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9:00:19

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范文第1篇

笔者统计了2004年、2005年各类作文数量和所占比重,很能说明问题。在笔者所收集到的2005年70多套中考作文试题中,命题作文14题,占19%;半命题作文18套,占26%;话题作文32套,占45%,材料作文8套,占11%。而笔者所收集到的2004年100多套中考作文试题中,51个省市采用了话题作文,占51%;12个省市采用了命题作文,占11.8%;19个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占18%,两年的格局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变化。而2005年中考作文试题呈现如下变化。

一、话题作文:依旧风景亮丽。

2005年,话题作文依旧亮丽,这 主要是话题作文能针对自己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表现在:首先、加大对话题限制,尽可能的减少独词句的话题。如以“责任”、“幸福”等为话题,增加话题修辞或限制成分,使话题的范围尽可能的变窄,以此减少学生的“克隆”或抄袭。从2005年各省市的中考话题作文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成都的“学会理解”,湖北黄冈的“爱是永恒的”,安徽淮安的“走进和谐”;其次,在提示语或要求上,在范围的选择上或者立意上增加了一些限制性要求。如2005年四川南充中考以“战胜自我”为话题,提示语“战胜启我的过程,高尚战胜了卑劣,勤奋战胜了懒惰,勇敢战胜了怯懦,面对战胜了逃避,快乐战胜了忧伤……我们才有了一次次进步;在你的生活、学习中这样的精彩例子一定不少”,除了在立意上有明确的限制外,在选材上强调“自我”;再次,尽量避开热点、焦点以及大众化的话题,选择考生没有关注的新鲜话题。2005年中考有不少省市作出了可贵的尝试。如陕西的以“助跑线”为话题,江苏扬州的以“感恩”为话题。

形式与内容的改革,给话题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2006年,话题作文依旧火暴,并且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形式:材料与话题的结合。给考生提供一则或几则材料,学生需要读懂材料,然后从材料中提炼出话题成文,这样,既给了学生自由,文体自选,内容自选,立意自定,又给了学生限制____话题必须从材料中提炼,这样就增加了学生构思的难度,增大了文章的可信度。

二、半命题作文:欲与话题试比高。

半命题作文在各种类型的作文中,声望最好。其数量紧随话题作文之后,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给予开放,在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给了考生比较大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既便于考生张扬个性,尽展特长,又能有效的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分,此是半命题作文最受欢迎的原因。2005年的半命题作文有如下特征: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或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或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一半不拘一格;挺有诱惑力。如,“又一次”,“另一种”,同时这些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选择的空间无限的大;给考生提供了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半命题,让考生根据自己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选出自己得心应手的作文题,这种命题方式更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和作文水平发挥,颇受学生欢迎。

三、命题作文:在改革中焕发青春。

2005年依然有不少省市固守着命题作文这方天地,而且这个家族有扩大阵地的趋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已经连续三年坚持采用命题作文,表现出可贵的勇气。纵观2005年命题作文,有如下特点:形式上不断创新,一方面,创设情景,设置极具煽情,极有诱惑力的提示,以唤醒考生生活积累,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提供两道作文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内容上不断创新,考题直接切入学生生活,直逼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是焦点话题,如,2005年上海市语文中考命题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浙江绍兴市中考命题作文“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一定回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标题上或追求诗意,力求让题目粘住学生的眼球,勾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如、2005年江苏盐城市中考命题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诗意的文题就会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或标题给得宽泛,如湖北武汉的“开端”、北京的“水”、重庆市的“自嘲”,浙江省宁波的“沟通”,类似话题作文,学生选择余地大;还要特别说明的是,今年的命题作文,不少作文明确提出:文体自由;不少命题作文可适合学生自由选择文体,尽展特长,尽显才情。

四、材料作文:他日再争辉。

2004年,在话题的一片责难声中,材料作文闪亮登场了。这种方式能有效的检测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对学生有所约束,学生写作角度或提炼的话题一定是从材料中提炼而来的,不能撇开材料,另砌炉灶;而现行的材料作文在选材、立意和文体上又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空间,便于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和才情,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抄袭或者“克隆”。2005年材料作文有如下特点:材料的形式进一步增多,以文字为主,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图画和数字;文字材料比较浅显,不少阅读材料还借用议论性的文字,巧妙地提示了提炼话题或切题的走向,减少学生阅读和构思的难度。

与其他作文形式相比,材料作文资历最浅,数量最小。我们坚信:2006年,材料作文会更美好。

五、选题作文:一种时尚,更多人文关怀。

2004年,不少省市的中考作文同时提供了两到三道作文题供学生自由选择,两道作文题由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两自由组合,两道作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选题作文尽力减少或避免因考题本身给考生带来的种种局限或束缚,从而让考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所擅长的文体来展示才情,从而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人文关怀。

除了作文命题方式,应该说,各个省市中考作文所涉及的作文内容,特别是不少省市不约而同地关注热点话题,那些省市的中考作文容易出彩,为什么容易出彩?这些依然是我们要关注的话题。

一、关注社会焦点,提取校园热点。

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以加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用辨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发展是作文教学应该关注的内容。2004年江苏南通话题作文“倾听”,无锡市的话题作文“珍惜”,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江苏扬州以“让”为话题,广西自治区河池市中考命

题作文“生活的味道”,江苏徐州市的命题作文“自我与他人”,山东省烟台市的半命题作文“生活需要____”……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味道,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已经不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的各种消极的、负面的东西也开始涌进校园,影响学生的成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日趋突出。于是,作文教学把“做人”、“尊重生命”、“理解或尊重他人”作为热门话题进行训练,借此来渗透德育教育。而这一点在中考作文同样也有所反映。2005年江苏常州的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江苏省南通的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湖南常德市的命题作文“我很重要”,其用意更加明显,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芳香”,认识自我的价值,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素质教育”是前几年关注的焦点话题,2005年吉林省中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请重温下面《安徒生与爱因斯坦:童心爱心之楷模》……为此就要保持他们的童心,尤其是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让他们从‘数学奥林匹克’的题海中跳出来,让他们在为应考而死背硬记的书山重压下透一口气,让他们有提问质疑和思索的时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让他们有按个人兴趣探索的自由……”这些文字一定会赢得所有学生的共鸣,相信这个省的中考作文一定是佳作叠出。同样,2005年浙江绍兴市命题作文“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无疑切入学生的兴奋点,这个市的中考作文一定是浮想联翩,创新叠出。

二、提倡质疑探究,学会真诚对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同时,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与人相处,中考作文在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方面一定要有所作为。2005年浙江台州的“求知”话题,四川资阳市的以“书”为话题,江苏盐城市的命题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湖南常德的命题作文“我很重要”,北京市的以“开端”为话题,宁波市命题作文“沟通”,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半命题作文“走近____(伟人、名著、自然、科学……)”,前者在于引导学生永远保持“求知”的欲望和勇气,在“书”中求知,在生活中求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求知中质疑;而后者则无论是“我很重要”、“开端”,还是“沟通”、“走进____”,无不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真诚对话,辨证认识自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镇江市中考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叙述“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弗兰克用艰苦的积蓄开办银行意外破产:后,他勇于承担责任,历经十几年的艰辛,尝还债务的故事,相信这则材料一定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三、体现人文精神,感悟现实生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命题者非常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考查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因而感悟生活也是中考常常光顾的一个内容。2005年连云港市的以“分享是美丽的”为话题,山东省的以“放大优点”为话题,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四川省成都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湖北省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山东省烟台半命题作文“生活需要____”,浙江温州的半命题作文“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江苏宿迁市的命题作文“掌声又响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重庆中考材料作文:“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撇,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撇,那么‘人’宇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或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或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四、走进心灵世界,抒写亲情友情。

成长,一个苦涩而永恒的话题,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需要一个独抒心灵的天地,倾诉情感的港湾,在成长的过程中,亲情、友情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这也是学生作文关注的一方天地。2004年杭州的“心灵的距离”,广东省以“声音”为话题,山东省济宁市的命题作文“我经历的一段真实的生活”。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的“希望”,湖北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江苏省泰州市命题作文“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浙江绍兴市中考命题作文“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 河南省半命题作文,“幸福原来____”。走进初三,学习猝然紧张,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内心焦虑不安。在生活中又缺少沟通,缺少交流,缺少疏导,没有倾诉的机会和场所,这类题在于引导学生倾诉内心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

五、热爱自然万物,保护生态平衡。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既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这一点在近两年中考作文有所体现。如2004年贵阳市的“山水”,宁夏的“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2005年临沂市的“感受自然”等体现了这一特点。关注自然,提倡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类命题在今年有所减少,明年很难说不东山再起。

六、学会理性思考,提倡辨证思维。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成熟的时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考,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2004年福建省遂宁的“成功的秘诀”,湖北省仙桃市的“位置”,湖北荆门市的“成长需要压力”,浙江省宁波的“小”或“小和大”,2005年江苏淮安市的“认识自己的特长”,江苏徐州“____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安徽省的材料作文,对一幅画的不同评价,由此引导学生学会辨证看待人和事物,河北省中考材料最后点睛之笔是:“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其中的思辨色彩非常浓烈。

那么,2006年中考作文,哪些内容又容易出彩呢?

一、贴近学生生活,有丰富的生活积累。

考题贴近学生,内容直逼学生生活,学生有着丰富的积累和情感体验,自然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2005年江苏盐城市命题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上海市的命题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江苏无锡市半命题作文“精彩____……学生肯定能写出精彩之作。

二、创新意识浓烈,勾起学生写作冲动。

中学生好奇心理强,新颖的标题,创新的标题,只要内容贴近形式,更能唤醒学生的写作冲动,勾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如,2005年广东清远市半命题作文“又一次____”,湖北荆州作文题的半命题作文“让的____。广东省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半命题作文“另一种____”,这些半命题,给出的一半很另类,创新意识浓,而另一半自由选择的空间大,考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情和积累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自由驰骋。

三、切入焦点话题,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2005年吉林省中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请重温下面《安徒生与爱因斯坦:童心爱心之楷模》……为此就要保持他们的童心,尤其是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让他们从‘数学奥林匹克’的题海中跳出来,让他们在为应考而死背硬记的书山重压下透一口气,让他们有提问质疑和思索的时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让他们有按个人兴趣探索的自由……”这些文字一定会赢得所有学生的共鸣,相信这个省的中考作文一定是佳作叠出。同样,2005年浙江绍兴市命题作文“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切入了学生的焦点话题,切入学生的兴奋点,给了学生情感倾诉的机会。这个市的中考作文一定是浮想联翩,创新叠出。

中考作文范文第2篇

一、书写工整

在各省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书写工整与否虽然在表象上对中考作文成败的影响微乎其微,如:“(1)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2分。(2)字迹工整的加1―2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但我们应该十分清楚,书写对中考作文的影响最多地体现在隐性方面。考场作文阅卷教师平均2分钟阅一篇作文,如果因书写不工整造成阅读困难,容易让评卷老师产生厌恶感,即使文章立意深刻、内容精彩、表达新颖、语言生动,也会因字迹潦草而掩盖文章的种种优点,还怎么指望评卷老师给你的作文一个理想的等次和较高的分数呢?因此,书写工整是中考作文的一项基本要求。

要想让中考作文书写工整,应注意四点。

1.高度重视,轻松上阵。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就应该对书写高度重视,改正只要作文其他方面很精彩就好的错误观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考场上更要沉着冷静,以平静的心态作文。

2.有备而战,确保稳定。要选好书写工具,不使用漏墨的钢笔或圆珠笔。在写作前最好能在草稿纸上拟个提纲,胸有成竹后再动笔行文,尽量避免造成在行文过程中因为考虑不周而涂改甚至重写的问题出现。

3.书写规范,正确修改。中考作文中对字的要求是“不求书法之美,但求规范清楚;不求遒劲漂亮,只求笔笔送到”,并且字体适中。如确实需要修改,必须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4.全盘考虑,优化书写。要把作文的书写看成一项整体工程,具有全盘意识,如少写错别字、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合理的行文格式、巧妙的文章结构等。这样,中考作文书写的工整性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内容充实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内容充实的作文就如同画家笔下绚丽多彩的画卷,势必让阅卷老师赞叹不已。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大多把内容与中心糅合在一起,因为内容必须围绕中心写。各地作文都是按五个等级评分的,对内容的评定等级及要求是:一等,主题突出,立意新颖,选材精当,内容生动具体。二等,主题明确,立意较新颖,选材适当,内容具体。三等,有较为明确的主题,立意一般,选材尚可,内容较具体。四等,基本上有一个主题,选材一般,内容不够具体。五等,无主题,内容空洞或题材荒诞不经。那么,如何使你的中考作文在内容方面独具魅力,脱颖而出呢?现在教你三招。

1.一滴水里见阳光――以小见大。写记叙文,要善于通过细小的、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揭示引人思索的深邃内涵。如写家乡变化的作文,有的同学通过写自己家“餐桌”的变化,折射出人们的物质富有程度乃至精神面貌的变化。写“小”处容易将重心落到实处,读起来回味无穷。

2.总把新桃换旧符――选材要新。所谓“新”就是在选材时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寻幽探微,巧出新意,新在“独具慧眼”。如写家乡春天,大多数同学可能把选材的视觉放在大自然的春天美景上,但如果将春天里发生的某一个小故事写得生动,那么“春天”的含义不就延伸了吗?比如春天的某一天,全村换届选举大会,全家人及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走向会场……浓浓的民主气息,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春天。

3.小蕾深藏数点红――挖掘要深。写文章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对选择的材料往深处开掘,即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精细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人生之“金”。如一个学生在《老人与黄沙》中,选择了老人与黄沙的材料,但并未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而是挖掘出了深意:“年年如此,老人的脸被粗砺的河风吹得黑紫黑紫,但老人的愿望却被吹得血红血红,年年捞得很湿很沉的黄沙,年年捞得很湿很沉的怅惘。”作者以老人和黄沙为载体,表现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

三、语言贴切

语言表达的贴切与否直接决定中考作文等级的高低及得分的多少。这一点在各地的“中考说明”中均有突出的表现,“文从字顺,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的作文可被评为“一类文”,而其他存在不同程度语言表达问题的作文则会做降格处理。可见强化语言关,努力凸显文章的视觉效果非常重要。

综观几十年的考场作文,高分作文无不是语言畅通、文采飞扬的。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注意体现“三个一”:拟一个好题目、写一个好开头、写一个好结尾。

有人形象地把作文题目比作人的眼睛,实在恰当不过。一双眼睛顾盼生辉,人就显得精神俊秀,作文也是如此,所以有“题好一半文”之说。尤其是在中考话题作文成为主流之后,拟题的意义更加重大。阅卷老师打开试卷,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你的作文题目,如果是一个亮丽的文题,就会使老师眼前一亮,这就给自己作文的高分上了一道“保险”。

阅卷教师平均2分钟阅一篇作文,所以作文绝对不能绕弯弯,搞含蓄,开头第一段就要做到单刀直入,切入主题。打个比方,作文开头就像二锅头,入口即辣出泪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阅卷教师刚看就叫好。

如果说作文开头像二锅头,结尾就要像碧螺春,余香满口,令人回味无穷。精彩的结尾能让人不忍掩卷,拍案叫绝。

四、关注生活

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在最后阶段学习中,每位同学都应自觉主动地多读书看报,开阔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推荐的中外名著,学习借鉴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五、强化训练

中考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先进入竞技状态,限时写作,在训练中要注意审题、立意、选材、腹中成篇的思维活动。耐住性子,不要心浮气躁,纠正没想好就写、边写边改的不良习惯。若时间不足,则应学会结尾,力求结构完整。

中考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考作文 技巧

本文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中考语文作文这一关键的环节的呢?

一、激感,培养兴趣

道理上学生们都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因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也就是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的运用是最高的目标,写作就是一种运用的形式。可实际上,相当部分的学生都不大喜欢写作文,对作文感到害怕、厌烦,一提起笔来便头疼不已,搜索枯肠也难以下笔。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便会明白,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以上的这种状况,要提高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要他们在中考中考出水平、考出成绩 ,便只能是一个虚幻的愿望。因此,我从初一开始,便致力于提高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使其心理从 “ 要我写 ” 的被动状态向 “ 我要写 ” 的主动状态转变。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其写作的兴趣。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丰富的情感,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俗语 “ 言为心声 ” 、 “ 情动于中,辞发于外 ” ,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好的文章无一不是人们激情感慨之作。可以说,没有情感便没有文章。而有了情感,思维自然被激活,心潮便涌动澎湃,思想的浪花碰击飞溅,这时我们便想一吐为快了。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有了丰富的情感,就会产生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可谓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 ,便如 “ 源头自有活水来 ” ,便能下笔千言,如有神助了。有了丰富的情感,还常常能使学生产生灵感和美感。文章要感人,首先自己要对生活有所感悟,要有健康的、向上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对激感、培养兴趣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观念的认识上,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作文的具体实践中去提供激情引趣的条件和土壤。要把生活这股活水引入作文的水池。生活,只有学生熟悉的生活才是学生作文文思泉涌的不竭的源头。初中生尽管年龄不大,生活的阅历有限,但他 们爱好广泛,对外部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借助于现代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无限广阔的世界便展现在 他 们的眼前。在这无限丰富的生活当中,总有他们熟悉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更有着许多蕴含着深刻教育意义的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开挖和引导,或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或展示含蓄隽永的材料,或创设激动人心的情境等,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

二、启迪思维,鼓励创新

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拓展其思路,鼓励其创新。要打破长期以来用单一的理念指向束缚学生头脑的思维定势,既要培养其顺向思维的能力,更要培养其逆向以及多向的开放思维能力,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方式去认识生活,评判事物,他 们便会因为有所发现而欣喜不已。

三、树立典型 ,增强信心

要树立典型,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学生有了作文的兴趣,写文章便能言之有物,情趣盎然。学生的作文中不乏文质兼美的佳作,我常常按其不同的水平层次精心选择各类例文,打印出来发给全体学生阅读、评判、体味。在作文的批改讲评中,多从正面去肯定和鼓励,哪怕是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发现他 们作文中的一个亮点,我都会及时地予以肯定、称许。这样,不管是作文好的学生亦是作文较差的学生,都有机会看见自己的文章被打印出来或得到老师的赞赏,他们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到极大的满足与自信。于是便会以更大的兴趣与冲动参与下一次的写作。

四、紧扣实情,强化训练

要学生的中考作文拿高分,教师还要注意研究近年来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的改革动向,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和中考作文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训练。近年的语文中考时间一再缩减,而份量却基本保持不变。有的学生平时能写一手好文章,可一限时,问题便来了——他 们要么是写不全写不完,要么是坐在那里干着急。为了使学生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认识到工整书写的重要性,有的省市近年来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了卷面分的评分项。在今年中考试题仍由地级市命题后,我们绍兴市明确规定了作文的卷面分为 2―3 分。而有的学生却不大重视卷面的整洁和书写的工整。针对以上的诸种情况,我在教每一届的学生时,在初一、初二年级中便开设写字课,引导他们写好字。用堂上限时作文的方式,培养他们快速作文的能力。

中考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考作文 写法 技巧

回顾2008年中考作文题:一、命题作文备受青睐,话题作文风光不再。标题作文的题目长短虚实,百花齐放,如:湖南娄底题“梦”,湖南益阳题“春风拂面”,福州题“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标题作文题目文学色彩闪亮,用语富有诗意,如:广州题“又见枝头吐新芽”,浙江题“想飞就能飞起来”。二、“社会和谐,人的发展”主题备受关注,热点命题指向明显增多,如湖南题“温暖”,上海题“我眼中的色彩”;“我们”“你”“他”等代词在题目中大量出现,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发展,合作相处,叙真事,抒真情,如“我懂得了________”(浙江题),“______使我们______”(湖南题),“我的季节我做主”(湖北题)。三、“文体不限”一类提法减少,明确规定文体渐多。

对于今年中考作文,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1.审题

审题是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学生一定要看清题意,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都要认真思考,严格遵守。有些学生作文想当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就好比人家给你一条鱼,让你做一道菜,红烧也行,清蒸也行,可是你不用这条鱼,却拿一块肉去做菜,当然不合人家的要求和口味。

第一,审出题目中的虚指意义或象征意义。如:“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题目中的“春光”一词,几乎无法照实理解,这个双关语需要我们尽量将之还原到生活中,可以理解为离开妈妈后自己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也可以理解为离开妈妈后自己在做人生活方面获得的进步。

第二,审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如:“又见枝头吐绿芽”中的“又”字是关键词语,作文要体现出再次见到的思想、心理或情感的变化。

第三,审清提示解释性的文字所包含的信息。

2.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有些学生忘了写标题,这会使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3.内容

要注意文以载“道”,这个“道”可以是传统美德,也可以是时代主旋律,可以是人文情怀。总之,学生必须学会在文中表达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学会旗帜鲜明地讴歌真、善、美。还要注意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善于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而命题者的意图很大程度上就是师长的心理期待,符合社会常理,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4.开头和结尾

应试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就是文章的重点。不论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都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不要繁冗。

开头: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切忌罗嗦、空泛、平淡,谨记打造小巧、美丽、灵动的“凤头”。这需要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也需要学生学习、积累写作知识,更需要学生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毛,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得精神。这里“写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字要写好不要涂抹,二是写成提摄全段大意的中心句。

结尾:即使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如果没有“豹尾”,也不能称为好文章。前人总结规律:难写的是开头,写绝的是结尾。结尾虽然是语言的终点,却是思维的起点。叶圣陶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是却是真的完了。”

5.段落

应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作文时可以把中间一大段分成几个自然段,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千字以内的作文,可以分成5―8段。

6.语言

宜说朴素大方、干净利落的大白话,少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词汇;多用短句;可引用部分时代新词汇,名言警句,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以及百姓的口头民谣(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

7.书写

书写要认真。要写好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标点的书写也要规范,不要都点圆点。有几个标点的书写应特别注意:一行之首不要出现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可以把这些符号置于前一行的末尾。引号、括号、书名号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置于上一行之末。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

8.字数

作文时一定要看清字数要求,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超过50―100字;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以作文纸为限,不能超出作文格子。

9.卷面

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重要的。书写工整,卷面整洁,阅卷者一看心中先喜三分,这样的作文即使内容表达稍微欠缺,也不会有太大的缺陷。如在检查时发现有错的地方,要改得清楚、整洁。

考试、阅卷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这种特殊环境制约了作文的写法。即将参加中考的莘莘学子只要注意到以上几点,中考时就一定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

参考文献:

[1]2009年中考必备.

[2]中国俗谚语集粹.

[3]成语大全.

[4]叶圣陶文集――学生阅读经典.

中考作文范文第5篇

从阅卷的结果看,作文卓均得分为49分(满分为63分),得分率达剑78%。其中,“中心和材料” ・项的得分率为77‰“语言表达”一项的得分率为78%;“结构和思路”一项的得分率为78%;“书写”一项的得分率为82%。应该说,这些数字是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真实反映。又是初中作文得失相掺的折射影像。

2008年的中考作文确实有令人欣慰之处:

欣慰之一:作文选材丰富多彩

从抽样统计的作文中看,有接近20%的作文显现出初中学生关心着天下大事。其中较多的作文写到了“5・12”汶川大地震,写到了2008年冬季的雪灾,写到了将要召开的北京奥运会等。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个别作文涉及两岸关系,涉及美国大选,可谓“放眼全球”!

初中学生的生活是以“两点一线”为主的,因此,作文的选材更多地来自家庭与学校。有17%左右的作文选材于家庭生活,有12%左右的作文选材于学校生活。在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作文中一半以上写了祖辈(外婆、奶奶、外公、爷爷)。在学校生活为题材的作文中,有的反映出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有的反映了生龙活虎的校园活动,有的刻画了老师的生动形象,有的吐露出对母校的眷眷深情……可谓“七色彩虹”!

此外,约有11%的作文取材于“行万里路”,从西部的新疆、丽江到东部的乌镇、南通,从白雪皑皑的北疆到绚丽多彩的南海,都留有我们学生的足迹。相比之下,取材于“读万卷书”的比例少多了,仅有5%左右。选材比例较集中的还有涉及到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方面的,如弹琴、画画、围棋、剪贴、京剧等等,约占8%左右。

从作文选材中,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学生有写到“90后”年轻人的“色彩”,有写到传统佳节的“色彩”,还有写到农民工的“色彩”……可谓是生活五光十色,选材丰富多样。

欣慰之二:不乏用心构思之作

考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扣住命题,挖掘素材,同时发挥想象,用心构思自己的文章,这是极其不易的创造性劳动。

有些考生能以拟人化的童话形式写考场作文。如在写汶川大地震时,有的以“麻雀”的口吻来描述当时的场景:

大地仍在不断地摇晃,房屋仍在倒塌。我多么想叫醒那些处在危急中的、仍不知情况的人们啊!但是我无能为力,我的叽喳叫声早已淹没在大地的怒吼之中了、我奋力地飞到天上,向下俯视,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呆了:一片废墟!一片灰色!绿色的树哪儿去了?!欢笑打闹的孩子哪儿去了?!各种漂亮颜色的建筑哪儿去了?!我的家,它怎么啦……

有的以一块砖的身份赞扬了四川人民的坚强;

我是一块砖,在被熊熊烈火煅烧到无比坚硬后,被砌入了四川一所中学的墙中。

我在废墟中听到了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在正式复课时的承诺:“我们幸存下来的师生,会更坚强地活下去,对于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的考生能以书信体来写,读来令人既感新鲜,又感亲切。不妨看看如下的开头:

亲爱的色彩:

也许你对于这封来信感到诧异,可是你知道吗?你的存在让我更明白这个世界,所以我要感谢你。

接着该考生写了“色彩告诉了我什么叫朋友”,“谢谢你让我明白亲人的含义”,“让我感知这世间的冷暖”等具体内容。评卷老师认为:“此文运用书信形式、第二人称来阐述对‘色彩’的体悟和感谢,使情感的表达更为自如流畅,感染力更强。”

再来欣赏一篇接近满分作文的开头:

尊敬的希拉里夫人:

您好!我以一个普通上海中学生的立场(改为“身份”)向您唐突致信,请莫见怪。

我想您正处于落选的灰色中,我也根本不是来揭您的伤疤。我只是想说,您永远是我眼中最绚丽的色彩――金色。

下文主要是以“金色”这一亮丽的色彩盛赞希拉里在竞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忍,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有感动,有支持,有鼓励,有安慰。评卷老师对这篇作文给予充分的肯定:“作文以信的形式呈现,首先让我们眼前一亮。作者以自己对希拉里的了解和欣赏,在她退出竞选之时安慰她、鼓励她,这一构思相当出色,显现出作者相当活跃的写作思维。”

还有的考生运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恰似给文章画上了眉毛一般,使得文章条理特别清晰。我们来欣赏几篇文章的小标题。

其一:“褐――古镇”;“金――人家”;“青――山水”。

其二:“石板路之青”;“篝火之红”;“雪山之蓝”。

其三:“青・生命之色”;“棕・珍馐之色”:“多彩・芬芳之色”。

这几个小标题都能紧扣命题,显现每一部分的内容,而且每一部分的内容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这几篇文章的小标题语言形式整齐,显现作者的语言功底。

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文章的结构安排上,这些别具匠心的构思都是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的结晶,赢得阅卷教师的一致好评。

欣慰之三:不乏语言优美之作

在10万篇中考作文大检阅中,我们感觉到学生的语言表达总体上是令人欣慰的。大部分作文能达到“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的标准(这个标准为B等)。有些考生语言驾驭能力很强,语言流畅,很有表现力。

我们来欣赏两篇满分作文中的片段:

片段一:霍金是一抹绿。十七岁的花季遭遇了病魔的狂风骤雨,把他原本笔直挺拔的“花梗”打折了,把他原本美好而又充满希冀的生活也给打得面目全非。在等待春暖花开的寒冷的日子里,他重拾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用果壳里的宇宙――《时间简史》向命运呐喊。终于他迎来了生命的绿洲,他在冬日中开出了一朵傲人的仙人掌花。这抹沙漠中的绿被我尽收眼底,成为我眼中的色彩。

评卷老师对其语言的评价是:“巧用修辞,语言鲜活。”运用比喻是这段文字中最突出的特点。那“一抹绿”,那“冬日中开出了一朵做人的仙人掌花”,把人物特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语言如行云流水,精炼畅达。

片段二:要说舞台上最耀眼夺目的色彩,恐怕非水袖莫属了。水袖,顾名思议,是衣服的一部分,看似并不抢眼,实则奇妙无比。

水袖是身份的象征,更为表达情感的重要道具。侗傥的中生躬身下拜,喜的是才子佳人初相逢;俊美的花衫以袖掩口,哀的是满腹愁情无人诉:庄严的老旦拂袖而去,怒的是敌寇未杀国家亡;落魄的老生袖飞舞,乐的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它诠释的,不正是“喜怒哀乐”这四种色彩?

一行水袖,轻灵飘逸,承载的却是国粹的灵魂。国粹的万千华彩,多半来于此。

评卷老师赞叹文章语言的精美、得体、灵动、流畅,一名初中学生能有如此高强的语言驾驭能力,真正令人折服。评卷老师惊叹作者小小的年纪竟能对京剧了如指掌,

佩服这位学生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为作者对祖国文化寄寓的浓烈之爱所感动。

在2008年上海中考十万份作文中,能达到A类卷(56~63)的还不到6%,而近85%的作文为B类卷(46~55分)。一般来说,考生能在规定的命题下,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规定字数的、像模像样的一篇作文,这,就是中考作文的“得”。

但是,在考生的作文中也凸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

状况之一:思想幼稚,认识浅陋

有一篇语言与构思都不错的作文;写的是对父母的依恋之情,但文章的最后部分是这样写的:

脸上的湿漉漉证明了我对你们的爱,可你们是否已经爱上了你们的工作而不爱我了呢,那么我的世界在我的眼中只会是一片片无边无限的黑白,其实我并不在乎家的大小,我在乎的只有家的温馨。请你们继续爱我好么?别再爱那些厌人的工作了好么!

突然,门被推开了,是你们,是你们,我用力地跑向你们,用力地抱住你们,用力地感受你们身上的温度,那应当是爱的温度……

天空上绽开了美丽的花,朵朵都是色彩斑谰。顿时,我觉得我见过的颜色全都绽在这个夜空中了,好美,我依偎在你们的怀中,嘴中喃喃了一句:“爸、妈,你们就是我眼中最美的色彩。”那一刻我看见,你们脸上又泛起了微微泛红的幸福神采。

评卷老师认为:本文有可取之处。文章以家庭生活为素材,抒发了自己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文中的情感是真实的,也是颇为浓烈的。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情感。开头部分,将“窗外的幸福光彩”与自己眼中的“黑色”作对比;第2段中,将小时候与眼前的景色作对比;3、4段,将父母不在日寸的埋怨与父母回来时的“用力感受”作对比。从这些对比中可见作者在构思文毒时动了脑筋,下过功夫。

本文最主要的“失”在于:显现了作者的浅陋幼稚的心智。

从文中看,父母是为了工作才外出的,父母并没有不爱孩子。可是,孩子觉得,只要父母不在家,不陪着他,就是不爱他了。作者甚至提出如此非分的要求:“别再爱那些厌人的工作了!”要知道,一个成人不仅仅担任着家庭的角色,还要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那就是他的工作。如果父母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不爱的话。他们靠什么养家糊口?他们如何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作为一名受过九年教育的初中毕业生,不仅在书本中接受了很多人生道理,而且还在实际生活中耳闻目睹了不少“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吧!就拿刚刚经历过的汶川大地震为例吧,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各行各业的人们是如何忠于职守的,感受到奋战在地震第一线的人们是如何尽心尽责的。如果他们是你的父母,你理所当然要支持他们“爱自己的工作”。所以,文中的“我”提出如此自私自利、幼稚可笑的要求,是完全不应该的!

这一类文章的缺失,反映了一部分初中学生没有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摆脱孩提时代的幼稚,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十分浅陋,缺乏年轻人应有的认识和思想。

状况二:缺乏整体构思,主旨不明一

部分考生作文时缺乏整体构思,有“脚踩西瓜皮”,写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

有一篇作文以汶川大地震后学校组织的义卖为素材,旨在反映“人性最美丽的色彩”。应该说,作者选材与立意的构思还是较好的。

但是,作者在具体写义卖的过程中,未能将材料与中心紧密结合起来。如文中有一个情节,写一个小弟弟用20元钱买下了飞机模型,作者的笔墨落到了“我看得出他喜欢这架飞机”,“我二话没说,就卖给了他。我知道这架飞机不止仅仅这20元钱,但在我眼中,爱心是没有价值的”。文中客观的反映是作者对小弟弟付出的爱心,而不是小弟弟对灾区人民付出的爱心。这与作者构想的主旨不相吻合,这是本文的缺失之一。

同时,文章未能将汶川大地震的背景在义卖中得以体现。平日里,为了帮助学校中某一个陷入困境的学生,为了支援某一个地区的教学,学校都有组织义卖等活动。这篇文章只在开头一段中提及汶川大地震的背景,其他部分都脱离了这个背景,令义卖的目的性十分模糊,甚而至于会觉得是哪一次的义卖套上了地震的“帽子”。这是本文的缺失之二。

在中考作文中,这一类的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希望以后的考生能够在写作时加强整体构思,注意以中心统率材料。

状况三:追求形式,内容空洞

有些考生,一味地“模仿”与“追求”某种作文形式,然而忽略了文章的内容,有“绣花枕头”之弊。有一篇文章分别以“红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小标题,来说明“所以我眼中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乐趣的”。但评卷老师认为,这篇是典型的“虚晃一枪败下阵来”的作文。因为文中只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肤浅意义交代了一下,具体的内容全然皆无。内容是如此空洞,可是作者竟然还用了“小标题”的形式。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出现了较多的“小标题”,考生误把小标题当成“散文”的一种特征,误以为写了“散文”高人一筹,可以得到好成绩。因此,一味追求形式,全然不顾内容。这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其实,真正的“小标题”作文对考生的要求更高:“小标题”的语言要能显示文学底蕴;小标题下的事件必须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否则不会感动人;小标题下所写的几个事件最好是递进关系,看出一脉相承、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小标题下面的几个事件必须都能围绕一个中心,即“形散神不散。”

近几年还出现了较多的“题记”。有些考生连什么叫做“题记”都不明白,也就糊里糊涂地模仿起来。

希望以后的考生要重视文章的内容,要懂得“形式为内容服务。”

状况四:投机取巧,抄袭他文

在中考作文阅卷中,遇到“抄袭”现象,是要加以“重罚”的。这是众所周知的“规矩”。

在考场上的“抄袭”有两种:

一种是抄写考卷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可能考生认为,批改作文的老师是不会批改现代文阅读的,于是偷懒,于是投机,可是却不取巧――阅卷工作是一个整体,哪有互相不通气的呢?在阅卷中,凡是阅到这类的“抄袭”作文,统统打到D类卷,无一例外。

另一种是考前把别人的佳作背出来,占为己有,考场上根据命题“改头换尾”,变成一篇“戴帽穿靴”的作文。

这一类作文逃不过阅卷老师的“火眼金睛”。因为考生自己的写作能力有限,尽管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有与命题相关的文字,但是文章的内容与命题是完全游离或若即若离的,所以,这样的文章往往会判作“偏离题意”,得分很低。这样的考生同样是“投机”不“取巧”。

考场作文出现这些令人遗憾的状况,除了学生被“考分”蒙蔽了双眼之外,还有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误导。这也是中考作文的“失”。

总结2008年中考作文的“得”与“失”,是为了对2009年的考生所启发,有所引导。但愿在2009年的九万中考作文大检阅中,我们能看到2008年的“得”更加光大,能感到2008年的“失”正在淡出。这,将是中考作文的“大得”!

中考作文范文第6篇

一看整体,重形式之美。主要看字迹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布局是否合理,这些决定着一篇中考作文出现在阅卷老师面前那一刻给其留下的第一印象。若你的作文字迹潦草、卷面肮脏、布局不合理(如:头大尾长身子小、段少字多密麻麻),就会让阅卷老师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反感情绪骤然而生。至此,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已形成一个极差的印象,心中自然也就给出一个很低的分数了。要想“扶大厦于将倾”,除非你文章的内容非常精彩;否则,你的文章将是难逃“厄运”的。

二看审题,重准确得当。主要看文章的审题是否准确、构思角度的切入是否得当。若审题错误、构思角度失当,即出现平时我们所说的“跑题”的现象,那你的文章也就会被阅卷老师立即判为“死刑”。即使你的语言再有文采,内容再丰富新颖,亦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矣!譬如,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文题中的三则材料举了三个古人的例子,命题者的本意是想表达有了良好的学习方式与内容,就会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考生只要围绕“某种‘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学习方式或内容”这一主题来写就是紧扣题意的。而一考生以“磨炼,成功的源泉”为题,叙写了“我”挖土豆、挑土豆的经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艰苦的劳动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这样的立意,显然偏离了文题所供材料的主题,因此,尽管该文语言通顺、结构合理,但最终被判为三类文。

三看立意,重正确深刻。在中考作文阅卷中,阅卷老师对考生作文进行“内容健康、立意深刻”的评判,主要看作文的内容是否符合时代的主流,是否带有暴力、恐怖、色情的倾向;作文的立意是否揭示了惩恶扬善,是否表现出颓废堕落,是否进行了深层挖掘,透过表象,追本溯源。文如其人,文由心生,阅卷老师评判一篇考场作文时会用文明进步的标尺来看考生是否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譬如,2011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话题作文“反省自我”,一考生命题为“自我反省”,以第三人称叙写了主人公“颖”的反省,立意角度巧,写出了“颖”对自己反省的正确认识,这与众多考生写“我”的“反省”相异趣。该考生能在写作时标新立异,最终才一枝独秀。

四看选材,重丰富新颖。主要看材料是否切题、丰富、新颖。若选材不能说明观点,则属牵强附会;若材料单薄,则说理空洞无力;若材料平庸,则落入俗套。譬如,2011年湖北省十堰市的话题作文“快乐生活”,有个考生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选材,即“快乐生活就是去关爱他人”,选择了“盲人安灯”这一感人可敬的事件来写,结果被判为满分。因为从这个角度选材,无论是主旨、内容,还是精神境界、感人程度,都比只去罗列“自己得到别人的关爱而觉得快乐”的角度的材料要高出一个层次。

五看语言,重精美鲜活。评判作文时,阅卷老师对那些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的作文往往都会判给高分。这些高分要素具体表现在:一是引用古诗名句,凸显文化意蕴;二是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凸显文章亮点;三是注重格调风趣,诙谐不失庄重;四是借助多样句式,增添几分灵气。同学们在写作时可长句与短句结合、陈述句与疑问句结合、设问句与反问句结合、整句与散句结合,这样,行文便活泼、自由,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显得文采飞扬,感染力也极强。

中考作文网上阅卷时,阅卷老师评判作文和平时批阅作文有很大不同。为此,笔者建议2012年备考同学应有针对性地重点掌握以下一些考场作文应试技巧:

打造得分亮点一――文面清爽得体。一要书写认真。字体工整,不草不连;笔顺规范,间架匀称;笔迹清晰,黑白分明;字在格内,大小适中;卷面清洁,不涂不抹;字数不多不少(少则“残废”,多则“臃肿”)。二要布局合理。首先要头尾短小精悍。开头、结尾段字数均应控制在百字以内,否则,头大尾长身子小,比例失调,影响美观。其次是段落设置应稍微多一点。若段落太少,既不美观又无层次感,更易让阅卷老师觉得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字,产生视觉疲劳。一般情况下,600字左右的文章分成5段左右为宜,段落篇幅做到疏密有致。三要选好文体。一般说来,如果写记叙文,运用小标题、分镜头式等片断组合法写成的文章清爽直观、疏密有致、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能产生整体美的效果,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

打造得分亮点二――细心审题、巧妙扣题。一是快速拟出妙题。一个靓丽的标题,往往会带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从而让其带着良好的印象去阅读文章。吸引眼球的标题往往符合下列条件:切旨,标题吃透材料精神,准确把握其主旨;切体,“淡化文体”不等于文章无体,拟题要合乎文体要求。譬如,201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作文以“反省”为话题,阅卷老师看到诸如“反省助你成功”“有一种美,应该叫反省”“人生需要反省”等好标题,其心理打分自然高出一般,因为这些标题开掘了话题内涵,使文章的立意恰当、深刻。二是写好精彩“凤头”。譬如,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一中考满分作文《升起心中的太阳》的开头写道:“人生如画,浓墨泼洒,淡泊与浓烈交相辉映;人生如歌,高低迷离,嘈杂与清脆皆成曲目;人生如酒,婉转悠长,醇厚与平淡均沉醉。行走于漫漫人生路,前途迷茫而危险,而我们只有升起心中的太阳,才能不被痛苦击倒,不被无助嘲笑,不因艰险哭泣,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这段文字运用的排比句寓意深刻,紧扣主题,导入自然,阅卷老师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该文获得满分开了绿灯。三是写好完美“豹尾”。譬如,2011年河北省一中考满分作文《陪伴》的结尾:“今天在考场上,我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了我的心声:十分感激这三年来您的陪伴。我想说:老班,您的陪伴如花,姹紫嫣红;如歌,美妙动听;如酒,芳香清醇;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作者借抒情之笔突出了赞颂老师的主题,留给阅卷老师一个善始善终的印象,完成了此作文良好印象的最后“定格”。

打造得分亮点三――精心选材组材。一是选择别人“不敢”写的材料,别人不敢写,你写了,才显得有勇气,才会有新意。二是选择别人“不曾”写的材料,它既指别人未曾经历或想象过的材料,又指具有时代特点并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材料。三是选择别人“不屑”写的材料,即别人经历过或见过,但认为是常见的、没有什么写头而不愿写、不想写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看似普通,但若巧选角度,便能挖掘出深刻的含义,进而体现出你运用知识、灵活变通的能力。如果再加上灵动的结构、别致的构思,阅卷老师的眼睛定会为之一亮,打出高分。

打造得分亮点四――语言优美鲜活。一是精心炼字炼句,以传神出新;二是引用或仿拟名言警句,以厚实出新;三是讲求哲思理趣,以含蓄出新;四是改变习惯句式,以个性出新;五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以生动出新;六是设计矛盾悬念,以反差出新;七是注重格调风趣,以幽默出新;八是适当点缀文言词语,以灵气出新;九是写好点题句子,以醒目出新;十是使用“时髦”词语,以鲜活出新,等等。同学们捕捉鲜活语言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深入社会,直接向人民群众学习;二是从书本知识中汲取营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的经验之谈。同学们平时只要多读、多记,涵泳其中,日积月累,语言自然就会慢慢丰富起来。

中考作文范文第7篇

请以“停一下脚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大都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命题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去关注生活,积累素材。但不可否认,有的作文题目过于平实简单,很少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如果我们能要求学生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命题作文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检验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可能有的省市在命题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在有所改变。比如2012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咀嚼生活的真味”;2013年山东日照中考作文题“含泪的微笑”;2013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渐至佳境”,都旨在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

鉴于此,2014年的中考作文也许将会有更多的省市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停一下脚步”这个文题就很好地契合了这一方向。

这个题目适合写各种文体(当然,按题目要求不能写成诗歌)。从字面上看,“停一下脚步”是一种短暂的停留,并非停而不前。为什么要停一下脚步呢?乃是为了“关注并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或许我们更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这便是“停一下脚步”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行文的主题。在这里讲一下较为常用的两种文体的具体写法:

记叙文(包括小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艺术地彰显主题。如平时总是忙忙碌碌的爸爸(或他人),有一天突然对我和妈妈说,要出去旅游。这让我和妈妈既感到万分高兴,又觉得非常诧异。后来,还是爸爸自己解开了谜底。在旅游的途中,爸爸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感慨地说:“真后悔以前没有停一下脚步,以至错过了许多风景,生活并非只有忙碌,还有更美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欣赏啊!”

中考作文范文第8篇

一、了解中招评分规则,明确复习方向。

中考作文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其中一类作文(46分~50分)的评分标准为:在内容上要求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远,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在语言上要做到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在结构上要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在书写方面做到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明确这些后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就要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入手,力求训练目标明确,扬长避短,争取最大的进步。

二、研究命题方向,注意积累必要的作文素材。

现在中招作文的命题越来越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试题范围以家庭 、学校、社会、自然为主,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身边事。(2)成长类题目长是考试的热门话题。(3)注重学生做人、品德、公德方面的引领。(4)开始突出地域特色。平时多注意收集这几方面的素材,考场上才能快速筛选出所需材料,写出佳作。

三、了解考场作文常常出现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1、不读要求照成跑题现象。

07年河南中考作文题目之一为: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要求从括号里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08年安徽试题请以“我在——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考生往往因为没有读懂要求,要在限定的词语里选,而是随便补充上一个词语,结果造成作文跑题。

2、不认真审题造成跑题现象

08年河南中招作文题目: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考生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中没有故事。(2)“那个”写成“几个”。(3)故事的主角不是我,而是别人。同样让作文痛失高分。

3、读不懂材料造成跑题现象

一次模拟试题所给材料为: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就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请以“善待生活”为话题作文。可是不少学生写母亲爱或母亲,同样照成作文跑题。

我们在平时训练是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上问题,才能保证作文取得高分。

四、作文训练要抓好几个环节。

1、命题作文要抓审题

一审题目和材料;二审命题要求和注意事项。全部看清楚后再确定写什么和怎么写。 审题目时抓住关键词。例如“永远的歌声”(08吉林),关键词是“永远”,文章在写“歌声”时必须突出“永远”,这样才不会跑题、偏题。

2、立意要力求深刻新颖

立意注意虚实结合。例如:回家。“家”即可以指自己的家、别人的家,也可以指国家或团体(实),还可以指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家园(虚)。如写文化传统的回归、自然的回归、心灵迷失后的回归,都可谓立意深远。

3、选材时避免拥塞热点

例1 向——致敬(08模拟题)。很多学生填“灾区人民”“”“温总理”“白衣天使”,造成选材上的撞车,也让阅卷老师产生视觉上的疲劳。这样的作文基本上大同小异,很难分出高低,因此选材构思一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的文章才能独辟蹊径,脱颖而出。

4、作文开头要快速入题点题

生活中若是能加入一点挫折,就如同向平静的湖中投入一枚石子,惊起层层水波,使生命多了一些新鲜,增添了不少乐趣。挫折,造就了我们的成功。

例2 画一扇窗给自己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是渴望最成功的事业、最幸福的家庭、最完美的友谊,但人生哪能总随人意?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当命运把我们置于绝境之时,不要心慌,无需气馁,给自己点一盏心灯,给自己画一扇窗,给自己留一个希望。

例3 那一幕,让我难以忘怀

那一幕,我忘不了。我忘不了那双肥大、健壮的赤脚。

5、满分作文看构思

巧妙的布局谋篇,是拿满分作文的法宝之一。

小标题式:例如:《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小标题分别为:妈妈的爱如初升的朝阳;老师的爱如正午的太阳 ;同学的爱如绚丽的夕阳 。

书信体式:《做个有心人 一一先帝刘备给后主刘禅的一封信 》

逆向思维式:《有时,我也想作“差生” 》。理由一:亡命初三 ;理由二:苦海无涯 。

中考作文范文第9篇

一、扣题满分诀窍

作文时要紧扣题目要求去写。如果偏离题目要求去写,即使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高分数。所以,要做好审题工作。审题时,要领会好题目的内涵和要求,不要仅停留在字面上,还要对题目作引申思考。

二、拟题满分诀窍

作文的题目力求新颖别致,引人读文。其方法有:1、反常法。即拟出似乎违反常理的题目。2、公式法。即用数字公式写成的题目。3、谐音法。即借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拟成的题目。4、引用法。即引用歌名、古诗、谚语俗语或成语等拟成的题目。

三、开头满分诀窍

开头力求像“凤头”那样美好,能引人读文。方法有:用整句开头,用描写开头,引用歌名、诗词名开头,直截了当开头,用悬念开头,用“题记”开头等。

四、选材满分诀窍

选材宜小不宜大,选材时要选新奇的材料,可选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五、立意满分诀窍

确立的主题要正确新颖。方法有:1.确立有时代特征的主题。2.确立有自己独特感受的主题。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就可以写。

六、结构满分诀窍

文章的结构形式也要新颖别致,并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比较新颖的结构形式有:1.标题型,正文各部分列小标题。2.日记型。3.戏剧型、寓言行等。可选自己熟悉的来写。

七、语言满分诀窍

语言力求在通畅的基础上生动活泼有文才。其方法有:使用整散结合、长短相配的句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应用群众的口号语言;仿拟一些名言名句等等。

八、结尾满分诀窍

结尾要做到像豹子的尾巴那样漂亮有力。其方法有:画龙点睛式结尾(即结尾点题);呼应开头式结尾;自然收束式结尾;描写景物式结尾等。

九、文面满分诀窍

文面要干净,字数篇幅以超过原题要求或写到剩下一两行为好。不要太短(字数达不到要求),也不要太长(超出试卷之外)。

中考作文范文第10篇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考试用笔选择蓝色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写作文的时候,建议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卷面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标题要漂亮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我觉得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网上搜索一下拟作文题目的方法,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微博]或考生,考前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依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亮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些,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议论文千万别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譬如,前年有奥运,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上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范文 下一篇:初二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