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控制范文

时间:2023-10-21 23:19:26

成本管理控制

成本管理控制篇1

关键词:国内企业;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的成本控制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成本控制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成本控制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而是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面对我国国内企业素质低、产品质量差和成本高的现状,要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必须用更加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加强成本管理,不但要强调现代成本管理观念,更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国内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一定影响,而且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国际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普遍现状和分析

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和欧美企业的管理做法相比,还是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

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针对单个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方法之间联系的研究,只注意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忽视供应过程的成本控制管理。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体系。实践中,思想保守、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展。其结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引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常常会导致对原有方法很大程度的放弃,从而使成本控制管理缺乏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

(二)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观念落后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现代化跨国集团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注重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能够运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策略成本管理模式,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企业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调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

(三)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主体的不明确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现代化跨国集团企业责任中心比较明确,大型企业大都是跨行业、跨地区或跨国公司,其生产规模之庞大,分支机构之繁杂,管理层次之深入,非国内企业所能比。但在分权和集权、也就是各个责任中心的划分上,比国内企业要清晰得多。现代化企业通常把责任中心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投资中心、销售中心、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和权限由总部通过书面授权来确认,上不揽权、下不越权。各个平行的责任中心之间的经济往来则通过规范的关联交易价格自行调节和确认,从而使管理层次清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各个责任中心的积极性。规范的转移价格有利于真实反映各个责任中心经营成果,激励各个责任中心的士气。

(四)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完善

现在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内涵还不十分清楚,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完善,认为建立了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就是内部控制制度,而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制约机制。各项经营环节和岗位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工作透明度不高,一人办、一手清的情况相当普遍。偏重于依赖财务审计揭示舞弊和违纪的薄弱环节。这种事后审计使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违纪违规总是久禁不绝。

现代化跨国集团企业比较重视企业成本的内部控制,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由会计专业的内部审计转向管理部门的过程控制;二是由过去单纯的内部审计转向与外部审计合作,走共同审计的路子;三是由单纯的查错防弊转向有系统、有组织地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监管程序是否有效,侧重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和事先控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讯息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评估公司运用这些讯息所带来的影响;第二,作业是否符合企业规定及国家法规;第三,资产的保全;第四,资源的有效使用;第五,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措施。由于现代化企业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较好地筑起了防止各个环节成本舞弊的屏障,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上升。

二、国外现代化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对我们的启示及发展方向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国内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差距。大的方面讲:“地球村”和“世界制造业基地――中国”要求国内企业适应国际化进程需求;小的方面讲:“自身生存、发展、市场竞争”的需求,都促使国内企业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统。并吸收现代化先进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正确把握成本控制管理改革的方向,才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一)树立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系统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观念,将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体系。

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控制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是应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过程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技术成本、后勤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国内企业在激烈的时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重心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国内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未来成本等等。在国内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范畴的研究分析,可以不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二)提高企业领导者成本控制观念、实行全员成本控制管理

企业管理关键是人的管理,领导者在企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强烈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就是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不懂成本,因而对进行的设计、拟定的工艺,制定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将对产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影响,一般心中无数。因此,加强成本控制管理首要工作在于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高潮,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控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的良性循环局面。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总结我国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如:全面预算管理。引进国外现代化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提高。由于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利用差异分析进行的价值控制方法,也有利用技术革新、组织结构的协作制约功能的非价值控制方法。成本管理战略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没有固定的范式,完全要依据企业的现实基础,考虑组织结构、企业方法、生产方式等而定。当然,根据成本控制控制方法实施的需要,企业也可以对现实基础进行改革,如建设新的企业等。同时,还应意识到传统的责任成本法、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等成本控制方法与现代的作业成本管理法、成本企划法等方法并不是必然相互排斥的。相反,在一定条件下常常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应结合国情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方法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采用,或局部吸收其方法。总之,为了完善发展国内企业的成本控制理论,借鉴欧美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从而探索并形成一套特色的国内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四)提高企业的创新精神,提高科研成本的转化率

国内企业要有创新意识,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过去较多强调企业的应变能力,但应变能力是适应而非创新。虽然有激励创新的政策如合理化建议奖、技术进步奖,但这些政策各个企业执行不一样,标准不科学,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成为变相发奖的一条渠道,影响了企业职工创新的积极性。因此,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科研管理体制,这是科研成果转换的动因。二要围绕市场转变观念,缩短科技成果与市场的距离,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也是成本降低新捷径。这就要求在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以前的注重高投入转向注重科技投入产出比,增强成本和效益观念;二要注意形成优势领域和拥有自主技术,提高成果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并且实行科工贸一体化、产学研设计共同合作,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的“绿色通道”。

(五)建立企业科学动态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不能静态地去看它,而要动态地去研究成本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企业要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必须引进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思路,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防洪为中心形成全过程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制度。从整体上应当建立决策体系、控制体系、核算体系、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另外,还需要建立成本预警分析制度。只有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从企业竞争的环境出发,才能对企业内部的价值链、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做出分析,建立有效整合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而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使企业获得竞争的战略优势。

参考文献:

1、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利娜.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几种模式[EB/OL].hbrb.省略/20020510/ca136464.htm,2002-06-25.

3、吴利红.成本观念的更新和现代成本控制[EB/OL].省略/jscj/cwgl/data/20011008143348.htm.

成本管理控制篇2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目标

by医院是一家民营的专科医院,为了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医院下属的科室按成本中心来核算,成本归口按科室来管理。

随着医院为扩大收入而产生的营运成本不断增加,片面追求营业收入而忽视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y医院借鉴企业管理的医院全成本核算新模式,力图寻觅成本降低和成本控制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医院利润最大化。

医院经营管理触及到医院经营者经营决策的科学制定,经营形式的风格和特色,经营管理制度的规范执行等。具体表现为主营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及重点学科项目的战略性确立、把握病患群体选择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评判标准(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费用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环境)、重大业务拓展及贵重医疗仪器设备购置前的市场调查及可行性论证、医疗技术人员的梯队建设与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密切融合、灵活机动的人事制度与充满激励机制的分配制度间的相互促进、注重医院品牌形象建设及市场宣传效应等无形资产的积累、强烈的成本意识和有效的成本控制及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等内容。本文着重论证成本控制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大作用。

一、医院成本目标控制的内容和意义

(一)成本目标控制的内容

1、控制费用。这要从物资材料的计划、采购等方面开始,严格控制费用开支,严格健全审批手续,严格坚持开支标准。

2、控制消耗。这要从采购、仓储、保管、领取、回收、使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规定,严格控制消耗定额,提高利用率。

3、控制经营。对医院来说就是控制诊疗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要抓住中心环节,是促进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成本目标控制对于医院管理的意义

1、成本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离开了成本目标控制,就无法完成成本目标管理的全过程。

2、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开支。只有通过成本目标控制,才能将医疗成本开支降低并保持在合理的经济的水平,达到减轻病人负担的目的。

3、是实现医院技术经济责任制的重要条件。成本目标控制可以促进全院医务人自觉地为实现降低成本而主动承担责任,可以促进各科室实现技术经济责任制的责任心得到落实和加强。

二、医院成本目标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分解控制原则

就是全院的成本目标控制必须依靠各部门、各科室的控制,要将全院的控制计划要求分解到每个科室、每个部门,各尽其责。例如业务科室主要对控制物资材料消耗负责,物资部门必须对合理采购、减少过期失效变质等储存过程中的浪费负责,财会部门必须对资金使用和资产购置把关负责。

(二)分级控制原则

所谓分级就是要将医院成本目标控制体系分解为对院部、科室、小组甚至个人,提出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才能保证计划定额的实现。

(三)全员控制原则

要将成本目标控制变成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自觉行动,而不是少数人的孤独行为。

(四)综合控制原则

不能将成本目标控制单纯理解为纯经济行为,而必须将它与业务技术、医院文化、组织管理、科技教育等各项工作融合起来,将经济措施与技术措施、文化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五)例外控制原则

就是在成本目标控制中要有标准、有要求、有重点、有成效,要注意一般和特殊、常规和例外等情况的区别,尤其要观察和重视个别明显违反惯例的情况,以查明情况,及时解决,决不能待问题发展到涉及面较大时才解决。

三、医院成本目标控制的基本程序

成本目标控制的程序比较明确,主要是采用两个步骤:一是制定控制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达到有效控制,特别对于各种费用开支、物资消耗必须制定定额标准;二是控制监督,要注意各种信息反馈,对照标准,保证目标实现,在控制监督过程中对事先、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都要重视并认真对待。

四、医院成本目标控制的方法

医院进行成本目标控制时一定要注意做到将成本目标控制与技术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只有明确责、权、利,才能取得效益和效率;要坚持严格管理、严格核算、严格考核、严格评分;要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的传递、沟通、调整功能。

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各统计科室的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即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构成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预算、计划或标准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脱离实际计划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低成本目标的一种会计管理行为或工作。成本控制的前提是标准的确立,通过医院管理的标准化来实现。核心是成本差异的分析。事实证明,成本控制对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最突出,因此它也必将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本控制是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是在获取最大利益的前提下,相对降低成本支出。通过几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和体会,by医院在成本控制上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做法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减员增效合理控制人力成本

1、我院建立起因事设岗、以岗定员、逐级聘用、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减员增效。

2、压缩合并职能科室。

(二)多劳多得充分引入激励机制

by医院规范《目标管理责任制合约》,在兼顾医德医风和医疗护理质量考核的情况下,严格按照个人工作量的考核进行浮动工资的分配,逐年扩大超产奖提成比例。科室超产结余=科室总收入-科室总支出,将职工的个人收入直接与科室超产结余挂钩,进而与科室成本直接挂钩。

(三)全成本核算牢固树立成本意识

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是医疗经费的收支管理,要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医疗收支的监管力度,将所有开支打入科室成本,包括医疗业务用房、仪器设备折旧、工资、福利奖金、公务费、业务费、卫生材料费、低值易耗品、夜班费、水电费、洗衣费、维修费、消毒费、清洁费、一次性用品、其它材料费和部分病人欠费等。将科室的成本消耗与科室、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牢固树立成本意识,讲求投入与产出,节约成本。

(四)调查论证保证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

对基建工程、医疗设备购置、新技术和新项目开展人才引进等重大投入,必须由有关科室写出可行性报告,经有关科室负责人会议、院领导班子会议等集体研究讨论后再付诸实施。对病源少、产出低、效益差的仪器设备进行严格的购置控制,有效遏制设备闲置和资源浪费,保证投入有效益,业务有发展,技术有提高。

(五)后勤社会化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系统

将清洁、保安、洗衣等后勤工作推向社会,社会服务医院后勤,医院与物业服务公司签订合约,物业服务公司提供后勤保障,医院负责对这些后勤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水电、车辆维修费用则采取院内定额承包的方式,后勤社会化改革明显减轻了后勤压力,有效制约了后勤物资使用中的铺张浪费。

(六)招标采购实现质优价廉的物资供应

推行招标采购制度是医院遵循市场运作规律,规范医院物资供应途径及程序,保证采购物资质量和节约采购成本的有效举措。四年来by医院通过在招标采购实践中的不断总结和积累,探索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招标采购程序。

1、明确招标采购的宗旨和原则即在医院后勤物资供给环节上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在物资质量和采购价格上由市场进行调控,提高物资采购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维护医院利益为基点,保障医院物资正常供给为中心,按章办事,规范操作。

2、确定招标范围目前by医院已相继将药品、医疗器械、一次性卫生材料、检验试剂、低值易耗品、食堂原材料和办公用品等各种物资纳入了公开招标采购范围,随着招标采购工作的深入推进,招标的广度和深度还将不断拓展。

3、严格招标采购操作程序参加投标的公司购买标书,理解标书中的招标事项和招标项目内容;各公司填写报价,并由医院将标书进行汇总;召开招标工作现场会,现场进行开标、唱标;对唱标情况进行统计,公布评标结果;宣布各中标公司及中标价格,签订供货合同。

4、招标采购中注意事项招标前进行粗略的市场调查,拟定各招标物资的底价,防范投标方可能存在的串标行为;通过电视台、报刊杂志及互联网站广泛招标信息,吸引更多的公司参与投标竞争;严格审定各投标公司的生产经营证件(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经营许可证及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及复印件、法人委托书等)和投标资格;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市、区统一招标、医院自行招标或跟标等不同方式;参加投标的公司交纳保证金,招标会结束后,未中标公司给予退还,中标公司则作为合同履行保证金暂由医院保存,合同期内无违约行为,再返还投标方。

5、几年来的成效显著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工作透明度。通过招标,医院药品零售价格平均下降41.5%,检验试剂平均下降26%,医疗器械下降17.42%,每年节约医院采购成本上百万元。

五、科室成本控制

(一)临床科室的成本控制

由于医疗服务是针对每一种疾病而提供的,因此,以每一病种来作为基本成本核算单位进行成本控制,建立单病种的标准成本,进而建立以各病种为基础的科室成本控制中心。临床科室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的消耗、医疗器械的使用、医护人员的服务以及水、电、气等管理费用。由于是专科医院,科室的业务提成=(科室收入-成本)×2.5%。

(二)药剂科室的成本控制

如果说临床科室是成本利润中心,那么药剂科只是成本中心。药剂科室作为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和大量资金占用和支出单位,它的管理是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这里的成本控制主要分药品的出入库成本控制和各调剂中心成本控制。药品入库时,由仓库管理人员将每个药品的名称、规格、单价、数量、产地、批号等逐一输入,同时按照价格的波动随时进行维护。通过对一段时期库存数据的计算机统计,可以计算出每种药品的最大用量、最短周转期和最佳库存量,这样能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同时,减少资金的占用和库存的积压,使整个存货成本趋于科学 、合理。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能全面反映各种药品的实际情况,杜绝逾期药品的产生,减少浪费。药品出库时,仓库保管员将各调剂中心请领的药品数量、批次等输入微机后,传送到各调剂中心的网络微机上。各药局之间通过在网络互相查阅、互相调剂加快药品的发放速度,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药剂管理者通过对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制定标准,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实现该部门的成本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robert s.kaplan anthony a.atkinson.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费峰.医院成本管理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成本管理控制篇3

关键词:机场 成本控制 管理 分析

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励,机场企业必须采取适宜的成本控制管理手段。成本控制是以提前建立的成本目标,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机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成本优势。实现机场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机场中存在的问题

机场是飞机降落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跑道、候机楼等,而这些机场企业重要资金投入地,也是资金投入密集型资产。因为机场在运营和投资时,要给后续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机场企业基础最理想的建设状态是“适度超前”。但在实际的机场建设中,一些中小型机场却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行业标准需要配备的设备不够齐全。而机场的设备不够齐全必然会导致机场竞争优势的不强,必然会影响机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同时,机场企业还存在业务量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一旦机场企业的业务量不能达到预定的标准,必然会影响机场的经济效益,势必会造机场企业后续发展受到制约。同时,业务量达不到要求,也就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不足。

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规划时,需要将机场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这些类别。并根据这些类型确定机场的在建设中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的支线、干线机场都出现亏损的情况,而且现阶段支线机场承担着地方保障功能,支线机场具有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实际上却不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随着空运行业的逐渐发展,行业间的竞争压力也变得日益严峻,在进行整体设计时,需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对机场企业的成本投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做好科学的整体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控制企业的成本,避免企业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完善的成本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成本管理观念,积极实施成本中心措施

机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观念落后,与现阶段的机场企业发展的状况不符,不能满足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观念陈旧,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不需要将企业内部情况和外部情况进行结合。因此,需要改变机场企业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转变成本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的陈旧思想,进而将其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并加强企业内部情况和外部情况进行结合,从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降低企业成本。

还需要积极的实施成本中心措施,成本中心是指管理部门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在将制定的标准和实际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对实际和所制定的标准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降低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差异。通过积极的实行成本中心,能够有效的控制机场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持续维护机场的利润,促进机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对成本实施分类目标管理

通过细化成本,对成本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些分类进行差异化管理。在进行成本分类时,能够将企业成本分为资金成本、维护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通过对这些成本进行控制管理。如在维护成本控制管理时,需要做到及时维护,提高企业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在进行人工成本控制管理时,需要制定良好的人才准入门槛,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员的素质。以高水平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三)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促进成本管理

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是促进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机场企业缺乏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导致企业相关员工的积极性不够,也就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不够彻底,缺乏相关监督机制,导致机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执行力度不够。因此,就需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从而促进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执行,进而实现企业成本管理。

(四)加强重视要求全员参与

企业员工需要加强对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加强企业员工对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将成本控制管理上升到整个公司的高度。还要改进企业内部员工对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的认识,让员工意识到成本控制管理关乎到每个人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企业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五)利用信息技术革新成本控制管理

信息技术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信息技术服务于企业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降低传统成本控制的操作流程,提高预算准确度和准确性,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而降低机场企业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机场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控制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机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从源头上控制企业成本的增长,降低管理不当和预算失误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引导机场企业的成成本管理,增加机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六)加强集中采购、节约采购成本

加强集中采购、是节约机场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由于机场企业缺乏完善的采购的制度,造成采购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流入,从而节约企业采购成本。集中采购能够在不同的层面得以实现,采购的数量越多,相关材料的价格越低,集中采购能够有效降低采购价格从而节约采购成本。在降低采购成本的时,还要降低物流成本。在进行采购时,要选择经济效益好,社会评价好的供应企业进行合作,从而提高采购的质量,降低不必要的损失的产生。还要和良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尽力促成战略合作伙伴,从而降低原料采购的价格,从而提高企业的采购成本。同时,还要做好采购审核工作,杜绝机场企业中的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在进行采购时,需要做好采购申请,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批。用途不明的采购申请给予驳回。在采购申请通过后,采购完成后,财务部门需要做好采购的审核工作,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和采购成本的清晰度。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从而提高机场企业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随着空运事业的不断发展,机场企业的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也使得机场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机场企业需要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首先对机场的成本管理控制进行基础规划和整体控制,确保成本控制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而通过改变企业员工成本管理观念、对成本实施分类目标管理、建立良好的绩效考评机制、加强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机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严格控制企业采购、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加强集中采购,最终实现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冬梅.国内机场成本控制的策略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

[2]文静.国内机场成本控制的策略激励机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3]周芳.国内机场成本控制的策略探讨[J].财政监督,2010

成本管理控制篇4

关键字:成本控制、施工图预算、考核、激励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成本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拓展企业经济效益空间,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其中,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成本考核方面的管理。

1、施工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编制施工图预算是成本计划的一种形式。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基础是社会平均水平,按预算控制成本,企业是微利,只有通过加强管理,使企业达到社会先进水平,追求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施工成本,才能给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2、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要贯穿于施工项目从开始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明确各级管理组织和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做到责、权、利相结合,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事中控制最为重要。 事先控制进行周密的施工成本计划,在计划中分出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本企业职工劳动费用、民工费用、职工工资保险等费用和企业利润,将成本计划对施工各方责任人进行交底。 事中控制是对成本控制活动的约束,各方责任人按施工成本计划控制成本费用,当出现偏差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积极组织签证(索赔)工作。事后控制包括对施工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偏差的纠正。施工结束后应将施工成本控制得失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方法。

3、施工成本考核是指施工项目完成后,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各项目应在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奖罚基金,体现多劳多得,奖励先进,处罚落后,调动管理人员及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成本最优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科学合理的限度内,通过对工程项目中各种相关因素的成本管理,达到目标成本最低的要求。要实现成本最低化,必须挖掘所有能降低成本的潜力,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上,落实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合理降低成本。

2、全面管理成本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为达到成本最低化目标,除了应注重实际成本的计算分析,注重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外,还应充分注重对施工项目管理中所有会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采购、工艺和质量等因素的成本进行控制,对与这些因素相关的所有员工进行严格管理,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3、成本责任制。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然要对施工项目的成本做层层分解,进行分工负责。项目经理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项目部各负责人对项目经理下达的成本目标负责,以此层层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划清责任,确保整体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4、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有效化原则即指:以最少的投人获取最大的产出,以最少的人力完成成本管理工作。这一原则的实施,需要采取行政的或经济的手段。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1、组织措施

首先要建立项目管理部。这是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的非常有效的经验。项目管理部这一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要配备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造价的工程技术人员。监理公司对成本控制也是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明确人员分工及职责,编制成本控制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图。同时,对成本进行细分,横向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和个人,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2、技术措施

施工方案的先进合理、科学化与否,直接影响项目成本综合效益。防止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中懂技术的轻经济,只求施工方案的可靠、便于施工,设计保守、浪费现象。因此,在施工阶段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在满足施工各项要求的前提下,依据经济技术指标选择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细化优化,选择适合的施工机具,正确调度周转材料,合理堆放存贮等,找出降低消耗、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以便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上精干的施工方案。

3、合同措施

招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如果不规范,往往会导致一些纠纷处理遇到麻烦。为避免合同方面的漏洞可能造成的损失,我们必须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在发承包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及时对合同有关条款进行补充或修改。补充合同或协议要用肯定性、确定性语言,切忌商讨性、意向性等含混的用词。注意积累保存相关资料,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事宜提供依据。

4、变更管理措施

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几乎每个建设项目都会有数量不等的现场签证,作为工程结算的重要凭证,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代表除抓好工程质量、进度外,还应了解现行预算定额的计算依据,实事求是地办理工程量签证,对于超出造价管理机构的价格方面签证最好由业主或业主委托监理来签认。

5、材料管理措施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费用在整个工程成本中占相当大比重,有较大节约潜力。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查,论质比价;对于耗量大,价款总额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和摊基损耗。严格收发料制度,进场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发料要严格按照计划发放,做到帐物相符、台帐清楚。对余料坚持回收、废物再利用。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塔吊等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合理调度,提高利用率。

6、结算措施

重点要做好3个环节。①技术资料的准备与竣工决算的管理。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及时交付和归档,将影响工程的竣工决算。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要将有关决算资料提交预算部门。②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工程项目竣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明确债权、债务关系。③成本核算、分析与考核。

施工的过程就是成本管理的过程,在做成本预算开始,就应做好施工过程中各施工环节的成本计划,然后各环节及相关责任人根据其相对应的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管理,使成本管理办法更加精细,同时采取责任到具体个人的方式,能及时反馈成本控制的具体情况,并使施工现场的相关问题能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也提高了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快速前进和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加剧,无论是我国的施工企业还是国外的施工企业都在飞速的壮大成长。但成本的控制管理就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原因,只有有效的降低成本,合理的做好成本的控制管理,才能让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成本管理控制篇5

一、成本控制的三个结合

就成本控制而言,饭店的成本构成内容可划分为:人工成本、低值易耗品与洗涤成本、餐饮成本、商品成本、能源成本、投资成本、管理中办公经费等其它费用。

以上七项费用控制都纳入饭店财务管理的职责范畴内。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首先是加强财务管理。饭店只有通过财务控制才能进行低成本运作。这就要求饭店财会部门与财会人员认真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后核算与事前预算相结合、单笔记账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固定制度与灵活营销相结合。

二、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三大要素

从我国饭店发展过程来分析,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劳动力成本升降、物质消耗成本升降与能源消耗成本升降。

(一)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可由饭店经营层自主控制的最大一块成本,国内酒店一直没能解决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饭店业中有管理机制方面、用人机制方面、分配机制方面。

(二)物质消耗成本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2)缺乏标准化的考核指标;(3)缺少分析;(4)缺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5)规章制度执行不力;(6)采购制度与采购方法不合理;(7)缺乏对节约费用和成本控制的宣传。

(三)能源消耗成本

饭店能源消耗成本升降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1)价格因素;(2)设施因素;(3)设备因素;(4)浪费因素。

概括起来,国内饭店的能源费用支出升幅较快。内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9%左右。而外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7%左右。

三、对低成本策略

饭店成本费用控制是指按照成本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成本预算要求,对形成整个过程的每项具体活动进行监督,使成本管理由事后算账转为事前预防性管理。

(一)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低成本运作决不仅仅是“节约”的概念。饭店的成本控制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当期的预算,但这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的前提下去实现。于是,成本的预算就有了一系列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就是起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挖潜就是节约。

(二)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饭店的挖潜节支应该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员工人人都有成本核算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低成本策略是价格策略的后盾和基础

饭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价格竞争,也是与经营者的成本休戚相关的。可以这么说,谁的成本低,谁的竞争资本就大、竞争优势就大;成本越低,价格竞争的弹性余地就越大、竞争持久力也越大。

(四)成本与质量不是正相关(正比例)关系

饭店完全可以实现在低成本运作情况下的质量达标。这里要解决两个认识上的问题,一个是营销、服务质量与需求的关系,另一个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内需的要求。

(五)增收与节支的关系

饭店就像一户人家,节支很重要,但不是根本。只有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手头的钱多了,过日子才舒坦。当然,也不能大手大脚成为败家子,大多数家庭还是属于工薪阶层,应该量入为出。另外,饭店节支的潜力很大,还有待我们去挖掘,只是以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马虎,又没有标准。所以,我们的节支工作应从改革高度,从市场机制的高度去理解和实践。

(六)财务部门是实施成本运作的关键

饭店的财会人员要站在市场竞争的高度来实施低成本运作策略,而不是死抠一项成本。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1)是否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2)是否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3)是否有利于增加营业收入。

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一个算账的部门,而是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计划、控制到监督、协调,既要懂财务,又要懂业务,财会人员应该是饭店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好参谋、好助手。

四、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预算控制法

预算控制法是以预算指标作为经营支出限额目标;预算控制即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数据来实施成本控制。

(二)主要消耗指标控制法

主要消耗指标是对饭店成本费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指标,主要消耗指标控制,也就是对这部分指标实施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成本预算的完成。

(三)制度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国家及饭店内部各项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费用开支。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奖惩办法,对于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有显著效果的要予以重奖,对成本费用控制不力造成超支的要给予惩罚。

(四)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是指饭店在正常经营条件下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出的各营业项目的标准成本作为控制实际成本时的参照依据,也就是对标准成本率与实际成本率进行比较分析。实际成本率低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顺差,表示成本控制较好;实际成本率高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逆差,表示成本控制欠佳。

(五)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水平,据以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产品目标成本=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企业目标利润。

(六)全部直接成本控制法

五、劳动力成本的控制

目前,国有饭店劳动力成本(即消化在人头上的开支)一般要占总费用的50%左右,占营收总额的30—35%。一旦市场不景气,经营滑坡,企业就会难以承受,步入恶性循环。

降低劳动力成本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撤并部门

比如将采供部归口到财务部。一些没效益的三产,该撤的,限期撤消。

(二)职能分解落实

饭店内的一个部门,究竟有多少事,需多少岗来承担,通过与部门的共同洽商,把编制与人数确定下来。工作量不足的,可以合并岗位,但要以客人为中心,不能随意并岗。

(三)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使每个人的命运不在领导的脑子里,而确确实实就掌握在员工自己手中。这激发了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感,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满负荷工作制

满负荷工作制就是改变饭店有些部门分工过细,各个工种分工太刻板。倡导多能工的做法,对一些技术性工种要求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操作又能维修。

(五)人员分流

这不是靠饭店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还得与社会变革与体制变革相结合。目前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有:(1)派出管理;(2)开发新项目;(3)轮岗;(4)辞退临时劳务工。

六、能源的成本控制

能源主要指水、电、煤、油(重油、轻油)、气等。需通过五项措施来落实:

(一)制定管理制度

主要是使用责任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

(二)建立科学、细致、严格的能耗标准

主要以合理使用量为标准。但对特殊情况如用电的峰谷时段要加强调度。

(三)宣传、灌输节能观念

鼓励员工提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实行节能节支的双向研究课题责任制。

(四)动态管理能源

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能源使用方法。

(五)技术改造

如冷冻机冷却水的回笼、重复循环使用技改;又如客房与餐厅的分开送风的技改。这些技改投资都不大,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但日积月累,省下的却是十分可观的很大一笔钱。

七、物料消耗控制

饭店的物料消耗的控制涵盖面相当广泛,可以说品类一应俱全。饭店对物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落实到人。

(一)采购

主要通过制定统一的采购制度、货比三家、经常性核价与比价、直接联系厂家、争取价格优惠、保证质量和用途对口等措施进行控制。

(二)验收、库存与领料发放

这一程序需要注意:购货前样品由使用者确认,但使用者不允许直接参与谈生意;库房独立验收;降低库存。

对食品的收发抓好八个环节:采购、验收、储藏、发料、加工与切配、烹调、装盘、销售。

(三)物料用品的有效使用

这里对有效作一界定:一个是以客人满意为准则,另一个是没有浪费和偷盗(包括顺手牵羊)。要做到这二条,必须制定以下几点规章制度:(1)制定使用标准;(2)制定考核标准;(3)建立检查制度;(4)建立个人责任制。

(四)鼓励并落实基层的节约措施

饭店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工作中的好现象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鼓励或整改,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五)加强基层各部门的维修保养技能的培训

八、饭店整体上的低成本战略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成本控制的观念已不是仅提出“节约为光荣、浪费为耻辱”道德口号所能奏效的。对饭店而言,这是必须做到的一种责任。加强思想教育与养成节俭风气的区别在于:先有责任、后有道德;先负激励(罚),后正激励(奖);先有制度与标准,后有好人好事好思想。这也是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根本差别。

(二)组织建设

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建立完善控制组织网络。要从科学、实用、有效控制出发,形成全方位、层次明、职责清的组织网络。

(三)制度建设

饭店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基本制度有:报销制度、采购制度、领料制度、审批制度、安全制度。除此之外,另有两种重要制度:区域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

(四)全过程成本控制

饭店成本控制的一般运作模式为:预算(决策)目标(指标)分解动态中的营运分析、控制与调整(含相关指标、数据及相应跟进的措施)财务评估与顾客评估总经理评估考核及奖惩制订新的目标,完善规章制度争取顾客更好的评价和更佳财务效果年终审讲、评议。

(五)尽可能推行全部直接成本法

这种办法即把人工、税金、个人用品、工作餐、工作服、餐具等列入成本,把水、电、煤、工程维修、收银及一切后勤二线的内容均计入成本,单独核算。

(六)划小核算单位

我国饭店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较完善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即以经营利润率(或营业费用)来考核各部门。

(七)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鼓励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关键还在于有效落实各种奖励办法,使成本控制成为饭店所有员工一致的自觉的行为。

总之,我们可以作一个归纳性结论,即当代的低成本运作策略要与观念进步、制度建设、标准化管理、市场营销、顾客满意、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仅仅把它看成是财务工作的一个项目,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成本管理控制篇6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费用,定额管理,内部结算,成本预测,成本核算

一、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

加大企业成本和费用管理控制力度,这对保证企业规划的降低成本目标的完成作用是极大的。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一是定额管理。企业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二是原始记录。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原燃材料投入至产品验收入库的过程,如工艺卡、半成品领用单、废品通知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二、企业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与考核

企业必须通过成本计划管理和控制经济活动,以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管理工作,达到有效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应结合市场和用户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包括资源、价格、科技发展、产品品种、质量、销量等各种数据信息,并应用价值工程现代化管理方法,来决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企业所属各分厂要根据本单位历史成本费用数据、同行业同类型公司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料工费价格变动趋势、人力、物力的资源状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量本利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变动成本计算和定量、定性分析等,对未来成本费用水平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开展成本费用预测,应本着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明确合理的期限,充分考虑成本费用预测的不确定因素,确定成本费用定额标准。成本费用预测应当服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考虑各种成本降低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成本费用方案。企业应当根据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将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具体化,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一是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成本预测应在生产预测和选择最佳经济效益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并以目标成本控制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和生产的耗费,实现产品的最低成本。成本预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确定成本预测对象,收集整理成本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可能影响成本水平的各种因素,按照技术经济分析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根据目标利润、生产发展及消耗水平,测算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的方法。根据市场调查制订销售价格,在预测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和目标利润的基础上,确定目标成本,计算公式是:按全部产品进行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应交税金-目标利润。对企业的目标利润,根据企业计划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结合期间费用水平计算确定。二是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制度。编制成本计划应进行反复试算综合平衡,使其具有可行性、先进性与完整性,避免随意估计,产生保守或冒进偏差。成本计划中成本项目的内容、费用的分摊、产品成本的计算,必须和计划期内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口径一致,以便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企业的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由下列内容组成:产品成本计划;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预算;上述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的格式,除财政或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外,其余的由企业自行制订。企业可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应编制车间(分厂)产品成本计划或生产费用预算。成本计划应根据下列依据进行编制:成本降低指标;计划期内企业的生产、劳动工资、物资供应、技术组织措施等计划;计划期内原料及主要材料、工艺性辅料、燃料、工具等现行消耗定额和劳动工时定额;计划期内各生产部门的费用预算以及外包、外协加工费计划;内部计划价格目录以及价格差异水平的预计;上期成本水平和成本分析资料。成本计划按下列步骤编制。做好准备工作。编制成本计划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进行生产、供应、销售、外协、资金、费用等方面计划的综合平衡。这些平衡关系包括:产品生产计划,劳动工时计划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物资供应计划与产品材料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工资计划或核定工资总额基数与产品工资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各项费用预算与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外协计划与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资金计划与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成本计划于利润计划之间的关系。正式编制计划。根据综合平衡后确定的成本指标,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百元产值生产费、机械加工小时成本费、铸锻件单位成本等,由财务部门报经企业领导审批后,正式编制成本计划。企业编制成本计划应在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的企业领导人员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方面的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三是成本控制和分级归口管理制度。企业应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降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的各项指标细化,层层分解,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并对实际的生产耗费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实现成本控制,完成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企业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是:设计成本控制,要从掌握市场信息入手,运用价值工程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合理设计,合理选材,设计性能优良、成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材料成本的控制,要从材料采购、价格、计量、检验、入库、领退、下料、用料、委托外部加工、回收等方面加以控制。四是成本费用分析与考核制度。开展成本费用分析,检查成本费用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对成本费用实时监控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企业安排财务部门对成本费用支出进行监控,每月初,财务部门向公司领导报告上月业务执行和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以及成本费用实际发生和预算之间的差异(如有)并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归属,同时将成本完成情况和部门费用完成情况反馈给各主管部门。企业将定期不定期对成本费用业务进行监督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预算的执行以及成本费用核算的执行情况等。财务部门及时、准确地核算各期各部门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同时与预算指标相比较,考核其各期任务的完成状况予以相应的奖罚。

三、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审批制度

企业应根据费用预算和支出标准的性质,按照授权批准制度所规定的权限,对费用支出申请进行审批。财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成本费用开支项目和标准进行审核,规范成本费用开支项目、标准和支付程序,从严控制费用支出。成本费用支出实行计划审批和实际货币支付两种审批制。由主管部门根据次月生产经营的需要,按采购性支出和经营性支出两种形式,分别上报各种用款计划。财务部门根据所掌握的实有货币资金情况,提出成本费用限额,上报主管经理批准。实际支出由经办人、主管部门负责人、主管经理签字后报经营经理审批。审批权限遵照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办法》。对未列入预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如确需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申请追加预算。对已列入预算但超过开支标准的成本费用项目,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报主管部门审批。财务部门在办理费用支出业务时,应当根据经批准的责任主体成本费用支出申请,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四、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

成本管理控制篇7

1.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节约产品成本为最有效增加产品收益的方法。现阶段,市场竞争尤为激烈,部分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一味控制各项必要支出,采取偷工减料等方式来节约产品成本,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企业无法获得长期良好的收益,这种做法极不可取。企业应视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成本管理方法,该加则加,该减则减,果断地做到加减适度。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企业依然存在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单纯认为只要降低生产成本就能换来企业收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足发展,致使企业停滞不前,无法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无法获取既定的利润。显而易见,企业落后的成本管理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1.2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

企业成本数据真实性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由于人为原因或非人为原因使得企业的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例如,很多企业相关利益人为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财务人员对成本数据进行更改,从中获得非法的利益,粉饰成本数据的结果使得企业表面上看起来是盈利,实际上差异很大;同时,有些时间成本的数据未能及时录入,或推迟录入,也会使成本数据缺乏真实性;这些情况屡屡发生,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关乎企业发展,应该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只有在成本数据真实可靠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据此做出更好的决策。

1.3忽视技术创新盲目控制开发成本

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层,只把注意力放在短期利益上,目光放得不够长远,当某个主打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就开始一味地生产该主打产品,然后全部投放到市场中,导致供过于求,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为控制成本,取得收益,没有把企业的优势资源相对集中在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上,在产品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缺乏足够的应用创新技术人才,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的主要障碍。由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具有风险性,企业惧怕因此蒙受损失,从而把更多的资金流入到企业生产设备的购置,而在产品创新开发环节投入偏低,严重影响企业员工创新意识,造成了大部分企业核心技术水平进步缓慢,技术能力不足。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产品要想占据主体市场或提高市场占有率,是与产品技术创新与开发密不可分的,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的发展。

2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对策研究

2.1更新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企业应审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吸取先进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经验,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使用或创新适合企业自身的、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定额法。企业一旦拥有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不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损耗,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对成本信息的及时掌握。企业不应该只停留在陈旧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思路,应该采用全新的模式,扩展销售途径。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2.2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与提高成本核算质量

企业成本控制理念不应该仅局限于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思想中。企业应该完善成本控制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度,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责任感,视员工工作情况予以一定奖励,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成本核算过程中应正确区分成本计算对象,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相适应,细化成本构成部分,提高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加强采购控制制度,严格要求企业采购人员遵循先请购后采购,在选择货源与选择供应商方面,尽可能实现采购集中制,保证每一次物资采购的价格优势。生产环节、制定标准定额、一线员工的生产操作一定要遵循标准流程规范,技术监督人员一定要严格进行监督,防止物料过度的浪费。一旦发现故意浪费物料的情况,要严格惩处。所有人员要做到互相监督。企业员工应该自主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协助企业落实成本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2.3产品开发与成本控制相结合

努力做好技术开发与创新是降低企业成本的有力途径。现阶段企业若想增加企业收益,最有效途径就是管理成本。成本得到控制,企业获得的收益就能提高。企业如果能做好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会是更加深远、长久的。企业不能一味地希望依靠陈旧的主打产品去占有市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陈旧的市场产品终究会被淘汰,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资金,去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跟上市场经济潮流,利用有限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成本需要管理,但是更需要合理的控制,一味地降低成本,不重视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工作,企业是无法立足的,终究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让企业跨上新的台阶。

成本管理控制篇8

关键词:工程成本;控制;管理

1 投标承包阶段的成本控制及管理

一个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投标机构,通过提高投标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认真分析研究投标项目,科学合理的计算投标价格,提高中标率,但不能单纯为了中标而投标;另一方面,在工程投标之初就应对整个项目及对投标费用要进行与标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进行成本预策、决策和分析,及时确立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项目管理部,研究图纸确定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拟投标价为基础确立成本管理目标。

2 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及管理

2.1 应加强合同预算管理。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合同内容,正确编制施工图预算,同时,合同条款的签订要公平合理。要对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范围,争取到合理合同条款。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中最大的差距在于:一是没有做或不会做合同履行分析,出现问题才去查找原始合同文件;二是没有做或没有能力做合同交底,没有形成以合同为中心的技术交底,合同的责任无法在工程施工活动中体现出来;三是认为合同履行是经营部门的事,形成“管的不用、用的不知”。这种缺项是致命的,施工企业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对合同的严密性、规范性、合同条款的逻辑性加以认真的研究,加强合同管理意识。

2.2 制定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技术组织措施,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有效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互相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落实技术组织措施,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又一关键。项目应在开工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

2.3 加强管理,注重降低成本。在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上,把工程成本纳入目标管理,如果承包管理失误,成本超计划控制,应从承包者的分配收入中扣除,促使承包者重视现场管理,做到精打细算,控制材料费、人工费、机械台班费,减少支出,特别要做好分阶段考虑,例如:基础阶段、地下室施工阶段、主体结构封顶阶段,室内外装饰阶段。每个阶段又要控制分项工程的成本,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利用率。推行多劳多得,奖优罚劣,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2.4 现场施工的成本管理。现已全面实施《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价规范与传统的定额计价相比具有一定优点:区分了实体消耗与措施消耗,发辉企业个别成本的竞争能力,迫使企业建立内部定额、加强内部管理。因此,施工项目部为赢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现场的施工成本加以计划、分析、控制,制定出各级成本目标和实施方案。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按施工时间的顺序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准备阶段、过程控制、反馈控制,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分析、调整、核算等一系列工作,形成成本控制档案,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施工项目部制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既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2. 4.1 加强材料管理。筑安装工程中材料设备的造价往往占整个工程的造价60%以上,所以,采购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十分重要。合理堆放材料,组织分批进场,进场后要妥善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堆放、保管,避免二次搬运和损耗浪费,使材料的损耗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合理使用三大材,大搞节约代用,修旧利废,综合利用一切资源。其次,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措施,制定并贯彻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检验制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经济效果。我公司推广的热轧带肋钢筋和胶合板模碗扣式钢管支撑早拆体系。热轧带肋钢筋强度比传统的钢筋强度提高20%,强度提高,钢筋的塑性指标不降低,焊接性能可满足工艺的要求,由于采用特殊的外型和工艺,具有良好的铆固性能;胶合板模早拆体系跟一般松木模相比较,具有高效、低耗、节能、优质、使用率低等优点。采用碗扣钢管支撑架配以早拆头,在进行模板施工组织设计时,将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板,通过竖向变为多个受力梁板。可提前拆模,加快模板周转速度,提高使用率,节约投资成本。我公司开发的1#、2#住宅楼,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整个项目单钢筋可节约15%左右,即节约16万元左右,木模可多周转4次,工期提前40d,节约松木12M3。整个工程提前竣工,并保质保量完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2.4.2 设备管理,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机械使用费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虽然只有5%左右,但是预算成本机械使用费,是按机械购置时的历史成本计算的,而且折旧率也偏低,以致实际支出超过预算收入的亏损现象相当普遍。因此,对项目管理者来说,则应联系实际组织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着手,努力节约机械使用费。

2.4.3 加强人工管理,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人工费占整个工程约22%左右。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等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果。因此应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一切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一定要着重提高队伍素质,培养出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能面向市场,富有开拓精神,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加强技工和普工的业务培训,达到熟能生巧。

3 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施工企业在工程竣工结算后,应及时、完整地编制好竣工结算并提交给业主单位,所以竣工结算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3.1 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做好竣工结算。单位工程在施工中应及时收集和保管好各种资料,除了工程技术资料、安全文明施工资料外,各种设计修改补充联系单、设计人或监理人的签证单、业主或监理人认可的施工方案、各种自然灾害、凭据等,更要及时收集整理。在资料齐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工程结算,保证不漏项、不漏算,正确套用预算定额和不同类别的工程费用定额,既要杜绝弄虚作假和多估冒算,又要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3.2 索赔工作不可忽视。索赔工作应该是全部竣工结算内容之一,施工企业应该重视索赔的理论和方法,当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合同内容之外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业主因素等,引起工程发生事故或拖延了工期,施工企业应及时收集文字依据,认真分析,提出索赔的报告,追补损失。

3.3 及时收回拖欠款,加强资金周转。工程竣工结算通过后,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不能听任业主无故拖欠工程尾款,以致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对未付款而又不签订还款协议的工程不交钥匙不交付使用,以增加对业主的压力。对追收欠款有显著成绩的人员应予以奖励,对一些故意拖欠工程款的业主应毫不迟疑地诉诸法律,强制债务单位就范。施工企业应调整资金结构,加强资金管理,尽量减少企业资源和资金的占用,特别是项目部的资金应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周转,防止占用或闲置浪费,这也是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

4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积极加强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情况,发现和总结先进经验,努力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优势,反过来又促进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即降低成本,占领市场。因此,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水平,对于建筑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福建工程预算定额[S].2002

上一篇:度假酒店范文 下一篇:旅游酒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