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6 09:35:12

货币资金管理

货币资金管理篇1

关键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重点

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货币资金既是资本运动的起点,又是资本运动的终点。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控制风险,单位在组织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控制与核算,对于保障单位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货币资金业务的特点,结合单位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和核算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完善而有效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对加强单位经营管理、保护单位财产安全、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等具有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及环境

1.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根本出发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有四个:①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单位库存现金安全,预防被盗窃、诈骗和挪用;②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即检查单位收到的货币资金是否已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单位收入的违法行为出现;③货币资金的合法性。即检查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④货币资金的效益性。即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1.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

所谓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是对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影响着特定控制的有效性。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因素。①管理决策者。管理决策者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决定性因素,特别在推行领导个人负责制的情况下,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管理方式、知识水平、法制意识、道德观念都直接影响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因此,管理决策者本人应加强自身约束,同时通过民主集中制、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对其的监督。②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在内部控制每个环节中,各岗位都处于相互牵制和制约中,如果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出现疏忽大意,均可以导致某项控制失效。③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内部审计力度的强弱同样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效果。

2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环节

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加之货币资金也是最容易被贪污、偷窃或挪用的资产,那么,在哪些环节,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控制才能保证单位货币资金的合法、真实和安全、完整呢?现就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重点环节浅议如下:

2.1货币资金支出环节

控制好不合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支出,相当于给单位带来等量的资金收入。怎样在每天大量的资金支付中,判断一项支出业务的合法和合理,关键的一点,是要看货币资金支出程序是否合法和合理。因此,支付每一笔款项,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审核资金支付申请,看申请是否有理有据;②审核资金支付审批,看审批程序、权限是否正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③审核资金支付复核,看复核工作是否认真负责;④审核资金支付办理,看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程序、途径办理,是否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货币资金的支付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重点控制大笔金额货币资金支付。

2.2货币资金收入环节

货币资金收入控制的范围包括各种收入及欠款回收。对已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设账外账,严禁收入不入账,尤其是现金收入不入账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发票、收据金额是否一致,以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入账。对于发票、收据必须加强其购买、领用、保存的管理,设计一个岗位,负责存根联与记账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对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

2.3银行账户管理环节

对银行账户的开立、管理等要有具体规定,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支付结算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定期进行银行账户的清理或检查。一些单位需要从不同的银行或同一银行的不同营业网点贷款,以满足单位银行贷款的需求,形成同时跨行开户、多头开户、随意开户现象。个别单位为支出方便,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单位多头开户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为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留下潜在风险。每年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对单位银行账户开立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清理,但效果不明显,没有引起开户单位的足够重视。

2.4现金管理环节

现金支付要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只在支付现金规定范围内支付现金,超出规定范围的,只能由银行划转进行往来结算。严格执行银行核定的日常库存现金限额,不能“坐收”、“坐支”,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做到日清月结。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D%D货币资金(试行)》规定:“单位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对库存现金要由有关科室人员组成专人小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防止白条抵库及挪用现金的现象发生。

2.5单位与银行对账环节

按照有关规定,单位与银行之间的对账,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看单位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要指定专人负责银行对账单的审查、管理,每月终了,将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如果不符,要及时查明未达账项发生的原因,发现其是否存在错弊,及时予以处理。

2.6票据和印章管理环节

各单位应当做好票据管理工作,依照《票据法》的规定,制定严格的票据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的管理办法,明确票据管理各个环节的权力和责任。专设备查簿登记,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并且备查簿应作为会计档案管理。同时,单位必须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任何单位必须严禁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要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

2.7监督检查环节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相关机构或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监督检查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监督检查印章的保管情况,是否存在全部印章由一人保管现象;监督检查票据的保管情况,是否存在票据管理漏洞。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2.8财会人员任用环节

财会人员要具有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良好素质,同时,要建立定期轮岗制度,避免一人长期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这样既可使财会人员能学到新业务、新知识,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还可能使一些违法犯罪活动因工作交接而揭示出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3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和内部报告控制。

3.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通过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3.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授权批准有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授权批准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审批人应当严格按照授权批准权限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事项,经办人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3.3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是指单位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单位交易,并保持对相关资产与负债的受托责任而建立的方法和记录。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体系。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是重要的内部控制方法。在运用会计系统控制方法时,对有关凭证的稽核和审查要引起高度注意。

3.4内部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实效性的针对性。在货币资金控制环节适时运用内部报告控制方法十分重要。①货币资金经办人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②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可能发现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不相符的情况。③通过报告单位货币资金收入、支出、结存情况,并对下一阶段货币资金流入、流出量进行预计和推算,可以帮助单位负责人全面了解单位现金流量,为其做出正确的投资、筹资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可见,应切实发挥好内部报告控制方法的作用。

总之,货币资金的管理是整个资金管理的重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控制是建立整个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减少工作差错,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维护财经纪律、经营秩序,防止或抑制营私舞弊行为发生,以及事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敏。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在高校的实施。教育财会研究,2003,(1)。

[2]程玉洁。高校货币资金管理刍议。高师财务管理研究(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货币资金管理篇2

摘要货币资金是单位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也最容易出现问题,每个单位应特别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从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必要性入手,浅析了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要点和方法,以期达到对货币资金控制的目的。关键词货币资金控制要点方法1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必要性(1)货币资金,通俗地说,就是钱,就是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钱之所以重要,于个人而言,它是社会化分工情况下一切个人基本物质条件的保证。钱于单位,尤其是生产制造型单位,更是至关重要。没有钱,就不能组织、扩大再生产;没有钱,就发不出工资、福利。行政、事业单位的钱,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而财政收入是纳税人的贡献;企业的钱,那是职工们用血汗赚取、积累的。不言而喻,不论是什么样的单位,管好自己的钱既是保“命”、保生存、保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货币资金作为标准的支付手段,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可接受性和最强的流动性,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立刻用于购买物资、支付有关费用、偿还债务。由于货币资金是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是唯一能够转化成其他任何类型资产的资产,所以极易被盗窃、挪用、短缺或发生其他舞弊行为。货币资金的流动是否合理和恰当,对单位的资金周转和经营成败影响极大。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核算,对于保护单位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稳定金融市场秩序,维护财经纪律,促使单位管好、用好货币资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要点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货币资金既是资本运动的起点,又是资本运动的终点。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加之货币资金也是最容易被贪污、偷窃或挪用的资产。那么,在哪些环节、哪些方面,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控制才能保证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呢?虽说我国有关部门对单位使用货币资金早有明确规定,但从会计控制角度看,为进一步保证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仍可总结出如下要点:(1)把好货币资金支出关。常言道,节流等于开源。因此,控制非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流出,等于为单位带来了等量资金流入。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在每天若干笔资金的支付中,如何判定哪笔支出合法、合理,而哪笔支出有问题、有“猫腻”呢?关键的一点,是看支出程序是否合法、合理。说具体一点,就是要搞清楚这笔钱为什么要出去,又是怎么出去的。为此,要做到“四审四看”。即:一是审支付申请,看是否有理有据;二是审支付程序,看审批程序、权限是否正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三是审支付复核,看复核工作是否到位;四是审支付办理,看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程序、途径办理,出纳人员是否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管住货币资金的流入点。简单地说,就是要搞清楚钱是从哪儿来的,以什么形式来的,来了多少,还缺多少,没来的钱怎么办。同时,对已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3)管住银行开户点。对银行账户的开立、管理等要有具体规定。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一些单位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以各种理由在同一银行的不同营业网点开立账户,或者同时跨行开户、多头开户、随意开户。更有甚者,近年来,将单位公款以职工个人名义私存银行现象也较普遍。究其原因,不外乎一是为了防止银行扣款而“改头换面”、“狡兔三窟”,二是搞“小金库”,方便支出。因此,按照有关规定,应及时、定期对银行开户点进行认真清理和检查。(4)管住现金盘存点。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由于它使用方便,也一直是犯罪分子最“青睐”的对象。在现阶段,很多单位的日常现金盘点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现金出纳人员自行完成的,这项制度需要改进,至少应增加其他第三者参与盘点或监盘的内容,保证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不出纰漏。(5)管住银行、客户对账点。一切贪赃枉法行为都喜欢秘密、黑暗,都怕见阳光,怕公开。对账就是公开,就是使双方或多方经济交易事项明朗化。一般而言,单位与银行之间的对账较有规律,按照有关规定,每月至少要核对一次。相比之下,单位与客户之间的对账难度要大得多。一是因为社会信用危机的普遍存在,使得逃债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客户分布天南地北,相隔遥远,比较复杂,客观上也增加了对账的实际困难。因此,加强与异地和同城单位之间往来款项的核对,确保货币资金支付合理,回收及时、足额,实在不可忽视。(6)管住票据及印章保管点。任何单位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薄薄票据,价格千金;小小印章,力重千钧。”因此,各单位要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备查簿登记,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并且备查簿需作会计档案管理。同时,单位必须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并且,严禁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要始终坚信,制度约束比个人的自觉性更可靠、更有效。(7)管住督促、检查点。任何人或多或少都可能有些惰性、任何制度也或多或少有些漏洞。因此,加强对与货币资金有关的人员和制度的督促检查很有必要。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8)管住财会人员的任用点。财会人员要具有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良好素质,还要具备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同时,要建立定期换岗、轮岗制度,防止一个人在财会部门长时期做同一个工作,这样既可使财会人员能学到新的业务,掌握新的知识,经验更加全面,阅历更加丰富,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又使常年不“挪窝”易滋生的懒散习气和小团体势力得以克服和抑制;还可能使一些长期隐蔽的违法犯罪活动因人事变动、新人接手而揭示出来。当然,也还要考虑财会工作的连续性和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否则可能事倍功半。3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方法3.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以货币资金支付会计控制环节为例,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批准、实际办理、会计记录、稽核检查及与该项货币资金支付直接有关的业务经办等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不能一人多岗,身兼数职。也就是说,任何单位不能由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3.2授权批准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明确规定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授权又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一般授权是指日常状况下对正常经济业务事项的授权,具有一定规律性和稳定性。特殊授权是指特殊、紧急情况对正常或非经济业务事项的特别授权,常为应急所用。这种授权方式具有一定灵活性,但也常常蕴含较大的风险,一般都较谨慎。此外,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3.3会计信息系统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是重要的内部控制方法。在运用会计系统控制方法时,对有关凭证的稽核和审查,要引起高度注意。以货币资金业务审核为例,应注意以下方面:(1)原始凭证稽核。对外来原始凭证应审核是否符合国家票证管理要求,有无税务监制章、财政监制章和单位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数量、单价、金额是否正确,凡金额有误的,要退回到出票单位重新开具;接受单位名称是否正确;大小写是否相符;经办人、验收人、批准人手续是否齐全,有无涂改、伪造和虚报冒领等现象;对于进入成本费用项目的发票,还要审查有无含增值税发票。审查现金开支是否符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凡违法开支,要拒绝办理。(2)现金凭证审核。一是审核外来原始凭证,二是审核自制原始凭证,三是审核现金记账凭证。在审核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现金支付范围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用于发放职工工资、津贴、奖金、个人劳务报酬、个人劳保福利开支、出差人员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及其他需要支付现金的零星支出等之外的现金支付;现金销售收入是否足额、及时解缴银行,对外收费是否符合规定的收费标准;有无坐支现金,有无向银行谎报用途套取现金,职工工资及奖金的发放是否登记工资基金手册;现金凭证收、付讫章、主管、审核、出纳和制单等印章是否齐全,交款人、领款人是否签字;已审核的现金原始凭证是否填写附件张数并加盖附件章注销,以免重复报销。(3)银行凭证稽核。审核时应注意:是否符合《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票据实施管理办法》的规定,有无签发空头支票、出借银行账号;是否以合法的和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填制银行记账凭证;从银行支付的材料采购款、工程款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预算、合同,资金是否落实;领用转账支票是否填列《支票领用申请单》,并经部门主管和财务主管批准;作废的支票及其存根是否加盖“作废”戳记并与银行对账单一并妥善保存;签发支票所使用的各种印章,是否由财务主管和银行出纳分别保管;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是否设立登记簿严格管理,有无办理购买、领用登记和交回注销手续。(4)转账凭证稽核。应审查数字是否正确,资金渠道是否符合制度规定;原始凭证是否合法,自制原始凭证是否有依据,手续是否齐全;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填制内容是否完整,印章是否齐全,附件是否相符。(5)会计账簿稽核。一是审查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使用订本式或活页式账簿是否符合规定。二是审查会计账簿的启用、登记、与有关数字的相互核对、定期结账等是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操作。三是审查现金日记账是否每日记账并结出余额;现金库存数是否超出银行核定的限额,超出部分是否当日存入银行;现金是否每日清点,账实是否相符,有无白条抵库;银行日记账是否逐日登记,每天结出余额;银行存款账户是否定期进行清查,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若不符,是否及时查明原因并做出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由专人复核,有无主管签章。(6)财务会计报告稽核应审核。报表数字是否真实、计算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完整;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报表内部、表与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前后数字的衔接是否相符;报表各项补充资料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应与报表内容相符。3.4内部报告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货币资金控制环节适时运用内部报告控制方法十分重要。其一,货币资金经办人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货币资金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其二,单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可能发现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不相符的情况;其三,通过报告单位货币资金收入、支出、结存情况并对下一阶段货币资金流入、流出量进行预计和推算,可以帮助单位负责人全面了解单位现金流量,为其做出正确的投资、筹资决策提供基础性资料。可见,应切实发挥好内部报告控制方法的作用。参考文献1成秉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财政部会计司单位负责人会计法必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货币资金管理篇3

1从回购、同业拆借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银行间的回购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也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资金流动。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2000年至2005年4月各地区净拆出拆入的资金额,如表6、表7。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5年,东部地区都作为资金净融出方,中西部地区基本上都为资金净融入方,尤其在2001年和2003年,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资金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但是由此并不能简单得出东部资金往西部流动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作为回购市场和拆借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是位于北京,北京的资金融出量肯定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人民银行总行公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北京和上海这两座东部城市是主要的资金净融出地区。所以,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交易情况,我们能够大致看出区域资金的流向,是从“上”到“下”、从东到西。当然,也能大致判断中西部地区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2.从存贷款变动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从银行系统角度看,区际货币资金的流动可以表现在区域资金吸纳和运用能力的差异上。而区域资金吸纳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变动情况来分析,区域资金运用能力可以通过区域金融机构贷款变动情况加以衡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存款资金的分布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且比重逐步上升,2003年高达6479%,而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在2000年后却逐步下降,其相对差异东部对西部由1999年的379倍提高到2003年的402倍,东部对中部由1999年的316倍提高到2003年的339倍。存款的增长速度方面,虽然东部地区2003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在贷款资金的分布上(表2),东部地区的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占全国的比重基本维持在一半以上,且逐年上升,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比重却逐年下降。应当说,这种情况是与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能够反映在存贷款增速的不同及其差额中。从增速上看,2000年至2002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于贷款增速,但在2003年,东部地区的存款增速大幅度减少至2083%,甚至低于贷款增长速度2283%的水平,而中西部的贷款增长速度则大幅上升。由于各地区企业在本地区的商业银行贷款一般直接转化为该账户的存款,这对银行来说,存款与贷款的变化就具有同步性。因此,东部地区存款增幅小于贷款增幅的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动的趋势。此外,从银行系统存差的角度看,2000年以后三大地区银行系统都是存差,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003年存差增长率分别为4146%、2242%,高于东部地区1571%的水平。而2000年以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都表现为贷差。中西部地区贷差转变为存差的情况也表明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吸纳资金的能力在提高。

3从资本市场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资本市场筹资情况同样可以反映资金在不同区域中的流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较晚,发展不完善,证券市场融资的区域结构极不均衡,东高西低的格局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20589亿元、56495亿元、50794亿元和24611亿元。东部地区的融资总额分别是中、西、东北部地区的364、405和837倍。这说明资金是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流向东部地区的,这种资本分布的局面,必然引起资本配置效率的损失,不利于总体经济增长。

4从外商直接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东部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对外资的利用有区位优势,从而使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不用置疑,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截至2000年底,东部地区占据了全国外资利用总额的8143%,中部占据了733%,西部为459%,东北地区为665%。但到了2004年底,这种格局出现变化,一方面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降到了7715%,显示出轻微的降低趋势,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也在缓慢下降,但是中部和东北地区,从2000年到2004年利用外资占比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东北地区增长速度很快。这体现出资金往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的迹象。

5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区域间资金流动。

固定资产的投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家基本建设及贷款投资总量的50%以上是在东部地区完成的,中、西部地区不足20%,这是国家采取了政府投资倾斜政策和吸引外部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结果。从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来看,虽然中间有一定的波动,但2004年相对于2000年来说,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所占比例是上升的,而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来说有较小幅度的下降。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的逐步健全,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入。

综合以上资金流动的表现,我们认为,当前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仍然占较大比例,其中包括中西部的资金流入和外资流入。但已出现了东部资金向中西部扩散的迹象。

具体说来,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主要有以下渠道:第一,资本市场筹资推动的资金流入。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企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上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一级市场上,会导致全国资金向东部地区流入。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资金流入。由于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及经济开放程度,东部地区外资投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第三,银行系统资金调度的资金东流。自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以后,各国有商业银行对东部地区分支机构实施全额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西部地区实行新增额度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会导致资金东流。此外,商业银行实施不同的存款利率,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行上存存款,然后将其运用到经济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贷款项目上。应该说,银行系统的资金调度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加剧了全社会资金配置的不平衡。第四,区域金融机构的成立也是资金东流的表现之一。改革后所创建的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现了按经济合理性原则配置分支机构和市场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地方区域性金融机构如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而且新成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如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分支机构也是按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设置,这从增量的意义上改变了原有的均衡性区域结构。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于全国,却集中投向了东部地区;对于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基本上在本区域内。第五,商品交易导致的资金东流。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许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向东部地区购入,通过这种购买渠道,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但这部分资金流动主要表现为地区银行存款的变动,从银行的存款余额上不容易表现出来。资金向中西部地区扩散也有几个渠道:第一,我国东部地区资金和部分外资在寻求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开始向中西部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优势的资源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带来资本的流动。第二,对西部支持的政策性贷款以及国债投入等资金流入,这是全国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入。第三,中西部劳务输出所形成的回流资金,具体表现为东部资金向中西部的流入。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完善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深入,第一和第二个渠道的资金流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影响资金流动的因素分析

1资金报酬率。

现代比较利益理论的代表俄林认为,地区间要素供给差异及其价格差异,是造成要素流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对要素流动的刺激来源于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对作为要素的资金来说,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这一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由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这一流动若是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被称为扩散效应,它将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则称为回流效应,它将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这时发达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我国早期资金往东部流动与现期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在起决定作用。

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区域差异也是造成资金流动的根本原因。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微观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市场环境的完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的增加,这不仅能加强区域内资金的积累,同时能有力地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前文所述的几个资金流入的渠道,如商品交易、外资引入、资本市场筹资等,都是建立在东部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另外,我们从东部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是呈循环互动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金流向该地区,资金流动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相对薄弱,再加上资金的规模效应不足,造成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中西部资金往东部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这种区域发展差异及资金流向的情况。

3货币化程度。

所谓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规定。从量上看,货币化是指在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的比重扩大。从质上看,货币化是指货币功能的深化。就经济货币化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而言,货币化为资金流量的扩大奠定了必要的价值前提,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配置要通过货币与资金运动的形式加以实现。同时,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差异会引起资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而且这种资金流动主要发生在货币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之间和货币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地区之间,而在货币化程度都比较低的地区之间,资金相互流动的量是很小的。

现实地看,东部地区的货币化程度较高,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更表现在质的方面。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方面进步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以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相应推动了金融结构的调整。这时候的货币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核算工具,而是具有资产的功能,对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货币化的推进,大量实物资本开始取得相应的金融资产形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出现,为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渠道。东部沿海地区较高的货币化水平和众多的盈利机会,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

4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从市场化改革之初就努力构造金融活动与运行的市场经济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拥有相当程度的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企业有很强的拓展融资渠道的意识与能力,加上其自身利用金融资源的成本消化能力不断增强,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该地区形成了较强的资本积聚能力。而金融市场上的证券交易所、法人股市场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东部地区的积聚分布,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和技术上的支持。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的进程滞后,改革的动力不足,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主体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弱,对金融资源潜在的需求未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因此资金从中西部市场转移到东部地区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得不到提高,即使有资金流入,西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也难以将资金留住并难以使其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5政策倾斜的地区差异。

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东部地区往往通过试点等政策优惠享受到比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也是形成地区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实施东部提前发展的战略之后,政府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战略,这种地区倾斜政策带来大量的财政资金注入该地区,通过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兴建一些大型项目等,吸引其他区域的资金流入。政策支持与资金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光靠政策支持促使资金流入是不够的,中西部地区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将资金留在区域内,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货币资金管理篇4

关键词:货币资金;资金控制;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6-0154-03

对企业来说,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货币资金根据存放地点及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在企业中,货币资金具有高流动性、高风险的特点,所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这里所说的货币资金控制管理措施,是指企业为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等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的方法和程序。因此,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应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

1 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环境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统称,同样也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货币资金内部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架构和权责分配的设计、内部审计的监督、企业文化以及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营造。

第一,组织架构和权责分配的设计。首先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企业现有货币资金的治理机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的梳理,以确保企业的货币资金的治理机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关于货币资金的组织架构运行和监管应该进行如下两点的梳理:(1)企业梳理货币资金的治理机构应重点关注高层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和运行效果。货币资金的治理机构存在问题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2)企业梳理货币资金的内部机构设置,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缺失或运行效率低下的情况应当及时纠正。其次关于企业高管权责分配制度的设计,对企业来说管理层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企业在推行领导个人负责制的情况下,高层管理决策者的道德观、价值观都直接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

第二,内部审计的监督。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包括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通过对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和建议,来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效果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的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者或单位领导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第三,企业文化以及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营造。首先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经营的好坏关键是看企业能不能聚人,能不能人尽其才,能不能才尽其用。有灵魂的企业可以通过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使每个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2)高度重视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企业并购,应当特别注重文化整合,重点是在组织架构设计环节中考虑文化整合因素。其次是一个企业高管和员工所体现的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对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非常重要。企业在内部控制各个环节上每个岗位都处于相互牵制和制约之中。如果员工的诚信度不高,能力不够,在工作中出现疏忽大意,均可以导致某项控制失效。因此,员工的道德观、价值观的熏陶尤为重要,要鼓励员工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露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2 货币资金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通过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上多次出现问题,包括公款挪用、支票套现、盗用凭证、收取回扣等现象可以说明货币资金在企业管理控制中的主导地位。关于企业的货币资金控制管理体系的内容,我们做了以下三方面分析:(1)企业需要根据其自身资金问题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管理的风险,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企业流动性财产不受损失;(2)企业通过加强货币资金控制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货币性资金的安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各项货币资金控制管理活动都在可控的范围内;(3)

业通过有效可行的制度来制约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行为,以避免人为的作用给企业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一种资产,是最容易被贪污、偷窃或挪用的资产,企业如何进行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对于有效保障企业流动性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货币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是企业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因此,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货币资金使用效率。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将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而对企业开展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状况和各项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进行实时的监督,最后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与资产安全目标。(2)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管理可以健全企业货币资金使用监督体系。企业要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货币资金使用监督体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增强管理高层和财会人员对资金使用的独立性与制约性。在相互制衡结构体制下,建立权责制衡、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最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3)有效的货币资金控制管理可以增强突发性企业货币资金波动的承受能力。企业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资金链可能面临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增加和市场需求萎缩,库存周转缓慢等诸多严峻的挑战,因而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将是整个资金管理的重点。企业只有重视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才能根据市场波动及其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进而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对抗突发性货币资金波动的承受能力。

3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企业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活动是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企业在最初设立执行管理方案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货币资金管理体制,这就导致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体制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约束。我们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的漏洞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第一,企业货币资金内控管理制度混乱。(1)对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管理上,每个企业都存在着未按规定限额留存库存现金、库存现金收入不入账等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出现挪用现金、“白条”抵库的情况。而在现金收支管理过程中,一些经办人员利用职权随意更改票据上的金额,将多出款项据为己有,或是不开具发票而将实际收到的款项隐匿贪污;(2)对单位公章和票据管理上,一些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将预留银行印鉴交给出纳一人保管,这样的做法不但会伤害到了企业的利益,而且为侵吞公款、携款潜逃者提供了间隙。

第二,企业货币资金运营效率低下。在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体制中,很多企业都会制定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等计划,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计划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决策中,盲从投资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企业通常只重视利润考核而忽视对现金流的控制,仅仅用单一指标来评判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获利能力。而在实际过程中企业的利润只是一方面的考核标准,一个企业在短时期内盈利能力不高并不能说明这个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一个盈利为正的企业其现金流也可能为负,这样的企业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不过来而导致破产。企业管理人员应统筹各项指标并综合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时关注现金流量的运行情况和企业资产项目的完整性,才能使企业的机制维持正常的运转。

第三,企业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不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是对企业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评审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在领导责任制的体制下企业内审机构独立性并不强、授权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通常而言,对于企业内审的范围非常狭隘,只局限于账目的审核。而对于货币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很多情况下都是虽有相应的审批制度但并没有严格执行,企业在进行各种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货币资金并没有严格遵循审批制度,财会人员随意支取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企业单位公章随意出借等现象时有发生,而这些不健全的监督机制会降低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由于每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财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大、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企业出现会计人员无从业资格上岗和对有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对其专业知识的淡化学习的现象,这些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不能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会计

核算与监督。

4 企业货币资金控制管理的措施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措施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对有效预防财务管理中信息错误与舞弊行为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如何把货币资金运用好,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考虑如何操作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益。鉴于此,我们给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建议:

第一,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涉及到的就是资金链使用上的管理。企业货币资金业务的发生主要就是在现金收支业务环节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环节上,所以在涉及到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工作时,关键就是严格把控这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现金收付业务的管理,具体涵盖以下两点:(1)会计凭证金额的涂改。会计人员采取涂改和挖补的方式对发票或收据上金额进行篡改。对银行对账单涂改。会计人员涂改银行对账单上的发生额或余额进行提现,使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金额相符。对此,会计主管应认真审查原始凭证上的数量、单价、金额是否记录真实,有无凭证填写错误和修改痕迹并对不相容职位进行职权制衡。(2)一式多联式票据头尾不一。对于一式多联的票据在出票时经常需要套写,若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会使票据联和存根联金额不一致,造成收多报少或支少报多的情况。为防范此种行为的发生,企业管理人员应将填制原始凭证职责和实际收付款职责严格分开,必要时需要第三人的监督。

第二,建立健全企业货币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企业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活动。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是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货币资金的运营效率。企业在建立货币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前,应做好整个预算期内各时期的货币资金余额的计划情况,在进行编制货币资金预算时,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好短期货币资金预算,同时也要做好中长期的货币资金预算。在执行企业货币资金预算时,由涉及到的各现金收付业务的相关部门依照各部门各单位的整体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提前报送给部门资金预算,然后经由各部门主管和财务负责人审批后再报告给企业管理层审核、批准、执行。企业货币资金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根据预算计划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加强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企业货币资金内部监督机制,应当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总体情况。在企业货币资金内部监督机制下实行严格的业务分工和相关人员责任制来建立完善授权审批制度。在会计规定制度下,互不相容职务应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职务的职责权限。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并设立账务稽核对证制度和实行工作轮岗制,不能让一个人来经办企业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同时企业应不定期对货币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做出调整,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风险。

第四,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继续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素质和业务继续教育的提高可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执行水平,从而有效落实企业内部控制政策。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的教育,使其了解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性及违反财经纪律的严重性,要从根本上控制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再者,企业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福利保障待遇和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让每个财务管理人员能有更加广阔的平台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只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抓好各级部门和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201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

计[m].

[2] 方红星.内部控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货币资金管理篇5

关键词: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货币资金,持有货币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就会计核算而言,货币资金的核算并不复杂,但是,由于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因此,在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货币资金管理中的漏洞及其处理方法

一些企业由于内部会计管理失控,往往致使不法分子乘机占有货币资金,以下就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的漏洞及处理方法谈谈:

(一)现金收付业务

1.涂改凭证金额。会计人员使用退字灵、修正液等化学药剂,乘机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贪污相应款项。对此,会计主管或审核人员应认真审查原始凭证上的数量、单价、金额是否有疑点,有无改动痕迹。

2.票据头尾不一。对于一式多联的票据,在出票时往往需要套写,若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会使票据联和存根联金额不一致,造成收多报少或支少报多。为防范此类行为,企业应将填制收付款原始凭证职责与收付款职责严格分开。

3.撕毁票据,盗用凭证。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对收入现金的票据,乘机撕毁,从而将票款私吞;或用盗取的发票,收据等向客户开票,隐匿现金。究其原因是企业未能有效地控制票据的数量和编号,对于收入款项的监督不力。

4.虚开发票。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与外部人员串通,在购物时虚开发票,或在做账时虚列工资,奖金等,从而将多支的现金据为已有。这往往是由于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办理由一人负责全过程,未能做到薪金支付单等由企业人事部门编制和审核,而会计稽核人员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5.错记金额,贪污现金。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故意记错业务发生金额或将其合计数加错,表现为少计收入,或多计支出。出纳人员除登记日记账外,还兼登记明细账和总账,是其贪污行为得逞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

1.擅自提现或填票购物。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擅自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或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套购物品,不留存根,不记账,将公款及实物据为已有。究其原因是企业未建立有效的票据使用制度,未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2.多头开户,截留公款。会计人员利用个别银行间相互争资金,拉客户的机会,私自利用企业印鉴章在他行开设存款账户,以本单位更换开户行为由,要求付款单位将欠款或销货收入款转至私设的户头上。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企业印鉴的保管岗位和货币资金收款岗位未分开所致。

3.私自背书转让票据。会计人员将收到的转账支票,汇票及银行本票等票据私自背书转让给其他单位,以达到侵吞、占有公款的目的。因此,企业切忌让会计人员保管支付款项所需要的全部印章。

4.出借支票、银行账户。会计人员非法将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结算或允许他人使用本企业开设的银行账户为其办理收、付、转账业务,从中捞取私利。究其原因是企业票据、银行账户管理混乱,各种票据未连续编号,稽核岗位如同虚设。

5.涂改银行对账单。会计人员私自提现,然后涂改银行对账单上的发生额或余额,使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金额相符,以掩盖银行存款已减少的事实。企业负责银行收付业务人员的职责,与负责调节银行对账单人员的职责未分开,为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由此看来,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货币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应当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相应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严格职责分工

即将涉及货币资金不相容的职责分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以减少和降低货币资金管理上舞弊的可能性。

(二)实行交易分开

即将现金支出业务和现金收入业务分开进行处理,防止将现金收入真接用于现金支出的坐支行为。

(三)实施内部稽核

即设置内部稽核单位和人员,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以加强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监督,及时发现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改进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控制。

(四)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即对涉及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的业务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岗位。通过轮换岗位,减少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中产生舞弊的可能性,并及时发现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

三、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根据以上原则,制定相应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确保经营管理活动合法而有效。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企业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根本出发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有四个:(1)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库存现金安全,预防被盗窃、诈骗和挪用。(2)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即检查企业收到的货币是否已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出现。(3)货币资金的合法性。检查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即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

1.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的范围包括各种收入及欠款回收。具体地说,是单位特别会计期间发生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按规定计入有关账户。通过检查销售、采购业务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和归还情况,或余额截止日后入账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入账的货币资金。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发票、收据控制。发票、收据控制是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发票、收据金额是否一致,以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入账的一种完整性控制手段。

发票分类很多,例如增值税发票、运输发票,因为这两种发票涉及国家税收,且有国家税务机关负责监督检查,因此涉及这两种发票的货币资金收入一般较完整。

因此,对于发票、收据必须加强其印、收、发、存的管理,建账核算。在此基础上,利用这类发票的连续编号,设计一岗位,负责其存根联与入账的记账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对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

(2)银行对账单控制。银行对账单控制是利用银行对账清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以确保银行存款存在性与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可以发现未达账项,分析其原因,发现其是否存在错弊。

(3)物料平衡控制。物料平衡控制是利用物质不灭定律,复核主要原材料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量上是否平衡,以确保生产资金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加工行业。

(4)业务量控制。业务量控制是根据某项业务量的大小,来复核其货币资金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比如,旅馆可以按客房记录的业务量,汽车运输可以按合理记录的业务量,复核其货币资金的收入。

(5)往来账核对控制。往来账核对控制是通过定期与对方核对往来账余额,及时发现挪用贪污企业货币资金等违法行为,以评价清欠货币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或货币资金还欠是否真实的一种控制方法。特别注意对于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了解是否有收回款项不入账的情况。

2.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由于应收应付票据的变现能力较强,故也将其纳入货币资金控制范围内。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账实盘点控制。账实盘点控制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以确保企业资产安全的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如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账实盘点按盘点的时间分为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但不定期盘点的控制效果通常较定期盘点好。不定期盘点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击性强,会给货币资金相关岗位产生一种无形的,无时无刻,无不存在的压力。

(2)库存限额控制。库存限额控制是利用核定企业每日货币资金余额,超过库存限额的货币资金送存银行或汇交某一银行账户,从而降低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风险的一种方法。利用此方法还能高度集中货币资金,统筹使用,特别适用于货币资金短缺的企业。

(3)实物隔离控制。实物隔离控制是采取妥善措施确保除实物保管之外的人员不得接触实物的控制方法。比如,现金只能由出纳保管,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一人专管,否则将导致责任不清,不法分子很可能混水摸鱼,侵占货币资金。同时,还应采取选择合格的保险箱,选择安全的场所等保障措施,以确保货币资金实物安全。

(4)岗位分离控制。岗位分离控制是将不相容岗位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的一种控制方法。比如,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分离(即出纳不得登记日记账);货币资金收支与编制记账凭证分离(即出纳不得编制记账凭证);空白支票与印章保管分离,银行对账单取回,余额调节表编制与复核分离等等。在具体运用中,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设计各控制岗位。

3.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针对的是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付。合法性控制一般都采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方法:如对于业务量少,单笔金额小的单位,记账凭证可一人复核;对于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大的单位,记账凭证应由两个人复核,即增设复核会计,科长再复核。又如,通过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还可以发现一些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网站,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另外,可以对货币资金的支付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重点控制大笔金额货币资金支付。

合法性控制风险一般较大,通常涉及企业决策管理者本人,因此国家会利用政府机关、社会力量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检查。

4.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服从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企业可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一些推迟货币资金支付的采购政策和加速货币回笼的销售政策,还可以通过收回投资等方法,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但同时应权衡采取以上措施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或机会成本,选择一项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样,可以通过加快货币资金支付的采购政策(可降低采购成本)、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售量)、或参与各种投资,以降低货币资金储量,但同时权衡以上各种措施的政策收益,以及考虑今后中、长期的货币资金状况,选择最优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要实现以上目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筹资、投资决策时,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并要求参与分析、决策的人员不得少于三人。

总之,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更有利于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杜绝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4月.

[2]乔占斌.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漏洞.财会月刊,2002年第1期.

[3]李平.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简介.财会月刊,2002年第9期.

货币资金管理篇6

关键词 农业经营单位;货币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42-02

农业经营单位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农资经营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文章所指的农业经营单位主要包括种子公司、农资公司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单位,不包括各地区原有的国有农场和家庭农场等农业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为适应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需要,农业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经营单位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财务管理,才能推动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而加强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强化对农业经营单位货币资金的管理。由于农业经营单位自身经营的特点,给货币资金管理带来了相应的困难,应在不影响单位经营的前提下,依据国家相关的规定,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按照管理制度办理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清查,确保货币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1 货币资金管理的要求

根据2012年11月财政部颁布并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各单位应按照以下规定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

1.1 合理设置货币资金管理岗位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严格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全过程不得由一人办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1.2 加强单位印章管理

单位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使用,个人印章应当由本人或经本人授权其他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1-2]。

1.3 加强货币资金收支审批管理

单位对经营中收到的货币资金应及时送存开户银行,对货币资金的支出业务应制定严格的审批和审核程序,按照规定应当由业务经办人员和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应当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出纳人员不得凭个人的感情、领导口头或电话指示在无签字或盖章手续的前提下办理货币资金支出业务[3-4]。

1.4 严格库存现金管理

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库存现金管理办法,对经营过程中收到的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对经营过程中需要用现金开支的应按照单位的审批程序经批准后在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不得“坐支”现金,不得“白条抵库”。

1.5 加强银行存款管理

单位应当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对单位银行存款的收支都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不得出租、出借单位的银行账户。

1.6 加强货币资金清查管理

单位应当加强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指定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盘点库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对调节不符、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未达账项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 农业经营单位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业经营单位自身业务的特点,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果不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农业经营单位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2.1 岗位设置不科学

由于农业经营单位面向的是广大农户和种植大户,为了节省人工成本,通常是一人兼任许多岗位,所以大多数农业经营单位货币资金岗位不能按照要求来设置,一人多岗的情况大量存在,这给货币资金的管理埋下了许多隐患。

2.2 印章管理和使用混乱

许多农业经营单位的领导或管理层没有意识到财务印章管理的重要性,对财务印章的保管和使用没有明确相关的规定,从而造成了单位财务印章保管和使用上的混乱。不少单位所有财务印章都由一个人保管,在使用中也不对使用情况进行细致的审核,更不进行登记,从而导致一些经济纠纷及负债的产生。

2.3 货币资金收支审批不规范

由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协调沟通不畅,造成销售业务已经发生,但由于合同等相关的文件资料没有能够及时传递到财务部门,造成货币资金收入的不及时。在货币资金支出方面,许多农业经营单位都没有能够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致使业务部门办理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时无章可循。也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有关货币资金支出的审批制度但制度执行中相对比较随意,制度执行不严格,表现出货币资金支出的混乱。

2.4 库存现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农业经营单位与农户之间的业务交往较多,许多单位不能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超范围使用现金。在种子采购、农资购买等方面无论金额大小都使用现金交易,造成了现金使用不安全。另外,还有单位过多强调业务的特殊性,经常“坐支”现金和“白条抵库”,造成现金的账实不符。

2.5 不重视银行存款管理

由于农业经营单位的业务特点,许多单位不重视对银行存款的管理,多头开户现象严重,有些单位还存在以个人的银行卡代替单位银行账户进行收款或付款的现象。业务单位之间过多地强调相互的情谊而忽视了制度的严肃性,相互借用或租用银行账户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此以往,造成农业经营单位银行存款管理的混乱。

2.6 不重视货币资金清查工作

农业经营单位货币资金管理普遍存在不重视货币资金清查的情况。许多单位未能制定货币资金清查制度,有些单位虽然有这方面的制度规定,但未能认真地执行,更不能做到“日清月结”。有的单位甚至长期不将现金账与库存现金、银行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不按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从而导致财务部门负责人对现金流以及银行存款的收支余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给一些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留下了机会,致使单位产生经济损失成为可能。

3 加强农业经营单位货币资金管理的对策

3.1 合理设置货币资金管理岗位

农业经营单位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合理设置货币资金管理的岗位。一是应当在单位的财务部门设置专门的货币资金管理岗位,明确专人负责货币资金收支管理。二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农业经营单位,如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部门,一定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单位货币资金收支的核算和管理工作,同时要明确专人定期核查货币资金。三是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在明确财务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具体规定现金岗位、银行存款岗位的工作职责,并由单位分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货币资金核算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防止货币资金收支方面违规、违纪或违法现象的发生。

3.2 严格单位财务印章的管理

农业经营单位应高度重视财务印章的管理,预防管理风险的产生。一是根据单位业务需要和业务流程,配备财务印章管理人员,负责单位财务印章的管理和使用。二是财务印章管理人员可以是兼职岗位,但兼管印章的人员不得一人保管单位所有印章,特别是涉及收、付款的印章必须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保管。三是个人印章原则上由当事人自己负责保管和使用,因工作需要当事人保管不便的可以授权他人保管,但要严格使用程序。四是为防止财务印章管理和使用中出现问题,单位要配置专门的保管设备,下班后财务印章全部放置于保管设备中,做到人走柜锁。五是建立单位财务印章使用登记制度,凡业务经办过程中需要使用财务印章的,必须办理完备的登记手续,以便于明确责任。

3.3 加强货币资金收支的管理

农业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的日常管理。一是业务单位与财务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业务部门及时将经营合同等与货币资金收支相关的文件资料送达财务部门,以便核查收款和付款情况。二是制定货币资金收支的审批制度,规定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办理程序、审批手续等,规范货币资金收支的管理。三是严格遵守库存现金的开支范围,严禁超范围使用现金;经营过程中收到的现金要及时送存开户银行,不得“坐支”现金和“白条抵库”;更不得通过个人银行卡办理单位的现金收支业务。四是加强银行存款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开设单位银行账户;除可以使用现金收支的业务外,一律通过银行办理转账;按照国家规定的结算方式办理单位之间的结算业务;不得出借、出租单位的银行账户。

3.4 强化货币资金清查的管理

货币资金管理的目标是要以较低的管理成本为经营活动准备必要的货币资金,同时要确保货币资金的账证、账账和账实相符。因此,各农业经营单位应强化货币资金清查的管理。一是要根据经营活动的需要,确定货币资金的最佳持有量,以降低货币资金的管理成本。二是严格按照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库存现金的清查,保证库存现金账证、账账相符的基础上,对账实不符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账务处理,对涉及违规违纪或违法的要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处理。三是定期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检查银行对账单是否完整,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是否正确,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对银行存款收支异常情况、日记账与对账单不符情况一定要查明原因并进行账务处理。对涉嫌违规违纪或违法的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参考文献

[1] 覃巧灵.中小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5(2):145-147.

[2] 廖荻.浅析我国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13(14):198.

[3] 古艳华,吴孔凡.农业财务管理工作[J].中国会计年鉴,2002(1):44-46.

货币资金管理篇7

关键词:货币资金管理;作弊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67-02

所谓货币资金,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钱,即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做好医院货币资金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生存,更关系到单位是否能够获得发展。由于一些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随着人们思想的变化,货币资金管理屡屡出现问题,作案人的作弊行为也层出不穷,给医院的货币资金管理带来巨大的风险。

一、货币资金管理中的主要作弊行为

1.单位资金挪用问题

近年来出现在医院货币资金管理中的案件,行为人往往都是利欲熏心,利用管理上的漏洞长年累月挪用资金,导致巨大亏空而出现的。这其中有些行为人是挪用公款炒股或是买,也有些行为人干脆就是为了非法占有这些公款,以供自己挥霍。无论是哪种情况,在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的作案过程中,人员任命长期不变,给作案人提供了天然良机。资金挪用带来的巨大危害自不必说,这种行为一旦出现,必然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特别是那些不能追回的款项,将成为医院巨大的负担,甚至一些医院因为作案人的这些行为而出现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倒闭关门。资金挪用案件在医院货币现金管理案件中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带来了巨大危害。

2.现金不入账私立小金库问题

现金不入账而私立小金库这一问题已成为包括医院在内的各单位货币资金管理中极为普遍也极为严重的作弊行为。私立小金库自然是方便了医院领导和小金库资金的使用者,虽然它的存在有时也可以解决单位一些不便进行会计处理的款项,但这种小金库与单位会计账并行存在,不受制度监督,极易滋生腐败。一方面,小金库存在本就是违法,它使本属于医院的货币现金成为实际上只属于领导和使用者的私人现金,造成医院资金的流失。另一方面,小金库里的货币资金使用完全取决于少数人的意志,不仅让医院的公款堂而皇之地流入私人腰包,而且由于小金库的资金出自公款,花起来不心疼,自然花得快,周而复始,极易滋生单位人员的腐败。与此同时,将医院的现金不入账,私立小金库只供少数人挥霍,是对医院所有人员利益的裸的侵害。可以说,私立小金库,于法于规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往往容易成为医院管理腐败的开始。

3.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收取好处费

利用银行账户收取好处费,也是目前货币资金管理中常见的作弊行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成分得到更大的丰富,同时也催生了一些市场交易中的不规范行为。特别是由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还未建立,在一些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眼中,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他企事业单位进行倒账使用,从而收取好处费,并没有伤害医院利益,也没有造成医院的账款损失。这种出租出借的作弊行为,一方面,使那些账外账的行为更加嚣张,一些医院也纷纷利用这种行为来逃避税收,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很显然,出租出借单位银行账户,使医院的正常银行往来账无从掌握,国家无法通过银行来监管医院资金使用情况,也不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同时也扰乱了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另一方面,这种出租出借的行为,成为某些不遵守国家相关法规人员的创收之举,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医院资金管理带来了风险。

4.私开票据侵害单位利益

私开票据,无中生有虚构支出,进而侵害医院利益。在一些医院的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私开票据侵害医院利益的情况。它们有些是因为没有按照规定对印鉴和票据进行有效保管,导致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很容易接触到印鉴与票据,成为他们作弊的动力。甚至有些医院将票据与印鉴交由同一人保管,保管人作弊行为可以非常轻易地实现。有些是因为对医院票据的领用制度执行不严,导致一些人员可以轻易地私开发票,与业务经办人员组成小团伙,共同侵吞医院的公款。在这些医院中,比较重视单位与银行有关的票据,但对于发票这些票据,却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或是管理制度不严格执行,只要领用人员与经办人员达成利益同盟,就可以轻易地做出作弊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票领用的不严,往往伴随着发票登记制度的不严,无从查起,不能真实掌握发票的真实情况,更加剧了票据私开侵害单位利益的作弊行为。

5.随意开立账户以截留收入

随意开立账户,将公款在不同的账户间流转,同时截留那些衍生的收入,是货币资金管理中常见的作弊行为。一些医院为了让领导用钱更加方便,也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通过开立多个账户,以增加查账的难度,从而为单位的不合规行为打掩护。而这些账户的管理根本谈不上科学合规,一些资金在流转的过程中,逐步被人为地瓜分,从公款变成私款。有了多个账户的操作,这种将公款转成私款的行为更难察觉,不仅是对医院利益的侵害,更可能给医院管理带来腐败之风,不利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和廉政建设。

6.公款私存私借

将公款存入私人账户,或是以开展项目、采购医疗设备为名将公款借给私人长期不还,以达到占有公款的目的,是现在货币资金管理中非常严重的作弊行为。前者将巨额的公款存入私人账户,不仅可以给私人账户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息收入,而且可以给私人带来其他的一些收入,是典型的用公款发私人财。后者的性质则更加难以令人接受,以做业务为名将公款借给私人,完全将公款的处分权交由私人,事实上变成了私人款项。长期不还的后果,也与贪污公款没有两样。一方面,公款大量借给私人,使医院的货币资金大大减少,降低了医院的货币现金收益,也使医院在面临一些投资发展机会时,易因为资金不够而失去机会。比如一些医院出现无钱进行重大医疗设备采购,耽误医院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这种公款私借,使医院货币资金面临事实上的挪用与贪污风险,对医院的廉政建设不利,对医院的其他员工不公平,是极为恶劣的行为。

二、货币资金管理中出现作弊行为的原因

1.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医院管理者对货币资金管理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管理者的不重视,带来医院所有员工的不重视,特别是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从而产生一些严重的货币资金管理的作弊行为。另一方面,管理者的不重视,使制度执行出现问题,无论是执行还是事后监督,都因为领导的不重视而大打折扣。

2.财务管理制度不严

财务管理制度是做好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基础,一些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严,导致货币资金管理出现作弊行为。财务管理人员职责不清,没有制度上的屏障,甚至出现了一个财务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全过程的严重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这无形中是为有作弊想法的人员大开方便之门,变相怂恿其进行公款私存获取利息等作弊行为或是挪用公款等。

3.现金管理规定虚设

现金支出有着明确的范围,但在一些医院,现金管理规定虚设,时常出现现金支出超出规定范围,有的医院领导不爱使用支票、汇票等,出现过万元的支出也使用现金结算。如此情况下,财务人员与业务经办人员一旦勾结,就可以利用手拿现金的机会大量套取现金,侵吞公款。

4.原始凭证作假现象严重

原始凭证是进行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货币资金管理作弊的重灾区。一些医院由于管理不严,财务管理人员随意编造各类补偿费、各种加班工资等套取医院现金。还有一些医院业务人员频繁使用假发票进行报销,而财务管理人员审核不严,使此类行为得逞,造成大量医院现金的流失。而且原始凭证作假现象严重,直接导致这些医院的会计监督困难,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三、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杜绝作弊行为的对策

1.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

财务管理人员是货币资金管理的承担者,是杜绝货币资金管理作弊行为的基础力量。必须把好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拔关。一方面,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担任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否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特别是要避免出现有不良记录、不良嗜好的人员进入货币资金管理岗位,为杜绝货币资金管理作弊行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相应的业务能力,以从业资格为基础,尽可能使用知根知底或有介绍担保人的人员担任货币资金管理。

2.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要从职业道德水平与从业技能两个方面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从业水平。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与职业道德观念。要多开展案例教学培训,使其看到货币资金管理作弊行为的严重后果,避免出现“无知者无畏”的结局。另一方面,要加强其业务素质培训。开展会计专业知识、会计管理制度、会计准则以及出纳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其业务水平,用更高的业务技能避免出现货币资金管理中可能的作弊漏洞。

3.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即使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如果面临巨大的漏洞,依然可能出现作弊行为,尤其是货币资金管理这种时常与现金打交道的职位。因此,要相信制度而不是相信人,通过不断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来杜绝作弊行为。一方面,要建立适应于本医院特点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针对经常可能出现作弊行为的环节设置专门的制度,堵塞漏洞。另一方面,要建立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制度。会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其明确的职责,通过分离制度,可以形成相互制衡机制,避免出现一个人办理业务全过程的事情。

4.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一个人长期从事一个岗位的工作,不仅可能产生懈怠心理,更有可能形成小团伙,导致团队作弊行为的产生。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一方面,要通过轮换,保持财务管理人员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持续学习,使其经验更丰富,水平更高。另一方面,要通过轮换,使财务管理人员保持高度的警惕,进而在工作上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绩效。尤其是出纳岗位,必须做到轮换,规避货币资金管理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赵轶虹.浅述货币资金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

[2]朱丽娜.如何加强外部项目货币资金管理[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0,(11).

[3]高彦峰.企业应如何加强货币资金管理[J].现代商业,2009,(8).

货币资金管理篇8

关键词:货币资金 管理 内控制度 建设

一、货币资金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

货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直接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是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保证企业在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货币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就是要实现企业货币资金合理开支、安全可靠且合法的实现货币资金的回收,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保证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正确性,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因此,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货币资金管理,防范意外和资产损失,对于企业提高效益和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

二、货币资金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关键点

(一)我国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控体系,未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企业组织机构设立形式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导致货币资金管理质量不高。主要体现为:现金收支业务和银行存款业务内部控制不严格,部分单位不注重岗位制约和分工,未建立完善的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因此导致现金、银行存款业务发生漏洞。

(二)重视现金收支业务控制

在现金收支业务中,要掌握现金的渠道和来源,清楚流入现金的数量和具体金额,对于已取得的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严禁收款不入账,不私设小金库,不设立账外账。要重视现金流出环节,保证支出程序合法性和合理性,杜绝非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流出。主要流程包括:审核支付申请,核查支付的理由和依据;审核程序和流程,核查审批程序和权限是否正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是否越权审批;审核支付程序,核查支付是否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意见进行办理,出纳人员是否及时作好记录,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要重视现金盘点工作,完善现金盘点制度,杜绝由出纳人员自行盘点现金的行为,增加其他第三者参与盘点或者进行参盘,增加不定期抽查盘点,保证现金实际库存不出差错,与账面余额相符。

(三)重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控制

要重视银行账户开立,对于银行账户的开立和管理要制定严格的规定。不能在同一个营业网点开立多个账户,或者跨行开户、多头开户,严禁公款私存。除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对账工作外,要克服客服分布分散、相距较远、对账较为困难的客观实际,加强与异地和同城单位间的往来款项核对,确保货币资金收付符合规定,回收足额、及时。要加强票据及印章保管,对于与货币资金相关票据的保管要落实制度化管理,明确票据买卖、保管、使用和转让等环节和程序,设立备查簿,重视空白票据的保管,防止遗失和被盗。加强银行印鉴管理,严禁由同一人保管全部印章,严禁未经批准签章。

三、 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

要建立严密的分工和货币资金的岗位责任制,设立组织机构和向各岗位人员分配工作时,要进行职能分割,应考虑各个岗位的互相制约和监督,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建立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包括资金预算管理、资金计划管理、资金审批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资金支付管理、资金内控实施方法等相关制度。特别是审批方面,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明确审批人员在进行货币资金审批时的批准权限、程序、责任和方式,明确各环节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规则。

(二)加强货币资金全程全面控制

1、加强安全性控制

对于各项货币资金加强安全性控制,主要包括对于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严禁私自挪用、出借货币资金,要对各项货币资金定期盘点,做到日清月结,严禁白条抵库,保证货币资金账实相符。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实施定期盘点,核定每日库存现金余额,对于超过规定限额的货币资金必须送存银行,降低资金被盗风险,集中资金,便于统筹安排使用。

2、加强完整性控制

对于所有的货币资金收支,均按照相关规定计入相关账户,做到利用收据、发票的连续性对收到的货币资金进行核对,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没有遗漏,全部入账,做到发票和收据控制。加强发票和收据的印制、收发、存放的管理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核对存根联与记账联之间的异同,对于其中的错弊及时发现。通过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利用银行对账清单逐笔核对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分析未达账项的原因,发现是否存在问题,实现银行对账单控制。定期与相关单位进行往来账余额的核对和签认,确认往来账项是否已及时入账或是否及时清欠,对于贪污、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察觉,特别是已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应认真落实有无已收回未入账的情况,实现往来账核对控制。

3、加强合法性控制

采用加大内部监督、审计力度的方式,加强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合法性的监督。对于业务量大、每笔金额大的单位,应增设复核会计,由两人对记账凭证进行复核;对于业务量小、每笔金额不大的单位,可由一人对记账凭证进行复核。加强授权审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对于大笔资金的支付重点控制。利用政府机关、社会中介力量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充分利用公众的力量,获得资金管理的问题线索。

4、加强效益性控制

在货币资金的管理中,要牢记企业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服从于财富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充分筹集资金,合理控制投资,提高资金持有和使用的效率,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效益,促进货币资金的增值保值。充分认识货币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储备资金、生产经营资金、投资资金、结算资金和成品资金等。对于资金各种存在形式的最佳比例和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加强资金周转,缩短资金周转周期,减少资金在各个环节的浪费,促进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充分运用各种筹资和投资手段,制定科学的资金使用计划,尽量推迟资金支付,加强资金回笼,收回资金投资,解决资金缺口;通过参与各种投资,加快资金支付,出台有效的赊销政策,提高货币资金收益,降低资金储备量。

(三)加强事后监督,及时修正内控制度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环节之外,资金的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每个会计期间或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都应按照有效的监督程序,审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的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等。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也可根据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资金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迫切要求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尤其是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建设既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快步伐,早日建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超.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才智,2011

[2]姬潮心.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企业导报,2010

上一篇:农业技术与管理范文 下一篇:国土资源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