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7 18:54:23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学;校园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扩大,文化需求的品味逐渐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也趋向过分看重外国文化,特别是欧美文化。当然适时的模仿、学习是必要的,但是过份地崇尚、依赖,就会渐渐漠视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这使得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出现。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掌握着国家的命运,是中国未来的代表,如果大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卖国贼”,大学校园成了西方文化的“贩卖厂”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一、民族文化认同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现状

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的开放环境是全球化背景,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间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成为了一个整体。汤林森指出,“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其母国机构制度的影响,本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安定的文化归属感,一步步地被吞噬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利用跨国公司、吸引留学人才等将其文化扩散到其他国家,并逐渐渗透到其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淡化人们对国家的热情,弱化国家民族意识,从而冲击着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所谓的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

tity)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其特性比起政治、经济结构更不容易改变。

在当前尤其是处在现时的大学生们,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不定型的时期,很容易陷入这种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化的抉择之中,迷失了方向,做出一些缺乏理智和思考的事情。这不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个别现象,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适性”弥漫于大学校园中。无疑,这对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提出了挑战。

二、民族文化认同感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缺失的表现

1.大学生对母语的漠视和对外语的狂热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那就根本算不上一个民族。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密不可分,强化母语教育势在必行。当前在大学校园文化中,母语教育产生了危机,很多人说普通话不流利,甚至是有些大学生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更有甚者,在大学的课堂上,有些高校教师竟然还用所谓的家乡话来讲课,看来我们的母语教育是应该好好加强了。与之对比的是我们大学生们对英语的狂热。这一部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比如:国家规定大学生必须过英语四级、六级、专业四、八级等等,过不了就拿不到学位证书,这固然是对大学生们学业的敦促。可是笔者看到每天大学校园里,晨读的是英语,每个学生都拼命的读啊读,熟知他们的普通话都已经说得很好了吗?他们对外语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对汉语的学习,他们认为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很重要也很吃香,学生对欧美文化的了解大大超过了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他们能用英语非常流利地介绍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却不能用英文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除去其他方面我们暂且不谈,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今大学生对外语的狂热追求。这就引发了一个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怎样加强大学生的母语教育,以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无知,也就谈不上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如果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失去,没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没有自己的文化自觉性和民族性,那么中华民族就会沦落为一个单纯生理意义上的族群。”目前中国很多大学生懂ABC,懂美元英镑,懂乔丹、汉克贝母,但却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岳飞、郑成功,不了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之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生们很少去阅读这些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经典著作,相反却沉迷在所谓的“流行文化”“时尚文化”中,这些文化借助网络的便利大行其道,扰乱大学生的思维,混淆他们的听觉,使很多人丧失了最起码的思辨能力,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只好偷偷摸摸地躲进旧的藏书室里,成了“养在深闺人不知”的旧古籍。如果大学生连像《老子》《孔子》这样的中华民族的经典之作都知之甚少,那又如何谈得上来实现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呢?

3.大学生情操的缺失

大学生是新生的一代,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代表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将成为我们国家文化主流的价值取向。由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到来,随着各种思想潮流的涌入,人们的价值趋向开始变的多元化,民族认同感日益被削弱,也就很难有一种文化或者价值观能广泛的来凝结大学生。于是,自高自大、冷漠、个性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的普遍特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失去了正确的情操导向。于是,校园内普遍的自杀、杀人、色情等一系列违背情操的事件每天搞的人心惶惶。校园文化建设步履为艰。

三、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提高对母语的认识和重视对母语的学习

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现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历史,在这一个历程中,积淀着民族的文化。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它身上流淌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人文智慧。因此,母语对于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实施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是最直接的方式。在当前有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被边缘化,当成选修课来做,学生可学可不学,以至于大学生在某些场合往往“失语”,丧失了很多机会。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以便让他们了解并学习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其次:大学应该加强对普通话的训练和要求,使他们会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的正规语言,使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广为流传。

2.课程设置上以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为指导

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增强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大学课程设置中增开四书五经等传统著作。老子和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思想源源流长,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底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伟大思想,使他们的思想渗入到我们的脑海中,增强我们对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认知。其次我们可以结合学科特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其中,使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其全面发展,还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与民族文化建立深厚的感情,优化大学校园文化的人文气息。

3.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实,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希望在全球化的客观进程中保留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使中华民族能以自己独特的的身份融入多元世界文明中。然而,由于在大学中,长期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弱化了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窒息了大学校园民族文化的气息。这就要求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回归传统文化,保护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文化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蕴涵着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人生信念。《孔子》中曾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几千年来,忠诚、守信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易经》“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自信、自立、不屈不挠的品格,历来是每个优秀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这种阵地。《老子》“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和利己是统一的,利他能转化为利己,这种谦恭无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在大学校园中,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大学生追逐名利,为个人私利而试图牺牲他人,损害他人的利益,校园中处处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失去了学术气氛,古代的老子尚能如此,更何况处在现在的我们呢?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应该督促大学生加强对文史哲等人文著作的阅读,尤其是一些被公认的世界经典,这样会使大学生时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文化力量的感召,潜移默化地改造并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和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塑造健康的人格,自觉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选择尺度,促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的人才,从而达到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4.在大学校园中,创设更充分的社会实践的空间和时间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传统活动、节日等,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充实和丰富。开展意义重大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可以让学生观看记实片,也可以组织学生直接参加这些活动,通过这些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们了解伟大事件,学习、感悟历史英雄人物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大学生是比较独立的群体,高校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可以通过任何形式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张贴英雄人物画像,附之于人物事迹简介,开展阶段反思活动等,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加强各高校间的传统文化交流,如邀请知名的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教授来校作专题讲座,学术讨论等,学生们自由参加讨论,发表意见,以增强他们的感染力,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高校校园文化得到和谐发展。

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它的源头活水,一种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能使师生的思想境界、人格和道德素质得到升华,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人生观和“为现代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时代领先人。只有加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学习,才能增强高校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炼他们的意志、人格和行为方式,以建设和谐稳定的大学校园,使大学校园文化散发出一种永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1999.

[2]张首先,马丽.文化符号视域下青年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J].天府新论,2007(6).

[3]民族文化认同与母语教育,2010年全国两会.

[4]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民族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侗族祭祀侗族大歌文化内涵

AbstractStartedfromDong’sBigSongs’manifestationsthisthesisleadstotheconclusionthatDong’sBigSongswhichisspiritualcultureindispensabletoDongpeople,isakindofsocialneedwithpracticalfunctionasmainbodyandaestheticasadditionbyuseofinvestigationandresearchmethodsofnationalmusicandfolklorethroughdeepinvestigationandanalysistoDong’sBigSongs’tone,SamaFestivalandpassingway.

KeywordDongsacrificeDong’sBigSongscultureconnotation

文化对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在贵州省又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地区的榕江,黎平,从江三县。这里高山绵延,平均海拔300——2000米不等,距贵阳市达400公里左右。可谓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解放前侗族与外部世界联系极少,七十年代有些地方还被发现有“刀种火耕”的原始状态的生产方式。

一、侗族大歌的支声复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支声复调。可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一棵树在长到一定时候,分出枝儿来,当然这种枝儿和树还是个整体。具体音乐分析就是在演唱过程中,高声部的人逐渐脱离原来的调高,游离到另外一个调上,而低音声部仍然保持在起始的调上,形成两个或三个声部,这两个声部属于同宫系统内的不同调。这种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无复调音乐”的定论,意义非同一般。

(二)关于支声复调形成。这里列举2种学者观点及2种民间传说:学者观点(1)、由于“众人出多声”所致[1];(2)、由“喉音佳者”创作得来[2];民间传说(1)、远古时期,侗族青年们在劳动休息时的说笑声引乐了百鸟百虫,百鸟百虫齐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又引起姑娘小伙们的兴趣,于是各自模仿,形成具有高低不同多声部大歌[3];(2)、侗族贫困青年倒鸟和老罕两兄弟在隐居山林时受蝉鸣鸟叫的启发,兄弟俩合作发明了双声唱法,并把这种方法教于世人,从此双声部大歌广为流传[4]。

(三)支声复调音乐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学者的考察结果还是民间传说,我们不难看出:侗族大歌是群体活动的产物。从歌唱起源的“巫术说”来看,那种被后人所描述的原始社会的生活模式在这里被有力证明:聚族而居、保持着神秘的祭祀行为。

可以这样想象:古老的先民们在农作物丰收时,他们跳跃、欢呼、甚至齐声吆喝;长期干旱或雷雨时,他们认为这是“天”在发怒,于是在族长的带领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祭天活动,偶尔一次巧合就促成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和仪式的格式化。其中吆喝声,祈祷声逐渐演变成唱歌;乱糟糟的这么多人唱,多声部在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于是,“祭天”就这样被侗族先民发明了。伴随着祭祀的发展与稳定,侗族大歌就有了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并在其民族的千百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了,成为了侗族标识性的民族文化,具有了其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对其民族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又作了方向性的规定。因此认为:古老的侗族大歌是侗族历史悠久的铁证,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得来的,是其民族生存发展的手段之一。

二、萨玛节及其文化内涵

(一)萨玛节。伴随着“祭天”活动的出现,另一种祭祀活动--“祭祖”也被开展起来。“萨玛”汉语的意思是“大祖母”,传说隋唐时期一位叫杏妮的侗族姑娘,在外族入侵时(有一种说法是官府压迫),杏妮带领族人奋勇抵抗几天几夜,最后不敌,跳崖身亡。侗族人为了纪念她,尊为祖母,寨寨修建饲堂供养、祭萨。有的地方一年一祭,有的地方三年一祭,祭祀时少则百多人,多达上万人。祭祀活动主要分两个部分:一、祭祠堂:全寨老少在饲堂前举行仪式请祖母(萨不是汉文化中的塑像,而是用一把半张开的伞代表),祖母请出来后,由德高望重,人丁兴旺,儿孙齐全的人抱着这把伞,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全寨人(有时,前有鸣锣开通的简单仪仗队),把全寨游走一遍,告诉祖母应保护的范围。其间,要唱些颂萨的大歌。二、踩堂:游走完毕,萨归回饲堂后,踩堂即开始。男女老少齐聚“鼓楼坪”开始狂欢。芦笙、琵琶响起,“儿童大歌”,“声音大歌”,“叙事歌”此起彼伏,竞相绽放。

(二)萨玛节的文化内涵。萨玛节有这样几点文化现象值得注意:(1)、在萨玛节里,爱情类大歌也不再被严格限制(早先是不能在祭祀时唱情歌的);(2)、萨玛节这一天,妇女们不做任何家务,只需描眉打扮,准备在跳踩堂时大放光彩。而男人们要在这一天齐心合力做一顿好饭菜,在村口排好流水席,供全体妇女们享用,而且在妇女们上席吃饭喝酒时,不能露面,包括男性儿童在内。由此可以看出,一:“萨玛节”既是对先祖的拜祭,更是侗族女性的妇女节,“母系氏族”的遗迹在这里凸现;二:大歌具有两个功能:(1)与神灵沟通的工具,通过唱歌与先祖对话。传说侗族老人去世后,后辈要围绕亡人唱歌表达哀思,他们说侗族的先人听不懂世人的语言,只能听懂侗族歌曲;(2)人与人的交际工具,在“踩堂”时,侗族青年男、女利用这些时机,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因此说,侗族大歌的实用性应远远多于娱乐性,忽略这一点而只从现在状态下的表象入手,无疑将会使研究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

三、侗族大歌的家族传承方式及其文化内涵

(一)侗族大歌主要传承方式:家族传承。歌队:是指侗寨中存在的大大小小演唱小组,每个歌队3—几十人不等,按年龄组合成儿童歌队,男声歌队,女声歌队,老年歌队等。歌队平时各自干自家的活,夜晚或闲暇之际,聚在歌队中的头领——歌头家里,一边做些针线活,一边练习唱歌;歌头:是歌队的带头人,是侗族大歌高音声部的完成者,此人唱技高超,反应敏捷,能够带领歌队“走寨对歌”;歌师:侗族大歌的灵魂,他(她)的平时任务是负责全寨歌班的训练工作。孩子4、5岁时入歌班学唱,除了生产劳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歌师的教育下成长。女孩一般直至出嫁,离开族人为止。侗族一直有小孩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统。歌师教族人唱歌是不收取费用的。

(二)家族传承方式的文化内涵。侗族所在位置的偏远以及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民族要聚族而居,注定了其文化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实际上是其内部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的存在状况及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存在状况与水平高低。侗族人为了能在社会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倾全族、全寨之力打造好本族的歌队,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得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下了独特的文化形式。

侗族中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依并存的。侗民们尊重歌师,热爱生活,认真唱歌。世世代代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歌中,唱丢了一首歌,可能就丢了侗族人的重要的生产、生活信息。这就是为什么侗族老人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唱完“叙事歌”的秘密所在。这对于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尤其重要,这种传承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教育、培养后代的手段,实践证明了这种手段的稳定性与权威性;这种传承方式,也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从远古走到今天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也许正是今天许多民族文化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研究侗族大歌的文化发现:它折射出的不但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更是在讲述是一部民族史。随着中国经济浪潮的汹涌澎湃,遥远的山寨也逐渐骚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想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行为上是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昔日的歌队成员正在变成城市中的“草根”,导致其内部组织结构正在遭到破坏,侗族大歌面临诸多发展问题。

借用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萨克斯在1962说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束:这样的音乐在书店是买不到的。它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或者从部落人的个人献身中产生的。它决不是没有灵魂和欠考虑的东西,也决不是被动的东西,而是常常充满生命感的,是有社会意义与作用的。实际上它常常具有权威性。这些都是我们谈论西洋乐时无法涉及的。

这些音乐作为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珍贵的部分而引起人们的尊敬。所谓尊敬,就是要有帮助保存这些音乐的义务的意思[5]。

指导教师邓光华教授

参考文献:

1.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503

2.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2

3.高冰,杨俊江.榕江——流动的和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32

4.潘年英.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103

民族文化范文第3篇

民族的文化传承是一种社会的强制。人的社会属性使得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处于某个社会群体之中,成为该社会的一员,并在这个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且毫无选择的将这种文化传统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这才形成今天形形的各种民族。在这个固有的社会群体中有着相同的风俗、习惯、信仰等,各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严格的按照这种传统文化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反之则不会被该社会所接纳。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目的就是富国强民,摆脱落后贫穷的状态,早日跻身于世界超级大国的行列。然而,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基石地位正受到严重的挑战。外来文化似乎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数千年来先辈们留下来灿烂的华夏文化,使得中国现今的民族文化氛围越来越淡薄,民族传统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一方面,情人节风靡都市,玫瑰花造就无限浪漫,贺卡里情意绵绵,圣诞节隆重登场,教堂里人满为患,圣诞树目不暇接,圣诞老人笑开怀,另一方面,元宵佳节冷冷清清,花灯无处可见,春节庆贺,舞龙舞狮望眼欲穿。一方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建筑风格紧追时代,另一方面,亭台楼阁孤单玉立,民俗风景逐年遭破坏。商品经济的深入,人们价值观念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对于正在受冲击的民族文化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措施,也没有一个可以鉴别、引导的社会机制,许多民族文化正面临丧失的危险,任其流失,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事实上民族文化的流失比经济的流失更为惨烈,道理很简单,文化属于意识范畴,而经济属于物质范畴。

任何一个在经济上繁荣的国家其民族文化保护机制就越健全。很好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同样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面对外来文化,他们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走上了现代化和民族化齐头并进的光辉道路。在日本,人们将传统文化遗产称之为“文化财”,即所谓的“文化财富”,对于那些创造重要文化财的艺人们更是尊重有加,统称之为“人间国宝”。这些命名的提出,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那些一向为社会所忽略的民间艺人也由此获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这种无形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可悲的是在中国有位学者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举办了“2005年华夏年俗艺术活动月”,邀请一些酒店参与举办“送灶节”活动,不少酒店的经理竟无动于衷,表示不感兴趣,可是,他们对圣诞节的宣扬却不惜重金。

面对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必须借鉴社会主义建设中处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这一看似矛盾之物时的方法,做到“现代化”和“民族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内在要求和客观依据又是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2设计人才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中流砥柱

怎样才能将民族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乍一看你也许会觉得奇怪,甚至会想,设计师有什么能耐将民族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被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证明,商朝的四羊方

尊、战国时的铜灯、汉代的云气纹、说唱俑、唐朝的青白瓷、明代的圈椅等不都凝聚了民族的灵魂,不都是当时的“设计师”在特定的时代设计出来的精品吗!它们不仅仅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物品,而是成为了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的象征。先辈门已不在,然而他们的设计却在,设计存在,民族的文化就在。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设计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无论你是走在繁华的街上,还是坐在电视机前,你都会发现设计的影子无处不再,设计的市场也越来越广泛。现在设计的概念已经不止是“设计”行为本身了。它正逐步形成一个产业,其价值也呈现出多元化,不仅包括技术设计,也包括软件,包括它的使用方式和功能等等。设计产业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国家借助设计来复活和强调自己的经济链。在欧洲,设计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产品、环境、材料学,甚至万宝路油量设计;从平面设计到成本设计,成本管理……产品力求从设计上降低成本,可见设计可以强国。我们仍然以日本为例,起初日本的工业经济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然而,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的汽车、家电等工业经济却迅速崛起,并不是因为其技术水平领先于欧美国家。当时日本的核心技术多数还是引自国外,但是最后日本的产品,譬如汽车业反而后来居上,关键的环节之一是日本进行了这些产业、产品生产工艺、部件构造、外型、性能等的重新设计加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设计创造了经济。

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设计的根本依据。由德国主流汽车杂志AUTOMOTORANDSPORT及拥有德国最著名的汽车设计专业的PFORZHEIM大学共同主办的“2002国际设计竞赛”是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汽车设计竞赛,设计主题是“设计具有本国特色的汽车品牌”,要求参赛者提出能反映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概念。可见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重视。

实践已经证明,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就是一个很好的将民族文化传承下来的过程。反过来说,一件设计作品如果没有该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必将被时代所抛弃。

3总结

民族文化范文第4篇

传播美的文化

作为中国化妆品领军企业的伽蓝集团,先后创立了美素、自然堂、雅格丽白、医婷四个个性鲜明的品牌,如今,伽蓝建立起各类零售网络23800多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县城及一万多个城镇,在百货商场、KA卖场、超市、化妆品店、药房中均设有品牌专柜,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已成为中国市场业务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于领先地位的行业领跑者。

伽蓝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遍世界,为消费者提供爱不释手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帮助消费者实现更加美好快乐的生活!这是伽蓝肩负的使命。伽蓝的愿景,是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稳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级消费品企业,让员工、合作伙伴、各利益相关者的事业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基业常青。为达成这一使命和愿景,伽蓝及其伙伴在秉持诚实、正直、信任、进取心、主人翁精神这五个基本价值观的同时,共同坚守“合作共赢、快乐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

2011年2月,作为国内首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的民营企业,伽蓝集团捐助100万美元,以“传播美的文化”为主旨,共同开发并实施创新性的公益模式,以帮助少数民族群体通过保护与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创造替代性生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礼赞格姆女神恩赐,共襄摩梭盛大节日

泸沽湖畔的摩梭社区是中国迄今最后一片仍保留母系社会传统风俗的区域。作为摩梭女儿国最高保护神——格姆女神受到摩梭人的敬拜,每逢9月10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被视为格姆女神化身的格姆女神山(又名狮子山),会迎来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转山节”。这个始于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摩梭重大节日里,来自各个地区的摩梭人将身着盛装朝拜他们最崇高的女神,人们纷纷把准备好的“风马旗”布条拴在树上,喇嘛们坐成几排吹响长号和锁呐,那些不断向着狮子山最高峰攀岩迈进的背影、那种对山水自然虔诚礼拜的壮观场面、以及在山脚下欢乐自由的年轻摩梭男女载歌载舞的画面,让人感动难忘,我们不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人与自然最纯粹质朴的和谐美景,也跟随着摩梭人虔诚的脚步将经幡挂在山顶,经筒上的箴言碰撞着我们的心,祈愿这些善良淳朴的人们可以喜乐安康。

探访摩梭织女,守护民族文化之根

在摩梭母系大家庭中,享有最高权力及地位的人是祖母,负责着全家人的生活。由于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同血缘的亲属,加之摩梭人道德观念中极强的崇母敬舅意识,使得摩梭人际关系异常亲切和睦,尊老爱幼,谦恭礼让,很少发生纠纷。男子豪爽庄重,女子敦厚多情,老有所养,少有所托,形成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

摩梭人世代以种地、织布为生,农闲时,摩梭妇女会在自家的屋檐下编织,她们被亲切地称为“摩梭织女”,而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摩梭手工纺织品,长期以来深受中外游客喜爱。近年来,由于受到大批量的机织纺织品、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冲击,摩梭手工纺织品的销路一直差强人意,加之山路崎岖交通闭塞、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使得世居大山深处的摩梭人生活多年来一直未有改善,手工纺织技艺的传承更是岌岌可危。

“如果围巾卖不出去,就没钱去买织布用的棉线,这直接导致了织织停停,停停织织的尴尬现状。”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以摩梭手工纺织技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文化。2011年2月伽蓝集团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订为期4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启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携手致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先后建成了云南丽江摩梭手工纺织示范基地、海南五指山黎锦纺织示范基地、湖北土家族西兰卡普示范基地。其中,摩梭手工纺织发展项目被确定为首个试点的公益项目。

在项目开展以来的1年多以来,项目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长足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国家民委、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等相关政府机构、伽蓝集团分别通过邀请专家考察、义卖筹款、组织纺织技能培训、员工志愿活动、慈善助学、建立社区等多维度、全方面的公益举措,稳步推进了项目的开展,为当地手工纺织的发展做出了十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并取得令人满意的初步成果。当在专家指导下完成的各式各样新式围巾及纺织衍生品展示在媒体记者的面前时,大家都为这极具民族特色但又不失现代时尚元素的作品而连连称奇。

我们在伽蓝集团的带领下走访了当地手工纺织的代表——阿七独支玛,通过与这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大家了解到了很多摩梭手工纺织现今的发展情况、面临的困境,并积极讨论与出谋划策共同探究今后的经营发展之道和未来的发展之路。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阿七妈妈”的阿七独支玛介绍当时从事手工纺织的妇女的人数,是从最初的自己独自一人到后来的10人,并随着她的无偿培训的持续努力下,人数发展至25人直至现在的926人,中间历经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和窘境,现在接受过阿七妈妈培训的妇女覆盖了包括摩梭、彝族、普米族和周边很多少数民族的妇女。阿七妈妈说为了更好地配合不能定期来学习纺织的妇女的时间,她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工作,为随时上门求教的妇女进行培训,有时一次培训一个人,有时一次培训两个人,但是不管几个人,阿七妈妈都十分乐意为远道而来求教的妇女提供食宿,并手把手地教授她们,直到学会为止。她们临走时阿七妈妈还为她们提供纺织原料,如果今后织出的成品没有销路卖不出去,阿七妈妈还会帮助回收,即使织品的品质有时无法达到要求,她也会义无反顾地买下来,因为她觉得只要她们愿意学,她就是再辛苦,拿自己的钱去补贴,也是十分高兴的。她说:“最大的希望是让村子里每一个女人都有事情做,都有一点收入,孩子们都能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下一代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质朴的话语、真挚的情感让走遍中国各地的我们也十分的动容。

有时很多的感动只在一句普通、真挚的话语,有时最真实的情感所呈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却又坚持的行动,作为摩梭手工纺织的代表,阿七妈妈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来自摩梭妇女的普通心声,更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最遥远的感动。她们相信:“一定要用最天然的棉线,最虔诚的态度,才能织出衣物的温度。”

民族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佛教;文化;民族;圆融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二千多年以来,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弘法利生的理念,与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互相交融、互相适应,逐步演变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今天建设当代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佛教文化的民族特征

由于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途径的不同,以及各地区的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这三大系佛教由于信仰民族的不同,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而民族特征的不同,往往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汉传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华汉民族文化特征的佛教文化,而中国文化也被打上深深的佛教文化的烙印,以至在汉地中国人中形成的“儒可以治国、佛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的文化共识。如今遍布汉地的寺、塔、窟、石刻、壁画等诸多形式;信奉释迦佛、阿弥陀、观世音等诸多内容,可以说是大乘佛法天然的博物馆、艺术宫,如乐山大佛的大雄大悲、敦煌壁画的博大精深、梵呗音乐的清净韵律,这些都具有不朽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与美学价值,为世界佛教的珍贵遗产。

藏传佛教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宗教,已有一千多年的传统。在地区,宗教情感与艺术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藏传佛教建筑物都装饰着雕塑、壁画和唐卡,这些造型艺术既保存着原始宗教古朴稚拙的遗风,又呈现出系统宗教的成熟、发达和精致。藏传佛教的各种造像和供奉物,可以激发佛教徒的禅恩,从中可窥探到藏族祖先的精神寄托和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追求,探寻到藏民族的历史以及各种文化交融发展的轨迹。

南传佛教最显著的特点是信教民族的普遍性,在云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中,信仰佛教的占绝大多数,所谓“村村有佛寺、人人当和尚”之说。南传佛教使用傣文贝叶经,仍旧保持如法如律、精进修学的早期佛教的优良传统。景洪的大菩提寺、猛海的八角亭、瑞丽的遮勒熊金塔等建筑非常优美,是研究我国巴利语系佛教艺术和少数民族建筑风格的珍贵实物。

中国三大系佛教文化,民族特征鲜明,法乳一脉,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蕴含了深厚而宝贵的济世理念,共同推动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与弘传。

二、佛教文化的民族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中国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建构。这种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种思想道德,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内核。

佛教文化“如梦如幻的生命本质,一切皆苦的人生真谛,亦僧亦俗的人生态度,圆活无滞的思维方法,平等自救的自主意识,忍辱负重的宽广胸怀,与人为善的处世方式”,对增强中国当代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报恩度苦、忘我利他”的佛教理想可以引导人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投身于扶危济困、建设国家的实践中;“法无我”、“人无我”的生命本质,可以明示人们既不因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空幻本质而放弃现世追求,也不把现世追求看得太重;一切皆苦的人生真谛,教导人们以充分的心理准备应付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亦僧亦俗的人生态度,启发人们既不放纵物欲,也不压制物欲;圆活无滞的思维方法,教育人们用灵活的方式对待多变的社会;平等自救的自主意识,提醒人们凡事既取决于外在机缘,更取决于自身奋斗;忍辱负重的宽广胸怀,砥砺人们重视困难挫折,培养坚强意志;与人为善的处世方式,培养人们戒恶扬善、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另外,佛教文化在祛病健身、心理调适、消除烦恼、临终关怀、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财富,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同样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

三、当代佛教的圆融

佛教在与中华各民族固有文化互相对话、交流中,形成的中国佛教特有的和合圆融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佛教的缘起,佛教以“众缘和合”为世界万事万物形成的理论依据。因此佛教不仅随顺诸缘,而且广结善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圆融”成为佛教入世的重要原则。佛教认识到,只有“圆融”才能“无碍”。佛教之所以在中国能流传二千多年,亦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中传播,既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本来具有的包容性,又得益于佛教和平智信的特征,更得益于中国佛教圆融含摄的历史智慧。圆融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影响着当代的弘法者,他们继承传统的圆融精神,以响应时代及多元文化的挑战。太虚大师主张佛教革命时,曾大声呼吁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将它们的精髓圆融于佛教。新晨

在当代,赵朴老曾经精辟地把中国佛教定位为“三个圆融”,即要把佛教的事业圆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领土和的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花落还开,水流不断,哲人其萎,言犹在耳。“三个圆融”是中国佛教感召四众弟子、凝聚佛子之心的新境界,是中国佛教与时俱进、利乐有情的新阶段,是中国佛教大智慧、大光明的新前景。让我们尽佛教之力凝聚力量,扬佛教之长凝聚人心,使人不分信仰,地不分南北,才不分高低,力不分强弱,功不分先后,利不分大小,都一起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参考文献:

《扬佛教之长,聚民族精神》

叶小文中国宗教2003年第10期

《加强对藏传佛教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

刘志群《艺术研究》2004年第二期

《中国佛教圆融观及其现代意义》

韩焕忠中国民族宗教网

《佛教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民族文化范文第6篇

即将到来的2010年世博会是中国第一次作为主办国,也是发展中国家首次主办的世博会。亲身参与筹备的郑时龄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从选址筹备到现在即将开办,是个漫长而令人兴奋的过程,这将是一场各国文化争奇斗艳的盛宴,而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与魅力也将在这个世界大舞台上展现,真是让人期待!”

千年流淌的中华智慧

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们最关注的当然是中国国家馆,毕竟这是我国第一次主办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盛会。

谈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郑教授觉得很值得期待,“在过去几届世博的参与中,我们在对主题的挖掘和新理念的探索上做得比较不够,可能一方面原因在于我们过去总是把展馆的一些设计交给广告公司或设计公司去做,而其在文化内涵上有所欠缺。我去参观了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一进中国馆就看到一个登月车,当时还想,难道是因为我孤陋寡闻,我们已经登月了都还不知道?后来才知,原来登月车是借鉴改编后的设计,用来表达我们对将来登月的一种希望。还有就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等设计,这些设计都缺乏一种对新理念的探索。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们会有很多新技术的展示和主题深度的挖掘,很值得期待。”

中国馆建筑外观为“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随“感”而“动”,漂浮的法式浪漫

“本次上海世博会各个国家都极力展现本国民族文化的魅力,”郑教授介绍说,“很多展馆的设计都独具匠心,争奇斗艳。其中法国馆就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感性城市”法国馆散发着法国人无比感性浪漫的气质和魅力,整个展馆采用了漂浮于水平面的设计,尽显水韵之美。

“这种脱离地面的设计手法很有创意,它是美和现代性相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出法国的活力和其生活艺术。”郑教授兴奋地说。

“整座建筑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绿化也非常有意思,他们搞了一种‘垂直绿化’,通俗地说,就是在墙上种绿化。这样的设计很有创意!”

法国馆的中心位置是一座法式园林,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表演、水上花园等,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世界。

参观者可以在阳光和水的环绕中,享受鸟鸣、美食和花香,同时,现场还会播放法国城市环境声效,绝对是一场集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还有法国馆设计师雅克・费里埃(Jaques Ferrier)提到的第六感为一体的感官盛会。

除了调动参观者的感官刺激外,法国馆还强调了动感和平衡感。

展馆内,设计师将以平衡理念作为设计背景,设置大量的视频投影、活动图像,以及不规则线条外框、反射跳动的波光⋯⋯这都将使建筑物产生动感。

各具特色的各国展馆

波兰国家馆

主题:人类创造城

造型亮点: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

这座具有丰富视觉体验的建筑物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当黄昏降临,变换色泽的室内光线穿透剪纸图案,使展馆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英国国家馆

主题:让自然走进城市

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

外形简洁,创意无限。整个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各个方向伸展的大量触须,这些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的触须覆盖在建筑外部,随着微风轻轻吹拂,可以在展馆表面形成可变换的光泽和色彩,组成各种图案。

瑞士国家馆

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造型亮点:“未来世界的轮廓”

瑞士馆最特别的要数缆车观景。它将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展馆展示了瑞士面向未来、具前瞻性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芬兰国家馆

主题:优裕、才智与环境

造型亮点:非对称冰壶状

民族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贵州 民族文化 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49个民族成份,其中有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等17个世居民族,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由于贵州省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拥有多种类型的生存环境,即使同一个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其文化也各具特色,如安顺地区的屯堡人,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经历600年的历史变迁,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是研究明代汉民族的活化石。此外,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空间、其文化也相互影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都是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于创新的根源。根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14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个之多。在贵州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长廊。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贵州加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打造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贵州民族文艺品牌。贵州旅游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20多年中,由于没有适合旅游者的晚间娱乐活动,“贵州旅游”这个品牌一直存在文化含量低、旅游活动要素缺乏的重大缺陷,来贵州的旅游者只能“日游神奇山水”而多感不够尽兴。没有日常性的旅游文化演出,使贵州旅游业收入体系不完整,损失巨大,并且不能有效地宣传贵州,影响贵州旅游业的整体形象。2005年,被热切盼望多年的《多彩贵州风》这个文化品牌终于诞生了。这台演出一经问世,就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响热烈。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宣传进一步到位。平塘县的大型音乐情景剧《玉水不夜天》的开演、“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多彩贵州民间能工巧匠大赛”等活动,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且推动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得到了有效发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把贵州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屯堡文化旅游景区、岜沙苗族文化旅游景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景区、兴义万峰林乡村旅游景区等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得到进一步支持和发展,尤其是建立了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生态博物馆,满足当代对古老文化传统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的要求。

在开展民族村寨旅游活动中,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学艺术得以挖掘利用,如屯堡地戏、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等,一方面增加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游客的游兴,另一方面加强了民族艺术的传播。

然而,目前贵州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虽然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有2600多个,并且数量在逐步增加,也树立了一些典范,但开发利用明显不平衡。主要是地区间的不平衡,民族文化旅游仍然集中在黔东南地区的雷山、台江两个县,其次是“后起之秀”黎平、从江、榕江旅游区,其他地方则较少有开展;尽管有关部门设计了六条蕴含民族文化旅游元素的精品旅游线路,但实际上没有一条是能够完整地被广大旅游者采纳,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旅行社和游客为节省旅游成本,选择了部分线路中的部分内容;二是旅游设施不完备,出了交通的原因以外,旅游住宿的分布极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主要采取的仍然是初级阶段的“农家乐”形式,民族文化演出也基本是简单的歌舞表演,而其他的文学艺术形式以及纺织、刺绣、蜡染等几乎没有展示;出售的工艺品种类少、质量不高、价格高,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因此,虽然乡村旅游游客数几乎占了全省游客总数的三成,但旅游收入却只占了全省旅游总收入的8%左右,效能较低。

第三,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缺乏个性特色

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可进行旅游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在已开发的资源中有苗、侗、水、布依族文化,但旅游者在经历旅游行程后,在感受了各民族热情洋溢的接待和欢迎后,往往在旅游评估中无法分辨经历的民族文化特点,各民族文化表现除了热情的歌舞外,其特色缺乏可分辨性,缺乏自己的个性特征,无法满足游客在旅游经历后的评估和鉴别,使得文化的可识别性的特点在游客的宣传中的不到发挥。

第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异化现象”。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一些“假民俗”表演和假冒伪劣民族旅游商品的出现。民族活动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之上,适当进行艺术加工是可以并且必要的,但一些“民族表演”的编排、演出中,由于表演者不懂得这些民族文化真正的审美价值,错误迎合旅游者的庸俗需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成为失去自我甚至媚俗的“大杂烩”式的“假民俗”。

第五,民族文化旅游缺乏体验性。

随着旅游经历的丰富,旅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在已不再满足观光型旅游,而更期望休闲的、体验式的文化特殊性旅游。这时候就需要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可进入性和可体验性,就要让游客能在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地停留,能为他们提供深入民族文化生活的机会,而当前的旅游开发往往重观光性,忽视了游客体验的需求。

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打造贵州民族文化旅游

如何使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体系更加健全,从而保证贵州特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适度开发与适当“反哺”并举。

首先,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必须坚持“细水长流”的原则。民族村寨既不能完全封闭起来,也不能完全一下子放开,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控制作用非常重要。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以空间容量、经济容量、社会容量、生态容量为标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态容量。与之相关联的旅游环境应以同样的标准判断。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却忽视了它的脆弱性,更极少顾及旅游环境的承载力。现在,文化旅游者人数已大大超过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的接待能力,一些村民疲于应付,对旅游者越来越麻木,甚至厌倦;在一些地方,商品意识被空前放大;思想状态的改变还导致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现象。应对这样的危机,除了制定合理承载量,采取限量办法外,对游客应当进行适当引导、教育,要使他们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的特点。

其次,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必须补偿性利用,“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要有意识、有组织地搞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论是“博物馆”内,还是“博物馆”之外,对民族文化,应有专人研究、整理、培训、传授,使之不致失传。这决定了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生态必须尽到“反哺”的义务,要有必要的投入。只有适度的“反哺”,才能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长久发展。

(二)尽快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

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一是使开发利用的结构趋于平衡合理。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并且可以降低大众旅游热潮对于部分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冲击力。目前出现的冷热不均现象,除了交通、住宿等条件制约外,一些旅行社不了解、不推介或推介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二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深度开发,使民族文化旅游真正打文化牌,提高旅游品质,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并且实现开发利用效能的提高,增加旅游收入,实现政府、游客、旅游目的地群众的共赢。三是对民族文化演出和旅游纪念商品两个市场,政府应当严格控制。对于纯粹的假民俗表演应当坚决取缔,并且重罚;对于一些有瑕疵的民俗表演,应当加以监管,促其改正。旅游纪念商品是满足游客审美需求的重要物质,其对于游客旅游满足感的重要性往往超过民族文化演出,需求量大于民族文化眼熟,影响力也高于民族文化演出,因此更应重视。

(三)强化民族文化个性和特色的发掘和宣传。

民族文化个性和特色是一个民族在日常生活行为过程中稳定而持久的文化特征,可以在民族生活的衣、食、住、行、娱等方面表现,是游客进行民族文化识别和民族特征识别的基础,也是游客差异化旅游的基础。在贵州如此多民族的情况下,应由政府牵头,各学术研究机构和旅游企业合作,针对已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从衣、食、住、行、娱等方面整理和发掘各民族文化特色,系统规范地整理出各民族文化中有群众基础和民族特色的标志性事件进行宣传,同时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民族文化特色知识的系统培训,强化宣传和介绍本省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感受和了解到民族文化差异,有意愿去体验不同的文化,满足差异化旅游需求。这样,游客在旅游结束后可以向自己周围人群讲解自己的旅游感受和经历,获得掌握有别于自己周围人群的知识的成就感。

(四)规范和加强民族文化村寨向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地转变的建设。

民族文化村寨是指历史较为久远,在一个或多个文化要素或民俗特征上能代表该民族文化特色的典型的民族聚居地。它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现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是游客体验民族文化特色的理想驻留地,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合作下,寻求和开发一批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宜居民族村寨,在改善好当地民族居住条件的同时,对原民族居住房屋进行保护和改造,使之成为游客可居住的房屋,为游客能体验民族文化特色提供条件,满足游客对不同文化的体验需求。

参考文献:

[1] 金颖若《浅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 贵州民族研究,2004,(1)

[2] 刘俊岭 《轮贵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8,(7)

[3] 龙鸥 《浅析贵州民族文化旅游》(期刊论文)――民族论坛 2009,(8)

民族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贵州;民族文化;特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7―0083―03

一、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贵州加强了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打造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贵州民族文艺品牌。贵州旅游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20多年中,由于没有适合旅游者的晚间娱乐活动,“贵州旅游”这个品牌一直存在文化含量低、旅游活动要素缺失的重大缺陷,来贵州的旅游者只能“日游神奇山水”而多感不够尽兴。没有日常性的旅游文化演出,使贵州旅游业收入体系不完整,损失巨大,并且不能有效地宣传贵州,影响贵州旅游业的整体形象。2005年,被热切盼望多年的《多彩贵州风》这个文化品牌终于诞生了。这台演出一经问世,就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响热烈。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宣传进一步到位。平塘县的大型音乐情景剧《玉水不夜天》的开演、“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多彩贵州民间能工巧匠大赛”等活动,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且推动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得到了有效发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体目标是把贵州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屯堡文化旅游景区、岜沙苗族文化旅游景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景区、兴义万峰林乡村旅游景区等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得到进一步支持和发展,尤其是建立了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生态博物馆,满足当代对古老文化传统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的要求。

在开展民族村寨旅游活动中,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学艺术得以挖掘利用,如屯堡地戏、布依族的“八音坐唱”等,一方面增加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提高了游客的游兴,另一方面加强了民族艺术的传播。

然而,目前贵州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虽然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有2600多个,并且数量在逐步增加,也树立了一些典范,但开发利用明显不平衡。主要是地区间的不平衡,民族文化旅游仍然集中在黔东南地区的雷山、台江两个县,其次是“后起之秀”黎平、从江、榕江旅游区,其它地方则较少有开展;尽管有关部门设计了六条蕴含民族文化旅游元素的精品旅游线路,但实际上没有一条是能够完整地被广大旅游者采纳,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旅行社和游客为节省旅游成本,选择了部分线路中的部分内容;二是旅游设施不完备,除了交通的原因以外,旅游住宿的分布极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仍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仍然主要采取的仍然是初级阶段的“农家乐”形式,民族文化演出也基本是简单的歌舞表演,而其它的文学艺术形式以及纺织、刺绣、蜡染等几乎没有展示;出售的工艺品种类少、质量不高、价格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因此,虽然乡村旅游游客数几乎占了全省游客总数的三成,但旅游收入却只占了全省旅游总收入的8%左右,效能较低。

第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异化现象”。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一些“假民俗”表演和假冒伪劣民族旅游商品的出现。民俗活动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之上,适当进行艺术加工是可以并且必要的,但一些“民俗表演”的编排、演出中,由于业者不懂得这些民族文化真正的审美价值,错误迎合旅游者的庸俗需求,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成为失去自我甚至媚俗的“大杂烩”式的“假民俗”。

二、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打造贵州民族文化旅游

如何使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体系更加健全,从而保证贵州特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一)适度开发与适当“反哺”并举。

首先,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必须坚持“细水长流”的原则。民族村寨既不能完全封闭起来,也不能完全一下子放开,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控制作用非常重要。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以空间容量、经济容量、社会容量、生态容量为标准,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态容量。与之相关联的旅游环境应以同样的标准评判。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了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却忽视了它的脆弱性,更极少顾及旅游环境的承载力。现在,文化旅游者人数已大大超过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的接待能力,一些村民疲于应付,对旅游者越来越麻木,甚至厌倦;在一些地方,商品意识被空前放大;思想状态的改变还导致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现象。应对这样的危机,除了制定合理承载量,采取限量办法外,对游客应当进行适当引导、教育,要使他们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的特点。

其次,对于民族文化,旅游业必须补偿性地利用,“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民族文化开发、利用中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中要有意识、有组织地搞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不论是“博物馆”内,还是“博物馆”之外,对民族文化,应有专人研究、整理、培训、传授,使之不致失传。这决定了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生态必须尽到“反哺”的义务,要有必要的投入。只有适度的“反哺”,才能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长久发展。

(二)尽快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提高民族文化旅游水平,一是使开发利用的结构趋于平衡合理。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并且可以降低大众旅游热潮对于部分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冲击力。目前出现的冷热不均现象,除了交通、住宿等条件制约外,一些旅行社不了解、不推介或推介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二是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深度开发,使民族文化旅游真正打文化牌,提高旅游品质,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旅游需求,并且实现开发利用效能的提高,增加旅游收入,实现政府、游客、旅游目的地群众的共赢。三是对于民族文化演出和旅游纪念商品两个市场,政府应当严格控制。对于纯粹的假民俗表演应当坚决取缔,并且重罚;对于一些有瑕疵的民俗表演,应当加以监管,促其改正。旅游纪念商品是满足游客审美需求的重要物质,其对于游客旅游满足感的重要性往往超过民族文化演出,需求量大于民族文化演出,影响力也高于民族文化演出,因此更应重视。

[作者] 李 南(1972―),男,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民族文化范文第9篇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鼓励全民族积极进行文化创造,对于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的现实途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创造主体,为文化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并直接参与文化创造工作;人民群众也是文化建设的利益主体,是文化产品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充分激发,可以挖掘蕴藏在人民群众内部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和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注入巨大活力;可以创造出大量文化物质产品和文化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境界,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软实力是与硬实力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同时,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充分激发的基础之上。一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激发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吸引力,进而决定和影响着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质量。只有全民族都来积极进行文化创造,形成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有坚实基础。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加快推进文化创新的内在要求。推进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离不开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激发。只有把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最充分地激发出来,才能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使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在文化创新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这种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实践活动,必将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新的文化形态。

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充分激发,需要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意识的不断强化,也需要国家激励文化创造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文化创造机制的不断健全。首先,应强化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意识,营造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的文化氛围。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其文化创造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文化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其次,应完善国家激励文化创造的政策,建立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的文化体制。通过制订和完善各项政策,鼓励全民族积极进行文化创造,加大文化创造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束缚文化创造活力的不合理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最后,应健全市场文化创造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和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促进文化行业自律,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民族文化范文第10篇

(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缺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居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大杂居,小聚居”,这样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比较深入,尤其是在民数民族和汉族居住相互错落的村寨更为严重。现在黔中地区出现的一种想象叫“汉化”,所谓汉化就是少数民族受到汉族的影响逐步被汉族同化的过程。出现“汉化”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少数民族在生活、生产等过程中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在内心不自觉地效仿汉族,这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也就逐步淡化,甚至缺乏。

(二)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并在旅游中受到严重扭曲

多彩的贵州,爽爽的贵阳,黔中地区是旅游的地方。黔中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果是旅游宣传的亮点之一,民族文化成果由全民共享的氛围在黔中地区已经形成。民族文化成果被商品化已经成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为了扩大黔中地区民族文化影响力,传统的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转化成现代化的技术商品,不再是民族文化真正的成果,民族文化成果已经被严重扭曲。

(三)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

随着黔中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越来越少的人继续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抢救队伍。长期以来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传承陷入困境,部分民族文化工艺、民族民间技能已经失传。例如在黔中地区的喇叭(唢呐)民族民间音乐已经陷入了困境,现在聘请喇叭吹手的价格太昂贵。失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少数民族青年基本上不愿意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

(四)黔中地区民族语言濒危

少数民族语言是一个少数民族重要的标识和象征,是一个少数民族保存集体情感、共同的重要渠道,因此,少数民族语言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黔中地区现存的少数民族语言已处于濒危状态。

二、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与对策

为了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加强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黔中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措施和对策有:

(一)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

黔中地区在贯彻落实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建设战略的同时应该狠抓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建设战略,真正做到两手抓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保护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效果明显。

(二)鼓励民间力量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民族文化保护的主力军在民间,鼓励民间力量积极组织、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例如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黔中地区的很多苗族村寨,在每年的冬月、腊月苗族小女孩会自愿、主动到山上砍柴放到“花园”旁边。

(三)强化政府在保护民族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应采取适当的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圈,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抢救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政府充分有效地参与少数民族村寨的民族文化生活,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关护少数人群体及其成员的利益,包括采取优惠民族村寨政策措施、加大民族文化保护经费投入等。

(四)建立博物馆和数字民族文化保护馆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集政府和民族民间的力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小型民族文化博物馆,主要搜集该民族有珍藏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等。

小结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维系民族文化生存的重要力量,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某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的因素被舍弃,被新的社会文化所改造,这很正常。但应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认识到它对改善人们的空虚与无聊、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作用,强化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其保持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包容外来文化,与其它文化和谐相处,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湖湘文化范文 下一篇:文化软实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