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国学》集刊

时间:2022-08-24 11:31:27

国学与《国学》集刊

国学一词,自古以来就有,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唐朝贞元(公元785年―805年)年间,画家李勃隐居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升元(公元937年―943年)年间,白鹿洞正式改名为书院,称庐山国学,这就是后来的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变成了藏书与讲学的地方。到了近代,随着西学东渐的加深,国学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到了1923年,北京大学创办了《国学季刊》,揭开了“整理国故”运动的大幕。由胡适执笔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被奉为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接着由于国运日衰,战争不断,国学又渐渐被人遗忘。似乎一切都像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里写的那样:“所以有许多老辈遂说,‘古学要沦亡了!’‘古书不久要无人能读了!’”

斗转星移,进入新世纪,不知为何仿佛一夜间国学成了“显学”,各类相关的培训班、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圈内圈外各种担忧的声音也随之多了起来,因为以国学为名之事甚多,行国学之实甚少。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纸质媒体生存愈发艰难,特别是学术性杂志,过去那种每期几万发行量的日子一去不返。

这时,《国学》集刊出现了。它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集刊包括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学术问题考证、文史公案评议、历史文献研究、国学运动史、国学家研究等研究论文,以及国学运动重要史料和国学新著评论。它看上去和其他相关的报刊杂志相同,但是又不相同:相同的是都以弘扬国学为主;不同的是《国学》集刊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也是最纯粹的学术之路。这确实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愈发显示出《国学》集刊的重要性。正如谢桃坊先生在《〈国学〉发刊词》里所写:“国学研究是纯学术性质,不具有功利性和实用性,其意义在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寻求真知,扫除谬妄和迷信,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的和事实的依据,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和民族的学术命脉。”

92年前,胡适说:“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过去的成绩虽然未可厚非,但将来的成绩一定还要更好无数倍。”现在重提这句话,仍有现实意义。祝《国学》集刊坚持学术性,越办越好;祝国学将来的成绩还要更好无数倍。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上一篇:美日瓜岛之战与中国战场 下一篇:中国东北方言语音与日语语音的相似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