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04 17:54:26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1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市武术协会,简称**武协

第二条 本会的性质:本协会是我市全市性的武术社会团体,涵盖:(太极、行意、八卦、跆拳道、散打、拳击及其它武术拳种和所有武术健身项目)。是推动我市以上武术项目发展,促进我市武术运动普及和技术水平提高的全市性群众体育社会团体,是**市体育总会的团体成员单位,由具有合法地位的武术社团组织以及全市热爱武术事业的人士组成,是武术行业全市性唯一合法的社会组织,同时接受**市文体广播电视局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是: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体育方针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崇尚武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贵州省体育条例》《贵州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贵阳市市民体育健身规定》《贵阳市体育市场管理规定》及《贵阳市体育局、贵阳市民政局关于推进社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团结全市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武术文化;倡导和普及全市群众性武术运动的开展,大力发展我市武术产业;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市武术进一步发展;为实施**市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弘扬民族精神,为推进我市武术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我市武术运动水平,促进我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四条 **市体育总会是本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市民政局是**市武术协会的注册登记单位,本会同时接受**市文体广播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市武术协会办公地址:贵州省**市青龙路73号文体广播电视局一楼。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市武术协会的业务范围: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武术运动发展的方针政策,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体育政策,提出武术运动在我市发展的远景规划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武术运动在我市发展的远景规划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力促进我市武术运动群众化、规范化、产业化。

(二)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推动我市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武术馆校和场所的管理和指导;同时,有计划地促进我市武术运动的发展,使武术运动更为广泛地在我市推广普及。

(三)按照市委、市政府、市文广局体育总会的有关规定,组织、承办全国性和全省性武术比赛、演示、宣传活动。

(四)协助业务主管部门建立武术训练网络,提出完善武术训练体制的建议,促进我市武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五)受国家相关体育部门委托,选拔培训和推荐运动员、教练员,组织相关的集训工作;

(六)配合、协助市委、市政府、文广局,为推进**市“武术六进全国试点市”和“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工作提出建议,并积极参与其中,推进其发展。

第三章 资产管理

第七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本会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开展与武术有关的多种经营的武术产业服务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和资助。

第八条 本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九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十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一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十二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会员会费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都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和在会员中公布。

第十三条 本团体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十四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十五条 本会拟设专职工作人员其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市武术协会会旗、会徽由会员代表大会审定颁布。

第四章 章程修改程序

第十七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十八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五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十九条 本会完成终止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时,由常务委员会提出终止协议。

第二十条 本会终止协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二十一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宣。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盾,即为终止。

第二十三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会名称及与本会名称有关的专用标志(如会徽、会旗等),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团体、协会和个人均不得复制或用于商业活动。

第二十五条 本会会员证、任命证书,由会长理事会授权本办事机构统一制作、颁发,任何单位、团体、协会和个人均不得复制。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于**年12月26日在**市武术协会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复杂武器系统 军民融合 装备保障训练

一、开展大型复杂武器系统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我军武器装备的技术保障训练和技术保障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军队院校、部队训练机构展开,但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技术集成加速,这种单纯依托军队开展装备保障训练和技术保障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装备尤其是大型复杂武器系统快速形成保障力的需要。以陆军典型复杂武器系统――远程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以下简称“远火”)为例,该武器系统包含8种装备,涵盖了机械、液压、光电、自动控制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体系结构庞大、自动化程度高、自主作战能力强等特点,但同时,由于该武器系统体系庞大、技术复杂,具有技术保障难度大、训练条件建设周期长、对装备保障人才要求高等特点,给军队院校、部队开展装备保障训练带来一定困难,制约了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是目前大型复杂武器装备维修保障训练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立足我军目前各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由多厂家协同、多领域合作、多平台融合研制和保障的现实情况,探索构建由研制生产企业、部队使用单位、军地院校联合组建的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训练体系,充分发挥武器系统研制开发单位和军工企业人才密集、技术指向性强、配套资源丰富,军队院校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手段配套、师资力量雄厚,部队装备系统配套、装备作战运用和保障实践经验丰富等各自优势特点,积极创造资源统建、课题联研、人才共训、技术共享的装备保障训练环境,完善军委统筹、部队牵头、地方协同的训练机制,有利于优化装备保障训练资源配置,节约训练成本,提高训练实效,解决单一的部队自主式保障训练和院校闭合式保障训练与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训练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破解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能力建设周期长、保障效率低等难题,为装备“两成两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科学构建大型复杂武器系统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训练体系

大型复杂武器系统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训练,是一项涉及社会资源和军队资源分配、社会保障力量和军队保障力量分工的全局工程。必须完善组织管理,健全法规制度,优化训练模式,建设配套条件,构建科学高效的大型复杂武器系统军民融合式保障训练体系。

一是建立逐级衔接的领导管理体制。组织领导科学化是指对参与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训练的军地相关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对其任务职能进行科学划分,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逐级衔接、职责明晰的领导管理体制。大型复杂武器系统军民融合式保障训练的运行涉及的领域广、部门多、范围大,需要国家、军队、地方企业各个层面指导与协调,因此,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是推进武器装备军民融合保障训练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军还没有专职部门和专职人员从事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组织与管理,部分单位已经开展的类似训练大多通过单位与单位之间自行沟通协调解决。从武器装备军民融合保障训练的现实需要出发,应加快构建宏观层、协调层、执行层逐级衔接的组织管理机构。其中,宏观层,应由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相关机构共同建立,作为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统筹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顶层设计、资源配置、任务区分制度建设等工作;协调层,应由军兵种装备部和地方省市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主要负责本军兵种、本地区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计划拟制,协调指导、监督和评价等工作;执行层,应由部队装备部门军事代表机构、军队院校训练部、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共同建立,主要负责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计划的落实、训练的组织等工作。通过建立以上各层级的组织管理机构,逐步形成军地一体、上下衔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各项事务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配套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涉及军队、地方两个领域的沟通,牵涉到军队院校、部队、企业三方的协调,其组织与实施及训练实效都必须有法律法规制度作保证。建立一个纵向成体系、横向成系统的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法规体系,明确责任主体,保障各方利益,推进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才有可靠保证。当前,我国关于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法规空白还比较多,针对这一现状,从法规体系的完备性来讲,应着力构建三个层次的法规,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面的法律,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为实施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和军队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明确指导;第二个层次是军委、军种和国家部委层次的条令条例、指导意见及相关政策,主要是明确职能、理顺关系,为建立科学高效的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体制机制提供基本遵循;第三个层次是涉及合同商保障的合同、协议、备忘录、手册等,是组织实施军民融合装备保障训练的具体遵循和依据。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3

据媒体报道,2016年底工信部正式批复武汉等城市成为创建“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这是自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被批复后的新一轮试点名单。武汉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武汉将集中在新兴产业模式培育、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3大试点开展探索。

武汉智能制造的优势

随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武汉持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4万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40%左右。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7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环保等五大千亿产业产值占比达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504.2亿元,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位,增速排名第一。

创新资源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作为我国重要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聚集地,武汉市科技人力储备充裕,科教研发实力雄厚。拥有普通高等院校78所,其中有7所“211”全国重点高校,高校集聚度仅次于北京与上海。2015年,武汉市在校大学生人数已接近120万,位居全国首位;拥有部级科研院所102个、国家实验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拥有两院院士总数达67个,国家“”专家218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106人。

近年来,武汉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黄金十条”、“汉十条”等系列政策举措,探索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孵化转变的新模式新平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造能力居全国高新区第二。率先创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集聚各类创投资本及产业基金1000亿元。组建10家工研院,建成960多万平方米孵化器,累计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88家。获批设立武汉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201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0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2。

在搭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目标上,武汉市提出: 到2019年,基本建立起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布局合理、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同时在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方面实现重大提升;建设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实现智能制造跃升。

在2016年11月12日由工信部、中国工程院共同召开的评估会上,武汉介绍了相关试点内容和发展目标,其大力发展制造业的经验,得到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副院长田红旗等10多位院士专家的高度肯定。

实现智造,创新为先

2015年“中国制造2025”计划公布,在S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智能制造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这其中,既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的背景有关,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有关,这些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等。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熊清平表示,为打破了国外垄断,华中数控深入研发数控系统核心技术,实现了与国外产品同台竞技毫不逊色的目标。在国内,由华中数控携手东莞劲胜精密构建集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国产系统软件于一体的3C产品智能工厂,实现了工业4.0纵向集成以及数控系统与机器人的协同工作,在业内率先实现装夹环节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节省70%以上的人力。

武汉长飞公司2015年7月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试点,目前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包括光纤预制棒新型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后,预制棒人均产量提高15.3%,光纤人均产量提高47.4%,拉丝速度提高38.9%。在长飞光纤,拉丝车间每分钟可拉出3000米的光纤,速度全球第一。目前,长飞已发展为全球第一大光纤预制棒及光纤供货商,是全球第二大光缆供货商。

长飞公司总裁庄丹介绍,当其他制造业同行忙于去产能时,长飞却在思考如何增产:一年7500万公里的光纤产量无法完全满足国内通信运营商的铺设要求,产品刚出炉就“趁热”交付,但仍然供不应求。“要增加产量,一是扩建工厂,长飞已在海内外连开8家分公司或科技园;二是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提速。”

全面布局,协作共赢

2016年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联合工信部相关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先后组织两场院士专家咨询会,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历时一年多完成的《武汉制造2025行动纲要》正式印发实施。围绕《行动纲要》,又配套编制了《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武汉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细化方案,进一步完善推动“中国制造2025”落实的政策体系。

在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复之后,武汉市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重点,先行先试,力争到2019年,建成3个部级创新中心,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提高1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以上,为“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武汉样本。

2016年12月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的“2016长风论坛――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在武汉开发区成功举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李忠主任介绍,经开区将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经开区打造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智能制造示范区。

记者也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聘请了五位德国知名专家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专家委员会委员,并与武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合作框架协议,争取推动智能制造合作落地武汉经济开发区。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4

一年秋风今又是,羊城花团锦簇时。在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即将在广州召开和广州市武术协会新班子工作将满一年之际,笔者在第十六届亚运会武术比赛场馆――南沙体育馆再访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南沙体育馆团队运行副秘书长、广州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标同志,就服务第十六届亚运会、广州市武术事业近一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广州武术的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与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下是笔者提问,黄标同志详答。

问:包括您在内,广州市武术协会还有哪几位同志直接参与第十六届亚运会的相关工作?

答:广州市武术协会多名领导和委员担任了本届亚运会武术比赛的各类技术官员和场馆运行的工作。广州市武术协会主席吴日秀同志任亚组委竞赛部副部长兼亚运城体育馆团队主任,副主席王殿金、李素君、田勇三位同志分别担任天河游泳馆、天河棒垒球场运行秘书长和武术竞赛主任助理,潘志允委员任武术竞赛编排主管以及多名委员担任竞赛国内技术官员的工作。

问:广州市武术协会有迎接第十六届亚运会召开的活动安排吗?

答:为迎接第十六届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召开,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团省委、第十六届亚组委、广东电视台、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广州市武术协会和广州市智拓力合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和策划的“武动亚洲―青少年极技武术电视大赛”拟于2010年10月23日拉开序幕,届时亚洲各地青少年的视线将会聚焦到我们广州。

在广州市武术协会的号召下,所属各团体纷纷举办各具特色的“迎亚运”活动。8月21日,我们的洪家拳会成功承办了“迎亚运・2010年‘二天堂杯’首届广东省洪拳精英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木兰拳会亦将于10月23日举办“迎亚运”活动和比赛。我市武术界全体同仁正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士气投入到服务亚运会的各项工作中,力争当好东道主。

问:将近一年的时间,广州市武术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

答:我们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中推广普及武术、龙狮及健身气功等项目;武术进学校;参加比赛;培训和组织比赛等相关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们今年举办了各种大、中、小型的活动十几次。例如,百龙千狮闹元宵――大型龙狮比赛,总奖金高达十四万元人民币;6月5日,在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举办了参加人数达二千四百人的广州市幼儿武术嘉年华活动;在七八月间,承办了由广东省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办的有七千多名选手参赛的广东省传统武术项目锦标赛及龙狮、麒麟锦标赛等多项赛事和活动。并将于亚运会结束后,亚残运会开幕前这段时间,承办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健身气功辅导站总决赛。6月协办由广东省体育局社体中心主办的有二百多人参加的武术、龙狮项目教练员培训班,三位主讲者均出自广州市武术协会:广州体育学院教授、市武协顾问陈耀佳、本人和市武协副秘书长李宁耀。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显突出。在大力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的基础上,我们在新一届班子中增设了健身养生委员会。积极普及由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四个老功法、四个新功法,并派出四名运动员参加了全国健身气功福建赛区的比赛,取得了二金、一银、一铜和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多次派出业务骨干参加全国、省、市健身气功培训班,推荐了市武协健身养生委员会主任牛爱军博士代表国家到海外讲学。指导开展健身气功运动,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和受训者的拥戴。

虽然成功举办了多项有影响力的比赛和活动,但筹划多时的穗、港、澳搏击大奖赛因赛期与亚运会会期重叠而不能如期举行,为我们的工作留下了一点遗憾。搏击赛和套路赛同样重要,但参与的人数却远远不及套路赛,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突破这个瓶颈,把这个搏击赛办成一个品牌。

问:在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武术培训班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面?

答:这个成功的试点将作为今后广州市武术协会培训项目标准化教学的模范,在武术教练员培训机制中推广。

以前很多中、小学生喜欢跆拳道的活动方式,这当然也有一点崇洋的心理因素。我们大力宣传推广“中国人练国术”的理念,得到了广大习武者的认同,在“市一宫”武术培训班招生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跆拳道。在规范化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将它推进幼儿园、小、中、大学、厂矿企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扎实完成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提出的武术“三化”、“七进”的发展任务。

问:您对武术进学校有什么新思路?

答:随着国家的重新重视,武术运动即将迎来第二个春天,而武术进学校则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标准化规范教学的前提下,广州市武术协会在册的近二百名教练员都要重新接受培训,学习普及前提下的基础教程。

我们要规范的是教学模式,初级班一定要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到了中、高级班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特色教学,搞百花齐放。原则是不能本末倒置。

在市武协的指导下,以黄兴健为代表的多名教练近几年在贯彻“武术从娃娃抓起”的幼儿教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而带动了二千四百多名幼儿参与广州市幼儿武术嘉年华活动。其中优秀的幼苗,被我市各特色学校以特长生的身份招纳。

从2005年广州市只有二三十所幼儿同开展武术活动,到现在已有三四百所幼儿园开展了武术培训课程,我们幼儿武术的人口已经过万。

目前我市有五十多所中、小学校长期开展武术活动,其中十几所被省、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评定为省、市一级武术特色学校,可以进行武术特长生的自主招生,为武术进学校开拓了一条绿色通道。

今年年初,市武协开始组织专家编排“小学武术操”,审定后将交由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小学范围内推广,逐步形成推广、评比、交流、比赛的机制。真正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文要求武术进学校的方针政策。

问:您对我市武术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作怎样的描绘?

答:就是我在市武协换届的时候强调和正在落实的五个方向:东拓、西优、南联、北进、中指挥,是我市武术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一张绚丽多彩的宏伟蓝图。

东拓,指拓展黄埔区、增城市等原来武术活动开展比较薄弱的地域。西优,是借广、佛、肇同城化的大环境,与佛山、肇庆两市联合,优势互补。我们已经在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海角红楼(这里是畅游珠江的起点)建立了培训基地,投入近百万元人民币的资金重新装修了综合馆,新增了多功能的标准散打擂台,铺设了高级全

羊毛训练地毯,以俱乐部会员制形式,以高端客户人群为主要对象,开展武术套路和散打培训。我们还准备在珠江边上开展龙狮培训,试想,在风景优美的珠江岸边龙狮竞舞,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南联,将联合番禺、南沙两区的武术爱好者,借助第十六届亚运会武术比赛在南沙区举办的千载难逢之机,努力打造番禺、南沙区武术协会这两个优势品牌,力争将两区打造成全国武术之乡。北进,向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市这三个北面区域推进,力促休闲武术产业发展。白云区武术协会已于2009年成立,由区体育局局长亲自挂帅,区属七大职能部门副手担任副主席,以“三元里抗英”纪念馆为依托,强势打造白云区武术文化品牌。从化市已建立了永侠职业俱乐部,并在第一、第二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中均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市武协拟在从化筹资2个亿,重点打造一个集体闲、旅游、观光、培训于一体的武术山庄,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中指挥,就是利用市武协地处天河区这块商业黄金地段的优势,依托越秀、荔湾千年的文化沉淀,把它打造成武术文化的集群中枢。拟向广州体

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借用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训练和住宿大楼作为总部基地,全力打造一个集国际交流、国学培训、饮食养生等产业一体化的实体,力争把它办成中国首家以武术为主导的国学馆。

问:您是怎么想到举办“武动亚洲”这种大型活动的?

答:首先是责任。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推动着我向前奋进,尤其是在全国一片娱乐升平的大环境下,广大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特别是血腥暴力的游戏和动漫,更有甚者,不少功夫电影、电视剧宣扬的是一种打斗、复仇的暴力武术观,没有给我们的下一代正面宣扬武术,我觉得是一个武术工作者的悲哀。

其次是为了探索解决“要我学”还是“我要学”的问题。前面讲的话题,主要是“要我学”,如何能让广大青少年喜欢武术,“我要学”武术,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由此而萌生了策划一台宣扬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观,“以武成人”的活动,锻造新一代青少年偶像,向世人诠释,通过习练武术展现自我,是可以蜕变成新一代青少年行为偶像的,让更多的青少年真正喜欢武术。借亚运会在广州举办的契机,与广东电视合打造一台全新的电视大赛,为亚运会增光,为广州武术增色,为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添砖加瓦。

问:“武动亚洲――青少年极技武术电视大赛”的赛事如何安排?

答:本次大赛面向全亚洲热爱武术运动的青少年。拟于2010年10月23日在亚洲的十三个城市进行全民海选活动。本次大赛以武术为主线,以综合才艺为大纲,以选手蜕变为亮点,全亚洲具备本国或地域武技(如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泰拳、菲律宾短棍、阿拉伯弯刀、街武等一切与武相关的武技项目)年龄在6至25周岁的青少年均可免费报名参赛。通过九场淘汰赛,最后争夺“亚洲之星”荣誉大奖,并邀请港、澳、台、亚洲和国际明星陪伴晋级选手成长,与嘉宾同台表演等等。

这是青少年的舞台,也是未来影视武术巨星的舞台,为“人人都有功夫梦”提供一个圆梦的平台,通过电台、网络、报刊联手跟踪报道每位选手的过去和现在,让广大青少年通过这个活动正面了解武术的全面含义,让他们明白要成为明星和大众心目中的偶像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

问:本次电视大赛将给大家怎样的启示?

答:本次大赛摒弃传统赛事流程式的展示,以编剧式的赛程设置,时尚多元的包装,还观众一部承载团队精神、成长蜕变、文化传承等内涵,有血有肉、跌宕起伏的英雄少年故事剧集。

团队运营,部门联动。通过本次“武动亚洲”大赛使新一届广州市武术协会的领导班子团队运营,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运营模式,真正做到新一届班子要求各部门事事有计划、处处有跟踪、样样要落实的踏实工作作风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5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区科协李林主席、副主席张子炎组织有关人员专题研究农村科普工作达5次以上,每月定期听取普及部的农村科普工作的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农村科普工作的发展规范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量化目标考核。

积极开展农村科普项目的申报表彰工作。2012年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助推农户万元增收计划”、“科普惠农兴涪行动”。2012年组织申报国家、重庆市科普项目10个,获得部级表彰3个、重庆市级表彰2个,其中龙潭水稻专业技术协会、罗云黑山羊养殖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正余分别被中国科协和国家财政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和“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白涛渝东黑山羊专业技术协会、马武枳余果品专业技术协会分别被重庆市科协和财政局表彰为“科普惠农助推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先进集体,这是涪陵区获得国家、市级科普项目最多的一年,共计获得奖补资金达58万元。同时,区科协积极组织开展全区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的评先评优工作,10个先进集体和10名先进个人分别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12年度涪陵区“科普惠农兴涪行动”先进集体和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区科协在有限的科普经费中剂出7万元进行奖励。

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基地的命名工作。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涪陵区开展的“科普惠农兴涪行动”,加快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切实打好国、市科普示范基地创建基础,区科协按照《涪陵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经申报、评审,决定对“涪陵区龙潭水稻、大木食用菌”等25个种养殖业命名为涪陵区第三批、第四批科普示范基地。至此,涪陵区科普示范基地总数达到了53个。

大力培育发展农技协。充分发挥全区农技协联合会的“航母”作用,采取农技协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建设农技协科普惠农服务站等有效举措,培育发展了龙潭水稻、南沱生猪等一批服务功能配套、辐射带动力强的示范农技协。全年共新发展农技协17个,超额完成了重庆市科协下达发展农技协数量的目标任务。

全面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针对农村生产季节、品种的要求,全区科协组织全面开展了各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达130次,有力地助推了农村科普工作的纵深发展。(奚益强 编辑:渝科 责任编辑:武丹)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6

一、##体育业发展状况

(一)群众体育持续发展

1、城市化起步前(1985年前):传统活动,学校为主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1985年,原江北县群众性体育组织仅有江北县钟声体育协会、重庆市信鸽协会江北县分会、江北县钓鱼协会、重庆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江北县分会和江北县棋类协会。群众体育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农民体育、职工体育、老年体育为补充。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学校开展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其他各类体育活动,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达标活动。农民、职工、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则因地制宜地进行球类、棋类、武术、体操、田径等锻炼活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举办各类运动会或比赛选拔体育人才,推动着群众体育蓬勃发展。1958年,江北县获四川省体委、团省委授予的“全省农村体育红旗县”,获国务院总理签发的“体育红旗县”奖匾。

2、城市化起步期(建区前):推广武术,建设场地

1986年至1994年,群众体育除原有协会外,新建立了江北县武术协会、江北县气功研究会、江北县门球协会。各个协会数百人或数千人不等。县钟声体协1994年的会员达到5000余人。在这一时期,职工体育活动和老年体育活动较为活跃;除继续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外,门球运动日趋活跃,门球协会会员到1994年达到350人。尤其是在创建四川省武术之乡和全国武术之乡的热潮中,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兴起了群众性武术活动热潮,武术活动得到较快较好推广和普及。

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群众体育的活动场地建设随之加强。1994年底,全县有小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门球场等体育场所190个。

3、城市化加速期(建区后):全民健身,丰富多彩

1995年以来,##进入城市发展的加速期。随着两路城区和龙溪城区的崛起,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日渐增多,体育运动形式更加多样。据统计,至2007年底,全区各类健身场所583个,面积443962平方米,人均0.53平方米。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保龄球馆、卡丁车场、速滑、蹦极跳、健身路径等新兴体育场地不断增加。全区建立起了一支69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球类活动、长跑散步、武术、健身舞、游泳骑车等群众体育日趋活跃,早晚随处可见市民健身热潮。农民健身活动在建区后也有进一步发展。2001年,统景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鸳鸯镇和双龙湖、龙溪、回兴街道被中国农民体协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2005年,##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二)竞技体育武术领先

自1958年武术名师赵子虬获江津地区拳械第一名后,江北县每次在地、市武术比赛中均居领先地位。进入70年代以后,赵子虬、曹科润、欧阳全等多次获全国武术比赛一等奖。江北县运动员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田径比赛中,曾9次破省市纪录。1976年设立江北县儿童业余体校,设武术、女篮、田径3个班,其中武术班为重庆市体委重点班,成为江北县竞技体育人才的主要摇篮。

进入80年代后,设立了江北县武术馆。中小学校在田径、武术、篮球、排球、击剑等项目上形成一定优势,1988年参加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团体和个人金牌53枚、银牌42枚、铜牌23枚。1986年至1994年,江北县向高等学校、省体工队分别输送体育人才104人和17人。在这一时期,江北县女篮曾获全国少年乙组第4名;男排获四川省“四人制”排球赛第1名;武术获全国3个第1名,5个第2名,在四川省和重庆市获取奖牌(杯)数百个,向专业体工队、体育院校输送武术人才15名。

##区建立以来,以武术、篮球、排球、田径为重点的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至2007年,##区参加全国和国际性武术大赛共获金牌130枚,银牌187枚,铜牌119枚,夺取金杯13座。其中,2006年在河南郑州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上摘取金牌16枚,并获集体项目冠军;2007年在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上获总分第1名、单项金牌43枚。这一时期,##区女篮、男排曾多次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比赛。在2007年重庆市第二届运动会上,收获奖牌75.5枚,##获全市区县成年组金牌总数第1名。在同年重庆市第三届农民运动会上,##区参加了所有的项目比赛,并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骄人成绩。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选手周子菊在跳高比赛中,以1.39米破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让世界刮目相看。在此期间,##区向市以上输送各类体育人才890人。

(三)武术之乡巩固发展

##武术起步于清乾隆年间,到建国初期已形成贺家拳等5个流行拳种。在政府和民间的推动下,群众习武风气浓厚,武术在群众中较为普及。为此,1975年,江北县第一次提出建设武术之乡。1983年开始武术之乡创建活动。1987年2月,四川省体委、四川省武术协会命名江北县为四川省武术之乡。1991年底,国家体委对江北县创建全国武术之乡工作进行初检。1992年12月,国家体委命名江北县为首批全国武术之乡,同时第二次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会议也在江北县召开。庚即,区委、区政府提出“巩固成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争创一流武术之乡”的更高目标。在后来的巩固武术之乡活动中,领导更加重视,组织机构更加健全,骨干队伍进一步壮大,活动影响逐步扩大,2007年,##区又一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武术之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9月,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将在##举行,届时,##将组队代表重庆市参加比赛。

(四)武术文化出手不凡

1978年,江北县体委突击整理老武术家赵子虬的武术成果,编著出《三十六闭手—四川南拳》书稿,填补了四川武术著作一项空白。1982年整理出《中国武术管窥录》书稿。1983年按国家体委要求,由江北县体委负责,赵子虬牵头,撰写出38万字的《巴渝武术史》稿。1983年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武术工作普查,搜集武术手抄本68件,历代武术史料书刊880册,初步掌握流行县内5大拳派74个传统拳、械、功法。1984年,县体委又编写了《江北县武术拳械录》。1987年以后,##武术与文化融合力度加大。经常在市以上运动会开、闭幕式上表演和给外宾及外国代表团表演。1994年,县武术队参加了大型电视剧《九根毛》、《魂断钓鱼城》的拍摄。2007年,##区把武术与舞蹈相结合,将失传多年的巴渝武舞整理出“巴渝武舞ⅰ”、“巴渝武舞ⅱ”,在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大奖赛暨国际健身气功展示会上表演,分获“大奖特别金奖”和最佳创意奖。之后,区体育局将其改编为《巴渝武韵》多次演出并取得成功,现拟申报《巴渝武韵》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体育产业缓缓起步

体育产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截止2008年6月底,全区已有体育市场21家。体育健身娱乐及体育表演企业11个,经营性体育健身娱乐门点10个。从目前看,绝大多数体育门点和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从2000年开始,##区通过体育发行筹措体育事业发展资金,体育销售由最初的30万元增加到2007年近1000万元。此外,区体育局拟设立体育园区和体育与旅游业联姻等方式,尽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二、##体育业发展的机遇与困难

(一)##体育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1、经济社会发展向好形成体育业发展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改善,群众闲暇时间增多,追求健康、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已成为内在需求。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体育业发展创造出强大内动力。

2、重庆直辖为##体育业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作为重庆直辖市的主城区,代表重庆参与国内外体育赛事和体育交流的机会增多,##创造条件举办部级和国际体育赛事已成为可能,这为##体育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健康重庆”为群众体育加油升温

中共重庆市委提出建设“健康重庆”,要求2012年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88%,居民人均寿命、青少年平均身高等各项指标在西南地区名列前茅,这为##群众体育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4、武术之乡底蕴蓄势待发

##武术底蕴厚重,巴渝武术蜚声海内外,倍受国际国内关注。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巴渝武术中心”,国家体育局拟在##建立“全国高水平武术人才训练基地”,区体育总局正在积极争取在##成立世界峨嵋武术联合总会,这使巴渝武术在开放中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二)##体育业发展遭遇的困难

1、干部认识不到位

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对体育给民族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产生的强大正效应缺乏必要的理解,重经济轻体育、重工作轻锻炼的观念和作法较为普遍,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氛围不浓。

2、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单项规划缺失,体育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总规和控规中缺项,导致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用地难,##区体育馆2002年拆除后,迁建历时7年、五易其址是最好的佐证。目前,##区没有一个投入运营的大型体育场馆,并亟待建设一批大型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是##体育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3、体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群众体育在城区和学校开展较普遍,在农村和企业存在薄弱环节;中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较好,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较差。竞技体育中武术一枝独秀,传统优势项目缺少优势,新兴优势项目尚未形成。体育基础设施在城乡的分布差别太大,农村体育缺乏必要硬件。

4、体育产业亟待破题

我区的体育产业,只是在体育和体育用品销售及健身娱乐市场上做了一些文章,而在体育竞技表演业、体育培训和咨询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上,目前基本上是空白。

5、政策支持乏力

财政对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预算,缺少象教育和科技那样的刚性政策;对社会力量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缺失政策鼓励;对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没有留住和引进体育尖子人才的优惠政策。政策支持乏力,导致投入严重不足和人才匮乏,是整个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6、管理体制欠稳欠顺

区体育主管部门在机构改革中,经历了几度分分合合,给体育业发展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1972年恢复江北县体委,到1984年机构改革时,县体委与县文化局合并成立县文化体育局,1986年,县体委又与县文化局分设,但到2001年机构改革时,区体委与区文化局合并组建区文体局,2005年,区体育局又一次与区文化局分开独立运行。此外,在镇街文化服务中心没有明确体育管理功能,使体育工作难以落实到基层。##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缺失,使全民健身运动难以实现个性化科学指导。区业余体校和武术馆事业编制偏少,优秀专业人才难以进入,竞技项目水平难以提高。

三、做大做强##体育事业的建议

(一)科学定位,清晰思路

##体育发展,应用大开放的理念来思考,要站在重庆直辖市乃至更大的空间去审视。根据##体育业发展现有基础和机遇,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在重庆乃至西部有可能名列前茅,因而可将##体育业发展的目标,锁定为西部体育强区。

##体育业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设健康##、一流武术之乡为重点,认真抓好体育规划、体育政策、体育人才、体育设施建设四项基础性工作,全力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通过10年或更长一个时期的努力,争取把##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的体育强区。

(二)健全规划,加强配套

应根据“健康重庆”的目标要求和##体育业发展的新定位,重新制定##区体育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同时,应配套编制##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健康##”发展规划、##竞技体育发展规划、##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要把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及各项建设性单项规划,并通过法定程序确保这些规划得到认真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体育业发展的导向保障作用。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体育业发展,应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软件硬件建设统筹、项目统筹等原则,做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的##体育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针对目前体育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应切实解决好##体育馆建设资金不到位形成的巨额缺口,以及二期工程抓紧上马等问题,使其早日竣工投入使用。要加快体育园区和巴渝武术中心等一批新的体育场馆的规划定点和建设进程,防止已征用土地被其他项目挤占。尽快解决##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机构设置及相关问题,早日实现全民健身运动的个性化科学指导。及时解决区业余体校和武术馆编制不足问题,为引进和留住优秀体育人才创造条件。精心筹备和全力办好在我区首次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积极筹建全国高水平武术人才训练基地和世界峨嵋武术联合总会,夯实##武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基础。

(四)完善政策,保障发展

要尽快完善有利于##体育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投入政策和人才政策。如要完善区级财政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体育竞赛活动的投入政策;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有行政事业费和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土地出让金及税款返还等支持政策;出台通过特许、指定、专营、冠名等多种方式的企业赞助体育赛事的鼓励政策;要有企业和个人出资办运动队、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建体育场馆比照捐赠公益事业规定执行政策,以及出资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兴建校外体育场所按社会力量办学予以支持的优惠政策;要允许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确保资金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将体育公益金作为资本金,按照股份制方式运作或以贴息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体育产业和体育设施建设。要完善培养、引进和留住体育管理人才和优秀运动人才的政策,尤其要在安置优秀运动员就业等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方面出台实用政策。

(五)优选载体,活动推动

做大做强##体育业,需要一些好的活动载体。要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各自强身健体的活动方式。如在机关干部中可实施“太极拳普及工程”,在市民中可开展“健康杯”体育活动,在学校、机关、农村和社区可倡导“我爱巴渝武术”的群众健身活动和开展武术人才选拔活动。推动武校、巴渝武术中心、武术馆等建设基础上,可推进大规模高质量的武术人才训练活动。在大型体育基础设施建成后,可争办国内外相关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总之,通过相应的载体,加快健康##和一流武术之乡建设进程,推动其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体育产业破题发展。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运动队;可持续发展;品牌创建

[中图分类号]G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81-03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品牌知名度是指品牌被公众知晓的程度,是评价品牌形象的量化指标。本文从品牌知名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大学体育品牌是指各个学校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适合于自己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带动各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这些运动项目的建设不同程度地促进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着运动队品牌化的建设。

1 运动队成绩及品牌的创建

随着湖北省大学生运动竞赛及全国高职运动竞赛的开展,武职运动队成立了如男女子篮球队、男子足球队、男女子排球队、女子拉拉操队、男女子体育舞蹈队、男女子羽毛球队、田径队、创编项目运动队、长跑队等诸多的运动队。这些运动队为武职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其主要成绩见表1。

表1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运动队近四年主要成绩表

武职运动队先后取得了高职院校拉拉操队冠军与亚军、排球男子高职组四连冠、首届高职篮球联赛冠军、五人制足球比赛高职组冠军等诸多荣誉,受到了社会以及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先后有多所学校及领导观摩和学习。提高了武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创建了有武职特色的运动队品牌。

2 运动队取得优异成绩及品牌创建的成功因素分析

2.1 经费得到支持

见图1,开展运动竞赛需要经费作为支持,学院体育节竞赛以及体育俱乐部大赛的经费投入,单项经费投入2500元左右,包括组织教师劳务费、学生获得名次奖励费、奖杯证书费用等。8个大项目投入5万多元,校外体育竞赛全国每个单项比赛经费5万元投入,其他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单项比赛共16个项目投入5万多元,仅这两大项竞赛就10多万元的投入。学校经费的投入极大解决了体育竞赛开展的经费开展不足的问题,在学校拨款的同时运动队竞赛曾经吸纳过CHINAGO网站的赞助、学院后勤集团赞助。但今后随着学生的增多,体育竞赛项目的增加,仍需要多方位吸纳资金保证师生体育竞赛的全面开展,与企业及社会的资金融合问题是后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运动人才得到培养

高职运动队品牌化的重要条件是运动队需要有良好的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的保证需要高水平的运动员与教练员。在教练员方面武职拥有部级裁判1名,国家一级裁判7名,健将级运动员1名,部级运动员1名,国家一级运动员3名。丰富的技术及比赛经验为武职运动队取得成绩提供有力支持。以校内体育竞赛为载体,体育课程、体育俱乐部竞赛为辅助,全方位对武职运动竞赛以及运动队竞赛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如表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竞赛活动每年包括上半年的校内体育文化节各项竞赛,从表2的体育竞赛可以反映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文化的丰富程度,人数的参与也达到可观的数量。

武职下半年的体育俱乐部大赛涵盖了目前学生的体育选修课内容,下半年的新生田径运动会、全校田径运动会、全年的校外及全国的大学生体育竞赛与教师体育竞赛。据2009年、2010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外体育竞赛数据统计,2010年全年计划参加校外17项体育竞赛,师生最终参加了16个项目的比赛并获得名次。武职能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项目,月月有比赛。体育竞赛活动做到了课内外一体化,将学生的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进步、发展与提高,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得到提升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特别重视体育竞赛,校内外比赛必亲临比赛现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部口号是让每位武职人享受到体育的快乐!本着体育只有增加思想、教育、科学、人文等文化的含量,才能不断取得佳绩的思想,学院领导参加了湖北省每届“校长杯”乒乓球赛,并取得不错成绩。学院每年举办教工的羽毛球、排球、乒乓球、趣味运动会、舞蹈等体育竞赛,先后成立了教工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汽车协会、篮球协会等,加强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体育竞赛的交流,众多协会的成立极大丰富了教师的体育文化生活,繁荣了学院的业余体育竞赛氛围,响应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在学院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上,学院报纸对体育竞赛等活动的描写,体育工作部网站的突出跟踪报道,学院行政大楼对校内外体育竞赛获奖情况的滚动播报,以及体育馆体育宣传栏与学院各个体育宣传栏的传播,学院广播台平时对体育竞赛的广播构成了立体多方位的宣传播报,让体育竞赛与体育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师生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已经进行十届的武职体育文化节、省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等体育竞赛以及各个单项体育竞赛已经成为品牌,植入到该职院人的心中。

3 创建高职运动队品牌的措施

3.1 资金及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体育馆、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天然草皮足球场,学院对体育的投入是十分重视的,投资约3000万元的体育场馆不仅满足了日常教学的需求也提高了学院承担一些对外的赛事的需要,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见图2,绝大多数的场地、场馆都是开放的这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赛事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而且对于某些健身、室内羽毛球等收费项目师生都享有较大优惠或免费,极大鼓舞了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

3.2 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武职重视“职业特色”高职学院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构建,让体育教材内容具备多样性、针对性、灵活性、健身性和实用性。武职选择了一些难度适中,学生容易掌握,同时又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散打、武术、体育舞蹈、形体训练、瑜伽、游泳、定向越野等,使学生掌握运动健身的方法和达到增强体质的体育目的,并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武职体育部通过学习发展“双师型”教师15名,学习型团队的构建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发展和提高的空间。

3.3 完善的体育规章制度与社团建设

完善的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健全的体育规章制度是保证师生体育竞赛活动顺利开展与进行的保证,学院体育工作部网站对于各项比赛的竞赛规程、比赛办法、奖励与惩罚办法都有一一细则,对于场地则有田径场管理公约、体育馆管理公约、体能中心管理公约、羽毛球馆管理公约等;对于俱乐部教学则有武职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办法、对于学生的各个协会则制定武汉职院学生体育单项协会社团管理办法;对于运动队的竞赛则制定有2005年就制定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竞赛奖励办法》,做到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体育规章制度建设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对他们的情感、智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另外,完善的校园体育制度,可以使学校体育工作更有预见性、计划性,从而避免因过分盲目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学生在开展体育竞赛的同时成立了多达11个体育协会,有影响的协会如舞蹈协会、足球协会、双节棍协会、轮滑协会、自由行单车协会、羽毛球协会等。如DN舞蹈协会每周四、周五学校的业余舞会的开展,为学生提供练习、交流与提高的机会,单车协会的詹润森、杨凡、曾杰等8名同学骑车历时1个多月历经3600多公里长途跋涉从武汉到,要想骑自行车到拉萨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不可能办到的,为此他们每天坚持锻炼,从学校骑车到磨山往返练习,正是艰苦的锻炼才能给他们身体的保障,“川藏之行能成功,一是坚持到底不放弃,二是团队意识”队长詹润森这样解释他的成功。川藏之行回来的展示给高职学子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激励他们珍惜生命,重视锻炼,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这些协会提供了更多的与外校体育竞赛交流的机会,增加了与社会更多接触的机会,使他们得到历练与提高。

3.4 注重运动队建设

(1)武职采取教练员自荐与聘任相结合的制度。运动队基本上采用的是赛前集训机制,赛前2个月左右进行集训。每周7天,周一至周五下午5点至7点半日常训练,周末比赛。多年来各运动队教练组或教练员认真制订了科学的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及周和课时训练计划等;训练中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考勤,并认真完成每节课的训练任务;在比赛中和比赛后各队认真做好比赛记录和赛后总结、赛后技术分析报告、年度工作总结和年度技术分析报告。

(2)对武职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和比赛是采用课程式的学分制管理。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设置相应的学分进行管理。《武职院2004[81]号教学管理条例》规定专业竞赛可视作教学活动的延伸,那么参照武职教学管理条例学生“因请假缺训累计超过全年训练总学时三分之一者,不给予该学年的学分”。

《武职院2004[81]号教学管理条例》规定参加部级、省(部)级竞赛,学校给每位参赛学生记2学分,给每位获奖学生记5学分。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得的学分,等同于相应课程的学分或任选课的学分。《武职院2004[81]号教学管理条例》规定本科院校组团体前4名,主力队员分别是100元每人,替补队员分别是50元每人,5~8名50元每人;高职高专组团体前3名主力80元每人,替补30元每人,4~8名主力50元每人,替补每人20元每人。该奖励主要针对省级或市级教育部门或单项协会组织的全省性或全市性比赛。全国性的比赛如:全国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全国竞标赛等,奖励增加两倍。全国大学生各个单项协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比赛,奖励加倍。临时性的比赛奖励,可单独报请学校,一次性奖励。获团体名次的队员同时获得个人名次,各项奖励不累加,就高不就低。主力与非主力队员的界定,由教练员负责,报体育部审核。

(3)武职运动队员的招生联系、选材确认、录取入学是在学校招办统一领导下进行的。体育工作部负责确定当年招收高校运动员的等级、人数,上报计划,教练员具体物色联系、考察确认,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定,由学生处招生办具体落实招生录取。具有一定运动基础及身体素质的同学进校后经过培养成为武职各运动队主力队员,学院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俱乐部大赛、体育节各项运动竞赛以及田径运动会、新生田径运动会发掘和培养一部分同学充实到学院的各项运动队中。为学院梯队补充新鲜血液。

4 运动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高校还应制定各种筹融资策略,拓宽筹融资渠道

从校企合作部门获得经费支持;从各种体育非营利组织中获得帮助;企业的冠名权和赞助;社会募捐等这些均能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募集资金。

4.2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定期举行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为学校增加宣传力与相互进一步了解的机会,通过体育文化媒介增加学生实习与实训的兴趣,多方位了解企业的文化。企业可以通过与学院的体育文化交流发现体育特长的学生,为企业挖掘有体育特长的员工,丰富企业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企业的体育文化氛围。同时企业可以利用高职学院体育场馆与教师的资源,定期为企业开展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开展体育竞赛,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企业的产品、技术、科研等让学生对企业有相关了解,为企业储备人才。实现双赢的目的。

4.3 发展传承体育精神

发展如排球、拉拉操、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与运动队作为载体展示和宣传传播校园文化的平台与窗口,将这些运动项目及运动队打造成品牌,形成有自身文化的特色的竞赛坚持并发展下去,将以此带来的体育文化精神进行传承与沉淀。用体育竞赛的氛围去感染、熏陶师生,并内化成信念、觉悟、习惯从而带上校园文化的烙印。将“让每位某某职院人享受到体育的快乐!”等类似口号贯彻到每个高职学院师生的心中,通过体育竞赛对学生的竞争精神、意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遵纪守法精神与创新进取精神进行培养,深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

5 结 论

本文期望通过高职运动队品牌的具体分析和研究给相关高职院校提出建议与对策,但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其特殊的工学结合以及实训教学模式给高职品牌运动队建设以及运动员培养提出了新的培养难题,如何将现有优秀运动员以及品牌运动队的培养模式合理继承,发展形成有高职特色的运动人才与品牌运动队培养模式。因此建构更加完整、有效的培养模式来适应未来高职学院运动队品牌发展的需要是笔者试图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品牌.百度百科 [EB/OL].[2011-5-11].baike.省略/view/9013.htm.

[2]孙麒麟,张建新,毛丽娟.“校企体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65-68.

[3]卢洋.高职运动队参加体育运动的思考――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42):107-109.

[4]胡叶茂.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6)69-71.

武术协会工作计划篇8

一、整合工作进展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整合五厂的支持配合下、经筹备工作组全体成员的勤奋工作,XX年的各主要工作均按预定的计划完成,目前的进展是:签订了武汉两厂现址十宗1236亩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协议书》;制订并向集团公司上报了《中国南车集团中南、华东地区货车产业整合总体规划》;完成了武汉新基地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相关申报及批复,与武汉市江夏区政府签订了所购新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于XX年12月末将土地购置款付清;制订了武昌、江岸和铜陵三厂的主辅分离改制方案,已上报集团公司审批;拟定了整合后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方案,制订了整合员工的培训计划;提出了对武汉两厂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租赁门面处置的方案。在武汉新基地建设方面,新厂区的土地平整工作已于12月中旬全面铺开,铁路专用线、总降压站等专项辅助项目的可研编制和技术设计正在进行,码头建设的前期调研以及同相关部门的沟通已经完成,厂生产区建设的初步设计已经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完成,并于近期报送集团公司评审,其他如市政配套的道路建设及水电进场等工作正按双方协商的意见在施工中,等等。总的看,目前整合进展基本顺利,这为下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应该说,取得这些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上上下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为达成这一结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确定主攻目标,使筹备工作始终围绕主线进行。

在确定实施中南、华东地区货车产业整合后,筹备工作组即对整合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骤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将武汉两厂土地置换、武汉新基地土地征购、整合总体规划制订作为整合前阶段的工作重点,以此统筹其他工作。

一是为保障武汉两厂现址土地顺利出让,获取最大的土地出让补偿收益,为实施五厂整合筹集所需资金,筹备工作组积极同武汉市政府、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多次磋商,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为推动项目的进程,力图实现我们的目标,筹备工作组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在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土地出让金在各级财政之间的分配等方面的法律及政策规定,积极寻找土地出让金返还和税费减免的依据;了解武汉两厂周边地区土地招牌挂情况和土地价格,并测算武汉两厂土地的价格及可能取得的收益。同时,筹备工作组领导多次到铁道部和集团公司汇报,寻求铁道部和集团公司的支持,铁道部办公厅和集团公司分别于4月19日和5月24日向武汉市政府发函,唐克林副总经理于7月11日至17日,率集团公司规划、财务、综合管理部领导以及律师等五人同筹备工作组一道与武汉市政府领导,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领导就武汉市政府《支持武汉货车公司项目建设框架协议》和武汉两厂现址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协议》进行艰苦谈判,经对协议内容多次讨论和修改后,于8月16日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补偿协议》,使得两厂现有十宗1236亩土地获得了较好的出让收益,也为筹集整合资金提供了保障。

二是将整合总体规划作为实施中南、华东地区货车产业整合的纲领性文件来对待,尽可能保证规划的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兼顾区域内的利益平衡与和谐发展。通过对行业竞争格局和五厂整合意义的分析,我们在制订规划时,立足于行业的制高点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了较为前瞻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确定了将__公司建成中国南车集团铁路货车研发基地、对外出口基地及亚洲最大的整车生产基地,打造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路货车研发制造企业的目标,努力实现铁道部和集团公司提出的“三个一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对整合规划方案进行了反复比选,通过对工艺方案的先进性、物流运输的经济性、人员安置的可行性、内部发展的平衡性、投资效益的可靠性等方面系统分析和评估,形成了多套可选方案,推荐了较优方案,然后在集团公司组织有关专家讨论评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最终确定了整合总体规划。整合总体规划的确定,为其他各项专业规划方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也为整合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是全力推进土地征购工作,自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XX〕31号文件出台后,国家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控制非常严格。为使土地购置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同时又不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确保武汉基地在XX年10月前部分投产,筹备工作组认真分析影响土地购置的难点,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应对。比如,在熟悉了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并听取了武汉市相关部门的意见后,为减少审批环节,在湖北省权限范围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我们将武汉基地的建设按中国南车集团__车辆有限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含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铁道车辆新造建设项目、中国南车集团武汉江岸车辆厂铁道车辆修理建设项目三个项目在湖北省发改委备案,并申请工业建设用地。另外,为化解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出台所引起的土地价格快速上涨风险,筹备组一方面与当地政府不断沟通,寻求对方谅解和支持,仍按原定的协议价格出让土地,另一方面督促内部成员以只争朝夕、锲而不舍的精神,打破常规,抓紧相关谈判的进程和手续的办理,最终于XX年底将购地的主要手续办理完毕,并付清土地购置款,从而避免了因征地工作和价款支付可能拖延到XX年而需按新价格购地,相应出现因涨价需增加土地购置费的风险。此项工作的完成,既为下阶段的场地平整和施工准备争得了时间,又较大地节约了土地购置资金。

2.高屋建瓴,坚持在高起点上筹划各项工作,

此次货车产业整合,是集团公司决策的第一起整合案例,是国内机车车辆行业的一件大事。整合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整合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关系到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和行业的发展格局,也会对集团公司今后的整合决策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在高起点、高水平上来做好此次整合工作,起到较佳示范效应。为做到这点,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按照技术领先,以占领产业技术制高点,建立最具实力的技术研发体系和最先进的制造生产工艺为目标,来规划整合和建设中的相关工作。比如,对武汉基地的建设,我们是按照50年不落后的设想来规划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总体布局的,在各功能区划和生产场地预留上充分考虑到未来发展,做好相应的预案。在生产工艺上,努力吸取国内、国外同行先进、成熟的经验,通过大量的技术调研和市场选型,积极开发和应用新工艺、新装备,像高压水射流整车除锈工艺应用、简易低成本自动焊技术的采用、整体通风除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模块化工装的设计与运用、货车修理“等级修”和“先油漆后组装”工艺运用等,这些先进工艺的采用,将为公司建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体系提供重要保证。

二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为目标,来设计和建立__公司的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对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国资委、集团公司有关重组整合要求的分析、理解,我们完全抛弃了整合仅仅是对原来五厂的简单合并的想法,而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重新设计公司的治理机制、组织架构和运管模式。为比较稳妥地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对五厂的现有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认真总结其中成熟、有益的因素,将实践证明具有明显效果的流程管理、erp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法引入__公司的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与有关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接洽,及时了解当代先进的企业治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在认真比较和评估的基础上,委托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来设计公司未来的管控模式,以实现__公司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另一方面,根据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产业发展特点,为适应__公司参与国际化竞争和提高国际知名度的需要,提出了将__公司建成集团公司货车出口基地的目标,并以此来确定公司的未来经营方向,建立相应的、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管理水平。为此,我们在公司生产纲领中定下了年出口铁路货车整车XX辆、年出口铁路车辆配件40000吨的两个目标,即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即意味着整个公司的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国际化经营水平、国际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说必须建立一个具备与其他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的国际化。

三是做好整合的人力资源策划。鉴于人员整合是整个整合工作中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的工作,为保证此项工作做得切实、有效,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布置和安排。首先是认真测算,详细核实,做准基础数据,一方面对五厂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盘点,人员对到名单,并分类分年龄进行统计,详细掌握了人员状况;另一方面对新基地定员与北京中铁建工设计院专家一起进行了数次沟通,进行测算对比,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定员。其次是深入调研,了解五厂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原有政策等因素,并与五厂相关人员反复沟通,比较清楚地掌握了各厂实际状况,为制定方案提供了依据;然后是多次交流,认真研讨,不断修改和完善分流安置草案,除了日常的专项沟通外,还组织五厂主管人力资源的厂长和部门领导开了两次工作会议(其中戚厂参加一次)进行方案讨论,并根据沟通和讨论的意见不断修改;最后是在以上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及时向南车集团人力资源部和筹备组领导进行汇报,并按领导指示对方案进行完善,最终确定了人员分流安置指导意见,于12月下旬获得公司董事会的通过。

3.高标准、严要求,以一支高素质的筹备工作队伍来安排和组织整合工作。

此次五厂整合是一项起点较高,投资较大,责任重大的工作,不断牵涉的面广,跨越的时间长,而且要求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应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也是保障整合工作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因此,在筹备工作组组建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在高标准、严要求上把好关,在人员选拔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有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和乐于奉献的中青年骨干抽调到筹备工作组工作,即使在队伍逐步扩大、人员逐步增加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这一原则,对新进人员坚持谈话制度,提出任务简述、工作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以确保队伍的稳定。与此同时,还注意通过建立相关筹备工作管理制度,以求从制度上进一步提高对每一位成员的严格要求,为此,我们制订了诸如“重点工作考核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保密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费用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通过这些措施,在筹备工作组内积极营造一种“诚信、敬业、创新、和谐”的工作氛围,实现筹备工作的优质和高效。

二、我们的体会

回顾整合筹备前阶段的工作,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

1.良好的宏观形势和产业发展前景,是整合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正是因为当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机车车辆工业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更好地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成为参与整合五厂的共识,这对各方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当前良好的行业发展形势为各厂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为企业参与整合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有了这个基础,大家才积极支持整合,愿意参与整合。

2.领导重视和推动,是整合工作得以快速推进的重要保证。diyifanwen.com自确定实施五厂整合以来,各级领导对这一项目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推动。铁道部长刘志军、湖北省委书记俞振声、湖北省长罗清泉、武汉市委书记苗圩、武汉市长李宪生均专门为本整合项目进行了批示,并分别成立了专门的班子来推动和配合本项目的开展。集团公司赵小刚总经理、唐克林副总经理等领导也多次到武汉召开工作会议,指导筹备工作。可以说,没有领导的支持和推动,筹备工作的进展要大打折扣。

3.争取各方的通力配合,是整合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这次整合不仅仅是内部五个厂的关系协调,在筹备过程中更要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部门打交道,各种汇报的事项较多、各种手续办理的流程复杂,里里外外各方面的关系都要处理好,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影响其他工作的进行。因此,筹备组充分意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通过与各方的沟通,争取到了有力的配合,使得各种手续办理比较顺利。

4.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是整合得以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我们所进行的整合,是一项系统的、有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有可靠的组织力量来承担。作为整合中枢的筹备工作组,集中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主要成员都有干一番事业的激情,有充沛的精力和工作劲头,有较高的业务能力,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正是因为筹备工作全体成员的勇于奉献、团结协作,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地不懈努力,才较好地完成了前期的各项既定工作,也为下阶段工作的继续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是保证整合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利武器。由于涉及整合的五厂发展基础和企业文化不同,现实利益差距较大,不论干部,还是员工,都对整合工作有不同认识。为此,__公司先后召开专门的宣传工作会议,部署整合五厂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员工提高对整合必要性的认识,统一了员工的思想,大家都能对此项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保证了生产、整合两不误。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__公司的筹备工作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需解决的问题很多。按照整合工作进度计划,要实现以下几个主要时间节点的目标:XX年10月实现武汉基地部分投产;XX年12月完成株洲、铜陵和戚墅堰基地工艺调整;XX年12月核心资源(研发、战略、营销、物流、财务等)集中到公司总部;2011年2月公司正式挂牌运营;2011年3月完成武昌、江岸两厂的搬迁和土地腾退;围绕以上几个节点,XX年主要工作有:

1.整合规划实施。根据集团公司批准的整合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组织、督促各基地的新建、调整和各专业整合方案的实施。包括武汉基地建设全面展开,从生产区的建筑工程招标、设备采购制作、厂房建筑施工及设备安装、武汉两厂的分步搬迁,以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均应进行,要确保10月份出产产品,筹备工作组将分别编制相应的实施计划来指导和督促上述工作进行;

进行株洲、铜陵和戚墅堰基地的扩能建设和工艺调整,由筹备组与各基地充分协调,于一季度完成初步设计并报集团公司审批后,二季度内全面铺开,力争年底完成,达到投产条件;

实施武汉两厂和铜陵厂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密切跟踪已上报方案的批复情况,进一步做好前期准备,确保年内完成。同时,对武汉两厂改制辅业和集体经济企业的经营业务扶持和相关安置方案进一步论证,提出实施计划;

做好人员分流安置方案的实施准备和五厂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一旦方案批复后,即开始组织实施。同时,根据前期制订的培训计划开展整合人员的培训;

对新建、扩能和工艺调整中的技术方案做好跟踪和服务指导,进一步落实各种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条件和新增与利旧设备的相关参数,确保万无一失;

抓紧武汉两厂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的申报和实施,进一步与市政府沟通,年内完成两厂水电入市的转移。同时对租赁门面有重点的跟踪,集中精力处理好武威门面的退租补偿工作。

2.完成公司管理架构(含erp系统)的设计和建立,保证2011年初公司正式运作。将在前期管理咨询的基础上,对整个公司的运营体制、治理机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模式进行系统设计,并逐步集中部分核心人员,实现相关核心职能的集中,建立全面有效的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实现明年2月份__公司的正式运作。

上一篇:村居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养殖协会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