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范文

时间:2023-09-25 23:22:34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篇1

犹如200多年前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把人类带入工业时代一样,互联网正在全面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工业革命推向4.0时代。互联网已然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可持续增长的新引擎。这其中,不能少了智能制造的身影。总理曾指出,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努力克服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管理和销售服务落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突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通过创业创新助推产业和技术变革,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培育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无疑,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制造引起了政企研的共同关注。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论坛――“智能制造与转型升级”分论坛上,世界互联网创始人、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罗伯特・卡恩发出德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并协助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德国互联网之父维纳・措恩教授,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斌等海外人士,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SAP高级副总裁李瑞成、西门子高级副总裁王海滨、三一集团高级副总裁贺东东、潍柴动力首席信息官曹志月、中控科技副总裁施一民等企业界大佬,以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等专家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及浙江省政府官员,为“智能制造”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经济转型离不开产业智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其中,曾经备受倚重的制造业伴随人口红利消失、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等问题,正在步入“寒冬”。在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列为主攻方向,旨在强化高端制造业,这也是实践“互联网+”战略的重要路径。

“互联网+”激发中国经济新动能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经济贸易增长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是中国实施经济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在论坛上详细阐述了“互联网+”。他说,第一,“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具有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发展更持续的特点。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互联网+”在壮大新兴业态、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讯网络,借助这一平台,近期网民正在开展蓬勃热烈的创新创业活动,迸发出无穷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这些都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高水平,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第二,“互联网+”是拓宽发展新空间的战略重点。“互联网+”不仅能够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能力,而且能够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加快推动消费升级。互联网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不断创造出智能和绿色消费新产品,催生出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消费新模式,挖掘出巨大的新消费潜能,形成万亿级的消费大市场。

第三,“互联网+”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战略要求。互联网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产业活动,加速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进程。具体到智能制造这一领域,通过“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管理、生产等全环节、全流程的渗透,将大幅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水平,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组织结构优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支撑起智能制造

实施智能制造离不开工业互联网这一关键基础设施的支撑。《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浙江省省长李强认为:“如果在中国推广工业互联网,将创造3万亿美元的市场需求。”

在此次论坛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阐述了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

第一,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工业互联网是支撑智能制造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是将机器、人、控制系统与信息系统有效连接的网络信息系统,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动态传输与高级建模分析,形成智能决策与控制,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可以理解为“网络+数据+安全”,其中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安全是保障。以网络连接与协同为支持,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在安全可信的前提下,工业互联网支撑实现单个机器到生产线、车间、工厂乃至整个工业体系的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工业互联网也是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适应信息交互需求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人与物理空间而形成的。工业互联网集成了物联网、移动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创新成果,并与先进制造相关软硬件技术相结合,将信息连接对象由人扩大到有自我感知和执行能力的智能物体,体现了通信、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集成优势,是互联网的演进和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新手段。

第二,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开辟信息通信发展新空间。首先,工业互联网支撑工业全流程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应用于企业生产,将带来四个方面的变革:一是智能化生产,基于海量数据的建模分析,形成智能决策和动态优化,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二是网络化协同,借助网络整合分布于全球的设计、生产、供应链和销售资源,形成众包众创、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三是个性化定制,基于互联网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灵活组织设计,制造资源和生产流程,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四是服务化转型,通过对产品运行的实时监测,提供远程维护、故障预测、性能改进等一系列服务,实现工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其次,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工业互联网是工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实现全球智力资源、制造能力的广泛汇聚,促进从封闭式创新转向开放式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向众智众力,如支撑众包研发、在线协同、云制造等新的发展模式。不仅加速了研发迭代进程,更促进了工业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次,工业互联网拓展信息通信业发展空间。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发展将引导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向工业领域延伸和应用。在促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的同时,带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应用和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拓展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蓝海。

智能制造需要“虚实”结合

作为市场创新的主体力量,传统制造业如何拥抱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制造业“大佬”们也提出了各自的思考。

海尔:白色家电从电器变成网器

传统企业怎样才能转型为互联网企业?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给出的答案是零距离。他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一定与市场、与用户零距离,实现它首先要解决和用户之间的零距离的问题。”

目前,海尔从2005年提出的人单合一,把员工和用户连在一起,到今天在互联网转型的道路上已探索10年。海尔互联网转型思路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第一,顾客和用户思维方式的改变。“传统企业不认识用户,只认识顾客。我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要有人要就可以,至于谁和我联系呢?不知道。但是用户是体验的一个节点,它可以参与你的设计、制造、销售、下一轮的迭代。所以用户和顾客是截然不同的。”张瑞敏透露,海尔曾经推出了一个智慧烤箱,以往是将产品卖出去就可以了,但现在是帮助用户研究怎样烤出更好的食品,这样,形成了一个包括用户、食材供应商等在内的生态圈。这同时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定律,传统的经济定律是边际效应递减,每一台产品的收益一定是越来越下降,由此企业才会不断扩大规模。但是现在边际成本可以趋向零。

第二,员工和用户关系的改变。员工由原来的执行者改变为现在要和用户联系在一起。海尔已将1万多名企业中间管理层去掉,让员工直接和用户联系。海尔原游戏笔记本的3个员工已自己成立一个创业团队,他们不需要像之前那样向公司领导请示,资源是从市场上找的,但同时他又吸引风投来投资。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就是薪酬,过去的薪酬一定是企业付给他,现在企业给他断奶,企业不付工资,工资从市场上得到。

第三个是互联工厂和用户关系的改变。互联工厂不等于机器换人,也不等于自动化。互联工厂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第一能不能连上用户,但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你怎样把用户的意见整合起来,这是海尔现在正在做的。第二是产品出厂之后还要和用户连在一起,即产品的智能化。

历经10年艰辛,海尔集团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通过自身再造,为大型制造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闯出一条转型的新路。去掉2万名中间管理层,把过去30年辛辛苦苦打造的“航母”,解构成了一支并联“舰队”。张瑞敏说:“现在的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

吉利:汽车会是下一个智能终端

百年来,汽车工业经过机械时代和机电时代后,正进入智能时代,进入汽车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历史阶段。汽车从过去支持人的功能,到正在通过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来解放人,未来汽车还将能理解人,拥有高度智能和智慧,会主动探索和满足人的需求。

被业内称为“汽车圈的极客”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论坛上说:“车联网不仅仅是车与移动设备的连接,更重要的是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连接。汽车将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智能互联汽车绝不是简单地把手机功能集成到汽车上。智能互联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辆车。整个生态链形成后,智能互联汽车将带给人们更多方便,可以变成你的保镖、秘书、联络员,内容非常丰富。”

李书福表示,智能互联汽车,必须同时具备5大核心元素。驾乘体验,从人适应车变为车适应人,驾乘从被动变成愉悦的体验;智能安全,智能互联汽车的第一大核心元素仍然是安全,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比沃尔沃更懂汽车安全;人机交互,更人性化,更简洁易用,像XC90一样的中控大屏正在成为设计趋势;车与人,车与车,车与移动设备,车与基础设施,通过云服务,大数据交换,全部链接在一起;自动驾驶,人类在汽车中被解放,引发全新生活方式的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汽车制造企业,目前不少互联网公司也在做一些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对于两者的差异,李书福的答案是:“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给司机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可以无人驾驶,一个是可以人工驾驶。但互联网公司搞的就是无人驾驶,不能人工驾驶。这跟盈利模式也有关系,因为互联网公司主要是靠线上盈利,而汽车公司是靠卖车来赚钱。”

智能制造篇2

关键字:智能制造体系;整体架构;功能特征;柔性化

1 前言

智能制造是最新的制造模式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制造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对外操控机器人的动作,完成产品的制造和加工。该系统属于一种开放性的体系,原料、信息和能量都是开放的。智能制造是新世纪制造业振兴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实现制造业跨越的必经之路。

2 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现状

2.1 智能制造系统内涵分析

智能制造体系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率先提出的,主要包含只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两部分。总体来看,智能制造体系指的是应用集成工程的思想,通过制造软件专家系统、机器人视觉和控制等先进技术,最终达到智能装配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能够在人工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完场生产任务。智能制造的目的是人的脑力活动转化为制造机器人的智能化思维。智能化制造体系的物理基础是智能化机器人,所必需的设备包括智能加工机床、工具和设备的智能化输送平台以及装配设备等。

2.2 智能制造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制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之后,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研究中心,分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最初的内涵指的是智能机床,智能机床能够完场熟练机械师操作普通机床完成的所有功能,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后来的智能制造概念得到发展和延伸,进而形成了一种开放性的操作系统,日本于1990年完成了世界范围内第一个智能制造工厂,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同时具备视觉的触觉功能。相对而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九十年代后才申请成立了第一个智能制造部级项目。在理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分析、智能化单元制造与控制、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智能制造的应用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它是制造技术发展,特别是制造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是自动化和集成技术向纵深发展的结果。然而,虽然智能制造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然而却难以得到工业界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近几年关于智能制造系统新理论方面的研究遇到了瓶颈,其问题在于智能制造系统的体系架构尚未研究透彻,同时对于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没有比较好的掌控。

3 智能制造体系架构研究

3.1 智能制造体系整体架构分析

智能制造的总体架构自下而上包括业务层、运作层、功能系统、功能单元、支撑技术五个层次。智能生产线各个层次间相辅相成,联系密切,其中系统以需求订单为输入,以信息系统为核心,集成自动化上下料等多个子功能系统,以基本功能单元及支撑技术为依托,推动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正常运作,实现大批量产品定制及个性化客户服务的目标,从而最大化地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其中各个层次的内容及构成如下:(1)系统业务层:即系统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大批量定制产品及个性化的客户服务。(2)系统运作层:主要包含精益化、数字化和敏捷化等最新技术。(3)功能系统层:设备预警,优化加工参数,监控生产的全过程,精度检测的在线实现,最终通过信息技术系统进行集成。(4)功能单元层:此部分承担设备和加工装备的信息传输,使用传感网络和通信网络技术。(5)支撑技术层:系统设计技术主要有传感技术和模块化技术,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系统,安全维护和设备及信号的有效识别。

3.2 智能制造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能制造想要完全提出人工干预,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机器自主控制与分析,就需要建立一个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管理网络,通过该网络完成产品的设计、装配制造直至仓储物流的全过程控制,其中还包括问题产品和故障设备的自动处理和维修。但是现阶段我国制造装配企业在各个制造要素的互联互通方面存在不小问题,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体系各功能单元之间横向、纵向集成通讯、端口到端口的信号传输。数据格式、通讯协议和语言识别等基础性的内容还没有完全解决。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最新技术的融合,各功能单元之间的通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人机交互、设备与设备之间、生产制造和仓储物流之间的信息交互都是困扰智能制造体系构建和发展的一大难题。

4 智能制造体系发展趋势分析

4.1 智能制造体系柔性化发展方向分析

智能制造体系的柔性化方向石油柔性智能装配引发的,基本的基本思路为:柔性装配的研究层次从上到下分为柔性工装、柔性工艺规划和柔性车间调度。主要涉及的研究思路包含结构优化设计、工装驱动数据自动生成、装配顺序规划和分配方法研究以及智能调度技术。柔性化发展是基于只能装配生产线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产品,所提出的新型发展方向。这其中可变参数和柔性调度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

4.2 智能制造体系精益化发展方向分析

精益化的研究发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智能制造环境下的自适应快速换模技术;(2)设备自诊断、自适应和自修复技术所组成的全员设备维护技术;(3)生产流程自动化的3P技术,该技术能够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在设计和工艺研究等源头环节中进行降低;(4)均衡混流生产技术,该技术是基于对生产计划的合理规划以及现场动态调整和调配等智能制造手段进行的。

4.3 智能制造体系敏捷化的发展方向

敏捷化主要有以下连两个研究方向:首先,对于客户订单变化的快速响应是只能制造的一大特点,通过前期客户需求的调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神经网络等算法对客户的订单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并拟合相应的相应曲线,得到响应基本函数,然后优化设计生产关键因素,最终大幅度减少客户需求响应的时间。其次是对于功能单元的设计和配制。在使用智能制造生a线的时候,需要对参与生产的各要素(包括软件设计、硬件要求和工艺流程设计等)归类的功能模块划分。在功能划分之后组建各自成体系的模块单元,并配置相应的算法,以达到提升智能制造体系柔性化和可重构性的目的。

5 结语

工业时代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现在的工业4.0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是智能化和远程控制,重点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最终实现产品加工的更高层次的自动化。本文通过对智能制造体系的深入分析,认为我国虽在在该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智能化的本质和原理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未来建议在智能制造柔性化、精益化和敏捷化方面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明建. 基于CPS的智能制造系统功能架构研究[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8(2):138-142.

[2] 郑茂宽, 明新国, 李淼,等. 智能制造系统总体架构及发展趋势探讨[C]// 2013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研讨会. 2013.

[3] 韦莎.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研究[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6(4).

[4] 罗欣. 智能数控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研究[D]. 华中理工大学, 2001.

作者简介

智能制造篇3

“从加工到成品入库,整个过程几乎实现全自动,比以前少了3/4的工人,效率却提升了4倍。”恒安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秋阳说。

泉州是东南沿海制造业重镇,民营经济比重占到九成以上。2015年以来,泉州市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核心,强化政企良性互动,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在下行压力下赢得了增长实绩、赢得了企业转型发展的信心。

特步公司是福建体育用品龙头企业之一。2015年5月21日,记者在特步生产基地看到,两台智能机器人挥舞着印线喷头,给传动带上的鞋面材料迅速喷绘鞋型纹线,每个图案都整齐划一、丝毫不差。

“这道工序过去需要4个工人操作,物料成本高,活儿又脏又累。现在采用机器人替代,一次喷绘时间提高了1.2秒,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工作人员黄旭钊说。

特步的“机器换人”,得益于当地政府大力实施的“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早在2013年,中国工程院就以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帮助编制《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描绘了智能制造、提升质量与品牌、服务型制造等三大转型路线图。

按照“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泉州在福建省率先启动“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2014年以来,近1000家泉州制造企业应用国产数控系统1400多套,建成制鞋、水暖卫浴、汽车配件等数十条自动化生产线,帮助企业减少用工20%至30%、降低设备成本30%至50%。

嘉泰集团、微柏工业机器人、黑金刚科技自动化……在大规模市场化应用的刺激下,泉州本土“智能装备”制造业也呈现“井喷式”发展,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智能装备”生产与研发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在泉州市洛江区的福建嘉泰集团厂房内,刚刚下线的500多台数控机床整装待发。集团董事长苏亚帅说:“这些都是国内一流水准的数控机床。2015年以来,智能装备市场异常火爆,集团原本规划的5亿元产值,2015年有望翻一番。”

工业机器人市场火爆,但民企研发成本高、技术攻关难度大。为了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泉州市政府加快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引入中科院、中国航天二院、哈工大等一批国内顶级工业机器人科研机构,建设了全国首个“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了解到,2015年泉州还将设立3亿-5亿元的“数控一代”产业投资基金,推广应用1000台机器人、1000台3C钻攻中心、1000套数控装备,继续在资金、市场培育等方面加大对“智能制造”扶持力度。

“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为实体经济的振兴打开了一条路。”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表示。统计显示,2015年1至4月,泉州市经济增速达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

智能制造篇4

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顺德区副区长、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刘怡,均安镇党委书记谢福荣,均安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维等领导出席并发表了讲话。

规模创历届之最

本届“牛博会”以“创标、创新、创造”为主题,通过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等展示与交流,务求让入场观众能够零距离了解到牛仔服装生产的整个环节,以及最新的牛仔服饰潮流趋势。

自2003年创立以来,均安“牛博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了5届。据统计,每届展会都吸引逾10万名专业观众到场,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广的牛仔服装产业专业展会。

与往届相比,本届展会呈现出更多亮点和突破,除了产品与技术的展示以外,还举办了品牌企业专场秀、转型升级对接会、牛仔电影首映等一系列活动,重点传递牛仔文化与智能科技制造的理念,推动牛仔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展会启用了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的全新展馆,分机械设备展区、服装展区、辅料展区、论坛区等。借助全新展馆,本届展会吸引了近百家参展商进驻,展出了牛仔服装、牛仔面料、牛仔辅料、纺织机械等展品,总体展出规模创历届之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在参观了多家企业的展位后评价道:“本届展会上,参展企业的形象有了很大提升,企业秀出了自己的品牌,均安本地企业正在逐步向打造品牌的方向前进,这样有助于提升均安牛仔的竞争力。”

均安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维则表示,均安牛仔企业在“牛博会”上除了展示品牌,还借此机会推广“均安牛仔”的区域品牌,确定未来整个均安牛仔的发展思路,希望把“牛博会”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令均安牛仔行业更加兴旺。

传统产业智能化

创新智能科技是本届“牛博会”的最大亮点。均安镇副镇长、镇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陈有环表示,均安今年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比如,今年9月正式上线的爱斯达服饰“快速智能制造的服装定制平台”,就让均安在智能化的路径上找到突破口,消费者通过平台定制个性化服饰,可实现72小时内收到服装的购物体验。

在展会现场,爱斯达将自主研发的“智能裁缝”设备搬到了展位上,现场演示激光切割技术,吸引了众多商家观看。据介绍,一台“智能裁缝”设备的运转相当于12个人在工作,可在15秒内完成布匹的裁剪,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夏令敏表示,一直以来,服装产业的门槛较低,随着综合成本的上升、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80后、90后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服装行业。“均安牛仔”的品牌由来已久,均安企业通过对先进技术的研发,促进传统牛仔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像爱斯达这样对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懈追求,不仅推动着传统制造业的两化融合,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也肩负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使命。

均安镇党委书记谢福荣则表示,爱斯达的“智能裁缝”设备将现代技术运用到传统产业中,是均安牛仔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范例,对均安牛仔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能帮助均安牛仔企业克服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

佛山市顺德区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友斌笑着说:“把‘智能裁缝’搬到现场,是希望同行能一起参与进来,把传统制造更新到智能制造。‘智能裁缝’目前已经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

智能制造篇5

吴忠仪表的信息化应用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三个划时代的变迁,目前已发展到在宁夏乃至全国同行业中信息化建设应用领军企业。特别是近几年,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其中企业信息化全面与纵深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已进入两化融合深度应用阶段。

信息化投入应用

自1985年开始企业信息化建设,吴忠仪表经历了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通过28年在信息化领域的摸索与建设,已自主开发了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将信息化应用扩充到公司管理的每个环节,已将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从解决企业局部业务问题,拓展为实现企业管理提升与发展变革的强大支撑,并全方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实现了各系统间的数据接口集成,从数字化设计到数字化制造,从智能选型到远程监造,从精益过程生产到精细化质量控制,无不体现出吴忠仪表两化融合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在产品设计、数字化制造方面,吴忠仪表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逐步实现企业管理和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客户服务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通过4CP系统与其它管理系统数据的综合集成与应用,有效提升了调节阀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实现了基于三维产品设计和加工制造过程的一体化应用以及业务、流程和数据的高度融合。

选型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从产品选型到订单的生成及售前业务的支持,为订单的生产组织及售后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制造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企业自身价值链与客户链的对接,为企业拓展了新的利润空间。通过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公司架构逐步扁平化,实现了减员增效,企业员工由原来1400人减至900人,但产值由1.7亿增加至5.6亿。通过两化融合建设的深入开展,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成效显著;产品交货期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产品产量由月产700台提升到3000台;定制产品的研发周期由15天缩短至3天;加工准备时间大幅缩短,人机效率提高50%;产品生产成本下降5%~10%。

吴忠仪表信息化的发展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产品设计制造数字化、生产过程精细化、客户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虚拟化,以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自主研发收益

位处内陆的吴忠仪表厂已经完成26个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构建了以ERP为中心的制造业企业信息系统泛化架构——泛ERP系统,实现了设计、管理、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业务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2009年,吴忠仪表厂自主研发了“WRP系统”(吴忠仪表资源计划系统),涉及企业的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人力、财务、服务、决策支持等业务环节。与国内同行业的ERP系统相比,WRP系统不论从结构设计上,还是从功能实现上,都处于领先水平,而且整个开发费用是同类商品化软件的二十分之一。上线至今,带动企业总产值从1.7亿元提高到1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28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从0.05%提高到10.49%;总资产报酬率从0.03%提高到5.75%;库存周转率从1.5次提高到4次;资金周转率从0.45提高到0.59;产品交货期由3个月缩短至2个月;产品产量将由月产800台提高到月产3500台;生产成本将逐年下降3%到5%。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吴忠仪表厂正从对信息化研发应用的大投入转向推广收益。两化融合过程中,一支既熟悉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为企业两化融合的深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在满足企业自身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吴忠仪表依托公司现有人力资源和资金实力,于2011年在银川开发区软件园,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宁夏菲麦森流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实施及嵌入式控制软件的开发,立足为区内、外企事业单位提供软件系统建设服务和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截止目前,宁夏菲麦森流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已承担了多个部级、省市级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并已建成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工业云”网络支撑平台和容灾备份系统,对外提供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服务。

以信息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推动自治区区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吴忠仪表在自身两化深入融合的同时,还抓住政策机遇,围绕西部内陆的传统和优势特色产业,突出项目建设,借自身信息化优势,带动地域两化融合,形成推动两化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规划发展

自2012年开始,以及未来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吴忠仪表将在已有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物联网技术和制造服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由于对于硬件设备的投入资金将有较高的需求,公司每年将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信息化专项资金,加大对两化融合建设的资金保障。将公司信息化建设由系统集成阶段推进至系统集成创新阶段,完成信息系统由业务支撑向战略决策支撑的角色转换,为企业的集成化、集团化、服务化运营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智能制造篇6

一、中油济柴的智能制造水平

中油济柴始建于1920年,是我国最早生产柴油机的厂家之一,其核心业务是中大功率内燃机的研发制造,延伸业务包括液力传动装置、电气控制装置、燃气动力集成装置等。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内燃机研发及试验设施,高柔性、数控化的核心部件加工设备,完善的质量检测及理化设备。该厂生产加工的智能化水平比较高,工厂内的加工设备已经数控化了,大多数都是数控加工中心。为实现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工厂车间现场设有生产管理系统终端。每天生产加工的零件被扫描到现场的终端,这个管理系统是全厂联网的。一方面便于统计工作量,另一方面质量监督部门可以实时跟踪这样一个零件目前到了哪个环节,存在什么问题,即便这个发动机到了客户手里,在使用过程中,某个零件出了问题,系统也可以监控它的运行,快速追踪,及时维修,责任到人。

二、教师工作站的运行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驻中油济柴的教师工作站首批选择了三名教师进站,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中油济柴学习工作半年,教师工作站的日常工作如下。

1.深入车间,参与智能制造企业生产

从早上一开始三名教师坐着工厂的班车来到车间,穿戴好工装,参加车间的晨会,之后就跟车间的工人一起,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这半年中,先后在大件二分厂学习发动机曲轴的生产、加工过程;在大件一分厂学习缸体的生a、加工过程;在总装分厂的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参与发动机的组装;在中油西瓦克参与发动机配电屏的安装、配线和调试。在半年里,我们亲眼见识到智能化生产下的中国产业工人真实的工作状态,朝夕相处工作中,受益于工人们无私的指导并被他们工作中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所感染。

2.向智能化生产的专家学习

除了日常的生产工作,我们还积极地调阅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资料,向他们的智能制造的专家请教智能制造的技术问题。在生产曲轴的大件二分厂,曲轴的加工采用的是德国进口的车铣复合中心,这项关键设备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工厂智能化水平。该厂80后副厂长王琪经过潜心学习和不断探索,完全掌握了德国的技术,实现了加工程序的独立编写,加工过程独立诊断和控制。济柴引进的德国WALDRICH-SIEGEN公司大型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内燃机机体加工设备,能够实现全数字化控制,全自动化更换附加头、换刀工作,主要加工轴采用静压导轨方式,加工精度达到5微米。操纵这些尖端装备的是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齐书新。在向这些智能制造专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智能制造的巨大的魅力,智能制造已经显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在智能制造生产中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依然是人才,而人才必须在真实的智能化生产的环境下不断锤炼,才能茁壮成长。

3.学习智能化生产背景下人才的培养

智能制造时代,尖端的装备需要高素质人才去驾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我们看一下齐书新所率领的龙门加工中心团队是怎样开展人才培训的。

龙门加工中心班共有19名员工,平均年龄25岁,齐书新在班组内积极倡导“学习也是一项工作”的理念。他坚持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员工展开技术研讨,通过解决现场技术难题来提高大家的技能。他还自编培训教材,毫无保留地向年轻员工传授技艺,培养和教育了十多名具备独立操作龙门加工中心能力的业务骨干。齐书新制定的“岗位轮换”工作法,让每位员工每月轮岗一次,到不同的加工中心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操作,使每位员工都能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操作及程序的编制工作,促进了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我们看到在智能制造时代,工厂内采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依然是“师傅带徒弟”。这种培养模式曾给我们国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优秀的产业工人,在智能化时代,这种培养模式依然是智能制造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后来去临工考察时也再一次得到验证。

三、教师工作站的工作总结

笔者以前在学校教书,对于当今工业现场中的智能制造过程并没有深入了解。来到济柴后可以说大开眼界。通过向工人师傅和智能化专家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1.智能化时代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1)智能化时代岗位的自然分工。由于发动机是比较复杂的设备,需要非常多的工种协同,由多个分厂分工完成的,生产加工某个零部件的分厂又有从设计到加工再到检验等不同的分工。可以说济柴是一个门类齐全的智能制造企业,这样一个智能制造企业对于分析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需求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那么在这里我们的毕业生的位置究竟在哪里?

尽管济柴有很多先进的设备,但是我们发现在N50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操作者2005级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在ABB装配生产线上有笔者学校的毕业生,在西瓦克的工业现场遍布学校各届的毕业生。但是维护ABB装配线的是西安石油大学的两位年轻的工程师,维护N50车铣复合中心的也不是我们的毕业生,在西瓦克的各设计办公室内也没有我们的学生。显然,在现代智能制造的自然分工中我们学校的毕业生主流的岗位被分到了一线、被分到了现场。

(2)电气专业毕业生岗位人才需求分析。在济柴,我们先后走过了大一分厂、大二分厂、总装分厂和西瓦克电气事业部。综合来看,济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电气技术主要岗位如下。

一是机床维修岗位。机床维修主要是在大一、大二分厂和总装分厂。大件二分厂是生产加工曲轴、连杆、凸轮轴,分厂现有主要生产设备123台,其中进口关键设备16台;大件一分厂是生产加工箱体和缸盖的分厂,拥有各种设备164台,其中进口设备10台,各类加工中心2l台;在总装分厂主要设备就是智能化的装配线。我们在跟维电组的师傅座谈时,了解到每个分厂专门从事电气维修的人员不足5人,由于分厂大量采用了数控设备、数控机床的稳定性高,减少了维修任务,但同时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提高了。

二是售后服务岗位。前面已经阐述,柴油发动机要想稳定运行,正常发电,需要配电屏的可靠工作,配合济柴发动机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必须跟上,因而需要的一些售后人员,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胜任济柴的售后。由于配电屏涉及知识面比较广,要求售后人员对配电屏的控制及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比较熟,同时也要懂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配电屏的安装接线岗位。这个岗位主要是在西瓦克,西瓦克为整个厂所有类型的发动机生产配电屏,同时西瓦克还生产低压配电柜,无功补偿控制柜,风力发电柜组。高职院校毕业生成为了西瓦克生产车间的主力,需要的人员较多。这个岗位要求能看懂图纸,并且做到熟练、细心。接线要求正确、牢固、美观。

四是产品的检验岗位。本岗位主要在西瓦克和总装分厂。西瓦克是空载试验,岗位要求清楚配电屏各部分原理,会使用各种仪表,能够检查、排除一些简单故障。再一个就是总装分厂的发动机带载试验,这个部分也需要少量电工,要求对发动机正常运行情况要非常熟悉。

根据统计,电气专业在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如下图所示。

2.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从智能化生产的现场以及岗位人才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存在这样两个趋势:其一,智能化生产现场的技术水平、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校内专业教学;其二,由于工业技术水平地快速提高,岗位的自然分工,笔者学校的毕业生被自然地分配到了一线的操作、装配,接线、检验这些岗位。这样的趋势会成为主流而越来越清晰。在这样一个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我们的专业教学就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调整。

(1)直面智能化时代我们的差距。智能化时代,高职院校与智能制造企业一线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而且这种差距正在拉大。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师资的差距;其二是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差距。

一是师资差距。由于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智能化生产的教育和实践经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脱离实际,跟不上时代步伐。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请智能制造企业的智能化专家定期来学院培训我们的师资,另一方面是选派专业教师到智能化生产厂现场学习。

二是设备和教学环境的差距。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尽量选用生产一线当前实际在用的设备,原有的老旧设备要淘汰。同r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室里培养不出过硬的技术、技能。提高技术技能最好的场所是工业现场,因此可以选派比较好的学生到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智能制造企业锻炼,让我们的学生在实际的智能化车间学习生动的技术。

(2)夯实基础,苦练基本功。立足当前智能制造企业的自然分工,既然我们的毕业生主流的就业方向是一线的操作工和安装接线工。因此校内实训教学,重点应该回归基本技能。基本功应该反复练习、强化练习,而没必要过分追求高大上的技术和技能。也就是说在时间和设备投入上不能再平均用力。比如电气自动化的学生在校内、基本控制线路的配盘练习、机床线路的维修就是基本功,而PLC、单片机这类的技术可以学,但是它不属于基本技能。

从济柴的生产实践看得很清楚,学校毕业生占据的岗位就是一线的操作、装配、接线和检验这类的岗位,而不是搞产品的研发、设计或者是高端设备的维护。这就需要我们面向岗位,立足基础,强化基本技能。

(3)对学生进行分类,因材施教。练好基本功的同时,一是在实训教学上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次、分专业教学,不再让所有学生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课题的学习,二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每位学生有选择地学好一两种技术即可。

有能力学习高端技术的可以去练习PLC、单片机编程,学习交、直流调速,研究过程控制;学习能力差,基础不好的学生练好基本功即可。不可否认笔者学校的毕业生有一些是天赋极高的,是可以把比较高端的技术学好的,但是即便学好了,真正可以从事产品的研发、设计,从事高端设备的维护的也是极少数。因为这样的岗位绝大多数已经被本科院校里面比较好的毕业生占据了。对学生不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分类,而采取循环学习的方式也会造成教学设备、师资的浪费。笔者一直在校内从事电气实习教学,在教学生PLC编程时,有许多学生是很难学会的,他们学习的欲望不强,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不加分类地让他们学,学生很痛苦,最后没什么效果,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半年来,早早地起床赶上他们的班车,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我们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实践。虽然条件、环境可能不如学校,但是这半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结识了很多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开了眼界,也有实质的提高。可以说这半年的工厂锻炼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段经历,必将对后续的教学有非常正面的帮助。

课题:本文是山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重点教改立项项目“基于企业智能化生产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为王芳教授,课题组成员还有赵中宁教授、丁明伟老师、张良智老师等。

智能制造篇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在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中指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已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同时,智能制造也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是今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乃至试错。

在徐晓兰委员看来,机器人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智能制造并不排斥人工,例如人机交互技术就是工人与机器实现协同生产。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只是代替了一些简单、繁重、危险工序中的人工;服务机器人可在居家养老、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解决专业人员不足等难题。总的来说,智能制造或机器人并未对社会就业率带来较大影响。

与此同时,机器人正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是多种技术的交叉融合,自身发展离不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其催生的新产业生态更可吸纳大量劳动力。例如,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产品的国内外需求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将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智能装备和产品,也将是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演进的重要抓手,可创造大量工作岗位。我国只有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发展窗口期,才能真正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

徐晓兰委员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一是正确认识智能制造的深刻内涵。任何新技术、新产业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挑战。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要不断深入探讨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对制造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促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

二是分业施策优化产业规划布局。下大力气突破材料、核心零部件、生产工艺、系统集成、工业CPS(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sysicalSystems)等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针对不同产业环节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三是打造制造业强国要标准先行。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以标准带产业、产业促标准的良好发展格局。

智能制造篇8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 研究生 模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5-02

现阶段,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同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1][2]其工程目标在于: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0%,不良率降低50%。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其扶持政策之一。面对当前社会与国家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国家所需要的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的重任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各大高校的肩上。虽然目前各大高校为响应时代的号召及社会的需要,开设了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但观其模式及现状,不难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第一,缺乏高端融合型的培养人才,很难符合当前制造业所需的能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通的需求。第二,师资配置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第三,产学研模式的水土不服,企业与研究单位仍需进一步加强解决现阶段双方在合作层面出现的问题。为此,文章结合社会需求,针对现阶段面对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一、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

智能制造从其组成来看可包含一“大”一“小”两个概念。“大”指的是智能制造系统,“小”指的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系统”,智能制造的基础则是智能技术。[3]智能制造专业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的规格要求:知识规格要求、能力规格要求、素质规格要求。[4]

从知识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首先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智能制造是高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产物,由于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培养在中国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其本科多来源于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相关专业,对各学科之间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待补充以形成面向智能制造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其次,智能制造是在传统制造业上进行的一次信息化升级,对于各学科的学生来说需要拥有适应量化的深入融合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制造业实际生产需要。

从能力规格上来看,研究生应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多重理论,轻实践,但智能制造的发展不论是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从系统上来说,都离不开人的实践。脱离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最终也难以产生知识价值的体现。其次,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任何国家都再难以独自“闭门造车”,智能制造的高度是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该方向的研究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与工程领导能力以适应日后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从素质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具体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智能制造中更是附加值最高的体现。爱国敬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良好的质量、安全与服务意识将更好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学科能力建设

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可以从智能制造的始端、智能制造的过程、智能制造的管理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四个方向着手进行学科能力建设。

第一,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软件与工具的研发能力的人才,从智能制造始端推进,让研发设计为智能制造提供有力保证。智能制造系统(IMS)是基于各项智能制造技术(IMT)集成发展的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相关的智能化软件及工具也是当今各工业国家所研究的重点。智能制造系统(IMS)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系统,这样的发展伴随着智能制造技术(IMT)的前进而前进的,具备智能化软件和工具的研发能力,将为智能制造系统的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驱动作用。学校及科研单位在此方面,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开设相关的课程,联系工程应用给予研究生实践机会。

第二,培养具备一定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推进。现阶段一个完整的IMS系统由各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组成,而智能制造的综合应用也是在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的实践应用后进行有机的整合。研究生应将现阶段取得的理论结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以便对现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反馈校正更新,进而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学校及科研单位,应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或在政府的协调下,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换代,在导师的带领下,让该方向的研究生主动实践,以提高这方面给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中对生产进行控制。IMS系统是多个子单元集合,对于不同子单元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是保证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核心。该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及相应的研发能力,使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与制造企业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拥有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学校及科研单位针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开设相应的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体系的交叉、基于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以及未知领域的开拓。纵观智能制造的发展可知,智能制造源自传统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应用,因而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力主要还应来源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

第一,创新能力源自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形式大致可分为: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六个方面。

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首先应开设基础知识,保障该方向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融合能力,作为储备知识为创新提供保障。智能制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整体,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受专业素质所限,对于相关的知识领域缺少必备的知识储备,难以达到智能制造业中对高度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故此,学校在这一方面应给与其必要的指导及训练。其次,鉴于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广,而学生在其培养期内的时间有限,导师应尽早帮助学生明确在读期间的研究方向并予以相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作为学生,应结合导师指导,储备并巩固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同时通过论文、学术报告、行业论坛等多种形式了解行业动态,结合校企实践,进行科研创新。

第二,创新能力源自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

根据智能控制“智能增加精度降低”的原则,以知识集成、通讯、协调等为例的高层控制目标,层次越高、智能化及其对应的制造精度也就越低;反之,智能系统所处的层次越低,对制造精度、反应速度以及信息处理的时间要求也就越高,其智能的难度也就越大。[5]因此,智能制造的创新能力可源自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中低层探索。与之相关的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可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学校与企业之间可联合进行相关项目的攻关创新,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可为该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机会、掌握行业动态、了解智能制造相关方面的相关进展,从而为其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四、师资能力培养

机器的智能是人赋予的,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只有人与机器有机高度结合。才能实现制造过程的真正智能化。从耗散结构理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要让机器具有较高的智能行为,那么,首先是依靠人来向系统引入负殇流,即通过人工移植必要的基本知识,使系统具备主动学习和积累新知识的基础和能力,然后进行自我主动学习、积累与拓展。[6]师资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建设与智能制造领域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特有如下建议:

第一:校企联培,挂职实践,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实际构建中,提高导师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或科研单位应积极安排导师参与到企业智能制造的构建之中,我国的智能制造一定程度上在核心关键技术和问题上还长期依赖于国外的引进和套用,缺少属于自己的专家人才与关键技术,企业在遇到技术难题或项目难关时也应该积极与学校或科研单位的相关导师取的联系,理论结合实践性的探索智能制造在实践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这不仅丰富了当今以青年导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因技术依赖等问题而产生的高额开销。

第二: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要努力提高导师双语教学的能力与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紧跟美国在工业化、德国工业4.0等提出。在智能制造这一方向,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内容及知识需要向国外借鉴。在培育这一方向的研究生人才时,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双语教学能力。一方面,学校或科研机构要加强对青年导师在基础英语方面的培训与提高,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另外也要注重他们对专业英语的培训以及应用。做到能读懂掌握专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把握专业国际趋势,提升教学与国际同步的能力。

五、结论

面向智能制造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了解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应包含知识规格、能力规格以及素质规格三个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结合智能制造创新力的本源除法,可以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两方面去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导师队伍逐渐年轻化,青年导师渐渐占据了导师的主体,因此,在青年导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语能力建设以及教学工作建设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Weiming Shen,An updated review:Applications of agent-based system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2006)415-431

[2]《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

[3]严英仕,杨爱民.智能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2014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全.2014

[4]靳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3

[5]李圣怡,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5.6

[6]姚赐凡,陈统坚.新技术革命与智能制造技术.中国机械工程.1997.7

基金支持: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SOA和物联网技术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BAF12B14)

2.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网流媒体实时交互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号: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19)

作者简介:

上一篇:工业土地范文 下一篇:生态学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