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村范文

时间:2023-12-12 20:24:47

诗经村篇1

关键词:乡村 底层 口语化 情感

诗人陈衍强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乡村诗人,他在自己的诗集自序中说:“我生长在农村,写农村诗应该是我的强项,而我关注的是底层,是真正的民生和疼痛,加之我的表达方式是独立的,个性的,民间的。所以有人要把我的诗歌读给他在乡下的父母听。”①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陈衍强开始自己的诗歌创作,时至今日,已经出版了三部诗集。应该说,相比于前几年出版的两部集子来说,他在2013年出版的诗集《乡村书》更能体现陈衍强的“乡村”特色。在这部新出版的《乡村书》中,收录了陈衍强之前出版的《英雄美人》和《我的乡村》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诗歌,加上近几年创作的与乡村相关的新作,共同构成了陈衍强诗歌创作的“乡村”书写的主旋律。

一.从“田园牧歌”向荒凉真实的转变

陈衍强笔下的乡村是什么样的呢?早在他八十年代出版的第一部诗集《英雄美人》当中,陈衍强就有关于乡村的描摹,在《家居峡谷》中,“家居峡谷的人/打开门也看不远/山就是路/水就是桥/太阳是一只旧电筒/刚从他们的头上晃过/就不亮了”,就是在这样连阳光都显得奢侈的地方,生活于其中的人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他们在这种地方过日子/闷了/唱山歌也不管用/因为歌声还没有拐弯/又被悬崖弹回来/他们只能把属于他们的日子/一天一天地持续下去/砍柴烧火/挑水煮饭/哪怕头上掉下房子大的石头/也不搬家/只要河边的青草上/还有一件没有晒干的花衣裳/这里就还有爱情和幻想”。

这是三十年前的乡村,这中间所表达的是满满的“田园牧歌”的情怀,再看看现今的乡村:“有力气的男人外出找钱去了/才长大的姑娘被劳务输出了/连长的一般的寡妇/也进城给人擦皮鞋了/老的掉牙的老家/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带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孙辈/白天在去年的土地上/掰包谷/夜晚守着三间瓦房/和两声狗叫”(《农村现状》)。事实上,这首《农村现状》是陈衍强前几年的作品,此次被重新收录进《乡村书》这一集子,再一次的呈现出来,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基于现实的真实情况,诗歌中几年前的“现状”,时至今日,也仍然是“现状”。甚至可以说,在乡村日益被“掏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已经被社会广泛认识到的情况下,这种“现状”的当下存在,给人留下的是更为触目惊心的震撼。这里再也没有了山歌,没有了花衣裳,没有了幻想,有的只是裸的现实:在乡下的农村里,除去守巢的老人和小孩,仅有的生命就是从声音中才产生了“在场”――那只可怜的老狗。所以,在陈衍强的内心深处,他要《向狗致敬》:“是它在冷清的如坟地的山村/陪伴我年迈的父母/仿佛我的投错了娘胎的亲兄弟”。

陈衍强仅仅是用简单的笔触,如同中国古代的水墨写意画那样:老人、小孩、瓦房和狗,就勾勒出了整个诗作的内核,应该说,这些作为诗歌情感载体的直观对象,在陈衍强早期的诗歌中也是常见的,大为不同的是,早期的作品中,出现这些对象之时,包含的是黄发垂髫的古典浪漫,弥漫在诗中的是满满的田园牧歌的情怀,而现在,同样的对象,情感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转变,冷寂萧瑟与灰暗成为作品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是乡村已经发生了变化,诗人作为乡村的儿子,他要用自己的诗歌,深切的反映这种巨变。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作品要源于生活这一单方面的规律说决定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诗人对乡村那种责任感要求诗人作出书写立场的转变。

二.在对立场景的描绘中揭示现实

陈衍强写农村,与别的诗人写农村有很大的不同。如另一位诗人余毒所说的那样,有些诗人写得浪漫而华丽,好像农村是每一个大都市的后花园,到处流露着莺飞草长的春天,是世外桃源,是保存纯真与质朴的精神的乌托邦,可以供在城里精疲力尽的人们在经过惨烈的生活厮杀之后,获得精神和身体的慰藉。②而对陈衍强来说,那些世外桃源式的地乌托邦场景,已经不能表达当下乡村中的最矛盾、最真实和最让人深思的东西了。

在陈衍强的笔下,乡村的单纯朴素的外衣已经被剥离,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乡村的裸的废墟般的存在,揭示出在“田园牧歌”时代之后的一些丑恶。这种废墟般存在的状态,不仅仅是乡村的纯客观的物质层面,更包含着乡村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一种堕落的或者颓废的精神面貌,或许每个从农村到城市的人都知道,但是却不一定清楚这丑恶的审美价值,在日常生活当中,这种丑恶就发生在人们身边,但是却由于对生活的漠视和在心中存留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抑或由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在作祟,几乎从来不被人们纳入审视的范围之内,但是陈衍强,却用高度的凝练的手法,将其从繁复的生活之中截取出来,像办一次摄影展览那样,罗列出来,供读者和观众们审视和欣赏,鉴别它们的丑恶。

已经有评论家指出陈衍强的乡村诗歌“主要是以对现实物象的白描,让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本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并没有任何的夸大与缩小,也没有多少直接的议论,甚至那种悲情与忧思,都只是透过对物象的描述,而间接地表达出来的”。③对于陈衍强来说,要让读者从中鉴别出哪些是美,哪些是丑,仅仅有白描好像还是不够的,为了更明显地反省这种现实,就需要有更为独到的视角。在此,诗人通过对矛盾场景的对立刻画,外加以稍显“刻薄”的眼光,诚挚地剖析了自己的乡村。

在《打工妹回乡》和《打工妹返城》这两首诗歌之中,他不仅仅从中看到了她们在“回乡”和“返城”时的表象。如在打工妹们“返城”时,“有的拖着行李箱/有的扛着蛇皮口袋”,“有的在自动取款机前插卡/有的在运输公司售票窗口排队/有的已经坐上开往昆明的班车/有的在班车上给业务主管发短信”;而在她们“回乡”时,“有的带着现金/有的带着活期存折或卡/有的带着美过的容/有的带着牛仔裤绷紧的下半身”。这些都是在场景的简单白描中显而易见的东西,还有一些是被掩盖的,但也被诗人“透视”了出来,“返城”之时,“有的提包里装的是腊肉/有的钱包里藏的是安全套”;“回乡”的那刻,“有的带着洗头的手势/有的带着一发不可收拾的毒瘾”,更有甚者,她们之中,“有的带着难言之隐的炎症/有的带着办农家乐的想法/有的带着嫁矿老板的迫切心情”,这种对个人来说的绝对“秘密”在此也被诗人所窥视到,并将其揭露出来。

在这一“回”一“返”的场景刻画之间,矛盾的对立已经形成,离家之时的未知的命运和对生活的憧憬,也在回乡之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清晰化,只是在这种命运的清晰化之中,更加凸现的却是她们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在乡村中间变成一种恶性的循环,致使在场面的对立营造中不断的延续着乡村未来发展的噩梦。

三.不断扩大的新口语化写作策略

陈衍强自己说,他的诗歌,有很强的口语化写作倾向,他曾经表示“我近年来开始努力用诗歌将我身边的人和事叙述出来,这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手段,不需要以修辞、词藻堆砌可以复制的形式主义诗风,只需要把我们日常生活(甚至是平庸的生活)表现得很精彩就够了。如我已经发表的《大哥陈衍章》、《家族》、《罗官员的母亲》、《宣传部长饶祥碧》、《我和办公室的同事们》、《刘家芬的失踪》等都是我在平民主义精神照耀下对‘新口语诗’的一种光大”。④

然而,就是在这种口语化的写作思路指导下,陈衍强作为生活的参与者与旁观者,在随意、调侃、幽默与诙谐地叙述他所想讲的人物和事件,甚至有人把他的诗歌读给乡人听得时候,他却有着另外地担心,他曾说他的诗集不敢给老家的人看,因为每首都有人说这是写村里的哪一个人。

诚然,因为这种口语化的写作策略,陈衍强的诗歌在内容上通俗易懂,这种通俗易懂的特性,一方面是来源于诗人本身就是一个扎根于农村的写作者,自身从农村出来,深入地体验农村的生活,感受农村的现状,自觉地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创作和农村联系起来,形成了他对现实主义写作态度的坚守;另一方面则是他的这种口语化写作方式与他通过诗歌讲故事的具体方法联系在一起,更为直接地转化为对故事的讲述上,可以说,他的诗歌,每一首都是在讲故事。然而他这种对故事的讲述,又不同于叙事诗,叙事诗更多的是指向――诗,在陈衍强这里,更多时候是故事,诗歌仅仅成为一种载体形式,是一条指向性的道路,或者说,是一个开端。如在《老家(之二)》中写道:“开始挂果的小姨妹/月亮出来就有高潮/今年开春/她把推豆花的磨坊/搬到姐夫家的山墙边/盖上去年的瓦/成为偏房”。“偏房”本是乡村的口语,本意表示在正屋旁边所建的房屋,在这一作品中,句子本身确实在标示着正屋山墙旁边有了另外的一间推豆花的房子,但是,乡下人对于在家庭之外的两性关系的发生,不会用“情人”这样的词汇,反而也是“偏房”这一词语,从早期社会历史中继承下来的这一口头词语,既表达了句子本身的意思,又指涉了句子深处不便说明的“故事”。

可以说陈衍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形式的层面上实现着诗歌体裁的同时,在体裁之外,实现着更深层面上的故事生成,正是这些没有用语言进行详细诉说的故事,才使得口语化的写作反而显得更为深沉有分量。

四.双重的身份与不变的真爱

从陈衍强的作品来看,他习惯使用简单的白描手法来刻画农村的现状,通过诙谐幽默的口语来讲述发生在农村的故事,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却非常的丰富,只有通过对作品的深层解读,才可以从中体味得到。

他在作品中说:“我自从挣脱老家/就仿佛远离山沟的水声/即便抽空携带媳妇和烟酒回去/也仅仅吃一顿父母的苦/然后拉着腊肉/车一掉头/我就把蓬头垢面的老家/甩在乡下”(《再写老家》)。在此,诗人“挣脱”了老家,貌似摆脱了那贫困的乡村。但是,诗人的这种“挣脱”,从根本上说来,仅仅只是一种身体的摆脱和逃离。割不断的是和故乡的精神羁绊。那个山村,那个老家,那里有着维系他和乡村关系的亲人的存在,诗人“抽空携带媳妇和烟酒回去”之时,也不单单是“吃一顿父母的苦”,在这里,乡村生活中的“苦”,已经不仅仅是“父母的苦”,其中更饱含着所有父老乡亲,所有在老家苦苦挣扎的亲人们的痛。

诗人本身就出生在乡下山村,生长在山村,虽然他如今也进了城,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生活在县城之中,哪怕是诗人所生活的彝良县是部级的贫困县,从规模来说,对于我们日常所认识的“城市”或者“都市”来说,也仅仅是一较大以点的“乡村”而已。在成为了一个“城里人”之后,他还因为生活和写作的需要,常常地返回农村,他无法割断自己同乡村的那种联系。对于乡村,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他有一种融化在自己血液当中的情感。客观地说来,诗人情感的这种复杂性,除了作为“城里人”对乡村的眷恋之外,更深层的是表现在他对于乡村的深刻反思之上。

山区农村的生活主基调是“疼痛”,“他们也无法说出/一种寒风撕裂皮肤的疼痛/一种镰刀割破手指的疼痛/一种锄头挖进骨头的疼痛/我不知道除了用挣扎/还有什么字眼能代替他们的劳动/他们被浅薄的土地耗尽一生/然后被二十四节气翻耕成泥沙”(《疼痛》)。对于这种“疼痛”,更多的人选择了“逃离”,“带着老乡到处漫游的手机号码/即使身上只揣有100块钱/即使扛着塞满腊肉的编织袋挤火车/即使到了大城市的晚上蹲屋檐/即使被坏人拉进很黑的社会/即使梦想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淌血”(《农村娃儿》),这是诗人代替农村娃儿的沉痛诉说,也是农村的青年一代的现实选择。不愿意再在土地上谋生,而“逃离”之后又是如此的凄惨,乡村的未来只能是更加的荒凉,更加的了无生气。在对这种“逃离”的沉痛诉说之中,显露出来的是诗人对于乡村未来的忧虑。毕竟,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他们才是乡村今后发展的生力军,没有他们,乡村就不会有未来,在他们一个个逃离的身影之中,村庄的未来似乎正在诗人眼前浮现。

从早期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美到对先进农村现状的沉痛揭示,诗人的情感并不是仅仅由追忆转为批判,在对乡村现实的揭示中,恰恰更包含着对乡村的真爱。眷恋故乡年迈的父母,是一种爱;感慨故乡的日益破落,是一种爱;疼惜乡村青年的逃离,也是一种爱。没有这种深沉的爱意,就不会有对往昔的追忆,就不会有对现今的哀痛,也就不会有对于未来的担忧。诗人的这种爱,是一种大情怀,包含在过去,现在,也融入到了未来。

五.结语

陈衍强说自己是“父亲种出来的粮食”,那是因为诗人心中有着“根”在乡村土地的信仰。在陈衍强的“乡村”主题诗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对当下贫困偏远地区乡村的真实描摹,可以从中体会到诗人对当下乡村“世界”的批判,也可以从中领悟诗人对于他所依赖的乡村的“田园牧歌”式的追忆,更有对乡村未来的渴望。他用自己的诗歌,追忆乡村的美好,揭示乡村的丑恶,表达自己的忧心,他把自己的创作的中心用一种坚守的态度,定在了乡村土地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衍强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纯粹”的乡村诗人。

参考文献

①陈衍强,乡村书,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页

②④陈衍强,英雄美人,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页,第3页

③邹建军,评陈衍强的《农村现状》,《文学教育》,2008年第1期,第20页

诗经村篇2

关键词:圈地运动 感伤主义 乡村写作 英国18世纪诗歌

圈地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农业土地制度的改革运动,尤其盛行于英国。圈地运动即把原互不相连的“敞田”和“条田”以及公地和荒地等用树篱或石墙圈围起来,改农耕为畜牧或大农场,以提高生产率,获取更高的利润。18、19世纪,英国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加大,农业技术的加速革新,以及圈地通过议会立法的合法化,英国的圈地运动达到巅峰。但广大底层农民(公薄持有者和短期租佃农)是受害者,他们被驱赶,或被强制终止租佃期。他们的家园被毁,无数失地农民流离失所,或沦为雇工,或涌向城市成为廉价劳动力,或移民海外。历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在圈地运动上的研究成果大量丰富,以阿瑟・杨、汤因比和泰特等英美学者,以及钱乘旦、阎照祥和沈汉等国内学者,都以历史和经济学视角对圈地运动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他们肯定圈地运动对农业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批评圈地运动造成大量失地农民的流离失所和穷困潦倒。

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发生在英国的一股文流。由于英国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加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中下层资产阶级文人深感社会贫富不均。感伤主义正是这种情绪在文学上的表现,它夸大感情的作用,表现对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作家们触景生情、沉思冥想,满腔哀怨,寄情于物。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1750)、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 1770)和乔治・克莱布的《乡村》(The Village, 1782)是感伤主义诗歌的代表之作,描写圈地运动前后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农村因圈地运动而衰落所产生的无限悲伤之情。本文从圈地运动与感伤主义诗歌的关系入手,探讨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人性、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的深刻影响以及在感伤主义诗歌中的反映。

一、农村的黄昏暮景:《墓园挽歌》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1716―1771),格雷一生只写过十几首诗。最早的《春天颂》(On the Spring, 1742)描写春天的大自然,表现人生短暂和死亡永恒的思想。《伊顿远眺》(On the Distant Prospect of Eton College, 1742)在描写风景的同时,感叹学童未来将经受的不幸。《坎坷》(Hymn to Adversity, 1742)同样以不论善恶,等待人们的都是厄运为主题。

《墓园挽歌》是格雷的代表作,它的主题是“人不分高低贵贱,都要进入坟墓”,他提出不但哀悼村中粗野的祖先,而且哀悼包括自己在内所有的人,这就使诗具有普遍意义。诗人静坐墓地,所思所想均离不开生与死的问题,但更多是对农民及其艰辛倾注了一腔热情。一开始就表达了对默默无闻的农民的同情:“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农民们辛勤劳作,由于贫寒,他们高贵的心智也遭到压制,知识也不会眷顾他们。“‘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命运;/‘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来听讲穷人的又短又简的生平。” 诗人惋惜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但同样的有雄心壮志,甚至更加可爱,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辛劳,虽然默默无闻,但同样有天伦之乐。与此同时,诗人批评因圈地而暴富的有钱人,他们傲慢与奢侈,藐视普通农民。虽然他们有“门第的炫耀,有权有势的煊赫,/凡是美和财富所能赋予的好处,”但是,在死神面前,最终都被引到坟墓。诗人又极其鄙视诸如“豪华”“荣誉”“献媚”“富贵”和“名声”等与普通农民背道而驰的世俗特征。全诗隐含了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的影响,农民在艰难生活的环境中又平添了被迫放弃或沦为雇工的忧愁。

诗人高度赞扬村民的纯真与诚实、正气与品德:“远离了纷纭人世的钩心斗角,/他们有清醒愿望,从不学糊涂,/顺着生活的清凉僻静的山坳,/他们坚持了不声不响的正路。”农村远离尘嚣,免于自私市侩思想的侵蚀,少有世俗的铜臭味。村民清纯笃实,诚实守信:“他生性真挚,最乐于慷慨施惠”。

全诗 128行,用 8年时间写成。对暮色中大自然的描写,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感伤的情调,使这首诗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而在艺术技巧上又具有浪漫主义诗艺的境界,成为浪漫主义的先驱。

二、圈地毁坏的乡村:《荒村》

格雷隐射圈地运动的恶果,而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Oliver Goldsmith, 1728―1774)则直接揭露圈地运动的罪恶,同时对比美好的过去。哥尔德斯密斯是英国18世纪中叶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和戏剧家。1762年写就文集《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发表诗作《旅行者》(The Traveller, 1764)和《荒村》、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The Vicar of Wakefield, 1766)、和戏剧《委曲求全》(She Stoops to Conquer, 1771)等作品。《荒村》是他最重要的诗作,是一首怀旧的田园诗,所写的村落“奥本”(Auburn)意为“金色”,是他童年熟悉的农村,也是诗人幻想中的英国乡村。诗作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英国农村圈地前后的巨大差异。

圈地前的奥本是一个“甜美的奥本,世上最可爱的村庄”, 这里的人们富足而幸福,风景美丽如画,到处是一派快乐景象。凉亭和草地为孩提时代带来了欢乐,农舍掩映在葱郁的绿树中,小溪潺潺流水,教堂与山丘交相辉映,树荫下长凳为人提供栖息场所。挤奶少女吟唱,村民们应和,母羊低头抚慰羔羊,鹅们在池中引吭高歌,放学路上的孩子们嬉戏打闹,远处传来牧羊犬的吠声,农舍传出爽朗的笑声。辛勤的牧师走村串户,抚慰村民和消除伤痛是他的骄傲,驱除乡村的“恶”,弘扬道德的“善”,人人都是热情的和诚实的村民。总之,在奥本这个典型的英国农村,人们讲信修睦,安居乐业,具有高尚情操和优良美德。

然而,圈地运动使得奥本荒芜萧条,人口锐减,农民流离失所。有钱人抢购地产,圈围土地,占据了贫穷农民的生活空间,日益骄奢淫逸。青草荒芜,小溪污水四溢,杂草丛生,鸟儿们飞走了。高草覆盖了坍塌的墙头,无情的商业贸易和巨大利益掠夺了人们的土地,赶走了朴实的农民。所有生机勃勃的生命迹象消失了,留守的空巢老人羸弱悲伤,艰难度日:在河边挖野草充饥,在荆棘中打拾柴火,每天寻找栖身和过夜之处,哭守到天明。

圈地运动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富人奢华生活的影响下,英国乡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乡村美德被腐败堕落所代替:沉湎声色的子孙追逐欢乐,声色之乐在午夜时分达到极致,纯朴的少女如今爱上了奢华的衣装,而今纯真的爱情被无情地抛弃,见利忘义的自私主义者们追逐金钱和奢华生活,物欲四溢,到处充满了腐败和死亡的气息。昔日乡村美德被无情抛弃,现今农村弥漫着铜臭味和腐朽味,人们沉沦,传播着败像。破败业已形成,繁荣的乡村成了荒凉的废墟,乡村美德也远离了这片土地。商业贸易的高傲帝国在充斥了奢侈享乐之后加速了腐败。

但诗人对未来的生活仍然充满了憧憬。他希望躺在凉亭里,休闲惬意;抑或在篝火旁阅读书本,吸引一帮朋友前来叙旧;希望在长久的烦恼过后,返回故里,叶落归根。远航的船只落帆靠港停泊,有了爱人的慈祥温柔,劳累而满足,烦恼但好客,他们的爱虔诚、忠实和真诚。另外,诗人认为诗歌也能够给人带来高尚的情操和可爱的人格,吟诗的歌声纯洁着罪人的心灵。就像刘庆松所言:“村民有着‘诗性’,体现出真善美的和谐,他们就是诗真正的源泉。”

三、农村的真实写照:《乡村》

乔治・克雷布(Georege Crabbe, 1754―1832)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父亲是收税人员。他小时已对诗有兴趣。他从小学医,并移居萨福克郡伍德布里奇。主要诗集有:《陶醉》(Inebriety,1775)、《图书馆》(The Library, 1781)、《乡村》(The Village, 1783)、《报纸》(The Newspaper, 1785)和《自治镇》(The Borough, 1810)等。其中《乡村》是他广为流传和最著名的诗歌,他不像格雷和哥尔德斯密斯那样美化圈地运动前的农民生活和乡村景色,而是真实地描绘了贫困的农村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穷人的真实图景”,并揭示圈地运动给农村带来了更大的痛苦,更暗淡的前景。

在克雷布看来,农民被命运抛弃,生活难以为继:“当地的贫穷农民辛苦劳作,/烈日当空,阳光火辣辣,/照射他们的手臂和头上;/颤抖的双手,羸弱的心/悲叹着命运的不济,只得苦苦支撑”。 农民们日夜辛劳,毫无欢乐,一如野生的两栖动物,每张脸上表露出忧郁与悲伤,他们远离城市的尔虞我诈和虚伪应酬。

但即使如此,有钱人的圈地行为仍然像无形的铁拳砸碎了脆弱的农村生态。诗人把圈地者比喻为:让原本丰收的稻穗枯萎的“炽热的沙暴”(burning sand),以及占据整片土地、夺走麦子的“野蛮粗鲁的野草”。那些无法无天的商人(the lawless merchant,即圈地者)像罂粟一般,嘲笑着穷人的土地梦;抑或像野芥草覆盖庄稼幼苗,把阳光遮挡;抑或像野稗草一样紧紧勒住病弱的幼苗。圈地者把农民从土地上硬生生地拽走,剥夺了农民们白天的劳动果实,同时让他们彻夜不眠地劳作。诗人漫步田野,搜寻自然朴实的生活迹象,但见巧取豪夺、违法乱纪和恐怖恫吓弥漫了这个地方,人们胆大妄为,诡诈如云,粗暴乖戾,野蛮之极。于是诗人提出尖锐的问题:更多的贫苦农民如今安在?答案:漂洋过海去未知的地方冒险;或做挖矿的奴隶,身边虽然财富堆积,但他们更加贫困;或沦为农场雇工,起早贪黑,在虚弱、劳累和屈辱中挣扎,直到疾病缠身,遭人鄙视,无人过问,孤独等死。

诗人着重描写一个留守的老者,命运多舛,圈地者们催促他拼命干活,他只得偷偷哭泣,面对刺骨寒风像枯叶飘零,他怒吼:“何时能够脱离者艰难困苦?年轻人和伙伴们都已经远走高飞,而我飘落到尘土之中,无人知晓。”而他所见到的丰收庄稼和肥硕的牛羊都是他人的财富。这里留守的是更多的弱势群体:没有父母的孤儿,空巢的老人,被丈夫抛弃的妻子,整天哭泣的寡妇,充满恐惧的残疾人。只有在悠闲地游荡,高兴快乐。

诗歌在感伤中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农村的沧桑巨变,透射出诗人对农民极大的同情和对圈地运动辛辣的批评。

这三部长诗均用五步抑扬格双行押韵诗体写成,形式优美整洁,铿锵悦耳,深刻感人。这种英雄双行体诗歌同诗人的散文一样自然流畅、清新简朴。景色结合人物,触景生情,信手拈来。感伤的情怀凸显在三部诗作之中,墓园、死亡、疾苦、劳累等等构建了一个悲伤阴沉的世界。诚然,诗人们也表现出对圈地的充分了解,对农村圈地的惨状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虽然诗歌没有明确表现圈地运动如何以它具体的力量摧毁农村,以及圈地运动轰轰烈烈的场景,但诗歌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圈地运动摧毁一切的后果。由此可见,英国乡村和农民题材的文学作品渗透出圈地运动的深刻影响,英国许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圈地运动的烙印。

参考文献

[1] 张剑,等.英美诗歌选读[M].卞之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1-125.本文中的翻译均来自此.

[2] Oliver Goldsmith.The Deserted Village[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6:1.本诗歌的中文翻译均为自译文.

[3] 刘庆松.“道”、缪斯与乡村美德:解读哥尔斯密的《荒村》[J].世界文学评论,2012(1):184.

诗经村篇3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后改名为陶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和散文家。因早年丧父,九岁时陶渊明就和寡母寄居在当时名士外祖父孟嘉家中,由于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兼具着“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他曾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几度投身仕途,但最终因不愿“以心为形役”而选择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也曾抱着“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报国志向,但最终因“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而选择了“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最初接触陶渊明的著作是他的散文《桃花源记》。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一个外人的视角描绘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农业社会。这与当时战争频乃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也是作者及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文中所涉及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现状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当时现状的不满与反抗。这是理想中的“三农”,与当时的生活形成了反差。

而我则更愿意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田园诗则更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的“三农”现象,并且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真正能够贴近土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的农民诗人。读陶渊明的诗,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能够和村夫野老交朋友,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他能够躬耕自资,自食其力,体会农民生产劳动的艰辛困苦;他能够关注农村的兴衰荣辱,治乱否泰,倾注情真意切的忧患关注。所以,读陶渊明的诗,更多的是体会当时的“三农”现象。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出身仕宦的隐逸诗人,家族虽已衰微,但心高气傲,他何以对农民、农村、农业如此熟悉,有如此眷恋呢?下面选取几首陶诗浅析。

一、陶诗中的农业状况: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三)》中写到的。作为士大夫,陶渊明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杨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从这些身历其境的劳动诗句来看,诗人对于农村的艰苦劳动,勤勤恳恳,尽力而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早出晚归,身上沾满了泥水,虽精疲力竭但不抱怨的农民诗人苦中作乐的形象。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战争频乃的年代,作为农民要想填饱肚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已经适应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生活的陶渊明也习惯与农民兄弟见面时最多的话题莫过于谈论庄稼的长势。“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村民邻里见面没有其他的寒暄,直接切入话题:桑麻的长势。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劳动环境和情景,体察到诗人作为农民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可贵,也多少了解到一些农家的稼穑之苦。

二、陶诗中的农村形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在陶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笔下恬静而和谐的农村面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烟雾在农村中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单独看根本就不能给人多少美感,但经他一组合使一个有花有果、有树有人烟的农家美景跃然纸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宁静是陶渊明在诗中着力表现的农村形象,这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反应,只有“心远地自偏”才能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另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就是在他归隐的同时,陶渊明作为曾胸怀“大济苍生”愿望的诗人,不可能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他在歌颂农村美好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那个带给他失望的社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农村的破败怎一个“穷”字可概括,僻陋的信息给农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的衰退。“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破败的农村无人居住,到处留下的是倒塌的废墟,这样的农村是诗人所处时代的真正写照。但诗人所希望的农村却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旷,房屋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也很清楚,这种主观上的理想农村在当时社会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能更真切的体会到当时农村的真实状况。

三、陶诗中的农民形象: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勤劳、善良、朴实、好客是陶渊明诗中对农民形象的整体描摹。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农民诗人,他的内心真正贴近了农民兄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用他的实际行动去体会作为一个农民的感觉。“主人解其意,遗赠副虚期。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面对“我”的行乞,他们没有表示出鄙夷的神态,而是赠送东西.殷勤留饮。这里慷慨大方,热情朴实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新代明烛。”,一壶酒,一只鸡,一根荆新,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显现出浓郁的生活情趣来,左邻右舍,你来我往,不拘形式,不讲排场,简简单单,随随便便,一幅至情至性的农民生活场景,好不羡煞他人。这样的至诚至美的农村风情,也只有在陶渊明对农民朋友真心诚意之时,才能深切地体会得到。而陶渊明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农民,他能够和农民一块劳动,一块聊天,一块生活,体察农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农民的艰难困苦,融入农村,成为农民中的一员。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诗经村篇4

【关键词】岛崎藤村;游者;感伤

一、岛崎藤村的成长

岛崎藤村于1872年(明治5年)2月17日出生于日本岐阜县中津川市,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正树,乃当时著名的国学者。在汉学造诣深厚的父亲栽培下,他自幼学习中国的《千字文》、《三字经》、《论语》、《左传》、《孝经》等。九岁赴东京求学,就读于泰明小学。毕业后,跟随武尾用拙学习《诗经》。进而在三田英学校、共立学校等当时的升学预备学校学习,后考入明治学校普通部本科。在学期间,与马场孤蝶、户川秋骨等结尾至交,并接受基督教信仰。学生时期开始接触西洋文学,也开始阅读松尾芭蕉、西行等人的古典著作。正树是《黎明前》的主人公青山半藏的原型,对藤村的文学影响巨大。

一八九三年,曾与最早写过日本自由体长诗《楚囚之歌》的诗人北村透谷一等共同创办《文学界》杂志,鼓吹浪漫主义,二人成为至友。一八九七年,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嫩菜集》,宣告了日本近代抒情诗的成立,并由此步入文坛。《嫩菜集》打碎了固有形式的桎梏,巧妙地把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日本民族的传统表现形式揉合在一起;其内容摆脱了封建思想道德的束缚,着重抒发个性和思想感情的自由、解放;用语雅俗兼蓄,细腻深沉,引起了广大青年心灵上的共鸣。《嫩菜集》与后来陆续发表的《一叶舟》、《夏草》、《落梅集》,成为明治浪漫主义的萌芽,汇编成《藤村诗集》。这些诗作以其清新的风格,备受当时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 对日本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千曲川旅情之歌》的创作环境

岛崎藤村诗歌创作的经历并不长, 从发表第一部诗文集《嫩叶集》的一八九七年到最后一部诗文集《落梅集》出版的一九一五年, 不过五年左右的时间, 其短诗共有九十四首。这不足百篇的诗却是日本近代诗坛上的划时代的作品, 它奠定了日本近代诗歌基础, 促进了日本浪漫主义诗歌的繁荣。

明治之后的日本诗坛,异常落后,拟古典的诗歌和模仿西方的浅薄作品充斥了诗歌界,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近代诗还尚未出现。藤村的诗作打破这种诗坛的落后现象,拔响了时代的音响,树起日本近代诗歌的旗帜。

明治32年,岛崎藤村在小诸古城的义塾任教师,当时已经结婚并在小诸城的马场里修建了新居。那时,已为人父的岛崎藤村,感觉到肩上无法逃避的沉重责任,对漂泊在外的境遇不由抑郁寡欢。预感到春天即将来临的藤村,联想到自己无法把握的命运,对将来的人生之旅忧心忡忡。在这样的复杂心情中,在某个早春,来到小诸古城附近的千曲川,追古扶今,感慨万千,就诞生了《千曲川旅情之歌》。

三、对《千曲川旅情之歌》的鉴赏

在这首《千曲川旅情之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点染古城春姿,而只用白描手法绘出了古城的外景,营造出一种“荒”的感伤意境。诗人采用寄情于景,借物抒情的写法,深沉委婉地抒发出“游子”旅经小诸古城郊外的愁怀与忧思。

(一)

“小诸古城外,白云悠悠游子哀;繁缕①无绿意,嫩草纤纤不堪席;银被盖山丘,日照融融淡雪流。

虽有春晖暖,茫茫四野无花香;早春蒙薄纱,唯见麦色发嫩黄;结队几行商,田间来去步仓仓。

浅间随暮去,忽闻草笛传衷曲;柔波千曲川,游子夜投傍岸宿;浊酒亦可酣,聊以慰我旅中愁。

①繁缕是日本到处生长的一种草名。”

从(一)整体来看,主要表达诗人浓浓的旅愁。漂泊异乡的诗人,仰望天空的白云,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不由得触景生情,满怀失望和哀愁――“白云悠悠游子哀”。此时,虽然站在田野,但时值早春,繁缕尚未萌芽,嫩草尚未长出,还不能席草而坐――“繁缕①无绿意,嫩草纤纤不堪席”。放眼望去,只见白云轻柔地覆盖着山岗,在早春阳光的笼罩下,残雪开始化为潺潺流水――“银被盖山丘,日照融融淡雪流”。

初春的阳光虽然带来淡淡的暖意,但四下里还是没有野花的香味――“虽有春晖暖,茫茫四野无花香”。诗人通过这样否定的描写,来表达强烈的愿望――希望春天早日到来,田野里繁缕遍生,花香弥漫。在早春的淡雾之中,隐约可见麦色开始发黄;远处几队结伴而行的过往商人,在田野间脚步充充――“结队几行商,田间来去步仓仓”。

因为已是黄昏时分,浅间山变得模糊起来,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歌声和草笛声,弥漫着淡淡哀思――“浅间随暮去,忽闻草笛传衷曲”。看到千曲川的波浪不断拍打河岸,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外,无限愁怀涌上心头――“柔波千曲川,游子夜投傍岸宿”;诗人强烈希望能浊酒饮得酩酊大醉,从而给自己浓浓的旅愁片刻的安慰,在这样的忧思里,写下了令后人千古传唱的诗句――“浊酒亦可酣,聊以慰我旅中愁”。

(二)

昨日复昨日,今宵又是无举足;何事苦奔波?为愁来日复虚度。

几度荣枯梦,依稀深谷中;江波依旧曲岸旋,随沙沉复升。

呜呼古城何所语?不尽川波答何声?往昔当静思,百年若昨晨。

千曲川水日夜流,川岸早春漫柳烟;孤身绕山崖,忧思逐浪翻……

1900年 罗兴典译――《外国文学》(1984.4.)

诗歌第(二)部分,诗人依旧沉浸在旅愁的忧思里,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想到自己却一事无成而懊恼不已――“昨日复昨日,今宵又是无举足;何事苦奔波?为愁来日复虚度。”但诗人心中依旧怀着强烈的梦想,希望能够走出小城实现一番理想抱负――“几度荣枯梦,依稀深谷中;江波依旧曲岸旋,随沙沉复升。”无奈周遭只有默默无声的古城,而流水潺潺的千曲川啊,你的波涛在诉说着什么,是在讲述我的心声吗?――“呜呼古城何所语?不尽川波答何声?”回想往昔,时光荏苒,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听着千曲川潺潺的流水,看着岸边薄雾笼罩的柳树,诗人独自一人在岸边徘徊,思绪万千……

全诗用语轻柔,写景淡雅,抒情抑郁含蓄,实在称得上是一首情景交融,令人伤感的名诗。正因为如此,它被日本历代文论家们脊为日本近代诗中最著名的抒情诗,并被刻成诗碑存于现在的怀古园中。由于它柔婉的旋律和深沉的优伤情调,受到历代的日本人喜爱。

另外,在艺术形式上,全诗韵律和谐悦耳,诗句随着悠悠的节奏流淌;语言凝练典雅,承袭了日本诗歌的优秀传统;在遣词用语上,也接受了古代诗歌的典雅、自然、朴素、流畅的特点,把浓烈的思想情感融于和谐、优美的诗歌韵律之中。

【参考文献】

[1]岛崎藤村,罗兴典.在我心灵深处(外一首)[J];外国文学,1984年04期 .

[2]文林. 岛崎藤村诗歌简论[J]. 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诗经村篇5

一、北山镇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北山镇人民创造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有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化,也有灿烂多姿的自然风景,为打造北山镇“诗歌之乡”体验园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一)四川省政府命名的中国“诗歌之乡”北山镇位于通川区北端,是达州北部重要城镇,素有“巴达咽喉”之称。北山镇自古诗歌鼎盛、名人辈出,自清代以来就一直文风鼎盛。而今,北山镇籍学子遍及全国各地。尤其是建国以来,出现了以梁上泉为代表的众多北山镇诗人,这些诗人在诗歌创作的同时,在歌词创作方面也蜚声全国。其中,梁上泉的《小白杨》家喻户晓,梁芒的《集结号》音乐传遍神州;青年诗人邓成彬近年来潜心歌词创作,出版了歌词集《一起精彩》。此外,一直生活在北山镇的魏贤楷等,也出版有诗集。(二)当地丰富的古建筑、古文化遗址资源北山镇的旅游资源主要以诗歌文化为核心,向外依次为其他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诗歌文化资源主要是以梁上泉、梁上明、杨伯云、张喜道、夏长元、邓成彬、魏贤楷等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其他文化资源包括:(1)遗址遗迹:苏坪寺、禹王宫、铁佛寺、寨子门、龙王庙,以及衙门村的清朝古建筑群等古代文化资源;(2)民间习俗:每逢传统佳节,北山人民登东面拾阶而上,到点兵山进行祭祀朝拜;(3)民间文学:以巴渠童谣为代表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资源包括:(1)水域风光:洞滩河、板桥河、江陵水库、大滩沟水库等;(2)自然农业:核桃种植、紫薇花种植、鱼塘垂钓、柑橘园、李子园等;(3)由自然资源衍生的特产:通川灯影牛肉、达州脆李、红海游龙酸辣粉、鸡油大汤圆、顺江薄饼、沸腾鹅肠、松菌炖鸡、通川柑橘、石锅鱼等。充分利用北山镇的诗歌文化资源,打造北山镇“诗歌之乡”体验园,将发展先进文化具体化、符号化,实现由“虚”向“实”的转化,这一创意具有前瞻性、创意性。这不仅可以寻找发展文化的符号载体,也可以为四川省达州市建设旅游文化中心寻找突破口。

二、北山镇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困境

(一)开发粗糙,影响力小。当今国内小城镇规划普遍欠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支撑。北山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但该镇的规划建设缺少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文化资源开发经验不足,前期规划理念落后,对当地文化研究不够详细深入,未能形成品牌效应。山水资源开发是国内旅游资源开发最多的板块,北山镇也不例外。2012年,北山镇决定凭借独特的山水资源,重点开发黑糜峰、丰梅岭、北山、宝山、荷花、明月等六大山水资源板块,前几年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与完善,但该规划缺少特色,太过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塑造。(二)主次颠倒,不合实情。受大多数诗歌体验园的影响,北山镇目前的诗歌文化开发以《诗经》等古代诗歌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2014年底,该镇丰登村已修建了一条800米的诗文展陈走廊,以适当的符号载体,设置了中国自《诗经》开始3000多年来的代表作品、诗人、流派等方面,凸现“3000年华夏诗歌路”、“六艺”景观、“诗人会所”,但目前的诗文开发内容缺少特色。开发内容没有集中在清末之后的近现代,与北山镇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并缺乏地方特色。(三)内容单一,缺乏底蕴。诗歌取材来源于一方水土,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但目前北山镇的诗歌文化开发仅集中于诗歌方面,停留于诗歌文本展示阶段,对于诗歌的来源和所映射的时代背景、民风民俗结合较少。(四)新诗式微,发展困难。北山镇诗歌文化的发展也存在危机,主要在于它的代表诗人及作品多为现代诗人和新诗,而传统诗词较少。近年来,中国传统诗词受到群众的喜爱,各地举办传统诗词大会等活动。传统诗词热、新诗对群众的吸引力弱,且诗歌不似小说那样通俗易懂,其本身对人的文化层次需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北山镇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北山镇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色化、品牌化战略

小城镇在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劣势的情况下,在文资源开发方面要在“特”字上做文章。北山镇被誉为“中国•达州诗歌之乡”,入手点为北山镇独特的诗歌文化,从精致性专业性、诗歌民风相结合、突出亮点重点、创新形式四个方面打响北山品牌。(一)开发精致,注重专业。首先,体验园的整体建筑规划要统一而不单一,每个建筑物都应展现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其次,内容要丰富饱满,环环相扣,避免出现小景点间一盘散沙的情况;再者,诗歌体验园,重在诗歌,“体验”二字要着重诗歌的解读与外化,辅以相应的场景设置有利于提高游客游览体验,直接表达诗歌内涵。设计内容应该尽量避免与国内其他诗歌园的重复和同化。将北山镇的山水资源与诗歌文化、民风民俗相结合,形成依山傍水的诗歌园地。这一做法不仅能以北山镇的实际景观为依托,用大规模规划、开发代替小规模的、只有诗歌文化的文化景观,同时以北山镇的地理环境、民俗民居为背景,更加自然的将诗歌文化与北山镇的民俗文化相结合,具有北山特色,打响北山品牌。(二)突出重点,主次分明。例如以梁上泉为代表所创作诗歌为主,其余中华传统文化应作为北山镇的诗歌内容的补充呈现,避免将不属于北山镇特色的诗歌文化作为开发的主要内容,主次分明。(三)诗人结合,提高素质。诗歌是诗人对民风民俗的提炼,民俗文化是诗歌的外化表现。在诗歌园内将北山镇的民风民俗的历史发展同时展现在游客眼前,有利于游客更好的理解诗歌。同时加强民宿、食品特产等开发,以农家乐、采摘园等形式体现。开发商和政府在前期应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适应旅游的需要。引导他们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文化,开阔村民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为城镇化发展打下思想基础。同时,提高村民在旅游方面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实现警民联防,将传统古建筑保护纳入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四)凸显亮点,扩大宣传。在诗歌文化有所式微且北山镇古代诗歌较少的大背景下,打造北山镇诗歌品牌要突出北山镇亮点,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方式进行宣传。在内部形式上,通过视频展示、游客互动等形式增强诗歌园参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北山镇诗歌体验园官方网址,除诗歌园简介以外,重点设置北山镇民风民俗和诗歌专栏,对每周的北山镇的新变化进行播报,利用互联网传播的迅捷性,吸引更多游客。

四、北山镇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规划

(一)建设诗歌文化体验园。针对北山镇诗人群,设计北山诗歌展示馆,重点突出梁上泉与《小白杨》,梁芒与《集结号》,青年诗人邓成彬与《一起精彩》三个部分;针对定居北山镇的梁上明、杨伯云、张喜道、夏长元等诗人,设计北山诗歌体验馆,主要包括如下。1.小白杨馆:梁上泉简介;《小白杨》全诗;《小白杨》歌曲视频及背景故事视频播放;《小白杨》塑像及军人生活情景塑像群。2.青年诗人馆:梁芒、邓成彬简介;主要作品展示及解读;视频展示。3.当地诗人馆:梁上明、杨伯云、张喜道、夏长元简介;达州籍诗人作品、手稿、生平事迹等收藏展。(二)建设农耕文明和生态文化体验园。北山镇应结合该地农耕文明和生态文化,推出系列体验园,形成环绕格局,主要包括如下。1.农耕文明体验园:培植原生态人文景观,视频展示北山镇人民生活情景(包括生活情景拍摄,特色文化展示等),展示北山镇人民生活情景塑像。2.生态文化体验园:建设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中心,以自然环境优美的“大风湖”(大滩沟水库)为中心,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和旅游接待中心。

五、结语

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尤其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旅游发展,主要面临资源开发粗糙,影响力不大,生命力不强,缺少特色;开发内容主次颠倒,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文化旅游内容单一,对于民俗、经典文化结合较少;传统文化开发较少,发展现代文化有所式微的困境。因此,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必须打造特色化、品牌化战略;以当地经典文化为主要内容,抓住亮点;体现民风民俗,创新参观形式;注重独特的同时注意开发的“精致”与“专业性;提高当地人民的素质,推动我国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诗经村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lizztv00”为你整理了这篇干部群众收看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后,炎陵县广大干部群众纷纷以不同形式收看,并表示,要学习黄诗燕同志"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凝心聚力共谱炎陵乡村振兴新篇章。

11月16日上午,霞阳镇石子坝村党总支书记陈远高在办公室收看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道。2011年7月,黄诗燕曾在当地调研,看到陈远高家一棵产值7000元的黄桃树之后,定下了发展炎陵黄桃产业的决心。如今,全县炎陵黄桃种植面积达8.9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带动全县3.42万名桃农人均增收2976元。

石子坝村党总支书记? ? 陈远高:我们村黄桃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多亩,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一1700多亩,全村90%以上的村民从中受益。我们将继续把黄桃产业做好,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黄诗燕生前驻村帮扶的霞阳镇大源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刘云慧认真收看了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道。在黄诗燕的推动下,如今的大源村村容整洁、产业兴旺,已从最偏远、最落后的贫困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诗经村篇7

一、乡村牧歌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②诗人牛庆国也说:“回望故乡时,心里涌起的那种东西就应该叫做‘诗’。” ③蒋三立生长在佛教胜地――永州市阳明山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参加工作后,虽然久居城市,但心中始终无法割舍那一方养育过自己的土地。阅读蒋三立的诗作,往往能使人体验到一种浓郁的乡愁。对此,我们可以套用张宁小说《乡村情感》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蒋三立就是一只乡下放进城里来的风筝,飘来飘去,线绳儿始终系在老家的房梁上。

诗人偶尔回乡时显得格外激动:“很近很近了,我那还没有下雪的故乡/年迈的母亲一定还站在村口盼望/额前的手,把黑夜抓出了一滴滴的汁浆/此时此刻,我知道冬天还没有结束/但有一颗种子已在我心里温暖得裂胀”。(《归》)在诗人心中,故乡犹如温暖的火种,无论多冷的冬天都能点燃游子内心的激情;故乡是永远的家,无论自己离开多久,漂流多远,总有最亲近的人在村口盼望。

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和亲人围在四方桌上吃饭、交谈,在大脚盆里一起泡脚,晚上躺在母亲铺好的床上,“心温柔得隐隐发疼”(《黄昏的村庄》)。在越来越物质化的现代生活中,这种体验既是美好的,也是难得的。所以,每当离开故土时,诗人总恋恋不舍:“送我离开的时候,邻居的几个老人/探头张望的眼神,令我和路旁的狗尾巴草/感动得低下头颅” 。(《鸟的眼里天空多么辽阔》)诗人曾将自己离乡比作大树进城:“这些家乡的树,运往城里时/没有人听到它痛苦的哭声”;(《盆景》)还比作落叶飘零:“一片叶子被风吹走,远远地离开了它的树”。(《落日》)离开乡村到城里生活本是无数农民子弟的梦想,但诗人却常感到痛苦与无奈。

对于个人而言,故乡是曾经人生的最佳实证,回望故乡总是与恋旧怀人联系在一起。蒋三立那充满乡愁的诗作中往往也弥漫着浓重的怀旧情绪。他珍爱“那些过去曾经漂亮的衣衫”,怀念“过去那些曾经漂亮的日子”(《旧衣衫》)。他说:“那些过去的岁月/那怕是一朵花,一片叶子,一道善良的目光/都能把我的心揉出泪水。”(《农家子弟》)

彭燕郊曾说,蒋三立是“真正的乡土诗人,诗里冒着大地的热气,能感到大地的血脉在诗行里流动,语言带着草木的芳香,有小河流水的节奏”。④诚哉斯言!作为诗人,蒋三立不仅心系阳明山脚下那个小村庄,同时也对整个乡野景色、乡村生活具有别样深情。他曾说:“在这个喧嚣的城市/只要望着你墨绿的颜色/我的心就平静了许多”。(《远处的山岗》)在蒋三立笔下,乡村的闭塞、贫困、单调等都已经被过滤和虚化掉了,一切都显得无比的宁静、柔和、安详与温馨:

在乡野,阳光的手和母亲的手一样温柔/蓝天也有一种宽大无边的深情。(《秋夜,在林子前的草地上抬头望一眼天空》)

在放慢节奏的乡村/水稻不知不觉的生长/山坡上的野花,等着蝴蝶取名/怀孕的玉米,在风中张望/几条牛在古道上抬头迷惘。(《高速公路的快与村庄的慢》)

几千年牛羊吃草的山坡依旧歌声悠悠/一条小道抵达山庄/繁花似锦/那些充满光泽的果子时常亮在梦中。(《遥想家园》)

阅读这样的诗句,使人仿佛进入到了童话世界,情感得到抚慰,灵魂为之纯净。诗人写道:“夕阳在我疲惫的目光中沉落/天边只剩下一丝闪亮的缝隙/容我呼吸/人为人的表演似乎在温馨的黑幕中消失/而灵魂深处的音乐/昏沉沉悠荡而起/抚慰着永恒的村庄”(《灵魂的憩园》)。从哲学意义上讲,还乡就是返回本源。在蒋三立笔下,无论是他自己的故乡,还是别的乡村,都是其为自己灵魂所构建的诗意的栖居地,是新时代的桃花源。

二、文化挽歌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跨入了快车道。城市急剧膨胀,不少乡村日渐衰落,十室九空。乡村的衰败,对于个体而言,不仅意味着某个特定生存空间的消失,也意味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生存方式的消失,意味着自身曾经存在的证明无处找寻。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它还意味着某种延续了千百年的文化的消失,意味着传统的解构与变形。现代人漂泊在城市,虽然不复古代游子爬山涉水、披星戴月的劳顿,但其离家已没有特定的期限,事实上他已无家可归,其乡愁是永恒的,无法排解的。

对于传统家园的丧失,蒋三立感到不舍和不忍,他甚至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他曾借一个废弃的老站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我不相信这个小站也会衰老/一切会这样沉寂/那些在远处飞速开动的火车/震动不了偶尔路过的人/的心”。(《老站》)他特别珍爱乡村彻底衰亡前的景象,他认真地描写着那一切,似乎要将其凝结为永恒。他还着力刻画了一批乡村守望者的意象,用以表现内心的痛楚:

中秋的圆月慢慢地在眼中升起/ 村口/还痴痴地站着一个女子/望着匆匆赶路的人/ 眼里充盈着晶亮的泪水。(《村口》)

一个少女双乳颤动/ 动情地望着远方/倚着的木门/ 已经开裂//暖风吹来,一驾马车驶过花期/唱戏的/再也没有来过沉寂的村庄。(《乡村音乐》)

那棵树成了我大伯屋子的门,每天被拴在那儿,/送着一个老人晨光中出去,又迎着一个老人黄昏里归来/只是随着它的转动,发出了轻微的“吱――呀”的声响。(《一棵树》)

土墙边的老人蹲得和旁边的木桶一样旧了/表情有着磨损的伤感。高过屋顶的/树上的空巢,塞满夕阳的影子。(《黄昏》)

在诗人笔下,守望者无论是人还是物,是垂暮老人还是纯情少女,其守望都是漫长的、无奈的。守望中的生活是单调的重复,除了守望,似乎别无追求,也别无作为。在守望中,岁月在一天天流逝,生命一天天衰败。借助这些意象,诗人代表乡村向漂泊的游子发出了深沉的呼唤,盼望有人回来传承文明、维系家园,但同时,诗人明确知道这种呼唤是无力的,无果的。远行的游子包括他自己在内均无法追随陶渊明等先辈的足迹,抛弃都市,远离现代文明,再回到乡村生活。乡村永恒的守望换来的只能是永恒的失望。诗人曾说:“一个谢幕的老人,没有听到掌声”(《落日》)。当中国一个又一个村落消失时,没有听到掌声的诗人,在寂寞地唱着一曲又一曲挽歌。

在城里,蒋三立有单位、有车、有位于高层的办公室,应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成功者。但是,他却痛恨城市的物欲横流。他说:“欲望塑造着城市的灵魂/那些善于运动的脚尖\奔跑成了欲望的一种宣泄”。(《焦虑》)同时,他也反感城市对个性的压抑。他说:“这座城市,只是那一座城市/这一座墓碑,只是那一座墓碑……万物都在响起与自己无关的声音”。(《焦虑》)在蒋三立的诗作中,城市与乡村构成了多重对比:城市很大,乡村很小;城市是躁动的、喧嚣的,乡村是和谐的、宁静的;城市是冷漠的,压抑的,乡村是温情的、自在的;城市的节奏是急促的,乡村的节奏是舒缓的;城市的一切都显得做作,乡村的一切都源于自然;城市欲望膨胀,乡村清纯淡泊,等等。在蒋三立看来,城市“离自然和心灵越来越远”(《夜空》),永远也不会成为灵魂的家园。他虽然在城里生活了一年又一年,但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总觉得自己是外来者,是异乡人,觉得自己犹如“墙上画中的人/一动不动/整整一生挂在时空和灵魂的边缘”(《焦虑》)。在乡村没有家,在城里没有根,因此,作为诗人的蒋三立只能无奈地徘徊在城乡文化之外,身份难以认同,情感无从归依,尴尬成了其最基本的生存状态。

三、生命赞歌

既无法回归乡村,又厌恶城市文化,蒋三立无所依傍,时常感觉到孤独。孤独是其创作最常表现的情感之一。他把自己比作在无边无际海洋里遨游的大白鲨,“孤独地赚取了一生的孤独”(《大白鲨》)。他感叹:“总觉得有一种东西/把我们鲜活的生活压制风干成枯死的标本/文明而又孤独”。(《坐在车上看掠过的风景》)

但诗人并不害怕孤独。在他看来,孤独同样是一种享受,在孤独中个人可以更好地面对心灵,感悟人生。他说:“窗外的一朵云像一片抹布抹亮了天空/沉浸在孤寂里/心的天空更广/一只鹰无声地扇着翅膀/盘旋在屋顶上空/在自己心的视野,触目可望/人生中许多片刻的美丽/在孤寂的盘旋中/成为留不住的永恒”。(《孤寂是一种享受》)同时,诗人也并没有因为孤独而放弃精神追求,相反他的追求显得格外执着、坚韧。他坚信“人生在虚虚实实之间,总有一些值得期待和坚守的。就像那日夜交替时的曙光或别的什么,长时间存留在广袤无际的天地之间”(《思想者的天空》)。在创作中,他曾多次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远方”、“星空”以及“精神高处”的向往与求索。他认为,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怀着坚定的决心、宁静的信心来实现我们的内在追求,用我们的精神生命来完整地拥抱这个世界”(《天空的岛屿》)。他幻想能有一把巨大的扫帚,清扫欲望的天空;幻想自己可以像鸟和蜻蜓一样自由地飞翔;幻想自己搭乘列车,飞快地穿过黑夜,朝生命中的一种暗示奔去。

但是,对于自己所追求的精神与境界究竟是什么,诗人并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对此,他似乎还缺乏系统的思考与形而上的追问――当然,这主要应该是理论家而非诗人的工作。我们认为,诗人的精神追求是与其对生命的感悟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翻阅蒋三立的诗作,我们时常能感受到一种强烈而独特的生命的意识。他提出:“万物皆有灵魂与翅膀”(《秘密的花朵》)。他说:“世上有许多不显眼的事物被忽略/不挡路的石子/生了根,不哭不喊的树/被杀的羊的眼神/母牛用舌头舔它刚出生冒着热气的小牛/大地平缓低矮处生长的草丛/一辈子默默守护寸土和光阴的样子/还有母亲单薄身体里的疼和痛……”(《忽略》)诗人告诉我们:生命没有尊卑之分,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其个性、情感与追求,都值得我们去发现、理解和尊重。

由于珍爱和尊重生命,蒋三立描写父亲病危时微弱的喘息,描写朋友三岁儿子死前的呼唤,描写公路上迎面而来且从此再也见不到的姑娘等,生命的衰败消逝与人生的聚散无常往往能引发其无尽的感慨。他将在崎岖小路上攀爬的运木老人,在迷惘的风中扫街的大婶,像萤火虫一样飘忽在城里的小乞丐等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作为诗歌的主人公,呼吁人们给予关注、尊重与爱。同时,他“把花朵当知己,把昆虫当亲人”(《在风中朗诵》),描写了许多卑微弱小,经常被人忽视的生灵。他抒写这些生灵的欢欣、自足与追求。在他的笔下,一只粉虫一生只需要一片叶子,而且还懂得与同伴分享(《一只粉虫》);蜻蜓睡在一片红红的落叶上,做一个春天和夏天的梦直到冬天(《多想蜻蜓一样在漂流的叶上做一个梦》)。对于那些正在遭受痛苦与不幸的卑弱者,如暴雨之后,爬在竹片上随水漂流的蚂蚁,干旱小径上钻出泥土的蚯蚓以及秋风中颤栗的昆虫等,他寄予了无限的悲悯与同情。他曾经慨叹:“这些细小的生命在世界上走一回,多么不易”。(《春天的小径》)

总的来看,蒋三立是通过对各式生命尤其卑微生命的体验来实现与天地万物的交流融会;通过对生命的礼赞与怜惜来凸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善待自我,发掘与肯定自我的意义与价值,到“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惶惑》),维护生命的尊严,促进生命的平等交流,和谐共处,或许这就是蒋三立“精神高处”等词的基本内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根脉,也可以看出泛神论的影响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诗人深远的视野、豁达的胸襟、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情感都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文化乡愁是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普遍的心理情绪之一。蒋三立不仅真切地体验到了这种情绪,并用诗的形式表现了这一情绪,而且还竭力想超越这种情绪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南拳妈妈乐团在《牡丹江》一歌中唱道:“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这可看成是蒋三立诗作主旨的简要概括。马歇尔・伯曼曾说:“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它将我们所有的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冲突、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⑤这段论述可以作为开启蒋三立诗作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

注释:

①张清华:《“心里敞开了星空一样的光芒”――蒋三立诗歌读记》,蒋三立:《在风中朗诵》,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②郜元宝:《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③牛庆国:《我的经历,我的诗歌,我的创作谈》,《诗探索》2002年3、4合期。

④彭燕郊:《读诗札记――湖南卷读后》,《绿风》2005年3期。

⑤马歇尔・伯曼著,徐大建等译:《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诗经村篇8

——广西浦北县乐民镇莫村村委会莫村创建文艺村巡骏

广西民族大学韦书楼、浦北县乐民镇中心幼儿园曾庆莲

2012年3月13日

山村滴翠喜洋洋,文艺淘金竞袖长。

国学弘扬今古璨,精神物质撰诗章。

广西浦北县乐民镇莫村村委会莫村位于乐民镇的东北部,这里山清水秀,村后的三座青翠欲滴、鸟语花香松涛阵阵的的山岭犹如三只掩螺、昂螺、卧螺摆开龙门阵和三只美人髻,更如三条活生生的九曲腾舞卧龙盘亘在岑后,山前平坡新楼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村前青葱竹翠,白鹭舞翩翩,清塘鱼跃,稻花飘香,荔枝红彤彤,甘蔗甜蜜蜜,石龟岭如一只大乌龟横卧村前,石龟岭与大木岭、沺渠岭、新村岭等连接起来又像一根硕大的莲藕横摆村前。不远处的凤池石山如唐三藏骑的马鞍村,又像诗仙李白戴的帽子,更像一只栩栩如生的飞凤下山,也像古代的一顶书生帽。村前田垌郁郁葱葱,真有毛泽东主席的七律“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情画意。同时,莫村江如诗如画,江流九曲清粼粼,画袅袅,村风民凤纯朴和谐,好一个世外桃源的人间仙景。该自然村共800多人,有文化活动室2个,灯光篮球场1个,古居两处共8000多平方米,有房屋50多间。全村99%的农户建起了钢筋水泥机构新楼房,有小车6辆,有拖拉机10台,90%的农户都买上了摩托车,有20多户买了电脑。在三八、五一、七一、八一、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经常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或者和外地的文艺队开展联谊活动,钦州市粤剧团、钦州市歌舞团、浦北县歌舞团等都曾经到该村演出,并且对该村的三个文明建设特别是文体活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从而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并且有力地促进了该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目前,该村出现了以“文艺兴村”为根本出发点;以“惠农”、服务群众和自娱自乐为宗旨;以开展对联、诗歌、散文、书法、剧本展览和文艺表演为载体;以文艺创作、文艺交流、文艺宣传、文艺联谊、文艺作品收藏为基础;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新局面。由于该村三个文明建设齐步、同向、共发展,文体活动在乐民镇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因此,钦州市人民政府还奖励该村一整套价值5万多元的包括音响、电脑、打印机、摄像机等文体活动器材,从而使该村的文体活动如虎添翼,各方面的工作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莫得天时地利;村兴文艺人和。浦北县乐民镇莫村莫村自然村1995年曾经被自治区科协评为钦州市第一个自然村的科普文明示范村。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莫村石洞古人类遗址,并且在这里发现亚洲剑齿象大熊猫化石群。在明朝成化年间,这里已经是子民们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清代,该村的韦君应便中贡生和拔举,并且被授予“文魁”匾获会考试第183名和授予“大夫第”门匾。莫村酒禀铺韦合龙在清代中禀生,并且撰写有合龙十二诗联书法集八卷,他在乐民凤池书院任主讲的时候,曾经写过“凤毛志美;池水龙腾”的对联和“凤山竞秀拔苍松,池砚墨飞惊点鸿。书香引志男儿奋,院展鲲鹏藏虎龙。”等鹤顶吟诗贴在凤池书院;在社头广益书院任主讲的时候,他曾经写过“广益诗教;智培德心”的对联。在民国期间,这里曾经出过韦德茂、韦绍仪等两个大学生,韦绍仪曾经写过“且向吉沟娶淑女;今行好礼婚红男。”的对联。韦英堂曾经任合浦县参议。解放以来,该村的韦桂锋曾任新疆军区某部政委,韦克锦任解放军某部营长,他爱人任南宁市工商局局长;韦克清任广西外贸公司总经理;酒禀铺韦绍亲曾经任六万山公社书记、县卫生局局长、县劳动局局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并且定为副县级干部,同时写有“两袖清风公仆树;一身正气肝胆融”一联;酒禀铺韦绍卿曾经任乐民公社党委委员、派出所长,写有“秉公执法;立警为民。”一联;韦炳南曾经任小江镇党委书记;韦耀钦曾经是浦北县男子篮球队主力中锋;韦建堂是该村的有名书法家,他写的小楷字远近闻名;韦克梅、丁金俏是村粤剧文艺队花旦演员和文艺骨干,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写有10部电影电视剧和12部诗联文集共600多万字,出版《钦州文艺》专集,写有浦北县第一长联《金牛琢玉》(值新春,一夜连双岁,金龙腾大地,胸怀世界,瞩目神州,得金牛犁丽日,颂两瓯已补缺,党施良策,庆嫦娥奔月胜利。即兴跃马扬鞭聆雅韵,吟碧莲山,登高望远,眺沧海横流觅英雄豪杰。忽紫燕徐来,篁竹园外,猛竟金龙盘笔架,挥笔钟灵丹青妙。看万山龙腾,金笔健插云霄壮。赏百鸟争春,彩霞灿烂,山涛逶迤,花果飘香,酿金菊美酒,犹喜闲来陈琴轻弹,文粹推敲,宝经重读,徽墨精研,龙蛇宣纸,但见郁江绿湛里鲟鱼追晓,迎旭日和风,白鹭长翔胜古画。翱鸿醒狮,瞻前程,雾霭茫茫,路于脚下,惟凭昊地良知,格言浩浩,认真劝学,纵然住有义节茅庐,食三餐米粥,腰带渐宽,亦惜有限人生短暂,严诚律己,甘守清贫奋有为。遴不惑韵,金龙镌黛岳,世界共和谐,唯仔细听趵突心泉潮浪涌;

除旧俗,千家醉五湖。玉兔蟾宫隐,放眼银河,祝福祖国,赛玉宇奔小康,盼台岛当回归,政爱庶民,贺奥运飞船成功。偶思耕夫育稻得丰年。涉深潭水,畅咏抒眸,借天梯直上寻智慧聪明。而黄鹂快去,德馨亭尖,微雕玉凤翥凤池,鸣凤罗阳锦绣彰。观滔水凤舞,玉凤巧嵌阁顶轩。数众岚脱俗,烟雨朦胧,水光潋滟,鸠鹰展翼,映玉宇彤辉,应怡烦去素瑟静调,诗词咏赋,端砚耐磨,象棋初究,凤鹤苍穹,最欢南国荔熟时车舆运京,建红楼广厦,杜梦满圆赛今朝。卧虎潜蟒,培后秀,征途漫漫,道在奇峰,独树中华正气,铁骨铮铮,笃挚讴歌,总算居无阿求陋室,锄四野蓬篙,仕途越窄,也种无税书田寂孤,宽厚待朋,苦尝蜜意终无悔。享太平年,玉凤琢寰球,银河齐璀璨,便欣慰铭宏图大志鹧鸪啼。632字),其电影剧本《红姑娘》、《冯敏昌》分别获“莱吉杯”全国文学大赛剧本类三等奖和优秀奖,报告文学、散文、诗歌、对联获全国一等奖,书法收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南京颜真卿纪念馆和在中国、世界10多个国家展出等,并且被北京大学等评为国家一级书法家和钦州市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同时加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国楹联学会、香港世界华人文艺研究会、钦州市文艺创作员等,并且当选为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钦州市文联委员、钦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浦北县书法家协会荣誉会长、浦北县诗词学会理事等;韦星留学新西兰;韦民考进武汉大学;韦绍宇之长子考进国防科技大学,韦民考上武汉大学;韦志远之女考上广西民族大学,韦伯成之子韦志艺考上四川大学,韦参考上柳州机电大学,韦启元之子考上广西师范大学,梁国脉考上宜州师范学院,韦满德之子韦志育考上湖北理工大学,韦耀锐之女考上柳州林业学院,韦彬考上广西农垦大学,韦克清之女留学美国等,韦东的国画在玉林市和浦北县展出,韦伯伟经过县体训队集训后成为防城港市的女子篮球队的中锋主力队员等。韦成坤获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和全区双学双比先进个人,韦志岗、韦伯宁等获全区青年科学种田能手,全区科学种田能手梁振盛获全区科技星火项目单产第一名。该村配合上级搞的水稻高产示范片曾经获全区科学种田高产示范片项目一等奖。《中国科协报》、《广西科协通讯》、《广西日报》、《钦州日报》、《广西科技报》等都报道过该村的先进事迹。目前,该村还保存完好花屋、酒禀铺古建民居和土炮楼等文物古迹。同时,该村还组建文艺演出队,三八妇女篮球队、拔河队、象棋队等,该村的韦炳南、韦炳华、韦振权、韦克荣、韦绍才等分别是小提琴、二胡、笛子乐手。下一步,该村还计划在古建民居建立文化博物收藏馆,和浦北县晨华置业有限公司创建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村,举办一次韦志远文艺作品展,即兴表演书写钦州市第一长联,努力创建钦州市第一长联和书法、诗词、对联、影视剧本创作村。

莫村迎吉日;文艺贺阳春。正值姹紫嫣红、百花盛开的阳春三月时节和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到来之际,2012年3月8日晚上,带着春暖花开的诗情画意,莫村自然村在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灯光球场举办“庆祝‘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联欢晚会”。此次联欢晚会得到乐民镇金塑集团公司、亨利管业、庐塑管业等企业主的赞助和该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而成功举办。参加晚会的领导有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乐民镇党委宣传委员陈书远;乐民镇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周论;乐民镇文化广播电视站站长覃振琼;莫村党支部书记韦耀金、村委会主任韦世寿、妇女主任丁金俏;莫村小学校长覃有雁等。晚会由该村委会妇女主任、莫村自然村文艺表演队队长丁金俏主持。县文联副主席韦志远代表县文联、县文体局、县妇联、乐民镇党委人大政府在联欢晚会上进行了讲话并且赠送诗联三幅。联欢晚会的内容主要有歌舞、小品、相声、大合唱、舞蹈、独唱、粤剧对唱、拔河、接力赛、象棋赛、篮球赛、游园活动、座谈会等。晚会开得比较成功。韦志远副主席有感还即兴诗联十五首(副)赠送给莫村自然村:

(一)

须眉不让闹阳春

宵三八喜联欢,文体齐歌赞莫村。

幸福和谐巾帼颂,须眉不让闹阳春。

(二)

中华国粹果丰箩

山清水秀画三螺,九曲龙江舞镜河。

文艺兴村高雅赞,中华国粹果丰箩。

(三)对联

千锤百炼

学雷锋,做好事,褒好人,积德修心为民服务千秋万代;端品格,树高风,扬高节,囊莹行善劻国振兴四海五湖。

(四)

喜庆莫村齐庆贺

迎祥文艺闹阳春,妇女今宵龙竞真。

喜庆莫村齐庆贺,中华祝福炎黄根。

(五)

莫村今晚喜洋洋

莫村今晚喜洋洋,三月齐欢聚吉祥。

男女平分秋月色,桃源幸福锦诗章。

(六)对联

三八团圆

三月贺节日,共唱阳春吉祥如意;八方赞莫村,齐歌妇女幸福和谐。

(七)对联

藏龙卧虎

莫点心灯,芯亮酒禀铺,看世外桃源画,白鹭翩翩,江龙裊裊,荷鸣翠鸟,稻花飘香,蓄禽满圈,小康初现,邻睦和谐,胸怀世界,乐得马鞍山,山出英才一笔蘸干五湖四海水;

村飞彩凤,志翥九霄云,住红楼广厦居,清塘潋滟,竹影婆娑,荔唱莺歌,槐米醒脑,锦鲤跃波,蜂蜜高尝,家庭幸福,放眼神州,喜聆凤池院,院展鹏翼百鹤写完万壑千峦风。

(八)对联

锦绣前程

莫龙腾吉书鸿奋;

村凤鸣祥玉宇翔。

(九)对联

古为今用

花屋彩凤鸣,雕梁画栋诗书画;

莫村蟠龙舞,琢艺兴文松竹梅。

(十)对联

锦绣前程

莫村画意诗情锦绣书,喜看今朝红楼广厦圆杜梦;

花屋雕梁画栋龙凤舞,欣聆现时艺苑文坛结丰园。

(十一)对联

龙腾虎跃

龙盘酒禀铺;

凤舞眠牛坡。

(十二)

花屋雕梁画栋诗

——咏莫村明朝成化年开始筹建的古建明居花屋厅

花屋雕梁画栋诗,莫村古建凤鸣枝。

英才迭出功名就,藏龙卧虎玉屏玑。

(十三)对联

龙飞凤舞

莫得文艺腾龙笔架如虎添翼;

村现小康舞凤马鞍似鹤翥霄。

(十四)

细琢心雕呈复杂

——看莫村花屋雕梁画栋的檐廊和屏风,翘檐拱角,即感悟中国的古代码建筑艺术的庐山真面目,纷繁复杂、迂回曲折、精雕细琢是中国古代檐廊的建筑艺术之美和基本特点,有感即得一诗:

中华建筑艺高精,方正端庄厚重情。

细琢心雕呈复杂,文明久远月诗明。

(十五)

花屋吟诗吟屋花

——回文诗。咏广西浦北县乐民镇莫村村委会莫村自然村明朝成化年古建民居花屋

花屋吟诗吟屋花,华堂焕彩焕堂华。

画中书里书中画,霞玉金晖金玉霞。

上一篇:自然环境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如何给自己挑选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