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4:33:41

综合材料论文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1篇

从真实的课题项目出发进行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课题教学要求学生围绕设计的课题进行思考研究,深化视觉语言和设计主题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主题,做到有理有据,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对于所遇到的知识方法等问题,采取自助或与老师同学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客观世界的材料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从自然材料到人工材料,它们不仅以各自特有的存在方式“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同时,其中所蕴含的生命机制还赋予视觉以某种情绪和气质。我们都知道,视觉语言表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传达服务的,在课题设计作品中一目了然的明确主题至关重要。通过命题的材料实验训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设计语言和表现主题的关系,深化他们对视觉传达功能和任务的理解。

综合材料课程分三个阶段,采用课题式授课方式进行。第一,研究材料与视觉传达关系;第二,探讨综合材料形式语言,包括综合材料感知、审美、形态语言、符号意义以及精神文化内涵等;第三,综合材料形式表现与实践,通过解构、重组、异化等方式进行限定材料的命题创作。材料本身富有情感属性,如同书籍设计选择不同材质的纸张会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理感受,通过材料感知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材料选择的细微变化,进而从视觉传达角度进行把握。材料的表达还应考虑某种材料的文化内涵,就像西方人体会不到中国人所感受到的玉石之美,对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不同受众人群的文化背景。在材料的表现方式上,引导学生突破对于某种材料的传统化、经验化认知,帮助学生提供无限的创作表现空间,从而形成关于材料表现的更多体验,为进入课题设计专业创作打下基础。教师在课题设计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材料表现一些具体的命题,学生首先要针对命题做出个人的诠释。对于同一个主题,个人的视角和理解力的不同,所给出的观点也是有差别的,也直接反映了课题设计中真实情感、个性化的语言。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展开思维,从无规则的材料及偶然的形式肌理中寻找可视的、具有意味的形式。然而在设计中不能让材料“先声夺人”,使材料的外在形式遮蔽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对材料的分析及创作的构想、草图、实际的过程采用图片记录的方式,并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总结。

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不再单一是为了材料而材料、为了表现而表现,而变成了一项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课题设计任务。材料的美是丰富的,对设计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开发一材料为主富有创意的视觉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从传统的具体设计方法到打破形和色的束缚,通过解构重组等方法去演绎材质本身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尝试着材料表达的各种无限可能性。一些新思维、新想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涌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逐步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从创新性角度加深对设计基础的理解,在和同学们对新知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课程展览

课程结束以课程展览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提前将毕业展的形式引入了课程中,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课程展览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和观众也能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使得评价的角度更为全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体验记录下来,从具体的个案探索过渡到理论研究的高度。课程记录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记录课程的进程,能够引导学生总结设计经验,由实践探索上升到理论高度。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感性的,但是课题设计还需要理性的修养,因此,养成上课过程对各个环节的体验进行记录整理、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十分重要。课程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具有价值,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包括影像、网络、音画等多种形式记录创意心得以及专业实践的过程,这会使学生对材料的体验和尝试更为丰满。综合材料这一课程还需要综合的、开放性的实验空间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能打破不同院系之间基础课教学完全隔阂的状态,也有利于整合全校实验室资源,建立共通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综合材料课中好的作品应在实验教学空间进行长期展示,引发学生进行更多关于材料表现的思考,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获得新材料的信息,增加对材料的直观认识。

三、课程总结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的媒体和媒介的发展给课题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综合材料课程应该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材料观念。对于这门课程来说,关键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将思考贯穿始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人才。整个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将客观的材料与主观的审美有机结合的过程。通过对综合材料课程的创新教学,运用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中,不仅仅是对物质材料的应用,同样也是对人文精神表现的研究,将物理材料与人文艺术相融合,改善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材料表现的内涵,让综合材料课程更加立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艺术设计理念的不断突破,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环境和土壤,设计教学要与新的媒介载体相结合,更要以新的授课方法为手段介入教学,使设计基础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空间比以前更为开阔,向更为深广的层面延伸。课题设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在今天的媒介语境下,老师和学生同样应该具备更为综合全面的素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将是一项任重而长远的教学任务。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2篇

民族艺术是指某一民族为了表达美而进行的行为或创作的事物,其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包括绘画、雕塑、皮影、音乐、陶瓷、舞蹈、服饰等,具有意味性、时代性、民族性。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民族艺术能够体现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反映现实生活、民族风格和气派。文中所说的民族艺术是指能够与现代综合材料相结合的有形事物,如绘画、雕塑等。民族艺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改造旧的艺术形式,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品。

二、现代综合材料的工艺表现

1.当代综合材料的材料属性及工艺

(1)金属材料的运用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种,常见的钢、铁等属于黑色金属,而铜、铝等则属于有色金属。金属材料的质地刚硬、表面光滑,有一定的光泽感和反射力,给人以冰冷的感觉。其具有耐磨、耐高温、韧度强等性能,艺术创作者能够根据金属材料较强的变形能力设计出形状各异的艺术品,或制造不同的肌理影响金属材料的反光效果,形成个性化的视觉效果。现代冶炼技术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提升,焊接、锻造、铸造等金属材料加工技术,也创造性地应用到了艺术品的创作中。同时,在宣扬环保的今天,更加提倡把废旧的金属材料“变废为宝”,创作成有价值的工艺品。以金属为材料还有一大优势:金属材料具有抗氧化、耐腐蚀的特点,制成的艺术品能够保藏较长的时间。

(2)软材料的运用所谓软材料就是指质地柔软的材料,包括天然与人造两种,天然的软材料包括羽毛、棉、麻、毛发等,散发出一种天然之美,在艺术作品中能够流露出真实淳朴的感觉。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应运而生,其丰富多样性使软材料呈现出新异的效果,也使软材料艺术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软材料的特殊质地能够实现金属材料所不能做到的编织效果,通过编、织、盘、捻、连等方式,其编织方式会产生独特的编织肌理,如精细、平整、粗犷、立体,形成了软材料特有的魅力。另外,软材料在触觉上也不同于金属材料,柔软、天然的触感回归了原始之美。

(3)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运用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现代综合材料的代表,是一种新型的化学材料,包括树脂、有机玻璃、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合成硅胶可以用来翻制模具。树脂和有机玻璃都具有透明性强、坚硬、光滑、抗腐蚀的特点,在一定的温度下,艺术创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进行变形处理。2.在艺术品中对现成品材料的利用现代综合材料还包括现成品材料,也是对环保思想的发扬。现成品材料包括刀、叉、盘等日常生活用品,螺丝、螺帽等工业用品,电脑零件等高科技产品,等等。现成品材料的特点是已经经过人工制造,并且具有一定的色彩、质地、形态。奇思妙想、巧妙运用是艺术语言中最强有力的表达形式。现代综合材料变化多样,创作者在充分熟悉了材料的性能、特征、制作工艺后,方可着手创作。材料本身是粗糙、质朴的,但是艺术家把材料与思想完美结合,就能够体现出材料的质感美,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内心情感。

三、民族艺术与现代综合材料的融合

材料的特性就是人们通过感官系统对材料质感形成的综合印象,不同的材料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材料的基本属性是物理特性和心理感受。综合材料与中华民族艺术的结合使民族艺术的色彩美感、质地、肌力、光泽上都得到了新的提升。这样的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审美体验,以一种创新的形式重新体现了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综合材料与传统材料的差异化形成了人们感官上的个性化,促进民族艺术以更丰富的表达形式调动和感染接受者。

1.色彩美感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中色彩是最能表达感情变化和最具有冲击力的元素,民族艺术中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黑色代表神秘。材料是艺术创作中色彩的载体,分为自然颜色的材料和人工颜色的材料。传统民族艺术通常以纯天然物质作为材料,而综合材料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实现纯天然物质所不能表现的颜色,更为丰富、更具有冲击力。

2.质地美感材料的质地美是给人们的另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包括材料本身的软硬程度、轻重程度、干湿、粗细等。传统民族艺术经常使用的木质材料给人们带来一种光泽暗淡、纹理杂乱的感觉,而金属质材料则给人带来一种冰冷、强反光性的感受。一些现代综合材料可能看起来是轻柔、飘逸的,但

3.肌理美感肌理是指因材质不同而在材料表面上形成的不同纹理结构。传统民族艺术中的纯天然材质肌理比较单一,如树木表皮粗糙的纹理、石头光滑的肌理等。民族艺术创作要合理选择、创造和运用现代综合材料、工艺手法,创造出新的肌理,将天然肌理与人工肌理结合运用。

4.光泽美感将光投射在一件艺术品的不同面上会产生高光和投影,呈现一系列色调明暗的变化,从而产生光泽美感,也使得艺术品极富空间感。光可以使艺术品产生一种神秘感,能够增强或阻碍人们的感知。失败的光线处理会使艺术品变得模糊、失去视觉冲击力,而成功的光线即使照在简单的艺术品上,也能增加它的吸引力。现代综合材料的魅力就是能够将光线隐藏于艺术品之中,令光线本身成为一种雕塑媒介,使民族艺术富有更多变的光泽美感。

5.心理美感心理美感是指人们对材料的颜色、质地、形态、肌理、内涵、光泽等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人们常常根据以上的直观信息感受艺术品,如,陶瓷是高雅的,皮革是手工的,布料是温暖的,塑料是轻巧,等等。在实际的民族艺术创作中,可以建立传统材料与现代综合材料性能的不同组合,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并接收材料,产生更丰富的心理感受。艺术创造本身是具有偶然性的,甚至是在偶然效果的刺激下创造出来的,但这也是其魅力所在。所以,现代综合材料在民族艺术中的应用必然会带来独特的心理美感,使材料成为艺术品的内在精神语言,提高其艺术价值。

6.形式美感民族艺术遵循形式美的表现规则,材料的表现形式与民族艺术的完美结合、高度和谐统一,形成了艺术品的表现力。创作者进行创作时,首先要理解形式美,然后再进行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创造。在运用现代综合材料时,要注意虽然其表现形态变化多样,但是最终要达到和谐的效果。和谐之中也存在差异,形成对比、非对称美,最终达到视觉上的均衡。

7.文化内涵中华民族艺术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品位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综合材料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向着多元化发展。用现代综合材料创作的艺术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与传统民族艺术的结合是艺术创作上的突破性进展。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并不矛盾,综合材料常常表现社会与时代性质,与民族艺术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能够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3篇

现代生活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对于艺术所传达的信息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因此如何吸引受众,使其接受设计者的平面设计所表现出的观念和感受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抓住人们对于平面设计的不同需求,确保设计能够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形态。因此,在综合材料的视觉形态的应用中,就可以把握住这一点,从材料形态的丰富性方面入手。众所周知,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所呈现出的丰富性要依靠图形视觉来实现,而图形视觉又可能因为受众的情绪和材料自身的变化有所不同。所以随着设计理念的变革,设计者如何抓住材料的特性将其丰富的形态展现出来,这个观念引人深思。不同的材料具有的特点和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环境下呈现的不同特点使得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有着深刻的内涵,丰富着设计者艺术语言的诉求。因此设计者就应该把握这一原则,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充分利用综合材料,确保其能表达出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和魅力。

2综合材料在平面设计中可以表现出强烈的冲击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由对文字信息的关注转向对视觉图像的关注,视觉成为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最主要方式。但是在众多视觉图像的刺激下,人们的耐受性也有所增加,普通的图像已经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一个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必须能够发挥材料的独特性,从造型、空间以及语言的表现等方面和传统艺术与设计区别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平面设计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对该作品产生深刻的印象,过目不忘。另外,生活中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就使得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关注持续的时间很多,也就是所谓的“喜新厌旧”。大众这样的心理也就决定了设计者必须在作品中一直体现出创造力。前面提到,材料的形式与组合形式多样,因此设计者就可以将不同材料进行统筹整合,借助其自身的形象色彩,再加上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给予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强烈的冲击感,从而使设计作品更长时间保留于观赏者的脑海中,并产生一定的共鸣。

3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形态凭借材料凸显作品的创意

人们对于平面设计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其画面和内容的表现,还往往更关注于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的创意。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在满足设计的基本目的以外,还应该传达出一种创新的灵感,综合材料就为设计者提供了条件。通过材料,设计者就能为人们展现更加多样化的创意思维。设计者通过充分挖掘材料的各项原始特征,在其艺术加工之下,就可以让综合材料焕发生机。这样一来,通过对材料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形态和肌肤纹理等的精心搭配,就能够使平面设计作品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充足的想象力。因而在实现平面设计根本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设计的表现力和创意。因为各种材料本身都是来源于生活,设计者通过自身的敏锐观察对其进行艺术加工,相较之下它所体现出来的创意性能比传统的平面设计更引人注目。

4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材料的应用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活力,拓展和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表现张力,从而使得平面设计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效用。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在将综合材料的视觉形态应用到平面设计中时,不能仅仅是将各种元素堆砌组合,而是融入设计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综合材料的充分利用,从而保证平面设计的表现力。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4篇

传统的插画指的是通过较强的手绘能力,借助颜料、铅笔、炭笔等一系列创作工具在各种二维平面例如纸张、木板、布等材质上,绘画出来的造型艺术。传统插画艺术作为诸多插画形式中最原始的一种,其造型要素的基本是点线面的构成。风格表现不外乎幽默写实与超写实等。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插画设计可以说是最具有表现意味的,它与传统的插画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插画艺术的许多表现技法都是借鉴传统插画的表现技法。有着传统插画艺术基垫,使得现代插画艺术在表现技法多样性有着坚持不懈的探究,在设计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着量的进展和质的变化,展示出更加独具表现力的插画艺术独特魅力。然而,如今插画设计已成为现实社会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并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现代插画设计有着与时俱进的独特性与时代感。

二、现代插画综合材料的肌理

现代插画设计主张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无论每一传统元素的循环再生,无论每一造型独特构思,无论每一色彩搭配的巧妙设计,还是每一材质相融的精美绝伦,都致力出打造新颖独特的创意和独树一帜的风格,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品质的高要求。融会贯通,将设计与技艺完美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插画的特性在于其综合材料的运用,其中综合材料的运用在其特色在于材料本身独具的肌理美。不管自然特有肌理还是创造后肌理。自然最能体现肌理艺术美感灵魂的当然是纤维材料。无论是棉、绒、亚麻、羽毛等具有本身独特的纹理,还是经过加工得到的纤维,如涤纶、腈纶、棉纶、玻璃纤维,还是各种人造的实物作为材料如各种布料、手套、报纸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肌理美。无论材料以何种形式综合运用,将原生态构成、造型及色彩变化、再造和拓展等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它都有其特有的颜色、肌理、质感表现出新颖独特的创意和独树一帜的风格。不同材料的综合创意运用创作的艺术作品都会给人独特强烈得触觉感受与视觉感受。当我们的指尖接触到画面时都可以感受到画面材质的柔软、坚硬、光滑、粗糙的感觉,即触觉肌理所感应的触感即相当于画面给人的一种质感。当插画设计中将材料通过剪切、缝合、拼贴等综合运用创造独特的肌理视觉冲击效果。

三、综合材料表现形式与制作技艺

现代插画设计相对于传统的插画设计而言,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多元化的特性,在方法、材料和制作技艺上也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从材料上由传统纸、绢演变到布、牛皮、羽毛等。在制作技艺上也由传统勾画、缝、刺绣到粘贴、拼贴、剪切、镂空等。如镂空效果来源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剪纸工艺。这是赋予民族宝贵财富又一次崭新的生命力完美利用伟大古人智慧的结晶。在表现形式上,不再仅追求是人们熟悉的平面型设计,平面型的插画设计主要表达的是画面优美感、主题设计的形象感,对材料和表现形式的意识感还是相对较浅些,主要是运用绘画类手法,色彩勾画,或是丝绢材质,勾勒、刺绣法等传统技法,创造出和谐细腻的平面插画作品。当今的现代插画不再限于某一风格,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规定插画概念的范畴,打破以往单一使用一种材料的表现方式,为达到预想的效果,广泛地运用各种手段,使插画艺术的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如今的现代插画设计形式上更倾向于半立体型设计,呈现出开放、多元化特性风貌,其形式更倾向于浮雕效果,装饰性更强,通过对材料的技艺加工如褶皱、折叠、抽缩、堆积、镂空、撕、剪切、剪贴、缝合、悬挂、垂吊、粘合等方法,进而再设计将不同质地的材料的表面肌理和谐丰富起来,让其综合材料构造成浮雕式立体效果,创造一种特殊新鲜感和美感的肌理效果。

四、总结

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插画艺术进入了商业化时代,插画在商品经济时代,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插画设计不仅妆点了生活环境,还体现人们的现代生活追求和艺术修养。不仅是营造生活良好氛围的点睛之笔,还是生活艺术化、艺术大众化的完美体现。与现代生活结合,时尚、独特、个性,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焕发了新的艺术的生命活力。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5篇

工笔画是我国最早的绘画形式,大约从秦汉时期开始,一直到唐宋阶段,工笔画是整个绘画界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陶器上用不同的颜色的染料绘制各种图案,这就是工笔画的雏形,也是绘画的基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工笔画才真正诞生,其中代表就是长沙战国楚墓中挖掘出来的《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到了秦汉时期,宫殿、壁画等均以工笔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土石青等矿物质颜料做色彩配置,这个时期帛画发展到顶峰,此时工笔画正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工笔画出现了新的发展,其中涌现出大批很有成就的画家,如东晋的顾恺之,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列女传•仁智图》《洛神赋图》,作品中体现了其绘画的特征“以形写神”,规范了工笔画中的描线,为工笔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到了隋唐时期,工笔画也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工笔画花鸟画和工笔画山水画独立开来。代表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其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两幅作品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到了唐中期,著名画家吴道子以画佛像出名,代表作《送子天王图》,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到五代两宋,工笔画出现了以人物为主的画像,注重写实,色彩偏重于清淡典雅,如《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期间,工笔画倾向于民风民俗,此时工笔画出现低谷时期。之后虽有进步但无大的起色,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涌入,工笔画又重新复苏了,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二、传统工笔画材料的局限性

原始社会采用手指、毛发、羽毛、木棍甚至石器当作笔使用,慢慢地毛笔诞生,并且种类越来越多。对于染料也只是采用植物或者矿物质,这两种材质具有地域的局限性,所以各地区的工笔画表现出各自的地域特色,颜色较为单一。到了隋唐时期,工笔画在色彩方面才呈现出绚丽的特质,此时出现石色植物混用的方法。墨的出现填补了绘画色彩的意境的空白,让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得以实现。但是人工墨在东汉时期才出现,因制作材料不同,其性质也不同。所以有的墨黑亮,有的墨毫无光泽。对于纸张来说,工笔画中应用最多的应数宣纸和绢。但是因技术有限,最早的纸张质地较为粗糙,而且颜色发黄,这些特点都不利于绘画使用。唐朝时,宣纸得到提高,工笔画开始用宣纸,随后纸张技术发展较缓慢,工笔画仍然选择宣纸和绢作为材料。因此,传统的材料不利于工笔画的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

三、综合材料在工笔画中的应用

综合材料是利用各种媒介材料和综合的技术进行绘画。它包括传统绘画中使用的材料,也包括现代各种新的化学材料、人工材料等,例如绢、纸、金属、化学物品、石蜡等。颜料由原来的矿物质、植物材料发展到金属染料、化学颜料,如金粉、银粉、铜箔、铝箔等。纸张也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如报纸、印刷纸、包装纸等。将这些纸张拼贴在某画面中,使其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绘画。综合材料的应用,可以表现出传统工笔画无法呈现的画面和效果。我国工笔画中对综合材料的使用受日本的影响较大,日本的矿物质发展至今已有一百余种。以往传统工笔画中,笔墨纸砚这四宝不可或缺,但是在当今的工笔画中,笔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绘画工具,很多新型的绘画工具诞生了,水草比、排刷、喷笔、水粉笔等广泛应用在工笔画中。在绘画过程中画家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更换画笔,从而为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综合材料对工笔画的影响

1.色彩表现丰富

综合材料的应用使得画家更加勇于创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笔画艺术风格。充分展现出工笔画色彩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色调的统一性,增强色彩的感染力。改变传统的色彩绘画方式,注重整体色调的统一,将冷色调与暖色调和谐统一起来,彰显出强烈的艺术气息。

第二,针对当今年的工笔画画家而言,他们都具有较高专业素养,这是传统的画家所不能比拟的。对于色彩搭配具有独特的鉴别能力。既继承传统绘画中对色彩搭配的精华又能深入内涵表现出现代独特的审美色彩。

第三,把矿物质染料、高技术染料和箔类染料应用其中,将肌理、色彩等方面的综合搭配,将色彩的冷暖、艳丽度、光泽等有点凸显出来。我国的既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随着综合材料的应用大大推动了我国工笔画的发展。通过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绘制出充满鲜活的生命力的诸多艺术作品,为我国工笔画色彩领域再创新的辉煌。

2.综合材料在工笔画创作中的融合

工笔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发展到今天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在传统基础上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具时代气息的作品。材料的应用一方面体现的是自身的艺术价值,如其光泽、纹理等,另一方面体现的其物理特性如透明度、粗细等本质的美。如今材料应用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创新模式,综合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艺术品的表现力,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享受,拓宽了工笔画的发展之路,传统的材料无法达到这一效果。同时,综合材料的应用也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拓宽了思维空间,使其创作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作品。不同的材料给人不同的感觉如树皮带给人们的是沧桑感、绿叶带给人们则充满生机与活力,颜料的光泽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些都需要可以用综合材料表现出来,综合材料应用的融合创造出更多意境,更加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享受。

五、结语

本文从我国工笔画艺术发展的基本概况,传统工笔画材料的局限性,综合材料在工笔画中的应用及影响四个方面作了简要分析,希望综合材料在工笔画中得到更广泛地应用,促使工笔画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6篇

(1)陶瓷材料应用各个材料的必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革命的改革,陶瓷艺术也跟着不断发展,与传统的技术相比,现在的陶瓷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开始朝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陶瓷艺术使用的材料比较单一,只有泥土一种材料,而现在的陶艺家们选择原材料的种类开始逐渐增多,他们不单单采用泥土这种单一的材料,开始发掘其他材料与陶瓷组合,比如说,金、木、石、铜、钢、铁、银等,这种组合材料制作的陶瓷具备更好的表现力。每一种材料在陶瓷艺术中所起的作用都不相同,陶艺家们能够认识到各个材料的作用并将其添加到陶瓷艺术中,足以说明他们开始认识到各种材料在陶艺中的重要性,了解想要转换陶瓷的形象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进行。陶艺家们这种想法的转变大大激发了其审美的心理,同时还体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为综合材料与陶瓷艺术结合起来提供充分的条件。

(2)在创作过程中综合材料的突破

材料,对于一个陶艺家来说就是制作一个产品的基本因素,它承接陶艺家的意念。陶瓷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陶艺家的意念。因此,陶瓷产品的原材料不论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都已经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所成型的陶瓷产品已经具备新的意义。美国有一位大师,他的一生都奉献给艺术的创新,他放弃了单纯使用一种材料的方法,将多种材料结合起来,或刷,或贴,或拼,或印,从而创造出不同于其他人的艺术作品,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具备独特的风格,他就是美国知名艺术大师劳森伯格。艺术的创造,可以从改变材料做起。以前,人们认为陶瓷原材料只有一种,那就是泥土。因此,无论陶艺家们如何改进陶瓷技术都无法更进一步。现在,陶艺家们意识到,陶瓷制作改进不应该只从技术上更新,还可以创新陶瓷材料,认识到这一点之后,陶艺家们开始注重材料的运用,他们不再单一地使用泥土,开始在泥土中加入塑料、石材、金属、木材、玻璃、水泥、纤维等,将这些材料综合运用起来,从而为整个陶瓷市场带来一个新的面貌。以前,陶艺家们不重视的黄泥巴、三合土、匣钵土也可以广泛用于陶瓷制作中,并逐渐成为制作陶瓷的好材料。综合材料的出现,为陶瓷创作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3)综合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综合材料,顾名思义就是将各个不同语言的材料综合起来。因此,不同的综合材料都具备其自身特有的肌理、色彩、质感。材料的不同组合方法决定了最终形成的陶瓷产品具备不同的视觉效应。因此,我们在制作陶瓷产品过程中可以寻找不同的综合材料,使综合材料可以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艺术品的构成元素不应该单一,我们可以在其中加入坚硬的铁元素,温暖的木质元素,透明的玻璃元素,哪怕我们仅仅加入木质元素这一种,木质品种的不同,所构成的艺术品也不相同。然而,在陶瓷艺术创作过程中加入综合材料并不是说可以任意添加材料,我们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注意其中的关联性。比如说,我们可以在陶瓷产品中加入木质品,但是此结合过程不可以随机选择,为了更好地体现二者的对比性,我们可以将木质品通过合适手法加工后再融合到陶瓷品中。不同的综合材料,加入到陶瓷创作中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陶瓷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创作中的局限性,扩大陶艺家的思维,丰富陶艺家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具备不同特征的产品。当然,陶艺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去选择材料,他们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特征。具体运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天然材质的运用。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很明显是天然形成的。天然岩石经过风沙侵蚀以及地壳运动之后在自身内部结构不变的同时,外形部分有所变化。经过长时间的风沙洗礼,它们会形成更适应自然的特征。如何使这种天然材料与陶瓷艺术创作结合起来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天然材料经过环境琢磨已经具备一定意义,在与陶瓷品结合时需要从不同的肌理、质感、色泽中找到切合点。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需要找到其关联性,比如说木质的选择,木质与陶瓷结合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雕琢,表现出木质肌理与陶瓷质感的对比性,从而让作品具备更强的深度。第二,人工材质的运用。在天然材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从而生产出另一种不同的物质就是人工材质,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技术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对提炼出的金属进行一定的化学、物理加工,或者是对其施加复合材料,从而使其具备双重性质。所形成的物质有其天然的一面,也有人工的一面,正因如此,人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力,从中感悟到自然与现实的双重力量。总而言之,如何在陶瓷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源于陶艺家的构思,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最终形成的陶瓷产品也将大不相同,在陶瓷创作中,综合材料的应用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2结语

在陶艺创作中加入综合材料已经是大势所趋,虽然每个陶艺作品对于综合材料的运用手法都大不相同,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综合材料与陶瓷艺术的融合,通过研究综合材料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使陶艺家们可以在未知的领域积极探索,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打造更完美的作品。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7篇

在产品设计中,材料是表达设计的物质基础和载体,要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个性和特点,物尽其用,用适当的材料满足人们对产品实用和外观的不同的需求,确立他们以何种方式组合,设计出更加有创意,更加有内涵的,产品。丹麦著名设计师克林特曾说:“运用适当的技艺去处理适当的材料,才能真正解决人类的需要,并获得率直和美的效果。”从材料特性讲,金属材料具有良好导热性,其自身还有丰富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但多数不耐腐蚀。高分子材料的可加工性极强,且多彩,但耐高温性和耐磨性较差。陶瓷坯体可随意塑造,装饰机理色彩富有变化,且硬度高、耐磨、耐酸、耐碱、耐热、耐冷,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陶瓷与其它材料结合的设计,拓展了日用陶瓷设计的空间,显示了它在现代生活方式中,有了新领域的发展,为产品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更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陶瓷致命的缺点在于高脆性和韧性差,这是材料结构所决定的。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各类新品种陶瓷相继问世,必然可逐步改善容易碎裂的不足,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正统地位和品质仍是不可替代的。

二、综合材料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20世纪欧洲革命后西方人最早推出了提出了“综合材料”的概念,随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主流方向更多的出现了综合材料技术。在陶瓷中应用的超越了陶瓷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向着艺术多元化方向发展,使陶瓷产品的材料不单纯停留于泥土上。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表现意义体现在:第一,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理性的将各类属性不同的材质,通过感性的设计结合起来。第二,综合材料更能体现画作品设计的的形式美。新设计能产生新的设计语言和思想。第三,陶瓷材料本身的局限性,可以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得以解决。使设计师能够更充分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作理念。陶瓷材料的成型工艺,有着它自身的局限性,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变形,开裂等种种缺点,使设计师得设计思维受到限制。而最好的选择无疑是恰当的使用易成型材料。不同特质的材料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同,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质地,色彩等特性。比如:金属,光亮,坚硬,给人感觉冰冷,稳固,木质,颜色温暖,朴实,给人以纯朴,回归自然的感觉。塑料,色彩丰富,给人光滑,圆润,活泼的视觉感受。这些都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和视觉感受,因此,我们可以寻找这些材料中的融合点,来进行创作。如图1、图2、图3木质的朴实,玻璃的通透,铁质的刚硬等,都可以作为一种元素来构成艺术品,设计过程中可选择各类材料间质感的融合或对比进行创作。例如,陶瓷与玻璃光滑的呼应,木头与陶瓷衬托的对比,金属与釉面华丽的镶嵌。艺术创作中运用综合材质,突破了材质本身艺术表现的局限性,达到了延伸艺术美感,不同材质间的相互融合突显了产品自身固有的文化内涵。综合材质在陶瓷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然材质

世界由各种不同物质构成的。物质是指通过天然形成的材质。我们可以从不同质感、肌理、色泽上寻找结合点。如木质沉稳祥和,经过在自然界中其自身的生长,有清晰、模糊的肌理,可运用这一特点构建组合成各种造型与陶瓷结合,木的肌理与陶瓷想和,更具有简约淳朴之美。竹藤质朴清新,他们的色泽自然、丰富,与陶瓷结合更能表现出出清雅之风。这种肌理与质感的对比,不但加强作品的深度,而且具有了时代感。

2.人工材质

人工材质是通过人为技术加工天然原材料所生产出的一种新型的物质,如矿石中可提炼出各类金属。经过特定的物理、化学加工等,用另一种方式表现了自然,虽有认为加工,有不是天然本质,这种物质的双重属性拓展了设计者的思维空间。使人们在实用的同时能够从这种物质中感悟到自然的声音。其他人工材质在陶瓷中的运用也比较常见,如硅胶、玻璃、毛线等。总之,综合材质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不同的思想、材质、工艺,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的,这种综合材质的运用表现,为陶瓷的创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陶瓷设计中综合材料的运用为陶瓷创作者们提供了更多表达思想、情感、观念的方式,甚至带动了灵感与创造力,拓展了陶瓷设计的范围并推动了相互间的发展。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 教学模式改革 材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实践和学术创新能力的全面系统检测,是高校教学及学术质量整体水平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是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必要条件之一。我校教务[2010]42号文件规定:根据我校学分制文件和本科教学计划规定,凡我校普通本科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论文成绩合格后方能取得毕业证和申请学士学位。

我校(乐山师范学院,下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材料学科的扎实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材料学的前沿发展理论、应用前景等知识,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学习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企业从事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正是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而设立的,是大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该环节是学生在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最后教学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取得材料学工学学士学位的必须环节,该环节的教学效果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针对本校材料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分析目前本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和方法,为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专业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目前材料学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监管缺失、学生应付交差

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包括论文的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安排、开题、评审、答辩、成绩评定等,涉及到学校、学院、教研室、指导教师等各个环节。学校教务处、学院以及教研室每年都会制定相关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文件,但几乎每年毕业论文管理的实施都流于形式,效果较差,导致毕业论文论文质量参差不齐。

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率为生命,毕业班的一切教学工作都以就业为中心。我院材料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这与学生找工作、考研等时间冲突,一方面学生要花相当多的时间面对当前较大的就业和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同学以找工作为由,不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不够重视,态度欠佳。为应付交差,学生往往采取毕业论文拼凑化、文献资料百度化的方式。①很多学生表示毕业论文是“复制加粘贴”,有学生说毕业论文是花几天时间拼凑出来的,所写的毕业论文常常前、后段文字不连续、逻辑性差。学生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要求而被动地做毕业论文,花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较少,常常出现到了提交论文期限学生交不出论文。最终上交的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也不高,并未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

1.2 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

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取决于毕业论文的选题、试验设计、研究分析、总结写作等各个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选题,②选题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毕业论文的质量。选题的方式可以是教师拟定题目由学生选择,也可以是教师选定研究方向,由学生确定具体题目。我院大多采取的是前一种方式。前几年材料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发现存在着一题多选,实践性工作不多,创新性选题较少,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我院材料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分为:综述类(对行业或领域的进展综合)、实践应用类(实验和材料学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理论计算类(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计算)等三类,其中综述类占70%,理论计算类类占20%,实践应用类占10%。实践应用类课题很少,大多数毕业论文是对知识的简单整理和对比分析,选题简单、陈旧,缺乏创新性。

1.3 考核机制不严格、成绩评定不合理

我校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指导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最后对毕业论文给出包括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综合成绩等级,由于缺乏一个可操作性的评定细则,成绩评定较困难。为了确保学生能顺利毕业,各个环节都降低要求,绝大部分学生毕业论文成绩都集中于及格和中两个档次。答辩时,许多同学并未认真准备答辩,答辩陈述时对论文内容不熟悉,思路不清,创新点不明确,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对毕业论文中的基础知识性问题解释不清,更不用说稍深一些的学术探讨性问题。

2 改革思路与措施

2.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指导教师提供论文题目的方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指导,但往往出现学生被动接受题目,对指导教师指定的选题内容不太了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上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有限,且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盲目检索、查阅文献且常常引用不相关文献,实验和数据处理中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写出的毕业论文文不对题、深度不够,缺乏创新性,最后不得不由指导老师多次批改。针对上述问题,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式,实行学生选、老师导的双向结合方法。一方面老师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之前拟定题目,由学生自行确定可行性,另一方面学生在三年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也会积累一些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也可在调研后与指导老师沟通确定题目,这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学生才能真实体会到做毕业论文的意义。毕业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拟定后,还应由成立的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严格把关,由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评定题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题目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修改或者另选,为毕业论文后期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2.2 转变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模式

把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和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可尝试采取毕业论文导师负责制。从大二开始吸收学生进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组,在大二到大三期间,学生通过对导师科研项目中某些问题的研究,即可完成较高水平的本科毕业论文。此过程虽较长,但不仅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达到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目的,且可以避免学生第八学期在就业、升学等多重压力下短时间内被动地完成毕业论文,改变老师提供题目老师自己多次批改的现状。

另外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方式,如设置科研学分、实践学分等,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的这类学分能冲抵毕业论文学分。一方面可以吸收学生进入老师的科研课题组,参与老师科研项目中的实验前期准备工作、样品制备与表征、数据处理等,若达到一定的工作量,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科研学分;另外学生在学完一门专业课程后,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课程知识,解决一个较难的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即可获得一定的实践学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相关工作以及课程设计的过程比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在网上下载论文更有价值,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实践技能更多,从而实现虽未“毕业论文”,但达到甚至高于“毕业论文”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3 开展论文写作训练

毕业论文是科技论文,与一般书函写作方式不同。大部分学生对科技论文了解较少,对其格式和相关要求不熟悉,提交的毕业论文格式常常与科技论文大相径庭。因此可尝试在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工作开展之前,开设一门重点介绍文献检索与引用、科技论文的格式与编辑等相关知识的课程或者组织专业教师作专题讲座,为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环节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可以尝试从大二开始开设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之后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多次专业论文写作训练,如撰写调研小论文、学年论文等。论文内容要求不宜太高,但要求符合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能正确引用文献,通过开展此类写作训练,为毕业论文中的文献引用、格式编辑等工作奠定基础。

3 结语

本科教育是高校的生命线,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关注材料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和提出改革思路,加强管理、完善机制、转变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转变毕业论文模式,以期提高材料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为更好实现材料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领导、老师的关注,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注释

① 荣.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8):124-125.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9篇

第一,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

第二,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

第三,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他们有着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又专门学过形式逻辑,基本上掌握了逻辑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谈论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一类的逻辑问题。

在毕业论文的逻辑中,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作者思维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又是作者所论述的客观事物的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它对增强论文的逻辑效果和说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结构

论文之间的逻辑联系,亦即论文所反映的事物和事理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基本上表现为纵向逻辑联系和横向逻辑联系,而两者又总是交织在一起,它们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就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合式结构三种形式。

1.纵式结构。

所谓纵向逻辑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同志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选集》第五卷,第217页)只有恰当处理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论文有严谨的结构。

一篇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论文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2.横式结构。

所谓横向逻辑联系,是指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内容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横式结构。在一篇论文中只有总论点才单纯地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而分论点和小论点却有双重“身分”,或者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或者作为论据和材料存在。至于用来说明小论点的材料,则只能有材料或论据一重“身份”了。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的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首先,只有把总论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处理好分论点和材料的关系,以至小论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不仅能直接证明分论点或小论点,而且能间接地为突出总论点服务。

3.合式结构。

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纵向、横向穿行,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横式结构,简称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的以纵向展开为主,有的以横向展开为主。

三、运用逻辑方法

要正确处理毕业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论文的逻辑力量,必须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是论文写作中内容安排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1.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若干个别事例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或用若干个别的判断作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或论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找到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就要应用归纳法。它是我们写论文时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例如,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看到,50年代前、中期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60年代前期我们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又开始恢复并健康向前发展。从而我们得出,只有按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这样的结论。

演绎与归纳相反,它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道理作为论据来证明一个个别性的论点。比如,我们用理论指导调查研究,以至用经典作家的一句话来论证一个观点,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对它们分别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无论研究和表述论点,还是研究和表述分论点,都时常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例如: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头先提出问题,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辨敌、我、友问题;中间,逐个分析组成中国社会整体的各个阶级;结尾,综合以上分折,解决问题,回答开头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敌、我、友问题。

3.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把社会经济关系的总体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总体上说,也要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找出论点论据,在头脑中大体形成论文的体系,然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论文写出来。当然有的论文也不一定采取此种方法。

4.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逻辑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表述的方法。逻辑的发展过程是历史的发展过程在理论上的再现。不过,一篇论文从总体上运用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是不多见的,而在经济学专著和教科书中往往在总体上运用这种方法。

综合材料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篇毕业论文,如同其他文章一样,应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是指主题和材料,形式是指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论文的内容固然起决定作用,但论文的形式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事实上起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论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才能写出具有逻辑持色的毕业论文来 。因此,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将这些基本规律,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论文当中,具体说来,

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

第二,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

第三,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

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他们有着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又专门学过形式逻辑,基本上掌握了逻辑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这里重点谈谈论文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一类的逻辑问题。 在毕业论文的逻辑中,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作者思维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又是作者所论述的客观事物的逻辑联系的具体表现。它对增强论文的逻辑效果和说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结构

论文之间的逻辑联系,亦即论文所反映的事物和事理的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基本上表现为纵向逻辑联系和横向逻辑联系,而两者又总是交织在一起,它们表现在论文的逻辑结构上就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合式结构三种形式。

1.纵式结构。

所谓纵向逻辑联系,是指总论点、分论点和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分论点之间,小论点之间的逻辑顺序。论文内容之间的纵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式结构,其特点在于论文的思想体系是纵向展开的。同志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选集》第五卷,第217页)只有恰当处理论文内容的纵向逻辑联系,才能使论文有严谨的结构。

一篇论文为了阐述总论点,要列出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扩展为一个部分,各个分论点之间,各个部分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每个分论点又分为 几个小论点,每个小论点又扩展为一段,各个小论点之间,各个段之间,也应有内在联系。这样,全篇论文的纵向逻辑联系便体现出来了,并且相应地形成了论文的完整体系和严谨结构。

2.横式结构。

所谓横向逻辑联系,是指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论文内容之间的横向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论文的横式结构。在一篇论文中只有总论点才单纯地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而分论点和小论点却有双重“身分”,或者作为论点或观点存在,或者作为论据和材料存在。至于用来说明小论点的材料,则只能有材料或论据一重“身份”了。论文要做到有很强的说服力,富有逻辑力量最重要的是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揭示论点和论据的必然联系。首先,只有把总论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论文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处理好分论点和材料的关系,以至小论点和材料的关系,这不仅能直接证明分论点或小论点,而且能间接地为突出总论点服务。

【1】【2】【3】

3.合式结构。

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纵向、横向穿行,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表现为论文的纵、横式结构,简称合式结构。这种结构的论文,有的以纵向展开为主,有的以横向展开为主。

三、运用逻辑方法

要正确处理毕业论文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增强论文的逻辑力量,必须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其中主要包括: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是论文写作中内容安排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1.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若干个别事例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或用若干个别的判断作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或论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找到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就要应用归纳法。它是我们写论文时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例如,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看到,50年代前、中期注意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60年代前期我们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又开始恢复并健康向前发展。从而我们得出,只有按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这样的结论。

演绎与归纳相反,它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道理作为论据来证明一个个别性的论点。比如,我们用理论指导调查研究,以至用经典作家的一句话来论证一个观点,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对它们分别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无论研究和表述论点,还是研究和表述分论点,都时常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例如: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头先提出问题,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辨敌、我、友问题;中间,逐个分析组成中国社会整体的各个阶级;结尾,综合以上分折,解决问题,回答开头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敌、我、友问题。

3.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把社会经济关系的总体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总体上说,也要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找出论点论据,在头脑中大体形成论文的体系,然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论文写出来。当然有的论文也不一定采取此种方法。

4.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逻辑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表述的方法。逻辑的发展过程是历史的发展过程在理论上的再现。不过,一篇论文从总体上运用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是不多见的,而在经济学专著和教科书中往往在总体上运用这种方法。应当指出,上述各种逻辑方法,都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综合地加以运用。

上一篇:物理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物工程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