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07:34:45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1篇

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享誉文坛,至今仍为无数读者所称道。本文试从情景交融的诗意美、深邃幽远的意境美、简洁自然的口语美等

三个角度论述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意蕴。

关键词:朱自清 ; 散文;诗意美 ; 意境美;口语美;

散文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史上灿若群星的名家骚客,运用这一载体,展示出迷人的文学才华。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散文之路,是一条光彩夺目的心灵旅程,记载了一个个有思想、有文采的文化精英。朱自清就是在散文道路上留下足迹的著名作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界的一颗璀璨的巨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思想特色、艺术特色和风格特色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在思想内容上,他的散文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及个性特点,显示了“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和爱国心;在艺术上,他的作品以漂亮、缜密著称,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与画的交融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本文试图分析朱自清散文在艺术上的独特意蕴,以期引起各位同仁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深入思考。

一、情景交融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常常寓情于景,融景于情,在情景交融之中迸发出韵味深长的诗意。他在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感受融合到景致当中,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文中扑面而来的诗意。一篇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散文便是一例,该题原是一句旧词,朱自清借以为文题,写了这一篇内容为读画的散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是散文家。在新文学的拓荒期,他以辛勤的耕耘,以开拓者的胆识和勇气为白话文赢得了读者和荣誉,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现代散文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一个“宁馨儿”是伴随“人的发现”而产生的,是对传统散文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散文的核心是“载道论”,而现代散文的精神是“言志论”言个人之志,显个性神情,让活生生的人走进散文,1921年,周作人发表文章,敦促“治新文学的人”写作“美文”,“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土地”(子严《美文》)算是它的发轫。不久白话美文日益增多,风格多彩多姿,朱自清就是这种多的散文作家中成绩卓著的一个。郁达夫曾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说朱自清的散文诗“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的确,朱自清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散文作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朱自清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曲清歌,良久地余音绕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曾认真研究过现代诗,且有很高的造诣,因此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淡淡的月色、田田的荷叶、薄薄的清雾、蓊蓊郁郁的树木以及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素淡朦胧,简直就象一幅意境幽美的工笔画啊!在朱自清的笔下,好景美不胜收:梅雨潭醉人的绿、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朱自清的散文篇幅大多不长,但其构思却颇具匠心。《背影》的出奇制胜;《春》的多侧面描写,而把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写和叙述之中,毫无刀刻斧凿之痕;《荷塘月色》虽说为了写心中的不宁静,但一路下来,却处处见“静”。

二 、深邃幽远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的丰富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的真实实境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

不是只有诗才讲究意境的,散文也讲究意境。朱自清散文注重创设优美的意境,感情真挚浓郁,不论写景、叙事、议论、抒情,都包含着独特的个性和情趣。他的写景散文,缘情写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他的叙事散文,叙事抒情有机结合,达到物我的一致;他的议论散文,擅长用饱含感情的优美的文字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他的抒情散文,叙议结合,情深理至,没有虚伪的夸饰和做作。

总之,叙写现实人生的悲剧美,寄情山水风月的诗意美,传达亲情体验的人性美,剖析自我内心的人格美,追求韵律和谐的语言美,共同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三、简洁自然的口语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是有口皆碑的。如《背影》语言的质朴,《荷塘月色》语言的清丽,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更是极富色彩感,呈现出视觉上的绘画美;朱自清还爱用叠字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叠字和长短句的巧妙搭配,形成了朱自清散文所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据统计《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字而《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叠字则有72处之多,长短句的巧妙搭配,使其散文读起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独具跌荡回环的听觉美感。

朱自清写景抒情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而秦淮河的夜景,那六朝脂粉气的遗迹,更是真实而具体,融情入景,极为成功。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2篇

一、早期:诗情画意的清新隽永

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1923年以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他的早期散文作品,正是受其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颇有些“诗人的散文”味,这也丰富并扩展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早期的诗歌创作对其后来的散文创作颇有影响。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做骨子,加以观察的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想象的五彩缤纷,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从朱自清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风格中的“漂亮、缜密”,尤其体现在他早期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中,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他的白话美文以传统的散文艺术做根基,注入自家鲜活的情感流泉,也容纳“外国的影响”,实在是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枝奇葩。

二、中期:以朴实的笔触抒写心声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使朱自清陷入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当他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时,散文风格也有所转变。于是,他的散文最以绵密、醇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缜密、自然的构思,文字由优美、典雅转向质朴、清峻,而富于口语味。

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一改往日的借景抒情,走上了追忆之路。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

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一心编织他的“梦”之国与“爱”之国,用他的笔倾诉人间朴实的亲情、友情。朱自清这一时期文字风格虽各有所殊,但皆源于作者的真切见闻与独到感受。在“五四”以后众多流派的散文中,从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奠定了朱自清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三、后期:黑暗中的激进呼喊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有意的仿效鲁迅,写了许多杂文。朱自清改写杂文,一面是为了更有利于对严峻的现实发言,一面也是实践他提倡的“谈话风”。这时期的文章,大多讨论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秉承他一贯尊奉的“为人生”的初衷,而又更增添了较浓厚的思辨色彩与哲理意味,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创作对象的转移,使朱自清后期的散文,一改往日的清新、朴实,也不像以前那样采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的笔触,直接写出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他冷眼看待人生,以日常生活和人间世情为议论对象,从而抒写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个人忧郁的感彩;另一方面他热烈地呼喊“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盆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这时期的朱自清思想成熟,已经成长为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朱自清后期散文创作,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东西,发表议论。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3篇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一个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朱自清的散文,可称之为“大家之作”,其言情则沁人心脾、其写景则豁人耳目,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与传神描绘,其见者真,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不像绘画,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语言的描写确切,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达到“毫芥”毕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使人读了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即见其形,由远及近,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四个字重叠摹声,使人觉得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由远及近,声音分外响,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以出神入化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或浓墨重彩,或素妆淡彩,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充满了灵气与生机,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荷塘的绿色,染得雾也变成青色,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春》)

雨本无色,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连明亮的灯光,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春》)这里用“钻”字,而不用“长”或“冒”字,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树叶左遮右挡,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这一段文字,将静态的梅雨亭,化成动态的苍鹰,又以一个“浮”字,化静为动,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似凌空而飞的气势,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准确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以准确的动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字字“立”,句句活,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要想使散文达到造型美的境界,一定要有细致观察和精细描摹的功夫,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潜入生活中,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和品味,然后用充满灵性的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唯有如此,方能使文章“立”起来,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希望大家能通过朱自清先生散文的阅读,汲取更多的艺术手法和宝贵的写作经验。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朱自清先生是抒写至情的能手,《背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主要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揭示无微不至的父爱亲情。作品抒情委婉有致,细腻入微,谋篇布局逶迤曲折,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背影》开篇点明题旨:“我与父亲不相见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但破题之后作者并不急于把“背影”亮出来,而是采用反衬的笔法,把体现父爱的其他种种表现细数一番。先写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祸不单行”的逆境里,怎样强忍沉重的心情反过来安慰“我”,其次又写父亲在奔波谋生的繁忙中,怎样无可奈何地委托旅馆的茶房送“我”登车去北京念书;再次又写父亲终于改变托人送行的主意,在百忙中“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在反复曲折地写完父亲对我的关心之后,才把高度集中地体现父亲的最动人的“背影”这一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和“我”一同洒下感动的泪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这里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蕴含着深厚慈爱的背影,富有人情味,感人至深,使读者与“我”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朱自清先生还是散文领域卓越的风景画家,《荷塘月色》就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名篇。作者用语言的丹青点染风景,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富有层次地开拓诗一般的境界,于情景交融之中,让读者领略荷塘月色之美,但读者并不是一开篇就将如烟如梦的荷塘月色表现出来,而是引领读者在通向荷塘月色路上绕了三个弯子,那就是作者对月下荷塘的想、寻、爱。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接着由“想”而沿着荷塘寻去,当寻到荷塘之后却又不急于展示荷塘之美。而是偏要把自己独处荷塘月色下悠然自得之情抒写一番。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侧面渲染荷塘月色之美,从作者的思绪中眼波里来折射出荷塘月色之可爱,为正面描写荷塘月色做好了铺垫。然后才去慢慢地揭开月下荷塘的面纱。主体部分,作者不惜与以工笔细描,着力点染荷塘月色的美景,作者先写荷叶荷花清香,用一连串精美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将荷叶的卓然风姿、荷花的晶莹美丽描绘得无比美妙。接着作者又捕捉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着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落笔化静为动,形象地传递出了月下荷塘精致微妙的美感。此处精妙在于虽未提到月光,但荷叶荷花的景状无不因淡淡的月光而显现,使读者依稀感到月光的存在。作者写荷塘上的月色则具有另一番景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流叶子与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是笼着经纱的梦”则为虚拟。“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薄薄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作者认为这样的月色正恰到好处,有一种朦胧的美。接下来,作者又写到“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其色调可谓浓淡相宜,更妙是写“景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作者运用通感使视觉转换为听觉,生动展示出了荷塘月色的飘逸之美。总之《荷塘月色》用巧妙的构思,极美的文笔,为我们展示精妙无比的风景画,抒写了与众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散文高超的艺术手段,是建立在他对客观事物的精细观察之上,否则就不可能妙笔传神,也不可能书写出与众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在《山野掇拾》指出:“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例如《绿》中,朱自清先生对梅雨潭的绿就作了加倍的描写。先用博喻说是“象拖着裙幅”“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象最嫩的皮肤”“象湿润的碧玉”然后又多方比较,说是北京什沙海地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碧草与绿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渲染,梅雨潭的绿于是成了世界上最宜人的景色,从而让读者跟着作者一道“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再如《匆匆》,作者对时光的易逝就加倍进行描写“太阳他有脚即可,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望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到他去的匆匆了,伸手遮腕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经过作家如此一番的加倍描写,使人们不能不在“平常身历之境”中万分地惊异于时光之易逝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论叙事、写情、状物、抒情,无不委婉细腻,娓娓动人,表现在他对客观事物加倍地描写,巧妙地描写,拆开来与拆穿来描写,展现了客观事物的“锱铢淄渑之别”,抒写了与众不同的趣味。他的具有娴熟艺术技巧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国散文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 王雪荣.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美

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有着一种独特的构思美、自然美和语言美,他以精湛的文学艺术技巧誉满文坛。本文浅略地领悟一下他的散文之美。

一.“点”与“线”形成的构思美

散文的艺术魅力,重在艺术构思的设计。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十分的独特,除了缜密严谨外,更是精致和巧妙,“点”与“线”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独特的构思美。

如《荷塘月色》一文开篇便点名主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接着说:“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又写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作者用这以上两点“静”来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紧接着“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又用两点“闹”反衬出此时此地的“荷塘月色”的“静”,从而以“点”穿成“线”,画龙点睛的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品的主旨,即“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二.“情”“景”“事”交融的自然美

朱自清的散文,有记人记事的一类,有状物写景的一类,但无论是哪一类,都表现出作者真挚的感情,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一种独特的自然美。

1.寓情于事,追求“实在美”。

在散文中,朱自清注重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现自己真挚的情感,以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自然美。

《儿女》是朱自清记叙自己儿女琐事的一篇文章。作品开头说:“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但并不提及自己的儿女,却说“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也因此而自责甚至哭了起来,“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继而又矛盾起来,“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这样实实在在的几件事的记叙,正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让读者真切的感觉到了作者身上的重担和心里的矛盾。文章最后,作者通过记叙几个朋友的话语,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决心。

作品的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说父亲是如何如何爱自己孩子的,但通篇却让读者感受到了浓烈而真挚的父爱,也让人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父亲沉重而伟大的责任。这正是朱自清散文追求的那种真挚的、实实在在的、自然的美。

2.寓情于景,追求“意境美”。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句写出了荷叶茂密的整体形象,又用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挺秀和清高的姿态,又说:“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恰当的拟人修辞手法更写出了荷花“袅娜”、“羞涩”的体态神情。接下来作者笔头一转,把描写的重点由荷塘上的景物巧妙地转移到荷塘上的月色上,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渺与静溢。接着又写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至此,作者精心描绘的一幅图画已经栩栩如生,一片真真切切的荷塘月色瞬间便在读者眼前蔓延开来。

三.“质朴”的语言美

语言的艺术是多样化的。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是有口皆碑的。“他的散文就象蚕儿老老实实地吐着丝,柔软中闪着光泽,简朴中见出莹洁。”

我们来读一下他《说扬州》里的一段文字:

另有许多人想,扬州是吃得好的地方。这个保你没错。北平寻常提到江苏菜,总想着是甜甜的腻腻的。现在有了淮扬菜,才知道江苏菜也有不甜的;但还以为油重,和山东菜的清淡不同。其实真正油重的是镇江菜,上桌子常教你腻得无可奈何。扬州菜若是让盐商家的厨子做起来,虽不到山东菜的清淡,却也滋润,利落,决不腻嘴腻舌。

这段文字中的词语,大多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如“没错儿”、“油重”等,让人读起来就象是平时唠家常一样自然。也正是这老实、质朴的文字,将作者对扬州的喜爱和内心的欢喜充分、自然的表现出来,让人倍感亲切,决无半点的娇柔做作。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朱自清的散文总能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美。我们读朱自清的散文,应该怀着真诚的态度,把“点”与“线”形成的构思美,“情”、“景”、“事”交融的自然美,“质朴”与“典雅”同在的“语言美”等其他真实的东西结合起来欣赏,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蕴涵在作品里真实的、全部的、深度的美。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6篇

一、散文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能够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选择材料,捕捉新意,创造出集中概括的艺术形象,而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在情景交融中表现出淡淡而又韵味深长的诗意。

朱自清通过对情景的细致描写和自然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景致当中,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朱自清的散文中有一种余音绕梁的诗意。如在《荷塘月色》这篇诗情画意的散文中,作者情感的主要特点是“淡淡的”,所以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主要特点也是淡淡的:花是“白”的,雾是“青”的,云是“淡”的,月影是“黑”的,树色是“阴阴”的,歌声是“渺茫”的,流水是“脉脉”的,月光是“静静”的,白花是羞涩的,满月似乎在小睡,远山只有些大意,路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这样的境界,由于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景中孕情,所以具有了很大的感染力,给人一种朦胧美、诗意美。

朱自清能用自己的平凡所感,诗意化地道出了大家的共鸣。例如《匆匆》一文,简直就是一篇散文诗。“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被诗意化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感到它“逃去如飞”,“吃饭的时候”、“洗手的时候”、“默默时”、“伸出手挽留时”、躺在床上的时候,都觉得时间匆匆溜过,道出时间不可逆性的客观事实。于是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伤时又惜时,叹息之中包含着不甘虚度年华之情。然而在作者的笔下时间又具有强烈的可感性,文中的“我”面临着时间来去匆匆的这一客观事实,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家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够做什么呢”?感叹光阴似剑,自己很渺小,所能做的事情也微不足道,完全像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十分鲜明,为文中的“我”注入了真实的自我感受。如果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用诗句的形式来说明要珍惜光阴,那么《匆匆》就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达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感受,同样富有诗意。

朱自清对抽象事物的感知是融真情而循序渐进的,感叹中富于诗意化,反映人间真情时他的个人情感更是简朴中溅出莹洁。作品在刻画父亲背影的同时,又多次描述了作为儿子的“我”的感动的眼泪,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这里,儿子的眼泪并非懦弱,而是自然流露出对父亲的不舍之情,从而烘托了父亲的背影形象,加强了背影的感染力量。如果没有对父亲的真挚的亲情,作者是不可能将这些平常的动作刻画得如此的生动和传神的,我们也就更不可能在这些刻画中体会到作者父亲对作者淳淳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深情了,我们常常所说的细致之中见真情,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平常的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了真挚的情感也正是《背影》这篇文章的最最感人之处,使得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和儿子为父亲的行动感激及对父亲的处境伤感所流下的泪水,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一幕。

二、散文的绘画美

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他一贯主张作家创作“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因此,他的散文中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朱自清绘景状物时常像画家一样,一幅景色,他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描绘,有话可说,有画可作。如他描绘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寥寥几句话就把春雨那细密、轻柔的情状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幅画面从整体上看: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雾之中,傍晚亮起点点黄晕的灯光,使整个淡青蓝色的背景上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慢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一切景物构成了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这种清新、秀丽的绘画美,使人同作者一样对柔美的春雨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南京》中,描画玄武湖的水,“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扫叶楼前的绿水绿树,“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眉宇上来”。《潭柘寺戒坛寺》中,写潭柘寺角门前两竿矗立的粗竹,作者觉得它“足称得起‘天外飞来之笔’”。像这些呼之欲出的描画,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比比皆是,生动的形态,素淡的情致,融成一体,真可谓妙笔丹青。

朱自清在对景物描写时,极善运用颜色,在他笔下,各类景物无不带着多种色彩,作品的画面没有一处是单调的、平板的、模糊的,从而构造一种绚丽的绘画美。在《绿》中,作者描写梅雨潭的“绿波”,他没有用“绿油油”“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似乎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绿叶”“那又似乎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

三、散文的修辞美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修辞,善于运用比喻、通感、比较、联想等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修辞风格,因此,他的散文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修辞美。

首先,朱自清善于运用比喻、复喻的修辞形式,把抽象、深奥、陌生的事物化作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利用事物的特征来着意刻画形象说明事理,使得语意通俗、逼真、鲜明。如《荷塘月色》中: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以上六个明喻又构成了一组复喻,借写荷塘的荷叶、荷花、荷香、荷风灯,写出了“笼着轻纱的梦”的月下荷塘美景,充满诗情画意,余味无穷。

其次,朱自清出神入化地运用相互映照的通感辞格,巧妙地传递意味深蕴的情感信息,产生一种新奇无比的美感。如《绿》中: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是用触觉来表现视觉,让读者可见,可以感知。对“醉人”的、“可爱”的绿读者有了更加真实深切的感受,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

再次,朱自清还不时在其作品中运用比较的修辞手法来比较两种事物的优劣和异同,把自己的感觉在比较中清晰的表达出来。如《绿》中: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作者用四个比较物的不同,以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比较梅雨潭的“绿”,不是太浓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不及梅雨潭的天然形成的恰到好处的“增一分”不行,“减一分”不可的“着实可爱”的“醉人的绿”、“奇异的绿”!从比较中写出了梅雨潭的自然神韵美。

最后,朱自清常常创新的运用联想的修辞形式,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如《绿》中:

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作者在假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把女性本身的属性和“奇异”、“鲜润”、“醉人”的潭水的碧绿清澈联系起来,把“绿”写得让人惊奇、让人诧异,体现出了梅雨潭“绿”的特色。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腴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他的散文以独特的诗意美、绘画美、修辞美的特点,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散文的典范。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朱自清先生是抒写至情的能手,《背影》是其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主要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揭示无微不至的父爱亲情,作品抒情委婉有致,细腻入微,谋篇布局逶迤曲折,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背影》开篇点明题旨:“我与父亲不相见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但破题之后作者并不急于把“背影”亮出来,而是采用反衬的笔法,把体现父爱的其他种种表现细数一番。先写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祸不单行”的逆境里,怎样强忍沉重的心情反过来安慰“我”,其次又写父亲在奔波谋生的繁忙中,怎样无可奈何地委托旅馆的茶房送“我”登车去北京念书;再次又写父亲终于改变托人送行的主意,在百忙中“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在反复曲折地写完父亲对“我”的关心之后,才把高度集中地体现父亲的最动人的“背影”这一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和我一同洒下感动的泪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这里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蕴含着深厚慈爱的背影,富有人情味,感人至深,使读者与“我”一起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朱自清先生还是散文领域卓越的风景画家,《荷塘月色》就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名篇。作者用语言的丹青点染风景,用委婉细腻的笔调,富有层次地开拓诗一般的境界,于情景交融之中,让读者领略荷塘月色之美,但读者并不是一开篇就将如烟如梦的荷塘月色表现出来,而是引领读者在通向荷塘月色路上绕了三个弯子,那就是作者对月下荷塘的喜爱。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接着由“想”而沿着荷塘寻去,当寻到荷塘之后却又不急于展示荷塘之美。而是偏要把自己独处荷塘月色下悠然自得之情抒写一番。。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侧面渲染荷塘月色之美,从作者的思绪中眼波里来折射出荷塘月色之可爱,为正面描写荷塘月色做好了铺垫。然后才去慢慢地揭开月下荷塘的面纱,主体部分,作者不惜与以工笔细描,着力点染荷塘月色的美景,作者先写荷叶荷花清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生长很高,象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连串精美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将荷叶的卓然风姿,荷花的晶莹美丽描绘得无比美妙。接着作者又捕捉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着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落笔化静为动,形象地传递出了月下荷塘精致微妙的美感。此处精妙在于虽未提到月光,但荷叶荷花的景状无不因淡淡的月光而显现,使读者依稀感到月光的存在。作者写荷塘上的月色则具有另一番景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流叶子与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是笼着经纱的梦”则为虚拟。“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薄薄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作者认为这样的月色正恰到好处,有一种朦胧的美。”总之《荷塘月色》用巧妙的构思,极美的文笔。为我们展示精妙无比的风景画,抒写了与众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散文高超的艺术手段,是基于他对客观事物的精细观察之上,否则就不可能妙笔传神,也不可能书写出与众不同的趣味。

朱自清先生在《山野掇拾》指出:“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例如《绿》中,朱自清先生对梅雨潭的绿就作了加倍的描写。先用博喻说是“像拖着裙幅”、“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最嫩的皮肤”“象湿润的碧玉”然后又多方比较,说是“北京什沙海地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近旁碧草与绿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经过这样反复的渲染,梅雨潭的绿于是成了世界上最宜人的景色,从而让读者跟着作者一道“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朱自清先生还主张,观察事物一是要“拆开看,拆穿来看”二是要注意“锱铢之别,淄渑之辩”。如荷塘月色就采用了“拆开来看,拆穿来看”的观察与描写方法,作者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作者把一个对象拆开拆穿分两次描写,极尽委婉细腻之妙。再如《瑞士》中对瑞士山水的观察与描写,各有各的山姿,各有各的水姿,作者描写瑞士的山,有的是“四周陡峭的青山的影子,冷冷地沉在水里”,有的山“像一片一片儿插着”,有的山“中间豁然开朗,一片一片的谷”,“只见一丛丛的树顶,到处是深的绿,在风里微微波动着”;有的大山峰上“瀑布左一条右一条的,多少让山顶上的云掩护着,清谈到像一些声音都没有”;有的“高山青得出烟”;有的山“积雪皑皑,高出云外”作者描写瑞士的水,具有不同的风韵,“太阳照着的时候,那水在微风里摇曳着,辟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若遇到阴天或者下小雨,湖上迷迷茫茫的,水天混在一块儿,人如在睡里梦里。也有风大的时候,那时水上便皱起粼粼的细纹。有点象颦眉的西子”。可以这样说,在朱自清先生笔下没有两座相同的山,没有两片相同的水,真是在观察与描写中分辨出了景物的“锱铢之别”。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8篇

题材比较普通的《背影》,文章具有出色的创作特色:本文懂得抓住人物特点――“背影”两字标新立异,运用素材,边述事边表达出父与子的深情。所以,散文虽内容精悍,但具有引人注目、撩动读者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一、精彩的几次“背影”刻画

为了烘托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以引领下文。所以背影第一回出现在文首,目的是点题。文章的重点在第二回,在车站父亲送儿子的情景,对父亲的“背影”自清作了具体的描绘。稍微有些肥胖的父亲,一身黑布大马褂,青布的棉袍,走路艰难,慢慢地爬过铁路就只为了给自己的儿子买点橘子。此个画面展现出爸爸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没有人不为此画面感动。接下来的一回是写父子分别之后,作者望着在人群中渐渐地消失的父亲的背影,充满了感伤情绪,让人看了也不觉的心酸。最后一次背影的出现,是在散文的末尾,作者接到父亲的来信,看着来信在眼泪中又一次浮现父亲的“背影”,于是有感而发落泪感怀,文章前后呼应。

散文一直致力于渲染父子的亲情至深,它并没有着重去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等,又跟其他的类似文章的写法不一样。就主要依靠背影这一意象来抓住人物的形象,做了详细的刻画。文章之所以有这样的写作方法,多半跟作者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情绪有点紧密的联系。作者的父亲一把年纪了,还要为许多事操心,他历尽沧桑,上半生过的不太好;那次车站之别朱自清的父亲心理状态很差,儿子的情绪也很低落。所以,朱自清善于抓住“背影”详细描绘,一篇文章要想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要善于抒发了特殊场景下的思绪情感,这样才能获得艺术感染力。本文之所以显得真挚感人,是因为作品写的是普通人家的家境、一个平常人的心境、是世间最平凡不过的慈父孝子之间的故事,行文之间磨灭不掉的父与子的亲情与感动。

二、突出的写作特点

首先,它构思巧妙又新颖,布局凝炼而精美。它是采用截取法选材构思的。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感人、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背影”是课文的闪光点,也是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聚集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浓浓的爱也倾注在这点上。从这个角度描写,不但可以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而且可以洞察到“神”的方面的本质特征。背影,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这个背影被作者用集中笔墨描绘,其他方面的种种描写被省略了,不但别开生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由此展现了朱自清敢于创新的特点。文章善于把重心用聚光灯的方式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把父亲和儿子即将离别时,父亲与儿子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充分的表露无疑,精准的体现出了父子情深的真挚感情。

其次,这篇散文的文字其实比较的简单朴素,但是却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这篇散文的语言,简约素淡,用词方面的口语化和平实,全篇散文体现出朱自清散文朴素、自然、清秀的格调。散文虽然用很少的字叙写背影,但却完全挖掘出新意,父亲的说话虽然简短干练,却很有力的为主题作了铺写。简单的言语,正是文章之所以能打动读者,深入到普通读者内心深处的利器。

第三,有机融合的叙事与抒情手法。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是一篇发自作者内心写成的文章,是在作者收到来信阅读完来信后,"热泪盈眶",情感相当诚挚而心怀感动的情况下创作的,文章中的孩子与爸爸的“背影”完全融为一体了。关于深切的怀念父亲,文章一边回忆一边灵活地将自己悔恨的情绪衬托出来,特别深沉的怀念之情如此便令读者一目了然。

最后,散文的白描写法具有极高技巧。好比文章中写到:朱自清父亲戴着黑布小帽,一身黑色的布马褂,深青色的布棉袍,慢慢的走到铁路旁边,小心翼翼的俯下身去,他也不觉得为难。当他父亲穿过铁路,又爬上对面的月台,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往上爬时,他父亲用双手攀着上面,双脚往上使劲的攀;他的身子因为比较的肥胖,有点向左微倾,他的样子看起来很费力。当朱自清看见父亲的背影,他鼻子酸酸的泪水飞快的流了下来。作者赶紧擦掉了眼泪,怕被父亲看到,更怕他人看到。作者又一次回看时,他父亲早就抱着金黄的桔子往回走了。通过铁路时,他父亲先将桔子放在地上,他慢慢地爬下,然后他又抱着桔子走,到作者这边时,作者连忙去扶他父亲。散文中,父亲过铁道的情景被作者特别着重描绘了,其中包含着父亲当时的体态动作穿着打扮。走过铁路的样子,弯下身躯的样子,爬上月台的样子,一上一下,脚也动身也倾斜,点点滴滴都是逼真的描绘,让多少读这篇散文的人多少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就在场看到了一样的,父亲与儿子的感情是那么的深厚。

综上所述,人们在阅读《背影》时,常常会被文章中那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分所打动。在对文章的细心咀嚼之中,自然而然的便被作者朴实无华的言语所感染,你会发现艺术韵味蕴藏于作品的字里行间。读者在品鉴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时,自觉的被“背影”这个意象所锁定,让人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美好的视觉图。领悟“背影”深刻的涵义:不管是美学的、社会的、情感的、伦理的等等,体验在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品赏心理之中。我们要从艺术创作的审美体验过程出发,学会思考例如“背影”意象是如何生成的,这篇散文的情感线索,和作家那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借鉴《背影》以一个中心为线索结构全篇,思路清晰,选择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方式方法,学会选取情感的抒发点,构思精巧的方法。明白一篇文章必须得感情真挚,注重细节描写等等因素,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9篇

精确美。古人说:“辞达而已矣。”辞要达意,应当是一切文章的起码要求。所谓“达”,就是要准确、精当地描述事物的特定情状,抒发作者特定的思想情感。如《荷塘月色》描写在一个四周宁静而“我”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满月的夜晚,“我”想去荷塘欣赏“另一番样子”的景色,此时: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一节口语化的语言准确地再现了此时此地的情景以及“我”的较为复杂的心绪;尤其是一个“带”字更为传神。它明晰、逼真、自然地表现了“我”当时的心情,还表明“我”去的地方不远,离家的时间不长。这一节口语为“我”将要去欣赏静谧、朦胧、柔和、优美的荷塘月色从环境、情绪上作了很好的铺垫。

隽永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意则期多,言惟求少。”意思是口语初读似乎一览无余,再读却如啜香茗饶有余味。且看《松堂游记》。一个夏天,“我”和S夫妇同游松堂,晚上准备赏月。三人赏月心切,文章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境的:

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

一个“老”字含意颇丰。“我”和S夫妇吃过晚饭就来等月亮上来,可是左等右等,还是不上来;不上来还要等,等了还是不上来。“我”和S夫妇赏月的期望、急迫、不耐烦、无可奈何甚至责怪、怨怼的心绪都尽含在“老”字中了。然而,越是这样,越是要等,于是就用“赌背诗词”来消遣了。一个“赌”字,可以想见当时情景:三人相互打赌背诗词,看谁背得多,背得好,三人在背中比输赢,以至胜者如何得意,负者如何受“罚”,真是难摹之状、难写之意如在目前了。

和谐美。这是根据表情达意和艺术构思的需要,使文章具有铿锵的音调、内在的节奏和连贯的文气,“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刘大魁《论文偶记》)如《春》是这样开头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两节文字节奏短促而轻快,语势畅达而倾泻,将作者早已盼望春天到来而终于盼到的兴奋、喜悦――热烈而奔放的欢呼,震撼心灵的喊叫,表现得多么真切、急切而深切!尤其是句末的五个“了”字,常字见奇,落地有声。这里的“了”不再是表示动作完成的一般助词,它还能协调音韵,增强语句的节奏感,浓化感情,使作者热爱、赞美、向往春天的激情流注于语句之间,给人以奋发向前的美感力量。

情韵美。朱自清散文中的口语,还能创造出一种艺术氛围,在特定的气氛和情调中透出诗一般的韵味,这就是所谓的情韵美。在《巴黎》的开头,朱自清是这样用口语来描绘这座世界闻名的艺术城的:

巴黎人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你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院处处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

“雅”乃是统管全文之“眼”。巴黎人成年累月都生活在艺术美的环境中,受着浓郁的艺术美的熏陶,“雅”已经沦肌浃髓了。文章一开始就被口语所描绘的“雅”的艺术气氛和情调所笼罩着,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巴黎这座艺术城的独具慧眼的赞美,使读者如同身入那优美的情境之中,听作者娓娓谈来了。

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中主张创作要站在“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他在散文创作中的运用口语,正是他这一立场以及艺术素养和美学情趣的生动体现。这对于那些以诘屈聱牙、艰深古奥、花哨炫目的语言为美的人来说,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朱自清散文范文第10篇

在我看来,写景散文主要有三难:一难是切入点不好找,二难是篇幅拉不长,三难是理的渗入不易。想一想,还是向名家求救吧,初学写作,当然应该从模仿名家开始。名家找谁?当然首选朱自清。一来他是散文魁首,二来中学生都接触过他的作品,模仿他也能给学生做个示范。于是找来《绿》《荷塘月色》等朱氏散文,仔细研究这些文章的写法。

先解决切入点的问题。要写的东西很多,总不能想到什么或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吧,总要找个点把这些东西管起来。这个点可以是主题,也可以是某种景物或景象。没有切入点,很容易写成流水账或旅游景点介绍手册。到一个地方,突出它的特征是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景物或景象是什么?找到它们,用它们来管住所有的景物,散文就不“散”了。《绿》写的是梅雨潭的景色,切入点就是一个“绿”字,用“绿”来表现梅雨潭的突出特征;《荷塘月色》写的是清华园的荷塘,切入点是“月色”,一切景物都是月光映照下的景物。

二连浩特留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是蓝天。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蓝的天,蓝蓝的天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纯净的天和淳朴的人民不就沟通了吗?主题也有了。对,就从天空切入。于是,我的标题有了,――“二连浩特的天空”。第一句,就模仿《绿》的第一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于是我写下了:

初到二连浩特,我一下子就被天空吸引了。

天空有什么好写的?一个字,蓝。一个“蓝”能写多少篇幅?朱自清告诉我们了:视觉写完了,还可以写听觉,还可以写嗅觉、味觉、触觉等等,比如我写了荷叶、荷花后,不是还写了荷香吗?还可以调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比如我写荷花不就连用了三个比喻吗?“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20多个字就出来了。还有,正面描写不够用,还可以侧面描写嘛。比如我写梅雨潭的绿,不就用了大量篇幅去写绿的环境――梅雨亭和梅雨潭吗?这个地方不够写,还可以写别的地方来进行比较。比如“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多种手法齐下,还愁篇幅拉不长吗?

茅塞顿开。可一种颜色似乎只能写视觉,别的感觉还真不太好写。那就先不着急写“蓝”,写写别的颜色作个比较吧。

那是一种怎样的蓝啊。我们经常形容红色为鲜红,形容绿色为嫩绿,形容蓝色为天蓝。天哪!天蓝是一种什么蓝?它现在就在我的眼里,但我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都写出70多个字了,还愁没有可写的吗?再想几个比喻吧。往哪个方向打比方,就要搞清楚被比喻的事物有怎样的特点。想了想,这个“蓝”特别均匀,又特别润泽;均匀如漆,润泽如水。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句子:

好像用油漆刷过,却均匀透亮,没有一丝刷子的痕迹;好像是凝固的,却又润润的,似乎在缓慢地流动。

再往主题方向靠靠。前面不是已经想到淳朴的人民了吗?淳朴的人民有什么特点?心胸开阔,不争名夺利,活得轻松。对,有了。

那是一种可以让任何小肚鸡肠的人都变得大度的蓝,是一种可以让人对人生意义产生顿悟的蓝。

蓝色只是天空的背景,天空还有什么?白云。对,该写白云了。白云有什么特点?一朵一朵的,像厚厚的棉絮,和我所生活的城市的云不一样。那就和我所生活的城市作一个比较吧。

如此令人惊叹的蓝其实也只是背景,真正让天空灵动起来的是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云。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里,几乎已经没有云朵的概念了。即使是晴天,云也多是条状的,薄纱状的,即使有成块状的,往往也棱角坚硬,缺少流畅的曲线。而且因为天的色彩并不清晰,所以云和周围天的界线也有些模糊。

那么,二连浩特的云到底什么样?该正面写了吧?直接写真难,那就打比方吧。“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对,有这样的,有那样的,能找几个是几个。“朵”不是花的量词吗?那就把这些云往“花”的方向形容吧。

而二连浩特的云让我真正体会到“朵”的概念:曲线柔和清晰,花瓣层次分明,开合自如,浓淡相宜。有含苞待放的,也有竞相怒放的;有金枝独立的,也有花团锦簇的;有身着素雅白裙的,也有被霞光涂抹上彩妆的。深吸一口气,好像空气中都弥漫着花香。

一正一反,三组比拟,云朵的形象就有了。接着该写自己的感受了吧?这样的景色当然应该让我陶醉,轻飘飘地,就像云一样自由自在。

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天离我很近。虽然烈日当头,但有凉风相伴,心情也清爽平静。此时,我好像也如云一般,飘然而升。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任凭天空的清风把我吹到任何地方。

现在已经500多字了,如果按高考的标准要求,再有300字左右就够了。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很少有清晰的“理”,他往往是通过对景物的赞美来表现他对现实的厌倦。比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能看出这一点。不过,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看花》却似隐似现地道出了一点理趣,他在说起栀子花时曾写道:“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存而不论”的那个“理”其实就是:爱花就是爱姑娘。只是说得有些含蓄罢了。我们现在写散文,最好能写出一点“理趣”,一来满足现代散文读者追求深度的需要,二来也是为了适应考试作文材料对理性的要求。于是,我开始想“理”了。

天空如此蓝,白云如此美,正是淳朴和自由的象征啊!就往这个方向引。忽然想起一位诗人写中秋的诗句:“望月,其实就是想一个人。”又联想到朱自清的“看花就是思姑娘”的含义,于是,我后面的句子也有了。

我们看云,其实就是看我们自己。城市里呆得久了,我们已经很少有抬头望天的雅兴了,似乎天空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抬头看到的和低头看到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灰蒙蒙的,200米之外就找不到清晰的图像了。即使是阳光灿烂,天空也是白亮白亮的,找不到一点鲜艳的色彩。这让我们的心情总有些压抑。再加上终年为生活奔波,经不住各种利益的诱惑,渐渐地,我们离本真的自己愈行愈远。

正如《荷塘月色》不能总写荷塘而不写月色、《绿》不能总写梅雨潭而不写绿一样,我也不能总写天空而不写地上吧?于是,我开始构思地上的百姓。写他们什么呢?当然应该往淳朴和自在悠闲方向上靠。

二连浩特建在沙漠上,即使是最热闹的街道也没有多少人。小地方的人并不忙碌,脸被阳光亲得红黑油亮,漾着一种满足。三三两两的行人慢悠悠地踱着步;生意人因为购物者并不多,大多数时间是懒洋洋地靠着座椅,眼睛半眯着。因为房屋都不高,地也很平坦,所以视野可以扩展得很远。只有偶尔一两声汽车的鸣笛,才让你忽然省悟:这里毕竟是一个有着交通规则的城市。

该把主题表达得明白些了,不然有人会说我主题模糊了,尽管散文贵在含蓄。地上的百姓和天空有什么联系?

只有这种的天空才能孕育出这样随遇而安、心灵宁静的人民。他们并不经常望天,因为蓝天白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想看天,因为这里的天空对我来说是稀罕物,我并不能长期拥有。

我喜欢这里,但我还得离开,我得表达一下依依不舍的心情。

就让我的心灵在这儿小憩一会儿吧。我知道,当我离开这里以后,我可能不会再有抬头的雅兴了。

写到这儿,本可以收笔了,但我忽然想到了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首句和尾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两句中都有“云彩”二字,正与我写的内容相吻合。于是,我把这两句糅合一下,权作结尾吧,但愿不是画蛇添足。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想带走一片云彩。

小功告成。朱自清真是一个好老师,他的文章中都含着一些写作的“潜规则”,掌握了这些规则,写出一篇“像样”的散文也不是一件难事。现在,我们就不妨动笔尝试尝试吧。虽然我们还只是在模仿,但又有哪个创造不是源于模仿呢?

上一篇:父亲的散文诗范文 下一篇:汪曾祺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