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导范文

时间:2023-11-29 03:00:06

中考指导

中考指导篇1

关键词:中考作文 教材 筛选 作文形式 语言风格

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我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与之常在的东西”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过:“要深入生活,心入生活,才会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才会有所发现”。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充分感受的基础上积累写作材料。

在平时的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我经常锻炼学生深入到诗人或者作者的内心当中去感受诗文的内在蕴藉,而且经常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化用古诗文,并将好的作品在全班朗读,以鼓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这种做法无形中使学生具备了一种能力――换位思考,而且由于古典诗文无论在语言风格、思想内容、人生境界、作者情感方面都是经得起岁月洗礼的。因而,学生乐于从这个角度完成对古诗文的充分体验和感受,许多人物形象距离学生不再遥远,而是切近得如在目前。比如郑思缘同学的习作就经常被同学朗读举例如下:

看,他心中的树正在成长。他从未放弃过对桃园的向往。世俗的风没有折断心之树的任何枝叶。那是一棵桦树,正直生长,高傲地指向蓝天,越是寒冷越挺拔。心之树带给你不慕荣利的心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桦树长出枝叶,采菊东篱,悠然见山,桦树枝繁叶茂。你欣喜,你的心之树已经成长。种下一棵桦树,你无悔!

看,他心中的树正在成长。他从未放弃复兴汉室的重任。困境的干旱没有停止过你心之树的成长。那是一棵胡杨。面对干旱与酷暑,你顽强生长,你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心之树辉映着你的忠心。“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胡杨长出枝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胡杨枝繁叶茂,你欣喜,你的心之树已成长,种下一棵胡杨,你无悔!

看,他心中的树正在成长。他从未放弃过楚国的命运。君主的无视没有使他心之树枯萎,那是一棵槐树,鲜花盛开,槐香四溢。花朵的盛放代表着他对国家的。纵身一跃,在汨罗江上划出优美的弧线。槐树长出枝叶,身死志坚。至今不忘楚国情。槐树枝繁叶茂。你欣喜,你的心之树已经成长。种下一棵槐树,你无悔!

潘新和教授在《福建教育》上连载的一系列关于写作教学研究的文章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写作贴近的不是共性化、抽象化的生活,而是生命化、个性化的生活。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将教材资源的挖掘作为中考作文文学性提升的重要方法在实践中却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而且学生在理解古代名人的过程中也无形地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但由于“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文学人物的理解角度总会有所区别,将文学家们引入作文自然就呈现出千姿万态的效果,文学个性也就彰显无遗。将文学之沧浪之水引入作文,必然会充盈这方清澈的文学天地。

但是个性化的作文必然离不开阅读实践,作家孙犁说:阅读可以“帮助你充实生活的经验和知识”;作家陈祖芬也说:“人生没有下脚料,对于作家,一切的人生经验,都是日后写作的原材料。”因而,让学生不断地充分阅读,才能让“无米之炊”变成“钟鼓馔玉”!

为了让学生的作文形式更丰富,我在作文习作课上经常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练笔,在语言上也不断汲取汉语文学修辞和写作手法的精粹,让学生在充分体会汉语美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表达水平。

比如李卓同学的习作片段:我看到那条躁动的虫在茧中不安地挣扎,束缚她成蝶的牢笼是那么脆弱,只要一挣便可摆脱,看一看外面多彩的风景;可束缚她成蝶的牢笼却又是那么牢固,一旦挣脱,成蝶的梦想便会破灭,无处可寻。作茧的孤独与焦躁啃噬着蝶的心灵,她在漫长的等待中睡去,梦中,化蝶。在花丛中翩然起舞,在赞叹中优雅地飞翔。梦醒来,仍处冰冷黑暗的牢笼。蝶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坚强,待到化蝶之日,她定会挣脱牢笼,在香风中快乐地飞翔。而那些不能坚守一季的孤独之蝶,在提前离开茧的那一刻,便已失去成蝶的翅膀;她们本想绽放绚丽的舞姿,却不知,黑暗中坚韧的等待也是一种绽放。

学生的想象力在不断地练笔中得以丰富,我也相信,他们能在“等待成蝶”的过程中不断绽放文采之美!

子曰:“智者无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中考作文指导像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只有勇者才能攀上顶峰,看到奇绝的风景!我相信,每一位中考教师都能在这条攀登之路上收获自己最丰硕的教育成果!

中考指导篇2

一、理清故事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人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中考有关…情节”的命题范围主要包括情节的概括、线索的作用、情节间的关系、情节对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的作用等。解答此类题时,一要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来概括事件的完整:二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三要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譬如,2009年福建三明卷第19题:阅读《永不录用》,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永不录用》的情节较简单,题目已经交代了小说的中心事件,再结合小说中的人物来考虑,那情节就可这样概括填空:苦闷消沉,插班旁听一重返母校,发愤苦读一考上大学,知道真相。

二、感受人物形象。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并借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小说创作的重点。在鉴赏评价小说时,需要从作家刻画人物塑造典型性格的方法人手,去分析其对小说人物塑造的作用,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2009年中考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大致包括三种题型:一是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二是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因此,平时阅读时把握人物形象应做到:一要认真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神态等描写;二要分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辅助人物;三是评价人物切忌贴标签式地将人物脸谱化,而应当就事论“人”:四要明确小说人物的“典型化”特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譬如,2009年辽宁沈阳卷第16题:请分析小说《敲雪》中“父亲”的性格特点。解答时,只要细心读完小说,并联系“父亲”所处的环境去理解,便会很容易概括出“父亲”的性格特点:关爱子女,重视教育,坚韧,吃苦耐劳。又如,2009江苏扬州卷第23题:有人认为小说《那一扇门》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这是一道较有难度的探究题,不但要表明自己的看法,而且要阐述理由。解答时,必须认真品读小说。在把握小说情节、分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及所用手法的基础上,只要言有理即可:①主人公是“少年”。小说以“少年”的心理历程为线索,叙写了他痛改前非,最终走上正途的故事,表达了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勇敢地推开“那扇门”,就能走向光明的主题,所以主人公是“少年”。②主人公是“老人”。因为在别人远离、防范少年时,老人却主动接近他并给他信任;老人用智慧保护了少年的尊严。巧妙地重塑少年的自信。老人对少年的教育体现了他的智慧,所以“老人”是主人公。③“少年”和“老人”都是主人公。没有少年的改过自新,没有老人的巧妙引导,就没有这个故事,“那扇门”是老人和少年合力打开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他俩。

三、分析典型环境。环境是人物赖以活动的舞台,是故事发生、发展的特定场所。小说中的典型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分析鉴赏小说环境应做到:一要掌握自然环境的作用,即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暗示衬托人物心理等;二是对社会环境的阅读,要能由表及里深刻领悟其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认真体会人物关系特点。2009年中考主要有三种命题形式:一是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二是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三是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譬如,2009年湖北省恩施卷第10题:《向生命鞠躬》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捕写有什么作用?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是对文中自然环境的分析,然后从结构的角度来思考概括: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四、领悟深刻内涵。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是评价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小说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如何领悟小说的主题呢?一要从小说的题目人手,有的标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二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手:三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四要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挖掘主题时,要从小说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2009年中考主要有三种题型:一是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二是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三是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譬如,2009广西贵港卷第15题:请你找出小说《盼望》的线索,概括该文主旨。解答时,先从小说的题目《盼望》人手,通读全文后,找出其线索:海子的信:然后再读全文便可推知出小说主旨:通过父母对儿子的热切思念与儿子对父母的忽视进行对比,委婉批评年轻人不懂得关心父母的行为。

五、鉴赏写作技巧。鉴赏写作技巧的目的是挖掘小说中的美感因素。分析鉴赏小说的写作技巧,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一是从表达方式角度,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思考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思考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

中考指导篇3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二是在具体、灵活的情境中考查;三是注重能力立意,培养创新意识;四是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特征;五是关注地方实际,体现乡土特色;六是联系学生实际,强调多维关注。

以上特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体现得日益明显,我们必须牢记: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是中考取得良好成绩的根本保证。关心国家的热点焦点,是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另外,中考思想品德的体型多样,解题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选择题的方法是抓重点,即抓中心思想,抓连接词。简答题是容易得分的题型,只需要从两个方面简明扼要的作答。辨析题则是失分最多的题型。总结做题方法是遵循“三步走”的原则:一是找出材料中有几个不同的观点;二是分别分析材料中的上述观点,说明原因;三是总结出正确的观点。观察与思考:第一问: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问:答案就是我的生活。活动与探索:很多是送分的题目,所以只要作答,就能得分。方法是考生把自己当作材料中的当事人,从自己的角度作答。

总的来说还要在做题时把握以下五点:树信心,紧张而不慌张;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答案;先分层次,再答题;多角度,少嗦;再回首,查缺补漏。

下面用两个例题加以说明:

例一:从“神一”到“神六”,从火箭到座舱的每一个部件,从发射到回收的每一个道程序都是我国自主设计和生产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中国人昨天独立自主地把人送上了太空,今天独立自主地开始了“多人多天飞行”,明天还要独立自主地建立太空实验室,进行月球探测。我国入世后,有越来越多贴着“中国制造”标志的产品飘扬过海,销往世界各地。

(1)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2)谈谈这种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重要意义?

(3)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的这种精神?

参考答案之一:

(1)体现了自主创新精神。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自主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重和尊严;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使一个大国变成强国;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3)我们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勇于实践,善于思考,早日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所需要的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答案之二:

(1)体现了艰苦创业精神。

(2)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创造辉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3)我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振兴中

例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3)请谈谈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怎样响应党中央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参考答案:

(1)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①强调“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要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如答“节约资源,发展环保产业”或“限制和淘汰浪费多、污染重的企业”也可);②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相结合。③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

(3)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水龙头、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节约纸张(纸张正反使用、循环利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方便袋,不乱扔垃圾,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制止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等等。

中考指导篇4

目前各地历史中考试题中有一部分试题带有一定的灵活性,作为命题者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迁移等能力,并使试卷带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于考生而言细心审题则是做好试题的前提,尤其是带有一定迷惑性、灵活性的试题。能快速、准确地审题,是每位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愿望。为此笔者建议广大教师能对学生进行审题方面的具体辅导,以切实提高学生中考审题能力,丰富学生审题的经验。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指导学生中考历史准确审题的一些策略。

一、指导学生善于通过关键词迅速准确找到突破口

在新课改形势下,中考历史命题语言往往比较生动,不会像传统的命题方式那样直接简单枯燥地问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往往通过一些铺设性的语言、创造一定的情境来引出问题。有的以生活为切入点、有的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有的以乡土史为切入点等等。其实这样的题目往往新、活而不难,虽然表述上带有新意,但其考察的知识还是书本基础内容。所以遇到这样的题目考生大不必紧张,据笔者观察发现这种题目往往看起来表述文字偏多,学生只要善于在长句中寻找关键词,也就是所谓的题眼,即可迅速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2010年中考模拟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海宝’的设计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下列哪一事件,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其选项为: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运动D.工业革命。该题虽然以时事为切入点显得较新颖,但其实题目并不难,笔者提醒学生如果从长句中迅速抓住关键词:“人”、“个性”,再联系一下基础知识,一下子就能找到正确选项是B.文艺复兴,因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二、指导学生善于运用排除法缩小筛选或查找范围

中考历史选择题多为单选题。怎样选择出最佳选项,考生通常可以运用排除法,先把最不可能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在可能的两个当中仔细筛选,筛选时要紧贴题意并多联系书本基础知识。

例如2010年中考模拟题:“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其选项为: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笔者提醒学生首先看到“秦”字应该将搜索范围锁定在秦朝历史中,这样选项A和C可以迅速剔除,那么到底是B还是D,联系书本知识稍加思考和推敲,就应想到正确选项是B.郡县制,因为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再如2010年中考模拟题:“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国际反法西斯国家为协同作战而进行的是”,其选项为: A.莫斯科保卫战 B.雅尔塔会议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笔者提醒学生只要紧贴题意想到属于国际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的军事行动必然是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这一组织成立之后进行的,这样就能将搜索范围迅速锁定在二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前的史实中找,而正好只有A.莫斯科保卫战选项符合。

三、指导学生细心关注前置条件避免入陷阱酿失误

中考历史试题中常有一些前置信息或条件,如果考生疏漏了其中某一点便会造成一定的失误。因此教师应提醒学生对试题要完整阅读,前置的每一信息和条件都要关注、考虑。

例如2010年中考模拟题:“19世纪中期,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事件有①明治维新,②美国独立战争,③美国南北战争,④俄国1861 年改革”,其选项为: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④。笔者提醒学生该题要想选择正确,必须要注意满足三个前置条件,缺一不可。

四、指导学生善于用专题眼光看问题把握命题用意

要想审题准确到位,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善于用专题的眼光看问题,因为中考历史试题往往综合性较强。教师既然已经带领学生进行过专题复习,就应提醒学生在读题时观察该题涉及哪一专题内容,以增强心理的应对。善于用专题的眼光看题可以快速地把握命题用意,有效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现象,极大缩小思索查找的范围,尤其对于解答大题中最后带有开放性或带有总结性、灵活性的一问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2010年中考模拟主观题例的题干:“自2006年大型电视记录片《大国的崛起》播放以来,大国的崛起一直成为人们热点关注的问题,其中的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而美国被称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和‘国际警察’,研究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提醒学生看到题干马上应想到这题可能考的是美英关系的相关史实,并且在头脑中迅速想到自己所学关于这两个国家的基础史实及相互关系。有这样的心理应对做题时自然比较轻松了,而且对于最后一问:英美两国领导的共同价值观是什么?也会自然理解并准确解答。

中考指导篇5

一、着力体现“三维”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目标归纳起来实际上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知识、能力、价值观,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三维”目标。要达成以上目标,我们不仅在平时教学时要紧抓不放,在中考复习时也应坚持不懈。通过中考复习,不仅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知识基础,更要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方面下工夫、做文章,要把中考复习的过程作为检查“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过程,作为对照目标查漏补缺的过程。有关命题专家指出:中考命题一定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注重考查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着力体现“三维”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适应《思想品德》中考“”改革模式、提高政治复习效果的需要,是促使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努力突出“三为主”原则。“三为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是新课程倡导的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我们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政治开卷考试,需要学生以知识作为基础,但这些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来获得;政治中考的开放性试题,更强调的是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就需要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基于此,我主张建立这样一种复习课模式:师生共同梳理知识要点+学生看书熟悉教材、理解记忆+学生巩固性练习及师生共同评点。这样的复习模式,需要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前梳理教材和精选习题方面,在课上,教师完全是学生复习的引导和指导者,教师的责任主要就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练习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师生共同围绕教材和考纲活动,贴近考纲,讲练结合,无疑会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要有机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要有机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要将鲜活的现实问题引入课堂,供学生分析、讨论。见多才能识广,触类才能旁通。在复习过程中,务必要注意通过精讲多练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三、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有人说“中考是根指挥棒”,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这是不是在搞应试教育呢?本人认为是否定的。因为目前我们的中考改革的方向就是“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向着这个方向,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呢?在上面强调的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本人认为还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这就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充分发挥评价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学生评价”方面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我们务必要充分利用这一评价依据,督促学生不仅要努力夯实知识基础,而且要努力提高自己包括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守纪状况在内的综合素质,争取获得满意的政治学科分数。事实上如果同学们的政治学习态度和守纪状况得到了保证,其考试成绩应该说也就得到了保证,这是一种带有制约性的评价手段。

此外,要提高中考复习效果,按照新课程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还应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激励性评价手段。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不放过每一次可以赞赏学生的机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让每一位学生更多地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甜头,体会到付出后的回报和快乐。我想,这无疑会有利于创设和谐愉悦的复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刻苦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中考指导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方法 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自己二十七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就初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本是众多专家一起研究制定的学习内容,许多学生不会阅读数学课本内容,阅读课本总是走马观花,只是简单的看结论做做练习。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要求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要抓三点:一是粗读,即边读,边圈,点、勾、画,大体弄懂这节课教材的内容;二是精读,即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对需要加注的应该补充,其实这是在把数学课本读厚的一个过程,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三是研读,即当每一章内容学完以后,弄清体系,整理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其实这是在把数学课本读薄的一个过程。

同时要做好学生听课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听课要抓住以下四点:一是注意听老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目的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对例题分析、提示及解题步骤;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的剖析并加深理解和记忆;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再次要有效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思维、会想。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或练习,都要做好学生思维的指导。变式是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要善于改变条件或结论。例如可以把一些计算题变为填空题或选择题,也可以把某些判断题变为填空题或选择题等,在变中求活,在变中找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大胆的猜想精神,讲课时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二、加强数学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要我参与”转变到“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与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教师应多考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气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三、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释疑,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释疑、辩错。设疑,即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追根究底、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好求甚解、凡事多问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释疑,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疑难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把自已当成学习的主人,敢于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找问题、找病因、找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富有创新、敢于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辨错,即学生对教师的有意“示错”进行分析、判断、提高防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有时可恰到好处、有意的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显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目的。这样,可防患于未然,并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指导篇7

在以往,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面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的。这无异于临阵磨枪,使得很多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面对苛求的用人单位以及众多的竞争对手时,感到烦跺焦虑,甚至束手无策。

就业指导工作应实行就业指导全程化。所谓就业指导全程化,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养成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信息,努力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田海等,2009)。而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从大一就开始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秉承学院SPT成功理念的指导下,作为辅导员,对就业指导课有着不同方面的认识,角色的定位也进行着再思考。

1 成功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成功,这对于每个人来讲的定义都是不同的,因为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处的社会地位都不同。普遍的成功意识是现代化社会的特征,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成就而不是通过先天的赋予获取社会地位。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对成功而言,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所谓情商,是指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未来压力、合理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问题是,这样的心理素质来自哪里?从外在方面说,是来自社会语境,是在生活实践中接受了健康的文化精神;从内在方面说,则是来自自我修养,是个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净化、提高和完善的结果。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构筑积极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以上对成功意识的概述,对于本科大一新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成功意识,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好基础,是要首先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要求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要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包括能力,创新,科学的意识,还包括德育的培养和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心理态度。同时教育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决策定位,因为只有人生定位决策准确的人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并由此获得不断成功的动力(龙三平,2008)。

2 辅导员角色的再思考

那么对于刚进入高校的大一新生来说,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是首当其冲的,在校辅导员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在面对新的形势下,面对学生在对自己就业价值取向上的偏差,辅导员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从个性化培养和指导对大一新生进行就业规划的初级阶段指导。

职业规划,也就是所说的职业生涯规划。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求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开始的第一学期,通过对自己的专业定向,对自身的理想,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出一个符合实际的规划。职业生涯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生涯是个体的概念,是指个体的行为经历,而非群体或组织的行为经历。(2)职业生涯是职业的概念,实质是指一个人的职业经历或历程。(3)职业生涯是时间的概念,意指职业生涯期。职业生涯期开始于最初工作之前的专门职业学习和训练,终止于完全结束或者退出职业工作。实际的职业生涯期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差别较大,有长有短。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期最初工作之前的专门职业学习和训练就是从求学开始到系统理论学习的时间段,在这期间,大学3年或者4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学习是奠定以后职业生涯的基础。(4)职业生涯是发展和动态的概念,寓意着个人的具体职业内容和职业发展变化。职业生涯不仅表示职业工作的时间长短,而且内含着职业变更与发展的经历和过程,包括从事何种职业,职业发展的阶段,职业的转换,晋升等具体内容(徐左平等,2009:128)。

从职业生涯的内涵可以看出,职业生涯的规划绝对不是简单等同于找工作,或者说仅仅与工作有关。哈佛林(Hefferin)等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自我评估和目标设置的持续过程(引自徐左平等,2009:128)。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进入大学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为以后的就业,职业乃至人生奠定了基础。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这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这其中有部分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就该好好享受下大学生活,而不是真正来学知识的,在大学里只要过了考试,拿到了毕业证书就算完成了整个大学的学业。总认为,就业是属于大四的,到了临近毕业的时候来谈就业,指导才是最有效的,殊不知,就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学求学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就业打基础的,就业是一个大学生在拿到了毕业文凭后另一种对大学四年的成就和评价。

90后的学生,我们更多的看到了他们的个性,他们追求自我的个性,因此,要跟进时代,接近我们的学生。因为培养就业观念是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辅导员最贴近学生,最了解学生,也最受学生信赖,平时与学生相处时间相对较长,从大一开学起,我们就要向学生灌输激烈竞争的择业意识,帮助我们的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及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性格、特长、气质、兴趣、爱好、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正确认识自己,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建立合理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燕国华,2009)。

3 结语

中考指导篇8

一、目标指向不明,小组合作指导流于形式

所谓的目标指向不明,主要是指研究型学习中选题指导课的目标内涵界定不够清晰。我们从“选题指导课”这一课型的名称不难看出,选题指导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作用下,通过有倾向性地引导和激发,把学生引向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来,以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的方式,去寻找和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去整合学生提出来的若干问题,形成一个个相对整合的子课题;再在子课题形成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最终生成一个可以涵盖若干子课题的研究性主题。应该说一节课的时间,要是能实实在在的呈现出问题的产生,再到问题的二次递进归纳整合,最终形成全班共同确定的研究性主题,是很不容易的。这里面涉及到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的问题,涉及到如何科学合理地取舍学生提出的若干问题的艺术,也涉及到如何将学生零散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通过师生协作,最终概括成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研究主题的驾驭技巧。但我们的选题指导课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就我所观摩到的各级选题指导课来看,至少在选题指导课的目标内涵的界定上,除了上述我所阐述的主要任务外,还包括“指导小组合作分工和制定初步的研究方案或计划”这两大板块内容,当然还包括小组合作分工和制定初步研究计划的反馈性评价。这样的现状无疑使得广大一线教师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即本该重点解决和处理的内容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关注,倘若丢掉了指导小组合作分工和制定初步研究计划的教学内容,又有课堂教学不够完整之嫌。一线教师在纠结中变得无所适从,手足无措。最终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以“顾全大局”为基准。不是要小组合作分工吗?那咱要不就事先商量好安排好分工,要不就我叫你坐哪儿你就得坐哪儿。要么走形式,要么“一切行动听指挥。”在选题指导课目标内涵界定不明的实际状态下,小组合作分工焉有不流于形式之可能?

二、作用认识不足,小组合作指导被边缘化

选题指导课目标内涵界定不明带来的副作用不仅是指导小组合作分工的形式化倾向,更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小组合作分工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教师们会一致这样认为,既然选题指导课的重点是要解决发现问题、筛选归并问题形成子课题,并在子课题基础上最终生成研究主题,而小组合作分工是非重点教学目标,那么就说明小组合作分工并不是显得那么重要了。因此,非重点教学内容就应该作非重点处理,课堂上只要能有所呈现就算了。于是,每一次小组分工之时,就成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家里有电脑的只能干搜集资料的活计,字写得漂亮的就只能干“文书”,组长就只能是“张三”,“李四”就永远只能在一旁“呆”着……指导小组合作分工成了“领导”号令分工,走个过场而已,不必太过较真。这样的现状,又焉有小组合作分工不被边缘化的道理呢?

三、操作策略单一,小组合作指导程式化

选题指导课目标内涵界定不明带来的反面效应,还体现在指导小组合作分工过程中操作策略的机械单一。在指导小组合作分工流于形式化、面临边缘化的实际现状下,指导小组合作分工的程式化倾向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我在各级各类观摩课中,看到了若干如出一辙的指导小组合作分工的套路,其基本套路是这样的:首先是教师貌似尊重学生意愿的分工动员谈话,接着是开始看似民主和谐的小组长选举,然后是在小组长带领下的给本小组取名环节,最后是小组长带领下团结一致的集体呼号。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很少有打结,即便有也会再老师的“引导”下,一马平川。本来应该是最能彰显学生主体个性、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环节、最能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共赢的重要环节,居然如此的平淡如水、波澜不惊,足以让我们深思。

针对以上提出的三方面问题,我们不妨顺藤摸瓜,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细细分析不难发现,问题的主要成因在于,我们一直以来对于选题指导课的目标内涵界定上存在着似是而非的态度,针对研究性学习的课型研究还处在一个懵懂混沌的状态,这导致了这门课程的开展一直打不开局面,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喜人状态。沿着这样的思路思考下去,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应该落实在针对不同的课型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上,应当摈弃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状,实实在在的在开题课、过程性指导课、结题课这三大领域开展不同课型的探索和实践,真正的把选题指导课上成选题指导课,将研究性活动开展前的活动方案策划课上成方案策划课,将方法指导课上成方法指导课……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范文 下一篇:父女7日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