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09-25 19:59:40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篇1

良好教学模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前提,也是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氛围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和学习有关,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建存在位置,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堂成功地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所构建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他们而形成的,从而产生对地理课的认同感,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提供相应的位置,能在课堂上展示自身能力和潜能。

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时,制作“温度带和干湿区比较表”,让学生参照”中国温度带分布”和“中国干湿区分布图”两张图,分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我国的气候特征那么复杂多样”。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在小组间走动,及时了解各小组讨论情况,对于有自主意见、讨论较好的及时给予表扬,对于较为薄弱的小组给予适当的指导。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尊心较强,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到位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回答的方向很不错,但能不能更具针对性一些”等类似的提示,在不打击到学生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更好的答案。同时由于初中生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还可提出“西北干旱地区形成大片荒漠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另外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近教材和体会教材中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如在学习“大洋和大洲”时,设计以“来自四大洋家族的自白”为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四大洋”,说出“自己”的名称、面积、位置等,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可充分活跃课堂氛围,整个教学过程其乐融融,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思维十分活跃,既深刻理解了知识,也表现出较强的表现力,大幅度地提升了学习效果。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全新教育理念

1.主动与学生沟通,以亲切的态度面对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心理特征也存有差异,所以,需要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予以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交朋友的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业基础。有些教师会在授课时带入个人主观情绪和思想,常常会以自己看不惯的现象对学生实施教育。其实,大部分的学生心理都十分单纯和简单,教师只要运用较好的心态与学生交往,会十分容易地除掉学生的戒备心理,师生关系自然而然会变得融洽。

2.发扬民主精神。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安全和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让学生从内心对教师产生信任,因而可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提高自我认同感,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如果满足上述要求,学生自然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活跃在教学中,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总而言之,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成果,帮助学生克服思想上的紧张心理,促使他们更自觉、更认真地上好每堂课。

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重视课后辅导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正是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到大自然中去,在实践中发展和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让学生通过在实践中感受到人和事与生态环境,从而了解社会。如在学习“环境污染的防治”时,可以随处可见的口香糖痕迹现象为例,让学生走出校门做关于口香糖污染环境的调查,调查人们口中口香糖残胶的去向,从而发现大量口香糖残胶一旦吐到地上,就很难被环境消化,要树立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和减少废物的意识,上述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面对不同的人群,该如何应付社会中的种种难题,要有意识地在实践中渗透如何调整情绪起伏和人际交往,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后辅导,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最为突出的难点就是地图知识,在实施课后辅导时,教师可以布置关于地图作业,从其实用性出发。有了实用性作为作业铺垫和要求,学生会对这样一个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充满挑战兴趣,转变学习思想,不再把学习地理当成心理负担,以更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地理学习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心理引导,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快速的学习。

心理学理论篇2

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刚刚诞生的社区心理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在社区心理学的研究问题领域上。以下我们从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两个视角来审视社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问题。

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不同于心理学的其他学科,其要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变革,经历社区的发展历程,具备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在其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主要重视的是强化自身对于现实中人的行为的理解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去调整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简单来说就是以自身掌握的社区心理学知识去帮助人们走出困境。从这个视角来看,社区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且是社会性公益性于一身的职业价值观。社区心理学界定的基本环境是社会系统,即人们生活的真实背景,在这样的系统中和背景下去理解人们的举动,去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由此,我们可以说其学科关注的对象是人与社会,人处于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由人的集合构成,这是西方国家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2.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综上所述,社区心理学关注的对象是人与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必定要以特定的人群为其研究的终极目标,以达到其研究的目的,即帮助人。一般意义上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如果将社区心理学的援助体系分解成为三个步骤的话,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应该是第一个环节,也就是预防阶段,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而且相关心理学家认为,预防大于治疗。其二,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问题;在社区心理学家眼里,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个人也会因为自身适应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对于环境的不同态度,但是最佳的状态就是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其三,关注生态,希望以调整的方式达到生态上的平衡;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生态上的平衡,人要积极的调整自我,环境也要做出改善,争取都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其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和集体之间的个性化;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一面,其在表现上很可能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在社区心理学中要求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表现。这些人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弱势群体,是我们社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五,提高个人能力;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与环境的融合,人要不断的改善自己,以充分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二、社区心理学的学科功能

由于社会心理学科要求能够进入社会真实环境,以社会化的心理学理论去审视处于社会系统下的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认识,以此展开各项活动。其实践性和公益性很强。由此可以将社区心理学科的功能概括如下。

1.能够有效的预防社区环境中的心理问题倾向由于社区心理学科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也就是说其需要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前期就要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措施,以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开展心理援助的过程中,将最好的心理资源、时间精力集中在第一个环节,的确可以有效的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我们知道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在前期我们以健康、积极、正面的思想去引导人们的生活,使得社区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将有利于规避心理问题的产生,将其抹杀在萌芽状态。

2.能够保证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发展的趋势在社区心理学体系下,人要求实现更大的发展,这需要健康的外在环境,也就是需要社会给予其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条件;社会要想形成健康发展的局面,这就需要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去维护,去创造。两者之间形成合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此社区心理学倡导生态学观点,充分尊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积极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社会积极创造条件,以满足个人。由此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实现共赢的局面。

3.能够合理的处理好社会环境中弱势群体问题由于社区心理学关注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认为其具备权利去表现出个性化。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社区心理学势必会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视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展开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弱势群体将会得以关注,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之后,其必然使得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由此活动带来一些积极的效果,也就是引起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从制度、资金上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4.能够提高社会环境中个人的综合能力社区心理学认为,在社区心理学的体系中,个人的能力会得以更好的提高,因为社会环境的转变,给予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掌握机遇,发展自我技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会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自我的定位,充分的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中国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对于中国来讲,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对于我国的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审视。

1.从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青少年心理理论体系在社区环境中,青少年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社区环境是其认知形成、感情寄托、行为发展的地方。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中国在此环节还处于初阶阶段。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在青少年特点的基础上,以社区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其心理健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在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上。对于社区青少年来说,其年纪都集中在14-25之间,其活动的区域限制在学校、社区、家里,普遍缺乏家长的监管,因此常常处于游离于学校和家庭,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在社区环境方面,学校教育难以管制,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区环境危机四伏,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其一,在社会方面,徐静平等人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对于一定年纪的社区青少年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结果显示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尤其在敌意因子中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情况严重于现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此情况下,提出要以社会支持的观点去审视其问题的产生,希望社会对于其展开系列的救助措施,以避免心理问题不算恶化。其二,在家庭因素方面,郭云霞同样以调查的方式对于社区青少年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家庭关系和家教方式严重影响到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家庭软环境作用的结果。希望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社区青少年,避免其问题的恶化。在于社区青少年犯罪方面,主张展开社区预防和矫正措施。我们知道,社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往往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种环境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渐渐成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保护青少年避免其走入歧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我们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去审视青少年的犯罪现象,其中心理问题往往成为其犯罪的主要原因。依据吉朝珑等人(2005)的文章,其提出社区应该积极发挥其在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上的作用,要在尊重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以各类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问题少年及时纠正行为误区,合理调整其情形,形成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也有相关学者关注于国家权威部门的作用,如徐素娣等人在对于上海某社区服役青少年进行调查来看,一般有着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其犯罪的几率比较大;其在服役过程中,不仅仅要面对外在环境的质疑和唾弃,还要处理自身心理问题。由此,其呼吁社会对于这类群体要予以重视,倡导以心理辅导的方式去化解其内心的困惑,促进其社会矫正的进程。

2.从社区老年人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老年人心理理论体系对于社区老年人心理发展来说,我国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涉及到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支持的力度,集体效能,以及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等。以下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审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其一,社区老年的生活质量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这方面,张卫东(2002)基于Lawton理论框架,以上海地区某社区的老年人为例,对于其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在结构建模的研究方式下,关注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生活环境与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发现,生活质量、生活环境都会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社区生活环境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于生活质量方面,戴静以三组试验为基础,对于老年人的抑郁情况进行了评定试验,得出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其认定焦虑情绪和认知功能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王芳、廖晓春、王庆华等人认为由于抑郁情况的恶化,会使得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其二,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影响着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社会支持方面来讲,王永丽等人主要从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因素中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老年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积极方面的作用,有利于缓解老人的抑郁症状。对此张明园在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理论看待老人的心理问题,认为社会支持不足,会使得老人的心理问题不断恶化。贾晓清等人对于干部门诊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调查,倡导以提高退休干部的社会支持水平,以缓解其抑郁状况。王兴华等人以测量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证明了社会支持与老人抑郁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家庭支持将有利于缓解不健康情绪,使得易感抑郁人群处于健康的状态。其三,社区老年人的集体效能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国内来说,在集体效能与心理健康上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完善。但是依据相关方面的研究发现,集体效能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对此艾娟等人在2005年就以集体效能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出了其预测的结果。可惜的是,对于老年人这样的群体来说,其集体效能与心理健康之间还处于待开发阶段,但是从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来看,以提高老年人集体效能的方式去探索心理问题,想必可能成为全新的解决老年心理问题的方式。其四,心理干预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开展的各项心理干预措施,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其一,家庭探访;其二,康复锻炼;其三,心理知识讲座;其四,心理影视观看;其五,心理咨询,其六,心理护理。对于干预效果来说,钟深秀、于琪等人都以效果的发挥为研究目的,对于其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心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得老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其一方面有利于社区老年人心理障碍的调整,另外一方面还使得老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总而言之,心理干预在社区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五,老人幸福感影响着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幸福感的视角去审视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我国来说,始于上世纪初,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成绩的。对于幸福感来说,我国的老年人主要考虑的有文化水平、职业、人际交往、经济来源、健康状态等等。关维俊等人以唐山市的社区老年人为数据源,调查发现幸福感与健康与否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于文化高的老年人,其知道以何种方式去调节身心,使得其处于健康的水平;对于经济收入好的老年人,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人际关系良好的老年人,其感觉到外界的关怀;李志雄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娱乐活动、生活能力、身体感知对于幸福感有着一定的影响。3.从社区特殊女性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特殊女性心理理论体系这里的特殊女性,主要指的是更年期女性和离婚女性。首先,更年期女性,对于此类社区人群的关注比较晚。李英坤等人以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更年期阶段的女性,其在心理水平上呈现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对于疾病的恐惧,遇到事情焦躁,容易冲动,敌对情绪明显等等。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的学者赵卫青等倡导以社会干预的措施去化解其心理障碍,争取有效的解决其心理问题。其二,对于离婚女性来说,其经历了离异,家庭破碎,其对于旧的生活有着愤恨的心理,对于新的生活有着怀疑的心理,再加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很容易使得其心理出现问题。对此,俞文敏对于离异女性展开了系列的调查,发现离异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常常出现负面的心理状态。其也倡导以社会干预的手段去加以引导,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中国社区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培养要在尊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去探索自身发展的模式,争取做到科学、有效、精准、健康。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注重引进,主要是指对于西方国家先进的社区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归纳,不断夯实我们的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社区心理学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其二,重视本土化,无论是引进经验,还是开展实践,其首要做好的是对于本社区实际情况的了解,由此制定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案,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其三,关注弱势群体,因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体系中,其地位决定了其话语权不多,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以采取合理的措施去解决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其四,强化预防,在社区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预防一直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做好社区的心理预防工作,将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下。其五,注重制度化,对于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要以适度化的体系建设来审视,对于谁来管理,谁来维护,谁来负责的问题,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并将其纳入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制度管理环境,使得社区心理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其六,讲究合力,我们知道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各方面教育工作的缺失,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心理问题,群里群策,以形成合力,为社区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其七,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全社区动员,积极学习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心理问题的形成、预防、治疗都要有清晰的认识,以便指导自我舒缓情绪,缓解心理问题的时候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我国社区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显得滞后。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我国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无论是对于社区青少年问题,还是对于社区老年人问题,或者是社区特殊女性问题,我们都有了很多的理论基础。我们相信在此基础上,将使得我国的社区工作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健康,由此实现我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双文明建设。但是我们也应该保持这样的探索精神,争取在理论创新上做到更多的突破,以指导我们的社区心理工作。

心理学理论篇3

但是,如果从一个不同的前提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规范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心理学制约的。例如,对道德理想和原则的阐释要受人的心灵的基本结构、人的主导情绪、心理发展模式、社会心理学和人的理性阐释能力等的限制。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支持这种观点。第一,每一种传统的道德理论都预先假设了一种品格与行为结构的理论,伦理学也离不开对人的品格和行为结构的了解;第二,每一种理论的成分都试图提供一些合理的依据,来说明它们对道德的构想能够推动人的行为,指导人在实践中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它们倡导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旨在促进某些思想和情感的敏感性并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为此,我们就必须知道应该发展什么样的道德敏感性,应该加强哪些能力,节制和改变哪些能力,此外还要理解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特征模式。因此,个体必须学会按照道德要求的方式来推理。即使是那些要求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阐述的道德体系,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存在着情绪、人格等心理作用。

美德的研究使品格及其心理成分成为伦理学关注的核心,因此,伦理学研究也开始承认心理学与道德的相关。同时,美德理论家也提出一系列道德一心理学的问题:美德是怎样获得、发展和成为个人品格的?在多大程度上各种美德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美德在一个人完整的品格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怎样影响动机、知觉、情绪、理想和自我概念的?

我们把规范伦理学与心理学的思考联系起来,是因为传统的道德理论最近受到了批评,人们认为它们是站不住脚的乌托邦,是在对道德理论进行不可能的重建。判断某种道德理论是否站得住脚,我们就必须很好地理解它所预设的心理学结构,因为任何道德体系和理想都需要有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灵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使道德心理学研究更加复杂和日益精确化。许多最新的研究表明、伦理学、哲学心理学和心理学本身正在进行某种融合。笔者认为,这种融合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个人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关于个人同一性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两个相关的问题上。一个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什么使一个人在道德上长期保持一致;另一个是认识论的问题,用什么标准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行确认。伦理学的思考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同一性概念。之所以人们能够确认一个人在道德上始终如一,是因为他的心理状态满足了道德心理联系的某些受欢迎的条件,或者是因为他长期坚持某种行为,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他的心理和行为是一致的。当我们想对自我进行理解时,当我们力图参与到他人之中和理解他人时当我们对品格、价值和责任进行判断时,我们需要把握的正是这种强有力的个人同一性感。

第一,我们必须了解这种同一性有什么样的特点。从客观上说,同一性是受一系列核心的心理功能持质(trait)限定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客观观点可能假设的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形而上学的现实主义。人们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人的主观性来确认一个人。因此,主要的问题在于阐明一个人的同一性的特点,他的核心品格特质,而不必假设一种依据社会标准评价的现实主义或依据个人标准评价的道德相对主义。

第二,确认的方法是,对构成同一性的各种特质沿着不同的核心维度进行概念化。例如,罗蒂(A.O.Rorty)和沃恩(D.Wong)提出了确定某种特质是一个人同一性的核心的几种方法:(1)其他特质(如信念、欲望、态度、习惯和行为等)是否依赖于这种特质;(2)某种特质是否在不同的领域(如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工作和休闲领域)和关系(如性别、地位、阶级和年龄)中都表现出来;(3)—个人很难以改变的特质;(4)某种特质系统地影响到别人对他的看法;(5)某种特质在需要面对冲突的情境中占支配地位;(6)当这种特质与其他特质发生冲突时占有优势;(7)如果某种特质失去或发生改变,这个人就会认为自己发生了巨变[1]。通过对一个人心理特质的确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因为特质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可以在客观行为上发挥作用,主观上有恰当的心理反应或者进行社会归因。当然,人并非机械地反应事物的,核心特质可能会随着不同的维度而改变。“构成同一性的特质是随着文化、阶级和性别的不同而变化的,因此确实是个体的。一种特质可以沿着许多维度成为核心的,在某一个维度它是核心,而在其它维度则不一定是核心。特质是一个人的同一性的一部分,这个问题一般地说没有简单的、单义的回答;它在背景关系上属于一种或多种核心维度。

显然,人的同一性反映了其品格的全部结构,因此,特质是人的行为能力的核心。例如,一个把身体和动觉倾向作为核心特质的人,其道德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特质不仅影响别人看待他的方式,而且影响他的自我概念。因此,伦理学研究探讨那些构成个人同一性核心的气质和心理倾向,如友谊和羞怯、社会角色同一性(女儿、教授、公民)和社会确定的群体同一性(年龄、民族和性别)等,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人的道德本质。心理学和人类学所提供的伦理学思考还要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规范通过影响同一性的这些复杂方面而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式。

第三,道德理想的终生追求。最近的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通过实践其道德理想,他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这些理想可能以一生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一生中不断改变的个人设计,通过个人一生的奉献而得以实现。按照道德理想而生活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自我选择的生活,或者在一个人的理想及其品格及生活方式之间有某种和谐一致。自尊和自重的道德生活就需要有这种和谐一致。

从哲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通过设计和奉献而表现出来的同一性符合道德心理学的要求。但是,也有些哲学家认为,以意义为基础的奉献并不一定是道德的。一个人可能以美学或体育作为一生的设计,甚至以完全轻浮的个人设计为基础,这种设计虽然对他个人是有意义的,但不一定是道德的。这意味着在道德要求和个人理想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张力。把这种道德要求放在首位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道德的要求和个人的实现是不可兼得的。

第四,同一性、思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可能会问:需要对道德行为进行理性思考吗?一个没有明确道德概念的人,一个不能明确地表述其理想的人能够是道德的人吗?现代人的同一性总是与道德善的某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吗?同一性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构成的?一个人理解其同一性的社会背景究竟有多么重要?以社会的观点来理解自我与共同尊重和义务有什么关系?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思考才会导致一个人同一性的基础与其道德理想的不稳定?笔者认为,对理想同一性的思考可以阐明稳固的、有效和自尊的同一性得以建立和保持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同一性的社会基础有助于使社会实践得以重新建构,使个人能够拥有和保持坚定的、自尊的、道德敏感的同一性。道德不能建立在非人的基础上,虽然非人的道德基础“或许是一种深刻而不可治愈的形而上学的需要,但是,让它来决定一个人的实践,则是一种同样深刻而更加危险的道德和政治上不成熟的症状。

2 道德同一性的气质和情绪机制

研究道德同一性必须了解导致这种同一性的个人心理机制。最近的道德心理学研究确定了气质和情绪的心理机制:

第一,我们的某些气质特质,如羞怯,深深地置根于我们的生物本性之中。一个生性羞怯的人或许只有在某些社会情境中才不会感到羞怯。他的羞怯可以部分地构成他的同一性,他的羞怯也能影响他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近年来,科学家关于基因的研究表明,“基因不仅仅影响我们的生理特点,如头发的颜色和对癌的敏感性,而且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气质、行为模式一甚至影响那些使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特异行为、怪癖和缺点。因此,道德心理学必须研究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

气质特质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会引起人的品格差异或自我建构的程度问题。气质特质虽然是天生的,能够部分地影响品格的特征,但是,至少我们有能力改变和调整我们的气质特质。即便气质特质比较不容易改变,但许多同一性确定的特质仍然是部分地自我选定和建构的。第二,道德同一性的情绪特征。很多密切联系的道德问题都围绕着情绪主题而产生。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表明,某些基本的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肌肉的特殊运动和典型的生理反应而区分出来。这些基本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愉快、悲哀和惊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不管任何种族或文化都可以识别出来的,也容易激发出来。

情绪是人类生命普遍存在的特征,而且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因此,情绪的表达和方向就与道德有关,因为“情绪是道德的原材料,正是推理使得情绪转化为值得为之付出行动的想法。”[5那么,核心的情绪是怎样获得其意向中的道德目标呢?一些心理学家相信,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是通过把核心情绪与社会上的某些规范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而获得的。这种观点有助于解释某些强有力的情绪具有道德说服力,但同时又说明,规范或价值观的情绪力量并不一定确定其价值或价值观。换句话说,情绪对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压抑作用,但却不是决定性的。

情绪与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例如,某些基本的情绪倾向会促进某种价值观或善的形成,这个事实是否决定着这些情绪倾向的道德价值?情绪在道德中的作用是工具性的,因而某些情绪使我们能做出正确的事情吗?某些情绪部分地构成了道德,因而某种行为只有在表现出恰当的情绪时才是道德的吗?像愤怒这样的情绪在正常情况下被认为是有破坏性的,在什么程度上这类情绪才对道德生活是重要的?在什么情况下情绪反应应该是中性的和可以改变的?社会环境、理性和品格的其它方面在情绪反应的调整中发挥什么作用?等等。

3道德心理学的社会关系

亚里士多德说过,谁也不愿意过一种独居的生活。社会关系是生活的最伟大的善。在社会生活中有些关系,例如爱和深厚的友谊,其本身就是善。有一些是比较工具性的,还有许多关系则是混合的,其本身是善的也是有用的。不同的社会关系是受不同的美德、特质和义务支持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社会关系及其心理动力学进行适当的分类,以促进人们形成那些最有价值的社会关系。

3.1 人与非个人关系

个人关系一般不需要社会原则的支持,因为良好的行为是直接从情感或爱之中产生的,而非个人关系则需要不偏不倚的原则的支持,因为这里不存在把双方联系起来的同情或相互理解,因此,第一种分类就是首先确定个人关系与非个人关系。但是,这种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许多人似乎是怀着关爱和同情而采取行为的,而关爱和同情又处于亲密关系之外,例如,对不认识的受害者捐款捐物。有些行为表现的是确定个人同一性和赋予意义的社会角色和职业,例如,一个教师花费了额外的时间来帮助一个他没有给予特殊关注的学生。这些行为既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价值,也反映了一种健康的、非个人的社会道德关系。虽然这两种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研究表明,进行道德教育要从道德的个人关系抓起,因为这是道德启蒙的基础。

3.2关爱与性别

“关爱”和“同情”也是一些相当复杂的概念束,指得是一系列有复杂联系的道德倾向和情绪反应。这些倾向和反应显然并不是传统上确定的个人与非个人的关系,而是超越于这两种关系之上的。

对关爱和同情这种社会美德的复杂特征进行心理学思考,能有助于阐明当代关于美德与性别的争论。最近道德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在道德方面存在着性别上的劳动分工。女性倾向于主要出于关爱、关心和对保持良好关系的责任感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而男性则主要对诸如权利、公正和公平这类道德问题做出反应。我们在日常观察中也确实发现存在着这种差异,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表明,“一般地讲,男孩比女孩要更早地具有情绪。人们常常对男孩的情绪漠不关心。男人更'理性’,女人更1感性’这样的观念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所以我们大多认为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其表现自己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当然,学术界对此还有争论,在道德心理学中对性别差异的明确性质和程度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澄清,现在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

对性别道德关系的思考还引发人们思考一些更加困难的问题。传统的性别差异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差异应该保持吗?有人认为,男性与女性不同的道德倾向应当得到整合,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更加完整的道德的存在。也有人认为,不同的道德倾向是无法整合的,因为它们要求的是互不相容的知觉和思维倾向。还有些人建议,应该认识和保持女性被忽略了的道德力量,方法是按照传统的保持男性道德素质的做法。但问题在于,女性的某些美德是在性别歧视和压迫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女性要求关爱、同情和对保持亲密关系的注意是在性别不平等的情境中产生的。把这些特质作为美德来提倡可能和现代的道德价值观相悖。传统的男性美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自律和对公正及责任的尊重是以社会为基础的,因而忽略了个人因素。再者,传统上以性别为基础的美德都和人类许多错误的做法有联系。关爱与狡猾、欺骗和操纵的能力有关,对权利和自由的关系与亲密和同情的分离及缺乏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对构成美德特质的那些建设性的和有害的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

3.3信任与诚实。

信任是社会和道德生活的完整的一部分。除了在朋友之间可以得到情感方面的信任之外,在健康的道德群体成员中还可以获得另一种信任。我们依赖于我们同伴的体面或礼貌,相信他们不会做出任意的伤害,依赖于对他们提供支持的学校、图书馆、公共场所和福利计划,因为他们和我们享有同样的价值观,而不只是出于狭隘的自我利益。当共享的价值观被不知不觉地接受时,我们就可以信任他人,以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公民的道德生活。但是,良好的个人和社会关系往往是脆弱的。当信任仅仅依赖于自我中心或没有深思熟虑的社会规范时,这些关系就只是继续存在而已。真正的持久的关系既需要信赖也需要社会规范。

信任与诚实有密切关系。但诚实是一个很硬性的美德,硬到难以描述其特点、难以实施、难以设计。我们接受的教导是,要有一定数量的保存和保留,“话不可言尽”。因为这样才能保护我们免受嘲弄和责难,否则这些嘲弄和责难就会揭示我们最隐秘的思想和欲望。我们还保留着从过去某些痛苦的经验中获得的真理。但是,如果与这些真理有关的保留和保存是理性的,那么,完全的诚实就不是理性的。只有当一个人处在压力下,以及当我们肯定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时人们才会把诚实描述为讲真话的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谁能肯定自己的言行不会受到嘲弄和责难呢?因此某些善,例如敞开心扉和要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我保护,是相互矛盾的。美好的生活也不能保证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因为诚实这个美德是随着文化和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的。了解诚实和欺骗之间的差异要求我们学会复杂的社会规则。当然,遵从诚实的社会习俗并不是真正道德的诚实。大多数社会都喜欢保密和沉默,特别是涉及到自己的道德问题时,但诚实有时候也要求打破当地流行的沉默是金的礼仪习俗。

4   理性的道德心理学

道德的本质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理性的认识是否必然是道德的,这是道德心理学中长期争论的哲学问题。康德的道德哲学观把道德视为经验范畴的东西,因而是理性的。科尔伯格继承了这种观点,并进而确信,道德是建立在人的分析能力基础之上的。道德要求人的行为要合乎理性、受目的驱动,并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行事。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建立了一套人的道德理性发展的道德认知理论。

但是,近年来,道德哲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美德,特别是在人的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服务于自己社会群体的美德进行的研究表明,道德必须承认社会群体的价值和党派参与活动。这样做虽然有助于社会或党派道德理性的发展,但问题在于,对某些社会参与活动的合理性和道德性的争论,可能会被用来说明邪恶的态度和做法是合乎理性的。例如,西方殖民主义者把黑人文化描述为原始的、攻击性的或同性恋的,认为这是变态的行为。为了论证他们的歧视态度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对这些歧视活动进行了所谓道德的合理化。但实际上这是把那些在道德上得到反对的东西进行虚假的合理化。因为它虽然符合某个群体的利益,却牺牲或伤害了另一个群体的利益。我们认为,道德不是某些人统治和压迫另一些人的工具,而应该是每个人和群体都享有的一种权利。它能保证不同的个体和群体都处在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都有权去追求和享受合情合理的幸福,而决不是把个人或自己群体的幸福建立在牺牲他人利益,甚至给他人或群体造成痛苦的基础之上。近年来,理性的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可能有必要寻求和保持一种普世性的道德理论,尽管有时难以使它与某些特殊群体的道德协调一致。

一种可能的方法是,把有偏见的道德要求与那些不偏不倚地精心阐述的合理性的道德要求调和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处理好不同利益间的道德冲突问题。一些哲学家坚持认为道德冲突是现实存在,无法得到理性的解决,另一些哲学家则相信,合理性与道德性之间的概念联系能消除道德冲突的存在。许多哲学家想要避免危及理性的深思熟虑在道德中的作用,同时又承认冲突的经验及其有关的忏悔、自责和内疚的态度。有一种说法认为,基本上只有一种道德要求,也就是采纳实践理性的观点。作为一个理性的行为者,一个人同一性的构成是通过他采纳这种观点,从而使所有明显的道德冲突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实践理性的观点对一个整体的阐释领域做了界定。按照这种方式看待事物有两个重要的后果。

第一,道德有利于发展理性的友谊,有利于确立以关爱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性具有道德的维度。在人类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它占据着重要的,但却不总是具有支配的地位。首先,道德是理性的深思熟虑的一种义务,它使友谊总是建立在没有偏见的义务基础之上。其次,在理性的深思熟虑领域,不同的道德方面存在着冲突和紧张。但是,由于道德仅仅要求我们进行理性的深思熟虑,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采取非个人的行动。

按照这种观点,理性的深思熟虑把个人的理性要求和非个人的理性要求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统一的游戏领域。但个人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自我中心论者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深思熟虑者,理性的自我中心把理性的行为关系理论结合进来,认为个人的牺牲必须得到补偿。如果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没有得到补偿,自我中心论者便怀疑社会道德义务的理性权威。这就是社会上一些人以道德自我自居,却缺乏社会道德的理性基础。

人们对理性的自我主义者做出了各种可能的反应。一种反应是提出行为者中立的价值理论,根据这种理论,行动的理由是价值的作用,可以进行非个人的解释。但自我中心论者否认行为者中立性,否认价值的非个人解释是与他有关的价值。第二种反应认为,遵守传统道德对自我主义者通常是有利的。第三种反应是新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它试图说服自我主义者,个人的幸福不可能不依赖于至少某些他人的幸福而获得。在他自己的善与别人的善之间存在着一种并非不相容的关系。

第二,道德行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Akrasia现象指一个人自愿地不遵从他认为是最好的道路,这种现象向理性和道德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哲学家认为akrasia经常是非理性的,可以用它来解释行为者是怎样和为什么会选择采取行动来反对他做出的最好的判断。著名道德哲学家麦金泰尔指出:当然,内在善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或许它通常是非理性的甚至是典型的非理性。再者,关于Akrasia的通常实例包括,例如,吸烟、贪吃、酗酒,在某种意义上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的观点正确的话,那种认为能满足相当正规的行为定义,以阻止一个人做出更好的判断的akrasia就必然是非理性的观点却并非正确。”[8一种假设认为,心灵是善于进行理性思考的,一个人总是能够对相对影响其行为的(内部)理由进行反思,按照这种假设,所有的akrasia都是非理性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些假设,某些akrasia就可能是理性的。

理性的内外部标准之间的对比在道德心理学的其他领域是很有用的。和akratic的人一样,反社会的人,精神疾病患者和一些反常的人常常被归类为非理性的。但是,按照理性的内在论观点,当明显受人怀疑的信仰及欲望和一个人其他的信仰及欲望处于思考的平衡之中时,就无须进行非理性的归因。同样的考虑也适用于对责任的归因。如果一个人做了他确实想做的事,即便他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或者即便在我们看来非常可恨,他也没有内在理由感觉后悔、自责和内疚。在这里没有后悔可能表示存在着道德的盲区,而不是表示非理性。

一个人毫无必要地伤害了某人,却认为自己没有错,这个人似乎处于内在的理性和动机平衡之中。但是,如果他具有自主性和理性的一致性,而且也希望自己不受到伤害,那么,他的欲望和信仰就为他提供了内在的理由,使他为不必要地伤害他人而负责任和受到谴责。他可能不会认识到他的理由或它们的含义,但这些理由却为他在自己的心理学中为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一个立足点。一般地说,每个人都有不受伤害的欲望和保持一致性、自主性的内在特点,这就为他进行责备和责任的归因提供了内在论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和确立人的内在理性是成为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学基础5美德伦理学的心理学倾向。

最近,一种更具有心理学倾向的伦理学导致了美德伦理学的复活。许多人曾认为美德理论能解决契约论、结果论和道义论的某些缺陷。因为这些理论似乎太理性化或太认知主义了。它们依赖于把理想的道德行为者描述为一个怀着某种道德原则,以某种程序和理想进行活动的深思熟虑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很多道德行为并非完全如此。也有人批评说,这些理论对于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善与紧张的异质性没有足够的敏感。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观点假设,应按照一个统一的尺度对所有的道德价值观和义务进行评价及排列,这正是当前西方流行的品格教育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

美德理论是要说明这两个问题。它通过强调非认知的习惯和倾向的作用,从而避免遭受过分认知主义的批评。它通过把不同的美德分析为适合于对各种不同的问题进行反应,每一种美德提升不同的价值观,从而避免了价值观的同质性假设。

为了确定美德理论的独特优点,有人提出了一种有争议的方法,认为它保留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利益和幸福的恰当的道德价值,而许多其他的理论则没有。常识的道德和康德的道德观都用自我中心来说明自我关注和关注他人之间的不对称是合理的。自我中心使行为者喜欢使自己不受限制。康德的道德观和常识的道德观都承认行为者的利益和幸福的重要性,但都对追求这些利益和幸福设置了道德的限制。根据这种论点,虽然常识的道德和康德的道德观都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但他们这样做只是作为一种让步。仅仅关心自己,为了自己而发展个人内部的美德,对自己进行设计和参与,无论从哪一种观点来看都没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常识的道德和康德的道德观都承认有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先验的特权,但却没有内在的或直接的道德价值。这种论点的结论是,通过使自我及其设计成为次要的、并不一定是道德的价值观,从而降低自我中心的作用。美德理论把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美德视为同样有价值的,人们就很难指责,自尊的美德只具有工具性价值。实际上,它既不要求偏爱他人,也不过分强调自我的道德,不要求行为者使自己疏远自我及其设计。

对美德理论的这种辩护并不说明这种美德伦理学是完善的,或许它能提供一些指导行动的原则。美德理论的一些洞见也可以结合到其它道德体系中去。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德理论是一种确实与结果论、道义论或契约论的伦理学不同的理论,还是对上述理论的补充?盖里。华生(GaiyWatson)认为美德理论是一种独立的和重要的理论,这是因为:第一,我们能够提供一种关于良好品格的理论,它不依赖于某种关于是非善恶的理论;第二,我们能够从一种美好品格的理论中获得我们的行动评价标准。但是,人们有理由怀疑这两个方面都可以做到。如果美德理论需要通过契约论、道义论和结果论而得到补充,他们本身也可以构成美好品格的特质理论。

心理学理论篇4

史蒂文·佩珀(StephenPepper)在其富有开创性的著作《世界假设》(WorldHypotheses)一书中区分并详细论述了四种世界假设。追溯形而上学历史,任何世界假设都产生于某个基本的“根隐喻”。根隐喻是人们面对新奇事物时借助的基本模型,围绕该基本模型而产生的概念与运行原理构成该模型解释此新奇事物的相关理论,这就是佩珀的“根隐喻”理论。事实上,正是根隐喻为探寻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提供认识框架,为观察、解读活动提供哲学模型或科学模型。《世界假设》中详细说明了形式论,有机论,机械论,语境论四种世界假设。长期以来,以机器为根隐喻的“机械论世界观在西方文明中占有统治地位”[1]6。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将这种世界观看作形而上学的基础。机械论世界观及其产生的心理学研究模型追求直接原因。“行为主义是机械论世界观在心理学学科内的典型方法。”[1]6萨宾最初正是这样一名坚持机械论世界观的传统行为主义者。他从机械论向语境论世界观的转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其自身在教学和心理咨询的经验以及其导师坎特(J.R.Kantor)影响下,萨宾发觉机械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迫切想要寻找一种适合心理学特点的世界观方法;其次,在诺曼·卡梅隆(NormanCamer-on)、米德(GeorgeHerbertMead)、布鲁纳(JeromeBruner)思想的启发下发展角色理论、叙事理论,并在最终接触佩珀的世界假设理论后,将其原本的心理学理论同语境论世界观相结合,完成“从机械论形而上学到语境论的转变”,[2]提出自己语境论的心理学思想。

最初,在萨宾尚未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遵循教科书的指导,他是一名传统的行为主义者。但他的导师坎特,主张范围广泛的行为主义。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研究方法的相对多样化,使得萨宾逐渐看到心理主义的贫乏,并逐渐相信符号语言研究的中心性。加之作为一线教学人员和心理咨询师,萨宾在工作过程中深感机械论指导下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在研究人类心理、行为过程中的局限性。行为主义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人体原理与机器类比,认为行为不过是生物体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的产物。然而人类毕竟不是机器。心理学也不是纯粹无偏见的理想过程。机械论引导下的实验、假设演绎的传统方法,忽略了行为是行为个体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生物体收缩和腺体分泌的产物。使用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型,用这种力图只包含关键因素的方法来实现排除偶然环境因素而得到的实验结果,无法合理有效解释人类行为,更难以在心理学应用中发挥引导、治愈的作用。上述发现为萨宾摆脱机械论而逐渐选择语境论提供了必要前提。后来,由于工作原因,萨宾遭遇了卡梅隆在探讨偏执狂这种心理问题时提出的“不适当的角色承担(ineptroletaking)”理论以及米德的“角色承担(roletaking)”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在于,认为人在行为过程中承担着某种角色。这个观点使萨宾深受启发,开始思考和关注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外部因素,特别是社会、文化因素。借助“角色承担”及其扩展概念,以及莎士比亚的名言“世界是舞台,而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仅仅是表演者”[3]这个比喻,萨宾提出了角色理论(roletheo-ry)。之后,布鲁纳对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叙事心理学方法的区分,使得萨宾进一步思考人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涉及的语境因素。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总是根据实验数据中的多数而得出结论。例如在条件R下,当数据显示有56%的主体表现为A行为,44%的主体表现为其他类型行为,结论为:在R条件下,主体会做出A行为。这是传统实验追求恒定性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即忽略其他高达44%其他主体的表现。但叙事的研究方法则不然,它追求逼真性,关注每个行为主体的特殊性,这就使得研究者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其行为的各种语境因素。萨宾认同布鲁纳的观点,并结合角色理论,即在戏剧中,表演者的表现、特定场景、时间和空间、观众的及时反馈、剧本、道具等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一出戏剧,而戏剧只是众多叙事形式的一种。借此萨宾完善并扩展了角色理论,提出自己的叙事心理学理论。

但是,尽管有了具体的研究方法,萨宾的思想始终缺乏世界观根基。佩珀对根隐喻方法的论述以及在此基础上四种世界假设的区分和描述,让萨宾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个语境论者而不自知”。[3]因为在萨宾看来,叙事同语境论的根隐喻同根同源,可以相互取代,而“角色理论是心理学方法体现语境论世界观的典范。”[1]6《世界假设》一书中提到,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历史性的行为”。为了证明“叙事”能够完全代表“历史性的行为”,萨宾考察了二者的语义结构。形容词“历史性”的含义被包含在其名词“历史”中。而“历史”并不仅仅是搜集过去和当下事件的材料、数据,而是历史学家们通过时间顺序对原始材料的叙事重构。这种工作的实质同小说家并无差别,小说家是在现实世界的背景语境下书写关于主人公的故事,而历史学家则通过想象对推测的人物、事件进行重构。由于史料通常都是残缺不完整的,小说家与历史学家的工作都需要借助“事实”和“虚构”。“‘叙事’完全能够代表‘历史性的行为’”[3],因此,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叙事(narrative)。为了强化将“历史性的行为”重新定义为“叙事”,萨宾参考了葛根(Gergen)《作为历史的社会心理学》一文。该文提到,社会行为的理论其实就是对当代历史的反射。一旦研究结果被,人们就会对结果做出反应。人们作为能动的主体,会做出反对、肯定或者忽略该研究结果的表现,也就是说,社会心理学是历史。因此,同机械论相比,将历史性的行为作为根隐喻的语境论,将会引导心理学家对人类处境做出更加深刻的理解。把“社会心理学是历史”作为大前提,“历史是叙事”作为小前提,我们不难得到“社会心理学是叙事”的结论。结合上述“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叙事”,萨宾就此将“角色理论,叙事和语境论结合在一起”[3],提出了语境论的心理学思想,并“从那时起,成为一名坚定的语境论者”。

二萨宾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内容

人类作为单独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涉及自己同其他个体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时间、地点、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社会背景,并不是孤独的存在。确定“自我身份(self-identity)”是个体生存面临的首要任务。不确定自我身份,就丧失了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关系与个体身份的内涵。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经历过什么,肩负怎样的责任与使命,就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向何方,该做什么。简言之,不知道自己的过去,便难以过好现在,定位未来。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从自我身份的认定出发,讨论了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时间(temporality)、空间(place)、情节(plot)三类语境因素。首先,个体身份的确定涉及“我是什么”与“我是谁”两个方面。在涉及这两个问题的心理学调查中,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全部关于人类的基本生理特征,诸如“我是哺乳动物”“我是有四肢的人类”等。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则纷繁多样,涉及答题者与时间、地点、他人的关系等,诸如“我是80后”、“我是中国人”、“我是山西大学的学生”、“我是妈妈的女儿”等等。这些答案说明,“我是什么”可以通过生物学研究得出确定答案,而“我是谁”则“总是依赖语境”的[4],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确定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如果提问者是想要获取国籍信息的海关工作人员,那么回答可能涉及回答者的国籍;如果提问者需要获知回答者与另外一人的关系,那么答案也必将与之相关。因此,正是这些涉及众多具体语境因素的答案规定着个体身份的内涵。其次,个体身份确定的过程说明: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我身份的形成与行为的发生受到多种语境因素的影响并与之产生互动。每个人都只是自身所处语境的一部分。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楼上看你。人们的行为不只关乎自己,自身的行为方式受到所处时间、地点的影响,以及记忆中储存情节的引导。具体来看这三类语境要素:

1.地点具有功能性和象征性两个特征,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制约观念、行为和定位身份两个方面。“建筑环境引导人们建构各种形式的人类戏剧。人类戏剧会被某些特定地点的功能性特征和象征性特征影响。”[5]每个空间都有其特定功能。功能即物品的使用价值,一件物品理应按照其本来的功能发挥作用,这是人们潜意识里接受的约定俗成的道理。因此,如果已知某物品的功能,人们期待它发挥本来的作用,或者配合其发生。空间亦是如此,厨房是处理与烹饪相关的空间,餐厅用来吃饭。如此,身处某特定空间的人的身份与行为方式通常与该地点的功能特征匹配。此外,比功能性更深层次的是地点的象征意义。每个地点有其功能和历史的差异,常被赋予各样的意义。一旦地点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这种意义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观念与行为。例如,“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使用一些富含情感的词汇,诸如‘舒服’‘安逸’‘安全’等词汇来描述‘住宅’”,[5]由此孩子在家里总是显得顽皮淘气,无法无天。古时家乡在陕西的男子,离家多年,途经黄河时激动的涕泗横流。因为奔腾不息的黄河勾起了他内心关于家乡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在他的心里代表着多年未见的亲人和儿时伙伴,于是情难自已。上述两个事例证明了地点的象征意义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显著。

2.时间是影响个体的另一个重要语境因素,它不仅仅为行为的先后顺序提供排列方式,更为行为、事件之所以有意义提供线索。过去发生过的与当下正在发生的,决定了未来行为的走向与整个行为的意义。当我提笔在纸上写下“句号应当被放在……”,尽管句子尚未结束,“句末”两个字虽然尚未被书写,其意义已经被传达了。[6]这个例子说明,时间不是分离的、相互无涉的点状存在,而是前后意义密切相关的线性存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更深入地说,过去的回忆是通过影响现在行为的表现方式与个体对未来的预期来影响行为的发展与意义的。大卫·卡尔(DavidCarr)说“当我们遇到它们,即使是在我们最为被动的时候,事件也充满我们的回忆在(通往过去)与预期(通向未来)中得到的意义...我们明确参阅过去的经验,想象未来,并且把现在当做两者间的过渡。我们在经验中遭遇到的任何东西都对我们的计划、期待和希望发挥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7]个体身处某种际遇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获得它同过去的关联意义,从而对未来的走向或即将到来的后果产生期待。因此,语境论心理学中的时间,不再是单纯排列先后顺序的数字概念,它的每个时间点都充满意义,这些意义在行为、经验或事件的负载下扑面而来,对人类的行为或对未来的预期发生影响。当下仅仅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个环节,无法孤立存在,也不能被孤立研究,身处其中的行为与事件亦如此。

3.影响人们心理现象、行为的除地点、时间这样直接的语境因素外,还包含影响和引导心理现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即情节。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其行为不会总是对所处时间、地点的直接反应,多数行为,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为通常都是被某种原因驱使,遵循某种线索。这种原因或线索就是情节。情节以叙事的方式呈现,所使用的语言需要具备时间维度和伦理意义两个特征,包括神话、童话、民间传说等形式。情节,或者说叙事,通过两种方式引导行为,其一是通过将人们曾经的经验通过叙事的方式整理、存储于记忆中,对人们发生引导作用,另一种则是通过文学作品或耳闻的故事,其故事情节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从而引导行为。这便涉及叙事的两个功能:其一,通过将经验情节化。人们在生活中总是遭遇着各种各样的事件,这些事件并不是以一帧帧画面的形式存储于我们的大脑中,而是被转化成了叙事的语言,因为叙事结构为建构意义提供框架,我们天然有这样的本事,将自己或别人的经验用讲故事的方式说明、记忆。海德尔(Heider)和齐美尔(Simmel)的实验说明了这点:当他们让一群被观察者观看一幅由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一个小圆,部分时而开合的长方形组成的动图时,在未被告知任何信息的情况下,被测试的观察者无一例外地使用叙事的语言呈现了自己所见,有些甚至采用了主线情节和支线情节,构造了三角恋情冲突的情节。面对冷冰冰的实验图像尚且如此,我们的日常经验、白日梦更是是被故事化的。同故事一样,拥有开头、过渡和结尾。在适当的时候,被想起和使用,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作用。经验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叙事实现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曾经社会上出现老人当街摔倒,行人络绎不绝却无人上前救助的现象。该现象正是之前媒体披露老年人讹诈救助人事件的结果。

这些具有负面意义的情节被存储在人们的记忆中,阻止了某些人救助老年人的行为。其二,通过曾经阅读或听说的故事。即“堂吉诃德原则”(Quixoticprinciple),该原则最初被文学家哈利·莱文(HarryLevin)提出,被用来表示小说等文学作品形式中,主人公的身份发展、经历等深刻影响读者的诸多实例,由于西班牙文学作品《堂吉诃德》是这类实例中的典范,因而以此命名。在萨宾的语境论思想中,堂吉诃德原则指某个特定故事的情节作为引导人们行为的中心环节。十八世纪欧洲青少年自杀率的显著升高佐证了这一原则。1774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欧洲出版,故事讲述一个多愁善感少年单恋而后自杀的故事。之后,整个欧洲青少年自杀率大幅上升。社会学家认为,歌德为少年维特被拒绝后的挣扎与其最终自杀的行为赋予了高贵和英雄主义的色彩,引得很多青年人仿效。“整个欧洲,大量自杀的青年手中握着或者口袋里装着这本书”。[8]同时,历史学家的研究也提供了有力证明:曾经亚美尼亚国内恐怖主义盛行,政治动机和精神动力不足以解释亚美尼亚少数族裔制造恐怖事件,历史学家说,其动机基础早在15世纪之前就已经由神话铺就。公元5世纪,波斯人试图把亚美尼亚人从基督教转变为拜火教。亚美尼亚首领瓦尔坦(Vartan)拒绝放弃自身的文化认同,与超过一千名追随者为此战死沙场。自此,基督教亚美尼亚文化中充满了关于瓦尔坦牺牲精神的各种叙事,包括诗歌、民间传说、儿童故事等等。这些文学形式赞颂瓦尔坦的牺牲,赋予他荣誉和尊敬。此外,在其文化中“牺牲”及其同义词,以及“被俘后的死亡是不道德的”等观念被频繁提及。这样的文化熏陶塑造了通过牺牲生命来解决问题的社会氛围,传达了对暴死情节的支持与赞同。因此,对暴死不加怀疑的接受成为该文化熏陶下成员观念的一个本质特征。历史学家得出结论“在亚美尼亚这样的文化中,恐怖主义不是个人异化的产物,而是使某人成为社会眼中的讽刺中心的愿望的显现。”①正是这种通过牺牲、暴死来实现个人目标的文化氛围,推动了或者说煽动了其国内的恐怖主义事件的产生。这个例子表明,叙事情节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引导个人行为,其影响的范围之广泛使之成为某种涉及道德法则的力量,传达着意识形态和道德准则,提供集体行为和信念的合理性。

三萨宾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意义

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坚持语境论世界观,明确提出理解人类最好的方法是去理解他的故事,通过叙事充分融合各种语境因素,而非通过传统实验的方法。其思想建立在米德、布鲁纳、佩珀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并将之延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顺应了心理学内部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学所采用法则式的、图标的、还原的、定量的分析方法。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认为心理现象和行为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与其所处语境是统一整体,要求通过充分融合具体心理现象、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物理语境因素,其象征意义所组成的社会语境因素和由情节产生的文化语境因素,将行为与主体置于完整的语境环境中理解,倡导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视角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这种特性要求语境论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对意义的追求,整体描述的策略和情境敏感性。随着心理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困境的加深,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引起的定性研究方法的螺旋式回归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其次,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在催眠、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实践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萨宾从语境论者的角度重新解读了催眠现象。长期以来,心理学认为被催眠是人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学状态下,被催眠的人会做出一些反常行为。这一观点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易被催眠,但有的人却几乎不能拥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从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角度出发,萨宾认为,催眠产生的反常行为是人们充分相信某个情节而沉浸其中,跟随情节的指引表现出的行为。这些行为虽然看似反常,却跟被催眠者相信的情节中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相符,因此只要了解被催眠者所相信的情节以及相关语境因素,这些看似反常的行为就十分合理了[9]。

但是,由于每个人想象力不同,对某些经验和传闻、故事中情节的相信程度不同,那些想象力特别丰富或者对某个故事特别沉迷的人更容易被催眠。萨宾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催眠现象的原理,开启了心理学研究催眠现象的新篇章。此外,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还在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领域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利用语境论心理学理论看待人类心理现象、行为,谢弗(Schafer)、斯宾塞(Spence)、怀亚特(Wyatt)在精神分析实践中推广并得出的共同结论,即通过为病人提供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自我身份的认定,或者为病人一直耿耿于怀的事件提供一个较合理的叙事情节,病人就能够放弃那些曾经困扰自己的前后矛盾、令人难以信服的版本。换言之,通过具体方法替换病人一直相信的叙事情节,心理咨询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后,萨宾对语境论心理学合理性的论述为其他学科接纳语境论世界观提供了基础。萨宾认为“一切人文学者都应当是语境论者,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恰当理解并进行研究。”[3]语境论在考古学和人类学中也早有应用。但是,一直以来,自然科学研究被认为是纯粹的、客观的、无偏见的理想过程。事实上,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都由人操作,科研人员作为科学研究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其心理、行为受到地点、时间、情节等语境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因素则通过科学家间接渗透了整个科研过程,包括科研成果呈现的方式。即,单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由于语境因素深刻影响着主导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也深刻影响了科学研究的方式和走向。因此,要正确看待科研成果,就不得不考虑科学研究过程中,包括科研人员在内所涉及的诸多语境因素。

综上,萨宾以更好地理解、解读人类心理、行为,进行心理学研究为出发点,逐渐摸索和发展了语境论心理学思想。该思想坚持语境论世界观,以叙事为具体研究方法,综合了时间、地点、情节等各类语境因素,认为人的内涵和互动在社会语境和互动中被规定和形成。该思想应用于催眠、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实践领域,取得良好效果,并扩展至人类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萨宾对语境论心理学思想的详细论述,开阔了心理学家看待人类心理、行为的视角,挑战了机械论传统世界观引导下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在心理学内部引起了视角和具体问题研究方法上的范式革新。但与此同时,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部分地夸大了叙事的作用。萨宾的语境论心理学思想强调叙事的研究方法和原则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萨宾认为,叙事就是讲故事。没有故事,人类生活和行为就不能被解释,失去了发生的动机和原因。甚至于,流传的故事和神话传说能够塑型整个社会环境和民族氛围,据此,萨宾认为故事具有“本体状态(ontologicalstate)”。[3]然而,萨宾对故事的“本体状态”既没有作哲学上的详细论述,也没有作本体论层面上的全面阐释。一方面,如果萨宾故事的“本体状态”不是本体论假设,那么从萨宾的论述中,不难发现,萨宾认为正是流传的各种叙事形式塑造了社会氛围,进而形成了历史,换言之,正是叙事塑造了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包括伦理道德、民族性格等。笔者认为,这点过分夸大了叙事的作用,或者说,过分削弱了人类生存的物理语境因素(physicalcontext)以及主体间性的作用,破坏了人类心理、行为的整体语境。另一方面,如果萨宾意在将故事提升至本体论层面,认为叙事通过情节的灌输潜在或直接决定人类思维方式和群体意识的形成,进而决定群体意识,则与语境论世界观不符。语境论由于不对世界的构成和本源作任何假定,而只关注事件和行为在其语境中的意义,因而是非本体论的世界假设。不论是哪种情况,萨宾都夸大了叙事的作用。语境论世界观主张的是整体看待。萨宾对叙事的特别强调事实上是从整体语境中剥离出了这个特别的因素,并不断强化其对任何观念、行为的作用,甚至于上升至本体论层面。萨宾对叙事的过分偏爱可能使其心理学思想面临偏离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危险。

心理学理论篇5

关键词:政工干部;心理学;心理咨询

政工干部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多心理学和知识心理咨询理论,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进一步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人、认识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客观而全面地了解人、认识人,思想政治工作则无从谈起。人的行为不单纯受文化、道德、思想或观念等支配,还要受意志、情感、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工作对象需要什么,心里想什么,特别是他们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回避且必须正视的问题。当前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心理学理论十分必要。应用心理学原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将心理学有关知识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了解和掌握人们心理活动规律,切实帮助他们解除心灵深处的困惑,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科学的思想工作方法,它的关键是利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它与传统的“我说你听”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具有平等性、启发性、易接受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关心、尊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层面的问题,“牵人以心,才能启人以志”。用心理咨询这种特殊的人际沟通交流方式去凝聚人心,提高士气,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帮助人们形成心理和谐,从而促进单位内部及社会的和谐。

二、有助于觉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

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健康的心理,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用自己健全的人格来影响人和教育人。一个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对生活丧失信心或者态度消极的人,是不可能帮助工作对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面对生活的。一个头脑中充满许多不合理信念、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不可能帮助工作对象正确面对在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出现的思想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完善自我,提高素质。通过学习掌握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塑造健全的人格,才能以健康的人格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影响周围的人。

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常人一样,也会因为各方面的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面对生活和事业,曾经的磨难和经历会留下难解的情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会引发焦虑不安的情绪;工作中的挫折和难以应对的复杂人际关系,会产生不自信的困惑;绿叶扶花甘为人梯的背后,会有心理失衡之时;处在领导和被领导两个层面之中,也会有左右为难的难言之隐。因此,在解决别人问题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更需要首先认识和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否则就很难真正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会指导我们懂得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扬长避短;如何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去平衡自己的心态和减压;怎样趋利避害两利相权取其重;自觉修正自己的认知偏误,正确认识自我和理解别人。只有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素养,高超的工作艺术,健全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觉悟,接受世界观改造,并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感化人和激励人。

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不仅有益于工作,更有益于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有助于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学习和借鉴心理咨询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可使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形成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路,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气质特征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强调针对性,提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一原则恰恰是以承认个体的心理和思想特征的区别为前提的。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中,个体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等心理要素。不同个体的不同气质在心理学中归属于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类型气质的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灵活性方面各有特色,他们的思维或敏锐或迟钝、情感或外露易变或深沉稳定、意志或坚强或脆弱。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掌握了工作对象的气质特征,就可以预知在同一问题上不同个体的认识和情绪反映,可以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方式与之沟通交流,因而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2.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即: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使其学会客观合理地思维,改变造成人们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人们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因此,当工作对象遇到思想上难以化解的问题影响情绪和心情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使其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出在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从换位思考,改变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观念的角度对其进行帮助,在这个基础上许多思想问题都将变得迎刃而解。

心理学理论篇6

        【关键词】学校管理;心理学;激励

        人们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遵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合理组织人力,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指挥、组织、协调的活动过程就是学校管理。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除了制订正确的学校管理目标,还要摸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才能管好人、用好人。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教师选拔中的心理学应用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选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选拔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情况,即工作特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是主观条件,即教师的气质、能力、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等。不同的职业对人们的心理品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每一个人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又是各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评价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兴趣、需要、动机、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于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的生活条件、文化素养、社会实践的不同所造成的。所以在选拔教师时,要考虑到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所特别需要的某些心理品质。在进行教师选拔时,应根据职业的要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测试,这对教师的选拔具有重要的意义。

        1.性向测试。进行此项测试的目的,在于通过测定个人对某种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能力,来判断应测者是否适合于教师行业。当一个人所从事的专业或职业与其性向相符合时,就容易取得较大的成就。

        2.能力测试。进行能力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测定个人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等。被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表达能力与其工作的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这对教师这个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3)兴趣测试。一个人对专业或工作是否有兴趣,对于工作的进展和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无数事实表明,一项工作,如果让有兴趣的人来担任,其成效肯定比由没有兴趣的人担任要大得多,高度的兴趣,往往能导致创造性的成就。

        二、教师使用中的心理学运用

        教师的选拔是为了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校的全体成员,对学校集体的目标产生认同感,形成共识,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使学校目标与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融为一体,产生心理合力,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即心理认同。这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和核心的原则,因为目标具有启动、导向、激励、聚合、评价等作用。但是,学校目标若不能内化为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则这些目标的作用也荡然无存,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因此搞好学校目标的内化,使各部门及其成员的个体目标与学校目标一致,是值得研究的。要做到这一点,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要求一定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若目标的要求过高,给人以高不可攀、无法实现的感觉,就不可能被全体成员认同,就失去了目标的启动、导向作用。若目标要求过低,给人以无需努力、轻而易举的感觉,就失去了目标的激励、聚合的作用。其次要提供各种积极的诱导和榜样,引导学校全体成员认识学校集体目标的正确性、必要性以及与自己的相关性。最后要重视目标的强化工作。就是要根据目标制定出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把目标和制度、准则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尽快地结合起来,合二为一。 

        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塑造学生的一种社会活动,因而学校管理则是“通过人管理人”的一种反射活动。管理对象的能动性,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特点之一。充分运用这种能动性,引发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地发挥领导在管理中的指挥、调控作用,是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绩效的根本。因此,要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参与原则。首先是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学校管理者及各职能部门应分工明确,做到有职、有权、有责,各司其职。学校领导不能一手包办,而是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切实做好各自的工作,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其次是发挥好工会、团委等群体组织工作的作用,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的决定必须先听取他们的看法,邀请有关的教师一起参加讨论。发挥好这些群体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把集体所有制成员当成管理的主人。这样就可以提高每个成员的心理参与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内聚力强的集体,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

        3.依据评教系统,进行激励。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激励就是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来调动其积极性的过程。要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就必须贯彻心理激励。因为它可调动学校所有成员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激励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是适当的物质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奖金挂钩,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而对工作马虎、成绩较差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处罚,以此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然,物质激励要有一定的限度,过多反而会起负面作用。

        其二,是精神激励。就是把教师的工作质量同评比先进、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荐出来,并加以宣传。应该看到,精神激励所产生的作用比物质激励的大,并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另外,在贯彻心理激励原则时,还必须注意激励的时机、激励的对象、激励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应有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型大学生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在高等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有新的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殷智红,管理心理学,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安福,学校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心理学理论篇7

在心理学领域,尽管语言是人类表达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纬度,然而注重实证量化研究的经典主流心理学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重要元素,以进行这一具有突破性理论的尝试。传统心理学中的语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心理学早期开拓者们无法摆脱传统哲学的束缚。早期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虽然冯特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力图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确立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越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即试图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中追求意识与心理的本质与规律。心理学力主研究作为科学世界的心理与行为现象,而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言就被存而不论了。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行为主义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而精神分析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无法关注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在心理学中的缺席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传统心理学探究的两大主题是“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学科孕育和演化的历程中,心理学所观照的对象经历了从人的“灵魂”到“心灵”的转变。1879年以后,心理学演变成为研究“意识”之学。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又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60年代以后,心理学已经成为研究“行为和心理”的学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嬗变和演化,一方面反映和诠释了当时哲人及心理学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他们研究旨趣的变化,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汉所说,每一种解说都有哲学观点与文化视角,没有某种哲学观点,你几乎不可能做出一般解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假定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西方心理学史家波林、墨菲、黎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或是类似的观点,将时代精神视为心理学流派、观点、思想的决定要素和力量。

正是传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题决定了“语言”在传统心理学中的失落。语言的缺失在华生的行为主义构架中尤为明显,在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合法研究对象的情境下,语言在其中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心理学对语言毫无关注。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米德就首先将语言问题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因为实用主义坚持将经验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而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正是承认了语言的重要性。

米德希望经由语言沟通和符号互动这些外在现象去透视人们内在的心灵过程,尤其是人格自我的分化和成长,由此语言问题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米德的创见还不能视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但它无疑吹响了走向这一重要转折的号角。米德对语言学的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层面,事实上已经为心理学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即主体间共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人际间借助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交流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往需求,不同的心理动因、情感、认知会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语言问题。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溯源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破除了主体中心主义的迷思,使得语言从逻辑中解脱。结构主义致力于求证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其所缺乏的严格性,尤其是索绪尔(F.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被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发点。这一区分具有广泛的理论蕴含,语言研究从偶然性和语境的局限之中摆脱出来,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受到重视。

尽管后结构主义在诸多理论立场上与结构主义相悖,但对语言的关注成为两者共同的旨趣。构成后现代知识基础的后结构主义反对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将意义、实在法则视为不变之物,把它们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中心。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再现,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写作是思维的表达。在后结构主义看来,人们原以为有中心和本源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心和本源,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变成了充满差别的系统,在系统之外不存在所谓的超验所指。

可见,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都极其重视日常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观念对心理学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其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这些后现代心理学理论所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我们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无不渗透着语言的影响。

此外,解释学传统也是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理论渊源。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哲学主题就是对语言进行哲学关注。语言是经验世界的重要维度,在语言中自我和社会得以展现,语言与现实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由此,哲学解释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即:人创造了语言,但却从属于语言;人创造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角度看,就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伽达默尔所说的“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等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下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建构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三、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除了其深厚的哲学的渊源和理论背景之外,更有其全面展开的心理学研究的现实基础。

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考虑的是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能与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语言学转向”的革命意义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它与传统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它同样研究心理和行为,但是它改变了研究的策略,这就是把心理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知识的体系,更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确定或发现人性意义的活动。既然思想或信念其实就是语言,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研究才能把握思想,没有不通过语言表达而独立存在的思想,那么,对于传统诸多纠缠不清的涉及实体或建构的地方,采用“语义上行”的方法,即把所讨论对象的本体论地位悬置起来,而用统一的语言语词进行表达和重新解释并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无益的争论,这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必要的策略。

话语分析是当代语言学转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传统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认识世界、表达观念的符号或工具,能够提供对于世界或事实的准确描述。心理学的话语分析则关注由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不同所导致的歧义性及语用的复杂性。由于人总是借助于语言媒介来理解世界,语言因此成为“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用以建构世界的有效工具。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话语(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把话语生成过程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看做是人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活动阶段的完整连续体现。按照他的观点,话语的生成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机;第二阶段是思维(相当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话语意向”);第三阶段——在内心词汇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相当于现代心理语言学中的话语表达的内部程序);第四阶段——外部词汇意义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或者说是内部程序的实现;最后阶段——意义在词汇中的间接表达,或者说是话语的声学和发音实现。这是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他对话语研究的心理学观点不仅是这一方向研究成果独特的总结和综合,他还提出了意义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关于物体意义的概念,关于话语生成过程的启发性思想。因此,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理应被视作现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事实上,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的立场,在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渗透,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话语分析在心理学中集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于一身时,就为一种“新”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形成,这就是从“语言或话语”的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话语形态、话语伦理、话语结构以及话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心理学形态——“话语心理学”。

在心理学领域内,话语研究在理论上的连贯性并非很明朗。目前,这一取向的研究及理论概括基本上围绕着对当下心理学的理论概念、观点或分析实践的批判而展开。“话语心理学”一语的提出,目的在于将这一领域现有的知识发展成一种连贯的话语取向的另类观点,并以此强调:这是一个有关心理研究的可能的范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模型。

话语心理学总的说来关注人们的实践:沟通、互动、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话语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体现了语言学转向的“新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有其独特的原则(PP.66~69):第一,许多心理现象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公共话语是行动,私人话语则是思想(thought)。第二,对符号体系的个体的及私人的运用构成了思维(thinking)。而这一运用来自于人际话语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三,心理现象的产生(如情感、决定、态度、人格展露等等)在话语中都有赖于行动者(actor)的技能,有赖于他们在共同体中相关的道德立场以及所展开的故事线索。这些原则的内在意义表明,话语现象并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话语背后并不存在心之活动的影子世界。人们不过是在人际话语过程中,将私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亦即将思想转变成行动而已。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言语并不是为了回应人的早已存在的、组织良好的思想而说的。人不可能将某种“内在的”意向或思想准确地转换成“外在的”言语表达。因为,正如维果斯基所言,“思”的可能性是在语言中构成的,思维是一种“内部言语”形式。

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研究者便是用这些心理实体来解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这种解释被称为内在心理的解释。话语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所不断建构的。心理自然也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而语言则是建构的积极媒介。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的心理学将话语与行为、主体、心理过程区分开来。话语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话语的具体过程,而且这些话语实际有着种种的行动取向时,话语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主体”,而且是“行动者”,这样一来,对话语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也必然是对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而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冲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樊篱。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生了。

四、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评价与反思

语言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心理学对日常语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关注,日常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这就把心理学研究引向一个交往世界或者一个对话沟通的世界的,也就是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未主题化、未专业化,人们自在地呈现真实本性活动的世界。从“生活世界”来研究人的心理生活,此时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不是控制、规训,而是人性的解放、和谐与自由(PP.36~38)。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规范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只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并且也只有通过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的展开,才能真正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间的关系理解和实现人们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互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来看,它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思、批判。当代心理学已经面临着后现代的诘难和挑战,出现了一系列结合语言或从语言角度出发,对传统心理学进行的思索和解构。进而使心理学在主观或客观上,主动或被动的“重构”。因此将语言带人到心理学或从语言的关注的角度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解放和颠覆意义。对话、沟通、话语分析、话语伦理都为人们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这一影响甚大波及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话语分析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立场[9]。语言学转向最有价值的形式在于具体考察语言和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交叉地带,以及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为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的启迪。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意义重大,但也确实存在着各种缺陷。它在突出语言在思维和认知过程的重要作用以及语言的心理意义的不确定时,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把对心理的活动、生活和体验的一切研究都归结于一种话语的分析立场,从而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时语言学转向也不能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应用非常广泛化、普遍程序化的模式。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某种语言隐喻,因此也不要盲目地把心理化约为语言,把心理学语言化或话语化。事实上心理学并没有很好地应对“语言学转向”的挑战,其后果是心理学被极端的“科学化”,致使心理学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影响越来越趋于萎缩。心理学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也就是说,心理学对现实的回馈越来越少,在公共领域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心理学理论篇8

1 问题的提出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心理学的开创时期,随后形成了重要的心理学派别。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科学心理学及人文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根源,但在西方心理学史中针对开创时期的研究真的很少。在那一时期,对人文心理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实验心理学的重视,对布伦塔诺、斯顿夫的评价远远不及对冯特、费希纳的评价。为此,在历来有关心理学开创时期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人文心理学家的研究少于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对布伦塔诺的研究少于对冯特的研究。在对人文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斯顿夫更受冷落,在德国心理学上,已成为“几乎被遗忘的心理学家”。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斯顿夫的著作手稿及其相关文献资料在世界大战中被损坏。

2 斯顿夫的心理学理论

(一)斯顿夫的音乐心理学

由于斯顿夫是心理学的理论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他的音乐素养,他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贡献很大。他试图在赫尔姆霍茨关于听觉理论的基础上,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立场来证实音乐理论。斯顿夫最有影响的著作是《音乐心理学》,这与他毕生对音乐的追求相一致,对音乐的研究让他在他在听觉领域取得了仅次于赫尔姆霍茨的地位,这被作为音乐心理学研究中的先驱性工作。他在《音乐心理学》中对心理物理学概念的修订做出了重要贡献,把哲学和现象学的理论与观念引入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和音学说。

(二)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

斯顿夫的机能心理学与布伦塔诺在《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中所提出的意动心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斯顿夫着重对“现象”问题的研究。斯顿夫在如此背景之下,提出了自己的机能心理学。为了区分现象心理学,指出了当时的四种心理学立场。(1)联想心理学,认为只有现象是直接给予的。(2)研究意识的机能,这接近现象心理学的立场,可以看做是对现象和机能的折中。(3)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推论出研究意识的机能,这是情绪万能的思想。(4)认识和情绪的机能都是直接给予的,这是斯顿夫所采纳的思想。

(三)斯顿夫的情绪认知评估理论

在斯顿夫的文章发表90年后的今天,情绪认知理论已成为了情绪范式研究的核心,认知和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和理论讨论的核心。斯顿夫对情绪心理学的贡献远远不止于此,他不仅制定出了比当论更加清晰的情绪认知―评估理论,它彻底取代了现有的认知理论。

假设斯顿夫的观点与他的老师布伦塔诺、胡塞尔以及当代哲学家的观点相一致,情绪本质上是有意识或仅仅是信仰和欲望的精神状态的表现。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它会对情绪状态的本质问题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对于情绪意向性的意义仅仅受到当代心理学家的粗略关注,在最近的认知―情绪讨论中没有发挥作用。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当代心理学家,甚至是认知取向的心理学家假设意向性的意义不是内在的而是派生的,也就是说,这个特质归于大多数的情绪实体仅仅与它们的认知评估有关。虽然现在斯顿夫所提出的情绪意向性有待解决,鉴于认知―情绪理论的重要性,它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3 对斯顿夫的评价

首先,斯顿夫原为哲学家,他为了哲学的兴趣而成为心理学家。他有音乐家的天赋,又把这些兴趣服务于心理学。他能够成为实验者,是由于哲学的信仰,而不是气质所造就的。在就职柏林实验室主任期间,致力于实验心理学的事业,如录音档案的建立,儿童心理学协会的创办。就个人成就而言,他是一个赞同实验主义的意动心理学家和音乐心理学家。斯顿夫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机能,同时又企图调和意动心理学和内容心理学的对立。他的主张为屈尔佩的内容与机能的二重心理学的先导,并为科勒和考夫卡建立实验的现象学和格式塔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撰写有关音乐和声学方面论著的同时,斯顿夫也搜集了世界各地原始音乐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创设了研究中心。他出版了有关情绪理论的文章和著作,试图把情感还原成感觉。因此,斯顿夫是除了冯特之外的,试图扩展心理学研究范围的德国心理学家。

再次,斯顿夫在形式上和意动心理学派相一致,把现象排除到心理学之外,而改入到现象学之内的嫌疑,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引入现象学于心理学之内,这为后继者创立以实验心理学为依据的新格式塔心理学创造了条件。并且开创了现象心理学的先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人在某种情景下所创造的完整的心理事件,而不是用分解的方法来处理。他所提出的机能心理学是对布伦塔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西方人文心理学的发展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一篇:实用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税收调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