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19 22:34:30

新医改方案

新医改方案篇1

亮点一:价格竞争机制

在《意见》里,提出了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定。关于这一点,据了解。国外很多国家都建有基本药物制度;而在我国,以前只有医保药物目录,却没提出过基本药物制度。所以,这一决定具有划时代意义。

关于基本药物的问题。在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由国家定点生产、集中配送。统一制定零售价。但在《意见》中改成了“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对于这样的改变,业内相关人士分析。这样做遵循了市场规律和价格竞争机制,是很大的进步,避免了“定点生产必然带来行政垄断”的弊端。关于价格竞争机制的引入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非营利性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其余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一是对仿制药品实行上市药品价格从低定价制度。

亮点二:多处体现了市场机制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牛正乾认为,在《意见》里,体现了多处“市场机制”。其中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他认为,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医保体系的管办分开。大家都在关注医疗机构的管办分开,却很少谈及医保的管办分开。而这次的新医改中,就体现出了“医保体系要管办分开”。从而使市场机制发挥强大的作用。

另外,在《意见》中还提及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并且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药品供应商、药品机构的谈判机制,发挥医保对医疗机构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等。以上举措说明在医疗服务领域充分引入了市场机制,让市场机制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亮点三:新医改的三个“第一”

牛正乾还认为,现在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和“征求意见稿”相比,修改达130多处。而且其中有几处内容意义重大。他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于会长曾经总结了新医改方案的三个“第一”。即:第一次如此明确、清晰地在十七大党代会报告中表达了医改;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首创性地就方案本身向全民征求意见;第三,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全民医保”。

关于“全民医保”。业内相关人士分析,这是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医保覆盖全民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为50%,并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另外,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亮点四:异地医保

《意见》第六条中提出,“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积极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关于异地医保涉及退休老人异地养老问题和农民工流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韩克庆指出:解决异地医保问题。更多的是依靠制度层面的衔接问题,同时也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将城乡居民、城镇和乡村统筹合一,就必须缩小城乡和地域之间的差距。

亮点五: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关于这一“破冰”之举。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可谓是盼之太久!这意味着我国医师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从而也将大大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将大大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供需矛盾。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某家医院的一名主任医师,为了在工作之余弥补收入的不足。在异地两天内连做了20小时的手术。这种“异地行医”的行为在《医师职业法》中是不允许的。其实在新医改方案推出之前。上述案例中涉及的医师异地行医行为虽然不合法,但在现实中却不胜枚举。而“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给了上述行为一个合法的定位,可以让医师光明正大地异地行医。

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表示,实施这样的“破冰”之举,可以将目前医生专门供职于一家医院的封闭式人才管理的现象彻底扭转。医生可以灵活多处执业,自己开诊所。这样不但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使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更方便了患者。其实。也相当于变相地落实了医师下乡,为基层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亮点六: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在《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改革基本原则,是新医改中的第六大亮点。“这就强化了政府的责任,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说。“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既要加大政府投入,还要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也就像《意见》中体现的那样,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和规范财务收支管理办法等。

要想让老百姓的权益真正得到维护,从新医改方案中真正得到实惠,贾康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调动积极性,充分落实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认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公共产品的制度,必然覆盖全民、公平享有,而且制度一旦确立,就是长期稳

定的。

另据有关人士分析说,坚持公益性,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主导作用,为全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医疗服务,是新医改的最重要突破。

亮点七: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

《意见》中指出,投资多元化,国家制订公立医院改制的指导性意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多种方式参与。包括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并且,2009年4月7日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里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要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业内相关人士分析。“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说明给予了民营医院国民待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亮点八:“以药补医”现象将退出历史舞台

“以药补医”是造成“看病难”和医患紧张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新的医改方案里明确提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药事服务费主要用于补偿其向患者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与销售药品的金额不直接挂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晖说,对于患者来说,虽然增加了几元钱的药事服务费支出,但却大大减轻了医院以往多开药、开高价药带来的负担。而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使其真正反映医疗服务成本。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就是说,通过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解决“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购销之间的利益关系。关于这一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认为:公立医院作为政府职能的载体,应当追求政府的社会公益性目标,但完善补偿机制是实现公益性的根本保证。要根本扭转“以药补医”的机制,就要落实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增设药事服务费、适当调整部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财政投入和改革社会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等多种措施。使医疗服务能够得到合理补偿。如果没有合理的补偿机制,只是让公立医院通过自身经营,用药品加成收入和检查收入对患者的诊疗费用进行补贴,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亮点九:公立医院的法人化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举目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新医改方案在其“指导思想”这一部分重申了“四分开”原则,即“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的“管办分开”,一方面能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硬起来。他说,要实现管办分开,推进公立医院的法人化势在必行,这很重要。

新医改方案第九条中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顾昕认为。这就是医院与行政脱钩,也就是公立医疗机构与行政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从此以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不再拥有行政级别,只有专科与综合、规模的大与小、名气的大与小等区分。

顾昕说,医院在与行政脱钩后。医院理事会(或医院管理委员会)是法人治理的核心,由医院的所有重要利益相关者代表(包括投资方、医护人员、消费者或社区代表等)组成,而政府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投资方。是理事会中的一员。医院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院长,由理事会选聘并且向理事会负责。医院管理者的身份就从干部变成了职业经理人。那么他就会真正关心其管理的机构在竞争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自然就不会操心其行政级别了。这样一来,对广大的医护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来说,医院法人化也可以让他们高收入合法化。在法人化体制中,医护人员(尤其是医生诚为自由职业者:一旦受聘,他们便成为医院的全职或兼职员工:兼职者自然可以多点执业。

顾昕还强调说,对于“引入了社会资本后,是否还能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种让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其实是没必要的。因为,任何一家医院如果故意想“宰”患者,医保机构就完全可以取消其定点资格。

他说,根据国际经验和国内近年的探索,管办分开有多种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在卫生部门内或外设立专门监管公立医院的机构。从行政职能上分开;也有“社会办医,政府管医”,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等。

亮点十: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从今年开始,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同时,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等服务。

业内相关人士分析。“均等化”意味着每个人,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收入水平等,都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中国面临着双重疾病负担。一是传统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二是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同时。慢性病威胁越来越大,慢性病治疗占卫生总资源80%,如不进行早期干预,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将难以想象。

医改回眸

2003年

非典型性肺炎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环节,学术界开始反思1997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5年

从2005年开始,我国新医改可称得上是“漫漫征程”。

这一年成为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起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看病难、看病贵”从此成为社会焦点议题。

2006年9月

国务院成立由10余个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和卫生部部长任双组长,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

2007年1月

由卫生部主导制定的医改新方案披露,强调政府主导。该方案引发激烈争议。随后,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6家海内外研究机构独立制定方案。

2007年5月底

8个独立医改方案接受医改协调小组及国内外专家评议。

2007年9月

国家发改委宣布,最新医改方案已形成。并上报国务院。

2007年12月

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确立公共医疗公益性,逐步取消“以药补医”。

2008年2月

国务院决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50%以上城市。

2008年6月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扩容和“新农合”全覆盖,使得新医改的进程大大提速。

2008年10月14日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出炉,共收到反馈意见3.5万余条。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医改总体目标: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009年1月2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9年4月6日

新医改方案篇2

・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3年内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国务院总理1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部署,去年9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各方面积极反响。有关部门认真吸纳各方面的建议,对《意见》作了修改完善,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明确了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新医改方案篇3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法

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档案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内容,主要是记载医院发展历程的历史资料,是医院在一系列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资料文件,主要是工作记录、文件、图表、音频和影像资料等不同载体的档案。医院档案管理作为一项特殊工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管理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特性。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右皆焊飨罟芾砉ぷ鞯目展,为医院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由此看来,加强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改进方法研究是尤为必要的,有助于为后续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医院的建设发展,是医院各项经营活动的资料记载。档案形式主要包括书面、影音和电子数据等形式,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但是就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整体成效不高,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单一、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发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包括医疗档案管理和后勤档案管理两种,其中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涵盖医院日常医疗服务中的工作情况,后勤档案管理工作则是针对医院建设和发展、内部人员管理、环境建设、水电管理、设备运行和卫生清洁等众多内容,其管理成效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的今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开始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尤其是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是否可以高效开展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持续发展。医院的长远运行和发展与档案管理工作之间联系较为密切,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医院长远发展。

二、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

(一)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体制。医院在经营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有序开展,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领导干部认知水平偏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不高,导致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此,医院应该结合新医改实际要求,深入分析医院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为医院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二)医疗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创新。医院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其核心关键在于医疗服务,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医疗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就需要医院领导干部能够提升档案管理重视程度,加强档案管理部门和医院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医院的动态情况,全面、准确地记录医院各项经营管理内容,尤其是针对医疗事故和突发状况的记录,便于后续医疗服务改进参考。对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卫生管理体制。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卫生监督机制等众多内容,要紧紧迎合改革需要,及时有效地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促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

(三)创新档案管理方法。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期医院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包括在建筑设计、招投标和装修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成效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建设发展。诸如,在医院后勤档案管理中,对医院建筑工程规划的相关文件内容管理,需要根据实际管理工作要求保管,避免资料丢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医院需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特性,提高后勤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建立管理系统,整合医院电子资源优势,促使档案管理资料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提供可靠的保障,促使后续医院管理活动有序开展。

(四)后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改进。医院后勤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广,同时也是医院运行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医院领导干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后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为医院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背景下,医院领导干部应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辅助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杜青.基于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探究[J]. 陕西档案,2016,31(05):35-36.

[2]赵丽佳.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探析[J].中国培训,2016,21(06):174.

新医改方案篇4

2007年6月29日,中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陈竺为卫生部部长。这名由“赤脚医生”成长起来的医学专家而今又肩负起卫生部部长的重任,人们在期待他为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变革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迟迟不肯露面的新医改方案,这也是陈竺履职后面临的第一项任务,他又将以怎样的思路首手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利国利民的新医改方案呢?我们将从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之前对医改的建言献策中探询他对新医改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从赤脚医生到医学专家

陈竺生于1953年,江苏镇江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他的父母均为内分泌专家。1970年,16岁的陈竺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在江西省信丰县、横峰县当了5年知青,期间,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并因为表现突出被推荐到上饶地区卫生学校念书。

1978年,中专生陈竺在6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专业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成为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教授的研究生弟子。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校工作3年,后由前辈推荐,作为首批赴法担任外籍住院医生人选,到巴黎圣・路易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攻读血液学研究所肿瘤发病基础专业博士学位,后做博士后研究。

1989年,陈竺毅然放弃了法国先进的研究条件和导师的挽留选择回国工作,他说自己有这样的成绩是祖国给予的,所以要让科研成果诞生在自己的国土上。

卓有成效的医学专家

1989年7月,陈竺到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作为临床基地的瑞金医院设备很简陋,根本不具备高水平的研究条件,但陈竺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一面坚持做实验,一面争取各方支持,筹建血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几年中他克服许多困难,成功阐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理。而后又与夫人陈赛娟(细胞遗传学博士)将砒霜成功引进白血病的治疗,给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带去福音。

1998年,陈竺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部级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领导展开了人类基因组DNA和cDNA的大规模测序,取得了多项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

朋友眼中的陈竺:为人严谨认真

陈竺能在学术上取得今天这样大的成绩主要靠勤奋,一本上千页的外文著作,他能从头读到尾,有时还会连着读好几遍。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具备发现问题的敏感和钻研问题的热情与执着。他曾说过,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想象他在科学技术上能真正产生重大的突破,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连好奇心都没有了。

作为博士生导师,陈竺对学生学术上提携,作风上则要求严格。在试验室里,他自己动手擦桌子,收拾试管、扫地、倒垃圾。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亲自做这些杂事?他说,我不认为院士就不该做这些事,在法国学习时,一位老师对我讲,每天早上用5分钟把自己的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你可以在这5分钟里考虑今天应做些什么事。

他经常对学生们说,一个乱七八糟的实验室里绝对出不了一流的研究成果。他要求每一个青年人都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退休干部:陈竺引人注目的“无党派人士”身份

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和有着五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陈老先生对此次由陈竺出任卫生部部长,最感到意外的是他的“无党派人士”身份。陈竺的任命打破了以往非共产党员不能担任政府各部门正职的束缚,不仅仅扩大了选拔高官的视野,还预示着在新的形势条件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形式将有比较大的改变,民主党派将在政治生活中扮演更多的角色。

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中共中央在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上做了不少工作,单就在干部的任用上也吸收了不少有能力的非党干部走上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副职领导岗位。今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任命万钢为科技部部长,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又任命陈竺为卫生部部长,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彻底改变了政府各部门正职必须由中共党员才能担任的规定。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出任部长以后,将会使更多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等社会各界的意愿反映到相关政策制定中,对完善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学者:他将把医改方案上升到科学的、可持续的高度

作为一名多年来潜心研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学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刘国恩表示,陈竺作为一名医学专家,具有多年的基层医务工作经验,这就决定了他对我国基础医疗情况的深刻了解,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准确地把握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状况。同时,他也是很优秀的学者,因此,我期待他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讨论、实施过程中更多地融进科学严谨的态度,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陈竺上任后直接面临着中国卫生体制前所未有的大改革,而任何一场改革,都是一种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在改变旧体制往新模式上转型的过程中,利益成本和机会分配都会重新调整。科学家参政,会减少短期利益的考虑和部门利益的考虑、情绪化的考虑,而增加科学的、长期的、可持续性的程度。

其实,我国每出台一个政策或实施一个措施,都应当进行科学的论证、试点,再找出更可行的、长期发展的方案,而不是出台一个基于短期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并不是最优的、不利于长期发展的措施。当前医改方案迟迟未出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部门间的利益分配很难达到共识,陈竺上任后,需要在民主程序上采取科学的手段、科学的作风,对可能要实施的不同方案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投入、产出、分析,制定出一个真正利国利民的可持续性方案,而不是一个短期内平衡各部门利益的方案。

百姓:新医改方案,一定要让老百姓病得起,看得起

对于陈竺出任卫生部部长,老百姓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他能够加快医疗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彻底扭转时下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病得起看不起的局面和趋势。

十几亿中国人拭目以待的新医改方案是陈竺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百姓期望“经他之手”出台的新医改方案能逐步摒弃各部门利益之争,做到一切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根本点,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卫生医疗服务。

另外,还期待他可以继续下大力度整顿和清理医疗领域的贪污腐化、收受回扣等不正之风,提升医疗领域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生命至上的医德医风,重塑医患和谐。

相关链接

陈竺的医改建言

关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陈竺曾经在不同场合对于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自己的观点。2003年SARS爆发后,陈竺和大多数专家强烈呼吁,要加大公共卫生研究及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消费者和提供者三方关系的新框架。

五个系统工程改革

他提出,中国在进行卫生体制改革时要先进行以下五个系统工程的改革,分别是个体医疗系统改革、群体公共卫生系统改革、卫生筹资系统改革、与健康相关产品的执法监督系统改革和医学技术进步的生命科研系统改革,这五个系统必须相互配合支持,缺一不可。其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好卫生工作,做好公共卫生执法监督,部分参与医疗、筹资和科研活动,他主张的医疗改革方向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

2007年6月16日,在石家庄举办的中国第一届生物产业大会上,陈竺表示:“未来20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必将大幅度增加。但这不应该只增加跨国公司的收入,而应该更多地对我们自己的产业形成强大的拉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问题上他肯定了古巴的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古巴生物技术领域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据公开报道,古巴将国家财政支出的20%用于医疗卫生事业。2004年,其公共卫生费用占国家预算总支出的10.3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

13亿人的健康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药解决,加强预防和保护环境是根本。

新医改方案篇5

当然,作为最为关注医改的行业主体,医药企业从去年开始就在不停的关注着来自国家相关部门针对这次医改的最新动态,希望可以从中解读出对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内容。从今年年初的西安国药会的政府论坛,到最近举办的医改趋势研讨,当医改草案的脉络逐渐清晰的时候,定位于不同渠道、不同市场、不同竞争方向的企业则从此次医改草案的药品市场扩容、第三终端新趋势、临床改革等方面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启示。特别是在2008年医药行业经受国际金融危机、产业巨变、市场疲软的大环境而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这样的积极信号则更牵动着众多企业的神经。

面对行业扩容企业未来如何发展?面对渠道变革企业如何实现销量提升?新的机遇和条件下如何实施更加高效的操作模式创新?等等一系列问题,不妨让我们从征求方案的几个关键词中,进行简单探寻!

启示一:渠道扩容方向明确

“医改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一制度将在10年内基本建成。其中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

【草案解读】--“全民覆盖”

这次医改方案中提出了一个“全面覆盖”的概念,将医保范围有效涵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普通农民的范畴,将国内90%以上的人口都有效涵盖,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药品使用对象扩大而极大提升了药品的销售规模。以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用药量和消费金额方面差距巨大,造成了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的市场空间巨大,引得医药企业纷纷在这两块区域进行竞争。而伴随着第三终端的崛起和此次医保范围的有效确立,广大的第三终端、乃至所谓的第四终端的市场份额都伴随着国家的扶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个巨大的提升。有些专家学者和企业预测广大基层市场的扩容规模会达到2000亿元左右,笔者则认为要远远大于这个规模。

特别是此次医改草案中关于“医保”、“农保”制度的明确,则很清楚的将此次渠道的扩容方向给众多的医药企业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说明。如何抓住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需要所有的医药企业慎重思考。或许,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机遇也是市场一个整合和提升的阶段。及时研究有效扩容部分的消费习惯和药品使用习惯,选择性价比高的药品导入市场,提前实施在相关终端以品牌塑造和口碑传播为核心的营销策略,积极有效调配企业资源建立渠道战略规划等等措施,拿到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才是目前要落实的核心工作。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当终端商和渠道商在积极寻在医保和农保品种应对行业发展大趋势的时候,我们的大多数医药企业却显得格外的“大度”:对涉及医保和农保的品种界定不清楚,如何操作这两类品种在整个企业经营中的方向和地位定位不不明确,这两类品种的市场操作渠道选择和策略上更没有合理规划等等,只在观望和小心翼翼的探索。

当然,这需要政府进一步明确医保品种和农保品种在我国医疗用药体系中的作用,并给出较为明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更多的还需要企业自身来积极完善相关产品的进入增补目录的工作,加强针对即将开启的医保和农保的巨大市场的前期准备,做好渠道经销商对于医保和农保产品在价格、包装、渠道政策扶持、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不同需求的调研。未雨绸缪,方能决胜市场!

启示二:第三终端市场的新趋势

“健全基层医卫服务体系: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

【草案解读】--“倾向基层”

此次医改将国家的财力重点投放到基层市场,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门诊、个体诊所等第三终端市场,从而让经过前几年爆炒而略显冷清的第三终端市场重新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其实,从近几年医药企业在第三终端市场的操作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企业往往在市场经营上没有一个长远而精细的打算。前几年以辅仁药业、修正药业、石药等知名企业率先打出开发第三终端市场的旗帜后,一大批国内企业纷纷跟进,用“人海战术+高投入+会议营销”等模式操作市场,虽然在前期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随着竞争手段和操作模式同质化的加重,最终导致的是企业投入和产出的严重失衡。于是,大批企业溃败于这块被业内称之为“蓝海”的潜力区域。同时,由于过度开发和不成熟的市场操作手段,极大的助长了第三终端市场主导者(指的是乡镇卫生院、社区门诊等药品采购负责人)的畸形心理滋生,不好好请吃饭、不送真正让他们心动的大礼礼就根本无法打动他们参会订货,给本不成熟的第三终端市场操作加大了难度,不创新不变革就无路可走。

但是,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国内企业医药企业打算退出被其视之为鸡肋的第三终端市场的时候,以做事严谨、规划细致而闻名的医药行业的国际巨头(如辉瑞制药和西安杨森等)却在有条不紊的挺进这块市场。而从操作手段上来看,这些有备而来的强势企业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会议营销+吃喝送礼”的第三终端传统操作模式,采取“学术推广、事件营销、品牌推广”等手段,首选选择第三终端市场中的社区门诊发力,并不断将这种模式移植到有规模的乡镇卫生院等,有条不紊的在第三终端市场扩大着企业的影响效应和产品销量。

而国内在第三终端市场操作的强势企业,也在慢慢转变自己的第三终端操作策略,如辅仁药业集团今年年初推出的“红宝书计划”。其实质就是通过与地方卫生管理部门联合建立不良反应救援机制,设立不良反应基金而有效覆盖河南、山东等境内优势区域的第三终端卫生院和诊所。通过联合授牌、不良反应集中上报机制建立,申报不良反应乡镇监控站获得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基金等手段,将区域内的第三终端机构纳入企业的市场战略链条,逐渐扩大了其药品在第三终端的市场认可,提升了其产品在计划覆盖区域的市场空间。

由上面的案例不难看出,第三终端市场在此次医改方案的重点诉求下,市场规模和需求习惯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从以低价普药需求为主,转变到越来越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同时伴随着农村基层经济条件的持续改善,新特药的比重在第三终端市场的用药量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把握这样一个机遇再次确立国内医药企业在第三终端市场的领先地位,是考验企业市场操作能力的时候了。

启示三: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大考 “建立由中央政府确定的基本药品名录,退出药品集中招标体系,定点生产、直接配送、统一定价,并由政府扶持提高基本用药的报销比例。”

【草案解读】--“基本药品制”

这里面一个很显眼的说法“基本药品名录”。这些基本药品要定点生产,直接配送。这里面涵盖两大医药行业的主体: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所以,基本药品制度的出台,也将是对这两者的一次大考。

首选来说医药生产企业,特别基本药品名录所涉及到的普药生产企业。要想在占据较大的市场空间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要获得基本药品的生产、配送资格。然后,还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前期基本药品制试验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基本用药的统一标价,影响了临床市场获得高利润的需求,因而临床市场用量较小,基本药物在临床市场的销量只占到其全部销量的20%左右,与整个临床市场的巨大空间极不相符。而占到基本药物销量70%以上的OTC市场,其本身用药规模又很有限,这样无形中缩小了企业药品的销售空间。

因而,临床市场不能实现医药分家、灵活采购,基本用药很难提升在临床市场的销量,对医药生产企业反而是一个负面的影响!于是,问题就自然出现了。一方面是大批生气企业无法入围基本药品生产资格而遗憾不已;另一方面则是入围企业的基本药品销售空间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不能有效放大而闷闷不乐。这种“双输”的局面,对于生产企业的经营信心是一种极大考验!

其次,作为统一配送的商业流通企业。虽然这些基本用药的单位利润在国家统一定价之后有一定的空间,但是对于习惯了动辄用几个点费用的医药商业企业且有而言,基本药品较为透明的费用空间会对定点配送企业有多大的诱惑也是一个未知数。而其针对的临床、药店等配送对象究竟会有多大的药品需求空间,则对于以量取胜的商业企业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

所以,对基本药品的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来说,当机会和问题同时存在的时候,更多是考验企业如何协调、适应和提高的问题了。

启示四:临床市场或将洗牌

“改革公立医院的现有的以药补医模式,规范运行机制!”

【草案解读】--“医药分家”

这里的对公立医院的改革,主要是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逐步向医药分家方向转变,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从而解决医疗体系中的医患问题。这样一个医改方向,从政策层面肯定了要对我国目前医院临床的药品采购、使用的操作模式进行一个调整,临床市场必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一种趋势,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医药的“药房托管”模式。通过企业托管医院药房,企业自主药品采购大大降低了临床用药费用,同时企业在集中采购过程中也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虽然这种模式遭到了不少地方医院的反对,但是从最近南京医药全国市场扩张步伐的骤然加大,已经完成了对河南等市场进入的步伐来看,很明显的印证了这种模式的未来前景。而发生在不久前的国药控股河南九瑞,布局临床医药新模式“实施药品集中网上公开采购,然后集中配送”的战略,也印证了医药临床市场新时代的到来。

临床医药关系的变革,直接影响的就是医药临床模式的变革。在医院临床渠道也会进一步压缩以代金销售等手段为主的临床操作模式企业的生存空间,势必对临床的药品销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各种临床操作的模式就又一次浮现出来:阳光采购、全省统一配送、以及招标挂网、药房托管等等,所有的这些模式的最终目的在有效解决临床用药价格虚高的核心问题外,必将会对现有的临床市场进行一次洗牌。

对于被国外企业和国内强势企业长期占据、占到我国药品销售总额80%作业的临床市场,是不是会出现很多机会给后来想进入的企业呢?这是肯定的,关键是企业本身准备好了没有。否则,机会再怎么出来把握不好一切都是免谈!在各地纷纷试验新的临床模式的情况下,是需要企业完善自身在临床招投标、挂网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企业紧跟各地区临床药品的发展趋势,灵活有效的加大临床会议推广,采用积极有效的药品药品销售手段,才是应对临床市场变革的首选之道。当然,前提要根据国家针对医院改革的进度而定,政策导向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起着最直接的影响!

医改的草案出来了,尽管对于企业关心的一些核心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解析。但是,经过上面的一些解读我们还是看出了一些对企业经营而言的实质性利好。这些引导市场发展方向的启示性内容,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企业经营的不同渠道上,真正考验的是企业新时期下的渠道整合能力。

新医改方案篇6

有消息称,这个报告当是正在酝酿中的新医改方案的草本。

核心: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高强说,医疗体制方面的改革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是更要符合我国的国情,要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着眼于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着力于建设让群众能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中国特色”道路的主要支撑就是上述四大制度,其核心是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高强认为,这个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

虽然一些研究人员对该制度的可操作性仍有异议,但政府部门的决心似乎不可更改。高强说,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基本医疗投入“并不是天文数字”

此前,有学者测算后认为,基本医疗可能需要巨大的财政预算投入,在目前情况下几乎无法达到所需的额度。高强反驳了这样的说法。他表示,卫生部也进行了一个测算,结果“并不是天文数字”,它应该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也有人对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持不同意见,高强同样进行了反驳:如果这张网搭建起来,将减少人们发病的可能性,从而缓解当前大医院的沉重压力。

在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之外,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老百姓如果生了重病、大病到医院治疗,超出了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框架,就需要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来抵御经济风险。这也是“中国模式”的第二个重要内容。

据高强介绍,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农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医疗保险制度。

具体地讲,城市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乡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制度汇合在一起,将构成我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衔接,将构成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高强说。

药品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

不过,这个健康保障体系要想顺利运转,还必须配有药物制度的改革。高强提出,药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药品的生产、流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应该加强对药品生产、采购、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高强认为:“这是治理我国医药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不公平交易、商业贿赂严重等问题的一项根本制度。”

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订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

同时,要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

在老百姓怨气集中的医院管理方面,高强在报告中提出了“公立医院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目的是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为此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以及“医药分开”。

“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意在强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申明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即对医疗机构不分投资渠道和隶属关系,由属地政府明确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实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监管的机制。“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变医院“以药补医”的状况,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对公立医院要规范收支管理,控制盲目创收倾向。

新医改方案篇7

2008年,是一个跌宕起伏、喜忧参半的不平凡之年,奥运盛会为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而陆续发生的几场天灾人祸,也给所有的中国人不平静的内心割了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尤其是汶川地震和三鹿毒奶粉事件,在国人的心头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痕。在这样一个多事之年,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我们既感到震惊、彷徨,同时又充满着自信和希望;而面对着被三鹿毒奶粉戕害的婴孩,我们在感受愤慨、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失望与悲伤。面对孕妇难产而家属不签字,医务工作者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孕妇和婴儿的死亡,这一切一切的悲剧缘何而来?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旧有的医疗制度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宗旨,不符合尊重生命、并以生命为至高的原则?在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之后,政府在尽一切办法为抢救受害婴儿施政和施救,但这也仅仅是亡羊补牢的事后措施而已,真正保护那些还没有被伤害以及正在被伤害的儿童的办法,只能从重新立法开始,从建立完善、科学、以人为本的医疗制度开始。

在这个心情复杂而沉重的冬天,欣喜地获知新的医疗制度正在酝酿并即将出台,尤其是听到三鹿集团主要负责人和一些黑心奶商得到法律的严肃审评的消息,高兴中又有着沉重的心酸。假使我们的医疗制度健全,假使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能够把“以人为本”作为事业的指南,假使社会的相关职能部门及方方面面能把尊重人的生命和生存权作为第一位的,那将会遏制多少悲剧的发生?将会有多少本可以被抢救的生命得到救助、生命得以延续?假使我们的医疗制度要是早些强调以人为本,或许就不会出现三鹿毒奶粉事件,就不会反复的重演“肖志军事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家庭重演悲剧的人生。虽然此次医疗制度改革的基本指导原则没有太大的改变,具体内容上调整的力度也不大。譬如: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方面及其细则,等等,似乎都很原则,但我们还是期待着细则上人性化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这是医疗制度改革的宗旨,更是改革的本意,是与科学发展观所相符的。因此,尤其期望这次在医疗抢救制度上的修改,真的能够做到救死扶伤,使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肖志军事件”能够得到有效的、法律的遏制,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从口号变为现实,达到真实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我们期盼着新医改的出台,能够惠及百姓,能够补救漏洞,能够在保障人民的生命权方面有所完善,并带来医疗事业的春天。

新医改方案篇8

1 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的基本现状

医院档案里记录了医院的许多重要数据,包括医院日常工作治疗情况和各部分实践成果以及病患的病情数据分析,是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仅仅包含医院相关档案数据,记录着医院内部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各方面研究参数数据,还包括着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及医疗卫生环境等情况,这部分资料属于医院后勤档案。

就我国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而言,许多医院都忽视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相关工作管理人员也会忽略该项工作,许多医院甚至录用兼职档案员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这就使工作人员变动较大,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不能很好的接手,严重阻碍了医院的发展。除此之外,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甚至与之相关的能力素质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缺陷,从而导致部分管理工作人员无法正确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2]。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内部各项事业工作的开展,没有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2 医院开展档案管理改进工作的必然性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储存了医院各项工作数据,相关工作情况,以及研究治疗成果,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多种记载形式,包括书面记录、电子文档记录以及视频音频记录等,其形式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其相关数据能够更好地传播共享,更好地促进医院内部各管理工作的交流及探讨研究。由于当前我国许多医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使其在信息搜集整理工作方面的方式及设备比较陈旧,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此对相关档案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达不到该工作要求的标准,缺乏相应的理论学术知识,对史料研究、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医疗档案管理,二是后勤档案管理,并且其工作内容涉及方面较为广泛[3]。医疗档案主要记录了医院日常工作情况中的各方面数据,包括其实践研究成果及医院内部各项工作流程;后勤档案包括的方面更为广泛,涉及医院内部各方面大小工作内容情况数据。医院各工作顺利有效开展进行的前提,但是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新时代新要求不符合并且存在一定差距,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与流程,才能有效提升医院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水平。

3 新医改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

1.加强宣传力度,注重综合性人才培养

新医改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严格的新要求,因此,要增强医院内部各工作部门及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使各管理人员能够认识了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践,认真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保证工作的高效与准确,从而提升公司发展水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及能力也会影响该工作的运行效率及素质,因此,在招聘录用工作管理人员时,应提高该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要求,为避免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应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且熟悉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吃苦耐劳,能够适应繁杂单一的工作,将档案管理细心有序地进行整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配合各工作,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及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医院要制定相对应的奖惩监督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监督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各方面学习,以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2. 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由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范围较广,对各方面工作都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因此,要促进医院各部门、科室的交流与配合,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开展,及时收集更新各方面工作情况及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不断完善跟进工作进程,确保医院内部各方面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运行。要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化信息化相结合,就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数据进行高效采录整理,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只有不断对数据进行更新,才能及时了解工作进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于后勤档案数据的处理。只有及时更新数据档案,才能在医院后勤各方面进行维修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对后勤工作的后续建设进行有效跟进与监督。对后勤工作的重视,尤其是水电、食堂工作的安全问题以及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从而保证医院各部分工作的有效运转,在一个整体和谐的工作状态下促进医院工作的科学高效,安全顺利开展。

3.改善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卫生制度,是新医改的新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t疗服务水平。因此,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医院现有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档案数据更为准确,更为系统科学。与此同时,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各方面工作数据进行高效收集整理,提升工作质量。

4 结论

上一篇:期货市场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改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