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1 13:42:49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1

论文摘 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小区、以太控制网及无线网络的概念,提出了将以太控制网应用到智能小区中,组建一种灵活的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即在家庭中配置家庭控制终端,利用蓝牙技术组建家庭网络;在大楼和小区中采用以太控制网完成网络构建。

信息化、智能化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智能化的家居系统、智能化的建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小区概念的提出已久,技术也日趋成熟。将以太控制网引入智能小区的网络建设中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智能小区与网络控制技术

1、智能小区。智能小区的根本特征在于网络化,网络化是小区智能化系统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Internet,Intranet和Infranet三网的融合成为可能,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2、以太控制网。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具有开放性、低成本和广泛应用的软硬件支持等明显优势。以太控制网最典型的应用形式是Ethernet+TCP/IP。他的底层是Ethernet,网络层和传输层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TCP/IP。以太控制网容易与信息网集成,组建统一的企业网。以太控制网克服了现场总线的不足,更好的实现了控制网与信息网的集成,较好解决了Infranet与Internet和Intranet的融合问题,已成为控制网络的新趋势。

3、无线网络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是21世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无线接入、无线局域网等技术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Bluetooth,802.11等技术已经日趋成熟。Bluetooth是1998年由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五家联合发起制定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具有低成本、短距离、小范围等特点。Bluetooth在发射功率为0 dB(1 mW)时通信距离为10 m,当发射功率提高到20 dB(100 mW)时为100 m。Bluetooth工作在无需申请许可证的2.4 GHz的ISM频段,采用FHSS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遵循Bluetooth协议的设备能以无线方式接入Internet,Intranet和Infranet等网络中。Bluetooth采取PPP连接协议,可构成由1个Master(主设备)和7个Slave(从设备)组成的Piconet,如果采用休眠-唤醒方式,则互联设备数不受限制,但最多只能同时激活8个。

二、家庭和小区智能控制系统的构建

在将无线网络技术和以太控制网相结合以后,构建的系统可以将整个小区实现无缝隙的智能化。从智能小区各单元的服务对象和工作范围而言,整个智能小区系统可分割成家庭控制终端、大楼管理中心、小区管理中心3个层次。

1、家庭控制终端和家庭网络

家庭控制终端完成了家庭控制网的集线作用,承担对家庭智能仪表、安防设施等的综合控制及与外部完成通信的功能,起到了小区系统中下位机的作用,是家庭网络和大楼中心进行通信的关键器件。一个基本的家庭控制网络上的终端设备包括各种智能化仪表、安防报警以及各种智能家电、PC等。方便、灵活、可靠是家庭网络组网的要求。如今,家庭内部的控制网络多以RS485总线构建为主。该种方式组网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较强,但同时也存在不够灵活、布线相对比较复杂的缺点。这种方式特别是对原有普通住宅进行智能化改造时较为复杂。而RS485的这些缺点恰好是无线网络技术的长处,因而在家庭控制网中采用无线技术,对于智能家居系统有很大的意义。转贴于 设备主要分为2大类:一类为各种智能仪表设备和智能家电,这些终端的特点是从设备对主设备的询问进行响应,并反馈信息;另一类为安防报警等终端,其特点为从设备对主设备发出的突发性信息,由主设备给出响应。两类设备的优先级别不同,由于第2类从设备的信息直接关系着居住人的安全,故应该将其置于较高的优先等级上,而对于第1类从设备则处于相对较低的优先等级。对于不同类型的从设备,可以从蓝牙设备的标识码中进行区别。对于第2类从设备,在发现紧急情况后,主动唤醒蓝牙装置,并向主设备发出呼叫和报警,主设备确认后,切断主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并不停的向大楼和小区发出呼叫和报警,直到大楼和小区发回应答信息为止。 对于第1类从设备,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等待大楼和小区发出的询问,当大楼或小区发出询问并由主设备确认询问后,按标识码寻找到询问的对象从设备,并向该从设备发出询问,唤醒从设备完成询问要求的工作后,主设备得到从设备的回答,经过确认,向大楼或小区发回回答信息。

2、大楼管理中心与大楼网络

大楼管理中心是整个大楼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也是联系大楼内家庭控制终端和小区管理中心的枢纽。目前,大楼控制网络采用的多是RS485总线或LonWorks总线技术。如果改用以太控制网,则可以和大楼信息网乃至Internet网结合,若采用802.11构建无线以太网,又可具有无线网灵活、架设简单等优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选择有线或无线方式构建以太控制网,既适用在新建各智能大楼上,也可快速、灵活的完成普通大楼的智能化改造。相对于家庭网络,大楼网络的传输距离和速率要求都要高一些。为此,在组建无线以太网时候,采用了802.11系列标准。由于控制网络一般信息传输量不是很大,故一般情况下采用最大传输速率为11 Mb/s的802.11b即可。该标准目前技术成熟,且产品价格便宜,选择余地较广。

对于大楼管理中心,配置几台PC作为大楼服务器,其主要工作是实现家庭与小区之间的通信,完成对家庭控制 系统的上级指令控制及大楼内公用设备的管理,这些PC承担的就是整个系统中位机的任务。大楼管理控制中心的主要工作可由软件完成,且软件实现不是很复杂。程序实现方法可以采用类似家庭网络的监控主从问答式。对于智能仪表的数据采集任务,可以由小区管理中心下达定时采集的指令,由大楼中心在小区中心规定的时间段内对各家庭发出采集指令,并对数据进行汇总,以大楼数据表的形式向小区进行报告,并向家庭回送本用户的汇总信息。

3、小区管理中心

小区管理中心是智能小区的“大脑”,而小区网络可以说是智能小区的“中枢神经”。小区管理中心负责的除了对各大楼的智能管理外,还要完成小区其他设施的管理。包括车辆与停车场管理、保安与巡更管理、小区门禁与出入管理、小区防越界管理、小区公用设施管理等。除上述监视管理功能外,小区中心同时提供用户信息数据(如三表数据)供各用户查询。对于小区网络可以采用以太控制网进行构建。由于小区网络的通信信息量较大,同时小区网络多在户外条件下建设,并建成后变动不大,在此情况下,可选择有线以太网。同时对于一些较独立的设施和系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实现作为有线的很好补充。

小区管理中心采用PC机作为上位机,利用VC,Delphi等进行软件开发。软件主要分为大楼(家庭)用户数据采集及查询模块、报警监视模块、小区保安与出入管理模块、小区公用设施管理模块和车辆管理模块等。

总之,利用以太控制网蓝牙技术构建小区控制网络,能使小区网络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大幅度提高,为控制网与信息网的集成奠定了基础。系统进一步改进后,可全面实现Internet,Intranet和Infranet的融合,构建一体化的智能小区网络。

参考文献

【1】金纯,《蓝牙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2

一、“三地”景区门票管理的基本概况

(一)“三地”景区管理模式

“三地”景区管理,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一是政府管理模式,即政府绝对管理国有资源,掌控景区的开发与利用,其代表是__、__;二是企业管理模式,即政府参股企业,对国有资源的管理保留控制权,景区运营实行企业化管理,其代表是__。

1、政府管理模式

在行政管理体制上,__市政府对__景区行使管理权,设立了正县级__管理委员会具体办事机构,具体负责__景区管理、经营与开发等事务性的工作。__市政府控制了景区所有的经营设施,对景区的保护与利用、整理与开发都有决策权,对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拥有强势管理权。景区内所有的经营设施,均由__市政府建设,如景区的三条索道、门票站口及道路设施等。__州政府对__景区的管理,与__基本相似,__州政府设立了__景区管理局,专门负责__景区管理与开发,负责景区资源经营、管理以及景区内的各项建设,直接管理景区门票及门票收入。

在财政管理体制上,__市政府对__管理委员会实行市级财政管理。景区门票收入和索道收入作为非税收入,全额缴入__市级财政金库。对__管理委员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项资金,实行定额补助,即市级财政以20__年为基数,结合当年的建设需要,给予安排。其景区门票收入大部分归市级所有,以20__年为例,景区门票收入和索道收入的安排比例,经推算,__市对__管委会的资金安排比例是6:4。根据规定,对新提价的门票价格所形成的收入,90%归市级财政,10%归__管理委员会。__州政府对__实行预算管理,__景区管理局严格执行年初预算,收支相抵后,结余部分全额上缴__州财政局。

在门票管理体制上。__门票的印制、保管、发放由__管理委员会负责;__门票的印制、保管、发放均由__管理局负责。

2、企业管理模式

在行政管理体制上,__市政府对__景区的管理通过股份制企业的管理模式来实现,__市政府占有51%的股份。

在财政管理体制上,__景区属公司化运作,整个景区是一个上市企业,景区按国家规定上缴税费,政府按照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景区营运利润。

在门票管理体制上,__景区门票的印制、保管、发放由__旅游发展股份公司负责。

(二)“三地”对门票免票、门票优惠的管理情况

“三地”景区都有门票免票及门票优惠,但各不尽同。

1、“三地”门票免票管理

__市政府对景区门票免票的管理,实行先登记,后结算。市直单位没有接待免票,“四大家”全年接待免票实行年度控制,每年不超过3万张。凡工作接待,必须在__管理委员会办理进山登记手续,年底统一结算。对于特殊情况(如救灾、抢险等)须进山的由绿色通道放行。由于口子少,管理措施得力,每年__风景区免票较少。

__州政府对进入__景区的免票管理,实行按购票总人数定额控制,即按年度购票总人数的1%定额控制,超过定额控制指标的,由__景区管理局自行负责。由于事关切身利益,每年__风景区免票也非常少。

__市政府对__景区的管理,是股份制模式。__旅游发展股份公司规定,除政策性规定外没有免票,一律购票进入景区。

2、“三地”门票优惠政策

__门票(125元/张)优惠政策。对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凭证享受旺季60元/人、淡季50元/人的优惠;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儿童(1.2米以下)、70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实行免票进山;对教师、省部级以上劳模、英模、道德模范享受门票优惠,旺季每人100元,淡季每人80元;特殊日期(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三月三、九月九)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票进山。

__门票(3-11月份220元/张、淡季80元/张、不含环保车90元/人)优惠政策。身高在1.30米以下儿童免门票和车票,革命伤残军人、70岁以上老年人、离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购门票,另购车票。现役军人、残疾人、60-69岁老年人及在校学生,凭有效证件可购买优惠门票(旺季大约优惠50元,门票价格为170元,淡季优惠10元,门票价格为70元)。观光车票没有优惠,无论淡季旺季均需要购买全票。

__门票(230/张)优惠政策。对当年考取大学的学生实行优惠,凭全日制大学

录取通知书原件和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门票执行每张60元的优惠政策(执行时间7月1日-8月31日); 对特殊群体的优惠,学生(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校)、现役军人、军队退离休干部、未成年人、全国道德模范、英雄模范和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凭相关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件,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门票按旺季价格享受半价优惠,即115元/张,持有国家残联颁发的一至四等残疾证的残疾人士可享受免票待遇。淡季优惠幅度15%-40%。(三)“三地”、__景区购票人数、收入情况

表一:景区 20__-20__年购票人数、收入数 单位:万人 、万元

(四)对“三地”管理模式、经验比较和利弊分析。

1、从管理模式上,我们认为,政府管理模式较好。其优势在对景区的保护与利用有强硬的管理权,既能对景区的管理有决策权和调控权,又能够很好地贯彻国家、省有关方针政策和按照政府的意图对景区实施管理,更能运用景区资源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同时,政府对景区的收入可统筹兼顾,集中财力办大事,如__、__的管理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企业化管理体制,如__的企业管理,表面上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但因其体制问题,政府不能在景区开发建设、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控,景区资源得不到科学的运用,景区的收入政府难以统筹兼顾,政府对景区管理的意图得不到充分地体现。

2、从财政体制上分析,预算管理是景区门票管理很实用的管理手段。“三地”政府有__、__实行严格的财政预算管理,特别是__市政府将门票收入纳入市财政统一管理,体制明、关系顺、效益高。而__市因企业管理模式,不能实行财政预算管理。两者比较,实行政府模式下的预算管理更能体现政府的管理意图,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得到同时提高,运行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企业管理模式,只是经济效益单方面的提高。

3、从政策制定上分析,政府管理模式下,政策的制定能充分体现政府意图。如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残疾人、儿童(1.2米以下)、70岁以上老年人的优惠政策,__和__于这一群体的政策就不一样,__实行免票进山,而__只实行优惠票。前者失去了经济效益而实现了社会效益,后者失去了社会效益而实现了经济效益。

另外,从免票、门票优惠政策上比较,“三地”政府从免票对象、优惠幅度上,都是从紧控制,但相比之下,免票、门票优惠政策按从紧排列,分别是:__、__、__。

二、“三地”景区门票管理的基本特点

1、政府的重视、完善的体制是搞好景区门票管理的前提。“三地”政府对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都高度重视,把景区资源性有偿使用收入作为重要的生财途径,在制定本级政府发展规划中,将景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景区旅游资源的充分运用,作为经济增长的切入点,通过资源性有偿使用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增加地方政府财力。特别是“三地”都有一个完善的体制,一是在管理模式上,__市政府强化市级政府管理,对景区的保护与利用、整理与开发都有决策权,对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有强势的管理权。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实行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景区门票收入的收支管理,确保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大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__市政府对__景区的管理采取股份制模式,实现收入最大化。二是完善的预算体制。__、__对门票收入都进行了科学的预算,其收入均实行两级分成,操作便捷,运行高效。三是权、责明晰,利益分明。__市政府、__州政府对于授权管理景区的__管委会和__管理局,明确了职能、细化责任,如__管委会只负责__景区内的管理、建设、经营、维护,重大的决策由__市政府决定,__管委会具体执行,门票收入由市财政统一安排,不存在两级的利益纷争。我市属政府管理模式,其管理机构与__、__基本一致,但存在多家管理、利益多家分享、体制不顺、预算失控、权责不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市需在完善景区管理体制上下功夫。

2、制度健全,严格管理是搞好景区门票管理工作的关键。首先,“三地”都有比较健全的门票管理制度,有严格的管理措施。__、__、__对免票、奖励票、优惠票、直放的管理都是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的。从几个景区门票管理来分析,__市对接待免票,实行先登记,后结算。__管理局每年按总购票人数的1%控制免票、奖励票、优惠票。__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严格的优惠政策,从严控制免票直放。而我市的门票免票管理,以20__年为例,我市20__年未购票人数370105人,主要构成是:市免20__3人、区免7186人、张管处免6161人、奖励免112534人、直放224131人(包括学生126216人、现役军人16057人、70岁以上老人30845人、残疾人5278人、记者8711人、其他签批、市民等直放37024人),未购票人数占进山总人数18.13%。而同期__、__、__不购票进山人数分别只占总人数的1.32%、1%、1%。从景区门票收入分析,20__年,__比__少0.4亿元,比__少1.53亿元。其原因是,除进山总人数比“三地”少以外,我市的免票、奖励票、优惠票、直放人数相对较多,未购票金额高达9065万元(含奖励票)。其次,“三地”严格控制景区经营成本,门票印制成本低廉。从门票印制成本上,__、__、__对门票成本控制很严。以100万人计算,__、__、__比我市节约门票成本分别是:585万元、607万元、497万元。也就是说,按100万人计算,__、__、__比我市增加门票收入585万元、607万元、497万元。第三,“三地”严格控制了促销成本。“三地”政府对旅游促销经费,实行了严格的预算,年初预算一步到位,如__市政府每年预算600万元,中途不开其他口子,正因为__、__、__政府对门票及门票收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严格政策,使其旅游从形式到内容上,达到了“人旺财旺”的目的。相对而言,我市核心景区的门票管理相对松散、文件执行不严,致使门票收入流失严重。

3、严格预算,理顺关系,强化职责是搞好门票管理工作有力措施。“三地”对于门票收入的预算,已经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以__市为例,多年来景区的门票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金库,门票收入归市、区两级所有。__市政府对__一年的管理、建设、维护都有详细的预算,市财政按年初预算拨付,__管理委员会按照预算执行。“三地”对景区及门票管理权责划分清楚,收入分配简单明晰。目前,从我市情况来看,不仅管理层次多,收支没有预算约束,门票收入分流也相对复杂。一张门票价格245元,参与收入分流的单位有省级、市级、武陵源区、张管处、环保车公司五个单位,分别占3.26%、22.45%、24.23%、25.57%、24.49%。景区的门票收入虽然实行了“当日分流、月底结算”,运行良好,但是目前实行或准备实行的“一城通”、奖励票提取、pos支付费用等,都要从当日收入中零星支付,没有预算控制,且操作复杂,相互脱节。更重要的是,由于多家享受分成,利益均等,直接管理景区的武陵源、张管处的积极受到损伤,在一张门票收入中,武陵源、张管处只占24.23%、25.57%,对于因免票、偷逃票、直放和不合理的政策减少的部分

收入,武陵源、张管处不会引起足够重视,总认为自己的损失只是其中一少部分,管理上不出狠招,不积极去堵塞收入流失的漏洞。因此,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科学的门票收入分配秩序、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是我市门票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三、我市加强景区门票管理的对策

一是在现有体制上进一步完善

1、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大景区门票及门票收入管理的力度。加强核心景区门票管理,对筹集更多的城市建设资金、增加市区两级财政收入都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我市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增长点不多、城市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客观现实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是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力度,理顺市、区、处的关系。二是要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景区管理上,形成进入从严、稽查从紧、责任分明、利益明晰、实行赏罚、应收尽收的管理格局。

2、从严出台优惠奖励政策。不可否认,适当的优惠奖励政策会短期拉动旅游市场,赢得暂时“繁荣”,但同时也透支了未来市场,客观上造成了收入流失。我们认为,不能过多的利用门票“杠杆”来撬动旅游市场,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核心景区的门票价格(表二)相对其他景区来说不是很高,在旅游费用中所占份额也不是很大。因此,在考虑启动市场的同时,更要考虑“人旺财旺”的实际,不可过多地出台优惠奖励政策,确保收入的增长,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3、严格门票管理,规范免票直放。第一、对我市的接待用票,要从严控制。从每年接待票40000张压缩到30000张以内,并由市区两级政府掌握使用,不再分配到市直单位和张管处。严格接待票使用制度,对以前年度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清理。按市政府20__年第20次常务会决定,逐步取消免票。第二、非特殊情况不再签批直放,对签批直放的,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三、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和结算制度。

4、节约成本,压缩支出。要对现有的门票成本、ic卡、“一城通”过高的问题进行整改,20__年可采取公开招标、竞标等方式来控制门票印制成本。

二是在景区的管理体制上改革

1、实行行政体制改革。解决景区的管理体制问题,就是要解决景区的管理权、经营权问题,我们认为景区管理主体应为市政府,可委托给武陵源区政府或张管处经营,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解决目前区、处共管体制中存在的责任不明、分工不细、管理脱节等问题。

2、实行财政体制改革。即景区门票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实行财政预算。对武陵源区政府以门票收入近三年平均分成额确定为市对区的补助基数;对张管处实行部门预算,景区的专项支出另行安排;对其他应享受分成的单位,由市财政按规定统一拨付。通过完善财政体制,以解决目前约束失力、成本失控、预算失严等问题,充分发挥门票的收入使用效益,增加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 新校区建设 成本控制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基建建设的投资、特别是新校区建设的投资,往往都是上亿元的资金,这就要求学校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对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直至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跟踪,使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在高等学校展开,问题也不断涌现,主要表现在:

1、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由于高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和科研,新校区建设不但为非经营性项目,且不是高校的中心任务,负责新校区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可能像房地产公司一样,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直至竣工验收各阶段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每个程序都能准确地控制好成本。

2、时间紧迫。营利性的项目,企业希望项目尽快完工可以获得营利;非营利性的项目,投资单位希望项目尽快完工可以投入使用;高校也是如此,只要决定建设新校区,就希望尽快完工可以投入教学和学生住宿。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成本控制效果就会降低,特别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招标控制价编制阶段。

3、设计重视不够、设计方案不能完全符合高校经济实用的要求。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的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设计方案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的重要性高校往往意识不够,没有对设计方案提出详细的要求;对初步设计中的方案、结构类型、材料、装修标准不够详细、认真、专业地审图,结果设计出的图纸不太符合高校的经济实惠要求。

4、成本控制管理经验不足。高校新校区建设不是长期任务,只是几年的短期任务,在高校要进行基建建设以前,基建管理人员只参加过学校修缮工程的小型项目管理,没有大型项目成本管理的经验,在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管理、变更处理等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没有很好的做好成本控制,给高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改进建议

1、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高校若决定进行新校区建设,不管是学校领导和基建管理人员,都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要积极地到已完成新校区建设的兄弟学校进行学习,学习兄弟学校成本控制中成功的经验,同时避免兄弟院校在成本控制中失败的经验教训再次在本校的新校区建设中发生。同时应该到较成熟的房地产企业进行调研,学习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建设各阶段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的经验。

2、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高校工程类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要临时招聘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较难实现,也不太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利用市场上的资源,如专业审图专家、造价咨询公司、招标公司等。现在高校进行新校区建设时一般都聘请了专业的造价咨询公司和招标公司,却忽略了请专业的审图专家对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高校要求进行详细地审图,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现象较严重。

3、合理安排好工期。项目建设是有合理工期的,不能过分的压缩工期,特别是设计阶段和招标控制价编制阶段,要给予合理的工作时间。设计阶段若过分压缩工期,设计单位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不会充分考虑所设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也没有充足的时间为学校进行节约成本的设计,甚至抄袭已完成的相类似的项目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案不能很好地为学校节约成本。招标控制价编制阶段,既是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过程,也是再一次审图的过程,如设计所选的材料在市场上不存在或是新型的采购较困难的材料、设计装修标准超出了高校要求等等,这些设计的细节错误正常情况在编制招标控制价都能发现的。

4、加强合同管理。高校新校区建设合同主要包括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总承包)、材料及设备采购、招标、工程咨询等。合同是高校新校区建设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各阶段的合同签订都要把成本控制作为首先考虑的要点。

三、案例分析

1、某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单项工程,工程造价约4900万元,桩基础设计是:(PHC-AB500(100)摩擦端承桩,在试桩过程出,出现较严重的断桩现象,桩基础设计不符合现场地质要求,只能变更设计。变更设计后,工程造价增加300多万元,工期影响超出15个日历天。是什么原因导致呢?是勘察单位在勘察地质时没勘察准确还是勘察报告表述不清?是设计单位没仔细研究勘察报告还是设计时没认真考虑现场的地质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避免类似变更的发生:①请专门的审图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②勘察工作和基础设计工作由同一家单位负责完成,并且在合同中增加“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基础变更金额不能超出基础总金额一定比例”的条款。

2、某高校新校区的单项工程,装修设计的地板砖是800×800耐磨砖,实际市场上耐磨砖最大的规格是600×600。这种情况下变更设计的选择以下:①如果为了保证原设计的效果,就必须把耐磨砖改成其它地板砖,那必然增加造价;②如果为了不增加造价,那只能改变原来设计的效果,改成600×600耐磨砖。假如我们有请专门的审图专家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或者造价咨询公司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能够做到认真、负责,对上述设计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3、某高校新校区建设单项工程,工程造价约8000万元,施工承包合同中注明:“合同履行期间,出现实际施工设计图纸与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任一项目特征描述不符,且该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增减事件的,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调整合同价款。”结果施工单位提出索赔约150万元 ,主要索赔原因如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避免类似变更的发生:①在招标文件中注明:“投标单位必须认真复核设计图纸与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任一项目特征描述是否相符,若发现有不符时必须在投标疑问中提出。”且在招标文件所附的合同条款中注明:“合同履行期间,出现实际施工设计图纸与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任一项目特征描述不符,不调整合同价款。”②委托造价咨询公司编制招标控制价的委托合同中注明:“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描述必须清楚、详细并与设计图纸一致,若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是因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牲征描述不清或与设计图纸不一致引起的,索赔费用的20%在咨询费中扣除(扣除金额不超出咨询费的总额)。”

四、结束语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4

[关键词]住宅小区;网络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68-01

1 前言

我国在住宅小区的网络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跟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样也面临着许多同样的障碍。住宅小区区智能化系统的整体研究方案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产品的开发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智能住宅及住宅区的建设在我国各地的发展比较快。本文紧紧围绕泽宇花园住宅区本身特点,综合LonWorks网络控制技术以及其他辅助技术设计智能小区网络控制系统。

2 项目功能需求及特点分析

泽宇花园小区综合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将各子系统模块作为网络节点用以实现对整个住宅区的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公共信息、安全防护和报警等功能。具有典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全部特点:

(1)设备较多,分布较广。住宅区规模相对较大,相应的智能终端比较多。同时随着时展的需要,还会有新增设备。

(2)系统对实时性要求强。报警、对讲和公共信息等功能要求控制系统具有好的实时响应能力。

(3)本系统各子系统相对独立,智能终端之间关联不是太紧密,易于模块化的实现。所以,整个控制系统可根据住宅区实际需求以及实现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化设计,提高整个住宅区的性价比。但是要求系统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且易于实现系统的扩展。

3 住宅小区网络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本系统是基于LonWorks总线技术住宅小区弱电布线及智能控制系统,它的构建将实现对住宅区统一管理,改变传统的住宅区管理模型,各自为营,多种设施功能并行、分散、独立的实现各系统的格局将成为历史实现住宅小区系统通过LonWorks技术互联达到最佳性价比,使住宅区管理能真正实行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相结合。

当前常用的控制网络拓朴结构主要包括总线型、环形、星型、自由拓朴型等。结合住宅小区的特点,分析上述几种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为网络的安装提供了很大方便,其他结构在独立子系统构建上具有优势,所以系统用总线拓扑结构和其他结构相结合的混合型拓朴结构。系统内通信部分的传输介质我们采用采用双绞线,以总线拓扑形式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

4 小区的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4.1 网络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

本系统是基于LonWorks总线技术智能化小区弱电布线及智能控制系统,当前常用的控制网络拓朴结构主要包括总线型、环形、星型、自由拓朴型等。这样为网络的安装提供了很大方便,所以系统用总线拓扑结构和其他结构相结合的混合型拓朴结构。

系统大体上分成这样几个子系统:①家居智能子系统;②安全防范子系统;③物业管理子系统;④信息网络子系统。同时,每个子系统又有不同的系统来组成,分别实现周界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可视对讲、非在线巡更、主出入车辆管理、背景音乐、公共信息和综合物业管理宽带网络等功能,构建泽宇花园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4.2 智能化小区各子系统的基本功能

1)安全防范子系统

住宅报警装置包括集防盗报警、紧急求助报警、门窗磁报警、火灾报警、燃气泄漏报警等。家庭智能端若处布防状态,如果红外探头探测到家里有人走动,则将发出警报,即通过蜂鸣器及语音来共同完成本地的报警,与此同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物业管理中心,还可自动呼叫主人的电话或手机。当燃气泄漏被燃气报警器探测到之后,NDT则立即关闭电磁气阀以切断气源。

访客对讲装置即为我们经常讲的楼宇对讲(Video Door Phone或Video Door Bell)。 楼宇对讲功能是现代居民住宅区的房屋建筑里的一个视频通话设备,且伴有开锁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现代住宅区房屋建设中都设置有防盗门,然而防盗门同时也给访客的来访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楼宇对讲就应运而生了,此系统可让访客与业主直接进行通话,同时为访客打开防盗门锁。而可视对讲则可以让业主可以看到访客的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通过辩认后,然后决定是否为其开门,进一步提高了住户的安全。

周边防越报警装置在安全防范子系统占有重要的比重,它通过对住宅区周界进行红外线对射探测,若有人非法翻越住宅区围墙,传输线会将报警信号传达到住宅区监控中心的报警主机,并且通过矩阵来控制主机联动,再结合图像监控功能对犯罪画面进行录像,从而为住宅区每日的突发事件来提供最重要的证据。

闭路电视监控装置的主要功能是辅助安防系统对小区周边及小区重要方位的现场实况进行实时监视。通常情况下由多台电视摄像机监视楼内的公共场所(各个楼门口、地下停车场)、重要的出入口处(电梯口、楼层通道)等的人员活动情况。当安防系统发生警报时会联动摄像机开启,将该报警所监视区域的画面切换到主监视器或屏幕上,并且同时启动录像机记录现场实况,供管理人员和保安人员及时。迅速、准确地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

2)管理与监控子系统

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地发展,现代家庭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话、电视、电脑的不断普及,家庭通信需求的不断提高,管理与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了住宅产品的必需。管理与监控系统能够使住户很方便地享受到当今科学技术的便利及益处。管理与监控系统可以用标准且统一的网络来合并用户分散的线缆系统,从而使管理与维护更见便捷,同时将技术先进、平台稳定可靠、速率较高的信息传输平台提供给小区居民。

3)信息网络子系统

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地发展,现代家庭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话、电视、电脑的不断普及,家庭通信需求的不断提高,家居综合布线已经成为了住宅的必需。家居综合布线系统能够使住户很方便地享受到当今科学技术的便利及益处。家居综合布线系统可以用标准且统一的网络来合并用户分散的线缆系统,从而使管理与维护更见便捷,同时将技术先进、平台稳定可靠、速率较高的信息传输平台提供给住宅区居民。采用家居综合布线,具有良好的投资保护性和经济效益。住宅区信息网络系统由宽带光纤用户接入网、卫星或者有线电视系统以及电话网等组成。

5 结论

本智能化小区网络控制系统以总线架构为主网络,其他子系统采用星形,环型结构为辅的混合自由型架构模式,采取LonWorks分布式控制网络技术,同一个路由器将各个子系统分别连接,最终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李勇,胡小刚,汤钰鹏. LonWorks网络性能及其智能节点模块的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7,4.

[2] 张云贵.LONWORKS总线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3.

[3] 程启明.基于Lon Works技术 的住宅小区概述[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4(1).

[4] 刘建伟,余永权,边增远.基于电力线扩频通信的智能家居网络[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12).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5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关于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的有关精神,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近日,财政部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7〕2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制定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以下简称《管理制度》),同时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17〕3号,以下简称《通知》),组织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开展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管理制度》和《通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财政部出台《管理制度》的有关背景。

答:自2012年财政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规范》),特别是2017年财政部牵头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制定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各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并在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的改革任务和要求,2017年以来,财政部对我国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根据《指导意见》和《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向各地区、各部门全面了解内控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基础性评价、课题研究、专家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管理制度》,以规范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提高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促进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问:《管理制度》和《通知》起草的过程如何?

答:《管理制度》和《通知》从起草到,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是启动阶段。2017年初,财政部会计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体系研究课题组,启动了《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2017年上半年,课题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初步明确了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目的、总体要求、报告机制及形式等内容。

二是调研阶段。通过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函,全面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进展情况、有关经验做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工作建议意见等,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是测试阶段。2017年6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帮助各单位查找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四是研讨阶段。2017年下半年,财政部课题组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专家研讨会,邀请了部分中央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单位、《规范》实施财政部联系单位以及内部控制理论界专家、代表,针对《管理制度》以及单位如何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进行了多次研讨,重点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及模板进行了讨论和完善。

在研讨过程中,各方面专家、代表一致认为在我国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应尽可能避免给各部门及单位增加额外工作量。为此,课题组针对内部控制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以标准化表格的填报形式代替文字性描述、以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客观性指标代替主观性描述,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位编报内部控制报告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各地区、各部门汇总内部控制报告的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

五是征求意见阶段。在课题报告、调研测试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2017年12月,财政部会计司起草了《管理制度》和《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向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审计署等部门征求了意见,并同时向财政部部内10多个司局征求了意见。反馈意见总体上对《管理制度》和《通知》表示赞同,有关各方也针对征求意见稿中具体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

六是完善和阶段。2017年1月,在充分吸收借鉴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财政部会计司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相关条款和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个别未直接吸收的意见建议也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沟通解释,取得共识,最终形成了《管理制度》和《通知》并正式印发。

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管理制度》共八章,二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内部控制报告的定义、内部控制报告编制的原则、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主体、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开展方式等内容。

2.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组织。主要明确财政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及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分别组织实施全国、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过程中的责任及主要职责。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包括各单位编制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审批过程及报送要求等内容。

4.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各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5.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主要规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报告和下级财政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的工作要求、依据,以及报送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等内容。

6.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使用。主要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内部控制报告的分析及分析结果使用等方面作出规定。

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的总体要求、工作原则、工作方式、考核的落实、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和处罚处分等内容。

8.附则。主要明确各地区、各部门可依据《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制度》的生效日期等内容。

问: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如何开展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1.地方财政部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收到《管理制度》和《通知》后,应当立即全面启动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本地区各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2017年度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5月20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于2017年5月20日前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2.各部门。各部门应当研究制定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所属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并及时汇总形成2017年度本部门内部控制报告。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2017年4月20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应当以《管理制度》和《通知》为依据,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完成本单位2017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并按时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问:财政部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的贯彻实施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是强化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应抽取一定比例的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做好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交流经验。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同时,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本地区(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

财会[2017]1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7〕24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的有关要求,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

财政部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6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

[基金项目] 该文为 2010年广西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北部湾区域企业内部控制调查研究报告”(项目编号201012MS117)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朱萍,广西财经学院审计系教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审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广西 南宁,530003;易金翠,广西财经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审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45-0004

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以来,经济区开发建设风生水起,经济快速增长,现代产业体系快速兴起,产业快速集聚,基础设施快速完善,大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

区域内企业发展必将历经一条由少到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松散无序到集群抱团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唯有内部控制的保驾护航,才能增强企业抵御内外风险的冲击,才能实现规范、稳健、高效发展。为了解经济区内企业内控建设的现状,2013年1~6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两个物流中心市的(4+2)行政区域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北部湾经济区域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北部湾经济区域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控制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依托北部湾经济区27家大中型企业。从属地来看,南宁9家、北海4家、钦州6家、防城港4家,玉林3家、崇左3家;从所属行业来看,农林牧渔业2家,采掘业2家,制造业16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家,交通运输、仓储3家,批发和零售贸易1家,社会服务业1家,综合类1家;从单位隶属关系来看,中央直属企业1家,自治区级企业8家,地市级企业12家,其他企业6家;从公司所有制来看,21家股份制企业,6家非股份制企业;从规模来看,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9家;所调查企业在所处北部湾区域均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二)内部控制问卷调查结果

1.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认知、宣传、培训情况

(1) 认为对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熟悉程度一般的有18家企业,认为熟悉程度很高的有9家企业,占比分别为66.7%、33.3%。

(2) 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途径主要有: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10家、政府部门组织培训5家、外部网站和杂志家5家、公司组织培训4家、自己参加社会培训2家、公司内部网站1家,占比分别为37%、18.5%、18.5%、15%、7%、4%。

(3) 认为公司没有对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宣传的有1家公司,认为宣传力度一般的有16家,认为宣传力度很强的有10家,占比分别为4%、59%、37%。

公司平均每年组织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学习或者培训的场数为0场的有4家,1场的有7家,2场的有8家,3场及以上的有8家,占比分别为15%、25%、30%、30%。

2.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

(1)专门设置内部控制建设职能部门的有4家,兼职的有10家,没有指定部门的有13家,占比分别为15%、37%、48%。

(2) 认为公司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很弱的有2家,一般的有11家,较强的有14家,占比分别为7%、41%、52%。

(3) 公司负责内控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学历结构为专科5人、本科17人、硕士5人,占比分别为18.5%、63%、18.5%。职称结构为初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2人,高级职称3人,占比分别为48%、44%、8%。

(4) 认为公司按照要求实施了《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有22家企业,没有执行的有5家,占比分别为81%、19%。

(5) 以希望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促成企业目标实现为目的而实施《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有19家,由于国家强制规定而实施的有4家,为了应对境内资本市场的要求而实施的有4家,占比分别为70%、15%、15%。

(6) 制度设计合理性,平均得分3.7(满分5分);制度设计的全面性,平均得分3.6(满分5分);制度设计的可操作性,平均得分3.3(满分5分);制度设计的可理解性,平均得分3.5(满分5分);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适用程度,平均得分3.4(满分5分)。

(7) 企业建立IT系统全覆盖的16家,一般覆盖的有6家,不健全有5家,占比分别为59%、22%、19%。

(8) 认为IT对内部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18家,作用一般的有6家,不太清楚IT和内部控制关系的有3家,占比分别为70%、22%、8%。

(9) 单位每年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有6家,不定期评价的有10家,从来没有评价的有11家,占比分别为22%、37%、41%。

(10)明确内部控制缺陷标准的企业只有2家,13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含糊, 12家企业没有明确制定过内部控制缺陷标准,占比分别为7%、48%、45%。

(11)对内部控制建设效果前后评分(各项满分5分)如表1 所示:

(12)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前后评分(各项满分5分)如表2所示:

(13)认为目前关于内部控制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备的有16家,占59%;认为我国目前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已经形成了统一、权威、高效的体制的有11家,占41%;认同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监管部门、企业自身、社会公众”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监管主体格局的有26家,占96%;认为有必要在我国推进国家层面在内部控制强制标准方面的相关立法的有25家,占92%。在目前法律规章不尽健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的意见成为左右企业内部控制推进的重要力量,企业迫切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

二、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制度建设和执行欠主动

内控体系规范建设是一个全员、全面、全程、持续的过程,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相关领导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真正目的、风险管理、企业文化等控制意识的认知不统一,部分人员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和目的,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度培训、建设和执行的积极性不高。

(二)缺乏组织保障,进程推进比较缓慢

近一半的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建设职能部门,全面规划内控建设工作,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的队伍不是很稳定,且高学历、富有经验的人不多,没能从战略角度全面分析影响企业的风险进而制定一系列应对的策略,不利于统筹安排制度建设和实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进程推进比较缓慢。

(三)内控专业水平薄弱,持续管理难度较大

企业内控专员虽然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跟着外部咨询机构“学中干”、“干中学”,相关能力和技术有所提升,但由于这些人员之前普遍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和详细的内控专业知识和方法的培训,理论基础薄弱,且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内部控制建设完成后的持续管理压力较大,制度执行效果甚微。如何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内控人员的专业水平,成为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四)内控和业务流程切合度不高,价值未能全面体现

企业对内控规范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可理解性得分较高,但其可操作性和适应程度较低,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究其原因,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步到位”或“多快好省”地实现“合规性”目标,直接摒弃原有的管理基础而照搬所谓标杆企业的管理经验,导致内部控制与企业实际脱节,后续落实和推广工作难以开展。还有的企业虽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包括控制活动梳理、流程文档完善、控制有效性评估等基础工作,满足了“合规”目的,但事实上,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并没有深入了解,不能从业务出发识别风险,进而考虑控制活动的恰当性;还有的企业偏重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忽略了其他管理目标,内部控制对企业的价值未能全面体现。

(五)缺乏IT内控经验和投入,影响了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从内部控制建设效果前后评分来看,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内控环境、控制活动等因素影响程度较大,对信息与沟通因素影响较小;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前后评分来看,财务真实、合法合规成为最具保证程度的目标。其次是实现战略的保证程度,经营效率效果的保证程度最低。说明不少企业信息化控制建设的认识不足、投入不足、措施不得力直接影响了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六)内控监督缺乏制度化,影响预期控制目标的实现

调查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还很不规范,缺乏监督制度,缺乏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更谈不上与绩效考核工作相结合。内控监督基本流于形式,加上内部控制执行的好坏没有与责任人利益直接挂钩,必然影响执行人的责任心和制度的执行力,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和预期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与应用的建议

(一)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实现管理创新

目前,北部湾区域企业规模、业务范围和业务量呈现外延式高增长的特点,管理层级迅速增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内部管理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发展得既“快”又“稳”。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百年史,理论管理模式强调“硬”,通常意味着更严格的规章制度,从员工角度看就是“要我做,而且要按照规定做”;文化管理模式强调“软”,通常是以文化来感染人、激励人,从员工角度看就是“我要做,而且我知道怎么做才符合规定”。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完全的文化管理模式。达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的前提条件是员工需要明确有哪些规定。因此,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形成风险管理文化氛围,运用风险管理的思维和手段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疑是企业达到最高管理境界的必经之路。企业应将分散零星的培训整合为风险管理知识系列培训,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内外结合”的原则,从风险管理基础知识、风险评估方法到关键风险指标等专题,逐步深入,结合案例演练,普及风险管理理论知识,促进和提升各企业风险管理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为管理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整合资源为途径,形成合力格局

为了实现内部控制建设预期目标,企业应在内部控制建设初期成立“内控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内控建设工作小组”。“内控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董事长担任,项目组成员由董事会审计部、战略发展部、财务部、信息技术部、生产部、营销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内控建设工作小组由各部门抽调内控专员组成,受“内控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骨干力量开展工作。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后期应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外引内培,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实施及日常监测工作。

(三)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全面规划内部控制体系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全员参与、涵盖企业全范围和业务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包括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意味着管理变革,但不是重来的剧烈变革,而是适应企业发展的渐进式变革,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企业需要结合管理现状,以系统论为基础,分步骤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首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企业需要的特殊指引,全面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并将其固化为标准的企业制度手册;其次,分解资金活动、采购、销售、工程项目等重点流程,形成重点流程手册;再次,完成重点流程的内控评价手册;最后,待重点流程运行平稳后,再完善其他方面的流程、内控和评价手册。

(四)将“管理”和“控制”相互融合,协同推进内控建设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业务流程相衔接,与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监管等要求相融合。企业应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各方面的管理要求,在理清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其他管理要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企业管理与企业实际情况的融合点,将各项管理工作融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之中。具体而言,企业可按照先“管理中的控制”、再“控制中的控制”两个层次进行实施:

“管理中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是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调整或优化,形成统一的制度规范,制定管理制度手册,制度手册包括目录索引、岗位职责说明书、工作内容和要求等,保证职责清晰、责权利匹配;二是按照制度手册,系统梳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制定出流程(运行)手册,包括流程地图、流程操作手册(相关表单工具及管理报告体系)、流程相关部门的业务考核指标、模板工具、分级授权体系等。

“控制中的控制”突出企业风险的控制和内部控制的自身控制机制。“控制中的控制”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建设风险内控体系,通过测试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识别关键风险点,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优化风险评估措施,形成企业风险内控手册。该手册与企业管理制度相互联系、相互索引,既可以通过该手册索引查询有关的制度,也可以通过制度索引查询相关的风险内控手册;二是研究开展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方法,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具和体系,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手册,增强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能力。

“管理中的控制”和“控制中的控制”将有效整合企业资源,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充分调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度。

(五)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注重内控体系建设实质性成效

企业内控体系建设是否应大干快上、全面铺开?规范的流程管理是不是要以效率效益作为代价?内部控制如何有效实施?诸如此类是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企业衡量和改进的标准就是能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不是重资产,而是包括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机制、企业品牌、核心技术等在内的轻资产优势。在内控体系建设方面,企业尤其应注重其对轻资产的促进作用。

在内控体系建设的节奏上,企业应在按照“重点流程先行、重点风险先行、重点内控评价先行”的思路,稳扎稳打,逐步实现控制全面化,同时也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层层升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管理流程的规范上,对于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重点业务流程,企业设计流程时不应受成本效益原则制约,更多的是注重流程控制效果;为了降低各业务模块分块控制对流程效率的影响,企业积极探索以价值链为基础梳理业务流程,将业务部门控制、辅助部门的控制统一到为客户提供价值的链条上来,以提高企业整体对外部信息的灵敏应变能力。

在内部控制的运行上,适时引入内控信息系统工具,将内控固化于内控信息系统中,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沟通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而且可以增强内控体系的执行效果,实现内部控制建设的真正“落地”。内控体系信息化是内控体系建设的最终方向。

(六)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评价结果, 增强内部控制执行的约束力

内部控制评价对内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对外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社会公众度。企业应该注重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注重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利用,将内控评价结果、内控缺陷与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增强内部控制执行的约束力。

[参考文献]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7

【关键词】 财务预算 全面预算 区别 联系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施工企业为尽可能地提高利润、创造价值,在管理中越来越重视预算管理。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是企业组织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指导资源的配置活动,实现企业规范化管理。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预算的同时,也提出了全面预算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财务预算及全面预算不能有效进行区分,甚至将财务预算混同为企业的全面预算,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企业不能有效利用预算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应当明确区分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把握二者的联系及区别,充分利用预算方法,发挥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概述

1、财务预算的介绍

财务预算是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企业各类经济资源和经营行为合理预计、测算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收支等各种预算的总称。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编制财务预算时应当首要确定企业的财务目标,包括销售收入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及现金流量目标,以此作为编制财务预算的基础资料。

2、全面预算的介绍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一定时期内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它是在总体的科学预算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产、供、销、人、财、物等环节,以数量金额等形式而展开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通过全面预算能有效地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考核,以监控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全面预算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被现代企业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

3、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关系

对于大部分施工企业来说,财务预算等同于全面预算,或者二者没有本质区别,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首先,全面预算也包括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管理人员应当准确区分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更好地利用预算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管理水平。

二、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联系

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都是属于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都具备预算管理的特点,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财务预算和全面预算都属预算管理体系,都需要通过预算的科学编制、严格执行、认真分析差异及考核结果等手段,来对企业的施工生产进行管理。财务预算是总括反映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的结果,是全面预算的集中反映。而全面预算的集中反映就是预算财务报表及附表。因而,全面预算中不能缺少财务预算,而财务预算也不能脱离全面预算而单独存在,即企业如果要实施财务预算,则必须实行全面预算,这样财务预算的编制才能有依据,预算才能得到落实。因而两者是具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也不可分割的。

2、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都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

预算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企业全面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制定,都必须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通过全面预算,将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的年度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将长期战略规划与年度目标紧密结合,化“战略为行动”,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没有全面预算的有力支持,企业战略只会成为空中楼阁,难以实现。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子系统的财务战略,又必须通过财务预算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筹资预算、投资预算、现金流预算等多方面管理,考察企业可持续盈利、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进而通过财务战略分析,判断企业实施某一决策或者某一期间的经营是否遵循企业发展方向,能否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以利于企业朝着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前进。

3、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都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预算的本质是内部管理控制的一项工具,不论是全面预算,还是财务预算,本身都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为企业实现目标而采用的管理与控制手段,从而有效控制企业风险。二者都是企业未来奋斗目标的具体化。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能够将未来期间的产量、收入、成本、毛利率、营业利润等这些重要指标设定在合理的范畴内,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细化。这样,在未来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偏离时,可以尽早进行比对,分析偏离的原因,将生产经营活动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使得预算能够真正成为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4、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编制都具有全员性

全面预算的编制首先需要依据工程合同,施工组织方案,以工程量为基础,参照资源价格及调配方案等各方面情况,采用固定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各种方法,由管理层、项目部、施工队、作业组各个层次协同参与共同编制,从而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全面预算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全面预算工作具有全员性及全过程性。而财务部门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同样也需要工程部、物资部、综合部等各个部门配合。各部门需要及时将业务预算信息向财务部门汇报及沟通,财务预算的编制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各部门预算的简单汇总,而需要各部门与财务部门反复沟通,也需要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它是各业务预算的价值的总括反映。因此,两者都需要全体员工及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

三、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区别

目前来说,施工企业对预算重视程度不够,制度还不配套,容易将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进行混淆,认为财务预算就是全面预算,其实,这二者存在本质区别,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区别。

1、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含义不同

从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概述,我们可以知道,财务预算是在企业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战略规划,对预算年度内各项经济资源及经营行为进行合理预计、测算并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活动。而全面预算是企业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财务资源、业务资源、信息及人才资源等进行有效的协调,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预算主要是对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这些核心指标进行确定,而全面预算主要是对企业所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持企业作业活动的协调,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服务。因此,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含义上存在根本差别,这也决定了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其他方面的差别。

2、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所包含的范围不同

施工企业由于施工范围广、项目多、人员复杂等行业特点,致使全面预算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预算是一系列预算组成的相互衔接和勾稽的综合预算体系,具体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及财务预算。其中日常业务预算又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涵盖企业施工生产的全方位,能将企业的资金流、实物流、业务流、信息流、人力流等各方面资源相整合,因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而财务预算一般指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及预计资产负债表等,相对全面预算范围要小,也更有针对性,更具体。主要是指用货币综合反映企业某一个期间的现金流动状况、经营成果状况及财务状况。财务预算是从价值方面对业务预算及资本预算的总括反映,是全面预算体系中的最后环节。

3、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反映内容不同

全面预算由于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管理体系,因而需要更多的指标对预算结果进行反映。既包含货币金额指标,也包含实物量等非财务指标,或综合利用实物量和货币金额反映预算情况。如销售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成本预算等利用实物量反映预算,也利用金额反映预算;生产预算只利用预计生产量反映预算成果。财务预算是用货币反映预算情况,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都只利用金额反映预算结果。因此,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反映的内容不同,财务预算是利用金额集中反映全面预算的结果。

四、理清关系,加强全面预算

目前,施工企业受外部环境及内部体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认识不清财务预算与全面预算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普遍存在重财务预算、轻业务预算、轻全面预算等现象。然而要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建筑施工市场立足脚根,进而实现利润,创造企业价值,企业就必须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加强财务预算的同时,也下大力气推行全面预算,完善全面预算体系。首先要加强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体制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的职责权限、授权审批程序和工作协调机制。其次要加强预算的编制,这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然后要加强预算的执行环节,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加强事中的执行控制过程。最后建立预算管理定期分析制度,认真总结,并通过内部审计机制,完善考核。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敏:浅析财务预算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区别[J].中国总会计师,2010(3).

[2] 苏琳: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1(7).

[3] 严志刚: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4] 李贤贞:实施财务预算管理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

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区别篇8

[关键词]成本 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087-01

0 引言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企业发展进入“寒冬”。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滨南采油厂进行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由原有的厂、矿、队三级职能转换成采油厂、管理区两级职能,管理区下设基层班组。基层班组作为采油厂的经营核算基础单元,是整个经营管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如何以小的、合理的投入获取大的收益,成为基层班组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班组成本效益管理现状分析

1.1 班组员工成本效益管理意识需要增强

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指标,涉及到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涉及到各层次的人员。而班组员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怎样提升经济效益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效益意识淡漠。

1.2 班组成本效益管理水平需要提升

由于班组处在采油厂整体管理体系中的“末端”地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人员基数较少,在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下,基层成本管理陈旧松散,凭“经验”和上级要求做事,成本压力不大。

1.3 成本效益管理机制需要完善

基层班组所涉及到的成本费用,其特点、数量以及发生频率,都决定了班组在成本效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将各项管理制度化,日常工作程序化,成本压力逐级传递,让每个岗位员工都有控本增效意识,人人肩负控本增效责任,才能切实营造全员成本效益管理氛围。

2 新形势下提升班组成本效益管理水平的举措

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原油产量势必不断减少,追求产量的同时,成本随之增加,如何以小的、合理的投入获取大的收益,应该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效益的潜力。成本的管理方式上,要从单一的成本节约向成本效益化组合变革,做到成本和效益相统一。

2.1 树立成本效益意R,营造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

开展专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纳入班组文化建设,贯彻到日常的培训和教育之中,提高干部员工控本增效意识,努力培养提高干部员工主动参与成本控制和效益管理的水平和热情;加强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理念建设,加强各岗位的融合,发挥全员参与精神,形成“大成本”的概念,破除旧的成本思维定势,树立“所有成本可控、能控”、“成本一体化”等先进理念。

2.2 深化精细管理理念,探索全员成本目标节点管理模式

把基层班组作为成本发生最直接最前沿的管理控制单元,进一步细化班组的成本管理,把成本发生的每一个环节看成一个“节点”,把每一个节点作为一个成本控制目标,将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内容落实到最基层,找准成本管理控制的每个节点。在生产运行方面,将单井、单台设备、单条管线都按照节点分别落实责任到人;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维修费、电费、材料费等各项费用分别进行,承包到人,确保每个节点费用有人负责。

2.3 增强单井效益管理,实现油藏开发单元效益提升

以单井核算、单井承包为基础,以提升单井综合效益为目标,通过量化目标、明确责任、创优排名、激励考核,促进单井效益管理不断增强,实现油藏开发单元效益提升。

(1)单井效益阶段评价指标的建立

单井效益阶段评价是以阶段成本比值为依据,对单井阶段效益作出有效和无效的评价,建立了包括成本、产量和生产时间3个变量在内的数学模型,判断单井的阶段效益。

相应地,建立以下3个数学模型:

理论成本(P理)的数学模型

P理=MQ*P区=T/24*Q日*P区

实际成本(P实)的数学模型

P实=C电+C维护+C材+C人+C处+C输+C修+C其他

阶段成本比(MP)的数学模型

MP=P实/P理

根据核算单井的阶段成本比大于1还是小于1,判断出单井是否经济运行, 以评价表为依据,每月对所有的油井进行单井阶段经济效益评价。

(2)单井效益评价图版的建立

建立横坐标(x)累计产量、纵坐标(y)指示费用为控制区域,以全区单井计划平均月度产量和单井计划平均月度总费用为分区指示线,销售收入线为基础指示线,依据各单井月度累计产量和总成本实际发生情况,在图版上生成指示点位,可以标定月度单井效益区间。

(3)单井效益分析评价

本次单井效益评价是以XX年度评价结果为依托,通过对管理区东片90口油井统计结果来看,低效区油井共 22口,中效区油井共49口,高效区油井共14口,无效区油井共5口(如图1)。

2.4 开展班组经济分析,关注成本节点变化

每月开展经济分析活动,形成计量站月度分析报告,把当月发生的各项成本分类分因素进行汇总分析,与去年同期对比找到管理漏项,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与其他班组同项费用的单耗对比,找出管理上的短板,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和扎实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减少成本费用的发生;与上月对比,找出在生产运行、生产管理上的缺陷,就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下步工作重点,明确具体目标,落实责任人。

2.5 精细成本效益目标考核,确保执行落实到位

确定成本控制节点,把全站所有节点归集到单井、单人、单台设备,形成区到站、站到岗、岗到人的层层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制定考核办法,对成本节余的进行重奖,对成本超支的进行重罚。

3 提升班组成本效益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

3.1 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能力

深入开展成本效益管理,不仅促进了班组生产经营任务和各系统指标、目标的完成,还使基层班组掌握了更加切合实际的管理指导思想和方法,对整体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3.2 提升了队伍向心力、凝聚力

通过成本效益管理向基层班组的传递,明确了管理重点和方向,减少了无效、低效工作量,增强了工作吸引力和干部员工的认同感、成就感,队伍的工作热情和个人智慧得到了有力调动和充分发挥。

3.3 提升班组精细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把管理精细化的理念,渗透到班组、岗位,把成本指标、责任、奖惩措施落实到员工,实现了成本管理全员参与、全程优化、全面提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油藏经营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高艳.班组核算:实现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以大庆油田采油厂班组核算模式为例,财会通讯.2010(9)

上一篇: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智慧教育的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