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7 10:17:27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1篇

“你对这段还有不同的感受要告诉大家吗?”(我想让他和其他同学那样,谈谈读后的收获。)

“老师,我觉得这段有个地方是抄袭了古诗的内容。”我一愣,“是吗?”一石激起千屡浪。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朱自清那么著名的作家,还能抄袭别人?有的说著名的作家也不见得就不抄袭……争论无果。他们把“绣球”抛给了我,“老师,您觉得会吗?”这可是我备课时没注意到的。我暗自盘算着:如果停下来纠缠这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恐怕完不成了。可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点解释都没有,也说不过去呀!迎着学生探询的目光,我在犹豫中做出了决定:还是先昕听他的理由吧。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文中‘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这句与张志和《渔歌子》中的‘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情景是一致的。我觉得有抄袭之嫌。”

听了他的话,我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新课程倡导的“生成性资源”吗?本文“意境优美,文中有诗”。何不趁此机会。让学生在美文与古诗词的对比中。获得对美、对真的共鸣呢?我决定调整教学思路。“这位同学善于思考,敢于怀疑名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才是真是的读书。请大家再读课文,看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与古诗词相似的地方。”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忙活开了:有的读课文,有的讨论……由于学生平时注意对古诗词的背诵积累,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很快被“搜索”出来。

“我认为文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与韩愈《早春》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同一种境界”。

“我觉得‘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与高鼎《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描写是一样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真是“旬句如诗。”学生那恰如其分的解读使我欣喜。我暗暗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掐断这根激起全体学生积极探索的“导火索”。学生找到了“春天”,不仅在课本中,在古诗词中,他们肯定也能找到生活中的“春天”。其实,你们不也帮助我找到了一个特别的“春天”吗?

“那你们觉得朱自清先生是抄袭吗?”

短暂的思考后,学生纷纷举手。

“朱自清先生肯定读过这些古诗,写文章时把那种意境用上去了。”

“我觉得朱自清先生不是抄袭。春天的美丽,古人和朱自清先生都感觉到了,我们也感觉到了。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他与古人有相通的地方。”

课后,我一直在想:要想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教师就要多给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引导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要以学生为本,敏锐捕捉课程资源,努力打造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

1.要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应当是民主的、平等的、宽容的。没有一个平等支持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因此,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最高点,促使学生有效学习。

2.要确立合理的教学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不是“教”教材,也不是“教”教案,而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我觉得,我们不要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如果在某一问题上,能够带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那么,即使课上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也是值得的。

3.要重构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剥夺学生自由思想的权利,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影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同课堂的真实情境之间经常存在着某种偏轨。其实,这些“偏轨”正是学生与文本、教材碰撞出的火花,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这是比任何设定的所谓知识的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认同甚至欣赏。我们若能敏锐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发展而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开创思维,引发创新欲望,定会生长出比“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使学生学得更好。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2篇

(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利用百度搜索相关资料。

2. 教学课题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著,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课《春》。

3.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统课文,它写出了春天给我们每个人的感受,朱自清先生把它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充分表达了作者得思想感情,春天尚未到来,热切盼春,春到人间,尽情欣赏,感春生情,讴歌赞叹,思路清晰,脉络连贯。

本篇课文语句优美,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典范,应把课文阅读与重点语句赏析做为重点,将品赏文章的语言美与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独到的再现。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品赏课文优美的语句。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读为主,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精彩写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以读为主,通过百度搜索朗读课文,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优美语句和精彩写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的写法。

4. 教学方法

(一)利用百度搜索范读课文,让学生反复朗读品赏课文的优美语句。

(二)问题引导法。教学中我利用问题引导法,创设诸多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品赏文中优美语句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法。

5.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百度搜索相关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本文语言优美,清新生动,让我们来尽情品赏吧!

放幻灯片

朱自清

(二)听读课文,欣赏语言美。教师引导:本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行文如行云流水特别适于朗读,要在熟读成诵的前提下领会课文内容。下面我们就利用网络资源来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朗读节奏,注意重音应放在哪些字词上。

教师指导搜索课文朗读:要求学生戴耳机,打开“百度”首页,搜索“朱自清春课文朗读”

(三)自读课文,欣赏结构美。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

放幻灯片:

(1)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请找出相应的段落。

(2)“绘春”部分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依次描绘了哪几幅春光图?

指名学生划分段落。

放幻灯片:

盼春(1)

绘春(2-7)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8-10)

(四)再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

1.找10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回答如下问题(放幻灯片)。

(1)盼望着,盼望着,两个词连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迫切心情)

(2)第一段中哪个词准确的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近)

(3)在描绘中作者用无比喜爱的眼光去看春天的一切,用拟人的手法去描绘春天。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如“一切都像刚睡醒得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把春天写得既像顽皮的孩子,又像重逢的朋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写小草那种清新可爱的神韵如在眼前。

(4)文章最后作者用了三个独特、新颖的比喻拟人句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三个比喻句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充满力量并不断成长的特点)

(五)精读课文,赏析景物美。

1.教师引导:课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典范之作,写景时作者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写活了春天,具有景物美。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概括整理作者在课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2.指名回答。

放幻灯片:

春草:钻、嫩、绿、满、软

春花:满、红、粉、白、甜味

春风:不寒、抚摸、酝酿

春雨:细、密,树绿、草青、人静

迎春:人多,天上、地下、老老小小

3.小结,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本文主要是通过写春天的景物来描绘春天。在对五幅画面的描绘中,每幅画集中描绘春天的一景一物,并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写活了春天,是写景散文的典范。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

(七)板书设计 。

朱自清

盼春(1)

绘春(2-7)

春草图,春草:钻、嫩、绿、满、软

春花图,春花:满、红、粉、白、甜味

春风图,春风:不寒、抚摸、酝酿

春雨图,春雨:细、密,树绿、草青、人静

迎春图,迎春:人多,天上、地下、老老小小

赞春(8-10)春天新、美、力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3篇

朱自清:糟糕的初次亮相

朱自清从来没想过要教书,起初他连基本的教育类的书也没接触过。巧的是,朱自清22岁那年,被推荐到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工作。当年轻的朱自清面对这些同龄的甚至比自己还要大的学生时,顿时手足无措,浑身发抖,只能非常机械地背着教案,根本谈不上组织教学。正如学生回忆的那样:“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学生一提问,朱自清更是手足无措。一面红脸,一面急巴巴地作答。

初次亮相如此糟糕,让初出茅庐的朱自清十分尴尬。不久后,他坚决要求辞职。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拿着辞职信去找朱自清,劝留道:“教书是一种艺术,跟学问广博与否是不相干的。”学生们亲切地规劝“小先生”慢慢来,不要着急,并陪同他去观摩其他班级的教学。朱自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的确是自己不谙教学方法。以后,朱自清在学校一遇到风波,都是学生替他摆平,处处帮他壮胆。经过两年的历练,朱自清逐渐将自己的文学潜质发挥到了课堂上,不久便迅速成为学生信仰的新人物。到1925年,朱自清因文学上的造诣被特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成为清华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素材解析】1.正视挫折。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成功者。请不要忘了,那些看似非凡的成功人物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有过挫折与曲折的人生经历。

2.执着追求。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一个人能够持久地追求一项自己热爱的事业,必定会有所成就。

【适用方向】经历、财富、磨炼、成功、追求、坚信

沈从文:上课说不出话来

沈从文成长在湘西的大山里,却一直有着闯荡大城市的梦想。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报考了燕京大学国文班,由于备考不充分,沈从文遭遇了失败,他只得一边在北京大学旁听,一边为《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刊物写些文章。后来经徐志摩等人的推荐,年近三十的他,才来到胡适主持的中国公学,当了一名教授低年级文学课的讲师。

初次走进课堂,沈从了充分的准备。可一上讲台,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时,沈从文脑子便一片空白。众目睽睽之下,沈从文竟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钟!终于开始授课了,沈从文一边急促地讲述,一边在黑板上匆匆地写了些提纲,预定一堂课的内容,只用十多分钟便讲完了。剩下的半节课实在无话可说,陷入了更大的窘迫。万般无奈中,他只好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消息传到学校同事们那里,被当成笑料。胡适闻讯后,竟一笑了之:“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或许正是第一次的失败,让沈从文更加发愤,最后成功地走上了武汉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名校的讲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才离开学校。在十六年的教书生涯中,沈从文不但提携了一大批文学新秀,而且自身的创作也达到顶峰,特别是《边城》的问世,轰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

【素材解析】1.不惧青涩。成长的道路,其实就是生命成熟的过程。谁也免不了因青涩而生出的尴尬,但谁能勇敢面对并从容走过,谁便能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2.执着专一。如果一个人能够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工作,他必定会有所成就。有时虽不能少年得志,但至少也可以大器晚成。

【适用方向】成功、尴尬、故事、道路、成长、平凡、专一

林清玄:差点放弃梦想

小时候,林清玄便有一个超凡的梦想:当作家!坐在家中写字,等别人给他寄钱。17岁那年,他还真发表了几篇作品。他以为从此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收到源源不断的稿费。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总是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人给他寄钱。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林清玄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杳无音信。这使林清玄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走进了老师办公室,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老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五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但是五年一过,它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迅速生长。世界上当然不存在魔法,它用五年的时间储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林清玄若有所思,回去后开始大量阅读,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20岁时,林清玄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30岁前,他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他每年出版五六本书,本本畅销。人们问起他的成长经历时,他总是爱说:“我靠的是‘有魔法的毛竹’。”

【素材解析】1.心有梦想。有了梦想,你才会有追求的目标;有了梦想,你才会有奋斗的方向。林清玄小时候的梦想看起来有些稚嫩,却成了他成长的力量与源泉。

2.经营梦想。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梦想,但为何有的人的梦想成为泡影,有的人却能够梦想成真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经营梦想。

【适用方向】梦想、奋斗

胡适:被学生问得冒冷汗

1917年,26岁的胡适便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的年轻气盛,让那些岁数同他相差无几甚至更为“年长”的北大学子看不下去了。大家商量后,公推“意见领袖”傅斯年去试探一下胡博士,以决定是否让他继续教下去。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学风非常开放,学生如果觉得教授的课未达到理想,可以建议学校解聘。

即将对胡适“开火”的傅斯年,向来以“大炮”“老虎”的绰号著称,还是闹、赶教授的“领头雁”。北大学生可以自由听课,傅斯年便带着试探胡博士的“神圣使命”来到课堂,把胡适问得冷汗直冒,双手都有些颤抖。好在胡适的学问功底深厚,应变能力又极强,非常善于回避对方的锋芒,攻击对方的软肋,很快镇住了场面。傅斯年由此敬佩胡适的学术造诣,很快成为胡适的忠实“粉丝”,从此,这对师徒结下了30年的患难之交,彼此推心置腹又相敬如宾。据说,傅斯年容得下自己的父母被人骂,却绝不容许哪个说胡适的半个不字。若有人攻击胡适,傅斯年便挺身而出,使出惯有的“大炮”风格:“你们不配骂适之先生!”可见,傅斯年是何等崇敬和爱护心仪的老师。尤其抗战胜利后,人们公推傅斯年担任北京大学的校长,而傅斯年却把这等好事让给了远在美国的胡适。

【素材解析】1.真才实学。拥有过硬本领的人,一定不会被生活埋没。胡适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个道理。若没有真才实学,给你再大的平台,也无法舞出生命的光彩。

2.知音难寻。俗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要知道,真正的知音,有的不仅是在情感上的默契,在知识、学问与人生态度上也得站在同一平台。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4篇

真情流露教学中的苦与乐是花儿们的种子;

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是花儿们的肥料;

真诚交流从实践磨练而生的经验与教训是花园里的栅栏;

以教师博客为土壤,以教者的心声为雨露――

敞开心扉,倾听“博语心声”,这里是心与心贴得最近的地方!

本期关注博客:老鬼

博主:史勋能浙江省海盐县实验中学

关注理由:他开博四年多来,写出了200多万字的博文,真实地记述了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与生活中的点滴:两上青藏高原支教、执着教育、热爱生活、善思善行、情系故里… …他的博客像他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骨干教师充实的教学人生。

【博主语】

我出生在贵州,成长在贵州,毕业后却与一群同学一起到了浙江打拼。杭嘉湖平原,文化内涵深,文明程度高,敬业精神强,教育步伐快… …如果这些优点能传播到我的家乡,从而促进两地教育的交融与“联姻”,我想一定能够加快家乡的教育发展步伐。

尽管平日工作忙碌,但是千里之外故乡的人事景物时常会爬上我的心头,唤醒我的思乡情怀。我很担心,故乡会流失在晚辈的记忆中。所以,肩负一份责任,真实记述生活,是我写博客最原始也是最终的使命。

自2006年写下第一篇博文至今,共撰写了660多篇博文,已达200多万字。博客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心怀西部(青海、贵州支教)、家庭教育、生活纪实等六个栏目。

教育教学类:我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反思的老师,无论学科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是如此。2007~2008年所撰写的近百篇班级日志,引起了很多人对我的班级管理的关注,也引起了不少教师对自己班级管理的思考。

书写生活类:教育是我的职业,但教育不是我的全部,我还有职业之外富有情趣的生活。我穿行于大江南北,边走边看,边看边记,生活就是如此多彩。

家庭教育类:将我记忆中小时候的很多故事写下来,免得故乡的一些习俗被忘记,同时还可让孩子感受他父亲的故乡趣事;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会伴随着或着经验或者教训的经典瞬间,捕捉并记录下来,让人一笑。

情系故乡类: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教育… …点点滴滴都让游子牵挂。2007年的《故乡行》,2009年《车轮滚滚过乡年》,无一不展现爱乡深情。

西部教育类:牵挂故乡,牵挂西部教育,所以,就让我有了两次远行青海支教和全力帮助两位青海教师在我校培训的经历。

【博文选登】

让《春》焕发“春”之气息

这是第二次教这篇文章。在教这篇文章之前,看过许多对《春》的评论,阅读过不少《春》的教案,包括最近一直对中学教师教学态度与水平不怎么满意的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对《春》的点评。但是,在阅读后,我觉得那些东西都只能属于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而不属于我,更不属于我的学生。我苦苦思考,怎么才能让我的学生在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有所得,怎么样才能将这篇文章教出新意。如果只是按照品味语言的方法去教这篇文章,学生,特别是那些有点水平的学生还有心情来听这课吗?因为,这篇课文他们在小学时已经学过。我不知道,专家在选课文时,为什么既要将《春》选到小学教材,还要将其选到初中教材?如果我只对学生说:“这篇文章,你们在小学时已经学过,现在你们自己看看”。这样做也行,但是,我寻思:这篇文章不仅要教,而且还要教出新意。

我按照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老师的备课方法,认真地解读文本,打算在自己有了思路后,再去看教学参考。思索中,我猛地发现这篇文章除了语言可以品味外,更值得一品的是文章的层次。

那就先来看看全文的结构。

全文的结构很明确,总―分―总:盼春―绘春―赞春。这几乎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所以不需多说。而这篇文章最精彩的,其实应该是每一个段落的内部结构。别的不说,就以“春花图”为例来进行说明。先来阅读这段文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初读这段文字,只是让我们感受到朱自清先生是捕捉“春”之信息的高手,也是语言大师。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体味这段文字的四个部分:①春花竞相开放;②春花颜色艳丽;③春花味道芬芳(香味宜人);④春天野花遍地。就会发现朱自清先生一定是一位层次大师。他所写的春花其实是按照花儿开放的次序来写的。先是花儿的开放;有了开放,才能让花儿艳丽;有了开放和艳丽,才能有鲜花的芳香,才能有鲜花的味道宜人。按照一般人的写法,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因为作者已经将花该写的几个方面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朱自清这位层次大师并没有就此结束;如果只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人们的思索,只会停留在花园式、庭院式的花儿开放中。也就是说,到这个层次上,作者并没有将春天那繁花似锦、花开如潮的春天的景象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所以,朱自清先生马上写了第四个层次:春天野花遍地。也正是这一层次,将人们的思维从庭院式、花园式的单色调的花朵的开放,引申到百花盛开的大自然。也就是这样递进式的层次,让人们的视野一下子就得到了开阔。

我又将这些文字慢慢品味。“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先生是这样写“春花”的,那么,秋花可不可以也用这样方法去写呢?秋风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写呢?当与学生商量的时候,学生很肯定地告诉我:一定行的。既然如此,就拿起手中的笔,按照自己的理解,运用层次分明的手法,去书写自己眼中的秋天吧(当然,用这样的方法书写夏天也是可以的,但是,当我们上这一课时正值秋天,就让他们去书写很直观的秋天了)。当学生将模仿朱自清先生层次分明的写作风格的文字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分明感到:课堂上已经弥漫着浓烈的“春”之气息了。

网友评论

博友“半亩方塘”回复:

老鬼以自己的一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是我们对经典美文教学的思考。《春》这样的美文,要上出新意确实也不容易,既不能入窠臼,又要给学生实在的“营养”,自然不能搬搬名家的教案了之。“那些东西都只能属于他们或者他们的学生”,很同意这句话。老鬼强调这句话,我以为意在强调教师应该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先自己读出味道,才能更深入地引领学生去品味美文的妙处。老鬼也确实这样做了,很值得提倡。语文教学要守住底线,给学生需要的“营养”,教师自己先得好好咀嚼啊。另外,我们的教学是面向“我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设计教学”,这也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学经典美文,积累精美的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我觉得老鬼这样的教学思路很好。

“老鬼”回复“半亩方塘”:

美文是经得起推敲的。看过现在活跃在文坛上的一些“大家”对《春》的评价,他们认为,像朱自清这样的散文大家,只能写出《春》这样如同学生作文般的文章,应该是大煞风景的。如果,我们冷眼看《春》,要将其看作经典,的确有些不太可能。但是,当我们在品析这篇文章语句时,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变成一条“蛔虫”,钻进《春》的内部,深层次解读这篇文章的大结构和小结构,那么,学生一定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收获。而在这背后,教师就该更多付出,就该以更多时间去解读文本,读透文本。有了属于自己的见解,有了深度的剖析,自然就读懂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属于经典是毫无疑问的。

博友“草野”回复:

课文是一个例子,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如何,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就看教师如何用这个例子。老鬼紧紧抓住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自己的阅读体验,将课文的经典段落作为读写结合的教学范本,以读助写,写的过程中也必然推动解读的深入。前面,“带泪舞者”(博友)提出了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思考,我觉得老鬼在这里也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例子,文本是我们进行作文指导的一个很好的资源。这个案例,启发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教学。同时我想到,在引导学生品读的时候,是否再关注一下描述的立足点“春意闹”,每一处不同的描写都体现了同一个感觉。如此,描写有层次,有特征。

相关链接: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5篇

朱自清:糟糕的初次亮相

朱自清从来没想过要教书,连基本的教育类的书也没接触过。巧的是,22岁那年,他被推荐到浙江第一师范工作。当年轻的朱自清面对这些同龄甚至比自己大的学生时,顿时手足无措,浑身发抖,非常机械地背着教案,根本谈不上组织教学。正如学生回忆的那样:“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学生一提问,他更是手足无措。一面红脸,一面急巴巴地作答。

初次亮相如此糟糕,让初出茅庐的朱自清十分尴尬。不久后,他坚决要求辞职。浙江一师的学生自治会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拿着辞职信去找朱自清,劝留道:“教书是一种艺术,跟学问广博与否是不相干的。”学生们亲切地规劝“小先生”慢慢来,不要着急,并陪同他去观摩其他班级的教学。朱自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的确是自己不谙教学方法。以后,朱自清在学校一遇到风波,都是学生替他摆平,处处帮他壮胆。经过两年历练,朱自清逐渐将自己的文学潜质发挥到了课堂上,不久便迅速成为了学生信仰的新人物。到1925年,朱自清因文学上的造诣被特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并成为清华园一张亮丽的名片。

【多维解读】

1.正视挫折。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天生的成功者。请不要忘了,那些看似非凡的成功人物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有过挫折与曲折的人生经历。

2.执着追求。正如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一个人能够持久地追求一项自己热爱的事业,必定会有所成就。

【适用话题】

第一次、 经历、财富、磨练、成功、追求、坚信

沈从文上课说不出话来

沈从文先生虽然成长在湘西大山里,却一直有着闯荡大城市的梦想。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报考了燕京大学国文班,由于备考不充分,遭遇失败,他只得一边在北京大学旁听,一边为《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刊物写些文章。后来经徐志摩等人的推荐,年近三十的他,才来到胡适主持的中国公学,当了一名教授低年级文学课的讲师。

初次走进课堂,沈从好了充分准备。可一上讲台,看到黑压压一片人头,沈从文顿时脑子一片空白。众目睽睽之下,竟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钟!终于开始授课了,一边急促地讲述,一边在黑板上匆匆写些提纲,预定一堂课的内容,只用十多分钟便讲完了。剩下的半节课实在无话可说,陷入了更大的窘迫。万般无奈中,他只好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消息传到学校同事们那里,被当成笑料。胡适闻讯后,竟一笑了之:“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或许正是第一次的失败,让沈从文更加发愤,以至成功地走上了武汉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名校的讲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离开学校。十六年的教书生涯中,沈从文不但提携了一大批文学新秀,而且自身的创作也达到顶峰,特别是《边城》的问世,轰动文坛,引起广泛关注。

【多维解读】

1.不惧青涩。成长的道路,其实就是生命成熟的过程。谁也免不了因青涩而生出的尴尬,但谁能勇敢面对并从容走过,谁便能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2.执着专一。如果一个人能够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一项工作,他必定会有所成就。有时虽不能少年得志,但至少也可以大器晚成。

【适用话题】

成功、尴尬、故事、道路、成长、平凡、专一

林清玄:差点放弃梦想

z 小时候,林清玄便有一个超凡的梦想:当作家!坐在家中写字,等别人给他寄钱。17岁那年,他还真发表了几篇作品。他以为从此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收到源源不断的稿费。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总是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人给他邮钱。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沓无音讯。这使他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走进了老师办公室,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老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五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但是五年一过,它就会像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迅速生长。老师继续说,世界上当然不存在魔法,它用五年的时间储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林清玄若有所思,回去后开始大量阅读,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20岁时,林清玄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30岁前,他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他每年出版五六本书,本本畅销。人们问起他的成长经历时,他总是爱说:我靠的是“有魔法的毛竹”。

【多维解读】

1.心有梦想。有了梦想,你才会有追求的目标;有了梦想,你才会奋斗的方向。林清玄小时的梦想看起来有些稚嫩,却成为了成长的力量与源泉。

2.经营人生。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美好梦想,但为何有的人梦想往往成为了泡影,有的却能够梦想成真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你还得经营梦想。

【适用话题】

梦想、追逐梦想、努力、坚持

胡适被学生问得冒冷汗

1917年,26岁的胡适便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的年轻气盛,让那些岁数同他相差无几甚至更为“年长”的北大学子看不下去了。大家商量后,公推“意见领袖”傅斯年试探一下胡博士,以决定是否让他继续教下去。民国初年的北大,学风非常开放,学生如果觉得教授的课未达到理想,可以建议学校解聘。

即将对胡适开火的傅斯年,向来以“大炮”“老虎”的绰号著称,在读书期间便是闹、赶教授的领头雁。北大学生可以自由听课,傅斯年便带着试探胡博士的“神圣使命”来到课堂,把胡适问得冷汗直冒,双手都有些颤抖。好在胡适的学问功底深厚,应变能力又极强,非常善于回避对方锋芒,攻击对方软肋,很快镇住了场面。傅斯年由此敬佩胡适的学术造诣,很快成为胡适的忠实“粉丝”,从此这对师徒结下了30年的患难之交,彼此推心置腹又相敬如宾。据说傅斯年容得下自己的父母被人骂,却绝不容许哪个说胡适的半个不字。若有人攻击胡适,傅斯年便挺身而出,使出惯有的“大炮”风格:“你们不配骂适之先生!”可见傅斯年是何等崇敬和爱护心仪的老师。尤其抗战胜利后,人们公推傅斯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而傅斯年却把这等好事让给了远在美国的胡适。

【多维解读】

1.真才实学。拥有过硬本领的人,一定不会被生活埋没。胡适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个道理。若没有真才实学,给你再大的平台,也无法舞出生命的光彩。

2.知音难寻。熟话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要知道,真正的知音,有的不仅是情感上的默契,在知识、学问与人生态度上也得站在同一平台上。

【适用话题】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6篇

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笔者现就如何在农村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达到有效的教学模式表达一些想法。

一、备课问题

有的教师备课教案过于“华而不实”,写出的教案目标、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对教学任务不明确,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过程欠缺思考,对教学方法不能掌握。所以,教师应结合自己本班学生学习的优点和缺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案,加强教案的实用性和创造性,灵活指导学生完成本次课堂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过程环节

1.精妙导入。开头要短小精悍,引人入胜。导语设计应该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如开门见山,触及重点,就是导语设计依据课文内容直接进入主题。这种导语或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或点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或直接点明中心进入文本。赞科夫说过:“对课文的第一次阅读或者客体的第一次知觉对于记忆保持的牢固性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在导语里触及课文重点符合记忆规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导语:我们都喜爱春天,她不但景色宜人而且给人无限希望。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作者对春天寄寓了怎样的希望和感情。

2.出示自学目标。出示目标采取以下几种:(1)教师口述。(2)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3)出小黑板展示。(4)用多媒体展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

3.自学质疑。即学生根据目标或自学要求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师则观察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参与到学生的自学活动中去,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状况并给予他们帮助。教师还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策略。如学生应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运用默读、朗读、比赛读等不同形式,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教师还应让学生动手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生词,并把不懂的句子或者有疑难的问题用笔在书中标明,为后面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准备。如学习小说,应教给学生致自学流程:理情节——析环境——析人物——结主题——研写法。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4.互动释疑。基本流程度是:分组学习——交流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同桌或小组交流所得与疑惑,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了大量时间,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检查、帮助、促进。教师要投入到小组活动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

5.展示精讲。针对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小组成员自由表达,相互补充、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气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课堂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课堂活动的进程。展示质疑阶段,由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有限,表达能力不足,使得学生展示的质量不高。但是语文科目的落脚点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心灵感悟。而展示的语言表达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潜移默化地提高。所以,在展示环节,我先鼓励学生要敢于说,其次是好好说,最终达到能言善辩的程度。

6.归纳延伸。大致流程是:总结归纳——拓展延伸——训练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重在知识的链接与拓展补充。教师还应将一些相关的资料拓展提升,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7.收获评价,总结学习内容。这是课堂教学中知识和方法的梳理与归纳,也是学生认识的提高与情感的升华阶段。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像原先那样要求学生“你应该学到什么”“你应该记住什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是情感认识,也可以是知识的积累等等。我们相信,只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发现会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而这些正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之所在。

8.板书清晰。教学内容少不了板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板书要体现一篇课文的脉络、结构、重点、难点等。板书是一门技术,运用得当与否对于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当然,以上八个步骤只是课堂教学的大致思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处理,八个步骤也允许交叉和渗透,切不可一味地拘泥于形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唱主角,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7篇

这份羞惭主要来自于对“如何把握作者情感”的简单化的处理。

这种简单化具体表现为:(1)对情感的把握立足于文中直接言情的议论性语句上,而未将之和文章对荷塘月色等的描写有机关联,使得原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诗化特点未能很好呈现;(2)对写景佳句的赏析就句论句,虽也达到了“赏”的目的,但却限于修辞,是低层次的,孤立、割裂的,未将之和作者的“情”联系起来,使得语言的形式和作者的表达意图实际分离。

发现问题后,我决定对原教案做修改。修改的基本思想是从批判性思维出发,深度解读,重构对文本的理解。

原处理

(一)“颇不宁静”

【依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二)暂时解脱

【依据】“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受用”为“姑且享用”之意,“享用”的姿态证明作者暂时摆脱了内心的“不宁静”。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依据1】“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此处流露出寥落寂寞的情怀,可见“不宁静”重返内心。

【依据2】“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将采莲那份“热闹”“风流”“有趣”视为“福”,可见对其向往;“现在早已无福消受”则流露出对现实的淡淡不满和此时的孤寂感。是“不宁静”重返的又一明证。

现设计

(一)“颇不宁静”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问题:从文本看,“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一种现实(“白天”)中“不自由”的感觉,言、行甚至思想都被约束着。白天里有“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不得不想的问题,现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间接依据】“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小煤屑路“很好”。

步骤:

1. 夜晚小煤屑路的特点:“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 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这样一条“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煤屑小路“很好”?

原因:

(1)“幽僻”“寂寞”的路与他此时“颇不宁静”的内心相谐。

(2)路的“幽僻”“寂寞”正可使他获得“独处”的机会,从而获得无人约束的“做”“说”的自由。

【结论】

朱自清内心确有因“白天”中的“不自由”而带来的“颇不宁静”,这种苦恼既体现在文中的直抒胸臆里,也体现在他对“小煤屑路”的认可上。正因为现实中的这份苦恼,所以他需要“独处”,需要没有不自由感的“另一世界”。

(二)暂时解脱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间接依据】荷塘月色呈现的意境特征。

步骤:

1. 把握文中两个主要意象——荷与月的形象特点。

(1)风姿优雅

【依据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将荷叶细杆、叶面圆而铺展的形象喻为“亭亭的的裙”,让人联想起芭蕾的曼妙优雅。

【依据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叶子的“更见风致”是因为水的流动带动荷叶摇摆,这使叶子摇曳生姿,款款动人。这一笔很是精彩,水“脉脉”含情,叶不负“恩泽”,更为美好动人。

(2)娇美清丽

【依据1】“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袅娜”写出了开放的荷花柔软妩媚的姿态;“羞涩”表现了含苞欲放的荷花少女般的娇美。

【依据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和“星星”均为发光之物,“刚出浴的美人”皮肤细腻润泽,博喻刻画了月光照耀下,荷花的花骨朵和盛开的荷花色泽莹润的特点,使月下荷花的形象分外清丽脱俗。

(3)朦胧淡雅

【依据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香”是“清香”;量为“缕缕”而非“阵阵”;其美妙又如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若有若无,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笔下的荷香无疑是淡雅宜人的。

【依据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色赋予了花、叶朦胧的美,呈现出梦幻般的特征。

小结:

在作者笔下,荷这一意象具有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的特点。

(1)幽静恬美

【依据】“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写出了月光的清澈和流动感,而“静静地”又将这种“动”置于绝无声响之下,此时动而无声的清澈月色呈现出的是一种静谧的幽美。

(2)柔和朦胧

【依据】“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朗照”则过于明亮;有云,但又用“淡淡”和“满月”去中和,这使月色在分寸上“恰是到了好处”,柔和朦胧,如“小睡”般“别有风味”。

(3)优美和谐

【依据】“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以小提琴名曲富有变化而又和谐优美的旋律喻因为月色的“不均匀”而带来的光影之优美和谐。

小结:

在作者笔下,月这一意象具有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的特点。

2. 结合意象特点把握荷塘月色的意境

问题:文中荷和月这两个主要意象共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意象 荷—— 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

月—— 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

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

3. 通过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问题:由荷塘月色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特征,可知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文中的景、情关系可理解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从荷、月的意象特点及它们共同营造的意境看,作者当时的内心应该是宁静、平和、喜悦的,只是这喜悦和景的柔和朦胧一样,是“淡淡的”,但“颇不宁静”毕竟是远逝了。

【依据】

王国维先生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已非纯粹的自然之景,而是“着我之色彩”的景,所以,荷塘月色的“色彩”便是作者情感的“色彩”,景与情应该是交融统一的。

意象是表意的物象,是主观之象;意境是境界和情调,是抽象的氛围。袁行需先生曾简明地闸释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由此可见,依据对意象、意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是可靠的,两者是相融相谐的关系。

【结论】

荷塘边、月色下的朱自清在自然美景中的确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收获了“淡淡的喜悦”。他“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暂时逃离了那个让他“颇不宁静”的现实世界。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直接依据1】文中议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荷塘月色的世界是一个静谧优美的世界,我“受用”着那份安静及和谐;现实世界是喧嚣的“热闹”,但这个世界里的“我”拥有的只是“什么也没有”的寥落寂寞的情怀。

【直接依据2】文中议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无福消受”既因为年龄早已不是“妖童媛女”的年龄,更因为在动荡不安的现实世界里,早已找不到这样的嬉游之所。

【间接依据1】“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阴阴”与“一团烟雾”虽也表“朦胧”之意,但用词不再具有先前的美感,带给人更多的是昏暗的感觉。可见随着作者逐渐离开荷塘的步伐,回望中的荷塘之景也在作者心中、笔下生出了变化。

【间接依据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隐约的远山应是美的,但“只有些大意罢了”却表达了“不足感”。梦的世界里有的是“月光”,现实世界里有的是“灯光”,与其说是灯光“没精打采”,不如说是走向现实世界里的朱自清变得“没精打采”了。

【间接依据3】“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美少年、美少女、美酒、美景,“恐”的是花“沾裳”,“畏”的是水湿裙。不得不说,《采莲赋》所描写的场景充满了风流热闹的暧昧色彩,这里没有成人的烦恼,只有少年、少女之间涌动的情意。这个世界和荷塘月色一样,也是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是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梦的世界。

【间接依据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对比之前“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中对流水“脉脉”的赞意,此时却变成了直截了当的“是不行的”,情感的变化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结论】

随着回家的步伐,朱自清离那个曾带给他淡淡的喜悦和短暂的超脱的梦幻荷塘越来越远,“不宁静”重回心头,沮丧、怅惘、寂寞、叹息成了他内心的主旋律。这种情感又附着在景物上,于是,目光所及(树色、远山、灯光),耳朵所闻(蝉声、蛙声)与心中所想(采莲的世界)都被这种情绪影响,他又成了现实世界中一个“不自由”的人。

反思

此次教案的修改,我的立足点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作者情感的把握问题。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基于这种思维特征的批判性阅读的三个基本特点是:质疑、思辨、建构。

按照这种思维的要求,我不得不问自己几个问题:

(1)既是写“荷塘月色”,为什么要花一个段落写那条小煤屑路?这条路和朱自清内心的“颇不宁静”有关联吗?

(2)何以见得他在荷塘月色中获得了暂时的超脱,仅仅凭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又凭什么说他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仅凭“蝉声”“蛙声”和“无福消受”这两处单薄的议论吗?

当我做这样的思考的时候,我发现,将文本中的景与情割裂分析是完全不恰当的,因为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藉文中占据主要篇幅的景物描写找到答案。

批判性阅读中的“质疑”指向的是是否“决定相信什么”,就《荷塘月色》而言,就是——我是否该相信作者的情感如他所说的那样。质疑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缺陷,也包括寻求理由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批判性思维既是否定性的,也是建设性的。现在的设计绕了一个大弯,但最终有力地证明“他的情感变化的确是这样的”,虽然结论和原处理一样,但是中间过程却大相径庭。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和作者情感被有机联系起来;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被呈现出来;而作为诗人的朱自清的散文,其诗化色彩也逐渐被清晰化。

批判性阅读中的“思辨”指向的是“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就是运用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结合合理的想象、联想,对问题进行富有逻辑性的缜密分析和推断,这个逻辑思考过程在现设计中通过“直接依据”和“间接依据”被清晰地呈现出来。

经过逻辑的分析过程后,读者最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就是“建构”,它是质疑、思辨后形成的见解,是批判后的否定或肯定,是解构后的重构。就《荷塘月色》中的写景描写而言,如果进行逻辑分析后无法获得和议论表白一致的内心情感,那文章的抒情就变得“可疑”,或者说文章的艺术水准将因情、景的不谐而大大降低;反过来,逻辑分析之后,如果我们收获的是对原文情、景高度融合的认可,那么这种重构将比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抑或直接通过议论浅层次地把握作者情感深刻得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目前的中学阅读教学多属于欣赏性阅读,这是我原先教学时将景物描写孤立欣赏的重要原因之一。欣赏性阅读虽然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阅读鉴赏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往往隐藏着一种危险:趋同思维过度繁荣,盲目相信现存结论,甚至认为教材中的文本就是一切皆美的。从小处讲,这影响的是一个人的文本解读能力;往大处想,这会导致创新能力低下,影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勉励自己,要尽力地将批判性思维更多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设计;高效;方法指导;自学

建立高效课堂,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不二法门。对此方面的探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但大话空话连篇,很多观点注重形式,花样翻新,热闹异常,却不注重实效。更多的人在评优课或者公开课上表现出色,但在常态课上就平淡失色。

我这几年一直兼带普通班,缘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高效课堂做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更切合我们普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

很多老师都有体会,当准备开公开课或优质课时,精心准备了教案,结果课堂教学效果好、效率高。而常态课的教学中,课堂效率出色的很少。甚至有的老师因为匆忙,粗浅看一下教案就去上课,结果课堂上就是匆忙、慌乱的,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感觉无头绪。一堂课下来,师生都觉得收获甚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白,但是做到却很难。而这一点我认为是重中之重,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二、抓住教学重难点,增加课堂容量

比如七上语文教材中《羚羊木雕》一课,我抓住“品味语言、揣摩心理”这个教学要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大家很自然地就得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妈妈的严厉、“我”的软弱、万芳的仗义、万芳妈的直爽……在此基础上叙述故事情节,同时结合环境描写及“我”的心理描写,体会:爸爸妈妈的做法合适吗?你认为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大家展开讨论:现在大家都认为父母的做法不对,那么,我的做法是否就妥当呢?在此基础上,引发他们对此问题继续深入分析,懂得在生活中要多沟通。孩子也应该遇事多与父母商量。这点可以结合当时羚羊木雕“贵重”的特点给学生分析――价格“贵”、意义“重”。这点资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懂得遇事与大人商量的必要性,也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对文中“妈妈”形象的分析就不仅仅停留在重财轻义的层面了。这样设计教案,对于课堂教学更有意义。学生在此一系列有序而高效的学习活动中,思维得到锻炼,认知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当然,教师要有适宜的导引,由课内引向课外,由课堂引向生活,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三、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学科相比较别的学科,更注重对文本的阅读,对语言的品味,这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有道理。同时,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更不是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就可以改变其水平的。这都需要学生学会读作品,大量地阅读课内外作品。

初中课文有教读课、自读课和课外自读课。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自读课就是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师不必点拨引导,放任自流;有的则担心学生学习能力差,不放心,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还有的想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教学,但由于把握不当,往往教成了个人演讲课。怎样设计好自读课的教学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安排的:(1)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根据课文的特点及学生实际,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读书―讨论―练习―再读书―再讨论―再练习”,力求围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问,全身心投入,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朱自清先生的《春》,我就是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投射到春景,听关于春的音乐,然后让学生口头描绘春的意象。最后反复朗读课文,要求在头脑中形成影像,并写成文字。其中教师提示学生运用关键词和课文中的写法,如:《春草图》一节文字中,对于春草的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词语运用精妙,学生就可以直接学习运用,并加以丰富化,让学生体会景物描写要形象生动的特点。学生在此学习中就可以慢慢领会课文的写作技巧,同时学会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也就体会到了作者在描写中蕴含的对春、对大自然及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还有文中的侧面描写也很出色,同样可以让学生借鉴。在此一段《春草图》的精讲之上,学生就可以试着去欣赏另外的几幅《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了。这样教师不必逐段地讲,学生会学得很好。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学生再学习别的课文也可以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感觉语文学习中也需如此。

总之,建设高效课堂的方法很多,但都需要我们从小处做起,做好每一天的功课――工作与学习,才能让常态课放出光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伏艳梅.“价值观”引领高效语文课堂.小学教学参考,2008(36).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9篇

一、谜语激趣,激发思维

1、引导:猜一猜,是什么

脚踏清江水, 手扬满天沙。惊起林中鸟,折断园中花。

(谜语引入,既让学生初步了解风的特点,又为下面的观察、写作打好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风看不见,摸不着,没气味,没形状,但它又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风也很有特点的。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它,看谁找的风最有特点,最有创意。

3、揭题:找风

二、学习范文,明确习作要求

1、让学生说说所摘录的有关风的语句或诗。

2、选其中的一两个语句体会观察方法及写作方法。如以下两句比较典型:

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中有个字用得非常好,一字便写出了春风的特点,你能找出来吗?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一个“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既有色彩,又有很强的生命力,给人强烈的动感。)

3、大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一句写风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表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课件出示: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配乐朗读。)

读读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春风是怎样的?(像母亲的手那样温暖,那么亲切;有泥土的气息……)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的?(触觉、味觉、嗅觉,并展开了想象。)

4、学习观察方法:我们怎样能找到风呢,首先我们可以学学朱自清的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甚至可以用嘴尝一尝,你就能找到各种各样不同特点的风,其次,边观察边展开想象,并细细思索观察中的各种感受。

三、找风活动

1、师生一起到室外找风(15分钟左右)。集体与分散结合,可以个人观察也可以小组合作。

(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学生从各种角度去观察大胆想象,表扬学生的新发现。(可作如下几方面组织学生找风。)

(1)站在走廊上,向远处眺望。(天上、远山、街头……)

(2)校园里,操场上观察身边的风。(飘扬的旗帜,飘香的花,飞扬的尘土……)

2、个别交流:让学生随时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说给同学听。

爱因斯坦曾说:一切创造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借助创造想象丰富自己的心理活动,鼓励学生不受约束,标新立异,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集体交流

1、片断说话训练

(1)找风活动中,哪里的风给你感受最深,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话给予点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时间,尽量让更多的学生练说。对于中下学生,以点拔、鼓励为主。)

(2)写片断训练

(“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语文教育的多元化。”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

2、写活动过程

说说打算按怎样的顺序把找风活动的过程写下来。尽量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1)按从远到近的顺序;(2)从自己身上开始,由远及近;(3)按不同的感官分类写下来;(4)按风的不同特点写下来。(5)根据自己的想象,从不同季节的风的不同特点来写。

(尽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启发学生求异。鼓励学生不同的立意,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使学生的作文多姿多彩,思路开阔,创造力极强。)

〔评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开放创新的理念,从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富有创新性。因此本教案设计中,有意识地创设观察情境,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嘴尝等方法去感受风的各种特点,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在想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想象的训练。本教案设计了一个学生觉得新奇,而且又有充分的想象余地的找风活动,此类作文学生乐写,想象丰富,思路开阔,创造力极强。实践中,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篇篇美文从学生中诞生。

3、在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第10篇

一、备课的有效性――要有切入点,设梯度

以学论教,改变了“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从“学会”到“会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这两个词的意义来看,前者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后者则注重学生怎样学。教学既要备好教材,又要备学生的学情、课堂中的质疑……更多的为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而着想,从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学不是简单地为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参考资料。而是在内容选择、任务设计、情境的创设上,一定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我在设计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教学时,体味和推敲文中场景设置对表现人物性格与作品主题的意义和作用,如设计问题:小说《孔乙己》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孔乙己”是个喜剧人物吗?“咸亨酒店”是个让人快乐的地方吗?小说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小说是以怎样的视角展开情节的?教学中还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与提问,教学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开一扇窗。

二、学习的有效性――要以学为主,教为铺

柴玉霞说:有效课堂上,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以达到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变成会学、愿学到乐学。 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发挥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1. 重视课前预习。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先是让学生课前预习,设疑 “朱自清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背影?”学生整体把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并要求学生写出答案要点,然后课上汇报预习的结果。我在课堂上引出话题:“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如此精彩,那我们注意过身边人的一个背影或动作吗?”用情感激发是教育学生的大好时机,也是学习主体获得知识的积极反映。教学中淡化了一些僵死的教条主义,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初察大体,细细思考,真正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2. 课时先学后教。任何的教学手段都是为学习主体服务,没有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就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教学中,一定要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不能只按教案流程走,应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较多的学习时间,设计的任务还应具有层次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学习后便于保存深刻的记忆。如在教学《春》时,我先让学生扣上课本,然后播放一段优美的乐曲,在音乐的背景下闭上眼睛去想象春天的样子,听后学生都能热情洋溢地讲,有的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有的说:“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还有的说:“春是美好幸福的象征……”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我趁此机会说:“那么我们打开课本看看散文家朱自清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学生乐此不疲,迅速地找出了相关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是美的句段进行分组讨论。结果给我有意外的惊喜,他们的发现远比我想象的多。从“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引发的童年趣事,到春雨图中令人神往的诗情画意;由“一年之计在于春”想到的“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生之计在于勤”……学生从生活的经验中体会到散文的美味,但要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不够的。接着引导学生诵读品味,并归纳出春有三个特点:新、美、力。还让他们课后查找一些有关春的名篇来欣赏,从而在原有知识点上拓宽了思维。在研究教材时,我们不能只拘泥于现有的材料,要从实际出发,探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巩固。现代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掌握字、词、句,而是要努力地去夯实语文素养,更要创新性把人文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学习成果,巩固学习的内容。如在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两个很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一是家中拾“疑”,这部分解决了学习上部分难点,如一词多义:美、孰……学生在充分自主的阅读中解决问题。二是竞赛抢答,男女“对抗”的活动,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的良策。学生在竞赛的快乐中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个环节就是学以致用,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学习轻松地软着陆,给学生有一个弹性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从实际出发,不走过场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内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联系。

过去,有只顾“传其道,授其业”的教师,结果学习活动变成了“满堂灌”,而学生的“学”却被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切实地提高。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如用“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运用教学方法不走过场,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引导学生理解邹忌讽刺齐王的艺术,是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让学生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得出结论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个学案完全体现了为学生服务,强化了“引”和“导”方面,具有更直观的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从朗读、理解等多方面加强学生的文言积累,逐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课堂调控好。而课堂的有效性,不仅看教师教得怎样,还要看学生学得怎样,学习了这节课,要看学生是否真的“学会”或“会学”。同时也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要有长流水,还要讲究教学的艺术。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案范文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