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研究范文

时间:2023-05-16 11:17:54

技术创新研究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动力机制 研究方法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让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方面,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的活动频率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和贸易等领域获得的国际化空间更加广阔。由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欠缺,参与国际化竞争对我国企业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

加入WTO使得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短板更加明显,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消耗生产资源为主导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渐行不通,我国企业要想实现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梳理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动力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能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初步研究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出自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熊彼特最初给出的创新的概念外延很大,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期获取更大的利润价值,这种“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和实现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他多次对技术创新动力进行了分析,但没有提出完善的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推进SAPPHO项目时,以熊彼特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对系统化的企业家创新模型――熊彼特创新模型I。然而,这个模型的显著缺陷在于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外生变量,从而导致其研究结论的说服力降低。1942年熊彼特进一步发展了其技术创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认为大企业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观点被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概括为熊彼特创新模型Ⅱ。

近代关于创新思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自然科学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源于三个方面:“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对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创新的研究逐步集聚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一个研究分支从熊彼特的广义创新概念中分化出来。

三、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一)技术创新概念界定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对技术创新的研究,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技术创新》指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是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我国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研究有不同看法。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等(1992)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在追求商业利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个涵盖了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国家经贸委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

(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美国曾经采用专利记分卡的形式对参与其技术产权市场竞争的世界各国企业进行创能能力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技术实力、专利数量、技术生命周期、科学联系和当前影响指数等。我国学者陈劲(2002)的研究认为,小公司往往能够实现突破性创新,而大公司一般习惯于渐进性创新,并从价值体系和资源分配两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识别方法。我国学者毛维青等(201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结构要素包括R&D能力、组织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五个方面。

(三)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Walton通过分析信息专家在技术创新团队中的重要性分析,认为信息专家通过其提供的专业知识,能有效帮助团队推进技术创新。这与King & Anderson(2002)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徐维祥(2002)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拉力主要是市场需求,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其主体性,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的持续性,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诱导是政府政策环境。李浩(2012)研究认为,知识价值的实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前提条件,学习型文化、组织距离、群体激励、知识差距和信任水平等影响知识价值转化的条件,间接对技术创新形成间接影响。

(四)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普遍认可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绩效。Bosworth & Rogers(2001)基于托宾的Q理论,研究了澳洲企业的科研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企业的科研投入与企业绩效正向相关。薛红志(2006)指出,企业推进突破性创新的主要措施包括鼓励员工自发创新,并将其制度化;结构分离和重点对待承担创新任务的组织部门;开展部门之间的合理化竞争。王同律(2011)认为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得到三种方式的增长:常规增长、超长增长和持续增长,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能给企业带来“隐性”的持续增长。

四、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国外主要形成了以欧美、俄罗斯和日本为主的三大流派。欧美派系以美国为首,在研究上讲究思维的自由性,把创新视为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的综合,如美国创造学奠基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的头脑风暴法;俄罗斯在技术创新上十分注重严谨和科学,他们认为创新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和组织有序的思维活动基础上的,这一点受前苏联创新方法研究第一人――阿奇舒勒的影响较大;日本的技术创新是在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其实用性较强,理论性和系统性显得相对薄弱。

我国技术创新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也从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向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方法转变,随着国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高校开设技术创新课程,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创新热潮正在逐步覆盖全国。梳理当前的研究,发现采用系统动力模型的技术创新研究颇多,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的许多影响因素难以直接量化,须借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五、述评

技术创新是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理论和实践较为丰富;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水平相对偏低,还处在丰富和完善阶段。但是,纵观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整体呈现出研究内容趋于同质化、研究方法较为缺乏、研究方法欠缺严谨、学科研究之间缺乏融汇贯通等不足之处。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原理显示,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塑造出资本的产出和形成机制,不能促进低端制造业的成功升级,就很容易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依靠模仿制造的发展模式逐渐受阻,日后的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强调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计军恒.2007.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价值增长及其评估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傅家骥.2000.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浩,韩维.2012.大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简介: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2篇

(一)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大致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科技企业大多是技术人员创办,初创期最需要起步资本,这个阶段需要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的介入。成长期以开发产品和进入市场为主要任务,最需要创业投资和生产条件,这个阶段需要创业投资和小额贷款的进入。发展期从创新链向产业链转变,以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主要任务,对于营销、经营和市场融资的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需要得到银行信贷、PE的帮助。成熟期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主要任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需求,需要运用资本市场、并购基金等方式支持其进一步发展。(本文来自于《南方金融》杂志。《南方金融》杂志简介详见)

(二)各种商业模式需要不同的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最主要的特征是掌握了一项或者多项先进技术,开发市场适用的产品,同时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能很好地实现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对于高端装备制造类企业,可以获得抵押贷款、租赁融资的支持;对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轻资产企业,能够通过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融资;对于科技企业“走出去”,可通过贸易融资、出口信贷、信用保险、境外项目融资等渠道融资。

(三)各个创新阶段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在研发阶段,投入主要是以企业投入和政府研发投入为主。在成果转化阶段,主要依靠企业投入、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在产业化阶段,一般的市场性金融开始介入,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逐渐成为主流,包括民间资本的进入。

(四)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功能。除了上述融资功能以外,金融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还有资源配置功能。如在项目选择上,金融通过有专业技能且受到收益激励的金融家挑选出最具市场前景的潜在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资源整合上,金融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包括产业链整合、市场开拓、规范公司治理、提升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增值服务。同时,通过特定的风险收益结构安排,分散金融家的投资风险和企业家的创业风险①。此外,金融通过监督激励,促使金融家以自利的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二、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实践

(一)科技金融工作机制与投入机制逐步建立,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一是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各级科技部门和金融部门创新合作方式,建立多层次工作机制。科技部与“一行三会”建立部行(会)合作机制,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地方科技部门、国家高新区与金融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如广东省科技厅与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开展了全面合作;乌鲁木齐市科技局与多家银行、产权交易所和担保机构建立了银政企合作平台。二是科技金融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北京、宁夏贵州、江苏、云南、四川等地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改革,设立科技金融计划(专项)、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成果转化资金等,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科技金融工作。如贵阳市在科技计划体系别增设了“科技金融计划”,主要用于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科技信贷专营和配套机构的引导资金以及科技金融专项补助等方面,2011年专项资金规模达3000万元,2012年增至4381万元。成都高新区设立涵盖天使投资风险补助、创业投资基金、股份制改造补贴、上市奖励、贷款利息补贴、贷款担保费补贴等专项资金,构建为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提供不同融资工具组合的“梯形融资模式”。三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2011年以来,中央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②。各地为使中央层面的政策落地,结合地方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条件和特点,制定大量政策,不断优化科技和金融结合环境。如苏州就密集推出十几项政策,范围涵盖银行、资本市场、保险业、中介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陕西省以立法形式在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中明确科技金融相关内容。

(二)科技金融各领域进展突出。一是创业投资保持健康态势,天使投资快速崛起。2012年,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达1183家,管理资本总量达3312.9亿元,当年投资318.5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入20.6亿元,通过阶段参股方式,投入12.09亿元资金参股46家主要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累计募集资金77.4亿元,带动地方设立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超过260亿元,间接带动社会资本规模超过1400亿元。天使投资正在逐步成为推动创业的重要力量,各类天使投资平台、天使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协会以及天使投资人表现活跃。各地纷纷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弥补和分担早期和前端投资风险。如江苏省天使投资专项首期2亿元,主要向已投资种子期或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天使投资机构提供不超过首轮投资额30%的风险准备金,并要求地方按照20%给予配套;长沙高新区设立规模1亿元的湖南省麓谷天使投资基金。二是政策性金融和专营机构的创新支持力度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方式不断完善。截至2012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累计发放科技贷款2674亿元,余额达188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447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200亿元。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专营机构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6个试点地区设立了60余家科技支行,贷款余额近300亿元;江苏省批准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44家,实现了省辖市和省级以上高新区两个“全覆盖”,已开业的33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2171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09亿元。中国农业银行江苏分行根据新兴产业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不同客户的风险特点和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中国光大银行推出股权服务全程通业务,采用“商业银行+托管银行+投资银行”模式,以股权服务平台为中心,通过“股权融资+股权转让+股权托管”三大服务层次,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特点对银行传统信贷、股权服务、投资银行服务等资源进行整合,并提供相应的综合金融服务。三是资本市场加大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力度。在开设中小板、创业板的基础上,科技部门与证券监管部门优化科技成果入股制度环境,制定《关于支持科技成果出资入股确认股权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入股企业上市和新三板试点扩容,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现有挂牌公司达262家,且全部为科技企业③。2012年以来,挂牌公司定向发行28次,发行2.06亿股,融资金额8.997亿元。创业板市场稳步发展,335家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328家,其中296家公司拥有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7132件,138家公司承担火炬计划项目,32家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2007-2012年,共发行12只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额达48.02亿元;发行75只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额达195.14亿元。2012年5月,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全年发行79只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额达88.23亿元。同年6月,苏州高新区成功发行全国首只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四是科技保险取得新突破。科技保险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科技保险服务科技企业5600余家,风险保障金额达7300多亿元。中国人保财险在苏州设立全国首家科技保险支公司,阳光财险、国泰财险、太平财险等六家保险公司联合交通银行苏州分行成立第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共保体,银行、保险、保险经纪等金融机构联手提供创新的集成金融服务。贷款保证责任保险、自主创新产品的首台、首套保险等新险种成为发展方向。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首台(套)保险机制逐步建立,2012年又设计关键技术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和专利执行保险两个险种,进一步满足科技企业的风险需求。同时,中关村还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及贸易融资试点,已累计提供超过200亿元的信用保险额度和10亿元的贸易融资额度。上海、江苏、宁波等地试点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取得了较好效果。2013年上半年,保险业共帮助6.6万户小微企业获得368.1亿元贷款资金;保单质押贷款余额达1001亿元,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有效盘活了存量资金,满足了小微企业的需要。

(三)科技金融综合创新不断涌现。一是综合金融模式推出新业务。如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的选择权贷款、大部分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财务顾问业务、深圳高新投推出的担保换期权、连城资产评估的“评估+担保”模式、东方集成的“仪器经销+科技租赁”模式等。二是业务链条细化分工。银行在内部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团队)。成都高新区实施统借统还等助贷方法。以数银在线等规范的贷款中介为代表的助贷机构等。三是产品设计精细化和结构化,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抵质押物品种增加。2012年我国专利、商标、版权全年分别实现质押融资141亿元、214.6亿元和27.51亿元;杭州系列“中小企业集合债权信托基金”的行业细分、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的“风险-收益”分层和引入保护措施等。

(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快速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专家咨询服务系统、科技金融专业投融资机构等。目前全国已有26家不同类型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成都、武汉、天津等地正在联合组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2009年科技部、银监会启动科技专家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项目评审工作,并建立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项目科技专家咨询系统,目前专家咨询系统共有2695名科技专家,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下属科技支行已经向系统内专家开展多项咨询。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等地分别成立了专业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机构。中新力合、阿里金融、全球网、融资城等社会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蓬勃发展。

(五)科技金融区域特色逐渐凸显。北京中关村建设“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九部委会同北京市政府联合出台《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对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具体工作部署予以明确,针对科技企业多元化的有效融资需求,探索形成“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武汉东湖高新区打造“资本特区”,从加大政策引导、集聚金融资源、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上海杨浦建设“科技金融功能区”,通过制定科技金融发展规划,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要素市场集聚,建设服务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三、金融支持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现有金融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目前,科技企业融资过多依赖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银行信贷融资属于风险厌恶型,而众多的科技企业风险大,难以达到银行的传统信贷门槛,金融市场组织、产品、服务与科技企业成长规律不匹配。同时,由于受相关税收政策不完善、将国有创业投资基金纳入一般性经营资产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创业风险投资过度集中于企业中后期投资,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不足。此外,境内资本市场上市门槛未充分考虑创新创业特征,导致部分高科技、新兴产业、新商业模式企业难以获得直接融资。

(二)财政科技投入对金融资本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综合来看,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投资的杠杆放大作用,二是政府增信作用,三是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四是为金融机构分担风险。目前,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主要布局在国家科技计划,并且支持方式大多为无偿资助,这种组织机制和投入方式对银行等金融资本的引导不够,缺乏增信手段,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弱,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能力较弱。由于对企业亟需的科技金融平台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对市场化运作的服务平台缺乏有效引导,现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商业综合解决方案能力较弱,从而导致面向科技企业的担保与再担保体系、信用体系、科技成果投融资信息服务体系等中间环节缺失,覆盖面较窄,服务功能弱化。

(四)科技企业信用体系有待完善。部分科技企业习惯于作坊式生产,满足于自有资金的缓慢积累,不擅于利用金融的力量整合资源。一方面是融资成本较高,许多科技企业不愿意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科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缺乏透明度,信用意识淡薄,金融机构所掌握的科技企业信息不规范、不充分而导致不敢支持。归根结底是科技企业信用体系较为薄弱。

(五)科技金融人才队伍缺乏。科技金融对人才要求非常高。作为一个合格的科技金融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敏感的商业天分,而且需要具备发现科技项目潜在商业价值的能力。从我国发展科技金融的过程来看,与筹集资金相比,缺乏一支懂科技、懂金融、懂企业运作的科技金融人才队伍,是科技金融业成长速度过慢的主要瓶颈。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体,也是科技投入的主体,亟需建立紧密围绕科技企业需求的投融资体系。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组织,大力发展科技银(支)行,引导商业银行开发适合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金融业支持科技的信贷投放;扩大科技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规范和引导创业投资向企业发展前端和早期投资;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创新金融工具,通过配套服务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二)利用财政资金盘活金融资源。增加科技金融引导性投入,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方式,带动增量资源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规模,通过研发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探索新的财政引导方式,利用后补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手段,创新国有资本运营管理,盘活存量资源,带动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三)健全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健全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信息网络建设,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增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性投入,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金融机构等,搭建多元化、多种类、多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培育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服务功能和投融资平台作用。

(四)推进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科技金融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科技企业对融资的认识;鼓励科技企业完善公司治理与财务结构,加快企业改制与上市进程;依托国家高新区开展科技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建立健全适合科技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环境。

(五)培育科技金融人才队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培养打造科技金融复合人才,不仅要遵循科技创新的自身规律,也要熟悉各种金融工具;不仅要了解银行金融工具特点,认识了解风险投资工具特色,也要学习掌握保险等众多金融工具特质;不仅要善于使用直接政府投入,也要学会运用间接政府投入;不仅能够利用政府资源,更要提高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集聚各种科技创新要素与资源的能力,熟悉与各类金融工具对接的技巧。可行便捷的途径之一,是金融机构多招聘有工科背景的人才,使他们能够在银行体系内发挥作用,更好地推动金融创新,服务于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创新模式

1、引言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IT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更是成为了一个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命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提高企业产品中的技术含量,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早已确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巩固,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这对于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与国外的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的技术型企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且缺乏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根据对我国传统企业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都是采取简单的仿造进行产品的研发,然而,这种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2、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在针对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其次是企业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发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1)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技术创新不仅决定着企业技术发展的具体行为,同时对于企业的命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的贯彻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当属日本企业,其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模式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在与欧美企业的竞争过程中,日本企业选择将技术创新的思路主要集中于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方面,即通常所说的技术融合的创新思路,其在对欧美技术产品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同时加入了本国的元素,使得其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这些技术创新思路都为日本企业的快速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以目前的智能手机研发为例,智能机的快速崛起和发展给手机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然而,在智能机的研发过程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那就是智能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十分快,而且对于外观和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技术创新的模式在智能机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对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研究发展,虽然我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巨大,但是其在整体性能和技术创新层面与国外大品牌还有着较大的差距,针对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想使得我国的智能机在整个国际化竞争中获取优势,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创新的模式建设,要加大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并且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的技术发展路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获得长远发展。

(2)企业发展发作用于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需要对其他企业的率先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和借鉴,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所不同,导致了企业的研发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因此可以说,无论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哪一种创新模式,对其技术能力研发能力都有着很大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具有独立开发能力的企业更是如此,同时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持。在进行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合理评估,要根据企业的研发能力选择较为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模式对于企业的研发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企业研发能力判断不准确往往会导致企业选择错误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第二,要根据企业的资金能力进行选择。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高科技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然而这部分资金投入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资金投入能力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模式;第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发展进程对于技术创新同样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在小型企业中容易产生一些技术层面的新思路和构想,然而在一些大型的企业,由于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技术创新能力被无情剥夺,对于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3、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根据对我国目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发展,其技术创新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即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以及合作创新。

(1)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即企业进行率先的技术创新,在一种缺乏技术引导的情况下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其主要依靠的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关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攻关和研讨,并且最终完成技术成果的商业化生产的过程。自主创新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泄密风险,然而资金和技术实力是自主创新面临的重要难题,这主要是由于自主创新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企业具备进行自主创新的技术实力,还包括后期的拓展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门槛。

(2)模仿创新。模仿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与自主创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采取的是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跟踪和,然后企业通过引进整套的技术设备,并且在此基础上组织本企业内的相关技术人员技术进一步的技术创新,结合实际的需要进行技术的完善和再次创新。通常情况下,模仿创新对于中小型企业较为适合,这主要是由于其较低的技术创新危险和成本决定的,然而,模仿技术创新模式的一个很大弊端就是企业需要被动的接受技术先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目前模仿创新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许多大型的技术创新性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3)合作创新。合作创新主要是企业通过与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合作的方式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主要的经济学原理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采用合作创新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实力,推动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采取合作创新的模式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和风险,而且还可以有效缩短企业技术创新的周期。

4、结束语

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的实力,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技术开发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永红.中小企业技术合作创新模式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7年10月

[2]张世君.论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关系及技术创新模式[J].特区经济,2007年01月

作者简介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4篇

比较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

(一)模型概述

1.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该种模型着重点在于由具体大的技术创新过程出发,将其中的成本与收益数据有效收集起来,通过运用辅助工具,及时找出企业技术创新审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技术创新能力审计模型。该种模型是在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审计企业是不是具有相应的优势利用以及技术创新资源转化、获取有效的外界资源信息等等能力。

3.技术创新绩效审计模型。该种模型的特点为针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绩效指标实施合理研究,譬如说投入产出的时间、数量以及效益等等数据指标,这些数据信息具备有较强的可比、可控以及容易获取的性质特点,能够将更为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企业技术创新审计。

4.技术创新综合审计模型。该种模型在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跟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所涉及的营销、人力以及财务等等职能部门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相较于上述三种审计模型来说,该种审计模型更为全面,具备有较强战略性,涵盖有过程数据、各类投入产出指标、创新能力、外界资源供给、行业生命周期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情况信息,在众多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中较为适用。

(二)比较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比较多,其在各国、各行业之间有着各不相同的使用状况。上述四种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设计角度不尽相同,各自有着自身优势。第一,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比较注重对于技术创新过程所实施的研究,其具体特征为跟常规的标准化模式较为符合,理解容易,可是由于行业间以及国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该种模型未能普及使用;第二,技术创新能力审计模型的着重点在于对能力的评价,涉及有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是其的审计内容欠缺统一性,各个学者针对创新能力所给出的标准则是大不相同的;技术创新绩效审计模型主要是在数据化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绩效指标分析,所产生的结果具备有较高的可靠性以及较强的反馈性,但是该模型同样欠缺统一的标准,因此导致研究较为繁杂;第四,技术综合创新审计模型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广,研究企业外部环境跟内部的创新过程,整体性较强,可是由于所涉及到的内容太多,使得实际工作量较大,相对麻烦些。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5篇

>> 校企联合的合作技术创新探析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基于知识发酵理论的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机理研究 基于技术创新的校企联合研究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分析 校企合作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信息化时代校企科技合作助力技术创新的策略 信息化背景下校企科技合作助力技术创新的策略 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校企深度合作研究与探索 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 专利信息视角下的地方校企技术合作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 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校企合作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1]史江涛.沟通氛围对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1-150.

[12]张文强.中国产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41-146.

[13]戴魁早.垂直分离、技术创新和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11.

[14]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J].Foreign Affairs,1993(3):22-28.

[15]王琦.文化自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9-30.

Research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Data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Deng Zhihong

Abstract Ess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li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hard and soft technology. Each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ubjects can, through resource sharing and knowledge sharing mechanisms, carry out a lateral, ope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rough network.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empirical study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lated to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a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 on talented investment, technology investment,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conducted by relevant enterprises, but it fails to successfully enable the enterprise to transform new technologies to economic benefits, enhance profitability and increase product values. In this regard, the schools, the governments and the enterprises can collectively buil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s, improve a security and service system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focus on integration with cultures of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ed at the vocational schools, which should be the paths to enhance the achie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6篇

多年来,国家对纺织业R&D经费投入保持一定比例,强有力地促进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但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影响了原始创新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活动。政府通过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制定科学的创新规划,进行科技宏观管理;协调有关部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实现有效合作,提高创新效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不断完善和建设创新服务体系。因此,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调控,可实现各个创新要素的协调工作,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

分析表明,要加强纺织科学技术学科R&D课题经费的投入。如表5所示。表5 2010年高等学校纺织科学技术学科R&D课题情况R&D课题数(项)投入人员全时当量(人年)投入经费(万元)全国数量547717 288940 4669996纺织数量1467 1131 20294比例%0.27 0.39 0.43

资料来源:201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国纺织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基本状况包括人力资源分布、科研经费筹集与支出、科技产出等。

(一)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力资源分布中国纺织业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业人员仅占制造业均值的55.38%,研究与开发机构R&D人员仅占制造业均值的17.99%,大大低于中国制造业平均水平,见表6所示。表6也说明了,中国纺织业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不能和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相匹配。(2)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2010年,中国纺织业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1208万元,制造业均值9180.82万元。表7所示,表明中国纺织业科研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三)研究与开发机构R&D课题情况2010年,研究与开发机构R&D课题制造业5976项,平均213项,纺织业仅23项。见表8所示。五、中介机构体系初具规模,有待提升服务能力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02年12月20日,科技部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并具体提出了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从而使我国科技中介机构逐渐走向有组织、有规范的发展之路。

近十年来,中国纺织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中国纺织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内生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科技投入低,资金缺乏;众多高校和院所的研发工作,也未真正实现以企业为主体、需求拉动的转变。目前,已建立的一些合作研发机构,大多数比较松散,缺乏长远工作目标和稳定资金支持,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运行机制。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 创新模式

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是河北省十强企业,连续两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固定资产总额达26.7亿元,生产装置加工能力为350万吨/年,为繁荣地方经济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扎实发展,已经成为功能配套、管理规范的中型炼油企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同行业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入世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国际化,二是企业市场化,三是高新技术发展白热化。能否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新的挑战,关系到沧州石化的生存与发展。技术创新是沧州石化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沧州石化技术创新管理已取得的成绩

随着中国加入WTO,对沧州石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在继续抓好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的同时,面对新形势及时制定了“确立主业、强化主业、发展主业;稳定辅业、改造辅业、搞活辅业”的指导方针,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科技力量的投入,把科技项目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设立了科技项目开发办公室,积极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加紧新科技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增强存续部分的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抓住一切机遇致力于做精、做优、做强。

通过近几年的管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心进一步的增强,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几年来,公司的高附加值产品回收率、加工损失率、综合能耗等经济技术指标均实现达标要求,在中国石化组织的生产装置达标竞赛中也多次取得好成绩。2008年,被中国石化集团授予“清洁生产企业”荣誉称号,公司连续11年跻身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2009年公司对生产装置实施新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

二、技术创新管理存在的障碍因素及分析

沧州石化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创新意识已越来越成为全体员工的普遍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技术创新从组织管理、激励分配,人才培养、技术装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技术创新管理理念缺乏

1.对技术创新管理认识不足。尽管沧州石化将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但并没有形成各级领导、管理部门的共识。有的部门的人员认为技术改造是技术规划部门或是项目管理部门的行为,缺乏主动性。目前企业还没有完全认清技术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辩证关系,对技术创新在提高竞争力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存在重产值数量,轻技术含量;重基本建设,轻技术改造;重技术设备的引进,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误区。

2.技术创新管理缺少以市场为导向。目前,包括沧州石化公司在内的大部分国有企业还缺少科学严谨的市场调研,存在着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而忽视市场上的可行性,重视技术开展、研制和生产工作而忽视技术创新成果市场营销以及产业化等问题,其结果是技术开发项目和数量虽然不少,但有的经济效果不明显。

3.缺乏技术创新管理的战略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面对竞争更为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往往只注重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对未来的长远利益缺乏战略性考虑,尤其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

(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要素缺乏

1.技术创新管理人才缺乏。沧州石化1685人中专门从事科研开发工作的仅有16人,仅占员工总数的0.95%。目前,沧州石化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一方面由于国有体制在用人方面存在着“论资排辈”传统的观念,在分配制度、激励机制、人才待遇上仍有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一些外资、合资、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崛起,他们在用人机制上的灵活多样以及“重金收买”人才的政策,使得不少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成为猎头追逐的目标。比如2007年,山东一民营企业以年薪20万元的代价挖走了聚丙烯装置的生产主任,20万元相当于他在国有企业三年的收入。

2.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不足。技术创新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企业活动,它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直接依赖于企业的资金投入能力。技术改造资金来源于折旧、利润和外部投入。前几年,企业效益不佳,利润较少,在折旧和利润双双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只能依靠外部投入,非常不稳定。

3.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目前,沧州石化公司技术设备老化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差、设备役龄长,整个公司设备的新度系数只有41%。沧州石化公司是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每年由于设备更新的费用来源计提折旧资金的3%,大约1500万元,此项费用还包括计算机更新等。从2007年开始装置由两年一修改为三年一修,很多设备超期服役,每年的维修费用都超出指标。

4.技术创新管理的信息不畅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需要的信息主要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目前,沧州石化公司的技术创新面临着信息不充分、企业间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少、与外界缺乏联系等问题,公司ERP也起步较晚。企业缺乏收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侧重于装置MES、DCS以及计划审批等管理系统,没有形成专职专人负责管理。

(三)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缺乏

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要积累人才资源,必须要有好的人才引进、使用和成长机制。企业在创新激励机制方面还不能使科技人员对自己的劳动所得感到满意,没有完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工作环境和人才培育计划的激励机制等方面也有待完善。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以及奖励资金有限,达不到重奖创新有功人员的目的,很难将“功劳”落实到某些人或某个人,这样就导致了有限的奖金显得更加微乎其微。

(四)专利技术转化率、专利质量不高

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建立专利制度的根本目的。随着沧州石化公司广大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公司专利申请的数量也在逐年提高。2010年,股份公司专利申请总数47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2%,沧州石化公司专利申请数量1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上与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追求完成股份公司专利数量指标,忽视专利质量,形成专利与生产经营相脱钩的误区,专利转化率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沧州石化技术创新管理策略研究

(一)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技术创新管理力量薄弱问题,公司将充实力量,配备人员,健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一是全面实行项目负责任制,形成以项目负责制和专题组长负责制为基础的科研管理和技术创新项目运行机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用人、考核和激励机制;二是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投融资机制,实行技术开发资金动态管理,提高开发资金回报率,吸纳外资、民营乃至职工个人投资,构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型技术创新模式;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技术管理,尤其在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后,要加强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国外大企业始终站在高科技前沿,是与技术创新具有可靠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分不开的。沧州石化公司应争取国家和股份公司的政策支持,确保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或重大核心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每年公司自有开发资金均在1000万元以上,通过股份公司审核的大的科研开发或是改造项目,股份公司都会投入大量资金作为支持保障。为此,公司要集中使用科研和技术开发费用,抓好一批“短平快”技术改造和成果应用项目;鼓励各单位在生产成本中提高科技投入的比重,相应提高科技贡献率。

(三)强化核心技术的优势

重点研究本公司拥有优势的技术和关系产品更新换代的关键技术并根据市场变化,通过增强某些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以保持企业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公司应在提前完成“735”改炼胜利原油改扩建工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可加工含硫原油的“全天候”企业的优势,顺利接炼胜利原油、打通进口原油渠道,实现胜利原油与进口原油的混输混炼,为今后拓宽原油资源创造条件。同时,清洁汽油、柴油和石油焦是沧州石化公司的主要的大批量产品,其产品质量达到欧洲III排放标准,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与认可。公司应长期稳定可靠地增强提供这类高质量石油石化产品的能力,并且,在不断改进持续提高质量研发新产品。

(四)完善信息研究机构

信息对企业既是重要的经营支援,又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公司应建立信息研究机构,完善信息交流和组织方式,通过各种网络,广泛收集整理及应用与公司相关的国内外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的能力。

(五)实施人才开发计划

公司应突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重点,建设一支以两级专家为领头人、以科技骨干为中坚,精干高效、结构合理、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重点开展对技术专家、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提高承担重大科研、技术开发、生产攻关能力;提高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能力;提高掌握本企业核心技术,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的创新能力。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尹艳林.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06,(3).

[2]李静.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

[3]希尔・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新华书店,2005.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报告[R].经济,2007,(Z1).

[5]徐晓东周美娣.浅谈N20减排清洁发展机制项目[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16).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2-3

Research Review o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Jiez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combed the hot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asse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ory;Evaluation re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

1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而逐渐展开。从时间维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本身历经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末端技术到无废工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废弃物最少化技术到清洁生产技术(1984年至1989年),直到对污染预防技术的关注(1990年),绿色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向前渗透,目标和关注重点历经了污染的去处与资源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节能减排与源头消减,更加强调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互动。

1.1 绿色化研发活动

Winn S.F.检索分析了1972年到1993年有关R&D管理文献,涉及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当滞后,仅有的9篇文章大多也只是关注废物管理与能源使用,反映了当时环境R&D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均不高,多概念上的泛泛而谈,对实践的指导远远不够,也缺少经验研究。而对环境R&D的研究很少提到战略高度,一般都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获得工具性成果。Martin Charter对环境R&D原则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传统设计与生态设计的主要区别和各自侧重点。Bert Bras论述了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剖析了为环境和生命周期设计的高层次绿色研发的功能和要求。Steele对如何改进研发界面功能和提高研发管理水平进行了研究[1]。Hans van Weenen 总结了绿色设计的层级水平,阐述了设计从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以至价值导向的演变。

环境问题的扩大化导致“先污染后治理”式的研究框架弊端的显现,在倒逼机制和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将环境因子导入R&D也就成了必然,绿色化R&D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然而研究多集中与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对战略的考量和创新的引导关注度不够。

1.2 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

Kusz以传统技术创新线性模型为参考,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环境原则整合进创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将环境因素纳入绿色经营链的全过程。P.Shrivastava的过程模型包括企业的远景目标、投入、生产、产出等主要环节[2],试图阐释创新源与推动力。Agis将环境置于创新过程之中来观察,指出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创新绩效的重要性。有关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成果,将原本黑箱似的过程透明化,提高了对创新过程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体现了创新管理的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此类研究对创新过程与其他企业进程的互动或协同研究不够。

1.3 绿色化经营管理

Deb Chatterji企业绿色化市场营销和管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反应、参与、主动、创新和领先代表了逐级推进的程度,且需要相应的策略来支持。Rushton Brian M. 强调领导层面的重视,环境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契合,基于环境绩效的组织结构与制度改进对于企业绿色化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3]。

2 国内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晚于国外研究,但随着环境保护思想深入人心,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发展起来,技术的绿色化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2.1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国内对绿色技术创新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万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且松散的多元创新主体之间存在博弈互动关系。焦长勇聚焦生产过程,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从绿色创意到生产制造最终绿色成果推向市场的全过程。许庆瑞从成本削减角度表达绿色技术创新概念和积极作用[4]。从目前主流研究成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绿色技术创新不是单一的技术层面的创新,而是包括管理与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创新。

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

学者们对绿色技术创新动因进行了广泛研究,对动力来源的解读更加全面和科学。曾凡银重点关注绿色壁垒对创新的促动作用,并强调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利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万迈则将内部动因主要归结为对利润的追逐等,而科技环境、顾客诉求、政府监督被认为是外在的动力源。吕燕等指出绿色技术创新既有外部的动力源(政府管制、公众监督等),也有内部因素(如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对企业形象的重视)。雷善玉、王焕冉等则认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能力,而创新文化、市场导向和政府行为等情境因素对创新行为具有调节作用[5]。综合现有文献可知,学者普遍倾向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来自创新系统内外。

2.3 绿色技术创新模式

杨发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模式是多样的,产学研合作、职能合作、政府主导和二次创新是我国较多采用的模式[6]。张长元指出创新公共平台的搭建和信息过程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吴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于官产学研合作体系的集群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7]。

3 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综述

3.1 关于评价模型的研究

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模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评价模型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提供了操作工具,也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研究较为成熟,是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有益参考,典型性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国外。罗伯特(Robert)的评价模型侧重对技术创新过程阶段性事件和关键节点的解读。从新创意、新知识、新工艺与设备到创新绩效,创新过程的连贯性和平稳性成为保障创新有效性的应有之义。奇萨(Chiesa)将创意萌生、产品与工艺创新和技术吸收作为模型的主要支点,指出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辅助因素的不可或缺[8],如下图1所示。

图1 奇萨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

3.2 关于创新能力结构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创新能力的解构息息相关。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其他技术创新能力在结构与联结方式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成果颇丰。拉里认为组织、适应、技术与信息的获取等方面的能力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能力;魏江等认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决策、研发、制造、营销、组织管理等维度上的体现。我国在指标体系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9]:许庆瑞等在充分阐释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差别的基础上建构指标体系;高健的评价体系力图反映创新过程。综合来看,投入、产出与环境层面的指标在现有成果获得广泛认同。

3.3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积极成果为后续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Setel的核对表是评估研发方面的定量工具;唐炎钊等的多层灰色评价的方法在评价与比较研究得到较好的应用。史晓燕用AHP法来评价创新能力,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10]。曲国禹等利用“线性加权和法”评估多指标绩效。卢怀宝等融合AHP和DAE方法评价创新能力。上述方法在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具有一系列有益的经验,有利于创新评价研究的完善和提高。

3.4 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研究

专门的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代表性的成果不多。Madu的高标定位法(Benchmarking)开启了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进程,创造性地将环境纳入到技术创新评估之中[11]。陈劲等基于创新过程,借鉴Madu开发的审计方法的积极成果,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前期创新投入力度、创新具体的实施、创新的直接成果和环境改善效度等维度的评价内容[12]。王志平围绕绿色经济效益、创新资源利用与生态效益,应用效率参数模型,评价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维度效率[13]。朱永跃等关注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基于对创新环境的全面分析,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构建了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4]。

4 研究现状评析

随着实践的推进和绿色技术创新本身的发展,研究成果越发体现出时效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开拓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诸多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主题的完善度仍需提升,多以传统的技术范式来研究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化特征体现不足,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研究较多,地区和国家层面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不够成熟且单一,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少,侧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欠缺,且定量研究对隐性层面或不易量化的内容关注太少;现有的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水平,亟待向纵深推进,特别是有关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依然薄弱。国内研究多聚焦于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倾向于对技术层面的关注,对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研究需加强。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未来研究大有可为,当然也需要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与重点。一是与中国实际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应主动与现实需求衔接,以帮助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对重点产业和重要区域的研究,提升示范带动效能。二是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绿色创新是系统性创新,涉及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融合多学科知识研究尤为必要。三是强化评价研究。评价指标选择既要关注显性层面的评价内容,也要进一步挖掘隐性层面的评价因子,努力做到显隐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内外综合的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Steele.L.W.Needed:New Paradigm for R&D[J].Rese 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1(34).

[2] Paul Shrivastava.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 petitive Advantage[J].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 190-198.

[3] Rushton,Brian M.How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mp acts R &D in the United States[J].Research.Technology Man agement .1993:15 - 17.

[4]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探析: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7(17):2-3.

[5] 雷善玉,王焕冉,张淑慧.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4):283-287.

[6] 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8-49.

[7] 吴熊.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2.

[8] Chiesa,V.,Coughlan,P and Voss,C.(1996),Develop ment of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udit,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3(2):110-118.

[9] 王国进,王其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J].科研管理,2004(2):37-39.

[10] 史晓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置及综合评价[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9(2):39-40.

[11] Mad.C.N.Benchmarking on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 nology Innovation[J].J.Envirimental Management & Strategy,1997(4):38-41.

[12]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3):65-68.

[13] 王志平.我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与仿真模拟[D].江西财经大学,2013.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定义;流派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学者愈来愈加关注到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技术创新研究更加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是比较丰富的,从不同视角对这一领域进行发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技术创新的定义

20世纪20年代,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阐述了“创新”的概念,立足经济学视角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1],即实现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全新组合以获取潜在利润。1939年和1942年,熊彼特出版了两部专著进一步完善创新理论,将“创新”界定为“实际上是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该定义可以看作是一个广义上的定义。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等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现代技术创新理论。但迄今为止,关于技术创新尚未形成严格统一的定义。

除了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外,许多学者和组织从经济学的视角定义技术创新。克里斯·弗里曼在《工业创新经济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的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2]英国经济学家P·斯通曼认为:“技术创新是首次将科学发明输入生产系统,并通过研究开发,努力形成商业交易的完整过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技术创新包括了新产品的商业化和新工艺的应用;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由此可见,经济学层面的定义强调了技术创新过程中产品的商业价值和最终的经济效益。

从企业管理的微观角度,可以将技术创新看做是企业家发现了技术的商业潜力,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和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伊诺斯(L.Cynos)[3]在其1962年发表的《石油加工业的发明与创新》一文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他立足于企业行为的角度提出,技术创新是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行为的综合结果。澳大利亚学者唐纳德·瓦茨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或者研究成果进行开发并最后销售创造利润的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辟生产新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复旦大学哲学系的陈其荣教授在分析各种关于技术创新的观点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尝试性的定义,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4]。学者肖信华指出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活动,但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并不是对旧的产品、工艺的全盘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是扬弃。[5]哲学角度的定义运用了哲学中的实践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尝试使技术创新的含义更全面、更具有普遍意义。

2.国外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流派

自创新理论提出后,经过学者的不断研究拓展,现代技术创新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国外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已经基本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四大技术创新研究流派。[6]

技术创新的新古典经济学派以索洛、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该学派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一是分解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二是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1957年,索洛在其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生产函数》一文中,建立了著名的技术进步索洛模型,推算出1909-1949年间美国制造业总产出中约有88%应归功于技术进步。其后,经过罗默、卢卡斯等人的开拓,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其基本因素,进而构建了内生经济增长罗默模型。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改变了我们关于增长途径的思维方式,但是它采用正统的经济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因此不能很好反映技术创新的经济现实,对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此外,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黑箱”,只关注其所起的作用,本身并不关注“黑箱”的内部运作机制即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以曼斯非尔德、卡曼、维尔金斯等人为代表,该学派坚持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传统,主要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主要研究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等。曼斯菲尔德对新技术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技术在同一部门内推广的速度和影响其推广的各种经济因素的作用,并建立了新技术推广模型。卡曼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把市场竞争强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强度三个因素置于市场结构之中来考察,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模型。此外,该学派还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企业家创新和创新周期等模型。新熊彼特学派着眼于创新的机制,包括创新的起源、过程、方式等内容,通过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已经初步搭建了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但没有得出更多深层次的理论规律。

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等人为代表,该学派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一般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方法,对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进行制度分析,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设定一种能对个人提供有效刺激的制度;只有在预期受益超过预期成本时,“制度创新”才有可能。制度创新学派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主义结合在一起,深入研究了制度安排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发展了熊彼特的制度创新思想。但是该学派研究方法向新古典范式靠拢,使得经验实证方法很难运用。在戴维斯和诺斯之后制度创新经济学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宏观或中观的制度创新,也在企业微观的制度创新研究也有不少进展。

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以克里斯·弗里曼、理查德·纳尔逊等人为代表,该学派通过对日、美、欧等国家或地区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认为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料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等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推进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使整个国家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侧重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实绩的关系,强调国家专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为寻找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将创新作为国家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功力系统。由此提出的国家创新理论系统,将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并进一步派生发展出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创新等概念和分支理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及其发展特征突出,各有侧重,但各学派的理论都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前提基础上,使其仅适用于特定的范围,存在理论的局限性。

3.国内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流派

一般认为,受科技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国大陆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真正开始从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或社会学等学科的视角对技术创新展开系统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哲学学派、技术创新经济学学派、技术创新管理学学派,技术创新政策学学派,相继产生了一批颇有建树的研究成果。[7]

技术创新哲学学派以陈其荣、陈昌曙等人为代表,他们所在的自然辩证法界是我国最早开始技术创新研究的队伍之一。我国自然辩证法学者大都具有坚实的科技哲学的理论基础,在对技术创新研究时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征,主要聚焦在关于技术创新本质、主体、客体、动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8]夏保华在《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提出,在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问题,但也包含了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解决的哲理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哲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而且不是短期能彻底解决的。[9]陈昌曙指出,技术哲学涉及从哲学的角度审视技术,但更反映着技术对哲学发展的影响。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技术创新经济学学派以厉以宁、傅家骥等人为代表。80年代初,该学派的经济学家开始介绍西方的技术创新模型,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模型,这其中包括各种概念的界定、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结果衡量等研究。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傅家骥的《技术创新学》和柳卸林的《技术创新经济学》。目前,技术创新的经济学学派主要进行以下工作:第一,介绍和引进西方技术创新理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第二,以技术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国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如原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的史清琪等人运用索洛技术进步测度模型首次对我国1964—1982年期间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行定量测算;第三,就技术创新的层次、机制与模式、扩散与转移,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主题展开系统的研究。

技术创新管理学学派以许庆瑞、陈劲等人为代表,该学派主要是在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从管理上为技术创新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有利的主客观条件。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是杰出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专家和创新管理教育家,是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管理科学领域重要开拓者,他于2002年,在总结长期理论研究和我国企业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得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理论,该理论范式被概括为: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10]目前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研究,如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政策研究、过程研究、环境研究等等;二是从实证角度来研究,主要是通过成功企业的案例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依据,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模型。

技术创新政策学派以李正风、冯之浚为代表,该学派主要研究政府如何根据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创新政策以利于该地区或者该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学者主要从两条途径为政府、企业提供政策参考建议:一是在理论层面,介绍西方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创新政策理念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技术创新政策框架等,如引入万尼瓦尔·布什的科技政策范式、司托克斯的科学研究象限模型等等;二是通过实证研究,对我国颁布的与科技创新最为相关的技术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总体发展、调节能力、效用等。

总体而言,我国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我们需要承认,由于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起步较晚,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发展缓慢,存在着诸如缺少技术创新史研究、缺乏深层次综合分析、缺乏原始创新和基础学科的支持等缺陷。(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1.

[2] (英)克利斯·弗里曼(Chris Freeman),(英)罗克·苏特(LucSoete)著,华宏勋,华宏慈等译.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英)鲁特彭南特·雷亚,克莱夫·克鲁克.西方经济学评价[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4] 朱宝红.对目前国内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J].科学·经济·社会,2003(01).

[5] 肖信华.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0(07).

[6] 张磊,王森.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综述[J].科技与经济,2008(01)

[7] 许振亮.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与学术群体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

[8] 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04).

[9] 夏保华,陈昌曙.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J],2001(08).

技术创新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海尔 技术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无论对一个国家或是对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来说,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能够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这个环境中求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海尔是我国家用电器制造业成长最迅速、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个企业集团,在海尔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尔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循三条原则:“课题市场化”、“成果商品化”、“目标国际化”。

一、海尔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

1、海尔技术创新的总体战略模式

(1)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1984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利勃海尔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如1993年与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以低或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在这一阶段,海尔德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更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海尔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工艺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门冰箱,并通过了美国UL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2)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在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走上了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之路。海尔集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8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建成了海尔中央研究院,拥有环境、电磁兼容等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超前技术实验室和11个超前技术研究所,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优势在国内外建立了48个科研开发实体。这些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及与国际一流科研开发机构的合作,确保了海尔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创新手段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在自主创新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2、海尔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方式

(1)坚持自主创新,确保技术创新顺利开展。企业要想做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是必须掌握对技术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打出自己的技术品牌,创造自己的产品市场。海尔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开辟了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牢固地位,提高了海尔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为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榜样。海尔“爱国者I号”和海尔“爱国者”的研制成功,都充分体现了海尔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自主的品牌。

(2)加快研发速度,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意味着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抢先于对手占领市场,从而最终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的同时赢得顾客。因此,海尔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时,着重强调要加快研发速度,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主张以最短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从而取得绝对的市场优势。

(3)集中力量,提高自主创新产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产出的指标主要是专利、新产品和标准。通过对海尔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的考察,可以看出,提高自主创新产出,是海尔实施其自主创新战略的最重要的方式。专利。专利是衡量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专利申请则是对企业新产品的技术创新进行全方位法律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内外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海尔,对技术开发成果都必须获取法律保护,没有获得专利的新技术,其研发就没有结束,专利申请与技术研发成果之间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也即是要求对每一项技术创新方案都要申请至少一项专利,实现100%的专利申请率。2008年,集团申请专利912项,其中发明专利525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截止到2008年,海尔已累计申请专利8795项,其中发明专利2261项(数据来源:海尔官方网站,www.省略)。新产品。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开发独特的产品、发展独特的技术。2003年的“非典”让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消毒杀菌概念产品上,海尔敏锐扑捉到了蕴藏的巨大商机,依托其卓越的技术创新体系迅速开发出抗菌杀毒系列家电产品,如空调“杀菌防毒墙”防菌系统、“抗菌1号”中央空调、XQ855-78保健“双动力”洗衣机等,创造了独享的市场蛋糕。标准。海尔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到2008年为止,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9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8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制定行业及其他标准439项。另外,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15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实施。早在1992年,海尔就在全国家电行业率先通过了IS09001认证,1996年8月,海尔冰箱又通过了IS014001环保认证。在过去近20年里,海尔先后通过了美国UL、德国VDE和GS、加拿大CSA和EEV、澳大利亚SAA、中东SSA、欧盟TUV和cE、日本S-Mark等十几项认证,取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海尔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体系

1、以战略创新为方向指导

战略创新决定了海尔20年的发展方向。期间,海尔共经过了三次大的战略创新:名牌战略(1984-1991)、多元化战略(1991-1998)、国际化战略(1999-)。在利润丰厚、对手均忙于冒进快上的时期踏踏实实专做冰箱,不以量胜,而以优质创名牌;在树立坚实的品牌基础后,短时期内大范围实施相关及不相关多元化,并多数在业内取得优势地位;在其国内知名度如日中天、国外同行业间竞争激烈之时大胆跨出国门争创世界名牌。每次的战略转变对于海尔乃至全行业都是影响巨大的创新之举。

2、独具特色的技术研发队伍

在一般企业,设计人员只分段操作,只管开发,不管市场,而海尔创新实施了“型号经理”机制,海尔的科研人员变成“型

号经理”,要求他们一切要对市场负责――必须从市场和用户那里找课题,到市场和用户那里验证开发成果。所以,科研人员的着眼点必须是用户需求,而满足用户需求的超常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科研机制下,海尔高端产品的开发,如双动力洗衣机、宇航变频冰箱、P7笔型手机等的开发,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收到良好效果,为企业创造了高附加值。型号经理机制激发了海尔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潜力,增强了所开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海尔对研发人员的激励采用“赛马而不相马”的动态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员工成为自我经营的SBU(策略事业单位),主要措施如下:逐步实行科研人员股份制、股票期权;为研发人员提供不断学习的条件和氛围,如邀请专家讲座、派员工参加国内外技术和学术研讨会等;设立用户难题奖、源头创新奖等。这些激励措施极大的调动了海尔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为海尔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开发队伍。

三、海尔技术创新战略的支撑体系

1、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确保战略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技术创新战略重要的支撑体系之一。海尔的管理创新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创造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法。这项管理方法要求每个职工在完成好当天的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或增加数量,或降低成本,改进工艺,革新技术。现在“日清日高”变成了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成为全公司的行为准则,每个班组都张贴有每日、每周、每月的进展情况,将每个员工的奉献以“岗位明星、改进明星、革新明星、创新明星”等称号公布于众,并给予物质奖励。第二,海尔从1999年开始,根据外部市场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实行“索酬、索赔、跳闸”的内部“市场链”制度,即T--个工序是上一个工序的用户的“海尔内部市场链”管理体系。这套管理系统是以海尔文化和“日清日高”为基础,以订单信息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运行,达到“三个零”(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零运营成本)为目标的业务流程。它激励员工创造并完成有价值的订单,使员工人人对用户负责,“绝不对市场说不”,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新飞跃。

2、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是一切行动的根基。其重点在于:第一,实行事业部制。在20世纪80年代,海尔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的是纵向一体化的“工厂制”。集团成立后,从多元化经营和规模扩大的需要出发,实施“事业部制”。集团由总部、事业本部、事业部、分厂四层次组成,分别承担战略决策与投资中心、专业化发展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职能。海尔称其为“联合舰队”体制。第二,重视物流、资金流与商流。海尔成立了物流、资金流、商流(分国内商流、国外商流)四个本部,统一调配全球的供应资源和全球的用户资源。海尔的商流本部成立后,建立了科学有序的客户管理系统:1万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城乡,30多个电话中心24小时运行。只要用户打一个电话,点击一下海尔网站,就可得到产品开发、制造、售前、售中、售后、回访6个环节情况的回答和完善的服务。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海尔的灵魂。海尔的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用领导文化推动群众文化。海尔公司的领导从首席执行官、总裁到各事业部长都必须坚持每周六的上午齐集于“海尔大学”,共同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从观念、战略到策略、方法,从科学技术到管理制度互助互学,提高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海尔的创新型文化氛围也造就了一批能够时时、事事创新的创新型员工,不断创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每位海尔员工的一举一动中。

四、结 论

上一篇:银行业范文 下一篇:科学经营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