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信息范文

时间:2023-11-07 22:56:47

药品信息

药品信息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引导;应用发展

1信息化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1.1当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现状

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工作效率与检测质量得到提升,整体工作方式变得更加智能,但是部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过于死板,只将其作为信息记录的方式,没有将信息技术进行深化改革,降低了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在很多行业中,信息技术只作为信息传递、内容记录、信息传输重要的工具,让信息传递过程更加便捷,而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中,若只将其作为简单的应用,无法让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更加智能。在我国传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之中,检测内容十分单一,检测数据结果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很多不法分子将其他化学成分开始尝试融入食品与药品之中,无法保障食品药品基本安全[1]。例如“三鹿事件”,就是三鹿公司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虽然通过一些技术能够对三聚氰胺进行检测,但是传统检测模式下,缺少一套完善的检测机制,从标准、技术、方法到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都是引发这一食品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因[2]。

1.2管理流程更加流畅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相结合,可以有效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进行系统的整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化肥质量快速检测仪、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仪、三聚氰胺快速检测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茶叶安全快速检测仪、病害肉快速检测仪、瘦肉精速测卡、牛奶安全速测仪、蛋白质速测仪、糖品安全速测仪,每一种仪器针对不同的食物与药品进行分类检测,检测其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得到相关数据精准内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食品药品被人民群众发明出来,食品药品组成内容更加复杂,部分不法分子将对人体有害化学成分加入食品与药品之中,妄图提升食物与药品质量与口感,而传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检测内容单一,检测种类死板,无法对组合性较强的食品药品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3]。而利用信息技术则可以让管理流程更加流畅,帮助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同时利用多种设备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内容进行结合,最终得到理想的数据内容,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质量,以此达到理想的数据检测效果[4]。

2信息化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的优势

2.1强化监管力度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信息传播速度逐渐提升,人民群众可以在网络上可以实时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也给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带来了积极的挑战。为了能够保障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可以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需要定期向社会公开工作内容,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而当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爆发后,会在社会上迅速发酵,短时间内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这种情况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需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对事实内容进行科学的澄清,保障人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内幕,逐渐减少相关事件的报道。

2.2提高工作效率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工作内容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效率。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服务质量,让送检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数据检测结果。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可以将线下服务工作转为线上服务,对传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服务工作进行系统的改革,让相关内容更加便捷。首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可以与微信、支付宝、抖音等较为知名的流量软件进行合作,开通线上查询系统或查询小程序,让食品药品送检人员可以在线上进行查询,让查询服务工作更加便捷。其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还可以开通送检报告邮寄服务,让食品药品送检人员在完成线上资料查询后,还可以拿到真实的数据内容,并保障数据报告的法律效益与真实性。而在邮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可以让送检人员承担,将邮寄地址与收件人姓名、联系方式加以预留,保障数据报告可以邮寄到精准位置。最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需要做好线上线下联合工作,让相关服务工作内容更加的丰富。

3在信息背景下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效性策略

3.1基于信息化平台提升时效性

信息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检验流程的优化分配及全流程监测。而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实验室平台建设,有助于实验室资源一体化管理的优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组人员工作效率,而相较于传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信息化实验室建设,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检测流程,同时对检测记录进行电子化、无纸化转化,全面提升对检测信息的分析应用效率。通过构建信息化实验室,可以在仪器管理、耗材管理、试剂管理等方面提高效率,在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基础上,发挥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对专业食品检验单位而言,可以基于庞大的数据库,一方面对自身检验工作质量进行持续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大数据对相关区域、食品种类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进而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做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等。相应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及检验技术升级的重要依据,对持续提升检验时效性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人民群众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承接的检测订单数量逐渐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工作压力随之提升。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信息化实验室平台可以联合更多工作服务内容。例如送检人员在将送检样本送检到实验场地后,可以利用手机查看实验室检测状态,在完成实验检测后,第一时间收取到实验结果,这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相关服务工作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整体服务成本,以此达到理想的信息化建设效果[5]。

3.2基于快速检测技术提升时效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加上国家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持续重视,食品药品检验方面用到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基于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和检测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例如,在针对农作物及加工物的农药残留物检测中,可以通过速测卡法、生物化学测定法、生物传感器法、酶联免疫检测法等,进行快速有效检测。以速测卡法为例,其检测农药残留物的基本原理为,胆碱醋酶对靛酚乙酸酮(红色)进行催化,将其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通过速测卡的颜色变化,可以迅速判断食品是否存在农药残留。如今在专业食品检测领域,通过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等现代科技仪器,可以实现对食品样品的快速检测,全面提高效率。

3.3优化检验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食品种类逐渐增多,对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精准度与技术要求随之上升,检测人员面临工作难度逐渐加大。由于人员与资金方面的限制,无法保障相关内容的实效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制定检测计划,将信息技术价值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人员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对每一种经过检查过的商品食物或药品产生的数据进行数字化记录,将数据信息内容上传至信息数据库,为后期检测工作内容做好准备。在完成数据库建立后,可以向其他人员开放信息内容,并邀请其单位人员一起进行数据记录工作,并将数据内容一起分享至数据库中,逐渐状态数据库总量,让数据库内容更加的丰富。同时,在完成数据库建设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内容更加便捷,相关人员可以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其中。

4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数据精准度与检测质量,促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相关工作进行深度改革。但是部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无法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针对此类问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信息化实验室平台建设工作,重视对于相关人员教育工作的实施,提升各个工作环节的实效性,从而达到理想化的食品药品安全控制标准。

参考文献:

[1]哈玲玲,张中湖,姜广苓,等.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与经验介绍—以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为例[J].药学研究,2019,38(02):63-67.

[2]毕娜,詹立晶,王婉婷.常用的快检技术在提高食品药品快速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19,008(001):199.

[3]王楠楠,苏军.基于SWOT分析法的基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药事,2019,33(05):499-502.

[4]解瑞辉,杨坤,郭社民,等.从“人,机,料,法,环”谈地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的几点建议[J].首都医药,2020,027(010):103-104.

[5]战旭梅,刘萍,钱建中,等.例析高职”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9(004):51-52.

药品信息篇2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药品(含医疗器械)信息的服务活动。

第三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药品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全国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活动的网站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本行政区域内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活动的网站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拟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在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级电信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或者办理备案手续之前,按照属地监督管理的原则,向该网站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取得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资格。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本辖区内申请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核发《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第七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格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制定。

第八条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在其网站主页显著位置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证书编号。

第九条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网站所登载的药品信息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不得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第十条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的药品(含医疗器械)广告,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的药品(含医疗器械)广告要注明广告审查批准文号。

第十一条申请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除应当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依法设立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它组织;

(二)具有与开展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有两名以上熟悉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品、医疗器械专业知识,或者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医疗器械技术人员。

第十二条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申请应当以一个网站为基本单元。

第十三条申请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应当填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制发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申请表》,向网站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新办企业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名称预核准通知书及相关材料);

(二)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或者证明文件。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除取得药品招标机构资格证书的单位开办的互联网站外,其它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名称中不得出现“电子商务”、“药品招商”、“药品招标”等内容;

(三)网站栏目设置说明(申请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需提供收费栏目及收费方式的说明);

(四)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六)药品及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证明或者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及简历;

(七)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八)保证药品信息来源合法、真实、安全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与否的决定,受理的,发给受理通知书;不受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五条对于申请材料不规范、不完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申请之日起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同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同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并公告;不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核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七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持证单位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原发证机关进行审核后,认为符合条件的,予以换发新证;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发给不予换发新证的通知并说明理由,原《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由原发证机关收回并公告注销。

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应当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其换证的决定。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准予换证。

第十八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可以根据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书面申请,由原发证机关收回,原发证机关应当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并公告。被收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网站不得继续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

第十九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下列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中审核批准的项目(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单位名称、网站名称、IP地址等);

(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基本项目(地址、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等);

(三)网站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服务方式、服务项目等)。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审核决定。同意变更的,将变更结果予以公告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不同意变更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时,应当公示审批过程和审批结果。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以对直接关系其重大利益的事项提交书面意见进行陈述和申辩。依法应当听证的,按照法定程序举行听证。

第二十二条未取得或者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停止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情节严重的,移送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二十三条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不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证书编号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改正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500元以下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一)已经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但提供的药品信息直接撮合药品网上交易的;

(二)已经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但超出审核同意的范围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

(三)提供不真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擅自变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项目的。

第二十五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其业务活动中,违法使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违法对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申请作出审核批准的,原发证机关应当撤销原批准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由此给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原发证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药品信息篇3

1.1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点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众多,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但大多数的药品流通企业规模都不大且较为分散,信息与网络的建设很不健全,甚至有管理秩序混乱的现象,这也是我国医药市场假药频出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不合理的竞争削弱了药品生产与销售企业的服务质量及产品开发能力,另外,医药事业的发展使得药品种类繁多,很多首营品种缺乏严格的检验就上市销售,这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着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通过严格控制与监管药品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药品流通企业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信息处理与财务管理方面更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1.2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信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必要因素。而药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更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注入企业内部,加强药品生产、设计、营销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同时为企业的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指导与决策依据。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体系予以支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管理经营模式,实际上,医药市场需要定期的市场调查,企业的生产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对资金的流向、投资的回报率甚至是风险评估等做出准确的判断,实现实时的监控与资源的共享,从而帮助药品流通企业利益最大化。

1.3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尽管现阶段已经有很多药品流通企业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并没有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因此,我国信息网络的应用不甚健全,地域差异非常明显;其次,药品流通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知过于浅显,没有真正清楚其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还有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需要国家与当地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帮助医药企业恢复健康运营,只有资金与技术同时到位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对于软件与硬件的需求;最后,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国急需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医药企业还需要高水平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能够发挥创新意识将药品经营做得更好。

2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2.1响应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要求

我国已经出台的关于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新修订的药品质量生产管理条例更是对药品的储存及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药品流通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方面,强化药品的存储管理系统,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物流管理软件,将库存管理落实到实处,尤其是输送线路及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能够实现物流的高效率运作。另一方面,就是运输管理系统,药品流通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药品的运输,而我国中小型的药品流通企业众多,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药物配送的跟踪、调查及指挥等,尤其是药品物流中心要负责监管货物送到客户手中,同时,调度人员的工作也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帮助,对运送车辆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确保运送质量及安全。

2.2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管控

新版的GSP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药品的质量管控环节要尤为重视,尤其是冷链运输的管理需要对温度、湿度以及运送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不仅是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更是提升企业信誉的关键,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的药品流通企业采用ERP系统来实现药品流通的监管,但在一些环节的处理上还需要改进,最好将业务系统转变成具有质量管控功能的系统,可以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信息系统的管理要求。

2.3打造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一定要注重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较为欠缺,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来强化管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尤其是一些重要软件的应用。另外,软件系统的供应商最好是专业的信息化团队,这样药品流通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优势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建立自己的信息技术团队至关重要。

3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我国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对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予以阐述。药品流通企业一定要明确管理思想,增强信息技术的支撑,从而从容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药品信息篇4

一是提高办公效率。在实行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以后,我们实现了每一个星期在监管中心的两个人就能实现对382家电子信息化监管企业进行一次数据填报查询、预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全面监管,而在实行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以前,对382家电子信息化监管企业进行监管一次需要9个人20天时间,前后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4倍多,达到项目建设预期将提高40%工作效率的要求。

二是降低办公成本。在实行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以后,我县食药监部门对382家子信息化监管企业进行监管一次的成本是4900元,即一个月的电费约500元,光纤费用是2400元,发现问题后对食品和药品企业各进行一次靶向性的监督检查,各需要100元;而在实行食品药品信息化监管以前,我县食药监部门对382家电子信息化监管企业进行监管一次的成本是12500元,即油钱是8000元,下乡补助是3组×3人×25元×20天=4500元,前后相比,行政执法成本降低了60%,达到项目建设预期行政执法成本将降低40%的要求。

三是提高监督能力。在实行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以后,我县食药监部门实现了每一个星期都能对382家电子信息化监管企业进行监管一次,一年就能监管50余次,而在实行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以前,我县食药监部门每年只能做到对城区的监管对象监管4次,对乡镇及村的监管对象监管是2次,前后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10多个倍,而且能使食药监部门的决策者能够清楚、及时地了解决策的执行和进展情况;行政执法人员和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系统监督政府决策,达到项目建设预期监督能力将提高20%工作效率的要求。

四是提高决策能力。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提供了食品原材料的购进情况、泔水处理情况、人员情况、供应商情况、许可证的情况以及药品进货渠道,进销存、人员资质、证照等相关数据的分析图表,能及时、准确、全面的集成化信息;并可根据生成的预警信息的目标性制定工作方案,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比较原先的执法监督,大大减少了片面性和盲目性,提高了执法监督的靶向性及准确性。

五是缩短服务时间。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的运行使得社会公众从发出服务请求,到服务请求得到满足的时间最长是5分钟内就可以通过视频监视的语音对话系统,终端举报等的远程服务,并使用GPS定位系统及时指挥协调功能以有效的指挥服务;而在以前就是在城区也要开车出去,最近的地方也要10分钟后才能到达目的地服务,相对比,达到项目建设预期服务时间减少50%要求。

六是降低服务成本。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的应用是广大社会公众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终端服务查询我们在系统的法律法规、文件、通知公告、相关规范要求和安全知识,做到及时更新普及,并参与监督,与过去相比,可以减少跑到相关部门咨询查询的费用,使得社会公众获得公共服务所付出的成本的减少了,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七是提高服务质量。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能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溯源、迅速阻断食品药品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通过“阳光厨房”的打造及终端查询、有奖投诉举报等的方式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管,随时与监管部门互动、极大提升服务质量。

八是社会影响。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通过“阳光厨房”的打造及终端查询、有奖投诉举报等的方式真正实现消费者直接参与监督,政务公开更具体(政策法规直接查询),最终让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实现三赢即监管无空白,企业有诚信,民生得保障。

九是经济可持续性。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每年需要33万元左右办公成本,新增通信电路租用费24000元、新增电费6000元、软硬件平台更新费、应用软件维护费、信息中心运行维护费等3万,均纳入财政预算,有稳定的预算来源;而在实行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化监管以前,每年公务成本达40万元,与以前相比,实际可节省10万元左右。所节省的成本10万元占上述新增成本的比例约3倍。

药品信息篇5

自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我局立足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突出依法、便民、利民的原则,不断完善机制,规范流程,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我局连续三年被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评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上级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及时成立和调整本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公开指南的编撰工作,每年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方案,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信息材料。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明确信息公开的作用和意义,积极动员全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全力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还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切实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经费开支。

二、完善“三项机制”,规范信息公开程序

一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完善的工作制度、规范的运行机制是基础。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我局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十项制度,包括《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保密审查制度》、《第三方意见征询制度》、《年度报告制度》、《信息协调制度》、《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我局通过以上制度,对各科室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程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特别明确了各科室在信息公开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谁审查”的原则,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均应进行保密审查,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既要保障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能够顺利公开,又要确保不应公开的政府信息不被公开。

以上各项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章可循,为依法、规范、高效地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教育培训工作中,我局培训的对象由过去侧重信息员培训向全员培训转变,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全系统队伍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活动同考核、同奖惩。在培训过程中,局办公室积极提供网络支撑,大力帮助开展网上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网络培训、以会代训、座谈讨论、专业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有效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意识和水平。

三是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实行抽查及通报制度,强化网络在线检查,每季度对全市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逐条进行检查,指出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了信息的准确、及时、规范、完整。同时,我局每年对机关各科室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议,采取自评与组织考核、专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科室给予表彰,被评为不合格等次的科室给予通报批评。因不公开或不及时公开、公开虚假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建立“三个平台”,规范信息公开载体

一是建立网上信息公开和服务平台。一方面,我局依托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络技术平台,建立了我局的门户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针对原网站功能和栏目设置相对滞后的实际,投入5万元对局网站进行了升级改版。升级改版后的网站设立和完善了网上投诉、网上监督、公众互动的渠道,增设了网上咨询、网上下载、网上办事等栏目,为公众提供了更为详尽的信息服务,切实发挥了网站信息公开法定载体、第一平台的作用。目前,我局网站日均浏览量超过400人/次,成为了我市群众了解和掌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网络窗口”,并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网站评比中位列全省第三名,仅次广州、深圳。另一方面,作为市直政务公开实施单位之一,我局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将公开信息录入到***市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系统)及***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平台,并安排专人负责实时更新和维护。

二是建立窗口信息公开平台。在局机关内开辟专门场所,配置电脑、触摸屏等设备,并在机关大院设立了政务公开宣传栏,我局的政府信息,为群众提供便民信息。

三是提供直接咨询服务平台。对前来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情况的群众,由我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专门接待、收阅并解答相关咨询,做到专人受理答复、一站式服务。

我局在人员少,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信息,及时统计,按时报告,准确答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据统计,自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我局已通过局网站向社会公开各类信息近5000条,网站点击率在已达到26万。另外,我们还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每月5日前按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内容,每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报送上季度信息公开统计报表,在每年的3月中旬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及时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并按规定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我局网站进行公开。

几年来,虽然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重要政策出台后的政策解读工作方面和在文件的公开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信息渠道也不多,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药品信息篇6

对于我们这样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药监人而言,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科学监管,而科学监管,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找到发展的关键点,工作的着力点,成果的体现点。笔者通过对一系列的调研认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信息化建设,关键点在于信息化建设,体现点在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能把食品药品安全转入可控的监管轨道,更有利于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一)什么是信息

人们到处在谈论信息,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信息这个词汇。人们常说: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我们正在迈向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将要迎接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二)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三)什么是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它的意义不仅限于技术革命、产业发展,信息化正逐步上升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

(四)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二、为什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趋势的需要。

我们身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以计算机组成的互联网为媒介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所谓信息化是管理方式、内容和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它是采用世界信息技术前沿的最新成果,将其广泛应用于监管工作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变革。信息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必将使我们的工作观念、工作模式、工作习惯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其他部门和行业,正是由于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才使效率提高,比如全国公安系统建立了“金盾系统”,无论你身在家乡,还是远在异地,只要正确输入你的姓名或身份证号码,你的详细信息便会准确呈现,再如税务部门建立了“金税系统”,

工商部门建立了“红盾系统”,劳动保障部门建立了“金保工程”……一套系统,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天网”,网内的每一个终端用户,通过这张网,能迅速查阅资料,获取所需信息,从而使工作提速,实现质的飞跃。(二)其次,是药监工作的性质及监管形势的需要。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履行着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能,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使命很重要,但形势很严峻。目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正处于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在药品领域,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安全风险仍存在于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防控安全风险的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集中度低,结构不合理,质量保障水平参差不齐,违法广告屡禁不止,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伪劣药品在一些地方还有生存空间。总体上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对和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拿我们局来说,我们所处的是个山区县,有28个乡镇,2家药品批发企业,1家药品零售连锁公司,325家连锁门店,318家医疗使用单位,散布在全县2400多平方公里,而我们全局仅有12名执法人员,即使全局12名同志全部投入到执法监管中,要想对所有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进行彻底检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20__年开年至今,为清查人血白蛋白、双磺莲注射液、降糖胶囊、糖脂灵、剌五加注射液等等近15种之多,我局出动了62车次,184人次。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和物力,却是无获而归,无功而返。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苦闷,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可能有问题的药品,由于条件有限,既无检验设备当场检验,也不能立即查对,采取措施,而是抄下品名、批号等,回到办公室再上网查对,再就是层层发文协查,协查常常是久拖不回,甚至是石沉大海,工作效率和效果被大打折扣。再以药品抽检为例,同一药品、同批号在市内县(区)重复抽验经常可见,造成药品抽检资源的浪费几乎是司空见惯。而把这些数字放大到全国看,又有多少家生产企业,多少家经营企业,多少家医疗单位,多少种药品,多少个批号的药呢?这无疑是个惊人的天文数字。随着科技的进步,违法行为更加隐蔽,更加具有欺骗性。显然,单凭过去沿用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对某个品种的药,再也不能凭肉眼看,用鼻子闻,用手去摸,靠经验来判断其真伪了,那样,费事费力不说,而且容易出错。

(三)再次,是我们所肩负的任务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的需要。

近年来,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全党、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药品是特殊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群众,均有着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要求。相对我们而言,群众对它的认知一是他人介绍,二是经验,而这两者都不可靠,不能真正提供保护。我们的职能就是监督生产者、经营者诚实守信,引导群众科学用药,人民对我们期望极高,而信息化建设,将使我们监管工作如虎添翼,犹如我们的腿,我们的眼,我们的“外脑”,可以最大延伸监管触角,保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也是我们监管工作的一场深刻变革。

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工作透明度,树立监管权威,赢得群众理解支持的需要。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默默无闻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齐二”假药的清查,“欣弗”假药的清查,违法药品广告的整治……,但是由于硬件、软件的落后,我们没能及时将工作情况向群众公开,使群众对我们的认识少,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实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比如层层建立网站,将机构职能、工作动态、办事程序公开,及时药品警示信息,公布违法企业的不法行为,建立信用档案,提高震慑力,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获得群众信任。

三、怎样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首先,加大硬件投入是前提,建立网络是基础。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强大财力做支撑的,我们要争取政府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参考海关、税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化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从各地分散发展到中央集中建设的过程,他们发展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们的金字号工程投入都在几十个亿以上,就连劳动社会保障部的“金保工程”先后也投了20多个亿。因此,要重视信息平台的建设。要采购设施设备,如计算机(手提的、台式的)、数码相机、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要花大力气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覆盖全国每个省、市、县,不同地区的药监部门可以自由通行,建议以每个省为单位组建系统,各个省间实行并网运行,统一在国家局这个大系统中,而每个市县作为这个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可以同每个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每个医疗单位实行网络对接,深入内部,实现从表象到内在的全程监控,真正实行网上办公。这样,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轻点鼠标,便可以对辖区内的监管情况一目了然,对每一品种的药、每一瓶药、每一片药实行实时动态监管,让假药无处遁形,倘若再对诸如“人血白蛋白”类药品的专项清查,就不再是全体干部几天的辛苦劳累了,而可能仅是一个人只须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既降低了干部的劳动强度,将干部解放出来,腾出精力做大事,也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

(二)其次,引进人才,大举培训,提高素质是重点。信息社会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变化快。要想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培训是关键。要注意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对接沟通,做活引智我用的文章。特别是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争取得到信息产业大公司、大集团及大专院校的技术支持,通过引进人才,得到的不仅是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可以随时捕捉到信息化最新动向,学到难以学到的知识。我们药监队伍是支特别能吃苦的队伍,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人员配置参差不齐,因此要多办培训班,或通过轮训,或进行定向培训,或专门培训,或通过培训骨干带训等方式,使药监系统从领导到普通干部都能掌握信息技术,提高应对新时期监管任务的能力,提高整个药监队伍的形象。

(三)再次,学习先进经验,开发科学软件是关键。

最近几年来,有的地区已经意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对提高监管能力,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的重大作用。如宜宾市南溪县是四川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就率先启动了食品药品信息化建设,构建了监管平台,构建了集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全程动态监管的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体系、集食品种植——加工生产——流通——

餐饮卫生——回收等全程的信息共享的综合监管体系、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上报——应急预案——应急联动——应急指挥调度——应急过程追溯分析总结的应急管理体系等三大体系和六大系统于一体的“南溪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自20__年11月试运行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认真借鉴外地的先行经验,开发科学信息软件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建立以下信息平台:1、建立农村药品“两网”系统。运用地图索引技术直观地表现和反映农村药品监督网、供应网的网点分布情况,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的人员档案信息库和工作记录信息库,明确分工和职责,实现农村协管员网上现场检查记录信息的处理,帮助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农村药品供应状况,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渠道,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2、建立现场移动检查系统。使用“移动药监现场检查系统”,执行现场检查工作人员可现场快捷地查询、获取规范性文件、假劣药品信息等相关信息,加强了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建立药品质量监测及物流追踪分析系统。对各涉药单位药品、医疗器械的来源、去向、库存等进行动态监管,有效防范非法药械的流通和使用,对规范企业药械购销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效期药械监测、假劣药械风险监测、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等功能,对问题药械进行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理;实现了生产企业gmp执行过程远程监控,可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购进、领用、库存及产成品的生产检验、入库、销售及退货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从而实现了从源头上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4、建立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当出现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网络应急联动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将事件通过短信、邮件、传真等方式通知所有相关部门及责任人,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应急分析与调度,指挥中心立即发出指令,冻结全辖区所有药品库存,跟踪使用者并监测其用药后的反应,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拉网式’排查;同时立刻调度事发地点附近的相关应急资源,做到快速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

5、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食品安全评价、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对协调统一各监管单位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和及时处置奠定了基础,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建立共享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和公共数据中心,实现农业、畜牧、粮食、经商、工商、技监、卫生等部门基础信息的集成交换和共享,可对全县食品安全状况作出综合评估,最大限度地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迅速定位,提供处置、救助等资源情况的综合分析和应急处理。

6、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网。信用网上设置了法律政策咨询及指导、企业间信息交换、网上办公、安全用药咨询等栏目,为食品药品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

7、建立销售人员备案系统。在企业建立销售人员个人档案的基础上,建立销售人员备案系统,对销售人员实施科学监管,方便、快捷地查询相关情况,能有效查处违法销售行为,打击假冒药品。档案中详细记载销售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销售人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现就职企业、身份证号码、照片、劳动合同编号等内容。企业与销售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后,根据销售人员变更情况,及时更新档案内容。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与药品监管部门网络连接,实行全国联网,依靠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各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情况进行监督,方便各地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查询、核实。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这既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对我们今后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更高要求。我们要更加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监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群众提供强有力的饮食用药安全保证,打赢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的食品药品安全保卫战。

药品信息篇7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娱教;药品市场营销学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由此引发教学模式的新变革。另外,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更感兴趣,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快推行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药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达到“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我们尝试以“娱教”理念为导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药品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表现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趣味化,寓教于乐,取得良好效果。

一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指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娱教”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充分挖掘教育的娱乐属性,最大限度地尊重学习者的生命特征、认知规律和学习体验,实现愉快轻松的教和学,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2]。从信息化教学和“娱教”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过程上是交融的,方法上是互补的,媒介上是共用的。信息化教学是实现“娱教”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娱教”是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和精髓。二者的完美结合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教学实践,则是提升“娱教”水平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在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应用

目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大多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移植和嫁接,没有创新性,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也无法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色。因此,应用基于“娱教”的信息化教学时,我们以教学为本质,以创造学习乐趣、体验学习快乐为手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旨在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以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药品企业战略》一课为例,介绍如下。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地点

《药品企业战略》一课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药品市场营销学(中职药剂)》第六章。为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药品社会营销环境的变化及营销技巧的升级,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在教学中还引入精心选择的现实生活中的新案例。为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还参考了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医药商品购销员》。为方便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教学地点选择在数字化多媒体教室。

(二)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我校中职药剂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药剂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医学、药学基础知识,还完成了药品市场营销学课程部分章节的学习,掌握了药品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他们的学习特点表现为:喜电子媒介,恶纸质书本;喜直观形象,恶抽象逻辑;喜实践技能,恶理论知识。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药品企业战略的内涵和类型;学会解释药品企业战略的基础、问题和特性;能够初步分析和选择药品企业的战略类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具有对药品市场进行分析、总结能力;具有搜集、处理、整合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专业精神。从教学目标中提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药品企业战略的内涵和类型;教学难点是分析和选择药品企业的战略类型。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

为攻克教学重、难点,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情景教学、PBL教学、分组式、互动式等多种方法,并辅以歌诀、微课。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热情,借助了多种信息化手段,如手机、QQ群等通信手段,图片、音频、视频、教学课件、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专业网站等。

(五)教学实施

1、课前学习,温故启新我们根据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或经典案例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形成微课资源库;从网络中搜集有关视频,加工后形成视频库。课前先把有关的微课和视频上传到QQ群文件中,组织观看和讨论,帮助学生温故启新。与本节课有关的电视剧片段《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上传后,提出两个问题:①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②诸葛亮为刘备做了哪些谋划。组织学生在QQ群中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式自学,同时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2、视频导入,任务驱动播放视频——《三顾茅庐》片段《隆中对》,引出任务问题:①诸葛亮为刘备做的战略谋划包含哪些内容;②诸葛亮为刘备确定的战略类型是什么。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分析和归纳,各小组选出代表分别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进行知识的补充、评价和总结。通过任务驱动、协作学习和教师引导式授课,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出来。3、诵读歌诀,激趣记忆将本节课重、难点编辑成歌诀:企业战略一二三,环境分析是基础,领域目标要确定,保障措施是关键,全局根本和长远;战略类型有四种,实力最强当领导,实力变强可挑战,实力一般可追随,实力弱者应补缺。改枯燥的理论学习为诵读歌诀,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4、角色扮演,体验情景随机抽取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物,说出各自的战略类型及选择原因,然后教师进行点评。此环节可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强烈的自主性、目的性和趣味性,使他们真正地爱上学习。5、案例分析,学以致用播放红罐装某知名凉茶和绿盒装某知名凉茶的广告视频,介绍这两种凉茶企业战略的成功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定成功的战略。学生分组讨论,制作PPT汇报,然后教师点评。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随机抽取学生回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既能反应出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也是一次信息反馈。这种信息的双向沟通既有利于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管理。然后布置作业,即学生登陆校园网完成我校药品市场营销学网络课程中的课程测试,系统将对学生测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7、多元评价,课后拓展教师通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成测试的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学生通过QQ群的投票功能,评价教师教学效果。课后,学生通过本校网络课程平台复习巩固课程内容,并预习后续课程;通过浏览某高校精品课程《医药市场营销学》网络平台,观看教学录像《医药企业竞争战略》,拓宽专业视野。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丰富恰当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岗位职业能力。

作者:何立珍 余卫强 涂丽华 单位:南昌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苏克晶.浅谈《调查表设计》一课的信息化教学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4,(3):150.

药品信息篇8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药品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33-01

药品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 svstem,HIS)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医院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根据我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医院库房的药品管理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5个部分:药品采购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实现了库房药品的全方位管理[1]。体现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科学性、规范性。真正落实新医改方案中提到 “加强信息管理,以医院管理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在药品采购管理中的应用

药品的采购是医院库房药品管理的首要任务,库存药品积压过多会增加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成浪费,因此我院对每种药品库存数量的高低限额进行设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及时的查询各类药品信息,自动提取出消耗量大于库存量的药品记录及药库库存最低限额,生成相应的药品计划数量,药品采购员根据生成的计划表,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及时的制定出药品采购计划[2]。另外再根据特殊时期药品出库量、市场供应情况及药品实际销售情况等确定药品的实际采购量,这样在保证临床用药需求的同时控制好药品的库存储备量,实现药品采购的智能化[3]。

2在药品出入库管理中的应用

药品的入库验收是药库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药品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所在。药品按计划入库后,先由药库管理人员与入库信息进行清点核对,包括品种、规格、数量、价格、批号、有效期、检验报告单、生产厂家等信息。对于特殊药品如进口药品、品、一类、对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等药品需要按照特殊规定来验收。凡是不符合规定的,拒绝验收入库。核对无误后将药品入库定位归放,并增加库存数据,确立入库的记录,打印药品入库验收单[4]。

药品的出库,药库管理人员应该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等原则出库,也可以通过各药房提出的领药申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经系统确认后,自动减少库存量,确定药品出库单,完成出库。另外管理人员应该对出库的药品信息进行复核,及时更正有误的地方。这样不仅提高了出库的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错误。这样使所有的药品发放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使各部门都可以及时掌握药品的库存变化情况[4]。

3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药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定库存药品上、下限额,当达到下限数量时,表明药品数量不足,系统自动提示,来及时制定采购计划;当达到上限数量时,表明药品数量充足,查看各药房库存,以备药房请领。这样可以保证库存量始终适当,既满足了临床用药的需要,又避免了药品的库存积压,为医院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库存信息化管理对库内药品的有效期进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期的报警系统,提前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近期药品,做到“近期先出”的原则,避免药品在库内积压和过期失效,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了药品的质量,还大大提高有效期的管理水平[2]。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药库的盘点工作不在繁琐,盘点时根据入库的批号,顺着排位顺序依次盘点,将近期药品作出特殊标记,使用管理系统随时进行查询,核对方便,使盘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准确。

4在药品统计查询中的应用

我院库房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综合统计与数据查询的功能,对药品的来源及去向可作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统计,还包括对药品入库、库存及出库的数量金额等。可以随时查询药品的生产厂家、进价、数量、金额、批号、有效期及药品的出入库情况,及时了解库存量。进行单个或分类品种的查询和统计,也可以按任意时间段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等。这便于定期对各种药品进行监控分析,比较每个月的使用量及药库与各药房之间的库存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药品的合理调配及采购销售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药品的质量,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在药品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建立财务报表,反映和监督医院的药品收支情况,及时解决药品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财务部门以此来管理药品收支结余,有了可靠准确的保证。在调价与报价方面是根据药品调价通知,在药库管理系统上修改价格,其它各级子药房等相关子系统中自动生成新的价格,实现药品价格的中央控制,避免了调价不统一,一药多价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新药品的价格执行的准确及时,避免经济损失。

6结论

总之,加强医院库房药品的管理,是保证医院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其实现信息化管理已是医药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通过在库房药品管理的五个方面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了药品库存,降低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这是一个使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的有效管理手段。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药品管理中。

参考文献

[1]谢晨,蔡周权,罗军.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 中国药业,2012,21(12):77-79

[2]魏星,付超,寇斌. 医院药库工作过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2):93-95

[3]房芳. 药品管理系统对医院信息化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9):684-685

上一篇:美术鉴赏范文 下一篇:药品广告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