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范文

时间:2023-09-25 12:51:13

足球运动员

足球运动员篇1

假如我是足球运动员,在奥运会场上我要争做第一,让全世界都知道外国人能做到的事,中国人同样能做的到,而且会做的更好!要让他们知道,成为运动健儿的人是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种族的,要让他们知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中国人也很强壮,中国也是地球上一个强盛的国家!

假如我是足球运动员,我一定会参加2008年在我们中国举办的奥运盛会。在比赛过程中,假如我们中国的足球队比分落后了,大家的势气很低落,似乎对比赛失去了信心。为了踢赢这场球,我会用尽我的所有的经验和能力去踢这场球,希望能鼓舞队友的斗志,取得胜利。终于大家在我的带领下,大家势气高涨,竭尽全力踢这场球,最后我们艰难地赢了这场球,大家高兴极了,我们拥抱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足球",幸福的眼泪交汇在你我他的视线中。

假如我是足球运动员,我会拿着我们中国人自己获得的金牌去探望守护在祖国边疆的战士们,告诉他们,这是祖国的荣誉,告诉他们,金色的奖牌上也闪烁着他们勤劳的汗水。

假如我是足球运动员,我要到学校去,弘扬奥运精神,让同学们立大志,立长志,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足球运动员篇2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部位,防治措施

 

1.前言

现今,足球比赛越来越激烈,对足球运动员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运动员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增大。据不完全统计,在十六名运动员中全部都曾出现运动损伤。这成为我们从事足球活动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2.结果和分析

2.1运动损伤的危害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称之为运动损伤。他是缩短运动员运动寿命的一大问题。运动损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学习和工作,同时影响运动员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缩短运动寿命,严重者还可导致伤残,甚至死亡。对开展体育运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因此,对运动损伤来讲,防重于治。只要我们思想上防伤观念常备不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对运动损伤应采取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即战略上藐视,不能因噎食而不敢训练;战术上重视,在教学、训练、竞赛中,各项防伤措施具体到位,总体来说,对待运动损伤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应该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苗头)积极治疗,练治结合,总结经验。

2.2足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足球运动按国外记载,它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外伤程度,最轻的是擦伤,重的可以有骨折、脱位及内脏破裂.根据广东省体委医务室的资料(按影响训练的情况分类)47.8%是轻伤,19%是中等伤,只有3.2%是重伤,约86%的损伤是在四肢,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及挫伤外,踝关节的扭伤最常见,其次是大腿前后肌肉拉伤、挫伤.膝关节损伤仅次之。其中半月板撕裂,膝十字韧带撕断,髌骨骨折,髌骨软骨病等虽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却较困难。守门员因为经常扑球摔倒,所以很容易发生手腕及肘的创伤。

2.3运动损伤的原因

2.3.1 比赛中的损伤

比赛时紧张激烈地争夺、疾跑与铲球,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可以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的损伤。例如比赛中出现被球击伤,擦伤、挫伤、腹部挫伤(肝脾破裂、胃肠道挫伤)、但最典型而常见的损伤是守门员的手指损伤,如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韧带牵扯与关节半脱位。比赛时大小腿部常常被对方“球靴”、“膝”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伤、皮下血肿、肌肉断裂(最常见的是股四头肌的损伤)以及骨的损伤(如胫骨骨折,或胫骨创伤性骨膜炎)等。比赛中,在运动员争球、冲撞、或疾跑时很易摔倒,因此,发生创伤机会多,场地不平时尤易发生。常见的如擦伤、创伤性滑囊炎(膝及肘)、髌骨骨折、脊柱骨折、脑出血、脑震荡等。在塑料草坪上摔倒还会产生热烧伤。 发生这些外伤的原因是,运动员犯规动作,技术不正确,是致伤的主要原因,占外伤发生率的百分比很大。其次是场地不好,运动员忽视使用保护装备(如护腿),裁判不严及运动员过度疲劳等。论文参考。

2.3.2 训练不科学 冒失地进行训练,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思想上的不重视、放松,往往这些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3.2.1准备活动不充分

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如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的前提下就投入到紧张的训练或比赛中,此时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这使肌肉、韧带的力量较小,伸展性不够,关节活动的幅度不大,身体协调性差。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而且想象中的动作与实际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差距,求大于供,损伤的出现再所难免。另外,在准备活动中只注重活动某些主要部位的活动练习,而忽视活动其它关节、部位的技能状况,也是容易发生损伤的一个原因。论文参考。 2.3.2.2 疲劳期

当进行长时间的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后,没有进行适当的休息,而是接着再进行剧烈的运动,此时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已经大幅下降。由于长时间的运动,身体出汗较多,水分丢失很大,汗中散发的累计盐浓度也不少。失水使运动能力降低,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Na+、K+等电解质,将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肌肉兴奋性增加而发生肌肉痉挛。同时还会引起低血糖症。在队员睡眠、休息不佳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显著性下降的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就有可能发生损伤。

2.3.2.3 场地

运动场地不平坦,又无思想准备,急易造成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或因无正式的场地,在水泥地上进行练习时,容易造成队员的踝关节、膝关节的缓冲不正确而引损伤。运动时的服装和鞋袜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等都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在高温潮湿的夏季进行练习时,容易产生疲劳和中暑,大量出汗,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容易发生抽筋和虚脱。冬天气温干燥,容易引起冻伤,也会因肌肉僵硬,弹性耐力降低而发生肌肉韧带损伤。 2.4运动损伤的预防 如果在体育锻炼时,没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种运动损伤。影响队员的身体健康、训练和学习。因而要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

2.4.1 加强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学习一些必要的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进而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4.2 做好准备活动 在运动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运动中容易受伤的部位,要相应再做一些辅助性的活动。冬天进行户外活动时,准备活动的时间要适当长些。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已受伤的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比赛或练习时要量力而行。 2.4.3 加强自我保护 在训练比赛时不要戴危及自己或他人的饰物,要配戴护腿板。当快要跌倒时不可直臂撑地,以背部着地,顺势做滚翻动作。在不合适的场地上进行练习的时候,活动的节奏要放慢。不要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跳跃练习和急转急停。冬天进行练习时要注意保暖,要保持衣服鞋袜的干燥。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在剧烈运动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故在剧烈运动或比赛的间隙要及时加衣服保暖。

2.4.4 运动量不要过大 教练应安排合理的训练量,防止疲劳的积累,要及时的补充水分。

2.4.5加强道德品质教育 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严禁在训练、比赛中做出野蛮粗暴动作和行为。

2.5运动损伤后的康复锻炼

运动损伤后,特别是较重的创伤,引起身体活动功能明显障碍,因此如果伤后不注意局部必要的制动和保护,则会加重损伤;但如果长期固定不动,或缺乏适时适度的锻炼,损伤部位就会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延长功能恢复期,加重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论文参考。所以运动损伤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必要的。功能锻炼能够改善伤肢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和消散;能够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功能锻炼,能够防止或减轻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和受伤组织的松弛,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局部营养,促进肌肉的机能恢复,有利于伤部早期愈合和恢复。当然严重损伤如脑震荡、骨折、关节脱位等的早期康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锻炼运动负荷的安排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量有小到大,练习内容有少到多,逐渐加大,动作有简单到复杂,负荷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主,或可能产生轻微的疼痛,但停止活动后,疼痛随即消失。功能锻炼必须贯彻局部与全身兼顾,动静相结合的原则,以自主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以健侧肢体带动患肢,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如踝关节扭伤后,先开始活动患侧膝部及健侧下肢和上身等功能。在扭伤处疼痛明显减轻后(3~5天后),除尝试用伤足支撑步行外,活动伤足勾脚尖、绷脚尖等功能,以后再练习站立提拉足跟的动作。从双足到单足支撑,从不负重到负重,从原地到蹦跳,逐渐加大难度,直到患处愈合的同时,使患处肌肉力量、活动功能恢复正常,甚至超过伤前的水平。在重伤后的康复锻炼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做可能加重伤情的活动,一定要经常检查伤部情况及功能状况,在必要时应与医生联系。如前臂骨折,早期康复后,不能做旋转活动,可做握拳练习。

3.结论与建议

足球运动损伤主要表现在擦伤、挫伤、踝关节膝关节的扭伤,和大腿前后肌肉的拉伤。足球运动损伤原因表现在思想上的放松,对准备活动重视不够,比赛中的激烈对抗和运动负荷有关。减少运动性伤病发生的原则主要是强调预防为主,运动损伤应及时彻底治疗,合理安排伤后训练和康复训练,加强训练中的对抗性练习,避免与减少损伤的发生。一但损伤发生就要非常重视康复的治疗,确实使学生在足球运动项目的练习中,既能学到姣好的技艺,又能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使身心得到全面升华,推进足球运动健康有序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运动医学编写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 姚洪恩,郑隆榆,黄叔怀.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甘小伟,沈丽琴,魏嗣琼.大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的现状研究[J].成都体院学报,2001

[5] 任未多.对以生理指标评定心理状态中几个问题探讨[J].体育科学,

[6] 荣湘江.体育康复、运动处方、医务监督[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足球运动员篇3

摘 要 足球运动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并非短时期能够达到快速良好的发展效果。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模式是行政体制主导下的短时快速发展模式,不注重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真谛,与我国人众体育发展的缓慢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少年足球特点、作用以及现状的分析研究,力图发现职业化给青少年足球发展带来的影响,旨在为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中国 青少年 足球

一、前言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过“足球应从娃娃抓起”,虽然中国足球进行了8年职业化改革,并于2002年在名帅米卢的带领下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打进世界杯,圆了中国足球44年的一个梦,但中国足球根基并不牢靠,青少年足球人才缺乏,中国足球前景不容乐观。中国足球8年的职业化,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从根本上实现质的飞跃还需从青少年抓起,因此有必要对职业化给青少年足球带来的影响进行冷静的分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清华同方数据库中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阅读有关专著,了解关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进展,铺垫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根据论文需要,访谈了多年从事足球教学工作的老师,为本文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国足球发展的现状

1.足球体制的政企不分

政企不分给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受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中国足协官员角色模糊,即扮演着官员的角色,又以商人自居。足球俱乐部没有从联赛中享有应有的权利。投资足球俱乐部带来的电视转播权、门票收入、周边产品收入,不按市场化的规则进行分配;不能科学的培养和选拔年青球员,缺乏球队梯队的建设,包括球队的商业化操作都受的中国足协的影响。

2.中国足球的市场化

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道路。中国足球作为体育领域的“先遣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并迅速发展壮大。作为市场经济链中的一环,中国足球在得益于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好处时,也不断被市场经济所冲击,一些市场经济中的不良因索逐渐渗入到中国足球中。在足球联赛中,少数俱乐部为了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背弃一切责任与道德,践踏法律,为了追求利益,不惜收买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球场暴力史是令人触目惊心,不仅给运动员健康和职业生涯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史是败坏了足球联赛的风气。

3.教练水平的薄弱

中国足球的本土教练普遍共性有余,个性不足。他们都是在运动员退役后去“专业机构”培训学习并考取相关教练证书后,就开始带队。这种固定化的生成模式造成了教练施教方法单一,风格相似,技、战术单调,缺乏创造力。中国足球教练大多从不就是运动员出身,从不忙于训练,理论学习欠缺,文化素质低,欠缺科学管理能力,视野有限。在这样的教练带领下中国足球发展难有实质突破。

(二)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

1.进攻意识差,攻防转换意识欠佳

随着现代足球的迅猛发展,现代足球攻防转换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需要有较强的攻防转换意识,目前我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攻防转换速度上相对于国外先进足球普遍较慢,在进攻中的跑位不积极,不知道如何跑位,由守转攻的过程中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最佳进攻时机,在防守中获得球权不能很及时的分球,从而浪费战机,反被对手抢断、在个部进攻时间段里没有很明显的阶段划分,不存在间歇、调整布局、转换等过程。

2.防守意识欠佳,在补防、补位等方面能力差

当前足球的防守战术越来越严密,往往一场比赛的胜负是由防守的好坏来决定、面对进攻的复杂表现,这就要求足球运动员的防守意识适应当前先进的防守意识、相对于先进的防守意识,我国青少年在防守意识表现出选位不好、补防,退防较慢等问题,不能形成严密的防守体系、这主要就是因为在防守意识缺乏对场上情况的应变能力、如在比赛中盯人只盯住一人,发挥不了集体防守的作用,从而给对方一以可乘之机。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要解决现阶段中国足球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首要做到摆正心态,给中国足球创造一个良好、包容的环境,不断完善足球市场竞争机制,继续推进中国足球体制改革,加强后备人才建设,制定出长远的规划。只有痛定思痛,吸取经验和教训,改革制度、创新理念,那么中国足球的振兴便指日可待。

(二)建议

1.加强俱乐部的管理,只有加强俱乐部的管理才能保证加强青少年梯队的培养,才能保证有不断的后备人供人挑选。

2.加强各级赛事的管理,避免出现假成绩,防止出现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错误。

3.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只有拥有先进技战术的教练员才能带出高水平的队员。应经常组织各级教练员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因此应加快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包括本科、人专、中专在内的多种足球师资培养方式,适应社会需求,为青少年足球队员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

[2] 林金标.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04).

足球运动员篇4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足球;文化素质;培根教育

一、前言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金志扬教练曾执教过国家队、俱乐部队以及大学生队,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清醒的认识:“年维泗、陈成达这一代的球员都是大学毕业,是大学生。我们这一代大部分是高中生,我的学生沈祥福是初中生毕业,而现代队这批球员连初中文化都不具备,”反映出中国当代球员的文化素质过低。在每年的球员转会市场上,摘牌后都有400~503名球员下岗,他们过早地接受职业化足球训练,从而在成年阶段失去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缺少必要的9年义务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国足球在青少年的早期专业化违反科学的教育观。因此,体教结合,提高文化素质是今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之路。

二、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通过对大连实德、山东鲁能等国内7家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l5—17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问卷式调查,反映出他们在培根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

2.2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9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8%;球龄在78年占87%,参加过全国U15、U17比赛、城市运动会的占83.6%,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通过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三、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长期以来,足球界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即文化学习好就一定能帮助球员把球踢好吗?在世界足球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培养的首要内容。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1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对1517岁青少年培训分别在35个培训俱乐部进行,受训者加入俱乐部必须签订合同,保证在自己原来的学校继续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3.1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无论是健力宝青年队还是“超白金一代”的国青队、国奥队,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素质和早期成人化训练,尽管成绩暂时领先,但在未来发展中由于受到机制和文化素质的限制而随之湮灭。200O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3.2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成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包括对出国集训有抵触情绪,在国家队出工不出力等现象;沈阳青少年球员在街市中失手打死对方触犯法律以及个别青年球员参与假球、等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目前过于泛滥的足球学校培养体系,无益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韩国的职业俱乐部不设预备队,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在于学校,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他们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在20岁时还要按国家的法律服兵役,这对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完备的过程,而职业俱乐部每年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比赛中发现和选拔队员,提高了国家足球的整体素质,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管理机制必须改革的关键。

四、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运用政策、行政和经济的管理手段,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4.1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只有2572人,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球队教练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总体水较低,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看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因此,足球从业者首先要提高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把培养兴趣和技术作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日本和韩国足协每年都要派出大批教练员到世界足球先进国家,主要是近1——2年青少年足球发展进步较快的国家学习和交流,根据教练学习所带回的材料和研究成果编写进足球教学大纲,这种教学与训练方式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学习足球的兴趣和基本技术,打好基础,而不是通过比赛来取得成绩。

4.2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主任冯剑明在总结青少年足球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当我们的年轻球员面对无论是米卢的“快乐足球”还是霍顿的先进足球理论都无法理解并在训练和比赛中贯彻,表现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欠债。

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凼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4.3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球员的足球运动水平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在国外,没有被俱乐部吸纳的年轻球员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解决就业问题。

五、建议

5.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一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

5.2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规范足球学校以及预备队等不规范的教育、培养体系,本着对中国足球未来负责,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生负责的精神,建立合理的健康的培养体系和社会环境,真正使青少年足球运动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5.3重视文化素质对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战术素养的重要意义,提高足球基层教练员的文化素质,端正对足球运动的正确认识,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足球运动员篇5

摘 要 现代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高对抗的运动。足球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小的空间里完成技术动作。由此可见,速度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素质。本文针对足球运动中所要求的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判断速度、决策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等进行分析,进而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速度素质提供训练方法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少年足球 速度训练 研究

一、前言

足球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从事这项运动不仅要有专项的技术能力,同时也要运动员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速度就是基本素质中很重要的一点,良好的速度是比赛中取得时间和空间优势的重要因素,往往能体现出个人和整体进攻的威胁性和防守的可靠性,所以速度日渐成为防守战术能否奏效的决定因素。但目前我国许多基层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对于足球专项速度的认识还仅停留在位移速度方面,体现在青少年球员速度训练方面结构单一、发展很不均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中国足球运动客观存在的问题。

二、足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

足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是取决于对比赛的预测、反应、选择反应和动作的时机、启动速度以及最后阶段的最大速度。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是能够对比赛有着充分的认识理解和,做出很好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足球运动员在不同的跑动阶段分析速度变化,减小和增加以及从跑动有效性的观点来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足球的速度素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图1

(一)球员的反应速度与训练

在足球场上,比赛中接长传球,传定位球,争顶球时运动员首先必须对足球的落点、球速有个预先的判断,迅速准确的判断,将帮助运动员把握战机,获得较好的进攻机会,这就需要球员有较好的球感及较快的反应能力。运动员的反应速度与运动员身体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有关。尽管神经反射的速度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但后天的训练对神经的反应速度的改造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应重视青少年球员的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训练,提高神经系统尤其是运动神经系统的能力和机能。

(二)球员的位移速度与训练

足球运动员的的各种位移速度、身体姿势和方向随时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足球运动是典型的非周期性项目,但是在足球场上只要出现位移变化,就离不开步幅和步频。在训练中提高青少年球员的位移速度,一方面训练青少年球员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速度同时加强球员各中枢间的协调性以提高步频,同时适当增加青少年球员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的柔韧性,进而增大球员的步幅。

(三)球员的动作速度与训练

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肌肉的组成、肌力的大小、肌纤维的兴奋程度、体温的高低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是运动员对于技术动作所掌握的熟练程度,对于一个动作来说,运动员越加的熟练熟悉,那么,很显然动作的速度就会加快。因此,在青少年球员动作速度训练过程中在调节好身体机能的基础上,反复训练技术动作,使运动员熟练掌握技术动作,最后达到动作自动化的程度。

三、建议

总之,我们自身的速度训练,不论发展速度的哪一个单项(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以及反应速度),都有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运用最大强度的重复练习,必须要打破所谓速度的障碍,建立快速的动力定型。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以及反应速度几乎没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在发展速度素质时,一方面既要提高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另一方面又要专门发展反应速度。

参考文献:

[1] 何志林.现代足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谷明昌.现代足球理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龚波.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体育科学.2005.

足球运动员篇6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 战术意识 培养

前言

    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运动行为)都受意识的支配。足球运动员比赛中的观察、判断、正确行动、协同配合与随机应变的能力,称之为战术意识。战术意识反映在比赛中,集中体现在运动员有球与无球的行动上。及时、恰当、合理、有效的技术运用,正是一名足球运动员高度战术意识的充分体现。因此,熟练的技术必须依赖完善的战术意识,只有具备战术意识的技术才能在比赛中发挥作用。

    足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与战术构成的竞技运动,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学与训练的复杂性。现代足球的发展,攻守平衡的打法,对战术意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目前青少年足球训练来看,运动员在短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已不是困难的事情,而如何将各种技术合理、适时地运用于比赛中,即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位教练员深感重要而又办法不多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的实践,提出一些可操作并在实践中检验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战术意识培养方法,旨在引起广大同仁对该问题进行深人的探讨。

训练中战术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运动训练为战术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向运动员支抢时间,争空间力争主动的意识。讲述足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战术知识的理解,结合技战术训练与教学比赛的要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在高速、复杂的对抗练习中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增强了意识和应变能力。虽然各种技战术以及运用技战术的能力最终要通过比赛得到检验,但是,平时的训练积累是至关重要的。比赛场上任何“灵光闪现”或“恰到好处”都离不开日积月累。

.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运动员的战术知识,加深战术概念

    战术意识首先源于对战术知识的理解,只有理解得越深刻,战术意识才能体现得越自觉、越充分。因此,尽可能从理性上培养运动员的战术素养,是增强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有效途径。这包括利用各种机会讲授战术理论课,观摩优秀运动队的比赛,请优秀的成年队员现场教学示范,邀请高水平教练员讲述现代足球先进打法和典型的战例等,组织运动员开展积极地讨论和认真的分析。

. 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

. . 在运动员技术动作较为熟练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在训练中每一个动作都要增加实战的设想,做到动中有变,逐步提高应变能力。

. . 在运传球、接传球等技术训练中结合各种二过一练习,培养运动员配合与传接意识。

. , 在三人传接球与配合转身射门练习中,根据运动员水平,设计一些复杂的传跑线路,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与转移传球的意识。

. . 在四人、五人一组的全场有方向性的自由配合传球练习中,让球员自己设想合理的跑位线路,减少触球次数。从而提高球员接应、跑位、传球、观察集体配合意识。

. . 在整体攻防配合训练中,要求球员要有“三性”的意识(技战术的合理性、自我发挥性、自我创新性)。

. 与对抗性练习相结合

    利用对抗性练习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教练员尤为重视的,因为这种练习更为接近比赛实战,可以很好地强化运动员局部的或整体的配合意识以及各种技术合理运用的意识。在训练中,我们通常采用一拖三、四对二、三对三的传、跑、抢、截练习,培养运动员传接球时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三对三、五对五等小型比赛与传、跑、抢规范化练习,提高运动员局部位置配合的默契感与熟练的基本战术(二过一、二过二、三人配合)的打法。这些练习均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每组提出不同的要求或指示,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运动员战术意识部分强化的问题。

战术意识的重点培养问题

    从当前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足球实战特点来看,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应从实战需要出发,“从严从难”的要求。战术意识体现在足球比赛中的各个方面,衡量一名足球运动员是否成熟、优秀,主要是看他合理运用技术于比赛中的能力。作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我们并非要求像成年运动员那样处处体现出战术意识,但是一些基本的、比赛中特别重要的战术意识必须早期培养和重点训练。因此,我们认为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应侧重培养如下战术意识。

. 培养在无球行动中有目的的通过积极跑动为本队创造攻、防上的人数优势的全面攻、防意识。

. 培养在有球行动中能够迎上接球、控球,充分利用出现的空档,或传或射的进攻意识以及得球后尽可能直接传球,传球后立即跑动的快速意识。

. 培养在实战中应用合理冲撞,积极抢、逼、围对方控球者以及抢时间、争空间力争主动的意识。

. 培养在一对一对抗中敢于控制球或掩护球快速突破,防守时能冷静封、堵、积极铲球的主动进攻意识。

. 培养在比赛中具有强烈的射门欲望,能掌握时机大胆起脚的射门意识。

    上述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需要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即是说,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勤观察”,观察运动员的跑动路线,处理球的方法;“勤分析”,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是由于技术问题,还是意识问题);“勤讲解”,利用先讲后练或先练后讲,边讲边练,对个别队员讲或对部分队员讲等教学形式,使运动员明白练什么和怎么练。除此之外,教练员在制定计划和内容设置方面要突出科学性和针对性,要把战术意识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技战术训练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技战术及其意识同步提高的效果。

小结

足球运动员篇7

关键词:足球;体能; 高原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6-0855-03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n Football Players' Plateau Training

SUN Wenxin1, HOU Huisheng2, HU Yu3

(1. Administrators Training Center,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Beijing 100084, China;2.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entr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081, China;3.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As a device adapting plateau training and boosting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lateau training is gradually incorporating the soccer scientific training in practice, but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em are still not mature. By investigating basic principles of plateau training and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s, authors probe into the impacts of plateau training on football players and the scientific arrangement of football players' plateau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plateau training practice.

Key words: footbal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lateau training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及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足球职业化体制的日趋完善,与其相适应的竞技成绩的争夺也更加激烈,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在不断增高,足球运动训练在加大运动负荷方面已作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理论不成熟,目前还不能为足球运动的高原训练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所以加强对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期提高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已经势在必行。

1 足球运动的特点

1.1 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点 足球运动系非周期性同场对抗性项目,足球比赛时间长达90 min,有时达到120 min。一场高水平的比赛,运动员的跑动距离男子达6 000~12 000 m以上,女子达5 000~8 000 m以上。要做上百个对抗和非对抗、有球和无球的动作,当今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活动距离、快冲次数呈上升趋势,而且与比赛水平呈正比。身体能量消耗2 000 Kc左右,体重下降3~5 kg。其具有比赛场地大、人数多、竞争激烈、对抗性强、技战术变化复杂、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高、能量消耗大、心理素质要求高等特点。

1.2 足球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 由于足球运动除了运动时间长之外,其中还包含着很多繁杂的运动形式,因此足球运动员对供能的需求是多方面的。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有氧系统供能都是足球运动员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在足球比赛中,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是交替进行的,是现代高速激烈的足球比赛的主要供能形式,高原训练正好是提高此能力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

2 高原训练对足球运动员的影响

2.1 高原训练对足球运动员机体影响的特点 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低压、低氧、寒冷、风沙大、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太阳辐射量及宇宙辐射量高等。其中对运动员影响最大的是由于大气压力降低所致的缺氧。根据高原实测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表明,高度越高运动员摄氧量下降得越多,到3100米高度时,最大摄氧量下降为56%,可见超过3000米的高度对运动员机能影响较大,足球运动员是不宜在这种高度上进行高原训练的。

2.1.1 限制足球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足球运动员到高原训练时,高原氧分压的下降使肺泡气与血液中氧的压力梯度缩小,血氧降低,供给肌肉的氧减少,在大负荷运动训练时难以支持长时间有氧工作。在1 500 m高度以上,每增高100 m,最大摄氧量要下降1%。在高原初期甚至中期有氧能力经常有一段时间的下降。所以历年来全国各足球队到高原训练(大多是云南昆明)时,初期的训练变化最大,难以控制,其控制的效果对中后期的高原训练影响极大,甚至说起着决定性作用。

2.1.2 影响足球运动员的恢复速度 在高原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足球运动员体内的适应性变化会加大消耗,如呼吸肌活动的增大加剧了氧耗。由缺氧引起的耐力下降,以及肺对氧的扩散能力、内分泌过程的改变、血乳酸的堆积,使各种运动训练负荷后的身体恢复速度变慢、周期加长、难度加大,直接影响运动训练质量与效果。使足球训练负荷的安排更难以掌握,增加训练控制难度。

2.2 代偿性适应对足球运动员机体影响的特点 在高原训练时,足球运动员机体要产生一系列的适应代偿的改变,机体的这种动员是为了对付双重缺氧的需要,也是利用高原训练效果的体现,这些效果体现在平原是难以达到,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 呼吸系统 足球运动员从平原到高原后,最初感受到的就是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急。运动时通气量增加得更多。云南体科所调查运动员从平原到昆明的前几天,运动时的通气量较在平原同等负荷时增加23%或更多。肺通气量加大可提高肺内的血氧饱和度,但血中二氧化碳大量排出,使pH值升高,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的倾向。最大摄氧量是衡量呼吸功能和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高原的初、中期最大摄氧量会有所下降,但在后期或回到平原后能恢复甚至提高。

2.2.2 心血管系统 足球运动员初到高原,出现心率加快、收缩压轻度升高等现象。国外学者赛姆(1972年)在海拔2370米对8名足球运动员经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发现静息时比平原增高18%,亚极量运动时增高30%。肺动脉压增高是因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肺血管强烈收缩引起的,可导致右心室负担过重。

2.2.3 血液成分 足球运动员到高原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增加,这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时,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加得多,血红蛋白值可增至16克%左右。血红蛋白也与身体消耗有关,如运动量偏大则会低于在平原的含量。但是从高原回到平原后,绝大多数运动员都会超出高原训练前的含量,甚至能达到17~18克%,2~3周后又逐渐下降。以国家女子足球队1991年昆明训练为例,18名运动员在上高原前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1.94克%,在高原第7 d为14.85克%,第12 d为15.56克%,第18 d为16.05克%,第23 d为16.16克%。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加会提高血液载氧能力,进而提高机体的有氧能力。高原缺氧还有促使体内EPO(红细胞生成素)增长的作用。罗伯特(1992年)称,EPO可以增加原始的红细胞,并提高其发育速率,提早释放进入血循环。由此可见高原缺氧对EPO的积极效应。但感到不足的是返回平原后脱离了缺氧环境,EPO下降得比较快。

2.2.4 骨骼肌系统 足球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肌肉负荷加重,肌乳酸增高,肌肉耐力与全身耐力一样也呈现下降。在高原用CT、钳式皮脂厚度计测定体重下降者,一半是体脂丢失,一半是肌肉组织减轻。肌肉适应的积极效应有:毛细血管数增加,肌红蛋白的浓度增高,肌肉氧化酶活性增高,肌肉缓冲能力增高(即对抗体内酸碱度不平衡的能力增加)。

2.2.5 血、尿生化方面

2.2.5.1 血乳酸 足球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对速度耐力性运动的糖酵解无氧代谢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训练时在相同亚极量负荷下,足球运动员在高原初期血乳酸值比平原时几乎高一倍,这也是高原持续高强度训练难以耐受的原因之一。足球运动员个体的最高血乳酸值仅见于高原训练时,由此可见,在高原训练可以得到平原所达不到的强度。

随着足球运动员对高原的适应,血乳酸将逐周下降,乳酸速度曲线呈右移,这是有氧能力提高的表现。如果乳酸不降或曲线左移,则意味着机能不佳,应对训练负荷作调整。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后的乳酸水平比高原训练前要低,乳酸速度曲线也呈右移。

2.2.5.2 血尿素 足球运动员在高原训练过程中,在超过30分钟的剧烈运动后,蛋白质的分解会大大增加,从而造成血尿素的明显增加。运动员机能下降时血尿素也发生同样变化。运动值高、次晨恢复值低时,提示机能状态良好;运动值高、恢复值亦高时,提示运动负荷状态较差;如恢复值连续出现明显升高时,运动负荷状态更差,多伴有明显疲劳感,应调整运动量。

2.2.5.3 血睾酮 高原训练比在平原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垂体-性腺轴系统要产生更明显的影响。高原训练时足球运动员血睾酮的水平是否上升与训练的负荷合理安排有密切关系,如训练负荷合适则血睾酮上升,会加强肌蛋白合成,使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对力量素质有积极意义。如负荷安排不当,运动员血睾酮水平也会下降。

2.2.5.4 尿蛋白 尿蛋白值与足球运动训练负荷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指标在控制高原训练的负荷上反应敏感,在高原训练时,特别是适应期后大负荷训练课后,更应重视足球运动员次晨恢复期的尿蛋白值,如运动后尿蛋白值高,但在次晨呈阴性或很低,则表示机能情况好,若次晨仍偏高,则不佳,持续偏高,应注意调整运动训练负荷,避免造成高原训练失败。

3 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实践探索

3.1 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实践规律特点

3.1.1 时间短、强度大 足球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间的安排上较短(冬训除外),一般只安排4~6周训练时间,由于受高原环境特点的影响而训练负荷量与强度相对偏大。

3.1.2 赛前多、控制难 足球运动员的高原训练通常安排在有针对性的各种重要比赛和大赛前的一个训练阶段,或是将要到高原地区比赛进行适应性高原训练,也有为提高有氧能力而上高原进行训练的,大多为训练周期的最后一个高峰期。由于在赛前最后阶段安排高原训练,再加上高原特点的影响,该阶段的训练负荷难于控制及有很大的风险性,在考虑足球高原训练时,应进行试验性训练,积累一定的经验并充分掌握后实施,方可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重大比赛前的高原训练,一定要慎重。

3.1.3 承上启下、平高贯穿 在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实施过程中,训练计划一定要有系统性,整体性,高原训练应是整个训练计划的一部分,特别是进入高原训练之前的平原训练,在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方面,要有针对性,量和强度要大,使运动员机体有充分准备,训练内容要考虑到承上启下,与比赛前训练有密切关系。这样才能保证高原训练的适应期缩短,早日进入大负荷训练期,体现出良好的高原训练效果。

3.2 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实践安排探索

3.2.1 适宜高度 理论及有关资料表明,足球运动员在1 000~2 700 m的高原训练都有效果。实际上大多数足球队高原训练的高度都在1 500~2 500 m,我国的青海西宁、多巴、甘肃兰州、云南昆明等都在此范围内,是否还有最佳点?目前国内外认为,在2 000 m左右的中等高度上训练效果较好,3 000 m以上的高度训练则有不利影响,但并不排斥在3 000 m左右高度上作短暂停留,适宜的高度应具备两个条件,即此高度能对机体产生深刻的缺氧刺激,同时又能承受比较大的训练量和强度。

3.2.2 适应时间 在进行高原训练实施时,足球运动员一般到高原后的第一周为适应阶段(实践证明一周最佳,国家男女足球队及国内大多数甲A、甲B足球队伍均如此安排),有的队伍及运动员已多次去高原,特别是去昆明高原训练,适应期可缩短到4~6 d,在此适应期间运动员产生运动能力下降,易疲劳,睡眠不好,训练时呼吸急、口干、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症状。所以说必须安排一周适应性训练来保证以后的训练效果。

3.3.3 负荷安排 足球运动员在高原训练适应期中,训练量宜减少10%~20%,强度以低、中为主。国家男女足球队及甲A、甲B、优秀女子足球队在昆明高原训练时,常安排越野跑、长跑(慢跑)、爬山、游戏等有氧代谢训练为主,对提高心肺功能和高原的适应效果较好。经常去高原训练的国家男女足球队及甲A、甲B、优秀女子足球队的运动员,通过几天的适应性训练即可投入正常训练中,进而进入计划中的大运动量训练。第二周的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可逐渐达到在平原地区的训练水平。高强度的大负荷训练则安排在第三、四、五周安排。

足球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负荷强度是最难掌握的,从训练角度讲负荷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高原训练时,对足球运动员负荷强度的安排要首先要考虑到负荷强度大小,要根据该队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高低和比赛要求来定,如二三十米的短冲要达到什么平均速度,较长程的跑要达到什么速度。其二高原训练的负荷强度要和下山后的负荷强度衔接起来,在高原训练中后期的负荷强度可接近或部分达到平原的负荷强度。其三足球项目有体能训练和技、战术训练,要把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既有相当的负荷强度,又避免过于集中某一种的单调训练,就是说不要为了高原训练而训练,要与整个训练计划相结合。

3.3.4 时间安排 足球运动员从平原到高原训练的时间最少要3周,时间如果再短,除了最初几天要适应外,实际可练的时间就不充裕了,一般可安排3~4周或3~6周。目前国内外为期两个月以上的高原训练已不多采用了。因为在高原上体力消耗大,时间过长不容易恢复,此外,还有心理负担和经济因素。

3.3.5 训练至比赛的时间间隔 高原训练后,足球运动员下山什么时候出现最佳竞技状态,这段时间多长为好,对此有许多不同见解,这与高原训练的海拔高度、训练时间和负荷强度都有关系。足球运动员的兴奋周期一般长度是24 d到28 d左右,这是由人体生物钟决定的,只可调整而无法更改。研究表明,足球高原训练的效果在下山后第10~20 d为最佳。运动能力的提高,可保持两个月左右。法国足球队1984年参加欧洲锦标赛前,曾在海拔1 850 m基地训练,返回平原2周后竞技状态非常好,5战皆捷,获得冠军。教练伊达尔戈认为“赛前的高原训练使我们获益很大”。

3.3.6 训练效果的持续时间 高原训练后足球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与保持的时间之间是有关系的,高原训练后的获益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中间有些起伏,到后来又会降下来,最佳点的持续时间偏短,但保持的时间偏长。保持时间的长短也与运动员的适应水平、高原训练的负荷状况、高原训练的实施情况有关,各方面安排适宜其高原训练效果维持长,否则短。有研究资料指出,高原训练的效果可保持45~50 d。足球是个要求全面的运动项目,技、战术的比重也相当高,通过高原训练后体能上的获益是肯定的,高水平的高原训练就有良好的维持时间。

3.3.7 训练前后的负荷安排 足球队上高原训练之前,需要在平原有2~3周的时间着重于耐力训练以提高有氧训练水平,同时要有一定的负荷强度训练,切忌运动员完全放假休息后无任何高原训练前的准备直接上高原。这样会轻则导致高原训练的适应期延长,重则使高原训练计划及高原训练目的失败。一般足球队在进入高原训练的初期,即使较低的训练负荷强度,也会出现偏高的血乳酸,以致过于疲劳,不宜恢复,导致难以完成训练量而影响整个进度。足球运动员在进入高原训练之前,有了较好的耐力基础,上高原后就有利于将运动负荷量和强负荷度逐步提高。下高原后到比赛之前,负荷量要保持适当,下山后前2~3 d一定要减量、减强度,然后在一周多的时间里把负荷强度逐渐提到最高点,再作一周的赛前调整参加比赛。总之,在高原训练后要在耐力提高的基础上,加强专项力量、速度训练,经过专项训练的提高来达到新的竞技状态的高峰。

3.3.8 高原反复训练的效果 足球队在高原训练可一年进行几次,中国国家男女足球队多年来在中外教练的指导下,同一年内多次在高原(昆明)进行高原训练。每一次高原训练所安排的内容应有所不同,特别是训练负荷的安排,要逐次逐渐加码,前者为后者打基础;要逐渐缩短高原训练中的适应期和爬坡期。训练负荷强度要逐渐上升,几个训练参数要提高,如间歇要求缩短,强度要求提高,但是总的负荷也不能太大。总之,一年中进行一次以上的高原训练,那么第二、第三次是逐步升级的,到下一年则又重新开始。

3.3.9 训练中的辅助训练 在高原训练中,足球运动员最易丢失的就是强度,往往难以完成高强度的训练,尤其是成段的而不是零碎的高强度。因此,下高原后速度就显得不好。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体能,也就是提高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及合成能力。成功训练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人体的心肺功能,但却不能有效地增强人体肌肉的强度和韧度,对肌肉的爆发力和持久力都没有更多的帮助。在影响高原训练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前四种,也就是说要在适当的高度上,练适当的时间、练适当的强度和选择好与比赛的适当间隔。其中最难掌握的是适当的强度,即负荷既不可太大,又要足够。要达到这种适当需要艺术加科学。除了教练员的经验、运动员的体验和反应外,还要有科学测试,从中获得信息,及时对训练负荷进行调控。

参考文献:

[1] 翁庆章,钟伯光. 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38-245.

[2] 王崇喜.比赛前夕话高原训练[J].足球世界,1985,4:17.

[3] 王蕾等.足球运动员高原集训期间的心功能观察[J].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1:16.

[4] 付远扬.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效应与发展身体素质的关系[J].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91:32.

[5] 刘丹,等.为国家女子足球队备战首届世界杯进行训练控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2(2):39-43.

[6] 顾学章.对我国优秀足球队高原训练机能测试的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6,30(11),91-94.

[7] 何加才,等.中国女子赛前高原训练负荷的监控J].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论文集,1996:61-63.

足球运动员篇8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体育系,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295-01

摘要:意识是衡量一名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足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比赛的积累,足球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于足球运动员成长的始终。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培养和训练;意识;足球意识

意识是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它直接影响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效果,决定着整个技术动作及战术意识得以实施的关键。很多研究表明,与世界强队相比,我国足球队的差距在于足球意识。因此,要使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有所提升,就不能忽视提高运动员的足球意识水平,尤其要强调足球意识的培养必须贯穿于足球运动员成长的始终。其中,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早期培养尤为重要。

一、足球意识的含义、内容及作用

(一)足球意识的含义。

足球运动的意识可以理解为:“根据足球比赛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战术活动时自觉的心理活动”。人的意识一经产生,就能指导人的行动,并反作用于实践,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我们所说的足球意识包括技术意识和战术意识。一个足球运动员的一切行动都受他的意识支配。

(二)足球意识的作用。

要认识足球意识的重要性,就要认识到足球意识的作用。现代足球比赛不仅仅是比技术、比体力、比意志,更多的是比智慧。那种光凭熟练的技术是应付不了现代足球运动的需要。现代足球的发展,要想在比赛中夺得优势,就必须在良好的意识支配下完成各种技战术。这就要求每个运动员不仅具有个人足球意识,还要有整体意识。场上的一切行动都要符合全队的战术要求,这才是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所以,意识在足球比赛中是处于统帅地位的作用。

(三)足球意识的内容。

足球意识包括技术意识和战术意识。在比赛中,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战术能力的综合表现即为足球意识。战术意识是球类运动的灵魂,它支配着技术、战术的正确运用,同时还影响着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1.动作的隐蔽性。

运动员为了有效的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熟练的动作技巧(假动作或隐蔽动作),去扰乱和迷惑对手的判断,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赢得比赛的主动权。这就需要洞察全局,并能准确的预见比赛发展方向的判断能力。

2.行动的合理性。

运动员运用技战术能力及其合理性是多方面的。有个人的、集体的、局部的、整体的;有传球、运球、射门等。做动作是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更能体现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

3.配合的集体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为了充分发挥整体的战术作用,合理组织战术配合,运动员在场上的每一个行动必须纵观全局,通力合作,努力组织严密的防守和为本方创造进攻的机会,把个人技战术的发挥融入集体之中,努力促使集体战术配合的实现。

二、如何培养足球运动员的足球意识

(一)观察力的训练。 观察是一种用心的行为,而非随便的“看”。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在训练中不断的提醒队员去观察,去总结。比如,在传运球的训练中,教练员应当不时的督促队员:运球时不允许一直低头,一定要抬头观察队友和对手的位置;传球之前,一定要抬头观察队友,是对人传,还是传提前量,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的做出行动,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再或者,在教学比赛中,教练员可以适当的吹停,就地对队员因为没有很好的观察场上的情况而做出不合理的行动时,进行纠正和指导。久而久之,就能够促使运动员去不断的发现和总结足球运动规律,从而训练出队员潜意识的观察习惯。

(二)培养技战术行为的选择能力。要培养和提高足球意识,还应熟练的掌握基本技战术。这是提高运动员意识的物质基础。青少年儿童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往往不能理解或不完全理解技战术的目的性,在训练中喜欢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所以我们教练员在进行技战术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和强制性。比如,在指导少儿联系正脚背射门时,应使少儿了解力的开始与传递,去感受肌肉的感觉,并去假象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来考虑如何运用这一技术,而不是机械的,无目的性的练习。所谓强制性,就是教练员不断的督促少儿按照训练要求反复的进行练习,从而避免在训练中由于少儿的自由散漫而影响训练质量的情况。

在基本技术的训练时,应当要注意训练动作的连续性与变化性。所谓连续性,就是根据比赛可能出现的情况,按需要将单个的动作联系起来,进行复合动作的训练。所谓变化性,就是在训练时,假象比赛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改变动作的节奏,比如运球方向的变化,传球力量的变化等等。

(三)“想象法”的训练也是培养和提高意识的重要环节。在“想象”技术动作的训练中,运动员应严格要求。在足球场上一人得球,其余队员并非袖手旁观、无事可做,而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战术,这里就牵涉到运动员的观察力和预判能力。观察力和预判能力此时就能显示出一个运动员意识水平的高低。

(四)模拟比赛来提高意识。经常模拟比赛,是培养和提高意识的重要手段。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取的好成绩,同样是为了进一步检验教练员的水平和训练的效果。更多的战术意识则要靠比赛实践来提高,而基本的运动意识的培养可通过训练来获得。这是因为训练毕竟不同于比赛,要想取的好成绩还包括运动员所处的环境、对手的特点、对抗的激烈程度等都不相同。应当将模拟比赛与实际比赛结合起来,将比赛内容作为模拟训练的组成部分。可以根据大型正式比赛的要求来组织模拟比赛,这就要求教练员应当弄清所进行的模拟比赛与大型正式比赛对队员心理影响的差距,如场外噪声的干扰、对抗的激烈程度等等,采取各种手段,尽量缩小这些差距,以便使自己的队员的意识水平能够胜任大型的正式比赛。

(五)通过鼓励队员来提高战术意识。教练应多鼓励我们的队员在球赛中多发挥新型战术和发挥合理的创造,对疑难问题要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培养他们积极动脑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多鼓励队员即兴发挥,加强队员自我创新的能力,并在即兴发挥中不断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六)加强学习,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形成某种意识的功能都是以某种知识作为基础。为提高队员的足球意识,除了在球场训练时给以指正外,还必须加强足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足球以外知识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有些问题在训练时不可能讲太多、太全面,只有在理论课上来充实。教练员在讲课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讲问题时要灵活多变不能讲得太死,二是讲问题时做到举一反三,并且要讲清楚为什么。教练应当传道、解惑,应让队员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结论

总之,在不断的训练和学习中,再通过实践比赛,培养球员的战术意识,掌握足球运动的规律及利用规律的能力,积极发挥战术攻略,让运动员通过自己的观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自身在足球运动当中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就是运动员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卫东.从足球意识和技术的比较看中国足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高阿平.论足球意识的重要性及培养[J].西藏体育.1999年04期

[3]刘波.浅析足球运动的战术意识及其培养方法[J].体育科技.1999年02期

[4]马启伟主编.体育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 张昱.《意识问题杂谈》[N].载《心理学探新》,1982年第4期55

[6]杨立声.《青少年足球训练法》[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

上一篇:热身运动范文 下一篇:运动手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