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识字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30 11:45:49

高效识字论文

高效识字论文篇1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是解决地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进展缓慢、收效甚微的有效手段。

一、端正两种认识,激发持续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动力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激发工作动力的前提和基础。“可有可无论”“与己无关论”是目前各地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急需加以纠正的两种错误认识。

1.可有可无论。据调查,地方高职院校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有的甚至认为该项工作可有可无。因此就导致该项工作的目标和职责不明确,制度和机构不健全,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工作被动应付,效果不佳。

2.与己无关论。有部分人虽然对语言文字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责任担当,缺少自觉参与意识,老以与己无关来推诿工作。事实证明,没有学院全体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教职工的全员参与,语言文字工作是难见成效的。

因此,学院要加大宣传学习力度,端正这两种错误认识,让每个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从我做起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自觉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加强三项建设,打牢持续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

1.加强制度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自身的制度建设。二是将语言文字建设工作尽可能纳入与之有关联的各项制度,比如各种评优评先制度等。要用制度来约束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使他们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2.加强机构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为了执行、落实有关工作制度,还要建设好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网络。学院、院系、班级和社团组织都要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各个层面的工作都有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推动和监管。

3.加强队伍建设,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工作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人才。学院要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热爱语言文字工作的骨干力量,让他们参与培训和管理。要鼓励语言文字功底扎实的教师积极报考部级、省级的普通话测试,积极承担普通话教学及测试工作;要定期对语言文字功底较好的学生进行培训,鼓励他们加入各级工作机构,组织和带领其他同学提高规范用语用字水平。

三、抓好三个结合,拓宽语言文字工作的路

1.与课堂教学工作相结合,课内打好学习基础

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系统的普通话语音知识、方音辨正的知识及方法,以及汉字书写知识,帮助学生打好规范用语用字的理论基础。当然,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加强训练并将训练成绩纳入平时成绩计算办法。一方面通过训练验证、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来纠正错误的用语用字;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体验,提高学生对规范用语用字的兴趣和信心。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课外加强实践锻炼。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一是通过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二是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引导学生重视并自觉参与规范用语用字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水平;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将用语用字情况纳入活动评分标准及点评内容,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用语用字。

3.与综合管理工作相结合,补齐语言文字工作短板。地方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用语用字的规范水平相对较低,且提高难度较大。如何补齐这块短板?一是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比较系统的语言文字培训,提高规范用语用字的能力水平,并将其作为学生管理人员的聘用条件和考核内容;二是严把材料制作关,从学院、处室、系部到班级,层层明确责任人,层层把关,杜绝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用语用字情况纳入行政处室和学生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

四、注重科研工作,丰富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式方法

积极开展科研,是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方法的必然要求。一要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申报省级、部级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了解工作前沿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二要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校级课题研究,针对学院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攻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我院教师申报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并立项,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掌握了地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既较大地促进了本院语言文字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为同类高职院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借鉴。

基金项目: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地方高职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路径方法及实践研究”(编号:2014YB-006),主持人:文小兵。

高效识字论文篇2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教学中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步入高效课堂的研讨中,我们已经走过了将近两个春秋,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初步摸索出了一些教育教学规律,现就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同仁们一起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高效课堂呢?

仇文圣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可见,学好语文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基础阶段低年级学生学好语文更是重中之重。不过,有的孩子在学习语文时,不愿写、不愿读、不愿说,使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究其根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实,语文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就会在语文课堂中乐写、乐说、乐读、乐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人教版教材识字的编排,遵循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学生识字的任务较重。而在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如何打造高效识字课堂,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下面谈谈我在这几年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单调冗长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可见,识字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1、做游戏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可以使学生愉快识字。

(1)开火车。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这个游戏很适合课堂上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2)摘果子。所认读的字词在果子的反面。老师点名,学生上台任意摘,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两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

(3)大转盘。转盘周围用生字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

(4)大风车。教师先制作一个大风车,在纸板上写上生字。教师先转动风车,请学生读字音并请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一字开花”(扩词)。讲得又对又多的组为优胜。

游戏的种类繁多,方法各异,还有“帮小兔招架”、“找朋友”、“火眼金睛”等。游戏使用的时机以及时间的长短可以随便控制,在游戏中,枯燥乏味的汉字很容易记住。

2、猜字谜识字

小学生字形分辨能力差,遗忘率高,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猜字谜识字法把识字教学与我国自古就有的“猜字谜”游戏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把握字形结构、笔顺、笔画的特点,加强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很多汉字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如:八只脚――趴;十八张嘴――杏、束、呆、困;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会;辛辛苦苦说句话,站在两边争论它――辨;辛辛苦苦种个瓜,时时刻刻抱住它――瓣……猜字谜识字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不但能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谓是两全其美!

3、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它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一旦记住便终生难忘。在第二册《识字8》一课中教学形声字“睛、晴、请、情、蜻”时,我先复习基本字“青”,然后出示根据几个字的字义相关的几幅图片。每幅图片的下面编了一首儿歌: “加上什么水清清,加上什么表心情,加上什么说声请,加上什么天气晴”,让学生看图、看字、想问题。最后学生回答出:“加上‘氵’水清清,加上‘忄’表心情,加上‘讠’说声请,加上‘日’天气晴”,并编成了这样的儿歌:“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另,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有这样两个生字“渴”和“喝”。教学时,把两个生字放在一起出示,让他们进行对比。学生通过细心比较后得出结论:这两个字的部首不同,部件相同。据此编首儿歌:“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表达得到锻炼,主动识字愿望得到了提升,课堂识字效率得到了提高。

课堂中多采用图文结合、读演结合、识字与生活结合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二、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1、读记笔画法

在学生刚掌握一些基本笔画、部首时,可采用“读笔法”,即独体字、合体字的难易部件按书写笔画顺序边“书空”边读出每个笔画名称。如:“方“字的笔画顺序为:点-横-横折钩-撇。

2、部件分解法

以字的结构、掌握的部件和独体字读出每一部件名称的方法,称为“部件分解法”。如:听=口+斤;池=氵+也。

3、字形分析法

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对有关结构单位分合加减,从而逐步建立识字的思维模式。如:全包围的字:国、圆、回;半包围结构的字:远、运、逃、近;上下结构的字:草、落、泉、花。

4、比较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

5、熟字带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虫是“科”。

6、偏旁识字法。

在学生学过形声字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与水有关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

此外,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筋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识字。如“滚”,右边笔画较多,孩子们开动脑筋,很快想出了识记办法:“滚”的右边,是把“衣”拆开,放进去一个“公”,不过,“公”的捺要改成点。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记住了这类难字,并且记得相当牢固。

三、倡导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识字学习参与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等方法,从“音、形、义、情”方面引导学生去探讨,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学会和记住这个字的。 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大力开展学生间的合作活动,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生生互动”的合作教学形式,凝聚学生集体的智慧,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读准汉字的拼音、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汉字的字形。如,教学“明”字时,让同组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有的学生说“明”与“太阳”有关系,所以是日字旁,有的学生说“明”与“月亮”有关系,所以它的旁边有“月”字等,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就会让一些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迎刃而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贯穿阅读教学,体现阶段渐进,指导学生巩固识字

如何让学生多识字而不遗忘,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1、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

3、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五、回归真实生活,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

从现实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其中蕴含着“语文即时生活”的道理。这样教识字,不但学生学得愉快,而且也使语文课堂成了一座与生活接轨的桥梁。从而识字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1、由课内到课外。如《在家里》一课学完后,我让学生自己看看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家长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认,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孩子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大街上,引导学生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学生读给大家听;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开展“家长伴我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等。这样不但巩固了识字,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增大了学生识字数量。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实施多种策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打造高效识字课堂。同时,开发学生课外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爱学,乐学。

参考文献

高效识字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很多学生虽然能写对,单向写好写快却很难,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而“语文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教学则为快速提供了前提条件,现就识字问题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联想的条件,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有关理论研究认为:“在识字教学中,只有把字的音、形、义三个因素统一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儿童在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往往依赖于简单的直接联系和具有智慧性的间接联想。”因此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首先要创造有利于儿童联想的条件。

1、反复认读。通过多次反复认读,直接建立音、形、义的联系,这是一种简单的联想,也是一种机械记忆,花时间较多。

2、利用环境。利用字所在的环境,引发定位联想,进行定位识字。这就要求学生比较熟悉的背诵所学的课文。有时学生为了读出一个字,有可能把一句或者全篇课文在脑子里过一遍,如“说”字,学生会联想的学过的《柳树醒了》一课中的一句“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读出这个“说”字。

3、利用迁移。通过和已经认识的字在一起出现而引发的联想,例如:学“礼”字,由于学生见过,“旺旺大礼包”这句广告词,学生会根据前后的字进行推测,所以学生会脱口说出“旺旺大礼包”的“礼”字。

4、利用形声。借助生字形成的联想引起的联想。“语文识字”依据识字的教学规律,先学基本字和偏旁部首,指导学生采用部件分析字形的方法学习合体字。例如我在教学“歌”字时,我先向学生出示“哥”“欠”两个单独的字,接着读出来,然后把这两个字合起来给学生一解释,从而引起学生的联想,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这个字。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记忆字形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记忆字形的方法,也是快速识字的必要手段。

1、部件记忆法。要说清部件,说清方位,一定要用大部件,凡是学过的部件,不要拆散,如“间”可以说成“门字框,日字心”。

2、辩形记忆法。在教学形声字时,先让学生,认识部首和知道部首的意思,即强调形表义。如在教学提手旁的字时,告诉学生凡是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多与动作有关,带“月”字旁的字多与身体有关;带“虫”字旁的字多与昆虫有关。

3、比较记忆法。学新字时,回忆过去学过的字,用它去掉一部分或者加上一部分。在比较中要特别强调不同点,强调关键一笔。如“往”字与“住”字,学生容易混淆,就要强调两个字的不同点。把容易混淆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4、编字谜记忆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可以根据字义编一些字谜,如:“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回”字大口套小口,在编字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观察,联想,同时又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小学生字形分辨能力差,遗忘率高,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猜字谜识字法把识字教学与我国自古就有的“猜字谜”游戏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把握字形结构、笔顺、笔画的特点,加强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很多汉字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如:八只脚――趴;十八张嘴――杏、束、呆、困;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会;辛辛苦苦说句话,站在两边争论它――辨;辛辛苦苦种个瓜,时时刻刻抱住它――瓣……猜字谜识字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不但能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谓是两全其美!

5、编儿歌记忆法。根据汉字的组字特点,利用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意。如:“鸡、鸭、鹅”三个字:尖嘴鸡,扁嘴鸭,我我我,是大鹅。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在游戏中记住了字形。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有这样两个生字“渴”和“喝”。教学时,把两个生字放在一起出示,让他们进行对比。学生通过细心比较后得出结论:这两个字的部首不同,部件相同。据此编首儿歌:“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表达得到锻炼,主动识字愿望得到了提升,课堂识字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复习联想,巩固识字能力

多次重现是儿童识字联系的有效方法。在学生认读生字时,让学生拿出生字卡片,或者教师说字形,让学生说出学过的那些字。“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人们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根据遗忘先快后慢规律,对学生经常及时地复习和反复的复习,让学过的生字在脑海中重现,提高识字效率。

四、鼓励阅读,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的字词,比单个字词机械重复效率高得多。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能把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易于辨析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之间的细微差别,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把识字同认识事物、发展语言和智力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学生认识二百个汉字后,就要鼓励学生开始阅读带拼音的故事,并在班里读给学生听,这样既巩固了拼音呢,又加强了所学的生字,使学生有成就感,觉得多认识字真好,产生了认识字更多的愿望。教学实践证明,大量阅读是加快识字进度、巩固识字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小学生阅读能力又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的。

高效识字论文篇4

汉字难学有三大原因:第一是数量大,总数超过六万个,低限度的常用字也在三千左右,如果不用有效的方法记忆,非常容易遗忘。第二个原因是汉字语素文字与其它文字的巨大差异。例如对于拼音文字来说,只要掌握了词汇的发音一般都能正确地拼写出来,因此学习的要点便简化为建立音与义之间的关联。而汉字则不然,它虽然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但汉字的理据度(即汉字形、音、义的联系的可解释程度)较低,汉字演变至今,其形音义之间或失去关联,或关联不够明显,这使留学生感到非常困惑。由于认识的汉字太少,无法总结出汉字的结构规律;由于不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反过来又无法迅速有效地识记大量汉字。第三个原因是汉字笔画多样,结构复杂,形似字多,难于区别,与他们的母语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汉字难学除了与汉字自身固有的特点有关以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与我们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有关。目前,汉字教学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汉字教学通常附属于精读课或读写课,没有单独设课,教学内容也基本上与精读课的内容同步,也就是说的“随文识字”。这种方法忽视了汉字的系统性和相对独立性,不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影响了学生快速高效识字。二是与教学手段跟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关。现在虽然已是网络时代,但很多教师还是以教科书为重要的教学信息资源,课堂教学以教为主。教师板书和讲解、学生记笔记占用了课堂大量的时间,授课信息量大大受到限制,学生亲自实践、操练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的时间就相对减少,降低了教学效率。三是与教师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成果以及没有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有关。现在有关的汉字教学成果可谓不少,但是真正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的却寥寥无几。教师对先进教学成果的漠视和抵制使用,教学方法不思改进,使识字效率难以提高。

因此,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专家强调“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组成部分。加强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尤其是书面语言交际能力出发,把汉字和汉字教学研究的成果吸收到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中来,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呼吁“对外汉语教学界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制作多种多样的教具、学具,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加强对外汉字教学”(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处1997)。陆俭明说:“开发具有科学教学理论指导、高新技术支持、符合心理认知规律的、全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及配套的对外汉语教学字典、词典”。 针对以上情况,在留学生的汉字教学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树立“字本位”观念,重视“字”的教学。中国的语言学及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源于西方语言学理论,或由国外语言学理论衍生而来,它是以“词”为基本单位。“字本位”就是以字为基本单位。主要观点认为“字”是汉语语法结构中的基础单位。汉语言是“字”的线性排列,结构比较自由,没有固定格式的限制,不能将汉字看作是汉语言的附属物,而应该看作与汉语口头语言同等重要的汉语书面语言。也就是说汉字不仅仅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系统”,其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一种以形体来表达、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书面语言符号。“无论是汉语研究,还是汉语教学和汉语教学研究,如果不以字为基础,就是最大的失误”。因此,对外汉语的教学不能照搬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应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并加强汉字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教词、句子。

2.加强高频汉字的学习,突破汉字学习的入门关。留学生入学后,面对大量的汉字,感到无从下手,课堂上学的汉字过两天又不认识了,心态上产生了急躁情绪,这就是现在学生入门关的普遍情况。但是如果入学后选定一些高频汉字进行学习,情况就可改观。如前所述,汉字字数总量虽然很多,但高频常用字很有限。这些字应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绝大多数的虚义词语法功能也都集中在此频率段上,并且由高频字构成的高频词也和高频字一样应用范围非常广。频率高的高频字和高频词,认、写、读、使用的机会多,在读、写、用时复现率越高,人们的认知程度相应的就高,识字巩固率也越高。留学生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校园内外的各种标语口号这种中文环境中可以经常看到或听到在课堂上学过的这些高频汉字,增加复现率,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校挂出了一条“热烈欢迎×××教授到我校讲学”的标语,里面的字都是一千以内的高频字,学生看到后,就会感觉到这些字我都认识,增强了学习汉字的信心。因此入门阶段应加强高频字的学习,使学生们感觉到所学的汉字经常能看到和听到,有一种成就感。

学生如能分阶段掌握高频汉字,不仅会为学习扫清文字障碍,也能阅读一般性文字材料和非专业性报纸杂志,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HSK阅读部分的应试能力,因此高频汉字可以作为我们编写教材和教学的参考。

3.重视成人特点,制定适于自学的环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留学生的成人特点。目前学习汉语的留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至少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成人抽象思维占优势,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大大超过儿童。他们在来华学习之前已经具备相当完整的母语知识。他们可能会借助过去已有的知识框架,去归纳、理解、建构新的知识,并在建构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重组改造原有的知识。特别是他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很强。但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挫折感。在初级阶段,留学生对汉字几乎一无所知,看汉字如同看天书一般,写汉字就像画画,只能照猫画虎,记忆汉字全靠死记硬背。这些特点特别有利于自学,所以要根据这些特点制定适于成人自学的环境。

4.运用科技成果和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趋势。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事物逼真地模拟出来,加上教学软件的人机交互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如老师讲解某一个字的发音、书写笔顺、字义时,只需在课堂上讲解一遍,学生课后可以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无数次的体会、复习,提高了学习效果,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其他的如《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科技成果和规范都在本书中得以应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享受到现代技术给他们学习上带来的快乐。

高效识字论文篇5

课题由来:

自主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文化素养形成和提高的第一步,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关系到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低年级的识字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基本环节,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各科基础知识的起点。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识字教学如此重要,要想使学生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掌握自主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但是由于我们农村地区的局限性,如农村孩子活动范围小,而且学前教育底子差,再加上家庭教育薄弱,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低,意识也不强,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农村小学识字教学质量,缩小和城镇学生的差异,就成了我们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课题界定:

1.自主:自主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习中,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大量识字非常重要。识字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一方面要根据儿童心理规律,依照汉字本身的规律,让儿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识字。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展识字途径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积累学习语文的后劲。

研究目标:

研究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内容:

(1)通过对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式方法。

(2)开展以自主识字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切实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变识字教学为自主识字、开发识字。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寻求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

(4)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

二、课题研究情况

(1)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

(2)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以班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此方案,不断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计划,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同时并撰写教学反思及教研论文。

(3)上好研讨课并及时撰写小结报告。

(4)邀请中心学校领导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实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研究的力度,做好进一步的完善健全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笔记,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

(2)我们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①从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积极性。②注意吸取各种识字教学的成功经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2.实践成果

(1)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从构建一种符合新的教育要求、儿童本性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模式入手,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不但从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量也明显提高。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教师自身水平得到了提高,科研意识增强,教育教学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实践成员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不善于书面积累素材,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足。

(3)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识字”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4)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识字――生活”的识字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今后的识字教学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多媒体在本课题中的使用,使识字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现代化手段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阅读能力、自主识字能力,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2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高效识字论文篇6

关键词:语文;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的阶段目标,要求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多年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采用各种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识字,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

低年级学生只有六、七岁,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刻意地让他们听老师反复讲、读,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注意力容易分散,达不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如果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己独立地识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火车识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再按组组词,看看哪组组的词最多。然后各组从组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进行说话。在这种游戏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认识了生字,培养了集体观念,而且他们能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多媒体声像系统的优势,通过逼真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创设乐学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识字2”时,识字2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词串识字。介绍了著名风景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教学本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软件,把这些景色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美丽的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视线不知不觉地随着景色的变化而转动,他们很想知道这些景象叫什么名字,这时我出示了景色的名称,如“碧水、秀峰、倒影、象鼻、竹筏”等,画面中鲜艳的色彩、逼真的形象,使学生兴趣盎然、视学为乐,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了识字的效果。

三、布置新颖作业,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学生,随时随处都在跟文字打交道。教师要构建生活大课堂的新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必要时邀请家长配合,采取种种形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识字的过程中一次记不牢,但与那些字见面多了,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动手操作,制作字卡。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鼓励学生制作生字卡片,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写拼音和汉字,在字卡的背面写该字的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每次课前几分钟,让大家展示自己的字卡,把做得好的字卡贴在黑板上,最后制作该卡的主人到讲台前领读这一个生字。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而且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通过他们的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

鼓励学生多读书。儿童普遍喜欢看故事书、寓言书、童话书等。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开设“我会读”课外阅读活动课。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识字。这样,学生仅从书名就认识了不少字。

在影视中识字。如《智慧树》《动画城》《大风车》等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老师就要要求家长有意地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母。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认识了不少字的同时还获得了大量信息。

总之,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识字过程中,我们只有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技巧,提高学生识字的实际效果,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江海.探究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7).

[2]梁静.论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J].新课程(小学), 2014(4).

[3]徐玲.如何完善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

[4]李庆宇.让学生静心品读 提高学生感悟能力:以教学《丝绸之路》为例[J].新课程学习(上),2011(4).

[5]马秋芬.尽情游戏 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5).

[6]刘双玲.浅谈多媒体与小学低年级兴趣的激发[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卷[C],2015.

高效识字论文篇7

科学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通过对各种复习方法的尝试,我认为科学的图示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果。即设计好简明精要的图示,配合必要的语言描述进行语文复习。具体说来,优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延伸性强 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课,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只是由于遗忘的作用,使原有的知识信息淡化了、模糊了。复习的时候,只要老师恰到好处地把课文的浓缩图再现出来,学生就会按照设计者浓缩的思维轨迹扩展开去,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语文课本中的长课文,诸如散文、小说、戏剧等,少则三五千,多则近万字,通过板书图示,对这些课文“提要勾玄”“凝精聚妙”将课文内容浓缩在几个字、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之中。比如复习《背影》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父子情深”四个字。比如复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将课文内容概括为“潘家酒楼”、“鲁家客店”、“郑屠肉铺”、“渭州南门”十六个字。

2. 启发性强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系统分散和包含于各册课文之中,分散或逐步复习,显得零零碎碎,难以奏效;把它们全部集中起来又枯燥乏味,而且脱离教材,搞不好就会犯脱离《课标》的错误。比如六册书可以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种文体来复习,就其特点加以复习,采用网络图,联系起来板书,产生了“枝枝相交通,叶叶相覆盖”的整体印象,加深记忆痕迹,优化了记忆结构,较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 比较性好 “比较”被称为“艺术的超级武器”,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复习阶段,搞好各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区别是十分重要的。而板书图示(包括表格)不失为一种简洁实用的好方法。整个中学知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板书图示、表格显示出来。比如复习《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篇议论文时,我们只要出示一份比较表,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填好表中的空格,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式、写作特色等知识就一目了然了。

4. 系统性强 整个中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大系统,里面包含着许多既各有特点,又互相联系的小系统,诸如语文知识系统,文体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等。复习时绘制树状结构图,把整个语文知识系统分成若干个小系统;然后把这些小系统视作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并根据这些整体特点,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对一个小“整体”进行有条理、有系统地复习,最后把它们“互相联系”起来,融会贯通,连接整个语文知识体系,使学生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特点和缺陷。在复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用板书图示进行语文复习,其系统性确实是很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5. 趣味性足 目前,有些老师的复习方法是从第一册开始,逐课地“炒原饭”,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面面俱到,再教一遍。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恹恹欲睡,语文复习毫无趣味性可言,也难怪复习的效果不佳了。运用图示法进行复习却不同。它借助文字、符号、线条、图画和语言等多种手段,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带有极强的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让学生产生好奇感(平时不注重板书图示教学,复习阶段使用效果更佳)。更何况这种复习方法使学生站在新的角度看旧知识,熔复习方法、思维训练、思想内容、语文知识于一炉,学生因此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情感意向,其复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简而言之,采用科学的图示法,是有效的提高复习效果的捷径之一。

高效识字论文篇8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精彩多媒体课件 制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同时,为落实高校思政课“05方案”中“加强教学研究,组织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立体化教学”①的具体要求,以深入推进思政课课程建设,不少高校都加大了精彩多媒体课件的研发力度。笔者自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来,在课件制作方面亦积累了初步经验,现试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为例,简要谈谈精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点,以求教于专家同行。

1 思想认识上,须重视积极效用,明确目标定位

研制“纲要”课精彩多媒体课件,首先需要教师正确认识精彩课件对于促进“纲要”课教学的重大意义。作为实施有效教学之利器,图、文、声、像并茂的精彩课件应用于“纲要”课堂,既可创设历史情境、拓展教学资源、扩充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部分缓解该课程内容多与学时少之间的矛盾;又便于发挥交互,促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其积极效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肯定精彩课件对于促进“纲要”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并不意味着它是无所不能的。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构成要素之一,质量再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本质上也只是完善“纲要”课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其研制的最终目标在于促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即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更好发挥,以增强教学实效。明确了这一目标定位,教师才能在研制课件时始终贯彻“主导—主体”的教学理念。一方面,教师会将个人的主导性意图渗透进课件内容,借助其创设特定的历史或问题情境,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以促成学生开展发现和探究型学习活动,帮助其完成课程知识的合理构建;另一方面,教师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择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和情感特征的教学素材来制作课件,以调动学生兴趣,激活其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其“学”的主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内容安排上,须坚持“四个统一”

2.1 系统性与典型性相统一

研制“纲要”精彩课件,既须注重系统性,体现“纲要”教材各章节之间以及各章节内部知识点之间严密的逻辑联系,又要讲求典型性,择取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为典型,展开详细分析解读,以突出教学重难点。

“纲要”课件的研制,其目的之一在于配合学生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所以教师首先需要熟悉教材,理清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思路和线索,牢牢把握“一条主线”、“两个了解”,充分发挥真理的逻辑力量来“征服”学生。具体制作各章节课件时,教师可先行设计一个页面,以框架图方式系统展现该章节主要知识点;同时注意在每个课件页面上保留主要标题和要点,以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各章节内部的层次区分,教师可通过设计不同的字体来实现。原则上,同一级标题的字体基本一致。

心中有了框架图,教师还须紧扣“纲要”课教学大纲,选取典型事例来解析教学重难点,使课件内容兼具典型性。如在设计教材第一章一、二两节的课件内容时,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笔者选取旅顺大屠杀、火烧圆明园、黄海海战和义和团运动作为典型事例,通过插入视频、历史图片、Flas等方式,辅以简明的文字,结合绘声绘色的课堂讲授,既丰富了学生对这些事例来龙去脉的感性认知,又强化了他们对其历史影响的理性认同,教学效果良好。

2.2 针对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两层涵义。首先,“纲要”课件内容须符合教材基本精神,体现该课程通过传授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色。其次,研制“纲要”课件时,教师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适时调整繁简度。教师可在课件中大量设置超级链接,以实现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内容的差别化处理。对历史知识基础较好的文科类学生,教师可在其快速掌握各章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点击扩充知识链接,使其进入对该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之中;对历史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理工科学生,教师应侧重于系统介绍各章基础知识,然后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是否进入扩充知识链接;对于历史知识基础严重缺乏的艺术、体育类学生,教师可降低课堂信息量,反复呈示和讲解基础知识直至其完全理解。教师可在课件每页右下方设置控制按钮,通过点击,在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间自由跳转,较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纲要”精彩课件同时还须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教师须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和相关社会热点,随时调整课件内容,及时添加中国近代史学界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新发掘的史料、新的历史图片及视频、中央文件形成的最新历史论断等教学资料,从而不断完善课件内容,提高课件质量。

2.3 理论性与生动性相统一

“纲要”课的教学,重在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历史进程的简单回顾,引导学生探求和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必然要求“纲要”课件在内容设计上体现出相当的理论深度。但理论难免抽象枯燥和难于理解,因此,为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性认知,“纲要”课件还须注重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诠释相关理论问题,实现理论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教师可在通过幻灯片呈示某个理论观点后,适当穿插相关书摘、评论、新闻报道、反映历史事实的图片、表格或者真实可感的视频、音频片段,给学生生动直观的多源信息刺激,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再顺势引导,促成学生对之前呈示观点的深刻认同。如在利用课件诠释上编综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一理论问题时,笔者既展示了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八国联军侵华实景图等历史图片,又引入了美国学者麦迪逊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率的统计表格及社会学家罗斯对中国近代普通民众生活状况的真实记录;在了解丰富史实的基础上,学生逐渐亲近和认同了教材上有关这一问题的抽象论述。

2.4 多样性与适度性相统一

研制“纲要”精彩课件,需要教师从种类繁多的教学素材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择最能突现教学重难点的合适素材,以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丰富而复杂的中国近代历史中包含着制作“纲要”课精彩课件所需的大量素材。教师须在认真品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广泛查阅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和文字、图片、影像等历史资料,不断充实自我知识储备,以最大限度地积累教学素材。但面对庞杂多样的教学素材,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该如何取舍?笔者以为把握适度性至关重要。这种适度性主要体现为素材在数量安排上的适宜性及比例搭配上的合理性。教师选用素材须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安排内容应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恰如其分地突显重难点内容,关键问题上给学生预留适当的思考空间,绝不可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更没有必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使用视频素材,教师尤其需要掌握好时间,最好在使用前对其进行适当剪辑,将长度控制在5分钟以内,以免让“纲要”课沦为看片会。

综上,只有坚持多样性与适度性的和谐统一,“纲要”课件才能“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还原于教材”,②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进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3 呈现形式上,须注重艺术性,页面设计力求布局合理、色彩合适、文字适当、图片精致、风格统一

研制“纲要”精彩课件须注重艺术性,教师在设计页面时须遵循形式美法则,善于采用各种具有美感作用的因素来美化页面,以完美的页面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给学生历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提高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一,布局须合理,主要指页面主体突出,各要素间排列适当,且留有余白。在设计课件母版时,教师可选取柔和淡雅的背景色,配以简洁的图案,以此突出页面的主体部分;每页课件上的文本框或图片须适当排列,切忌凌乱;每张页面呈现的素材数量以2~3个为宜,素材之间应适当留白,以增强页面的空间层次感。

第二,色彩须合适,主要指课件页面上各个元素之间在色彩搭配上须具有合理性。在背景色的选择上,明暗度适中的柔和色较为合适,因其不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在文本框中正文文字颜色与底纹颜色的对比方面,白底黑字的呈现效果最佳;在标题与正文之间字体颜色的搭配上,可选择同种色系的颜色,但须改变色彩的明度以示区别,如标题字体选用深红,正文则可选用浅红;一张页面上出现的颜色最好不超过三种,以避免过于花哨,影响美观。

第三,文字须适当,主要指页面文字须简明扼要,字体、字形、字号的设计应避免过于复杂。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幻灯片上只显示标题、重要观点等少量文字,并且字号要大一些,保证每张幻灯片上的字不超过 9 行。……尽量选用常用而‘经典’的字体,比如,黑体、宋体、楷体”;③一张页面上出现的字体不应超过三种;同一级标题字体、字号须保持统一;注释性文字字号须小于标题字号;字形选择须适合所表达的主题内容;对重点内容相对应的文字可进行加粗、下划线和亮色等处理,以引起学生注意。

第四,图片须精致,主要指页面图片应经过精细化处理,清晰可辨,规整美观。首先,教师挑选图形、图像时应紧扣课程内容,力求准确清晰;对于精选图片,还应据美化页面之需,采用Photoshop画图软件进行裁剪缩放、明暗对比等处理,齐整规范地放置于页面的中心位置,便于学生具体感知。

第五,风格须统一,具体表现为课件母版制作风格与“纲要”课程性质的一致性,页面使用素材与动画处理方式在风格上的一致性。首先,适应“纲要”课历史课与思政课兼具的双重属性,母版设计须体现古朴庄严的风格特征;母版一经确定,即可统一适用于各章节,以保持课件在设计风格上的高度一致。其次,课件页面中使用的素材,应注意区分类型,若是同种类型,宜采用相同的动画处理方式,如文本框出现统一采用擦除方式,图片出现统一采用溶解方式,切忌过于花哨的动画效果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总之,研制出一套目标定位明确、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精彩多媒体课件,对于增强“纲要”课教学实效意义重大。在当前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形势推动下,高校教师应积极尝试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教社政[ 2005] 9 号)[Z].2005-03-02.

② 李梁.多媒体课件与教材、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上一篇:游戏化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自我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