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0 20:37:13

新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篇1

[关键词]医学模式;知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189-01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个人分散的医疗活动转变为社会分工协作进行的系统医学活动。全社会各部门都承担着保护健康的责任,而社会进步也受惠于人类健康的支持。尤其是现在,都市化的发展,生产和生活消费行为的进一步社会化,公共卫生和社会保健的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活动的全球化已使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跨越国界,成为全世界应该共同防范的问题。同样作为疾病和死亡本身,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以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为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的趋势,病因直接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经济生活条件相联系,公害、交通意外、禁药、自杀等广泛存在,疾病更多地与理和社会因素相关。同样,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对健康的主观需求也越来越高,积极要求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如延年益寿,增进感情,充分享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资源,讲究营养、衣着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心理。这些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命的基本要求,从而发展到人类心理和社会的高卫生需求。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种健康的需求,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即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要代表的现代医学模式呼之欲出。

这种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师在临床医学上应该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来了解病人的疾病和病史,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诊断,从而制定有效的综合诊疗方案。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治疗效果。这样,我们就能使临床医学逐步脱离孤立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的禁锢,改变过去只见病不见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治疾病而不治病人的严重偏向。

我们医务人员要适应新时代社会大众对医疗的需求,就必须抓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契机,全面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理解其基本内涵,并把这些观念和内涵付诸自己的医疗实践。毕竟对于我们来讲,已经习惯于用生物医学的思维来考虑医疗活动的内容。所以在这个含义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临床思维方式

医疗模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临床医疗思维的变革,表现在对疾病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的思维模式,把人类疾病禁锢于狭窄的生物学范畴,将“人”与“病”孤立起来,静止片面地分析,而应充分考虑到“人”是生活于社会环境中,而且是具有心理活动能力的“人”,把人置于生物、心理以及社会这一大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既要充分考虑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思维模式,形成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认识疾病。尤其是在医患沟通方面,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原则指导下,医疗服务的根本宗旨受到强化,它要求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把患者看做是一个整体的人,既要重视生理治疗,更要重视心理治疗。同时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做到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相互影响,以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所以,现代医疗服务的范围便扩展到了更宽阔的领域,从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不同层次来观察人体健康和疾病,运用综合的科学措施来防治疾病。

2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就是恢复了有关心理和社会学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因此,要想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首先需要对医学模式涉及的有关知识的了解,由于目前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内容,仍然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而对有关心理、社会学等有关知识涉足较少,因此,必须自觉地学习有关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和一些与医学关系密切的社会学的有关内容,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好地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体地应用于临床。我们知道,新时代的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科学、合理、完善,思维才能敏捷,知识的运用自如,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医学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要求医务人员具有的生物、心理、社会学知识立体交叉,纵横交错,刚好切合新医学模式,从而能在临床医疗中知识发生碰撞,触发火花和灵感,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思维效果,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实践能力。处于医学模式变更时期的医务人员受传统的影响,大多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知之甚少,从而使得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学知识体系的紧迫性。

3扩大对疾病的认识范围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这说明人的健康与疾病不能用单纯生物医学观点分析,而应该系统考察,整体分析,综合治疗。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健康新概念的核心是由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掌握健康,由治身病发展到注重治心病、治社会病。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工作繁重、风险多、压力大,人们烦恼丛生,旧烦恼刚消除新烦恼又产生,人们差不多都有大大小小的烦恼,许多疾病包括身病、心病、社会病大多由烦恼伴随而生。为什幺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烦恼反而越来越多?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人们与周围的环境、社会成员等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生活方式和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些生活中,人们会在必然或者不必然的情况下生体上发生各种病变和意外事故。

医学模式的改变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疾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和研究疾病的范围,克服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强调对疾病的研究,不仅要从生物医学方面进行研究,而且还需要在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研究,因此,在认识疾病时,应该扩大对疾病的认识范围,不仅要从生物医学方面进行认识,而且还要在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认识。事实上,目前已由许多危害人类健康及疾病都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心血管疾病、肿瘤、意外损伤、吸毒、性病等等,这些疾病的认识,如果单纯用生物医学的方法是不能全面认识这些疾病的,必须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看去待这些疾病,认识这些疾病。在这种形势下,医务人员就必须结合自己的生物心理社会学知识结构,与外界医学机构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人类世界的医学动态,新型疾病和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学习新的医学知识,紧跟世界医学新潮。

4完善治疗措施

医学模式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措施和手段,面对这一改变,我们在治疗疾病时,不能仅仅依靠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来治疗疾病,而且要充分考虑其它的治疗手段,如心理治疗,通过改变社会环境,预防疾病、控制疾病的发生,以完善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事实上这些方法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诞生,为临床医生治疗预防疾病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武器,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武器。在疾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注意生物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胜利社会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既要做出躯体疾病的诊断,又要注意心理社会的诊断,重视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在新型疾病的诊断上,更多的要采用新型诊疗仪器,摸索治疗方法。在诊疗的基础上,医院方面要重视康复治疗的重要地位,毕竟病人不能在医院里面呆上医生,最终还得回到社会中去继续他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康复治疗中要以恢复病人的社会自信和心理为主,尤其是对一些传染性疾病人和慢性病病人,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

新医学模式篇2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医学教学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学科[1]。向来较为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记忆,经过传统课堂教学后,学生仍难以理论联系实际。近年来,随着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兴起,使得课堂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如CBL、PBL、TBL等,更好得弥补传统授课式教学法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新型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介绍如下:

一、新型教学方法

(一)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研究发现,中医内科学采用PBL教学法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发言积极性更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

(二)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是以临床病例为基础,以小组讨论为形式,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CBL是PBL演变而来,在中医内科学的课堂上运用CBL教学法,通过引入典型病例,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提高教学效果[2]。

(三)TBL教学法

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3]。

二、新型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过程,由教师提供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学习完成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最后师生一起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完成作业等活动的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引入中医内科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加师生互动[4]。

(二)BOPPPS微格教学模型

BOPPPS微格教学模型起源于加拿大,是北美较为推崇的教学过程模型,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5]。研究发现,以BOPPPS微格教学模型授课后学生们的客观题目成绩、主观病案分析题目成绩、主观自我评估结果均优于以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提示引入BOPPPS微格教学模型能够显著提高中医内科临床学习效果[6]。

当然,组合应用上述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研究发现,予以LBL+CBL+TBL的综合教学法比单用LBL教学法更能提高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7]。

新医学模式篇3

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新形势下不断研究和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构建和实践创新人才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也是高校永恒的发展主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也寄予厚望。基础医学实验作为基础医学系列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它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1]。

1目前我国基础医学创新教育现状

当前,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已普遍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将创新教育思想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改革实践中,实验教学改革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发展速度最快。当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已从最初的机能实验教学改革试点,逐步辐射和推广到形态学、病原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对很多过细的专业课程进行了融合、重组,大大拓宽了基础平台课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打造了良好的平台。但总体来看,高等医学院校目前实施创新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很好地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条件,也未形成良好的学校创新文化,因此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尽人意,实施效果不明显,与国外同类院校培养的学生相比,我国的医学生仍普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

2困扰基础医学创新教育因素分析

2.1教育管理理念并未真正转变

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质疑求新的大学精神都离我们的校园主体文化相距甚远。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明显不足。缺乏从整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理论,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以学科为基础,各个学科之间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形成系统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方式上,时间不足,形式单一,医学生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缺乏以实验课、开放实验室和选修课为特点整体化培养方式。

2.2教师的主动创新意识不足

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最为直接,其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然而国内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确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理念。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师普遍缺乏开展创新教育的动力和成就感,因此在教学行为上往往惯性的秉持着传统的教育思想。此外,由于创新教育实践的保障体系中各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不明晰,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职责被淡化,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对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这种大工作量、高要求的教学活动更是避之不及。现在国内的大学,许多学术影响力大的教授远离本科生课堂已是众所周知的现象。更有甚者,有些教授的“知名”已成为“仅知其名”的代名词。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传统教育模式走过来的,许多专业教师来自医药学院或医护一线,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缺乏,主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但由于缺少经验和不敢逾越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尝试也只能浅尝即止。一些高校众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革新研究也往往成为教学改革大背景下的“无果之花”,既没有在同类院校中得到示范,似乎在研究者本校内也很难得到有效传承和推广。“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虽然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一直没有改变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理念衍生陈旧的教学模式,必然使得创新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

2.3医学生创新实践的主动意识不强烈

随着社会用人单位对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广大医学生已经意识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传统的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获得知识仍是我国大学生的首要学习目的,大多数学生对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动机缺乏,对被动的灌输式学习有较强的依赖,此外,就业及学历教育价值取向等压力,缺乏创新实践教育的有效评价,导致医学生对学会学习、创新思考的意识和观念薄弱。

3我校在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中的思路和实践

3.1确立创新性实验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学必须相应转变教学观念[2]。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实验教学工作,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不断进行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教务处组织各院系,根据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需要,通过多次的论证、广泛征求各方面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通过改革,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还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创新的自由环境,通过实验教学形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验内容由单一变为综合,由重复验证变为自主设计,再到个性化探索研究,最终实现强化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3]。

3.2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按照“差异发展,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我校已相继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和实验教学小班制,并根据学分制的要求改革实验室设置,按照资源共享,优化重组的原则,整合实验室,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组建隶属于学校的教学实体———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人体解剖学、医学形态学、机能学、生物学技术等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独立开展实验教学。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鉴于目前我国高校现行教育体制造成教师漠视自身道德职责,“为师”与“为学”背离比较普遍的现象,我校已开始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包括年终考核、职称评审与教学量、教改项目立项、教育教改论文挂钩,增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的资助力度,提升实验教学地位等措施,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验”的局面。#p#分页标题#e#

3.3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3.3.1改革目标实验教学体系的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构建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实验教学体系,要废弃以狭隘的医学专业教育为中心的课程设置[4],确保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既保持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延续性,又汲取以器官和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的合理成分,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5]。

3.3.2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为确保实验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我校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融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构建创新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主要对象,设计了形成“分离整合、协调一致”的改革思路[6]。“分离整合”是将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及实验内容按“系统为框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医学形态学”和“医学形态实验学”,“医学机能学”和“医学机能实验学”4门课程。整合原则遵循医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符合系统性、连贯性与科学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协调一致”是指保持各自的整体性、系统性,但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特点。课程群实施按照“正常形态→正常机能→异常形态→异常机能”的主线进行。该课程群运行周期为1学年,4门课程内容穿行,学科内容的讲授由融合前原教研室承担,如医学形态学中涉及正常形态的内容由组胚教研室完成,而异常形态部分则由病理学教研室承担。

3.3.3构建分层次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块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则很难获得。因此,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医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综合交叉、有机结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将过去的实验整合为基本技能训练、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个性化探索实验5个模块;通过基本训练、综合提高和创新发展3个阶段,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综合能力培养逐级提高的实验课程新体系。①基本技能训练,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必修实验内容,其内容分解在所涉及的相关课程,如机能、形态、生化、病原微生物、免疫、解剖等实验,主要完成基本技能包括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动物实验基本方法,常规组织病理学技术等的训练。②经典实验,即基础验证性实验。经典实验的内容是对已知实验结果、基本理论获得过程的重复性实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基所在。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③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临床案例提供信息数据,引导给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及实验原理、方法,启发学生获得实验结果、结论等。④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文献查阅、整理能力,协作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⑤个性化探索实验,即创新性实验。是由学生自主设计课题并且完成的实验,或是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对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或研究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融汇沟通的桥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目前,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开出率达98%,其中基础性实验为51%,综合性实验为30%,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19%。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规范实施、良好运行,医学机能实验学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5]。

3.3.4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基本进阶式、创新性、反馈式、基础结合临床等多种教学模式,改进和发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法,引入交互式教学和角色互换式教学[2]。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操作技能[7]。在教学方法上通过3个“渗透”,即:在知识教育上,由单科知识的传授向多学科知识传授的渗透;在素质教育上,由单一素质向培养综合素质的渗透;在能力培养上,由单纯学习知识的教育向增强创新精神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4种能力[8]。

3.3.5建设有创新特色的实验教材教材的创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根基,为建设既符合教学改革要求,又具有交叉融合及创新特色的实验教材,我们主编或参编了“医学机能实验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医学形态实验学”等一系列实验教材。这些教材在传承经典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重视学科前沿知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导向作用。

新医学模式篇4

关键词:医学特色;教学与管理;留学生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女士,她发表了《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在演讲中,她回顾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并表示学科交叉为研究发现成功提供了准备,文献启示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目前,中医药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并向各国郑重推荐。中医药以其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疗效以及追求自然、注重整体的医疗理念,吸引了众多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他们通过攻读学历教育或参加非学历教育等不同形式,学习和掌握正本清源、原汁原味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目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已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招收留学生人数之首,全国4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招收留学生的院校达25所。笔者所在的安徽中医药大学,从1994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先后接收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历、非学历留学生700余名,设有五年制本科课程,硕、博研究生课程以及长、短期进修课程。安徽素有“中医之乡”的美誉。北有当今中国四大药都之一、被誉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亳州,南有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源于古徽州地区(今黄山周边地带)的新安医学。我校秉承“北华佗,南新安”的医学传统,吸引了不少外国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建校 50 多年来,“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理念已经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研究探索一整套适合我校留学生的教学体制,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当前留学生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及当前留学生教育现状,对我校留学生教学与管理提出几点探索意见。

一、注重文化融通,彰显多元兼容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以“文、医、史、哲四位一体”为特征,学习中医学专业的留学生要多学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注重培养中医思维模式,这对理解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如阴阳、五行、藏象、精气神、整体观念等非常必要,对于留学生巩固中医信念,学习中医药的精髓非常重要。另外,我校还积极培养留学生对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认知、认同感。组织安排留学生参加学校及地方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以及徽文化修学等活动,丰富留学生课余生活,使他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二、重视经典教学,突出新安医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校的留学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将中医四大经典设为专业主干课,合理安排中医四大经典课程的学时,同时还根据安徽地域医学特色增设了徽文化概论、新安医学医论医话、新安医学医案选、新安医学方药学、新安医学内科学等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相关人文、理论及临床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加入新安医学的相关知识,使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以及新安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等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较完整的新安医学特色课程体系,突出了新安医学特色。

三、更新留学生管理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留学生管理应与国际接轨,实行“趋同”管理,而非完完全全、简简单单的“等同”。由于外国留学生具有文化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他们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这种文化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逐步朝着与中国学生相似的管理方式努力。学校对留学生要加强人文关怀,研究留学生来源地的文化,掌握每一位留学生的特点,尊重和关注他们。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也非常重要。

由于文化与地域的差异,留学生在住宿、饮食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近年来,学校一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提供国际化的后勤服务。学校为留学生新建了舒适安全的留学生宿舍,下一步将建设自助厨房,配备健身中心以及符合留学生公寓管理要求的公寓管理员,在留学生公寓设立留学生服务中心。留学生服务中心将涵盖住宿安排、心理辅导、生活咨询、旅游、签证等系列服务,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同时,提升校园国际化氛围,建设更多符合留学生习惯的文化、体育及娱乐设施。

四、探索适合校情的学生管理体制,落实分级分责管理,理顺协同管理机制

目前各个高校的留学生教学和管理体制主要分为外事部门兼管型、教学中心型、二级学院型和高等院校型。我校曾经的管理体制为外事部门兼管型,之后于2008年12月成立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在校领导的分管和校外办的指导下,负责留学生的招生、教学、实习、毕业、证件及生活服务管理等工作。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外办、出入境管理、安全、后勤等各个部门,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作为二级学院的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学校应强化其校级管理职能,理顺各职能部门和留学生所在学院的协同管理机制,落实分级分责管理职责,这样才能使我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得顺利、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得顺心。

中医显著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的认可。这无疑为发展中医对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留学生作为一种文化与学术的载体,是中医走向国际的重要桥梁之一,做好留学生教育工作,扩大招生规模,提高留学生层次,可以提升我校国际教育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屠呦呦.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N].中国中医药报,2015-12-9.

[2]柴可夫,钱俊文.新形势下中医药留学生的教育[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66-67.

[3]马良宵,牛欣,徐静,等.中医药来华留学生教育标准制定方法初探[J].中医教育,2009,28(4):61-63.

[4]王鹏,彭代银,王键,等.以传承创新新安医学为目标,构建基于自主招生的院校+师承教育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2):1125-1128.

[5] 黄文杰.中医药院校留学生管理工作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1):140-141.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留学生教育管理探讨”(项目编号:2013xjjy021)

新医学模式篇5

一、征服流感需注重主动抗病能力

为了征服流感,已有80个国家110个实验室加入了国际流感中心。全世界的科学家、医学家动用一切先进手段,取得了许多突破,为减少流感对人类的危害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时至今日,人类仍然陷入了永远滞后于流感病毒变异的“怪圈”中,其主要原因是:常规的防治流感的理念与措施,过多地注重了流感病毒的本身,而忽视了发挥人体自我保护和独立的主动抗病能力的作用。

二、防治流感的新思路

魏慧王强主任医师创立和倡导的防治流行性感冒的保健新法,是一种自然疗法,是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养生、预防、治疗与康复治疗)加主动(患者以导引运动为主的行为疗法,是患者自做的养生)相结合的新世纪医学模式的应用。新法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的健康理念和科学内涵。它简便实用、效果持久、安全可靠,如电吹风法、艾灸法、火罐法、盐包按摩法、导引运动法及按摩法等,可以作为完善常规防治方法的有效补充。

三、新世纪医学模式的内涵

新世纪医学模式从整体医学观点出发,涵盖了与人类流感、疾病、健康、美容、养生有关的因素,有利于促进人类健康与生命理念的转变。

(1)使防治流感,由有病治病型转为无病保健型。(2)使防治流感,由药物治疗与免疫疗法等转为药物治疗与免疫疗法等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3)使防治流感,由单一的被动(医生的)防治转为被动(医生的)防治与主动(在医生指导下的患者的)防治相结合。(4)生活质量由低质量转为高质量。(5)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的)与主动(患者的)相结合”医学模式。

四、新世纪医学模式可延长人类寿命

有专家指出:新世纪医学模式不仅能防治流感,而且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十年以上。如果能遵循“维多利亚宣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适酒和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原则,则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生活质量可大大提高。而新世纪医学模式不仅涵盖了四大“健康基石”,且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简便高效的养生方法。

如:(1)自然疗法中的泉水疗法、岩洞疗法、高山疗法、森林疗法、香花疗法、泥土疗法、热沙疗法、空气疗法、日光疗法和方向疗法等;(2)物理疗法中的色彩疗法、香气疗法、冷疗、热水疗、磁疗、声疗、蜡疗、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远红外线照射疗法、体频照射疗法等;(3)艺术疗法中的音乐疗法、舞蹈疗法、戏剧疗法、书法疗法、绘画疗法、雕塑疗法等;(4)文娱疗法中的风筝疗法、钓鱼疗法、弹琴疗法、弈棋疗法、玩具疗法等。主动治疗还包含了体育疗法、针灸疗法、刮痧疗法、以情制情疗法和饮食等疗法的全部内容。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作为常规防治流感方法的补充措施。

五、导引医学是主动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主动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导引医学,是中医养生学的精华,集特有的呼吸运动、肢体运动与自我穴位按摩于一身。

导引是一门健与美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集防治流感、防病治病、启迪智慧、美容抗衰、激发潜能、增寿延年等众多效果于一身,为历代医家巨匠如:扁鹊、华佗、巢元方、孙思邈等和道、儒、法、武等诸子百家所推崇。

导引医学融健身气功、“瑜珈术”、武术“拍打法”、穴位按摩等健身术于一体,强调身心合一、整体锻炼,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六、新世纪医学模式是根本性防治措施

新医学模式篇6

【关键词】医学模式;护理管理

我国医学模式转变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医疗资源不足与人口众多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发展缓慢的中医学与快速膨胀的西医体系矛盾尖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道德建设明显滞后的矛盾的解决方式还在探索等等。护理工作又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客观上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作为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门专门学科。如何适应这一新医疗模式转变的挑战,作者认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者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以激发和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使他们热爱临床工作,眷恋永不肯离去,使护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1 做好情感化管理

护士的工作是琐碎、紧张和乏味的,随着病人服务要求的提高,护士的心理压力也渐渐增大,害怕自己一不留神让病人产生误解,既影响病人的治疗,又产生护患纠纷,因而一到上班,护士便全身心地,谨小慎微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而到了下班之时已是感到相当疲惫的护士们,只想回到家中好好的休息一下。在科室里,除了年轻护士碰到护理或是治疗上的难题,向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请教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少了,时间一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扩大,心理上也会出现不平衡。鉴于此,护士长应该加强情感化管理,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护士的消极情绪,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满腔的热情,快乐地去面对每天繁忙的工作。

2 民主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让相关的护士一起参与决策,护士长在做出涉及有关病房护士的决定时,如果不让护士长以外的其他人来参与,通常会使护士觉得自己由人摆布,会自然而然地起来激烈反对,相反如果能让相关护士参与决策,并听取她们的意见,非但不会挫伤她们的自尊心,反而还会提高她们的士气,增强她们对病房的归属感,感到自己是病房重要的一员。

3 定期组织活动

护士班次多,倒班快,夜班频繁,从而打乱了护士的生活规律,体质、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护理工作琐碎,劳动强度大,其劳动价值并未得到人们的承认,护士心理上易产生压抑感、自卑感。所以,在管理中要注重紧张与宽松相结合的人文环境的营造,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病房定期组织活动,由病区护士轮流担当活动组长,设定活动主题,安排活动内容,决定活动地点,选择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有体育运动、娱乐活动、智力竞赛、集体游戏、生日聚会等等。不仅缓解了大家的工作压力,调节了情绪;而且在活动中增强了团队配合意识,增进了同事间的友谊,锻炼和培养了护士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4 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作用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象榜样这么温和而深刻地打进人们心里。”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不仅是指挥,更重要的是要带动一群人,这就需要管理者本身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被领导者从心理上信服,从而尊重和服从领导者,愿意追随。因此,护士长应为人师表,把提高自身素质和敬业精神放在首位,其个人的政治态度、工作作风、品德修养、风度仪表、言谈举止诸方面都应起表率作用。通过早晚查房询问和关心病人,与病人亲切交谈使护士效仿;择期参加各班次的轮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增加威信。

5 换位思考,增进沟通

俗话说:“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伴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发生的变化,护理管理者的管理仅靠“权力”对护士一味采取强制管理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护理管理学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的管理理念。护士是一群特定的群体,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与实施及护理模式的改变,以致现阶段护士工作量大,心理压力也大。他们中间有的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的渴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与理解;有的渴望能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外出进修深造等。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除了平时平易近人,不断缩短与护士之间的距离,深入了解护士思想动态外,还要常常站在她们的位置上进行思考,找准她们不同个人的内心的渴求,尽量满足护士合理、健康的需要。或是在工作上使她们有展示自我才华的空间,体现自我价值;或是通过正式的、非正式的谈话、交流与沟通,缓解她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积极寻求让他们能有充电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 合理安排,用人之长

护士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要求她们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护理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观念,遵循“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的原则,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智慧和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说:护士长应对每―个护士进行正确的定位充分挖掘每个护士的潜力,根据护士的能力、性格特点及特长,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使每个护士对自己的岗位有认同感和满足感。如:安排高年资护士与年轻护士同班,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让工作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理论基础好的护士做责任护士;对骨干护士的工作要给予肯定和充分信任,并常与之商榷护理治疗新方案,让他们有参与管理和协助管理的热情。

总之,护理管理者和护士都是围绕患者这一中心不同层面上的同心圆,是共同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是护理服务的对象,护士是完成护理服务的主要群体,护理管理者在关注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结果和反映的同时,也要关心护士、了解护士、尊重护士、爱护护士和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 包玉颖 论新医学模式与中医的契合 亚太传统医药 2007,(05)

[2] 张秋菊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24(03)

[3] 曾剑 新医学模式下晨间护理工作改进的体会 医药前沿 2012,02(09)

新医学模式篇7

关键词: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它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目前,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包括:转岗培训、毕业后教育、成人教育及本科教育等,本科培养将成为主要的途径。我们从2010年开始开展了全科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探索。

一、明确培养目标 紧跟行业标准

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优化整体设计、推进整体改革、追求整体效益,紧贴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适度结合,形成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通用标准:全科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包括7个宏观领域:①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②医学科学基础知识;③沟通技能;④临床技能;⑤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⑥信息管理;⑦批判性思维和研究。同时还要结合行业标准。新医改方案第三项任务就是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责任主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0大类41项。全科医生的主要职能是以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管理、预防及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主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毕业后能在社区及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的实用型卫生人才。

为实现培养目标,全科医学部分教学内容分为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医患关系与人际沟通、社区康复、社区心理卫生、预防医学和卫生信息管理六个模块。全科医学本科培养要求:掌握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的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掌握实施全科医疗及开展卫生防病、健康促进、心理咨询、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以及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卫生调查、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加强素质教育 改革课程体系

全科医学专业整个课程体系应注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注重医学与人文、生理与心理、预防与治疗的有机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人文素养和科学研究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课程设置的原则紧扣全科医学行业需求,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能用为原则,注重实际能力、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培养。采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综合型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实现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淡化了学科意识,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知识与能力、道德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紧扣医学生培养目标,围绕各个器官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病理改变,以及常见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教学,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早期接触临床,使学生把各学科的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突出全科医学特点、体现当代医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打牢医学专业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全科医学实践技能、自学能力、积极进取的态度、求实创新的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全科医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在重视系统性、理论性的同时,还注重实用性。我们根据全科医生有关原则和社区健康问题的范围、类型及特征,把各种基础、临床学科的内容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专科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全科医学专科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为:①生物医学基础:主要课程包括人体发生学、人体结构和机能学、医学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等,约占总课时的20%。要求学生掌握人类生命过程、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疾病的概念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②临床医学:主要包括诊断学、药物治疗学、临床常见病症处理、急救学、中医学和老年病学等,约占总学时数的50%。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能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掌握急重症的处理技术和常用的护理技术。③行为医学:主要开设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社区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学、医学心理学、卫生学和卫生管理学相关学科等,约占总学时数的30%。要求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知识,正确处理好医疗保健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社会与医学、家庭与医学的关系,掌握社区病因的调查方法、社区病因诊断、社区病因预防及社区病因治疗,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卫生管理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社区中医疗保健的实际问题。

三、注重能力培养 更新教学方法

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基于“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可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方法。结合临床专业的具体的特点采取“模拟临床式教学法”、“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和“主题式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法。“模拟临床式教学法”即模拟医生工作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序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思维程序基本接近。“模拟临床教学法”是使理论贴近临床的手段之一,让学生从中学到诊断疾病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临床的思维特点及发展学生的智力;“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采用案例为引导,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精讲结合的形式,由浅入深,启发提高学生思维;“主题式教学法”,在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教学中,症状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学生而言,只有很好地掌握各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种疾病做好铺垫,以某一共性“症状”(主题)为主线,横向联系各学科、各系统可能出现的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思维,发现该“症状”的本质,确定临床诊治。采取“互动式教学法”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全科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强化考试功能 考核实践能力

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学业成绩全过程的评定体系,其中包括多站式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笔试等,主要课程采用过程和终结考试及综合考试(基础综合、临床综合和技能综合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包括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临床能力、职业行为、学术潜能等。这些评价来源于导师、各选修课教师。

参考文献:

[1]陈天辉,李鲁,施卫星.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1):28-31.

新医学模式篇8

一、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医疗环境的现状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医学生肩负着未来救死扶伤、济命扶危的神圣职责,与其他学科大学生相比,以医德教育为核心的医学生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两课”,“两课”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许多不足之处,学生对“两课”的反映平淡,逃课、旷课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照本宣科、形式单一等弱点,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也给医患关系造成某些不和谐的因素: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介入,使得医患之间缺少正常的人际沟通,病人来到医院就诊,见到医生,几句话后,便是一大堆检验单、化验单,然后,像机器人一样去做各种检查,不用说话,无须表情。而医生往往只见病,不见人,对患者的痛苦漠然置之,麻木不仁,缺少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更有甚者,有些医务人员受利益动机的驱使,开大处方、滥检查、滥收费、开单提成、处方提成、药品回扣甚至向病人家属索要红包、擅改患者化验结果、推委拒治病人等,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矛盾日益加深,医疗纠纷日益增多。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和内在灵魂,是一种崇高的文化精神,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去追求人的完善化。具体到医学院校的教育层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崇高的道德理想与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

(一)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我国现阶段社会道德观出现片面强调功利,在某些方面甚至出现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和美丑界限混淆、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现象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的思想道德。这种情况下,加强融入人文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医学生们通过所掌握的人文精神和医德概念来把握未来医生职业的本质特点和义务要求,提高医学生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大实际,也是医学生立足社会,自身成长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的现代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

现代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是提供学生一个认识和解决自身内在的,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的框架,用这种方式提升个人工作的满意度,促使个人持续、富有成效地就业;也是提供学生一个养成自觉遵守工作道德品质的机会。所以现代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方法,以引导激发为主,有效融入人文精神教育,要求医学生理智和思维参与,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决策,从而促进自身道德行为的发展。

(三)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医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精神

医学是人学,是关乎人的生命的科学,因而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现代医学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对人类的关怀。对于在校的医学生来说,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应该并重,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有对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教育内容相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医学教育之中,探索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重视医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统一

医学院校,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在科学上求取真善美,还要通过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发展和人文关怀上求取真善美。在医学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种关系的协调,树立尊重生命、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理念,树立保护个人权益和以人为本的医学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二)在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

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在医学生的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习中,使人文精神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培养融为一体。人文精神不是无形的,把它浸润在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会使医学专业课更丰满,更富有生机,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三)改革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统一

由于医学专业课程的任务本身就非常重,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的开设总量较少、比例偏低,所以应认真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正确处理好医学专业课、公共教育课与人文关怀课程的关系,适当增加人文关怀教育课程的比例和数量,建立各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扎实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使人文学科真正成为新课程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一所大学的文化氛围会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医学院校由于专业知识难懂,课程单一,学业繁重,相对于非医学类高等学校文化活动相对较少。医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相对较弱。医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靠养成,是在所处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而成。良好的医学学术氛围和人文教育的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营造一个和谐、宽容、活跃的人文环境氛围,不仅有利于推动医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追求,还会推动医学生对人文关怀精神的追求,使医学生在一种健康、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增强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人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各学科教师都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有高耀的学科造诣,高尚的人文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三者的有机结合,自然会使专业课程含有丰满的人文精神。教师对科学的极太热情,独到的见解与创新的思想,坚持真理的决心,教学方法的改进,高度的敬业精神等等,无时不在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其次,从总体优化的思路看,应当把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联系起来落实,在加强人文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支队伍的作用。第三,专业课教师应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六)加强医学史教育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医学史是重要的素材,医学史从多方面记载了医学与人类的活动,为医学生的人格塑造、气质培养和修养提高提供了借鉴,通过学习有助于医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医学史,可以帮助医学生从著名医学人物言行中,汲取营养,形成道德内省机制。通过医学史教学这个平台,搭建起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主导的思想教育结构体系。

上一篇:信息市场论文范文 下一篇:信用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