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范文

时间:2023-03-09 01:30:36

中考体育

中考体育范文第1篇

现在很多学校把体育中考成绩作为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标准,对于平时的体育课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具体操作缺乏指导,只是关心体育中考分数的高低。特别是文化成绩比较好的同学的体育中考成绩,因为体育中考成绩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中考成绩,也影响学校中考的全县排名,所以很多学校认为只要体育中考“三项内容”取得好成绩,就算体育教师圆满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甚至体育中考一结束,就停止九年级毕业班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样一来,体育教学也就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要改变体育教学进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学校就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范学校体育教学,明确设立体育中考是让学校、家长、社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体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理念、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将强身健体作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淡化以考促教的意识,注重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校要要求体育教师按照初中体育教材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按照教学计划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各项课外体育活动,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同时掌握一些项目的运动技能,为体育中考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实施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措施,学校也重视了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时间也基本得了到保证,同时激发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也调动了我们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学校和我们体育教师面对升学率以及用学生体育中考成绩来评价时,有些学校和体育教师将体育中考蜕变为体育教学的“指挥棒”,体育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一味的追求体育中考高分,甚至把课外活动课及两操时间都以集中训练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 这样充其量只是为了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而已,这有悖于体育中考的宗旨。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好教学内容及新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力,使课堂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是国家深化中等教育的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积极措施,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有力对策”。实施体育中考是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措施,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合格人材,是增强学生体质,强化他们的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的重要一环。当前,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 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中考“三项”取得好成绩, 就算圆满完成了初中体育教学任务,因此,整个初中三年学生体育课就针对“三项”体育中考的内容要求进行教学,教师把体育课改上集训课。其结果,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是得到了一点提高, 但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我们体育教师只有改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 协调好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 把体育中考项目的训练内容溶进课堂教学中,以体育中考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利用短绳摆设成各种各样形状,让学生模仿“蛙跳”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爱好,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技巧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中考原本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树立现代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一种手段。 但我们有些体育教师错误理解了体育中考的目的, 通过临阵抱佛脚来提高学生体育中考成绩。 要知道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靠平时的积累、长期的锻炼才能达到。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炼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炼方法用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培养自觉锻炼意识,要推行灌输终身锻炼理念,从根本上增进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把终身体育引入课堂,从而真正达到体育中考的目的。

中考体育范文第2篇

贵州省与部分地区在项目设置上的差异性比较

部分省市的项目设置及分析由于我国体育中考是发展中的项目,各地区都在不断调整状态中,因此各地区每年的考试项目设置、分值等依据本省的考试大纲和本地区的考试情况在逐步调适(本文对全国经济发达城市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截止2011年,山东济南市三项必考(30分):立定跳远、座位体前屈、台阶试验.四川重庆市三项必考(30分):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一分钟跳绳.长沙市(50分)必考:1000米(男)、800米(女)、掷实心球;选项:篮球运球、排球垫球、足球运球.广州市(50分)必考:200米+选项;耐力:1000米(男)、800米(女)、1分钟跳绳;跳跃类:立定跳远、急行跳远、三级蛙跳、五级蛙跳、立定纵跳摸高;力量类:推铅球、投掷实心球、1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技能类项目:1分钟篮球投篮、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足球25米绕杆运球、足球踢准、1分钟排球对墙传球、1分钟踢毽子.[3]以上统计情况显示,有的地区考试项目设置较简单,只有3项,每项10分;有的地区考试项目多达17项.项目少的地区考生选择的范围较窄,分值也较小(30分),没有设立过程性考试,学生体育负担相对较轻;与此同时存在体育投入较小,重视程度偏低,只要学生在中考前突击训练很容易拿高分.中考体育项目较多的地区,可供考生选择的空间较大,分值也较高(50分),反映出这些地区非常重视体育中考,相对来说中学体育教师的课业量较大,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时间、精力等投入较大,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考试,体育教育教学呈现良性循环状态.贵州省中考项目设置及分析贵州省设置的必考类项目速度、投掷、跳跃各一项抽签进行,较合理,虽然这3项只考1项,由于随机抽取,所以,3项都要做好准备.急行跳远和立定跳远皆属于跳跃类项目,却分别划分在一类和三类中,有项目混淆或重复之嫌,显然考虑不周,建议进行调整.黔东南地区在2009—2010年的二类考试中,只选择台阶试验,2年考试证明台阶试验作为中考项目不合适,2011年调整后换项为1000米(男)800米(女),较合理.第三类技能考试,“所谓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与知识不同,例如生活常识、文化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授,而技能必须亲自学习体验,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如果中途停止练习,技能将很快变得生疏,技能对眼手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注:技能-百度百科)”.篮球绕杆运球跑和足球盘带球绕杆跑,内容过于简单,虽然运球是篮球、足球的基本动作,但代表性较差,技术含量较低,作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可以,但作为中考项目要求偏低.因此,篮球应加试投篮动作,足球应加试射门动作.急行跳远项目虽好,但由于技术性太强,学生易犯规,可调整为助跑摸高等相近的技能动作.

黔东南地区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分析

短视现象黔东南地区自2009年体育中考分值升至50分后,广泛引起社会、家长及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帮助自己的孩子积极拼抢分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考高分甚至满分,走后门找关系等不正之风存在.体育教师也因为绩效工资、考试率等问题煞费苦心,很容易跳进“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练什么”的怪圈内,这种短视现象,使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完全被考试项目占据,初中体育教育走入不正常的轨道.《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是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的基本形式和实现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主要途径.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不仅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之一,也是义务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5]12—15岁阶段,是人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时期,骨骼、肌肉、内脏器官不断地强壮完善,因此,这个时期体育运动对身体的生长发育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育运动项目对少年的吸引,与体育教师的优质课堂教学、家长的热情支持正确引导、学校教学氛围、课内外教学环境都是密不可分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可是,现在为了能够得高分,成了青少年初中三年的唯一目标,牺牲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也在所不惜,直至中考结束.陈宝水、王秀香认为:“这种短视现象偏离了体育中考的目的和体育课程目标要求,这种解决学生体能发展的方式只能是应急性的,若果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造成不良后果.”城乡差异考试条件不同,考试要求相同,造成城乡差异,对农村中学生不公平.黔东南地区的乡镇中学,有的学校只有一块篮球场,球类的基本技术教学无法实施;学校没有田径场,1000米、800米考试只能在50米的跑道上往返跑,有的考试地点干脆设在马路上进行.体育教学条件极其艰苦,有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排球都没有见过,没有器材,场地欠缺,体育教师也就有借口并且理直气壮地丢掉一些器材场地要求过高的项目.这种体育教育欠全面,考试要求又一致的现象,严重打击了农村学生的自信心,体育健康的理念在这种条件下举步维艰.过程性考试的真实性贵州省自2009年开始实行10分过程性考试加40分目标效果测试制度以来,黔东南地区各校的过程性考试以3年“学生平时表现”和体育《达标测试》成绩总计,只有笼统的规定,不设教学评定督导,仅由体育教师把握.从近2年的体育考试成绩统计表上看出,大部分教师采用送分的方式,高分满分较多,甚至有的学生不参加考试也能得10分.目标效果测试过程中,也存在走后门、拉关系现象,虽然监考工作人员在考试期间都上缴手机,仍然有人备用手机违反纪律;还有的学生采取准考证件弄丢,临时补证件没有照片的空隙,找人代考,蒙混过关的方式;考试过程中,有的项目,监考组长有权处理应急事件,如:急行跳远三次犯规,最后一次就以起跳点到落点丈量成绩,由于47%的学生选择急行跳远,所以成绩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农村地区的考生由于测试环境、测试条件与城市差别较大,如果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衡量成绩,有欠公允.因此,黔东南地区应该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方式进行体育中考.

对策与建议

中考体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考体育;研究分析;工作现状;考试研究

中考体育作为当前招生制度之中的改革措施,已经逐步在实践中实施。在教学中加强制度化的建设,是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可以考试达标的关键点。同时通过中考体育,还可以切实地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提升其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最近的几年之中体育锻炼和相关健康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中考体育的加分也不断增加,所以,体育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考体育之中还存在有不少难点,所以,还应当对中考体育之中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以更好地保证学生的水准达标。

一、中考体育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明确当前中考体育的基本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考试水准的关键点,所以,在工作开展进程之中还应当对此方面的内容加以深刻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中考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之中,不少学生和家长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不够明确,同时在考试的相关内容之中,明显缺乏对学生耐力考验的项目。另外,还应当注重的是,在当前中考体育之中往往人为性的因素较多,进而对最终的考试结果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在今后还应当加强对相关中考体育工作的分析和研究,以保证考试的质量和最终的教学结果,在明确了教学工作开展基本方向的基础之上实现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改进,应当对中考体育之中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出中考体育的基本效应,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中考体育工作的主要现状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工作开展之中的影响难点。下文将针对中考体育的改革方向和充分发挥出体育教育事业优势的基本手段等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促进事业的改革。

1.加强体育课程宣传

加强针对学生以及家长的宣传工作是真正意义上发挥中考体育的优势的关键点。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使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密切,充分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和理解。另外,还应当对学生加强引导,尤其是给予学生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广大家长来讲,还应当与学生多多进行户外的锻炼,并且从思想层面之中加强对中考体育的重视程度,避免其对学生的成绩和升学产生影响。最后还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和今后的改革方向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而广大教师也应当很好地做到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保障,协调其中各个教学环节的重点,尽量地不要占用体育课程时间,通过大力的合作,使得中考体育可以发挥出其基本效应。

2.充分发挥中考体育的激励性

除了上述分析到的加强中考体育的宣传之外,在实践之中还应当充分地发挥相关课程的激励作用,以实现新的教学工作发展和新的教育事业突破。把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作为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手段和载体,重视学生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在考试项目设置中增加运动技能内容,如,体操、武术、球类等,努力引导学校体育教学走出应试的阴影,回归常态教学。并通过不断改进考试内容,促进体育教学关注学习过程管理和学生体能以及基础运动能力的发展;改进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和实施细则,促进教师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强调操作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增强考试的服务功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广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既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总的来讲,加强中考体育改革意义重大,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中考体育作为当前招生制度之中的改革措施,已经逐步的在实践中实施。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中考体育的基本现状和考试工作的开展影响因素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主要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地实现相关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更昌.不容忽视的体育中考问题[J].上饶师专学报,1997,7(01):97-98.

[2]郭艳花.对中考体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02):12-13.

[3]赵兴武.对体育中考的几点思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05):253-254.

中考体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考体育 体育工作 健康体系

一、体育列入中考的好处

(一)中考体育的实施使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

在中考体育实施前,《体育与健康》课一直没被重视,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直要求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但体育往往是“检查的时候重要,实施的时候次要,平时可以不要”。近几年来,随着中考体育的实施,体育已经是中考科目,分数直接加入中考成绩。这对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都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具体表现为:学校用于体育教育的费用不断加大,学校的体育设施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也有了很大的增强。家长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不但关心孩子的成绩,也同样关心孩子是否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身心健康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家长和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持拥护、肯定的态度。

(二)中考体育增进了学生的健康。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生的体质依赖于运动技能的进步和提高,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是为了明天的健康。正因为中考体育的实施,使学生能正常的参加体育锻炼。经过对比,九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其它身体形态学指标与七、八年级学生对比有明显改善。中考体育激发了学生(特别是九年级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触动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增强了学生的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肌体和内脏器官的发展,增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三)中考体育提高了体育与健康课的实效。

在以前,很多学生不在乎自己的体质,从不关心体育测试成绩,认为只要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就是健康。上体育课时不认真,进行耐力训练时,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中考体育实施后,学生会主动关心自己的身体,经常与体育教师沟通和交流,学生上体育课积极,能主动参与,进行练习时认真努力,体育课取得了预期的成果。经过对比,学生体育测试合格率明显提升,学生体质得到增强。

二、 中考体育出现的弊端

(一)中考体育使体育课教学面临应试教育的误区。

中考体育实施后,因直接有50分加入中考成绩,引起了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调度重视,但同样使体育课的教学慢慢走向应试教育的误区。考试项目单一而且固定后,部分学校要求体育教师严格按考试项目进行教学。就拿安顺市中考体育来说,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都是测试台阶试验、50米短跑、1分钟正摇双脚跳绳或者篮球运球,学校的这种想法当然就顺理成章了。考试项目单一后,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把考试项目作为主要教材,成为课课练的对象,长此以往,体育课教学就会逐步走向应试教育。

(二)中考体育使体育课成了训练课。

实施体育中考是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措施,是增强学生体质,强化他们的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的重要一环。但当前,有些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与体育中考的相互联系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学生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就算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因此,初中年级学生体育课就针对体育中考的内容要求进行上课。有些教师甚至把体育课改上训练课。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外活动课以集训的方式来提高成绩,这有悖于中考体育的宗旨,有悖于新课程下体育教学的理念。其结果,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并不是一定很理想。

(三)中考体育制约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考体育主要的目的是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最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由于体育列入中考,教师上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能多拿分、拿满分,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学生一旦失去了体育锻炼兴趣,身体素质必然下降。这也制约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个性发展。

(四)中考体育限制了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

由于中考体育的存在,学生已经把在考试中如何获得高分或者满分作为自己对体育的追求,忽视了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长时间下去,初中学生错过了发展自己体育兴趣与爱好的黄金时段,没能在初中学段学会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限制了终身体育的发展。

(五)中考体育过程管理评价存在不公平性。

在现行的中考体育中,过程管理评价的10分是由学校自行评价,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对过程管理评价作了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不公平性。很多学校都是把学习成绩好的评定为优秀等级(10分),学习成绩一般的评定为良好(8分),有的学校又严格按要求执行,所以结果就存在不公平性。

总之,对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学校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充分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家长和学生正确的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中考体育就会使学生真正喜欢体育,从而做到终身体育。重视中考体育,同时重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真正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喻坚,张杏波.中考体育加试问题及其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2]李凤梅,朱海涛.对体育加试的反思[J].浙江体育科学,2010,(5).

中考体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考 体育加试 态度 问题

体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改进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仅对现实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手段。体育科目列入中考科目,目的是推进学校体育的深化,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实效,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措施。中考加试体育是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对体育教学质量的验证,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中考加试体育自实施以来,在体育教学评价中起到许多积极作用。

从体育加试的初衷上看,其主要目的还是借助体育加试的形式,引起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进而增进健康。从考试制度这个“指挥棒”而言,对学生体质下降这个问题进行导向,在中考、甚至高考中增加体育加试内容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绝大部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明显提高。现从XX中学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不同班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共300名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当前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学生健康为本”的思想为学校体育的中心思想。为进一步完善中考加试体育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对学生中考加试体育重要性的看法统计结果。33.33%的学生认为中考体育加试非常重要,31.25%的同学认为很重要,23.95%的同学认为一般,11.46%的同学认为不重要。由此可知,有接近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中考体育加试非常重要。不论是出于中考体育加试对自身健康和身体素质影响的考虑,还是为中考体育加试成绩算作中考总成绩的因素,从宏观上讲中考体育加试的开展是广大学生所期盼的。这也很好的体现出了在初中开展这样的运动有着很好的学生基础。

学生中考加试体育的态度,15.97%的学生表示参加中考体育加试的态度是非常积极,52.43%的同学比较积极,23.96%的同学处于应付状态,有7.64%的同学表示反感。整体上说学生对中考加试体育较为积极,加试体育在学生中考中占一定的比例或学生有锻炼身体的兴趣也能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有一些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又不想让加试体育这部分分数流失,就会造成“临时抱佛脚”加试前恶补体育的现象。

中考体育加试能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提高体育技能、消遣娱乐、调节神经。只有极少部分的同学对中考体育加试承反感态度,这部分学生大多对体育项目就不是很感兴趣。这反映出学生对参加中考体育加试是积极的,符合大多数人自身需求。

中考加试体育成绩占中考成绩。42%学生认为中考加试体育是有必要的。自实施中考体育加试,使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得到的提高,保证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促进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初中学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强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应该说中考加试体育列入中考总成绩,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正常体育教学时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考加试体育作弊替考现象分析,考试是学校检查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考试曾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每一所学校,良好的考风是与学风、校风密不可分的。树立良好的考风始终是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虽然考试作弊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但考试作弊对教学质量、对学习风气、对道德规范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中考体育加试作弊替考现象分析 ,学生在中考体育加试中作弊替考现象占43.4%。接近一半人数在考试中作弊。而中考加试体育的实施,从各方面的确带来很多利益,但也存在着问题。升学的竞争激烈,而体育考试成绩30分,要想在文化课上提高30分,显然比在体育上“拼”一把要难得多。所以导致学生及家长不妨赌一把的心理。于是吃兴奋剂、替考等作弊行为应运而生。从去年的体育中考情况看,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是到位的。考试中采用机器记数记时,但还是离不开人的操作。虽然体育中考部门成立了由纪律监察部门参加的领导机构层层把关,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避免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据学生反映,考试中“人情分”现象严重。所以学校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缺失。

学生家长对中考加试体育态度分析,家长对中考加试体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部分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非常支持,部分家长能督促学生锻炼,甚至有些家长能陪同学生锻炼,而有些家长却对反对学生参加锻炼,怕会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那么学生家长的态度到底如何?数据得出学生家长对体育加试还是比较重视。虽然有8.0%的反对和13.6的不在乎,但比较支持和非常支持占32.6%、45.8%,占总人数的78.4%。总体来说学生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态度还是较为支持的;学生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老师;学生家长对中考加试体育的认可,与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相互结合,这样能更大的发挥出加试体育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相互配合,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家长对中考加试体育的影响。根据学生家长请辅导老师辅导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请过辅导老师。在走访调查中,小部分家长说不能让自家孩子的中考成绩被加试体育拉后腿”,可以看出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中“考成绩挺上心的,可能对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没有太详细的了解。由此应该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加试体育意义的宣传。

学校对中考加试体育的影响。初三学生在中考体育加试之前的课时和运动量的安排明显加大。可能说,在没制定中考体育加试制度之前,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不高;但之后,有了中考体育加试,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提高。同时学校在课时和运动量的安排上也会整体加大你;更有甚者还在课下时间找老师辅导,有的家长还陪同学生为其寻找私人教练。校领导还不断增加体育器材,这样使学校体育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校领导的重视和家长的支持,使体育教师深受鼓舞,他们对体育教学更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加努力工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中考加试体育的实施,从各方面的确带来很多利益,但也存在着问题。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都说临近考试学校安排的体育课与运动量比以前有很大提高,根据访谈得知,上课内容都与考试项目有关,感觉体育课枯燥乏味,但由于体育分算中考总成绩,他们就必须要锻炼,26.7%的学生都认为体育课就是为了考试。可见这种“应试教育”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喻坚,刘林箭,钮新荣.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

[2]郭毅平. 提高初中毕业生中考体育加试成绩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06) .

[3]林莉.对中考加试体育几个问题的研究[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02) .

[4]薛宏.中学体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4,(01) .

[5]白明.高考加试体育之我见[J].当代教育科学,2009,(11).

[6] 林国忠.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树立终身体育的探讨[J]. 福建体育科技, 2009,(06) .

中考体育范文第6篇

体育科目“应试化”?

《指导意见》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那么,体育成为“主科”该如何看待?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体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是学校体育迎来拐点,还是成为新的应试科目?中国教科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凯表示:谨防体育应试化趋向,坚持健康成长的导向,在内容中加大学生的选择性,并引入体育过程性评价,也许是一剂良药,否则,丧失的是孩子参与体育的兴趣和体育的真正价值。如果体育的地位只能以考试来提升,相当于用应试作为体育科目的发展驱动力,在短期内可能收到一些效果,但从长远来看问题多多。

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已将体育纳入中考必考范围,像北京等地已经通过多年中考探索出了“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的有效考试模式。但也存在问题: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方法单调,教学空间局促。王凯认为:体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每一个孩子有参加体育的兴趣,有从事运动的热情,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些更本质也更重要的东西并不是考试能考出来的。对此,奥运游泳冠军孙杨有不同意见:不管学生是否感兴趣,从学校毕业后能否坚持锻炼,只要现在围着操场跑够圈数,或者在篮球场上运球绕桩合格,体育锻炼的效果就达到了,在现阶段,身体各项指标会明显提高。

两种观点:一个着重教学的远景目标,一个看重阶段性效果。这二者能否兼顾?

自2007年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以来,许多学校开发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成为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从侧面激发了孩子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但应试教育的问题是:考试内容不能覆盖学校有可能开展的丰富的体育活动,体育中考甚至有可能造成体育课内容单调化。王凯担心的是:学生本来很有兴趣地参加各类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而应试化的体育教学使得体育课枯燥乏味。

《教育》记者采访了解到:从事专业体育工作的教练们,并不担心应试让体育变枯燥这个问题。中国青少年击剑运动培训基地教练陈军表示,应试教育的特征是聚焦成绩。击剑作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衡量训练效果的标准就是成绩,但在训练中也会有很多趣味性的游戏内容――从撕名牌到各种小游戏,小学员们完全可以在训练中得到快乐。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只要提升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在体育应试化的同时,完全可以保持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热情。

体育考试需要升级

体育成为中考科目,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教改尝试。当时有的是把体育成绩作为初中升学录取的参考,有的是以30分左右的分值计入中考总分。由于当时基于“考体育,是为了引起社会对体育的重视,而不是用分数来卡学生升学”的设计思路,所以最初的中考体育,在考试项目选择上,以“简便、可测、易得分”为基本原则,很少考虑体育考试的科学性,因此,也存在先天不足。也正是最初体育考试的设计坚持了“考比不考好,练比不练好”的最低要求,从而保证了近30年来中考体育制度的延续和发展,也为今天体育考试的“再出发”奠定了基础。

在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学和考试都需要升级。2016年奥运会上,夺得女排世界冠军的中国队队长惠若琪,初中时是学校的学霸,中考所有科目成绩均在90分以上,语数外均超过95分,唯有体育,只考了88分。这个案例充分说明,现行的体育考试内容和评价体系并不全面,有很大改进空间。

以往中考体育项目的选择和评分标准,主要来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难度低,区分度也低,与中考体育应具有的“甄别和选拔性”评分要求有很大区别。由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会被作为升学的依据,所以在男女得分的均衡上有明显缺陷。如女生仰卧起坐项目的得分,远高于男生引体向上的得分,容易出现女生得分高于男生的“不公平”现象。

体育考试要公平,平时教学是关键。在体育中考中,难免会出现恶补体能的现象。并非没有比恶补体能更好的做法,那就是让考体能与考技能相结合,让学生有多元化的项目选择。比如,长跑不行,可选择游泳,立定跳远不行,可选择投掷铅球。改变单一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河南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校长董慧蕴说:“现在的体育中考很多情况下是临时抱佛脚。学生真正去应对中考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初三的时候,我们叫备战中招体育考试。就是一直到中考前,每天的早上和下午都按照规定的科目去训练。”四川成都天府七中校长陈刚建议:应大大增加技能考试的可选项目,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选择,可以用技巧性考核额替代体能测试。北京天坛青少年业余体校足球教练潘晓东则表示,技巧性考试替代体能考试的提议是不专业的。体能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技巧是提升的关键,二者不可偏废。他提议体育中考增加技巧性考试内容,同时保留甚至提高对体能的要求。

“新体育”带来新变化

“临时抱佛脚”的应试体育是目前的普遍现象。只求应试过关的体育课,问题在于:在短时间内锻炼强度突然加大,让不少学生不仅吃不消,反而产生畏难抗拒心理。在个别案例中,突然增大运动量的教学安排,甚至导致了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这就与提高学生体质的初衷南辕北辙了。应试体育往往只强化训练必考项目,如长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其他体育项目根本不会涉及。这就严重违背了学生体育兴趣多样这一基本常识,常被学生形容为“悲催的体育课”。从内容上看,这是被了的体育。

其实,体育项目本身是充满乐趣的,否则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么多体育迷了。正是由于体育教学的不专业和过于功利性,剥离了体育项目中充满啡さ牟糠郑只剩下枯燥乏味的部分。

体育成为中考主科,必然会增加分值。合理分配这些分值,是提升体育考试和教学的关键。体育分值增加,是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对学生也是一种督促。若体育课地位上升后,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仍不提高,体育课地位上升恐怕无法与学校体育工作实现联动。在其他科目成为选考的背景下,提高体育分值,应该不会给学生增添多大负担。在增加的分值,可以增加对体育内容的考核。

杭州北苑实验中学加入全国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区后,推广活力篮球,带来了魅力校园。副校长王平本身是一名体育教师,受命组织浙江省体育拓展性课程现场会的分会场活动,要在开学后20多天时间里,把1000多名学生教会篮球传接球、三步上篮、投篮等技能,千名学生的组织和队形调动,还要达到展示标准,困难和问题比预计的还多,但体育组全体老师个个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3堂体育课后全校60%的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让全体老师信心大增。家长施杰钏表示:“我的女儿性格文静、腼腆,身材瘦弱,但在练习篮球操时却像变了一个人:熟练地与队友配合,运球、传球、三步上篮;满场奔跑、嘶喊、欢笑――篮球既强健了她的体魄,又明朗了她的内心。”北苑实验中学的操场上,有20个辅投篮架和1000多个篮球供学生同时使用,每个学生每天都可以尽情地运动。杭州北苑实验中学初二(7)班学生胡宇昂表示:经过充分运动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安静下来,观察能力提高了,能够发现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并帮助他们。

“应试”效果明显

自2007年以来,陆续有地方教育部门试水体育中考加分,加分分值从10分至40分不等。

由于体育以考试形式进入了中考计分,许多家长和学校为孩子突击体育项目做准备。初中生补习体育悄然成为一种新的补课形式。在不少地方,中学生开始请私人教练补习体育。私人教练一般都是体育专科出身,经过他们的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体育成绩。2016年南京中考体育男女生的测试项目与2015年相比,1000米要缩短20秒,跳绳要多跳20个,引体向上多做1个,仰卧起坐多做3个。

河北南宫市腾飞中学共有在校生2000多人。体育教师张强说:“中考体育加大了强度。原来体育课2圈跑800米就可以了,考试要求跑3圈。初二的早操就增加到3圈,有时会增加到5圈。”河北各地的县级初中大部分都为寄宿制学校,学生们每天早晨起来都有跑早操的习惯,这对于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反映到中考体育科目上来,不少学生的成绩都有较大提高。学生体质得到全面发展,男生的立定跳远以前能跳到2.56米,现在能跳到2.72米,训练成绩上有所提高,素质力提高,爆发力增强,和平时运动的多有关系。从腾飞中学每年举行的学生运动会上,各项比赛项目反映出的数据来看,“00后”学生体质状况的确在逐年提高。

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年中招体育考试全校获优秀率达到94.2%,比历史最好成绩高出12个百分点;从整体满分人数和优秀率来看,在校学生体质和成绩稳中有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自1985年开始的每5年一次的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和青少年抽测数据,青少年的形态发育水平持续提高。我国城乡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增长趋势;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出现好转;耐力素质显现“止跌”并逐步回升;速度素质(50米跑)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力量素质(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下降速度减缓;柔韧性素质(坐位体前屈)指标明显回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开始下降。

中考体育范文第7篇

一、引言

在对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的调查研究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考体育制度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走出了教师,增强了体质,但我们更多地看到,中考体育制度发展多年之后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病。这些弊病总而论之就是中考体育教育逐渐应试化。

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体育课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在体育运动方面相关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培养指导,让学生获得更宽广的发展视野和发展机会,让学生对某种或某几种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渐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但在以获得好的中考成绩为目标的当下教育环境中,学生往往是通过重复的、高强度的训练来达到中考体育考试的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中考体育考试,甚至部分学生还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无论成绩如何,在中考体育考试结束之后,学生们就没有了继续上初中体育课的机会,学校往往将本应是体育课的课时用于其它文化课课程的教学、学习。怎样达到体育升学考试与体育素质教育的平衡,怎样通过体育教育的手段让学生在青春期阶段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继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笔者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二、现行体育中考的负面影响

从初中教育现状来看,现行体育教育中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观念方面的。学生以及教师在评判体育课的重要性时,考虑的不是课程教授内容对学生身体机能发展的有益影响,而是这门课程在中考当中占据的分值以及对未来升学的影响。虽然体育的确是中考中需要考察的一个科目,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中考体育考试结束之后就不再安排体育课程,忽视了体育课对于面临中考情绪紧张的中学生有着调节身体机能、舒缓紧张情绪的作用。这种应试化模式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为学生铸造终身锻炼的良好意识。

1. 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负面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思想以及官本位的封建思想余毒导致自宋以后的千余年,我国一直重视对学生文化课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察。古人常以“文弱”来形容读书人,直至近代虽然有很多教育先锋都在倡导增强国民体质,但学校教育仍旧以文化课的教育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对于体育教育多是轻以视之。虽然目前由于中考体育在中考中占据的分值越来越大,体育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单纯以通过中考考试科目为训练目标的“补习班”形式的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现阶段初级中学体育教育的内容较少,不教授未列入考试范围内的体育锻炼科目,学生无法对所教授的体育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高强度高重复的训练还会打压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对学生体育培养的负面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从心理学角度考虑,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处理问题方面往往从感性角度出发,较为枯燥的体育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对体育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在课堂之外也不愿意更多地接触体育相关课程,无法让学生对体育产生终身接触的兴趣,甚至影响学生在以后学习阶段对于体育的看法及认识。

三、当前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方向出错。目前,体育教育仍旧受应试教育的桎梏。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产生终身锻炼的兴趣和培养学生通过中学体育升学考试之间不断抉择,在这一抉择中很多教师往往会产生对自己定位的迷惑,继而教育方向产生偏差。其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在课堂开始后没有充分做好锻炼前的准备工作,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受伤;在课堂结束之前没有教授学生正确的肌肉放松方法,导致学生课后肌肉酸痛,影响到学生体育课外正常的学习、生活。第三,很多教师对体育科目重视不足,上课时的教育方式往往以无目的的游戏为主,无法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的、差异化的体育运动技能。

2. 学校体育教学环境落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体现的也极为明显。我国部分初中的体育设施及体育活动场地都十分落后,存在体育体育器材陈旧常年未更换、篮球架陈旧危险、没有足球场地等等问题,这导致学生无法良好地学到相应的体育技能,甚至在体育锻炼中容易因为体育器械老化而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学校没有足够的体育器材时往往会将体育课改为其他文化课或者自习课,在这样的体育教育硬件环境下,学生很难对体育产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因为文化课占用了应有的活动时间,而让学生对文化课也产生厌恶情绪。

3. 学生对初中体育学习缺乏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教育的活动中亦是如此,但与文化课不同的是,体育教育的教授存在更多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体育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然而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部分缺乏兴趣的学生在课堂上会找诸多理由逃避锻炼,例如女生会用生理期的理由来躲避训练。另外,由于现在学生处在多重呵护之下,意志力都较为脆弱,多有着畏难心理,往往操场三四圈的跑步都觉得困难万分而找各种理由逃避,无法坚持。初中女生以瘦为美,对于锻炼有着错误的认识,害怕锻炼会让自身产生影响美感的肌肉,这种思维也对体育教育的顺利实施产生阻碍。

四、初中体育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终身锻炼习惯的措施途径

1. 让学生真正明白终身体育的含义和意义。人类通过千万年的繁衍进化,形成了一套生理循环系统,而这套系统的良好运作需要充足的锻炼来维持,放眼世界,纵向来看有着良好体态和身体素质的老年人往往是坚持终身运动的,长跑、舞蹈、力量训练都是他们热衷的方式;横向来看,同年龄段锻炼的人受病魔侵蚀的机率比不锻炼的人得病的几率低。通过锻炼人们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保证各项身体机能的良好运行。人在学生阶段需要大量的脑力来记忆、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时候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很容易在压力较大的考试当中发挥失常,但如果平衡知识和体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会更有精力,效率更高,同时更少受病魔侵扰而影响学习进度。

(1)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教育。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用典型的事教育学生,端正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会更有效率。例如,让学生看奥运会的相关片段,一些国内外有健康活力的老年人的介绍视频,更可以从反面来刺激,让学生了解到不锻炼会容易得哪些疾病,从而正确认识体育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渴求。

(2)明确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作用。学习效率是学生以及教师关注的问题,学习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是知识的熟悉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学习效率可以通过锻炼增加脑部供血,消除大脑疲劳来提高。学习效率与身体素质是正相关的关系,这一点很多学生和教育者都不是十分明确,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将这一理念通过教学实验来告诉更多的人。

(3)体育教育对促进精神健康的明显影响。现代人往往在心理上有着焦虑和压力过大的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也蔓延到了初中生群体,在焦虑状态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下降,同时压力和焦虑会分散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教授学生相关的体育锻炼技能,在运动中,学生通过身体供血和呼吸的调节,能够降低自身的压力与焦虑紧张的情况,让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程度,减少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创建条件发展学生的兴趣。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运动方式。其次,学校要给体育课留足课时,避免甚至禁止其他课无故占用体育课课时。第三,教师要积极了解世界、国内先进的体育教育教学的理念,采用更多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在学中,在锻炼的同时释放身体和学习的压力,增强自身的体质。当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的好处之后,学生往往会对体育锻炼产生长久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基本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力求让学生变被动参加体育锻炼为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如主动参加与体育有关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能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进而将这种兴奋状态扩散到学生参与的任何一项需要专注力的事情上,让学生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有持久的好奇心和兴趣,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校园生活品质的提高。

3. 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1)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和好动心理产生学习动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都是十分强烈的,体育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

(2)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直接体育锻炼习惯。好胜心可以说是双刃剑,如果合理利用这种心理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例如在班级设立运动明星奖,每周更新奖励名额,通过荣誉和胜利来带动学生一起锻炼。

(3)利用学生的好学心理培养间接体育锻炼习惯。学生的好学心理在心理学上来看是一种美好的倾向,他会从积极的角度理解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等问题,因此好学心理可以用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中考体育范文第8篇

一、中考项目多元化,增强体育学习兴趣

在一些地方进行调查分析时,发现很多地方的中考体育项目还是在继续沿用几年前甚至十年前的中考体育项目。对于现在个性化的学生来说,项目已经过于陈旧。有些地方做得很好,可以学习和借鉴。比如,积极引入三大球,将原本身体素质类的中考体育项目,加入一些技巧类的项目,并及时和正确地引入过程性评价,将中学体育变得多姿多彩。此外,很多地方和院校为了凸显终身体育的价值,增设了高考体育加试,甚至增设了大学体育加试,反而将应试教育从小学带到了大学,并不能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把体育中考当做一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更加实际和有效。宁可“赋之以渔”,而不可“赋之以鱼”。

二、分地区设定特色项目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体育文化。将地方特色体育文化传承下去也是年轻人的职责所在。比如,地方的竹竿舞,武术之乡的武术学习,发展“特色体育乡镇”“民族地方特色”,乡镇的舞龙舞狮等等,能成为中学生的体育项目之一。研究和申报特色体育项目一定能成为地方体育的亮点,同时为中国的非文化遗产起到了保护和传承作用。

三、体育中考融入并延伸“体艺2+1”

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体艺2+1”活动,让学生在中学毕业之前,能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终身体育和终身艺术带来的魅力。但是,“体艺2+1”并不是孤立的,我觉得体育中考正是“体艺2+1”的延伸和升华。将“体艺2+1”中的项目融入到中考体育加试中来,培养学生连续体育学习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将“体艺2+1”的项目变成中考体育的首选项目和必选项目,让学生在平时“体艺2+1”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和认真。

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此时此刻我们正享受着和谐的社会,和谐的校园。体育中考不是为了让孩子们丢分,也不是为了让孩子临时简单应付,而是让孩子享受幸福的体育,享受终身体育的好处。所以,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在体育中考显得尤为重要。

(1)科学合理地尝试使用骨龄。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初三学生还没有发育成熟,无论是身高还是力量都不能达到同龄人的水平。这给学生的体育中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统一的标准对于发育晚的学生来说,体育中考是很吃亏的,很多家长有怨言但是也没有申诉的地方。同时,很多的家长建议也汇集到我们体育教师这里,觉得很有道理和必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做过调查和分析,发育较迟缓学生的中考体育分数平均分数要比发育正常的孩子的中考体育分数要低10分。如果教师对这10分视而不见的话,对于学生和学生的家庭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其实,对于发育迟缓的学生而言,还是有方法帮助他们的。可以在本人申请和教育部门审核下,尝试进行骨龄鉴定,同时给出一个相对于统一考试标准略微低一点的中考体育加试标准。这样,就使得发育迟缓的学生在体育加试中不至于失分太多。

(2)同类项目的横向测评。在中考体育加试中,有部分项目设定的比较笼统和硬性。比如,在跑步类的项目中,很多地方设定了50米跑这个必选项目,这是对速度要求很高的项目,也是很多同学很难拿分的项目。尤其是对那些偏胖和未发育的孩子。如果给出短跑和中长跑相结合的体育中考选项的话,则能给很多短跑能力较差的孩子带来福音,他们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长跑练习,应该能达到理想的成绩。所以,给出的设计方案就是,在如此和谐的校园里,尽量减少必选项目,毕竟必选项目总会是一部分同学的弱项,能避弱就强,才能将体育加试的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对同类项目进行,横向测试,使得在同类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统一的起跑线。

中考体育范文第9篇

一、应试教育理念下体育中考存在的不足

1. 教学计划不科学。很多教师就初三体育课的开设与开展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在整个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中考所涉及的项目重点列入到教学计划中,而不在考试范围内的那些教学项目则统统忽略。

2. 教学针对性强。针对那些本身文化科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体育教师往往给予重点指导,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则采用“放养”模式,对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利。

3. 教学目标导向偏移。目前,初一、初二体育课堂上也融入了一些中考项目,删除了原本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体育中考的时候获取更加理想的成绩。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逐渐变成以参加中考为根本目的,过分注重于追逐中考成绩,导致和原本的教育框架不相符。作为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也省略了备课与课程设计的工作,只要了解中考项目重点就够了。

二、摒弃应试教育的制约

1. 考试项目设置竞技成绩和技术测试两个方面。在体育中考项目的设计上要涵括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从考试内容的规划上也可以选择分为必测与选测两个部分,在保证一定强度体育测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技术性项目。这样,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不过却能够使学生更加广泛的选择学习更多的体育项目,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 学校领导要提升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力度。学校领导应更多关注学生每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发展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切实感受到乐趣,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全面认可度。

3. 体育教师要从根本上扭转自身的教育理念。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把教学工作建立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下,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这门课程,从而掌握1-2项可以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让他们终身受益。另外,体育教师对于所有学生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见与袒护的心理,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置,强调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

4. 实现基础教学与中考选拔双重需要的课堂教学合理化发展。面向初一、初二的学生,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之上,加大对其基本身体素质的练习力度,如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协调性、合作性等,为今后的教学作好相应的保障。初三的学生面临体育中考,在其技能及身体素质水平方面便有了更高需求标准,教师还应让学生对体育练习充满足够的热情,借助合理的途径分析考试技巧,分析竞技体育的精神,让学生体会竞技体育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深刻领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残酷性。

5. 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体育中考传统的评价手段。一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投入很多的精力学习与练习,并且课余也找机会练习,不过因为本身运动条件的限制,中考检测成绩不是十分理想。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其本身具有极高的运动天赋以及极为有利的运动条件,就算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学习与练习,也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所以,在体育中考中,对于学生综合成绩的评价应该是将检测成绩和学生日常表现结合在一起,系统、全面地考察学生。

中考体育范文第10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7年5月7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份量”。目前,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教育改革实践和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需要。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自2008年以来几经改革,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变化,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较好地实现初中体育的多元化目标。因此,对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的现状研究,对于今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忻州师范学院附中、六中、七中、十中、十一中的部分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搜集和查阅有关中考体育的文献资料和国家颁发的一些法规政策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就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的现状走访了忻州市部分区县教育局体育教研室主任、忻州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和忻州市教育局的部分专家。

2.2.3问卷调查法

共设计四份问卷:学生、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和专家问卷。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获得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百分比、卡方检验的统计、分析,利用Excel进行率检验。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部分地区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情况分析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实施了中考体育考试工作,包括首都北京、沿海开发城市、中部省市和西部地区。考试项目以测试学生耐力、力量、速度和身体技能类为主。沿海省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状况、学校的师资水平,率先实行了考试项目必考与选考的分类;中部省市还是以教育主管门规定项目进行考试,灵活性不够。各部分省市的考试分值在20-50分不等,武汉市的中考体育中平时体育成绩占5分,测试项目成绩只有15分。大部分以30分计入总分,忻州市自2013年开始由30分增加到50分。增加体育成绩的目的在于既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虽历经几次改革,但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还有待于改进。

3.2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分值比较分析

2013年忻州市参加中考体育考试的学生共有36816名,其中男生17874名,女生18942名。由表4显示:在2008年到2010年这三年当中,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是仰卧起坐、握力、跳绳,分值30分。从2011年开始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了改革尝试,考试项目由原来的仰卧起坐、握力、跳绳增加了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的考试项目,并且删减了仰卧起坐的考试项目,在分值上也进行了改革,平时成绩占21分,贯穿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占9分,同时还有1分的诚信分。也就是说每一个项目的满分是2分再加1分的诚信分共3分。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从2013年起,忻州市中考体育由30分增加为50分。其中跳绳15分,握力15分,跑步20分(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无自选必选项目。中考总分由660分上升至710分。这一改革使忻州的中考体育考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使中学体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体育考试的成绩是中考成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一分之差有可能是省重点和市重点的差别,能考上什么样的高中,体育也有发言权。3.3忻州市2013年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成绩分析通过对忻州市2013年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成绩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见表5):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在2012年以前的基础上降底了一些标准,调查结果显示满分的男生占70.5%,女生占78.3%,18-19分的学生占10.5%和8.5%,12-17分的学生占15.7%和12.2%,10分以下的学生只占到2.4%和1.0%,说明这项学生害怕的考试项目满分率得到了普遍提高,消除了学生对该体育考试项目的恐惧和顾虑,特别是女生满分率还高于男生。说明只要学生平时按照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历经几次改革,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还有待于改进的地方。改革后的中考体育更能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推动中学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忻州市2013年中考体育考试由30分增加到50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忻州中考体育分值的增加让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更加重视体育。要提高忻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必须通过学生平时的广泛参与,形成较高的体育运动水平。忻州中考体育工作的开展,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平时的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受中考体育考试的影响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

4.2建议

进一步加大对忻州市中考体育考试内容、标准的宣传力度和忻州市偏远学校和考点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通过“点”的快速发展带动“面”的提高,最终促进整个忻州学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忻州市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健全中考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推动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充分吸收学生、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使学校体育教学与中考体育联系得更加紧密。忻州市教育部门还应积极探索更科学有效的中考体育考试办法。在考试的形式和方法上不要局限于一种形式、一种方法,可以适时适度地调整,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使中考体育考试工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上一篇:体育精神范文 下一篇:激光焊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