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11-01 02:56:15

情感散文诗

情感散文诗篇1

散文诗的本质是诗,只是借用了散文的叙述方式,是用散文的瓶子装诗歌的美酒,所以,它得有诗心、诗意和诗情。没有诗心、诗意和诗情的散文诗,肯定不是好诗。如果是伪诗心、伪诗意、伪诗情,那更不是好的散文诗。吴长忠的散文诗具备了完美的诗心、诗意和诗情,是难得的散文诗佳作。

径寸之木,曲尽其态。说的是方寸之地,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美不胜收。这是吴长忠散文诗的第一个特色。吴长忠的散文诗完全继承了传统散文诗的写法,中规中矩,却意象奇崛;篇幅短小,却博大精深。其行文简洁流畅,却风生水起;其情感恣肆,却不拖泥带水;其诗意千转百回,却质朴明了。海,蒲公英,向日葵,荷,雪莲,池塘,故乡,樱花,都以各种不同的文学姿态和意象,在散文诗的百花园里绽放美丽。吴长忠是美的追求者,也是美的发现者、美的创造者,诗心追求,诗意发现,诗境创造,为美而歌。不是激情澎湃,而是宁静低徊;没有壮怀激烈,却能水滴石穿。有感而发,出自内心。随性而为,水到渠成。整个诗作散发出的是一种飘逸灵动却真挚深沉的诗仙气息。

滴水击海,微言大义。说的是借物言志,见微知著,以小博大。这是吴长忠散文诗的第二个特色。吴长忠散文诗很少注重景物的具象描摹,而是注重心灵的瞬间感悟,是在一景一物中探求精神的寄托和思想的表达。他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不在历史的宏阔、题材的宏大,而在生活的细部和世界的细处,在俗事和凡物中体味生活,发现奥秘,揭示事理,品味人生。可谓滴水击海,微言大义。《看海》里,他感受的是“短暂面对永恒,渺小融入伟大”的精神境界;《蒲公英》里,他表达的是普通人平凡而高贵的品性;《忧郁的河流》里,他展现的是不同民族拥有同样的博大与坚韧:《读荷》里,他迷恋的是人生美而圣的历练过程;《樱花赋》里,他礼赞的是默默坚守中灿烂绽放的生命;《残荷》里,他看到的是惨淡暮秋中一池滴翠的希望之春;《向日葵》里,感恩与奉献是他寄托在向日葵中的情怀;《午后池塘》里,一池涟漪溅起的,是柳暗花明的人生风景;《故乡》里,游子对故乡永恒的爱,是谁都斩不断的血脉之根。

不必讳言,散文诗在中国文坛一直处于尴尬的地位。一是没有名分,或者名分不清,是独立的文体,还是诗歌、散文,一直似是而非、含糊不清。二是备受歧视,多数人认为散文诗是小儿科,不起眼,创作者稀少,关注者寥落,理论批评更是屈指数不到几人。但无论中外,历史长河永远淹没不了散文诗的光芒,于无声处,我们依然可以听到散文诗的拍岸涛声。比如鲁迅的《野草》、高尔基的《海燕》,特别是泰戈尔的《飞鸟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系列散文诗。我无意把吴长忠与这些伟人相提并论,但我期待散文诗园地里有更多的像吴长忠这样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实践者和收获者,期待着更多的人与散文诗结缘、与散文诗恋爱、与散文诗同行。我也期待吴长忠先生在今后的散文诗创作中,能够千锤百炼出《海燕》一样的旷世奇文。

而在这部集子里,我更喜欢他为数不多的几篇散文。这些散文记人、叙事、状物,都文风质朴,情感真诚,不浮华,不矫揉,不造作,像乡野的泥土,结实而本色。不管他写鹰还是知了,是写拉煤还是给爷爷祝寿,写三个大嫂还是隔壁大哥,那抑制不住的乡风、乡味、乡音、乡情,都花草一般,从泥土中冒出,透着野花一样的淡淡芬芳和淡淡感动。在《鹰》里,我们不但看到了乡亲训鹰时的高超智慧和别样生活,还在这种别样生活和智慧里,额外地品味到民间乡野的别样知识和奇趣,品味到了乡情的几份奇美和一丝酸涩。《三个大嫂》里,三次民间平凡正常的工作经历,呈现了三个平凡生动的民间大嫂。三个民间大嫂对滴水之恩的刻骨铭记和感激,是对民间情感最质朴的讴歌。《欠交的学费》里,隔壁朱家大哥为“我”第一次上学交的第一笔学费,虽然只有区区五毛钱,却是“我”一生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生都想着欠着记着的情,因为这样的情实在是太纯洁美好了,需要一生珍藏。《拉煤记》里,我拉不动时,那个不知姓名的大伯虽然只帮“我”推了一把,但“我”却明白了在前行的路上,也怎样在人最需要的时候,帮人推拉一把。《给爷爷祝寿》,虽然写的是孩童的孝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过鱼”这样的民间生活奇景。《知了》,不仅仅是描摹民间乡野知了的歌声,还有知了的歌声里所蕴含的禅味人生。我之所以在几篇散文里不断提到民间,是因为他用最简单的笔墨,抓住了民间最简单的表情、最简单的细节。这些最简单的民间细节和表情,是最本色和本真的民间情意和民间情感,最接地气,最动人心。我们的所有作品,都需要这样的地气。接不了这样的地气,就动不了这样的人心。走心的作品,一定是先走地气、从地气而来的。

祝长忠先生作品越写越好。

情感散文诗篇2

关键词:语言密码;散文诗;意象;关键句;情感;音韵;诗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共七篇文章,《雪》、《雷电颂》、《日》、《月》、《海燕》、《浪之歌》、《雨之歌》,内容涉及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些美丽的形象传递了作者的丰富的情思。所有的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文体:散文诗。散文诗是既有散文之韵,又有诗歌之美的独特文体,小巧、凝韵、空灵、具有浓烈的感情。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章之美?很多老师对这个单元的教学感觉为难。四月份上教学研讨课,我选择了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我以语言为突破口,作了一些探索。

(一)解析意象,领略意蕴之美

意象是理解诗歌的钥匙,也是理解散文诗的钥匙。袁行霈说:“语言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的分析。散文诗的艺术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上,它的艺术奥妙,从它的意象上可以得到不少。”具体的形象与情感的融合就形成了散文诗的意象,由此看来,我们要领悟作者的情感,散文诗中意象的解读是不可少的。

在《浪之歌》中,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浪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至此,我们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还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为了理解海浪这一形象,我从“海浪”这一意象入手,设置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诗中的“我”是谁?

生:海浪

师:海浪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从哪些诗句看出来?

生:它是海岸的情人,从“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可以看出。

生:海浪很爱海岸,诗中说:“我拥抱着他”、“我扑到在他脚下”。

生:还可以从“合为一体”、“海誓山盟”、“把爱恋的祷词歌吟”等词语可以看出。

师:可见爱浪是深爱着海岸。但海岸仅仅是爱海岸吗?

生:它还深爱着世间万物。

师:哦?你有什么依据?

生:诗中“曾有多少次”那一组排比句就写到他陪美人鱼跳舞、他帮助有情人吐露衷肠、他陪礁石对饮打趣,还托起落水者、为美女丽人偷出海底的珍珠,可见世间万物都是他深爱的对象。

师:说得太好了,可见海浪是一个热恋者,也是一个守护者。你觉得这一形象符合浪的特点吗?

生:符合的,“海誓山盟”、“爱的祷词歌吟”写的是海浪的声音,“拥抱”是指涨潮海浪扑到岸边,“扑到在他脚下”是指退潮时海浪渐离渐远。

生:还有,“曾有多少次”排比句引出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海边,符合海浪这一身份,“跳舞”就是海浪的涌动,“长吁短叹”、“嘻嘻哈哈”就是海浪的声音,“托起……躯体”、“偷出……珍珠”更是海浪最常见的行为。

生:写海浪声音的还有“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海浪这一形象首先是作为“浪”的形象,它身上具备了“浪”的各种特点,但同时,诗人还赋予它以“人”的形象,他是一个“热恋者”,也是一个“守护者”。正是兼具“浪”与“人”的特点,“海浪”这一形象才形象生动而又感人至深。

“诗歌是表现生命情感和人生体验的,意象是主体内在情感的感性化、客体化,所以诗人常以可以感知的客观事物来代表主体意识。有人认为诗歌是意象的创作,分析诗歌的意象,发掘它的深层语意,对于更好地领会诗的意境和欣赏诗歌的美是非常重要的。”①《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意蕴丰富,纪伯伦借“海浪”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炽热衷肠,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热爱与为之终身守护的愿望。由意象入手,散文诗的情感、主旨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品析关键句,解读情感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是从符号到旨趣,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看到徒有迹象的死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从表面上看,《浪之歌》是一首爱情诗,但纪伯伦借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倾述了他对祖国的炽热衷肠,也表达了他“守护万物”的博爱情怀。学生能否理解文字符号背后的旨趣?这是阅读本文的一个难点。

为了了让学生理解纪伯伦对祖国的炽热的爱,我补充了纪伯伦的生平简历:

纪伯伦生平简历:

1883年出生于黎巴嫩北部的贝什里;

1895年(12岁)随母亲去美国波士顿某生;

1898年(15岁)被送回故国学习阿拉伯古典文学;

1901年(18岁)因思想激进,创办叛逆性刊物《真理》被驱逐出境,再度前往美国。后家中遭变故,母亲、长兄、小妹相继亡故;

1908年师从艺术大师罗丹学习雕塑;

1912年移居纽约;

1931年(48岁)去世。

一个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特定背景,这个背景包括当时的时代特点、作者生活经历、情感历程以及触发作者写作的特定事件等等,联系这些背景能立体地理解作品。纪伯伦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寓居美国,有了这一份生平简历,学生很容易理解纪伯伦笔下“爱情”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流浪在异国的赤子的衷肠。

但是,若理解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显然还是未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旨趣”。诗歌后半部分留下了太多需要琢磨的诗句。我做了如下的引导:

师:同学们,虽然我们对诗歌的情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理解,但是老师觉得诗歌的后半部分依然留有很多谜团,我们大家一起来琢磨琢磨。

生:文章后面“曾有多少次”这一组排比句也是写对祖国的爱吗?

师:是啊,这里写海浪陪美人鱼跳舞,写它帮助有情人吐露衷肠,同礁石对饮,救助落水的人,偷取珍珠馈赠丽人。这一系列的事情是“爱国”的行为吗?

生:我觉得是,但是这是升华了的爱国之情,诗人因为爱国而爱天下人,爱天下万物。

师:可以理解为是由“爱国”而升华为“博爱”,说得很有道理。

生:“我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这里“歌唱”和“叹息”的内容是什么?

生:歌唱爱情呗。

师:那为什么还要“叹息”呢?

生:刚才背景里介绍纪伯伦曾经被驱逐出国,诗人是为自己的“爱情”得不到祖国的回应而叹息。

生:也可以理解为为上文提到的那些为爱情所苦、那些得不到爱情、那些在大海里死难的人叹息。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能有所联系,做得很好。

生:为什么“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师:是啊,老师认为爱情的真谛是忠诚,诗人为什么认为是“清醒”呢?

生:“清醒”就是“理智”,都说“恋爱的人智商是最低”的,所以“爱”需要清醒。

师:爱需要清醒,有道理。能联系诗中的具体内容说说吗?

生:海浪是日夜流动的,是不用睡觉的,所以是“清醒”的。

生:诗人愿意像海浪一样不眠不休地守护着世间万物

生:海浪虽然对海岸有着炽热的爱情,但是海岸有时却不理不睬、无动于衷,但海浪依然一往情深,这就是理智的爱。

师:能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吗?

生:诗人被驱逐出祖国,但是诗人却没有背弃祖国,长期在国外做着爱国的事,这是炽热的爱,也是清醒的爱。

师:“清醒”中透着炽热,透着理智,透着执着,这就是诗人的“爱”。

耿林莽《散文诗的美学追求》一文中说:“对于散文诗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如实地、客观地反映现实,而在于抒情地、主观地、心灵化地折射现实。当然,散文诗也有叙事,有细节以至情节,但多是抒情地表达,即经我创造后的诗化产物,这便形成了她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的表现特色了。”通过对关键句段的分析,那些事件、那些情节、那些景物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情感内核才渐渐显现,诗句折射出来的诗人的内心旨趣才一点一点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分析句式与韵脚,感受音韵之美

“音乐性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虽然散文诗语言向散文语言有所借鉴,但它仍然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因此,音乐性也是散文诗语言的重要特征。”②《浪之歌》在句式上多用对句,但又整散结合,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匀称而又灵动,它就是一首情歌,是从纪伯伦心坎里流泻出来的情歌。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规律,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散文诗大多传承了诗歌的这一特点。句式之美是文章的节奏美,押韵是文章的音韵美,学生深入文本之后,发现蕴藏于文章之中的韵律之美,品出了散文诗这一独特体裁的别样风致。

(四)变换形式,呈现诗意之美

散文诗是诗,但又有别于诗,它的诗意往往蕴藏在铺排的文句后面,简单地以朗读来感悟诗意,学生的感受很可能被阻滞在景物、事件之外。我认为只有用诗歌的形式才可以呈现散文诗的诗意之美。因此,我在课堂了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你选用文中的词、句,重新加以组织,把这首散文诗改编成一首更加精炼的自由诗。题目依旧是《浪之歌》。”

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又有弹性的活动。学生在课本中接触过自由诗,如《天上的街市》、《华南虎》等,对自由诗的形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活动要求选用文中的词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编的难度,在意象的选取、情感的确定、甚至于句子的组织等方面,其实并不需要太化心思,学生主要考虑的是选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表达诗歌的本意,应该如何组织才可以体现出诗歌的形式美。这又可以考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题的理解,考察学生对自由诗的积淀,让不同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不同的呈现。十几分钟后,学生交流,精彩纷呈。教师也交流了自己改编的诗歌:

浪之歌(改编)

黎巴嫩.纪伯伦

(一)

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

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

清晨

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

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我生性执拗,急躁

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潮来时我拥抱着他;

潮去时我扑倒在他脚下

这就是我的情意

这就是我炽热的衷肠

(二)

曾有多少次

我围绕美人鱼跳过舞

曾有多少次

我帮助有情人吐露衷情

曾有多少次

我与礁石同席对饮

夜阑人静

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

惟有我彻夜不眠

因为我满腹爱情

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就是我的生活;

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改编的《浪之歌》基本选用原诗的语句,只是少数句子为了形式的匀称作了一些增减。两个诗节从两个层次表现海浪的“爱”,这也是原文的设定。简单的改变却呈现了另一种美。

这一依托文本的活动,让学生直接从“文”中看到了“诗”,无需任何言语的诠释,他们已经能够理解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诗意。因而对散文诗的特点也有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散文诗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从诗歌撷取了精魂,从散文借来了舒展轻松的衣衫,从绘画吸取了丰富的色彩,从音乐找到了轻柔或昂扬的和谐节奏。把握了散文诗的特点就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以语言为突破口,破解了语言的密码,散文诗别样的美也就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注释

①《诗歌的意象分析》丁娜《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5月

情感散文诗篇3

【关键词】 结构美 网状结构 多点排列结构 线状结构 非线状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38-02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我国散文诗以鲁迅的《野草》为发端,经何其芳等人的大力推崇,而不断得到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了郭风、柯蓝等专事散文诗的大家,他们以“短笛”、“叶笛”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到耿林莽这一代的散文诗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在质和量上渐成规模的新文体,特别是1985年邹岳汉在湖南益阳创办《散文诗》杂志出版试刊号,标志着我国散文诗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此,散文诗走向了空前繁荣时期。目前散文诗的主要阵地《散文诗》杂志发行网点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国,不仅是中国大陆创办最早、坚持最久、发行量最大的散文诗期刊,也是大陆诸多诗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泛者之一,可见其之魅力。下面本文采用例证的方法谈谈散文诗的审美结构。

结构是事物各要素与要素之组合和链接。结构学已进入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后结构主义者把结构看成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散文诗或通过新的句法结构的创造来改变现实,使文本内容有一种异质的流动,或吸取科学创造中的逆向思维,几件事并置叠加,形成藤蔓缠绕的网状结构,或凭借自身阅历往里边填充内容的“空框结构”等 ,都是写作中可随机形成的结构法。可以打个比方,一章散文诗应是一幢设计新颖的美丽的建筑,语言是建筑材料,它的外形和内部的室和室的联系便是结构解决的任务,首先要紧密,又要坚固和多样。现代散文诗和建筑结构往往采取两维结构和多维结构法,垂直的窗框给人简约感、严峻感,而网状结构的支承却又纷繁厚重、控制了天空的整体。立方体是向三面敞开,可略离开中轴线却勿远离中轴线,主体和配套建筑之间,共享和互参。建筑艺术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空间,散文诗却力图把客观的时空转化为主观时空。可见,建筑和散文诗大都采用线型结构,也可单线结构、双线复调结构、多线立体交叉结构,当然也还有多点排列结构、非线性结构等结构。

一、网状结构

米兰・昆德拉在谈到小说的结构时指出:“从小说的历史开端起,小说就试图避开单线性,在一个故事的持续叙述中打开缺口……使人物可以从小说的线性结构中走出来。”他要求小说要包容现代世界中存在的复杂性,而又不失结构上的清晰性。小说正是避开了单线结构,运用了复线结构。我们把创作的复线结构称之为“经络网状结构”,之所以称为“经络网状结构”,是因为我的全部作品都是由一条主线和几条副线组成,主线就相当于人的大动脉和神经主干,副线就相当于人的神经网络和血管网络。通常由一条主线、几条副线纵横连贯、互相交叉,采用影视剧切换镜头的方法设计情节、塑造人物、刻画心理,力争达到笔断意不断的艺术效果。

现代散文诗借鉴了西方小说的结构方法,换质换位,把几件事并置叠加,成如藤蔓缠绕的“网状结构”,凭借自身阅历往里边填充内容。现代散文诗和建筑结构差不多,往往采取多维结构法,立体地向三面敞开;建筑艺术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空间,散文诗却力图把客观的时空转化为主观时空,极力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

二、多点排列结构

“散文往往求全,完整叙述事物过程,诗和散文诗则取其一点、一线、一角,以点代面,以一当十,作简约性勾勒”(秦华载于《原野・争鸣》的《读耿林莽先生的〈散文诗:“化散文”和“散文化”〉》),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而散文诗则是以“点”折射生活,常常精选生活的一个镜头、一件小事、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断,常常从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把这些细小的点辐射排列在一起,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准确表达作者主题思想,进入诗的境界。

三、线状结构

线状结构,就是各个组成部分按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的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一步步向前发展。散文诗结构特征是跳跃性,诗化的跳跃是扩大容量必然的要求。要从一个联想飞跃到另一个联想,要从一个场景迅速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场景,意象摇曳、叠加,贯穿连结的是相通的点。散文诗的结构美就是片断到片断,是一二个(乃至多个)点的巧妙连接,是跳跃的美和暂歇的美,是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白美。散文诗结构中,一个片断接一个片断,这种跳跃性在读者情绪中留下短暂的空白,这是散文诗独特的空白美。

四、非线状结构

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成长于二十世纪的散文诗,是世界现代文学的新品种,属于 “私儿”、“灵胎”、“另类”,被大人先生们逐出家门,不准入庙堂,恐怕是必然的事。 然而,这种新文体却为现代作家所偏爱,一百多年来,大师辈出,点亮了文学的星空。因为它本是现代文学形式的一种演变,挑战文学同有的形式框架,用新的语言形式,表达现代人的内心感受。二十世纪后半叶,科学家从分数维形态中看到了非线性的结构美,散文诗的结构也应是非线性的诗和散文各种元素的混成。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散文诗是“诗的散文化”还是“散文的诗化”或是诗与散文的结合,散文诗不同于诗,不同于散文,有自己的独特的构成。

散文诗人马拉美认为,诗与散文的界限正在消失,诗的语言应引入空间范畴的自由语言,所有的符号又还原为原生独立的有机体;具有优秀散文那样的简炼和硬度,要像军官发出命令那样简短有力,具有与情绪精确对应的节奏,那就是散文诗。非线性结构的散文诗犹如中国的大写意画――齐白石画虾,减一笔就是胜利!这种文学手段叫做省略暗示法,或曰省略加强法,把潜台词、下意识、各种词句省略,甚至情节的突然转移及倒叙也包括在内;此转折和转移乃结构手法之创新,并非无意识的,而是深层意识的。如当代散文诗诗人喻子涵的《门》:

太阳沉睡在宁静的午夜。当我突然醒来,我已踩响漆黑的旋律。多少年不再发光的星辰在脑子里流闪;一座座石墙,一道道门坎,荆棘与血块铺垫的金色大道,我向你走来时泪光滢滢。

坚定地坐下来,就在这积满尘垢的十字路口。你不要再问我从哪里来,那里实在太远,杳杳然如天籁之音飘过之处。我已忘却家乡丢失在哪里。支起我疲惫的身躯,舐抚我的伤口,心灵的尖塔在第一千连一座城垣的上空闪烁珠光。

向一道门走去就意味着死之复生,跨过一道门就意味着生之复死。生命就在这一千连一道门之间飘过迷迷朦朦的小雨;一丝丝凄绝的回忆、淡淡的忧思、清涩的怀想,化成缕缕的温暖、辛酸与迷梦,既像清明时节泥泞小路上的幽幽哭声,又像墓园里、石碑前一束无名的洁白的小花在雾露中的清香。

终于,我跨过最后一道门看到了天边的一轮星。我向他祈祷。天国的光辉普照我的灵魂之舟,使我生命的黑幕缓缓下降接受忏悔的沐浴。我划向一座灿烂的云岛。彩云上坐着的慈航的母亲,我只期冀她轻轻地一笑,我的灵魂便永远有所皈依。

《门》这篇散文诗写午夜梦回穿越一座座石墙,跨过一道道门坎的心理幻觉,表面是在叙述上遵循空间转换的秩序(跨越一道道门坎迈向通向天国的大门),其实它通过多种情绪的冲突,形成一种奇特的“意识流”,全文所构筑出来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情境,这大概就是处于生命历程中的恍惚忧愁之感,其中相互矛盾的意象的暗示以及相当游移不定的事件的纠缠,又使得这种糅合着自然情绪和社会情绪的情感,分不出哪是主要方面,哪是次要方面。“心灵的尖塔在第一千零一座城垣的上空闪烁珠光”,从“心灵的尖塔”到“第一千零一座城垣”,再到“闪烁珠光”,意象之间的跳跃完全是由主观情感来支配,这说明诗人内心情绪触角无序性,接近潜意识情感状态的原生态。但这种非线性的结构为作者提供自由的写作空间,作者可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驰骋自己的主观的感情,可超出时空的限制;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想象的空间,行文中的许多空白,吸引着读者去一一填补,一一解开,从而走进 “天马行空”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享受。

总之,散文诗的结构美是多方面的,这里就不逐一而述了。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 冯明德.《散文诗》(上半月刊).2002年至2008年期刊.

情感散文诗篇4

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

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

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

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情感散文诗篇5

    文学体裁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对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也就不同。我国古代有人曾根据语句有否押韵,把文学作品分为韵文与散文两个大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般采用“三分法”或“四分法”分类。

    所谓“三分法”,就是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它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叙事文学包括神话、史诗、小说、叙事诗、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叙述故事,并塑造人物形象。抒情文学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它们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为主要特色。戏剧文学是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它通过角色的对话和动作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

    所谓“四分法”,就是根据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成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类。其中诗歌类包括抒情诗和叙事诗;散文类除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外,范围很广,游记、小品、杂记、杂文、报告文学等,都归于此类;而小说则成为独立的一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是我国文学理论界较多采用的分类法。

    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

    诗歌是伴随劳动而产生的,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在欧洲,早在公元前9世纪时,古希腊就有了大诗人荷马,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史诗。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大致是周朝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对后世文学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讲究音韵的和谐,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感情,是诗歌的最基本特征。情感是诗的直接表现对象,也是诗的灵魂。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诗的感情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表现。

    诗歌不像小说、戏剧那样要对生活作全面的、细致的、具体的描写,而只通过某个最富有特征意义的生活片断作集中、概括。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反映的是唐玄宗重色倾国的历史事实。它从杨贵妃在宫廷生活中的纵情声色,写到战火纷飞的动乱年月;从君王的无比宠爱,写到她的死无葬身之地;从皇上的崇高权威,写到唐玄宗救不了杨贵妃,这些复杂的内容,《长恨歌》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就把它高度概括出来。

    诗歌的语言比其他文体更精炼,甚至每一个字都必须反复推敲,才能最贴切、最充分地把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表现出来。有人讲,诗必须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足以表达内容的词句,也就是这个道理。诗歌要表现强烈的感情,还要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

    诗歌分类如果是根据押韵,一般有有韵诗与无韵诗之分;根据语言格式,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别;根据表达内容的方式,又可以分为抒情与叙事两大类。有的诗如果兼有散文的特点,还可以叫作散文诗。

    读者最多的文学体裁——小说

    19世纪俄国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书传诵得最多,销得最广呢?”他认为是小说。小说是表现人的艺术,它竭力写出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是时代的画卷,能从各个方面反映社会面貌,成为生活的“百科全书”,因而拥有最多的读者。

    小说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一是人物;二是故事情节;三是环境描写。人们通常把这些称为“小说三要素”。

    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小说也要描绘人物形象,塑造典型人物。但它不像诗歌那样要讲究音节格律,也不像散文那样偏于抒写内心的感受,更不像戏剧那样受到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它可以通过人物对话、行动、外貌和心理活动,来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可以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揭示心灵的奥秘;也可以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来显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有时还可以发挥想象、运用虚构,来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或表现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多角度、多方面地来描写人物、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小说人物描写方法的多样性,是任何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

    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所以能赢得最多的读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够表现复杂、完整的故事情节。人们常说小说的使命就是叙述人的故事。没有恰当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就难以得到充分而生动的显现。惊心动魄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往往会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小说人物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进行艰苦的斗争,在人生道路上的兴衰际遇、悲欢离合,不仅令读者深感兴趣,而且能激起他们的同情和共鸣,有的还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小说是表现人的艺术。人离不开环境,小说在环境描写上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它更为自由、更为灵活。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都在描写的范围之内;社会的历史风貌,自然的奇丽景色等等都可以得到最充分、最具体的反映,都可以用来烘托人物性格,使环境描写真正为刻划人物形象服务。

    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为长、中、短三类。如果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和现代小说;按语言分类,有白话小说、文言小说。但最常见的是以篇幅长短来分类。

    最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散文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它与小说、戏剧相比,更能迅速、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而在写法上,有的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有的可以任意挥洒,轻快活泼。在篇幅上,它可长可短。长的数千字以上,读来不厌其长;短的百来个字,读后也不觉其短。用它写景状物、表情达意,都很相宜。

    散文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把文学作品中除韵文以外的全部文章都称为散文。五四运动以后,比较明确地把文学作品中除小说、诗歌、戏剧以外的全部文体,都称作散文。如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

    散文这一文体有三大特点。首先是题材广泛,取材自由。它可以写真人真事,也可以虚构加工;可以选取工作和斗争生活的全过程,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场面、一个片断、一个镜头来加以生发和开掘;可以从一粒沙中见世界,也可以在半瓣花上说人情;可以写宇宙之大,也可以写昆虫之微。不论是新鲜的人、事、物、景,也不论是思想中的火花,或感情上的一次波澜,都可作为散文的题材。散文的领域海阔天空,自由广泛;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情感散文诗篇6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 虚实 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 [[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 [[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2.1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 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

情感散文诗篇7

笔者进行过一些调查,总结其受冷遇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有的老师说自己教学能力有限,本来就不会教新诗;有的说中考考纲中没有要考新诗阅读的,所以不用好好教。还有一个原因,任何文章的诞生总与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情怀有关。近代史虽是丰富多彩的,但人们似乎并不了解或者说不太感兴趣,古诗的时代背景等因其久远和格式化反而更容易了解把握,新诗不像古诗一样家喻户晓,教师自然就不乐意多上了。

而我个人认为新诗教学,在初中阶段绝不可被忽视。

一、 新诗教学承接着小学和高中

小学阶段古诗教学已成一道风景,但新诗很少出现。而初中是学习新诗的一个起步阶段,承担了让学生认识新诗、初步赏读新诗、热爱新诗的任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初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好好学习。中考虽然不考新诗阅读,但不等于不要好好教学,语文教学不可功利。再者,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新诗的深化阶段(与古诗文相比,所占比例不大,更显初中新诗教学的重要),基础则是在初中打下的,兴趣也是在初中培养的,一些小诗人也是在初中就开始跃跃欲试的。而高中阶段,新诗教学任务量大,涵盖面广,教学任务又重,如果初中没有新诗学习的兴趣和功底,高中老师的教学将很费力。所以,初中新诗教学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关联着小学与高中的语文教学。

二、 新诗是对古诗的继承和发展

古代诗歌是璀璨的文化明珠,其形式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等无一不打动人心,作为中国人,几乎是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读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学阶段也学习了不少古诗,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家都重视它,课程标准、中考考纲也重视它。

所谓新诗,自然就是在古代诗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由诗。它是对古诗的继承和发展。新诗既由古诗演化而来,它就继承了中华古典诗词的美感,同样具有美的熏陶作用。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就继承了《诗经》一咏三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一咏三叹中,“乡愁”由个人的离愁到两岸的离愁,情感高远,境界开阔。赏读此诗,情意绵绵。

什么是朦胧诗呢?关于朦胧诗有各种解说。其实诗歌的朦胧美始发于诗经中的《蒹葭》。从蒹葭和清霜创设的朦胧意境懂得什么叫朦胧美,才能更好地理解《星星变奏曲》等朦胧诗的朦胧美,再结合时代背景读懂这类诗的象征意义,才能对朦胧诗作全面把握。

诵读是积累的第一步。人们爱学古诗,还因为古诗是最精练最空灵的文化,易记易用易触思。新诗当然也有其特点。学习新诗,从某个角度看,恰是对古诗学习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它与古诗一样魅力无穷,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识记、欣赏,不可小觑。

三、 新诗与其他文学样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诗歌(新诗)是与小说、散文、戏剧相并列的文学样式,语文的文学味主要就是通过对这四大文学样式的学习感悟、品味得来,新诗有着独立的个性,同时又与各种文学体裁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新诗,一样需要知人论世,一样需要谋篇布局,一样讲究写作手法,一样可以进行想象联想的最佳训练,一样具有审美的愉悦……但不同的文学样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以既可互相关联又不可或缺。

新诗《在山的那一边》《华南虎》《星星变奏曲》《我用残损的手掌》等都用了象征手法。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的特点、研究意象的含义、挖掘深层的情思,这与散文,尤其是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的学习有什么两样?有时候,散文讲究点韵律就变成散文诗了。可见,诗不是孤立的文体。再如:端木蕻良的散文《土地的誓言》不仅有诗的韵律,其在抗日战争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爱这土地》等诗歌也一脉相承。如果再结合小说《最后一课》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否可以组合为一个爱国主义主题?由此上升到“任何被蹂躏、被侵略的国家和民族都是打不垮征服不了的”高度,是否可以升华学生的崇高情感呢?

新诗的审美磁场很大很强,它是被淹没在文学海洋中的一片区域。故而,初中语文绝对不能忽视新诗的教学。

语文是具有人文性的。初中新诗教学切不可功利性太强,不能考什么教什么。否则就不是语文教学课堂,而成了考试训练场了。

情感散文诗篇8

一、篇幅较长,有大量叙事成分,有明显的散文化结构,表现出“以文为诗”的特点。有散文的风格,直截了当,明白晓畅,自然流畅,缥缈摇曳。

二、多次换韵,以韵脚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转折和诗境的转移。节奏有变化,能曲肖情感的起伏或思路的转变。句法灵活多变,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用在同一首诗里,却不觉得生拼硬凑,而是浑然一体,节奏有急有缓,非常协调。表现出韵脚、节奏的变化能体现诗意的转折和诗境的转移的特点。

正因为这两个艺术特色,整首诗显得自然流畅,更适合表现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体现“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因此有必要在教学拓展中引导学生把握这两个艺术特色,开阔学生艺术视野。

一、把握“以文为诗”的特点

“以文为诗”,即以散文的篇章结构、句法及虚字、虚词人诗,使诗歌呈现一种如散文般的平实自如、天然入妙、能够更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表现出直率流畅的特点。“以文为诗”,首先是本诗有散文化结构。以时间先后为叙事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及结果。将散文的谋篇、布局、结构,加之以起承转合的气脉,贯穿到诗歌中。全诗可分为三个段落:开头是引子,末段是结语,中间是梦游正文。结构很完整,纯是散文格局。正文是全诗主干,全力大写梦境,写梦前,梦中,梦后。其次是多处使用散文句法,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兮”字使节奏放慢,让人在应接不暇的变化中稳定下来,也更符合云层逐渐加厚、水汽蒸腾的缓慢进程,令诗的情韵更加悠长,同时为后面节奏再次加快作铺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流畅直率,缥缈摇曳。“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不像其他句子两两相对,而是三句连用,非常流畅快意。第三,像散文那样使用了不少虚字、虚词,如“之、而、以、且、兮”。最后,是以议论入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是诗人阅世既深总结出来的道理,是现实给他的教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坚决不妥协的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情绪。李白的“以文为诗”是一种自发的使用,是以情运笔,随心所欲,不经意间,已冲破了诗和散文的界限,增添了其歌行体诗歌的豪放飘逸色彩。

二、认识韵脚、节奏的变化与诗意的转折和诗境的转移间的联系

上一篇:庄子故事两则范文 下一篇:妇女节送给妈妈说的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