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9 07:46:57

统计学案例教学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1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界,它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统计学》授课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得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Www.133229.cOm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学生为主角,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统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教色是讲解员,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但求质高,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如每逢年末,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北方经贸,2002,(2):116~117.

[2]胡嘉牧。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探究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4,(1):53~54.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2

关键词:认知结构;整体认识;欣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48

一、设计思路

在“概率与统计”这一课中,学习整体性认识统计和渗透统计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整体感受,以及利用实际问题来认识统计调查的整体过程和方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始终带着明确的目的、整体的思路、自然的思考去认知。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过程。

二、课堂实录

1. 视频引入――整体感受

师:请大家观看我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情况的新闻会片段,请注意片段中出现的数据: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初步核算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

师:片段中有许多数据,为了清楚了解,我已将它们做成一张表格

师:该发言人得出的第一季度经济情况是好,还是坏?他的依据是什么?

生:好,根据很多同比增长的数据。

师:这就说明了,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一些数据来了解世界的现状以及变化规律。这些数据这么重要,他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应该是调查后,统计得到的。

师:你真棒,已经具有统计的思想观念,请大家用掌声对她表示欣赏。(同学们掌声热烈,表情愉悦)由此引出所讲的内容。

2. 解决问题――整体认识

师:首先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我们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每年举办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4个“文化节”活动。如果班长想了解全班同学对这4个“文化节”的喜爱情况,然后在班级举办一些活动,你认为他该怎么做?

生1:可以找个时间在班里表决一下。

生2:可以用问卷调查统计。

师:大家的方法都对。实际上大家都是想得到数据,即收集数据。

那么,如何去收集数据呢?方法有很多,例如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问卷调查就是常用的方法。如果用问卷调查,我们先要做什么?

生:设计问卷。

师:怎么设计?问题是什么?选项是什么?

生:问题是:下面四个“文化节”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选项:A.科技节 B.体育节 C.读书节 D.艺术节 。

师:如果大家都将问卷写好交给课代表,他能直接看出情况吗?

生:不能,答案还没有整理,可用表格整理。

教师赞赏同学们的讨论能力、学习能力,并说明用计算机制做表格方便,出示:

教师介绍设计表格的横、列内容,以及用划记法记录数据。

师:刚才我们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针对这个问题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可以让大家直接举手。

教师按照他的方法现场得到表格:

师:如果要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你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条形图。

师:对,可以用条形图直观描述数据,如何画条形图呢?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画条形图的方法。并出示:

师:由图得出大家最不喜欢的“文化节”是什么?喜欢它的有几个人?你是怎么看出的?

生:大家最不喜欢的“文化节”是“科技节”,只有4人。我是先找到最矮的条形,它标示是4人,对应横轴是表示“科技节”。

师:正确,大家的思维都很有条理性。每个条形既要看它横轴表示什么,也要看它纵轴的高度表示的数值。在条形图中能看出各部分占总数的比例吗?

生:不能,可以用扇形图直观反应。

教师赞扬同学们反应真快。并出示:

师:你能根据扇形图得出大家喜欢“文化节”的情况吗?

生:由图可知,大家最喜欢体育节,喜欢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1.2%。

师:如果让大家自己画扇形图,你会怎么画?

师生共同探讨画图方法,并强调关键是计算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圆心角=360°×比例。

师:现在有两种统计图都可以直观描述数据,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生:相同点是都很直观,都能反应各部分的大小;不同点是条形图是反应具体的数值,扇形图是反应各部分占的百分比。

师:你的比较能力、概括能力好强啊!最后,你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建议班长在哪些“文化节”中多举办活动?

生1:我得出的结论是大家最喜欢“体育节”,所以建议班长在“体育节”中多举办活动。

生2:我建议学校取消“科技节”。

生3:不行,我建议改正“科技节”,让更多的人喜欢它。

师:大家说得都对,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都是根据数据的分析来决策的。回顾这次统计调查,经过了哪些步骤?

生:就是黑板上写的这些过程。

师:在这次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法叫全面调查。例如: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就是全面调查。

3. 巩固检测――发展能力

由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课后练习:1、2。

激趣应用:如果了解全班同学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唐僧(道德)、孙悟空(能力)、沙僧(规矩)、猪八戒(性格)的喜爱情况,来判断大家的价值取向。你会怎么做?

学生口头表述解决过程,完整地运用本节的内容。

4. 小结提升――形成结构

学生独立回答,教师边引导边出示课件反映主要知识框架:

三、体会与反思

1. 进行有效的整体性教学

学生在视频引入中有效地整体感受知识;从整体过程中学习局部知识,表现为学生对每一环节目的明确,从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过渡自然,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在知识应用中,学生条理清晰、知识提取流畅,充分说明了整体性教学的有效性。

2. 抓住内容的本质

统计调查的核心是“让数据说话”。本节课借助计算机统计数据和绘制统计图表,将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解统计的思想和从事统计的活动上来。

3. 培养学生的能力、渗透统计的观念

本节课通过问题的解决这一核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合作、交流用统计调查的途径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渗透了统计的思想观念。

4.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满足

本节课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热烈的掌声既将学生的思维充分地打开,也将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

5. 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不足之处

为了强调整体性设计,本节课的容量偏多,还有进一步推敲整合的空间。由于是公开课,过多重视课堂完善,个别环节不够开放,例如应用问题只是让学生口头分析讲述,没有实际实施。

参考文献:

[1] 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奠宙,李士,李 俊.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3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案例教学法;生物统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61-02

一、传统《生物统计学》教学方法效果不佳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作为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类各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1]。学习生物统计学的目的不是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数学原理,而是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试验设计、选择正确的方法分析试验结果以及解释分析结果。传统生物统计教学方法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统计学理论,课后学生做作业;因为教师可以控制课程的内容和进度,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但由于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听课,没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生物统计能力的提高[2]。同时,《生物统计学》中的概念抽象、相互联系、高度结构化,公式多而难记忆,思维方法特殊[3]。研究表明,运用传统方法讲授《生物统计学》,许多人学习了生物统计学的公式和原理,却不会应用《生物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能正确地描述数据[4]。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在课程结束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学生会忘记《生物统计学》课堂中学过的大部分知识,在实际问题面前一筹莫展。在有限的时间里,生物统计课教师只能讲授有限的、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实践中学生可能用到的数据分析方法在课堂中不可能全部讲授,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生物统计能力,能够正确运用课堂中没有讲授的生物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解决传统生物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案例法教学实践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学习过程能够与知识应用的过程结合在一起,则人们会在未来应用时更容易回想起学过的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强[5]。学生通过解决与生产实践相近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生物统计学》的重要性,增加学习欲望,通过认真学习,提高生物统计能力,形成正确的统计思维[6]。作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方法的一种,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cture)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案例,把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从2006年起,我们尝试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生物统计学》教学实践,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的设计与课堂组织。在案例教学法实践中,学生通过案例解决方案的学习,使他们知道哪些问题是生产实践感兴趣的,如何利用生物统计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案例设计是影响案例法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案例要紧密结合实践、生动有趣,才会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认为课程“有用”,值得认真学习。设计案例时,我们注意做到两点。第一,案例均来自对生产实践的科学研究结果,其知识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实践发现,有些研究结果的数据量过多,用于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因此,对数据量进行了删减。第二,因为课程是由一系列案例构成的,所以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组织案例,做到知识内容和案例之间前后关联。在案例教学中,有人认为,教师可以只向学生提供案例,由学生查找解决案例所需要的知识,并找出解答案例的方法,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做有两个假设,第一,根据问题,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新知识,第二,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需要学会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7]。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掌握了某领域的知识,可以做出正确判断,如果对某领域没有任何背景知识,或者理解错误,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8]。生物统计学的特点[3]决定了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统计学背景知识,才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由于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生物统计的初学者,还缺乏生物统计学的思维,而且课时数较少,如动物医学类《生物统计学》的课时只有32学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没有让学生自己查找解决案例的相关知识,而是在上课前就把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材料都交给每个学生。我们也试验了只交给大学生案例材料而让学生找出解决案例的方法,结果几乎没有发现有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案例的正确解决方案。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指导学生解决案例,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学习和思考的环境,使学生通过想、做和说学习《生物统计学》知识,引导学生弄清楚应该采用哪种统计方法分析问题,采用该方法原因是什么,以及有没有其它替代分析方法等。

2.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在生物统计学习过程中,应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解决案例过程的学习,真正实现通过实践学习《生物统计学》,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端正对学习生物统计学意义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学生成绩[9,10]。生物统计教学用软件好求易学易用,功能完备,SAS软件符合上述两点要求,而且SAS软件占统计市场的份额约为80%,使用人数较多,因此,我们选择SAS软件作为教学软件。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由于在案例教学法实践中应用了统计软件,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关注解决案例的过程而不是解决案例时具体的计算过程,一旦学生理解了案例的解决方案,解决具体案例所花费的时间很少,生物统计课后作业也不再是一个负担,从而使学生生物统计的兴趣大幅度提高。

3.教师的课堂指导与学生的主动性。研究表明,对于生物统计学的案例教学法,相对于其它课程,如果教师在问题讨论中给予学生较多的指导,有较高的教学热情,则教学效果较好;教师与学生有效的沟通,把解决案例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拓展学生对学生生物统计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激发学生解决案例的热情[3]。但是,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解答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解决案例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把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提高到40%,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则平时成绩加分。可能其它课程都是传统授课方法,个别学生上课前没有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案例以及教师提供的生物统计学背景知识材料,因此课堂中表现被动。因为一旦有其他学生清楚了案例解决方案,总希望有表现机会,所以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并对这些学生格外关注,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发言,使他们也有进步的机会。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个别同学不认真思考案例的解决方法,但为了增加平时成绩而主动发言,我们采取了对案例解答偏离正确方法的学生只加分、不表扬,而对给出正确案例解答方法的学生,加分的同时予以口头表扬,有效地抑制了这种风气。

三、案例法教学效果评估

我们利用课后作业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评估,既发现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也找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更正学生对知识的误解。要求学生作业写出解决案例的完整报告,内容包括解决案例的SAS程序,SAS运行结果,以及结果的解释等。在教授新内容之前,教师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总结,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学生。同样地,期末考试既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估,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解决案例的能力,考试内容有解决案例的相关《生物统计学》概念、SAS过程的语法及SAS运行结果的解读等。近年来,期末考试基本上杜绝了不及格现象,试卷成绩平均超过85分,说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对课程和学习效果较好。

以前本科大学生毕业前夕,《生物统计学》任课教师经常需要帮助学生处理毕业论文的数据资料,应用案例教学法后没有了这种现象。毕业论文审查中也没有发现论文中有统计分析方面的错误,而且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课堂中没有讲授的统计分析方法,说明大学生生物统计的应用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学生对教学的评估可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具体感受,2012年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中,认为“教师的教学使我理解和掌握了该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有收获”的学生占90.4%,“教学内容充实,安排合理,重点突出”的占92.9%,“教师授课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占93.6%,“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的占94.3%,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章元明.生物统计学在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高等农业教育.2000,(12):62-69.

[2]Boyle CR.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 to teaching biostatistics.Journal of Statistics Education.1999,7(1).Online:/publications/jse/secure/v7n1/boyle.cfm.

[3]Budé L,Imbos T,vd Wiel MWJ,Broers NJ,Berger MPF.The effect of directive tutor guidance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of statistics on students'perceptions and achievement.Higher Education 2009,57:(23)-36.

[4]Olsen CH.Review of the use of statistics in Infection and Immunity.Infection and Immunity.2003,(71):6689-6692.

[5]Dochy F,Segers M,Van den Bossche P,Gijbels D.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3,(13):533-568.

[6]Tiwari A,Lai P,So M,Yuen K.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lectur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Medical education.2006,(40):547-554.

[7]Dolmans DHJM,De Grave W,Wolfhagen IHAP,Van Der Vleuten CPM.Problem-based learning: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Medical education.2005,(39):732-741.

[8]Kirschner PA,Sweller J,Clark RE.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discovery,problem-based,experiential,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6,(41):75-86.

[9]Garfield J.How students learn statistics.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1995,(63):25-34.

[10]Corresponding SL,Lehtinen puter-suppor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domai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5,(49):297-324.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4

关键词:高职;统计学;案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03-02

一、前言

统计学作为高职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主要包含对数据的处理、分析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由于统计学数据比较繁杂,理论性比较强,而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又相对比较薄弱,就会让学生对学习统计学失去了热情和动力,很难将统计学的各类知识融会贯通,并最终应用到实践问题的解决中。在这一背景下,案例教学模式被提上了研究日程。

二、高职统计学的特点

1.结构繁杂,信息丰富。首先,统计学课程内容相比其他学科内容较抽象,且分类比较复杂。由于学生没有统计实践工作的经验,因此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统计学中的理论概念和含义,缺乏对该类知识的积累。其次,统计学主要是通过研究各种现象总体数量的关系,掌握其中的规律。对于统计学来说,每个原理的统计都有自身相应的现实材料,并将这些材料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在推导最小平方乘法计算公式时,需要借助偏微分的理论知识。虽然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只是熟练使用这类公式,对推导公式没有要求,但是也造成了学生对公式的不理解。在讲授每种指标时,一般都是通过公式教授的方法,很容易让学生将各种指标作为数学公式去学习,导致学生很难正确的理解每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再者统计学各章统计分析的方法不尽相同,每一种方法有着自身独特的分析过程和应用条件等。

2.实践性较强。统计学是根据定量来认识问题的对象,是用来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必要工具,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实践应用性较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管是企业、公司还是国民经济的管理、经营、决策以及科研等,都需要借助于统计学中的统计分析和数量分析,因此,统计学适用于各个领域。在现阶段的高职统计学教学中,更加关注其实践应用的成效。

3.专业性较强。在高职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该门课程的自身价值,就需要将统计学和专业性的学科融合。针对高职统计学教学的现状,其教学和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并没有很好的结合。由于各个专业统计的教学都采用同一练习、教材,而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内容做出细化,再加上没有重视结合实际的案例来讲述各个理论知识的背景、发展以及应用等方面,因此,就加大了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理解的难度。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高职统计学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到高职统计学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职统计学教学中,案例一般都取自与现实生活现象相关的问题中,比较典型、真实,可以让人们在分析研究中,把握其中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将统计学中抽象的概念、原理等形象具体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加深了理解能力,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好地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案例教学将统计学教学形象化,让学生在体验场景的同时,积极地参与其中,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所谓的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教学,即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价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实践、学习以及职业等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介绍,将学生指引到现实问题的探讨中,深入了解问题的内涵,并总结出重点数据资料;在对案例分析探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建立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将所分析的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提高了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知识的效率。因此,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并不是过度的复制性的教授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是更看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让统计学教学更具有活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实现学生主体价值,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案例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学生自编案例和教师精选案例两种形式。

1.学生自编的案例。学生通过自编案例,提高自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了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其自编案例的步骤为:首先,进行问卷设计,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到一个标准案例包含的内容和设计方法等;其次,进行调查问卷,通过切身体验选择相应的调查对象、方法等;最后,将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能够区别有效问卷和无效问卷的特性,并归纳出无效问卷给数据分析结果和质量带来的影响。学生自编的案例一般都是依照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编成的,目的是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就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将相关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运用在其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2.教师精选的案例。教师精选的案例主要是教师精选与统计学各章教学内容相联系的案例,通过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对关联的知识有一个直观、清晰的了解。例如,公式运用、数据归纳总结、数据结果分析以及相关软件使用等方面。对于精选的案例,教师必须要紧扣章节的内容,当一个案例可以直接贯通章节的前后时,可以将相关知识通过这一个案例串联起来,反之,则需要教师准备多个精选案例。教师精选的案例可以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获得,也可以由同事提供,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自编案例。

五、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原则

1.与统计学专业相融合。案例教学要注意与统计学专业相融合。教师应该明确各个专业的教学目的,划分教学的难点、重点,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最终目的,并结合各个专业的性质特点来精心地挑选案例。例如,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变异指标来实现对投资风险的考察等。

2.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案例教学模式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来组织、编排案例;针对知识的复杂性、专业性,将其变得更加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案例必须和实际教材相结合,一旦选取一些与教材不符的案例,就会使学生理解出现偏差,丧失了教学的目的。因此,选择有对性、科学性的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基础条件。

3.理论与实践形结合。高职统计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有效地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进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统计学案例教学中,对案例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将统计抽象的原理、概念等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要贴近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例如,选择一些关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案例,来讲解统计学中的抽样判断、方差等方面的知识。

六、案例教学模式应用注意事项

对于学生自编的案例,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指导,进而提高学生自编案例的质量和实用性。如果学生自编的案例,没有可行性,就会让学生失去努力的动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教师精编的案例要跟随时展的潮流,实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理想结合;教师在进行学生分组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混合分配,明确各个成员的任务,全面地掌握学生接收知识的水平,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执行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

积极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案例教学模式更加形象化、精美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实现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由于统计学公式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理论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加清楚地展示出公式具体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能力。因此,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

完善案例教学的考核体系。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应该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可以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平时的案例作业占总比例的30%,期末考核的成绩占总比例的70%,进而实现知识应用和案例分析共同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统计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要想实现统计学教学的目的,就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理论性、现实性以及与专业相融合的案例,将统计学中的原理、概念以及公式等具体化,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动力,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振,朱B,夏利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3,(21):148-149.

[2]张靖.案例引导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2010,(05):52-53.

[3]张兵.案例教学在统计学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07(11):183-184.

[4]马杰.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22):212.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统计学原理;教学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国内是1990年以后才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采用先分组讨论,再集中讨论的方式,此时的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员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教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

二、统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

随着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作为统计学专业和财经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统计学原理》成为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夯实数学基础,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统计数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统计学原理是统计学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概括、提炼,是各部门统计学(如:工业统计学、农业统计学、商业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等)和综合性统计学(如农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等)的共同基础。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统计学原理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的发展趋势,加强统计分析、统计推断和预测决策的内容。要求学生除了课堂听讲之外,应按照要求阅读一定的课外资料,提高学生的动手能、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又能够培养运用统计的基本分析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经济管理中的问题,更好地为经济管理服务。

三、采用案例教学于统计学原理的作用

结合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案例教学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案例的运用同时促使了学生很好地掌握理论,而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也锻炼了任课教师的各种能力,有助于教师的培养。在整个案例教学中涉及案例搜集、案例讨论以及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其中案例搜集阶段需要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得案例的选择是精当的。而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有掌握课堂的能力,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讨论方向,还要注意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最后总结提升阶段更要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思维延伸。

四、如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

对于统计学原理课程,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有些内容可能采用讲授法效果会更好一些,有些内容可能需要讲授法与案例法相结合,有些内容仅使用案例法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课程第一章绪论,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涵义,了解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理解统计学对象和特点,采用讲授法教学效果会更好,只是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例子的使用来形象的描述概念,便于学生理解。而对于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的教学,可以采用讲授、讨论与设计简单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便于学生理解统计调查的各种分类,掌握统计调查的主要组织形式、特点以及适用场合,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对于第五章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度量就比较适合采用讲授法与案例法相结合的方式,这个时候的案例选择仅仅是让学生从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相应指标结果中去分析问题,对于问题的处理还处于描述统计的范畴。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类的内容使用案例结合相关软件的方式来处理会特别适合。比如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需要学生了解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概念、特点,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掌握相关分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回归模型的拟合方法、对回归方程拟合精度的测定和评价的方法。对于相关的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案例,让他们来分析解决问题。特别的,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学生有相关的知识基础,结合目前教学实际,我们的课时有限,所以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操作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基础知识掌握。课前知识传递部分,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资源,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书籍、电子课件和教案、微视频教程、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等类型的素材。微视频的制作是资源准备中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将相关知识录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在此环节需要设置提问答疑功能,便于学生能及时的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2.分小组讨论案例。把班上学生分成小组,以此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给学生提供案例,学生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怎么处理案例中的问题。对于数据的处理自由选择自身熟悉的统计软件来分析。

3.课堂案例分析分享。课堂上教师安排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分享给大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并且从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寻找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进行点评。

4.总结提升,撰写分析报告。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每个小组同学回去整理自己的分析结果,形成研究报告。这个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完整处理问题的习惯,并系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案例分析具体到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根据类似案例进行:一家保险公司十分关心其总公司营业部加班的程度,决定认真调查一下现状。经过10周时间,收集了每周加班工作时间的数据和签发的新保单数目。那么案例分析就可以从画相关图,计算相关系数做起,经过相关系数检验,分析加班工作时间与签发的新保单数目之间是否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如果相关系数显著,然后可以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以及回归系数做显著性检验。检验通过后可以做回归预测。在教师点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中不同意见的分析,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和理解是否明确。进而还可以把问题扩展,如果加班工作时间与签发的新保单数目之间的相关系数检验不显著,又应该如何处理?

综上,在案例教学法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而也可以看出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既有有益的一面,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共同研讨可以实现教学相长;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得统计学原理课程知识变得生动具体、直观易学;对于整个教学效果来说,案例教学法能够集思广益,通过共同探讨问题调动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然而,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问题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一是案例的获取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二是要顺利的开展案例教学还需要教师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以及学生具有查找资料、总结分析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前沿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48-50.

[2]闫春,刘伟.浅谈统计学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团[J].科技信息,2010(5).

[3]李洁明,祈新娥.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406.

[4]庞学升.统计学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4(10):174.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6

首先,统计案例素材来自于石油院校的各院系的真实课题。整个解题过程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背景,完整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将统计教学培养和专业教学培养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将来就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案例分析是进行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辨析并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活动。以石油为背景的案例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作为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主体,还可以作为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课题,同时也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任何一个统计问题都需要论证和检验,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所选择的案例,结果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促使学生思考自己所做的结论是否具有可行性。

如果学生所得到的结论比预期的结果要好,就可以适当考虑统计模型的可行性及与原始结论的差异性。3案例教学分类依照案例性质可分为解题型、分析型。解题型是指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统计原则和具体方法而采用的教学案例,其特点是通过实例性习题、例题进行具体的计算,简单地体现出多元统计学中的原则、定义、原理和方法。分析型案例是指由教师提供背景和材料,并具有明确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研究问题存在的状况、条件以及问题的发展演变趋势,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依照案例内容多少可分为专题型和综合型。专题型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问题的某个方面的案例,也称专门型案例。综合型案例是对统计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或分析,涉及范围广泛,知识点含量多。综合型案例的特点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

2案例式教学法三个步骤

2.1提出问题。案例教学当中的案例必须具备真实性、可操作性、知识体现性这三个要素。真实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为将来处理实际问题做好有效的前期铺垫。可操作性是指案例应该有合适的解决办法,结果不能含糊,整个过程尽量思路清晰。知识体现性是充分考虑到我们的目的是教学,因此选择案例时候需要挑选能充分体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知识点的案例。

2.2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的主体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于陌生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案,作为教师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去讲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总结利弊,再借助统计软件向学生演示,讲解问题的整个过程。讲解的同时注重理论的渗透和方法的总结。

2.3实验操作。通过案例的演示,明确具体要求,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白己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并介绍在其他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以利于学生知识的升华。

3结论

传统的教学法虽然加入了统计软件的操作,却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角,从问题入手,带着思考去学习一项新的知识和技能。针对石油院校的特殊背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油田的海量数据为多元统计分析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大量的研究课题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教学案例。要将理论教学和研究课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实现多元统计分析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扎实的实践基础。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7

关键词: 应用数理统计 案例式教学法 启示

数理统计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科,目前已经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只要是涉及数据处理的,都能不同程度地发现数理统计方法的身影,如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金融、气象预报、地震预测等。具有十分强的理论抽象性,导致教学过程中需要面临很多问题。例如:课堂教学过于偏重演绎定理的逻辑过程,忽略其适用条件和理论背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过于追求理论推导的完整性与严谨性,忽视它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应用性,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应用数理统计》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拟真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遵循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环境中,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研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多维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中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源于哈佛工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是目前教学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案例式教学法一般分为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班级集中讨论和总结四个阶段。学生自行准备阶段主要是在接到教师所给的案例材料后,学生自行阅读案例材料,针对教师给的思考题,收集资料,认真思考,形成思路和解决方法。小组讨论阶段指各小组组织讨论,形成小组解决方案。集中讨论阶段是由各个小组推出陈述该小组对案例的思考和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展开辩论、讨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总结阶段可以是学生总结,加深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也可以是教师总结,明确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争论,对最后形成的解决方案进行中肯的、合理的评价。

案例教学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这是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区别的关键所在。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其中包含的问题应具有典型性和趣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类似的事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案例参与学习者带来启示。案例应具有综合性和抽象性,它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或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渠道的,案例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考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观点,以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将案例法应用于《应用数理统计》教学中

数理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抽样理论时,可以建立一个案例:在某个仓库中,面对不同年限、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器材,面临时间、人力、物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让学员思考:如何采用有效抽样方法获得有效的样本数据?通过这样一个具体案例,学生不仅能理解、掌握科学的抽样理论,而且能进一步比较各抽样方法的优劣,并将抽样方法自觉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1.案例的呈现

案例教学可以在课程学习前、学习中或学习后的任一个环节进行。案例被安排在学习新内容之前的目的是通过案例,推导出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一定感性认识。将案例安排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可以作为一个例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适用性。把案例安排在学习新内容之后,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的检验,更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文中提到的器材选取案例既可以放在学习抽样理论之前,又可以安排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抽样理论之后。当然,教师要对呈现出来的案例进行必要引入与讲解,引出需要学生关注、解决的问题,如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适用条件有何不同?针对本案例选用哪种抽样方法?

2.组织案例的讨论

在案例呈现出来之后,在组织讨论的形式上可以按照先小组讨论再全班集中讨论的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此时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当适时点拨。教师要让学生就案例体现出的知识点与问题进行讨论,容许并提倡学生另辟蹊径,积极思考,大胆表示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让学生激烈辩论。在实施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自己头脑中的诸多问题与想法自由表达,让学生的思想在自由讨论过程中碰撞、激发。

3.组织评价案例

案例评价是对案例讨论的总结。教师要诚心诚意地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促使学生养成大胆质疑和善于吸收他人知识的习惯。教师对刚才的讨论说出观点,指出刚才讨论的优缺点,对讨论进行补充与点拨,引导学生从刚才讨论中发现、总结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学习提供铺垫。对于与下次课内容联系紧密的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在“遗憾”中思考、学习、分析。

三、将案例法应用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启示

在应用数理统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造能力,但是案例式教学法只是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并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深入分析案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提倡案例教学,但不忽视理论教学,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学方法或思想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或思想。

参考文献:

[1]赵善庆.案例教学法浅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VOL6:66-67.

统计学案例教学篇8

摘 要 统计学基础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讨论了统计学基础在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作用,以案例教学法为例,研究了高职院校中统计学基础教学的应用实施建议。

关键词 统计学基础 高职院校 案例教学法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技能性、应用性的专业人才。统计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客观现象所带了丝事实反映的方法论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等特点。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财会、贸易、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也是当代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知识。近年来,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都对本院校的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期望发挥统计学基础课程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框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高职院校开设的统计学基础课程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可以进一步的深化课程的理论性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的实践应用性。

二、统计学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研究来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应用研究

就目前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于统计学基础这门课堂的教学过分的倚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这门课程的应用性问题探索。相对而言,高职学生学习的知识专业性更强,更倾向于实用化和实践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需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以此为工具,在采集到相关的数据后,能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反映事实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等。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的能力。

(二)忽略与相关学科联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小

统计学基础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它与概率等、线性代数等学科联系非常的紧密。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统计基础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课程多有交叉重复现象。

(三)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大多以全课堂教学为主。统计学基础这样的专业课也是进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显示不符合当前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课程本身而言,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教学案例具有以下特征:①案例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②案例要含有教育两难问题;③案例要蕴涵深刻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的理论、原则与原理;④案例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⑤案例的背景要清晰。

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案例教学甚至不能简单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设计的层面是多样、复杂的,如果教育观念还是固守于传统既定知识,培养一统人才上,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就显得多余了。

四、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注重案例开发的过程和方法。目前学校开发案例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全面系统的开发,即由学校行政做出总体部署,各学科的教师有计划地开发案例。另一种是零零星星的开发,即个别教师所进行的案例开发。如果学校的领导力量强,多数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高,可进行全面系统的案例开发。

以统计学基础的综合式案例的研制为例,一般须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统计学基础教学案例策划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统计学基础有关的教学理念,正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所授班级学生的情况。其次是提出这次执教的教学目标。第三,确定教学思路。第四,设计教学工具。二是案例展开阶段。中心任务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要切实贯彻“以学定教”原则,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鼓励和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去收集素质,采取基础数据。这项工作可以成立调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正确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三是案例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对于统计学基础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要求任课教师把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四是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撰写案例应一采取到的大量数据作为事实依据,经过起草、反复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诞生了。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提高了课程学习效果,还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展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马昊光.《统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7.9(2).

[2]高林,鲍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玉臣.职教教学改革的技术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01).

[4]宋文光.高职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教育与职业.2007(17).

[5]贺胜军.高职院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

上一篇:林业科技发展范文 下一篇:教师专业化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