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范文

时间:2023-03-08 01:26:16

儿童绘本

儿童绘本范文第1篇

《儿童绘本》(CN:22-1406/J)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周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儿童绘本范文第2篇

本文根据儿童插画资料及相关文献研究,从构图选择、色彩运用、造型设计和故事脚本四个方面,展开对儿童绘本的艺术特征和创作要素的浅析。

“童心”的构图

艺术大师丰子恺说过,孩子是最不能闲的一类人,他们是最喜欢让自己忙碌起来的,他们喜欢在游戏中寻找乐趣,在插画中寻找趣味。在艺术活动中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这就是所谓的“童心”。在艺术欣赏中,成人们认为美好的事物,也许在孩子们那里并不能引起他们对事物浓厚的兴趣,因为孩子的审美不同于成人,是非艺术水平上的审美。

构图是幅画的骨骼和结构,对一幅作品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儿童插画创作中,现代的基本构图形式有三角形、环形、S形、横向型、纵向型、放射形、对角线、十字线等等。在《小羊罗素睡不着》(图1)这套绘本中,每一幅画面的构图都新颖有趣,无论是扉页、蝴蝶页、标题页还是版权页,大胆的构图都让人挪不开眼睛,构图与其中每个角色造型有机结合,不但打破了单调、呆板的状态,而且使画面构成了很强的视觉流程引导,看得出是费思安排的结果,不知不觉把孩子的视觉焦点引到主人公身上,并引导出画面的情节重点,吸引孩子们一页又一页地阅读下去,在不知不觉中就阅读完了本书。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常用的现代构图形式手法以外,中国传统的形式法则也仍然是画家们创作时所采取的一些构图方式,例如“惨淡经营”、“托不动之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景随人移”等典型的构图形式。当然,有机结合传统绘画构图的形式法则与现代设计视觉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很多插画家们会选择的构图手法,创作出的画面构图灵活多变、打破思维定律和视觉习惯。

“童真”的色彩

在儿童绘画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对强烈的纯色、原色的喜爱。童真年代对色彩特别地“挑剔”,因为色彩是艺术创作中表达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容小觑。但与其他艺术创作不同的是,儿童绘本的创作有其特殊之处。因为儿童的感知和思维都比成年人更具象,色彩为他们所要辨识的对象提供重要依据。儿童可以凭借色彩来确认看到的对象。例如,李欧・李奥尼创作的《小蓝和小黄》,绘本中大量运用高纯度的黄色和蓝色,这两种互补色在画家的调配下,被赋予了生命,生动又和谐地给孩子们演奏出一个温馨美妙的故事。

孩子对色彩的认识比成人要纯粹,红色就是红色,蓝色就是蓝色,黄色就是黄色,不存在冷暖和明暗的区别,鲜明的色彩也比灰色系列的色彩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也许在成人眼里,色彩对婴儿的影响并不大,其实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大约在4个月左右,便对颜色已出现了最初的颜色视觉,开始能辨别彩色与非彩色。例如,选择两本儿童绘本,一本色彩鲜艳,一本以黑色和白色为主色调,很明显,孩子会选择那本色彩鲜艳的。在孩子3岁左右,便开始对线条、形状、色彩等符号有自己的感受和审美,并且次序感也变得很强。例如,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把同样颜色、同样形状的玩具归类在起。

在儿童绘本中,色彩本身就具有讲故事的功能,比如孩子们看到绿油油的小草、黄灿灿的小花都是欣喜若狂的,对于孩子来说,色彩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形象的本身。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儿童绘本都一定要用最鲜艳、纯度最高的颜色,孩子对色调是十分敏感的,不同的故事情节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一本色彩好的图画书应使人更快地融入情境,并获得美的感受。

“童趣”的造型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情趣,一切艺术作品要靠情趣来打动人心。童趣是儿童绘本等作品中的个重要特点。在表达童趣时,插画家不能以自己的情趣来代替儿童的情趣。鲁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中提到“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况,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谨慎,做起来也十分繁难。”儿童情趣,就是要站在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

在儿童绘本中,角色变形的表现形式是其最独特和最重要的,而对儿童绘本的故事描述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儿童来说,多变和夸张的形象,不仅能凸显人物的表现力,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也更能轻易地进入到故事情境中,随着儿童绘本中角色的喜怒哀乐,一会儿哭,

会儿笑。

在儿童插画的角色造型中,基本要遵循两个原则:一.简而不空的简化原则。就像迪斯尼角色造型教程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是从个圆形开始的,我们可以将这个圆圈变成可爱的大眼睛,圆滚滚的大脑袋,或者还可以变成怪兽的大嘴巴等。在审美情趣上我们要尽可能地接近孩子,孩子发现自己能驾驭,便会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简洁的图形,学会自己阅读、自己理解,从而爱上阅读;二.想象丰富的夸张原则。插画师门笔下的丑小鸭、美人鱼、白雪公主等这些童话中的造型夸张多变,富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从而引导孩子们认识这个世界,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让他们感知这个世界。

寓教于乐的题材风格

很多儿童绘本已经不仅仅是在娱乐性和外观上面下功夫了,不得不说,一个好的故事是儿童绘本的灵魂。对孩子来说,什么样的故事不是特别重要,故事里讲了什么也不是很重要,而这个故事是怎么表述的显得更重要。不同的故事情节适合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段阅读,达到的效果当然也不一样。例如,睡前故事经常会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一种久违的亲切的开头方式,给孩子一种内心的宁静舒适,使孩子慢慢进入睡眠。

一个故事的好坏和这个故事的长短无关,例如宫西达也创作的《跟屁虫》(图2),故事简单明了,寥寥几段文字,大胆直白的画面,却能让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里面那句妹妹学哥哥的“我走了”,因为年龄小、口齿不清说成“我‘久’了”,读到这里,大人和孩子都乐了,就这样轻易地拉近了创作者和读者的距离,这是一本适合亲子阅读的好书。

讲故事就像是做在游戏,每个孩子都是喜爱玩耍的,喜欢在游戏的状态下来阅读绘本,不知不觉就起到了互动作用。例如,近几年儿童绘本中出现了一种粘贴的插画形式,小读者根据故事情节将贴贴纸粘在对应的

地方,这样的故事脚本难度更大,需要更加缜密的构思。使孩子们通过触摸、粘贴来引导孩子脑眼手之间互动的游戏过程,目的就是让儿童边阅读边动手动脑,既开发了智力,获得了美的熏陶,还大大地增加了孩子们的耐心指数。这样的儿童绘本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还给了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小结

每个人都有童年,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而孩子们的童年就发生在此时此刻,发生在当下。在孩子们的童话世界里,太阳会说话,云儿会舞蹈,鸟儿会唱歌……一起都如此有魅力。因此,插画家必须放下成人固有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在同

儿童绘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文绘本 绘本的地位 绘本的推广

一、英文绘本概述

英文绘本对培养早期阅读习惯和提高认知能力方面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知和肯定。根据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提出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绘本是图文并茂,以儿童作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故事情节类的读物,绘本的语言简洁生动,图片色彩丰富多样,内容贴近儿童,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英语绘本作为西方儿童的早期阅读读物,对于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学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阅读材料。英语绘本在阅读教学领域的价值日益受到研究者和教育者的认知和重视。

儿童英语学习一直是国人关注的是热点话题。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尽早接触英语,学好英语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共识。随着英文绘本大量涌入国内,阅读英文绘本从众多的英语学习方法与途径中脱颖而出,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英语教师的青睐。

英文绘本,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讲故事,传知识,它能够在儿童阅读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审美和思考能力,逐渐锻炼其语言语感与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素养,养成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儿童初期阅读开始,就应该让他们接触到绘本,并持之以恒地阅读适宜其能力发展的绘本读物,逐步提高其阅读素养。

二、英文绘本推广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分析

在英语绘本受到追捧的现状下,我们需要比较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英语在我国仍然是一门外语,其应用和推广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英语绘本需要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让儿童通过这扇窗爱上阅读仍需要有效的引导。主要困难如下:

1.缺少语言环境,儿童缺乏阅读主动性。不少家庭里,父母并没有英文知识的储备,因此,亲子阅读受到了阻碍。对于孩童来讲,阅读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阅读中文绘本对于儿童来讲也颇有难度,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阅读英文绘本更需要帮助、指导和鼓励。在很多孩子看来,英文绘本仍然是充满陌生文字的图画书,需要成人帮助他们解读。缺少语言环境和家长、老师的帮助,儿童阅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阅读中半途而废。营造一个比较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需要家庭和学校(幼儿园)具备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成员,才能提高儿童阅读英文绘本的主动性。

2.英语教学“听说为先”的教学理念下,阅读指导滞后,学生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没能得到及时发展。绘本是适应儿童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阅读资源,其题材内容多为拟人化的动物、小孩子、大自然,是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奇趣的想象。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宜的绘本应该在语言上更加丰富、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画面更为细腻。如果英语阅读开始较晚,学生在认知能力逐步提高,母语水平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对阅读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更需要从阅读中汲取新信息,此时大部分绘本对他们而言就不再适宜,学生就会感到在看“小人书”,错过了运用绘本的最佳时期。

3.英语绘本课堂教学得不到保证,绘本阅读缺乏科学的引导与使用。学校教育学业任务繁重,老师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只有少数以外语为特色的学校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绘本教学,多数绘本教学穿插于课本教学中,无法保证绘本阅读的数量。绘本作为英语学习平台的角色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导致国内这些绘本教学资源的稀少,以课程形式呈现出来的绘本就更有限了。而在教学方法上,很多老师教绘本等同于教阅读,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乐趣,成为新的学习负担。在选择范围上,绘本本身具有趣味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部分教师会更注重其教育性,老师的选择与学生的需求差异较大。在语言呈现上,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绘本的音韵之美,保持英文材料的“原汁原味”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 绘本引进缺乏合理分级制度与科学指导。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读者不同的智力和心理发育阶段,为不同阅读者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我国的英文绘本引进和推广中缺乏权威、科学、本土的分级标准,教师、家长主要凭经验来选择,盲目性较大。分级阅读要求按照儿童心智发展规律,对教育学、儿童文学、语言学等学科进行广泛深入研究,遵循群体性差异原则和儿童本位原则,为不同年龄儿童量身定做适合的读物。

5.此外,英文绘本的购买渠道有限,价格昂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阅读的广泛开展。国内购买英文绘本的主要渠道为亚马逊和当当网等专业图书网站,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已出现专门的英文原版绘本团购网站,此外还有专业的绘本出版社在绘本引进和推广中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英文绘本推广简述

1.主要绘本推广人。英文绘本的推广儿童文学作家、学者、民间绘本推广人、译者功不可没。目前,在大陆、香港、台湾等地有许多优秀的绘本专家,为绘本的推广做出贡献,绘本专家方素珍,儿童文学作家余治莹,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先生,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王一梅,绘本译者更是不胜枚举。绘本推广人有的致力于为儿童写绘本、有的将优秀绘本译成中文、有的著书推荐国内外优秀绘本,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努力,儿童绘本才出现如此繁荣的景象。

2.英语绘本推广的主要途径。

(1)亲子阅读和学校绘本课教学。指导和推进亲子阅读是英语绘本推广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只有家长们意识到了绘本阅读的重要作用,从小为孩子提供阅读机会,帮助孩子爱上阅读,绘本推广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学校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老师采用绘本开展语言或学科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拓展课外知识,课堂外,学校可以列出推荐书目,建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时间进行阅读。

(2)出版社和图书馆推介及英文绘本馆的兴起。书店、图书馆、书展都是儿童接触绘本的良好平台,设立英文绘本专柜,将优秀的引进绘本放在醒目位置,开展公益读书会,亲子阅读活动,制作绘本活动,都是有效的推广方式。民间绘本馆的兴起反映了大众对优秀绘本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购置绘本的经济压力,特别是英文绘本馆对英文绘本的阅读推广更是有积极作用。

(3)新媒体的关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快、地域跨度广。微博、微信公众号、教育类APP都可以将绘本介绍、购买途径推送到家长和老师的移动通讯设备上,加快了绘本的普及和推广。绘本的衍生音视频资源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弥补英语语言环境的不足,帮助儿童接触到更加地道的语言、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感受新的阅读体验,增强个体的学习性。

四、绘本推广策略

1.建立分级制度,推荐阅读书目。在英语国家,英语阅读材料的分级体系比较健全,分级阅读成为选择老师家长选择绘本的重要依据,一套完整、详细、科学的分级系统有利于明晰绘本难度和适宜的阅读对象,大大方便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挑选合适自己的英文绘本。

2.在学校、图书馆、社区开展英语绘本朗读交流。阅读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实现它最大的意义,即,阅读一本书之后,经过自己的一番理解,再将这些想法与别人交流,不断内化,自己才有所得。对于儿童来说,交流尤其重要。学校可以设立阅读角,欢迎英文绘本爱好者加入、讨论;图书馆可以开展绘本朗读或表演大赛,将阅读过程动态化、生动化;社区也可以成立儿童绘本阅读小屋。上述活动都有利于鼓励孩子开口、自我表现,这都将是孩子们继续阅读的动力。

3.课堂教学中运用英语绘本。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一门英文绘本阅读课,挑选经典绘本,让绘本在校园里得到应有的重视。老师们也可以在课堂之余将绘本作为补充材料介绍给学生,或者选取一段小故事,活跃课堂氛围。

4.深入绘本的介绍、推广和研究,促进家、校、社会多方合作。绘本的介绍、推广和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机构、学校、家长的支持。只有在家、校、社会的多方合作下,才能让英文绘本阅读蔚然成风,让儿童在浓厚的氛围下,将阅读作为一件愉快的事情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新炎.当前我国推进英语分级阅读的障碍及对策――从外教社图书漂流活动说起[J].科技与出版,2013,(12):47-49.

[2]仇慧琴.传统绘本与互动绘本的发展现状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8)上:28-29.

儿童绘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民间故事;儿童绘本

谈及日本,无法忽视其庞大的动漫产业,从漫画到动画以及相关周边产业,日本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动画作为一门大众化的综合性视听艺术,其丰富绚丽的故事场景、夸张搞笑的人物动作以及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都给儿童带来视听上的愉悦,很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根据日本民间故事改编的《河童之夏》《翡翠森林》《日本的古老传说》等动画作品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如果说动画是可以播放的“连续运动的图画”,那么绘本就是画在纸上的“静止的图画”。一般人以为“绘本等于有图画的书”,这是一种广义的观念,所以坊间出现了很多用绘本形式来包装的童诗绘本、儿歌绘本、数学绘本等等。精准地说,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图与文的内在关系,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故事的一种图书形式,其中图画占着非常重要的分量。有些绘本甚至只有图画,没有文字,但一样有故事情节,这是绘本另一特色。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好听、画得好看,也就是要巧妙地将文字和图画组合,令人爱不释手。因此,狭义的解释:绘本是用一组图画来叙述故事,依靠翻页推进剧情,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通过看图画而猜解出大意。本文主要建立在上述狭义的绘本概念理解基础上进行研究。儿童绘本虽然没有动画的视听优势,但是它可以通过画面留白、页面以外的空间想象等方式,使得即使每个人读到的文字和看到的插图是一样的,脑海里的故事世界却可以有着更加丰富的变化。

儿童绘本与动画都是以没有生命力的媒介来传达信息的,观看民间故事的人即使向它们发问也不能有所回答。因此,如何突破绘本的自身条件限制,结合新的阅读方式以及阅读环境,弥补视听语言与互动上的不足,为日本民间故事的传承继续做贡献,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1 儿童绘本作家对于日本民间故事的挖掘

儿童绘本大多是由某一个故事改编而来的,在改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删减、修改原文,甚至修改原故事的剧情发展。与我们在一般书籍中所见到的插图不同,儿童绘本中的插图与文字是平等关系,甚至可以占主导地位,并以图画作为叙述的主体,画与画之间存在着前后的逻辑关系,而文字只是作为图画的辅助工具。正因为插图的重要性,所以才要求为民间故事绘制插图的画家,不仅需要熟读故事的文字内容,单纯的将文字置换为图画,更要挖掘文字隐藏的部分,将文字无法表达出的意象,利用图画表现出来。

在日本这样的岛国,不仅四面环海,而且拥有复杂的海岸线,不管是风平浪静的沙滩还是波涛汹涌的海滨,不管是平静的内海还是浪急的外海,处处可见都是富于变化的风景。山丘也显示出了复杂的变化,每座山都是森林覆盖,经常被锁在飘霞、雾霭和云层之中,其紫影瞬息万变,随着季节的更替不断变化着。再加上日本人对森林的印象始终未能摆脱原始人类对森林的畏惧感。他们认为,森林的深邃、悠远是神秘的或者是妖气十足的。因此,在日本民间总是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鬼怪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版本不一,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也只是通过长辈向晚辈讲述加以传播。

以《桃太郎》为例,《桃太郎》是日本流传最久、范围最广、版本最多的民间故事之一。松居直认为:如果民间故事没有成为一种具体的形式,以文学手段进行改编,那么故事就会在各个时代被随便乱传,被随便利用。笔者查了一下桃太郎故事从战前到战后的历史,发现这个故事是被当时的当权者利用了。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时代,桃太郎有各种各样的形象。岩谷小波就把桃太郎画成日本男儿的象征,主张“桃太郎主义教育”。从这一点看,追溯桃太郎的原型后可以发现,桃太郎这个传说原本表现的是日本人心中拥有的某一种愿望,或者是一种梦想。[1]

日本绘本大师赤羽末吉所著版本的《桃太郎》里,桃太郎的出生被描述为是从老奶奶捡回来的桃子里蹦出来的。其故事的开端是从最原始的版本改编而来的,原始版本的桃太郎是这样的描述: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时,捡到了一颗漂来的大桃子。回家之后老婆婆将它剖开来吃了一半,结果立刻变回年轻的少女。老爷爷回家之后相当惊讶,所以也吃下了另一半的桃子,也恢复到少年时的强壮。当晚两人就展开激烈的,少女怀孕生下一名男孩。夫妇二人便将这名男孩取名为桃太郎。赤羽末吉之所以会把桃太郎的出生进行修改,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有意将桃太郎编订成正式的小学语文教材,并且关于的故事也并不适合尚未接触到性教育的学生阅读。因此,不是所有的民间故事都适合被儿童所阅读,我们需要挑选合适的部分展示给儿童。

关于《桃太郎》,日本民间信仰中一直都认为桃子具有驱鬼的神力,根据《古事记》记载,伊耶那岐曾经用桃子击败过黄泉国的鬼兵。[2]因此,桃太郎一出生就注定是要有非凡之举的,当乌鸦向他传达了消息之后,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3]以山和海为背景的画面随着情节发展继续延伸:“他们翻过大山,穿过峡谷,渡过大海,一直向前,向前,向前……”。接下来,在鬼岛的描绘当中,岛上的妖怪并没有像我国传说中的鬼怪那么面目狰狞,反而透露出一点点可爱的意味。这和日本大部分人心目中的鬼怪感觉类似,日本人并不认为妖怪魔鬼是十分可怕的,他们通常不会伤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可笑的蠢事。[4]之后桃太郎和鬼王决斗的场景和预料中的一样,救出了公主渡船离开。分析整本书的绘画内容,不难看出,赤羽末吉在描绘自然场景的时候都是以日本本土的面貌加以创作,原故事所没有描述出来的内容,而插画家却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想象,将这些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绘本创作者将日本民间流传的故事加以删选、修改,改编成适合儿童年龄层的童话故事,又用自己所擅长的绘画形式制作成绘本,是对日本民间故事传承所做出的最大的贡献。

2 儿童绘本与亲子阅读方式的结合

在过去,老人和成年人会让儿童用耳朵倾听传说故事。现在则是把民间故事经过一系列改编,选取合适的内容放入儿童绘本中,使它变成读物,继续完成文化的传承。倘若制作绘本的编辑仅仅是把日本民间故事灌装般地装进儿童绘本中,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文化的倒退。松居直先生在他的书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出路,即由成人把绘本上的文字读给自己的儿童听,儿童同时自己用眼睛欣赏插图。这是因为,绘画和语言虽然有着一体感,但有时还会相互抗争。儿童在自己阅读绘本时,读文字和看图两者之间会出现时间的落差,很难将二者合为一体。[5]但是,家长读给自己听的时候当场就能将二者合一,儿童一边听着故事,一边在心里看见了活生生的故事世界,就像看到了真正的绘本的世界。

当然,儿童看到的绘本的世界,也和讲故事的人有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年轻人离开自己的家乡,远离自己所听说的民间故事的发源地,便无法拥有与故事相关的类似的生活体验。在这样的情况下,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就遇到了巨大的瓶颈。[6]而通过以儿童绘本为载体,将民间故事原本的“味道”传承下去,如果不经历“大人把绘本上的文字读给自己的孩子听,孩子同时自己用眼睛欣赏插图”这样的阶段,听者很难继续往下传承给自己的下一代。只有当讲述者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听过了相应的故事,记住了它的情节,并把故事世界看得富有生机,成年之后得到了各种经历及体验,丰富了自己的内心,甚至转化成清晰存在于自己内部的东西,那么,给下一代讲述同样的故事时,便会带入新的感彩,这样的感情极具有感染力,通过语言传达给听者,双方能够针对故事中的特定情节进行讨论,那么就会有一幅生动完善的故事画面,留在听者心中。听故事者则不仅会对故事感兴趣,还会敏感地感受着讲故事者的心情和共鸣,并被即将来临的人生的预感所打动。由于民间故事最早的传播是以民间口头传说为主,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加入讲述者自身的生活体验,所以,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是传播者的集体智慧结晶。亲子阅读方式是口口相传下来的民间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大部分人都只重视故事本身,而忽略了故事原本的传播方式。

3 电子绘本的出现给日本民间故事传承带来新契机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绘本的电子化有着必然的发展趋势,也获得了更多年轻用户的追捧。纵观绘本领域,其各类应用程序的设计大多基于经典的绘本,借助书中儿童熟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进行个性化的设计,通过儿童的操作产生不同的结果,增加图书对儿童的吸引,为图书的数字化营销做好铺垫。多元的阅读方式提供给人们更便利的选择、更低廉的价格以及更大的信息量,丰富的互动行为改变了传统书籍的单一线性阅读方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电子互动绘本作为电子书的一个分支,也是传统绘本的电子衍生品,以其丰富的阅读形式以及游戏的趣味性,一经推出便成为孩子们的宠儿,更得到了成人读者的广泛喜爱,迅速占领电子应用市场的一席江山。电子互动绘本突破了传统绘本静止单一的状态,将图画、视频以及音乐结合为一体,不仅解决了传统绘本在视听语言上的缺陷,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视听共享的阅读环境,同时还增加了互动功能,能够激发儿童阅读绘本的乐趣。因此,交互式的电子绘本对于日本民间故事的传承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例如,获得美国国家育儿出版物金奖的绘本《神奇飞书》,在2012年被制作成动画短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短片奖后,又被制作成了互动电子书,在iPad平台上用户可以对电子书中的书进行翻页、给天空涂抹色彩、弹钢琴等动作。如果那些在市场上已经推广成熟的被读者认可了的日本民间故事绘本能够制作成电子版本,广泛地推荐给有孩子的家庭,那么不仅能增加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利于激发儿童了解日本民间故事的热情。

4 结语

面对日本的儿童,日本民间故事的趣味性以及传递出来的语言的丰富性,通过不断被创作出来的儿童绘本在现代社会被传承着,而同样的,在中国,特别是在家庭中,成人与儿童面对面,成人也可以借助儿童绘本这个载体向自己的孩子口头讲述中国的民间故事,共同想象绘本图画以外的故事世界。在传递母语的丰富性的同时,让儿童了解自己民族过去的生活习俗、民族特征、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作为中国人的感受和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 松居直(日).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01.

[2] 韩若冰.日本民间童话故事“桃太郎”的文化解读[J].民俗研究,2008(2):231.

[3] 周英.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4] 李文博.日本妖怪文化研究[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13.

[5]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日).绘本之力[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儿童绘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绘本 阅读推广 儿童 早期阅读

早期阅读,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而且能使儿童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如何让儿童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项长期任务。绘本书装帧精美,图书页面富有童真意趣,极富艺术性和渲染力,文字简洁流畅,易于理解,是符合少年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优秀图书品种,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的重任,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利用绘本开展儿童早期阅读启蒙教育工作。

一、绘本概说

17世纪,绘本诞生于欧洲,20世纪30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70年代,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21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在本世纪开始,绘本逐渐被国内关注,因其对儿童阅读的良好启蒙作用被众多家长和儿童接纳和喜爱。美国绘本大师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这样定义绘本: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能存在。

绘本是一种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种类丰富、设计独特的书籍形式,是以艺术表现及图像诠释完成的儿童图画书,以图画的艺术技巧、以儿童读者为诉求对象,以图像诠释主题、概念、情节、角色和情绪氛围等。这种形式不同于连环画、动漫图书或看图识字等的儿童读物。绘本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图画的精致完美,想象和夸张,富有童真和童趣,极具艺术观赏性,绘画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前后呼应连贯地表现一个主题,文字语言生动,简练优美,绘画与文字配合相宜得彰,有一种互动的协调关系,有的绘本甚至不用文字来表现,儿童依然能理解读懂。绘本版式精到唯美,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绘本在发达国家的家庭已成为首选的儿童读物。

二、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

阅读活动是人类从文献中获得信息与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生理过程与心理过程,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早期阅读教育指0~7岁学龄前的阅读启蒙教育,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早期阅读教育提倡从零岁开始,甚至有的提倡在胎儿期通过母亲给胎儿阅读进行胎教。5~6岁是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孩子潜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早期阅读启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减少阅读障碍的发生,认知与人交往和和融入社会的技能,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人类早期阅读是从阅读图画开始,慢慢地发展为阅读抽象的文字。儿童的阅读认识发展过程与人类的阅读进步历程十分相似。阅读作为人的一种认识能力,需要后天进行教育和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这一时期是对阅读行为的认知、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起始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依赖于他人;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大脑对具体形象图画所传递的信息反映,相对于抽象的符号文字比较敏感,对色彩艳丽的图画感兴趣,表现为喜欢看电视广告内容,动画片、图画书、玩玩具等;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识字有限,图像相对于文字或其他抽象符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优先唤起人们视觉神经的感知,并保持长时间的记忆,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图书易于理解;身体的各种器官和神经系统处于一个快速发育时期,语言表达、行为动作、思维能力等的差异性明显;且儿童往往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容易转移,阅读兴趣不能持久,阅读时间较短;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行为上缺少自主性,对图书的思想性无识别意识和能力,阅读倾向易受他人影响。

三、绘本与儿童早期阅读启蒙

1.与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相适应

绘本以图为主的呈现形式使它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表达的系统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既能直接呈现世界图景,又能解读、揭示图景的意义,顺应早期儿童表征、理解的特点。绘本的普及能让儿童能够更早、更自主地进行阅读活动,同人类的累积性智慧对话。让儿童从中汲取生活智慧,开发智力,认知世界。

2.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绘本属传统纸质文献,这种传统的阅读方式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电子书的阅读方式须要借助于电脑、电视、DVD等机器介质。儿童时期是人心理和生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时间与电脑、电视等电子介质接触,会影响儿童的生理健康,所以,传统纸质文献仍是他们阅读的首选。

3.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导儿童养成阅读习惯

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孩子可以受益终身。儿童的阅读习惯需要依靠精心的引导与培养,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本特有的趣味性、图画的丰富的色彩,想象和夸张能有效地吸引儿童对图书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儿童在阅读时爱不释手,阅读兴趣油然而生,有助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

4.题材丰富,有助于儿童情商和智商的发展

绘本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日常生活、哲思名言、经典故事、人物传记、心灵感悟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儿童情商和智商的发展。

5.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夸张的想象、丰富的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让孩子的想象力在阅读中跟随故事情节一起飞舞,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绘本是符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形式,极适合用于儿童早期阅读启蒙。公共图书馆应重视绘本的导读工作,加强馆藏绘本资源建设,把优秀的绘本书推荐给读者,利用绘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例如,亲子共读、讲故事、情景剧演出、用图画故事,等等,培养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让儿童制定正确的阅读目标,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使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牟群英.幼儿园早期阅读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

[2]廖连生.儿童阅读心理探析及其教育策略[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27-29.

[3]章红.早期阅读的对象[J].学前教育研究,2009,(4):13-18.

儿童绘本范文第6篇

【波兰】伊莎贝拉・米可鲁特 等 文

【波兰】玛尔塔・库尔柴夫斯基 等 图

中国农业出版社

这是一套深受欧洲小朋友和家长欢迎的图书,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波兰地区的表彰,并得到波兰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的大力推荐。该套图书包含《文具大狂欢》《动物大发现》。

图书针对3―7岁儿童设计,采用“故事+游戏”的形式,书中充满想象力的各种角色,幽默风趣的故事,以及考验孩子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可操作游戏,如猜谜、找不同、走迷宫、找对应等引导孩子去思考、去发现,全面提高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专注力。

《儿童成长童话绘本》系列

【美】LK家族 【韩】朴京兰、郑顺 等 文

【韩】田冰俊、李明旭 等 图

中国农业出版社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心路成长历程,在路上不断探究、发现、认知,使自己渐渐充实、渐渐强大。如若一路有“心灵导师”相伴,孩子的成长必定少走很多弯路。

这套儿童成长童话绘本由东西方文学艺术大师联合创作,从孩子的视觉讲述自然法则,讨论人文心灵,讲解健全人格,故事娓娓道来,如小溪般缓缓流淌。阅读它,像推开一扇窗,引导孩子了解世界、认知世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该套书荣获“韩国文化部推荐优秀读物”奖,是韩国的畅销儿童绘本,得到众多儿童和家长的赞誉。

《丽塔和小东西》系列

【法】让-菲利普・阿卢-克诺德 编写

【法】奥利维尔・塔莱克 绘画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丽塔和小东西》系列绘本的文字天真、充满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看似日常的平实中透露出可爱、幽默。通过选取代表性的生活场景,帮助孩子丰富生命体验,积累人生经验。

绘画风格简约,采用精练、清澈的铅笔速写风格,符合儿童视觉发展的绘画表现形式,每一个画面都饱含作者精心的设计,清新、可爱,不时来点夸张和滑稽的表现。而且细心的小朋友们在每一个画面都能有新奇、个性的发现,这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大有裨益。

《微笑妈妈儿童绘本》系列

【日】微笑妈妈 文/图 高勇 译

中国农业出版社

《微笑妈妈儿童绘本》系列共四本,是一套布绘本书,画面极其丰富、华丽,全部是用不织布、串珠、棉线等拼贴、缝制,再拍照制作而成,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充满童趣和想象力。

故事以小刺猬先生和小猴为主角,展现了变废为宝、互相帮助、认识自我的不同主题,符合幼儿审美情趣和心智发展特点,是一套又好玩又有趣的绘本。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带给孩子丰富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

儿童绘本范文第7篇

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不过也有许多绘本是在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感觉。绘本包括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两种类型,但二者之间的界限不明确。

儿童绘本(图画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涵义的概念,包容性非常强,从内容上来说它包罗万象、视角广阔,涉及的领域有天文、地理、历史、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等。从形态上来说,种类繁多、类型多样。

儿童绘本的题材非常丰富,除了包括亲情、友情、生命、尊严、勇敢、自立等的生活故事外,还包括幽默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童话故事、幻想故事,此外还有涉及自然灾害、科学、历史、战争与死亡的故事等,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鲜明有趣的视觉形象,创意独特的画面,生动简洁的文字和风格各异的表现手法让孩子在这些短小的故事里体验快乐的同时,得到情绪的释放和心灵的抚慰。这也使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开始关注、喜欢儿童绘本。对于成年人而言,儿童绘本带我们进入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和儿童一起进入自由想象的空间,愉悦的同时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儿童读物的成败关系到一些很重要的事,如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我们在创作时并未意识到儿童图书的重要性,没有想过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有怎样的责任。好的出版物对孩子的未来有多大影响,我们为之努力的事业对国家的未来有多大价值。我们创作的意义是什么?

对有些创作者来说,创作绘本只为取悦自己。正是这种狭隘心态局限了他们的眼界、封闭了他们的心灵、禁锢了他们的创造力,这种心态下产生的作品,就更谈不上有什么感染力了。

其实优秀的儿童绘本创作者心中对世界、对生活充满热爱。创作的动力不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表达对世界的感激,将自己所见、所得的幸福和感动,用图画的方式传达给更多的人。

我们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要有儿童的立场,要表达儿童的心理、情感和愿望。

本文主要探论儿童绘本创作中儿童观点的表现。

台湾的绘本在重视站在儿童心理立场和情感愿望的基础上,进行图画艺术表现这方面,我觉得做得比较出色。

比如,叶安德创作的图画书《我和我的脚踏车》(图1),在“儿童观点”上做得比较出色。这本书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图画书的“童话式”的开头,类似故事的一个“引子”,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个引子就是,小男孩说,“阿公,为什么你每天擦茶壶?”“这不是茶壶,这是神灯。”“阿拉丁神灯?”“随便吧,就是可以许三个愿的那种。”“你骗人!”“阿公什么时候骗过你。”“那你许了什么愿?”“小孩子才可以许愿,老人家许愿就不灵了。”“那你小时候许什么愿?”“赶快长大呀,很灵,你看,我一下子就变成老阿公。”这个引子里的对话,最后又有照应,就是小男孩许了第三个愿,“快点长大,但是不要太快变老”。图画书的故事其实也是很复杂的。

然后,这个孩子就把阿公的神灯偷过来了,偷过来之后他也要许愿,“怕神灯搞错,我要画的很像”。画了一个什么图呢,这个图上有个自行车,“我的第一个愿望是买一台这种脚踏车,第二个愿望是赶快买到,第三个先保留着,等我想好再用”。后来他也用了,就是前面介绍的那个愿望。我觉得,这本书很好地抓住了“成长”这一儿童文学的核心主题。作为图画书来讲,页码是比较多的,一共有50多页,这就提供了表现成长所需要的足够的“容器”。“容器”不够大,就没有丰富的、有开展的、曲折的一个故事,不好把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的转变、变化写出来。我觉得在这方面,表现成长主题时,作家是用文字和绘画细腻地刻画出了儿童的心理和愿望。读这本书,我能感觉到这种成长,这种力量来自儿童内心,其内在东西,大人会给点帮助,但根本的力量还是来自他内心。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我觉得这本书在表现成长时也会采用有意味的画面来表现,这个“有意味的画面”其实就是创作者的创意和设计。比如前面一张和后面一张骑车的画,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对,是男孩骑车的方式,男孩的身体也长大了,他的心灵也在不断地成长。

再来看,瑞典作家波•R•洪博格编写的《我的爸爸是焦尼》(图2、图3),情感细腻、令人心酸的图画书。

本书描写和母亲同住的单亲儿童提姆,在爸爸来访的那一天所发生的事。这一天里可以和爸爸一起看电影、上图书馆,可以一整天都和爸爸在一起。

焦尼,是爸爸的名字。爸爸笑的时候,喉咙会咕噜咕噜的。爸爸的手好大好大。爸爸吃比萨、喝啤酒、看报纸……关于爸爸的每一个细节,都像影片一样,一幕幕印在提姆的脑海里。

提姆总是很大声地对人说:他是我爸爸喔!我和我爸爸要一起来看电影喔!我爸爸要付钱!……虽然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提姆觉得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比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我在冲爸爸挥手,我在送爸爸呢!爸爸叫焦尼!”

与爸爸一起,对一般孩子来说很平常,可对提姆来说却是那么珍贵,因为他要盼好久好久,才能把爸爸盼来跟他相处一天。所以,他要大声地向全世界宣告:他是我爸爸!

故事的叙述委婉细腻,丝丝入扣,每一句话都好像从提姆心里流出,率真而自然。这样的故事是单亲孩子的心情写照,是单亲孩子隐藏得呼之欲出的小小渴望,是孩子的最真实表达。

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也许,在希望和实现希望之间,总会有阻滞。但小小的提姆已学会了更多的等待。

瑞典的绘图作者艾娃•艾瑞克森,用彩铅表现一种很朴素的风格,形象真实,无论是绘画技巧的运用,还是色彩、意境的渲染,都伴随着读者的心路历程,在书中完美展现。灰蓝色的画面主色调,衬托了故事中无奈的情感主线,凄美而迷离。爸爸的橙色围巾是一抹亮丽,在每一幅画面里闪耀、跳动,象征着父子之间无法割舍的浓浓亲情,温暖而明媚。在这样的画面里,怎能不叫人感动!

罗伯特•罗素曾说:“我非常担心我们不够庄重严肃地对待孩子的书籍。”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面临非常多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问题,幸福、美满固然是我们的主题,但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儿童绘本创作中也是应该被涉及的,目的是同孩子有正面积极的沟通,从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去分析理解,如:孩子如何面对与亲人的生死两隔?如何面对灾难后的重建?如何面对寄养?如何面对不被接纳、不能融入团体的孤单?如何面对黑暗与恐惧?如何面对未知世界的隐忧与不安?如何面对父母情感不和、甚至离异?……现有的国内儿童绘本的创作,要以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方式去呈现,以儿童的角度表达他们的心声。

儿童的世界是充满诗意的世界,奇妙的幻想、超越时空的想象、变幻无穷的情节、不受现实角色约束。

儿童绘本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70-02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文当用汉字为“}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绘本和普通的图画书有区别)。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被视为艺术的一种,无论意义或实际运用,都给人更加精致细腻的艺术感受。其功能包括提供有意义的背景情境、建构基础能力、提供情感的抒发、提升学习兴趣、经验学习的媒介。优秀的绘本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拓其想象空间,提升其审美能力,培养儿童情感。因此,绘本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儿童需要通过不断的绘本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逐渐学会独立思考。

一、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绘本阅读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对儿童而言,读绘本就是轻松愉悦的文学生活的开始;是对艺术的感知启蒙;是对世界与生活的认识与体会。因此,在欧美、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及地区,绘本阅读早己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主要手段,形成了成熟的推广模式,甚至成为全社会共同推动、参与的常规活动。例如,在美国,连总统、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都会加入到绘本阅读推广的行列中来。我国相比其他国家,绘本阅读推广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绘本才正式进入中国。公共图书馆作为培养少儿阅读兴趣、提升综合素养的教育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开展、探索绘本阅读推广,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由此可见,研究与建立国内公共图书馆以绘本促阅读的阅读推广模式迫在眉睫。

长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蒲公英”主题绘本馆以“开启绘本,播散爱的种子”为理念,开展阅读指导、推荐优秀绘本、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现有馆藏绘本1万余册,形成了包括“亲情・友情”、“心理・成长”、“自然・科幻”、“生命・艺术”主题绘本,外文原版绘本、100本优秀绘本、分级绘本为特色的馆藏。

二、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儿童绘本阅读推广实践

长春市少儿图书馆“蒲公英”绘本阅读活动不论从阅读环境的创设、案例绘本的选择、活动流程的设计都独具匠心,融入了创意的元素,倡导开启绘本,润泽童年的理念。

1.阅读环境创设自然亲近。阅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想要让孩子爱读书,就要让他们在读书之前先爱上阅读的氛围。因此,我们要为儿童提供自然、亲近的阅读环境。在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内,专设亲子绘本阅读区域,洋溢着阳光、温馨的氛围。这里的绘本种类丰富、摆放错落有致,铺着柔软的地毯,放置着色调鲜艳的小圆桌椅,手指书、洞洞书随意堆放,儿童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自由自在度过一个个轻松愉悦的阅读时光。

2.绘本讲读科学分组。为了保障活动效果,绘本馆实行免费会员制管理,公开在媒体上招募会员40余人,按照年龄段分为3~4岁组、5~6岁组、7~8岁组,不同组别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精心策划组织会员活动。

3.绘本讲读老师专业化。“蒲公英”绘本馆由4位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硕士研究生讲读老师组成,分别是教育学、图书馆学、播音主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时四位老师通过参与由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育行动,并通过考核获得了“全国阅读推广人”资质,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4.案例绘本选择独具匠心。国内外很多绘本书都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为儿童提供了一片快乐阅读的天地。优秀的绘本书蕴含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着丰富的人类情感体验。准确选择案例绘本,毫无疑问,是图书馆开展绘本阅读推广活动的首要条件。在选择案例绘本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题材生动广泛。从儿童生活到科普知识,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谊、克服困难、历险探索等都可以成为绘本阅读的题材。《幸福的种子》这套绘本中蕴含了多种题材的故事,其中《花园里有什么》是一本趣味性很强的知识性绘本,引导孩子感悟大自然的丰富、体会人与自然融合的美好。《团圆》、《爱心树》等绘本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向儿童传递亲情的可贵,让他们学会感恩等。(2)文体丰富多元。绘本阅读活动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因此,我们在为儿童提供绘本时应考虑文体的多样性。绘本中阅读中不仅有各种国际绘本大奖获奖绘本、童话故事,而且有儿歌、童谣,可使儿童接触到语言的多元风貌。《白雪公主》、《小红帽》等中外著名的童话故事,《儿歌大全》、《童谣大全》等系列丛书等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不仅能充分调动儿童的好奇心,而且能激发少年儿童极大的阅读兴趣。(3)外形鲜明奇特。艺术表现的独特性使儿童绘本书表现出鲜明的特点。除了在色彩、造型上注意切合儿童心理之外,有些作家还善于创作奇特的游戏绘本书。喜欢安东尼・布朗《形状游戏》这本书的孩子,肯定对其外形设计印象深刻,封面正中央是一个正方形方框,框内是该书故事主人公形象,四周布满各种形状,符合儿童的探求、好奇心理特点,促使儿童很想知道故事内容。大卫・威斯纳的《疯狂星期二》一书,通篇都是插图,是本无字的绘本书。

5.活动流程设计活泼生动。(1)活动内容富于创意。要求儿童的阅读过程充满创意,教育者应当使儿童阅读成为富有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引导儿童在阅读中充分想象和创造,最终将儿童培养成能自主阅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创意阅读对儿童的价值在于学会阅读,学会想象,学会创造。(2)活动形式注重互动。积极创新“蒲公英”的活动形式,采用多形式的互动,多媒体手段,融入游戏、歌谣、手工等互动元素,将绘本的情景演绎与真实活动相结合。图书馆绘本阅读活动通过举办少儿故事会、儿童简笔画的形式,激发小朋友的阅读兴趣,创造艺术氛围。在分角色扮演的互动环节,激发了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其创造性思维。(3)活动组织加强合作。长春市少儿图书馆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合作,先后与市委机关幼儿园、民间团体“小陶子”等合作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绘本阅读活动,图书馆通过合作活动更有效地推广绘本阅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邀请到高校教师、中学校长等举办亲子讲座,讲座内容实用贴近孩子实际,让绘本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更延伸到家长,收到了家长的欢迎和好评。(4)活动内涵培养情感。不断探索“蒲公英”的活动内涵,通过以“对妈妈大声说爱”、“拥抱秋天”、“会唱歌的故事书”、“奥斯卡获奖短片欣赏”等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小朋友的感知能力,培养其体验生活的情感,为其提供一个寓教于乐、培养能力、健康成长的平台。亲子游戏,如“找妈妈”通过观察妈妈的手来寻找自己的妈妈,增进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引导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开展儿童绘本阅读推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绘本阅读对于发展儿童观察力、想象力等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3~8岁正是儿童好奇、探索的阶段,此阶段80%的儿童是通过感觉知觉从外界获取信息。对于神秘的未知世界,儿童有着强烈的探究欲,借助于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等来认识世界。而绘本正是把握了儿童的思维特点,迎合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天性,使他们在绘本世界中乐于观察、善于想象。由于绘本阅读集图画、文字于一体,能给儿童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儿童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同时,儿童通过对绘本图画的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图中的环境、人物及情节,能有效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2.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绘本里的文字简洁明了,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很适合孩子朗读和学习。儿童通过不断朗读、模仿绘本中的语言逐步发展其语言能力。儿童在阅读绘本时会很自然就绘本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乐于与家长或同伴讨论,无形之中,不仅丰富累积了自身的语汇量,而且还能将绘本中原有语言进行加工创作,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优秀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构图、色彩能使儿童在视觉上感到愉悦,而且能将其中语言、情感、思想等丰富的内涵传递给儿童,使儿童能够体验阅读乐趣,与书为友。

3.促进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绘本书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它不仅具有结合色彩、线条等巧妙构思的外在形式美,同时又有作品内容的内在意蕴美。儿童的审美心理是多次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绘本以其充满想象的画面、优美简洁的文字,引导儿童艺术审美意识的发展,使儿童在阅读中体验审美的快乐。绘本给予儿童更多的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需求,儿童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对其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涓.论图画书阅读与儿童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9).

[2]李文华.对深化少儿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思考[A]//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冯莉.如何进行幼儿自主阅读[J].少年儿童研究,2011,(6).

[4]张园园.幼儿绘本阅读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

儿童绘本范文第9篇

对于绘本来说,色彩是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色彩的世界缤纷绚丽且魅力无穷。绘本中的色彩让平淡的东西变得美丽、让呆板的画面变得活跃、让读者的心情变得欢快……使孩子们的性格、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完善。孩子们丰富各异的审美体验来自于不同风格的创意绘本,在这些绘本中,加以色彩元素,能够满足孩子的审美与心理的需要。绘本的色彩是艺术家通过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而创作出来的,儿童从而获得审美感知的原动力。事实上,优秀儿童绘本世界里的艺术家,对生活充满热爱。动态创建不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表达世界的意义与内涵,他们会在书中看到自己,并将由此产生的快乐和感动传达给更多的人。因此,绘本通过艺术家的多重加工,能表现出各种吸引读者的艺术风格来。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审美风格让孩子们的思想与绘本产生共鸣,感觉能力之美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穿靴子的猫》,说它不高尚?你太多虑了。它是一只穿靴子的猫,它的主人是一个磨坊主的小儿子。为了帮助自己矮矬穷的主人,这只聪明的猫穿上靴子,为主人想了各种妙招。最终,它帮助它的主人娶到了美丽的公主。这是非常经典的故事,故事里拟人化的角色配上明快的色彩,串联起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却又发生了的神奇故事,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童话的世界里永远都是那么多姿多彩而又让人流连忘返。

二、绘本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市场上绘本的排版方式均较为简单,绘本设计大多采用标准尺寸,外表不生动,图文编排单一,图片与文字的编排方式较常规化。设计者在装饰故事过程中通篇采用大众化的配图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无法提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加上插图绘画不够新颖、没有较高趣味性、书籍结构单一、立体结构形式缺乏等。且儿童绘本的读者年龄不够清晰。现今儿童绘本市场一般分为婴儿类绘本和学前教育类儿童绘本。事实上,儿童绘本是一个大概念,婴幼儿也可以细分,因为一个人从出生到上学的这几年是他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年龄阶段。而且不同的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是不同的。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制定不同的绘本,是所有出版人必须进行详细研究的课题。同时,在利润丰厚的儿童读物市场,不少出版商为了追求利益,往往盲目模仿畅销图书。看到哪种书好卖,就从图书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照搬照抄,原创作品严重匮乏,适合儿童的活泼的阅读形式较少,图文与书籍内页结构缺少趣味性。

三、儿童绘本形式的创新点

1多元化的材料运用

因为儿童养成的生理和心理习惯变化迅速,加之有不同的爱好,的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的儿童需求是不一样的,而多元化的绘本设计形式能满足这种需求。在儿童绘本中,运用不同的材质,能给读者带来多方位的体验。目前市场上书籍选用的材质多为既轻又薄的印刷纸,来满足故事内容及读者的需求。同时,在此基础上,绘本可以结合一些织物材料,诸如拷贝纸、纱布、仿真材料等新型材质。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完美结合,能给读者传递不同感觉的信息,并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比如模拟仿真材料的运用,使人的触觉产生对质感的深刻体验。成人由于在接触事物时长期将视觉和触觉协调实践,所以光凭视觉时常也可以辨别不同质地的感觉。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经验十分有限。因此在儿童绘本中运用不同质感的材料能加深儿童对事物的认知。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绘本采用可触摸的新型材料来提高儿童的认知事物能力。比如说,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不会经常接触到“羊”这种动物,因而对于羊的身体部分,可以在绘本中加入类似羊毛的材料进行装饰。使儿童在书中对羊的认识达到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对羊的理解更加全面生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的体验方式

为了贴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互动式的绘本设计应当以培养儿童思维和动手能力为主。儿童在绘本体验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用眼睛及手等身体的其他器官进行阅读。由于儿童的参与经验少,阅读时还难以完全依靠想象进行理解、历练,需要自己动手或通过其他感官加深体验。动手操作和身体直接参与的互动式体验则为儿童绘本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感受:①图文互动。例如有的绘本将多个线索设计在故事情节中,让小读者根据线索中的提示找到自己的小伙伴或属于自己的宝藏,类似于这样的绘本不仅提高了儿童的互动能力而且培养了儿童的自我思考能力。还有些绘本在内页设计一些可掀开、可移动的元素,使画面更加饱满、内容更加丰富,儿童可以自己触摸、翻转绘本来获得经验、感知事物。这种互动式的身体参与阅读对于儿童成长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②立体层的设计。立体层的设计方式多种多样,在已有的优秀绘本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绘本画家都把图文与互动结合起来表达在立体书籍中。如《海洋世界》,这是一本充满趣味的立体书,不仅能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力,而且还很考验读者的眼力,有超过40种海洋生物藏在3D立体海洋之中,每一个动物都有介绍,并能激发儿童的兴趣不断地探索。这种儿童益智书在国外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将海洋生物搬进了书本,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立体的海洋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书本不仅能学习而且还能充当玩具,它带给孩子们一段神奇的感觉,它能刺激天性好奇的孩子主动用眼去看,用手去动,用大脑去思考探索。

3人性化的分类方法

首先,早前的书籍分类并不是很明确,现在为了使读者更准确而快速地找到适合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读物,很多绘本都在封底详细注明了阅读的年龄阶段选择。比如有的绘本标出“适合1~3岁”上架建议,幼儿阅读“适合3~5岁儿童阅读”。有的绘本上架建议更明确:“3~6岁亲子阅读”,“7岁以上自己阅读”等。这些看似很小却又很重要的细节设计,充分显示了对读者的人性化关爱。其次,更加人性化的书籍形态设计。现在市场上一些“巴掌书”或口袋书,就是为了适合幼儿的小手翻阅或方便装在口袋里携带。便携式的口袋书大小适合儿童的手掌,且重量轻、体积较小,方便小朋友们分享,从而获得快乐和知识。另外,这类书可以采用棉布等材料,这样既不会被孩子撕烂,而且更为环保。比如荷兰画家迪克创作的Miffy系列风靡全球,这种口袋书非常灵巧可爱,且实用方便。因为面对三岁左右的读者群,这种轻便的小开本形式更加适合儿童手掌翻阅,更容易让他们感觉亲近。

四、结语

综上,多元化、互动性和人性化绘本等设计理念已成为审美心理的亮点,并将成为当代绘本设计的发展潮流。四结语绘本其实是一种审美交流,一种绘本与儿童之间的交流、设计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创作出优秀的绘本在于能否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否用创意打动读者。每个人都会带着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绘本,所以在绘本设计的过程中唯有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儿童绘本范文第10篇

年轻的父母利用图书,引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阅读的技能。鼓励孩子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读绘本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快乐,好的绘本犹如一粒种子,撒播到孩子的心田,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因此,儿童绘本的创作美学值得行业思考。

儿童绘本技术之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是电脑上绘制较多,传统的纸上绘制较少,由于绘本的既有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特性,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兼顾二者。可市面上很多的儿童类绘本注重商业价值,在儿童绘本设计图画之美上考虑甚少。绘本是通过图画来讲故事的创作形式。他对画面的要求很高。从单页画面构图到整本书籍的版式设计,从儿童认知色彩的趣味性到角色造型可爱性,从道具设计到背景烘托,整个故事画面的起、承、转、合,都要满足儿童的视觉与审美意向。每一张图的创作绘制,如同电影制作前期的分镜头设计,要精心揣摩每一个镜头的视角、构图、光影、色彩主题和层次,并经过反复地对草稿图的构图修订、上色、较色等技术才能完成。从图画制作技术来看,绘本创作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属设计美学,也是创作者技能的体现,创作者要有娴熟的绘画技能,运用点、线、面的引导带领儿童进入神奇的世界,进入主题式的引导教学,完整规划创意学习,以图像造型创作的方式,启发孩子创意思考。使得孩子在阅读绘本中,想象力得到扩展、深化,进而培养儿童认知事物,对色彩、造型、美学的兴趣。

儿童绘本的角色形象演变之美

儿童世界的角色形象之美。绘本故事都会有一个主题,围绕着此主题将会有很多的角色来完成故事的演绎。大多数绘本都是拟人化的动物,比如动物形象中的小熊、小兔子、小老鼠等等。而角色的造型创作是绘者最煞费苦心的环节。同一个动物在不同的创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但在角色创作演变的基础上也有些共同的因素,如角色比例关系,一般来说可爱形象两个半头高的比例运用很多。我们也发现绘本中的角色形象众多,不同的绘本故事经常重复使用的某同一动物角色也不少。可每个绘本中角色创作都有自己独创的形象,区别与其他创作者的形象。从形象创作上来讲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抓住角色的特征。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小兔形象都给人以深刻而又独特的印象。从《逃家小兔》、《小兔子数兔子》等等,每只兔子的造型除了一些基本共同点外,都体现了创作者的创新和匠心。可以说,每个作者的兔子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而其他如英国波特的彼得兔、比利时克罗德・杜柏的甜蜜小仓鼠、美国桑达克的具有锐利线条的野兽形象等,都是独具一格的角色造型,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隽永的印象。

教育心灵之美―孩子快乐成长的气息

绘本故事要有美好的情怀,藉由故事引导与绘本启发,透过角色、色彩、用图说话的方式等,让孩子从图像中,体验美的感动与能量。比如对真、善、美的弘扬和赞美,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颂扬和讴歌,对生命、成长甚至死亡的探索和思考。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分别对父爱、母爱进行了感人而细致的描述和探讨。让孩子在看、听故事时,能藉由绘画释放内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习自我表达、培养健全品格与自信心。文字之美、语言之美。绘本主要由文字和图画构成(当然也有一些无字书),文字与图画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乘积关系。很多绘本的文字很美,如诗一般,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一些绘本的语言风趣幽默又琅琅上口,读起来饶有兴趣并轻松愉悦。如快乐儿童幽默绘本《小白的快乐》故事,也是一本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互融合的绘本。画面帮助儿童理解绘本内容,实现绘本教学由“点”“线”“面”到“立体思维”的认知飞跃。好的作品、美的创作是为人类而创作的,是人类的共同拥有并享受的精神财产。

上述,从创作制作和欣赏的角度,绘本之美,处处尽显。分“绘画技能线的律动,故事形象之活力,故事内容之心灵的感染力”三个层面对绘本的设计美学作了解读。绘本的美,不仅是从文字到图画、主题到细节、构思到造型的美感,还体现在绘本从内到外的所有环节。都体现出了创作者的构思和创意。需要创作者认真、耐心、仔细地体味、寻找、发现,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创作出让儿童收获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的作品。美感与创造力需要沉淀,而沉淀需要时间,期盼创作者给予孩子更多元的生活体会,通过绘本不断的鼓励来养成孩子的自发学习与创造性思考。绘本创作坚持以孩子的观点看世界,以美学教育为基础、体验、探索、认知,让儿童感受主动学习的快乐,培养孩子创意自信的能量。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休闲食品行业范文 下一篇:休闲用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