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7 10:41:46

国学知识

国学知识篇1

本文将国学分为两大类:观念类和现象类。观念类是指因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一方面是对人活动方式的抽象化和理论化,另一方面是活动方式得以运作的基础,因而是国学系统的核心要素。现象类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人们在文化观念的基础上所形成和塑造的结果,具有个别、具体、直接和经验性等特点,它与文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观念类和现象类相互依存,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依据,后者则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现前者的内涵和魅力,是前者实现的载体。

二、关于工业设计学生选择和使用国学知识的调查

本文以学院近三年毕业的214名工业设计学生的毕业创作为调查对象,有74人在毕业创作中选择和使用国学知识,约占总数的35%。其中,选择和使用观念类的有44人,选择和使用现象类的有48人,两类均涉及的有25人。

(一)观念类

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观念类主要有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思维方式、美学思想、伦理道德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不同的主题内容。1.哲学思想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哲学思想主要有:(1)天人合一思想。(2)“和”的思想。(3)“道法自然”的思想。(4)“无”和“无为”的思想。(5)返璞归真思想。(6)“虚静”的思想。(7)中庸思想。(8)“礼”的思想。(9)“格物”思想。(10)“器—道”思想。(11)人本思想。(12)阴阳五行思想。以上内容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的思想谈及次数最多。选择的原因是为了论证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因此,从实质上来说,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天人合一思想、“道法自然”、“和”的思想时在内涵和目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2.宗教思想宗教思想中,调查对象只提及禅宗思想。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其独特的性格和思想不仅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想。中国艺术的一大特点是把个体的内心体验投射到自然、山水等外物上,而禅宗思想中的“自性论”“顿悟说”等则将此一特点更加深化,并对中国特有的“意境”思想注入的更多的内涵,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回味悠长的“禅趣”和“禅味”。调查对象关注禅宗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受国学热的影响;第二,一定程度上受日本工业设计的影响;第三,禅宗思想本身具有的特点。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观点形成了特有的禅意精神,即直面内心,直接面对自然和事物的本质,且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大到山川天地,小到一花一叶,都能以禅的精神将天地万物与人融为一体。有部分调查对象甚至认为,禅宗对于生命、质朴、回归本真、自然的思考和西方的“简约主义”在精神本质上有契合之处。3.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即认识的发动、运行和转换的内在机制与过程。通俗地说,就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系统思维方式。强调事物是一个有机整体。(2)简约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形成了重视“素”“简”的审美心理。4.美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塑造了独特的美学思想,如重视主观体验,崇尚自然、注重神韵,和谐的美学思想等等。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美学观点主要有:(1)善美结合、情理合一思想。(2)意境思想。(3)重视“神韵”。(4)重视主体内在体验的美学观。(5)形神观。(6)虚实观。(7)中庸的美学观点。(8)“和”的美学观。5.伦理道德自从周朝确立起有秩序的生活后,伦理道德被提升至重要地位,它既凸显了主体的理性意识,也与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紧密交织在一起,体现出独有的韵味和特点。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对“礼”的重视,无论是建筑、装饰、绘画、服饰,都能看到“礼”的影子。调查对象中就有探讨“礼”的观念对明式家具的影响。

(二)现象类

现象类范围广泛,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的现象类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1)汉字的结构。(2)饮食文化。(3)传统图案和纹样。(4)传统包装设计。(5)传统工艺和材质。(6)生肖文化。(7)民乐文化。(8)传统的器物,如青铜器、文具、家具等。

三、调查对象选择和使用

国学知识的特点综合起来看,调查对象在选择和使用国学知识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道”与“器”的关系

由于工业设计的特点,调查对象不管是选择抽象的观念类还是较为直观具体的现象类,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器物”身上。因此,设计作品、现象类、观念类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等领域中流行度、关注度较高的主题,来选择和使用相应的国学知识。既为主题寻找国学依据,也能进一步深化主题,并为国学注入新内涵,推动国学内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例如,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人、物、资源、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受到关注。因此以人为本、环保、低碳是调查对象关注的主题。在选择和使用国学知识时,也会偏重于以人为本、和谐、天人合一、自然等思想观念,并对竹文化、藤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观念类的集中性和现象类的非集中

性观念类的集中性是指调查对象在选择文化观念时具有趋同性,多集中在一些典型的国学观念。如有12名调查对象谈及天人合一思想,有6名调查对象谈及道家“自然”思想,有7名调查对象谈及“和”的思想,有11名调查对象谈及竹的象征内涵。现象类的非集中性是指调查对象在选择文化现象时具有发散性,涉及材质、色彩、工艺、建筑、文字、家具、饮食、养生、食具、茶具、图案、纹饰、民艺、包装、手工、玩具、文具等多个方面。有调查对象更具体到粽子的外衣,将其与自己的设计理念结合。综上,由于调查对象在选择和使用传统文化知识时具有以上的特点,在接受国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如对调查对象感兴趣的天人合一、“和”思想等进行深入介绍。同时也可以结合工业设计进一步深化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使国学更好地与现代社会接轨。

国学知识篇2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PCK);PCK的结构;教学

一、引言

学科教学知识最早由舒尔曼提出,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综合体,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独有的知识,是对教师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自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后,国外学者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也逐渐形成热点。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在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方面还在起步阶段,以“学科教学知识”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发现相关研究300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有关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综述类研究

这类研究大多以综述国外研究成果为主。如刘清华、廖元锡、马云鹏等都不同程度的阐述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外其他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这类研究以理论为主,主要阐述何为学科教学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影响的研究

如李伟胜从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中的核心因素出发,探索核心因素对教师教育的启示,他主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育人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认知维度的知识学习,同时要关注教师教育的学术品质。刘小强通过研究学科教学知识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从而阐明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学科教学知识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并由此提出了建议。方菲菲和卢正芝从学科教学认识(PCKg)以及教师教学建构(TPCs)的演变过程出发,阐述了舒尔曼、格罗斯曼、以及科克伦等的观点,由此总结了学科教学知识点本质特性以及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三)实证类研究

这类研究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地进行考察,通过走进真实的课堂,客观地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学科教学知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数学、科学这类偏理科性质的学科,其他学科的研究相对较少。

1、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如2007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225名中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在教育学知识、课程知识和情境知识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各类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总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并针对该教师群体在学科教学知识上的部分缺失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的建议。

2、以教师个案,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案例研究。

这类研究大多集中于硕博论文,如姜艳丽以一位高中英语教师H为研究对象,通过对H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H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现状,挖掘影响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因素。周正以上海市6名公办学校初中数学教师为例,选取7年级下学期的一节几何课程,以案例研究方法和课堂观察对这6名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师的6节课进行研究。柳笛运用案例研究法对上海市6名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函数内容的教学进行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田野笔记,得出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的主要差异。

3、针对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比较研究。

这类研究也比较集中于硕博论文,如李丽通过访谈、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上海小学熟手教师与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进行比较,揭示熟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熟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发展策略,为熟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建议。庞柏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谈、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上海地区初中初任教师与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比较,揭示了初中初任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方面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策略,为初中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提供建议。

三、总结

通过对检索范围内的有关学科教学知识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为止,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和结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总体来说,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不断在扩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具体。我国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国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较少有学者根据我国各级教师的自身特点构建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其次,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机制较少。再次,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学、科学等学科,其他学科较少。

参考文献:

[1] Shulman,Lee.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2] 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04).

[3] 刘清华.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 廖元锡.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5(06).

[5] 应国良,袁维新.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

[6] 解书,马云鹏,李秀玲.国外学科教学知识内涵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13(06).

[7] 李琼,倪玉菁,肖宁波.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04).

[8] 方菲菲,卢正芝.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焦点:学科教学知识及启示[J].当代教育教学,2008(05).

[9] 李琼,倪玉菁,肖宁波.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04)

[10] 唐泽静,陈旭远.“学科教学知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国学知识篇3

学校国学知识竞赛主持词【1】

“读国学经典,做博学少年。”秀谷二小国学启蒙读本知识竞赛现在开始!

今天举行的是四年级(五年级)组的比赛。整个比赛共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知识必答环节,第二个环节为知识抢答环节。

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本次比赛的规则:

1、必答题要求每个组必须派人回答,每组必答题共( )道,每回答对一题得一朵小红花。

2、抢答时,选手必须在主持人念完题喊“开始”后才能抢答,否则犯规,取消答题资格。如果回答错误,主持人再喊“开始”,其他各组再次抢答。

3、比赛结果看哪组获得的小红花多,如果小红花的数量相同,再加赛一题,决出胜负。

比赛虽已结束, 但我们诵读的脚步不会停止,让我们的校园永远书香四溢,让我们在诵读经典中拥抱快乐,健康成长!秀谷二小“读国学经典,做博学少年”国学启蒙读本知识( )年级组的比赛到此结束!

学校国学知识竞赛主持词【2】

一、组织开会

A: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B: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A:国学经典 诵读不衰

A:大凌河奔流不息 传承着唐诗宋词的清冽与甘醇

B:奉国寺晨钟暮鼓,悠扬着两千二百年的的华夏精神

A: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道德义县”鲜明旗帜引领下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学经典的熏陶感染下

A: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

B: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A:读经史子集,感染国学魅力

B:诵三百千弟,奠定人文根基

A:我们传承,接过五千年熊熊燃烧的薪火

B:我们发扬,演绎中华民族不朽的传奇

A: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基层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

B:义县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国学诵读活动历经实验推广、初赛、复赛三个阶段,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决战时刻

A:下面,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在百忙中到会的各位领导

让我们大家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B:担任今天比赛评委工作的是

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晓红

进修学校小教部语文教研员 韩蕊

进修学校小教部语文教研员 刘伟

A:经过基层学校的激烈角逐与选拔,今天的小选手过关斩将,代表各自学校,登上决赛舞台。

B:下面,有请四个参赛队闪亮登场。

按照抽签顺序,坐在一号台的是 小学代表队。

(三名选手喊口号,下面拉拉队举起口号牌,跟随喊口号。比如文昌文昌,天下

无双)

坐在二号台的是 小学代表队

坐在三号台的是 小学代表队

坐在四号台的是 小学代表队

A: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四个参赛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B:好!我宣布,义县小学 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首届国学知识竞赛 合:现在开始!

二、比赛开始。

A:我们今天的比赛共有四个环节 即:个人必答题、小组必答题、个人风险题、小组风险题

先进行第一个环节:个人必答题。

个人必答题共有三个板块,国学小百花、国学大讲堂、诗文背诵大比拼。 首先进行第一板块:国学小百花。

请看比赛规则。

这一板块的试题,主要采取回答问题的形式,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广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包括文学、历史、绘画、武术、音乐、戏曲、医药、教育教学、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比赛方式:由每组第1号选手开始回答。每人要回答两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共20分。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好!请一号台一号选手选题。

主持人读题,读题后。

B:请选手作答。

下面进行第一环节个人必答题的第二板块: 国学大讲堂

这一板块我们主要采取讲解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于中华传统读物的理解和领悟情况。要求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文的大概意思讲清楚明白即可。 比赛方式:由每组第1号选手开始回答。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

为公平起见,请二号台1号选手选题。

选手选题,主持人读题,读后“请选手作答”。

以下略。

第三轮:诗文背诵大比拼

这一板块,我们以背诵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中华传统读物的记忆情况,主要包括看图背诵古诗和背诵国学经典启蒙读物两个内容。

比赛方式:由每组第1号选手开始回答。答对加20分,答错不扣分。每位选手的答题时间不超过4分钟。

主持人:

请三号台一号选手选题。

主持人读题。请选手作答。

请评委打分。

下面进行

男: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女: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

男: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女: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合:读书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男: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女:品味书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的神情从容而淡定。 合:读书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男:“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国学知识篇4

    一、知识转型的时代语境

    总体而言,在古代中国,读书人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家国一体,讲求为学和为人的统一,立言、立功、立德三位一体,最高境界为立德。这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读书为学融为一体,并无明显的矛盾冲突。因此,读书人对命运问题的思考和举措也融入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中,“命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很自然的存在的。无论是作为形而上的儒、道、释各家命运学说,还是作为形而下的占卜、算卦等命运预测行为,都在读书人的生活视野中常态存在,甚至成为他们日常修养的一部分。而且“命学”的形而上与形而下在他们那里是协调一致的,理学家可以在探究命、运、性、情等观念的同时,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着占卜、算卦等预测活动。

    这样的情形到清末民初知识转型时期发生了巨变。随着读书人在身份上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其所认同和服膺的价值标准发生变化,“命学”也就无法保持过去的那种地位,而不得不边缘化了。当然,这样的变化离不开知识转型的时代语境。

    所谓知识转型,是指知识体系发生变化,即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表现形态的改变。在中国,应指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变化,即向西方近代知识体系接近和转变,其核心是学术体系的变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学术转型。一般说来,清末民初是中国的知识转型时期,其核心是中国古典学术形态向西方式的近代形态的转换,即由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向文、理、法、商、农、工、医七科之学的转换。这一转换大体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即从1898年之后到1919年前后(戊戌变法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经清末、民初两代人的努力而完成。这样,中国学术从古典形态走出,进入到近代形态,直到今天,已形成新的学术传统。

    知识转型之所以出现,时代的剧变当然是主要因素。近代的中国,内忧外患不绝,尤其是外来势力的冲击,李鸿章所谓的“三千年一大变局”,曾纪泽所谓的“五千年来未有之创局”,无疑都反映了外来冲击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巨大震动。震动之下,各方面都在发生或隐或显的变化,知识体系也不例外。在知识体系的变化中,西学成为触媒。

    尽管在明末清初时,西学在中国就有一定程度的传播,但传播的范围和内容十分有限,未能改变中国绝大多数读书人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过鸦片战争后,这种情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西学的传播力度急剧增大,另一方面部分中国读书人开始认真审视中西两种文化,探寻西方文化的进步意义,学习西学以自强。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和戊戌变法期间,读书人对西学有了普遍性的反应,开始自觉接受和引进西学。作为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西学的大规模引入和被适度接纳,使得传统中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发展趋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导致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分类的出现。

    所谓新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分类,是指西方近代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分类。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学术分科观念已开始为一些中国读书人所了解和接受,如郑观应在1884年所作的《考试》一文中开篇即云:“泰西取士之法设有数科,无不先通文理算学,而后听其所好,各专一艺。武重于文,水师又重于陆路”①。这显示郑氏不仅对西方学术分科观念深有了解,而且还接受了西方“各专一艺”的分科观念及其分科立学的原则,所以他在提出改革科举考试的方案时,即主张专考西学。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西书翻译的增多和西学传播规模的扩大,西方近代学术分科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书人所了解和接受。他们开始突破中国固有的“经、史、子、集”分类法,用西方知识观念解析中国传统学问,如严复在将《天演论》、《群学肄言》、《社会通诠》、《穆勒名学》等西方社会科学著作译介给国人时,常通过序文、凡例、按语、夹注等形式不断援引中学内容,与所述西学比较、对照、印证,在《天演论·自序》中,他便有这样的论断:“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乃推卷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见至隐者,内籀也”②。严复的这类论述,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等学术大家皆循此路径做了不少交融中西学术的工作,用西方近代学科分类标准来汇通中西学术,尝试构建中国自己的、新的知识系统,如刘师培在《周末学术史序》中,即借用已接受的近代西方分科观念来反观中国传统学术,将周末学术分为心理学、伦理学、论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政法学、计学、兵学、教育学、理科学、哲理学、术数学、文字学、工艺学、法律学、文章学等十六类③。这样,中国固有的经史之学便被配置到了西方近代学科体系及知识系统中。

    当然,新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仅靠部分学者的呼吁是建立不起来的,还需要充分的制度保障来为其开辟通路。在这方面,新式学堂的设立和新学制的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出于自强和变革的需要,洋务运动时期已有一些新学堂陆续设立,戊戌变法期间又开始设立中国第一所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显然,传统的经学、史学、诸子学、词章学等已不适用于这些新式学堂,于是这些学堂纷纷按照西方的分科立学原则和分科治学观念设置课程。渐渐地,不仅新式学堂如此,传统的书院也开始分斋设学、分斋治学,变革旧课程,开辟新科目。这种形势的发展,最终促成了新学制的诞生。新学制以效法欧美的日本学校课程设置为蓝本,把中国固有的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四部之学”,最终转向包括“文、理、法、商、农、工、医”在内的“七科之学”。从此,中国学术按照这一分科体系走上新的发展道路。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体制建立、各类西式分科基本固化以及用“整理国故”方式研究传统学问成为共识,中国近代学术才算真正建立起来。

    在知识体系转型的同时,读书人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即从“士”转换为“知识分子”。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读书人处在士、农、工、商社会序列的首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清末社会变革中,伴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则为古老的科举制的废除,而科举制废除的直接后果就是作为四民之首的“士”受到极大冲击,并造成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的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因为“废科举兴学堂的直接社会意义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切断了‘士’的社会来源”,于是“士”逐渐成了一个历史范畴,代替它的是近代教育制度培养出的知识分子,“士的逐渐消失和知识分子社群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⑤。作为能在社会上自由流动的群体,知识分子的构成和社会功能自然与士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再是官吏基本来源的四民之首,不再承担着广泛的社会教化功能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责任,而是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方面专业人才,以一己之专业素养贡献于社会,即由于身份和功能的变化,他们大多不再是知识系统里的“通人”,而成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士之“通人”之学所讲求的修身与治学融为一体,在知识分子的“专家”之学里越来越没有市场,中国固有的修身与治学一体的观念逐渐转换为二者分离。

    也就是说,清末民初知识转型时代,新兴的知识分子大都由“通人”转换为“专家”,求学和治学成为一种职业行为,不仅与修身养性关联不大,甚至与治国平天下也渐趋分离。这当然与近代西方知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渐趋主导密不可分。于是理性上倾向西方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而在感性上、在生活实践中,并非可以彻底理性化,中国传统的因素仍大量保留。理性认识和感性实践的矛盾,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对命运的理性思考和具体实践产生分离,“命学”因此也无法保持过去的完整性,只能步向边缘。

    二、知识分类和“命学”的边缘化

    在古代中国,有关“命运”的思考和论争从未停止过。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清代儒者,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无不留下思索和实践的记录,并以各种面貌呈现出来,进入中国固有的知识系统中。

    中国固有的知识系统形成甚早,应是在雅斯贝斯所言的“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之际,而对此系统予以分类或分科亦应是同步进行的事情,至少在汉代已趋完善,具体体现在作为知识之总括的典籍分类上。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所编之《七略》,已然是颇为专门的典籍分类目录。《七略》由《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组成,其中与广义“命学”相关的思想和知识分布在《六艺略》所包含的《易》、《书》、《诗》、《礼》、《春秋》、《论语》等典籍里和《诸子略》所包含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等诸子学说中,甚至在《诗赋略》中的“屈原赋之属”等诗赋中也有鲜明体现。而与狭义“命学”相关的知识集中在《术数略》的五行、蓍龟、杂占等类别中,这几类是《术数略》的核心内容。所以,研究中国“命学”的流变,术数类知识的变化和走向是考察的关键。应该说,秦汉时期中国的知识系统已大致区分为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这体现在《七略》的六部分科中⑤,六艺(即六经)和诸子的地位最高,显示作为中国学术之源的六经和六经之支流的诸子,构成了知识系统中的“道”,而术数、方技等类则为“器”,地位相对低下⑥。不过尽管如此,《术数略》毕竟为《七略》之一,相较后世,这已是术数类知识地位最高的时期了。相应地,也可视作是“命学”地位最高的时期。

    唐初修撰的《隋书·经籍志》对先秦到唐初的典籍加以整理分类,建立起隋唐时期的学术分科体系和知识分类系统。在这一系统里,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取代了汉代的《七略》分类,而且直到清代,四部分类始终被沿用。从“命学”的角度看,与广义“命学”相关的知识和思想在经、史、子、集四部中都有分布,而与狭义“命学”相关的历数、五行之学则列于子部之下,即术数类知识从《七略》中的一大类,降为子部下的一小类。从“道”和“器”的角度看,有关形而上之“道”的知识在数量上急剧增长,反映在四部目录中此类书籍的比重上升很快;与此相反,有关形而下之“器”的知识在数量上增长不快,成为目录中的小类,地位自然也就降低了。这与重“道”不重“器”的观念愈益强化密不可分,特别是在科举取士的大背景下。在清代修纂《四库全书》所形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中,四部分类得到极大完善,达到中国古代典籍分类的最高水平。《四库全书总目》里,与广义“命学”相关的知识和思想仍分散在经、史、子、集四部当中,而与狭义“命学”相关的知识则集中在子部的“术数类”中,包含“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等子目。这一分法与《隋书·经籍志》一脉相承,表明狭义命学”知识在典籍分类中的地位自唐以来没有改变。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总叙》中对子部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有所阐发,认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这六类“皆治世者所有事也”,在子部知识系统中最为重要,而“百家方技,或有益或无益,而其说久行,理难竟废,故次以术数;游艺亦学问之余事,一技入神,器或寓道,故次以艺术”。在他看来,这两类知识,“皆小道之可观者也”⑦。这番话透露出时人根深蒂固的道、器观念,而且视术数类知识为“或有益或无益”,难下结论,仅以“其说久行,理难竟废”为理由而列入子部。由此可见此类知识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亦可见狭义“命学”的地位。

    尽管《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排序已说明了狭义“命学”颇为边缘的地位,但毕竟“其说久行,理难竟废”,还是在子部知识中堂皇存在。而到清末民初知识转型之际,这种存在成了问题,成为被忽略或革除的对象。

    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是个复杂的过程,晚清时期知识界关于引入西学改良中学甚至改造中学的各种言说始终不绝,但真正落实到制度层面则是到了清末新政之时,体现在新学制的制定与实施上。1901年,清廷决定推行新政,并将废科举、兴学堂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制定和实施新式学堂章程,提到日程上来。经张之洞等人的努力,在1903年终于制定出一系列新式学堂章程,并奏请清廷,以《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等为名公布实施,建构了一套新式学制。这套学制规定大学堂分八科设学,即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医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从这八科下所分的具体学科门类来看,中国固有学术中的经学、史学、文学等在经学科和文学科中得到保存,引进的各类西学在政法科、医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中确定下来。于是,“中国以经、史、子、集为骨架的‘四部之学’知识系统,被包容到以西方学科分类为主干之‘八科之学’的新知识系统之中”⑧。在这一新知识系统中,与“命学”相关的形而上层面的知识,因分散在固有的经学、史学、文学中,故仍能在经学科和文学科里占有一席之地。而子学遭到排斥,未作为一科列入,子学下的术数类知识也就无法进入这一系统,从而导致狭义“命学”与新知识系统无缘。

    张之洞的“八科分学”方案在中华民国建立后被修正。1913年初,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大学规程》,对大学所设置的学科及其门类作了原则性规定,决定大学取消经学科,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农科、工科、医科等七科。从此,中国学术开始摆脱经学束缚,创建起类似近代西方的学科门类和知识系统。在这七科中,文科分为哲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四门,中国固有学术体系中的经学、史学、子学和集部之学大体被“文科”消融进去,表明“四部之学”已被纳入到“七科之学”知识系统,即从中国传统知识系统转向西方近代知识系统的轨道。就“命学”而言,形而上层面的知识和思想继续存在于包容了经、史、子、集的哲学、文学、历史学之中,特别是对“命运”、“命理”问题思考最多的儒、释、道,基本被纳入哲学范畴。在哲学思维笼罩下,形而上的“命学”开始进入一片新天地。至于以术数类知识和实践为代表的狭义“命学”,仍无法实现近代转换,未能进入新知识系统。在被主流知识系统完全排斥的境况下,这样的“命学”彻底边缘化了。

    西方近代知识系统真正在中国的学术研究中发挥实际效用,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北京大学。由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北京大学,在民国之初的几年里,仍为一“官僚养成所”,直到1916年底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本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宗旨改造北大,才使北大成为中国学术研究的中心。在这里,教育部所公布的分科原则得到真正贯彻,各类西式学科基本固化,教学、科研一本于此,现代大学体制建立起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氛围下,以北大为代表的西式学科分类和研究取向在中国愈益稳固。与此相对,作为旧文化的代表之一,传统“命学”只能越发式微了,不仅狭义“命学”难有空间,就是形而上的“命运”、“命理”思考,也因与西方哲学重本体、重认识、重方法的根本取向不符,是所谓“人生哲学”,而在哲学讲堂上难以居于主导地位。可以说,边缘化是“命学”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完结之际不可避免的命运。

    三、读书人身份、态度的变化和“命学”的衰微

    与知识转型进程相伴随,读书人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士转向近代知识分子。在士人那里,知识不是全然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客相融的产物,因读书治学并非单纯为了求知和获得学术真理,而是出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需要。这种治学与修身一体的状况,使得士人讲求的学问是以博通为基础的,“道”与“器”在他们心目中虽有高低之分,但也有内在的一致性,如在“命学”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他们往往能够协调起来,并不发生冲突,或至少不发生大的冲突。不过到了清末民初知识转型时代,随着近代知识分子的出现,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变化。

    知识转型是以学术分科为表征的知识体系的变化,即西方近代知识体系逐渐取代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西方近代知识体系大体形成于18世纪启蒙时代,它有两个根本特点:一是源于古希腊的对知识与真理的获取与客观把握,而非将知识、真理和修身之类的德行培养联系在一起;二是科学化,以科学的名义界定所有事物,分门别类,此前在西方知识系统中存在的星相学之类由此被打上“迷信”标签,逐出学术之门。对中国而言,接受这种特点的知识体系只是晚了一个多世纪而已,所引发的读书人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的变化,无非是接近于西方。一方面,随着读书人社会身份的变化和近代知识分子的产生,读书治学渐成职业行为,知识成为客观对象,不再与人的德行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分类之学取代博通之学,使得读书人的知识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由“通人”变为“专家”,而且是科学思维下的“专家”。当然,这样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清末民初两代学者的进程。不过对“命学”而言,转变的发生和转变程度的深化,是个越来越不利的事情。

    晚清学者热衷西学,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是理性层面思考的结果。但是,传统的巨大力量、自身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的直接影响等因素,使得他们在感性生活实践上还是更多地认同过往的一切,这在清末读书人对待“命学”的态度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一些倾向西学的知识分子在涉及“命运”的理性思考和解说时,已开始跳出固有窠臼,引用西方观念和思想公开表达自己的主张;但在日常生活层面,还是时有占卜、算卦等行为,形而下“命学”的强大魅力仍在。这方面严复之所为便是典型。在广泛传播西方近代思想,以天演进化学说为民族、国家命运把脉,大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同时,日常生活中的严复颇多占卜算卦之举,如在其宣统三年(1911)的日记中,时有这样的记载:“占财,大有。寅木财爻极旺,虽空不空。世爻暗动,巳官生之,寅爻尅之。此富贵逼人之卦也,断其必得。后果于甲寅实空之日得之(注:末句当系事后补记)”;“占升官。官爻值日而化,进酉逢月破,应于巳月”;“辰月丙申日占,弟痘症业已临危,得未济之革。申己合而长生,亥水虽为月建所尅,为日辰所生,而持世又申爻独发,以得气有力之父爻而生,兄弟戌爻又为月破,此症当活也。后于酉时得医,己亥日愈(注:末句当系事后补记)”;“卯月甲寅日占风水,困之节。卦由六合化,六合本是吉占,又得日月扶植之,旺财持世,而化回头,生之应爻,生之自身。可谓美满矣”;“占弟被论吉凶,得困变恒、金。午鬼极旺而动,化兄弟而用爻,又化退神,此外毫无生扶,其凶必矣。虽得生于日辰,恐不敌也。后于申年,遂被极刑(注:末句当系事后补记)”;“占婚而得日值之,兄弟持世,卦由六冲而变六合。父爻发动生世,应为忌神,与卯木同动,化剋为生,当主离而复合”;“占出行,得明夷变小过,水。世临官动,化回头生,应临子孙,动而尅世,是宜成行。但为子日所合,须俟午日冲子,然后成行”⑩。这里所以不厌其烦地引证严复日记中的卜卦释词,是为说明卜卦是严复生活中的常态。其所卜算的内容很广泛,包含发财、升官、疾病、生死吉凶、风水、婚姻、出行等,是人们俗世生活中最为关切的东西。其中不少是应他人之求而代为占卜的卦,说明卜卦也非完全是个体的私密性行为。甚至在一些释词后面严复还记下事件的结果,以示所卜之卦的灵验。

    应该说,对严复这代读书人而言,日常生活与占卜算卦相连,并非是多么奇异的事情。尽管知识转型开始在他们身上发生,但他们毕竟属于过渡的一代,自幼起所受的教育都是中国传统教育,即以博通为根基的治学修身一体的教育,后来所接受的外在于他们的西学,只不过是他们的理性选择,并未能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发生根本影响。所以,在日常感性生活层面,他们仍能像古代读书人那样对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命学”兼容并蓄。实际上,以“科学”面目出现的西学和中国形而下的“命学”是难以相容的,西方思想的理性崇尚与占卜算卦的生活行为之间有巨大落差,如果一个人将西方理性完全内化于身心,而不仅仅是把它作为外在于己的知识与思想,那么他是很难认同日常生活中的占卜算卦行为的。只是在严复这代人那里,对西学的认知还未达及此等程度,“科学”认同的社会环境也未形成,所以他们并未自觉体认到其行为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性。

    进入民国之后,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认同的社会环境基本形成,新兴知识分子对待“命学”的态度就与他们的前辈有了较大不同。已有学者作过研判,新文化运动时树起的“科学”旗帜,其内涵不仅是指科学知识、方法、精神,更是指一种价值观,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信条体系,一种规范性的评价尺度,即所谓的“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一词……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11)在这种信仰的笼罩下,新文化运动期间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形,“只要与科学、理性相违的一切传统文化及行为皆为迷信,包括儒家伦理、宗教、帝制、民间信仰以及风俗等等”(12)。陈独秀就曾明确指出:“若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像那和科学相反的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算命、卜卦、扶乩、风水、阴阳五行,都是一派妖言胡说,万万不足相信的。”(13)如此的氛围和时代环境,自然对“命学”特别是狭义“命学”的发展极为不利,以至于民国年间从事“命学”者也要极力向“科学”或“哲学”靠拢,如袁树珊《命谱》前有《序》言:“科学名词,吾国古所未有,由转辗迻译而来。解之者曰:‘凡为有系统之研究者,是之谓科学。’然则吾国专门技术,何一而非科学耶?润州袁树珊先生,以所辑《命谱》见示。余曰:‘是亦科学也。……’先生前有《述卜筮星相学》,推演而贯通之,科学之精义,昭然予世以共见。或疑为秘闻,陋已”(14)。“星命学为吾国哲学专科。……窃谓是书(指《命谱》)果能流传区宇,使之人手一编,久必改进国风,消弭世变,同登于人类进化之盛运,然后见哲学之明效大验也。”(15)将袁氏“命学”比附为“科学”或“哲学”,显然是时代大潮的产物,亦有为“命学”在近代学科体系和学科分类中争正统、争地位的考量。这种考量恰恰说明“命学”已处在极为边缘的境地,正在走向衰微,不得不借助“科学”话语力争一席之地。

    尽管作了种种努力,但“命学”仍为民国主流知识界所排斥,特别是形而下的狭义“命学”,始终难登大雅之堂。有一例证很能说明问题。在为袁树珊《述卜筮星相学》作序的人当中,有一位号称信奉唯物史观者林庚白,曾自述道:“前几年我对于卜筮星相,觉着有点好玩,所以闲空的时候,常去研究研究,而且因为了一时的兴致,写了一部《人鉴》,很风行一时。当下我的朋友,有许多不以为然,他们说:‘你是相信唯物史观之一人,为甚么提倡这些,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后来看见《语丝周刊》,钱玄同居然骂我浑蛋”(16)。林的朋友和钱玄同的态度,恰能代表当时知识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毕竟在经历知识转型和五四洗礼之后,已成型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在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方面都更接近于西方,学术界中人大都是具有科学思维的“专家”,所秉持的西方理性、科学观念使他们无法容忍心目中非“科学”的“命学”存在。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保守”的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仍给“命学”留有一席之地,如著名学者吴宓在其日记中就不时有卜卦记载,这里略举几例:1937年7月28日,“寝前,仍卜《易》占明日吉凶”(17);1939年3月25日,“近日心神恍惚,忧父在西安遇难。今晚尤惶扰不宁。乃用闭目开书,手指某页一句之法占卜”(18);1946年7月6日,“以《蒹葭楼诗》祷卜宓本年应在清华抑往武大,得句云‘义方教子恩及侄’。宓以为子指淑,侄指克强,此句似命宓回清华之意”(19)。从这些记载来看,吴宓之卜卦,有其特点,一是此举非生活常态,往往是在时代剧变和人生的某些特定时刻才占卜。如1937年7月28日的占卜,是在“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即将进北平的关键时刻卜吉凶;1939年忧父之卜,也是因西安遭日军轰炸、军情危急之故;1946年的占卜,则是面临关键选择,为定行止而卜。二是为自己占卜,私密性很强。从日记看,基本未见吴宓为他人卜卦的记载,这和严复大量为他人卜卦,形成鲜明对照。无论如何,在“科学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尽管吴宓对“科学主义”颇有微词,但也不能不顾及整体的社会环境,无法公开从事主流知识界所界定为“迷信”的卜卦活动。实际上,在吴宓这代知识分子那里,西方思想的理性崇尚和个人中国式感性生活实际的分离,较之清末严复那一代更为明显,内在矛盾冲突也更大,在各种有形无形因素的制约下,一些生活实践只能越来越个人化、私密化。这样的事实本身,就已表明中国式的“命学”不能不走下坡路。

    总之,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总体格局下,不论就知识分类而言,还是就读书人社会身份和态度的转变而言,都对传统“命学”颇为不利。“命学”中的“学”或“道”,被分离在近代不同学科中,主要是在哲学层面讲求,但因与西学主流不符,在哲学中也难以占据主导地位,日趋边缘化;“命学”中的“术”或“器”,命运更是不佳,在愈益强大的科学主义潮流面前败下阵来,从文化“大传统”的一部分沦落为“小传统”之一,走向衰微之路。“命学”的这一历程,值得今日反思者极多,本文只是大体描述一个框架,一系列相关课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注释:

    ①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载《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1页。

    ②严复:《天演论·自序》,载王栻主编《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9、1320页。

    ③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载《刘申叔先生遗书》,1936年宁武南氏排印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重印,第503页。

    ④罗志田:《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载《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⑤在《七略》中,《辑略》是“诸书之总要”,因此《七略》分类实为六分法,即将典籍分为六大部类。

    ⑥《论语·述而》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对“道”和“艺”(或曰“器”)之先后、高下进行区分的观念,显然对秦汉时期及其后中国知识系统的构建有深远影响,《七略》仅为一例。

    ⑦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总叙》,载《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69页。

    ⑧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⑩《严复日记》,载《严复集》第五册,第1506-1510页。

    (11)j·韦莫斯:《唯科学主义的本质与起源》,转引自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12)宋红娟:《“迷信”概念在中国现代早期的发生学研究》,《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4期。

    (13)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载《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0页。

    (14)王清穆:《序》,载袁树珊《命谱》,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15)董伯骙:《序》,载袁树珊《命谱》,第2页。

    (16)林庚白:《序》,载袁树珊《述卜筮星相学》,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17)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六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0页。

国学知识篇5

【关键词】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在旅游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门课程有着较强的综合性,知识密集、涉及面广,其中涵盖了历史、地理、宗教、园林、建筑、民俗、风物特产、饮食等等,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能够突出重点难点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突破常规的教学思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积累专业知识。

一、认真编写教案,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一堂好的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对所要讲授的章节做合理的剪裁,突出重点和难点,并且对于有些内容还会做相应地拓展和知识链接,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因为这门课程知识点多,内容繁杂,老师如果在讲授时不分重点,平均花费时间,就会让学生难以把握教材,同时也会使得这门课程失去吸引力,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首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相关的资料,充实课堂的内容,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形式,合理安排教学结构,由课堂化教学,进入社会化教学,从理论到实践,实践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使导游专业教学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内容的广博性是其显著特征。其中既有中国文化基础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民俗知识、园林建筑知识,又有少数民族风情,还有外国民俗知识,以及台、港、澳地区的风俗民情、地理文化知识,其内容的复杂性、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再加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大多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升入职业高中后,又面临所学专业的各门与初中学习阶段完全不同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有的知识量大,有的要求动手能力强,有的要求学生能具体地解决各种问题(如《导游业务》)。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加上基础差,因此运用多媒体方法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内的各种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避免了教师单向填鸭式灌输知识的弊端。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建筑这一章节时,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一般都是采用讲解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只能是想象出古代建筑的台基、墙、柱、梁、屋顶、斗拱等是什么样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前认真搜集资料,就可以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师简单介绍这章节的相关知识后,在屏幕上打出多媒体课件的内容,然后展示各种古代建筑的图片以及平面分析图,这样学生就可以生动形象地真正了解到古代建筑中的各个部件的结构,深度了解教材中要求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基于此,教师要大胆革新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来增加课堂吸引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此外还可以利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室,如模拟导游室、中餐模拟宴会厅、客房模拟标准间等,借用景区景点的导游浏览软件,结合导游基础知识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模拟导游、中餐服务、客房服务训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都很高,所以就不会使学生出现厌学情况。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由教师单一的讲解,那么学生只会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所收到的效果很不理想。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教学模式,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学生有时处于传统模式下的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帮助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媒体有时作为辅助教学的教具,有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要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同时,采用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特别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真实或仿真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并带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走出课堂,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教师带队亲自到各个旅游景点体验现场讲解的经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师生关系,而是导游与游客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同学讲解完后,由另外一部分同学进行打分,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尽可能多方面丰富学生课堂教学内容,使其开拓学生思维,培养独立自主,具有创新精神的灵活应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既有传统教学理论和知识,又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从而达到培养高技能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旅游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了。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对于旅游的要求不再是最初的看景、拍照,而是希望获得景点的旅游文化的认知,这就对导游人员的讲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游绝不能把自己定位为向导,而是一个讲解内涵、传播文化、传递美感的使者。基于此,在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一方面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给学生提供提高人文素养的途径。

总之,中职旅游人才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深化教学改革,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国学知识篇6

一个和谐温馨、安定有序的校园是我们每位同学生命健康成长的乐园,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殿堂。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小学安全知识国旗下优秀讲话,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安全知识国旗下优秀讲话1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安全在我心中》。

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暴力犯罪等死亡,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失去他们如花的生命!这些令人心颤的事实背后我们看见了什么呢?逝者以他们的鲜活而短暂的生命向我们提出了哪些警示呢?望老师、同学深思!

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是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有时无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所以我们要加强教育,让学生远离危险,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学会正确处置意外,做好防范、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此对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在校内外不互相追逐打闹。

二、关注课间安全,上下楼梯要有序。

三、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

四、放学及时回家,受到不法侵害打急救电话或110寻求帮助。

五、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不吃不洁净的食物。

六、注意运动安全,要严格按照体育老师的要求去做,切不可做危险的动作。

七、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

老师们,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安全的港湾,和谐的乐园!谢谢大家!

小学安全知识国旗下优秀讲话2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立夏过后,天气逐渐炎热,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学校将开展主题为“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活动,下面特向全体同学提出以下要求:

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下面我举几个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例:20~~年4月4日(星期六),建阳市第一中学、漳浦县南浦中心各有1名学生私自下水游泳溺水死亡。

20~~年4月6日(星期一),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星辉小学、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六中学各有1名学生在溪边玩耍时不幸溺水死亡。

20~~年4月13日(星期一),四川省巴中市3名学生溺水死亡。

20~~年4月27日(星期一),辽宁省葫芦岛市6名学生校外野泳溺水死亡。

20~~年5月1日(星期五),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上营小学2名学生途经废沙场水坑时,1人不慎落水,另1人在施救时被拖入水中同时溺水死亡。

20~~年5月2日(星期六)下午2点55分左右,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李木水库发生一起三人溺水身亡事故。当时,11名学生在李木水库岸边游玩,其中两名男生结伴下水游泳,由于岸边太滑,两人同时滑入深水区。岸边的一名男生看见后,立即下水施救,结果也不幸溺亡。据派出所民警介绍,三位死者均为该镇合浦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

20~~年5月3日(星期日),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培新小学2名学生在建筑工地水坑戏水时溺水死亡,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高阳中心小学1名学生在河边玩耍时溺水死亡。

二、这一桩桩触目尽心的沉痛事件让我们无比悲痛,为此学校做出决定:学生不准私自外出下河洗澡。

三、不准到不摸底或不知水情;比较危险的地方去玩耍、游泳。不能去河塘边、围矿坝玩耍;不捡落入水中的物品;不去河塘钓鱼捞鱼,防止溺水。

四、游泳需到有资质的游泳场游泳,而其必须要有组织,并在大人带领下方可去游泳。游泳时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身体,如果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五、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六、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七、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八、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玩水。同学间要互相关心、爱护,发现有的同学私自外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告诉老师或家长。

九、溺水的急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旦遇到溺水者,我们在营救时应该怎么办呢?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总之,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其实,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游水、戏水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是可以防止的。

小学安全知识国旗下优秀讲话3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由于缺乏安全防范知识,我们国家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为了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1996年,我们国家将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今天已是第十个“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为“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安全了,才能更快乐,才能拥有明天。而只有清醒的安全意识、牢牢掌握的安全自护知识和方法,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在上一周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中,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有关交通、消防、户外活动、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在安全知识竞赛中展示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在现场演示中掌握了灭火器的用法,在实战演习中紧张有序地操练了疏散技能……这一切都是我们为获得安全所付出的努力。或许有的同学会问,老师们花了这么多力气帮助我们学到的东西,将来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我无法回答。但我要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

大家一定还记得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就是这场灾难让无数人家破人忙。然而,就是在这场灾难中,有一个坚强勇敢的小女孩,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挽救了一百多人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突如其来的海啸袭击泰国普吉岛的一个海滩之前,这位年仅10岁的小女孩发现,大海远处突然涌现的一波白色巨浪,将蓝天和大海明显地隔成了两半。凭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她预测海啸即将爆发,于是,她立刻告诉父母,及时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当游客们刚刚抵达安全地带时,巨浪奔涌而至,顷刻间吞没了整个海滩……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未来是如此美好灿烂。让我们与知识手拉手,与平安成为好朋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安全知识国旗下优秀讲话4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安全与我们同行》

一个和谐温馨、安定有序的校园是我们每位同学生命健康成长的乐园,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殿堂。校园的安全关系到同学们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对学校的信任,它是学校发展的支点和保障。

我国目前有2.1亿中小学生。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一位中央领导曾经动情地说:“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教育必须以安全为发展基础,有安全才能有学校的稳定和谐,才能有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有安全才能有我们每个同学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

然而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那些花季少年的夭亡,那些如流星般陨落的鲜活的生命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这些孩子的生命之花凋谢的时候,他们的理想和奋斗永远地失去了价值。母亲永远失去自己的孩子,无数的家庭永远失去了未来……这些血的事实一次次地警示我们,中小学生安全隐患令人震惊,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措施刻不容缓。

但是校园安全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如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设备设施安全、饮食安全、师生活动安全等等,要维护校园安全,仅靠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全校同学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同学们你可曾知道,也许因为你课间随意在走道中奔跑,也许因为你做运动时的不留神,也许你随手扔出的一个小石子、一个饮料瓶,也许你把小商贩出售的不合格食品带进了校园,我们的校园就多了一份危险,少了一份安全。安全关系你我他,校园安全靠大家。

在此,我真诚地提醒每一位同学能够努力做到:

1.上学、放学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不吃不卫生食品,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课间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互相礼让不得拥挤,行至拐弯处,要放慢脚步,预防相撞;

4.运动时,要遵守运动规则,注意自我保护;

5.课间要做文明游戏,遇事更要冷静、谦让。

老师们,同学们,安全工作重如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安全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共建我们和谐美好的校园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安全知识国旗下优秀讲话5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有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是:“校园安全,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安全,下联是:事故隐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才无事”。横批:安全是天!一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安全是大事,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是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大事。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前提,没有平安和谐的良好氛围,就难以有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学校领导深刻体会安全的重要性,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让安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3.11日本强震海啸中,宫城县户仓小学,距离海岸仅仅100米,学校共有108个学生,有一个孩子那天没来上课,在校孩子们全部生还。当天海啸前首先发生的是地震,孩子们都躲到桌子底下,紧接着,孩子们跑到学校操场,然后爬到学校后面的山上。他们是按照日本应对海啸的标准流程操作的,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反复演练的疏散方式。在日本连幼儿园的孩子都要进行安全逃生演练,并作为法律规定。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熟练标准的安全演练在关键时刻能挽救人的生命。

或许,你会认为安全问题离我们很远,有的同学心里可能会说:“我很安全啊!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教育我吧?”其实不然。想想自身的行为,不也有许多安全隐患吗?一至十班的车区在东面有个陡坡,可有的同学骑着车就冲下来,在你很拉风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如果先着地的不是车轮会怎样?以前看见有同学在操场上点火玩,难道你还真的以为会“野火烧不尽”吗?大课间有同学在排球场里踢球,在你撩大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球砸到人群里会是怎么个后果?有些同学为了少走几步路,跨越马路防护拦;看到路上车辆不多,等不住就匆匆横穿马路。有些同学上下楼梯偏靠左边行走,或在楼层的楼梯、走廊内追逐、奔跑、打闹、玩耍,从而导致相互碰撞而受伤。血的教训不能再有一次,悲剧不能重演,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我们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卫生知识、安全防卫知识及应急避险技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年3月28日是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在安全日来临之际,我们将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疏散演练、“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同时我们更要将安全意识和行为作为一种习惯进行养成。我们需要养成的安全好习惯有: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放学次序离校;不急追猛跑 ;上下楼梯右行礼让;增强安全自护意识;不做危险动作、游戏;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同学们:当你在谋划着新的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时,是否想到了安全?当你在聆听奉劝时,是否想到它是用血的教训凝成的?当你对别人提醒或忠告不以为然的时候,是否想到因为一时的疏忽,一次的失误,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家人蒙上阴影,给社会带来负担,给国家造成损失?避险不是辟邪,是需要我们加强注意来提高防患意识的。

最后,作为读书人,让我们把这句“安全无小事,隐患就是事故”记在心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国学知识篇7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却越来越忽视我们最基本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为了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国学知识,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国学知识问答竞赛。

比赛采用的是组队参赛的模式,于是我和我的好朋友小尘尘,小抗抗一起组队参加了比赛。经过了将近一周的紧张准备,我们终于来到了比赛的现场。首先进行的是演讲环节,我们三个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决定由口才最好的小尘尘上台演讲。只见小尘尘优雅的走上了舞台,从容不迫的向观众和评委们鞠了一躬,然后开始了她的长篇大论的侃侃而谈,一场演讲下来,连老师们都听呆了,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演讲完毕我们来到了抢答环节,现场所有的小组同学一起抢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答对的加分,答错的扣分,最后计算总分数。我们三个紧张的听着主持人说的每一个字,还好提前准备的比较充足,一上来我们就抢到了不少的分数,最后所有的问题提问结束,我们在这一轮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们离开舞台之后,评委们开始了紧张的算分,不一会结果出来了,我们小组由于小尘尘精彩的演讲,最终获得了国学知识问答竞赛的第一名!听了这个消息,我们三个激动地抱在了一起!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我们的国学知识,不能让这宝贵的精神财富白白的流失掉。

国学知识篇8

清代后期文人称《红楼梦》研究为“红学”,具有戏谑的意味,当时将它视为一门真正学问的人很少,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红学”一词的出现虽然比较晚,而《红楼梦》研究与《红楼梦》的本身出现几乎是同时的。最早对本书进行研究的是脂砚斋等。脂砚斋的评语是《红楼梦》研究的最早成果。这是清代红学的第一时期。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和高鹗刊行一部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以后,此书的影响即扩展到全国各地。从此便出现各种各样的红学论著,如书上加的评点、序跋、专题评论、题红诗词、戏曲、笔记小说等等,丰富了红学的内容。这些是清代红学第二时期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近代时期,按照比较普遍的说法,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八十年时间。中国近代小说的理论批评,大致上以“戊戌变法”为界,可以分成前后两期。前期总体上不出于传统的范畴,到了后期,随着梁启超等人所主张的“小说界革命”的强烈影响,出现新的概念,新的探索。

近代知识分子对《红楼梦》的看法,虽然具体上来讲,每一个红

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批评方式和内容,但按照他们观点的新旧问题来分,也可分成两种不同的方式。一个是明末清初以来小说批评界一时盛行并保存下来的传统批评方式,如评点批评,一个是由西方小说的冲击而引起的在小说界革命的影响之下所产生的新的评论方式。

在近代红学史上,属于前者的红学家,为数不少,他们的红学成就可说的东西很多,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也比较广泛。譬如王希廉、张新之、姚燮、陈其泰等都是评点派的主要人物。这些人虽然在当时文坛上没有很高的地位,本身并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在红学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红学家,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在他们的生平中相当多的时间投入在《红楼梦》的评点工作里,最起码花了几年,甚至也有一辈子都从事评点《红楼梦》的。他们是清代后期大量涌现出的“红迷”当中脱颖而出的人物。他们所作的评点工作,在当时或稍后的清代末年引起相当广泛的影响,曾出版过很多次的评点版本,但是,他们的观点、他们的批评方式已经不是新时代所要求的。因此在新的时代,到了20世纪以后这些评点批评逐渐衰落,再无人问津。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代替他们的新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政治地位比较高,在文坛上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小说观点对社会的影响力非常大。但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还不如前一个时期的红学家那么迷恋深入,对《红楼梦》文本未曾评点过,没有更详细地统计书中人物和事件的年月。不过他们把《红楼梦》摆在世界文学的队伍上加以评价,和西方国家的名作小说加以比较,认为这部中国小说的代表作可以与西方的第一流小说比肩,从西方文艺理论的方法与角度衡量,《红楼梦》不失于一部第一流小说。因此他们都骄傲地宣布《红楼梦》是一部“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的作品,是一部“绝大著作”,一部“宇宙的大著述”。前一个时期的红学家也有不少给予《红楼梦》极高评价,如王希廉所说的“神圣同功”,姚燮所说的“空前绝后之书”,但这些评价的影响还不如后来新进知识分子的一句话。因为这是他们站在世界文学的广度上加以评价,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加以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些近代知识分子分别是黄遵宪、梁启超、侠人、王国维等著名的文学大家。

民国十年(1921)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文坛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顾颉刚就说此后的红学为“新红学”,那以前的红学叫做“旧红学”。因此学术上习惯称清代红学到民国初年的红学为旧红学。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所谓新红学的来源还是在近代红学基础上。近代后期,尤其在“戊戌变法”以后的红学所呼吁的,直到新红学时期仍有非常广泛的影响。“五四”以后,和其他的学术方面一样,为了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为了新的学术体系的确立,表面上一概否定“五四”以前的学术成果,一概否定旧的文学成果。但现在看来,文学是不断发展的,学术研究也没有当时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中断了很长时间后又重新发展起来的。我认为19世纪末年开始逐渐发展的近代文学和近代学术,一直延续到现代。近代红学的发展道路也是一样的。  二、清代后期传统方式的《红楼梦》评点

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始有些变化,社会各分野慢慢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以及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关注。当时已经有人,如龚自珍,洞悉巨变将临,国亡无日,因此高呼求新求变,希望唤醒世人。求新求变是近代文学最大的口号,近代就这样开始。但在文学领域里,变化仍然很慢,很少。到这个时候,传统方式的评点批评虽然已开始走向衰落,没有产生过文学史上难得的名著。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种一般读者非常喜欢看的读物,当时还有很大的市场,还有很厚的读者层。因此这些评点批评,仍然在红学史上出现得不少。

(一)王希廉

在近代初期,红学史上最驰名的著作应该是王希廉(生平未详,号护花主人)的评点本。他的评论收录于道光十二年(1832)所刊行的《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中。书名上题“新评”,可能对《三让堂本》等的“批点”而言,意味着全面地重新加以评点。此书中的《红楼梦批序》、《总评》、《分评》等都由王希廉写的,但此书也收录当时其他红学家的评论文章,如涂瀛(读花人)的《人物赞》与《红楼梦问答》,梅阁的评语,黄琮的《大观园图说》等,可以说此评点本是当时一些文人的红学结晶。

王希廉的红学观基本上坚持传统和保守的立场。他认为《红楼梦》虽然属于“小说”一类,但在劝善惩恶,宣扬仁义道德上,并不逊色于“大言炎炎”的经史诸子书。他的这一种态度,在小说正文的评点中也有透露,如第二十三回说:“宝玉一见小说传奇,便视同珍宝,黛玉一见《西厢》,便情意缠绵,淫词艳曲,移人如此,可畏,可畏!”他的保守性也可以从当时的钗黛之争中他为薛宝钗辩护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吴克岐的《忏玉楼丛书提要》中虽说他“大致持论和平,于林薛之间,力事调停,遂使尊林者流群起诟之”,但由此反而可以看出他主张偏向于薛宝钗。他曾指责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而认为宝钗却是贾母与元春之外,唯一的“有德有才”之人。

在某些基本态度上,他的确是从教化观点出发把这本小说看成劝善惩恶的作品的,但从全书的分量上考虑,大部分的评语还是针对故事情节和写作技巧而发的。因此在没有全面地整体地分析和探讨王希廉评语之前,一概抹杀它的价值,似乎有点不合理。在王希廉的《护花主人批序》中可以看出他的小说观的一面。小说是描写生活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所以说“小”,但是从这一个小部分也足以反映全体的道理来说,它又并不“小”,正如“以管窥天,管内之天,即管外之天”一样。这实际上已经接触到文艺创作以个别来概括一般以典型来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他又从解释“葫芦”一词的含意探讨全书的主题思想,说这部小说是事实上隐去真事和真姓名以假托小说人物,表现出“人生如梦,幻境皆空”的作品。这也可以说王希廉评《红楼梦》时坚持的基本思想。

(二)张新之

张新之(生平未详,号太平闲人)的评点本《妙复轩评石头记》,完成于道光三十年(1850),但一直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到了光绪七年(1881)才由孙桐生加以整理在湖南刊行,题曰《绣像石头记红楼梦)。他的红学观散见于《红楼梦读法》和回末总评以及行间夹批中。他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以小说的形式来敷衍性理的作品,也是一部宣扬《周易》的道理和儒家教义的书。张新之在他的《读法》中说:

《石头记》乃演性理之书,祖《大学》而宗《中庸》,故借宝玉说:“明明德之外无书”,又曰:“不过《大学》,《中庸》”。是书大意阐发《学》,《庸》,以《周易》演消长,以《国风》正贞淫,以《春秋》示予夺,《礼经》,《乐记》融会其中。《周易》,《学》,《庸》是正传,《红楼》窃众书而敷衍之是奇传,故云“倩谁记去作奇传”。(《红楼梦卷》第153—154页)

他的观点非常明显,他把这一部《红楼梦》和儒家经典相比拟,认为此书的主要思想根据是盛行一时的王阳明的儒学思想。《大学》里的“明明德”的观念,除了这个《读法》之外,在本文评点中也屡次提到。由于把重点放在修心上,心可以理解为个人意识,在某些评论中,张新之把小说里一些有中心意义的图像,例如宝玉神秘的石头以及其他王器,看做“心”的象征。他说“明明指出‘性’字,隐然演出‘心’字”,”石头是人,是心,是性,是天,是明德”。另外张新之还认为通部《红楼梦》,无非是《周易》的道理,他又运用阴阳五行说来分析《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张新之的红学观,现在看来,当然有些勉强,缺乏说服力,但在当时这也是一种批评方式,在一定范围之内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学者对张新之评点的评价是否定的,认为他的评点是“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的评论”(郭豫适),或是对作者本意的“一种极大的歪曲”(韩进廉)。但美国汉学家浦安迪却说应该认真对待张新之评点,要了解当时这类以儒学为基础的解释小说的方法,虽说不合于作者的原意,但对后来的读者有相当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不应忽略。

张新之评本是光绪七年(1881)由孙桐生出版的,此后不过三年的光绪十年(1884)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增评补像全图金王缘》出现了,据考察此本以《张新之评本》为主,把王希廉和姚燮的评点及评论文章重新加以安排整理的。这本三家评本在当时非常流行,清束民初不断地出版流传。

(三)姚燮

在《红楼梦》三家评本里收录的评点作家当中,最后一位是姚燮(1805—1864,号大某山民)。他是一位学问渊博、才华横溢、著述丰富的文人。在六十年的生涯中,他留下来各种著述八百余卷 (评点除外)。姚燮的文学研究的成就,主要在戏曲研究和《红楼梦》的评点上。他的《红楼梦》评点,可能成于咸丰年间,有《蛟川大某山民加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后与王希廉评本合编,从《增评补图石头记》看出,后与王希廉、张新之三人合评的《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在光绪年间一再翻印,十分流行。他的评点中对小说的人物描写、结构艺术、语言特色等加以评论,而大部分比较简单,但他特别重视每个故事的发生时间,比较详细的考证整理出来。因此后人评价说:“山民殆谱录家也”。

他另外撰写《读红楼梦纲领》(民国以后铅印本改题为《红楼梦类索》),书中内容包括《人索》、《事索》、《余索》三种。这是对小说作品中的人物、器物、艺文以及人物的生日、府中人物的月费、财数等等各方面的统计文章,是在其他红学文章中比较少见的一种资料性的成就。他的评点本中收录的总评八十条,其中四条是姚燮所写,而其他七十六条实际上是姜祺的文章。这个评论来自姜祺的《红楼梦诗》一百四十四首的附批,都是咏书中人物的。姚燮对《红楼梦》是极为推崇的,以至称它为“空前绝后之书”,他不像护花主人王希廉那样平允,也不像太平闲人张新之那样归之于玄理,而是略带着一种偏激之情。

(四)陈其泰

除以上三家评本的作者之外,再值得提的是陈其泰的评点批评。陈其泰(1800—1864,号桐花凤阁主人)的评点本《桐花凤阁评红楼梦》在长期仅抄本流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公开出版。陈其泰评点《红楼梦》时,最有影响的是涂瀛的《红楼梦论赞》,因此他的红学观,也基本上与涂瀛相同。他继承涂瀛所主张的《红楼梦》为宝玉自况的观点和写情说的看法,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一部《红楼梦》,“尽此一情字”,再对宝玉的情的本质细心考察,他的结论大致有二,其一,“情”的本质是重在知心,不在淫欲,其二,情的表现形式是“爱博”与“情专”相统一。陈其泰的身世与曹雪芹略有相似之处,因此他的评点内容,也是作为一个失意文人,带着满腔的怨愤来体味这部小说,因此颇能窥见原著的真精神真价值所在,他与前面的三位评点家有所不同,能摆脱封建卫道者的正统立场,这是陈其泰评点的一大特色。  三、近代知识分子的《红楼梦》读法

近代知识分子对《红楼梦》的看法是各色各样的,但基本上还是站在肯定的立场。极少数的文人中也有人认为中国小说还不如西方的第一流小说。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否将中西小说加以比较,都极赞《红楼梦》的伟大,认为《红楼梦》为中国文学的极上品,保持着非常骄傲的态度。在此我仅以近代较著名的几位知识分子为例,探索近代中国文人的红学观。

(一)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是近代的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摆脱了传统的小说观念,提出新的小说观,引起后来学界的注目。他在驻日本大使馆当参赞的时候,已经注意到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的社会变化,主张中国也要通过维新进行社会改良,同时强调文学也需要改良变革。他在日本经常和日本文人交流,讨论许多问题。他在1887年完成的《日本国志》中,总结日本的维新经验,以之作为中国改革的蓝图。

他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当参赞职位的1878年9月6日和一些日本文人进行笔谈记录见于他的《戊寅笔话》中。他们谈的是中日两国小说代表作。两位日本文人和两位中国知识分子包括黄遵宪进行的笔谈内容如下(文中的鸿斋是石川英,桂阁是源辉声,均为日本人,桼园是王桼园,公度则黄遵宪)。

鸿斋:民间小说传敝邦者甚少,《水浒传》、《三国志》、《金瓶梅》、《西游记》、《肉蒲团》数种而已。

公度:《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恨贵邦人不通中语,不能尽得其妙也。 (这时候,桼园来了)

泰园:《红楼梦》写尽闺阁儿女性情,而才人之能事尽矣。读之可以悟道,可以参禅;至世情之变幻,人事之盛衰,皆形容至于其极。欲谈经济者,于(此)可领略于其中。

公度:论其文章,直与《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并妙。

桂阁:敝邦呼《源氏物语》者,其作意能相似。他说荣国府,宁国府闺阁,我写九重禁庭之情,其作者亦系才女子紫式部者,于此一事而使曹氏惊悸。

鸿斋:此文古语,虽国人解之者亦少。

公度:《源氏物语》,亦恨不通日本语,未能读之。今坊间流行小说,女儿手执一本者,仆谓亦必有妙处。

他在日本文人面前特别提到{红楼梦}的优秀性,把它与《左传》、《国语》、《史记》以及《汉书》等经典与史书相提并论。在笔谈中日本文人比较客观地介绍当时在日本流传的中国小说,如明代四大奇书和《肉蒲团》。当时日本确实盛行《金瓶梅》、《肉蒲团》等所谓淫词小说,这与当时的中国及韩国的情形不同,但现在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红楼梦》也在当时的日本流传了,但相对来说还不是那么普遍。这个情形和当时的朝鲜也很相似。《红楼梦》的传播还不如明代四大奇书,尤其《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作品。但黄遵宪对这些作品却没有提到,突然提出《红楼梦》,而且介绍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太冷静,他非常兴奋地说,此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好像他为了给外国文人介绍中国的代表作品,失去了一点客观的立场。所谓“开天辟地”、“当与日月争光”一类词汇,用于介绍一部文学作品,实在是有些夸张。这样的说法,早在清代,推崇《红楼梦》的一些红学家经常使用。还有把此书比肩于《左传》或《史记》的想法,在小说批评史上我们从李卓吾和金圣叹的言论中已经看过并不新鲜。但黄遵宪在文坛上的地位毕竟是高级的,尤其在近代“小说界革命”的旗帜之下,他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很大,很广泛。

上一篇:招投标法范文 下一篇:英国学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