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鼓励自己的话范文

时间:2023-10-15 11:45:36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1

曾有一名被许多老师都否定的学生,在妈妈一句句的鼓励下,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进步。最终,在妈妈的鼓励下,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可见,鼓励的力量有多大呀!一句简短的鼓励,可能会让一个人改变他原本的一生,改变他的命运。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欣赏别人,鼓励别人,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有人来欣赏你,来鼓励你。

鼓励,是激励人前进的动力;鼓励,是对他潜力的一种肯定;鼓励,是对他未来的一种肯定。不过,即使一个人有他自己强大的潜力,但是如果没有推动他前进的动力的话,那潜力也是白白浪费了。

鼓励,给人以信心;讽刺,则完全相反。我们因当多鼓励别人,不要讽刺别人。因为我亲身体会过被别人讽刺的感受,以及鼓励的感受,那完全是天壤之别呀!

事例一:有一天晚上,谭美玲说:“现在考大学生完全可以说是浪费时间,就算是考上了,工资也不高。”我说:“所以说,我想大学之后,继续读博士,研究生。”我刚说完,她就冒出来一句:“照你现在,有点儿不可能,因为你现在的心思只想玩。”我的心情顿时一落千丈,只想哭,我当时恨不得说:“好像你和我的成绩还不在一个等次上吧!”但是我刚体会到被人讽刺的感受,于是,话到嘴边又落下。不过我的心里,真的好难受,又没有地方发泄。只好任由眼泪往下“奔跑”。

事例二:那一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我也要登台,因为是背诵,所以在我上台之前,我十分紧张,腿直哆嗦。不过,我的好朋友徐红群他鼓励我说:“你已经练得很好了,你一定可以得奖的。”她说完这句话,我的腿不再哆嗦了,心里也平静下来了。当轮到我上场的时候,我的心里反复地想着她说的话,坦然地走上了演讲台,从容不迫的背诵本已熟悉不过的演讲稿。最终成绩九十四点五分,二等奖。我很高兴,我也明白这个奖是来自于徐红群的鼓励。如果没有她的鼓励,也就不会有那次演讲稿的成功,更不会有那张奖状。

可见,鼓励与讽刺的差别有多大呀!鼓励和讽刺可能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鼓励是推动人往高处走,而讽刺,则是把人往低处推。

我希望我们中国的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你想一下,如果现在被讽刺的人是你的话,你会开心吗?

在别人伤心的时候,你给予别人一句鼓励的话,可以重新帮助别人找回自信。同样,你也可以想一想,如果在你孤落无助,伤心哭泣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来安慰你,鼓励你,你会感觉怎样?

所以说,鼓励虽说是一个词,但他是一个伟大,神圣的词。

鼓励的反义词是:批评。批评这个词语十分的刺眼,因为它可以刺入每一个孩子的心,每个孩子都不想听见这个词语,更不想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它,可以推倒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可以推倒每一个孩子前进的动力。我亲身体会过被别人批评的感受。

事例三:我今年买了一本语文辅导资料,上面有少许的课后思考练习题,不过,我没有在意。因为我是买来课前预习,况且我还是个小学生,非常好玩,所以没有做。

直到有一个星期,妈妈看见了,叫我要做,在学校,我尽量克制我自己不要玩,做了两个单元的作业。过了两个星期之后,妈妈再次检查后,当着同学的面,把我批评了一顿,并且在批评的过程中,还对我说:“如果你不想读或是给我们学的,那你干脆就不要读书了,直接回来种田吧!”我在上面说过被别人讽刺的感受,又加上批评我,我的自尊心一下子被这似把锋利的刀推倒了。我的心如刀较,我控制过我自己,让自己不要玩,可是我做不到,儿童玩的天性太大了。

大人们以为批评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激励,但是他(她)们不明白,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与老师的认可,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就是虚荣心,但是,我们孩子偏偏就是需要这种虚荣心,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夸奖,可能每个人都很喜欢这个词语。但是,它未必真的就很好,它也未必就是十全十美的。

事例四:记得在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不管到那儿,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夸奖我,我听了之后,不禁有点飘飘然了。由于骄傲,所以在四年级的考试中,没有考好,成绩很差。

所以说,夸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它会令人骄傲,而“骄傲使人落后”。

鼓励,讽刺,批评和夸奖这四个词语中,讽刺会令人伤心;批评会推倒别人的自信;夸奖会令人骄傲。唯独鼓励,会使人充满自信,勇敢前进。

鼓励,让鼓励在每个人的心中萌芽吧!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2

鼓励是严冬里的开水,喝了,心里暖暖的;鼓励是酷夏里的一把扇子,扇一下,浑身凉遍……

——题记

鼓励,令人扣动心匪的两个字,让我想到了那一幕。

那一次,我考试失利了,心情很糟,不想说话,只是生气的把自己关到黑暗的房间里,暗暗的流着眼泪,本来,我以为自己永远也走不出这个阴影,可就是因为那一声沉重的声音让我找到了光明:“xx,吃饭了,今天又你最爱吃的烤肉,快点了!”我心一动,飞快的跑向厨房,果然有一碟烤肉。

啊!爸爸的鼓励是一碟烤肉。

那一天,中段考的成绩出来了,我考得很不理想,不愿说话,呆呆的坐在座位上,看着成绩单,满脑子不停的责被自己,怪自己不争气,怪自己没有用。这时,语文老师好想看透了我的心思,走到我身旁,拿起成绩单,看了一下,微笑的对我说:“考得不错,在努力一点,下回肯定会考的更好的!”此刻,我看到了胜利向我招手。

啊!老师的鼓励是甜甜的笑容。

上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寄住在学校,开离了家里的那舒适的小天地。集体生活很乱,我对此没有信心,一天到晚都想着搬回家住。后来是妈妈抚着我的头说:“xx坚持着,你会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好处的。”那刻,我看到了自信的火光,现在我已经适应了集体生活。

啊!妈妈的鼓励是温柔的手。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3

短短十数年间,每当我遇到烦恼或者解决不了的事情时,妈妈总会给我一定的鼓励与引导。不记得是从几岁开始,应该还是很小的时候吧,妈妈的鼓励就开始慢慢地伴随我长大……

春天刚至,妈妈便带我去日湖玩。我兴奋到了极点,挣开妈妈的手向沙滩那边奔去,“小心一点!”后边传来了妈妈的叫声。我哪管得着那么多啊,没理会妈妈的话,不顾一切地向有着无穷吸引力的黄金沙滩跑去,可没料到,我还没跑几步就被绊倒了。“哎呀,好痛呀!”我痛苦地叫喊着,“妈妈,快过来帮我一下,我腿疼,站不起来了。”妈妈闻声而至,却不去扶我,而是蹲下身子慢慢地对我说:“相信你自己可以站起来的,加油!”她用鼓励的眼神看向我,可我早已泪流满面了。听着妈妈的话,我知道她是想让我快点学会长大,我只好自己站起来,不过,在那一刻我却学会了什么叫做坚强。虽然那时我还不过是一个天真的孩童,却已经体味到了成长的辛酸。

夏天快到了,刚经历了一场大考的我,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成绩。到了晚上,妈妈手里紧握着一份鲜红的成绩报告单走进家门。那时,我正在客厅看电视,妈妈走过来说:“这次考得不错,下次还要继续保持哦!”妈妈微笑地看着我,再一次对我说着鼓励的话,那一刻,我懂得了不管取得怎样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

秋天的中旬,我终于迈入了初中的大门。我的心中也曾有过彷徨,但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期待。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还不是很适应初中的生活节奏,尤其是本次期末考试考得并不好,我不知该如何是好,妈妈一定会说我的吧!我在心中默数着,可抬头看到的却是一抹坚定的微笑,听到的是那句暖暖的鼓励的话语。“下次加油吧!我相信你!”妈妈的话里透着一丝肯定和信任。我开始在心中给自己加油,我下一次一定比这次考得出色。那一刻,我明白了:考得不好也不要气馁,因为每一次测验都是一次对自己的重新认识,考试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4

2022中考祝福语和鼓励的话 中考鼓励考生的激励话语

3、不经一番寒傲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4、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拼搏,会拼才会赢。

5、时不我待,分秒必争备战中考。

6、山高不厌攀,水深不厌潜,学精不厌苦:追求!

7、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中考是我不懈的追求。

8、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9、学习与坐禅相似,须有一颗恒心。

10、对待试题:冷静、乐观,对待考试:认真、自信。

11、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12、将要分别的我们,中考加油一路顺风!

13、要成功,先发狂,下定决心往前冲!

14、十年寒窗磨一剑,是非成败在今朝。

1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16、锣鼓共鸣,百花齐放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17、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18、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未来。

19、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20、昆仑纵有千丈雪,我亦誓把昆仑截。

21、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22、你一定会成功的,好好考吧!祝你成功!

23、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24、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25、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6、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5

一、鼓励之中巧用谎言

物质奖励是鼓励的一种物化。它对学生的影响远不如言语性鼓励那么持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笑容,会使学生扫尽心灵阴霾,变得阳光灿烂;教师的一句话语,会使学生信心百倍、受益终生;教师的一种习惯,会使学生除却庸俗,品德高尚。鼓励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巧用谎言鼓励往往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清华学子回母校作报告时,将自己今天的成就归功于教师的鼓励。她言道:上初二时的她很平常,学习属下等,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有一次期中考试前,她从同学那得到了这次考试的数学试题,经过试做及询问,结果她考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若按她的实际水平,她只能考40多分,根本不可能取得98分的好成绩。成绩一公布,几乎所有同学都怀疑她,有的人羡慕她,有的人嫉妒她,有的人讥笑、嘲讽她,只有老师相信她并鼓励了她,说她进步很快,以后只要发奋努力,肯定还会考出好成绩。那一刻,她差点流泪,她没有想到老师这样相信她,况且同学们对她的羡慕让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与兴奋。从那以后,为了证明自己,为了对得起老师那句鼓励的话,她像发了疯一样开始学习,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久,她的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一。一年后考上重点高中重点班,三年后考上清华。报告结束后,已经两鬓斑白的数学教师对她说了真相:孩子,当时我就知道你作弊了,因为你当时的水平不可能考出那么高的分数。但我想,也许你从此能发奋图强,所以我给了你鼓励和信任。那一刻,她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那个最理解、关心、爱护她的人,没有把她当“贼”一样揪出来,而是给了她鼓励,从此让她的人生与众不同。以上实例可以看出,教师在学校或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哪怕是差生巧用谎言“你能行”、“你真棒”、“你能够学得更好”、“你将来一定能成功”等进行鼓励,学生会发挥出异乎寻常的能量,从而点亮人生精彩的瞬间,并逐步走向辉煌。

二、批评之中善用谎言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提出:“班主任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批评教育学生也就成为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教师使用的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学生写检查,甚至对学生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教师的“尊严”,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殊不知,这恰恰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则故事:一名学生在学校的花园里摘了一朵玫瑰花,被老师发现了,他眼泪汪汪地对老师说,他的外祖母病得很重,他想把这朵玫瑰花献给外祖母。这位老师把他领进办公室,十分动情地对他说:“你这样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的心灵真是太美了,你这种美德使我很感动,因此老师也送给你一朵玫瑰花。”接着这位老师又说:“至于你摘花园里的玫瑰花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你的外祖母,因为她老人家听了要生气的,老师代你赔偿好了。”这位老师再次把谎言演绎得淋漓尽致。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对摘花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地来一顿训斥,摘花学生也许会吸取这次教训,下一次变得更加狡猾。可见,教师采用谎言式的批评艺术往往能使学生自省、纠正自身的错误,从而健康成长。

三、安慰之中借用谎言

对于遭受挫折或处于逆境中的学生而言,教师安慰的话语不啻是一剂强心剂,从而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心与动力,培养自己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精神追求,使失衡的心态趋于平衡。安慰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克服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困难,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曾经有一个高三学生,平时成绩总是遥遥领先,可是一到考试,他的正常水平总是发挥失常,时间久了,他对自己的这一现状感到莫名其妙、忐忑不安,几乎丧失继续学下去的勇气,父母也是忧心忡忡。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安慰(下转11页)(上接12页)他说:“只要你养成以平常之心对待考试的良好习惯,减少焦虑、紧张的情绪,没有压力走进考场,那么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简单的一句话在孩子心理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并深深铭记在他的脑海里。从此以后,每次考试他都按老师安慰他的话去做,果然考出了好成绩。

四、尊重之中恰用谎言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只有学会尊重学生,才能恰当处理师生之间的心理矛盾,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要源自心灵深处,不能虚情假意。俗话说:“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尊重要体现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教育工作中难免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是怨恨,这时迫切需要教师克制情绪,换位思考,更加尊重理解学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里有个故事颇受启发:从前,有个人到别人的菜园里偷菜,恰被菜园的主人看见了。菜园主人不但没有制止,反而转身就走。偷菜人以为他要告官,连忙追上去。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己的家门,还把门关上。偷菜人说:“我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我现在没法做人了。”主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想知道我那菜长得为啥那么好那么漂亮,对吗?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先尝尝。”说着,他真的到园子里抱出两棵菜,硬塞到偷菜人的手里。后来,这个偷菜人成为邻里众口称赞的有好品行的人。菜园主人表面上看似“软弱”的言行,其实包含着对偷菜人尊严的爱护,更唤醒了其内心的良知,从而使其自觉地改过自新。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了恰当运用谎言对尊重的重要。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教育局)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6

教学实践鼓励教育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的好行为”。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外部奖励的适当运用,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可以促进内部动机作用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实践证明,鼓励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鼓励教育应注意机会均衡,防止“两极分化”

一般情况下,学生受的鼓励多一些,进一步就会多一点;受的鼓励少一些,有可能进步小或者不进步,甚至成绩下降。那些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获得鼓励的机会多一些,而性格内向的学生获得鼓励的机会可能会少一些;那些老师比较喜欢的学生,被提问也会多一些,获得表现的机会也多,得到鼓励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老师在开展鼓励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把鼓励的机会相对均衡地分配。要克服个人好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克服自己个人喜好,多留意自己平时关注比较少的学生。给性格内向、表现不积极同学更多机会,使他们也能得到全面进步。

要采取较好办法。为了把机会相对均衡地分配,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对那些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可以说:“这次我们请没有举手的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等等。另外,还可以采取“开火车”方法,由前至后或者由后至前地轮流请学生回答问题,让每个同学都有表现和获得鼓励的机会。

二、鼓励教育应侧重精神鼓励,防止“价值偏颇”

鼓励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可分为物质鼓励(奖金、奖品等)、精神鼓励(称号、眼神、微笑等)。物质鼓励是调动被激励者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能发挥较强的激励作用。但其不具有绝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激励作用会逐渐降低。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鼓励教育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防止学生过于追求物质,避免造成对其价值标准的误导。实践也证明只有满足学生具有自励作用的高层次精神需要,才能够激发出稳定而持久的热情,可以起到物质激励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因此,老师要经常运用激励的语言。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未来的XX家”“你真了不起”“老师非常佩服你”“你善于思考!是我们大家的骄傲”“你比老师还厉害,将来肯定有出息”等话语,要经常送给他们。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也要努力地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要经常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说:“你很有潜力,继续努力,你也会很棒的!”

老师还要善于运用无声的语言。一个期望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和默认地点头,都会让他们感到莫大的鼓舞,使教育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课堂上,有的学生想举手而不敢举手,这时教师给予他鼓励的目光,目光中传递着“你能行”的无声语言,便会激起他的勇气,获得表现的机会,引导他走向更大的成功。

三、鼓励教育应注意抓住时机,防止“错失良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在出色完成任务后,都渴望别人给予应得的承认。”现代心理学理论也认为,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作出自我判断的,而这种反应越及时,则产生的作用就越大。成年人这样,孩子更是如此。老师应当注意对于学生的行为及时予以肯定评价,一旦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对于自己行为受到肯定的兴奋感会大打折扣,而且所经历时间中发生的种种因素会令学生怀疑肯定评价的真实性,从而不利于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

鼓励教育要“锦上添花”。孩子在出色完成任务、取得较大进步时,在心里是最希望得到老师、同学赏识的目光,尤其渴望得到老师的承认。这时候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下一次可能就没有那么努力了。所以,老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鼓励教育也要“雪中送炭”。孩子有了进步、取得了成绩需要褒奖,而遭遇失败时更需要鼓励。失败时孩子会有受挫、无助之感,若不加以引导,孩子可能会产生不健康的情绪甚至丧失学习兴趣。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回答暂时不成功的时候,你最想听的话是什么?很多学生写道:“我最怕老师和同学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更怕别人来责备我,或者问我考试的分数。我最想听的话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爱拼才会赢!”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特别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过多的批评和责备只会让他们觉得很没面子。老师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希望,激发斗志,恢复信心,重新扬起快乐学习的风帆。

鼓励教育还要及时“捕捉亮点”。鼓励教育适合所有学生,不管是品学兼优还是成绩很差、品行不良的学生,老师都要用独特的眼光去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善于从平凡中找出不平凡。对他们的每一个好的表现和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的捕捉到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平时批改作业时,哪怕是一向马虎的学生偶尔一次作业写的认真,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语……这样学生既能及时地体验到被赏识的喜悦,又能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关怀,从而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四、鼓励教育应注意把握尺度,防止“过犹不及”

鼓励教育要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一定要注意把握“度”,过多、过频、失度的鼓励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鼓励教育方式要恰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一些胆小和没有信心的学生,要多加鼓励;而对一些自尊心强,有骄傲表现的学生,则要慎用鼓励,不能过分地表扬和鼓励,那样会让这类同学飘飘然,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而对于后进生,我们更要呵护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用心去沟通,去鼓励,让他们摒弃“破罐破摔”的心理,不断取得进步。

鼓励教育内容要真实。对学生的鼓励可以适当夸张,但一定要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如果鼓励虚头大而空,甚至根本无法企及,就得不到学生认同、信服,不仅在眼下不能见效,就是在长时间里也是无法实现,老师的鼓励将失去学生的信任。所以,在给学生鼓励时最好实际一些,要“跳一跳,摘到桃”,要让学生有盼头,通过一定的努力后有收获,这样的鼓励,学生才会欣然接受。

鼓励教育频率要适度。课堂上,鼓励频率要适中,不能无原则地滥用鼓励。过多、过频、过量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试图通过频繁的鼓励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愿望都是错误的,因为频繁的鼓励不仅会让学生感到烦躁、焦虑、紧张,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失量的频繁鼓励在较长时间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抵触情绪,最终会使鼓励教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陶勑恒.小学生心理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7

刚接班的时候,有位家长告诉我:“老师,我那孩子不会说话,请你帮忙多费点心。”说这话时,家长满含期待地望着我。我吃了一惊,以为他的孩子真的不会说话。我很在意这事,时时留心他的孩子。孩子名叫__,一双惊恐的眼睛,时时怯懦地躲闪着。班里的活动,她从不主动参加。上课提问时,也很少举手回答。观察之后,我下决心改变她--因为,我发现,她不是不会说,也不是不会做,而是在害怕,对自己没信心。

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孩子谈话,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并有意识地为她提供机会。一次思品课,我提了一个对一年级孩子来说挺有难度的问题:如果父母都不在家时,你一个人该怎么办呢?在我的再三眼神鼓励和动作暗示之后,她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声音又轻又低:“老师,我……我会把门锁……锁好……不爬窗子……等他们回来……” 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的安全意识,看来,我平时的安全教育还是挺有成效的嘛。我欣喜过望,同学们也楞了。机会不容错过,我在班上表扬她说:“你看人家__多能干啊,懂得保护好自己,比原先进步多了,我们都要向她学习!” 她笑了,笑得天真而又舒心。从那以后,她举手的次数明显地多了起来。

除了锻炼她回答问题的胆量,我还有意识地培养她的“说话”能力。一次,思品课上有一个说话训练的内容是问路:兰兰要到荔枝公园去,但不知路该怎样走,她该如何向老爷爷问路?思考之后,菁菁举起了手,但又担心自己说不好。我说:“万事开头难,这次说不好还有下次。再说,还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呢,老师相信你。”我让大方的__同学与她配合,模仿文中的主人公以对话形式进行表演,她们表演得很成功很出色,没有一点难为遮掩的痕迹。

有了第一次,不愁第二次,__--这个令家长和老师都发愁的同学,奇迹般的发生了变化,变得积极了,主动了,可爱极了。我想,不要小瞧一句普通的话语,它有时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改变孩子的一切。鼓励的话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使“哑巴”一样的孩子最终开口说话。

还有一次,新学期开学后的一天,我发现班里的纪律比较松散,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有的组长已起不到带头作用。为了既能改选出的新组长,又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通过竞争,从全体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当组长。

宣传鼓动之后,学生们纷纷登台“演讲”。很快,3名组长尘埃落定。忽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想当组长……”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班最捣蛋的__同学。班里有些同学已“嗤嗤”地笑起来,经常任性,有点不讲道理的他也想当组长?“他能胜任吗?”我质问自己。可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同学进步的正当要求。我望着他,他也望着我,学生的眼神告诉我:“我能行,老师,相信我吧!”我点了点头说:“老师相信你,你能做好的,是吧?”

说来也怪,从那以后,这个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回答问题积极,工作认真负责,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开始学会谦让与宽容了。看着学生的变化,我想: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他脱胎换骨呢?这就是相信,这就是鼓励。

由此可见,学生的变化源于鼓励,教学中不能缺少鼓励。人的思维能力若面团,鼓励犹如酵母。离开了鼓励的思维如死水一潭,思维中加入鼓励成分,就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学生的能力存在个别差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采取不同的鼓励方法。

中考鼓励自己的话篇8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从疑问开始。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在学生自认为无疑处抛出问题,激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思维。

教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半截蜡烛》第六自然段中这样一句话: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杰克和杰奎琳都想拿走蜡烛,为什么杰克遭到严厉的呵斥,是不是他不可爱?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学们经过激烈争论得出结论:杰克拿不走蜡烛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可爱,杰奎琳拿走了蜡烛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她很可爱,关键是少校家也有一位这么大的女儿,看到杰奎琳,少校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触动了少校的爱女情绪,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二、鼓励学生质疑,自己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也曾经说:“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这话很有道理,提不出问题是学生缺乏深度思考的表现,经常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主体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标志。教者要鼓励学生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尽量把问题提到点子上。要在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基础上,鼓励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或中心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只要教师能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环境,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往往是能提出有一定深度和耐人寻味的问题的。

三、引导学生释疑,自行探究知识

学生能提出问题,这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教师应当充分放手,给学生自,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他们自己研究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激情飞扬思维碰撞,自我砥砺,自我完善,达到对事物认识的提高。《最大的麦穗》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含义隽永丰富,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提出:既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又不一定是最大的,为什么应该先拿在手中呢?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对于这样深刻的问题,用文字语言很难表达清楚。此时,我提供了几个小故事:《小猴子下山》、新闻报道《我的奋斗经历》等材料供学生辩论,学生从故事中的小猴子:掰玉米、摘西瓜、追野兔到最后一无所获,谈到王大伯从养鸭开始踏踏实实辛勤劳动至最后创办养鸭场生产鸭制品成为老板的事例悟出:只有踏踏实实抓住眼前,做好眼前每一件事,才能有最大追求的深刻道理。

四、相机释疑引导,矫正思维方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社会经历、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及个性心理都有不同,所以,产生多种认识,甚至模糊的、错误的认识都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允许存在差异、善待差异,以鼓励表扬评价为主,从正面加以引导,达到最终能正确认识的目的。教学《爷爷的芦笛》这篇文章时,一位女同学质疑:我觉得课文中的爷爷心肠太狠了,在这样的夜晚把强强吓坏了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提出来的,如何让这位女同学提高认识,引导到对课文主旨正确的理解上。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爷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这样的夜晚爷爷有没有真正离开强强不管?从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来?通过引导,学生模糊的认识得到矫正,思维的方向将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而更准确地明白爷爷的良苦用心。

五、鼓励创新,让质疑走向深刻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的方法,避免回答问题时的循规蹈矩和人云亦云,鼓励学生不落俗套和富有创新的猜测,从而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法和求异的思维能力,让质疑走向深刻。学习完《螳螂捕蝉》一课后,一教师问学生:“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请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作出评价!”大部分学生对少年都赞赏有加,并说他机智勇敢,精忠报国是个“大忠臣”……本来课上到这里目的也达到了,应该结束了,这时有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当他站起来时却出人意料地说:“我认为‘精忠报国、大忠臣’同样可以用在大臣们身上,因为大臣们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法有问题,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达到效果。”真是观点鲜明,彰显个性。看得出他们的思维活动很积极,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跳出了惯性思维的圈子。所以结论颇具新颖性。

上一篇:感恩教师主题班会范文 下一篇:幼儿听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