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7:21:41

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

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 消费观 经济水平

一、引言

由于受社会以及家庭各方面的过度保护作用,我们高中生在经济消费观念上与自己父母这一辈人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成为相关产业的经济建设助力,另一方面又暗藏了潜多重危机。

二、高中生的特点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前提下,我们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而父母对于我们过度的溺爱造成了相应支出方面过度的宽裕,从而使得我们在日常生活消费中产生严重攀比现象,引发了一系列的盲目消费。

三、高中生的消费观

在理财和消费观念方面,我们高中生有着敢于挑战的一面,也存在相对保守的一面,其时期的主要特点包括:

(一)自主性强

现代的高中生拥有独特的审美视角,消费的自主使他们不再受经济的限制,不再束缚于单调而缺乏个性的生活。

(二)敏感性强

我们对于新鲜事物是非常敏感的,非常容易接近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追求时尚和流行。

(三)挑战性强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执着和叛逆,但是,我们对于中国的传统的消费观还是认同的,而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又相对的存在着对于传统思想的挑战,我们渴望冲破世俗与传统。

四、高中生的消费观对于经济的影响

高中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在金钱观和消费观上对于传统观念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刺激了消费,使得高中生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群体,参与到国家经济总体发展平台上。

(一)高中生的消费观对餐饮、服装产业的影响

根据数据表明,高中生基本上平均每月的零食钱都在300元以上,其月消费水平还是相对较高的[1]。同时通过对学校校园超市平均日收入情况的统计发现,超市的日平均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零食方面的消费是我们高中生日常生活消费中的一大支出。而对于服装消费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平均每月服装方面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零食消费,这些具体的数字充分说明了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对于外在形象的重视,以及对于时尚和品牌的追求。我们这种强烈的自主性、敏感性和挑战性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大的刺激了餐饮业以及服装产业的发展。而对于这种只重物质的消费,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投资,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物质需求。

(二)高中生的消费观对学习产业的影响

学习消费主要包含了书本费、学习用品费和补习班补课费等[2]。每个学期,我们在购买包括文具、参考资料等在内的学习用品上的钱都在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以上,但是在购买的这个过程中,冲动性很大程度上支配了我们的大脑,很多时候在主观上认为参考书买的越多对于自己的学习帮助就越大,不注重实效性,导致了手中多数参考资料的荒废[3]。另一方面,我们正值于青春期的攀比心、虚荣心以及叛逆心又加重了在于文具以及学习工具方面的消费,比如,高品质音响设备,高配置电子记忆词典,高功能电子学习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消费。现在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全面发展,每周给我们报的各种特长和辅导班,这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又是一份较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说,我们在学习方面的消费是一注势不可挡的洪流,一方面能够刺激多种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能让一个家庭窒息。

(三)高中生的消费观对交际产业的影响

交际消费是指一种交互性的礼尚往来方式,是目前我们高中生消费中比较普遍流行的一种交际方式,这种消费主要包括我们同学之间的聚会、请客吃饭、互赠礼物等等。目前调查研究表明,外出请客吃饭是我们交际消费支出的主要方式,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聚会吃饭的频率越频繁,消费的水平也越高。这虽然对于娱乐和餐饮产业说是一种助燃剂,但是给那些条件并不是很富裕的同学造成了很严重的家庭经济负担,也给他们带来了很沉重的思想包袱。

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可促进经济的和谐发展

我们是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新新人类,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应当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和价值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一)杜绝攀比,合理消费

我们高中生要在日常生活的金钱消费中杜绝攀比心理。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不能一味的追求高端和档次,不能造成消费的超额增长。同时家长和学校一定要加强对我们的教育,杜绝攀比心理,建立一个合理的消费观念。

(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量入为出就是指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决定自己的消费水平。适度消费原则就是指在个体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能够进行合理的消费[4]。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爸爸妈妈的经济能力,在爸爸妈妈的经济可承受范围内,保持积极、合理的消费。

(三)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盲目从众是我们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费心理状态,对于我们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但是这种消费往往隐藏了巨大的隐患,是一种相当不科学的消费理念。就好像马雅可夫斯基曾经说过:“流行的不一定好,比如流行感冒”。消费从客观方面来说就像是跟随自己多年的鞋子,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好自己的主见,不要只看重物质消费所带来的乐趣而忽视精神消费所能带来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欧阳杰妮,浅析当代高中生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长沙市部分高中生调查.科技视界,2015(11):p.282-283.

[2]陆玉红,当前城市中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8,华中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3]王妤晋,呼和浩特市高中生消M现状研究.2013,内蒙古师范大学.

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中生是城市居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虽无收入,却是家庭体育消费的中坚力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普通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目前抚顺市普通高中生体育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推动体育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合理化建议,为我市高中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 抚顺市 体育消费 影响因素

体育消费是体育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义的体育消费指一切直接或间接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个人消费。而狭义的体育消费则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它包括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购买运动器材从事体育活动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也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抚顺市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抚顺市第一、二中学、抚顺市第十、十二中学、抚顺市第五、六中学、抚顺市钢厂子弟中学、抚顺市第一、二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和抚顺市女子现代服务学校的540名在籍学生,其中男生276人,女生264人为主要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论文等共计10余篇,并进行参考。

2.访谈法:笔者走访了从事高中体育教育工作的教师,以及部分体育消费场所的有关管理人员,了解高中生体育消费的状况。

3.问卷调查法:问卷经过严格设计,并经指导教师审查后使用。本课题共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13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501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4.数理统计法:本研究在对消费水平进行统计处理时主要采用常规百分比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抚顺市高中生体育消费现状

本文通过对抚顺市高中生在体育消费金额展开调查,体育消费金额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体育消费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540份有效问卷中,每年度的平均体育消费水平为608.56元。详细情况见表1、表2。

表1 2013年体育消费金额、人数及所占比例

体育消费金额 人数 所占比例

1000元以上 58人 11.62%

750元~999元 89人 17.8%

500元~749元 172人 34.24%

250元~499元 158人 31.52%

0元~249元 24人 4.82%

表2 2012年体育消费金额、人数及所占比例

体育消费金额 人数 所占比例

1000元以上 30 7.5%

700元~999元 58 14.6%

550元~699元 137 34.4%

300元~550元 113 28.3%

0元~299元 61 15.2%

此次调查的每项数据均高于往年,说明了我市高中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正逐步提高。另外,本次调查显示,在有效调查的501人当中,年度需要的各种生活消费支出总额平均为12423.14元,年度平均体育消费金额与之相比,仅占4.89%。今年的调查显示,体育消费金额为0元~249元所占的比例仅为4.82%,体育消费金额为250元~499元学生所占的比例为31.52%。体育消费金额为500元~749元学生所占的比例为34.24%,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体育消费金额集中在250元~749元。说明现在抚顺市高中生对体育消费的意识处于萌芽阶段,相对去年的调查有明显提高。这样的体育消费水平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据有关资料介绍,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体育消费的开支,通常为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费用的30%~40%。当今美国人认为,体育消费应占消费总额的20%左右。因此,我们大体上还应该认为,抚顺市高中生在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上还是相对较低的,但同时也说明了抚顺市高中生体育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

图1 体育消费类型

(二)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

1.体育价值观念对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

我国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双休日也很少到校外参加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一般在学校参加自习或参加教师有组织的补习,学生的减负落不到实处,从而造成较少有余暇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活动。高中生群体在整体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意识上与欧美国家相差甚远。许多相关资料均表明,他们体育消费意识取决于其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认为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是导致其体育消费动机,发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基础因素。因为一个对体育的价值毫无认识的人,在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将较多的资金和时间投向体育,进行体育消费的。

2.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的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

表3 男女生体育消费金额对比

消费金额 249元以下 250-499元 500-749元 750-999元 1000元以上

男 5.4% 10.7% 24.6% 32.1% 27.2%

女 29.1% 21.4% 30.5% 14.6% 4.4%

表4 不同年级体育消费金额对比

消费金额 249元以下 250-499元 500-749元 750-999元 1000元以上

高一 9.9% 14.1% 16.4% 24.2% 35.4%

高二 5.6% 21.4% 26.3% 21.1% 25.6%

高三 4.9% 31.2% 28.7% 19.8% 15.4%

表5 不同类型高中体育消费金额对比

消费金额 249元以下 250-499元 500-749元 750-999元 1000元以上

普通高中 8.9% 12.6% 18.9% 27.3% 32.3%

重点高中 15.4% 38.6% 18.3% 11.9% 15.8%

调查统计显示,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的高中生体育消费水平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男生在整体的消费金额上要高于女生。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由男女学生在体育思想行为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如整体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消费动机上的差异;整体体育活动频度、内容、时间结构上的差异等等。也可以从男女性别差异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特点两方面来加以分析,男生更喜爱体育似乎是极其自然的事情,而女生的体育更需发挥表象、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作用。详细情况见表3,低年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要高于高年级学生,这说明随着高中生年级的升高,活动范围的扩大,知识结构的变化,学生的消费动机出现了不断扩大和分化的现象。另外,从一些调查结果看,低年级学生之所以比高年级学生对体育有更大的兴趣,或许与他们学习体育的直接兴趣有关。再就是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他们对实物消费等提出了更广的要求,他们的要求更偏向于有利于高考的实物消费。详细情况见表4,普通高中学生消费水平方面要明显高于重点高中学生。重点高中学生升学压力大,许多学生可能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体育爱好。相比之下,普通高中学生升学压力相对小一些,可能更有利于他们去发展自己的体育爱好。详细情况见表5。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抚顺市高中生目前每年度的平均体育消费为608.056元,年平均体育消费金额占年平均生活消费总金额的4.89%,虽然比去年水平有所提高。

2.男生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要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要高于高年级学生;重点高中学生的消费水平低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消费水平。

(二)建议

1.应尽快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 高中生负担过重有外在原因,如升学难、就业难等,也有内在原因,如学习内容难度大、学习效率低、知识本身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等。所以要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2.组织团体活动吸引高中生参与体育运动 学校及社会有关部门应组织建立各种单项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或体育兴趣小组,布置体育课外作业,由体育教师或聘任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专业人员对学生体育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引导高中生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3.培养高中生的体育消费意识 城市高中生体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城市体育消费中举足轻重的群体,城市高中生的体育消费趋势已从单纯的运动锻炼消费转向了生活方式消费。不过部分高中生在体育消费上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日趋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并给予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 耿力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钟天朗.体育经济学[M].西安:陕西人出版社.1999.

[3] 蔡军,等.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4).

[4] 李向.杭州市居民余暇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2.

[5] 许杰.中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J].四川体育科学.1999(4).

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消费;上海;高中生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成果: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商业中使用的符号、名称、图像和外观设计。知识产权消费是知识产权的衍生概念。综合相关研究,本文将知识产权消费定义为通过合法渠道为购买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作品而进行的消费。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知识产权法起步较晚,国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自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后,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相继推出视频付费,网易云、QQ音乐等各类音乐软件提供了付费音频,App Store也规范了苹果手机软件购买渠道……使各种“盗版”和“山寨”横行得到有效遏制。对知识产权消费及其相关问题,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就青少年知识产权消费的研究还不多见。即使有一些研究会偶然涉及到这个领域,也主要是以成人的眼光设置议题和开展研究。本文是以在校中W生的身份开展的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情况研究,笔者不仅在设计问卷时就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知识产权消费的特点,同时也以一个在校高中生的身份和立场上对调研中取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笔者希望本研究对各界深入了解青少年知识产权消费的现状、趋势、规律、特点及开展青少年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能够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

(一)研究方法

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使用了问卷调研法和数据分析法开展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的研究。

1.问卷调研法

围绕着当今高中生各类知识产权的消费现况、消费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知识产权消费意识的普及等方面,笔者自行设计了一组包括20个问题的《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调查问卷》(具体见本文附件),并于2016年8月通过“问卷星”这一平台发放和回收问卷。本次调研共回收到有效问卷为228份,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上海中学生知识产权消费的真实情况。

2.数据分析法

为研究中学生对各类知识产权的消费倾向以及对各类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笔者对调研中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了量化处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在研究中学生对各类知识产权的消费倾向时,笔者对受访者的排序进行量化处理。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 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权值由选项被排列的位置决定。排在第一位为5分;第二位为4分,以此类推。选项的平均综合得分越高,就意味着某受访者越倾向于该种知识产权消费。

其次,在研究中学生对各类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时,笔者对答卷问题的选项进行了量化处理。计算方法为:选项平均综合得分=(Σ 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次。赋值如下:选项“很合理”为1分;“无感”为0分;“不合理”为-1分。选项的平均综合得分越高,就意味着某受访者越认同该种知识产权消费。

(二)研究样本与调研内容的选择

1.研究样本及其的典范性

在研究样本的选择上,笔者以228名上海市在读高中生(受访者)作为样本,其中男生为125人,女生为103人。男女比例较为平均,能够代表中学生知识产权消费的性别差异。

同时,上海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都市,市民容易接受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西方文化影响。上海的高中生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具有开阔的眼光和视野,对各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国内大多数城市强,并容易形成属于自己这个年龄阶段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因此,他们的答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将上海在读高中生作为研究样本,能够代表中国社会新生代对知识产权消费的认知程度。

2.以著作权消费现状为对象

本调研的研究样本为高中生,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产权消费对象基本不涉及工业产权等,因此本调研主要围绕高中生的著作权消费展开,并结合中学实际情况划分为以下五类:

A.文学作品

B.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

C.音乐作品

D.计算机软件

E.美术、摄影作品

笔者认为,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对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现状进行重点观察和系统分析,并有助于了解和总结其消费的特点、规律和趋势。

二、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的现状及分析

(一)上海高中生了解知识产权消费的途径

关于上海高中生了解知识产权消费的途径,在228名受访者中,占比情况依次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占比约为85%,排在第一;其次是通过读书的渠道,占比为49%;排在第三的是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占比约为37%;排在第四的是通过与老师家长的交流,占比为32%;排在第五的是通过听演讲或讲座,占比为25%。

(由作者根据问卷资料整理)

(二)各类知识产权消费倾向的现状及分析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对各类知识产权消费的倾向反映出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各类知识产权消费支出的相对大小。对此开展研究有利于解释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我国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对问卷中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可以得出上海市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倾向。(见图2)由此可知,在上海高中生群体中,最受欢迎的知识产权消费是文学作品,其次是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和计算机软件,而美术、摄影作品的消费倾向最低。

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倾向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人的心理因素、社会习惯和社会制度。客观因素有货币工资的改变、收入、净收入的改变等。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经济尚不独立、受父母管束等原因,影响他们消费倾向的因素会有所不同。参照相关研究,笔者将兴趣爱好、经济情况、父母管制、闲暇时间列为主要影响因素。原因在于:兴趣爱好是影响消费倾向的主观原因,反映了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潮流。经济情况是客观因素,限制消费者必须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做出选择。闲暇时间是客观因素,限制着消费者的时间、精力。父母管制是客观因素,这是父母对学生的强制要求,并反映出父母价值取向的影响。在确定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后,笔者方面据此进行调查,得到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在228名受访者中,有92.54%认为兴趣爱好影响了自己的消费倾向;有44.74%认为经济情况影响了自己的消费倾向;有34.21%认为闲暇时间影响了自己的消费倾向;有14.91%认为父母管制影响了自己的消费倾向。据此可以分析得出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倾向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首先,文学作品最受欢迎无可厚非。读书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青少年普遍的兴趣爱好所在,也符合学校和家长的价值取向。同时,这个兴趣爱好的经济成本不高,不需要大把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和其他几类相比,文学作品的消费倾向最高是理所应当的。

音乐作品位列第二。“乐”在中国传统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殷商之后,周公以“礼乐”治天下。战国时孔子更是将礼乐文化发扬光大。在现代社会,音乐是快节奏都市生活中一个很好的兴趣爱好。同时它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也同样比较低廉。

排在第三、第四的分别是影视作品和计算机软件。影视作品和计算机软件是消费社会的新产物,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不多。它们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对青少年有很大吸引力。与之相关的兴趣爱好,如追韩剧、打电脑游戏等,是青少年普遍的兴趣爱好。但由于和父母的价值观有冲突,同时与文学和音乐相比,它们的经济成本相近但时间成本却偏高,所以只能屈居在文学、音乐之后。

排在最后的是美术、摄影作品。美术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迹可循;摄影作品是一种新兴的知识产权消费。它们的主要问题是受众较小,经济成本较高,所以在高中生群体中的消费倾向最低。

由上可知,影响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的主观因素主要有文化背景、同龄人和父母的价值取向。客观因素主要有时间、经济成本,是我们在推广知识产权消费时需要充分注意的。

(三)各类知识产权消费认同度的现状及分析

对问卷中各项数据进行整合,可以得出上海市高中生对各类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

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显示出消费者认为该项消费是否合理。由图4可知,在228名受访者中,文学作品认同度为71%,美术、摄影作品为63%,计算机软件为51%,影视作品为40%,音乐作品为34%。

为找到消费者认为不合理的原因,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

您认为付费不合理的原因是?

A.别人都不付费,不值得付

B.付费太烦

C.钱不够

D.其他

从实际的调查结果看,A、B、C的三个选项占比较为平均,其中,选项A占比为30%,选项B占比为23%,选项C占比为30%。“别人都不付费,不值得付”体现了社会氛围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付费太烦”体现了付费繁琐、付费渠道不便等问题。而“钱不够”则体现出经济成本的制约。对此加以总结,影响知识产权消费认同度的主观因素主要是社会氛围和个人价值取向。而客^因素方面主要是付费方式和经济成本。在当前,社会氛围和个人价值取向、付费程序和渠道、付费方式和经济成本对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认同度几乎具有差不多同样的影响力,要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需要同时从这几个方面

抓起。

(四)关于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影响因素的比较

人们通常认为,只要消费者认同某商品的价值,就会去购买它。但从上海中学生知识产权消费调研情况看,消费倾向与认同度并无直接联系,尽管影响消费倾向和认同度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相近。也就是说,由于各种原因,一方面,已经消费的人未必认为该消费是值得的,另一方面,那些认为该产品有消费价值的人也未必会去消费该产品。

根据问卷调研,上海高中生对各类知识产权消费的倾向(从最倾向到最不倾向)排序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计算机软件>美术、摄影作品。而对各类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从最认同到最不认同)为:文学作品>美术、摄影作品>计算机软件>影视作品>音乐作品。在这两项排序中,位置变动最大的是美术、摄影作品与音乐作品。这是因为,对于美术、摄影作品,尽管受访者认可它的价值,但却较少消费。这主要是因为美术、摄影作品的价格相对高昂,对于经济尚不独立的高中生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对于音乐作品,受访者主要觉得花的经济成本不值得。一方面,这表明付费音乐作品已成为上海高中生的刚性需求。相对于弹性需求,刚性需求受价格影响较小,一般是指“必须品”。换句话说,音乐作品对上海高中生十分重要,即使它从免费(原先的盗版产品)变成了收费产品,也不影响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受访者尽管认可音乐作品的价值,但又觉得为之付费不值得,这与整个社会的音乐消费态度有关。据《中国音乐盗版研究、影响、成因及行动》,目前只有12%的受访者会购买音乐CD,而高达86%的受访者则直接从网上下载免费音乐。受此影响,在回答“您认为为音乐作品付费不合理的原因”这个问题时,有15人次选择了“其他”选项。其中包含有“大家都可以享受的东西却强制付钱才能听”、“音乐是大众的”、“不应该付费”等答案。

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中,书从古至今都能用钱衡量,而音乐与钱的转换关系就比较暧昧,致使人们普遍不把音乐当作商品,由此形成了虽看重音乐作品的价值但却不愿为之付费的现状。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松巴音乐就将版权音乐的概念引入中国。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直到最近几年,国内各大型音乐平台才出现了付费音频。而大部分中国音乐平台的音频仍是免费的。要真正克服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文化消费公司改变轻视版权的经营方式。

(五)关于上海高中生与其他群体知识产权消费认知的比较

在228名受访者中,关于“有没有听说过知识产权消费”这个问题,有22.8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77.19%的表示“有”,显示出上海高中生对“知识产权消费”的概念和实践并不陌生。(见图5)2011年,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曾借助《中国知识产权报》开展过“社会公众认知度调查问卷”。该调查结果显示,有51.38%的受访者表示“一般了解”,有36.19%表示“听说过”,仅有11.16%“相当了解”。相对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消费”更加专业,这表明地处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加上比较开阔的知识和信息渠道,上海高中生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和素养并不亚于一般的上海市民。

在228名受访者中,关于“是否认为某类知识产权消费合理”的问题,认为“很合理”的占比不足77.19%,而认为音乐作品付费合理的占比仅为51.75%。(见图6)这表明,知道了知识产权消费的概念,不一定就会认同知识产权消费的意义。实际上,这一问题并非只存在于上海高中生。一份《杭州地区大学生知识产权调查问卷》显示,法律专业学生对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甚至还不如非法律专业学生。在面对“一部你想看的最新大热的电影,你一般会选择在哪里看”这个问题时,选择在“在网上下载免费资源”的法律系学生占比为37.93%,而非法律系专业的学生占比为30.68%。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对知识产权消费宣传的不足,也是相关方面需要认真研究和应对的问题。

三、关于提升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海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调研及所反映的问题,特别是由于这个调研对中国其他城市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参照价值,笔者以此为基础,就如何深化高中生对知识产权消费的认识,提高其知识产权消费的自觉性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形成“线上”与“线下”相贯通的宣传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高中生对知识产权消费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广度”,但在“深度”上有较大欠缺。由于高中生课业与升学考试的压力已经很大,因此在普及宣传上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形成“线上”与“线下”相贯通的新模式。

在“线上”,应丰富宣传形式,深化宣传内容。在已有的基础上,开设新的网络平台,增添新的活动方式。比如,创立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有关知识产权消费的内容;拍摄制作相关微电影、公益广告;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开展线上问答、线上研讨会。

在“线下”,以学校为中心开展相关的各类活动,重点让学生明白知识产权消费的重大意义所在。比如,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对知识产权消费的介绍,就此内容举办辩论、分享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相关企业,调查采访知识产权受侵犯的人群等。

(二)提升高中生依法依规进行知识产权消费的自觉性

提升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的自觉性,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产权消费的认同度。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文化市场管理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产品销售的途径,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为高中生依法依规进行知识产权消费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从市场意识培育上,改变中学生在知识产权上的一些模糊和错误意识,树立健康的知识产权消费观,培养学生对各类知识产权消费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前者,市场上盗版作品唾手可得,正规的产品购买渠道不便利,是高中生知识产权消费的自X性较低的直接原因。以音乐作品为例。在中国数字音乐盗版率超过99%。横向对比欧洲,数字音乐的盗版率约为18%。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商品的销售,是提高高中生知识产权的第一步。

在后者,主要是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正确的知识产权消费方式。特别是针对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的版权意识被认可,而音乐作品和计算机软件、影视作品等新兴消费品认同度较低的现状,学校应重点加强音乐、计算机软件和影视作品等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对各类文化产品的审美情趣,正确认识各类作品的价值,以便发自内心地认同知识产权消费。

(三)运用互联网+学校的方式创新普及知识产权消费的途径

由调研结果可知,互联网已成为高中生培养知识产权消费意识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要更好和更便捷地开展知识产权消费教育,必须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

互联网传播的优点是可以迅速获取相关内容,而问题是这些内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时会存在各种问题。高中生记忆力强、获取新知识的动力足,但在判断和鉴别上存在不足,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上的知识。一般说来,网络与学校是学生接触知识产权消费的主要渠道。对于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可以考虑搭建一个“互联网+学校”的平台,改变高中生和同龄人、老师交流等占比较低的现状,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消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应白雪,苏茜茜,方芳,李潘迪,曹妤琪.《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基于杭州若干高校的调查与分析》《新校园(阅读)》,2016年第4期.

[2]《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调查显示上海社会公众知识产权认知度不断提高》,法律快车在线,2011-6-28.

[3]王海涛,王子鉴,许铖.《昆明市中学生知识产权认知度调查》,《云南科技管理》2010年第2期.

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高中政治;逆反心理;防治逆反

高中政治课教育是对高中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当代高中生在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逆反心理。下面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1、学校学生基本情况

莘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莘县教师进修学校是一个单位两块牌子,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国家级示范校,学生将近万人,自2001年以来,在校生人数以每年1200人的数量递增。学生组成主要是职业中专的中专生和普通高中生。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从部分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的各种反应及综合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政治课的学习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2、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逆反心理问题

通过日常观察我们发现,随着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独立自主的意向正在发展,因此,有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强心理。但当这些要求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合理的偏执行为。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当政治课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正面教育如与其得出的“准确”结论不相符时,他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抵制,以自己的认为为标准。

那么,我校高中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对政治教育的排斥、抵触和抗拒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的出现将直接影响着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发挥,也有碍我国高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如何正确对待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并有效地采取措施加以矫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下面来分析这种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3、高中生政治课逆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中生政治课逆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3.1 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高中生正处在蓬勃的青春发育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由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他们的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有所接触,并有所思考,但他们缺少深入的社会实践,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往往很片面甚至偏激,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潮所左右。

3.2思维能力的显著提高

高中生的思维方法是从小学生的简单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甚至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不满足于成人的说教和书本上的结论,敢于发表个人的意见,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掩饰幼稚显出成熟。

3.3 客观现实的消极影响

高中生虽然思想单纯却很少有保守思想,对事物十分敏感,但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可塑性也大,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今天,他们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刺激,思想上形成了一些定势,例如:他们见到社会上有些党员和党员干部搞不正之风,对学校里进行坚持党的领导的教育就会产生反感。他们听到家长、社会上谈论奖金和实惠,对学校进行的理想教育就不相信。他们听到宣扬“能挣会花”“高消费”的论调后,对学校进行的艰苦奋斗教育就认为是过时了。

4、高中政治教学中逆反心理的防治措施

那么该如何有效防治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呢?

4.1把握课堂教育内容的正确性

我们知道,教育内容的客观性、正确性,是教育工作成功的前提。正所谓“以理服人”,学生才有会心悦诚服,因此教师只有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失误,才会赢得学生更多的信任。而要想把握课堂教育内容的正确性,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敏捷性。

4.2遵循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我们要认识到,对于高中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防治,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二次教育工作就根本解决问题,而是要持之以恒,促使学生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4.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书本理论的疑难点,容易引起逆反心理,此时要根据社会现状和学生的心理动态钻深钻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消除学生的心结,努力得到学生的认同。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就更不能让学生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是要让他们置身社会,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4.4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注意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不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且利于培养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当然也很好地抑制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做到把学生从单纯的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注意学生素质的培养。

5、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知道高中政治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逆反心理的出现阻碍了教学的有效进行,防治学生的逆反心理并非朝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为高中政治教育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田红;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引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44

写作是学生运用掌握的语文材料结合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的过程,其体现了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是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写作是高中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高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呢?

一、认识语文基础学习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

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是学生进行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进行知识能力迁移的依据。高中写作包括记叙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写作,因此,学生对作文文体的熟悉掌握程度影响着他们的创作水平。因此,教师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对写作文体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而这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传授,对文本的解读以及教案的组织。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单纯依赖于教师写作课的讲解,并且,高中生一星期两节写作课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需要教师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比如说,教师在对教材文本中议论文的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对文本基础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且还要对议论文写作结构,写作方法等进行初步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议论文的理解,避免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指导课中学生对新知识一无所知,这样不仅阻碍教师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学生能力迁移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此外,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文本所涉及到的基础语文知识和历史典故等内容应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整理,让学生以书本知识为点进行知识的扩充和完善,形成知识体系,为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学生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多、历史典故多、诗词背诵数量大以及素材准备多并不能保证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各种知识的储备,但是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真正派上用场,就是一推无用的材料,而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将凌乱的知识片段进行整合从而帮助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文。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日常写作中培养写作表达能力。学生坚持记日记和写读书笔记都是较佳的保持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习惯。高中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于发生在生活周围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能够通过语言顺畅表达出来,但是,其课业压力和紧张的学习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日记的写作,缺少足够的耐力坚持每天写日记,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日记写作的督促,时刻进行监督帮助他们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教师无法对学生日记进行批阅就无法详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无法有效进行一对一的写作指导,而读书笔记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缺憾。高中生阅读能力比较强,因此,其在日常学习中对报纸、期刊文章的阅读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进行复述并对其表达自己的观点。读书笔记是学生思想的结晶,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细心的批阅,让读书笔记成为教师与学生思想沟通和写作指导的重要途径。坚持写日记和记读书笔记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生提高写作的有效方法。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与写作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学生写作能力与学生的阅读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学生学习紧迫,可供学生阅读的时间有限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需要课外阅读的扩充。针对学生阅读时间少的情况,教师就应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阅读的质量,让学生在高质量的阅读中感受思想的光芒,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深入心灵的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高中教学中,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看得比较重,在阅读方面体现为不希望阅读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但是,为了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增长其见识,允许学生进行杂志和快餐文化的消费,我们说,杂志和快餐文化对学生思想深度的拓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帮助比较小,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是没有多大益处。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指导这一环节应该加大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需求,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世界,让名著深邃的思想引领学生深入汲取丰富的文化成果,而这样的阅读学习才能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度性,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故此,在语文写作指导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对学生阅读的内容进行引导,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其积极性,从而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有效的帮助和促进。

高中生消费情况论文范文第6篇

1.1高中生物实验的内容

根据实验的主要方法,可将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实验划分为7种类型:观察类、检测类、探究类、模拟类、调查类、设计类和搜集类[5].其中,观察、检测和模拟类实验比较常见;设计类实验是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的重要途径;调查类实验主要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事实或现象,要求学生通过对客观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了解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的能力;而搜集类实验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拟出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案,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并以各种形式(如黑板报、论文、报告及辩论赛等)展示.在选修模块实验中,选修1的实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全部为实验操作,不同实验内容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基本概念或原理,有的侧重实际应用,还有的侧重科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验类型大多数为引导式探究.在引导式探究活动中,学习资料中提出的实验结构或程序,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通过参与探究过程有所体验和发现,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6].根据选修2的实验中的活动建议,主要是进行调查、讨论和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和技术,能帮助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修3的实验中,除了技术要求较高的“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外,其它实验都不在实验室进行,而多为口头交流、辩论等活动,由于本模块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领域研究进展迅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练习撰写专题综述报告并组织开展这些活动[7].

1.2高中生物实验的特点

1.2.1实验数量多,类型多样化且综合性强仅《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列举的实验活动建议就有68条,当然这些实验并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大多数是最基础的,学生掌握这些后,还要了解教材以外的实验,如试卷和课外书上出现的,要对大纲要求的实验有所扩展和延伸,才能够学以致用.实验数量多则相应地要求实验课时也多,据统计,实验课时甚至占到生物课总教学时间的40%[8].高中生物实验类型多.各种类型实验的方法不同,包括显微镜观察、染色鉴定、模型制作、多媒体技术模拟、户外调查及课外收集信息等;实验形式也不同,包括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完成及独立完成等.高中生物实验综合性强.往往一个生物实验中融合了多种实验类型特点.如“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考虑单一变量并进行定量分析;又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的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完成,而且也是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的过程充满探究的要素,此外,实验还要求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生态小瓶”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这无疑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1.2.2科学探究受到重视,实验内容贴近生活且技术比较先进课程标准的4个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能力目标别提出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详细列举了11条与探究紧密相关的能力,这为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强调和重视科学探究还具体表现在新课程实验的结构和内容上,必修的3个模块中,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几乎占到全部实验的三分之一,而选修部分的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的13条活动建议中几乎均包含探究性的内容,另外2个模块的活动建议也多为可以进行资料收集探究的活动或调查[9]102.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以不同层次和形式融合到实验教学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如调查类和搜集类的实验都要求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和搜集信息,并对这些调查和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等.如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中有果酒、果醋及腐乳的制作等,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中对设施农业的参观和对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情况的调查等,这些实验活动贴近生活,实验材料也来源于生活.实验技术比较先进.特别是选修部分的实验,大都与生命科学新技术、新应用紧密联系.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及干细胞研究等.此外,还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等.

2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实验内容及存在的不足

2.1实验内容

在高师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生物类专业必修课比重大,几乎每门专业课程均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及人体生理解剖学等实验,每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数均在8~12个.

2.2存在的不足

2.2.1课程内容强调专业性,缺少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联系受传统高师生物课程观的影响,实验课内容倾向于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突出学科专业性,而师范性不明显,验证性实验占据主导,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欠缺,缺少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机联系的问题尤其突出.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生物新课程很注重知识的时代性和前沿性[10],但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往往多年不变,不能反映生命科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学生科学素质、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符.2.2.2实验教学内容缺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念,就是要改变轻视学生生活的现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和体验知识.从课程标准建议了大量的调查类和搜集类的实验可以看出,高中生物实验更加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知识.但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内容大多是对理论的验证,更强调实验的学术性,相对而言忽视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自然、社会的联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让师范生深切地体会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可能会影响到以后工作的教学质量.2.2.3实验教学缺乏体系建构生物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自然科学,应有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实验体系,但师范院校的实验教学缺乏这种体系的建构[11]75.每一门课程仅从单一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和完备性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与本专业其它课程联系不紧密,对课程内容整合较少,因而造成一些实验内容重复,如微生物学中的“霉菌观察”与植物学中的“菌类植物”实验内容基本一致.2.2.4实验教学模式化高师生物学实验教材编制模式化,实验设计程式化,即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内容与材料等仪器与设备等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报告[11]76.实验过程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履行三步曲,即按实验指导的要求或教师总结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12].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药品配制等实验的准备过程和实验方法步骤的设计参与度低,对实验方法步骤缺乏必要的思考理解和创新,师范生独立实验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2.2.5研究性实验内容缺乏目前,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但仍属于间接获取知识的渠道,对培养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利.

3有效衔接高中与大学的生物学实验教学

3.1加强高中相关实验内容的渗透,增加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内容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教师要致力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了解其基本内容和方法手段.在保证实验课内容达到本科水平的前提下,选择与高中生物教学联系密切并能充分发挥现有实验条件的实验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力争使中学生物学实验中的基础部分、经典部分成为高师生物学实验的研究主题之一,使得高师生物实验内容与手段上形成和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包涵关系.

3.2改进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生物学实验手段,使实验内容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实验内容上,应该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岗位的要求,组织各教研室有经验的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剔除内容陈旧、技术落后的实验,增加反映现代定量分析、探究性、设计性和综合应用的新实验技术内容,跟上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在实验课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最新研究进展,在课堂讲解或是实验过程中穿插介绍,补充同一个实验的不同技术与方法.有些新技术、新方法,即使因为条件所限不能亲手做,但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如光合强度的测定既有传统的改良半叶法、氧电极法及红外线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法,也有较为先进的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

3.3整合实验内容

在制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计划时,要统筹规划、互通有无、科学整合以及合理安排实验内容,避免学科间实验的简单重复,以增加实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教学中,接触和了解更多的实验内容与方法,这也契合高中生物实验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实际上,高中生物涉及的68个实验,均可按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分门别类,分别归入或融入到具体的相关课程实验中去,使学生在大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基本能接触到所有的中学生物实验内容.

3.4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将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为实验内容要求由低到高的生物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实验、研究设计实验3个不同层次的新体系[9]101.生物基础实验主要完成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及实验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掌握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训练实验则由学生实验小组(6~8人)自己设计方案、准备药品仪器及独立撰写实验论文,完成大纲规定的提高性内容或感兴趣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设计实验为教师根据本地生物资源或结合本地生产实际而开设的科学研究性实验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科研意识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所应具备的科学态度.

3.5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准备实验也是一名生物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之一.高师院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如动植物实验材料的采集与培养、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试、微生物菌种制作及消毒灭菌等,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实验从始至终的全过程,这将提高师范生准备和组织生物实验的能力.

3.6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锻炼文字驾驭能力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实验内容加以组织、润色,并且用科学、准确、生动及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能够用生物专业语言表达、组织及研究实验,还应认真对待学生的实验报告,对表达不准确和书写不规范等情况及时纠正.

4结语

加强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既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教师的迫切要求,也是生物学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高师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发展必须对生物学实验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面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在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实验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找准二者的切合点,统筹规划.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手段,使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内容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机衔接,将高中生物实验的全部内容或活动建议有机地融入到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合格的中学生物师资.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问题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消费行为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