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3-02-26 09:44:33

新医学模式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1篇

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其载体是人的生命,其目的是无限地接近人类生命过程的真理。医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人类的生命过程,并且医生依靠自己掌握的知识与经验来保护人们的健康,消除他们的疾苦。医生赖以进行工作的基础是医学科学技术,但由于他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人是自然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因此医学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技术,而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结合体。

1医学的属性

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十分显著,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其次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内涵,都必须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坚持可检验性、可证实性、可重复性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医学的自然科学精神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强调尊重临床客观事实、尊重医学规律、遵循实证方法和规范的程序;强调临床发现的客观性、精确性和效用性;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同时,医学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首先,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人文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之为人,就在于其有精神活动、能够能动地改造环境;人以社会的方式存在,人的生存不仅要与外界交换物质,而且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同人的精神活动、与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必须建立在对人的精神活动的认识、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的基础之上。其次,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还突出地表现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治病救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永远是医学的永恒目标,是医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而且还包含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健康等于身体、智慧与心灵的和谐统一。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为患者的疾病痊愈提供物质保证,躯体的健康是一个人整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没有躯体的健康,心理和社会的完满状态无从谈起。医学仅仅解决患者躯体病痛是远远不够的,而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为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精神支持。人是躯体和心理的统一体,疾病过程同时体现在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在躯体受到侵害的同时,心理也遭受到恶性刺激,而心理状态的好坏又会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心理疾患和躯体疾患的关系可能有主次地位的互换,但不可能是有无状态的取舍。患者心理问题处理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对患者躯体问题的处理结果。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方法安抚的是患者的心理冲突,医学科学将患者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使患者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精神将患者从心灵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使患者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

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后,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成就在医学领域高度渗透,使医学获得了长足进步,从而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持续了大约400年,从生物学角度真正科学地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应该承认生物医学模式在人类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在人类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生物医学模式主要是从人的自然属性看问题,往往忽略人的社会属性,追求的是疾病与治疗的线性因果关系。生物医学模式是将疾病从人体中分离出来,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实体来研究的。对于疾病机械性的认识导致了医疗服务的“机械化”,对疾病的诊疗亦进入了流水线式的作业程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形成了“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往往把患者的躯体从生命的整体中剥离出来,医生眼睛里只有病原体、症状、病灶……活生生的、整体的患者渐渐地从医生的视野中淡出;医生更多地是关心这个病是否可治、能治,关注检验报告上的客观数据,而不是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生命的价值体现。

2新医学模式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疾病谱的变化,生物医学模式和“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首先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探究到社会层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重视生物因素,也同样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它认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取决于医疗技术、生态环境、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也起着某种程度的决定性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人的属性的认识,包括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统一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临床诊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全面接触患者,要在情感上和实践上体现出对患者整体人的理解。不仅要对患者的生理机能完全掌握,而且必须深入了解患者的非医学问题,如心理问题和社会处境等,并作出充分反应,综合分析,从而提高医疗效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新医学模式下青年医生的培养对策

在5年的大学本科学习过程中,《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就是“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印象深刻的原因主要是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很难理解,医学是一门很客观实在的学科,而这句话让人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不象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每一个理论都有实在的物或者是实验结果证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以后,才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而工作时间越长,对这句话的理解就越深。例如,一个患者从住院治疗开始,作为主管医生就得要开始询问患者病史、做体格检查、开各种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然后综合这些结果做出临床诊断,拟定治疗方案,进行对因及对症治疗。这些医疗行为的目的主要是运用目前已知的检查治疗手段来尽可能的发现患者的病因、恢复患者的躯体健康,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生物部分”。在治疗的过程中,无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作为医生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恐惧,对治疗的意愿、信心、态度,患者的文化修养,患者的性格等个人人格特点,同时患者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等都会介入到治疗过程中。这些工作可以被称之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心理—社会医学部分”,尤其在肿瘤临床工作中,这些因素尤其突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入院时都已不能治愈,而只能是通过药物治疗尽量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因为癌症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印象仍是“不治之症”,因此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都有一个从难以接受到逐渐接受的过程,治疗过程中假如治疗效果不好,怎样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接受病情、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是内科治疗的重要部分。这时候单纯依靠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都已无能为力,只能在诊治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间建立互信的基础上,依靠医生对患者心理的掌握、性格的了解,采取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谈话,才能让患者从容地接受病情及治疗效果,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治疗,才能尽量避免患者产生消极悲观甚至轻生的念头,从而有利于下一步治疗计划的实施。无视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心理特点,粗暴的谈话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对治疗产生不良后果。#p#分页标题#e#

记录患者的病史及书写反映诊治过程情况的病程记录是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的重要文书工作,医疗文书既是患者的治疗日讠志,同时也是发生医疗纠纷时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病史记录包括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及婚育史、家族史等,现病史、过去史主要是着重于患者自身生理特点寻找疾病的线索;个人史及婚育史、家族史要求记录患者文化水平、性格特点、所从事的职业、社会活动范围、家庭状况、家庭成员患病情况等,这些无非都是希望从心理、社会方面能够提供患者发病的原因,诊治疾病的线索。病程记录不仅要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诊治过程,而且也要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重大心理变化,与家属及其工作单位的重要谈话内容等。这些工作无一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渗入到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是人性化医疗的要求,同时也对防范医疗纠纷、规避医疗风险起着重要作用。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高度结合体,可以把自然科学看作身体,而医学的人文科学特点给这个身体赋予了会思维的头脑。自然科学性质是医学的自然属性,人文科学性质是医学的社会属性,两者的结合赋予了医学鲜活的生命。动物和人都会生病,但只有人才会对疾病赋予某种意义。野生动物患病只有依靠身体的自然恢复力,而人患病,不管能否治疗,都需要情感关怀。医学的人文科学特点在医学临床实践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医护人员应该具备医学人文精神。热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救死扶伤,是医学人道主义的目的,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的健康则是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道主义的切实体现。医学的使命是消除人类的疾病及其痛苦。医务人员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就决定了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医疗服务的两个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1]。

自古以来,东西方医学均赋予了医学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大凡思想圣洁、德高望重之医家,无不具有丰富的医学人文修养[2]。“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给医学下的定义,医学不但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术,还强调医者要有一颗同情患者、真诚地为患者解除痛苦的“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关爱患者,充满人道主义,做到“仁心仁术”兼备。

可见,“医乃仁术”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医学职业精神的写照,要求医者必须具备医学人文精神。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中具体明了地阐述了“仁爱”信念:“吾将竭尽吾之能力与智慧,以己之才帮助病患;戒用医术对任何人等以毒害与妄为……吾将以纯洁与神圣为怀,终生不渝……无论何时登堂入室,吾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应当是一名医生应当具备的人文精神,也是医生职业道德的核心。

医患冲突和医疗纠纷与医学同在,并非当前所特有。医患纠纷成为目前公众的关注热点。应该说,以诉诸法律和舆论介入的形式解决医患纠纷,是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觉醒。但是,患者审视诊疗过程防备心理过度,信任态度不足,媒体关注“弱势群体”人为炒作的失实报道误导公众的现状,加剧了医患双方的戒备和对峙。尽管医患关系紧张不完全是医生的责任,但不可否认部分医生忽略医学人文素质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高,忽视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也是其中的原因。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2篇

一、征服流感需注重主动抗病能力

为了征服流感,已有80个国家110个实验室加入了国际流感中心。全世界的科学家、医学家动用一切先进手段,取得了许多突破,为减少流感对人类的危害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时至今日,人类仍然陷入了永远滞后于流感病毒变异的“怪圈”中,其主要原因是:常规的防治流感的理念与措施,过多地注重了流感病毒的本身,而忽视了发挥人体自我保护和独立的主动抗病能力的作用。

二、防治流感的新思路

魏慧王强主任医师创立和倡导的防治流行性感冒的保健新法,是一种自然疗法,是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做的养生、预防、治疗与康复治疗)加主动(患者以导引运动为主的行为疗法,是患者自做的养生)相结合的新世纪医学模式的应用。新法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的健康理念和科学内涵。它简便实用、效果持久、安全可靠,如电吹风法、艾灸法、火罐法、盐包按摩法、导引运动法及按摩法等,可以作为完善常规防治方法的有效补充。

三、新世纪医学模式的内涵

新世纪医学模式从整体医学观点出发,涵盖了与人类流感、疾病、健康、美容、养生有关的因素,有利于促进人类健康与生命理念的转变。

(1)使防治流感,由有病治病型转为无病保健型。(2)使防治流感,由药物治疗与免疫疗法等转为药物治疗与免疫疗法等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3)使防治流感,由单一的被动(医生的)防治转为被动(医生的)防治与主动(在医生指导下的患者的)防治相结合。(4)生活质量由低质量转为高质量。(5)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和被动(医生的)与主动(患者的)相结合”医学模式。

四、新世纪医学模式可延长人类寿命

有专家指出:新世纪医学模式不仅能防治流感,而且能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十年以上。如果能遵循“维多利亚宣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适酒和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原则,则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生活质量可大大提高。而新世纪医学模式不仅涵盖了四大“健康基石”,且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简便高效的养生方法。

如:(1)自然疗法中的泉水疗法、岩洞疗法、高山疗法、森林疗法、香花疗法、泥土疗法、热沙疗法、空气疗法、日光疗法和方向疗法等;(2)物理疗法中的色彩疗法、香气疗法、冷疗、热水疗、磁疗、声疗、蜡疗、激光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远红外线照射疗法、体频照射疗法等;(3)艺术疗法中的音乐疗法、舞蹈疗法、戏剧疗法、书法疗法、绘画疗法、雕塑疗法等;(4)文娱疗法中的风筝疗法、钓鱼疗法、弹琴疗法、弈棋疗法、玩具疗法等。主动治疗还包含了体育疗法、针灸疗法、刮痧疗法、以情制情疗法和饮食等疗法的全部内容。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作为常规防治流感方法的补充措施。

五、导引医学是主动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主动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导引医学,是中医养生学的精华,集特有的呼吸运动、肢体运动与自我穴位按摩于一身。

导引是一门健与美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集防治流感、防病治病、启迪智慧、美容抗衰、激发潜能、增寿延年等众多效果于一身,为历代医家巨匠如:扁鹊、华佗、巢元方、孙思邈等和道、儒、法、武等诸子百家所推崇。

导引医学融健身气功、“瑜珈术”、武术“拍打法”、穴位按摩等健身术于一体,强调身心合一、整体锻炼,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六、新世纪医学模式是根本性防治措施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3篇

新医学模式是在当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在现代化大工业文化背景下,疾病的解释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以生活方式病、老年病、慢性病为主的社会疾病谱背景[1]。同时,现代西方医学在科学主义价值崇拜下,技术工具的盲目使用导致医药费持续攀高。医生过分依赖昂贵的精密仪器来研究“病”,却忽视了“人”这一主体,出现只见疾病不见人的状况,导致医学人文的危机和失落。针对上述状况,美国的戴依在1977年主张:人类的健康应表现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其后,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提出新的医学模式——“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所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辞海》中解释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种因素,保护与促进人类健康,要从人民的生活环境、行为、精神和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努力”[2]。《新生命伦理学》则认为新医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使现代医学丧失人性、已成为“尸体医学”的现实提出的,它从大卫生观出发,重新认识到人的健康应包括机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良好等方面,强调医学应是完整人的医学和“活人”的医学[3]。

新的医学模式力图改革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遏止盲目技术至上主义带来的危害,引导人们改变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自身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新医学模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这种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1新医学模式与中医的契合

1.1近代以来中医面临的困境近代以来,自从德先生、赛先生进入中国,中国人就迷信于西方的坚船利炮造成的话语霸权。西医快速的疗效,一整套规范的医学行为方式,很快就得到民众的认可。在西医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医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20世纪20年代末,政府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给中医以致命的打击;20世纪50年代对中医的排斥和歧视盛行一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中医阴阳五行存废的问题争论不休;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不停地追问中医是不是科学以及中医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在理论上中医面临一次次打击,在实践中也不例外。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最新公布的全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西医从业人员558.39万人,中医40.72万人,中医占11.4%;西医院1.68万个,中医院0.26万个,中医占15.47%。在一些发展得比较好的中医医院的盈利项目中,西医项目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4]。经过长期碰撞,西医已成为中国的主流医学体系,中医则逐渐边缘化。

1.2中医与新医学模式的契合当前,人类的疾病模式发生了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资料表明,1977年美国1岁以上死者的10种主要死因与影响健康的4个主要因素的比例关系中,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占前3位,影响健康的4个主要因素依次为:①生活方式和行为,它包括吸烟、摄入脂肪过多、缺乏体力劳动、性格因素等;②人类生物学因素,它包括遗传、免疫缺陷等;③环境因素,包括污染、辐射等;④社会保健服务制度,包括医疗费用支付制度、服务方式等。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例依次是:48.99%,3.2%,17.6%,10.3%[5]。不仅一些发达国家的有关资料是这样,发展中国家的有关资料也呈现出类似变化。

同时,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日渐加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以致医学界不得不把“亚健康”列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亚健康”是指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世界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没有发现“亚健康”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因而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据统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美国每年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澳洲处于这种疾病状态的人口达3700万。不久前,日本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一项调研发现,接受调查的1000名白领员工中,有35%的人正忍受着“亚健康”带来的病痛,并且至少有半年病史。

中医发展的核心首选角色定位,要找到中医突破困境的出口,就要找到中医相对于西医独特的魅力。中医之所以区别于西医就是因为它独特的科学抽象思维的辨证论治逻辑方式,不但完全能够驾驭实证技术,而且是完全可以兼容形态结论的[6],是具有高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六经病八纲辨证科学。中医对证的高度抽象化的理论研究方式是超越于时空概念的非解剖意义的医学辨证法科学、藏象假说模式和辨证论治科学的抽象方法。西医是具体的、可重复的、是技术层面的,是对抗性治疗,强调外因,需要找出疾病原,再用药消灭。西医针对性强,见效快,这也是西医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然而人体本身就有巨大的免疫系统来预防疾病,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可以从根本上预防疾病。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强行剔除干净,是模糊的、非线性的、哲学层面的,强调内因,不进行对抗治疗,而是用药调整人体的自组织能力或者说自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具有以人为本的倾向。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

2“治未病”的理念是成就中医的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明确指出:中医医疗机构在从事医疗服务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运用传统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健、康复中的作用,为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

所谓“治未病”的思想就是从事物的运动性特点出发,强调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中医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谐学说以及阴阳五行相克相生的理念,符合完整人的医学观。中医学认为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环境之中,人本身也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疾病并不是对健康的突然袭击,而是对身体潜移默化的侵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改善人体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提高机体抵抗力,这样才能“治未病”。两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表明,中医以证候为研究对象,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形成了人类医学史上成熟的、也是最早的医学。其中的《六微旨大论》认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工救其萌芽,下工刺其已成、求其已败,此之谓也!”《金匮要略》:“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包括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和已病防变。《灵枢·九针十二原》:“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疾病是可以认识、预防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7]。”可见疾病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其独特的演变规律,病在肌肤,烫煨之所及,如果病入骨髓,扁鹊亦望而旋走!所以治疗疾病应立足于使人体阴阳和谐,做到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已病防变,“治未病”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的一个关键。

中医要在新的医学模式下焕发新的生命,就必须重倡希波克拉底名言——“对于医生来说,了解一个病人,比知道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要认真分析当今时代的特点,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魅力。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焦虑,各种心理障碍不断,人不是机器,人要定期休闲,过一种诗意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要用中医的和谐、阴阳五行互生互灭的观点来调节。中医院的环境要具有一定疗养院的性质,集食疗、保健、养生、针灸、按摩、防病为一体。中医要获得发展,还要根据辖区卫生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等实际,对中医院实行全面改革,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建以中医中药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新体系,发展疾病预防、保健养生、中医美容、心理咨询四大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现代人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康,刘公望.中医文化·新医学模式·中医人文教育[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96.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56.

[3]孙慕义,徐道喜,邵永生.新生命伦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7.

[4]赵安平.SARS:能否再造中医药[N].健康时报,20030612(3).

[5]余占海.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界的重大影响[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4,20(1):63.

[6]李守业.中医药学方法论科学概念的定位问题再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4):72.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4篇

随着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发展及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崛起,医学模式已由疾病为中心模式向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点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治疗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广泛、更人性化的职业内容。而要适应这种特定的职业,完成其特定的职业责任,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前提是医患之间必须构筑一个良好的思想情感和知识上的沟通交流平台,意识上的共鸣,行为上的一致。从而,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

1医患沟通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患沟通是在医疗和卫生保健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治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为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的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是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1.1医患沟通是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中解决医患矛盾的剂为医患间构筑一个合理的沟通平台,为医方告知医务和患方知情同意权之间搭建了一座人性化、个性化的桥梁。在沟通中让患者看到医务人员的服务、听到医务人员的服务、感到医务人员的服务,从而拉近了医患双方间的距离,逐步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平等、配合的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1.2医患沟通促进新的医学模式下的行风建设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而获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更高层次需要。医务人员交往最多的社会人群是病人及家属,他们的自身价值只有在治病救人和促进病人康复中才得以实现。抓住并满足医务人员这一需求就容易激发和调动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利于促进行风建设。

1.3医患沟通有利于医疗质量提高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人们对医疗的需求医疗质量的提高有诸多影响要素,要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必须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理解、配合、合理依从及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等方面支持。推行医患沟通,医生在诊疗疾病同时通过病史采集与日常沟通,努力寻找其社会心理因素,并给予说服疏导使之配合治疗,有助于疗效改善,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2现代医患沟通现状与新的医学模式的不适应

2.1医学科技的发展减少了医患语言沟通机会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务人员诊治疾病更加依赖设备,重医疗技术轻沟通和解释,不太重视病人及家属的反应感受,另外,医者问的少,患者还没有将自己的身体壮况表述完,医生就开好一大堆检查单让病人去检查。检查回来座位上又换了另外医生,医生却只看检查单,下诊断、开药。纠纷和误诊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2.2价值观与服务理念不同,致使行为沟通不够新的医学模式重视人的社会、心理、生理上健康。目前,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虽然逐步深入人心,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善,硬、顶、推的少了,但普遍存在着对生命与健康的热忱与尊重缺乏,导致医患的地位关系倒置。2.3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滞后,致使沟通制度不完善,沟通渠道欠缺医务人员自身责任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乏,致使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务人员人文精神与知识贫乏。另外,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少数收受红包、回扣,造成不良影响使病人不信任等。

3新的医学模式服务于人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必备的前提,而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要靠良好的医患沟通来实现的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医学模式 医学职业人格 人文素质教育

一些国内外专家指出21世纪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强调政治立场坚定、职业理想远大、价值取向健康、精神状态昂扬向上健全的综合职业素质,因此,医学生教育必须将人格教育渗透到职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中。

1.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应具备的医学职业人格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广博、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1.1正确的职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医学职业观念是医学职业人格的核心,它对医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平等观和职业荣誉观,以自己是一名“白衣天使”而感到自豪;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义利观和职业价值观,能够抵得住金钱和其它利益的诱惑;有利于医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在工作中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因此,应重视医学生的职业观念教育,使医学生坚定专业理想,明确职业权利和职业义务,形成正确的医学职业观念[1]。

1.2 过硬的职业技能

医学是一项救死扶伤、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事业,它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医学生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能,能根据病人的躯体、心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伦理价值观、医学伦理意识和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在与患者、患者家属和同事之间都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另外,还要培养医学生开动脑筋,以能动的创新思维推动学习、工作,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因此,应重视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的职业能力,为更好地从事医学职业打下基础。

1.3良好的职业性格

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使命,是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风险性很强的行业,医学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细心、耐心、热心、诚心、爱心等性格特征,如果缺少了这些性格特征,就很难胜任医疗服务工作。另外,还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公众健康,真正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因此,应重视医学生职业性格的培养,教育学生不断分析、评估自己的性格,找出自身与医学专业不相适应的性格缺陷,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形成与医学职业特征相适应的职业性格[2]。

1.4 稳定的职业心理

稳定的医学职业心理是要求医学生对医学工作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热爱,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医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医学生功利主义、自我中心思想相对较强,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能力相对缺乏,有的甚至行为孤僻,个别医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稳定医学职业心理的形成。因此,应重视加强对医学生稳定职业心理的培养,使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应对能力,具有健康的医学职业心理。

2.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途径

为了适应新医学模式对医学生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聚焦在医学生职业人格的教育培养上,探索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医学生职业精神和道德品格的形成,培养健全的职业人格。

2.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职业教育全过程,增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平等观和职业荣誉观,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校举行了“热点问题面对面”大讨论活动,内容包括新时期医患关系问题、医学生的职业理想,医德与医术关系问题等,这些讨论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更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职业要求,使思想和意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2.2 培养过硬的职业技能

学校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培养医学职业技能,首先学校十分重视第一课堂的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其次提高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医学专业基础课阶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医护劳动、提高临床见习效果,让学生广泛接触医院和病人;再者开展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医学生开展医学生三下乡、参与社会调查、义务健康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医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分锻炼自己,培养过硬的职业技能。

2.3 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医学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事业,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针对医学生人文基础相对薄弱,学校组织开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系列活动,如“名家名作欣赏”活动,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医学生的文学修养;组织学生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讨论,聘请知名教授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规划医学职业生涯和实现医学梦想;另外,学校围绕医学专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种社团和协会,开展各种思想性、专业性、趣味性的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健康职业性格。

2.4 培养健全的职业心理

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未来工作的状态,因此强化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每年新生入校,学校将面向大一学生开展心理普测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电子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将对全校的普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将资料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对于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会有专业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5.25是全国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心理知识抢答、心理测试等活动,并与资深心理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校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恩昌,刘宪亮.论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及要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21-24.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模式;生物化学;教学;探索;实践;社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35-02

一、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现状

生物化学在医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是医学能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重要支柱。在当前医学中,生物化学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意见[1],让医学能够从生物化学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医学发展向着分子学进行发展。同时,生物化学在医学当中占有重要作用。生物化学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非营养物质等。它还包括基因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让人从根本上认识到人类性状是由一些基因控制的。与此同时,生物化学还包括一些人体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例如:三羧酸循环、核苷酸循环等。它指出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这样在医学中,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医生可以从根本上认识到发生的原因和病理,让医生可以从本质出发来认识到其中的原理,从而为更好地解决患者医学问题服务,使其尽快发现病灶并做出理论支撑。

当前,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它为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务人员做出了杰出贡献。它让更多医生能够对人体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让医生知道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是怎样进行的。这样,我们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医学知识、了解足够的医学常识,以对一些疾病治疗有一套合理的实施方案。这就让我们当代医学治疗从表层转到本质,从根本出发认真发现其中的基本原则,从而为更为准确发现病情、合理安排治疗病情做出重要支撑。但是,生物化学教学当中,我们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对于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学到的内容没有得到很好地实践检测,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中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学生对于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其中的一些原因,对于深层次的了解缺乏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收获不是特别明显,不能更好地在医学中进行创新发展,以促进医学朝着更高水平去发展。(1)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知识了解不是特别深刻,不能清晰掌握其中的原理。生物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能够从微观中认识到其中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懂得从微观上来看待一些表观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发展和自我学习。生物化学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很多,包括糖、脂、蛋白质及生物大分子的代谢反应。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去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懂得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简单停留在记忆当中,对一些知识进行背诵从而记住。但是,对于这些知识是怎样贯穿于整个生物化学的就不知道了。生物化学需要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整体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有清晰认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医学的实际问题。(2)教师传授生物化学知识方式相对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基本课堂当中,对于学习这一部分知识而言,不知道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提高和重视。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当中缺乏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原理,但是没有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进行深层次的了解。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讲解内容不能通过实践操作呈现在学生面前,只是给学生描叙了一种过程。这样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不透这部分内容,同时还会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其中的原理和方法,也不能让其真正了解这些知识。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模型,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内容,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到最多的知识,让学生不再被动地学习生物化学,而是主动进行创新,让学习动力更为高涨。(3)生物化学教学实践内容相对欠缺,学生不能很好进行知识实践。在生物化学教学当中,学校投入较大时间和精力在基本知识传授当中,但是对于实践操作内容相对欠缺,从而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够不足,不知道该把知识如何运用到实践当中[2]。这就需要学校为生物化学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对于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和检验。这不但对于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能为学生个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实践当中获得灵感和创新,让学生知道在实际医学中如何将知识进行运用,保证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获取知识。

三、新医学模式下发展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对策

在新医学模式下,要求我们医学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基础,懂得如何进行医学疾病的预防和检测,让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其中的病因和导致的因素,为更好安排医学治疗,对于病情有准确把握,合理安排治疗过程,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解决他们身体上的问题。同时,还要积极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从原本掌握知识中找到疾病解决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让我国医学事业能够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医学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能够在世界医学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引领医学前沿的发展。(1)创新和丰富医学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学到最为宝贵的知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来进行,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最为丰富的医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让学生能够从心底认识到其中的原理和基本过程。教师要改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方式,不能单单从课本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对于知识进行现实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其中的基本原理。例如:在讲解三羧酸循环中,需要给学生传授最为基本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学习到抽象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在哪些环节中需要加上羧基,在哪些过程中进行脱氨基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对每一过程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学生不仅可以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同时还能对每一个循环过程有深刻认识,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之上学到最多知识,为以后的医学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2)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知识到实践当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当中学生能够重视到哪些内容是我们常常会忽略的,哪些内容是需要我们着重重视的。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实践当中,医学生物化学是如何进行运用的。在病情诊断中怎样去运用生物化学进行病情确诊和病情治疗,让学生能够懂得这些知识不是死板的,而是活的、能够解决人民实际问题的科学。同时,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加深对于一些内容的重视,知道怎样进行医学创新来解决当前医学。并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当中,给学生提供实验室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的运用,真正了解一些基因在复制、转录、翻译中重要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重要原理,为更好地进行医学创新打下坚实基础。(3)创建生物化学学习教学途径,让学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学习生物化学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中存在疑惑和难题,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要给学生之间创建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很好地交流学习,让学生之间学习生物化学成为一种兴趣。学生当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可以互相帮助解决,较大程度地提升其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一些好的学习视频和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都能学习到最好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柏青.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

[2]新医学模式下免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张红欣,何浩,康莉,宋文刚.医学教育探索,2010,(02).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biochemistry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edical contribution,let the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have made great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is needs i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teaching,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ochemistry,let more people can from the curriculum of biochemistry to obtain the biggest benefit. Based on the new medical mode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proposed a better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new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medical biochemistry;mode;biochemistry;teaching;explore;practice;the social development;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7篇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近些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学界持续升温。积极心理学以开放、正向的角度,探讨人心理中美好、积极的元素。这一概念首先是由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两位心理学家提出,以《积极心理学导论》的出版为诞生标志。积极心理学主要是通过积极的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这几个方面来寻找到人类有效地发挥自己功能的本质,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大多数人仍然设法使自己过一种有尊严、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中注重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完善人积极的性格特质,提升人的幸福感都是通过积极乐观的层面来探讨人的心理,发挥人自身正向能量的过程。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引导,可以触发人积极地对待困难和处理困扰,以乐观幸福心态感受生活,让积极心理学成为人生的调节与缓冲器。

二、积极心理学对医患关系的现实意义。

在目前的整体社会环境下,医生是个高风险职业,时刻面临着医疗纠纷、医闹等负性事件,使心身一直处于高紧张和应激状态。原本一个高尚的职业,用自己的辛苦及专业知识换来他人的健康及生命,现在因为种种外界因素及不可控制的因素,让医生的付出不被承认,遭受言语攻击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甚至生命威胁,让整个群体缺乏安全感。医生自我保护下的悬壶济世,患者的不信任与猜疑造就了医患之间精神壁垒难以跨越,而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因此,医生群体接受积极心理学的职业培训,探讨医生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以及培养其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品质,树立乐观生活态度,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积极正向的妙手仁心,而这一系列性格特质的完善对打破医患隔阂,调节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下,医患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医学知识交流,更多的是一种人际互动,仁心与善良的表达。医生是托付生命和健康的人,也是患者对抗疾病勇气的来源,不论是实事求是的说明病情,还是耐心细致的交代医嘱,都是医生用自身知识与病人共同对抗疾病,积极发挥正能量的过程。

每当一位患者康复出院,医生都会从心里发出微笑,这就是他们的幸福感,医疗生涯中治愈的患者越多,自己的成就感和满意度越高。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职业素养去对待患者,从中体验到职业快乐。一名医生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病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及价值观等,但是积极心理学理念影响下的医生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完善医患人文沟通,消除患者的猜疑,让其在治疗期间,尽量配合并听从医嘱,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这对医生的心理健康处于高水平状态与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医学模式;老年;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165-0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造成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老年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关系,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减少死亡的发生。所谓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一组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分类方法,近年来已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身疾病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日益突出。

根据心身疾病范围,我们对在公惠医院2010年6月-12月份住院老年病人120例进行观察统计,其中男性109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1.5岁。从观察统计中发现,有许多病人在患病前受到各种程度不同的不良情绪、生活事件应激等因素影响。在本研究中,心身疾病中以高血压、冠心病为最多(70.8%),其次是脑梗塞(13.17%)。这是住院病人的一大特点,也是老年病人的特殊性。Jonas等[1]用一般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情感障碍症状,发现抑郁和焦虑症状与高血压发生率增高相关[2]。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功能障碍也相应增多,与人口老龄化成正比的人类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做好恶性病早发现,慢性病早治疗,老年病早预防。近两年来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每周来一次或几周来一次探,而使这些老年病人大都有孤独感,恐惧感、抑郁感、多疑等等。这些不良情绪扰乱了正常体内器官功能平衡,引起新的疾病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在防治老年心身疾病中,用新的医学模式。选用如下五个方案:

方案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经常深入病房,多与病人沟通、解释病情,做好精心护理。护士在操作治疗时,力求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取得病人的信任。医生和护士多关心患者的生活起居,做患者的知心朋友,多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认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心理治疗的效果[3],并且可以提高老年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方案二:重视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老年人睡眠差,要掌握病人的失眠因素,做好睡眠护理。有研究发现,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心理应激,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能够改善预后[4]。因此,护士应深入病房,了解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关怀和保健措施,有时比药物更为重要。医生查房时以谈心的形式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解除各种忧虑,如恐惧,了解老年人的家庭、社会、心理等特点,开展心理平衡劝导。

方案三: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让病人减轻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注意老年人的营养需要,做好饮食护理,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身体康复。心身疾病病人饮食营养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多吃些色彩鲜艳,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可消除紧张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

方案四:抓住主要病理机制,阻断心身之间的恶性循环。掌握不同的药理作用,采取恰当的给药方法、给药时机以及有效的药量,才能达到最佳疗效,并能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方案五:借助多种方法综合防治。医护配合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病房里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后,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更需要亲属的配合。这些人中,以老伴、儿女最为适合。他们细心周到,可给病人更多的体贴和安慰,解决医疗上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家庭关系的融洽,争取有利的生活环境,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生活照顾、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等,从而改善生命质量。

做好心身疾病防治的三个阶段:

早期:本期应消除心理刺激和稳定情绪波动,改善患者的精神情感状态。

中期:这一阶段合理的防治应该是心身兼顾。

晚期:这一时期应以药物治疗。心身疾病的药物选择,必要时可配合应用一些维生素类的药物,以及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物、小剂量镇定催眠药物配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消除这些心身疾病要根据不同病人个体差异,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指导,开展心理平衡疗法:1.说服解释,2.鼓励安慰,3.交谈宣教,4.分心转移,5.引导升华。使病人恢复器官功能,解除诱因,使机体康复,获得理想效果。积极做好老年人心身疾病的防治,从而提高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预期寿命。

参考文献

[1] Jonas BS, Lando JF. Negative affect as prospective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J].Psychosom Med,2000,62:188-196

[2] 龙金亮.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志.2005.1l(2):l40-141

[3] 郭立华,王荣花,赵玉香.关爱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S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20(8):673

[4] 程敏锋,陶炯,王相兰,等.影响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2):1427-1428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9篇

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20世纪医学最伟大的进步之一。做出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医学模式转变的伟大工程已经结束。事实上,医学模式转变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促进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当代医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

当前,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颇具紧迫性的工作。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医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必然涉及医学道德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模式转变研究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医学模式转变所具有的深刻道德内涵,道德建设对于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至今未能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理论问题未解决,实际工作必然被动,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工作便无从谈起。

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医学基本观念的伟大进步与道德评价的缺如、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个问题应当引起理论界的特别注意和认真思考。客观地说,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价值并非没有人觉察[1]。但检索一下20年来医学模式研究的文献,就不能不承认,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尽如人意的。总体上看,在医学模式的研究中,伦理学的探讨十分薄弱,对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评价是肤浅的,缺少深入的和深刻的伦理学研究。这种状况,甚至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在医学模式转变的研究中,伦理学“不在场”、“在场未发言”,至少是“词不达意”。

这与其说是医学模式研究的一种缺憾,不如说是医学伦理学研究乃至医学哲学研究的一种悲哀。质言之,这是当代医学哲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与伦理学割裂、医疗实践中存在的医术与医德割裂即“精”与“诚”割裂的一个表现,它反映了不利于医学哲学研究发展的一种片面性和定势。忽略医学模式转变的伦理学研究是基于这样一条逻辑思路:医学思维方式与医学伦理学是截然不同的;医学模式转变是关于医学基本观念、医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说,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的研究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医学模式研究和医学伦理学本身。当然,这篇文章的分析是以这个具体问题为主题的。

二、伦理学———医学模式转变研究的重要内容

以往人们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评价,大多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思考,将医学模式的转变概括为全面的医学观念对片面的医学观念的取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指出,这种评价并不全面。因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较之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还表现在医学道德上。换言之,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是医学思维方式进步的标志,而且是医学道德进步的表现。不过,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之间的关系是医学模式转变中更深层次上的东西。

大概正是由于它固着在深层、又不似思维方式那样“实用”,才被人们忽略。这里涉及到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评价。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对古代整体医学模式的取代,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医学在近、现代的发展,是以放弃一些本不该放弃的东西为代价的。尽管古代整体医学模式带有笼统、模糊、猜测的性质,但其注重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健康和疾病,重视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内的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的基本观念,是必须给予肯定的。令人惋惜的是,古代医学重视整体的基本观念,并没有在近代医学中继承下来。

近、现代医学在不断精确、深化,否定古代医学的笼统、模糊、猜测的性质的同时,把古代医学模式的正确的重视整体的基本观念忽略了。用历史的眼光看,近代医学不可能沿着古代医学整体模式的思路,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几个角度齐头并进地发展。在与人的健康、疾病现象密切相关的因素中,近代医学选中了最为直接的生物因素,这是医学不得不走的一条“片面发展”的道路。实事求是地说,生物医学在几百年的片面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用发展的观点看,这是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近、现代医学只能首先选择解决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问题,因为不搞清楚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直接作用的问题,心理、社会因素的间接致病作用便无从揭示。但是,过分重视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忽略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毕竟是近、现代医学发展的事实。

这个事实说明,近、现代医学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某些倒退。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片面的;从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的角度看,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角度,就是伦理学的角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是医学思维方式的进步,而且是医学道德的进步。显而易见,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本质上是不道德的。

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忽视这一特征,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人,诊断、治疗人的疾病,至多是把人等同于猴子。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生物医学模式在取代古代整体医学模式的过程中,不仅抛弃了古代医学模式的正确的基本观念,而且不经意地放弃了古代医学模式中的尊重人、强调人的本质特征的道德内涵。勿庸质疑,亘古以来,医学始终是道德科学,医疗活动始终是道德之举,医学有着显著的道德本质。但是,在医学发展的不同时期,医学的道德本质的贯彻是有差异的。就古代医学与近代医学的差异而言,医学的道德本质是内在于古代整体医学模式之中的,或者说,古代整体医学模式本身就体现着医学道德。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中国药王孙思邈的“论大医精诚”,都有着鲜明的将医术与医德熔于一体的特点。近代医学则不然,尽管讲究道德同样是近代医学的传统,在近代医学史上,许多医学家崇高的道德境界可歌可泣。但与古代相比较,由于近代医学模式中缺乏心理、社会因子,使医学道德不能通过医学模式贯彻,使医学道德外在于医学模式。理性地说,在仅仅从生物的角度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里,医学对人的尊重,是缺乏载体的。

将人的社会属性、亦即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置于医学基本观念之外,不考虑人的社会性质、心理特征,何谈对人的尊重[2]。如何将医学发展视为一个过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具有向古代整体医学模式复归的含义。当然,当代医学模式与古代医学模式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这种复归是就基本精神而言的,被生物医学模式否定了的古代医学模式的整体观念重新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肯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关系,也包含着道德方面的含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比古代医学模式清晰的多从而深刻的多的水平上强调人的整体统一性,使医生重新认识到人不仅具有生物属性,而且具有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里,“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病人的疾病和患病的人,才是从真正的人的意义上认识人的疾病和患病的人。这样,医学对人的尊重就体现在医学模式即医学基本观念之中了。

在生物医学模式居于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医学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惯性和惰性,要在实践中确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要克服这种惯性和惰性造成的定势,其中包括克服忽略人的心理、社会属性,将人仅仅理解为生物体的片面性。这实质上,是道德建设。医学模式转变说明医学道德进步是医学发展之必然,说明当代医学的发展为医学道德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坚实的、强有力的保障,医学道德进步已经以医学模式转变的方式反映到医学基本观念之中。但是,又何以说当代医学道德的状况制约着医学模式转变呢,这就涉及到了医学道德对医学模式的作用。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医学道德在接受医学模式转变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作用于医学模式转变。

三、用道德的力量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1996年,我提出了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3,4]。3年来,尽管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人们围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在理论上、实践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我认为,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这是人们不愿看到、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这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入思考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问题。

3年前,我把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原因归结为医疗实践、医学理论研究和医学教育3个方面,并且提出在医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无论在医疗实践上、在医学基本理论上,还是在医学教育上都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天看来,这些观点并未过时,仍须坚持。但是否还存在其它方面的原因呢,比如,在贯彻、落实新医学模式上,已经搞清楚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在实践上是否已经做的很好了呢,未必。原因何在,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何以不为呢,由此道德方面的原因就显露出来了。集医学思维方式进步与医学道德进步于一体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和实施是以道德进步为依托的。

医学模式与医学道德进步是相互作用的。医学模式转变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可以促进医学道德建设,只是医学模式转变与道德进步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之间的关系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就是道德进步对医学模式转变的促进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在推动医学道德进步的同时,还要求道德进步来保障。这是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之间关系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是医学模式转变在实践上滞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医学模式转变上,相对于思维方式方面的工作,道德建设方面的工作更加繁重。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道德建设支持。

实现道德建设对医学模式转换的促进作用,要做两方面工作:一是揭示医学模式转变的道德含义,使广大医务人员理解医学基本观念的进步本身就包含着医学道德进步的含义,真正认识到医学道德就存在于医学基本观念之中;二是通过加强医德建设,认识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自觉接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促进医学模式在实践上的转变。在落实新医学模式上,要使医务人员建立起一种道德责任感,要将在临床诊疗实践中贯彻新医学模式同在真正意义上尊重病人、理解病人紧密结合起来。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道德进步的同一提示我们,医学思维方式的进步与医学道德的进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本是不可割裂的。

新医学模式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生态医学模式;理论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1-03

Study on theoret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YU Xiuping,LIU Dianen,LIU Wenxiu,WANG Xiaoqin

(Weifang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Province,Weifang 261042, China)

[Abstract]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has exposed its defect gradually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Especially it can't reflect the importa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human health.Therefore,we are likely to need a mew medical model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This paper analyses ecologic view of nature,system theory,ecological ethics and so on,then find there has a soli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edical model.

[Key words]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Theoretical basis; Study

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提出,当前的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即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今后的主要疾病则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性病”,这一理念也得到了WHO的认同[1]。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传染病,如2003年的SARS、在部分地区流行的禽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等,不仅给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同时也对该医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后SARS时代存在的合理性作些思考[2]。

虽然不少学者已经看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存在着缺陷,并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提出了有别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甚至有人提出了“大生态模式”、“四元医学模式”、“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整体医学模式”、“大小宇宙相应模式”、“卫生生态学医学模式”等,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的医学模式,应该符合科学的要求并与已有的科学概念相融洽。“生态医学模式”就是符合这样要求的一个概念,它的产生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随着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也有丰富的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直接的理论来源[3]。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上认为,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自然界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因为科学史证明了,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不断改造、支配自然界, 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人类的烙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20世纪,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发展,丰富了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使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又有了新的发展,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及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一致。这些充满生态智慧的光辉思想,在医学上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的医学认为,人类本身应与自然环境和体内环境和谐一致、共生共存、相互适应、共同发展,这也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要观点。

2 系统论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线性思维方式,它虽然考虑到了致病因素和治病方法不仅仅只有生物方面,还包括社会、心理方面,但是并没有考虑全面,忽视了生态环境等因素。显然,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类医学研究的需要,这时就需要更先进的方法论及更完善的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的生态医学模式便进入了人们的研究领域。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它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各个领域,也为医学模式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生态医学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强调把健康和疾病放在全方位的背景下考察, 认为人是一个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人的健康和疾病取决于这个复杂系统中各层次、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4]。疾病的发生除病原体这一外因外,还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关。

3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伴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到来而形成的一种全世界的伦理观念。生态伦理观以尊重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伦理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但是在社会化、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无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引发了一系列传染病,如疯牛病、SARS等,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因此,人们必须吸取教训,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潭,学会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物,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共生、和谐。

生态伦理思想自古有之,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便符合当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五行说”、“自然诊治”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这些都对当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生态医学模式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把人摆在了自然界的正确位置上,认为人类应与不同层次的内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使人的寿命达到理想水平。

4 学者对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比生物医学模式更具科学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学者对它的认同。但是随着人类的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长足发展和进步,该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正确引领、指导医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在如何消除其缺陷、建立新的医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将生态纳入现代医学模式的观点早就有人提出过。陶功定教授在17年前就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其专著《大生态医学模式论-医学未来发展战略之哲学和伦理学论证》首创大生态医学模式理论。他认为医学正面临新的革命,最佳的医学研究方法就是确立一个充分体现人类理性精神而不是满足于现有有利技术手段的宏观的医学理论形态。应该建立最佳的“医学模式”,即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卢焯明、陈诗慧等提出了“基因、生物、心理、自然、社会模式”。梁兆科认为:“目前倍受推崇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存在很大缺陷,能全面和深刻反映现代医学实践和认识的模式应为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他认为这一医学模式既能全面地反映人的本质,反映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也能全面概括当代实践领域,并能给健康下一个较完美的定义。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很多学者认识了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探讨了在当前医学模式下二者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

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5 传统的生态医学思想

传统的中国医学文化中有着丰厚的社会人文与医学相统一的辨证思想,也体现着生态观。

《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线。《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在医学实践整体运动中贯穿平衡论思想,它的平衡观十分丰富,包括自然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以及体内外环境的平衡[6]。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即从两个生态环境失调论疾病形成的原因。《黄帝内经》还有着顺应环境四时、“形与气相任则寿”、“志闲而少欲”的养生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心身健康观,“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的自然死亡观等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医学观[7]。

同样,中医学中的生态医学思想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历史。中医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核,始终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施治和治未病都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8]。如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人与天地相参”,就指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在观察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同时,不能仅着眼于人体本身,应看到人与自然界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中医治病强调辨证施治,它认为,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相同;而不同疾病如果证候相同,也可运用同一治疗方法。

6 科学发展观呼唤新的医学模式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各个社会层面的矛盾不断加剧,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发展理念的进步,也显示出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的方向,它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改革方向、总体模式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的指导意义不言自明。特别是思考医学模式变革这样重大问题,更应该自觉地遵循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9]。

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要求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而生态医学模式也是以此为前提的。

生态医学模式持有和谐平衡观,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相互适应。要求在对医学中关于人的健康、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构建时,必须给包括病原体在内的自然界的其他成员以相应的存在空间;对于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平衡的因素应通过相互磨合与调整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不适应问题的干预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去除或回避。生态医学模式还主张协调发展。某些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有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冲击,破坏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在现代医学中表现为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医疗高新技术的过度应用、医患关系的僵硬、高额的医疗费用等,而这些都有望在生态医学模式中得到缓解甚至是解决,从而使现代医学回到协调、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来。同时,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是相互依赖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为现代医学的协调发展提供外部条件;现代医学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就使得人人都能享受同等的医疗资源,生理、心理、社会健康都有保障,也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为人们真正做到从生态学、社会学的角度防治疾病提供了可能性,既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主导方向,也是建立生态医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82-184.

[2]刘典恩,杨瑞贞.生态医学模式:后SARS时代的选择[J].医学与哲学,2003,24(11):27.

[3]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4]谭得俅.以系统论为指导,全方位贯彻现代医学模式[J].医学与社会,1999,12(4):29.

[5]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

[6]陶功定.《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待续)[J].山西中医,2005,21(2):44.

[7]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

[8]马伯英.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J].发明与创新,2007,1(3):29-3O.

[9]郭照江.科学发展观呼唤新的医学模式[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1):8.

上一篇: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下一篇:信息市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