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7 23:05:44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 渗透

一、引言

跨文化意识不仅要求语言学习者能够对异国文化进行主动了解,还要求其将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化,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敏感度。英语语言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人文风情,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英美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对其倾听、口语表达、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具体地说,对于英美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一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民俗习惯、语言方式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现实中,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语言的不同,而在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性,一旦在交谈中把握不好,则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比如,中国人在见面问候时惯于使用:“吃饭了吗?”“要去哪里?”“干什么去?”之类的疑问句式,以此让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随意感;然而,此种问候方式在英美文化中则涉及个人隐私,属于一种干预举动,所以,在与英美国家友人相互问候时,应选择类似于“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寒暄句式,这就是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上述文化差异,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英语学习与交流中询问天气的行为,而且容易在与外国友人的交际中出现不礼貌的冒犯行为。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路径

(一)中西文化礼仪差异比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照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更多有意义、有趣味性的深层次文化教育素材,并将素材与教材知识连接起来,有机地进行语言知识技能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据调查,目前高职英语教材一般是按照功能、结构的顺序编排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且重点知识也较突出,素材基本来源于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锻炼。而且,课文旁注的相应插图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英语的文化背景或内涵。如,在学习英语礼貌用语时,可以发现,其反复出现的次数要比汉语多得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尽量多地使用“Excuse me”“Thanks”等礼貌用语,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欧美文化礼仪知识;又如,在介绍西方食物时,可以举例说明西方人们喜爱的hamburger、sandwich等,与中国传统食物rice、noodles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二)创设文化情境,深化认知

仅依靠简单的课堂学习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完整地了解英语文化的。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有利渠道积极学习英语文化,例如英语杂志、英文歌曲、英语频道节目等,帮助学生巩固英语语法知识,同时锻炼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拓展英语文化知识,使其对英语文化的形成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比如,遇到西方国家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富有西方文化色彩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文化情境,亲身体验外国文化氛围,实现对英美文化知识的内化。

(三)名著赏析,端正文化倾向

英美文化虽不比中国传统文化一般博大精深,却也是十分广博,无所不包。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英文类书籍来使学生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名人逸事、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科学发展等,并积极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各种体裁的文章,使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感受到不同的英美文化。当然,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一般,词汇量较少,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浅显的英文类书籍,比如“书虫系列”等有中英文对照的书籍,并适时进行指导,以便扩展学生英美文化知识,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思维与文化习俗。

四、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渗透与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顺应时展要求,避免异国交流中因缺乏对彼此文化了解而产生误解,适时地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寻求自身获得更好发展的必然需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单单是词汇的简单组合,还包含了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使用该语言的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其学习并非仅是单词的识记和句型的运用,其中还包括英美文化的体现,是不同于东方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所长,巧妙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跨文化意识,从不同维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温晶晶.英美文学研究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J].长城,2013(08).

[2]邢金凤.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知识的导入[J].环球人文地理,2014(02).

[3]刘晓燕.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6).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文化意识;培养;学习

G633.41

英语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还处在基础积累的时期,与文化背景的联系还不太紧密。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语言现象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离开文化背景的学习,会给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带来一系列障碍,影响学生英语进步的速度。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其中,与英语教学联系紧密,影响较大的关于文化的提法有两种:成就文化(包括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地理、建筑及科技等)和行为文化(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以及社团组织等)。后者对语言的学习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代表,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应从其文化人手,对其进行研究。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习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有助于其今后的综合性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向其进行西方文化的介绍,另一方面,还应对其进行中式文化的巩固。

中式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穿插有利于学生首先对中国的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并对中式文化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同时,掌握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对英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国外的文化习俗,一方面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进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教育的策略

新实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明确将“文化意识”列为课程学习目标之一,较之以往,更突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符合跨文化交流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而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错误的文化理解所导致的。虽然近十几年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讨论并获得共识,但过去英语教学中强调的是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时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通过学习,使高中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国和外国文化,具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充分理解、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能力。那么怎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充分利用教材,系统学习文化知识

教材是英语课堂中最有效的资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对实施新课标、贯彻新理念,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材意味着教师能更有效地提供给学习者大量的英语资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不仅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而且有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内容普遍比以往更加丰富生动,呈现方式更灵活多样。这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理解,而且会加深他们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新教材话题范围广泛,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如涉及到科技、航天、地理、名人、医学、环保、自然、新闻及文化遗产保护等。而且新教材语言真实、地道、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新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重点突出,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学习平台,教师必须做到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提高其文化素养。

2.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培养文化意识

除了熟悉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以外,教师还应在提前备课时,广泛收集资料,以便课堂上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恰当举例、深入浅出、系统条理地讲解课程重点和难点。现在,我国的英语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最新动态。这样有助于因材施教,更有助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适当取舍,从而使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去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章或看一些与之相关的电影、图片、报道等,使之与教材形成有效的补充。

教材中有关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大多介绍的层面较浅,大部分为介绍文化知识,即介绍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或是我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而对于相关的文化理解、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探讨较少。合理补充和安排相关的课外阅读会增加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英语学习,培养全面深入的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交流

高校英语教学中偏重语言教学,对文化教学重视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只有将文化背景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放在同样的位置,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英语的学习。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作用和意义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指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把欧美国家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人文地理、艺术文学、价值观念等知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学习。[1]这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欧美文化教学,会对英语教学和学习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词汇的特定含义

现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够,很多学生对欧美的文化背景不够熟悉,这就导致在英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单词全认识,却不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的情况。任何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在特定的文化很多词语或句子会具备特定的含义,因此只要深入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就会了解到很多单词在具体文化背景中的特定含义,这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的英语语言呢环境,加深对特定词语或句子含义的理解和掌握。

(二)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日趋增强。不少学生因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了解不够,在国际跨文化交流中出现难以克服的障碍。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突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增加文化教学的课程,增强学生对欧美文化背景的理解。了解他们的了文化背景,才能更好的适应他们的语言习惯和交际习惯,理解他们的语言文化特征,从而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各种问题和障碍。

(三)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运用英语词汇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是在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汇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有固定的用法具有独特的意义。在英语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这些特定的用法,可能会造成词语误用,甚至可能产生歧义,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反之,如果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的特定含义,会为表达提供更为丰富的可选择词汇,成为我们英语表达中的重要工具,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2]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有效手段

欧美英语文化有其独特的特点、特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文化教学中要根据英语文化的具体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文化教学的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立足教材,深挖教材,延伸教材

高校英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英语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经过英语专家在无数篇英语文章中精挑细选的。一般来说,教材中文章的选词、用词都非常的准确,句子表达符合英语表达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而且,教材文章中的很多词汇的运用也设计到这些词语的文化背景。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按照立足教材,深挖教材的原则,发现教材中某些词汇的特定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组织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特定用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将教材中词汇的特定用法加以延伸,了解其背后的特定文化,将其延伸到英语文化的发展历史中。

(二)关注时事动向,探究文化背景

由于中西方国家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风俗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中西方国家媒体对于时事的关注视角也是不同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典型的英语国家新近发生的时事和媒体对时事的报道,比较西方国家和我国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的差别而导致的关注角度和价值理念间的不同,再组织学生互助探究,发现特定文化背景的不同之处,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别的认知。③通过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比,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也能让学生主动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学会自主研究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方法,增强学习西方文化的兴趣和信心。

(三)创建英语文化角,鼓励学生主动研究西方文化

很多高校都为英语学习爱好者设置了英语角,通过英语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英语综合素质,特别是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英语文化的学习上,我们也可以成立英语文化角。英语文化角要求以交流英语文化为主要内容,给大家提供一个英语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小天地。这个这属于英语文化爱好者的空间中,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在英语文化学习中的心得体会,求解自己学习中遇到的文化困惑;也可以每周定一期文化主题,按照文化沙龙的形式,大家围绕着特定的主体,进行交流和学习;还可以邀请外教,到我们的英语文化角参加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可以有效的促进英语文化的学习,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积累,为学生的英语文化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四)阅读英语名著,体验英语文化的博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英语文学积累了丰富的佳作,很多在世界文化中都享有盛名。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英语小说的阅读,英语文化的学习,更需要英语名著的帮助。要鼓励学生课下自主阅读英语原著小说,特别是对世界名著的精读。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发现小说定词汇的特定用法,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对于小说中不理解的词汇或用法,教师可以每个月组织一到两次小说阅读答疑课,采用教师答疑或学生自主讨论的方式,解答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不解和困惑。

总之,文化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和拔高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掌握英语这门世界性的语言,需要我们将英语文化的学习渗透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西方文化,积极创造英语文化学习和交流的条件,为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英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8(15)

[2]刘玉娟.高校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2)

[3]上官琳晶.浅谈高校英语课堂的问题艺术[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04)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4

本文将研究文化,文化意识和文化渗透的相关概念,讨论高中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城关中学高二115名同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小测验结果来了解目前城关中学英美国家文化教学的现状,从而进一步讨论在高中英语文化中所教所学的内容,即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肢体语言,禁忌和委婉语及价值观。最后,本文将重点探索如何在阅读,写作,语法,和口语等不同的课型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实践文化因素教学这一活动,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行之有效地进行文化教学和学习。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因素;建议

1引言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反映某一文化的民族特点和社会性,语言也是文化的基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间传播。可以说,语言反应文化,文化解释语言。

此外,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了解到西方文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指导,学生或许会对西方文化产生误解。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以使学生能够区分英语国家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是英语教学的必要环节。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语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能够给与学生体验在实际中应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更好得使用这门语言。

传统英语教学过度重视单词和语法,高中的英语教学就是一种固化模式,即单词-短语-句型,而很少去考虑文化因素教学。重语法而轻文化的教学模式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的误解甚至是冲突。新高中英语课标中明确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学好英语,不仅要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英语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以及汉英文化在礼仪习俗、家庭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目前对于文化因素和文化意识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注重不同的活动而非英语课型。众所周知,高中英语教学以阅读,语法,写作和口语课等形式进行,所以研究如何在不同课型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是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有效方法。

这篇论文对于蓝田县城关中学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学校对于西方文化因素教学的现状,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结论,总结出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主要方面,给出在不同课型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建议。

2文献综述2.1文化文化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语言、生活方式、历史地理、教育制度和艺术等方面,因此对于文化的定义也是林林总总。

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是以动词出现的,《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是与武力相对应的“文治教化”,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相去甚远。西方国家对于“文化”的论述要晚于中国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中西方国家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从各自研究的专业领域对文化做出了定义,这些概念相互补充。总结各方言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它们或历代相沿,或不断变化,或兴或废,或长或短,或以各种典章制度文本形式出现,或以一种“潜规则”的形式默存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所谓器物文化,则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2.2 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指生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对本区域、本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法律法规、文学艺术、体育娱乐、价值取向等对方位、多角度和多个层次的理解和接收后,在每个人身上所产生的综合意识。这种意识反过来又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及人生观的形成。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概念的内省性或反思性,也就是说,洞察和感受他国文化的运作方式或文化系统对于个人从文化上认识自我和自我身份具有重要意义。

3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3.1 问卷调查设计a.调查目的

b.城关中学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态度

c.文化教学在城关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现状

d.城关中学的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情况3.2 调查对象随机从城关中学高二年级抽取两个班的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其中包括68名男同学和47名女同学,平均年龄为17岁。3.3 调查工具调查工具包括一份调查问卷和一份关于西方文化的小测试,都由课题负责人根据该课题的研究内容而设计。

调查问卷包括十个问题组成,这是个问题关于两个方面。第一至五题用

来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态度,六至十题用来调查英语文化因素在本校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小测试的15个问题是关于西方文化知识的。第一至三题用以了解学生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四至六题是测试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和习语的掌握情况,七至九题来测试学生对于西方常用肢体语言的了解情况,十至十二题来测试学生对于西方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了解情况,十三至十五题用以了解学生对于西方价值观的了解。3.4 调查过程两名英语老师分别在随机选取的两个班分发调查问卷和测试共计115份,要求学生在25分钟之内完成,过程中不允许讨论或者查阅资料。25分钟后收集问卷和测试109份,其他的6份因为未完成或未根据要求完成而不计入结果统计。有效率94.78℅。3.5效度和信度a.效度

设计问卷调查前,课题负责人阅读大量有关如何设计出好的调查问卷的书籍及其他关于高中文化教学的论文。设计过程中,负责人仔细检查是否每个问题能达到这次调查的目的,确保每个问题表述清楚,与目标相关。为了确保学生理解“西方文化”“文化意识”等抽象概念,负责人在这些概念后加入具体的例子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对于小测试中的15个问题,负责人在从报纸,杂志,书本,网络中阅读了大量关于西方文化的问题后选出了15个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符合城关中学高二同学的认知现状。高二同学在初中学习过圣诞假的信息,在必修五中学习了英国的相关知识,在必修四中学习了西方肢体语言。这些措施保证了问卷的效度。

b.信度

参与调查的115名同学是随机从城关中学的10个普通班随机抽取,回答问题前,给学生发出细节性的指令,并且严格控制时间。学生不允许查阅资料或者讨论,匿名完成后上交。这些措施保证了问卷的信度。3.6 调查结果及分析表格略3.6.1 城关中学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一至五题反映了学生对于英语及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对于这所位于县城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鲜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以被理想的大学录取。鉴于此,他们对英语的态度不够明确,一小部分同学极度喜欢英语或者厌倦英语,大多数学生并不关注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只是期待获得高分数。对于这么语言没有足够的理解,那么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也是模糊的。令人惊讶的是多达百分之七十二的学生由不在乎或者不关心他们是否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尽管如此,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认为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他们看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因素教学是合理的要求,但是结果还有待观察。此外,对位问题四,百分之四十四的同学认为文化教学有利于掌握英语语言,五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对已一些试题有用,似乎他们学习西方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他们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数。面对西方文化的浪潮,百分之五十九的学生他们是否能分清其精华与糟粕。3.6.2 文化教学在城关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现状从问题六的结果可知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教学的情况。很少有老师高频率地开展文化教学,几乎不进行文化教学和经常进行文化教学的教师比例相当,令人担忧的是百分之五十七的老师偶尔进行文化因素教学,这和要求相差甚远。问题七至十展示了学生喜欢学习西方文化的方式。首先,一些学生想要学习肢体语言,因为它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繁。学生对于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委婉语和禁忌语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兴趣。其次,学生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最好的阵地是阅读课,因为阅读课中含有大量关于西方文化的文章,紧随其后的是口语课,语法课和写作课。学生认为听力课是最难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课型。最后,学生更喜欢用传统的直接介绍法来教学。错误分析和对比法也受到欢迎,这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在学习中处于被动位置。在所提供的十个活动中,角色扮演和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极为受欢迎,收发电子邮件是选择人数最少的,因为学生很少使用它。3.6.3城关中学的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情况表格略

这份小测试共有15个小题,每题4分。每个方面(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肢体语言,委婉语与禁忌语,价值观)各有三个小题。从上表可知,最高分56分,最低分只有4分,平均分也只有28分。显而易见,结果差强人意,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了解甚少。学习英语至少四年之后,如此的结果确实令人吃惊,而且,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也影响了他们对于英语语言及阅读的理解。

分析学生们的错误选项,可知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首先,学生只学习出现在课本中的西方文化知识,并不关注相关的知识。例如,必修五第二单元的话题是英国,学生可从课本中得知英国最大的部分是英格兰,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此题都做对了,但是第三题却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因为课本上并没有相关知识。事实上,关于美国和英语的文化知识经常被用来作比较,但是学生没有广泛的阅读习惯,所以文化知识欠缺。其次,有没没有充分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风俗也适用于西方国家。例如,在第五题中,“a lucky dog”意思是幸运的人,在中国狗是一个贬义得到意向,但是早西方国家狗代表着忠诚。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别,学生也易于犯错。 此外,学生只记每个单元的语言点和语法,忽视了相关的文化知识,这其实是由他们得高分的学习初衷所导致的,所以文化知识被认为于提高成绩无益,此类错误认识导致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4 高中英语教学中五个主要的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现将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个模块每个单元的话题列举如下:

表格略

通过以上表格,我们清楚地了解了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文化因素。在我看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背景知识,词汇和习语,肢体语言,委婉语和禁忌语,及价值观。4.1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包括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和技术及教育等等。例如,必修三第五单元的话题是加拿大,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加拿大地理上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于了解整个国家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在课堂开始的十分钟做一个关于加拿大常识的小测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1. Canada is in _______.

A. Asia B. Europe C. South America D. North America

2. What is the capital of Canada?

A. Toronto B.Vancouver C. Calgary D. Ottawa

3. Which is the largest city of Canada?

A. Toronto B.Vancouver C. Calgary D. Ottawa

4. Which city were the 2010 Winter Olympic Games held in?

A. Toronto B. Vancouver C. Calgar

y D. Ottawa5. What language (s) do Canadians speak?

A. English B. English and German

C. English and French D. English and Spanish

6. Which is the national flag of Canada? (pictures)

7. Which is the national emblem of Canada? (pictures)

8. What is the national animal of Canada?

A. Beaver B. Grizzly bear C. Polar bear D. Penguin

9. What’s the national tree of Canada?

A. Maple tree (枫树) B. Eucalyptus(桉树) C. Oak(橡树) D. Cedar(雪松)

10. What is the Canadian leader called?

A. President B. Prime Minister C. Chairman D. King

通过以比赛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对于加拿大的地理,政治,语言和首都等等有了总体的认识。在此期间,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来展现于加拿大相关的知识。当然,文化教学应该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所以在比赛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组织问题和答案,来完成小短文,可以使用最近新学的短语和句型。以下是可能的版本之一:

Canada lies in North America and it is a multicultural country. It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Ottawa is its capital and Toronto is the largest city of Canada. The 2010 Winter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in Vancouver. Canadians speak English and French. The Canadian leader is called Prime Minister. The national flag of Canada is made up of red and white. Maple tree is the national tree and Beaver is the national animal, which is very lovely.

除过这些,课后还可以进行文化因素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例如加拿大的历史,加拿大的政治,加拿大的先进科技或者教育体系,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以各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寻找相关信息,之后可以以duty report,对话或者作文的形式分享给其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增强了自身能力,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情况下使用所学知识,这也不失为提高英语的一种好办法。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对中国文化和加拿大文化进行比较,尤其是教育体系的对比。

除过以上的例子,教师还可利用大量的机会教给学生背景知识,例如关于圣诞节和感恩节的知识,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一些著名人物如莎士比亚,Jane Goodall。当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他们就会对于某个文化有了具体的认识,这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也是日常交流的话题。4.2 词汇和习语4.2.1 词汇

语言反应文化,也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多余语言做明显的影响体现在词汇上。词汇有显性和隐性含义,仅仅了解单词的定义只是冰山一角,词汇还有文化含义。其文化含义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当提及同一个词时,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会联想到不同的意思,甚至会出现误会。所以,高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一些词汇的隐性含义,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和文化差异。

4.2.1.1关于颜色的词汇

除过描述事物,关于颜色的词汇在特定情境中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颜色类词汇的文化含义也应该是文化教学的一部分。例如:

Mr. Smith, a very white man, but a very yellow one. He was very red with anger when he found himself cheated by his close friend, but he said nothing. Last Friday, a black letter day, he had a car accident.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and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这篇文章中反复出现关于颜色的单词,但是几乎都不是原意。例如,在中国文化里,黄色代表着,肮脏然而在英语里黄色代表着勇敢。蓝色,在英语里是情绪低落,不快乐的意思,a blue Monday意思是糟糕而不幸的一天。白色,绿色和紫色也都除过基本的意思外还有它们的文化含义。

4.2.1.2 关于动物的词汇

关于动物的词汇含有与之相关的品质的意思,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种动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动物的文化知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狗”的形象。在汉语里,它是贬义词,“狗腿子”“狗仗人势”“走狗”都用来描述不好的人,然而在英语里,狗有着极其相反的含义,它被视作人类忠实的朋友,是褒义词。A lucky dog 意思幸运的人,a big dog意思是重要的人。同样,龙,猫等动物类单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4.2.2习语

习语来自于社会生活,他们往往与典故,历史事件或者著名人物有关,所以仅仅看表面意思会让学生感到迷惑。例如,“to rain cats and dogs” 意思是大雨倾盆,但是初学者很难理解大雨和猫狗有什么关系。其实,根据神话故事,猫对于天气有着很大的影响,每次猫上蹿下跳时水手们会说“The cat has a gale of wind in her tail”,猫可以帮助水手们预测风暴所以被当成大雨的象征。此外,一位叫Odin的神仙掌管着智慧,诗歌,战争和农业,他身后带只狗就是大风的象征,所以当dogs伴着cats时就是大雨倾盆。

还有一个例子,“bring home the beacon”意思是赚钱养家糊口,这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农村的交易市场中,人们比赛抓住一只涂着油的猪,胜者的奖励就是那只猪。“beacon”象征着食物,在古代深受罗马和希腊人的喜爱,所以“bring home the beacon”就是通过带回食物来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故事就不能理解这个短语。4.3 肢体语言我们不仅通过说话去交流,还可以通过姿态和身体动作来交流。普遍使用的肢体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交流中起着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中传达相同的意思,学生需要

学会在英语国家广泛使用的肢体语言,尤其是与我们不同的。西方人在与人交流时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太靠近别人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朋友,熟人和亲戚之间的距离是45至80厘米,同事或者商业伙伴及社交活动中的人经常保持1.3-2米的距离。我们要记住,在西方国家,一定不要距离别人太近,这会使人不舒服。然而中国人认为靠近别人是友好和亲密的表现,在公众场合也没有保持足够距离的意识,所以人们并不在意在公交车里或者火车里人挨着人的情况。

除过姿态和身体动作,眼睛也是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之一。语言可以欺骗别人或者传达错误信息,但是眼睛会无意中透漏出人内心的想法。眼睛直视对方表明你对对方的话感兴趣,他们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说话者会愉快地进行对话。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对话中直视对方的眼睛和脸是礼貌的,不能直视则被表现了你的恐惧,内疚或者漠不关心,对方就没有继续对话的欲望了。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持续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也会使别人不舒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每个文化中都有大量的肢体语言,比如耸肩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动作,意思是我不知道或者我不在乎,还有皱眉,竖起大拇指等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学生交流更容易一些。4.4 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交流中,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出,因为这些话被认为是危险的,尴尬的或者会带来不幸和灾难,所以有些词汇会被一些人或者场合严格限制,这就是禁忌语。由于有了禁忌,委婉语就出现了。为了不冒犯别人或者对话不愉快,人们会使用迂回的,或者并不那么准确的词汇或者短语来代替禁忌语。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禁忌,所以高中学生应学会主要英语国家的禁忌语和委婉语以免造成尴尬或者不快。

例如,在西方国家,13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建筑物没有13层的编号,房屋也没有这个编号,人们就餐时也避免13个人一起。对于这一点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最常见的就是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一起吃晚饭,但是他的第13个门徒出卖了他,使得那顿饭成为耶稣的最后的晚餐。从那时起,人们认为13会带来不幸和苦难所以会避免提起这个数字。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如果一个人看不见,说别人瞎的是不礼貌的,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表达,比如说视力困难或者不容易看清楚。4.5 价值观价值观是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产物,与和种族主义,从各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语言学生能理解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所说的和所做的,但是了解那个文化的价值观就能知道为什么他那么说或者那样做。在文化因素的教学中,必须进行主要英语国家的价值观以使学生精确而深刻地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西方国家高度重视个人主义和独立主义,所以他们尊重别人的个性和独立,较少关注别人的隐私。

4.5.1 个人主义

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最明显也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对于西方国家对于个人主义的重视。个人主义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其他任何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的外在因素。同时,个人主义又是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甚至成了对某种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一种态度和倾向。美国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这种植根于早期殖民时期及在开拓边疆时期得到发扬光大的自立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精神,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共同构成美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但代表美国文化模式基本特征的个人主义却是直接、真实地涵盖了美国思想。个人主义成了美国人的最高理想及社会理想和世界观。对美国人来说,个人主义等于其生命攸关的身份认同。美国的个人主义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

4.5.2 独立性

独立是中国学生急需的一种能力,也是文化因素教学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自己的生活,也很少独立做决定。

独立性体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西方国家的父母重视有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独立做决定的自由与机会,这对于孩子的兴趣和自信有很大的影响,父母也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经理痛苦,独立解决问题并且承担自己犯错造成的后果。西方孩子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职业的自由,他们的选择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而不是养家糊口或者实现家人的理想。中国学生或许很难理解西方国家的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会获得相应的报酬,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父母承担家务。

4.5.3 隐私

中国人往往难以理解西方人对于隐私的极度重视。正如格言所说,“Every home is a castle”在美国房间,院子甚至办公室都是私人空间,不允许随意经过或者进入。中国几千年都是大家庭生活,生活距离相当近,但是西方大多是核心家庭,他们与邻居鲜有来往。中国人与别人交流时喜欢询问隐私问题表明关心与友好,但是西方国家鲜有提及年龄,工作,婚姻,健康等待。

文化因素的几个主要方面是非常实际而有用的,因为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学习一(文秘站:)些文化知识会让理解和交流更为顺利。

5 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四条建议高中英语课堂进行英语国家文化因素的教学是一个复杂但其实容易操作的过程,这一教学可以有意进行也可以是无意渗透。高中英语常见的几种课型中,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和口语课都是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好场所。接下来的部分,我将分别给出不同课型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建议。5.1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首先,阅读是学生使用英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且在英语考试中所占分值最高,所以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课型,每单元学生都要上精读课和泛读课;其次,每单元都有两篇阅读文章因此可以传达许多文化信息。英语文章中丰富的材料和跨文化因素为学生的跨文化教育提供了便利。这样的阅读材料包含了英语国家的大量文化信息,如传统风俗,宗教文化等等。

5.1.1 教师的教法:直接介绍法

直接介绍法指教师直接把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西方文化介绍给学生以使学生快速而直接获取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来收集信息,选择合适的文化因素在课堂上予以展示。这些信息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宗教,风俗,节日及生活方式等。

5.1.2 阅读课中的活动

除过教师自己的努力,学生和老师可以互相合作学习英语国家文化,以下是一些建议活动。

5.1.2.1 观看图片和电影

图片和影片通过形象地介绍西方文化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给学生展示与话题相关的图片和影片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西方文化的方法。图片帮助学生获得具体而快速地理解要学习的内容,而且通过视觉冲击学生更易于记住所展示的内容。电影通过语言,画面,表情和位置等给学生传达西方文化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学生可以有意识甚至无意识地观察,倾听和学习。但是观看完电影前,学生应该被要求查找与电影相关的信息,观看时要注意发现其中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相异部分,而不仅仅为了娱乐,观看后要对电影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老师同学们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拓宽视野,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自己的观点对电影作出评价。

5.1.2.2 阅读文学作品

广泛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使学生能接触到某一文化,或许一开始阅读著名作者的原著对于学生开说有些困难,但是可以给学生提供较为简单的阅读版本,比如书虫系列,慢慢地学生就会对不同的文化产生兴趣,思考应去发扬什么摒弃什么。此外,课堂快结束时,老师可以给学生阅读一小段原著并予以解释,让学生逐步接触英语原著,然后学生讨论他们学到了什么。

5.1.2.3 班级文化日

选定每周的某一天作为班级文化日,学生来分享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和结果。周末老师根据课本内容布置一个相关的话题,比如英国的天气,加拿大

的小学教育,美国的快餐,然后学生周末在网络,书本或者与朋友交流手机一些有趣且有用的信息,或者做一些食物,手工作品带到班里和同学们分享。5.2 写作课中的文化教学 写作另大部分学生头痛,传统的写作课注重句型,习语的选择和文章的逻辑,但是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的区别,而这样的区别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的。5.2.1 教师的教法:对比法

中西方在语言和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写作课上学生会遇到语言与文化的冲突,因此老师需要通过对比来使学生认识到双方在表达观点上的不同,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学习了文化知识。例如,对于句子的语法结构,汉语强调意合,即句子由内部意义而连接语法和逻辑意义隐藏于词语之后,但是英语注重形和,即句子的中心就是主语加动词,其他句子成分附加其上。句式上的差别其实表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对比并不仅仅是发现不同,更是找出相似点,其实在汉语和英语中修辞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含有很多比喻。通过了解修辞上的相似点,学生不仅学会了文化知识而且写作业更为生动。

5.2.2写作课中的活动

5.2.2.1找出不同

给学生一个特点的话题,比如早餐,然后学生找出中西方在这件事的差异,老师可以为学生列出对比的方面,比如吃早餐的时间,早餐的重要性,早餐吃什么等,学生也可自己添加。然后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去收集信息,然后将信息分类成不同的方面。写作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表示对比的短语和句型,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及收集到的信息组织文章。

5.2.2.2发送电子邮件

用英语写作是与别人交流,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良好方法之一。学习如何写电子邮件能够帮助学生表达自己,增强与他人的联系。老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申请邮箱及英语电子邮件的格式,然后学生可以互发邮件。5.3 语法课中的文化教学 语法课是中学英语教学中最有争议的课型,因为有人认为语言学习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习得,而不是学习规则。但是对于这些鲜有英语环境的中学生来说,面对高考的压力,语法课依然是有必要的。然而,学习语法并不意味着记住语法规则,而是把语法和文化相结合然后应用到实践中。

5.3.1 教师的教法:错误分析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学习英语语法难免犯错,通过分析错误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困难,以指导以后的教学。比如,“桌子上有一本语法书”“我有一本语法书”,两个句子都含有“有”,但是表示不同的意思,前者表示存在,后者表示拥有。学生很有可能犯错,因此老师需要分析不同的状况来帮助学生改正。

5.3.2 语法课中的活动

5.3.2.1 找标识牌

假如你要设计一些标志牌,倡导保护环境,反对吸烟,降价出售等,你都会写什么?要求学生根据作用设计出不同的标志牌,然后带领学生去剧院,公园,商店等地方找出英语标志牌,与自己设计的作比较。

5.3.2.2 了解英语国家名人事迹

英语国家有众多名人,曼德拉,雪莱,莎士比亚,奥巴马等。在教学生时态时,可以给学生一些人物介绍,让他们选择哪些材料应该用哪种时态,于此同时,学生也可找出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并列出那些名人的优秀品质供自己学习。5.4 口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高中英语教师最容易忽视的课型就是口语课,但是口语课对于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很大帮助,也有益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说英语是一回事,说得体而合适的英语是另一回事,所以老师要在口语课中频繁地渗透文化意识。

5.4.1 教师的教法:交际教学法

学生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已经输入了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但是当他们输出时,由于较少接触英语环境和理解不够而总是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交际教学法重视语言的交际用途而非语言规则,因此此方法强调流利而不是准确。

5.4.2 学生在口语课中的活动

口语课中的活动可谓丰富多样,但是大都是服务于英语口语,而不是英语文化。这里是一些能同时练习学生口语并学习文化知识的好方法。

5.4.2.1 肢体语言

肢体预言师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学生一些肢体语言及其含义,然后要求学生找出与中国肢体语言的不同,学生也可自己创造情境模仿使用该肢体语言。

5.4.2.2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在真实环境中应用语言。在这项活动之前,老师需要静心设计和组织,学生要了解他们扮演的角色和活动目的。

5.4.2.3 用英语交谈

学生经常用母语交流,可以尝试转换成英语。给学生一个既定话题然后让他们畅所欲言,也可鼓励他们在网络上和英语本土的人聊天。

5.4.2.4 新闻报道

学生自己查字典,或在网络上寻求帮助来自己消化一短篇新闻报道,然后在口语课上作为记者将这则消息报告给同学们,但是注意要提前将过于难的单词转换成简单易懂的单词。

6 结论随着世界快速发展,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交流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所以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用。再者,新课标对于高中英语提出了新要求,英语教学继续改革,不仅注重语言本身,还应注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高中阶段

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正如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所论述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存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它也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第三,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①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是要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主要目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意识”作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目标内容之一,并在目标描述标准中详细描述了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那么,什么是文化意识呢?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②那么,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文化意识呢?教师应注重跨文化研究,以便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能恰到好处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材料,给学生营造一个利于语言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实施文化意识的导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让学生掌握与词汇有关的文化内容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支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③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能反映该语言群体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会大量地涌现,而一些旧词又会被淘汰。词汇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

词汇的理解涉及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中的许多词汇与中国的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该适当地给学生文化信息的输入。例如:“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表示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如“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as proud as a peacock(骄傲的人)”等。再如,英语中的green指“嫉妒”一义,通常用green-eyed,而中国人则用“红眼”或“眼红”来表达这一意义。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认为是一种图腾,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而西方国家的dragon不同于中国传统形象上的龙,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因此在翻译相关“龙”的词语要注意避免引起本族语的歧义,例如:“亚洲四小龙”我们应该译成“Four Asian Tigers”。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习语、典故等,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如:Achilles’ Heels(阿基里斯的脚后跟—表示某人唯一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指一切灾难之源)等。同时,还需广泛学习谚语。谚语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比如: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All rivers run into sea(海纳百川);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等。学习谚语,不但有助于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从中受到教益和启示,而且精炼的语言对学习者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与阅读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一些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所选的阅读教材大多会涉及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的课文选自英美原著,带有浓厚的英美文化色彩。有些阅读文章的主题范畴生疏,文化跨度较大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仅仅就语言本身进行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课文中涉及到关于历史背景、地理知识的文章,例如:在高一阅读教材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这个单元中,涉及到了澳大利亚这一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材料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做稍微详细的补充说明。在增加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宗教问题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一

[1] [2] 

个难点,也是个重点。在教学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所信仰的宗教及其宗教文化,否则学生在阅读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④例如:在阅读课文中出现的“He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在缺乏宗教文化知识的情况下,这句常使一些学生感到困惑,为什么他不吃鱼经常玩游戏就可靠呢?实际上,“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基督教为了表示对政府的真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此短语表示忠诚,而“to pl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同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为人忠诚,而值得信赖”。西方有许多国家都信奉基督教,因此《圣经》的许多典故都会被应用到文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介绍诸如典故的来源以及暗含意思,以帮助学生理解。如:Judas kiss(犹大之吻),Garden of Eden(伊甸园),Covenant with Noah(不可背弃的盟约)等。

文学方面,比如在英诗西风颂中,著名诗人雪莱用优美而蓬勃的想象描写出了西风的形象,赞美了西风。而谈到西风时,我们不禁会联想到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却不是那温暖的、令万物复苏的春风。因此,学生会对原诗的理解产生一定影响。

三、要让学生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应运于跨文化交际中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⑤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学生缺乏文化意识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应尽可能地让中学生多的用外语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将文化意识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在汉语中日常交际说:“老师好!”“老师早!”在这里“老师”不仅是称呼语,还是尊称。但是,在英语中teacher却绝不可以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在英语国家,中小学里一般是在姓前冠以Mr,Mrs或Miss,称呼教师。⑥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lunch)”或者“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之类的话。这并非是问句,只是寒暄语而已。而英语国家见面打招呼是会说“hello”,“How are you”,“What good weather”之类。要让学生明白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时禁忌的一些话题有:对方收入、年龄、宗教信仰和婚姻状况等。

另外,由于汉英文化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汉语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讲究克己谦和;而英美国家的人则不同,他们很乐意接受对方的赞许。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在交际中产生误会。如:

Foreigner: Your watch is so nice!

Chinese student: No, it’s just so-so.

Foreigner:…(at a loss)

由此可见,在语言交际中,学生懂得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其差异,不仅会造成交际双方尴尬、无法正常交谈下去,而且会使双方产生成误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总结一些交际中的语言和方法,并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进行外语交流。

结语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高中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很多方法,诸如:异同比较法、角色扮演法、文学赏析法、大众媒介法和情景渗透法等。当然,在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好一些文化教学原则。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既学习语言知识,又学习社会文化知识;即培养语言能力,又培养社会文化能力;既要注重国外文化意识的培养,也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6

论文摘要: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信息时遇到障碍,使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实现。文章在回顾文化教学的基础上,论述在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汉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在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承载并象征着文化现实,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既然语言和与其相关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教授一种语言就不可避免地会教授其相关文化,因为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都不可能在文化真空中发生。我国的外语教育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受到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过分地强调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意义。学习者死记硬背、模仿学习、机械训练、句型练习,结果导致许多人语言交际能力差。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最新的外语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也传人中国。交际教学法把意义作为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而意义的表达受某种文化规范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这种教学法将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了。但是阅读了许多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文章以后不难发现,我国许多教育家、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在充分肯定了了解目的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时,却忽略了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这一基本理论,忽视本国文化的教育和输出。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不到位,无法用正确的英语表达,导致交际失败或低效。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现状

文化教育作为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方面得到了语言理论工作者和广大外语教师的普遍认同。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选用的英语教材和课堂上大量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并且开设了以英美文化为背景和核心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这对外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人们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单向地导人目的语文化,片面地理解和吸收目的语文化,而很少涉及母语文化,使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轻视和冲击。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从丛外语发现有许多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 /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习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现在的学生谈到西方的“圣诞节”或“情人节”滔滔不绝,而提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却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双向跨文化交流。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英语教学的方法和实效。

三、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汉文化和新疆本土文化的兼容并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新疆高校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基本前提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即培养学生成功地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跨文化交际是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交际,而完全失去自我文化的交际就变成了单向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决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则更为重要。在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进程中,精通英语的少数民族人才将起到重要的“排头兵”和“领头羊”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设英语课,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以英语为工具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知识型劳动者,进而促进整个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总是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外面精彩的世界。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我们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段时期的交流主要是单向的外国文化导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世界各个国家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兴趣,必然扩展到对文化的兴趣,必然要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问题提出迫切要求。在这个大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目的语文化的单向导人,也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这种跨文化交际既有可能因为彼此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而出现交际失误,也有可能因为不会使用外语进行本土文化表述而导致交际中断。如果牺牲中国文化而促进了西方文化,仍然会造成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对于国际交流的负面影响比以往因缺乏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还要严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在对目的语文化的侧重的同时还应加强母语文化教学,尤其是加强母语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帮助学生作相应的中西文化对比,使他们对中西文化的本质和表象上的差异和共同点获得比较探刻的了解,这是成功交际的前提。在具体的交际中,还必须懂得合理运用目的语文化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言行,需要恰当得体地向对方解释和介绍母语文化的内涵。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的交际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更好地习得英语语言及其文化的有效途径

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就谈不上学好外语。我国翻译界的老前辈的治学经历已经最好地证明了这一事实。他们把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与个人人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他们杰出的外语水平和外语交际能力。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培养出高层次外语人才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研究者过多地关注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却往往忽略了母语文化还可以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中发挥正迁移的作用。我们要做的是有效地排除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充分发挥它的正迁移作用,利用母语与母语文化知识来促进英语学习中有共性的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学习者要注意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一方面文化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我们进行语言与文化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通过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作为通向理解其他文化的桥梁,有助于我们对目的语文化的掌握。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收人一些体现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语言项目,促进学生更有效地进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的学习。

(三)弘扬中国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必要手段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的过程,交际双方都应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异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进人我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明显要大于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文化空间正在被慢慢地渗透,它也正在改变着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这远比一场实际的战争要可怕。在跨文化交际中过分强调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形成了一种轻视乃至忽略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面对英语文化的冲击,在外语教学中如何保持和发扬光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新疆本土文化,应该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要使外语教学变得有效且符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就需注重培养和强化文化的平等交流意识即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避免外语教学成为英美社会文化统治的工具,或者染上民族优越的特征。季羡林先生提出,“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这既有政治意义,也有学术意义”。这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能显示出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在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在西方文化、汉文化以及新疆本土文化之间的对比学习,实现学生对多元文化更广、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在文化教学时还要认识到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要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过分强调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形成一种轻视乃至忽略汉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防止盲目崇洋和完全西化,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既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使者,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沟通交往的桥梁。

(四)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必要手段

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加深少数民族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让他们理解祖国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兄弟姐妹在长期的历史交融中共同缔造的;要警惕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破坏,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四、外语教学中融合母语文化的主要方法

(一)融合法

将语言材料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学生的英语教材中很多课文的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东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内容。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时如果遇到介绍西方国家的某种文化现象时要举一反三地从自己的母语文化的角度加以比较和对比,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比较法

这一方法是跨文化语言交际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文化敏感性。教师在语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异同之处,这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实践法

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包括看英文录像和电影、幻灯片,观察英美人的日常生活交际习惯,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做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民情、文化概况并与中国相比较。让学生了解导致这些异同出现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它们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做到对本民族文化既不夜郎自大,也不轻易自卑,对目的语文化也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为合格的中西方文化传递的使者。

(四)文化讲座或文化讨论

文化讲座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主题分类和归纳来介绍、分析和解释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和特征。在文化讨论中教师是组织者,他们的作用是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对某个文化专题进行有步骤的、面对面的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个专题的理解。文化讲座或文化讨论能否在文化教学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如果一个班的学生普遍比较活跃,教师可以多选择文化讨论的形式;如果学生过于拘谨,不善言谈,教师可以采用文化讲座的形式,但是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五、结论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文化 渗透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在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国家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掌握关于世界的最新信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起着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对于各类学校中英语教学也日益重视。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只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的教育,而忽略了语言背后所承载和表达的文化。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体现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具体体现,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着某种文化,都有其深刻的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如果缺少了文化的渗透,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模仿,就无法正确理解和应用它。为了高职高专能培养出专业实用的人才,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有所好转,我们必须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1.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首先,高职高专类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较差。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选择那些着力于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的学校,而旨在于培养某项专业技能的高职高专类学校越来越不受重视,因此这类学校的学生入学时,综合成绩较差,专业成绩也不突出,这就使得此类学校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难,而英语作为一门较难的主修和必修课,更是难上加难!

其次,学生的汉语基础较差。在我国,因为高校的种类和数量一直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许多学生为了能跻身于较好的大学,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学习课本知识,很少有时间去阅读,而我们的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光凭几本语文书是无论如何不够的。所有的语言都有相通之处,要想学好英语,却没有很好的母语基础,试问如何能做到?

再次,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语言是文化的传达,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语言的表达至关重要。由于学生的文化知识较差,学习兴趣不足,使得他们对母语文化尚且知之甚少,对英语文化更是不甚了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学变得异常艰难!

2.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只把英语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技能训练。

在我国,英语只是学校里的一门课程而已,学生将其看作是一种简单的职业技能训练,认为学好英语就是做到能看懂,能做题,能获得高分。于此相对,学习英语的任务就是简单地背单词,学语法,做题而已。这样的英语学习使得很多的学习者失去了兴趣。

3.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没有考试压力,教学比较随意,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去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或者教学是否有效,只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已。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我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不得不把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二、文化渗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约定俗成的用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文化的不同,从而学得更准确更灵活。英语国家和中国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而是单纯地学习语言,双方的理解就会出现误差甚至错误。比如:汉语中我们形容人的力气大通常会用牛来比喻,“力大如牛”因为在人类几千年的生产过程中,牛是所以家畜中力气最大的。但是同样的情况在英语中却用马来比喻,"as strong as a horse"这是因为在西方国家,牛并不用来耕作,马才是其中力气最大的。把这种知识点放在文化的背景中教给学生,他们才会记得更清楚,用得更准确。

2.文化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最好的桥梁。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国情。比如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中,有一个节目是著名喜剧大师憨豆先生的精彩表演,这个节目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一致赞扬。单纯看他的表演,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有当我们懂得了英国人对于幽默的理解和诠释时,才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憨豆表演中的实质和内涵,才能更深地去理解他的韵味。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国情和政治决策有所了解。例如:当年英国人乘坐五月花号到达北美大陆,占领了印第安人的领地,建立了国家。然而英国人却可以很自信的说这是他们的土地,这与他们的日常习惯和观念是分不开的。所以说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

3.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通过对社交礼仪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握手、进餐、如何、造访等,而这些礼仪的中西差别相当大,一旦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很大的误会甚至是不良影响。以握手为例,握手时要用右手而不是左手,因为古代打仗时,大部分士兵都右手拿剑,双方见面时握右手就表示手中没有兵器,以此来表示友好。又如,在西方的餐桌上,方巾不能围在脖子上,只能放在腿上,以防汤汁粘在衣服上。若把方巾围在脖子上是会遭人笑话的。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再去和西方人交往的话,是不是会很自信呢?而带着这种兴趣去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4.文化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去应用,用它去与人交流和沟通,而不只是当成课程去学习。在中国,一个山西人和一个上海人互相听不懂对方的方言,但他们可以用普通话去交流,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相同,所以交流就不存在任何障碍。但如果我们只学了英语语言却不了解她的文化背景的话,我们就不能毫无障碍的进行交流。比如,我们会用Fine,thanks. 来回答外国人的问话How are you?但是会不会回答How are you going? 呢?这就是文化的意义所在了。

高中英语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英语阅读,文化背景,教学对策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因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对英语阅读教学造成的影响。

1.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纵观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难看出传统的见树不见林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英语课堂。其具体表现为,教师过于关注文章的词语解释,热衷于讲授文章中的各类语法结构,完全不理会篇章中的文化内涵。实际上,英语阅读文章体裁各种各样,内容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没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知识,很难对所读材料有真正全面的理解。正如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1]另外,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单靠词汇、语法、句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了解语言形式之外的更丰富的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知识、文化敏感性,是英语阅读教学由“死”到“活”的桥梁。

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因而可能导致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必然会导致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在打牢语言基础的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多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增强自身文化修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深化其对整个西方文化的理解,为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2.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给英语阅读教学造成了障碍。

(1)学生缺乏对不同文化因素差异的了解。英语中有不少词汇有其自身的附加义。如sick和ill都有“病了”的意思,但用作定语时意义完全不同。She is a sick woman指她是个多病的女人;She is a ill woman指她是个坏女人。

(2)把中国人的思维方法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学生往往用本民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同起来。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

(3)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职生很少在课堂之外使用英语,英语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再加上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盲目地做笔记,做课后阅读题,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所以很难打开文化这个窗口,让他们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别国的文化。

二、文化背景知识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家萨丕尔把语言定义为一种纯粹的人力和非本能的方法,沟通思想,情感和愿望的方式自愿产生的符号(Sapir,1921:195),着重语言的文化属性,强调思想、感情、愿望的传递。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是构成语言内容的核心属性。英国文化人类学家Tylor早在1871年就文化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Eward Tylor,1871)。从研究结果看,这个定义出现时间最早,内涵比较全面,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2]。一方面,语言对文化有影响、有制约;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也有影响、有制约,彼此之间不能相互脱离而独立存在,因此,语言习得自然离不开文化。文化知识是语言习得内容中除语音、语法、词汇和结构等之外的又一重要知识,在语言知识、技能及运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纵观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和结果不多,可以说,这一研究领域几乎仍然是空白。高中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在教学要求和实施方法上与其它阶段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提高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质量,值得分析和探讨,而且一直是我国专家学者较为关心的一个研究领域。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比传统更细化和详实,在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上也注重内容的选择和方法的应用,高中英语阅读课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一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培养起到重要的奠基和提高作用。在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接触大量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同时还大量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从跨文化意识培养任务看,高一阶段的英语教学帮助学生粗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及中英文化的异同;高二、高三阶段的英语教学,就应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上升为初步具备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此,2003年教育部修订的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6(实验稿第一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应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育部,2003)。

综上所述,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既关系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也关系到学生今后跨文化的交流质量。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青睐。

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教学对策

课前阅读准备,培养学生探究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引导学生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去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预测课文的梗概,从而为后面的阅读活动打下基础。如在学习“Two Indian Celebration”时,从中国文化着手,启发学生收集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的法定节日的单词,并查阅与中国节日相关的简单易懂的英语短文,以便在教学时,与阅读材料中的有关印度节假日的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并接受异国文化,又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探究文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对文化内涵的感悟。

课堂阅读教学是培养文化意识的主阵地,教师除了严格组织教学,精心传授阅读技巧之外,还要适时、适量地给学生补充与教材文化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学习内容中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其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探真穷理,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认识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巧妙地融入了文化知识。

3.课外阅读延伸,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课余时间举办文化背景知识讲座和活动,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信仰、看法,并与自身文化进行对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为学生定期开设文化背景知识讲座。

(2)文化素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

而积累或积淀首先是一个量的问题。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辅阅读。课外阅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重要作用,如果读物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外英语阅读中发挥应有的主导和示范作用。面对大部分学生有阅读指导需求的事实,在选择读物时,应尽量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样的与文化知识密切相关的文章,如英文的报刊,英语简易读物等,这样更易被学生认同,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日积月累,学生就能逐渐了解和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体会和感悟所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

纵上所述,文化背景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英语教师,特别是以阅读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有关课程教师,应利用各种途径不断扩大学生知识面,尽可能多地使学生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活背景知识的习惯与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已有的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苟红岚.文化知识与阅读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2]王银泉.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兼谈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J].外语界,1995.

[3]马双月.浅析影响大学生英语阅读效率的两大因素[J].开封教育学院院报,2001.

[4]马淑静.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

附注

①陈文智,徐建纲.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56.

上一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文 下一篇: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