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15 03:10:01

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篇1

我们从历史纵断面的“古今”维度着眼,综合草原文化的“草原”这一符号特色、欧亚草原这一地域特点以及复合型的建构特征为理解起点,认为体现草原人类与自然生态适应关系的游牧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人文生态归属关系的民族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精神世界审美关系的生态文化,是支撑草原文化宏大结构的三个基本构成。

一、游牧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是草原文化的主导型文化

游牧文化就是草原人类在草原生态环境下的生存方式。据考证, 以内蒙古草原为主的我国北方草原, 形成于7千万年以前。那时, 由于地壳的变动, 内蒙古高原逐渐隆起,内陆性气候使高原内部变得寒冷、干燥。受季风和干旱气候的周期性影响,北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明显的周期性。由于喜凉性的草本植物具有寿命长、发芽快、提前开花和花期缩短等特性, 因而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分布愈来愈广, 在具有腐殖层的高原土壤上形成了成片的植被, 最终形成了草原。为了适应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满足人的第一生存需要,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逐水草而居,以移畜就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与农耕文化迥然相异的游牧文化。中国北部的游牧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主导类型,独具特色。

我们强调游牧文化在历史上的主导地位,并非要抹杀从古至今其他生产方式、经济类型在草原文化中的一席之地。因为,草原文化是以草原自然生态为基础产生的,而在草原自然生态环境中,相继产生采集、狩猎、农耕、游牧、工业等多种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为草原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使草原文化一开始就成为以多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多种文化集合,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及其他文化的统一。

游牧文化循着文化发生、发展、衰落的自然轨迹分别经历了它的形成期、鼎盛期和衰颓期。随着游牧生产逐渐优于采集、渔猎、畜牧和农耕等诸多经济手段,在北方草原上占据主导地位开始,游牧文化进入了精力最旺盛、元气最充沛的兴盛期。有学者论证,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15世纪,游牧世界前后三次对邻近的农耕世界发起大规模的冲击,导致整个欧亚大陆民族大冲突、大融合以及文明的大交替和大整合。但是,自近代始,新兴的工业革命在农耕世界迅速崛起,撼动了游牧文化长期占据的主导地位,进入了文化功能的衰颓期。以内蒙古为例,在藏地佛教文化、汉地农耕商贸文化的横向拓展冲击下,游牧社会既不能良性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无力自觉地引发社会文化的创新运动以推动社会跃入更高一级社会形态。面对日益变迁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世代以草原资源为生计依托的人和事物都需要在新的联系结构中激发活力,竞相生存,图谋发展,以适应和克服生存语境的新变化。由此,多种经济文化在古老的草原上齐头并进,引领整个草原文化步入后游牧时代,既是命运使然,更是历史的必然。

二、民族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生存的人文生态环境之间的归属关系,是草原文化中最具活态的主体属性文化

以内蒙古为核心的广大草原区域,自远古时起即是承载草原人类活动的巨大摇篮。草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创造、建构了一个层层累积,纵向拓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建构体系。这片土地不仅是历史上匈奴、柔然、鲜卑、突厥、蒙古等各个民族繁衍生息、传承文化的大舞台,也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新生民族血脉相传、生存生计之根。

北方草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夏商周时起,北方草原诸多游牧群体就活跃在农耕文化史的字里行间;秦汉时期,结束了北方数百个民族和部落长期互不统属局面的匈奴帝国,成为历史大剧中草原民族的文化强音;继匈奴之后,鲜卑逐渐成为中国北方草原最强大的民族,拓跋鲜卑结束了我国北方南北朝之前一百余年的历代纷争, 与南朝并立, 客观上为隋唐大一统中央封建王朝的建立创造了基础和条件;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相继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 并先后建立了势超匈奴、鲜卑的强大汗国;宋辽金时期, 契丹、党项和女真连续勃兴, 与宋鼎足而立长达一个多世纪, 直至蒙古族登上历史舞台。

蒙元帝国是继鲜卑、契丹、女真的地方性政权之后的第一个由北方民族“面南而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它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格局,更是通过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大整合为中华文化史创造了新的运动规律。17世纪,崛起于东北地域的满族建立大清帝国,再次入主中原,统治全国,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1911年,辛亥革命满清王朝,草原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也奏起了悲怆的尾音。

从文化的发展态势而论,蒙、满两个北方游牧民族问鼎中原,既是民族文化纵向累积、层层叠加,不断壮大草原本土文化后的顺势爆发,也是草原文化横向拓展,不懈对话中原农耕文化后的强势结果。

从民族文化的构成而论,纵观北方草原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随着一个民族的衰落, 该民族的历史也就在该地区中断了;但一个民族的衰落,并不等于这个民族的人种都已绝灭,大批的人口仍旧留在草原, 依附于另一个新兴的民族。而他们创造的各具风格的民族文化也以人为载体,世代积淀、延传,为草原文化的历史华章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所以说, 草原文化并非单属于某一个民族、某个历史时期,而是由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游牧民族的纵向累积、层层积淀、共同组成,是一个由以民族为载体,以接力运动的前行轨迹,前赴后继地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复合文化、活态文化。

三、生态文化体现草原人类与其追求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是草原文化面向未来的主流发展文化

草原民族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之间的“和谐平衡”为精神主线,建构了一个以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哲学宗教、政治法律以及科学技术、民俗民风为外显形态,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追求、道德规范为内隐形态的生态文化体系。

“崇尚自然”的文化理念贯穿草原生态文化于始终。草原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由人、畜和环境构成的综合体,其中传统的猎、牧生产对于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然而,草原复杂的生态环境、草原牧场有限的载畜量和生活资料与人和畜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形成天然矛盾,要求草原人们通过保持人、畜、草原三方之间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以确保自身的有效生存和持续发展。草原人们正视自己作为自然之子的身份,以对自然世界和生态规律的深入认知为一切生产生活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约束和规约自身的文化创造活动。他们把自我融入天地万物, 与之形成和谐共生的大生命圈;把伦理、德性转移到整个生命世界, 构成了万物与人都各具伦理、德性的独特的生态伦理观。这种 “崇尚自然”的生态理念以及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亲生命性”,也契合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

“恪守信义”的道德理念贯穿草原文化于始终。逐水草游牧的生存条件决定了草原民族生产生活的松散性。而这种松散的社会结构难以借助法律法规的强制和舆论监督来约束个体,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德的操守更多诉求于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因此,草原民族更加注重伦理道德的构建和维护。其中,“信义”是草原民族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理念,它既是草原社会的治国执政之本,也是草原社会成员的立身之本。上至统治阶层下至黎民百姓,都以“诚信”为道德底线,以“信义”为普遍恪守的行为准则。

“信义”是维系草原社会稳定和睦的基础,也是保障社会成员身心和谐平衡的基石。“诚信”理念不仅为草原人类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更为草原文化营造了和谐生态的人文环境。草原生态文化中,“恪守信义”的道德理念虽显淳朴但不失本真,对现代文明仍不失启迪意义。

“践行自由 ”、“崇尚英雄”的审美理念贯穿于草原生态文化的始终。生存空间上的自由为草原民族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而以家庭或小规模群体为单位进行移畜就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草原民族内在精神世界的自由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政治制度对个人的强制力度不大、法律很少伤及个人,而早期的宗教――萨满教也不触及或约束人的内心。与其他农耕民族因被压抑而产生的对自由的向往精神不同,草原民族的自由精神是从草原社会、草原文化的内部自发形成的“遗传密码”,是先天的品性。对草原民族而言,自由不是纯粹的精神原则, 而是人们现实生活中践行的对象。

“践行自由”是从对神圣自然生命之道的信仰转化而成的一种心存敬畏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尊重生命本体的内在价值取向。基于这种人生理念,草原民族在人与天、与神以及与人自身的关系中,首先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人的价值追求。比如草原民族的萨满信仰中,人可以接近神,可以通过巫术控制神,并从中感受到了精神的自由, 意识到人相对于自然所拥有的力量和价值。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盛行英雄崇拜。这种意识不仅体现了人与神的精神平等, 更是肯定了人的生存价值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力。面对人与自然的矛盾,面对自然灾害,草原民族总是依靠主体的能动性,演绎着一场场生存决斗。他们培养出无数草原英雄,陶冶出自强不息、刚健豪迈的积极进取精神和“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的人生价值观。“崇尚英雄”的理念不仅是草原民族发展活力的象征,更是他们自然而富有尊严的生存智慧所在。

草原文化篇2

一、草原“五畜”的起源与特征

在蒙古高原这片土地上,距令1.4万年前至6000左右――中石器时代,人们开始驯服野生草食动物,即将野马驯化为家马、野驼驯化为家驼、野山羊或盘羊驯化为家养的山羊、绵羊。

(一)蒙古马。蒙古马是独立起源的古老马品种之一。蒙古马为乘、奶,肉兼用品种。蒙古马奶的营养特别丰富,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马肉的优点是热能高,是三九严寒中蒙古人抗寒的最佳食品。蒙古马抓膘快,掉膘慢,即使遇到“白竟”,也会刨雪采食,安全过冬。蒙古马对毒草有很高的鉴别力,很少中毒,抗病力很强。

蒙古民族是当之无愧的马背民族。蒙古人热爱马、懂马、敬马。牧马是蒙古男子职守所在,倍受尊重。蒙古族孩子长到十多岁,就要学会骑马、狩猎(标志已成年)。草原上的牧人在马鞍上度过一生,挑战性的马背生活塑造了他们独立、自信、勇敢的品格。蒙古马是蒙古人的精神信仰和寄托。马象征着蒙古人的力量、智慧和好运。在蒙古人的家庭中,常常悬挂着上面有一支飞马形象的小旗帜,象征好运。在萨满教中,认为人死后要骑着马,才可以经过长途跋涉走向天国、苍天。

(二)蒙古牛。根据考古学资料,早在新石器时代(8000年前),在亚洲的中部区,蒙古牛由野牛驯化成家牛。巴比伦和亚洲其它地区驯化野牛的时间约在7000年前,欧洲约在5000年前。蒙古牛广泛分布在中亚、东亚(包括中国的北方地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贝加尔湖周边地区。从外形特征看,蒙古牛脚深、体接、胸围大,具有孔、肉兼用型的体征。由于蒙古牛分布地区的生态差异,在漫长的自然选择和适应性基因突变过程中,形成草原、典型草原区的大体格品种和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的小体格品种。例如巴尔虎牛、布里亚特牛、鸟珠穆沁牛的体格比较大,而乌拉特牛体格比较小。草原上的蒙古牛多为终年放牧,无需棚圈和补饲。蒙古牛的主要特性可概括为:耐粗饲、宜放养、抓膘快、适应性强(如抗寒抗热的温度区域在-50℃-+35℃之间)、抗病力高、肉的品质好、生产潜力大等特点。

(三)蒙古双峰驼。蒙古骆驼属于双峰骆驼(阿拉伯和非洲是单峰骆驼)。据考古学家、生物学家考证,骆驼科动物是距夸约3000年前北美洲的原蹂蹄类演化而来(即“二趾原驼”进化为“原驼”)。在蒙古高原,大约在3000―4000年前,对野生骆驼进行驯化。中国甘肃嘉峪关西北匈奴早期的文化遗物“黑山浮雕像”保留了许多骆驼和游牧人的石像,足以证明内蒙古阿拉善是双峰骆驼最早的驯化池之一。今天,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额济纳戈壁、阿尔泰山地还有少量的野生双峰驼。蒙古双峰驼的主要特点,除了乳、肉、绒等生产性能外,主要功能是长途运输工具被广泛使用。蒙古双峰驼具有耐饥、耐渴、耐风沙、能负重(驮栽400―500斤,日行30―40公里),善于行走戈壁和沙漠,(骑乘一人,日行70―80公里)。骆驼四岁性成熟,每二年分娩一次,寿命长达30―40岁。据测定,骆驼的最大格力达428公斤,最大载重量可达体重的11倍。骆驼记忆力惊人,成年驼在数百公里以外能独自返回原出生地。骆驼连续鲍食断饮10天,仍可使役,30天绝食断饮后仍可恢复健康,为生命安全期,耐饥(给食)最高限可持续72―85天,耐渴(给水)最高限可持续89―131天。

(四)蒙古绵羊。蒙古羊是蒙古高原的一个古老家畜品种。据科学家推测,野生养羊可能是蒙古绵羊的先祖或先租亲缘。大概在6000年前,蒙古高原已有了驯化了的蒙古羊。现代蒙古肥尾羊在2000多年前已形成。蒙古羊的分布很广,同蒙古牛的分布区域大致相同。一般来说。草甸草原、典型革原的蒙古羊体形略大,荒漠和戈壁地区的蒙古羊体形相对小些;前者的毛质粗,后者的毛质细。蒙古羊的基本外貌特征袁现为:体质结实、鼻梁隆起,公羊多有角,毛质较粗,体毛多为白色,头,颈四肢多有黑色或褐色斑点,尾大而肥。蒙古羊肉质细嫩。色味鲜美,营养成分高。一首生动的民间顺口溜,告诉人们蒙古羊肉营养丰富、品质鲜美的根源:“喝的矿泉水,吃的中草药,跳的迪斯科”。蒙古羊肉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羊肉品牌。中东地区每年消费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手肉,其中10%的高档羊肉消费属蒙古高原的蒙古羊品系。蒙古羊的品种有苏危特、乌珠穆沁、戈壁羊、哈拉哈羊、巴尔虎等十几种优良地方品系。蒙古羊适应较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粗放饲养条件,是一种投入少,产出高的绵羊品种。放牧行走快,游牧采食力强,抓膘快,每日骑马放牧可走30_140华里:大雪天扒雪吃草,生存力强;全年羊群多在露天草场卧盘;在冬季大风雪时,西北方向设简易风障即可过夜。蒙古羊具有耐渴的特点。秋季抓膘时,可采取走“敖特尔”野营放牧,可几天乃至十几天不需饮水,只要能采食野葱、野韭、瓦松和黄芪等牧草,就可达到解渴和增膘的双重效果。

(五)蒙古山羊。根据记载,山羊约在公元前,起源于南亚、西亚、南非。目前山羊发展到140多品种。蒙古山羊是从亚洲山羊演变过来的独立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和蒙古国。蒙古山羊以它的用连分为肉用、绒用、奶用、皮用、羔皮用和地方品种等六个分类。蒙古山羊是一种优良的地方品种,是皮、绒、肉、乳兼用型的山羊品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和人工选育的方向不同,蒙古山羊形成许多优良的地方品系。例如有内蒙古的二狼山白绒山羊、阿拉善白绒山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蒙古国的高戈壁三优山革及高原乳山羊等。蒙古山羊的适应性与抗病力都很强,能够充分利用荒漠、半荒漠草原和山地牧场,生产优质羊绒。目前。人们也试验“舍饲圈养”的方法生产山羊绒,但其质量不如放牧条件下的绒毛品质,即绒纤维变粗。蒙古山羊绒总产量约占世界山羊绒总产量的70%,其中中国内蒙古山羊绒产量占40%,蒙古国山羊绒产量占30%。蒙古山羊的绒毛品质与在世界其它地区山羊绒品质相比较,在绒毛的细度,柔软度、丝光强度、伸缩度、净毛率等多项品质指标上都有很大的优点。以蒙古山羊绒为原料加工后的服装,质地柔软轻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二、草原“五畜”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草原“五畜”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比例结构。在生产实践中,往往是几个畜种的共同利用。才能达到对草地的充分利用。一般来说,养羊与养肉用牛的组合,既可充分利用牧草,也可避免和减少寄生虫感染。有的研究表明,多种家畜的组合体,在相同条件下,比单一家畜品种提供更多的畜产品。因为不同种的家畜,对牧草的采食方式,营养转化率均不相同。这样,便可以对高矮不等、营养组成不同的牧草,更加充分地利用,从而转化出更多的畜产品。“五畜”的采食特征是不一样的。马喜欢吃草籽和草的上端,对牧场的要求较高,因此,为了寻找好的牧草,需长途奔波。牛是用舌头卷草吃的,对草场的要求也相对高些。因此,一个牧场不能饲养牛群,也反映了这个牧场的草场已退化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山羊和绵羊对草场状况要求不高,但是它们吃过的草场,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才可再利用。“五畜”的采食特征不同,它们的分布亦有各自的特点。干旱、荒漠地区以骆驼和山羊为主,典型草原以绵羊为主,草甸草原以马、牛为主。

草原“五畜”形成的和谐比例结构的失调会导致草原生态的逆向演替,反之,草原生态的退化也会改变原有的畜种结构。内蒙古东中部的草原、典型草原是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的主产区。也是蒙古马文化的核心区;西部的荒漠、半荒漠草原是蒙古双峰驼、蒙古山羊的主产区,也是蒙古驼文化的核心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东中部的蒙古马下降了2―3倍,西部的艰峰驼下降了¨倍。内蒙古草原生态的急剧恶化和提倡各种结构(畜产品结构)的单一化,导致草原“五言”与草原态和谐关系的失调乃至恶性循环。例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牛的比重下降幅度相对小,而荒漠草原和多样性的草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足(见易津:《草地资源、功能留下历史性的遗憾。扶持下,在更多的人们的积极主动参与下,构建草原“五盲”与生态、文化,需求多样化性的和谐良性循环,实现草原“五许”优质“基因”(物质和文化)的永续利用。

草原文化篇3

作为本届舞蹈节上的一台重要本土原创剧目,大型原创哈萨克民族歌舞诗《美丽伊犁我的家》时长为76分钟,共分为《生命之树》、《苍茫大地》、《美丽草原》三部分。

成功演出背后

伊犁州歌舞团党支部书记颜华介绍说,在2008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有着近60年发展历史的伊犁州歌舞团曾经参加闭幕式的演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一次为参加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从2012年年初,《美丽伊犁我的家》就开始准备了,伊犁州党委和政府组成了由自治区文艺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和以州歌舞团演职人员为骨干,以州话剧团、州文联、新源县文工团共同参与的编创队伍,总导演为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的国家一级导演束中发,两位执行导演分别来自国家一级编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篇章导演、常州歌舞剧院副院长祝玉峰和国家一级编导、新疆艺术剧院舞蹈编导戈米西,可谓人才济济,实力非凡。

颜华说,这一次的演出可以说规模庞大,光舞台道具就装了7卡车,这些道具也都是一个月前专门从南京请了26个专业人士在乌鲁木齐现做的,其中,作为重要道具之一的岩画做的非常逼真,舞台上通过升降巨幅岩画,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从演员方面来说,年龄最大的是多力昆・苏力旦拜克扮演的一位白胡子老族长,最小的也就十八九岁,由于人手有限,这一次演出中,连司机都上场了,比如,小车司机打追光灯,大车司机推道具的神柱,应该说,这是一次集体智慧的呈现。

颜华介绍,《美丽伊犁我的家》舞美也非常新颖别致。舞台上共设计了五块可升降的斜平台,运用分割的方式,高低起伏的落差感,体现历史从古至今的时光跨越。而无论是在雪山、湖泊,草原,还是在毡房里,无论天气是风雪交加还是晴空万里,绝妙的舞美布景、LED背景和投影变换,以及灯光巧妙运用使观众仿佛身临广阔的草原之中。

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著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更对《美丽伊犁我的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编剧,她不仅多次前往伊犁采风,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内心融到了剧本中。

总导演束中发的新疆情

从江苏到伊犁,再从伊犁来到乌鲁木齐,江苏省演艺集团国家一级导演束中发就没有丝毫的空闲,他甚至没来得及搞清楚伊犁东西南北的方向,更谈不上对乌鲁木齐的了解了,但他话一出口,就让人感动,他说,我这次来新疆不是看花赏景旅游观光的,我是来工作的,我的任务就是排好《美丽伊犁我的家》,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这部大型民族歌舞诗来到新疆,了解新疆。

束中发是大型民族歌舞诗《美丽伊犁我的家》的总导演,他曾经执导的民间歌舞《好一朵茉莉花》荣获过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导演奖、大型舞剧《早春二月》荣获过全国舞剧调演创作银奖,此外,还有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大奖。

今年年初,正忙于排演新剧目的束中发接到了江苏省文化厅的电话,得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计划打造一部舞剧在今年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上演,希望能得到援建兄弟省的加盟,共同合作完成该剧。“起初我还在犹豫是否要同意,因为当时已接手的剧目大都是2012年就安排好的,而今年的排期也是满满当当。”束中发很坦诚。当他与正在江苏省挂职的伊犁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克孜尔开勒迪・阿不都腊合曼见面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部剧。“克孜尔开勒迪局长真诚的邀请,让人无法拒绝。”束中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旧感慨。在叙述完邀请的一系列缘由后,克孜尔开勒迪・阿不都腊合曼局长说:“如果你不答应,我就不能回家。”正是因为这句话,束中发断然决定推掉了手中所有工作,带着自己的团队与克孜尔开勒迪一起来到了新疆伊犁。

此前,束中发没有来过新疆。他和团队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来了解哈萨克族草原文化的发展脉络,并创作出了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美丽伊犁我的家》。该剧展现的文化内涵让人赞叹,舞剧的美让人难忘。“做事要用心,”束中发很坚定地说:“只要你用心去了解、去发现、去思考,就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到伊犁后束中发发现,虽然满眼尽是冰天雪地,当地哈萨克族牧民脸上的笑容却很温暖。“他们骑着马从我身边走过时,格外精神。尽管他们生活条件并不富裕,可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到幸福。”束中发说:“我觉得这是他们对现实生活一种知足的表现。”这一幕触动了束中发的内心:“这应该就是这个民族坚韧、乐观的性格之美吧。”

随后,当看到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著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剧本时,束中发完全被吸引了。“剧本是我的老师,增加了我对这个民族的进一步了解。”束中发认真地说。

对束中发来说,此次的新疆之行既有挑战更有压力。其中面临最大的困难首先是演员,根据剧本的要求,《美丽伊犁我的家》共确定了100多位演员,分别来自州歌舞团、州歌舞话剧团、州话剧团、奎屯歌舞团及各县文工团。由于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水平也层次不齐,尤其是来自伊犁州各县文工团的演员,大多数人的基本功比较差,舞台的表现力也不够,这就需要在排练中,一边抓基本功,一边根据演员的实际能力,临时调整动作的难易度。

其实,相对演员的水平和综合素质来说,时间更是个问题。束中发说,为了抢时间,我们几乎在与时间赛跑,所有演职人员除了白天的正常排练,晚上还要加练好多遍,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排练,很多演员的膝盖、腰都有伤。有时候,看着他们忍着伤痛,带着病依然在坚持排练,我们也很难受,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很有限了,加上演员的底子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才能给新疆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7月30日,在圆满完成了大型民族歌舞诗《美丽伊犁我的家》总导演任务后,束中发一行回到了他熟悉的工作单位,但依然惦记着新疆的演员:他们太敬业;惦记着新疆的观众:他们很热情。束中发说,这部剧最成功之处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合作。伊犁州是江苏省对口援建的兄弟地区。此次两地的合作,是兄弟间的合作,是团结友爱的合作。有机会的话,他还想来新疆!

吹来清新的风

还是在剧目审查阶段,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黄永军就看了《美丽伊犁我的家》,对此,他认为这台剧目有时代气息,有历史的厚重感,古今结合,基本上遵循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可塑性很强,为新疆舞台艺术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哈萨克族的歌舞可谓多姿多彩,可是表现形式却总是那么几种,就像是画了一个圈,总也跳不出去。”看完剧目后,伊犁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克孜尔开勒迪・阿不都腊合曼有很多感慨,他觉得这台歌舞诗基本上体现了草原文化的时代性与传统性,尤其在传统与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哈萨克族草原文化元素(包括场景、服饰、语言、音乐、歌舞等)予以充分提炼,向世人展示了伊犁草原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绚丽的风情和壮美的山河,更在于其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文化和多彩的艺术。

看完演出后,自治区文联副主席阿拉提・阿斯木用“兴奋”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这台剧目音乐绚丽多彩,以哈萨克民族音乐为基本素材,通过女子舞蹈、男子舞蹈、冬不拉弹唱、呼麦演唱以及主题歌《美丽伊犁我的家》多视角地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的美好生活。他认为,全剧在结构上,对伊犁深厚的草原历史文化和时空变迁进行大胆浓缩,叙事铺陈、跳跃,舞蹈写意、优美,充分展示了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

草原文化篇4

(一)草原文化资源的概念

相对于文化产业开发意义而言,文化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以原生态存在的、等待开发与利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的所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形态。文化资源不是产品,不是商品,也不是产业,仅仅是可供开发,或可能具有开发潜力的物质或非物质性文化存在。也就是说,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如果只是静态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历史的遗留物,那就只能称之为文化遗产。而只有当这些文化存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及社会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时,才能称之为文化资源。草原文化资源就是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草原民族自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可开发利用的对象,是内蒙古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草原民族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创造不是今天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而是自古就有,但将其视为资源,却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草原文化资源的性质

地域性。坚实的草原民族文化根基形成了草原地域文化的独特个性和世界差异性,体现了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优势。因此,草原文化资源才能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面对文化全球化大潮,草原民族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又要倡导高于本族群人文观的文化导向;既要保持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要发挥草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既要让草原文化走向世界,也要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作出贡献。

历史性。草原文化资源也是个时间概念,体现草原文化的原始性和历史迁延。那些与草原历史发展相生相伴的文化资源是草原历史的见证,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丰富,启迪、熏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发着人们对民族历史的追怀和对草原未来的期待。文化地产理念是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在对历史文化风貌进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同新城市功能完美结合、功能完善、空间互动,从而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地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功利性。草原文化资源是针对民族文化产业而产生的概念,因此具有相对性或目的性,也可称之为功利性。这种功利性要求开发者与时俱进,探求文化受众的文化审美意识、文化诉求点和文化市场的卖点,积极营造现代市场经济文化氛围,借助草原文化的深厚内涵重塑现代风尚,重铸现代城市的文化精神,让草原文化与时尚理念有机结合,水融,提炼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文化创意,提升现代草原都市的文化品位。

所以,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从地域性、历史性、功利性三个维度来把握。

二、草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环节

按照市场规律,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需要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智能转化的两个环节:文化资源的认知环节、创意环节;二是经济转化的六个环节:投资环节、制作环节、流通环节、服务环节、产品安全保护环节和延伸环节。

(一)智能转化环节

一是文化资源的认知环节。即在地域范围内通过全面普查摸清到底有什么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可以作为文化资源来开发。调查内容包括:文化资源的名称、详细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存量、分布区域、时代、规模、保存状态、环境现状以及拥有者、使用者等等状况。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是决定文化产品形式、品位、级别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保证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这个环节就是为文化产业提业内容,是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为文化产业解决拿什么来做文章的问题。

二是创意环节。即赋予文化资源以现代思维和畅想,通过增强互相依赖、整合的方法赋予其生存能力,为静态的文化资源注入活态的当代因素,让文化资源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相互接纳、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增加其市场需求。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为艺术素材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看似起始环节,解决的却是终端问题。它依靠借鉴国际文化生产的先进经验,进行富有创意的开掘,提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时代特点、有影响力、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创意,以提高文化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品位,进而提升整体文化发展水平,增强文化输出能力。通过具体的创意方式将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物质化。这个环节最难,也最关键,为文化产业解决做什么样的文章的问题。

(二)经济转化环节

一是投资环节。为文化资源注入资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力量和信息的投入。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品的资本含量,决定着文化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以及总体水平。投资环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保证文化生产力的最终形成。

二是制作环节。这是一个实践的环节,通过技术手段赋予其产品属性,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既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又具备文化符号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这一环节决定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特殊技术的使用是实现并保证文化产品物质转化的关键,为文化产业解决如何做文章的问题。

三是流通环节。是文化的商品化过程。通过广告宣传扩大文化产品影响力、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销售策划使文化产品进入交换过程;通过流通进入消费领域,成为一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通过文化消费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实现文化产业的利益追求。这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根本目标。

四是服务环节。是针对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而言的,有些文化产品属服务形态。这类产品与生产过程不能分离,需要服务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消费者对此类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就是文化服务产品的服务过程。文化服务包括文化娱乐服务、文化咨询服务、文化展演服务、文化讲解服务等。

五是产品安全保护环节。文化产品因其创意内容和特殊技术制造而形成知识产权,主要指用印刷技术、数字技术等信息手段,将文化内涵物化为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影视出版物、商标、外观造型设计等数字化文化产品所形成的专利;利用其他更广泛的工业技术手段将分解了的文化元素物化在其他产品上的文化符号所形成的专利。相关保护权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专营权等。产品安全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证资本投入及利润赢取的安全性。

六是延伸环节。是文化产业扩大再生产的环节,促进产业链的形成。文化产业根据文化资源特点创造出相关文化符号,利用特殊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其中的经济文化因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制造出文化衍生产品;或在其他产业渗透,促进文化附加值的提升,形成其他物质生产领域的衍生形式。延伸环节能保证文化资源被充分利用,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产业主体缺失,职责不清

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需要负责智能转化的创意主体、负责资金投入的投资主体和负责制作销售服务的制作主体。目前,这三个主体的内在联系不很紧密:掌握文化资源认知并具有创意能力的创意主体是学术力量,包括学院、研究院、艺术团体等,但因为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学术力量也只是各有所知;投资主体主要还是政府,在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体制的影响下,导致文化产业并不是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运行;制作主体是企业,它们拥有技术力量和设备。然而,三大毫不相干的主体力量难以实现文化资源、资金和技术的协调配置,造成民族文化产业主体缺失,职责不清。

市场经济规律下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市场主体应该是文化产业集团,即文化企业。构成文化企业独特价值链的基本要素是:文化资源的判断和选择,文化市场的系统知识,文化资源的开发技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分销体系,以及整个产业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等,这些基本要素决定着文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文化企业的职责应该是选择、评论、有效开发和管理文化资源,筹集资本、募集人才、寻找相关技术,为文化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且要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明确文化产业开发的主体和职责,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体制。即文化体制改革,涉及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二是人才。民族文化产业需要既掌握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并具有开发智慧和创意才能,又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专业人才。我区从2005年起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始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和内蒙古文化资源课程,强化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二)民族文化产业重技术利用,轻资源开发

当文化产业日益受到重视时,许多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但建成后大多闲置,没有正常运营。原因在于重技术开发,而缺乏资源利用。另外,一些文化产业虽然也想把握先机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但大多只重视技术手段的开发,而少注目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动漫产业为例,注重的只是动漫的虚拟性、幻动性、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原动画设计等技术开发,而忽视了内容这个根本。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智能转化的两个环节没有被纳入到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创意主体没有进入市场运作环节,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未发挥出来。

从根本上讲,文化消费买的是文化含量的单。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为消费者带来蕴含独有技能和技术的文化符号,是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拓展市场的特殊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企业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和转化赋形能力,而文化企业发掘文化资源市场价值、捕捉商机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评估、整理特定文化资源,并升华、转化或再赋形文化资源。

(三)文化资源价值标准化评估研究范式须重构

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工作是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但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的量化标准虽肯定了文化资源及其价值的客观性,却忽视了从文化存在到文化资源的智能转化过程中主观创意的重要作用。应该认识到与自然资源的资源品相测定不同,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估必须既注重文化资源价值的客观性,又重视文化资源智能转化过程中的主观性。

客观性方面包括文化资源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伦理和宗教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市场经济价值。这些可以标准量化。

主观性方面指主观创意赋予文化资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即创意价值。这是无法用固定的标准来量化的。文化资源价值的最终实现依靠高明的文化创意,还必须与受众的心理共鸣相契合,牵涉到文化消费者的文化偏好、文化欲求、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审美观等等。所以,因创意主体的不同,因创作主体的关注度、立足点、视角及应用等的不同,文化资源会呈现千差万别的价值体系。创意价值才是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价值体现,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利用人的个人意志和创造力。

四、可资利用的草原文化资源种属

草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时空跨度大,研究任务艰巨,对它的整体梳理,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应该持续补充。基本原则是由众所周知到不为所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一)意识形态文化资源

草原民族的意识形态文化元素,主要包括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及其表现,具体指草原民族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还有草原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

(二)历史文化资源

即草原民族的文化发展脉络。北方草原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先后孕育了原始农耕和游牧两个子文化系列,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脉络;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众多民族,他们的文化脉络以及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均可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

(三)物质文化资源

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工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四)非物质文化资源

指被各群体、团体以及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学11项;民间音乐22项;民间舞蹈12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5项;杂技与竞技16项;民间美术7项;传统手工技艺12项;传统医药4项;民俗46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115人。

民族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将为草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可能。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草原文化资源,能够振奋草原人民在文化方面的自觉、自信、自尊和自豪的情感与认同意识,从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开掘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草原文化篇5

(一)热爱草原文化。热爱草原人民,热爱草原人民的辉煌历史、文化传统和科技成果,热爱反映、赞美和讴歌草原人民生产、生活、历史的诗歌、散文、小说、故事、戏剧、电影、电视、美术作品等等。通过激扬和释放这些热情,就能产生强大的草原文化建设内驱力。草原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对草原有着深厚的家乡情、故乡情和民族情。他们创造了草原文化,并世世代代传递、发展和维护着草原文化。这种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热爱之情是深厚的、强烈的,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使其充分地释放和表现出来。

草原文化建设者和工作者也要培养自己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热爱之情,才能激发出建设草原文化的内在动力。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中,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庞大根系。我们要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来珍爱每一文化根系。特别是在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事业领域,更要投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来做好这一工作。如果缺少对该文化的热情,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要坚决反对和抵制打着文化建设的旗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各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潮和做法。

(二)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要做到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首先要珍惜和保护草原本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草原文化与草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如果自然的草原因得不到珍惜、保护(例如因过度的开发建设和矿产开采造成沙漠化、荒漠化)而消失了,草原文化也就失去了生长和发展的基础,也失去了鲜活的内容,只能作为文化遗迹而存进历史博物馆。因此,必须严格依法保护草原自然环境和生态不遭受破坏。不仅要做好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工作,也要维护草原生物的多样性,防止农业和工业对草原的进一步侵蚀。

其次要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论是传统的游牧文化、畜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还是传统的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都应该从历史文化成果的角度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存档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精华部分,让其本有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深度在当代草原文化建设事业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共识,反对和抵制各种破坏草原与草原文化的行为和现象。

(三)享受草原文化。要在广大草原人民和广大草原文化建设者中大力提倡享受草原文化。享受草原文化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从呼吸草原清新的空气,沐浴草原的阳光雨露,欣赏草原的美丽风景,到品尝各种草原特产和优良产品;从感受草原文化气氛,接受草原文化熏陶,欣赏草原各种文化节目,到享受草原文化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等等,都是享受草原文化的直接体现。同时,热爱草原文化,并进而从事各种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具体活动,也都是一个满足文化心理诉求的文化活动享受过程。所以,享受草原文化对于广大草原人民和草原文化建设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奢望。

二、当代草原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人本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培植文化亲和力为要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整体草原文化工程规划要以草原人民的长远和根本福祉为出发点。各个文化项目建设都要能体现出和谐气氛和人文关怀。要使草原文化建设过程同时又成为构筑草原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过程。第二,草原文化建设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草原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许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草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至今仍具有活力和社会积极影响力,都应得到积极保护、继承和发扬。第三,草原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大团结、大统一是中华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此,草原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和民族平等精神,让草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家园中茁壮成长。第四,应让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现在学者们对草原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草原文化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要营造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氛,就必须让广大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理论研究成果应积极传播到广大草原人民心目中去,转化为草原人民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才能获得最大的实际成果。

(二)科学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科学发展之路。其次,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经验论”,人类对草原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近代以前,草原人民对草原的认识主要是以经验为内容。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草原文化。当代人类对草原土质、草原气候、草原水文、草原物种、草原生态、草原环保等等领域,都有了科学认识的条件和手段,并且也积累了许多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成熟的和高水平的应用于草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如关于草场分类、草原评价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更新改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所以,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原有的经验范围,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认知。这是建设草原文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其三,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应用和发挥,也要上升到综合当代文化学成果的高度。当代社会,人类对文化的认识已经有了综合性的提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学理论成果,如文化层次论、文化多元论、文化软实力论、文化产业论等。这些理论成果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帮助我们更合理地发展和创新当代草原文化,更高效地应用和发挥草原文化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三)环保和生态理念。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还不足以改变自然秩序之前,自然界的环保和生态完全是由自然界本身的运作来调节和实现的。人类则主要是以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以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环保和生态的自然调节过程相一致。这种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就反映了当时人类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但当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有了足以改变自然秩序的强大的科技和工业手段,原来的自然环保和生态调节过程完全能够被人为地打破。这时,环保和生态的调节过程主要靠人类自觉来维护,人类就必须自觉树立起新的现代环保和生态的理念。

就草原地区来说,工业时代以前,草原人民主要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他们必须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逐水草放牧或适时务农,基本上是“靠天得食”。与此相应,他们所创造和传承的草原文化包含和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生存理念,如蒙古族人民游牧文化中的 “逐草放牧”“围封转移”“轮牧休牧”“生态移民”等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典型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体现的是当时草原人民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当工业生产力在草原发展起来后,原来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被完全打破了。工业生产力在发展之后也给草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时,以前的顺应式环保和生态理念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所以,草原人民必须树立起新的自觉能动的环保和生态理念。科学环保、法律环保、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等,都是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就是为了保护草原环境与生态而制定的,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体现了草原各项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各种环保和生态要求,是为落实环保和生态理念提供的法律依据。现在草原人民开展的各种“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活动,则是落实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实际行动。

草原人民的环保和生态理念不仅关系到草原文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草原人民子孙后代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当代草原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环保和生态的建设原则,并以宣传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为己任;还要不断探索、丰富、加深和提升关于草原环保和生态方面具体内容。

(四)经济理念。任何文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从它的经济基础中吸取内容,形成相关经济文化。传统的草原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传统游牧业、畜牧业和农业等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从这些经济基础中吸取内容,因此就有了游牧文化、畜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等经济文化内容。这些草原经济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经济理念,即发展草原经济(发展草原游牧业、畜牧业和农业),追求最好的经济效益,让草原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草原地区又有了工业和旅游业等新的经济领域,草原文化又从中吸取内容,形成了当代草原工业文化和旅游文化等新的经济文化分支。经济文化建设是当代草原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经济理念必定在整个草原文化建设中得到重视和加强。

草原文化篇6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弘扬草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而确立的一项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草原文化节自2004年创办以来,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以研究开发、传承弘扬草原文化为己任,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推陈出新,深刻认识和把握“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充分发挥我区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汇聚草原文化的研究力量、创作人才、表演队伍,着眼于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着眼于民族艺术精品的创作,着眼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成果,提升了文艺作品创作水准,展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推动草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草原文化节紧紧围绕“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这一主题,从优秀民族剧目、内蒙古舞蹈精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多个层面,集中展现了草原戏剧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草原文化精粹。通过举办“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全国书法名家内蒙古题材作品展、草原诗歌朗诵会和民族电影展映周活动,展现了草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构建了草原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内蒙古与国内外在多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高层次的主题论坛,拓展了草原文化的新视野,挖掘了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了草原文化的创新。

优秀戏剧之花――草原神韵世界殊

近年来,内蒙古有大批精品主题戏剧脱颖而出,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五个一工程” 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本届草原文化节中,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和内蒙古人民会堂分别进行了优秀剧目展演。这些剧目是从自治区直属文艺团体及各盟市申报的20余个新创作的剧(节)目中经过专家认真筛选出来的,展演的剧目包括:由鄂尔多斯歌舞剧团演出的民族舞蹈轻喜剧《飞翔的草原》、由呼伦贝尔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民族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由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音舞诗画《红山之光》、由呼和浩特市晋剧团演出的晋剧《满都海》等。一部精彩的剧目就是一个生动课堂,讲述着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历史,讴歌着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一位观众在观赏了民族歌舞剧《呼伦贝尔大雪原》后说:“这次来观看演出,我惊叹于我们在草原文化方面的保护是如此完整,形象直观的东西多,空洞抽象的东西少,这样的剧目有看点,希望中国草原文化节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

民族电影展映――风情迥异令人回味

如今,看电影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部电影所能传达的文化元素之多、产生影响之深、受众范围之广,也是其他文艺作品难以相比的。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的活动项目之一――“民族电影展映周”中,在各主要影院及盟市、旗县民族院线展映全国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51部、科教片26部,文化节期间共展映电影330多场,近10万人次的观众尽情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巍峨雄伟的天山,烟波浩淼的滇西林海,俄罗斯族的风情舞蹈,土家族的酒文化,共同搭建了一个全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大舞台。展映内容从优秀草原题材影片扩大到全国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展现了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风情、迥异文化、独特民俗。覆盖范围由主要影院放映到涵盖全区各盟市、旗县及农村牧区,把“文化大餐”端到马背上、田地边,让全区各族群众都能“近水楼台”地享受这场文化盛宴。“民族电影展映周”期间,还召开了民族电影座谈会,邀请国家电影管理部门的领导、民族电影艺术专家和各民族电影集团专业人员座谈,对民族电影的发展、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民族电影展映周”不仅展示了民族电影精品、让全区各族人民分享到民族电影成果,还进一步丰富和弘扬了草原文化精神,促进了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

主题文化展示――“思想草原”博大精深

中国草原文化节的草原文化主题论坛是平台固定、机制开放、议题多元、形式灵活的重要品牌学术论坛,今年的论坛上百位专家云集,他们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努力实现整合全国草原文化研究力量,深化草原文化各领域研究,推动草原文化研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目的。

文化节期间还举办了两台主题为“赞美草原,歌颂生活”的蒙汉语草原诗歌朗诵会,将精选的20余首草原题材诗歌配以伴舞、音乐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历代展示草原智慧、宣传草原文化的优秀诗篇;邀请全国书法名家以成吉思汗箴言、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蒙古史文献段落、古代蒙古族诗歌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蒙古文篆刻经典作品等草原历史文化文献为创作选题进行创作, 在内蒙古美术馆展出了147幅作品,其中印章48方、书法99幅,汉文作品123幅、蒙文作品24幅,是一次草原思想与智慧凝固的精彩展示。

文化艺术奇葩――陪世界一起看草原

提到大草原,就不能不想起蒙元帝国的辉煌;说起大草原,就不能不神往那令人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想起大草原,怎能忘了那像草原一样深远的长调悠扬。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的文化盛宴里,有一道菜不可不尝,那就是在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的《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该展览共分建筑雕刻、工艺装饰、丹青剧曲、宗教艺术四部分,它以丰富的内容、鲜活生动的形式和多姿多彩的文物阐述了中国艺术在十三、十四世纪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展览在讲述艺术文化史的同时,还深入细致地分析和阐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物质文化的发展历史,用文物和史实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西域、和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共同创造的多民族的国家和多元文化。“中国文化太神奇了!”来自加拿大的哈维・希曼说,“这次来呼和浩特市旅游正赶上第八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参观了中国元代艺术展,感觉非常好。还打算欣赏一下闻名已久的蒙古族舞蹈和长调,感受一下内蒙古悠久的历史文化。”

说到蒙古族舞蹈,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上的内蒙古舞蹈精品展演展现了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的大量舞蹈精品,讴歌了几代舞蹈艺术家对传承、发展民族舞蹈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年逾八十的老舞蹈艺术家出场,也有刚踏上舞蹈之路的少年,用心展示了这身体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最后全场翩翩起舞,场面十分动人。

2005年,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评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内蒙古和蒙古国首次联合申遗,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在本届中国草原文化节闭幕式上,以蒙古族长调为代表的《五彩草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就是以我区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为素材创作而成的,让草原艺术在世界面前亮出了迷人的风采,让世界领略了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草原文化篇7

一、用纪录片的真实,激发对草原文化最深层次的思考

纪录片:纪录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没有缝完的蒙古袍》中,娜仁图雅由于坚持手工缝制的传统,使得服装公司因没有经济效益而解体。当要缝制一件凤袍时,有着城市生活气息的女儿与老一辈在观念上有明显的不同:女儿认为机器缝制的更快,而母亲仍然坚持一针一线的手工缝制,认为传统 “手艺”才更能显示蒙古族妇女的贤惠与才智。

草原文化的传统因素与现代的碰撞,激发着人们对民族文化意义和历史积淀下来的人文财富继承的深深思考。此时,历经岁月磨砺、两鬓斑斑的老人们,就是最无可替代和急需“抢救”的瑰宝。

用影像纪录下本民族的和草原化的生活、思想,就是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赋予草原文化传统因素以永恒的生命。草原纪录片需要在城市化中保持最原生态的民族传统,同时走进那些远离草原的城市居民的视野和心田。在城市化中,我们需要用心地去纪录这些可能正在消逝的传统。

纪录片:纪录传承与变革的碰撞。《蒙古马的故事・白音锡勒的希望》新型锡林郭勒马带来了蒙古马的希望:蒙古马与纯血马融合,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善于长途奔跑;同时,发挥了现代马业的经济型特点,解决了牧民养马收益不高的问题。蒙古马的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因素,我们应当借鉴世界马业发展经验,推动中国蒙古马的产业化发展。

纪录片真实地纪录了文化传承如何适应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并彼此融合,用直观和丰富的信息拓展了思考的深度。草原纪录片展示了牧民与城市、牧民与市民的微妙关系:虽然远离城市,但城市化的影响已经渐渐渗透。可以说,草原纪录片也正在纪录和思考着城市化中的草原和城市化中的草原文化。

纪录片:纪录最质朴的民族之美。《蒙古马的故事・寻访牧马人》中,有倒贴1000元也要养马的牧马人,只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蒙古马。《蒙古马的故事・布和额尔敦的事业》中,有主人公对他家有功的马的祭祀场景,洁白的奶食抛洒在天空和大地,带去的是牧人的思念和感恩。马儿被葬在水草最丰美的地方,马头面对着家里的蒙古包,永远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获 2012年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社会类最佳短纪录片奖”的《阿妈的宝贝》中,苏米雅阿妈搬到城镇居住,孤单而又先天不足的小骆驼被阿妈带到城市定居,对小骆驼像孩子般宠爱,展示了城市化中牧民对于草原文化的一份执着与坚守。草原纪录片记录下了草原人最为质朴的民族之美。

纪录片:纪录最自然的和谐之美。《大河套》中,河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人进沙退”,诞生了世界第一个“草方格”治沙奇迹,成为沙漠绿化的典型和沙产业创新的模范。美丽的黄沙古渡、响沙湾等,也以迷人的姿态带给草原人无尽的欣喜和希望。

草原纪录片的很多画面都洋溢着自然和谐的美景,蓝天、白云、绿草,纯净的原野上是自由的草原人和草原精神。天人合一般的和谐之美、身心相融般的和谐之美、情景相合的和谐之美,都在草原纪录片的画面中蕴含、显现、升腾。

二、用纪录片的真实,推动草原文化在更广的范围的发展

(一)培养受众,让纪录片走进学校、社区、机关。郭雨桥,内蒙古文联作家,中国十大文化守望者之一。2009年,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行走内蒙古各地之后含泪说:“文化消逝之快让人伤痛,有些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东乌珠穆沁旗的一位老人对着镜头说:“多拍几张照片吧,再过几代人就不会做了,我要把照片放大,让将来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老奶奶是会做奶豆腐的……”

当养马的人越来越少,就连马鞍也成为牧民家中一件最值得炫耀的纪念性“工艺品”时,当进入城市定居的草原人越来越多、民族的传统和元素在生活中越来越少时,当老一辈牧民的记忆也越来越少时,我们迫切需要让城市人知道真正的蒙古族牧民是如何生活、养马、放牧的。这种鲜活的、真实的细节只有纪录片才能客观而又有思想性地保存下来。所以,在电视栏目中、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培养人们对于草原的感情和感性认识,草原纪录片以其诗意的画面、悠远的音乐、现实的故事充当了有效的载体和教材。

学校中可以开设草原纪录片赏鉴课,在课堂欣赏之余,让学生讨论、写作、演讲,发挥草原纪录片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特点。以社区为单位欣赏后,可以开展重温牧民生活、帮助牧民解决困难的活动,用旅游、志愿者活动等直接支持牧民。机关干部欣赏后,更能激发深入牧区、深入基层的工作热情和思考。

草原纪录片就如同一份草原文化的生命之水,让草原文化的传统、精神和希望在草原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永葆青春的活力。草原纪录片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在于欣赏者、爱好者的数量。受众的培养,要从学校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从市民抓起、从公职人员抓起,受众越多,草原文化的影响也就越大。

(二) 发现人才,让民间有志于纪录片创作的人士脱颖而出。纪录片的重要特点就是其现实性与社会性,这就需要激发社会参与草原纪录片创作的热情。要通过设立和推荐人们参与草原纪录片评比大赛(如中国草原纪录片大赛),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优秀的草原纪录片要通过电视、网络的播放平台大力进行推介。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2013“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大赛在北京启动,两岸四地高校的学生和海外中国留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纪录青春,成为中国青年纪录片史上的盛事。参赛作品由参赛者本人参与创作,优秀作品参与展映,并推荐给专业频道收购与播出。大赛鼓励青年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纪录现实、思考人生,提升了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水平,发掘和选拔了纪录片创作优秀人才。

从民间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让纪录片最大限度地纪录现实、纪录生活,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界人士的参与热情。以定位精准的选题和近距离的拍摄,拉近草原纪录片和群众的感情,让草原纪录片感动草原人,成为草原人审美、学习、思考生活的一部分。

(三) 融入国际化,让草原纪录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内蒙古电视台纪录片在对外合作和推广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以国际视野、国际水平来拍摄顶级的纪录片精品,是扩大草原文化影响的一个有效途径。

如借美食传人生百味的《舌尖上的中国》,其所表述的 “中国味道”令世界“口服、心服”。从制作手法的高清设备拍摄,到外国观众喜欢的快节奏镜头语言,再到故事化的舌尖美味,都是国际化的体现。人的故事,成为美味的真正源泉。内蒙古电视台要力争与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公司、频道合作,在拍摄的理念、方式、技术、题材、市场上实现全面的突破和提升,以国际纪录片标准摄制精品、大片,使其成为在市场上和草原文化宣传上双赢的草原纪录片标志。如果能成功实现合作拍摄,不仅能赢得草原人喝彩,更能赢得全世界民众的喝彩,那么草原文化的影响力将会得到突破性的提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草原文化因其历史性、人文性和本身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和世界兴趣,再加上世界合作,必将使草原文化更具有世界级的魅力,也必将使草原文化之魂在城市化中得到坚守!

草原文化篇8

西乌旗位于北京正北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腹地,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草原风貌的旗县。这里草原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被世人誉为摔跤健将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长乡,游牧文化之源,北方华丽草原。

近年来,西乌旗立足资源优势,挖掘民族文化,大力推出“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这个节庆活动中,主要有蒙古族男儿三艺的赛事,即摔跤、赛马、射剑;草原文化与国际文化、国际体育互动的中国铁木真国际草原山地车挑战赛暨草原马拉松极限挑战赛,冬季的国际雪联中国巡回赛西乌旗站比赛等赛事;民族风情的表演,如蒙古族女士技艺赛、草原乌兰牧骑汇演、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整个活动每年6月28日至12月28日,长达6个月。 [论文网]

西乌旗在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活动中先后创造了三个民族文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04年7月,2048名摔跤手参加了摔跤比赛,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摔跤比赛纪录;2005年7月, 800蒙古马阿吉乃大赛暨蒙古族马文化艺术节,创造了参赛马匹最多的世界纪录;2010年8月,又成功举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1024人射箭大赛”,创造了参赛选手最多的民族弓射箭赛纪录。从此,西乌旗将蒙古族“男儿三艺”的文化提上了世界纪录,也成为国内外游客集中体验蒙古族文化的区域。

今后我们更好地进一步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节庆活动中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与民族节庆专委会的联系,进一步与学者专家学习探讨民族活动的新做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把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上一篇:责任教育范文 下一篇:增值税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