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2 07:50:37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1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扶贫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扶贫局文件精神,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我校在2019年教育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着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现将我校2019年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亭镇中心学校地处民和县最南端,始建于1934年,原校址位于官亭镇官中村,占地面积9737平方米,建筑面积2472平方米。由于官亭镇城镇规划与喇家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喇家小学、官亭小学、原中心学校合并,于2015年11月25日搬迁至现校址,现校址位于鲍家村一社,占地面积53946㎡,建筑面积17684㎡。

2017年秋季学期在校学生1272名(女生598人),其中小学生611人(女生262人),初中生661人(女336人),共有24个教学班;寄宿生659人;其中小学285人;初中374人。专任教师85名,女47人。

官亭镇中心学校下辖13个行政村,我校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涉及县内县外在校学生100多人,居住分散,教育扶贫涉及人口多,难度大,政策性强。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辍学,确保教育扶贫精、准、实,官亭镇中心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二、保障机制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了白山小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督办扶贫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官亭镇中心学校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仁青

副组长:祁海成   马全文

成  员:王晓梅   李成海  范增花  赵丰瑛  李国伟

张学武   鄂福强  吕西成  吕根成  吴正全

郭积福   何克义  魁文明  桑占明  马国成

办公室设在中心办,由赵丰瑛负责日常材料管理工作。

(二)整合资源,形成推动合力。

1、整合资源,利用相关政策资源,争取国家、省、县及社会爱心人士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2、实施县级地方政府主导,积极协调乡级部门,加大对帮扶点发展的指导,形成整体推动合力。

(三)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1、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台账,

2、按政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和特困学生,

3、深入贫困家庭,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找准扶贫帮扶点,力争将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推动和谐稳定。在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坚持发展帮扶与和谐稳定相统一,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在和谐中促扶贫,在扶贫中保和谐。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定期开展“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深入农户宣传扶贫政策。

(1)根据民扶组办28号文及民和县干部“结对认亲”大帮扶工作制度,结合县教育局的安排和要求,根据官亭镇中心学校认亲结对帮扶计划,我校定期开展 “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要求责任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帮扶任务,并开展好“认亲结对大帮扶、扶贫政策大宣讲”主题活动。

(2)学校对主题活动高度重视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会议,解读建档立卡贫困户必知必会“十二条”、干部进村入户“十问法”、“二十必看法”等,通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帮扶责任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

(3)我校全体帮扶责任人利用不同的时间,进村入户,到赵木川、先锋、别洛、河沿等村进行结对认亲,宣讲中央和省、市、县确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特别把我县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医疗和养老保险、教育扶贫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宣讲。通过宣讲,引导建档立卡户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苦等苦熬无出路、苦干实干能致富”的意识,激励每一位扶贫户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关怀。在宣讲政策的同时,帮扶教师力所能及为贫困户带去现金、米、食用油、鸡蛋等慰问品进行慰问,与结对贫困户拉家常、谋脱贫,了解结对户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再次详细了解各自负责的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愿望。主题活动使我们的帮扶教师和群众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群众更加了解我们的干部职工,让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知晓和享受好党的惠民政策。

(4)我校结对帮扶责任教师总共85名,每位教师都能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将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核实与采集学生就读信息

在官亭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全镇村组干部大力支持下,官亭镇中心学校教师全面深入各村各队,下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宣讲教育扶贫政策,统计核实初中、小学、幼儿园县内外学生就读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切实做到扶贫好政策深入人心,让每一位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补贴补助,不让一个适龄儿童辍学休学,经核实官亭镇在县内县外就读义务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106人,初中生46人,学前46人,总计198人;城镇低保学前1人,小学10人,初中4人,总计15人;农村低保小学8人,初中10人,总计18人。官亭镇总计贫困学生231人,其中女93人,寄宿生162人

(三)按政策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每生500元。

3、学前三年每生每学期资助600元

4、积极协调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扶贫工作:一是2017年10月份无锡市帮扶贫困生8名,每名学生资助500元,总计4000元;二是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2019年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特困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建档立卡特困生6名,补助资金每生500元,计3000元,总计下发补助资金45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四)狠抓“控辍保学”, 按政策做好贫困辍学生返校复读学生资助工作,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我校成立了“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主动和镇政府联系,形成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控辍保学”体系,上学年初中辍学4人,辍学率为0.57%。2017年12月和2019年7月民和县基准扶贫办下发脱贫攻坚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 劝返复读生补助资金,其中我校2017年12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840元,计3360元;2019年7月控辍保学劝返复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名,每名学生下发补助资金500元,计1500元。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真正扶出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教育扶贫工作的领导,全面强化帮扶责任。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精神,根据市、县扶贫办的精神,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全校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及时督促帮扶人努力完成各自的帮扶任务,实行问责制。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数据资源管理局强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形成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的强有力组织保障;二是按照人社、组织部门的意见,及时选出扶贫一线的合适人员替换退休老同志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确保驻村帮扶工作不耽搁、驻村职责很明确、攻坚一线有战士,为单位包村帮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组建扶贫专班攻坚克难,继续由扶贫分管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在国家验收“县摘帽”的关键节点扎根基层,攻坚在一线,排查最疑难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并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大排查期间逐户摸排,为本年度持续干旱缺水危险提供了线索,为后期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帮扶计划,结合实地调研和下乡座谈,及时掌握信息实施精准帮扶。

(二)领导调研

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率班子成员到求知村开展实地调研6次。从农特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党员活动建设、公共基础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入手,通过实地查看、入户调查、与群众促膝交谈以及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座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情况。根据需要投入帮扶资金,结合实际落实产业扶贫项目,力所能及地帮助村与项目牵头部门沟通加快资金拨付,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为结对帮扶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落实

1.根据年初计划完成情况:

(1)选派原扶贫专班同志担任驻村扶贫队长、继续由分管扶贫领导担任班长组建扶贫专班,落实驻村工作基本保障;(2)通过今年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2019年拟脱贫户18户44人,尚有5户14人计划2020年脱贫;(3)取消了产业全覆盖,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逐户摸排调研,帮助120户申报产业扶贫,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家庭收入;(4)按照要求,对结对帮扶户做好小额信贷到期户的告知和催还工作,目前我局结对帮扶户小额信贷到期4户均全部还款,贷款利息均由政府帮助承担;(5)按照每季度调研、每两月走访的方式,对照年初的帮扶计划对结对帮扶29户实行精准帮扶,为其中一户特别困难的家庭介绍护林员岗位增加务工收入;(6)同农业农村局沟通争取国家助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50万,用于村发展种植175亩白茶项目,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2.在资金投入方面:我局投入资金共4.16万元,其中3万元用于村建设痘元路,1万元用于“暖冬行动”,对2018年后23户未脱贫送温暖体现节日问候,1600元用于对结对帮扶的两个有重病人员的家庭送救济金。在实施项目方面:我局帮助申报修建、且均已完成施工,路正在实施,175亩白茶项目开始土地平整阶段,各项双基建设有序完成。

3.结对帮扶政策落实方面:按照年初制定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数据资源管理局各帮扶人严格对照计划表,按照项目实施的政策要求,逐一落实。全村实施产业扶贫120户,危房改造4户,教育扶贫58人,光伏扶贫45户,项目落实更精准,帮扶成效再凸显。

4.促进基层党建方面:本年度,数据资源管理局结合主题教育在村上党课2次,充分利用党课理论宣讲,提高党员群众的带贫减贫、发展家乡集体经济以及争当志愿者的服务意识;驻村工作队召开扶贫夜校超12次,利用扶贫夜校,将扶贫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宣传扶贫领域重要讲话精神和身边典型,调动群众想脱贫、要脱贫、能脱贫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知晓度、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二、存在问题

我们深知取得的帮扶成果来之不易,落实帮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帮扶方式还需再扩展,产业扶贫还可以加大投入,单位优势还需要继续开发。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3

一、目标任务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强化贫困家庭学生入园、上学、升学保障体系,实施教育人才支撑和对口帮扶计划,落实扶贫政策,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校校有帮扶”;确保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工作精准落实到位,完成2016年以来覆盖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督促未完成的覆盖贫困村项目按期完成;确保控辍保学、学校结对帮扶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落实到位;完成教师交流、培训、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档案材料整理;完成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提升省扶贫重点村运动场地、辐射区域幼儿园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巩固我县教育和体育事业总体发展取得的成果,顺利通过各级脱贫攻坚验收评估。

二、工作重点

(一)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情况

责任主体:办公室

1.2016—2020年局党委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情况。

2.2018年下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

3.2019年上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讲话精神情况。

4.2019年下半年局党委学习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情况。

5.2016—2020年局党委学习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等情况。

(以上材料要求有学习贯彻落实的会议纪要,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的通知、学习内容、研讨交流发言等资料)

(二)印发文件和专题会议情况

责任科室:规划财务科、资助中心、基础教育科、人事科、教师工作科、法规科、装备中心、职教科、体育和运动服务中心

文件类:2016年以来省、市、县扶贫部门出台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历年工作总结和计划。

会议类:自2016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召开的系统内专项扶贫会议等通知、纪要、照片等相关材料。

落实台账:2016—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学生落实政策台账(按年度分学期整理,包括享受资助时建档立卡个人及家庭信息、享受资助项目、资助金额、发放时间等)。

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三)全面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

责任科室:资助中心

学前教育资助:对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予以资助,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200元,具体分为3档,1档1000元,2档1200元,3档1400元,建档立卡学生每生每年1400元。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寄宿生补助面为在校寄宿生的30%,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面为在校非寄宿生的8%,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建档立卡寄宿生和非寄宿生补助标准均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并享受免校服费、校车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认定条件为建档立卡、低保、残疾、特困供养、孤儿、父母一方亡故、单亲家庭等家庭经济困难情况。

普通高中资助:落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对就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为在校生的10%,平均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标准2500元每生每年;对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孤儿学生免除学杂费。

中职学生资助: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住宿费、教材费;为中职一、二年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全面落实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每人每年贷款额普通本专科学生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对在部属、外省高校就读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按实际缴纳学费标准给予补助;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

省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中未资助建档立卡学生台账(明确未资助原因)。

(四)覆盖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情况

责任科室:财务规划科、基础教育科

1.“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建设规划文件及台账(涉及的贫困村学校)。

2.2016年以来制定的学前教育建设规划文件(财务规划科)。

3.2016年以来覆盖贫困村的学校、幼儿园建设进展情况,内设配备进展情况(台账及建设照片)。

4.2016年以来合作办园、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工作(应包含相应工作通知、活动开展的照片)。

5.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财务规划科、基础教育科

(五)控辍保学、学校结对帮扶和留守儿童关爱情况

责任科室:基础教育科

1.出台的学校结对帮扶相关文件和结对帮扶工作台账。

2.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室设立的相关文件和设立、使用情况台账(覆盖贫困村学校应进行特殊标注)。

3.2016—2020年控辍保学档案材料按年度分学期整理。

4.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以上材料应包括:印发的控辍保学相关文件、贫困户学生辍学排查台账、劝返复学通知书、送教上门台账及相关档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开展照片等)

(六)教师交流、培训、对口支援、扶贫协作工作开展情况

责任科室:人事科、教师工作科

1.出台的有关人事和教师培训工作中涉及扶贫的相关文件。

2.2016—2020年城镇教师乡村支教、教师交流、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招聘等工作开展情况。

3.2016年以来农村“三名教师”培养工作、贫困村小学校长、教师轮训工作档案。

4.2016年以来选派教师援青、、援渝支教情况。

5.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以上材料按年度整理,应包括通知文件、人员名单、工作台账及相关活动照片等)

(七)加大投入,提升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健身广场建设水平

责任科室:体育运动服务中心

1.场地建设。积极对接镇、办政府及村委会等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健身场地建设工作,力争让所有不达标的健身场所面积达标。

2.器材维护与配备。联系市体育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全县健身场所的投资力度,重点做好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健身场所的器材维护和配备工作。

3.健身指导。结合2020年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加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做好健身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健身质量和健身水平。

(八)落实好帮扶责任人联户工作

责任科室:法规科

进一步完善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各分管同志为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机制,各帮扶责任人要密切联系贫困群众,严格落实帮扶具体责任。坚决克服不负责任、散慢懈怠、弄虚作假等工作作风,确保所有帮扶责任人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一次,疫情防控期间严格落实每周电话联系不少于2次,并结合帮扶工作实际和上级有关工作安排,随时入户走访,及时落实上级有关要求、排查问题解决困难。重点排查疫情防控期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空中课堂”学习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责任科室:职教科

1.出台的与职业教育扶贫相关文件。

2.2016年以来中职学校精准招生、定向培养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档案应包括招生文件、工作开展的照片等)。

3.2016年以来巡视巡察、审计调查、考核调研、暗访督查等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台账。

(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责任科室:装备中心

1.2016年以来出台的与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文件;

2.2016—2020年农村学校网络建设、班班通建设、同步课堂开展情况包括:工作台账、相关文件、活动开展的照片等,应对覆盖贫困村学校进行特别标注。

三、节点安排

(一)自查评估。各责任科室完成脱贫攻坚档案和台账整理工作,3月底前形成教育脱贫攻坚自查评估报告,经局领导审核后报县扶贫办。

(二)问题查摆。4月份,迎接市局开展的覆盖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的教育脱贫攻坚评估验收督查,以问题为导向,彻底查摆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形成台账。

(三)整改提升。4月—6月底,教育攻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科室对各学区、各县直学校进行自查评估,从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边查边改、逐项整改。

(四)长效机制。9-12月,对原计划于2020年底前完成的工作任务,要强化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实施,11月底前全部完成。12月做好迎接省、市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我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验收,确保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自查评估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侥幸心理和松懈情绪,全面布置,精准细致地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教育脱贫攻坚责任、政策落实到位。

(二)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和体育局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专班。

(三)强化舆论宣传。围绕扶贫工作重点,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典型宣传,使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凝聚合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增强合作意识。脱贫攻坚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形成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各有关科室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各项教育脱贫攻坚任务。

(五)坚持问题导向,做到有的放矢

以教育扶贫领域问题台账为切入点,对2019年及以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再对照、再筛查、再梳理,研判2020年可能出现的问题。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4

今年初,叙永县向省委、市委立下军令状、对全县广大群众庄严承诺,确定了“建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县”的工作目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计划到2018年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将完成20个贫困村“摘帽”、减贫1.8万人的工作目标。

“我们将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干部践行‘两学一做’的最好课堂,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叙永县委书记陈景强多次在会议上要求全县党员干部:“要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做跨越发展的领路人,做脱贫奔康的铺路人,做为民谋利的贴心人,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向落后亮剑、向小康冲刺,背水一战、志在必胜!”

拔穷根:抓住关键下功夫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更是脱贫奔康、追赶跨越的关键一年。为此,叙永县将2016年确定为“脱贫攻坚突破年”和“民生改善年”。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近年来,叙永县着力加大教育投入“拔穷根”,对贫困家庭子女实行教育费用全免,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2013年以来,叙永县累计争取各级教育类项目资金4.7亿元,实施项目439个,新建、维修校舍34.2万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全县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条件。该县同时建立完善“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基金、“雨露计划圆梦行动”等扶贫助学模式,兑现了“不让任何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诺言。

吃透政策理思路,因地制宜抓规划。叙永县对接四川省17个扶贫专项计划和泸州市18个扶贫专项计划,按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需求编制18个扶贫专项计划,并明确“三个一”责任机制 (一个扶贫专项计划一名县领导牵头、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一个班子抓到底),确保全面包保计划制定、向上对接、组织实施。今年,叙永拟投入资金42.09亿元,实施扶贫攻坚项目363个。

抓根本,拔穷根。叙永县切实从源头分析,从核心关键处下功夫。为防止广大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叙永县创造性地将全民预防保健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探索实施了健康精准扶贫“四百工程”,即:确保贫困人口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确保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100%;通过建立医疗扶贫附加保险,由市、县财政共担全额资助,确保贫困人口受益面100%;通过政府统筹民政救助和帮扶单位资助等,确保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面100%。截至6月20日,已有443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享受健康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政策报销和救助解决医疗费1100万元,实现了扶贫对象县内住院治病“零自付”。

挪穷窝:整合资金建新房

叙永县将涉农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水尾镇西溪村特色旅游、水潦彝族乡海涯彝家新寨等新村建设,让贫困户住上新房子。

日前,叙永县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拟在“十三五”期间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30735人,预计总投资22.34亿元,工程于6月上旬全面启动。2016年拟投资5.03亿元,涉及叙永县25个乡镇,228个行政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将使叙永县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为叙永如期脱贫打牢坚实基础。

该县还进一步整合地灾避险、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将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现已全面启动水尾西溪、白腊高峰、石坝堰塘、江门大元村4个聚居点建设。

针对白腊苗族乡去年“8・17”洪灾受灾贫困户,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灾区每户最高给予12万元补助,实施灾后重建,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成灾后重建工作。

强产业:夯实基础快发展

抓好特色产业“改穷业”。精准扶贫不仅要让贫困群众“搬得出”,而且要 “稳得住”“能致富”。叙永县将抓好产业发展作支撑,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走进叙永县落卜镇东牛牧场,远远就见到近2吨重的“牛王”慵懒地站在群牛中间。东牛牧场总经理孙义强介绍,“牛王”是东牛牧场的“名片”,牧场是泸州市最大的商品肉牛育肥示范基地,采用的是“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模式,通过把小牛给农户饲养并回收的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目前,叙永县发展扶贫龙头企业23个、专业合作社120个。今年,全县新增竹基地5万亩;种植烤烟8万亩,覆盖到58个贫困村;种植油茶3万亩,覆盖35个贫困村,引进海升公司在赤水河流域贫困地区建设千亩甜橙基地;在合乐苗族乡红店子村建成1万头黑山羊养殖基地,在落卜镇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商品肉牛育肥示范基地――东牛牧场。这些产业带动了全县5000余户贫困户增收1500余万元。

为实现“建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县”这个目标,叙永县在产业发展方面,将坚持工业为重、农业为基础,探索产业扶贫新机制,建设一批示范性种植业、养殖业扶贫项目。拟建成3千亩家庭农场示范区、6千亩现代柑橘示范园,建成年产2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实现百万亩竹林就地转化,助力上万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加快建设乌蒙山片区山区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乌蒙山片区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特色旅游目的地。

换新颜:一户一策改穷貌

“想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人来耍!”说起春节“黄金周”游人火爆的情景,叙永县水尾镇西溪村村支书罗元胜很感慨。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后,仅大年初一就来了1000多名游客,7天大假,西溪村吸引了4000多名游客前来观光,村里仅有的两家农家乐饭菜全部卖光,冬笋、腊肉等山货被一“抢”而空。

以打造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村、泸州市幸福美丽新村样板村为目标的水尾镇西溪村,一期工程于2015年10月10日动工,去年底就已完成旅游干道核心段改造、旅游步道铺设、蜗牛广场、6+1综合服务中心和11户民居风貌塑造。目前,二期工程正加紧推进中。

“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少的三两户,多在七八家”,这是叙永县一些贫困村的真实写照。着力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叙永县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的突出困难问题,通过“一村一案、一户一策”,将今年预脱贫的1.8万贫困人口精准落实到“五个一批”中,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14909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6623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1453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8886人、灾后重建帮扶一批225人。

早在2015年初,叙永县就形成了每个贫困村“一名县领导联系、一个部门定点帮扶、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一个工作组入驻”的全覆盖工作格局。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5

一、围绕最突出的民生,瞄准武陵、乌蒙、苗岭三大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减贫摘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连片特困地区。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短腿”与“瓶颈”。连片特困地区的发展,是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将我省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地区范围内的区域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将区域内的70个县作为新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实施“减贫摘帽”。

提高“减贫摘帽”的积极性。创新机制,推动连片特困地区由“等、靠、要”向主动“减贫摘帽”转变,继续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让提前“减贫摘帽”的地区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能受益。

因地制宜实施扶贫开发措施。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实施适宜的扶贫政策。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难以或暂时不能移民的地方,推动劳动力转移,转移一人,带动一户。发展现代生态大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带动连片特困地区农业发展,同时,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小微型企业,推进小规模、初级深加工的家庭作坊、村镇企业发展。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生产技能。增加扶贫攻坚、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加强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构建特色优势扶贫产业体系。调整结构、突出重点、规模发展、推进产业化,发展“核桃、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精品水果、茶叶、油茶、中药材、脱毒马铃薯、特种养殖和乡村旅游业”十大扶贫产业,助农增收。整合资金、资源,促进东西协作,构建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动员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事业,帮助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

二、围绕最基础的民生,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

贵州省是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贵州要实现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

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立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统筹利用好地表水和地下水,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构建水源保障体系,加快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难题。加大水利投入和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加快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开展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及重点缺水严重地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加快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建设。以县域为单元,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建设大中小微结合的现代水利工程网络,推进夹岩、黄家湾、马岭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建成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一批中、小、微型水利工程、应急水源工程及引提水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通往产业园区、城镇新区和大型灌区的输水管网,提高雨洪资源利用能力,增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为基础,以自然河湖水系、大中型调蓄工程和连通工程为依托,推进河湖水系连通骨干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水系连通,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

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抓好重点民生水利项目建设,以受旱严重地区、边远缺水山区和农村学校为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围绕建设“5个100212程”,做好水利配套,延伸集中供水管网、长距离输水管道,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构建城乡供水体系,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落实管护主体、维修资金及用地政策,对建设和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实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三、围绕最急迫的民生。完成40万户2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态移民搬迁任务

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是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抓手。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成本高,很难就地实现脱贫致富。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降低扶贫成本。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移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基层党委、政府和矿山企业积极性,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搬迁。搬迁对象以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特别是石漠化严重地区,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和民族地区贫困农户为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组织进村入户调查,确定移民对象。

完善资金投入与管理机制。多渠道筹措整合资金,减轻地方政府和移民负担。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实施。引导资金重点用于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妥帖安置移民。规范资金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处理问题。

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以县为主体,逐年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市、县协作,分期分批落实。建立住房、土地、就业、产业、社保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健全扶贫生态移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确保移民收益。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移民继续享有各项支农惠农补贴和退耕还林政策。明确组织领导和部门职责,加强严格考核督查,确保完成扶贫生态移民任务。

积极探索移民安置新途径、新方式。根据安置区的资源条件、产业状况和环境容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安置方式,合理确定移民规模。统筹安置点住房、产业、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建设,指导移民选择廉租房、安居房与经济适用房等安置方式。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二、三产业,促进移民就业。

加强移民城镇建设。结合自身实际及县城县域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以县城、重点小城镇、产业园区集中安置为主,统筹确定安置点。准确把握当地小城镇特色,做好规划间衔接,科学布局移民搬迁安置点,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向县及县以下延伸相结合,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促进移民就业与发展。创新思路、挖掘优势、多措施提升“造血”功能。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积极推荐就业。提供相关创业优惠政策,鼓励移民自主创业。逐步完善社会服务机制,确保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四、围绕最长远的民生。全面建立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教育是贵州向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奋力迈进时一块必须补齐的短板。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为贵州教育的两大软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显得十分紧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扩大优质资源覆盖,提高教育质量。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9+3”义务教育计划。

推动贫困地区教育跨越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远程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水平。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的资助面。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待遇,落实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加强培训,扩大免费师范生计划、国培计划、特岗计划规模。健全多渠道的师资补充机制,鼓励优秀的教师及志愿者投入到支教行列中,促进教师队伍相互学习提高。关心农村教师成长,加强农村学校与高等院校问的联系,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编制规划,兴办职业技术学校,实施三年免费中职教育。鼓励企业办学、社会办学,加强东西部合作办学。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顺应工业强省人才需求,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建立人才发展的纵向流动机制。建立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学生培训基地。选送初、高中阶段贫困生到省内外优质中、高职院校接受免费教育。扩大中职生到省内外优质高职院校学习的比例与规模,免除贫困生学杂费,提供生活补贴。建立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上升通道。

建立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实行农村教育经费财务公开制度,建立监督保障机制。坚持教育优先,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五、围绕最普遍的民生。加快建立“扶贫开发制度+农村低保制度+临时救助制度”有机融合的三位一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三位一体的贵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扶贫开发、农村低保及临时救助社会保障政策有机融合。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工作相衔接,把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家庭进行分类。一方面,对于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农村低保制度维持其基本生存;另一方面,对于有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扶贫开发制度促进其脱贫致富。在核定农村低保对象时,把有劳动能力的家庭纳入扶贫开发计划,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此外,在做好这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同时,对农村低保和低收入对象实施临时救助。

建立贫困人口动态识别机制、监测管理机制和分类帮扶机制。通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及公示等方式,确定帮扶对象,确保贫困家庭纳入扶持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则扶、应助即助”。对认定的农村低保对象通过以户为单位实行差额补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对认定的扶贫对象根据不同情况,通过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易地搬迁、雨露计划、小额信贷、教育补助、干部和社会帮扶等形式,享受扶持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临时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类型来确定,相同事由的临时救助享受相同的救助金额。此外,强化动态管理,保证“有进有退、及时进出”。对于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及时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于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按照程序及时办理退保手续。对于返贫的,将其吸纳为扶贫对象;对于已脱贫致富的,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异议后,停止相关的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于因突发性事件造成家庭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及时给予救助。同时,鼓励农村贫困群众通过扶贫开发走出低保,减少对低保的依赖。

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把扶贫开发、农村低保、临时救助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的优先安排领域,把贫困人口集中地区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和临时救助标准。

六、围绕最根本的民生,实施百万农民工创业工程

随着扶贫开发形势的变化,着力支持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转移就业、增加收入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近年来,贵州将促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作为扶贫工作的优先目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及城乡统筹就业的方针,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创业就业政策体系。以推动全民创业为主线,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扶持100万名农民工创业就业。推进城乡创业就业一体化,把支持城市居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延伸至农村、覆盖到农民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依托产业和基础建设项目,搭建农民工创业就业平台。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统筹协调开发区、产业聚集区、专业市场等,引导农民工创业企业进驻园区。推进创业孵化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示范街等建设。

全方位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农民工创业就业专项扶持资金,为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探索适合农民工创业的新型金融组织。通过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向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提供多种形式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加大小额贷款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创业均可按规定程序申请小额贷款。

加强服务,对农民工创业实施多种优惠政策。实行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对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所得税按规定实行优惠。实行工商免费扶持政策,对申办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农民工,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社保补贴扶持政策,鼓励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创业,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招用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2年10月15日

[2]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2年10月15日.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6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渭源县位于“苦脊甲于天下”的甘肃省定西市,作为国家贫困县之一,“受教育程度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干部职工学历偏低,文化素质不高,是困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历届县委政府都把教育脱贫作为整体脱贫的重中之重。但是县级财力有限,投入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优质教育匮乏,各类培训资源严重不足,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第一轮继续教育结束之后,第二轮继续教育迟迟未能开启,县级培训机构的资源无法满足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培训需求,制约着全县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2010年清华大学与甘肃省签订扶贫协议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清华伟新教育扶贫教学站在我县的建立,作为脱贫致富的抓手,确立了教师培训的主体地位。一是成立了清华伟新教育扶贫领导小组,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发改委、财政局、人事局、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任组员,加强全县实施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二是制定了五年培训规划,借助清华大学远程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局域网、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采取音频、视频、学习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力争在五年内把全县50岁以下的教师培训一遍,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二、教育局积极协调用好优质教育资源

以往的培训,都安排在节假日进行。但清华伟新直播课堂在正常教学时间,要在农村教师紧、学生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抽调教师前来参加5天的培训,是非常困难的事,但教育局会同学区、中学周密计划,妥善安排,按时选派教师参加,每期不少于60人,最多时超过100人,做到了教学、培训两不误。教育局职成办每期抽调1人全程监管培训工作,协调处理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站身体力行做实、做细各项培训工作

1. 组建有共同价值观的核心团队。扶贫教学站申报建站成功正常运营之后,为了进一步用好资源,提高培训效率,教学站剃除不能胜任的冗余人员,重新组建了坚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成立了由校长任站长、教务主任任教务管理人员、计算机骨干教师担任技术员、年青骨干教师担任信息员的新的组织机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过程管理、技术支持、撰写报送信息等工作。精干的人选,过硬的本领,补助、考核、荣誉等多方面的激励奖励,确保了培训的高质量、高效益。

2. 周密计划,重视过程管理。每期培训前,教务处会同职成办分配好培训名额,通知到本人。信息技术人员调试好远程接收设备,制定好停电、设备突发性故障的各种预案。精心选拔各方面表现好、责任心强的年青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报到、点名、纪律等管理工作。培训期间,班主任全程守护,提供其他服务性工作,信息员全程听课,照相或录像,收集材料。站长不定期抽查,发现无辜不到或临时旷课的,给予批评,缺席两天的辞退。

3. 面授引领,典型带动。信息时代,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眼球。我们不能否认清华伟新教育扶贫培训资源的丰富性,也不能不说清华伟新教育资源的适合性,但是,远程培训与现场培训无法比拟。为了很好地带动远程培训,我们积极向清华申请,与教育局协调,尽力选送教师参加面授培训,感受一流学府的人文气息。三年多来,我们共选送71人来清华面授培训,我校有5人来清华面授培训。基层学校高中、初中、小学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达到66人。为农村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理念,感人的事迹。

4. 创新培训方式,力争实效。我们仿照清华培训的方式举行开班典礼,聘请教育局领导和教学站站长讲话,介绍清华伟新教育扶贫项目,教育学员感恩清华,感恩伟新。现场培训有实地考察,我们也安排了到县城示范学校观摩校园文化,观摩优质示范课,听校长关于教学支持和学校发展的介绍等。本地学校虽然不能和清华附小等学校相比,但与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一活动也很受学员们欢迎。培训结束,我们要求学员撰写学习感受,在学校网站和《渭源基础教育》开设栏目选登。

5. 高考培训,成绩卓著。2011年首次试验高考培训,培训高考考试科目教师196人,4500余名考生观看考前心理辅导讲座,2011年高考,渭源全县二本上线达到1001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2012年培训高考科目教师300余人次,考前心理辅导培训考生4300人次,二本上线达到1350人,比上年净增349人。今年培训高考科目教师345人次,考前心理辅导培训考生4000余人次。这几年我县的考生逐年递减,但二本以上上线率却大幅度逐年上升。这与清华高考培训密切相关。高考科目培训,让教师的辅导更有针对性,考前心理辅导的正确指导,考生科学的心理调适,有效的复习,正确的应试心态,赢得了高考成绩的全面提升。

6. 各类培训,全面开展。清华伟新培训资源涵盖基础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我们组织参加的培训分四大类:一是德育类,如小学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专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专题、初中校长以德治校专题。这类培训有两个作用: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德育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德育技能和技巧。二是教研类,如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初中教研员专业化、小学教研员专业化。这一类是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弱项,培养了一批会做教研的骨干教师。三是公共类,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题等,为我县培养了一批课程支持人才。四是短缺专业类,如初中理综教师专题、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初中文综教师专业发展等。这一类地方培训资源短缺,教师参加机会少,清华伟新扶贫项目填补了这类培训的空白。

7. 通过其它渠道解决英语教师培训难题。从小学到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拖着我县整个基础教育的后腿。英语是教学技能很强的课程,在参加远程课程培训之余,我们组织全县义务教育英语教师参加“清华伟新杯”英语培训,在学习3个月后组织295名参加乡村英语教师测评考试,最后选拔6名教师赴香港参加培训。清华扶贫办为我们聘请9名香港志愿者,于2012年暑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参与式教学培训,培训教师150名,教师受益匪浅。

8. 及时报送信息,扩大名校效应。从建站第一批赴清华培训学员开始,教学站就把报送信息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信息分文字和图片两部分。分别向清华扶贫办和县教育局报送,在学校的网站刊登。三年多来,共报送培训信息30多条,定西日报、定西教育信息网、甘肃教育信息网择优选用10余条,清华渭源扶贫教学站的培训影响进一步扩大。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7

2019年以来,xxx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围绕年初脱贫计划,重点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脱贫攻坚工作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7月,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420人,其中未脱贫户72户147人,已脱贫户135户273人。2019年计划脱贫57户98人,经结合“两不愁三保障”摸排结果进行测算,年末可圆满完成计划脱贫任务。

二、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情况

xxx镇党委、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民生任务,形成常态化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工作机制,狠抓产业扶贫、兜底保障等措施,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成效真实。镇村两级书记遍访工作有序开展,遍访台账、影像图片等档案资料记录详实。镇党委书记走访过程中发现各类问题12例,均圆满解决。

三、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

结合“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排查工作,组织镇村干部对所有贫困户的教育、医疗、饮水、住房等方面进行了再次核实。全镇饮水、教育、健康、危房改造和兜底保障等脱贫攻坚政策全部全面落实到位。

饮水安全方面,市水利部门对全镇25个村的饮用水进行检测,水质合格,贫困户饮水方面不存在问题。

教育扶贫方面,全镇建档立卡户中共有学生65名,其中,幼儿园学生5名,小学生29名,初中生15名,高中生6名,职教学生2名,大学生4名,因残享受送教上门政策4名,均已享受教育补贴、雨露计划等相关政策。

健康扶贫方面,经过广泛政策宣传,全镇建档立卡户中新增105名慢性病救助患者;2019年1-6月,共有贫困户1143人次接受门诊或住院治疗,共报销、救助医疗费用71.6万元。

危房改造方面,2019年全镇4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改造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

兜底保障方面,为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申请低保;农村低保五保、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民政救助政策落地落实;农村低保对象年低保金分别提高到3960元、4680元,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年五保金提高到6120元。

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

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扶贫政策,持续在贫困户“扶志”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作用,帮助贫困人口就业。xxx村贫困户田月坡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到本村新民居小区担任保洁员,每月工资1000元,实现再就业,并于2018年底顺利脱贫。xx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华,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帮助本村娄瑞起、封新红等人找到了新工作。介绍5名贫困人口到市西环创业基地做保洁工作,有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尽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联合市人社局成功举办两期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两次共培训23人次。同时,为不能自行办理残疾证的贫困特殊群体,邀请专家入村入户开展鉴定办证。

五、扶贫资金绩效情况

全镇扶贫资金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使用和管理,坚持专款专用。所有产业扶贫入股资金达到预期收益,运转良好。今年以来,产业扶贫方面投入专项资金159.9万元;发放股金分红11.28万元;发放小额临时救助款5500元;镇政府出资向所有贫困户发放水电费补贴31200元,上述资金全部银行转账到户,确保了资金安全。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按照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继续加大力度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让未脱贫群众尽快脱贫,让已脱贫群众生活更进一步。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党建引领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激发和调动党员干部的内动力,凝聚脱贫攻坚的正能量。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深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主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脱贫攻坚队伍力量。进一步细化目标,压实责任,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新要求、谋求新作为,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科学谋划求实效,统筹兼顾抓落实

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着力巩固精准扶贫基础,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全面实现年初确定的减贫工作目标。

xxx驿镇人民政府

初中教育扶贫工作计划篇8

贵州境内三大连片贫困地区,乌蒙山区、武陵山区、以麻山瑶山为重点的滇黔桂石漠化山区,共同的特征,是生存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不足,这些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犹如大山之上负重攀登。

但越是条件艰苦,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所经历的矛盾与冲突,就越是撼动人心。罗甸作为滇黔桂石漠化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干部群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此中当代愚公何元亮、红水河畔女财神李桂莲等人的事迹,成为贵州扶贫开发史上的动人篇章。

罗甸的扶贫开发,可以浓缩在“愚”与“变”两个字上。

“愚”之表现一,摆脱贫困义无反顾。自1978年以来,历经“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八七”攻坚,新阶段扶贫开发三个阶段,罗甸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步步推进。37年间,罗甸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96元增长到2014年的7160元,贫困发生率由99.2%下降至30.8%,扶贫工作越来越深入,措施越来越精准,工作力量、资金物资的投入逐步加大。扶贫工作有一个递减的规律,越往后越难。面对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罗甸初衷不改,为着撕掉贫穷落后标签这个目标,抓牢扶贫开发这个第一民生工程,一点一滴,不断进取。

“愚”之表现二,执行政策坚决到底。按照让国家、省的扶贫政策直接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罗甸实施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坚持动态监测管理,精准扶贫,做到对象、规划、资金项目、脱贫措施和组织领导“五个精准”,变“漫灌”为“滴灌”。目标明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变”之表现一,因时而动谋发展。罗甸把抓发展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跳出扶贫抓扶贫,最大限度地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迎接“高速时代”,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着眼区位优势和立体交通谋划区域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宏观到微观两个轮子一起转。

“变”之表现二,因地制宜抓产业。扶贫开发关键在于产业支撑,实现造血功能。罗甸在20多年前就开始培育和扶持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形成“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经营格局,其“山地生态高效”的定位,在全省已具品牌示范效应。

“愚”与“变”的表现当然不仅于此,比如在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农村改革等方面的努力,坚持路要修下去,人要搬出来,教育要搞上去,这些也是罗甸作为贵州扶贫开发示范县,适应扶贫任务新变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部分。

上一篇:教育扶贫结对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