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时间:2023-10-02 12:53:25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篇1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失真

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2-0079-03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经典作家,他的许多散文在二十年代就已经成为我国早期散文的代表,其中《背影》、《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还被收录于语文教材中,成为教学名篇。但在细读之下发现他的散文着意之处不太自然。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提到朱自清散文“都有点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1]。叶兆言在《狷者朱自清》一文中提及“朱自清前期散文首先难免造作,譬如《匆匆》,譬如《荷塘月色》,都有堆砌词藻追求华丽的毛病”[2];钱理群在《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中也提到朱自清散文“有时令人稍感着意为文”[3]。着意为文,重在文章行文的华丽和感情宣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真情实感造成“虚升”或者“夸张”,这与散文来说是另一种偏差:五四以来,现代散文以“真实”为主要特征,追求叙事的“真”和感情的“真”,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朱自清的散文为了行文华丽和感情的丰韵,有时候放弃了这一原则,我们说,朱自清的散文有“失真”的现象。

一、华丽行文的修辞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贯穿着其“意在表现自己”的创作原则,甚至于偏向华丽行文的修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实感的“虚升”和“失真”。一方面,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好用女性意象比拟,就是对此的有力证明。

余光中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评价朱自清散文“好用女性意象”[4]不无道理。在《女人》中,朱自清借用朋友白水之口表达了自己推崇“艺术的女人”,“艺术的女人便是有着美好的颜色和轮廓和动作的女人,便是她的容貌,身材,姿态,使我们看了感到‘自我圆满’的人”[5]39。正如朱自清自己所说:“女人就是磁石,我就是一块软铁”[5]37。对女性艺术美的执着使得朱自清在散文创作时将其不自觉地融入。

朱自清在文本中或直接塑造术女性的形象,或以女性意象设喻,或将所见之景物赋予女性色彩。这些女性意象的大量运用,集中出现在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中。如《温州的踪迹・绿》中,朱自清描写梅雨潭的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5]18。在这里,朱自清将梅雨潭的水女性化为的裙幅、初恋少女的心跳甚至是最嫩的皮肤,为了将所见之景诗化而过于关注行文的修辞美,把水的动态描写转变为女性体态具象化的修辞,却造成了意境塑造与梅雨潭涟漪荡漾的动态情景有所偏离,在一定程度上“虚升”了真情实感,使得情感“失真”。在《看花》中,朱自清写到,“栀子花不是什么商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5]150在这里,朱自清将栀子花的韵味与卖花姑娘联系起来,并对爱花还是爱卖花姑娘的疑问含糊其辞,“存而不论”,给读者这样的感觉:表面上是在赞美栀子花,实际上赞美的却是有着栀子花似的自然韵味的卖花姑娘,只是将这份喜爱借对栀子花的欢喜表达出来。这里就明显地透露出朱自清对女性美的描写,以及对女性意象的追求,将其与艺术化等同起来,使得对栀子花的描摹已然转变为对卖花姑娘的倾慕,这样过度的修辞,流于对女性的“意恋”,造成了与真情实感表达的偏离。

朱自清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女性意象,将女性美的描写直接等同于艺术的创造,过于执着地追求艺术美,追求华丽行文的修辞,偶然流于情感的失控,造成情感上的“失真”。

二、“水”意象的追求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水”意象的过度追求也是体现其散文情感“失真”的另一特征。在朱自清的抒情性散文中,不难发现,“水”是其大多数作品直接或间接反复触及的意象,如《春晖的一月》《绿》《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朱自清从小生活在“小桥流水”的南方,对水的钟情使得水成为他笔下的主要审美对象。在朱自清看来,蓝蓝的天“仿佛一汪水似的”[5]11;嫩绿的叶“掐得出水似的”[5]16……这些景物在朱自清看来都拥有“水”的特点,给朱自清以感官上的审美享受。这种对“水”意象的塑造从水的具体形态到具有水感觉的物象,使得朱自清在文本中对“水”意象的追求达到了极致。

在《春晖的一月》中,朱自清写到,白马湖“湖水有这样满,仿佛要漫到我的脚下”[6],“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6],“我缓缓走到校前,白马湖的水也跟我缓缓的流着。”[6]在这里,朱自清笔下的白马湖拥有阴柔美的特质,符合朱自清的审美情调。初到春晖中学的陌生使得朱自清有点难以适从,但由于白马湖那软软的绿,给了朱自清感官上的审美享受,使得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满足了朱自清内心由于陌生而引发的诉求。朱自清为了表达出白马湖在自己眼中的美,追求行文的华丽,使每一个特点都染上朱自清的主观想象和体验,透露出朱自清追求“水”意象的偏向,为了行文华丽和感情的风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实感的“虚升”和“失真”。

而在《绿》中,朱自清在文章结尾赞叹道,“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我舍不得你;我怎么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5]18梅雨潭的绿是可爱的、奇异的,朱自清在前文已经描写具体,但这里以夸张的手法对梅雨潭的绿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拍它、抚摩它、吻它,读来更多的是失却了对梅雨潭绿色的量度,使得对“水”意象的追求成为主体,代之以夸张的想象和华丽的行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实感的“虚升”,有滥发感叹之嫌。

三、行文感情上的“失真”

朱自清认为,“文学作品的成功,最大因由即在情感的浓厚。”[7]在他的早期散文中,朱自清常常注重情感的宣泄,将自己对社会黑暗的憎恨、对家庭情感的抱怨和感激、对山川风物的迷恋等倾诉而出,毫不掩饰自身的性格和情趣。而正因如此,使他在散文创作时更多的掺杂情感宣泄的成分,多发慨叹,有时候偏离了散文情感真实的本质,造成“失真”。

在《一封信》中,朱自清为表达对台州紫藤花的喜爱,感叹到“那花真好看: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数皲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5]75朱自清没有细写紫藤花的花瓣、颜色等的具体形态,而是抽象地运用了多个比喻来叙述紫藤花的美,把紫藤花直接喻为小姑娘、、胭脂,抒感丰盈满溢,偏于感情的宣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真情实感的“虚升”,偏离了紫藤花美的展现,有“失真”现象。在《绿》一文中也有这样的“失真”之处:“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5]18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醉人和奇异大发慨叹,还要拥抱绿,抒感丰盈满溢,有“失真”之嫌。

另一方面,在朱自清的散文特别是前期散文中,常弥漫着伤感沉郁的气息。在《匆匆》中,朱自清感慨时间的流逝“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5]3时间无情的流逝使得朱自清沉郁迷茫,陷入徘徊、陷入“匆匆”。在《荷塘月色》中,荷塘的美景使人心缟疋,虫鸣风吹一片祥和,但朱自清却因心头事产生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5]71的失落。《刹那》中,朱自清觉得“我觉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横竖是寻不着的;”[6]126于是决定以带颓废意味的刹那主义应对。正因这极大的沉郁,使朱自清创作时摆脱不掉情绪的牵扯,抒感丰盈满溢,在创作时注重情感的宣泄,造成感情“失真”。在《松堂游记》中,淡云掩映下的新月给朱自清以美的享受和难得的片刻安宁,但他终不能忘怀于世,心里的烦恼郁闷被月无端招惹出来,“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临睡前,我们在堂中点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木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6]361字里行间渗透着朱自清的忧郁心境,景色中弥漫着伤感沉郁的气息,表面写景,实际上是为了忧郁情感的宣泄,这伤感情绪的牵扯摆脱不掉、萦绕心间,自然而然使文章染上了灰蒙蒙的情感宣泄的成分,使得忧郁情感的书法丰盈满溢,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真情实感造成“虚升”,这对于散文的情感真实性本质来说是一种偏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散文以“真实”为主要特征,追求叙事的“真”和感情的“真”。而朱自清在散文创作时,为了行文修辞的华丽,多用女性意象比拟所写之景和所塑之象;为了寻求自我表达的途径,追求“水”意象,融合对“水”的主观想象和体验,追求行文修辞的精致华丽;为了行文感情的丰韵,在行文时常常注重情感的宣泄,在创作态度上不自我掩饰。这些都使得朱自清有时放弃了散文需要真情实感这一原则,造成情感“虚升”或“夸张”,存在“失真”现象。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佩弦先生[M]//叶圣陶散文.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52.

[2]叶兆言.狷者朱自清[J].中华活页文选,2014:26.

[3]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9.

[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J].名作欣赏,1992:24.

[5]朱乔森.朱自清散文全集q第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9.

[6]朱乔森.朱自清散文全集q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21-122.

朱自清散文集篇2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学者、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新民主主义战士。他在五四风雨的狂飘下步入文坛,直到1948年去世,几乎经历了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虽然不算最多,但却写出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可以说是开一代风气之先,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正如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下)》所评价的那样: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足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曾称赞闻一多身上集合着斗士、诗人、学者三重人格,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李广田称赞朱自清具有最完整的人格,他在《朱自清先生的道路》一文中说:朱先生是积极的捐者,是并不止于有所不为而已的,这使他免于成为迂腐的捐者或乡愿式的捐者,这使他成为一般知识分子所最容易追随的先驱,成为一般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在朱自清去世以后,他的学生以及好友纷纷发表纪念性文章,文坛大家郑振铎、叶圣陶、俞平伯、朱光潜等许多文化名人都撰文称赞他的道德文章,怀念其一代宗师的风范。

朱自清一生致力于新文学的写作与研究,在诗歌、散文、学术研究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朱自清以散文名世,文学起步于诗歌,写过小说,进入清华以后,又把多数精力放在了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他的教学和研究以古代诗歌开始,讲李白、杜甫、李贺、陶渊明、谢灵运,而讲得最多的还是宋诗。后来,他又讲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散文研究、文辞研究乃至文学史,他还开过两门最具意义的课:中国新文学研究和中国歌谣。此外,他关注新诗发展,写过多篇论文。如果我们把朱自清放在与他同时代以至不同时代的学者中进行比较考察,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既教大学又兼教中学者,有之;既从事创作又进行研究者,有之;既勤勉学问又关注教育者,有之;既推崇古代文学又倡导现代文学者,有之;既偏重文学又看重语言者,有之;既著述学术论文又撰写普及读物者,有之。但把这几种工作合在一起进行的人,恐怕就少了。

朱自清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在五四作家中,朱自清是少有的经过高等学府系统学科训练的作家,是集作家与学者于一身的文人典型,是作家型的学者,又是学者型的作家,他的身上既有知识分子风骨,又有着学者风度和文人的风范。

朱自清辞世后,他的旧日相知好友虽历经艰辛却多半活得长久,成了文化老人,而这些老人在岁月的隧道中所一再回味的却是朱自清那匆匆离去的背影。朱自清的离世引发了国内的纪念风潮,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杨晦、冯雪峰和以香港邵荃麟主编的《大众文艺》同人名义刊发的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是强调朱自清作为自由主义作家向民主战士转变的意义一一晚年朱自清成为一个标本,他的选择被提升为知识分子的道路。

因此,在尊重史实的原则下,书写一部权威性和文学性俱佳、既生动有趣又扎实耐读的朱自清传记意义非凡。作为一代文学大家,朱自清的生平事迹和精神思想还远远没有被普通读者所熟悉,即便是从专业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一部传记也是他们所共同期待的。

在已完成的《朱自清传》篇章中,我写得十分谨慎。许多人都以为,历史久远的传主不好立传,因为牵扯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实,稍不注意就会落入戏说乃至胡说的境地。其实,近现代人物的传记也不好写,因为史料过于丰富,有许多资料都是读者所耳熟能详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传主进行重新发现。对于朱自清传记的写作,我给自己列出了一个底线:就是宁愿慢一点,也要把这本书写好。

在前期的写作中,我基本上依据的都是史料,没有进行一些起码的实地考察。朱自清一生辗转多地,其足迹遍布海州、扬州、北京、温州、宁波、昆明等,由此其人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少年时期(1898-1916)、北大求学时期(1916-1920)、中学执教时期(1920-1925)、清华任教时期(1925-1937)、西南联大时期(1937-1946)、重返清华时期(1946-1948)等。在后期的写作中,我觉得有必要尽可能地沿着朱自清的足迹走一走,感受一下朱自清所生活过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氛围,这样写起来更有历史感和现场感,让历史烟云融入当下语境,保证写作的鲜活性。

朱自清散文集篇3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美

一、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他的语言中或许有警句,或许有妙语,或许有精彩的比喻。但都掩藏不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种朴素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消除了文学与普通民众的隔阂。如《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着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段文字平易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人与物。

除此以外,语言的朴素自然还体现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提倡“谈话风”,像“寻常谈话一般,读来亲切有味。”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谈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而他所用的口语又不是随意生涩难读,而是在方言,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普通话的北方方言,读起来生动活泼,自然流畅。

二、修辞的多样美

古往今来,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的语言虽然朴素自然,但却优美生动,多数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优美生动的音韵美。这些都是因为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上发挥想象,运用高超的修辞技巧,使得句子不仅是“下里巴人”,而且同样具备“阳春白雪”的优雅动人。

比喻、拟人是作者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春》这篇精心编撰之作,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一番斟酌锤炼。比如他不说春风拂面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春风同其他季节的风区别开来,同时写出了春风的特点。

叠字、叠词、叠句的大量运用,也是他散文的独特标志。在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统计了一下,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有白花。“田田”写出了叶子紧挨着的样子。“脉脉”的流水赋予了流水感情。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这段描写有近有远,错落有致,极富层次美。很多这样的叠词运用在了写景状物的过程中。不仅使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语句更具有节奏感音乐美。

三、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不管是朴素也好,富有高超的修辞技巧也罢。他的这些语言最终都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有生活场景,有自然风景,还有异国风情等等。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描绘生活场景的,在《荷塘月色》中我们看到。在开头和结尾处作者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是作者用语言来给我们描绘的一个场景。通过他的语言看到了他的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除了这些生活画面,作者还描绘了风景图: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物之中,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漫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是用语言编织成的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啊!你可以看到乡村的景物,更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语言同样可以作为画笔为读者勾画出优美的图画。

四、语言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上面说过,朱自清的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散文语言既写得朴素自然,又富于蕴含诗意美感。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诗“眼”和文“眼”)的安设。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都是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词汇,负载着蕴蓄着诗意美。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还能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使人在“看似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春》,乍看一时还找不到它的“眼”。但细看加以体味,就会觉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对春天的希望。可见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更没有粉饰字句,显得平易,自然,和谐,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语言中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只有从语言入手,才能体会到朱自清的散文是如何优美动人,引人入胜。只有细细的去感受和品味语言,才能更好的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是我们时代的标志。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素自然,贴近我们的生活,口语化的运用,生动活泼;比喻拟人的运用之精湛,叠字叠词的运用之精妙,让我们为之震撼;语言编织的画面立体真实,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诗意的阐述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技巧展现。所以说朱自清不愧为我国散文创作的艺术大师,其散文语言之美是人人所共知的。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关于写作(《朱自清散文名篇》)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3]王瑶《念朱自清先生》(选自《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朱士钊《现代散文鉴赏》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朱自清散文集篇4

关键词: 《荷塘月色》意境美 画面美 语言美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写景散文清丽雅隽,情景交融,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成为现代散文的典范,《荷塘月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令无数学子吟诵、玩味。

一、朦胧悒郁的意境美

优美的散文意境一直是散文家不懈追求的美学境界。散文的意境,具体说就是作者在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创造出一幅幅色彩鲜明,引人入胜,给人美感的艺术画面,读者能在画面中驰骋自己的想象,细加玩味,由此而产生意境。

鲁迅曾说:“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太露,能将‘诗美’杀掉”。[1]朱自清先生秉承了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表现出了一种“哀而不怨,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在他的抒情散文中,情绪总不是那么强烈,多是沉痛的隐忧,即便是写喜悦是也常常夹杂着苦涩。

“他的散文大都写得很有意境。他的描写,也仿佛是在以文字作画,他总是蘸着清丽的颜色和真挚的感情,一笔不苟地、细密地写,务必写出诗情、画意,写出情韵、滋味。使你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2]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通常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出韵味深长的诗意。他通过对情景的细致描写将自己的感受自然地融入景致当中,让读者感受到文中余味无穷的诗意。如《荷塘月色》中对“月光”的描写,以“流水”之“泻”比喻月光柔和,又以“薄薄的清雾”描写月色之美,在真实的描写中月光、河塘、清雾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就全文而言,作者刻意描绘宁静的月色之境,却反衬了作者心境背后的烦扰和不宁静,作者的描写虚实相生,朦胧的境界,柔和的气氛使得画意与作者的感受水融,这样的描述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含蓄的诗的余味。

二、摇曳生姿的画面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行文如诗,而且描写如画。“逼真”与“如画”是朱自清写景文的艺术追求,他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

《荷塘月色》中写“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的裙”,这不由使人联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荷叶中“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花叶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写“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树色“像一团烟雾”,树缝里漏出的一两点灯光“是渴睡人的眼”。各种景色在这里和谐完美,画出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荷塘夜景图。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初读但觉用语清浅,细细品味,方才明白隐含其中的极为优美而生动的意蕴。作者写“亭亭的的裙”手法有三。一是绘形――飞旋的舞裙,裙摆正圆,恰与浑圆的荷叶绝妙相似。二是绘神――“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而其勃勃的生机又会令人联想到一群活泼的少女于微风中、月光下翩然起舞,裙摆飞扬,婀娜多姿,舞出生命的喜悦和快乐。透过这生动新奇的比拟,读者竟似能感受到满塘碧圆的荷叶内在的生命律动。

三、清新、典雅的语言美

朱自清驾驭白话文学语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可以说,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的散文家。唐先生曾指出: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像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从用文言还是用白话的观点上,我们不想提倡旧体诗词,但人们还是喜欢读旧体诗词,写旧体诗词,而且有些旧体诗词的确写得很好,这里面有同样的道理。研究朱自清后期散文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文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晦庵书话・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绝妙之极。

作者除了十分注意准确地选用动词外还擅长运用叠音词。1300余字的散文,用了近30个叠音词。这也给这篇散文抹浓了抒彩,使它散发着浓郁的馨香。这些叠词,渲染了一种典雅的语言氛围;叠词的运用,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具有浓郁的音韵美。

此外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出人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以“亭亭的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参考文献:

[1]鲁迅.两地书・32.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11卷):97.

[2]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转引自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9页).

朱自清散文集篇5

  最新《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这样一本书——《朱自清散文精选》。这本书使我深受感触。书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每一个故事都让我那么的难忘,那么的触目惊心!

  朱自清生于1898年,名字华,号秋实,后改名为自清。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还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创业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学作了许多创新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了《匆匆》这篇文章,我更加珍惜时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这句话我牢牢记在心中!《匆匆》主要讲的是: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杨柳枯了,有再生的时候,但是,时间去了,为什么不复返呢?是啊!时间一但去了,就无法复返,时间只有三天“今天”、“明天”和“昨天”。无论你在干哪件事情,时间都会慢慢地流过,而且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可见时间多么宝贵啊!

  想到自己,下课了就跟同学打打闹闹,聊聊天,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有没有想过在这段时间里能安安静静看会书,学习知识呢?当我在看那些无聊的电视时,有没有想过时间就这么白白的浪费了呢?所以,我想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这本书告诉我的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告诉我父母爱的伟大,告诉我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才会硕果累累……我爱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

  同学们,让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书,体会人生的真谛!

  最新《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也许喧闹的车水马龙让你找不到美的踪迹;也许日渐暗淡的人心让你曾经迷失、消沉,然后苦笑着说道美的难寻。但,无论你如何消沉、迷茫,无论你是否憧憬,请相信,美一定存在。

  当我第一次触碰到这本书,当我第一次被冰冷的封面惊点指尖时,我转头了,这一转,仿佛要将我带进另一个世界,站在另一个角度分析美,以及——领略美。

  现在的人们,将精神世界的财富抛之脑后,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在享他们所享之时,竟还堂而皇之地抱怨美的缺失,试问:“整日沉醉在纸醉金迷之中,就好比一潭池水,不断有人往其中抛掷污浊,可池水还是一贯接纳,误以为宝。日久天长,这潭池水早已发臭,与美好的事物格格不入,还抱怨美的不存在,你怎知?你就不是破坏美的事物?”可见,美,的确存在,只是你未曾眷恋……

  从前,不曾了解朱自清,但自从接触到这本书后,我的心中便有了他的定义,不是自以为是,亦不是妄加猜测,只是从一字一句中探索,从他的领悟中慢慢了解……朱自清先生的品格如荷花,正如同封面中荷花的插图,白荷映墨绿,然而这绿,太深,就像这黑夜的星空,看起来是黑,但却是蓝。这,愈加体现出荷花的“出于淤泥,一尘不染”的品质,从而反射朱自清先生注重伦理道德,生在钱的世界,却淡泊名利,恨而远之。朱自清先生的性格如杨花,飘扬悠长,不拘一格,渴望自由,正如同他所描写的“梅雨潭”的瀑布,别人觉似白梅,他却看似杨花,可见,他是爱杨花的,也是像杨花的。书中,不缺乏作者的景色描写,这描写,极其贴近大自然,没有鲁迅的深奥难懂,也没有冰心的怅怅思愁,去的是繁重的文字枷锁,留的是如桂花般平凡、朴素的人美。

  最新《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果然名不虚传,令我如身临其境,合上这本书,鼻孔里还残留着荷香,目光里还带着对荷的柔情,脑海里还浮想联翩,意犹未尽啊!

  早就听说朱自清是个很有才华的作家,直到我们课本上学到他的作品《匆匆》,让我深刻领悟了时间的珍贵,我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努力学习,不能枉度此生。此后,我迷恋上了他的散文,要求妈妈给我买了这本《朱自清散文集》,看到此书,我便爱不释手,不肯放下了。

  朱自清的作品大部分取材于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大致可以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描写个人以及家庭生活为主,具有非常浓烈的人情味和感情色彩;另一种主要是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景物为主,抒发了朱自清的个人感情。书里既有《荷塘月色》美轮美奂的荷花,又有《背影》中父亲伟大无私、宽容的爱。还有《春》中一副生机盎然的画卷,《乞丐》,《儿女》,《佛罗伦司》等等,篇篇都令我回味无穷。朱自清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词藻,过多的修辞以及惊心动魄的内容情节,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和那清丽隽秀的文笔,一点也不做作,令人读起来觉得亲切朴素,深深打动着我的心,他所传承的民族精神和真挚情感不断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此外,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如《博物院》,让我知道了国内外的一些稀世珍品,知道了许多名人轶事,学到了许多历史及书画方面的知识。《冬天》,《绿》,《看花》,则让我学会了更多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丰富了阅读知识,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诚意》,《儿女》,《哀互生》,又让我看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

朱自清散文集篇6

一、构思之美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

二、描绘之美

有学者评论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如同“工笔画”,景物描绘精雕细刻,细腻传神。此言放在《荷塘月色》尤为确切。《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工笔画”的特点。

首先,朱自清先生把水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以月色为背景,重点描写荷塘的各样景色;“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以荷塘为背景,重点描写了月色的层次变化。这样划分,使景物描写得以细腻地进行。

其次,朱自清先生对剖开来的“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作进一步的“精耕细作”,从视觉(“弥望”、“不能见”等)、听觉(“渺茫的歌声”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嗅觉(“清香”等)等角度去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这样,就把景物表现得非常细腻。

再次,在“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的描写中表现出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辞技巧。《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短短378字(不含标点符号),仅比喻就有十一处,另有拟人两处,通感两处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就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语言之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

一是朴素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

二是凝练美。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用的绝妙之极。

三是音乐美。 作者常常运用叠字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

在《荷塘月色》中,共运用了“日日(走过)”、“渐渐”等叠词25个26次(“淡淡”重复了一次),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均匀”、“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四是修辞美。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以“亭亭的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两个喻体同时比喻“白花”,分别突出苍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的动态。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朱自清散文集篇7

这篇散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朱自清先生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退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的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故作安心的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所以,当读到《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时,我们穿越时空的隔阂,从他当时写的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作为小资产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在形势剧变和政治重压之下内心的痛苦、彷徨、寂寞、迷茫的情绪。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正义感的人,朱自清先生觉得非常痛苦:白天,他不是“一个自由的人”,过得很不舒心;夜晚,就是失眠,依旧惶惶然。尽管他处于苦闷之中,但就在他最苦闷的时期,他仍然能够写出让我们在语言、画面、意境上陶醉的美文。我们追随着他的足迹,沿着他目光的指引,去感受他“文章之美”,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

朱自清走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门,描写了荷塘月色之美,更主要的是他借荷塘散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从“背着手踱着”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月光的柔美、小径的幽僻、作者的孤独和寂寞,还有清醒与悠闲。没有感伤,也没有欢喜,只有淡定和从容。他用自己的双耳倾听这个美丽的夜晚,用自己的双眼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夜晚,用自己的嗅觉亲密地接触这个美丽的夜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着这个美丽的夜晚。这时候的他,才觉得是“一个自由的人”,“到了另一个世界”,可以自由的呼吸,可以自由地思考,可以和这个世界零距离接触而亲密无间。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不是朱自清生活的现实世界。有人说朱自清先生逃避政治,逃避生活,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真的猛士”。我自己也觉得,朱自清先生对当时的社会缺乏深刻的认识,想去认识却不能认清。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知识分子仁人志士,曾在漫漫长夜里摸索过、探求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明了自己的追求。二三十年代也有许多知识分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鲁迅先生也曾《彷徨》过。因此,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个优秀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们仍然需要清醒地知道,朱自清先生的苦闷和彷徨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彷徨苦闷而责备他,更不能因为他去钻研古典文学而认为他落后。我们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一个有思想、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那个特定环境下真实的情感。

那么,朱自清先生在本文给我们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通观全文,先生突出了“荷塘”和“月色”这两个对象。众所周知,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古文功底很深的国学家。他对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会不熟悉,他对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不会不熟悉,他对刘禹锡的《爱莲说》不会不熟悉。自然,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为什么在自己彷徨苦闷的时候,在深夜失眠的时候,选择清华园的荷塘,还有荷塘上的月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心志。走出自己的家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伴,与高寒孤洁的明月为友,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

朱自清散文集篇8

摘要:

龚易图旧藏《文章辨体》是罕存较早的版本之一,它历经诸多名家收藏,丹铅满卷,朱印累累,辗转流传至今。根据现存诸藏家题跋、藏印及书目等,考其递藏源流大致为:蒋玢?—林佶—何应举—郑杰—李秋潭—江清芬—何则贤—龚易图—陈浴新—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文章辨体》;递藏源流;藏印;题跋;版本

一、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文章辨体》概况

《文章辨体》,明代吴讷(1372~1457)编,是一部极富价值的古代文体论著。此书主要以(宋)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并加以序说。全书分内、外两集。内集五十卷,辑录古体诗文,分为五十大类“,始于古歌谣辞,终于祭文”;外集五卷,分为九类,录骈体、近体诗及词曲等,共计五十九类,大类下亦有小类。其文体分类虽有混杂,但与历代的文体学著作相比,其文体分类明显增多了。而且,此书保存有关古代文体及其性质、流变的资料也较多,各类之首均有辨析文体正变、高下及阐述体制、演变的文字,其“序题”“、辨体”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因此,后世论文体者大都以吴讷所著为蓝本,如(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皆据其增修而成。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以下称师大馆藏)《文章辨体》,书前有天顺八年彭时序,经国家图书馆古籍鉴定专家审定,为明天顺八年刘孜等刻本。此书存内集五十卷总论一卷,缺外集五卷,共十六册,尚未影印出版,保存状况较好,有小部分书页被虫噬,但不影响阅读。该书书前有林佶、何则贤墨笔题跋各一首、《文章辨体•彭时序》三页、《文章辨体•凡例》一页、《诸儒总论作文法》七页、《文章辨体•目录》五十一页。卷端题:“文章辨体卷一海虞后学吴讷编集”,正文“始于古歌谣辞,终于祭文”,书中有林佶、何则贤朱笔批校。林佶批点重在阐释,或归纳文意主旨,或阐释名词,如卷二页六“《九歌》之云中君”篇后有林佶朱笔批点,林佶引用《汉书•郊祀志》对“云中君”即所谓的“云神”进行了阐释,并揭示此赋所要表达的意旨。卷二十八页十五“答程伯大论文朱元会”篇,在页十六天头亦有林佶朱批,补充介绍了朱元会的生平经历。何则贤批校则重在校对版本及文字,其朱批常常注以“则贤桉”。如:卷三十四页十八“桑海遗录序”天头有何则贤按语。其云:则贤桉,《吴渊颖集》“齐”字下有“子善”二字;则贤桉,《吴渊颖集》“相”字下有“宋瑞”二字。

二、师大馆藏本《文章辨体》的递藏源流

师大馆藏本《文章辨体》历经诸多名家收藏,丹铅满卷,朱印累累,辗转流传至今。根据现存诸藏家题跋、藏印及书目等,考其递藏源流大致为:蒋玢?—林佶—何应举—郑杰—李秋潭—江清芬—何则贤—龚易图—陈浴新—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该书扉页有林佶、何则贤墨笔题跋各一首,述及此书之珍贵、难得及其递藏源流。林佶墨笔题云(见图1):康熙己巳秋八月,获此本于蒋氏。其冬,予游吴,载此以从至邱南。尧峰师见之,取读一过,甚喜称善。辛未,予过禾州,行笈中亦惟携此本②已。今秋,吴江徐虹亭先生登予读书楼,见是册,云:“此书甚难得。向年,真定梁相公有一集少册,购之数年不获,子当谨护之。”因识其语以见是书之可贵,而予之好之为不徒也。时十月既望鹿原书。(后钤有“朴学斋印”白文印)何则贤墨笔题云(见图2):此书余于道光癸巳腊月得之亡友江守典清芬家藏者,江得诸同邑李贡士秋潭大瑛,李得诸郑昌英杰,郑得诸何述善应举,何得诸朴学斋后人,朴学,林鹿原佶斋名也,是数氏皆吾乡藏书家。鹿原为长洲汪尧峰琬弟子,《钝峰文钞》即其手写付刊;徐虹亭,吴江徐电发釚也;汪、徐皆以康熙己未鸿博入选,授官翰林者也。真定相国梁玉立清标,北方储藏之富者也。癸卯冬月蓝水何则贒道甫记。(后钤有“何则贤印”“、积贤”白文印)

1.从林佶题跋可知,林佶所藏旧本来源于蒋氏。然而,仅依靠题跋与书中藏印,我们无法确切知道蒋氏为何许人。笔者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及资料记载,认为此书为林佶同乡蒋玢家藏的可能性最大。蒋玢(生卒年不详),字绚臣,一字用弢,号词海闲人,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崇祯间县庠生,入清,在顺治间为诸生,明末清初藏书家。闽中藏书家郭柏苍在为(元)谢宗可《咏物诗》作跋语时,称蒋氏“藏书数万卷,时多秘本。”蒋氏藏书楼名“玉笋堂”,收藏明代珍本甚富,所藏书印有“闽中蒋氏三径藏书”、“是书曾藏蒋绚臣家”、“蒋绚臣曾经秘藏”、“蒋绚臣曾经校藏”、“晋安蒋绚臣家藏书”、“晋安蒋绚臣收藏印”、“绚臣父”等。然其生平履历却鲜见记载,藏书聚散来源、去向更是无法具体考实。据现存的零散资料可知:蒋氏对其藏书是精于校刊的,其藏书有数种经林佶递藏,如《正德福州府志》四十卷③、《遗山集》四十卷《附录》一卷④、《海叟诗》三卷⑤、《庆湖遗老诗集》九卷《拾遗》一卷⑥、明天顺五年(1461)刻《揭文安公文粹》一卷、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刻《莲社高贤传》七卷⑦、《中原音韵》一卷《正语作词起例》一卷、《灼艾集》八卷⑧等。无独有偶,福建图书馆藏林佶朴学斋抄本《李义山樊南文集》六卷,书后附《李商隐小传》,题署“晋安蒋玢撰”,可见林佶对乡人蒋氏是有所推崇的。当然,暂无确凿的文献予以佐证师大馆藏《文章辨体》即蒋玢昔日旧藏,现只能存疑。

2.约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八月,该书从蒋氏家散出,为林佶所获。林佶(1660~1723以后),字吉人,号鹿原,又号长林,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其平生爱书成癖,至老不衰。其藏书楼“朴学斋”,以藏书宏富闻名。另有书室名“鹿眠庵”“、长林山庄”“、竹声柏影轩”、“荔水轩”“、警露轩”、“梁园”等。林佶曾大量搜求名家藏本和闽中文献,晚明福州大藏书家徐、谢肇淛的旧藏,大部分归他所有。其藏书一般钤有“鹿原林氏藏书”“、吉人藏书”“、朴学斋印”“、长林”、“佶之”、“吉人之辞”、“臣佶之印”、“林佶之印”、“鹿原学者”、“鹿原”等印。《文章辨体》多册卷首均钤有“鹿原林氏藏书”“、鹿原”、“林佶之印”、“吉人父印”等印。而且,书前有林佶题跋并钤有“朴学斋印”,可知此书确为林氏旧藏。

3.《文章辨体》从林佶家散出后,曾转手到何应举家。何应举(生卒年不详),字述善,号五梅,乾隆间闽县(今福州市)人,生前与龚景瀚、陈登龙、孟超然、朱仕琇等人友善,多歌诗往来。其藏书处苍璧轩放满了藏书,总数高达四万卷,这在其友人的诗作里得到了应证。如其友孟超然《何述善招同诸君集苍璧斋叠前韵》诗中载“:述善藏书四万卷,汉唐碑刻三百余种,余藏碑不及十分之一。”其后,陈寿祺《留香室记》亦言:“吾乡藏书之家……林鹿原中书、李鹿山巡抚、何述善上舍、郑昌英茂才,其家所储庋皆宏富。”何氏藏书多钤有“述善”“、述善珍赏”“、述善珍藏”“、应举珍赏”“、苍璧斋述”等印,其藏书散后有为郑杰、何治运所得,然而,何应举藏书具体何时散佚,现今已难以稽考。从何则贤题跋来看,《文章辨体》后又为何述善同邑郑杰所得。

4.郑杰(约1750~1800),字昌英,又字人杰,号注韩居士,福建侯官人,清乾隆年间贡生。其较为推崇明藏书名家徐“善聚善读,用心精勤”的精神,常省吃俭用、不惜重金购买图书,数十年收集文献十数万卷。其藏书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共装满20橱,其中最有价值的为原徐藏书。徐的藏书有的已经过几位藏书家的收藏,而后才为郑杰所得,如前所述《揭文安公文粹》、《遗山文集》、《莲社高贤传》、(中原音韵)、《灼艾集》等都是经由蒋玢、林佶递藏,才为郑杰所获的。除了徐的藏书,他还广泛收集明清先辈乡贤李馥、何述善的藏书。其藏书多钤有“郑氏注韩居珍藏记”、“注韩居士”、“注韩真赏”、“昌英珍藏”、“侯官郑氏藏书”“、郑杰之印”“、人杰”“、名人杰字昌英”等印。师大馆藏本《文章辨体》多册钤有郑杰“郑氏注韩居珍藏记”“、人杰”等印。

5.《文章辨体》从郑杰家散出后,又为李大瑛所得。李大瑛(生卒年不详),本名李秋潭,讳名大玢,字绍仁,福建侯官人,清代藏书家。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官县令,家资颇丰,藏书甚富,累计达10万卷有奇。每日游弋于书堂中,并乐于借书于他人。凡有借阅者则纳入书堂中。中年后家境渐没落,唯有书籍不肯典卖,坐于“井上草堂”,以古籍自娱。⑨从何则贤题跋可知,《文章辨体》后又落入江清芬手。江清芬又名江守典,其生平事迹文献鲜有记载,生前与其同乡何则贤交好。道光癸巳(1833)腊月,江氏家藏《文章辨体》即为何则贤所得。

6.何则贤(1801~1852),字道甫,号三山樵叟、蓝水后人,福建闽县人,清代藏书家。道光十五年(1835)乡举,官建阳县学训导、景阳学院山长。师尊陈寿祺、陈庚焕、高澍然等,并与林则徐相知,与余潜士、梁彬等交往密切。倡导建俞大猷、戚继光祠碑,并捐款分建二祠于乌石山麓。极喜蓄书,积书至5万卷,人称其“游踪所至,见有秘籍善本,手自抄校不倦”。有书楼“静学书屋”、“蓝水书塾”,用以藏书。并开设书肆,刊印多种善本书,以供读书人借阅流传。⑩其藏书一般钤有“则贤”“、曾经何则贤丹墨”“、积贤”、“蓝水后人”、“道甫手记”、“惕园弟子”等印,师大馆藏《文章辨体》亦有诸印。

7.《文章辨体》从何氏家散出后,又为龚易图所得。龚易图(1835~1894),字少文,又字蔼人(亦作蔼仁),号含晶、乌石山房主人、东海移情客等,福建闽县人,清末福建藏书家。其藏书主要通过家传、友朋交往及坊间购求所得,曾购得海宁陈氏藏书3000余种,又得本县刘家镇藏书2万余卷。藏书楼有双骖园的乌石山房与环碧轩的大通楼,共庋藏书籍达十余万卷。两处藏书不尽相同,乌石山房所藏书籍多有“乌石山房”、“龚蔼人收藏书画印”、“易图”等印记,大通楼所藏书籍则多钤“大通楼藏书印”、“大通楼收藏金石书画”、“龚少文收藏书画印”等印记。另有“邻烟画室”“、逸芬心赏”等鉴藏印。其藏书之富之精,在当时堪称闽省第一,且其中多宋、元、明、清珍善本、名家抄校本及未刊稿本等。20世纪20年代,其藏书管理渐怠,藏书不断散失。1929年,龚家后人将其藏书计2099部,共34803册,以16800美元成交,出让给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这批藏书包括经史子集各方面书籍,内容广泛,有不少明版善本。此次龚家出售的是“乌石山房”旧藏,而“大通楼”藏书并未出售。1931年春,龚纶重新检点楼内剩余藏书,校抄了一份《大通楼藏书目录》。该目录收集了经史子集各类图书计38000余卷,10000余册。1952年,龚氏家人由龚纶代表出面将这些藏书捐献给福建省图书馆。另外,龚易图也有一部分藏书流转到日本及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8.龚易图还有一部分藏书散佚后被陈浴新征购,现保存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却鲜为人知,《文章辨体》仅是其中一部。輯訛輥陈浴新(1890~1974),名世梅,字积发,号志壮,别名东方望,湖南安化人。陈浴新自称戎马书生,极喜藏书,又精于版本目录之学,曾倾其家资以数千银元之巨,先后收购到福建著名藏书大家珍善本数百种。他还利用职务之便,对走私、倒卖古籍进行稽查没收,后又出重金购买,这样通过种种渠道,在福建十年中收聚古籍几达4万余册。后来陈浴新先生将所聚图籍装成四百余箱用27辆军车送回湖南,途中遭遇日本军队,毁损一半,到湖南安化老家时,存二百多箱,二万余册。1949年湖南解放后,陈先生以国家教育事业为重,将其50年积聚藏书,包括上述二万余册珍本秘籍,分装3大船,由安化运至省会长沙,全部捐赠给当时的湖南大学,所赠之书印有仿宋蓝文长方印“陈浴新的书赠与湖南大学校公阅”。1953年高等院系大调整后,原湖南大学所藏古籍线装书全部移交给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保管。輰訛輥其藏书多钤有“陈浴新印”“、安化陈浴新藏”、“陈浴新藏祕籍历劫不磨乐无极”、“邨南烟舍”、“浴新珍重”、“湖南陈氏”等印。此外,《文章辨体》书中亦有“一室之内有以自娱”輱訛輥3(朱印)、“王殸山房”(朱印)二印,目前尚不能确定曾为何人所有;亦有“汉如曾观”(朱印),暂未查到印主确切资料。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递藏关系,笔者莫敢妄猜,未知待考。

三、师大馆藏明刻本《文章辨体》的价值

1.版本校勘价值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可知,《文章辨体》内集五十卷外集五卷总论一卷,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吉林省图书馆藏明天顺八年(1464)刘孜等刻本、南京图书馆藏明天顺八年刘孜等刻本(清)丁丙跋。其次为:北京图书馆藏明天顺八年刘孜等刻递修本、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徐洛刻本、明刻本。另有明钟原刻本,三十五卷外集五卷总论一卷。其中,师大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此本均列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徐洛刻本。而在2008年,师大馆此书又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为明天顺八年(1464)刘孜等刻本。可惜的是,龚易图《大通楼藏书目录》只记书名卷数与册数,未记版本。2014年,陈先行先生在《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编后记(下)里指出,师大馆藏《文章辨体》依照字体当为明代仿宋刻本,不可能刻于天顺,笔者较为倾向陈先生所说。笔者曾仔细将师大馆藏本与现存罕有的几种明天顺八年刘孜等刻本对比,发现师大馆藏本与吉林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天顺八年刘孜等刻本行款版式、字体截然不同。师大馆藏本行款为:白口,左右双边,单上鱼尾,半页十三行,每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同,为仿宋字体;后两馆所藏刻本行款为:黑口,四周双边,双对鱼尾,半页十三行,每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同,为软体字。并且,师大馆藏本缺《文章辨体•总目》一页与外集五卷。另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刻本亦缺外集五卷,其行款版式与师大馆藏本极为相似,字体也都为仿宋体,但两馆藏本亦有细微差别。如北京大学馆藏本有《文章辨体•总目》一页,师大馆藏本却没有;且字体的笔划、肥瘦、长短亦有细微差别,尤其个别字写法完全不同,如卷之一第一页《南风诗》中“南”字写法便完全不同,可知两馆所藏亦为不同的版本。可见,此书版本较为复杂,仍需比对其它版本深考。此外,吉林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藏明天顺八年本字迹各有漫漶处,师大馆藏本亦可与之相互校勘。

2.管窥藏书的流传踪迹《文章辨体》所呈现的递藏源流,可以管窥福建一部分地区私家收藏的递藏规律,尤其某些私人藏书家生平事迹不见经传、藏书聚散又无以稽考,通过揭示递藏源流,可以为考证其藏书聚散提供资料线索。同时,从侧面也可以了解当地的藏书流传踪迹。譬如,从《文章辨体》递藏源流看,大致可以推测出蒋玢、林佶、何应举的大量藏书曾为郑杰所得;而郑杰的大量藏书又为龚易图所得,这些推测可以在《注韩居藏书目总录汇抄》、《乌石山房简明目录》、《大通楼藏书目录》里找到根据。至于陈浴新先生的藏书,因为其生前身后没有编制藏书目录,关于其购书、藏书概况,《闽人藏书存湘记》、《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收藏及特色》两篇论文已有提及,但对陈浴新先生藏书的版本、卷数、册数、题跋、印记没有做详细著录,藏书递藏源流仍然不够清晰。然而,通过对师大馆藏《文章辨体》递藏源流的分析,便可为陈浴新一部分藏书来源提供线索,从中也可以了解到陈浴新先生曾搜获到福建地区一部分藏书家,如林佶、何应举、郑杰、何则贤、龚易图等人的藏书。笔者多年的古籍库房工作经历,亦证实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确藏有不少以上福建藏书大家的藏书。

上一篇:质量保证措施范文 下一篇:自我介绍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