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2 06:23:46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1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学模式;考核

当今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挑战,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同时受开采条件和资源枯竭等因素影响,人类将会面临资源危机,而且化石类能源所排出的废气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开发无污染的、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换技术成了当前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经济、社会和战略安全的范畴。工科高校担负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任,因此,为了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工程实际对人才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的工作。[1,2]因此在新的能源形势及人才需求下,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高年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力发电方向)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课程,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常规火力发电的基础上,掌握可再生能源利用基础知识、能源利用形式及其相关技术,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沿技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应社会需求。[3,4]

本文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从而达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孕育学生科学的素养,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全面了解。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多学科交叉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风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内容,课程的主体是分别对上述发电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解析,重点介绍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以及目前国内外该发电形式利用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所有以上内容涉及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半导体物理、空气动力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因此教学内容涉及领域广、研究对象较多,知识结构复杂多样、学科交叉非常突出、知识点集成度高等特点,这将给讲授带来挑战,即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尤其是跨学科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是该课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2.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多学科交叉,一般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非本专业理论知识较困难,因为没有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经常会很难理解有关知识点,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同时该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将多学科交叉课程的课堂组织好是该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属于当今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等不断涌现,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现有的教材显然不能很快地响应这样的变化,以教材为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上通过参考权威书籍、资料和自身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国内外期刊文章、学术专著及网络平台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当前研究的动向,并整合所有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外拓展阅读资料。广泛获取信息,动态更新与拓展教学内容,把握最新的专业前沿,有助于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在有些学科领域上,学生缺乏知识储备,课堂教学较难获取有效的效果,因此,摒弃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5,6]以太阳能热发电为例,太阳能热发电涉及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当整合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作为案例讲解时,主要向学生阐述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政策激励等,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目的是给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提供一个有利、有效的平台。课程内容应深入浅出、科普性与前沿性并重,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再进行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的讲授或学生自学就非常容易切入,这样就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新型的教学模式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通过设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其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作用。

1.专题讲授

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多样,涉及本学科各个分支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与耦合的特点。为了避免各分支学科相互之间影响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提出采用专题讲座的授课形式,集中时间讲授某一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此外,争取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每学期做1~2次课堂报告,将工程中碰到的问题简化并整合成案例,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案例进行剖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2.互动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几次完整的典型研究报告,包括几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原理、设备组成、科研前沿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宏观现状背景和如何从微观把握问题与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掌握归纳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撰写科技或科普论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具体做法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自主选择相关研讨课题,通过查阅文献和小组研讨,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并由小组成员在课堂进行汇报,根据其汇报内容,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进行解答,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其评分。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主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经历查阅文献、分析问题、报告写作和报告陈述的全过程,显著增强了创新能力、科研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利用对多个相关课题的讨论,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特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沿技术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虚实结合

在学科平台及自建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参观、模型演示,多媒体教学等虚实结合、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1)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模型的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往大部分接触的是火力发电方面的知识内容,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认知较少,特别缺乏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原理和发电设备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如果直接进行理论的学习,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发电设备结构很难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笔者所在课程组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学平台。在学习课程的理论知识之前,学生首先了解小型模型的实物结构,内部构成,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使得学生具有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学习本课程,同时结合模型进行讲解。

(2)健全的多媒体素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内容较多,课时有限。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信息量大,采用灵活的图形、视频和动画等表现形式,能够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选用《国家地理》节目里的《伟大工程巡礼——太阳引擎》视频作为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及形式的教学内容,直观地介绍了槽式、塔式、菲涅尔等形式的太阳能热发电原理,以及聚光器的制造工艺等。选用GE的水轮机设备,采用Flash方式制作水力发电中反击式水轮机设备的教学内容,直观且易于理解。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展示现场实际设备,简化教学中的难点,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

四、小组式考核方式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作为高年级的课程,课时有限,知识点多,内容模块化强,科普性和专业性并存,采用常规的卷面考试方式难以准确考核。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小组式考核机制的尝试,即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程学习的整体报告,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答辩,汇报内容结束后,其他组成员和教师针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组内成员均可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其他组同学根据该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打分,打分表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在考核中增加动态考核,每个小组选出组内最佳贡献成员,给予动态加分;同时为了增加考核上互动,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对于提问积极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加分。该考核方式,对课程的教学实行了动态的考查与过程管理,实现了以考核促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进学生协作能力培养,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较整体的教学效果。

表1 考核打分表

小组名称 选题创新性(共20分) 查阅文献情况(共20分) 分析问题能力(共20分) 报告质量 (共20分) 表达能力 (共20分) 总分

(100分)

五、结语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经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科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因此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紧跟前沿的研究热点,设计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采取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入工程案例,专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等模式,并辅以教学模型与多媒体动画演示等多种灵活多样教学手段的改革,让学生在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和团队协作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工程实践本领。

参考文献:

[1]孙欣,黄永红.“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95-96.

[2]刘忠,邹淑云.专业选修课《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185-186.

[3]张力,杨仲卿,郑泓.“能源、环境与社会”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54-55,69.

[4]余霞,夏菁.关于高校本科专业选修课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72-73.

[5]Ping He,Naichao Chen,Danmei Hu.The team-individual approach for curriculum design course in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199-200):1680-1683.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现状;自然循环系统;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2603

1 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循环经济”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K.E.Boulding)在《宇宙飞船经济学》一文中提出来的,他把地球比作一艘宇宙飞船,认为在不借助太空帮助情况下,尽管地球资源系统大的多,地球寿命也很长,但也只有在对资源实行循环利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上述目标。K.波丁格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思路,在此基础上,循环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

1968年,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增长的极限。1972年.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德尔.史密斯出版了《生态的蓝图》。1976年,日本经济学家坂本藤良出版了《生态经济学》等,标志着循环经济的研究进入生态经济学阶段,把经济与生存系统相联系。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撰写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门写了“公共资源管理”一章,探讨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再生、再循环。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发展局在发达国家中提高推广了3R原则。2005年3月26日~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思想者论坛”上,有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8名学者共同提出了从3R向5R原则转变,从而也标志着人类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循环经济学阶段。此时新循环经济概念主要是以系统论理论为基础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依赖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转变成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

2 循环经济概念新解

新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和回收的全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性资源循环来发展,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1]。其主要是从社会角度而言的。从自然角度来讲,循环经济可以被定义为:人类的活动不影响自然循环系统内部的良性循环。它主要强调的是人类开采资源不影响资源的再生性。

3 发展新概念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3.1 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

从社会角度讲,循环经济主要是实现经济活动“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资源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降低环境的负荷,所以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从自然角度讲,其最终目标也是促进和谐,两者都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其本质是一样的[2]。

3.2 循环经济的开始点和落脚点是资源

不管是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讲,循环经济都是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开始的。最终也落脚到合理利用、保护资源,见图1。

图1 循环经济模式

3.3 流动性资源也存在灭绝的危险

流动性资源限定为那些在充分短暂的、与人类相关的时间间隔内可自然更新的自然资源:包括水、大气、动物和植物、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流动性资源还可以再分为无临界带的流动性资源和绝对可更新资源;另一个类型是当使用不超过其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流动性资源,也可称为相对可更新资源。但是,有临界带的资源有可能被掠夺到灭绝的程度,如果使用的速率超过自然更新的速率,那么此类资源就不可能实际上再被开发,就像任何矿产资源一样。

3.4 我国自然资源稀缺性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是有限性的反应,但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又有区别,它反映一定时空范围内自然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其原始的含义是指一个社会的资源有限性致使该社会不可能生产出能够满足所有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其衡量指标主要是通过稀缺度。稀缺度的计算公式为:

x=n/m.

式中x为某种资源的稀缺度;n为某种资源的需求量;m为某种的资源的拥有量。

图2 石油资源的稀缺度

图3 煤炭稀缺度

图4 天然气稀缺度

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虽然石油的稀缺度在2005年之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我国3大主要能源的稀缺度总体上是呈先下降又上升的态势,与我国的经济、生产力的发展矛盾性更加突出,对经济的制约性增强。

3.5 “5R”原则的要求

新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建立新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体系GDP(绿色GDP),即:

GDP=Ind1+Ind2+Ind3+Ind4-Ip+Cu+If+Iei+Ep,

Ie=(Gp*A1)/Te*Pr*Rr.

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Ind1为第一产业的增加值; Ind2为第二产业的增加值; Ind3 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Ind4为第四产业的增加值;Ip为进口总值;Cu为居民与政府的消费;If 为基本建设的投入;Iei为生态修复的投入;Ep为出口总值;Ie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Gp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1为人的享受程度系数(01);Te为有益于生态系统技术应用系数;Pr为稀缺资源评价;Rr为资源再生利用系数(01)[3]。从上述的式子可以看出,资源稀缺性的程度与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成反比,稀缺性的程度与环境有强烈的相关性。

4 结语

新概念循环经济它强调的不是开发资源后,注意清洁生产,回收资源充分利用,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它是从自然资源自身角度而言,强调的是在资源开发这个过程中尽量不破坏自然的循环系统,使它处于良性的循环中。从社会角度来实行循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但从自然角度实行循环经济,它是社会发展所需资源的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彭 秀,陈柏福.新循环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实现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94~97.

[2] 刘 波.大兴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C].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2009.

[3] 何 青,翟绘景,龚子柱.循环经济理论新探析-5R理论的创新[J].现代情报,2007(10):32~34.

[4] 谢高地.自然资源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沈 镭.资源的循环特征与循环经济政策[J].资源科学,2005,27(1):32~38.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New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Li Leyi,Wang Weidong,Qin Jie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Xianning College,437100,China)

Abstract:In all the published articles on circular economy, the defini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has been presented widel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echnology paradigm, economic patterns, etc. Howerver, the mainly discussed topic is the recycle of resources from a social point of view, which formes a feedback process of “resource - production - consumption - renewable resource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resources of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circular economy from a new angle of mak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ork better.

Key word:circular economy;status quo of resource;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necessity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再造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日益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分工高度发达,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知识要素作用日益增大。处在这样一个变化和波动性程度日益增加的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全新的观察、分析和行动方式。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多视角的组织观和新的文化理论。由此可见,跟随动态环境而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是问题的关键。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Edgar H.Schein)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所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

然而,现有企业文化理论大多以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为背景,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文化,而对动态环境中提升企业竞争力、营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另一个关键维度――企业文化再造,未予足够的关注,无法很好地为企业在变化环境下的优势改进提供指导。因而,从企业战略角度,突破静态分析的局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观,再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企业文化再造的基础

企业文化应如何再造才能创造更多、更大的企业经济活动价值,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新问题。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特征的企业能力理论作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相互融合的最新成果,注重于企业内部资源的研究,揭开了企业这个“黑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分析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传统理论难以解决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实际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被推上了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大舞台。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ray Hamel)是核心竞争力论最具代表性人物。1990年,他们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指出企业战略上的成功源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

该理论的特点是:以企业资源和能力为核心概念,认识企业自身,创造企业本质存在的能力及动力机制;通过不断努力,积累保持和培育企业知识和技能,展开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创造长期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储备、弥补和提升企业能力,开拓创新,挖掘自己经营多角化的广度和深度,适时调整,以提高适应力,引导和创新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潜能,达到企业长寿之功效。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是核心产品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产品和市场策略的生命越来越短暂的时代,企业竞争致胜的基础在于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综合运用是最关键的因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企业的战略核心。因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再造的基础。

三、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与路径

(一)内因、外因与综合推动

综合现有的观点,不外乎外因、内因和综合因素三大学说。

外因学说把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因,归结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企业外部因素,认为是外部因素共同促成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变化。但是在何者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上,产生了分歧,因而便出现了社会经济决定论、社会政治决定论、科学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文化决定论四种外因学说。社会经济决定论认为,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企业文化的类型、特征和素质水平。社会政治决定论认为,社会的政治环境、政治管理体制,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各种法规,时刻影响着企业文化。科学技术决定论认为,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社会文化决定论认为,企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文化的变化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变迁。

内因学说认为,不同企业文化的差异源于企业本身的不同,是企业内部因素导致了各个企业文化类型、强弱、特征以及变迁的历程、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在众多内因学说中,领导素质决定论与群体素质决定论最具代表性。领导素质论认为,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兴衰和变迁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文化素质。领导人可以发动文化再造,促使企业文化变型,也可以采取保守态度,阻止和抵制企业文化变型。总之,有怎样的领导素质,就有怎样的企业文化。而群众素质论认为,企业文化的再造是由整个员工队伍的文化素质决定的。在企业文化再造中,领导人起着发动、组织和指导作用,而新旧文化参数的交替归根到底是由于广大员工的实际活动来实现和体现的。综合因素学说认为,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是企业内外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米勒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指出,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组织环境是企业文化的两组变量,企业文化再造在两组变量交互作用中实现。并勾勒出了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模式的图示(如图1)。

从上面论述中,不难看出.影响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单从内因、外因来分析企业文化的再造,有其片面性。综合因素学说即使避免了一定的局限,但仍是表象的、粗糙的、机械的。内外因素只是企业文化再造的条件,而要揭示企业文化的动因,应从企业文化内在本质入手。

(二)企业文化再造的路径

企业文化与企业相伴而生。然而,企业文化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当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或者只意识到它的存在而没有对它进行认真剖析、扬弃的情况下,它只是自发地成长,缓慢地发育,并且自发地发挥它的作用;当人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它的客观存在,并有意识地提倡和积极培育的企业文化,摒弃和抑制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从而引导企业文化向健康的轨道发展,尤其把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管理行为之中,企业文化就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的更具柔性的企业管理方式。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John P.Kotter & James L.Heskett的研究表明:对企业丰润的长期经济业绩存在负面作用的企业文化并不罕见,这些企业文化容易孳延,即使在那些汇集了许多通情达理、知识程度较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不断创新的,而其再造动因又在于其自身的规律。

企业文化自身的规律性在于它的生命周期也要经历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等阶段。因而,企业文化的作用也会经历着一个有益于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到阻碍企业发展的过程。而要避免企业文化的衰亡阶段,就必须再造企业文化。一方面,在生长、发育、成熟阶段,要保持和贮存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实行文化积累,沉积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形成了企业文化传统,企业在文化上才是强大的,在精神上才是一脉相承的,在行为上是前后一贯的。另一方面,要否定那些不合乎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的旧文化质,破除那些阻碍企业继续前进的旧传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实现新文化质的增长,对已有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和充实。只有不断增长其新特质,才能使它变得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增长的新文化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组织发明创造。如发明新观念,创造新作风,建立新习俗和新礼仪等。二是学习、借鉴其他企业文化。如学习国外企业文化和国内兄弟企业的文化经验,吸取精华,以丰富完善自己的文化形式。

认识企业文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文化的冲突。在企业文化积累、传递和选择过程中,都发生和存在文化冲突现象。企业文化冲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企业组织内部一般表现为组织与团体、团体与团体、团体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而且随着企业联盟、兼并等形式的发展,会出现多元文化的冲突。不管冲突形式如何,企业文化冲突在内容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种或几种文化式样的冲突;二是两种或几种文化质的冲突。根据理性思维判断,这种冲突不仅是企业文化积累、传递和选择的契机,而且还是企业文化再造的巨大动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冲突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根据文化冲突的性质及积累的程度,企业文化再造可选择三种路径:

1、企业文化积累:已有企业文化式样不变,基本价值规范体系未动,但吸收、消化了其他文化式样的部分文化质和部分文化参数。

2、企业文化融合:几种不同式样的企业文化的质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式样。但能从新的文化式样中看出各式样的要素和影子。

3、企业文化变迁:企业的文化价值规范体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已有的企业文化式样被新的企业文化式样所替代。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处于动态竞争中的企业,其竞争基础也在发生着变化,迫切要求企业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企业文化分属于维持型企业文化和再造型企业文化两类。再造型企业文化是对外开放的文化,是不断摆脱落后,是勇于进取,不断吸收新因素、适应新环境、创造新市场使企业不断蓬勃向上的文化。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应创造再造型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综合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文化再造的基础。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在于其自身的规律和本质特征,企业文化新陈代谢的过程和企业文化冲突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再造的过程。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而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文化再造才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再造,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史东明.核心能力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光明.企业文化再造: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2(7).

3、李品媛.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美)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华夏出版社,1997.

5、(美)埃德加・H・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

6、(丹麦)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第安・克努森.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7、加里・哈默等.战略柔性――变革中的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8、周建.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科特・赫斯克特著;曾中、李晓涛译.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华夏出版社,1997.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4

关键词:自然资源 价值 折旧 资产 模型

1、自然资源资产及其折补内涵

1.1 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 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 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 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 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 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 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 /Cw (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 =V1w -Vow

=F1w /C1w -F0w /C0w (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 (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 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 ,c) (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

= (9)

4.2 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 (15)

则存在:

P1=S·P/V0 =S/S (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 (17)

4.3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 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 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 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 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5]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 姜文来著,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在判断国内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扩大再生量产理论角度来具体思考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

一、再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扩大再生产理论

(一)劳动价值论的简单再认识。

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商品中的价值量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一部分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原有生产资料的价值。商品价值决定于物化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观点区别于生产要素价值论。虽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本文认为改革开放进行的30年来,劳动价值论对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二)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扩大再生产按扩大的方式又分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与使用效率的提高往往是同时显现的。本文试图根据价值形成总公式c+v+m,对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区分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分别考察,在对不同资本区分基础上结合扩大再生产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对于不变资本c部分,中国经济主要经历了一个量上的增加;而对于可变资本v部分,中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带来了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双面提升。

二、基于可变资本v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一)劳动者数量的增加。

1,“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这些人口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者数量,而且还带来了储蓄的增加,相应的带动了资本的增加。

2、劳动力转移。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同样就是一个逐渐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整个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资本积累,但劳动者的积累和转移更为重要,它仍然起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国一系列改革的进程中,由农补工不再采取明显的“剪刀差”,而是通过价格双轨制、人口转移等形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剩余人口的过剩,继而城市人口增加,平均工资不变但总量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带动一系列的投资从而引发经济增长。可以看出.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劳动力,保证了中国改革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增长。

(二)劳动力质蚤的增加。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概念,可以主要理解为对劳动者经过一系列的技能、知识培训使得劳动者具有更大的市场回报价值的一种资本。国家一直推行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在教育上政策的重视和实}’’都对我们普遍性人力资本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技术引进。

技术进步一方面提升了资本和劳动力结合的效率,但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劳动者普遍的素质。fdi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在这方面,中国的人力资本优势就体现的非常明显了,不断对外的政策出台和对内教育措施的实施,都保证了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形成,继而可以吸引更多的fdi技术引进。当技术引进不再是为了本国资源而是为了其他市场因素的时候,人力资本吸引更高层次的技术就更加有优势。高人力资本带来高技术,高技术又推动高人力资本形成,如此循环,加速推动中国劳动者质上的提高。

三、基于不变资本c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一)不变资本c中的资金部分:量增加、质增加。

对于不变资本c部分,中国一直是比较缺乏的。随着改革开r的深人,我国的资金拥有量不断提升,同时质有不断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fdi的递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fdi呈递增的趋势,尤其是随着2006年底我国全面加人wto , fdi进人我国的行业限制进一步放宽。二是前述的“人口红利”引致的国民储蓄的增加,因为负担的减轻和所得工资的提高,整个国民储蓄增加;三是依靠劳动力比佼优势,结合外资、国企、民营经济发展中,廉价的劳动力在面临国内消费不足的情况下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充分的竞争力。

(二)不变资本c中的物质资料:量减少、质下降。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6

摘要: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再三指出: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要大力提倡和扶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最重要的便是大力研究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开发利用

一、我国能源形势与发展接替新能源的重要性

我国煤炭资源总藏量位居世界第一,可釆储量2406亿吨,位居世界第二。煤炭约占我国化石能源的95%和储量约90%。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己查明资源中精查和详查资源只有42%,煤炭供给能力不足。二是经济可采储量少,人均占有量仅145t,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是煤炭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全国煤炭回采率仅30%,小型煤矿回采率仅15~20%,与国外85%的先进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四是我国煤炭超过60%的产量用于发电,即世界每使用3t煤,其中就有1t是在中国烧掉的。

而燃煤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五是煤炭生产安全隐患多,事故频繁发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能源资源形势是严峻的。石油、煤作为重要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总有一天要消耗殆尽。因此,从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注重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接替能源(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的要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生态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1.风能的开发利用

在我国,风能也是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气象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两大风带:一是“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二是东部沿海陆地、岛屿及近岸海域。据统计,陆地加近海有15亿千瓦以上的风力资源。其中,陆地10米以内风力资源为2.53亿千瓦,陆上杆塔高度100米内可利用风能则高达7亿瓦。

我国的风电开发目前还处于初期,但发展较快,技个装备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已能批量生产单机容量为750千瓦的风电设备,1.2兆瓦和1.5兆瓦机组正在样机

试验阶段。截至2007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已突破了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五位,目前正在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沿海等地加快建设百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厂。未来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非常广阔。据预测,今年底风电的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两年后将突破2000万千瓦,有望提前实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的规划目标,将来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国家之一。

2.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目前人类利用太阳能,主要是利用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单晶硅电池、太阳能供热系统等。资料表明,1999年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200MW,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达到14~15GW,2050年前后将可能超过核电。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到目前为止,我国太阳能装机发电总量达到100万千瓦,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光热产业己占全球76%的市场份额。

(1)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1.1指导思想

对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要以合理开发、加大力度为指导思想,加大太阳能热利用开发力度,促进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份额较迅速地提高,这不但可使常规能源得到节约,也促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缓解与能源有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使能源、环境、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2太阳能产业发展策略

①太阳能供热水是应用最普通、技术最成熟,效益也较好、较易于发展的项目,也是全世界应用最普遍的太阳能技术。②太阳能热利用其它项目(干燥、空调等)也要因地制宜,计求效益的原则上进一步发展。③太阳能光电要以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争取在5年内技术上有较大突破,降低单位成本,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形成良性循环。④加强太阳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互相补充综合利用,并逐步推向全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提高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水平。⑤加强研发工作,加大人力、财务投人,并在大专院校增加有关深程举办各种人员培训班培养新一代研发人才。

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地球表面71%为海洋,整个海水容积多达1137×109km3。一望无际的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还蕴藏着巨大的能源。海洋能是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和海流能等。

全球海洋能的可再生量很大,理论可再生总量约为766亿千瓦,并且具有可观的能流密度。我国海洋线长,海洋能资源丰富。据估算,我国沿海岸潮汐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11×108千瓦;波浪能资源理论平均功率为1285122万千瓦;海流能资源理论平均功率为13948152万千瓦;海洋温差能理论蕴藏量为1119~1133×1019千焦,实际可开发利用潜力为13121亿~14176亿千瓦装机容量;盐差能资源蕴藏量约为319×1015千焦,理论功率为1125×108千瓦。海洋能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各种海洋能发电,如建造波力电站、潮汐电站、海流电站,以及温差能和盐差能的发电装置等。

三、几点看法和建议

(1)政府应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予以考虑。要制定好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不断提高其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比重,适当降低煤炭的比重。

(2)按照资源节约和开发并重的方针,在加大对我国能源资源勘查和能源储备的基础上,在合理开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煤矸石、油页岩、石煤和可燃冰等其他化石能源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3)在注意节约和合理开发或有限制开发化石能源资源的原则基础上,应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我国能源资源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的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应成为重点发展地区,以加快这些地区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无论是从环境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发展都是必须的。尽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相信那些难题终究会被我们所解决,并且其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全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1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7

1.1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Cw(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V1w-Vow

=F1w/C1w-F0w/C0w(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c)(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9)

4.2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15)

则存在:

P1=S·P/V0=S/S(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17)

4.3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5]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8

关键词:雾霾;可再生能源法;环境污染;大气污染

过去的2015年秋冬两季,全中国已经只有少部分的人民生活在没有霾的区域中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的恶化,在北方愈演愈烈的雾霾逐步地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并且一度波及了南方地区。人们对于治理雾霾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雾霾成为了一些高级人才出走北京的原因。也的确相应大家的呼声,在过去的一年,我们出台了新的环保法,其中着重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改,但这并没有改善我们呼吸“霾”现状。

一、《可再生能源法》基本概况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以《可再生能源法》为核心,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2005年制定、2009年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法律。

但实际上,作为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法律制度,其都是围绕着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塑造政策性市场以及市场需求,以形成对投资者和企业进入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有效市场刺激和市场引导。①不论是修改前还是修改后我们都能得知,这本能源的专门性立法并未把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考虑范围,如今的雾霾问题已经严重到需要我们不仅仅是从大气污染上防治,更需要从源头上即能源结构上得到有效的治理。因此,现行雾霾问题下《可再生能源法》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立法理念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的重要性,并没有将大气污染纳入立法目的,这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造成雾霾的PM2.5的排放问题,更谈不上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了。反观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看再生能源法,以英德两国为例,它们的立法理念都是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的国家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多重价值。当然,对这一立法目的的立法宣示,两国通过不同法律形式予以表达。德国将其明确规定在专门的可再生能源法律之中,而英国通过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法》第一条“目的”规定: 本法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国务大臣和任何公共机构在履行职务时应当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用能贫困、确保多样和稳定的长期能源供应。②将气候问题纳入我们的《可再生能源法》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在法律体系上《可再生能源法》过于单一化原则化,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差,该法仅有三十三条,为框架性法律,其有效实施需要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适时出台配套性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而可再生能源施行法的形式多为部门规章、法令和规范性文件,其法律位阶较低的特点决定了其执行力在地方上低下的问题。如今的雾霾现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地区,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我国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传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地区,造成这些地方雾霾的首要原因就是煤,在这些地方发展替代煤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刻不容缓了,相应的就需要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改善严重的雾霾问题。

第三,在立法内容上,现行可再生能源法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有关可再生能源接入城市燃气管网和热力管网的规定很少且缺乏可操作性; 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措施主要针对风能和太阳能,对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发展重视不够。此外,有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济激励措施,覆盖范围有限、激励力度不够。③开发和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攻克的问题,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起步晚、发展慢、新能源种类少,这些都需要法律的支持与鼓励。这几年大热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在市场中慢慢发展起来,我们更应该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这对于解决雾霾问题是个很有效的措施,因此我们的立法脚步更应该跟上。

二、《可再生能源法》的修改趋势

法律对能源的唯一关注是确保供应,而不是抑制能源浪费或管理其外部性。因此,传统能源法律的主要规范目的是实现能源安全、有效、持续的供应。然而实际上,人类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或转换能源的行为本身就打破了自然的原生平衡。更重要的是,能源开发、转换、加工、运输和利用过程还伴生许多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态破坏、自然景观破坏和自然灾害等。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原有的能源制度体系。相关规范的一般性调整往往难以顾及能源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流于表面的对策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的预防和风险防范必须通过能源法对能源的战略规划和全过程控制才能实现,而传统能源法却只关注供应这个单一目标,远远不能适应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扩张性。④明显传统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落后了,在雾霾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可再生能源法》也必须加快修订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立法理念上,应当将能源利用、气候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法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低碳转型中的多重价值。强调防止气候变化,明确将应对大气污染作为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在法律体系构建上,完善专项立法和可操作的实施法。《可再生能源法》创立的保障性法律制度是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针对其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如制度缺失、制度安排不恰当、制度设计欠周密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通过立法予以解决,以增强法律制度的可行性、操作性。⑤

第三,完善立法内容和法律制度。以《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通过配套性立法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实现《可再生能源法》从政策性、原则性立法向规制性、操作性立法的转变。对不用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法律法规,做到因地制宜。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保障新能源和新兴产业的相互融合。

“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如今用来形容生活在雾霾下的中国人民甚为讽刺。想要改变着个局面,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而法律是我们最有效的保护武器。修订《可再生能源法》,有利于我国能源基本法的早日出台,将能源与气候变化有机结合起来,生活在蓝天的生活会重现。(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注解:

①柯坚.《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推进*――以为中心的立法检视》,载《政法论丛》2015年8月第4期

②杜群,廖建凯.《德国与英国可再生能源法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③杜群,廖建凯.《德国与英国可再生能源法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载《法学评论》2011年第6期

④蔡守秋,王欢欢.《论中国能源法的生态化》.载《时代法学》2008年10月第5期

上一篇:高中英语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功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