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范文

时间:2023-11-16 18:19:43

诗经关雎篇1

【关键词】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周南·关雎》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53-01

对《周南·关雎》的解读,首见于《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门说诗,看重的乃是诗意背后包含的价值取向,经典的诠释往往即是诠释者的道德感悟与理论需求。因而一首《关雎》便因诠释角度与目的不同有了政治取向和文学取向等诸多不同的解释。作为诗三百之首篇,对此诗的不同阐释对于诗学史有着极大的意义。

“以色喻于礼”是先秦和汉初解释《关雏》的一种通行的观点。何谓“以色喻于礼”?诗中男主人公对“窈窕淑女”相思难寐,但这种思慕最终仍以琴瑟之悦、钟鼓之乐等符合礼仪的方式表达出来,由“好色”之情而纳入合理的礼仪中,正体现了弘扬“礼”的主旨,这就是“以色喻于礼”,也就是《史记·屈贾列传》中所谓的“好色而不淫”。这一观点今尚可见于《诗论》(上海博物馆所藏关于《诗经》评论的竹简,本文简称《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篇、《荀子·大略》等先秦著作,其时颇为流行,展示了早期儒家弘扬礼义、以礼节情、重道德感悟的价值取向。

解诗到了汉代,经过进一步发展和演变,产生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阐释。

今文经学是汉代经学的一个分支。秦始皇焚书之后,儒家经典失落,汉初重新整理编纂儒经,设立了五经博士,被设为博士官的学者,都是师承传授下的经学研究,他们所依据的典籍是西汉文字的新编儒经;西汉后期,民间又兴起一批号称根据古代残存典籍(在焚书中幸存下来的古文经典)研究经学的学者,两派在在经书的字体、文字、篇章等形式,经书中重要的名物、制度、解说等内容上都不相同,于是将立于学官的一派称为今文经学,兴于民间这一派称为古文经学。

《诗》今文经学把《关雎》看作讽喻周康王溺于后宫的刺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首录这种观点:“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唯》作。”刘向《列女传》亦言:“周之康王夫人晏出朝,《关雎》豫见,思得淑女,以配君子。”皮锡瑞《经学通论》遂言:“《关雎》为刺康王诗,鲁齐韩三家同。”这种解释着眼于政治,企图通过规范统治者的行为来改良现实政治,体现了西汉今文经学的特点。西汉今文经学是一种富于批判性的政治工具化的学术,一些经师身上仍保留着先秦士人独立思考、评议时政的传统。他们认为夫妻关系是一切纲常风化的基础,并试图从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方面约束士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广教化、正纲纪的目的。因此他们以《关雎》为《诗经》之首,阐其微言大义,将《诗经》经典化、神圣化。

古文经学则认为《关雎》不是刺诗,而是“美”诗,所美乃后妃之德,“《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也就是说,后妃希望能有道德高尚的淑女来匹配帝王,使帝王”不淫其色”,进贤忧国。古文经学不把《关雅》释为刺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风雅正变”理论。“风雅正变”理论是指古文经师把西周后期政治衰乱中的作品称为“变风”“变雅”,而产生于西周初期的《周南》、《召南》代表了“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他们把《诗经》三百篇的顺序和时代变迁对应起来,并以此来解释每一首诗的美与刺。这样一来,作为正《风》之首的《关唯》就不能是刺诗,还必须产生在西周初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对于立于学官的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行于民间,为了争取统治者的承认与重视,他们弱化了对于时政的讽谏,更加注重经典对于世人的教化功能,提倡用礼来约束情感,以最为基础、普遍的人伦关系来宣扬教化,试图以此来确立儒家所尊崇的天地万物纲常秩序,这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士人对于儒学中“道”的深入探讨。

然而,抛开种种政治及哲学上的探讨,从纯文学的取向上来说,《周南·关雎》无疑也可看作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只是“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也”。它描述的是一位君子看见采荇的淑女,产生了思慕的感情。这种文学的解释方式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如姚立方《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均采此说。又如,闻一多先生在《风诗类钞》中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 余冠英先生亦言:“这诗写男恋女之情。大意是: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这种解释也是我们今天所主张的。

要言之,从《关雎》的不同解释可以看出古代儒家注重的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与合礼性以及其中所承载的“道”;在“以文载道”的传统逐渐消亡的现代,我们则大多是以爱情诗来定位《周南·关雎》的,欣赏的是它联类譬喻的表达方式和其中深粹真挚的感情。这其中所区别的,不过是不同时代的人们的价值选择,各有其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2] 刘向.列女传.

诗经关雎篇2

关键词:《关雎》;淑女;审美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章首篇,素有“中华第一爱情诗”之称,“窈窕淑女”成为人们心中爱与美的典范。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淑女”一词作出注解,赋予了她更多的色彩。

一、淑女之美在于“窈窕”

鲁说曰:窈窕,好貌。

今人也常将“窈窕”解释为姿色漂亮。但“窈窕”仅指女子外貌之美么?

《方言》中“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美状曰窕,美心曰窈。”,凸显女子由内而外的美。不过现代学者认为窈窕作为联绵字,不应分开解释,《方言》难免牵强附会之嫌。但也可看出当时作者对“窈窕”一词的寄望。

“美”之一词过于宽泛,这种美是明艳的美还是素雅的美,是豪放的美还是婉约的美呢?以下注释给了我们答案:

《诗・毛传》云:“窈窕,幽闲也。”

薛释:“窈窕为贞专貌。”对此王先谦认为,“主其根心之容而言,以应上文之雎鸠贞一之旨,于义最长。”

可见“窈窕”之美是一种幽静娴雅、深远的美。闻一多在《风诗类抄》中道:“《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可同样是貌美的女子,“游女”却面临截然不同的待遇:在《汉广》中有“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句表达对轻浮、淫逸的女子的不喜。

由此也看出当时的审美倾向是幽静娴雅的女子。她们的这种气质也给人以淑德、忠贞的印象。如果拿好莱坞巨星玛丽莲・梦露和奥黛丽赫本作比,一性感外放,一文静内敛,那么按照当时人们的审美,奥黛丽・赫本更符合君子所求的美的标准。

但“窈窕”是君子对淑女的第一印象,只是浅层次的接触,接下来让君子“寤寐思服”的却是其内在美德。换而言之前文所说的“见而悦之”也包含着对从女子由内而外的文静气质中遐想出的种种美德的思慕与追求。由此可见人们对《雎鸠》中的“淑女”之美更关注的是其“淑德”之处。

二、淑女之美在于“淑德”

《诗・毛传》:“淑,善也。”《说文》:“淑,清湛也。”“言女之容德如水之湛然而清。”可见“淑”指的是女子的德行方面。

《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毛、郑和朱子也认同《关雎》歌咏的是“后妃之德”。但“德”具体指何种品德却众说纷纭。

为了集中对“德”的讨论,我们姑且将“三家诗”为“以色喻礼”的刺诗和《传》与朱熹实指文王、太姒这两种说法中值得商榷的部分选取一种说法进行辅证,不展开讨论。

《传》云:“言后妃有雎鸠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雎鸠之有别也。”

“不淫其色”是指不要让君王沉迷于自己的美色中,而《毛传》释兴义的:“鸟挚而别”中的“有别”是赞美文王与妃大姒情浓依然守礼,有礼则有别。朱子也认为“鸟有定偶而不相乱,并游而不相狎。”说明女子之“德”体现在夫妻关系上需要忠贞和守礼。

“无不和谐”在《诗》中解释为淑女能够帮助君子“和好众妾”,因为后妃有德,与众淑女相善,可和好众妾之怨。文王有德,所以教化及于后妃,由闺阁及于乡野邦国,这是推行王化的根本。《传》又云:“后妃有关雎之德,乃能供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也。”由此看出女子的“德”体现在贤能上,能够管理内务、辅助丈夫的事业。

《郑笺》认为:“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意为王妃大姒想求得淑女。一则为文王求让后宫和乐;二则为求助手,分担己则。笺云:“能为君子和众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谓三夫人以下。”所谓的“幽闲”意指能够在宫闱之中能耐住寂寞。可见古代男子对于“淑女”之德的要求有“不嫉妒”,这种要求逐渐发展成后世的“七出之条”中“善妒”一条。

《诗论》中认为“关雎之改”,从一开始的“以色”转化为“以礼”,可见对“淑女”需要以礼待之,对待淑女的态度的尊重和礼,侧面凸显出“淑女”之德在于与其交往方式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是“l”的假借字。l,鸟儿成双,可知是配偶之意。由此可知“淑女”是古代男子心目中“完美妻子”的标准形象,她忠贞守礼、贤惠大度,能够辅佐丈夫的事业。对待这样的女子也应当以“礼”的态度,以钟鼓乐之。夫妻的交往方式也应当是相敬如宾,和谐融洽的。

三、淑女之美的时代色彩

横向上,后妃之德虽然是指后妃的一般标准,但也不排斥体现在具体人物(如太姒)的说法。“后妃之德”作为典范,它的辐射范围不仅仅是宫廷、贵族,还反映了当时人们一种审美的倾向和倡导。

纵向上,古代学者对后妃之德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而近代学者认为读《雎鸠》要跨越阶级藩篱,闻一多提出以“诗”的方式来读“诗经”,还原文本。

“作者已死,读者诞生。”也许从《雎鸠》字里行间很难考证各种说法,但是正是说法的各异让我们能够从各家对“淑女”之“德”的解读看出他们对女性的审美倾向,也反映了传统对于女性的审美倾向,给“淑女”之美附上了时代的色彩,奠定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基础。

那么,在当代人心目中“淑女”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她是否还带着各家笔下“淑女”的色彩呢?

参考文献:

诗经关雎篇3

【关键词】关雎;给所爱;审美风貌;对比

作为文学语言中最玄妙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歌在情感赋形化的文学写作中,已然成为了反映特定时代情感和地域精神取向的艺术结晶;而作为诗歌永恒主题的情感表达,爱情更是中西方诗歌追寻探秘的历久弥新的主旨。在中国,最早的爱情诗被收集在《诗经》中。该作本称《诗三百》,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首。汉代以后,国人誉其为“五经”之首,遂名之《诗经》,对中国诗歌文化的发展影响甚远。《诗经》文本书写所采用比兴手法,在艺术表现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爱情诗写作的范本。其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艺术写作的比兴手法,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营构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世诗歌的发展的滥觞。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明显地表现出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这使得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而爱情诗《关雎》作为《诗经》之首,采用简洁的四言体的语言,以现实主义手法,呈现现实生活,以妥帖的修辞和高尚的语词,显示出作品庄重的思想和诚挚的情感。因此,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杰作。在西方,最早的经典爱情诗作当属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给所爱》。该作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希腊古风时代的个性抒情艺术氛围。作者萨福被柏拉图称作“第十个缪斯”,是世界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诗人。其《给所爱》采用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诗作的第一人称,描写人类深挚的爱与美的情感。描写爱情的痛苦、妒忌、失恋,感情真挚、风格朴实。作为独唱诗人,萨福用七弦琴伴奏诗歌吟唱这首诗。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听到萨福吟唱的作品时感叹道,“只要我能学会这一首,那么死也无憾了”。虽然萨福留诗九卷,然而因其诗歌抒发个人情感,中世纪的基督教会认为这有悖于伦理观,故被当作禁书烧掉,因而只有极少数诗歌留存后世,且多为残篇。但是,《给所爱》作为其中较为完整的一首,以形式上三长一短的表达方式,显现出“萨福体”的艺术魅力,也使欧洲诗歌文学形成了一种以自我建构来进行主体情感表达的书写传统。因此,分别代表中西方最早爱情诗的《关雎》与《给所爱》,在中西诗歌发端处,便蕴藏了丰富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内涵,在相同的爱情主旨下,于爱情观的表现、情爱表达方式上,于音韵手法和抒情方式上,却又显现出文本写作之迥然有别的艺术态势。

一、审美观念的诗性表征:爱意取题相同而情恋对象有别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关雎》是周南地区的民间歌谣,属于“风”这一类反映风土民情的诗歌。其描写的是民众普遍的爱情取向,即异性之恋的情感生活。作品描写了一位男性的“君子”爱上一位采摘荇菜的年轻“淑女”并努力追求的情感经历。这一爱情故事首先描写君子对爱情的渴望,然后展示其焦虑和沮丧的情感动向,接着再现种种求爱的努力尝试,最后借景生情,烘托君子收获爱情时的喜悦场景。诗歌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即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在这一美好恋景中,“雎鸠”把“君子”的目光吸引到了“淑女”般的好姑娘身上,凝视着远处劳作的姑娘倩影,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流”、“采”和“d”三个展现女性优雅体态的类似动作,表明姑娘的优美身姿早已深深印在君子心里。意指君子已被姑娘深深吸引,因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形象地描绘了该男子对爱的渴望和“求之不得”后的焦虑和沮丧。于是用尽心思取悦该姑娘――“琴瑟友之”。之后的“钟鼓乐之”则描写在梦中君子把心上人高兴地娶回家的喜庆场景,抒发出爱情圆满的喜悦和幸福。《关雎》感情热烈真挚,形象地道出了劳动人民内心朴素的异性相恋的情感愿望,吟唱出一曲人间夫妇纯洁而合乎儒道的情诗恋歌。

然而,此时,处于异域文化中的《给所爱》,描写的却是同性之间的爱恋,即一个女诗人对另一个女子的真挚爱恋。该诗是一首献给新郎新娘的新婚颂诗,是萨福唱给一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学生的爱情诗,坦率地流露出一位女诗人对一名女学生的同性之爱。希腊古风时代,萨福为年轻女子开办一所学校,专门教授她们诗歌、艺术和化妆等,在她们结婚离开时送给她们满满的都是爱慕的诗歌。而这样的同性之爱,尤其是师生间的同性之爱在当时的希腊文化中非常普遍。《给所爱》的同性之爱的表达,使得这样的主题在古希腊文学和其后世艺术传统中留存很多,如若柏拉图式的爱恋一样贞洁,却无关乎性道德的规范。因而这些大胆描写爱情的诗歌不但未遭禁止反而广为传颂。

与《关雎》中“君子”与“淑女”结合组成家庭这一美满结局体现周人尚德、理性的婚恋爱情观相比照,《给所爱》中的爱情却着实令人伤感。诗人一开始就赞美新郎,把他比作天神,然后描写诗人的嫉妒和悲痛。“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好比音乐。”当诗人凝视着她心爱的女孩与她的未婚夫聊天,诗人身上对爱的渴望完全展现出来:“听见你笑声,我心儿就会跳,/跳动得就像恐怖在心里滋扰;/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感情/象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周围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周煦良译),显然她的嫉妒令她失去了视觉、听觉、思考和说话的能力。这种极具戏剧效果的第一人称兼第二人称式地直白而情感真挚的抒情白描出诗人看到心爱之人与其未婚夫在一起时的身心剧烈反应。而这一表征内心极度的痛苦的身体语言最终让她发疯和陷入象征性的死亡。诗的末句“我周身淌着冷汗;一阵阵微颤/透过我的四肢;我的容颜/比冬天草儿还白;眼睛里只看见/死和发疯。”这里描写的死亡意象给读者留下无尽感伤:那种让人痛苦的同性之爱,毋宁死的悲壮情景总让人联想到萨福因失去“法翁”的爱而跳海自尽的传说。因此,可以说,从荷马史诗中出生高贵、英勇善战的“英雄”到萨福的直率大胆、热烈奔放的“自我”,表明《给所爱》塑造的栩栩如生和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体现着以个人为中心,追求个性发展和现世享受的西方文化的渊源。

二、审美表现的形式创造:情感基调相同而抒情方式迥然

中西方诗歌语言皆生动形象,爱情诗丰富的情感内涵表达都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但是对于表情的修辞方式的选择而言,中西诗歌的修辞书写却截然不同。现代诗人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诚如毛先生所言,就中国诗歌而言,《诗经・关雎》中爱的表达采用中式的委婉含蓄、托物寓情的比兴手法。“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词的意思,也就是作家对事物直接描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在事物的形象关联中,体会寓意精微的相似之处。“兴”,就是联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物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该诗开篇就用“比兴”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雌雄水鸟相向合鸣的自然景象联想到君子向淑女求爱的美好愿望。而“雎鸠鸟”在水中嬉戏,一唱一和比喻和谐快乐的男女爱情和婚姻。从艺术写作的角度看,显然是要读者从象征男女结合的“鸟鱼”意象,自然过渡到对男女爱情的接受和向往。接着用女子采摘荇菜这一社会生活现象的三组连贯动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d之”兴起男子对该女子的爱慕追思之情,以及求婚心切男子由于“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赞美女子的勤劳和男子对情感克制的美德。最后男子在梦中“琴瑟友之”,即与姑娘琴瑟相吟,描绘出一幅和谐相爱的美好情景;“钟鼓乐之”敲锣打鼓把美丽姑娘娶过来,梦中实现美好愿望的喜悦心情和快乐情景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与《关雎》所代表的中国诗歌含蓄委婉地表达爱恋不同,萨福在《给所爱》中对于爱的倾诉直接而又深情,毫无粉饰。诗人用富于戏剧效果的对话方式、简单直接的风格直抒胸臆,诸如“恐怖”、“噬人”、“雷鸣”、“死”和“发疯”等刺激性词语描绘诗人的被情爱所控而导致的近乎疯狂的状态。虽然一些地方,对于极致化的情感体验,也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发诗人内心浓烈的情感,却激情澎湃而不含蓄蕴藉。该诗一开始就妒忌性地把“他”比作快乐的天神;而目的是为了倾诉:与新郎之快乐相对的是“我”的嫉妒和悲痛的心情。作为这种修辞化的情感表达,诸如,听到“你”的声音,“我”心跳得像是“恐怖在心里滋扰”,看你一眼就无法言语、头脑一片空白且面如死灰;“噬人的感情,象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眼前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等。诗人对于身体反应的夸张表达和热情似火烧遍全身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情感彭发的疯狂爱恋,凸显“出我”此刻内心的绝望和疯狂。在对“我”对“他”和“你”这样单向度的三角关系处理上,诗人在诗的末尾毫无掩饰地直白,心上人“你”嫁作他人妇,“我”心无他恋,只剩下“死和发疯”。《给所爱》的这种形式创造,最大限度地呈现了西方文化崇尚身体美与身心感受的直白表达,展示了自然状态的人性之美,唯美率真而情感热烈。

三、审美体验的音韵谱写:音画意味相同而韵律节奏相异

中西方诗歌在语言的音韵选择和形象画面的意义承载两方面,通过音画同感的方式,让音韵和画面相结合,从而赋予诗歌巨大的艺术张力,来提升诗歌的音韵美并展示诗歌的爱情主题,给读者带来多重审美感受。然而两首诗歌中差异性的音韵手法的选择,使两部作品的音韵旋律风格相去甚远。

《关雎》符合周礼的节数,其音韵整齐而温婉,可以说音韵如君子,斯文与品质彬彬。从音韵之美的艺术角度来看,《关雎》是一首紧凑而精致的、具有民歌特色的四言诗;每四字一行,吟诵起来都富于悠扬婉转的音乐感。尤其是文中大量使用重叠拟声词,使声音韵律的描写生动逼真,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诗歌起始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关关”这一拟声词的发音,既是鱼鹰叫声的模仿,又是重言的使用,如同民间乐队打击乐发出的器乐之音,这极大地增强了该诗语言的节奏感。同时,双声叠韵字的使用,也有效地增强了诗歌音乐的绵延韵味。如“雎鸠”、“参差”是双声,“窈窕”叠韵,“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语词的发音使本无拘束的爱情,获得了音韵规整的礼节,从而实现了情意、节制、音乐三者的完美契合与动态平衡。“窈窕淑女”在诗中重复了四次,“参差荇菜”重复了三次,这让诗歌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悠长,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拟声传情的生动性,表达了主人公深切的爱慕之情,给读者留下余音绕梁的审美共鸣。由此,《关雎》的这种诗歌形式的音韵谱写,对魏晋时期的骈体文和唐代的律诗形式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给所爱》是一首典型的萨福体四行诗,每四行一节诗,且前三行每行十一个音节每行五个音步,第四行半行五个音节。如“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好比//音乐。”这样有韵律的诗歌听起来欢快明亮。这种富含元音的诗行被冠之于“萨福体”。萨福这种诗性地表达爱情的方式被欧洲著名诗人贺拉斯、庞德等学习运用。《给所爱》运用了首字母押韵、谐音和短句重复,尤其是希腊语连词的重复使用,让连词发音本身悠长的声音,形成一种类似吟唱仪式咒语的韵律感,音调高亢昂扬而美妙;随之诗歌爱情的倾吐也激情似火而肆意喷发。

概而言之,上述中西两首古老的爱情诗,反映了古代诗歌追求爱情的自由体验和诗歌创作的朴素的审美风貌。《诗经・关雎》展示了华夏先民对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勇敢追求,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萨福的《给所爱》真实热烈地描摹人类纯洁自然的爱恋情感,为西方诗歌文化开创了个体化抒情的审美历程。因此,两首诗分别从不同维度,合力展示了人类情感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多样化的审美风貌。

参考文献:

[1]刘毓庆.关于《诗经・关雎》篇的雎鸠喻意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4,41(2):71

[2]Sappho Is Burning [M].Chicago:U of Chicago P,1997

[3]经本植.中国古典诗歌写作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74175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55

基金项目:

诗经关雎篇4

关键词:英译美,意境,目的性

 

《诗经》中的《关雎》一诗脍炙人口,特别是前两句广为传诵。众多翻译大家,如诗歌翻译界的泰斗许渊冲,以小说和散文翻译见长的杨宪益夫妇,还有著名的典籍翻译家汪榕培,更有外国汉学家Burton Watson,他们都试图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和翻译这首诗。这首看似简单的小诗却足以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雎》前两句及其英译本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版本A (Wang Rongpei) 版本 B (XYZ)

Thewaterfowl would coo By riverside apair

Uponan islet in the brooks. Of turtledoves arecooing;

Alad would like to woo There’s agood maiden fair

Alass with pretty looks. Who, ayoung man is wooing.

版本 C (DingZuxin) 版本 D (Burton Watson)

Theturtledoves coo, Guan!Guan! Cry the fish hawks

Perchedin pairs on shoal. On sandbars in the river:

Thebest girl is pretty Amild mannered good girl,

Forme tocourt.Fine match for the gentleman.

版本 E (M/M Yang)

Merrilythe ospreys cry,

Onthe islet in the stream.

Gentleand graceful is the girl,

Afit wife for the gentleman.

诗歌翻译的第一步是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由于它是节选,所以必须还原到原诗才能更全面的理解这首诗。论文参考网。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雎鸠,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此诗出自《国风.周南》,在《诗经》中,“风”的意义是声调,意思就是周南一带的调子。闻一多《风诗类钞》说:“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北大中文系所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说:“这是一首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民间情歌。”了解了此诗的大意之后,方能从诗的语言,形象,流动感,意境,音韵方面探讨几个译本的得失。论文参考网。

一,语言美

余光中先生在他的《余光中谈翻译》一书中提到:“一位富有经验的译者,于汉诗英译的过程中,除了要努力传译原作的精神外,还要决定,在译文里面主语应属于第几人称,动词应属于何种时态,哪一个名词应该是复数,哪一个应该是单数等等,这些看来像细节的问题事实上严重影响了一首诗的意境。

这里首先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单复数的问题。“雎鸠”,水鸟名,俗称鱼鹰。相传雌雄有固定的配偶。然则这里的“关关”就是雌雄求偶相和的鸣声了。这两句既有“比”的意思,又有“兴”的意思,妙语天成,原是不待修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论文参考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洲,水中可居者曰洲,即水中突出来的土堆,或者在岸边,都可以称之为洲,这种雎鸠很喜欢在河洲上行走,所以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里对“雎鸠”的翻译有几种不同的词语,“turtledoves”词典上解释为,1.欧斑鸠。2.情人。“斑鸠:一种产于欧洲的体型纤细而小的鸠鸽(欧斑鸠),尾羽有白边,鸣声轻柔哀怨”。另外,就单复数考虑,笔者认为是复数,因为至少有一对。turtledoves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其本来就是一种偶生的生物,而这里很契合求偶的情景。如果改用fish hawk,osprey或者是waterfowl等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不同的词汇给人不同的感觉,ospreys,waterfowl或者是fishhawks都是猛禽,虽然其中文都翻译为“鱼鹰”,但是,turtledoves侧重于其温情和浪漫的一面,后三者则是强调其凶猛。也有学者称这里是用鱼鹰和鱼的关系暗指君子和淑女的关系,笔者认为这在审美情趣上是个巨大的挑战。在英语中有hook a husband(译为“钓个金龟婿”)的说法,容易使本来很浪漫的联想变得很功利。

“在河之洲”这句,对“河”和“洲”的理解不同,an islet in the brooks.riverside shoal. On sandbars in the river: the islet in the stream.,洲的本义是“水中的陆地”,从这个意思上来说,riverside意思有偏差,河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黄河”。shoal指的是沙洲,但哪一个最为契合,我想只能从“雎鸠和荇菜”中找到答案。

荇菜[banana-plant]。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心形叶和香蕉似簇生块茎。茎细长,节上生根,沉没水中。叶对生,漂浮水面。夏秋开黄花。嫩茎可食,全草入药。如:荇叶(荇菜;亦指南北朝宋时铸钱币名);荇带(荇菜在水中如带状);荇藻(荇叶);荇花(荇菜的花)。长荇菜的地方更有可能是brook或者stream,而不是river。

从人称时态和时态的角度来说,人称的不同,就决定了读者与一首诗之间的距离,和他对那首诗的态度,此外,动词的时态也影响了这种距离。例如,用现在时就比用过去时距离要短得多。以下是四种由近到远的四种距离:

1.第一人称,现在时2. 第一人称,过去时

3.第三人称,现在时4. 第三人称,过去时

如果用第一人称,如版本C选择了第一人称和现在时,“me”就是那个“君子”,距离就很近,仿佛是自己的独白,但是感觉太近却破坏了这种经典之美,破坏了其古风。用第三人称主题就推远了,从合一(identification)退为(appreciation),由参与(participation)到旁观(observation)。版本A就选择了最远的距离,即:第三人称和过去时,所以版本A给人的感觉是客观和冷漠,缺乏诗歌的情感和激越,类似于智人的警句,而不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民歌。另外三种都比较一致选择了比较中间距离的人称和时态,特别是版本B,其现在进行时态的使用使整个画面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整句来说我认为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更偏向于动。诗本身给我们如临其境之感,版本B在动静结合方面很完美,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画面感也使我们如闻其声。作为英语国家的汉学家BurtonWatson也很成功的把英语诗歌当中的特质带入了这首诗的翻译当中,这里他成功的创造了“guan”这个声音,使整首诗非常生动。而其他的版本都偏静态。

二,形象美

艾青说:“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写诗的注意力放在形象思维上,形象思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诗中给我们展现了若干个鲜明的形象,“鸣叫的鸟,河中的沙洲,窈窕的女子和谦谦君子”,这些是这首诗的灵魂。在形象的描绘中,动词的不同能够彰显出不同的形象,如,coo和cry二者给人传达的形象是不同的,一个是欢愉的,一个更可能是悲悯的,再如,说到“窈窕淑女”,哪个形容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这样的形象呢,到底是a lass with pretty looks,还是a fairy maiden,还是a mild mannered girl还是gentle and gracefulgirl更好呢,我认为从古朴和较雅的角度来说,a fairy lady最为贴切,优雅,具有美德且略带古风,正好国外有部知名电影,名字就叫《窈窕淑女》,有英汉相得益彰,异曲同工之妙。“lass”常出现在彭斯的诗作中,形容高地女孩的那种质朴且不事雕琢。这里首先要理解“淑女”这个词,它强调的是德行,与之相对的君子,有的用gentleman,或者是a young man。还有用me的,我觉得这里应该说gentleman最好,如果用“me”,其谦谦君子形象就有所缺失了。

三,流动美

谢榛说:“全篇工致而不流动,则神气索然”。莱辛说:“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就是化美为媚,媚就是动态中的美,一种一纵即逝令人百看不厌的美。”

语言的流动性跟动词的时态和动词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B有这么一种流动之美,动态之美,主要原因是版本B用的现在进行时态,把种种意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仿佛看到电影中的一个镜头,那么鲜活,那对求偶的鸟似乎呼之欲出了,第二句更美,译者巧妙地由静变动,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不仅与前面的很好地对应,而且真正做到了“化美为媚”。相反,看似非常忠实的版本D和版本E最后一句则显得过于实在,呆板,缺乏动态。

四,意境美

古诗词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途径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西方美学当中有移情,就是人格物化,或移情于景,化物为人。

在这首诗的大致意境是,听到鸟鸣求偶的声音,想到君子淑女当成佳偶。Turtledoves较能表达意境,版本D和E缺乏意境美,前两句跟后面两句很难交融,如果给外国朋友看,他们很难把这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很难享受到这种情景交融的美感,如面对版本D和E,外国朋友会十分诧异,为什么看到“鱼鹰鸣叫”会与“君子求偶”联系在一起,这里最需要的是一个相似物的联想。turtledoves就是这样一个桥梁,是这样一个移情物。

诗人要抒发的复杂感情是通过事物形象来表现的,诗人没有直接抒怀而“情”更浓,同样,译者也无需挑明而“意”会更深,因此,直译全诗意象,保留空白,而不是做出抽象的价值判断,这样才能将原作的美展现出来。版本C和D,直接做出了价值判断,而不是意象的刻画,破坏了这种空白美,没有留下联想和思考的空间。

五,音韵美

版本D中所采取的音译法,很直观地保持了原文的风格,“关关”,《毛传》:“和声也”。“关关”就是鸟叫的声音,叫得非常和谐动听。要说明的是,由于语音的变化,上古的“关关”已经不是今天的发音了,这个拟声词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拟声的意义。“雎鸠”是一种鸟,诗人听到这个鸟“关关”的叫声,很和谐很动听,顺着声音往下一看,原来是雎鸠,雎鸠在哪里呢?在河之洲。大家注意,如果把话说正了,说雎鸠关关,就没有了诗的意境,因为诗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鸟的。这里有个先后的问题。所以这里采用了完全直接对等的方式,与原诗简单质朴的方式十分契合。

结论:

任何翻译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因此目的决定着如何翻译为最佳,在篇中,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应为最佳,但并不是说这个译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如果我们面对的受众是外国学者或者文学爱好者,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B这个版本,但是如果是着眼于中华文化的民间传播,或者向普通的外国游客推荐此诗,那这个版本是不是最佳还有待探讨。值得一提的是曾有一位擅长口译的朋友现场口译了这首诗,虽然粗糙,确有极好的现场感:

Apair of birds are crying

On the shoal

Abeautiful young lady is

Wooed by a gentleman

也许这个翻译在某些特定场合也有其适用性。

参考文献: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5年.

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诗经关雎篇5

关键词:《毛诗正义》;比兴;兴象;混淆;区别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0-0137-05

《毛诗正义》(以下简称《正义》)“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①的说法很好地解决了“六义”中若干难题②,但对“比兴”自身特征这一问题,该说法却未能成功解决。事实上,“比兴”问题直到今天也未能真正形成定论。朱自清云:“风雅颂的意义,历来似乎没有什么异说,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渐有新的解释。赋比兴的意义,特别是比兴的意义,却似乎缠夹得多;《诗集传》以后,缠夹得更利害,说诗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③本文的目的是企图从“缠夹得多”的各种理解中考查《正义》“比兴”说的渊源及其具体特征,并由此进一步探明其对后世“比兴”思维的影响。

一、《正义》前诸家“比兴”说

先秦文献中言“比”言“兴”者甚众,《周礼》首言“六诗”,然未见有释,《左传・文公七年》载:

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相无所庇阴矣。葛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④

此之言“比”,杜预注云:“谓诗人取以喻九族兄弟。”可见此乃“比喻”之“比”。但《王风・葛》首句“绵绵葛,在河之浒”后,《毛传》注:“兴也。”也就是说,在《毛传》看来这是一首兴诗,而不是乐豫所说的“比”。对于二者的认识差异,《左传正义》解释说:

彼《毛传》以之为兴,此云“君子以为比”者,但比之隐者谓之兴,兴之显者谓之比。比之与兴,深浅为异耳。此传近取庇根理浅,故以为比。毛意远取河润义深,故以为兴。由意不同,故比兴异耳。

这里以为因取义深浅有别,比兴可随语境不同而转变。我们认为,《毛传》改《左传》之“比”为“兴”,与其所持“兴”意观念是有直接关系的。《毛传》标“兴”之诗,南宋吴泳计数甚清:“毛氏自《关雎》而下,总百十六篇,首系之兴。《风》七十,《小雅》四十,《大雅》四,《颂》二,注曰‘兴也’,而比赋不称也。”⑤《毛传》不注比、赋的原因,刘勰认为是“‘赋’同”“‘比’显而‘兴’隐”⑥,《正义》亦赞同此说。这就是说,《毛传》不厌其烦地将116篇兴诗标注出来,是因为这类诗含意比较隐晦,不易辨析。

《毛传》标注“兴”诗的特点大致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曰:“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

翰莩妫阜螽。《毛传》曰:“兴也。海声也。草虫,常羊也。,跃也。阜螽,也。卿大夫之妻,待礼而行,随从君子。”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曰:“兴也。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阴阳和而谷风至,夫妇和则室家成,室家成而继嗣生。”

这些诗所兴之意,单从诗篇的表面意思难以看出,需要发注而后见。《关雎》乃兴后妃之德以风化天下,《草虫》所兴为卿大夫之妻依礼而随从君子,《谷风》乃兴夫妇和睦而家丁兴旺。观《毛传》所释“兴”意,皆不出礼仪纲常等教化范围。依此标准,再看《左传・文公七年》所引《葛》之诗,该诗《序》云:“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毛传》认为该诗是以葛得河之润泽而茂盛,以刺平王弃其九族。这恰与其所持“兴”之观念相吻合,故释《葛》为“兴”诗。

倘照此理解,比、兴就可以很明确地区分开来:“比”仅为比喻物象,“兴”则寄托教化理想。然而,事情又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毛传》一开始就将比、兴混淆在一起了。陈奂云:

曰“若”、曰“如”、曰“喻”、曰“犹”,皆比也,《传》则皆曰“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作诗者之意,先以托事于物,继乃比方于物,盖言兴而比已寓焉矣。⑦

《毛传》标注的“兴”诗中部分有“如”、有“喻”,故陈奂言其兴中含比。也就是说,《毛传》已经将比、兴相混淆。《毛传》不仅将比、兴混淆,又将兴与政教伦理相联系,这对汉代及后世的比、兴观产生了极大影响。汉代基本依《毛传》观念释比、兴: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兴,引譬连类”。(《十三经注疏》)

《周礼・春官》“教六诗”,郑玄注引郑众语:“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十三经注疏》)

《周礼・春官》“教六诗”,郑玄注:“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十三经注疏》)

《离骚章句》王逸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又《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注曰:“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于众草,以兴湘夫人美好亦异于众人也。”⑧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比兴”的理解既有向细微处阐发,又有不满汉人将比兴混淆而有意区别二者的趋势。《毛传》标“兴”,视“兴”重于“比”“赋”,刘勰继承了这一观点。《文心雕龙・比兴》篇云:

诗经关雎篇6

说起这块宝贝陶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块美玉其实就是和田白玉和墨玉的结合体,陶虎已经收藏了3年,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适合它的名字。今年3月,他的一位北京朋友来到店里,看到这块玉石,十分喜爱。这块石头从正面看是一个戴斗笠的青年男子,背面却是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一下让人想起了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开卷第一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是离爱·情最近的鸟,近到它的“关关”叫声,在那思慕女子的男子听来也是在呼唤自己的爱人,这是爱·情忠贞与纯洁的象征。于是,这块美玉有了美妙的名字——关关雎鸠。

陶虎是一位从兵团走出来的部级玉雕大师。新疆是和田玉的故乡,所以他与和田玉有着血脉相连的情缘。初学者做炉瓶没有两三年的勤学苦练不敢独自操刀,他却以特殊的·悟性一上手就雕琢出两件炉瓶,让众多从艺者惊讶不已。

他的从艺经历也非同一般,有过偷看、偷画、偷拍、偷练的特殊经历。艰难困苦,玉汝而成,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由此,为他的玉雕技艺打下坚实基础,由此,他如鱼得水,佳作迭出。

闻名世界的和田玉盛产于新疆和田境内的昆仑山脉,羊脂玉“质地细腻,白如凝脂”,因色似羊脂而得名。这是和田玉的上品,世界独一无二的玉种。在当地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玉石主产地,陶虎时常深入这里,从当地居民和矿工手中购买原料。

3年前,一位爱好玉石的老友领着一位少数民族朋友,拿着这块美玉来到陶虎的店里,让陶虎看看。当时,陶虎他们几个人都只看出这是一块和田白玉和墨玉的结合体,并没有看出其他。经过两三个月的商谈,最终因为老友的犹豫陶虎收购了这块美玉。拿到这块美玉后,陶虎爱不释手,他仔细欣赏,还真就让他看出了门道,他拿笔在美玉上轻轻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和头戴斗笠的青年。这块美玉一黑一白,一男一女,一阴一阳,天地人和,是自然与艺术的结合,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大自然赋予了这块美玉无可估量的价值。

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玉不仅作为一种矿物质,而且成为一种独特的玉文化而源远流长。玉石的使用在我国历史悠久,玉石的斑斓瑰丽,玉文化的丰厚内涵,加强了中华文化悠远的韵味和魅力。中华民族以玉喻人、以玉喻事、以玉寄托理想直抒·情怀。

诗经关雎篇7

《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内容上。从某种程度上讲,《诗经》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据统计,其中涉及的草类有麦、黍、稷、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狙等67种;鸟有雎鸠、黄鸟、喜鹊、鸱等39种;虫有螽斯、草虫、鲨、鲂鲤等49种。《诗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使文章以其丰实的内容和宽泛的涵盖面增强了可读性。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将其按题材和内容划分为六类:1.婚姻爱情诗;2.农事诗;3.战争徭役诗;4.怨刺诗;5.周族史诗和祭祖颂歌;6.宴飨诗。由此可见,《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汇集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诗经》所写的诗篇,我们查阅史书,从中可知周文王时期,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幸福,才有了如《关雎》那样朦胧的脍炙人口的爱情诗。但后来,商朝最后一代君王――商纣昏庸无道,日行暴政。由此,以西周为首的诸侯国纷纷起义反抗,连年战祸,百姓生灵涂炭,这才有了思念夫君的《卷耳》。此外,《诗经》中还有反映秦国战乱的《秦风・无衣》和表现思念之情的《王风・君子于役》等佳作,他们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和政治形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古绝唱《诗经》首篇《关雎》章就渗透着人性最本真的渴望,以雎鸠和鸣比兴,引出一位温文尔雅的姑娘正是青年梦寐以求的佳偶。而后,诗人反复以荇菜为喻,弹奏出一首君子朝思暮恋淑女的浪漫痴情曲。全诗以一种唯美的艺术情调渗透于朴实的现实主义诗风,这也是《诗经》的总体风格――朴实的现实主义。

《诗经》的博大容量还涵盖了人民的远征之苦,劳役之怨,国难“黍离”之悲,羁旅怀乡之思,而爱国主义的战争诗与颂扬生活的劳动歌,以及不满黑暗政权官僚的政治讽刺诗,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丰富精彩的内容,配以种种绘声绘色的写实手法的调味,使得《诗经》如一盘百味俱全的盛餐,在文学长桌上芳香远溢,无愧为中国几千年现实主义艺术的源头。

尽管《诗经》属现实主义诗风,然其语言形式灵动活跃,如山间奔涌的小溪,闪烁着睿意灵性,融合于浓淡有致的情感小画,使满卷书香弥漫着一种芬芳唯美的艺术情调,颇具匠心,充满着非常浓厚的唯美主义情调。

《诗经》丰富的内容大多源自传诵的尾歌,就其性质而言,则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中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即诗三百余篇,均可用来背诵咏读、乐器伴奏和歌唱伴舞。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的诗歌自然也必须音律优美,琅琅上口。连珠妙语,如甘泉涌动,似白露霜凝,如《关雎》、《木》、《桃天》等诗篇恰当地重章手法的运用就起到了明显的强调造势作用,将求爱之情、祝福之心、出嫁之曲表达得强烈炽热而唯美动听。“明星煌煌”的闪烁星辰若呈眼前,“烨烨震电”的一瞬天光生动浮现,“鸣雁”的天籁之音萦绕耳边,叠字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仅使音调铿锵有力,更赋予诗歌以形象的灵魂。而“鸳鸯”、“蛸”、“参差”等双声之词及“辗转”、“窈窕”、“螟蛉”等叠韵之语的活用更赋予诗歌以巧律妙韵的音乐美。轻读口若含珠丹,冥想思如潮水涌,细细咀嚼,诗情画意随心翱翔,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的音乐性,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智慧的中国人民于2500年前已开始追求学术创新,活跃学术氛围,不再局限于四言方格,而是善用五言、六言形式进行无规律变化,甚至骈散结合,给予诗歌一个灵动的生命。又因为《诗经》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石的,人民习惯于将花花世界的景物摄入诗中,常以某一物起兴,再言及中心,如《月出》中以月比兴,以圆润皓月喻美人仪容,从而给诗歌披上一层虚幻朦胧的面纱,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扑朔迷离,唯美动人。

许许多多的艺术手法,形形的表达技巧,融合于真挚诗情的人生感悟,将我们带进一片弥漫着唯美情调的诗海文苑。正如《风雨》中的“鸡鸣喈喈”与《鸿雁》中的“哀鸣嗷嗷”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听觉以惟妙惟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与唯美主义艺术情调水融,共冶一炉,不仅再现了周王朝的历史画卷,更赠与我们赏心悦目的美学享受。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尤其在《诗经》被经学化后,更被加以穿凿附会,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因此,有时“比兴”和“风雅”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而屈原之后的许多诗人,也秉承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丰富、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诗经》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并以此来推动文学革新。一代枭雄曹操在《短歌行》里直接将“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其中。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他的诗歌革新主张,就是要以“风雅”广泛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肃崇高的思想性,以及质朴自然、刚健明朗的创作风格,来矫正诗坛长期流行的颓靡风气。不仅陈子昂,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的优良传统。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一);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其六),杜诗以其题材的广泛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而被称为“诗史”;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实际上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旨趣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代以后的诗歌创作中一直占据主流,无论是宋代陆游还是清末黄遵宪,无不秉承这种风格。

参考文献:

l.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2.如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

3.游国恩等人主编:《中国文学史》。

(作者为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诗经关雎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传统文化;相关探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相关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过于重视古诗词背诵,忽视了古诗意境的感受,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二是过于注重对古诗词的翻译,忽视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古代优美的古言,是多姿多彩的一种意境及心情。诗词需要我们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然而,在应试的教育下,死记硬背成为教师教学古诗词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诵虽然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但也会抹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诗经《诗经•关雎》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整首诗歌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或者采用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但由于学生对《关雎》这首词的内涵不够了解,对于作品中采用的创作手法一无所知,最后导致学生对诗词的背诵产生一定抵抗情绪。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考取更多分数,想尽办法让学生牢牢记住,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之美与古诗词融为一体。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首古诗词均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价值。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优美意境高尚情操能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其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

(一)朗读古诗,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词创造过程中均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其在语言上均极富音乐韵律。每个诗句、词句中音节具有存在节奏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时会产生珠圆玉润的连贯和顺畅感。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蕴进行体会的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作者“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然后,教师再对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古诗朗读法,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使其对古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营造古诗意境,传承文学之美

意境是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意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意境是一个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只有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得深层意蕴。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对“月”意象进行讲解。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对月意象进行品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进行简单的引导和点评,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古诗词中的“月”意象通常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教师通过古诗意境的营造,可将传统文学之美很好地传达给学生。

(三)对古诗深入剖析,感受内容之美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政治上遭遇诸多不顺之后进行创作的。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诸多磨难,存在诸多缺憾,所以他常常借助明月对自己的人生出路、追求归宿进行构想。苏轼在经受了各种挫折之后,其越是表现出“归隐”的趋向。他想回到大自然,回到田间,过上恬静安适、泰然自若的生活,想寻回灵魂的自由。词作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显示出作者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希望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够幸福、平安,并以共勉,自己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多变世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去感受诗人的情绪。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教学《关雎》一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先对《诗经》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如《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而这些诗歌通常是描述什么,这些诗歌又分为几类,等等。这样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对《诗经》进行介绍后,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对《关雎》的大体内容进行讲述,不仅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印象,对诗歌的整体大意有所了解,还能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然后,教师可开始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并设置相关问题,如:明明在描述人,为何开头要写“雎鸠”?少年发现求之不得以后是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便会一步一步理解诗歌,感受到诗经之美。

三、结语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延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和蕴意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此外,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充分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2]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

[3]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76-78.

上一篇:有关秋天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有趣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