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设计范文

时间:2023-09-17 17:55:51

产品外观设计

产品外观设计篇1

关键词:工业类产品;外观特征;细节;人性化;科技感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163-03

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现在科学技术进步而稳步提高。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工业类产品的价值不单单要体现在其自身的功用价值,还要表现在外观上。工业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在科技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类产品外观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生产厂家不注重对产品的外观设计,他们强调功能性的提升,优化功能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其外观加以修饰。以至于现在市场上的某一款的工业类产品外形大同小异。所以,我觉得在提升产品尤其是工业类产品的功能的同时,也加强对其外观的开发,让其在众多产品形态中脱颖而出,既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也为抢下市场地位利好先机。当然外观设计的重点还是要和其功能相匹配。不能盲目的美化其外观,而忽略其使用环境,故要注重细节的表达。

现代产品设计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要是为人服务的。工业类产品也不例外,工业类产品也是需要人操作的,一个好的外观可以让操作的人心情舒畅,工作也会很愉悦,人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在产品外观设计上,需要加大力度。

工业类产品的外观特征化设计的目的是强调工业类产品设计注重对细节的设计,使得产品更加具有时代的美感和科技感,从而在使用该产品的同时不乏活力,迸发出一种工作的干劲。

1 工业类产品与外观设计

1.1工业类产品外观设计

产品的外观设计指的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其中,形状指的是三维产品的造型,如手机和汽车的外形。图案则是指的是二维平面的设计。色彩可以是构成图案的部分也可以是构成形状的部分。因此,一个产品的外观设计可以做成简单的立体造型,单独成为一款产品;若在产品表面设计则可以是平面的图案,也可以是色彩的搭配,当然还可以是三者有机的结合。

所以,工业类产品外观设计是指在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中具有装饰性和美感的部分。这个部分可以是有三维部分组成比如产品的外壳和造型,也可以是图案和色彩的应用,如产品的外壳装饰图案,线条以及色彩搭配等。

1.2工业类产品外观设计的发展进程

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手工艺时代,由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都集于一体,功能设计者就是外观造型设计者。产品从外观设计到生产销售都是设计者一人承担。所以当时的产品能够具有设计者本身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模式开始,随之产品的外观设计开始初步发展起来。机器的出现也使得人类从手工业向机械化生产前进,产品的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消费市场的形成,也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在当时,由于技术不成熟,使得产品外观设计与产品的实际行为未达到融合地步。

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也随之丰富起来,市场的竞争也变得很激烈。如今产品生产者不仅需要满足消费者物质功能需求,同时还需要关注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所以,当前市场上产品的外观设计已成为一种产品市场竞争的必然手段。如今产品外观设计除了关注产品形态设计,还关注人机工程学、符号学、品牌形象学、消费心理学、市场学、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等科学因素。

工业类产品在社会的地位变化也由最初只注重功能到如今功能与美感的结合的时期。在发达的国家,产品设计水平已经成为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准了。在我国,产品设计起步晚,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1.3工业设计与工业类产品外观设计的关系

工业设计是一门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前提的,设计艺术与科学两大范畴的新型边缘学科。

在广义上理解工业设计,应该包括产品设计以及围绕产品的包装、广告、商品展示等二维的和三维的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内容。而在狭义上去理解,工业设计就是产品外观造型设计。其主要在产品的构造、材料、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上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为产品赋予新的特质。

从上述中可以了解,工业设计主要还是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也可以理解为产品特征化的设计。那么工业类产品的特征化设计在产品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中,来探寻并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并且合理应用外观造型设计原则,开发出在视觉上具有时代美感、实用性高的现代工业类产品。

所以,工业类产品外观造型设计使得工业类产品的外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原有的产品的形象,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工业市场上。

2 工业类产品外观设计的特征要素

工业类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其他的艺术设计都具有一定的精神功能,该功能是通过产品的外观的比例大小、色彩搭配、材料性质、装饰等对操作者或者维修者的心理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2.1色彩特征

色彩是产品本身的面部表情,也可以说是对产品的装束。就像一个人素颜和化妆之后的对比,效果会非常明显,甚至会判若两人。色彩也是人通过视觉感官对产品的初次感觉,所以色彩的搭配对工业类产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对于工业类产品来说,也起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工业类产品的色彩没有其他产品的华丽,但是良好的色彩设计使产品的造型更加完美,提升产品的外在魅力,也表现了产品的内在品质,对提升产品口碑有着必要的意义。如图1食品罐头真空检测机的外观色彩特征,使得该产品外观美感增加。

图2

2.2形态特征

产品的形态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点、线、面。点的基本特性是聚集,点的大小形状都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特征。视觉导向是线的基本特性。直线的方向感非常强,其特性是有刚劲有力。产品直线的形态有简洁,整齐,标准化的特征。流动性强的曲线会给人以理智而柔和的美感特性。放在产品中可以凸显其功能和时代性的特征。面则是线的集合体,面主要可以分为自由形与几何形两种。

产品的形态价值体现在物质功能、精神价值等方面。工业类产品的特点是整体造型以直线为主,曲线弧面比较规则。所以,工业类产品外观设计上要结合这些形态外特征进行全面的设计,就会有不一样的工业类产品产生。如图2光谱检测仪形态主要以直线要素为主,但是层分明,比较有规则,使得整体形态看起来很舒服。

2.3结构特征

结构是产品造型形态的具体手段,它在限制产品形态创意发挥的同时,也为产品形态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元素。因为产品的功能大部分是通过结构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所以才可以有与人沟通的效果。产品结构很重要,它是连接各部分间的重要的支撑,没有好的结构产品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它的某些功能。随着工艺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结构自身也发生着变化。产品的内在结构可以以产品的形态展现与用户面前,或者采用透明材质让人可以通过透明形态看见内部结构。这些都可以彰显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特性。

在工业类产品产品结构中可以采用这种特征,既有直观的效果,也有科技感的象征。如图3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该机床是一款结构简洁,却直观中富含科技感的工业类产品。

图4

2.4形式特征

工业类产品的形式特征主要强调产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一定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要遵循在统一中变化,在变化中统一的原则,二者要很好的结合与协调。要想做到这些,就得既要统领产品的主流趋向,又不能忽略产品的细节变化,二者的合理设计,让产品独具风格,形式感强的产品留给人的印象深刻。如图4力科示波器的高清大屏和多点触屏外加组合按键使得该产品的形式上已经突破了原有传统的按键的产品,所以极具形式感,外观也美观大方。

2.5人机特征

人机特征主要还是设计给人生理和心理上创造出舒适和愉悦的感受,让人在工作环境中有一个好的心情。在这样的产品中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在精力与体力很好的状态下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人机特征体现的最多还是人性化。设计考虑的不单单是产品的经济效益还有使用者本身的关系。所以,在工业类产品的外观设计上,要多进行人机特征的关注。

2.6材质特征

不同材质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会给产品不同的质感。材质是一个产品的基本构成,也就是产品的物质基础。材质除了具备材料本身特有的属性外,还具有一定的美感,它是通过视觉和触觉来表现产品外观特征化设计的。

3 工业类产品外观特征化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3.1工业类产品应用外观特征化设计

产品的外观特征化设计对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于工业类产品的外观设计来说也有一定的帮助。

工业类外观特征化设计中要考虑形式特征的因素,即统一与变化。我觉得工业类产品之所以外观上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可能跟其工作环境有关,要想让工业类产品拥有物质产品与艺术作品的双重特征,比如在不同形体、不同线型、不同色彩中要有主有次。这样就可以为主体体现统一性,主次相互配合使得产品体现了统一中变化的特性。

在工业类产品的外观形态上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产品外观设计形态的稳定性,因为只有产品的外观稳定性表现的突出,那么在外观形态特征的设计上才算过关,消费者也会认可这种外在稳定性强的产品。比如,一个设备仪器的外壳,它主要起容纳、支撑、保护的作用,稳定的外观形态会给该设备提升一个层次。因为在工业产类产品中,外观形态的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产品的形态与产品的结构又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形态,同时又在外观上提供了重要元素,可以形成一种独有的特征符号,给消费人群别样的感觉。色彩的应用对产品的外观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色彩可以对产品的外观造型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工业上产品的颜色其实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金属上涂的漆,就可以防腐蚀。塑料上的颜料也能对塑料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脆化。如果说色彩特征是给人视觉上的直接感受的,那么材质特征则是既给人触觉上直接感受的,又给人视觉上的感觉。

工业类产品的外观特征化设计最终强调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既考虑消费者的感受,也估计到实际操作者及维修者的感受,非常人性化的外观设计一定会给工业类产品市场打开一条新的设计之路的。

3.2工业类产品外观特征化设计发展趋势

3.2.1人性化特征化设计

工业类产品的外观特征化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中依然会以人为本。社会的进步,人们一定会追求的高效、功能强的产品,但是任何产品最终还是要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未来的工业类产品是把技术适应于人,在产品外观特征化设计上,产品的形式就会适合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增加产品的舒适感。

3.2.2情感化特征化设计

人们对一个产品的初次体验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获得的,这些感官就会在第一时间为人的情感活动产生影响。人的情感的波动会表现为人的情绪变化。实践证明,人只有在饱满热情的情绪下才会积极地去工作,并且在这种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极高;反之,一个人在消极的情绪下工作效率肯定不高。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变大了。那些整天面对机器设备的工作人员们,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在工业设备的外壳上运用情感因素可能会为工人调整好一个舒适的环境工作,心情会比较舒畅一点,工作效率就会有所提升。

3.2.3绿色特征化设计

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现在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可现如今大到生态环境,小到生活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绿色环保的设计是必须要做的。绿色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护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工业类产品外观设计对产品本身是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的,要解决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外观的材料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因素。所以在选择工业类产品或其他产品的外观造型材料时,就得要考虑材质的属性。比如一个产品选择塑料外壳,那么该塑料的使用寿命以及是否是可降解的等等因素。

3.2.4科技感特征化设计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提升,同样在产品的外观造型上也应体现出科技感来。一个外观特征给人科技感的产品,就会给人一种产品本身就很高端的心理暗示。那么,工业类产品同样作为消费品在市场中销售,一个科技感强的外观特征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也是产品外观特征化设计所带来的一种市场竞争手段。

4 结论

工业类产品的外观特征化设计与其他产品外观设计同样重要。对于工业类产品而言,产品重视的是内部功能,而外观的基本属性特征则相对重视程度较低。随着科技发展进步,产品品质的升级,高端的产品设备就应该拥有高品质的外观。所以,外观特征化设计对工业类产品是很重要的。

任何产品的外观设计都是以人为本,所以人机特征很重要。产品的结构能够体现产品的部分功能,所以,产品的结构特征也很重要。色彩是给人视觉的第一感觉,适当的色彩特征会给产品的形态添加更多的美感。对于业工业级别的产品在外观上应该有一个强硬稳固的外形,再加上外观特征化设计,提炼出属于它的符号,使得产品科技感增强。

所以,工业类产品外观特征化设计不仅仅是运用一种设计符号来美化产品,而是让很少与大众消费者接触的产品,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操作者的青睐。这样才能达到销售与消费两方的最大化利益,同时合理运用外观特征化设计会将工业类产品引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陈震邦.工业产品造型设计[M].北京: 机械工出版社,2010:70-72.

[2]付黎明.工业产品设计美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56-57.

[3]傅桂涛,陈国东.产品形态设计[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45-48.

产品外观设计篇2

很多刚刚毕业的同学非常喜欢罗列证书,这个只能说可以理解并且谨慎支持,因为毕竟在学生阶段可以拿出来证明自己的东西相对少一些,用这个办法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工作多年的人士如果也特别喜欢罗列自己的培训经历和相关的证书的话,而在实际的工作描述中又没法体现出相关的能力的话,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欠妥的。

个人信息

姓名:

目前所在:天河区年 龄:39 岁

户口所在:广西国 籍:中国

婚姻状况:未婚民 族:壮族

培训认证:未参加 身 高:168 cm

诚信徽章:未申请 体 重:65 kg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工业/产品设计:产品结构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产品外观设计,平面设计师:设计师/管理

工作年限:15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广东省,

工作经历

广东尊创科技实业公司 起止年月:2009-09-22 ~ 2010-07-20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担任职位: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

工作描述:家居套房:实木,软体床/衣柜/床头柜

离职原因:上班路程远

广州云峰企业科达电器公司 起止年月:2007-09-20 ~ 2009-07-20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担任职位:产品外观兼结构设计

工作描述:舞台音箱/多媒体音箱/功放机/调音台,主要客户:PHILIPS(飞利浦)

离职原因:订单量少

广东中山南歌电子公司 起止年月:2005-02-21 ~ 2007-08-20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计算机硬件

担任职位:产品外观兼结构设计

工作描述:鼠标/键盘等电脑周边产品

离职原因:个人发展

广东台湾优可企业电器公司 起止年月:2002-02-20 ~ 2005-01-20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担任职位:产品外观设计

工作描述:电烤箱/刨冰机/加湿机等小家电外销产品

离职原因:个人发展

广东佛山南海哈比科技公司 起止年月:1999-02-22 ~ 2002-01-22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担任职位: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

工作描述:家具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

离职原因:个人发展

台湾龙昌塑胶工业(南宁)公司 起止年月:1995-08-21 ~ 1999-01-20

公司性质:外商独资 所属行业:贸易/消费/制造/营运

担任职位:平面设计

工作描述:产品外观造型,产品外箱,彩盒设计

离职原因:离住地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学位毕业日期:2009-04-01

专 业 一:美术学专 业 二: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1993-09-011995-07-01广西柳州教育学院美术系美术教育大专1900133

2007-03-012009-05-01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士106357200905003298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粤语水平:精通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有较强的手绘造型能力,掌握coreldraw、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3DMAX、Pro/E等多种绘图软件,能独立完成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电/家具(板式、塑钢、实木结构)等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工作。熟悉五金钣金技术、塑胶结构设计。

个人自我评价

产品外观设计篇3

原告:广东康宝电器厂(以下简称康宝电器厂)。

被告:广州番禺大石电器厂(以下简称大石电器厂)。

原告康宝电器厂于1992年4月15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消毒柜”外观设计专利,并于1993年6月13日获得授权,专利号为92301447.0号。其外观设计的产品名称为“消毒柜”,在国家专利局外观设计专利公报表示的该外观设计专利图片为:立体几何形状为竖长方体矩形圆角设计,边角采用大R转角设计,转角成弧形,门拉手成凹状的弧形,右置并暗藏,柜门下部电器开关配件部位中间弧形凸起,俯视图有凸起6条装饰带,门的上檐有长条形圆包角。该专利曾由被告大石电器厂等五厂家申请宣告无效。国家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于1994年12月14日作出审查决定,维持该专利有效。

被告大石电器厂从1993年10月开始制造双乐牌SL-700-03双门豪华型消毒柜。该消毒柜的立体几何形状为竖长方体矩形圆角设计,边角采用大R转角设计,转角成弧形,两个门拉手成凹状的弧形,右置并暗藏,柜门下部电器开关配件部位中间弧形凸起,俯视图有凸起的5条装饰带,门和上檐为长条状的圆包角,其长、宽、高比例与原告专利产品略有不同。被告从1994年1月至3月,制造该种消毒柜6294台、销售3020台,每台成本价540元,销售价691元,每台利润151元。

原告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被告大石电器厂的SL-700-03型双门消毒柜侵犯了其专利权,请求判令被告停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及半成品的行为,赔偿经济损失80万元,赔礼道歉并消除影响。

被告大石电器厂答辩称:原告专利是单门消毒柜,我厂产品是双门消毒柜,二者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区别;我厂制造的消毒柜在功能上多于原告的专利产品,因此,我厂的产品与原告专利产品既不相同也不相近似,不落入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

审判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是第92301447.0号消毒柜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该专利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被告制造的SL-700-03豪华型双门消毒柜,外观特征为圆边、圆角、大R转角,上檐为包角条状、弧形转角,下檐为中间凸起的弧边条状,拉手为凹陷弧形并右置暗藏,正视图体现为有上、下两个门,上下两门之间有一条隔带。与原告专利图片比较,除立体几何形状的长宽比例略有不同及因使用功能方面分为两个门之外,其整体视觉效果与原告专利设计相近似,落入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被告未经原告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制造、销售原告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原告外观设计专利的名称是“消毒柜”,不是“单门消毒柜”。被告称原告专利为“单门消毒柜”,与事实不符。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不考虑产品的功能,以此抗辩无法律依据。因此,被告提出其产品与原告专利的单门消毒柜有明显区别,功能不完全相同,不构成侵权的抗辩不成立。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七)、(十)项、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六十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判决:

一、被告在本判决生效后立即停止制造、销售SL-700-03豪华型双门消毒柜,并销毁制造该种产品的模具。

二、被告在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付原告经济损失80万元,逾期按同期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双倍计付罚息。

三、被告在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在《南方日报》刊登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内容由本院审定。

一审宣判后,被告大石电器厂不服,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称:一审法院判决违背我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为准”的规定和外观设计相近似的判断原则,把单门消毒柜与双门消毒柜认定为近似产品,忽视两产品长宽高比例不同,所作出的判决是错误的。请求撤销原审判决。

康宝电器厂答辩同意一审判决。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大石电器厂生产的双乐牌SL-700-03双门豪华型消毒柜,与表示在外观设计专利公报主视图上康宝电器厂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相比较,两者部位设计风格和形状是相同或相近似的,就整体外观设计而言,两者是相近似的外观设计。两种消毒柜分为单、双门和长宽高比例有所不同,并不影响其整体外观设计的近似性,大石电器厂的产品已落入康宝电器厂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大石电器厂生产、销售SL-700-03双门豪华型消毒柜,已构成对康宝电器厂外观设计专利的侵犯,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因此造成的康宝电器厂经济损失。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该院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审理本案的难度在于侵权的判定,即认定被控产品是否落入原告的专利保护范围,这也是原、被告双方争议的焦点所在。

要判定被控产品是否落入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一)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什么。我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又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由此可见,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是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原告康宝电器厂的消毒柜专利在图片中的具体表现为仰视图、右视图、后视图、开门状态图、俯视图。因为原告的专利不涉及图案与色彩的保护,故其专利保护范围应以表现在六幅图片中消毒柜的形状为准。(二)被告的被控产品是否落入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如前所述,原告专利保护范围是六幅图片所表现出的专利产品的形状,判定被控产品是否侵权就应当将被控产品与原告专利图片所表现的专利产品相对比。如果被控产品的外观与专利图片中所表现的形状相同或相近似,即构成侵权。一般认为,将被控产品与请求保护的专利图片相对比,应掌握以下的原则:1.按一般消费者的水平判断,而不是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眼光;2.以肉眼观察,间接对比的方式来判断;3.整体观察,综合分析判断。即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的差别,不能将一个设计的整体外观分割开来,对产品的易见到部分作重点的对比判别。本案原告的专利图片中专利产品的外观形状特征为:消毒柜为长方体、圆边、圆角、上檐为包角条状、弧形转角、下檐为中间凸起的弧边条状,拉手凹陷弧形并右置暗藏。将被控产品与原告的专利图片相对比,差别在于被控产品有两个门,因而长宽比例略有不同,但仍为长方体;被控产品设置有两个门,在外观上表现为消毒柜的正面在两门之间有一横槽。其他特征均相同。从整体上看,由于被控产品与专利图片的产品相比,都是长方体,又都采用了边角的圆形设计,两者的总体印象都是一种流畅、圆润的长方体消毒柜,因而是构成侵权的。

在本案的审判中,最难以解决的,也是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最为困扰审判人员的问题是,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是否应考虑表示在专利图片中的形状的已有技术(已有外观)。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进行侵权判定时,是无须考虑专利图片中的已有技术的,只要按照前述的几个原则将被控产品与专利图片对比即可。专利申请图片中产品的已有技术占多大比例,有无新颖性,应是国家专利局授权时所审查的问题。但是,在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不考虑已有技术因素实际上是很难进行判定的。因为绝大部分外观设计专利都是在原有外观的基础上的改进。如本案的消毒碗柜外观设计专利,就是将原来已有竖长方体、方角、把手在外改为圆角,把手内藏,仍保留了已有外观的长方体形状。如果在进行侵权判定时,将专利图片所表述的一切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都作为具有新颖性的因素,不考虑已有外观,则会构成对公众利益的侵犯。因而,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将外观设计专利图片所表现的外观区分出已有外观部分和使该专利具有独创性的改进部分。进行这种区分的证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告的陈述,即由原告指出其专利所包含的已有外观部分和具有独创性的部分;二是由被告举证证明原告外观的已有技术部分。其次,将被控产品与原告的外观设计专利对比。对比后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被控产品的外观既与外观设计专利中的已有外观部分相同或相似,又与外观设计专利的改进部分相同或相近似,整体比较相同或相近似,则构成侵权。2.被控产品外观仅与外观设计专利中的已有外观相同或相近似,但不包含外观设计专利的改进部分,则不构成侵权。3.被控产品外观与外观设计专利中的已有外观不相同也不相近似,但与外观设计专利中的改进部分相同或近似,则可能构成侵权,也可能不构成侵权。如果外观设计专利中的已有外观从形状、图案、色彩等来看在整个外观设计专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改进部分仅有一小部分,所占比例较小,那么,即使被控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的改进部分相同或相近似,仍不构成侵权;如果外观设计专利对已有外观所做出的改进较大,其改进部分在外观设计专利中占有重要地位,被控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改进部分外观相同或相近似,从整体比较来看相同或相近似,则构成侵权。4.被控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中的已有外观及改进部分均不相同,不构成侵权。

产品外观设计篇4

[关键词]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立体产品;视图提交方式;清楚表达

[中图分类号] D923.2 [文献标识码] A

《专利审查指南2010》第一部分第三章4.2对专利申请产品要提交的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做了规定:“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就立体产品的外观设计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仅涉及一个或几个面,应当至少提交所涉及面的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并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省略视图的原因。”审查实践中,立体产品仅提交一个主视图和一个立体图以及简要说明写“设计要点在主视图”或者申请人提交的立体产品视图符合审查指南规定的基本视图数量要求,审查员仅以申请人提交的图片或者照片为基础进行审查,对申请人未提交图片或照片显示的要求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的其他特征不进行审查,审查员亦给予认可。而实际上,这类申请并没有清楚地显示请求保护的对象,对后续程序的确权、维权造成不利影响。

1 立体产品提交视图的基本原则

1.1 清楚表达。所提交的视图是立体产品的视图,应将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基本要素,即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表达清楚。立体产品在提交视图时,申请人应充分地分析、确定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产品,并且首先应当满足清楚表达的要求。

1.2 明确保护范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而其保护的关键就是申请人提交的视图,只有提交正确、清楚、完整的视图,才能使一项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创新之处与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共同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

1.3 权利稳定。如果申请人只是将注意力放在立体产品视图的提交是否满足了形式和格式要求,只关心其主要表达的设计要点的视图,而忽略了产品整体形状的清楚表达,则会造成保护范围不清楚,会导致在无效和侵权程序中将处于相当被动局面。

1.4 满足出版公报和信息传播。提交的外观设计专利视图除了清楚表达和正确表达保护范围外,还要考虑充分发挥专利文献中信息传播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公报的出版质量,申请文件提交的视图要满足相关的规定,例如,当图形缩小至2/3时,产品的各个细节仍然应当清晰可辨、转为黑白视图后产品的轮廓线仍然清晰等。

立体产品提交的视图“清楚显示”与“清楚表达”是“量”与“质”的关系,前者是视图在表现形式、视图数量、视图质量等在“量”上直观的体现,例如,视图的大小、分辨率是否满足出版公报打印要求;视图提交的图幅数是否符合审查指南规定的基本视图数量要求;绘制视图线条是否规范、投影关系是否对应;照片视图拍摄是否清楚、比例是否一致;计算机渲染视图立体图与正投影视图之间表达是否一致等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在形式审查中的体现。后者,进一步说,申请人所提交的视图在满足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形式审查合格,但获得的权利是否充分地、清楚地体现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视图是否表达出产品所要体现的设计要点特征,其实质内容是否清楚表达才是反应其保护范围是否清楚在“质”上充分的表现。

2 结合实际案例理解“清楚表达”

下面列举的立体产品将分别从绘制视图、照片视图及计算机渲染视图三种视图提交方式分析是否清楚地表达了产品的保护范围。

案例1 产品名称:立柱

案情:简要说明省略视图原因为“左视图、右视图以及后视图均与主视图相同,省略左视图、右视图和后视图;仰视图与俯视图相同,省略仰视图。”申请日视图,如图1。

点评:结合简要说明中省略视图原因,该案六面正投影视图齐全,但主视图中间柱体形状有回转体和非回转体两种可能,仍需提交立体图或者剖面图/剖视图,以使产品设计表达得更清楚。产品中间部分横截面剖视图存在两种可能性,产品形状不唯一,导致保护范围不确定,如图2所示。A-A剖视图与B-B剖视图及A-A剖视图′与B-B剖视图′。

案例2 产品名称:弹簧片

案情:简要说明中省略视图情况: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右视图和左视图对称;仰视图和俯视图对称;故省略后视图、右视图和仰视图。申请日视图,如图3。

点评:申请日仅提交了三幅正投影视图,其中主视图中的结构仅通过左视图和俯视图并无法得到进一步的表达,就已提交的视图看,存在外观设计未清楚表达的问题。仍需提交立体图或者剖面图/剖视图,使产品设计的外部形状表达得更清楚。例如提交A-A剖面图,如图4则能清楚表达该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稳定。

案例3 产品名称:泵体

案情:拍摄的照片视图虽然满足视图数量要求,但图片质量不能满足清楚表达。

点评:照片视图细节拍摄不清晰,不能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补正清晰的视图将导致修改超出申请日图片所表示的范围。最终导致不能授予专利权。

案例4 产品名称:书柜

案情:简要说明省略视图原因为“本外观设计中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故省略右视图。本外观设计产品顶面、底面及后面不常见,故省略俯视图、仰视图及后视图。”

点评:申请日仅提交了产品设计要点所涉及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此种情况下还应当至少提交一幅立体图才能满足《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4.2所规定的立体产品的视图提交要求。该类案件提交视图时,首先应满足审查指南中关于视图数量的要求。

案例5 产品名称:双人沙发

俯视图

案情:简要说明省略视图原因为“本外观设计右视图与左视图对称故省略右视图,产品仰视图为不常见面,故省略仰视图。”如图7所示立体图的拍摄角度与主视图一致,应当补正提交一张立体图替换申请日立体图,如图8所示。

点评:产品拍摄时应注意立体图应至少表达三个面,表达的内容与正投影视图表达相同。

案例6 产品名称:消毒柜

案情:简要说明省略视图原因为“后视图因无设计要点,故省略。”如图9中主视图面板渲染不清楚与立体图关于该产品竖条纹部位表达的设计内容不一致。

点评:通过建模软件渲染的视图应注意“环境光源”的角度,务必使产品的形状、图案清晰,以清楚显示产品的细节。需要专业计算机绘图人员综合全面处理产品各个细节,以满足清楚表达的要求。如图10主视图。

1.3 立体产品视图提交常见的共同缺陷

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立体图属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基本视图,结合审查实践申请人提交的立体产品视图常见的缺陷如下:

1.3.1 申请人提交的视图无法确定立体产品三维形状,不能完整、准确地表示其产品,不能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若视图存在此实质缺陷审查员将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告知申请人该申请不能获得专利权。如案例1立柱。

1.3.2 各视图之间投影关系不对应,不符合正投影规则,不能清楚、准确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视图的绘制/拍摄应遵循正投影规则,计算机渲染视图也应遵循正投影规则。

1.3.3 视图名称错误,常见例如“前视图”应为“主视图”;“顶视图”应为“俯视图”;“侧视图”应为“右视图”或者“左视图”;“立视图”或者“轴测图”应为“立体图”。

1.3.4 各正投影视图之间比例不一致或者投影关系不对应。俯仰视图横向比例、横向结构应与主后视图横向比例一致、横向结构对应;主后视图纵向比例、纵向结构应与左右视图纵向比例一致、纵向结构对应;左右视图横向比例、横向结构应与俯仰视图纵向比例一致、纵向结构对应。

在机械制图中,主视图反映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宽度和高度。上述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总结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目前对立体产品绘制视图及计算机渲染视图各正投影视图之间对应投影关系的审查遵循此标准。

1.3.5 绘制视图线条过粗、过细、不连续、不均匀、为锯齿形,影响该外观设计的正确表达。绘制视图时应当参照我国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关规定绘制。

1.3.6 照片视图不清晰,不能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该缺陷常见于色彩较深的立体产品拍摄时,由于光线原因造成产品的细节拍摄不清楚。如,案例3泵体。

2 立体产品视图提交建议

对于大多数立体产品来说,以绘制视图、照片视图、电脑渲染图三种视图提交方式的任何一种方式提交视图均可,但就表达效果和易于理解来说,照片视图和电脑渲染图要优于线条绘制视图。涉及图案、色彩要素的外观专利申请,宜采用照片或者计算机渲染视图的表达形式,对于难以用线条绘制的产品,如大型机器设备,由于其涉及的零部件较多,也宜采用照片视图的形式提交,对于以形状特征为主要设计要素的产品,则宜用线条绘制视图的形式表达。

2.1 立体产品线条绘制视图提交方式建议

2.1.1 图片数量满足:形状结构简单的产品,设计要点视图+立体图;大于等于2幅。形状结构复杂或者难以确定形状的产品为六面正投影视图+立体图。另外,如果视图因为对称、相同等原因省略时需要在简要说明中注明。

2.1.2 图片质量满足:六面正投影视图;多角度立体图;多状态图;合理采用剖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线条标准,投影对应。

2.2 立体产品照片视图提交方式建议

2.2.1 拍摄角度:正对着产品的中心拍摄。

2.2.2 拍摄距离:根据产品的大小,合理选取拍摄距离,不宜太远也不宜太近。

2.2.3 拍摄光线:尽量采用自然光,光线不要太刺眼,也不能太暗,尽量不打闪光灯。

2.2.4 背景选择:背景单一,产品与背景具有明显的明度对比。

2.2.5 局部放大图:如果需展现产品细节,可以拍摄局部放大图,并正确标注。

2.3 立体产品计算机渲染视图提交方式建议

2.3.1 正投影视图+多角度立体图。

2.3.2 如果需请求保护色彩,色彩最好选准,接近产品本色。

2.3.3 背景与产品明度对比明显。

2.3.4 色彩对比鲜明,形状及轮廓细节清晰。

2.3.5 专业人员进行绘制建模。

2.3.6 角度和灯光设置适当,避免反光或者太暗。

2.3.7 图片是否清晰,分辨率是否在72dpi-300dpi之间。

现行标准下,对于外观设计立体产品视图提交的三种方式,申请人应当根据自己的外观设计产品的特点慎重选择,同时注意提交的视图数量和视图质量并重,满足清楚表达、保护范围确定。例如,时效性强更新较快的产品,可以选择照片视图提交;对于很难生产出样品无法拍照的产品,可以选择绘制视图或者渲染图片的提交方式,但无论采用何种视图提交方式,均需满足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的相关的基本要求外,同时需注意满足清楚表达,保证产品保护范围确定,从而有益于后续的确权及维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审查指南》.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产品外观设计篇5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

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比对时的首要工作。关于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我国专利法有专门的规定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但这条规定过于原则,实际上图片或照片中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受法律保护,图片或照片中的内容到底哪些受法律保护哪些不受法律保护,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一)如何排除公知在先设计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图片或照片中的内容是侵权判定比对时的依据,如果图片或照片中有公知在先设计内容,那么公知在先设计内容就不受法律保护。我国的绝大部分外观设计专利都是在已有外观设计的基础上改进的,虽然专利法条文中并未规定在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时,必须排除专利图片或照片中的公知在先设计部分,但是,公知在先设计不是专利权人的智力成果,其属于社会公众的共同财富,已经处于社会公众欲得知就能得知的公开状态,如果将这些公知在先设计也包括在专利权人的权利范围内,对公众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会严重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所以,为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应当首先区分出公知在先设计部分和具有独创性的部分,将公知在先设计部分排除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外。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被控侵权人可以利用公知在先设计进行抗辩,即主张被控侵权产品使用的是公知在先设计的设计方案或者与公知在先设计方案更为接近。如何排除公知在先设计内容呢?笔者认为可这样具体操作:审理人员应询问权利人其专利中所包含的创新点,如被控侵权人能举证证明权利人主张的创新点中有公知在先设计部分,就要从权利人主张的创新点中排除该部分,以权利人主张的创新点的剩余部分与被控侵权物进行侵权比对;如被控侵权人没有举证或能举证但不能证明权利人主张的创新点中有公知在先设计部分,则应以权利人主张的创新点与被控侵权物进行侵权比对,对权利人未主张为创新点的部分和被控侵权人所举证据足以证明不是创新的部分,可以认定为公知在先设计而予以排除。

(二)如何排除功能性的外观设计的内容

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有这么一个理念,即由内容所决定的形式或表达是惟一的,则这种形式或表达不受法律保护。这种理念反映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中就是由技术功能本身所决定的形状、结构等外观必须如此、是惟一的,则该形状、结构等外观不受专利法保护。如汽车的轮胎是圆形的,但这种圆形是轮胎的功能所决定的,这种圆形任何时候都不受专利法保护。由于外观设计是关于产品外表的具有装饰性或艺术性的设计,设立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目的就是保护产品外观的装饰性或艺术性。因此,在确定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时,应注意区分哪些是因产品的功能而决定的外观特点,哪些是为产品的美观而设计的部分,从而排除由产品的技术功能特征所决定的而不是为产品外观产生美感而设计的内容。也就是说,对于那些为了实现产品的技术功能所能采用的惟一外观设计,应当排除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外。需注意的是,如果一种产品的外观设计同时具有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特征,则不应将其排除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外。在具体实践中,被控侵权人如主张设计内容是技术功能所决定而必须采取的惟一设计可以从技术角度说明或提供专家证明,而权利人如反对则可以从技术角度说明、提供专家证明或提供具体的反证,权利人提供反证即提供同类的产品还存在其他的外观,这时,审理人员须注意的是权利人提供反证的这个产品其功能、效果必须与专利产品相同,防止实践中有人为规避侵权而进行的变劣发明。

(三)排除非外观设计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产品的“外观”而不是“内观”,外观是能够被观察者从外部直接感知的产品的外表部分,对产品的内部形状、图案,消费者一般看不见也不会予以注意,其不具有产品外表上的美感,因此不属于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所指的外观设计。同样,其他非外观设计要素,如产品的尺寸大小、所用材料等,因不具有外表上的美感,也应排除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外。笔者的也是苏州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起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被控侵权人提出了被控侵权产品与原告专利有二十三处不同,但被控侵权人提的绝大数是产品“内观”不同、大小不同等,最后,苏州中级人民法院仍然认定被控侵权人侵权成立。另外产品外观上附有的商标、厂址等因素也不是侵权判定中考虑的因素

二、关于认定产品是否同类的标准问题

判断产品外观设计是否侵权,其前提条件是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应是相同或相似产品,只有属于相同或相似产品,才能进行侵权判定,否则不能认定侵权成立。因此,如何判定是否属于同类产品,成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实践中,有两种值得商榷的观点:一是单纯按照《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作为依据;二是不考虑《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中有关产品分类的依据,而依照产品的性能、用途、原料、形状以及消费渠道等综合因素来判断。笔者认为,第一个观点的好处是专利侵权审判中的认定标准方便、简单、易行,同时也使侵权判定的标准与授权审查的标准保持了完全的一致;其坏处是不合理的改变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利于制止仿制和混淆等侵权行为,有时对公众造成不公平,造成这种弊端的根源是有些产品可以同时归为不同的类别、有些实质上的同类产品而《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却归为不同的类别。因此在认定是否属于同类产品时,不应仅仅依据《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第二种观点是撇开《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来认定产品是否属于同类,在有些时候确能公平的维护各方利益,但其任意性和主观性也太强,割裂了专利授权审查标准与专利侵权判定标准之间的联系,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专利的稳定性,容易不适当的扩大专利的禁止权的效力范围,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笔者主张在认定是否属于同类产品时,首先应当参照《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尽可能保持专利侵权判断与专利授权标准的一致性。其次,在认定是否属于同类产品时,还应当依照产品的性能、用途以及是否会引起普通消费者对产品的混淆和产品的生产者之间是否会形成竞争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析,如果使普通消费者产生了混淆,生产者之间会形成竞争关系,那么就应当认定为同类产品。笔者2010年5月了一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原告以被告生产的户外配电箱侵犯自己的户外配电箱外观设计为由控告,但被告以在原告专利申请日以前通讯部门就有相同外观的产品为由进行抗辩,而原告以通讯部门的该产品按照《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的规定与本案产品不同类为由进行反驳,被告能否以按照《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与本案产品不同类的产品进行已有公知技术抗辩呢?根据以上分析并且根据通讯部门的该产品与户外配电箱性能、用途、产品混淆、竞争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原告以移动通讯部门的该产品按照《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的规定与本案产品不同类进行反驳是不能成立的。

三、关于相似设计的判定标准问题

如何判断外观设计构成相似?在实践中有不同的做法:一是根据整体来认定。只要被控侵权的设计在整体上与外观设计专利近似,就可认定为相似设计。二是根据设计要部来认定。由于只有设计要部才凝聚了专利权人的智力劳动,因此在判断是否相同或近似时,只需进行设计要部的比较。笔者认为,由于外观设计是依靠整体上的美感来吸引消费者注意的,这就要求在比较两件外观设计是否相似时要从外观设计的整体上进行全面比较,而不能只进行局部比较;同时,绝大部分外观设计是在已公开的设计的基础上附加新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或者进行部分改动后完成的,而这部分改动体现了专利权人的独创性劳动,也是使专利申请具有新颖性并区别于其他外观设计的关键点。如果只比较整体,或者只进行设计要部比较,要么忽视了外观设计专利的创新部分,要么忽视了外观设计在整体上的效应,都显得过于片面。因此,在判断被控侵权的外观设计与外观设计专利是否相似时,应当采用“整体比较、重点观察、综合判断”的判断方法。 .

在采用“整体比较、重点观察、综合判断”的方法来认定是否相似

时,首先要从整体上比较。如果被控侵权产品在整体上与外观设计专利相似,就可以认定为相似;当在整体比较上有差异时,才进行重点观察。但整体比较与重点观察的结论应当是一致而不是互相矛盾的。“重点”是指设计要部,设计要部就是产品中容易引起一般消费者注意的部位。笔者认为:(1)由于外观设计是依靠消费者的注意力来吸引消费者的,因此,设计要部必然是外观设计中最能吸引普通消费者注意的部分,判断“最能吸引普通消费者注意”可结合产品的使用状态、在先的同类或者相近类产品的外观设计状况以及美感等加以确定。(2)对设计要部的确定还必须考虑其有独创性,这样才能将外观设计专利区别于已有设计。 (3)应当注意的是,专利申请时提交的简要说明中的设计要点可以帮助确定设计要部,但其中的全部内容并不一定就是设计要部。(4)从设计要部考虑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是否相似时,应当考虑要部在整个产品外观中占的比例及起的作用,如果要部是产品外观的主要部分,只要设计要部相似,就可以认为构成相似。但如果要部在产品外观中占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影响产品的整个外观时,虽然设计要部近似,但产品的整个外观并不足以引起混淆或误认,也不能认定被控侵权产品与外观设计相近似。

四、关于自由公知设计抗辩问题

自由公知设计抗辩是指被控侵权人以其被控侵权产品是使用或更接近于自由公知设计而不构成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一种抗辩。由于我国法律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此未作明确规定,实践中对能否运用自由公知设计抗辩以及自由公知设计抗辩的掌握尺度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认为,实践中适用自由公知设计抗辩对于平衡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减少诉争和提高诉讼效率有很大的作用,但在适用该原则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关于被控侵权人对专利的新颖性提出的抗辩。被控侵权人在案件中经常提出新颖性抗辩,认为权利人的专利权实际上是自由公知设计,缺乏新颖性,应属无效专利。其实,这种抗辩实际上并不是自由公知设计抗辩,因为自由公知设计抗辩是认为其使用的系自由公知设计,而非针对专利效力本身提出质疑。笔者认为,审理人员应当在侵权判定中坚持专利权有效原则,不对专利性进行评价。对于被控侵权人提出新颖性抗辩的,审理人员应当向当事人释明关于专利权无效的新颖性抗辩应当通过专利复审无效程序来解决,并告知其如不通过无效程序解决的后果。被控侵权人坚持不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的,对其新颖性抗辩不予支持。被控侵权人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并提交有关证明,审理人员可决定案件中止审理。

(二)当被控侵权人以自由公知设计进行抗辩时,应当遵循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处理:第一,应当将被控侵权设计与自由公知设计进行比较,而不应对比被控侵权设计与外观设计专利是否相同或相似。如果比较的结果是两者完全相同,则表明被控侵权人使用的是在专利申请日前或优先权日之前的自由公知设计,即使被控侵权设计与外观设计专利完全一致,也应当认定自由公知设计抗辩成立,被控侵权人不构成侵权。第二,当被控侵权设计与自由公知设计明显不相同或相似时,人民法院应就被控侵权设计与外观设计专利进行比对,以判断其是否构成侵权。第三,当被控侵权设计与外观设计专利、自由公知设计的相似性较难判断时,可以将被控侵权设计与自由公知设计和外观设计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控侵权设计是更靠近自由公知设计,还是更靠近外观设计专利,并视具体情况处理:如果被控侵权设计与自由公知设计更靠近,则可以认定自由公知设计抗辩成立;如果被控侵权设计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更靠近,则可以认定被控侵权人自由公知设计抗辩不成立,构成侵权。

(三)、关于在先专利抗辩问题。在实践中,对于自由公知设计是否包括第三人的在先专利一直有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第三人的在先专利可以作为自由公知设计抗辩的依据。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自由公知设计抗辩是为了谋求实现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而允许采用的一种抗辩手段,如果同意被控侵权人的抗辩主张,就等于认可其未经许可而实施第三人的在先专利,不符合公正的要求,因此,可作为自由公知设计抗辩依据的外观设计必须是在专利申请日之前公众可自由使用的公知设计,应当排除他人的在先外观设计专利。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但同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其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抗辩手段,在认定被控侵权人的这种在先专利抗辩是否成立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1)被控侵权人使用的外观设计虽是他人的在先专利,但如果他人的在先外观设计专利与原告的外观设计专利既不相同也不相似,应当认定被控侵权人的抗辩成立,不构成专利侵权;(2)权利人拥有的专利属重复授权的情形。如果在先专利权人与重复授权专利权人发生纠纷时,则重复授权的专利权人虽拥有专利权,但其仍构成对在先专利权人的侵权。如果重复授权的专利权人控告第三人侵犯其专利权时,被控侵权人能否以该专利属重复授权为由,以其实施的系在先专利作为抗辩理由呢?笔者认为,根据专利权有效原则,不能认定被告的抗辩理由成立。因此,重复授权专利权人在对在先专利权人的诉讼中虽会败诉,但其在对未享有在先专利权而实施专利的被控侵权人的诉讼中则能胜诉。

总之,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是一项技术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判断过程中既要掌握好各项原则,又要运用好各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判断结论客观、公正、合理。

作者简介:张廷栓.(1976.5).男.汉族.山东济宁市人,中共济宁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山东文思达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兼职律师,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

产品外观设计篇6

只有对外观设计加以保护,是设计者、开发者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才能激发其创造力,从而促进优秀产品的开发和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我国为保护外观设计,建立可一整套专利保护制度。我认为,这些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审查标准上的问题

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外观设计专利质量水平较低,不少低劣的外观设计鱼目混珠于外观设计专利之列。[①]在许多厂家和申请者的心目中,并没有创造自己独特产品、独特造型的概念,模仿现象很严重。有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创造性很低,只是由十分常见的图案和形状进行简单的组合而成,这样使专利保护范围过大,妨碍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申请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中,属于一般产品的外包装和标贴的占了相当大的数量。在许多国家,这类标贴和包装不能作为外观设计进行保护,只有构成独立产品的包装物,才能作为一种产品的外观设计保护。

引入创造性标准

之所以造成上述问题,皆由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标准所生。《专利法》第23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在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和不相近似,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由此可见,现行专利法对授予外观设计专利仅具新颖性标准,而无创造性要求。这是一个明显较低的授权标准,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较低质量水平,其不仅不利于鼓励和保护创新设计,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2003年“竞争与专利政策报告”即认为,低劣的专利质量、法律标准和程序又可能不经意的产生反竞争的作用,造成无保证的支配力,及不合理成本的增加。[②]

我以为,在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中引入创造性标准是提高专利质量根本途径。我国第三次修改专利法应考虑引入创造性的标准。这样不仅使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标准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的鼓励优质的产品设计申请专利,提高我国工业设计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二、审查周期上的问题

我国对外观设计实行初步审查制度,自申请人提出申请到获得授权,至少需要8个月的时间。这种审查方式,较多的考虑到专利申请在规格、法律上的共性,以求达到公平。可是针对某些特定产品,则忽视了相应产品的个性,授权周期显得相对缓慢[③].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产品中,包装类、纺织类产品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产品设计周期短,生命力短暂。对产品生产者而言,只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对其产品进行相应保护,并不指望该产品长期存在。如想冷饮产品及其包装,生产企业只需要在一两个夏天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他们在完成设计后就进行产品投放准备。他们希望在准备工作时,就可以尽快获得专利权。这样,产品一上市,就可以获得法律保护。外观设计审批合格后,专利局将向其发出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审批合格,可以授权。当申请人按时交纳了相应费用,才可以授权。这样对这些需要迅速获得专利保护的申请人来说,产品被批准获得法律保护的时间太晚了。当产品获得保护时,也是该产品在市场上黄金季节结束之时。

建立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

《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法》(Community Design Regulation)是2001年12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的一项针对欧盟外观设计保护的理事会法规。这一法规对于外观设计实行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保护制度:[④]

(1)注册制共同体外观设计(Registered Community Design ,RCD)。注册制共同体外观设计必须向OHZM或成员国的工业产权局提出注册申请,经OHZM形式审查合格后,方可获准注册。每项注册制外观设计的费用5年保护期350欧元。

(2) 非注册制共同体外观设计(Unregistered Community Design ,UCD)。指在任何外观设计自在欧盟公开之日起,无需提交任何申请文件或费用,即自动享有3年保护期。一项UCD允许一项外观设计自其在欧盟境内首次销售起3年期限内受到保护。该权利自动产生,只要该外观设计完全满足与注册的共同体外观设计相同的关于有效性规定。由于此种外观设计保护期较短,因此适合于流行中的产品设计。

非注册制的外观设计保护对于时装、新奇产品、玩具等需要立即且短期保护的产品来说,即为合适。这样生产者可以大胆的在销售旺季将产品投放市场,并且受到外观设计保护。当一件外观设计处于其申请已提出但未被批准,因此不能主张权利的阶段时,非注册的外观设计也可提供保护。因此建议我国亦建立此种制度。

虽然非注册制非常有用,但是设计人如果要寻求最终保护,仍应明确的获得一项注册的外观设计,因为这种注册的外观设计在行使权利时无需证明该权利的存在及权利人的资格。

三、关于授予专利后的公告制度

《专利法》第40条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子公告之日起生效。”可见,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保护后必须立即公告,这是申请人获得专利权保护的必经程序。公告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公告是否可以被延迟呢?产品开发商在获得专利权后,并不一定立即将产品投入销售市场。如果此时将外观设计公开,他人在几天之内便可能对其进行仿冒并率先投放市场。从而使专利权人的外观设计无法获得最有效的保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法》规定了延迟保护制度。注册的外观设计通常在注册后即于共同体外观设计公报中公开。但是,权利人可以请求延迟公开,延迟期限最长可达自申请日或优先权日起30个月。延迟公开对于那些拥有若干外观设计专利而尚未选定最后将行销其中哪一种情况也十分有利。日本有申请保密制度。对于研制周期较长的产品,如汽车车型,从产品开发到上市平均两年半,企业不希望过早的公开其外观专利,针对这一需求,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内容可以最为保密申请不被公开在外观设计公报上,要求必须在一处申请之日起提出该要求,保密时间最长期限为3年。

我国可以借鉴延迟公开制度。权利人若不相立即公开其外观设计,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迟延公开,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其外观设计专利。

四、关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

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期限为10年。在1993年申请的外观设计中,获得专利权并且专利权保护期限达到10年的不到10%.大多数人申请专利只为获得专利权证书,从而获得职称、税收等方面的利益。[⑤]因此其在获得专利权之后并没有将专利适用于工业商品生产的意识,很多专利因为专利权人的原因而丧失了专利权。有的专利权人则只为获得短期商业利益,并不将其作为自己的一种品牌产品长期占领市场。而对于一些实力雄厚且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产品可以长期占领市场,获得法律有效保护。对他们讲,10年保护期较为短暂。

对于外观设计,其保护期限在各国法律中不尽相同:外观设计在日本的保护期为自核准注册之日起15年;在德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在英国,其保护期为自注册之日起5年,可延长4次,每次5年;在美国,其保护期限为自核发证书之日起14年;在法国,其保护期限为自申请之日起25年,经注册人声明还可延长25年。可见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短暂。

我认为,既然主张实行注册制与非注册制并存的保护机制,那么对于核准注册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可以定为自申请之日起5年,可以续展4次,每次5年。这样既可以适应那些仅需要对外观设计进行短期保护的权利人的需要,又可以满足那些要求长期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大企业的要求。

注释:

[①]吴冬:《我国应建立符合本国特色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出版社。

[②]徐清平:《论我国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载《专利法研究2004》,知识产权出版社。

[③]鲍黎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适应》,载《知识产权》,2006,4.

[④]关于《欧洲共同体外观设计法》的介绍,参见:《欧盟外观设计专利制度介绍》,(英)David Musker,刘新宇、龙文译,载《电子知识产权》,2004,4.

产品外观设计篇7

【英文摘要】Asasubjectofintellectualproperty,designisaspecialone.Whiledesignisaninventioninthecontextofpatentlaw,itisalsoanexpressionofaestheticidea,whichfallsintothesubjectsofcopyright.Afteritbecamedistinctiveoracquiredsec-ondarymeaninginthemarket,itmaybeprotectedbytrademarklawasatrademark,orbyunfaircompetitionlawasatradedress.thedesignconcernspatentlaw,copyrightlaw,trademarklawandunfaircompetitionlaw.Adesignandapackagemaybeprotectedbypatentlaw,butthepackagemayonlybeprotectedbyunfaircompetitionlawafteritbecamedistinctiveinthemardet.

【关键词】外观设计/专利/版权/商标/不正当竞争/商品包装

【正文】

在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对象中,外观设计是一个特殊的保护对象。就外观设计属于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来说,可以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就外观设计是一种美学观念的表述来说,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而当外观设计在市场上获得了可识别性时,又可以作为商标受到商标法的保护,或者作为商品装潢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虽然都规定各国或成员应当保护工业品外观设计,但又没有具体要求采用何种方式予以保护。同样,世界各国对于外观设计的保护也不尽一致。有的国家将之纳入专利的保护,有的国家将之纳入版权法的保护,有的国家既给予专利法的保护又给予版权法的保护。还有的国家则根据外观设计保护所具有的特殊性,制订了专门的工业版权保护法。(注:例如,英国于1968年颁布的《外观设计版权法》,德国于1986年颁布的《工业品外观设计版法》。本文将结合中美两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探讨外观设计的专利保护、版权法保护、商标法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一、外观设计与专利法

当工业品的外观设计属于一项新的发明创造时,毫无疑问应当受到专利法的保护。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和美国,都赋予了外观设计以专利权的保护。《中国专利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的外观设计。"美国专利法第16章也专门规定了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与发明专利和植物专利相并立。

根据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根据这个定义,外观设计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外观设计是就产品的外表所做出的设计。所谓产品,就是人工制造出来的一切物品。美国有一个案例曾依据字典的定义说:"产品是指人的双手利用原材料制成的任何物品,不论该物品是直接用手制成的,还是使用机器制成的。"[1]由此看来,产品实际上涵盖了除自然物之外的一切物品。

外观设计是就产品的外表所做出的设计,还隐含了外观设计的工业实用性,即使用了某一外观设计或具有某一外观设计的产品是可以批量复制生产的。如果不能批量复制生产,不具有工业实用性,则不能申请专利。

第二,外观设计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的设计。其中,形状是指三维产品的造型,如电视机、小汽车的外形。图案一般是指两维的平面设计,如床单、地毯的图案等。色彩可以是构成图案的成分,也可以是构成形状的部分。这样,外观设计可以是立体的造型,可以是平面的图案,可以辅以适当的色彩,还可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

外观设计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的设计,又隐含着外观设计必须富有美感。事实上,运用形状、图案、色彩对产品的外表进行装饰或设计,必然会为产品带来一定的美感。当然,对于外观设计中美感的要求不能定得太高。在美国1930年的一个案例中,申请人就一件混凝土搅拌器的外观设计提出专利申请,专利局以缺乏装饰性美感为由,驳回了申请。法院则了专利局的决定,指出"对于外观设计专利中美感和装饰性的要求,不能定义为在美术品或艺术品中所见的美和装饰性。"法院认为,外观设计专利法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尽可能消除许多机器或机械装置上不雅观和令人厌恶的特征。

在说到外观设计专利法保护时,要注意将外观设计的装饰性与产品的功能性区别开来。外观设计是就产品的外表所做出的设计,而不是就产品的结构、组合、材料构成等做出的设计。运用形状、图案和色彩,就产品的外表作出装饰性的和富有美感的设计,属于外观设计专利的范围。而就产品的结构、组合或材料构成等做出设计,是就产品的功能性做出设计,属于发明专利的范围。有时候,外观设计的装饰性会与产品的功能性密切结合,难以截然分开。根据美国的司法实践,如果一件外观设计主要是功能性而非装饰性的,则申请人不能就外观设计获得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性要件,才能获得专利。

形式要件主要是指合格的申请人及时提交了必要的申请文件,并交纳了有关的费用。与发明专利的申请相比,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比较简单。申请人不必撰写详细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只要提交请求书和足以说明该外观设计的图形即可。专利法所规定的披露技术信息的要求可由图形满足。与此相应,外观设计的权利要求也只有一项,即由图形所显示的外观设计。

实质性要件是指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必须符合新颖性、创造性的实用性等要求,又称外观设计的可获专利性。中国专利法第23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其中的不相同是指新颖性,不相似是指独创性或创造性(注:在美国的专利审查实践中,判定新颖性所采取的是"单一来源"原则,即将申请案与一项现有技术相比,如果相同则丧失新颖性,不同则不丧失新颖性。只有在判定非显而易见性时,才综合两项以上的现有技术与申请案进行比较。由此看来,中国专利法中外观设计的"不相同"可理解为新颖性;由于"不相近似"不是进行一对一的是否相同的比较,可以理解为独创性或创造性。)。此外,据前面所引述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对外观设计的定义,实质性要件还应当包括富有美感和工业实用性。这样,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性要件就有四个,即新颖性、创造性、富有美感和工业实用性。

根据美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外观设计获得专利的要求也有四个,即产品、装饰性、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2]。其中的"产品"包含了工业实用性,"装饰性"包含了美感,而"非显而易见性"则是创造性的另一种表述方式。由此看来,中美两国对外观设计可获专利性的要求是一致的。

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对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只是进行形式审查,而不进行实质审查。只要申请人合格,及时提交了合格的申请文件并交纳了申请费用,一般都可以获得专利。由于不进行新颖性、创造性、富有美感和工业实用性的实质性审查,就出现了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多但质量不高的状况。

虽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进行了形式审查后即可以获得授权,但并不表明专利局不进行实质性审查。我国专利法规定了撤销审查制度,即在专利局公告授予专利权的6个月之内,如果有人认为有关的外观设计专利不符合专利的实质性要件,可以提出撤销专利的请求。专利局在接到这类请求后,应进行实质审查。此外,我国专利法还规定了专利无效的制度,即在专利局公告授予专利权的6个月之后,任何人认为有关的外观设计不符合专利的实质要件,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在收到这类申请后,也要进行实质性审查。这样,在侵权诉讼中,被告总是要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如果被告提出了可获专利性问题,审理法院则要停止审理,将案件发往专利局进行实质性审查。这又造成了有关案件审理的中止和久拖不决。因为法院在继续审理之前必须等待专利局对有关外观设计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决定,而专利局的实质性审查又要耗费一定的时日。

美国对于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案既进行形式审查,又进行实质性审查。因而,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较高,数量相对减少。与此相应,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案也不多。这与中国申请量大,授权数量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外观设计与版权法

版权法保护思想观念的表述。其中的思想观念包括美学思想观念,其中的表述也包括形状、图案、色彩及其结合的表述方式。因而,当一件富有美感,以图案、形状和色彩组成的外观设计构成作品时,就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显然,外观设计既有专利权的特征,又有版权的特征。这样,在外观设计的保护上,版权法就与专利法有所重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国和德国等国家才制订了专门的外观设计注册法或工业版权法,对外观设计采取了既具有专利法特征又具有版权法特征的保护方式。

从观念上说,专利法保护富有美感的具有工业实用性的外观设计,版权法保护以形状、图案、色彩为表述形式的作品,二者似乎可以区分开来。然而,具体到实用艺术品时,就很难区分究竟是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还是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了。

实用艺术品涉及了两个概念。一是实用品,一是实用品的艺术方面。其中,版权法保护实用品的艺术方面,而不保护实用品或实用品的内在功能和实用。关于实用品,美国版权法第101条的定义说:"实用品是指具有内在实用的物品,而且其内在的实用并非仅仅描述物品的外表或传达信息。如果某一物品是某实用品的一部分,通常应被视为实用品。"实用品的艺术方面,则是就实用物品作出的有关形状、图案、色彩和艺术设计,可以是图形、雕刻和雕塑等。由此看来,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实用品的艺术方面并无本质的区别。

在对于实用艺术品的保护上,美国的版权法律和司法实践一直试图在受版权法保护的实用品的艺术方面与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之间划出一条界限。就受保护的对象来说,美国版权法第102条列有图形、雕刻和雕塑作品。又据美国版权法第101条,图形、雕刻作品包括两维和三维的实用艺术品。关于实用艺术品的保护,第101条解释说:"这类作品应当包括工艺美术品,但这只涉及工艺美术品的外形而不涉及其机械的或实用的方面;实用品(本条有定义)的外观设计,当其所具有的图形、雕刻或雕塑的特征能够从物品的实用性方面分离出来,能够独立于物品的实用方面而存在,而且也只有在这种程度上,该外观设计应当被视为图形、雕刻或雕塑品。"这就是著名的"分离特性和独立存在"原则。

"分离特性和独立存在"原则是根据1954年"梅泽诉斯坦因"一案提出的。在该案中,原告创作了一个人体舞蹈造型的小雕像,并将雕像的复制品作为台灯底座来使用和销售。被告则在没有获得原告授权的情况下复制雕像,也作为台灯底座出售。原告诉被告侵犯其版权,最高法院判决原告的版权有效。被告在上诉中提出:"当版权申请者的主要目的是将该雕像用为台灯底座,并大量出售从而实现了其主要目的时,雕像还能受到版权法的保护吗?"最高法院则裁定说,当创作者意图将可获版权的艺术品用为实用品,而且在事实上也付诸工业实施时,该作品并不丧失其可获版权性。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最高法院只把注意力放在了雕像的可获版权的艺术方面,而没有理会雕像作为台灯底座的实用性方面。这样,雕像就因为其艺术性而获得了版权法的保护[3]。该案判决后,美国版权局修改注册规则,提出了"分离特性和独立存在"的原则。将这一原则运用于梅泽一案就会发现,人体舞蹈造型的台灯底座具有从使用物品(台灯)分离出来的特征,而且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而独立存在。

在梅泽一案中,最高法院还区分了版权法和专利法在外观设计保护上的不同。它说,二者"保护美感的分界线不在于美和实用性,而在于版权保护艺术,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有关原创性和装饰性的外观设计的发明创造。"在美国1976年版权法的修订过程中,众议院对法案的说明报告也指出:"尽管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会有美感的满足和价值,但委员会的意图是不对它提供依据本法案的版权保护。"众议院的报告还说,规定"分离特性和独立存在"原则,是想"在可获版权的实用艺术品与不可获版权的工业品外观设计之间划出一条尽可能清楚的线。"然而,尽管有此愿望,就实用品,尤其是付诸工业实施的实用品来说,要想在可获版权的艺术性和可获专利的外观之间划出一条清楚的界线,并非易事。

现行的中国著作权法不保护实用艺术品。然而,1992年9月25日由国务院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却对外国人的实用艺术品提供了25年的保护。这样,如何界定实用品的受版权法保护的艺术方面和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就仍然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三、外观设计与商标法

一般说来,外观设计由专利法予以保护,商标由商标法予以保护,二者似乎不应有重叠之处。但在事实上,外观设计与商标又有一些共同之外。外观设计是由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构成的,商标是由文字、图案、形状或其结合构成的。至少,二者在构成上都有形状和图案等要素。既然商标的主要作用是区别不同的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指示商品的来源,既然外观设计和商标在构成上又有相同之处,那么,当产品的外观设计也具有识别性和指示性时,就应当受到商标法的保护。

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将商品标记划分为四类。从可识别性和可受保护性来说,这四类标记由强到弱依次是:任意性或奇异性标记;指示性标记一般是由文字或文字与图形的结合而指示商品的来源和特征等;描述性标记,包括姓氏、地理标记等,只有在市场上具有了识别性,也即获得了"第二含义"时才能受到保护;通用标记,不具有识别性,因而不受保护。

在外观设计的商标权保护上,美国首先是确定有关的外观设计是否具有内在识别性的国家。如果某一外观设计具有内在识别性,则相当于上述的"任意性或奇异性标记",其使用者可以直接申请商标注册或要求商标权的保护。然而,具有内在识别性的外观设计并不多见。如果某一外观设计不具有内在识别性,则相当于上述的"描述性标记",其使用者在寻求商标注册或商标权保护时,必须证明该外观设计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第二含义,可以向消费者指示商品的来源。由于绝大多数外观设计不具有内在识别性,在外观设计的商标权保护上,证明有关的外观设计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第二含义,就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第二含义是外观设计能否获得商标权保护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商标法规定,商标由文字、图形或其结合构成。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商标的构成上缺少了"形状"的要素。这样,中国商标法只保护平面的商标,排除了对于立体商标的保护。与此相应,在外观设计的商标权保护上,如果所涉及的是具有识别性或第二含义的平面外观设计,其所有人就可以寻求商标注册并获得商标法的保护。如果所涉及的是立体的外观设计,即使该外观设计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或获得了第二含义,其所有人也不能申请商标注册和获得商标法的保护。例如,当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以其独特的包装瓶在中国申请商标注册时,即遭到了驳回,因为中国商标法不保护立体商标。这与美国商标法既保护具有识别性或第二含义的平面外观设计,又保护具有识别性或第二含义的立体外观设计形成鲜明对比。显然,中国商标法的这种保护状况不利于对相关权利人的保护,与发达国家的商标保护实践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应当予以改变。

受商标法保护的外观设计还必须是非功能性的。在这一点上,商标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和版权一样,都排除了对于产品或实用品内在功能和实用性特征的保护。如果一件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功能性的,即使它具有识别性或获得了第二含义,也不能获得商标权的保护。在美国1961年的"戴斯特"一案中,申请人就一种长菱形的洗煤台面申请商标注册,被专利商标局驳回。申请人不服,又向法院。法院则裁定说,尽管长菱形的洗煤台面在商业中被认为是属于申请者的,但它是功能性的,因而是不能获得商标注册的。

我国也有这样的事例。90年代初期,全国冰箱企业均采用冷冻室上置、冷藏下置,并将温度控制设置于箱外的冰箱。将冷藏室上置、冷冻室下置,是考虑到冷藏室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冷冻室,下置的冷藏室会使用户经常弯腰取物;将温度控制设置于箱外,既方便了观察和调节温度,又增加了冰箱外观的美感[4]。显然,前者是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设计,后者是功能性和装饰性设计的合一,二者都不能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而且,即使是这两种设计在市场上获得了第二含义或可识别性,消费者能够将带有这两种设计的冰箱与海尔集团联系起来,也不能获得商标权保护。

在外观设计的商标权保护上,商标法排除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是有其依据的。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应当受到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根据世界各国的专利法,一件产品要想获得发明专利权,必须符合严格的实质性要件,如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等。而获得商标权保护的外观设计,只要满足第二含义或识别性的要求即可。二者的保护标准截然不同,不能相互置换。而且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也不同。一般说来,发明专利权的保护为申请之日起的20年。就商标权来说,只要有关的商标一直被使用,一直具有可识别性,甚至可以获得永久性保护。版权与发明专利权也有类似的情况。版权只保护实用品外观设计的艺术性方面,不保护实用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特征。艺术性的标准与"三性"的标准也不能相互置换。同时版权的保护期限一般为作者的有生之年加50年,远远长于发明专利权20年。因此,如果对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特征提供商标权或版权的保护,必然会以商标权或版权的标准取明专利权的标准,必然以商标权或版权的保护取明专利权的保护期,从而对一些不应受到保护的技术因素予以保护,甚至造成对某些技术因素的长期垄断,阻碍技术的发明与进步。

四、外观设计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我国,具有识别性的立体外观设计虽然得不到商标法的保护,但可以得到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根据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5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相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知名商品的行为,属于法律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的"商品装潢"即含有商品(产品)外观设计的内容,包括平面的和立体的外观设计。对此可以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1995年7月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了《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其中第3条说:"本规定所称装横,是指为识别与美化商品而在商品或其包装上附加的文字、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在商品上附加图案、色彩及其排列组合,应当包括平面的和立体的产品(商品)外观设计。这样,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外观设计,只要具有可识别性,就可以获得反不正当竞争的保护。

美国也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具有识别性的外观设计。美国联邦商标法的第43条第1款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条款,包括禁止商品或服务的虚假来源和虚假表示,也包括禁止虚假广告宣传。从字面上看,第43条第1款所列出的保护对象虽然有"在商业中使用的文字、术语、姓氏、符号、设计,或以上之组合",但没有明确列出产品的外观设计。然而,从1976年第八巡回法院的"卡车"一案开始,联邦商标法第43条第1款就被解释为也保护商品外观(TradeDress)。在一开始,商品外观还只是指产品的包装,但随后不久即被解释为也包括产品的外形和装饰。

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外观设计,必须是具有识别性和第二含义的外观设计,即能够向消费者指示商品的来源。按照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第5条,法律所保护的是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包括外观设计),禁止的是他人使用与知名商品的外观设计相同或近似的外观设计,这说明,受保护的外观设计是具有识别性的外观设计。否则,他人就不会去模仿。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第3条也说:"本规定所称特有,是指商品名称、包装、装潢非为相关商品所通用,并具显著的区别性特征。"这也表明,受保护的外观设计必须具有显著的区别性特征。

按照美国的有关司法判例,受联邦商标法第43条第1款保护的商品外观(包括外观设计)也必须或具有内在的识别性,或在市场上获得了第二含义。关于商品外观的内在识别性,在1987年的"布朗斯维克"一案中,第十巡回法院说:"虽然有些巡回法院要求产品具有第二含义,……但其他巡回法院已经裁定,如果商品外观本身具有内在的识别性,就没有必要说明第二含义。"关于第二含义,在1991年的"皮革公司"一案中,第二巡回法院说:"为了在主张商品外观的诉讼中取胜,原告必须表明,该产品的外表已经获得了''''第二含义'''',即消费者大众能立即将该产品与其制造商联系起来,而且购买者可能将仿造品与原产品混淆。"具有第二含义的外观设计,即使没有申请商标注册,也可以作为一件未注册商标,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在"斯伯茨可"一案中,第二巡回法院说:"一件产品的''''商品外观'''',只要它是非功能性的,并且已经在市场上获得了第二含义,使产品与其生产者联系起来,就可以作为一件未注册商标,受到联邦商标法第43条第1款的保护。"

在对于有识别性和第二含义的外观设计的保护上,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依据商标法,有关外观设计的权利通过注册就可以确立。如果权利人发现他人侵权,就可以依据已确立的权利,在提起侵权诉讼之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发出侵权警告、与侵权人达成和解等。而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外观设计的权利只能在侵权诉讼中才能确立。在中国,还包括侵权的行政查处。这样,无论是在行政查处中,还是在法院审理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权利是否存在。在此之前,权利人的权利是不明确的,他不能以权利已经存在为前提,向侵权人发出警告或采取其他措施。

五、外观设计与商品包装

在涉及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时,还有必要澄清外观设计与商品包装的区别。在我国,一些人往往将商品包装与外观设计混同起来,甚至认为商品包装也属于外观设计的范畴,这是完全错误的。

先看外观设计。根据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条,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做出的"新设计。由此看来,外观设计是就产品的外表所做出的设计,本身就是产品的一个构成部分。美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也说明,外观设计是就产品的外表所做出的设计。

而商品包装则是指包装商品的袋子、罐子、盒子、箱子和瓶子等等,其目的是方便商品的运输和销售。显然,商品包装只是包装商品的工具,不是商品的构成部分,也没有固定于商品之上。商品包装不是商品(或产品)的外观设计。

关于商品包装和外观设计的不同,可以举一些事例予以说明。1960年4月,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将可口可乐饮料瓶的外形作为商标予以注册。在我国,许多人误以为这是以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为商标。然而,美国的有关论著却明白无误地指出,这是以商品的包装注册为商标。其实,仔细一想就会明白,这里的商品是饮料而不是瓶子,瓶子仅仅是商品的包装,而不可能是就饮料(产品)作出的外观设计。我国也有类似的事例。比如,装有六神丸的葫芦型小瓷瓶和装有茅台酒的瓷瓶,都是有识别性的包装瓶。但它们也仅仅是商品的包装,而不是六神丸或茅台酒的外观设计。

既然瓶子一类的东西是商品的包装,而不是产品(商品)的外观设计,那么,为什么《建立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分类的洛迦诺协定》中又有瓶子一类的东西呢?确实,在《洛迦诺协定》对工业品外观设计所作的31类划分中,其第9类是包装和容器。其中又包括9个小类,如瓶子类、储存罐类、盒子类和袋子类等。然而,这种分类是指,当包装瓶罐和包装盒等作为一种实用品生产时,又可以因其新颖和富有创造性的外形、图案、色彩而构成独特的外观。这里的包装和容器本身就是一类实用产品。《洛迦诺协定》第1条第3款说,国际分类应包括"一个按字线顺序配列的,体现了工业外观设计的商品的目录。"这表明,协定所确立的31类物品,都是商品或实用品,是有关的外观设计的载体。"洛迦诺国际分类表"第9类的标题是"用于运输或销售商品的包装和容器",也说明其中所列举的包装和容器都是实用品,即它们是用来运输或销售商品的。

说明商品包装与外观设计的不同,不仅有利于阐明我国专利法的保护对象,也有利于阐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对象。在专利的申请、授权和纠纷处理中,首先应当明确所面对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还是商品的包装。如果所面对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则应当适用专利法及其有关法规;如果所面对的是商品的包装,并且是有识别性的商品包装,则应当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其有关法规。这样,在涉及包装物和瓶罐一类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时,有关的审查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申请案中的外观设计,还必须注意它们本身是产品还是其他商品的包装。如果有关的包装物和瓶罐是一种独特的产品,就可以在考虑其他要件的前提下,授予外观设计专利。如果有关的包装物和瓶罐只是其他商品的包装,本身不是一种商品,则不应当授予外观设计专利,而应由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这样,既可以明确外观设计专利所保护的对象,也可以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对象,从而改变目前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授权中包装类过多的状况。

【参考文献】

[1]InReHruby,153U.S.P.Q.61(CCPA1967).

[2]DonaldChisumandMichaelJaclbs.UnderstandingIntel-lectualPropertyLaw,MarthewBender,1992.

[3]Mazerv.Stein,347U.S.201,100U.S.P.Q.325(1954).

[4]马东晓.工业设计及其专利保护的几个问题,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编,外观设计专利保护98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1989.

产品外观设计篇8

【关键词】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三要素;四个条件

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前述条款是对可获得专利保护的外观设计的一般性定义,由此可得出外观设计的三要素――形状、图案和色彩,同时还明确了保护客体应满足的四个条件――产品、美感、适于工业应用和新设计,下文中笔者将对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作出详细的分类解析。

一、三要素

作为外观设计产品,其三要素应当是稳定的,不能处于一种非常态或不可预知的变化状态下进行保护。故而,下述情况不能作为外观设计保护的客体。

首先,因其包含有气体、液体及粉末状等无固定形状的物质而导致其形状、图案、色彩不固定的产品。由于内含物质的不固定性,使该产品没有固定状态,不能作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客体。

其次,要求保护的外观设计不是产品本身常规的形态,例如手帕扎成动物形态的外观设计。手帕作为外观设计产品,其处于动物形态下是一种非常规状态,是可变的,故不能以此来进行外观设计申请。

再次,产品通电后显示的图案。例如,电子表表盘显示的图案、手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图案、软件界面等。由于通电后显示的图案会由于产品断电、通电状态的改变而消失或改变,其不具有一个稳定的状态,不能作为外观设计保护客体。

二、产品

2010年《专利审查指南》第一部分第三章第7.1节规定,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其载体应当是产品。

产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生产出来的物品。基于产品的定义,以下内容将被排除在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之外。

1、自然物不是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等,也不能认为是人类自行“生产出来的物品”,不符合产品定义,故均被排除在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之外。2、产品的不能分割或者不能单独出售且不能单独使用的局部设计,例如袜跟、帽檐、杯把、棋子等,由于其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不能作为外观设计保护客体。3、由多个不同特定形状或者图案的构件组成的产品,如果构件本身不能单独出售且不能单独使用,则该构件不属于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客体。例如,一组由不同形状的插接块组成的拼图玩具,只有将所有插接块共同作为一项外观设计申请时,才属于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客体。4、纯属美术、书法、摄影范畴的作品,例如一幅山水画作,由于该类作品属于艺术创作,其价值在于画面、线条传达的信息,不属于实物产品的创作范畴,不能作为外观设计保护客体。此外,纯属美术范畴的作品还包括以纯属美术范畴的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为基础通过临摹、印刷等方式制作而成的产品,例如主要以山水画作为设计主体而成的装饰贴画,虽然将美术作品附于产品贴画上,仍不能作为外观设计的保护客体。5、文字和数字的字音、字义,例如一首歌曲旋律。外观设计保护的是可触及的实物产品,而字音字义属于抽象思维范畴,不是外观设计保护客体。

三、美感

美感,是指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通常认为,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因人而异,不易评价。而外观设计专利中,“富有美感”一词的主要作用在于判断是否属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客体,应当关注的是产品外观给人的视觉感受,而不是该产品的功能特性或者技术效果,这也是外观设计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之间的本质区别,外观设计是关于产品外表的装饰性或艺术性的设计,是从产品美感的角度出发的。基于前述对美感的解析,首先,不能作用于视觉或者肉眼难以确定,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才能分辨其形状、图案、色彩的物品,例如,其图案是在紫外灯照射下才能显现的产品,由于该类产品的美感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显现,不能作为外观设计保护的客体。其次,标准零件,其形状设计必须基于其特定作用、使用方式,例如紧固件主要的形状特征是基于产品装配参数、性能参数而进行的设计,并非是对装饰性或美感方面的考虑,也将被排除在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之外。

四、适于工业应用

适于产业应用,也就是能够为生产经营目的而制造,如果产品的形状或图案不能用工业的方法复制出来,或者不能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就不是我国专利法意义上的外观设计。首先,取决于特定地理条件、不能重复再现的固定建筑物、桥梁等。例如,包括特定的山水在内的山水别墅,由于其生产必须在特定背景下才能实现,不能重复再现,不能作为外观设计保护客体。其次,不能重复生产的手工艺品,例如以树叶脉络为创作基准,进一步加工而成的手工艺品,由于自然界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该产品不能重复生产,也即不能适于工业应用,故被排除于外观设计保护客体之外。

五、新设计

新,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新设计自然是相对于已有的、现有的设计而言,应当是前所未有的。具体实践中存在下述情况不能授权。首先,以自然物原有形状、图案、色彩作为主体的设计,例如自然物仿真设计,具体如一个色彩、形状高度模仿苹果的装饰品,由于其是简单地以自然物形态进行再加工,不是新设计,不能授予外观专利权。其次,仅以在其产品所属领域内司空见惯的几何形状和图案构成的外观设计,例如纯白色常规长方形瓷砖,其与市场上已出售的产品并无异处,不属于新设计。值得强调的是,一般情况下,即使在现有设计上进行了改动,如果其改变是微小的,不足以对人们视觉效果产生影响,如将常规包装箱仅局部文字内容发生改变,仍不属于新设计,不能授予专利权。

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除了上述《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排除的外观设计保护客体,还应当注意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否明显属于《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项、是否明显不符合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三十三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等明显实质性缺陷,只有全部满足上述规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对象。

过去,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仅仅在于满足客观使用需求,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交,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开始向追求视觉享受等精神层面的满足,当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相同时,外观设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而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目的即是促进商品外观的改进,增强竞争能力,同时美化人民生活。相信在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得越来越好的今天,人们会对外观设计专利有着越来越深入并准确的认识,而外观设计专利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取得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2010[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Z].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Z].2010.

[4]新专利法详解(2008年第三次修改新专利法)[Z].2010.

上一篇:工学结合范文 下一篇:机械加工行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