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范文

时间:2023-10-31 02:24:58

朱自清篇1

朱自清传,陈孝全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

朱自清年谱,姜建、吴为公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已知的史料显示,朱自清至少扭过两次秧歌,都是在复员后的北平清华园,一次在1947年10月24日晚,一次在1948年1月1日晚。

1947年10月24日,白天,朱自清听了英国文化专员德拉克作的“英语在中国”讲演,晚上,清华中文系举办迎新大会,他是系主任,自然出席了迎新会。所谓“迎新会”,其实是师生“同乐会”,正是在这次“同乐会”上,秧歌登场了。师生一道,热热闹闹地扭起来。大约是有人邀请,他们的系主任也走上前来,加入到秧歌的队伍。有学生在示范,朱自清用心地看,尔后照着示范动作,进三步,退一步,一丝不苟地扭起来,像个认真的小学生。一个瘦弱的50岁的男人,还是平时颇具威严的系主任,就这样挤在青年男女中间,进三步退一步地扭着,这场景确实颇能惹人发笑。

朱自清自己也感觉“颇有趣”,他那天的日记有记:“晚参加中国文学系迎新大会,随学生学扭秧歌,颇有趣。”〔1〕304可是,有人并不这么看。据说有一位“文学大师”,认为朱自清扭秧歌“很可笑”,而且根本就是“无法明了”的事儿。〔2〕

其实,彼时扭秧歌的大教授,也远不只朱自清一人。比如大史学家向达,就在朱自清之前扭过了。罗荣渠当时就学于北大史学系,有日记记云:“向先生也跟着我们一同扭,硬手硬脚的,有趣得很。”〔3〕176

向达和朱自清一样,扭起秧歌来都是“硬手硬脚的”,因而“有趣”,观者观出了“有趣”,自己也颇觉“有趣”。两个多月后的1948年元旦,朱自清又扭了一回,这一次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仍旧会是“硬手硬脚的”。但是,朱自清这一次扭完之后,他自己的感觉有了些许的变化,这一天的日记记道:“晚,参加中国文学系新年晚会,颇愉快。”〔1〕305第一次的感觉是“颇有趣”,此次的感觉则是“颇愉快”,朱自清乃语文家,是很注意用词的,此用词的变化大可玩味。大抵第一次扭时,肢体上是“硬手硬脚的”,心境上也有几分别别扭扭,只是“有趣”而已;这一次却不同了,主要是心境起了微妙的变化,“有趣”之上分明多了一些“愉快”,可视作是身与心的一次不大不小的“解放”,而且他自己对于秧歌的情感认同,似也上升至一个新的境界。

1948年元旦,是朱自清复员后度过的第二个元旦。这一日上午,新年团拜会在清华工字厅举行,他照例参加了。晚上才是中文系的新年同乐会,特选在余冠英家中举行,像是一个家庭party。家庭party的规模很小,邀请谁参加,都是事先设计好了的。教师这边,除了朱自清,也只有李广田和几位青年教师能获此“殊荣”。晚会的主要节目,也就是扭秧歌,差不多是一个“秧歌晚会”。吃过余冠英招待的汤圆,秧歌就热热闹闹地扭起来。学生扭得很兴奋,朱自清扭得兴奋而又认真,而且扭出了一个崭新的形象。一位参加晚会的学生回忆说:

自清老师带着病,但是还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在一起热烈地扭起来。同学们给他化了妆,穿上一件红红绿绿的衣服,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他愉快地兴奋地和同学们扭在一个行列里,而且扭得最认真。〔4〕176

回忆者有些夸大,朱自清并非“带着病”扭秧歌。但是,他一贯瘦弱,一贯患有胃病,却是真的。而且,翌日,他确真病倒了。是胃病复发,尽吐酸水,不能进食,只好在家中静养。朱自清不知道,此次病倒乃是他的身体彻底溃败的一个信号,往后,他胃病复发的频率明显加大。8个月后,他死于胃病复发引起的并发症。

这一次,朱自清真的“豁出去”了。让人“化了妆”,穿了“红红绿绿的衣服”,头上还“戴了一朵大红花”。这般模样的朱自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朱自清呢?不好想象。许多人都不好想象,甚至颇有微词,原因主要不在他是名教授,而在他的为人。比如,向达也是名教授,他扭了一下,也就罢了,产生不出太大的动静。因为向达性情爽朗,能说善聊,还真有几分如其名所昭示的“放达”作风。朱自清却不是这样,其为人敦厚、平和、冷静,近乎古时的“君子”人格。如此为人,也可从其名字里观出究竟。他早年名自华,字秋实,“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好,“春华秋实”也好,寓指的不外是文雅和浑厚的为人。考入北大后,他改名“自清”,字曰佩弦。“自清”不必说,可以一说的是“佩弦”。“佩弦”典故出自《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此时的朱自清,大约对于自己赋性和缓业已觉出几分弊端,意欲如春秋时的晋人董安于,警示自己性情里多一些急进的成分。

警示终归是警示,直至朱自清的最后两年,他也不是一个急进的人,而是一个宅心仁厚、清高自守、和缓文雅的谦谦君子。孔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以此衡诸朱自清,他更多是“狷者”人格,洁身自好,有所不为。相比之下,他的好朋友闻一多,才是不折不扣的“狂者”。闻一多乃楚人,大约继承了“楚狂”传统,脾气很硬,复又浪漫躁进。有一件事,大抵可以说明二人性格的不同。1945年10月17日,西南联大中文系举行迎新会,欢迎新同学和杨振声教授从美归来。会上有杨振声讲话,他讲了西方汉学研究的情形,也谈到美国人对中国绘画的欣赏。杨刚讲毕,闻一多即问他英美对苏联的态度如何,会议的学生主席立即接过话来,称杨所谈乃象牙塔中的艺术,而国人所要知道的却是是否有人饿毙,以及英国对待殖民地的政策等问题。杨遇此非礼,无可如何,唯有提前退席。杨一退席,闻一多即起立演说,先是对学生主席的失礼表示遗憾,继而“仍作激烈演词,竭力排击英美文化并赞扬苏联,又称彼将继续采此态度”。而朱自清,四次被邀发言,却是“皆谢绝,未致一词”〔5〕279。狂者狷者,自是一目了然。

所以,如是闻一多扭秧歌,恐怕无人表示不理解。只可惜闻一多没能等到复归北平,而那时的昆明,还不到扭秧歌的好时候。但是,闻一多究竟“破门而出”了,横眉怒对的手枪,拍案而起,以一种无比壮烈的方式,实践了其“狂者”人格。朱自清呢?就在闻一多倒下后不久,也终于“破门而出”了。他的方式谈不上壮烈,却足以惊世骇俗。难怪要将两人相提并论,大加颂美,说他们比伯夷强多了,还号召大家写一写“闻一多颂”、“朱自清颂”。

总之,闻一多和朱自清都给逼急了,情急之下,狂者益狂,狷者亦狂。狷者转而为狂,如暂不计转化的其他原因,单看转化自身,则此转化本有其内在的理路。狂者狷者,固然相反,却又能两极互转,相反相成,狷者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实已经就是狂者了。比如楚狂就有两种类型的狂,一种是屈原型,壮怀激烈,忿怼沉江,已臻狂之极境;另一种是接舆型,过孔丘之门,而“凤歌笑孔丘”,亦是狂态毕见。而楚狂接舆,究其实,原本就是有所不为的狷者。如大而化之地作一比附,闻一多的狂是浪漫急进的狂,属屈原型;而朱自清的狂则是狷者的狂,属接舆型。

老实人也有发脾气的时候,真逼急了,那脾气还可以大得怕人。看来,朱自清扭秧歌,还有临终前不吃“救济粮”,不过是他真给逼急了之时的一些表达。或者说,是狷者臻于一定境界时的狂态自见,就如同狷者接舆到了一定的境界,不得不于孔子门前抗议示威。那么,是什么东西在逼朱自清,逼他急起来?当然是时代,时代是两种势力大决战的动乱时代,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一方是枯木朽株,腐败至极,另一方则是野火春风,燎之方扬。仿佛是又到了一个王朝的末世,旧的正在死去,新的正在生长,两相对峙,非此即彼,几乎不用思考,人们便将渴盼的目光投向了新的一方,他们希望改朝换代能够来得更快一些。

正是在两方对峙的动乱中,在腐朽一方的愈益腐朽中,朱自清的思想和性格在慢慢地改变。1945年12月2日下午三时,“一二・一”死难者入殓仪式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前的大草坪上举行,周炳琳、汤用彤、霍秉权等三名联大教授被推选为代表出席入殓仪式,朱自清没有出席,他在宿舍里“肃穆静坐”,长达两个多小时,“谴责自我之错误不良习惯,悲愤不已”。〔5〕282青年的血洋溢在自己的周围,这个惯于自省的人又在反躬自省。稍后,1946年3月3日,他的日记记曰:“我自我剖析,深感应对自己进行一场革命,以丢掉自私与懦弱。”〔5〕285―286这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应和着时代,朱自清要来一番“自我革命”了。

朱自清所欲丢掉的“自私与懦弱”,不过是他为人里一以贯之的清高自守与平和冷静。如此一种为人,昔日只是稍有不满,现在却成了“革命”的对象。时代在大变,衡量事物的标准和尺度也在大变,抗战胜利后,尤其是复员以来,朱自清一直都在谈论“标准与尺度”,后来还结集出版,名曰《标准与尺度》。所谈虽集中于文学方面,但他与时俱进、重立标准的思想业已十分明显。一切都要在新的“标准与尺度”下重新评估,为文如是,为人亦复如是。这个新的“标准与尺度”,一言以蔽之曰“民主”。“民主”的含义,朱自清并未作过明确的界定,但统观其言论,他所谓的“民主”近乎“大众民主”,凸显的是民众的价值,张扬的是民众的立场,崇尚的是民众参与的广度或曰一种集体性的力量。质言之,朱自清所谓的“民主”乃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民主”,与中共所宣扬的“民主”并无二致,它更多偏于平等的诉求,而昧于自由的价值,不是着力于程序化的设计和制度安排,而是更富于道义吁求和情感煽动。

在“民主”的“标准与尺度”下,文学自然要走着“民主”的路,也就是要承载“人民性”这个“道”,实现文学的“大众化”。而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则需要经由一番自我改造,转变立场,眼睛向下,身体下移,走出“象牙塔”,代之以人民大众的立场。这是时代大变动所引致的必然趋向,知识分子早些年还可以暂时躲在“象牙塔”里,“到了现代这年头,象牙塔下已经变成了十字街,而且这塔已经开始在拆卸了。于是乎他们恐怕只有走出来,走到人群里”〔6〕。时代逼迫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对此,朱自清甚至沉痛地比作“撞自己的丧钟”。〔7〕

比照着新的“民主”的标准,进行自我改造或自我革命,朱自清也就对作为“旧知识分子”的自我愈生不满,于是,清高自守,洁身自好,乃是“象牙塔”中的道德,不过是“自私”的代名词;雍容大度,沉静和缓,则是丧失了斗争精神,差不多就是奴隶式的“懦弱”。所以,在著名的《论气节》里,他十分鄙视旧时知识分子有所不为的“高节”,认定“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8〕。朱自清在解说古代士人,实质上也在解剖自己,他虽是伴随五四启蒙大潮成长起来的,身上却一直存留有浓郁的传统道德,古代士人的“高节”在他身上还有鲜明的体现。现在,朱自清已然唾弃了“高节”,那么,将自己昔日之为人斥为“自私”与“懦弱”,也就顺理成章了。

朱自清的自我改造或自我革命,即是如《论气节》里所言,向“青年一代”学习,富于“正义感”,而且付诸“行动”。在朱自清的最后两三年里,“青年”表征一种新的精神,也指向一条新的道路,他们是“改造者”,也是“时代的领导人”。固有的师生关系已然发生翻转,朱自清心甘情愿地想做“青年一代”的学生。唯恐自己“群众生活过不来”,“习惯上变不过来”,他对青年学生说:“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9〕。“青年一代”在急在动,朱自清也学着让自己急起来,动起来。他称道“青年一代”“且顾眼前”的“救急”,因为“在这个动乱的时代,‘百年’是太模糊太空洞了,为了大家,至多也只能几年几年的计划着,才能够踏实的努力前去”〔10〕。他甚至开始鄙弃“改良”思想,而公开主张“另起炉灶”:“改良恐怕不免让旧时代拉着,走不远,也许压根儿走不动也未可知。还是另起炉灶的好,旧料却可以选择了用。”〔11〕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又甘愿做“青年一代”的学生,跟着青年急,跟着青年动,那么,朱自清跟青年在一起,学着扭一扭秧歌,也就没有什么不得了。难怪有人这样说:

在我们初想到这样一个瘦瘦的五十岁的人,挤在男女学生一起,也进三步退一步地舞起来,似乎觉到不很习惯。可是只要我们不肯停顿在这表面浮浅的看法,只要我们还有一点理智来明了这中年人的精神,那么当我们看到这种向一个新时代学习的态度,这种对人生负责的严肃态度,应该不胜钦佩罢。但是,落到轻佻者的眼里,就只能当做取笑的资料了。〔2〕

所以,嘲笑朱自清扭秧歌,几乎就是嘲笑一个正在展开的新时代。甚至也不要被朱自清的“硬手硬脚”闹得哄堂大笑,这个50岁的大教授正在“撞自己的丧钟”,正在获得“新生”,因而也就正在奔向一个新的时代。如此庄严的事情,怎好发笑?评注释

〔1〕参见陈孝全著:《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

〔2〕参见周华:《由哀悼死者想起》,载《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地》304期,1948年8月30日。

〔3〕罗荣渠:《北大岁月》,商务印书馆,2006。

〔4〕柏生:《纪念朱自清师逝世二周年》,载《人民日报》1950年8月13日。

〔5〕朱自清日记,转见《朱自清年谱》。

〔6〕《论不满现状》,参见《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7〕《什么是文学的“生路”?》,参见《朱自清全集》第三卷。

〔8〕参见《朱自清全集》第三卷。

〔9〕在《中建》半月刊举办的“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座谈会的发言,1948年7月23日,参见《朱自清全集》第四卷。

〔10〕《论且顾眼前》,参见《朱自清全集》第四卷。

〔11〕《文物・旧书・毛笔》,参见《朱自清全集》第四卷。

朱自清篇2

朱自清: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立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

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0年,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篇3

1941年3月8日,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本来诸事顺遂的,然而因为饥饿影响了效率。过去从来没有感到饿过,并常夸耀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现在一到十二点腿也软了,手也颤了,眼睛发花,吃一点东西就行。这恐怕是吃两顿饭的原因,也是过多地使用储存的精力的缘故。”饥一餐,饱一顿,朱自清习惯地多食,导致胃病发作,在他的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胃痛,抽搐”、“每日呕水”等文字。我们能想象到朱自清先生清冷而孤寂的身影:胃部感到寒冷不适,夜间坐在那里,不能入睡,令人心酸。长期的粗劣伙食使他的胃病加重,状况恶化,最终导致了朱自清英年早逝。

朱自清的胃病显然是战时恶劣的条件导致,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朱自清经常进食过量,加重胃的负担,长期如此,导致严重的胃疾。在他20世纪40年代的日记中,随处可看到这样的记录。

读朱自清日记中关于饮食和食物的部分,隐约觉得,朱自清多食,是免于饥饿的恐惧。但也有生活习惯的成分。也许在他的潜意识中,吃得饱,吃得好,这不仅是每个人的生活本能,更是有精力授课、做学问、写文章的保障。朱自清作为大学教授收入不薄,但抗不住飞涨的物价,朱自清夫妇多病,又出身贫寒之家,子女多,家累,负担重。生活质量无法保证,有时他吃一块又黑又粗的面包,蘸点盐就是一顿。接受宴请时,遇到丰美的菜肴,自然会多吃一点。

辗转流离健康每况愈下

朱自清总归是一介寒儒,在昆明的几年,辗转流离,箪食瓢饮,弦诵茄吹,潜心向学,孜孜不倦。日记中关于饮食的真实记录,还原了一个人间的朱自清,多食是导其胃病的主要原因,更接近历史真相。这样的判断无损朱自清的光辉形象,而是避免将其神化的完美色彩。日记中的朱自清更让人觉得可亲,他的一饮一啄,喜怒哀乐,清晰地在日记中呈现。

朱自清熬过了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严重的胃病使得健康状况急遽下降。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吴组缃见到他的时候,这样写道:“等到朱先生从屋里走出来,霎时间我可愣住了。他忽然变得那样憔悴和萎弱,皮肤苍白松弛,眼睛也失去了光彩,穿着白色的西裤和衬衫,格外显出瘦削劳倦之态。……他的眼睛可怜地眨动着,黑珠作晦暗色,白珠黄黝黝的,眼角的红肉球凸露出来;他在凳上正襟危坐着,一言一动都使人觉得他很吃力。”

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1948年8月1日,朱自清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半年来胃病发作三次,骨瘦如柴……”而此前的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字。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此虽为精神上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

1948年8月10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为他的遗言。

清华大学邓以蛰教授对朱自清的悲惨遭遇发出抗议:举目伤心,此去焉知非幸事。一寒澈骨,再来不作教书人。冯友兰的挽联是:人间哀中国,破碎山河,又损伤《背影》作者;地下逢一多,心酸论语,应惆怅清华文坛。

朱自清以生命的代价维护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尊严。朱自清的胃病也是经历八年抗战之后中国学者的后遗症。

朱自清在胃病日趋严重的状态下工作,奉献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著作,最后的悲惨命运,让人慨叹。“青灯黄卷,焚膏继晷,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大抵如此。”

朱自清篇4

朱自清因病于北平逝世。朱自清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称赞不已。《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文章,品味着它们给人带来的完美感受,那滋味在心底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欢迎阅读!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1春夜喜雨,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听着窗外似有若无的雨声,手捧一本《朱自清散文集》,细细品味。已记不清是多少次再读《背影》了。上小学的我并不能完全体味其中深意。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书中父亲提着橘蹒跚的背影,已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根敏感的琴弦,一经拨动,便会引发我无限的感慨。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所感动,情不自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

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发现普通的父亲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动作。而这恰恰触碰到了我心里某个最敏感的部分,让我联想到我的父母,细腻的情感绵绵不绝,汇集成一条温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缓缓流过。

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现在细细回想起来,爸爸不知为我花了多少心血,而爸爸却不辞劳苦,从无怨言。忘不了,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爸爸悄悄地来到我的房间,帮我盖好被子,见我睡得那么香时,才放心地离去;忘不了,当我遇到难题时,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分析,一直到我弄懂了为止;忘不了,每天我上学离家时,爸爸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我要注意安全,路上小心;忘不了……

记得有一次我发高烧,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四十度的高烧使

我神志模糊,几天粒米未进,靠吊针熬了过来。爸爸和妈妈昼夜不停地看护我。在他们无微不至地照料下,我的病一天天好转,爸爸,却消瘦了。望着他那疲惫不堪的样子和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我感到了父爱的伟大,我的眼眶,顿时湿润了……爸爸的爱,犹如冬天的旭日温暖着我,更像是春雨般滋润着我!

爸爸的爱让我懂得了爱的伟大、无私和广博。使我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学会了感恩。

永远我都会记得,在我肩上的双手,风起的时候,有多么温热;永远我都会记得,伴我成长的背影,用父亲的岁月换成我无忧的快乐!

这里,我用一首小诗祝愿天底下所有的父亲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2读了《朱自清散文》确实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比起那些浮夸绚丽的文字,还是逼真、细腻来的深入人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潭荷塘月色揭示了思乡;“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父亲虽身老凄凉,但挺着微胖的身躯,艰难的给我买桔子,那虚弱的背影负载着父亲厚重的爱……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话用来形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是恰如其分。印象中,盈盈的月,朦胧的烟霭,碧阴阴的水,断续的歌声,微漾的醉,秦淮河美极了。就像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自己的情感交融其中。结合当时的背景,作者寄情山水,追求一时的宁静和一切均皆适度的生活情趣。但是泛舟途中出现的妓船,把他拉回到现实中,使他不能真正超脱,为她们“仍在秦淮河里挣扎”,为现实的黑暗而愤慨。于是作者眼里“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森森的水影、一星两星的灯光渲染了作者的心中凄凉。平静的文字下,隐藏了心情的起伏;真情的流露,铺垫了自己执着的追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读完《匆匆》后脑海中浮现出的论语。“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我们要靠的是自身能力而非守株待兔似的徒守成功。人生苦短,现实残酷,山不过来我过去,我们是主宰万物的精灵,我们有能力不让时间偷偷在眼皮底下溜走,我们有能力“把玩”时间,而非浪费时间。我们不会掩面叹息,我们会让时间折服于自己手中。

“盼望着,盼望着……”这样阳光的开头,给人心灵以不小的动力。这是一首青春的赞歌,从万物复苏,到动人春天,碧悠青草,花木争荣,和煦春风,由远及近,由视觉到感觉,把一顺带的景物自然的连接起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有的是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心灵上经过了洗礼,对这些诗美、景美、朴质美的文章更是爱不释手。“不虚美,不隐恶”的平淡中包孕了神奇。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3看不见华丽的装饰,却始终透着令人无法抵抗的魅力;只有朴素的笔墨,却绘出了最美丽、最有色彩的图画;虽然文字看似平淡无奇,却映出了最感人、最耐人寻味的意境……

这就是我读完朱自清抒情散文后最深切的感受。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淡淡的,朦朦胧胧的,但就是这平凡的语言里,却散发着一股强大的魔力,吸引着你去追逐作者的思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悲伤,一起愉快,一起愤慨,一起感受人间的美与丑——朱自清不是在写情,而真的是在抒情。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或感叹自然或感动社会或悲叹残酷或聆听美丽……

前不久,我刚读完《背影》,在感动文中的父亲时,我也看到了我的父亲、看到了全世界的父亲,朱自清为全世界人绘出了父亲真实的“背影”:有点苍老,但却充满了对儿女真挚的爱!可以说,从开始读一直到读完,我的眼睛始终是湿润润的,泪水沾湿了书本,但这并不使我奇怪。是的,因为我相信,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早已在无形中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潸然泪下了。

如果说,你想真正体会到朱自清抒情散文的优美,就一定要读一下《荷塘月色》。作者用一支神奇的笔,蘸上糖浆做的颜料,在画布上尽情挥洒,灵感如泉水般源源不断,涌到了画布上,变成了一幅又一幅甜美的图片。是的,是甜美的,甜甜的,美美的,视觉、嗅觉一块儿享受。我想,这应是《荷塘月色》最大的特点。

说到画画,朱自清可是一等一的高手,他用文字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或浓或淡或暖或冷的色调,以及画家无法涂染的情的色调。就说《绿》吧,“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幅画,画上梅雨亭的绿——由好多好多美丽、活泼的形象组成,柔柔的、亮亮的,鲜润鲜润的。这样的绿是无法与之匹敌的,再高明的画家也肯定无法画出它们的神韵来。因为这是作者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后用不寻常的自然情画出来的。

朱自清的散文,字字句句都在抒情,在字里行间,都显出了一种严谨而自然的情,也让人一读朱老先生的文章就陶醉了。

情贯穿于朱老先生的文章之中,情就像一根绳,把词句串在一起;情又像一壶水,把文章的污浊冲洗干净;情还像一滴糖浆,放在言语中,使人倍感甜馨……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4有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要摘抄5段写景文章。当我抄完后,惊奇地发现:5段文字中,有三段是朱自清的文章。这让我对朱自清产生了好奇,朱自清有这么强的写景能力!我赶忙拿起了《朱自清散文集》读了起来。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春》、《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绿》等等佳作名篇数不胜数。每读到朱自清的文章,都会有一种清新典雅,柔顺细腻之情,让人从久违的城市的混沌的空气里摆脱出来,从而让人有一种乡村感,又好像有一种原始的,清新的感觉,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春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季节,但往往又会给人带来焕然一新惊喜的。在描写春天的文章长廊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独一无二的语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进我的心里,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我似乎感觉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吹面不寒杨柳风。”从中,我能感觉到,风是多么地温柔呀!像是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一样,而且在空气中还夹着清新的土味、酝酿着淡淡的花香。

要是能漫步在这种仙境般的美好春光里,一定是舒服极了,惬意极了!此时此刻我真是希望能穿越时空,到达这么美、还充满了诗意的春天去啊!朱自清给春天的鸟,“恩赐”了一个美妙的嗓子。“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唤友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着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样的境界,就像在奇妙的童话世界里似的。但是,即使鸟儿的天赖之音再好、再美,也比不上那新春的雨水呀!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是最适合放风筝了。朱自清在春天看到了一个热闹的场面,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人们都以欢笑和努力,满心欢喜地迎接着春天,迎接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一直为现在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春天,是希望的种子、是生命的开始、是美丽的象征。我从朱自清写的《春》中,看到了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人们在努力地工作着、奋斗着,从希望的春天开始,为我们的世界多添一份光彩。请大家就从现在做起,憧憬着我们的未来,一起来为明天而努力吧!

朱自清真不愧是一代文学大家!可以说,没有他,中国的现代散文就不可能这么灿烂。我读了他的文章,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让我受益匪浅,真是饱餐了一顿美味的文学大餐。

朱自清文章读后感600字左右5冬天来了,我总想抱着朱自清写的书,静静的坐在窗台下,慢慢地在那字斟句酌,细细品尝。每每此时,我都像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暖身,暖心,温暖我的整个世界。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就如叶圣陶说:每回读佩炫兄的散文,我就想起倾听他的闲谈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做高深而情趣盎然。记得他曾经写春天时有几段特别优美句子。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刚读完这几段,感到身体又凉又热,凉是来自朱自清细腻通透的笔风,热是来自朱自清那份热爱生活的执着。就像儿时临睡前妈妈在耳边的呢喃,又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的拥抱……

朱自清先生那细腻的感情,就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春雨,无时不在,又如他最的《背影》有这么精彩的一段。“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至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于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到,我身体平安,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读完这篇文章,有多少人不泪沾衣襟?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星期的事,奶奶的腿一直不好,如今,腿也肿得厉害,行走亦越发吃力。因为我的`老家在湖北的山区。交通一直不便利,她也一直呆在老家,哪儿都不能去,奶奶经过亲朋好友的帮忙住进了医院,爸爸因为要照顾我,回不去,只有妈妈回家照顾奶奶,奶奶经过检查确定要进行大的手术,有一段时间,爸爸一拿起电话都是说,还疼不疼啊,医院食堂的菜好不好啊,手术那天更是如坐针毡,没到此刻,我都仿佛看到奶奶那佝偻的背影,无奈的心,同时我也能理解作为儿子的爸爸当时焦急。迫切的心,毕竟孝顺的美德就是应该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就是我读完《背影》后,在我心里永远留存在的东西,这一爿温暖的背影,就像一股暖流时时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涌动,我爱你们,我的亲人,我爱你们,美丽的世界!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永远都是这么朴素而富有温情。

朱自清篇5

关键词:朱自清 新诗 中国新诗十年

朱自清先生的诗文和他的品性一样,都如同他的名字――清。他的散文早已斐声文坛,为千万读者所喜爱。《荷塘月色》的清新、《背影》的深情历来受到众多评论家的赞誉,被选为各种语文教材的范文。相对于他的散文,朱自清的新诗,广大读者可能会稍觉生疏一些,本文拟谈一点笔者阅读朱自清新诗的心得和感受。

朱自清先生自小天资聪颖,性格沉静又刻苦好学;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里是好孩子,他是朱家的长房长孙。他的祖考两代都是读书人,又曾在地方上做过官,对他寄予厚望;对他的教导也颇为严格。成年后的朱先生俨然一位谦谦儒者,温雅敦厚,受人敬爱。1916年,18岁的朱先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北大学制六年,两年预科,四年本科。他学业成绩优异,预科只修了一年就升入本科,本科也只修了三年就提前毕业了。毕业后,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举荐他和他的同学、挚友俞平伯先生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以后他又先后到台州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温州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和著名的浙江春晖中学以及上海中国公学任教。在浙江、上海数年执教,朱自清与著名教育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诸先生相识并结下深厚的友谊。1925年朱自清应聘到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执教。1930年出任该系系主任。1932年欧游返校后,时任校长梅贻琦先生正式任命他出任系主任。

朱自清先生在北大攻读时正值蔡元培先生执掌北京大学。当时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蔡先生是一位极其开明的学者,他对北大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特别是他提出了“兼容并包”的著名办学理念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实践,北大一时间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朱自清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是积极热诚的。1919年他的新诗处女作《睡吧,小小的人》就被《时事新报・学灯》发表。次年他将它收入他的新诗集《雪朝》,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后,他又陆续发表了许多新诗。朱先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学并不一概否定。在他的多种文论中从来没有对于传统文学的偏颇评论,更没有对不同见解的轻率调侃和恶意挖苦;都是平等地、谦逊地陈述自己的意见,以理服人。事实上他在创作新诗的同时也在写旧体诗。从内心深处到公开言论,谦谦儒者朱自清的确是“兼容并包”的。

朱自清先生执掌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后,首先开设并讲授“中国新文学研究”“诗”和“歌谣”三门课程。1935年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回顾了中国新诗运动十年的历史。他1931年的《论中国新诗的出路》和1936年的《新诗的进步》正好为此《导言》作注,朱先生认为,“诗界革命”的启蒙者是梁启超、谭嗣同、夏尊佑诸先生。认为是他们于清朝未年首先提倡“诗界革命”。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只能在新诗中写进“他们的政治哲学并引用西籍中的典故”。稍后黄遵宪先生则进一步提倡“用俗话作诗”并“试用新思想和新材料”。他们的努力虽未取得革命性的成果。但在观念上却给后来的新诗运动“予很大的影响”。1919年胡适先生发表了《谈新诗》,提倡说理的诗,主张音节全靠语气的自然节奏和用字的自然和谐,平仄是不重要的;“用现代的韵”“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当时《谈新诗》“成为诗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胡适先生后来又提倡“诗的经验主义,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不注重想象。于是写景诗盛行起来,是新诗的新进步”。《谈新诗》发表后说理的诗“成了风气”。用比喻说理,稍觉“缺少余香与回味”。1921年周启明先生翻译了日本的短歌与俳句。同年冰心女士出版了小诗《繁星》,她说是她与弟弟冬日围炉,读泰戈尔诗有感而作。次年她又继续出版了《春水》,1923年宗白华先生发表了小诗《流云》,都是“以诗说理”。中国诗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告白恋情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更是没有。但这时期“新诗做到了‘告白’的一步”。《流云》问世后,小诗渐少,新诗也“中衰”了,不过却有“一支异军突起于日本留写界”,这便是郭沫若先生,他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情,在自我表现。”他给新诗带来了两样新东西:“泛神论”和“反抗精神”。

新诗十年来一直与西洋诗形影相随,这是历史的必然,无可厚非,王力先生在讨论新诗格律时说西洋诗完全不讲韵脚也不拘诗段中诗行数是否整齐和诗行中音步是否整齐者为绝对自由诗,不全如是者为相对自由诗。朱先生则将与此两者相类似的中国新诗统称自由诗。清末民初,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这时期的中国新诗自然要受到西洋诗的影响。王力先生将那些明显带有西洋诗韵律色彩、书写形式的中国新诗叫做“欧化诗”。

胡适先生在《谈新诗》里说,新诗音节“全靠语气的自然节奏,平仄是不重要的”“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事实上早期新诗总觉难于吟咏,更难背诵。古人读诗讲究“吟咏情性”,新诗就难免受到质疑,甚至否定。梁实秋先生说,这时期的诗“注重的是白话而不是诗。”就在新诗走向中衰的时候。1926年4月1日闻一多,徐志摩等六位先生创办《晨报・诗镌》,后来又创办了《诗刊》,他们要为新诗“创格”,要发现“新诗的格式与音节”,闻一多的理论最为详明。他主张“节的匀称”“句的均齐”,主张“音节、重音、韵脚”。他说:“诗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先生试用了许多西洋诗体,都很成功。最成功的是无韵诗和骈句韵体。他们的理论和实验对诗界的影响很大。在《晨报・诗镌》之前,刘半农先生就主张“破怀旧韵,重造新韵”“增多诗作”“自造、输入他种诗体、别增无韵诗体。”后来赵元任先生作《国音新诗韵》,陆志韦先生认为:“长短句是最能表情的做诗利器。”他主张“舍平仄而取抑扬”和“有节奏的自由诗体和无韵诗体。”那时《国音新诗韵》还没问世,他据王璞先生的《京音字汇》将北平音合并为二十三韵。可惜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引起许多同行的关注!

留法诗人李金发,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还有戴望舒、姚蓬子诸位先生,他们仿英、法象征派诗人作诗,表现自己的某种感觉或情感,或幽微,或朦胧,属于象征诗。

新诗十年,像许多新诗作者一样,朱自清先生也在中国新诗的大花园里勤劳地耕耘,奉献自己的才华。他的诗作独具匠心,表现了他特有的风格――清。他的处女作《睡吧,小小的人》发表于1919年2月。“睡吧,小小的人。/明明的月照着,/微微的风吹着――一阵阵花香,/睡魔和我们靠着。/睡吧,小小的人。/你满头的金发蓬蓬地覆着,/你碧绿的双瞳微微地露着,/你呼吸着生命底呼吸。/呀,你在月光里了,/光明的孩子,――爱之神!/睡吧,小小的人。/夜底光,/花底香/母底爱,/稳稳地笼罩着你。/你静静地躺在自然的摇篮里,/什么恶魔敢来扰你!/睡吧,小小的人。/我们睡吧,睡在上帝底怀里;/他张开慈爱的双臂,/搂着我们;/我们安心睡吧,/睡在他的怀里。/睡吧,小小的人。/明明的夜照着,/微微的风吹着――一阵阵花香,/睡魔和我们靠着。”这首诗没有追求每段内行的整齐和每行内字的整齐,但却十分注重韵脚,甚至书写格式。诗的首末两段二、四两行的轻音着字与其前面的重音字“照”“靠”构成西洋诗韵的“阴韵”相押,属于西洋诗律的外加律;第二段首、末两行“人、神”相押,是为西洋诗韵的遥韵;第三段二、三两行“光”“香”相押,五、六、七三行“你”“里”相押;第四段三、四两行“里”“臂”相押,为西洋诗韵的“随韵”,而与末行成西洋诗韵的遥韵相押,又五、六、七三行“们”“唇”相押,亦为西洋诗韵的“随韵”。各段首行与题目相呼应成西洋诗律的“叠句”,首、末两段整体相叠,增强了吟咏效果。每段首行左移,取西洋诗书写格式,也觉错落有致。这诗以西洋诗的“相对自由度”为美,属中国新诗中的“欧化诗”。诗人妙笔生花,描绘了西洋画“sleep,little one”在他宁静的心灵深处激起的涟漪,温柔祥和;抒发了他对“上帝怀抱”的向往。《满月的光》创作于1923年6月:“好一片茫茫的月光,/静悄悄躺在地上!/枯树们的疏影,/荡漾出她们伶俐的模样。/仿佛她所照临,/都在这般伶伶俐俐地荡漾;/一色内外清莹,/再不见纤毫翳障。/月啊!我愿永远在你的光明海里,/长是和你一般雪亮!”全诗仅一段,诗行也长短不一,像西洋诗的“参差诗”,但用韵玲珑精妙,前四行中一、二、四三行“光”“上”“样”互押,象西洋诗的“波斯韵法”,其实也与中国旧诗五绝七绝的韵法一样。后六行中五、七、九三行“临”“莹”“星”相押,六、八、十三行“漾”“障”“亮”相押,属于西洋诗韵的“交韵”。首行亦右移,也取西洋诗的书写格式。这首诗也与西洋诗的相对自由诗类似,亦属中国新诗中的欧化诗。茫茫的日光“躺在地上”。枯树的“疏影”,在诗人肃穆的内心幻化成伶俐的“荡漾”。万物的倩影也在“伶伶俐俐地荡漾”,真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色内外清莹”,诗人也“羽化而登仙”了。《人间》创作于1922年5月:“那蓝褂儿,草鞋儿,/赤了腿,敞着胸的朋友/挑副空的箩担来了。/他远远地见着―/见了歧路中彷徨的我;/他亲亲热热地招呼,/“你到哪里?”我意外地听他,/迫切地答他时,/他殷勤勤指点我;/他有黑而干燥的面庞,/灰色凝滞的眼光,/和那天然的粗涩的声调。/从这些里,/我接触着他纯白的真心。/但是,我们并不曾相识。/她穿的紫袄儿,/系的黑裙儿,/走在她母亲的后面。/她伶俐的身材,/停匀的脚步,/和那白色的脸儿;/端庄,沉静,又和蔼的,/妙庄严的脸儿:/在我车子过时,/一闪地都将收入我的眼底。/那时她用融融的眼波/随意地看我;/我回过头时/她还在看我:――/真的,她再三看我。/从她双眼里,/我接触着她烂漫的真心。/但是,我们并不曾相识。”全诗几乎分为相互完全独立的两段。它既无段与段、行与行的“均齐”,也没有韵脚,但它有“语气的自然节奏”和“用字的自然和谐”,犹如西洋诗中的“绝对自由诗”,也就是中国新诗中的“白话诗”了,其第一段刻画了一位劳苦庄稼人的善良和直率。朱自清在《新诗的进步》一文中说:“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因它不像旧诗是出于对穷人的怜悯,而是出于对劳动者品德的赞美,也就是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倡的“劳工神圣”。这首诗的第二段应该属于情诗,表现的“不一定是实生活”,只是诗人瞬间的一种微妙的心绪,想象自己为情人而已――“我们并不曾相识”诗的末段这样说。《沪杭道上的暮》创作于1922年:“风澹荡,/平原正莽莽,/云树苍茫,苍茫;/暮到离人心上。”这是当时流行一时的一种新诗形式――“小诗”。它“以诗说理”,是所谓“哲理诗”。全诗只四行二十字,四行通词中的小令,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上的惆怅心情。《挽歌》创作于1923年4月:“云漫漫,骚,/人间路呀,迢迢!/这隐隐的,/是你的遗踪?/那渺茫茫的,/是你的笑貌?/你不怕孤单?/你甘心寂寥?为什么如醉如痴,踯躅在那远刁刁荒榛古道?/天寒了,/日暮了,/剩有白杨的萧萧。/我把你的魂来招!/“尧深呀,/归来!”/尽有那暮暮朝朝,/够你去寻欢笑。/去寻欢笑!/高山上,有着好水;/平地上,百花眩耀;/日月光,何皎皎!/更多少人儿,/分你的忧,/慰你的无聊!/“尧深呀,/归来!”/为什么如醉如痴,/徘徊在那远刁刁荒榛古道?/仰头――/苍天的昊昊,/低头――/衰草的滔滔;/呀!我的眼儿焦,/你的影儿遥!/呀!我的眼儿焦,/你的影儿焦!”朱自清在此诗的题记中写道:“昨日读了《楚辞・招魂》更恻恻不能自已。因略参《招魂》之意,写成此歌。”《招魂》作者一说是屈原,一说是宋玉;是谁对谁招魂,是招生魂还是招亡魂,说法也不一。不过认为是屈原为招楚怀王之魂而作的学者较多,也较令人信服。《招魂》分三部分:引言、招辞(正文)、乱辞。引言阐明招魂的动机。招辞是上帝与巫阳的对话,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是全诗骨干。“乱辞”道出作者的本意。朱先生的《挽歌》是悼亡而非招魂,故仅仅是“略参《招魂》而已”,《挽歌》的题记取代了《招魂》的“引言”,也兼有“乱辞”的功能。从首行右移、语意和语气看,《挽歌》全诗应分三段。其第一段借鉴了《招魂》中外陈四方之恶的阐述,只是没有也不需要那些阴森恐怖的描写,而仅叙述诗人心中亡者黄泉路上的寂寞和凄凉。《挽歌》第二段借鉴了《招魂》中“外崇楚国之美”的描写,只是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些关于楚怀王的豪华和奢侈的陈述,而是人间的美丽和温馨。因为是悼亡,《挽歌》此段还加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情呼唤。《挽歌》末段还着意写出了诗人对亡者的难以割舍的悲痛。从韵脚看,全诗主要押“ao”韵,有隔行押韵如西洋诗韵的“变韵”,有连行相押如西洋诗韵的“随韵”。第一段九行与第二段十九行为西洋诗律的“叠句”。而第一段十行与第二段二十行为西洋诗律的“半叠句”。第三段一行三行“半叠”,五行六行,七行八行对应相“叠”。这些“叠句”和“半叠句”给人撕心裂肺之感。1946年在昆明举行悼念李公朴先生遇害追悼大会上,闻一多先生万分悲愤地作了控诉性的发言。散会时竟又被当场刺杀身亡。闻一多是著名诗人和学者,也是朱自清的挚友。闻一多的不幸遇害,朱自清万分悲愤,乃于同年9月15日发表此诗于重庆《萌芽》第一卷第三期:“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原始人有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你自己,/遗烬里爆出新中国!”(《悼一多》)这首诗三段十二行六十七字,段和行整齐,格律更严,有如律诗。三段首句互叠,次句半叠,字字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无比悲伤和愤慨,每段一、四行互押、二、三行互押,构成了西洋诗里的“抱韵”。各段前三行五言,后一行七言(第三段后一行多一字,八言),精练犀利,各段首行末行左移,语气更为强烈,简直就是呐喊,感人至深。

朱自清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积劳成疾,于1948年病逝,享年51岁。朱自清过早离世的确是中国文坛的重大损失,他留给后人的新诗作品不算十分丰厚,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朱先生的新诗意境深邃,文字优美,而且字里行间处处能感受到他谦逊淡泊的人格魅力。至1926年6月24日朱自清先生写了134行长诗《朝鲜的夜哭》,这首诗更加注重韵律。此时中国新诗正走向“中衰”。朱自清的新诗也少见了。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选集(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王力.现代诗律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朱自清篇6

据《朱自清日记》,这位职员是清华图书馆二等助手王澍。

这种下台之际宁可自己当“恶人”的负责作风,非常难能可贵;事实上到这时候要“充好人”很容易,一般来说也不会受到什么批评。但朱先生不是这样的庸常之辈。

下台之际不惜当“恶人”的先例,古已有之。西汉宣帝时,京兆尹(首都的市长)张敞因为被别人的问题牵连,行将受到严厉的处分,很快就要下台了,但他仍然认真办公,命令手下的“贼捕掾”(负责公安的官员)絮舜办一件案子;絮舜觉得顶头上司就要滚蛋了,拖着不办,私自回家休息;家里人劝他还是要好好上班,他不以为然地说:“我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张敞得知后大为生气,这位“五日京兆”立刻采取行动,逮捕絮舜,追究他擅离职守的责任,定为死刑,并在自己离任以前予以执行。汉宣帝听到这件事,觉得张敞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很不错,从轻发落,只是免去他的职务,而不久之后又起用他为冀州刺史。

按汉朝的法律,絮舜并无死罪,而且他平时办事还是认真的,完全不该杀;他的问题在于一旦领导行将变动,就躺倒不干,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在这种时候,一般的“五日京兆”也就不去追究了,而张敞却出此辣手。他后来承认自己违背了法律,同时又解释说,絮舜其人“背恩忘义,伤化薄俗”,实属“无状”,这才“枉法以诛之”(《汉书・张敞传》)。封建时代法律很不健全,皇帝和高官往往在法外行事,这些当然都很不足为训;不过这里可以注意的是,在领导行将离任之际容易产生一段真空,颇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离任之际不做烂好人,不怕做“恶人”,这种负责到底的精神还是应当提倡的。

朱自清篇7

朱自清的《春》最短,包含标点符号,一共656个字。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来源:文章屋网 )

朱自清篇8

1.积累词语:酝酿、朗润、宛转、卖弄以及烘托等,并理解它们在课文里面的意思。2.流畅地朗读课文,并且理清课文的思路脉络。3.对课文进行仔细地揣摩,明确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与优美性等,尤其是比喻手法、拟人手法以及排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并且明确课文所用到的景物的描法等。4.感受作者字里行间喜爱春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1.学习课文里面的写作手法,例如:比喻手法、拟人手法、排比手法与衬托手法等。2.能够复述出散文中的五幅春景图。3.理解文章末尾三个比喻句的含义。

(二)教学的难点:对课文进行仔细地揣摩,明确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生动性与优美性等,尤其是比喻手法、拟人手法以及排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并且明确课文所用到的景物的描法等。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营造出一个温馨、美丽而且自然的春天,使学生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内容。2.朗读教学法:对语文的课文教学来说,朗读训练十分关键,要落实到教学的每个步骤里,使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与体悟,进而体会文章意境的优美性。

四、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用导入语引出新课《春》:同学们,大家都度过了十几个春天了,在大家眼中的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发言,各抒己见。)接下来,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对春天的描写是怎样的。

(二)介B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它的散文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春》大约写于1928~1937年间,朱自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没有其诗文初期创作那种淡淡的哀怨情调,而是对新鲜的格调与欢快的情绪进行鲜明的表现。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并注音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四)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播放录音)

1.对课文进行范读时,应该注意朗读时的语气把握、语速把握、语调把握以及重音把握等,并且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①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②请同学们按照行文的顺序将盼春、绘春与赞春划分出来。③《春》这幅风景画是由哪几幅画组成的?请描述每幅画所展现的内容。

(五)探究质疑

1.第一部分,在文中,作者迎接春天到来的心情是怎样的?文中哪个词语体现出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2.第二部分,当春天走到作者面前的时候,作者看到的是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①看到了山,水,太阳。描绘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②文章通过哪几个词语来表现春回大地时万物复苏的特点?

1)春草图:朗读或者齐读,并且对春草的特点进行思考,并找出描写春草特点的词语。(提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等)

①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更好呢?请说明理由。“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②作者为什么要将小孩的相关画面穿插到对春草图的描绘过程中?提示:小草与小孩子所具有共同点是什么?

2)、春花图:(自由阅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描绘了春天花的哪些特点?绘景时哪些词用得精确?哪些句子写的生动形象呢?

3)、春风图:(抽同学朗读)提问:

①议一议,在课文中,作者借助那几样事物来对风进行表现?②作者所借助的事物里,哪一种事物的描写最为详细?追问:用哪些词呢?

4)、春雨图:齐读课文的第6段,结合老师所投的影片里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

①文中是怎样描写春雨图的?②三种比喻手法如何从侧面对春雨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描写?

5)、迎春图:找学生来朗读课文的第7段自然段,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回答。

①前几幅是写景物,这幅写的是什么?②作者用哪些词句写人们迎春的心情?

(六)齐读文末三段。学生质疑,然后老师提问。

①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②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花枝招展”这个词怎样解释?③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健壮的青年”?

教师小结:这几个比喻十分贴切,而且表现力丰富,它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春天刚来到人间那种“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泼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强”的特性。将春的活力十分形象生动而且活灵活现地描写写出来,使主题得到了更好的深化。

五、课堂总结

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颂扬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前,去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春天。

全文由盼春、绘春、颂春到追求和春天一样美好的生活作为结尾。构思何等精巧,结构多么严谨。从这篇文章,还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的景色,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观其景,如闻其声,真是品尝不尽,其味无穷。

六、布置作业

上一篇:木兰诗范文 下一篇:租房合同样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