵的几千倍几百倍。能像他这样大义灭亲的党员恐怕屈指可数。

由这件事情,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警察,但是他的儿子犯罪了,儿子和妻子都求他不要告诉警察。可是警察没有答应,扭头回警察局,把事情告诉了领导,亲手把儿子依法处置了。

我希望所有党员,都能够大义灭亲该多好啊。

3

当汹涌澎湃的怒涛拍打着礁岩,是谁让你踩着它的身躯过江?当呼啸奔腾的滔滔江水流过江心,又是谁让你站在它的脊背走到彼岸?是船吗?不,不是的,是一座座平凡而普通的桥。桥,它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管寒冬腊月,不管盛夏酷暑。它都在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因为它身负神圣的使命,多少年来,桥走过了多少春夏秋冬;多少年来,桥历尽了多少风霜雨雪,可它没有半句怨言。《桥》这篇文章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可敬的恩师也是一座座桥,是一座座理想之桥。当我们从这座桥上走过的时候,恩师们却一天天衰老。恩师,您的关怀就像日和月,到沧海桑田,到天荒地老。您用一生为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架起了一座座通往彼岸的桥。也许,您比起驰名中外的影视巨星,您算不上有名;也许,您比起著名集团总裁,您算不上有钱。但您忠于职守的精神却永不改变。您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和热爱的岗位。您用一生培养了祖国多少栋梁,您用一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您这种精神永驻人间!

赞美父亲的名言篇8

读我班的赵小菲同学自小就聪明伶俐,还是一个很听父母话的好孩子。读了初三后赵小菲有些变了,一丁点鸡毛蒜皮小事都会和父母顶嘴,有时还故意和父母对着干,父母问她的考试成绩怎么样,她明明考的不错,却偏对父母说考的不及格。最近气候突然变冷,小菲的母亲特意给她送去衣服,她竟当着同学们的面把衣服扔在地上,头也不回的跑进教室。父亲想跟她谈谈心,却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回到家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这令其父母十分不安,不知女儿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如何办好。

案例分析: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是与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也越来越发达,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的方法。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她们认为自己已经长成大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遇到事情自己有自己的主张,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导,她们不再言听计从,不论何事,一旦遭到反对,就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让做的事情,她们却偷偷摸摸找机会去做。但是由于她们的阅历和经验不足,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如果逆反心理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

应对措施:

“心病还得心药治”,为此,我单独找赵小菲同学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心交流解开了她的心理症结。原来刚上初三时,丽媛迷上了琼瑶小说,有一天,妈妈给她端牛奶过去,看到了课本下压着的言情小说,妈妈当场就气得把书撕了,还给了她一巴掌。她等妈妈出去后,又哭着把书从地上捡起来,把撕烂的书用透明胶一页一页粘起来。自从这件事之后,我就基本上不理我爸妈了。在和赵小菲交谈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小姑娘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妈就会给别人讲,她多辛苦,我多不理解她,可她理解我吗?偷看我写的日记,不让我接男同学的电话,同学过生日,她又死活不让我去,整天唠叨我的不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凭什么呀?我长大了,才不想被她牵着鼻子走呢”,“和家长有什么好交流的,结果还不一样?她们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木偶。” 赵小菲把这些话一连串地说了出来,看来,这些话已经在她心里憋了很久。由此我想到做家长和老师的,一定要经常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她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从主观和客观上理解她们、帮助她们,达到双方交流的融洽,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她人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胜过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在孩子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下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同时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让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甚至会产生一种适得其反的效果。为此,如果学生对教师或家长有疑惧、抵触心理,则教师和家长应用坦诚交谈和以诚相待的方法,使师生相互信赖;对自尊心受伤害而自卑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采取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给予信任,激起她奋发自信的心理,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反思与建议:

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只要父母指导得当,是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

首先,不要对孩子抱有成见。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有独立的意识便极力压制,父母反应越强烈越过分,孩子就越会坚持己见。

第二,要保持作为家长的地位。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但这种友谊不应包括地位的“平等”。你仍应是一名船长,你可以听取船员的意见,但最终决定航向的仍是你。

第三,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划脚,这只能使孩子反感。你儿子留了披肩发或是你女儿用了一种新的化妆品,你最好还是把这当作一种无害的时髦而予以接受。

第四,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有时,看起来“逆反行动”是针对你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第五,建立统一战线。孩子有时会喜欢两位家长中的一位。一位父亲也许会为女儿的亲密行为而“硬”不起心肠,并允许她享有母亲所反对的“特权”。同样,当父亲要为某件事而斥责儿子时,母亲也许会为儿子辩护。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会导致父母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个问题时,父母之间应该多商量,决定在哪些方面互相让步,然后,一起向孩子透露父母的决定。

上一篇:法制教育计划范文 下一篇:小猪的梦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