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30 17:42:42

继续教育发展

继续教育发展篇1

(一)“市场经济”引发困顿的假说与质疑一些人试图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滞后的问题,他们认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困顿与市场经济大有关系。特别是在一个时期内,高校继续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呼声很高,人们把高校继续教育等同于“市场教育”,崇尚“利益至上”。许多高校都以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继续教育,在优化专业结构、量化课程体系、调整办学方向等核心环节,均以扩大规模与提高效益为主线,利大大做、利小小做、无利不做的行为方式似乎已是惯例,并成为部分大学牟取利益的“有力”根据。更有甚者,在利益驱动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市场竞争蜕变为利益竞争,为争生源而互为对手、为高效益而无章收费、为扩大影响而虚假宣传的事件时有发生。而领域内功利主义泛滥,又使高校继续教育整体滞留在市场与利益的冲突之中,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被忽视,以至于以人为教育之本还是以人为发展之本,推进社会发展还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人的素质还是提高人的学历,这些问题成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最为尴尬的难题。因而,虽然高校继续教育已构建了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社会培训教育、证书考试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等多样化教育体系,但事实上迄今仍未能为转型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粗看此论,似乎言之有据,然细究则疑点很多。从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思想,到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再到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问题之多、阻力之强、困难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却恰恰是高校继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辉煌阶段。同时,放眼世界,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不但不是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阻力,反而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力量。相比之下,认为市场经济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产生的原因,是否有些过于偏颇?

(二)“全面依托”致使困顿的假说与质疑有研究者认为,“全面依托”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在过去很长时期内,高校继续教育只是承担了“学历补偿”的职能,并不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国民教育体系而存在。因此,国家对这种“学历补偿教育”所设计的“全面依托”模式,就显得主体性与长远性不足,尤其是所设计的教育资源主要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培养目标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相同水平,教学力量由高等教育师资承担、教学内容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等硬约束,带有明显的应时痕迹。应当肯定,这种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全面依托”,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存续和传播有着积极意义和实际作用,但却使高校继续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独立教育场所和师资队伍,又没有独立教育资源和用人权的“皮包教育”,仅是一种教育载体而非教育实体。在这种语境下,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已不是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取决于系统外的其他因素。这种观点确有可圈之处,但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建国以来,在当时高校办学条件极端困难和办学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形下,高校继续教育还能在这种“全面依托”的实施中,顺利完成了由扫盲教育到专业教育、由专业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多次转型发展。现在我国高校全面发展,办学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育人方式等一片大好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在“全面依托”的惯性下,理应从学校获得更大的支持、更多的资源,使之成为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必要支撑。显然,如果要把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问题简单归结于“全面依托”,还有颇多的地方需要商榷。

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的原因分析

从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设计与社会发展、转型目标与文化使命、转型行为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一个与所有事实最为接近的新认识,揭示转型发展困顿的真正内在根源已如箭在弦。

(一)转型设计与实践探索相剥离进入新世纪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设计与实践探索相互剥离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转型的顶层设计缺失。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国家职能部门的教育部成人教育司的撤并,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完善的高校成人教育政府职能体系随之消失。政府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主要体现在“将招生多少人、毕业多少人、计划培训多少人,要完成培训计划多少人”等具体量化指标设计上,而把转型发展的战略设计交给社会和市场。社会和市场只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而存在,并非社会实体,绝不可能承担起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调控与协调职能,以至转型设计只是作为一种理念长期存在于纸面之上。二是实践探索盲目。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的实践探索可谓风生水起,每一所高校都制订继续教育发展规划,但都是一些以本校需求为原点的自我设计,难以解答以下战略性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树立自我个性的社会品牌,在新技术时代下传统学历教育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在推进社会发展与促进自身发展之间是否能够找到协调之道?在社会大变迁的浪潮中是彰显应有地位还是被边缘化?把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设计置于多重矛盾的拷问中,是继续教育产业化的遗症。新世纪之初,我国“教育产业化”甚嚣尘上。一些人挪用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继续教育尤其是高校继续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在以教育成本分摊为主导的机制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利于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增长。由此,关于高校继续教育应由市场和社会主导的言论盛极一时。一些人则片面运用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高校继续教育,目标管理、自负盈亏、效益优先等功利性办学活动空前火热,而基于高校继续教育使命与责任的转型设计则无人问津。尽管目前这种状况有所好转,国家也重新承担起转型设计的责任,但积重难返,这又将是一个充满变数与反复的艰难过程。

(二)转型目标与文化使命相径庭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源泉是文化发展,但它的转型目标却常与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失之交臂,甚至大相径庭。只要分析大多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就会发现“真金白银”已赫然成为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细致而坚决地规定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自考助学、远程教育的高额创收任务,有的高校甚至连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都下达了不等的创收指标。而对于如何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质量、增长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要害环节,大多描述简单,甚至一笔带过,至于如何履行传承文化、推进文化、发展文化的历史使命,则表现出整体性缄默。不难想象,在浮躁而单一的市场逐利的环境下,要完成创收指标,高校继续教育须付出何等艰辛的努力,而由此所产生的恶性竞争、无序发展、功利办学、行政垄断等恶果,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将带来巨大阻碍。当然,这里有体制的原因,包括政府和学校过多的干预,高校继续教育缺乏自主性;继续教育资源在校际之间和校内分配不公平等。但深究其原因,传统文化失忆当是主因之一,但凡此种种问题,莫不与文化缺失有关。放眼中国古代文明,传统文化教育以养成君子为教育目标,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养国子以道”,通过知识传授、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学识、道德和艺术入手,进行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的培养,力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顺乎学生的禀赋而予以提升。这些中国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理想,可以说是现代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灵魂,失去这种文化的滋养,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必定沦为不伦不类的企业转型摹版。

(三)转型行为与法制建设相脱离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行为往往游离在社会法制建设体系之外,国家多以“规定”、“决定”、“意见”、“细则”、“政策”等形式来指导转型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国家关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政策与方针出台的密度与强度可谓世之罕见,对转型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我国法制社会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今天,与法律的长效性、强制性、普适性相比较,政策的时效性、狭隘性、局限性的软肋也不断显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少了法律法规的刚性支撑,国家相关政策的针对性泛化、权威性弱化、实用性虚化的现象就难以遏制,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一些重大举措出台就像“空中阁楼”,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就如“缘木求鱼”。致使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行为既难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有力支持,又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之外徊徘,处于两难窘境。这种状态是高校继续教育运动化的必然因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高校成人专业化教育以及改革开放之初的高校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实质上都是高校继续教育运动化的现实表象。勿庸置疑,运动化在客观上确实扩大了高校继续教育规模,提高了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影响,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路径依赖”的闭锁效应下,政府和社会不再把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国民教育体系来对待,而把它作为一种可变的、可代替的,甚至可有可无的政治化运动。在那种“既为运动何需法律”已成社会惯性思维的大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行为与社会法制建设相分离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启示

深刻反思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的原因,在带来深刻教训的同时,也带来了有益启迪,促使我们对过去一些传统理念和习惯行为进行理性的批判与重构。

(一)从“成才”转向“成人”是转型发展的认识论基础倡导从“成才”转向“成人”,就是要吸取以往“由于指导思想不明,造成转型发展目标迷惘”的教训,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奠定认知论基础。它既是对“成人”与“成才”谁为转型发展主导的重新审定,又申明了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目标决不仅仅是让“人”获得某种技能、某些知识和某类文凭,而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全面变革。其中,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成人”概念,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覆盖转型发展的全方面。这就要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在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内树立鲜明的“成人”主体意识,放弃以往片面性的“使人成才”认识与方式,向全社会晓喻“认识成人、了解成人、关爱成人”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促人成长、使人成才、助人成功”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行进空间。在孔子关于“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教育思想的映照下,把曾经由于片面推行“成才”认识而引发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文凭教育、闭锁教育,转变为彰显“成人”特质的素质教育、探究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进而把那些思维陈旧、心理封闭的人转变为思想开放和人格健全的人;把那些崇尚“官本位”、庸俗关系的人转变为有道德和有修养的人;把那些重德轻能、重道轻器的人转变为德能兼备和博学精业的人;把那些视野狭窄、固步自封的人转变为敢于创新和勇于探索的人;把那些醉心功利、唯利是图的人转变为富有理想和不计得失的人。诚然,这种转型主题的变迁,决非一蹴而就,必定有一个自我反思与自我跨越的曲折过程,甚至是一个反复变化的过程,需要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从“教育”归向“文化”是转型发展的方法论选择从“教育”归向“文化”源于“因转型发展的视野狭窄,导致转型发展路径不畅”的教训和启示。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诉求,细检高校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高校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教书育人、学术积累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化进步、文明传承的历史,是中国千年书院文化的积淀与承继,承载着“造就大批文化精英、传承和发展优良文化”的双重使命与责任。这些不仅是高校继续教育立身之本,还是自我转型发展的方法论选择。而在一个时期内,许多高校总是从继续教育本身去寻找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很少从高校继续教育与文化血脉的视阈探索和发现新的思路与新的方向,以至在对应“转型发展的取向何方”、“转型发展的路径何在”、“转型发展的方式为何”等现实问题时,无法给予充满正能量的应答,更不要说提出富有引领意义的实践指南了,只能“就教育论教育”,甚至套用其他观念“自圆其说”,致使转型发展的路径淤塞。可以说,从“教育”归向“文化”,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的方法抉择。这就吁求高校继续教育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文化”的力量与作用。一方面,要有“以文化转型发展为魂”的坚定信念。高度重视文化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深层价值依托和强大精神动力,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引入科技、知识、技能和信息在内的各种文化因素,为转型发展积累厚实的文化贮备,提升转型水平与层次,达到以文化传承推进转型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有“以文化为转型发展之径”的坚守。反对功利性学习,强调人格培养;张扬独立的人文精神,反对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提倡开门办学,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风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尊师爱生的学风;提倡学术创新,兼收百家之长,为现代文化发展创造新的文化元素,让转型发展的时代人文精神高扬。

(三)从“政策”迈向“法律”是转型发展的要求呼吁从“政策”跨向“法律”,来自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实践中最为沉重和最为沉痛的教训。这是对中国高校继续教育法制的吁求,是对高校继续教育现时与未来“依法办学”的亟切期盼。回首中国成人教育“一波五折”的实践历程,每一次波折无不暴露出“无法可依”的窘厄。而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中国成人教育的中坚力量,更感受尤深。尽管数十年来,国家和中央政府为高校继续教育(主要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制定了大量政策制度,但由于这些政策制度大多产生于计划经济或“后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发展,其中的绝大多数已淡出人们的视阈。而那些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的法律、法规,甚至政策、制度、方针等却没有相应跟进,以至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陷入既无章可循又无法可依的囿境。这种“呼唤与期盼”,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革故鼎新”。细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所有高校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方针和制度,选出那些具有实效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文献,在经过必要的现代化修缮之后,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作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法制基础。二是“万象更新”。制订一系列法律,包括转型发展必须的基本法和与之配套的法规,保障转型发展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教育资源投入等一系列法律与法规体系,替换或填补高校继续教育现有法律与制度体系的空白,彻底改变相关法制体系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的状态,让新型法律制度体系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实践保驾护航。

继续教育发展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继续教育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只有农民现代化,才有可能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继续教育是实现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农民继续教育只有结合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调整和改变目前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农民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终建成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内涵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学者们见仁见智,目前尚无唯一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工业化论、转化论和两者的综合。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有学者提出,现代农业其实质是工业化农业,换而言之,农业现代化亦可称作农业工业化,此为工业化论。工业化论则认为,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全面地改造传统农业。综合论则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持续变化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种手段,即通过改造落后的农业生产,使其及时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需要的各种手段的总称。除此之外还有过程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用现代先进科技改进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促进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言以蔽之,“农业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持续转变的过程”。纵观全球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随着对农业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可能还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外延也一定会发生变化。就现阶段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而言,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技术装备机械化。机械化是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传统农业工具,彻底告别几千年来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进入21世纪的装备机械化,主要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控制和操作各种农具和农业生产过程,如耕种、收割、施肥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通过现代化技术和工具,一家农户可以经营一大片农场。目前,美国在牲畜屠宰、水果包装、棉花和烟草收割等多个方面已经实现现代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又在农业领域内推广使用计算机管理、自动化作业等信息化技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的上述方面均领先于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未来的奋斗目标。第二,管理经营科学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必须科学化,必须符合农业产业化的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农作物越来越普遍,农作物的生产日益大棚化、园区化,越来越多农作物是通过农业公司走向市场。即使是家庭种植农业,他们的经营和管理也开始朝着企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现代农业的管理与经营必须更加科学化,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生产销售市场化。现代农业不同于小农经济时代的农业,在小农经济时代,各农户以自给自足为主。现代农业已经完全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只有从市场出发并找准市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现代农业面对的不只是本国市场的机会与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市场的机会与竞争,因此,只有高度的市场化意识和全球视角,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农民素质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现代农业管理与经营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为从事农业人员的迅速减少以及规模经营、公司经营农业的迅速发展,但我国农业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大局面。在生产销售市场化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总而言之,我国农业现代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问题繁多,各种挑战较为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素质滞后于农业现代化。

(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经过多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总体得到巨大提高,但是,随着新三农问题的出现,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空心村”的出现,留守儿童的普遍存在,农村教师队伍的弱小,农村教育硬件的落后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二)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直接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农民的信息化和机械化操作水平低。由于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现代化的农具和机械操作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前,在农村,除了极少数有一定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农民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械,其余农民基本不会操作。在农村,只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及文化基础较好的老农民能熟练使用电脑。

(三)经营管理能力欠缺

这里所说的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主动地、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控制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对于年长的农民而言,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几千年小农传统经济的影响,思想相对保守,在面对市场时在很多方面不开放。对于新生代农民而言,他们的目标和理想是在城市落地生根,农村并不是他们的理想地,更加重要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年轻,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经验相对欠缺,能力相对偏差。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前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农民素质的总体状况偏差,非常不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既要从长远出发,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教育,又要从目前中国农民的主力军出发,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最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只是教育机构与被教育农民之间的事,还与政府有关。

(一)政府层面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加大资金投入成为办好教育的基础工作,农民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同样如此。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继续教育,使农民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扮演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或围观者的角色。政府在农民继续教育中加大资金投入,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适当增加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按照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在农民继续教育方面的财政预算。第二,地方自由筹措,灵活安排。这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以外的收入,不会增加财政压力。借助政府可设立农民继续教育基金,政府可以通过募集社会闲散资金,还可寻找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资金赞助,甚至还可以在海外华人华侨或其他国外机构寻求援助(项目)资金。第三,推行助学贷款模式。目前,困难大学生(包括大学和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这对于困难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反观我国的继续教育,迄今为止还没有助学贷款模式。对于部分收入极低但又极其想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技能的农民而言,即使几千元的学费开支也是天文数字,而助学贷款正好可以为这些人雪中送炭。

2.加强政策引导。在中国,政策通常具有风向标作用。各级政府可以制定引导农业现展方向的政策,引导农民努力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各类继续教育机构,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这些教育机构积极开设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班次与教程。例如,当学校开设了足够多的农业现代化培训班或相关课程并取得预期效果后,将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农民而言,政府同样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对于那些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农业现代化培训班的农民,可以给予资金补助,对于那些发展现代农业或采取现代方式经营和管理农业的农民,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

3.完善保障机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保障机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机制,是促使农民继续教育落到实处的保障。基于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各地实际出发,结合农业现代化,研究并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促进农民继续教育的规章制度或管理条例。换而言之,各级地方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从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出发,从各地政府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并制定具有系统性、合理性、未来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法规,确保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制度化、法治化、科学化、合理化。

(二)教育机构层面

1.创新教学模式。农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非常强的产业,停留在试验室、教室的教学难以传授真正实用的知识。进而言之,农民继续教育只有创新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育中最常见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出教室到田野,走出实验室到企业、工厂,才能让学员真正掌握相关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教育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第一,与企业联合办学。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指那些在经营农产品方面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取得一定成绩并且具有一定可复制性的企业。与企业联合办学,并不是要使所有学员都成为大的企业家,而是让农民有更强的企业意识、市场意识和现代化意识。目前,我国党校系统中的很多培训班中有现场教学,例如,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一些爱国教学基地、先进产业园区基地现场观摩,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增加学员的直观和切身感觉。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可以借鉴这些成功模式。让农民有机会在现场观摩。第二,可以跨地域办学。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采取了跨学校联合,例如,在北京,几所不同大学的同学到其他学校中选修的课程,如果最后通过考试,同样可以计学分。这种新的办学模式增强了学校之间的互补性,也使优秀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可以如此。目前,我国很多农业产业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色。虽然具体的产业有地区差异,但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却具有相通性。有鉴于此,南方和北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可以在农民继续教育中尝试跨地区办学,做到优势互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如果教师本人对农业现代化不熟悉、不精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继续教育教学机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农业是技术性、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只有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的相关专业非常熟练、精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既可以把教师派到知名高校培训,也可以通过组织部门关系派去挂职,或到企业、农场实习、借用,通过切身体会、现场学习增加农业现代化知识。第二,加强人才引进力度。人才引进是增强师资队伍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既要引进优秀博士,更要引进那些已经退休、有丰富教学经验、有极大工作热情的退休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中。第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果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对于很多继续教育机构有编制、岗位或经费限制,那么,这些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借鸡生蛋的方式,引进知名高校的知名教授、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前来教学,可以通过聘请他们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的方式,稳定外请知识学者教学队伍。

3.科学设置教学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同样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农民继续教育同样如此。除了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原则。第一,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平衡。课程的单一设置容易使学员产生疲劳,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数量和时间上的均衡把握,能使学员保持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听课疲劳。第二,发挥教师特长。有的教师擅长理论课,有的则擅长实践操作,因此,一定要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切忌作为通才使用。第三,教师性别的把握。在课程设置时同样需要适当考虑教师的性别因素,只有男教师或只有女教师、男教师或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同样可能影响教学效果。此外,还需要注意外请教师与本校教师之间的平衡、新上任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的平衡等。

(三)农民个人层面

1.大力参加社会实践。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较之于其他教育,继续教育,尤其是面向农业现代化的继续教育,在实践性、运用性上可能会超过一般国民教育,但所有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课堂性。所谓课堂性,是指学习的内容还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途径传授给学员,就其实质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员从课堂学习结束后,一定要回到现实中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实践。农民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在具体市场运作中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于那些技术性强的知识,一定要反复操作,直到熟能生巧为止。所谓技术,就是指操作者能反复使用成功并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一次成功并不能代表操作者、学习者掌握了该技术,只有能反复、熟练地操作,才能说明如此。

2.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对于那些从不参加继续教育的农民而言,他们通常从眼前利益出发,不愿意在继续教育方面进行投资。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在中国存在大量的“空心村”,绝大多数空巢老人、大龄农民工虽然经常接触电视,并会使用一些日常家用电器,但基本不会使用电脑、移动网络等信息化通信工具,手机中“老人机”的存在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老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适应。而新生代农民同样不愿意在继续教育方面投资,他们经常被现实生活中的巨大经济压力所难住,不愿意在继续教育等短期内无法带来明显经济收益的教育中加大个人投资。针对上述农民队伍的现实情况,一方面,政府、社会机构要在农村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尽快接受继续教育等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要解放思想,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杨莹莹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9):9-15.

[2]顾焕章,王培志.论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及其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1997(1):30-35.

继续教育发展篇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创新……否则将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要以*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市县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大教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教师七要七不准”、学校制定的“教师师德修养*条”、“实验中学教师十不准”等,并于期末举行有关以上内容的闭卷考试;组织教师观看《师表风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职业道德启思录》和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录像。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师德系列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

遵照学校制定的“4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在3年内必须取得专科学历,6年内必须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要继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争取到*年,我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将达到100%,具备本科学历者占到专任教师的70%以上。

3、今年,要按上级要求,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到*年,争取所有任课教师能够自制课件,并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现有设备辅助教学。

5、继续搞好校本培训。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艺术,包括: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技能、班级日常管理技能、组织班级教育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评定的技能、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板书的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电化教学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考核的技能等等。并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技能训练:①、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或才艺展示,规范教学基本功标准;②、指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③、开展说课活动和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课题研讨课、示范课的评课活动。二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三要认真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者比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及全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四要制定”名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以”名师”培养带动”名校”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落实好”拜师带徒”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新调入和新分配教师进行必要的入校教育,以使他们尽快融入实验中学这个大家庭,尽快跟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6、学校还将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继续支持干部、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或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要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优质教育,适应未来发展,培养身心两健、学创俱能、知能双全、五育并举的合格人才。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为进一步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

2、提高认识,努力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因此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考核和岗位聘任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对违反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在岗位聘任时给予低聘或缓聘。

4、成立“平阴县实验中学新课程改革委员会”,认真组织新课程实施,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继续教育发展篇4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200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对构建新时期我们国家的高校和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资助体系做出了全面部署和规定,提出了这个政策体系的目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明确了各项具体内容,为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

一、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背景

2007年起,我国开始在本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制度,这对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和因成绩原因进人不了高层次学府深造的学生来说是完成学业和增加技能的良好机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古往今来,任何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当社会需要经济人才的时候就指导培养经济人才,当社会需要政治人才的时候就按照需求培养政治人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每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离不开社会的需求,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国家为了应对21世纪社会发展的大量人才需求而制订的一项利国利民政策。而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必将刺激继续教育的大力发展。

教育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党的十七大后,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发生了的一些改变,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通过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超过80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2100万人,基本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范围的扩大,为作为职后教育主要方式的继续教育的发展储备了大批可开发资源。

2007年教育部9号文件下发后,继续教育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尤其是实行“两停”后继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对许多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严峻挑战。“两停”对一部分高校影响较小,主要是这部分高校非学历教育及远程教育发展得较快,传统的成人学历教育已不占主导地位;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受“两停”的影响较大,这部分高校或者是尚未开展网络教育,或者是传统的学历教育规模较大,在继续教育中权重较大。加大非学历教育是继续教育的出路,而非学历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于职后教育。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下,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必将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可开发资源。

二、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与继续教育的联系

(一)学历教育的特点

我们国家正在逐步普及高中教育,把九年义务教育扩展为十二年义务教育,体现了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学历是考察一个人接受教育程度的考核标准,是再发展的基本前提。职业教育由于是为社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人才,因此有学历要求的特点。在现代企业用人机制方面,普遍讲求高中以上学历和某种专业,要求学历是为了让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具备基本的读写算及操作技能。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劳动者不再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必须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职业教育必须具备学历教育的特点才会健康发展。

(二)专业化的特点

专业化就是在细分行业学科的专长方面所进行献知识系统性特色,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规模化特征:职业教育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不专无以成职业,不专无以成规模,规模是专业化的一个特征。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业化更强,而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细分。职业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切实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节奏,扩大招生增长幅度,提高招生规模。不断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明显扩大。全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走专业化的路子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人才,不能充分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社会都需要又红又专的技术骨干,这就是专业化的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是职业教育必须专业化。

(三)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联系

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两方面的有机结合;继续教育主要是指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专业范围大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学生可以是职业教育后的学生也可以是普通高等教育后的学生,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群体,是对需要继续接受专业或岗位培训需求的群体进行的职后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技术的革新或个人的需求而必须进行的深度学习,继续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延伸,体现为终身教育理念对个人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继续教育相当于充电器的功能。继续教育体现了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建设起到了继承和发展的双重作用。

三、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措施

(一)积极响应职业教育发展,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继续教育要响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因为职业教育可以为继续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生源。职业教育的后续大力发展要靠继续教育来完成,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静止的和孤立的,职业教育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继续教育的适时教育进行知识补充。继续教育要在职业教育专业化设置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既要体现专业在学科知识上的连贯性,又要体现学科知识的创新性和交叉性。继续教育要具有实践性精神,在应用技术领域大力开发有效资源,让这些资源成为职业教育后续学习的源泉,从而为培养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服务。

(二)实践、学习、推广相结合

继续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后续教育阶段,要立足于实践生产应用领域,通过培训学习把新的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物化为生产力,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发挥作用。为了保证继续教育的完善性,学习的内容要有新颖性和应用性,学习的课程设置由国家来严格控制和审批,依据国家统一的资格证书制度和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在对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团体提供的课程信息和就业市场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开发课程内容,而且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时,继续教育要保持与科研部门的紧密联系,通过科研部门新成果的推广来完成知识的创新发展。

(三)注重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市场化竞争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信息的竞争。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体制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不同。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很快,我们也要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结合起来。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还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都对劳动力素质以及人才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对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续教育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遍及全国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全国通过教育信息化接受良好的继续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提高教育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

继续教育发展篇5

关键词:继续教育;民营经济;区域优势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坚持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作为其重要任务,依托区域优势,在成功的为浙商开展继续教育的同时,也积极拓展继续教育发展空间,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树立了具有区域特征的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品牌。

一、非公经济的发展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动力

(一)国家非公经济的发展战略奠定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文件,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中民营企业数量为359.6万个,占全国总量的72.5%;民营企业资产总额为25.7万亿元,占全国总金额的12.3%;2010年我国企业法人单位数为651.77万家,其中登记为民营类型的企业法人单位为468.39万家,占全国总数的71.86%,私人控股企业法人单位为512.64万家,占全国总数的78.65%。以上数据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强劲,正迅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并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理在《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别指出:“要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近年来,在我国鼓励和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各级党政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学习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吸收发达地区企业管理经验,从而使他们在激烈而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竞争中有能力求生存谋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各级党政干部而言,在加强党性学习,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学习与经济形势相匹配的党政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是提高执政力和执行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教学资源。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何发挥专业、学科优势,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党政管理者继续教育的发展,既是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的责任,也是其引领社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二)长三角、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2009年,长三角地区GDP达到79725亿元,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21.61%的GDP。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雄厚,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据浙江省统计局2010年2月22日公布的《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数据,浙江省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中民营企业数量为36.4万个,占全省总量的80.7%,民营企业资产总额为33185.05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4.8%;浙江省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民营企业数量的10.12%,民营企业资产总额占全国民营企业资产总额的12.91%。

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创业和发展的宝贵经验。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浙江省经济最为重要的部分。浙江省民营经济又率先开始二次、三次或多次创业,有些企业已取得较高的国际地位。

在浙江省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与引导下,浙商们辛勤创造出的民营经济模式为全国各地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借鉴价值的样板和范本。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对世界的全面开放,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改革和调整,粗放式增长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递减、体制先发优势的逐渐减弱、产业集聚优势的逐步弱化、产业结构固化以及家族式企业治理结构弊端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浙江省民营企业家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面临着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经营区域、产业领域、交换方式和企业使命转变的难题,同时,民营企业家们的自身缺陷也开始不同程度地制约其自身发展。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民营企业急需具有科学管理理念、创新务实而不失市场应变能力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现代管理人才。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谋求拥有智力宝库的大学的支持,要求大学提供持续的继续教育,因而,实施民营企业的高端继续教育就成为地处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大学义不容辞的任务。

二、立足区域特点的高校继续教育定位与实施

(一)浙江大学继续教育战略定位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因此,高校必须发挥其人才培养的功能,将其科研成果融入到继续教育工作中,从而实现社会服务职能。换言之,高校继续教育不仅是人才培养过程,更是一种借力于科研成就而实施的社会服务,即通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来服务于社会,推进社会的有序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高校继续教育只有顺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趋势,并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捆绑在一起,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不断积累市场竞争的核心力,在真正意义上发挥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由此可见,高校理应成为其所在地区各类从业人员的重要培训基地,特别是要为企业及行业提供各种开放式和定制式的继续教育服务,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们提供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使他们成长为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的高素质管理者。

以多种所有制经济为特征的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离不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地方政府部门党政管理者执政力的提升。党校是对党政干部党性教育的主阵地,而高校则是向他们传授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执政力和执行力的主阵地,因此,高校还应该主动配合政府的培训需求与培训规划组织继续教育。

总之,高校继续教育应当从自身学科优势出发,立足地方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引领地方及区域经济升级、转型与发展,从而使继续教育事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和促进力。

(二)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继续教育实践

浙江大学的继续教育秉承“强辐射”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切实有效地利用学校一流的教学资源,并与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了广泛的继续教育合作关系,为地方民营企业的发展实施切实有效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高端继续教育服务。近年来,浙江大学以继续教育项目促进地方政府管理人才和民营企业高级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转型、民营企业升级换代、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国内国际的竞争力等作出了直接的贡献。例如,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温州、嘉兴等地区的担保协会合作举办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专项研修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扩大就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后时代,为了使浙商们能更好地把握市场规律,驾驭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抓住金融危机后时代中潜伏的机遇,谋求发展,2011年5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第一期浙江大学求是精英班。求是精英班的开设是浙江大学开展高端继续教育,促进校企、政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一次全新尝试,求是精英班的生源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0%的学员为成长性企业高管,以拟上市公司为主;20%的学员为标杆性企业高管,他们中有风云浙商、上市公司、浙商500强等;10%的学员为专业中介机构高管,包括银行、证券、PE、担保、阳光私募、律师事务所等;10%的跨界精英,有政府领导、媒体高管、两会代表委员等。这样的生源结构设置,主要是为了实现对社会各界精英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使同层次学员之间能更好地进行深度互动和交流。可以预见的是,精英班学员在浙大“求是创新”校训的陶冶下,勤勉研修,整合资源,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商界领袖,为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12年,浙江大学累计为浙江省已培、在培400余班次,学员达3.3万余人次。其中,党政管理类人才培训班数量达123班次,学员达6420人次,企业管理类人才培训班数量达170班次,学员达5477人次。

三、基于区域优势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以浙江大学为例

(一)发挥区域培训优势,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

面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浙江大学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在区域性继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程。尤其在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活动中,浙江大学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曾多次赴中西部地区考察、访问,先后与云南省政府、江西省政府、贵阳市云岩区政府、重庆市政府、遵义市政府签订了以科技合作、教育合作、人才引进及培训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合作协议。

在为西部党政、企业管理者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浙江大学注重将浙江省及长三角区域发展优势、区域继续教育经验融入到西部项目之中,将浙江省民营经济的优势和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并将西部地区党政干部培训班与浙江省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合,实施东西部政企领导人的互动,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

另外,江、浙一些产业已经或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一大批民营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数量众多且业绩不俗。浙江大学发挥区域性继续教育的优势,不仅将浙商的理念与实践推广到西部,更重要的是将继续教育作为一个东西部交流的平台,为东部民营企业和资本西进搭建桥梁,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

2010年以来,浙江大学为西部地区培训625班次,3万余人次,其中,党政管理人员为22624人次,企业管理人员为6,284人次,专业技术人员为2323人次。

(二)立足大项目,构建大平台,积极共建部级培训基地

浙江大学立足大项目、构建大平台,积极共建部级培训基地,在国家、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同国家有关部委、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国家建设部监理工程师培训基地、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定点单位、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医药管理局执业药师考试培训中心、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等近20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浙江大学还与中国兵器部装备集团公司、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中石化等央企和横店集团、长安集团等著名民企合作培训高层管理人员。2011年,浙江大学各类高层次继续教育学习人数突破10万人次,其中,党政领导干部占31.10%,企业经管人员占16.93%,专业技术人员占49.38%,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促进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开展境外培训项目,推进继续教育国际化

为树立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观念,满足民营企业紧缺人才需求,浙江大学利用自身雄厚的教学资源与香港大学合作,开展人力资源、公共管理、整合营销等在职研修、专业培训等项目,培养一批高新技术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为民营企业培养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

同时,浙江大学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资源,通过与海外著名高校合作,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中纳入境外培训课程。

根据学科特点,自2010年以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尝试了国际合作项目:中美印三校联培――跨境的创新与领导力培训。该项目着重培养全球领导力的技能、创新能力、商业模式最优化、跨文化管理、产品及服务开发、文化及哲学角度的领导能力等。2012年9月,由德国欧洲技术管理学院(ESMT)、印度班加罗尔管理学院(IIMB)以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共同承办的三校联培项目“博世跨境创新管理培训”中国站培训拉开帷幕,培训班汇集了来自德国、印度及中国的高级经理人一行共25人,全班学员将在德国、中国、印度各培训3.5天,中国是整个培训的第二站。这类跨境项目为高校继续教育国际化提供了范例,为高校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开拓了新的空间。

继续教育发展篇6

(一)更新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教师作为中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学校的决策者要牢固树立起“教师是学校第一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把建设好教师队伍放到重要地位来筹划,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从拓宽培训渠道、增加培训资金、健全奖励考核机制等方面提供保障。中职院校的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制定出详细切实可行的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培训教师队伍。

(二)深化培训内容,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中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需要根据教师队伍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设计培训内容。对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要侧重加强学科的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注重研究和解决生产一线的攻难课题。对青年教师,除加强上岗必备知识的培训外,要积极发挥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在跟踪听课、评课、说课、反思、上汇报课等教学实践和培训中,促进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快速提升。对广大教职工,则要鼓励其加强学历教育、专业知识更新教育和专业技能操作锻炼。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校内培训模式、网络或自考学历教学培训模式、基地培训模式、下厂培训模式成为当前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模式,在信息化时代,这些主要培训模式要最大程度地依托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课堂、网络教学,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学校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积极搭建继续教育的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广大教职工可以分享继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也可以对下厂培训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探讨。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再学习的平台,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看似分开的培训模式又可以有效整合,提升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四)健全激励考评机制,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中职院校在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财政投入下,要积极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引进企业的赞助资金和培训资源,鼓励教师参加更多种类的继续教育。要对参加出国培训、国培、省培等精英培训加强考核评估,对培训教育转化成果的教师要加大实质性奖励。要做好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定和转换工作,有效开发出省、市之间继续教育学分互认平台,调动广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推进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结束语

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知识经济时代,中职教师重新认识继续教育,注重继续教育,把继续教育作为个人自我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重视和创新,将会大大提高中职院校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能有效缓解中职院校师资不足的现状,从而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前经济建设的再添助力。

继续教育发展篇7

一、从提高国力竞争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国际上激烈竞争的背后其实是国与国之间在人才上的竞争。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关键在教育,谁的教育发达,谁就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师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共识。可以说,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从教师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未来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国家命运这一角度来思考的。韩国将教师在职教育视为“教师生涯继续教育”,国家为教师在职教育制度发展的各个时期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国,组成了以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中心为主的全国性培训网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把教师是否参加在职培训与其提级加薪联系起来,加以强化落实。在日本也有类似的规定,即从事教育工作若干年后,可通过进修获得一定的学分,并经教员检测考试合格后,获得高一级的资格证书。瑞典《学校法》中还规定教师进修期间除工资照发外,国家报销教师培训的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美国更是建立了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激励制度,如教师资格证书每五年更换一次,更换证书时,除考察教学实绩外,还要考察五年内有无进修(继续教育)的记录,如果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进修,则对认定资格的颁发――新的资格证书大有影响。同时进修的内容、时间等与工资挂钩,即进修记录和学分愈多,工资愈高。而要提高资格证书等级必须通过进修取得有关学分。因此,尽管进修是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进行,且大都自费,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仍然很高。

基于此,我国也把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法》把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在2002年度的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应切实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做到“与时俱进,适度超前发展”。

二、在继续教育目标与内容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全面性

现在各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已超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范围,扩展到作为教师的所有方面。包括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教育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及发展教师个性的一切活动。如美国的继续教育目标还包括教师的个性品质、社会能力、理智行为、健康体魄、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热爱和了解、对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忠诚等。

在继续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方面体现出全面性。如英国将教师进修课和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五种形式,即补习课程、高级研究文凭课程、教育学学术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和短训课程。

因此,为使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实效,在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设置上应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增强专业课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增强教育技能的训练,如对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应按照骨干教师的要求,着重提高学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使他们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如在语文班,应选讲新语法系统、语感教学、课堂提问设计、板书设计、文学作品赏析、不同题材作品教学、科研方法基础教学等专题,在讲授这些专题的时候,要十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际使学员感到每次课都有实效、有收益,都听得明、说得上、学得着、用得上,真正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

三、建立了多样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培训机构本位”模式。如英国的“教师中心”、日本的“教育大学”、美国的“暑期学校”等等,都是专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已形成独立的运作方式。

第二种模式是“训练中心”模式。即各种专门训练的中心或协会,培养不同课程模式的专门人才,如设在美国芝加哥的蒙台梭利训练中心,就是专门训练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师的一个训练中心。凡在蒙台梭利学校从事工作的教师,大学毕业后必须经过蒙台梭利中心的培训才可任教。在澳大利亚各州都设有各种学科的研究协会,这些协会名义上是民间的,但实际上是受州教育部领导的。州教育部为协会的活动提供专门场所的部分经费。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各地区的学科带头人和协调人,然后通过这些人对一般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工作。

第三种模式是“高校本位”模式,即高等院校除保留传统的脱产进修高学历等方式外,还承担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如美国许多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利用寒暑假办短训班,使在职教师获得短期集中学习的机会,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获得相应的学位。在日本,文部省建了两所旨在提高在职教员资质的兵库教育大学和上越教育大学,专门招收在职教员,为其研修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它是在原“以学校为基地”的在职培训模式基础上改革建立起来的。但“以学校为基地”这一培训形式很受学校自身条件的局限,即在一些自身规模小、师资和设备条件差的学校很难实施。同时,这一培训形式重在校内,不太考虑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故难以起到全面提高的培训效果。在这种形势下,“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地区性在职教师培训中心为组织领导机构。其基本做法是:培训中心根据本地区所有学校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学校的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培训计划,然后将计划发到各个中学,分批轮训,同时还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助实施。这种培训模式有两大优点:一是培训计划来自于教学第一线,比较切合实际和具有时代感。因为在培训计划形成之前,中心要派人员到各学校进行课堂调查,了解情况和问题,征求学校和在职教师的意见要求。二是培训起点比较高,贴近地区性乃至全国性教育水平。而且,培训地点灵活多样,既可在培训中心进行,也可以在大专院校内开展,还可以选择一些条件好的学校作为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培训空间和范围大,知识面广。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教师继续教育途径上,发达国家除了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方法外,更多的是开发现代化的远程教育。大力推行远距离教育,发展电视教学、电话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技术,如美国一些师范学院采用闭路电视进行远距离教学,师生相隔千里,彼此不仅能看见对方的图像,也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我国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的师资进行讲授,实行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

继续教育发展篇8

关键词:欧美;继续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发展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继续教育发展的潮流。在“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理念与构建“学习型社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与政府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实践行为的同时,对继续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了各国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内容。深入剖析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借鉴英美德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足

国家、地方或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直没有给予继续教育独立、固定和必要的教育经费投入。职工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这一规定,在许多单位得不到落实。国家投入经费的缺失和学费标准的失衡将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养质量。开办继续教育的普通高校过去长期把继续教育带来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当成学校经费补充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近年来,很多学校开辟了较多的经费来源途径,同时继续教育规模萎缩,经济效益下降,在此情况下,很多学校收紧或取消过去多年对继续教育优惠和扶持性的财政政策,使继续教育的发展和继续教育机构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极大限制。

(二)继续教育管控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广义上的继续教育在办学类别上各式各样,在办学实体上也是五花八门,普遍存在层次类型多,学生差异大,教学点分布广,人少事杂,点多战线长,管理难规范等突出矛盾,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很难对继续教育的规模进行调控。对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由于没有明确和权威的评价评估指标体系,各类学校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办学主体自身也存在着无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很难保证面授期间的课堂教学质量的现象。

(三)继续教育办学定位存在偏差

许多成人高校包括普通高校在举办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定位上的偏差。具体表现为把继续教育仅仅当成是一种创收手段,过分看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继而旁落了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也旁落了其自身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积淀与打造。许多高校为了提高普教的水平和应对全日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上,对继续教育的关注随之降低到最低水平,其资金投入和教学资源使用亦有明显削减,使得可供继续教育使用的教学设备、教室、宿舍等资源相应紧张,师资力量也更加紧缺,普遍存在继续教育在高校“边缘化”,优质资源普教化状况。

(四)继续教育目标特色不鲜明

现阶段,继续教育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亮点不突现,是制约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长期以来,继续教育几乎被等同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许多的成人高校都热衷于举办高等学历教育,而忽视学历教育以外的,适应性更广、涉及面更宽、社会需求量更大的继续教育活动。能够体现继续教育特色的各种高层次岗位培训、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缺失的现状,使继续教育本应有的功能、作用一直处于被丢失与被遮蔽的状态。另外,即使是学历教育也主要按照普通教育的路线行进,从而导致继续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没有或很少能够显示出其应有的特点和特色,最终影响到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价值的充分彰显,亦导致继续教育整体常常会面临发展受挫、地位不稳的尴尬局面。

(五)继续教育的认知略显滞后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继续教育存在误解和偏见,认为继续教育只是对失去了学习机会的成人所进行的一种文化和知识上的补偿教育,也有更多的人则把继续教育与扫盲教育、补习教育联系在一起。为此,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继续教育抱有一种较为轻视的态度,对继续教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也不尽全面。在普通高校中,一些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足,使成人高等教育工作没有摆上学校的工作议程,没有纳入学校的长远发展计划。他们用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高校继续教育,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冲击了普通高等教育,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还有些人把高校继续教育视为创收和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来源,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这与继续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欧美继续教育的共性经验

纵观英、美、德三国继续教育发展历程,虽然三个国家在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上各具特点,但出于对继续教育规律的把握和认识,使得英、美、德三国在各自的办学实践中呈现出以下几个共性经验。

(一)教育对象全民化

在英、美、德三国,全民参与继续教育是这三国继续教育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英、美、德三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把各种受教育的机会提供给社会上所有有兴趣参与进来的人。一方面,公众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再是以获得文凭为主,而是更多地追求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办学主体也为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内容,覆盖了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各类型的群体和不同年龄段,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对于接受教育的需要,也使全民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可能。

(二)管理调控法制化

立法是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政府干预、管理和控制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英、美、德三国之所以继续教育发达,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这三个国家重视继续教育立法,在管理调控中除了运用行政手段外,更注重法律法规的建设和运用,并不断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时展需要。英、美、德三国教育体制与设施都有法律法规为基础,各种继续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也都以立法为依据。英、美、德三国从法律上确立了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规定了政府部门对继续教育应承担的责任和职责,保证了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从而使继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

(三)经费投入多样化

全民参与继续教育使得继续教育经费的提供者由国家独立承担成为历史,由此催生了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在英、美、德等国家,除了国家、地方政府拨款之外,企业、受教育者、社会团体也承担继续教育经费,除此之外,宗教组织、个人、社会机构的捐赠也丰富了继续教育筹资的渠道。

(四)教学内容实用化

英、美、德三国在继续教育的具体运作上遵循市场为主导的原则,按市场化要求运作,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实际,重视社会适应性,培养教育对象的技能技巧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政府严格规定继续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就业为目标。英、美、德三国继续教育机构既提供学位课程和职业培训,为处境不利者开设补偿课程,又为社区所有居民提供就业咨询与指导以及休闲娱乐等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等等。这种多样务实的教学内容使继续教育成为英、德、美三国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有机部分,从而使继续教育在这三个国家始终具有强大的活力。

(五)教学手段开放化

在继续教育领域利用因特网、卫星等先进的通讯技术,使成人参加教育活动在时间安排、内容选择、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更加灵活,成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因此,选择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实施开放式教学是英、美、德三国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共同做法。继续教育机构广泛运用信息传播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英国开放大学是英、美、德三国实行开放式教学的典型。

三、欧美继续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推进继续教育法制化

继续教育立法是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各国政府干预、管理和控制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国内《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义务教育法》等先后出台的大背景下,我国《继续教育法》却始终没有出台,只是在《高等教育法》与《职业教育法》中有所提及,其内容都是较为原则性的、总括性的,具体涉及到教育活动的运营、管理、体制、财政、专业人员的培养等方面都未曾提及。因此,政府及管理部门要将继续教育立法提上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

(二)多渠道投资筹资

继续教育成为一项社会性事业,既利于个人,又利于社会。英、美、德三国很早就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种措施,倡导全社会支持继续教育。我国各级政府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强化发展继续教育对整个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性,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通过立法手段,保证继续教育经费能有稳定的渠道和数额,并确保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切实执行。根据我国国情,仅依靠政府来举办、资助继续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要依靠各方面积极性,面向社会需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继续教育投资的渠道,改变单一的继续教育投资体系,加快继续教育投资体制和筹资机制的改革,形成以政府支持、地方和企业为主、社会团体参与、学生缴费上学的多主体举办、多渠道筹资的继续教育投资体制和筹资机制。此外,为提高人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还应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带薪休假的规定,保障参加培训的各类人员切身的经济利益。

(三)消除落后观念

终身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就成为影响各国教育发展的思潮和指导教育改革与规划的基本原则。当今社会发展变化,使人们迅速而清醒地把教育责任主体从单一的政府的责任,转为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责任。继续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变革现有的教育观念,牢固而广泛地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政府要为成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努力满足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种需求。社会特别是继续教育机构要始终把终身教育观念放在首位,要改变只重视成人学历教育,不重视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现象,不断探索终身教育的办学新思路和新方法。个人要转变原有观念,要认识到教育不再限于那种传统的学校教育内容,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四)发展远程教育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思维和交往方式,极大的开阔和丰富了社会生活的领域和内容,也对传统的继续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特别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经和正在引发起一场人类教育行为方式的革命,使成人参与教育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成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时间安排、内容选择、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更加方便和快捷。在继续教育中积极广泛地运用新媒体,逐步提高继续教育教与学双方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实现继续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这既是继续教育自身发展与提高的需要,也是对参与继续教育教与学双方素质的潜在促进。因此,新时期我国继续教育应大力提升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方便、不受时空限制的教育服务。同时,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加快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把学校、家庭、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企业连接起来,使每个人都能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真正开创一个人人能够参与学习、人人能够投入学习的全民学习局面。

(五)提高师资专业素质

新时期,继续教育要想充分彰显其自身特色,展现其全面的意义和功能,建设一支高素质、肯奉献、善创新的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不可或缺。继续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继续教育自身的教育特点使得继续教育教师与普通教师相比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国际上越来越重视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德国,都非常重视提高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因此为适应国际发展趋势,胜任继续教育发展要求,一方面要加快高素质继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发挥拥有继续教育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的力量,使继续教育工作者的职前培养结构重心上移,扩大硕士生、博士生教育规模,为继续教育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组织教师到工厂、企业、公司实习,给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职后培训,建立继续教育教师定期业务轮训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各级各类继续教育机构也应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在职培训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推动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剑琦.英国:成人教育白皮书[J].比较教育研究,2003,(9).

[2]黄日强.德国成人教育初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3]孟庆梅.中德成人教育比较及对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认识[J].成人高教学刊,2006,(5).

上一篇:专科机电一体化范文 下一篇:中外继续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