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24 17:57:00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1

1. 农村初中开展英语社团活动的重大意义

1.1 有利于建设英语校本课程

由于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紧凑,因此,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一般针对参加英语社团活动的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中实施。我们应根据参与社团活动学生的年龄特点、心智发展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发英语校本课程,并对初期开发的校本课程设置一个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再根据学生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学生不断解决英语问题服务。由此可见,英语社团活动对促进英语校本课程建设是具有导向意义的。

1.2 有利于培育学生英语特长

英语社团活动作为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及内容的不足,同时满足了英语兴趣生和特长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具有了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舞台。

1.3 有利于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合作意识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理念之一。英语社团以情境对话式的活动形式为主,这种活动一般在2个人以上之间进行,这就需要学生在情境对话的活动中开展良好合作,不断感悟合作对个人和团队发展的重要意义。

1.4 有利于发扬教者教学智慧

参加英语社团活动的学生由全校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加上社团活动的辅导教师不是他们长期的学科教师,因此,一些胆大的、活跃的学生几乎能控制整个活动过程,而一些内敛的、胆小的学生则被动地参加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智慧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活动角色,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凸显自己的才能,体悟成功的快乐。

2. 农村初中利用英语社团活动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农村初中的英语社团活动形式主要分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看、演、玩、唱等四项常见的英语补充学习手段。当然,各种形式的训练不一定是独立进行的,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如学生可边玩边唱,边演边玩,边读边写,边听边说等等。在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畅所欲言的乐趣,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下不断提升,不断改善着英语学习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2.1 设立英语角

设立英语角的主要旨意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英语角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创设会话情境,活动全程使用英语交流,既创设了浓厚的英语交际氛围,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在英语角活动中顺利表达,我们在设计英语角主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阅历,建立会话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觉得有话说,有内容交流。为了活跃交流氛围,具体交流时我们还要灵活使用游戏或竞赛的形式,以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定期举办英语学习交流会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毫无疑问必须依靠日积月累的过程。目前我市使用的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词汇量很大,语法难度也较以往有很大上升。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脱离死记硬背式的记忆模式,引导学生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高效记忆,已达到最大程度的积累效率。我们可以借助英语社团平台,让学生彼此交流英语学习的感想。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所遇到的困惑,其他学生一起为他想办法;可以让学生在聆听他人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3 开展英语游戏

对于初中生来说,不管什么学习内容,游戏还是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高效方法。因此,在英语社团活动中,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习任务。如我们可以开展快速记忆的游戏,让几个学生展示一些写着英语句子或词汇的卡片,要求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记忆。然后要求参赛者奖记忆的内容写出来,看谁记得多,记得准。我们还可以举行词汇接龙游戏,让参赛者奖指定词汇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下个单词的首字母,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的词汇接得最多就哪一小组获胜。我们还可以开展猜词游戏,让一个学生进行动作或表情表演,另一个学生进行猜词,在规定时间内猜测正确词汇数量最多的一方即为胜者。类似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着眼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效率一定极大提高。

3. 总结

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因为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因此,英语社团可以举办的活动形式还有很多,如定期举办英语演讲、举行英语小品大赛、制作英语手抄报比赛等等。只要我们注重开发,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展英语社团活动,一定能对英语课堂教学起到有效的弥补和优化效果。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2

【关键词】社团活动;英语教学;自主;创新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改革、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好英语社团活动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带动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社团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的确,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然而大量词汇、短文的背诵及枯燥乏味的语言点讲解常常使得学生兴味索然。而社团活动的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成为“乐之者”,在自由、欢快的氛围中接受新东西。首先,社团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基础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及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信息,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其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需要和利益,社团活动的活动类型丰富多样,如:English corner(英语角)、Audio-video corner(视听角)、Reading corner(阅读角)、Writing corner(写作角)、Household corner(生活角)等,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同时在活动内容的组织上,力求范围广泛、生动、新颖,让活动随时融入身边人、身边事,赋予英语活动“与时俱进”,从而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最后,社团活动的场所可以根据活动的内容作出大胆选择,可以在教室,可以在草地、树底、河边;座位也可以自由设计,扇形、圆形、对称形、一字形等,不拘一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次次心动中掀起情感波澜,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二、社团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之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在社团活动中,我们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广泛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

下面以某校English corner活动为案例。活动背景及主题:圣诞节即将来临,以此为契机,举办以“Merry Christmas”为主题的英语角活动。

活动目的:1.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创造学校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2.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3.拓展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4.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组织策划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1.会员查找圣诞节资料,设计、制作英语手抄报。2.会员精心布置活动场地,粘贴准备好的手抄报,让活动环境充满浓浓的节日气氛。3.师生合作,准备圣诞音乐、歌曲以及圣诞礼物。

活动内容:1.歌曲串串连:跟着圣诞音乐(歌曲)、依据投影的歌词,欣赏并跟唱圣诞歌曲。2.自由论谈:投影相关提示(如:话题、词汇等),就圣诞节为话题,分组用英语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为下一轮活动做好准备。3.竞答比赛:先由圣诞老人(教师扮演)发问,各组进行抢答;再由各组组员之间互问互答。答对者、提问者、得分最高的小组均可得到圣诞礼物。4.才艺展示:各组准备一个与圣诞节相关的英语节目,鼓励组内全员参与,形式不限,如:朗诵、小短剧、唱歌、讲故事等。

社团活动给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寓教于乐,让师生解放了思想,跳出了书本的禁锢,拓展、开放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让孩子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久以来,迫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不得不让学生在大堆的题海中“磨炼”应试技巧,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从而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社团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它丰富了学生精神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激发学生自发活动,在活动中产生的愉快,激励学生设想和创造某些现实生活中尚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东西,学生在自发地、愉快地学习时,灵感、才华、创造力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费希特所说:“在这种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中,学生不管其天赋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纯洁之情的途径,那就是鼓励学生自发的活动”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它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活动中可以自编自演英语短剧、角色配音、创意制作英语小报等,也可以举办一系列的展示或比赛活动。如:阅读笔记展示、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还可以在一些国外节假日里,如万圣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举行一些相应的英语活动。这样学生就会从活动中受到激励和启发,产生联想和灵感,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总之,开展好有效的社团活动,将英语社团活动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告别聋哑英语、告别“纸上谈兵”。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英语新课改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柴会明.利用社团活动促进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开展.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3

一、在中学高级英语教学中重视语境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不论是中文学习亦或者英文学习,都需要创造一定的语境才可以有效推进语言学习进程,对语言知识进行有效巩固。英语与汉语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主要以象形文字为载体,英语则主要以拼音文字作为语言载体,两大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综合考虑英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深化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假如我们没有创造一定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就直接在汉语语境中学习英语,那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会受到汉语学习模式的干扰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就无法令人满意,引发英语口音地方化、不纯正等问题的出现。中英文之间语境的差异性给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必须要重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转换,采用翻译方式将英语语境转化为学生较为熟悉的语言符号,方便学生进行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对英语语言环境进行有效创设,为英语学习与交流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中学高级英语语境教学的措施建议

(一)采取各种方法创设英语课堂语境

英语教学课堂是中学高级英语教学的主要区域,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扮演法构建英语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融入英语学习环境,实现对英语语言的活学活用。例如,老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选择两个学习表现比较优秀的同学进行情境扮演,重现英语教学教材中描述的场景,然后邀请其他同学上台进行表演,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最后再渐渐带动学困生参与到表演中来,使每一个同学都能身处英语语言环境,体验英语语境。通过这种英语学习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英语应用水平。学生在与周围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实现对相关语境英语语言点的广泛收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老师们还可以在英语课堂中应用文化赋予法来实现对英语语境的创设,通过阐述相关语言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语境。最后,老师们还可以在英语课堂中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讨论过程中活用英语语境,实现全过程英语交流,促进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开辟第二课堂,延伸英语语境

我们要积极开辟第二英语课堂,实现对英语教学的延伸,创设良好的英语语境。首先,老师们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鼓励和吸引广大同学参与到英语角交流活动中,让学生在英语角场所应用英语畅所欲言,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自由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交流积极性;我们还可以邀请相关老师参与到英语角活动中,给予学生适当指导,或者邀请外国朋友共同进行沟通,增加中外交流的机会。针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进行沟通的学生,老师们应该给予充分鼓励,营造热情而活跃的英语交流氛围,生动再现整个英语语言情境。其次,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和比赛,例如英语歌唱比赛、英语课本剧表演等,为学生创造极具趣味性的英语语境,扩宽英语学习环境,以轻松的学习形式使学生获取相关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以及应用水平。最后,充分发挥英语社团的作用,利用英语社团较好的灵活性及组织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英语交流活动中,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互动,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一次社团活动,例如让社团成员观看英语电影,对电影中的经典场景与对白进行模仿和分析。我们还可以组织英语社团成员参加英语帮教活动或者其他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促进英语学习与道德培养的有效结合。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构建英语语境

我们要有效应用多媒体网络构建多模态的英语学习语境,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用多媒体软件丰富整个英语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而有趣的多媒体教材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到与英语格言相关的知识时,老师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帮助学生感受格言的含义,以“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run”这句英语格言的教学为例。老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将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照片插入到电子课件中,将他“从基层做起,做过各种各样的基层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到最终当上总统”的人生历程介绍给学生听,引导学生对其人生历程进行思考,体会“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run”这句英语格言的深刻含义。老师们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介绍林肯相关事迹的视频,让学生对该人物的了解更加透彻些,明白林肯总统是怎样从各项基层工作做起,由一个小人物慢慢走上总统这个位置的,进而真正理解“Learn to walk before you run”这句格言的内涵。

三、结语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4

“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由Schumann在1978年提出,其为从环境及情感因素的角度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了理论基础。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果取决于其对目的语言社团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站在英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所谓“社会距离”是指英语学习者与英语语言社团接触的紧密程度,其主要包含社会优势、融合策略、社团封闭、团结紧密度、文化相近、彼此态度、预留居留时日这七个方面。下面本文分别从上述一些方面对“社会距离”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社会优势(Social Dominance):社会优势是指与英语语言社团相比,英语学习者在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地位是较强还是较弱。双方国势的高低强弱将影响英语学习者与英语语言社团接触和学习愿望。双方国势越平等则社会距离就越小,英语学习者与英语语言社团接触和学习的愿望就会越强烈。

融合策略(Integration strategies):融合策略是指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社团的文化所采取的融合策略,一般有:同化(assimilation),适应(acculturation)或保留(preservation)三种。其中,采用同化策略的英语学习者的社会距离最小,而采取保留策略的学习者社会距离最大。

社团封闭(Enclosure):社团封闭指的是英语语言社团与英语学习者在生活、工作或者社会设施的使用上的共用程度。双方越是各自封闭,则社会距离就会越大;而越能共融,则社会距离就会越小。

团结紧密度(Cohesiveness):团结紧密程度指的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言社团里的团结紧密程度。英语学习者的群体规模越大,则社团之间相互接触也就越少,社会距离就越大。

文化相近(Similarity of Culture):文化相近是指英语语言社团与英语学习者之间的文化越相近,则融合也就越容易,社会距离就越小。

彼此态度(Mutual Attitude):彼此态度是指英语语言社团与英语学习者彼此对对方的态度,态度越正面,社会距离就越小。

除了上述社会心理距离因素以外,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认为还有一种“心理距离”因素也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尤其是当上述社会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上不产生影响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因素就将发挥影响。“心理距离”是指英语学习者与英语语言社团由于情感因素而造成的距离,心理距离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其主要包含四项情感因素,分别是:

语言休克(Language Shock):语言休克是指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或者使用英语时所感到的挫败感和恐惧感,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越害怕被批评,被嘲笑,则其出现的心理障碍也就越大,与所学习的语言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越远。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是指英语学习者在进入英语语言社团后,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与英语社团交流时所产生的焦虑和抗拒情绪。焦虑越强,则出现的心理距离也就越大。

学习动机(Motivation):是指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所存在的融合型或工具型学习动机。带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愿意融入英语语言社团,其心理距离较小;而带有工具型学习动机者为了某种目的需要学习,其融入英语语言社团的兴趣较低,心理距离也就相对较大。

自我渗透(Ego Permeability):是指英语学习者越能与英语语言群体接触则越能扩大自我疆界的渗透力,因此,对英语语言社团的心理距离也就越短。

文化适应模式中,“社会距离”就是“群体距离”;而“心理距离”即“个体距离”。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其学习效果因人而异,其中有如年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个体性非语言因素在发挥作用,但是由于这些个体差异不一定都很特异,因此,决定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还是社会性因素,即使是最个人化的因素,如学习能力,在英语学习中也往往与社会性因素相关。

二英语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的方法

(一)运用浸入式教学方法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浸入式是指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学习者在校园的全天或者半天浸泡在目的语的环境中,教师以目的语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浸入式教学模式以“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学习方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突出目的语言的工具作用,将目的语言的学习和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有效结合,在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中以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呈现方式来提高目的语的可接受性和应用性。

英语学习者年龄越小,则其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窘和心理抑制问题就越小。英语学习者应当以互动的方式开展英语学习,语言习得是一种自然的学习方式,是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中,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自然而然获得语言的能力。有效的语言学习应当以互动的方式进行,语言的交流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应当以互动的方式进行。语言交流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人们流利的说话能力并非直接从教授和句法形成的训练中获得,而是在有意义的互动交流中自然习得;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学应当有机结合,英语教学应当与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互相融合;英语学习应当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英语学习应当给学习者带来愉快的体验,而非仅是痛苦的经历。创设浸入式教学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关系;其次,要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为学习者创设全英语学习环境,追求教师不教而教,儿童不学而学的佳境(此主要针对专业的外语学校而言);再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肯定、赞赏并鼓励其有效语言的回应;第四,要运用直观、形象和形式多样的教具如多媒体、录音带、教学光盘等来辅助教学;第五,创设生动、活泼、多样的情景活动,增强语言的学习趣味,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英语教学

英文原版电影语言真实、诙谐幽默,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一部好的英文原版影视作品既能涵盖英语语言学习中的语音、语调等要素,又能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反映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文原版电影欣赏有助于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巧,使学生从自我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综合语言的自主学习和运用能力。

在实施英文电影赏析这一情景教学方法之前,教师必须慎重选择教学影片。英美电影作品繁多庞杂,但并非每一部都是精品,也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适合英语教学。当然,所有的英文原版电影从故事情节上都具有休闲娱乐功能,但是,若忽视了选择标准,则最终只会停留在休闲娱乐的层次上,浪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按照内容是否健康向上、能否忠实反映英语国家主流文化、是否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等几个标准尺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筛选,选择语言多样化、文化内涵丰富的影片,如《勇敢的心》、《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辛德勒名单》、《肖申克的救赎》等等。此外,为了使学生对影片能有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教师应在上影视欣赏课之前将准备播放的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人物简介、重点生词、难句、俚语等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为观看电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多样而灵活的练习活动,如角色扮演、自主提问等,继续深化观影感受。课后,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英语技能训练,如小组讨论、写影评、学生自主推荐喜爱的影片供下次欣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课后学习效果。

英文原版电影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收效显著,深受学生喜爱,但是,开展此教学活动切忌从头到尾放映电影,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电影教学与正常听说教学的矛盾,仅仅围绕英语教学目的,恰如其分地推进影视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三)准自然语言环境的创设

语言是交际工具,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获得。对于母语习得者而言,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其可通过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并熟练运用语言。而对于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由于缺乏第一语言环境,多是在母语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缺乏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给第二语言的学习造成了重大障碍。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小语言学习的障碍,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主动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自然而真实的“准自然语言环境”。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英语授课,增加“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减少母语所造成的负面干扰。二是根据每个单元特点和主题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并对其精心安排。三是结合课程内容,开展角色扮演以及点菜、纹路、看病等现实生活模拟活动。

总之,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我国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语言过程中的确存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并明显影响着学习成绩。由此看来,排除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距离”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降低社团之间的优势差异,打破社团间的封闭状态,提升融合策略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言的文化差异,从而学会接纳英语文化。作为非现实社会,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不怕犯错误、透过错误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的愉快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不失为当前值得广泛借鉴的英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竹林.对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邵红红,黄根良,王兰.金属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5).

[3]陈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讨[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4]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5

根据2010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高职英语课程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使之真正成为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对英语第二课堂研究的深入,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一些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局限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二课堂在内容设计、实施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第二课堂实践进行调查,分析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3级学生,从各系选取两个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为96%。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调查问卷主要涉及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实施内容、实施方式、教师指导情况以及实施环境等,以数字1至5指代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5个不同等级,学生依据自身体验回答。为了印证调查问卷的一些问题,采用访谈法与学生和老师进行沟通,并考察了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确保数据获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英语第二课堂兴趣倾向与参加时间。根据调查统计,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兴趣倾向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即学生中从没有参加过英语第二课堂的比例和总是参加第二课堂的比例都较小,从没参加的比例为4%,总是参加的学生占7%,大部分学生选择偶尔参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时间上,每周花在英语第二课堂的时间在3小时以下的学生占绝大部分,占52%,换算到天即每天用于第二课堂时间少于30分钟,每周在7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12%,还有36%的学生介于两者之间。

(二)英语第二课堂的效果。在英语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调查中,将近70%的学生认为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对英语成绩提高没有影响,或者提高幅度不大,仅有30%的学生认为英语第二课堂对成绩提高较为显著。

(三)英语第二课堂内容。调查问卷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调查英语第二课堂内容情况。在听的方面,66%的学生选择播放英美影视作品,30%的学生采用播放英文歌曲的方式进行听力训练,仅有4%的学生选择播放教材录音或其他英语学习资料。在说的方面,调查显示仅有12%的学生以通过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等比赛形式参与第二课堂,20%的学生以参加英语角的形式、17%的学生通过学唱英文歌或给电影配音的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将近50%的学生几乎不会有意识地在第二课堂中锻炼自己说的技能。学生在第二课堂的阅读训练上也比较令人担忧,仅有25%的学生会在课后阅读英文报纸或杂志资料,另有20%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阅读和搜集相关资料,而剩下55%的学生则表示从不课后阅读和英语有关的资料。在写的方面同样也非常不乐观,仅有12%的学生表示会关注写的技能训练。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课堂内容上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内容的娱乐化倾向,表现为英文歌曲和影视在第二课堂中所占比重较大。虽然英文影视和歌曲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学生会把第二课堂活动误解为是消遣娱乐活动,对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提高不利。二是内容设置有偏颇,由于学生在影视和歌曲上花时间过多,因此在说、读和写上不愿意多花时间。所以需要在第二课堂内容设置上统筹兼顾,尤其是要加强说的重视力度。

(四)英语第二课堂组织实施。在对英语第二课堂的组织主体的调查中,院级竞赛类的活动主要由教师组织和参与实施,占活动总量的第二课堂活动总量30%;由社团组织的活动占总量的40%;另外有30%的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根据访谈得知,以班级为单位实施的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任课教师把实践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班级学生。因此,总体看来教师仍然在第二课堂的活动组织中发挥了主体作用,而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英语第二课堂实施环境。根据建构主义学者Wilson的定义,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利用资源生成意义并解决问题的场所。该定义强调学习者以探究性、自主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此次对第二课堂学习环境的调查,学生对传统定义中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硬件的满意度较高,有85%的学生对活动场所的设施表示满意。通过访谈和观察也发现,无论是英语类的院级比赛或是英语协会的固定活动场所,都配备有先进的设施设备。但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网络平台和英语多媒体学习课件方面,还都较缺乏。全院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英语网络学习平台,而供学生使用的多媒体自学课件也较少,点击率也不高,只有9%的学生会在课后点击多媒体自学课件。因此,建构主义的英语第二课堂学习环境还需要学校和教师努力建设。

四、教学建议

(一)大力开发英语第二课堂,提高第二课堂参与率和效率。目前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参与率、效率较低的问题,固然有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但在学校在第二课堂的开发上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英语第二课堂职业性不强,缺乏专业特点,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院级层次的比赛总是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翻译比赛和写作比赛,此类竞赛对学生的英语要求较高,由于是面向全院学生,所以职业特色不明显。而以系或班级为单位、富有高职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开设较少,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因此,学校和英语教师要统筹好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发多层次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教学效果。在学院层面,除了上述常规的英语竞赛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好学院的校园广播,定期播放英语节目,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而英语角作为会话语言的一种社交活动,有利于学生克服害羞心理,交流学习心得和生活经历,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提供平台。而在班级层面,教师要根据所授课专业和班级的特点,开发适合专业学生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如让酒店专业的学生上网查找世界著名的酒店情况,并做成PPT在班级上展示 并用汇报;而汽修专业的学生则可以组织开展汽车英语词汇比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给汽车绘图上的汽车配件写单词等。这样的第二课堂设计非常富有专业特色,学生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的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第二课堂内容设置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考虑适当调整和扩展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听的方面,从单纯地听英文歌曲和看英文电影拓展到英语新闻、英语故事、英语诗歌赏析,等等;加大说的训练,除了传统的演讲比赛外,增加英语戏剧、电影配音等,继续坚持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最大限度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而以某个具体内容为主题的英语手抄报比赛除了锻炼学生资料搜集、理解能力的同时,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还是感兴趣的,但参与率却不高。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有以下原因:一是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二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对英语学习有焦虑。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对英语的焦虑情绪和英语基础薄弱问题,才能真正提高第二课堂的参与率。教师只有通过抓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巩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产生在第二课堂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才能实现第二课堂的实践意义。反之,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提供一个语言实践平台,帮助理解、运用第一课堂所学的知识。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和作用是教师搞好教学,开展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英语第二课堂管理机制。目前,教师在英语第二课堂管理中承担着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指导者的重要角色,第二课堂基本上还是以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开展,英语社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灵活性。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互动的双向的组织形式,院团委、教研室、英语协会之间要形成上下互动,确保信息通畅。院团委负责下设英语社团活动的组织和监督,帮助学生协调场地、设备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研室指派教师对英语社团进行指导;各英语社团负责制订活动计划及具体活动实施。各个组织互相协作,共同配合,使得第二课堂实践的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充分发挥学生和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需要制定出具有约束力的英语第二课堂考核制度,以保证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学质量,或者把学生的表现纳入学生高职英语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范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四)改善英语第二课堂的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的建设上,除了要继续加强硬件的配置,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改善学习环境。依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活动的管理者不但包括教师,还应包括学生、带有明确指导信息的课本以及计算机软件等。因此,教师需要根据针对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提供多种认知工具,创建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如各种有利于进行语言学习的课件、学习软件、自主学习网站等。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技能、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知识,设计各种丰富的与职业相关的真实性任务和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评价和反思。

【参考文献】

[1]张娜.高校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的误区与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5)

[2]徐萌.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实践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3(5)

[3]刘美良.有关改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学习环境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4)

[4]梁毅.英语第二课堂与高职英语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6

摘要:高职英语教改应以素质教育为立足点,结合高职院校和学生的特点,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从深化高职英语素质教育角度出发,提出“课程+社团”的教学模式,给出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职英语 实施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职人才的培育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还不够,于是引出了素质教育问题。高职教育本身从重知识到重技能再到重素质,是高职教育理念的创新。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中,已制定了国家第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高职教育竞争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于人才培养的品牌特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可以抓住机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提升其素质教育质量。笔者结合素质教育和高职英语课外教学进行相关性实践,对其内涵、特质、途径等进行了思考与分析,以求有所借鉴和启发。

一、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高职素质教育逻辑起点的思辨

1995年以来,基于《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但其中对更多的人文内涵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也缺失了一些理性的思考。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果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那么,当学生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就会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应具有职业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在当前,高职教育普遍认同了“能力本位”的核心意义,作为能力培养载体之一的素质教育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高职素质教育的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但是现行的高职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还是有待加强:一是高职教育因为偏重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与弊端,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就是课程设置、校风、学风向着越来越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向演变。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削减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致使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弱化、高职人文精神失落。二是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在某些方面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总体而言,高职学生有热情,自我意识强,个性特点突出,但部分学生暴露出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文化素养方面,不少学生知识面单薄,缺少阅读的好习惯,片面注重专业技能的获得;在生源素质方面,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倦怠,兴趣缺乏;面对就业、生存的压力,他们的心理不稳定,心态浮躁。所有这些现状都要靠素质教育的实施来改变。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似乎总脱离不开大学本科教学的模式,只是就高职学生英语水平降低了难度,这样就会形成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是本科的压缩饼干。高职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基本的英语技能,而是以促进学生以适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能力为根本目的。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皮亚杰(Piaget)说过:“有关教育的问题,没有一个不是和师资培训的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的合格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培养高水品的教师。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对于年轻教师,可以通过老带新、青蓝结对、短期培训、深造学习、参与科研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2.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呆板的方法、枯燥的内容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3.以英语为载体,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校园人文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各项英语活动成为了搭建素质教育与英语能力的有效桥梁,填补了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课时有限所造成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适应形势需求的空缺。

三、素质教育模式下的英语课外教学活动实践案例

(一)依托英语晨读、兴趣班、英语角,实现“学、练、用”,提升学风

通过英语社团坚持开展晨读带读、周末兴趣班教学和英语角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开口表达,自由交流的平台、使得学生能有效开展自学,以此帮助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

(二)依托英语比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英语社团协办各项英语比赛,如英语演讲比赛、高职高专技能大赛等。通过赛事锻炼了同学们自主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运用专业技能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就业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三)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素质的提升

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国家教育法规的要求,1998 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环境中,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通过英语社团组织考证培训班,培养学生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更高的综合素质,为其拥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面对新世纪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只有运用素质教育理念来指导和提升高职英语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实施“课程+社团”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延伸教育,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知识教育体系与学生自我教育体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素质养成,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Susan R. Komives, Dudley B. Woodard. 1996.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1.走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李波.2009.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与素质教育.[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7

一、借助英语学科独特的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优美的发音、轻快的节奏是一种美;漂亮的板书、工整的字体也是一种美;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事迹又是一种美。总之,英语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比如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用作品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通过对典型形象的宣传,使学生在美的诱导和陶冶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社会道德规范和正确善恶观念在学生的心中悄悄扎根。例如在牛津英语9A Unit 5中介绍了国际巨星奥黛丽·赫本。文中描绘人物时,不仅突出了她的倾城美貌、精湛的演技,还勾勒出了她作为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光辉形象。她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时光都在致力于慈善事业。她的美是内外兼修的。她的魅力之所以光芒四射,征服世界,不仅仅在于她的美貌,还在于她的美德。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提升中学生追星品味方面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和启示。

二、结合英语口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英语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Thank you!”“Sorry.”“Excuse me.”“You are welcome.”等礼貌用语,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习惯,同时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与国际友人交流中做到文明、友好。

文明、友好还体现在当别人,尤其是老人、小孩遇到困难时乐于提供帮助。例如牛津版8B Unit 6教育学生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情景对话或者是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尊老爱幼的事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口语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美德的熏陶。

三、利用有效课堂教学手段渗透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大力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英语合作学习活动中,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将先进和落后的学生合理科学地搭配,这有助于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也时常教育英语学得较好的学生,不要歧视落后的同学,而要尊重、理解他们,鼓励、帮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对子活动(Pair Work)中,水平较高的学生应选择相对难度大一点的角色,做出示范,然后再交换角色操练。在小组活动(Group Work)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担当group leader的角色,鼓励水平较低的同学大胆开口,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先进的学生在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落后的学生在帮助之下也减轻了焦虑感并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学会关心他人,建立集体感和责任感,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

四、利用教材内容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教材中有许多与环保有关的话题,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挖掘,就能既教书又育人。例如,在教8A Unit 5 Birdwatchers,Unit 6 Natural Disasters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湿地”、“一些濒于灭绝的鸟”、“地震”、“海啸”、“旱灾”、“洪水”等图片,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还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探求一些环保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还进行了环保知识测验,让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等,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思想。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有助于进行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根据所学口语,创编小品,然后进行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开圣诞节或元旦Party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贺卡,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英语角社团活动总结篇8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环境的形成对学生学习英语意义重大,因此大学校园英语环境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英语环境的营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大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践交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范围,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使学生可以在校园英语环境的熏陶下,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最关键一环,同时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底蕴的体现。

1 校园英语环境营造的意义

1.1 理论基础

语言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因此语言环境的形成非常重要。学生只有身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一定的交际,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学好英语。

有位著名的学者对于语言环境学习的重要性进行总结,主要体现以下方面:首先,学习者可以有机会与人进行交流,在与人的交流探讨中提高表达能力;其次,学习者可以有机会接触真实的语言练习活动;最后,学习者有组织思想与意识,获得认知机会。校园活动是由学校学生创建的,英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并且使学生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实践交流。

1.2 现实需要

英语作为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已经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而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的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听、说、写全面发展。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说的能力培养意识淡薄,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也无法具有英语表达能力。而校园英语环境建设以及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英语实践练习,因此,创设校园英语环境势在必行,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1.3 弥补教学不足

现在一般大学英语课时相对较少,大约每周4课时,而每学期课时总量70课时左右,尽管教师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教学,但是单靠这些课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学校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学校要通过校园英语环境建设来弥补教学的不足,而校园英语环境建设包含两方面:硬件与软件环境的建设,借以保证学生在课外进行英语实践活动。

1.4 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高校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意义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该举办英语相关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场所进行英语实践能力的体验,即output,而这些校园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升的最主要途径。校园英语环境的创设可以给大学生提供英语实践练习的机会。

2 校园英语文化的开展对英语素质教育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全面掌握英语技能,因此构建校园英语大环境有利于将课堂知识进行延伸与巩固。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活动是营造校园英语环境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英语校园活动中可以有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满足精神需求。这种“寓教于乐”方式可以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受到英语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掌握英语运用能力。

针对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开展校园英语活动,例如英文歌,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英文歌,而有一部分学生还会演唱英文歌曲,学校可以根据这种现象开展英语歌曲的比赛。除了英文歌曲以外,英文电影也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学校可以定期放映学生喜欢的英文电影,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又可以学到英语交际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这些校园英语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3 校园英语活动促进高校素质英语教育

校园英语环境的形成需要以校园英语活动的开展为主旋律,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英语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

3.1 英语演讲比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与人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学习英语最基本的要求,大学校园可以开展英语演讲比赛,通过这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全校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并把其作为学生榜样进行全校传播,可以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

3.2 设立英语学习角

大学英语课堂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形式,而部分学生由于在课堂上学习效果不佳,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广角与其他同学进行英语学习的交流。在英语广角,大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英语广角作为以学生为主的交流场所,必须要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英语学习广角的正常进行,促进校园英语环境对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利帮助。

4 校园隐形课程的体现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校园英语环境的建设是校园隐形课程的重要体现,通过校园英语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加深学习,可以将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因此校园英语文环境对大学英语素质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

校园英语环境是校园隐形课堂的完美展示,它暗藏于学校文化之中,这种隐形课堂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使学生接受,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学到相关的英语知识。隐形课堂主要以感染、熏陶的方式进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而且学生通过隐形课堂不仅可以学到英语知识,而且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也影响深远。

5 校园英语环境设施建设

5.1 “硬”环境建设

5.1.1 现代化设施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学英语课堂的现代化逐步加深,多媒体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运用,并且效果极佳。学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加强现代化设施的完善,比如网络化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的建设,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在学生使用这些现代化设施时,学校必须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园英语广播节目,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英语服务。

5.1.2特色英语场所

高校在教学情况下允许的前提下建立特色英语场所,例如英语商店、餐厅英语窗口、图书馆英语窗口等等,使校园英语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学生提供英语实践的场所,让学生处于英语语言环境中,可以使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校还可以聘请英语较好的学生进行勤工俭学,也可以聘请外国留学生担任售货员,使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有机会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中国大学生在实践英语环境中,可以纠正语言发音以及实际表达能力。

5.2“软”环境建设

5.2.1加强对外交流

随着世界全球化交流加强,英语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加强与国外学校之间的交流,可以举办类似高校之间的联谊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在高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邀请国外大学团队来高校参观学习,可以使国内大学生与国外大学生相互交流协作,增进国际交流,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聘请外籍教师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学生与外教可以进行面对面的用英语交流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5.2.2学校社团组织

学校社团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重视社团活动,利用社团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促进校园英语文化的发展,学生会以及团委组织多样英语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建立英语网站,英语话剧表演等,这样的社团活动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并且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加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国外的历史文化,因此,校园社团活动在校园英语环境建设中也同样发挥积极的作用。

6 结语

上一篇:文学社社团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植树节社团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