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言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08 09:35:45

爱国名言诗句

爱国名言诗句篇1

一、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钻研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读成诵”,也就是使学生读熟、读懂古诗,并达到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的程度。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的时候,要扎扎实实抓好了如下三个环节:

一是预习环节会动手。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求他们能够认真研读诗句后面的注释,动手查字典、词典,从而对诗的意思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古诗中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要求学生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二是上课环节会动口。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预习,向大家介绍诗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讲解古诗的意思。

三是释疑解惑环节会动脑。古诗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难点,也是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关键,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突破,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

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哪一种对呢?学生不是很清楚。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广泛的讨论中,大家认为两种解释都非常美,都能讲得通,都能够表达诗人触景伤情、感时伤事的心情。

二、熟能生悟,培养学生感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能生悟”,就是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结合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有机地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有所感悟,获得更多启迪,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学这四首古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领悟诗人的爱国之情。

1.把爱国之情读出来。在理解古诗、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时刻要求学生能够读出诗歌中诗人的感情。

朗读中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灼烈的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杜甫的《春望》、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流传千载的经典爱国诗篇,正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兴亡、人民悲苦感受至深,所以才把这一腔报国之志、哀怨之情汇聚为一句句诗行。

2.欣赏著名的爱国诗词。把爱国诗句找出来大家一起赏析,学生热情很高。通过查找和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等名句。

3.就《古诗四首》写作。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一首诗歌写读后感,可以通过对诗歌中字句的考证写对诗歌的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过的内容,学生兴致很高。情动于中,自然也就笔下如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

所谓“熟练技能”,就是通过这四首古诗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学好其他古诗和文学作品,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准备。通过《古诗四首》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提高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等工具书的了解和运用。学生把《新华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工具书都带到了课堂。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辞海》、《辞源》这两部中国著名工具书的作用和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古诗中遇到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首先是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读通、读懂、读熟这四首古诗。在学生初步读熟之后,教会学生查找古诗的韵脚,知道在古诗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押韵规律,这样在朗读和背诵的时候,就能够加深对诗句的印象。

3.提高了学生背诵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记忆这四首古诗,和学生一起创造了背诵古诗的“记忆联想法”,就是把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进行背诵,如《泊秦淮》一诗,只要背诵“烟、夜、商、隔”就可以了,联想为“诗人杜牧在烟水茫茫的夜里和歌女隔着一条秦淮河”。这样就把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记忆的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完这几首古诗之后,能够牢记不忘。

爱国名言诗句篇2

这首诗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之作。诗的全文是这样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极形象地写出了石灰石烧成石灰的过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句句都在写石灰,而实际上却句句在写人。前两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个字,抒发了作者在困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末句表现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作者用这寥寥数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报国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心中热血澎湃,被这种豪迈气概所深深吸引。“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这些词汇语句映入我眼帘时,我心中感受到的是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豪迈不已的气概。

作者于谦身为明代大臣,以身作则,精忠报国,清白做人。他以这首大气的七言绝句比喻自身,其语言明白,内涵深刻,其人与诗,永垂不朽。这首诗表达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样坚贞不屈,即使“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碎骨粉身”都无所畏惧,只为留下清白在人间。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高估品质:要清白做人。

爱国名言诗句篇3

关键词:诗歌 翻译

诚如Savory所言,诗歌是一种运用语言,令人的各种官能感觉产生幻想的艺术,诗人精心选择、刻意安排语言,通过其意义、声音、节奏、韵律,明确集中地表达、反映生活,抒感。通过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诗人仅在数行之内,有时直抒胸臆,有时曲折婉转,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在诗中,有节奏,是音乐的节奏;有情感,是丰沛的情感;有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却常常摒弃传统的构词;有瑰丽的想象,缺乏诗人的诗意也许就难以体察。一位诗人自己就曾这样描述诗歌:并非玫瑰,却有玫瑰的芬芳;并非天空,却有天空的光芒;并非小鸟,却有小鸟的飞翔;并非大海,却有大海的潮浪;并非某一人,却是每一人所见所听所感所想。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和想象力决定了这一文学形式的独特性。然而,同样面对缪斯女神赋予的灵感,一个英国人、一个德国人、一个希腊人,不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表现,这就带来了诗歌翻译这一问题。诗歌因其艺术特点,深深植根于诗人所处的本土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诗歌,使其即使能为读者激赏,却不易为译者复制。

很多翻译家本身就是诗人,这些文学创作者对诗歌的种种特点有切身的体会,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他们从自己个人的经验出发,对诗歌翻译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诗歌翻译的困难主要是由原诗和译诗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导致的,这种语言差异也是诗歌翻译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障碍。Barnstone曾清楚地表明,语言差异干扰了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完美准确。他分析认为,语言差异,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的差异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妨碍了诗歌翻译的完美准确。两种语言表达的语义有时仅能部分覆盖,而不同语言的语音和语法更是几乎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特点,因此要在词汇和语句上找到完全对等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汉语的语音倾向于采用重复以达到强调重点,进而带来美感的效果。比如说,汉语传统的一个部分就是使用叠词,这样的使用在汉语中非常自然。而在英语中,儿童儿歌使用叠词固然无可厚非,但在诗歌中使用这一技巧,并不足取。词人李清照在其夫死后所做的《声声慢》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首词的第一句使用了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在英语译文中重复这些叠词并不一定适当。此外,这七组叠词其中三组的韵母都是/i/,汉语里的这一音节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把词人落寞、孤寂、凄清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译者要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与这些语音对等的内容已绝非易事,即使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他们能否在读者身上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原文的这一语言特点不可避免地在译文中丧失掉了。至于语义,众所周知,汉语中大量双关语的使用,是这一语言的魅力之一。在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与“思”同音,诗人借此委婉地表达了对爱人绵绵无尽的相思之情。毫无疑问,要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词何其困难。而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语法较少结构的限制,显得更为灵活多变。比如,汉语句子中的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对其他句子成分并没有影响。汉语中没有指明“数”这一要求,诗人也就不用为这些细节多加考虑。英文译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英文名词的词尾变化迫使英译者必须要对主语的单复数穷根究底。此外,汉语句子中可以省略主语和动词,词性可以自由转换,汉语动词没有时态的表征,这些都常使译者翻译时感到棘手。以杜甫名作《兵车行》的开头五句为例,语言的语法差异增加了英译的难度。“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诗的第三行,只有三个名词、一个副词和一个介词,却没有一个动词,这样结构的句子绝不可能出现在英语语法中。因此无论怎样,译者都无法避免借助某个或某些动词来完成翻译。有人可能会认为第四行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译成英语的,但汉语原文中缺乏“数”的明确表示,又带来了不同的理解。而第五行的语序,其真实意义并非如原文所表达,尘埃看不见咸阳桥,而是尘埃使人们看不见咸阳桥。汉语句法的灵活多变会使英译有完全不同的语序,译者必须作出改变,加入句法结构以完善翻译。通过对以上汉语诗作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汉语句子的语序,还是仅仅某个词的复制,都绝非易事。当然,把这归咎于译者的拙劣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译者已经皓首穷经来反复推敲最好最恰当的对等译文了,这完全是由于各种语言之间的在语音、词义和语法上的差异造成的。

诗歌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不同,就在于诗歌是受到形式、韵律、步格和节奏等严格规则制约的,人们常把诗比作音乐的语言,就是因为诗歌和音乐一样也有节奏和韵律,把一种语言的诗体学特点完全复制到另一种共通性甚少的语言中去是很难的。某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有其独一无二的诗歌形式,比如日本的俳句,中国的绝句和律诗。中国的绝句和律诗严格限制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有严格的平仄和押韵定规。而大多数英文诗作则通常只有不同的步格,并没有如此严格的定规。中国古诗,尤其是律诗的另一独特和固定形式是对偶,这种诗歌格律较严,每首八句,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历来被认为是对偶工整的典范。此外,诗体学的特点还以音调和音节的变化为基础。所有的汉语音节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对偶的要求除了内容、词性、传说、历史和地理的典故要分别相配和对称以外,平声仄声音节也要求相互匹配。这在中国古诗中十分普遍,而在英语的语音体系中则并无平声仄声之分,因此汉语的这一艺术特点就很难“移植”到英语中。其实英语诗歌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尽管英语的语言体系中不存在词性、节奏等方面的对偶,但绝不意味着英诗中翻译就是轻而易举的事。英诗也有其独特的诗体学特点,如头韵,抑扬、扬抑、抑抑扬、扬抑抑四种步格和一音步、二音步、三音步、四音步、五音步、六音步、七音步和八音步等各种音步。这些步格变化的安排是以英语语言的音节有重读和非重读的区分为基础的。而汉字都为单音节,无重读非重读之分,也就很难传达英诗原文的节奏之美了。诗歌在节奏、步格和韵律上所受的限制决定了诗歌的独特性。正如刘重德在《文学翻译十讲》中所总结的:诗歌要求语言的精炼,艺术构思的清新和风格的独特。换言之,诗要形美、音美和意美。但各语言的诗歌总有属于其自身的特殊形式和定规,正由于此,要在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翻译中,做到这些诗歌特点的毫无缺失,是极端困难。

诗歌的语言特点和独特形式已经不易复制了,但诗歌最难译的部分还是在于它的神韵和味道。著名的德国语言学家Baron Wilhelm von Humboldt的名言,“所有的翻译似乎都只是在试图解决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无疑揭示了诗歌翻译的实质。正如思果所指出的:“诗有韵、律、体裁、意象(images)、情感等等,没有诗人的敏感就体会不到,再要把体会得到的这些优美之点,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简直是作弄译者。”王以铸也在《论诗之不可译DD兼论译诗问题》中指出:“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说得通俗些,它的味道(英语似可译为flavour),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溶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或方言)来表达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神韵、意境或味道与诗歌使用的语言是紧密相连,并深深植根于这种语言之中的。不同的语言自有其各自的味道,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的味道和神韵也就自然丧失掉了。王以铸曾通过荷马史诗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荷马史诗的味道是同古希腊语一种特定的方言的特点联系着的,各自不同的希腊方言适用于不同的文体,调换一下方言味道就不行了,你想译成另一国文字还能保持原来的味道吗?王以铸更进一步认为:“即使译者准确无误地体会了诗人的意思并且把它充分表达出来了;就是说,一切都讲明白了,但读者并不能因此而得到读原诗时所应得到的享受。诗所以为诗的东西不见了!”

除了不同语言的差异、诗歌的特点和神韵,不同国家的当地环境、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和历史宗教也各不相同,这些可概括为文化差异。诗歌翻译的最大困难其实是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对等。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某一团体特定的,通常代代传承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即使是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由于文化因素的差异,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完全不同。作为记录人类历史,表达人类思想的工具,各语言有其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每种语言必定有只属于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东西,通常是植根于其自身的文化之中的,这是语言最有魅力的部分,但不同文化的复杂性也成为不同民族之间理解的最大障碍,并且也成为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王维在《相思》一诗中有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中国,红豆又名“相思豆”,是爱人之间爱情相思的信物,中国读者可以立即感受到诗人传达的意境。而对这种红豆一无所知,其所在国又并无这一植物的读者来说,他们也许会对诗人劝诫大家多多采撷感到不解。此外,某些地名、人名、节日因为附有特殊的文化含意,即使译文成功地向读者传达了信息,也很难在对这些历史文化背景知之甚少的读者脑海中引发相同的联想和美学的感知。因此,文化的差异使得完全成功的,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即使并非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

诗歌的某些精彩微妙之处只可能存在于某一语言,因为这些精彩微妙之处是与这一语言的本身特点所联系,并由其创造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诗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神韵,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此外,不同的文化特点又为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翻译制造了障碍。与某一语言相联系的不同的语言特性、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固有的特点、各种语言的诗歌不同的神韵、意境和味道,以及文化的差异确实很难转换到另一语言之中。但也正是这种困难,为众多学者、翻译家和理论学家带来了带着镣铐起舞的乐趣,令他们孜孜以求地在几乎不可能中寻找些微可能性,并且这种乐趣和寻找还将长久地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Barnstone, Willis.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2] Say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M].London: Jonathan Cape, 1968.

[3]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4] 思果.翻译研究[M].北京:大地出版社,1972.

[5] 王以铸.诗之不可译――兼论译诗问题[A]//摘自翻译论集[M].罗新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爱国名言诗句篇4

以诗入文,首先要多读多背诗词,提升作文的思想内涵

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按作者,比如李白、杜甫、陆游、李清照来分类整理背诵他们的名篇名句;可以按作品,比如《诗经》、《离骚》、唐诗、宋词来整理名句;也可以按诗中水、诗中月、诗中山、诗中酒等来整理名句;还可以按励志、修身、友情、爱情等类别来整理积累诗词名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自然感受到了诗词的冷暖氛围以及诗人的喜怒哀乐。比如当我们走进了王维《山居秋暝》的“空”和“净”后,我们就看到了盛唐气象下人们的悠闲、空无寂灭的文化心理;读懂了杜甫《登高》的“苦大愁深”,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心忧天下;感受到姜夔《扬州慢》里的凄清冷落,也就了解了南宋文人家国沦落的苦楚。诗词中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在当前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现实中,提高修养,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把这些情思灌输到自己的作文中,从而在作文的立意方面高人一筹,自然能够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自然能够升华文章的思想,也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心理认同感。

以诗入文,还要学会巧引妙用,剪接组合诗句,增添文章华采,丰富文章的语言表现力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的语言是文学中最精粹、最有张力、最有独特美感韵味的语言。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言谈和写作中,一句精当的诗词名句的穿插引用,往往会使谈吐生色,文笔增辉,起到画龙点睛、言简意赅和意趣横生的作用。

引用诗词可以将要引用的一句诗(词)分成几部分嵌入到不同位置,剪接组合使其成为句子的某一成分;引用诗词也可以是由相近联想从自己的记忆中将某一问题、某一景物或某一现象的诗词名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引用诗词还可以是写作过程中受语流中某一词或短语的启迪而联想到曾经碰到过的,也正好是可以阐释这个词或短语的诗词名句,加以引用并对此作必要的阐发以揭示主题。

要想快乐,就要学会洒脱。苏轼被贬黄州,“侣渔虾友鹿”,与友人“举匏樽以相嘱”,听清风赏明月,官场失意却依然快乐;陶渊明诀别官场,“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采菊酿酒,把盏东篱,无奈出世却快乐依然。

——《快乐的密码》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诗意地生活》

巧妙引用诗词可以展示我们厚实的积累、宽广的阅读面,显示我们语言的能力,使得文章语言文采斐然,无意中提升了文章的品位。可以在充分理解诗词名句的基础上,围绕中心,将其变化一种方式进行再现;可以是根据形式对其进行仿写;还可以是对诗词情境的再现。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悬崖峭壁,傲岸高松;嫩芽高树,勃勃生机;莺歌燕舞,万艳相争;苍茫原野,群雄策马扬鞭……他们蓬勃向上,他们意气风发,只因乐观牵引着他们。

——《乐观》

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秋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其实,万事万物都以它固有的规律运动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潮起潮平,只是我们的感情不同,这一切才给我们不同的印记。旷达者从中汲取力量,恬淡者从中陶冶心灵,感伤者对此自悲自叹……无论怎样,能有所感受,是可贵的,但我们还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亲疏远近定是非》

爱国名言诗句篇5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蒹葭》是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语文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一首诗,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诗中主人公执著的追求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蒹葭》这首诗的学习奠定学生鉴赏诗歌和领略美的能力。诗的语言最凝练,最具音韵美,欣赏诗歌佳作能使我们感受诗人各具特色的情思和文采,同时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1.2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内容及表现手法。

1.2.2能力目标

(1)理解“兴”这种表现手法在诗中的运用以及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作用。

(2)理解“在水一方”这一意象,从而体会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1.2.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培养审美情趣。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1.3.1重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相关的《诗经》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无论是其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还是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极具代表性,对后世的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兴”“重章叠句”也是教学的重点。

1.3.2难点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要借助它来表情达意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体味意象,最终感悟诗人所营造的意境。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初中进入中专,对于语文学习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时展的因素,普遍的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兴趣不高,想通过本次课引起学生读诗、读古文的兴趣。

3.教学过程

3.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引出话题,让学生回忆所知古典诗词中关于爱情的经典名句,并由诗引到歌,播放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让学生来品味是何种情感。一曲结束后,告诉学生如此动听的歌曲它的歌词就来源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课文《蒹葭》。情感表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创设情境是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3.2了解“六义”,初识经典

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教师小结。确定重点诗经“六义”。

3.3朗诵全诗,感受韵律

(1)教师播放示范配音朗读。意在疏通字音,并加强情感的

渲染。

(2)学生朗读,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用心体会诗中的感情基调。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也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为感受诗歌意境打下基础。

3.4感悟经典,畅谈影响

设置问题:“经典体现在哪些方面?至今仍有哪些因素影响我们?”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小结。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而此题答案的设置涵盖了我所要展开的所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全答出来,但也不是全然不会说。经由刚才对《诗经》的介绍,相信她们能说到“兴”,从书中的注解还能提到“在水一方”这一意象,还能讲到重复,反复,对于“重章叠句”这一说法不中亦不远矣。在教师小结的环节中,先肯定大家的表现,再把我后面要展开的内容PPT出示。

(1)兴

(2)重章叠句

(3)审美观念――含蓄美

(4)揭示一个哲理

3.5走近经典,历久弥新

这一环节,是对上面学生讨论的强调与补充。重点讲述“兴”和“重章叠句”。

(1)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结合课文:他物,自然景物。

诗中的景:季节(时间):秋 清晨 微凉

色调:冷色调

朦胧、凄迷

景中的情:求而不得,淡淡的惆怅(重章,焦灼,执着),清冷,寂寞

情与景:借景抒情、景中藏情,环境渲染、情景交融。

对后世的影响:

①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②在后世散文中的运用

③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2)重章叠句

因“兴”详细讲述了第一章节,余下两节,学生自读,通过讨论得出余下两小节同第一小节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从不同中看出时间的推移,作者情感的变化及情感的加深。

也由此对“重章叠句”做出解释。

对后世的影响: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重章。

(3)审美观念――含蓄美

这点学生并不能提到,由老师展开。

①朦胧的意境和情绪:朦胧美,中国第一首朦胧诗。

“伊人”作为中心意象,朦胧不清,飘忽不定。根据练习册上的题目,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心中的“伊人”形象,最后教师总结历来对于“伊人”内涵的多种理解。即对诗歌主题的概括。最后引申到“在水一方”这个意境,结构是“追求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③对后来文化和中国主流价值、审美观的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揭示一个哲理

人人追求目标,但失败是一种人生常态,成功者凤毛麟角,要享受过程与追寻的痛苦。

3.6布置作业

布置课的相关作业。

4.创新与特色

4.1切入点新颖

《蒹葭》传统的切入点是以“三美”为主,本堂课的设计从经典二字切入,探究经典的传承和历久弥新。《诗经》原名《诗》,因被儒家奉为经典而称为《诗经》,风是《诗经》的经典,而《蒹葭》最得风人深致。因而从经典中的经典中的经典切入更有新意,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4.2更注重探究手法的一脉相承

4.2.1在探究兴的表现手法时,从三个层面展开。

(1)“兴”在古诗中的表现通过交流“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以葵起兴,最终表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情感。

(2)在后世的许多散文作品中景物描写也都映衬着人物的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

(3)当下开学典礼上领导的演讲中,经常会说道:“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

4.2.2在理解重章叠句这一表现手法时,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加强对重章叠句表达效果的体会。

比如:歌曲的反复咏叹,副歌的重章。

紧密联系下的语言状况阐述,诸如:“爱你,我爱你,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爱你,我是真的真的很爱你。”相比较之下《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更显得含蓄雅致。

4.3对内涵的探究更深刻,对学生的成长更具指导意义

《诗经》奠定了我国“诗缘情”的传统,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从而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更欣赏含蓄,内敛的美。并且以培养含蓄,儒雅的谦谦君子和淑女为目标。

爱国名言诗句篇6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首先,上课时教师应运用生动的导入语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设计新颖、精彩、扣人心弦,就能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然后,再顺势介绍诗词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情感及思想等进行初步了解。

例如:诗圣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在不同的人生发展时期所创作诗歌也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古诗词课前,教师就可先让学生对其人生与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引发学生在预习中思考,达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丰富其对诗词作者、社会现象及历史背景的认知,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便于学生了解和赏读其他作者在此时期的作品等。此外,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喜欢竞争,所以,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踊跃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词朗诵比赛。同时在班级内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诗词朗诵比赛,通过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情感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是指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制造、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具体情境或氛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之中,帮助其迅速而准确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并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中国的古典诗词,大都具有十分美妙的意境,追求情景交融。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要依据诗词的内容与特点,灵活运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丰富其内心的感情和头脑中的想象,进而实现对诗歌意境的良好把握。而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身的感知与思考,有利于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有利于受到审美情感与道德品质的熏陶。同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空间及文学修养等都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在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为其配备曲子《送别》,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悠远隽永的送别情。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例如,李商隐的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古诗的意境让我们都非常喜欢,成为许多人的爱情誓言。

再比如,《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能够被它埋没;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全诗把钱塘湖的美丽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现的方式,将诗中的美景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和现在的西湖美景作比较,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三、反复感悟,再现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语言比较精练,需要学生认真、反复地进行品读。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它所具有的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无条件地大量积累诗词作品,将其慢慢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同时,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用心,调动学生的感觉,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感情旋律,再加上适度的想象,引发学生创造性地再现诗词意境,融合作者思想情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向,对相关诗词句进行整合,创设浓郁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的个体意向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诗词内容,并掌握诗词的深刻内涵。

四、学习与应用要具有灵活性

诗词作为语言的艺术,善于运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情感,诗词中也汇聚了作者的万千心绪。所以,在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真情实感地品析名句,抓住关键字、词、句等进行赏析,真正感受到作者当时所迸发的情感,体会词字精练的妙处。然后,合理渗透“以诗解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快速“入戏”,提高其锻字、炼词、用句等能力,加深古诗词之间的互相理解。而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都是学生应该学习的重要技能,在诗歌鉴赏的同时,分析这些修辞的用法,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时时联想,拓展其思维的空间。这是因为,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因此,在诗词赏析中,引导学生对精美的诗词进行联想,以多样的形式进行优美文章的创作,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不断提高其分析与写作的能力等,以便更加透彻的理解诗词。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时,教师可放手将鉴赏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其从不同的视角,以独特的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鼓励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然后激发学生的想象,以此诗词为基础进行优美文章的创作,将诗歌凝练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并不断发挥想象,创造生动的画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正如:《水调歌头》配上音乐,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很多人都会唱的歌曲。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语言与内涵都十分丰富。作为炎黄子孙的继承人,理应继承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筑起精神的大厦。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教学,学生会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神奇,激发起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爱国名言诗句篇7

一、浅吟低唱,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韵律即是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中国古典诗词常常以韵律为主要表现手法,增加诗歌的音乐节律美。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充分感受古典诗词对仗工整、平仄有律的韵律美,并在诵读节奏变换有致的古典诗词时感知丰富的内涵。

比如,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时,首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模仿形式感知和品味这首七言绝句的节律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其后,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韵脚:“沙”、“涯”、“家”,分辨出这首诗的韵脚押的是“”韵。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这首诗歌的韵脚在诗歌中的不同位置,体味古典格律诗的押韵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含义,即古典诗词格律诗中的第一句句末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但是第二句、第四句等偶句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入韵。当学生初步认知有关古典诗词的节律与音韵等美学常识后,再引导学生在古典音乐的背景声中,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到古典诗词的诵读之中,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其节律美、音韵美等。当然,也可以将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的古典诗词音乐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给学生视听或学唱,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律美等美学特质。

二、深品细悟,体味诗词语言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是诉诸于语言文字的视觉艺术,这种语言艺术既不具备雕塑艺术可以立体的、直观的、多维面的、多视角的、多层次的展示在读者面前的美学功能,也不具备音乐艺术可以采用声音传播的方式将抑扬顿挫的音符与鲜明的节奏叩击听众的耳朵的美学功能,它需要读者对其潜心体味才能感知语言、用字之精妙。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文学修养都欠丰富,再加上小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吟诵、涵咏等非常有限,所以,对古典诗词中一些即便是非常经典的、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或者极为精妙传神的词语等也难以理解,从而无法整体把握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由此,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捕捉古典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其精妙之处。因为这些字词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要写作者送别友人时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们应该抓住诗句中声韵轻柔明快的“轻尘”、“青青”、“新”等词语与“渭城朝雨”、“客舍”、“柳色”等特定词语进行对比品鉴,有了比较品鉴,学生才会明白:是一场美丽的朝雨洗去了平日飞扬的路尘、洒洗了笼罩着灰蒙蒙尘雾的客舍和路旁的杨柳,让诗人饯别友人的环境呈现出明朗清新的风貌,也给整首诗融入了诗意般清新明快之元素。

三、想想说说,再现诗词意境之美

培根说:“诗是真实地由于不为物质法则所局限的想象而产生的。”既如此,则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符号可以令读者在鉴赏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幻化出生动鲜活的画面。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边吟诵古典诗词边探究古典诗词的意境,同时启动丰富的想象思维,把在头脑中幻化出的多维画面用流畅的语言描绘出来,如此,古典诗词中优美的、抽象的、深远的意境就会形象的、具体的、多层面的、多视角的、多维度的、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获取更丰富、更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只有寥寥数笔,但是却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勤劳、和谐、美满、欢快的乡村人家农耕图。教学时,我简单介绍完范成大的生平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读读想想。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

师:请同学们想象作者赞赏些什么。

生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户人家各个都很勤劳、能干。

生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连孩子也受到大人劳动习惯的感染积极参加劳动。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想象这户农家“昼出耘田夜绩麻”的情景,那位天真可爱的“童孙”如何“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具体情景:孩子与长辈都说了什么?孩子都有些什么动作和神态?

……当一幅幅生动的农家劳动画面从学生口中娓娓道来之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明白:这堂课我成功了。

爱国名言诗句篇8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有责任将这份遗产传承到一代又一代人手中,让它生生不息地哺育下一代。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和大脑,深刻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开阔视野,培养情趣。其次,古诗词是历史资料的反馈,可以了解社会的诸多事宜,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学习我们先人的伟大精神、崇高品德和高度智慧,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提高学生的思想、知识、文化素质。最后,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学修养,提升人生价值,甚至改变人生命运。古诗词在高考试题中所占的份额是不能忽视的,诗歌鉴赏题加上名句默写,在整张试卷分值约占8—15分。古诗词名句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出现会让文章增添色彩,提高文章的价值。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还要让学生了解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生平及其成就,让学生了解到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重要诗派的风格与影响……学生拥有了打开华夏宝库的钥匙,能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操。

二、古诗文教学的对策

(一)创设情境,迁移运用,入诗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将情境创设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在诗词教学中,应从形象入手,抓住诗词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或多幅画面,从而能在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内容。现在的高中生,由于年龄特点,对问题能有较强的认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地加强积累,把诗词教“活”,让学生学“活”。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朗诵,让学生多咀嚼体悟,让学生多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并结合适当典故教学,能借助大量的丰富的文化积累来理解,了解内容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描写了什么样的人物,诉说了一个什么道理。比如陶渊明的《饮酒》,知道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如屈原的《离骚》,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提问学生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通过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吃粽子、赛龙舟,以此来帮助学生回忆起这位伟大的诗人。

(二)想象诵读,关注背景,悟诗情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教学,要带着学生读,反复地读,使学生熟能生巧。古诗文中有很多格言警句,如唐代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左传》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述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还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古诗词的教学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热爱并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还利于语言和文化的积累,语言水平的提高。诗词贵在吟诵,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学生揣摩词的音韵和情感,有利于学生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词具有跳跃性、象征性,要想接受这些极强的文学形式必须经过一个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第一,教师可以范读,使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指导学生诵读,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第二,教师还可以配乐朗诵诗句,之后学生齐读诗句,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最后,让学生细读文本,咀嚼字句,品味诗词的思想感情。如教的《沁园春·长沙》,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效果就不言而喻。又以杜甫的《登高》为例,让学生诵读诗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样的诵读可以使学生理解诗意,整体感知到杜甫的身世飘零,并能体会到他的老病孤愁。可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是进入诗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三)激发兴趣,丰富情感,解诗意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扣人心弦的导语能吸引学生,为学生了解课文创造前提条件,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在学生充满求知欲时,由兴趣转化为想学,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转化为会学,学生很快就感知了课文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可以进行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还可以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如琼瑶的《在水一方》,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歌曲和歌词,借助音乐让学生体味这首词。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见解,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说出古诗句时,要适当表扬,可以组织一些课余活动,比如古诗应用比赛,古诗记忆力比赛,通过各种竞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先进行提问式教学,遇雨是人生平常事一桩。在途中遇雨时,你会怎样办,怎样想?等学生思考回答完毕,教师需对学生的回答智慧分析,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一起走进《定风波》去感受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风雨的。本课主要采取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探究苏轼的人生态度,了解苏轼的成就思想,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其次,让学生运用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己处理文本,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再次,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文中的“词眼”,丰富学生的情感,传授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最后,通过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人生风雨的精神,具有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高中课本中越来越大,面对高考,高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古诗是一笔财富,如果教育者能好好利用,精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让古诗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新品上市方案范文 下一篇:过年祝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