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半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3 01:12:15

小学生半期总结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wangni”为你整理了这篇扎实做好期中总结工作汇报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本学期已悄然走过一半路程,六横中学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期中校园安全、五育并举和教学管理工作,对半学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以确保下半学期对相关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连日来,学校通过召开支委会、行政会议、班主任德育研讨会、部门工作总结会、年级家长会等会议,对期中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下半学期的工作,并细化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召开期中教学工作会议,对各年级、各学科的期中成绩进行质量分析,将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要求教师特别注重对学困生的指导。学校教务处认真组织好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反馈,有始有终,把管理工作落实到细节。

三是狠抓常规教育。学校始终把德育常规工作落实情况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做到检查制度化、常态化,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文明监督岗、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不文明现象进行宣传教育和纠正,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扎实开展阳光体育,关注学生思想及心理动态,指导学生放松心情,克服烦躁畏难情绪等负面影响,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四是促进家校沟通。各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组织开展家长随堂听课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同时班主任利用上门家访、电话、班级微信群等形式及时与家长开展个性化的沟通,互相交流学生在校、在家表现,让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学生管理,共同指导孩子轻松学习,提高家校共育成效。

五是做好期中总结。要求学校各处室梳理半学期来的工作亮点,表彰各类师生先进,总结经验得失;要求各任课教师认真回顾半学期来的工作,切实做好期中工作小结,找准下半学期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是落实安全工作。学校继续狠抓校园安全工作,坚持领导值班,教师值日等工作常态化,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校园内外安全排查,重点排查交通、消防、校园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并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窗主题班会、校园LED大屏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特别加强了疫情防控、饮食卫生、交通、防火、防恐防暴、外出游玩、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2

一、德育1、健全网络,建立组织,发挥党、政、团、工、队各组织的作用,形成全体教职参与德育工作的局面。同时加强与学校以外有关单位的联系,共同搞好德育工作。

2、学校领导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定期召开校务会议,重大问题由校务人员讨论决定,坚持“两公开、一监督”。今年下半年对校务工作制度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的管理,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家长、教师的监督,整个工作受到好评。

3、校党支部定期过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发展新党员,做到成熟一个吸收一个。上半年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和村完小负责人参观了“刘英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教育工作。

4、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今年的学习重点是“三个代表”、“三讲内容”。暑假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由书记作专题讲座。平时结合具体工作,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5、建立小学团支部,发挥青年团员的模范作用,让他们在组织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勇挑重担,成为教学骨干。

6、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制度,利用国旗下讲话加强对学生的现代史、近代史教育。下半年,各班都开展活动,开辟了“国庆”专刊,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在上半年,下半年共三次聘情退休教师作有关“辉煌历程”等报告。

7、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经常进行有关交通安全、防火、用电、游泳等方面的教育,确保安全。一年中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同时学校加强对学生骑车管理和饮食卫生的管理。

二、教学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教导处加强管理、督查,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小领导多次下各村完小检查教学工作、坚决杜绝乱订乱发学生学习资料,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2、重视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素质。上半年我校教师对上学期个人教研专题进行了总结,并取得成果,有10人次的论文在县级评比中获奖。下半年,我校又对每位教师提出要求,继续加强个人教研专题研究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深化研究。上半年,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进行信息摘记,交流活动,一年下来,许多教师从中尝到了甜头,获取了教改信息,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驾轻就熟,收效明显。同时,一年来,我们组织教师按时参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电脑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水平。

3、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上半年学校开展了两次教研活动,之后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暨片级数学公开课,由朱委雅、于剑霞两位教师上课。大家进行了评议交流,收效甚好。12月份学校将举行一次语文教研活动。

4、加强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走“学术发展”之路。今年下半年开始,学校申报了金华市“英语教学环境创设”课题。每位英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上半年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小结报告,今10月底又完成了课题的总结报告。我们的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措施,时间落实、人员到位、效果明显,受到上级教科部门的好评。一个课题获得市级三等奖,一个课题获得县级一等奖。

5、加强教学工作指导、检查工作。校长、教务处人员、语数辅导员经常深入各村完小,各班级听课、指导、检查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之间也开展相互听课活动,规定每学期不少于20节。

6、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管理工作,抓紧业余训练工作。下半年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常识教师,开辟了音乐专用教室等。抓好业余训练,定人、定时、定点,力争成绩。校舞蹈队参加了县99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取得三等奖的好名次,校田径队在10月份的田径运动会上取得第三名的成绩,成功升入甲级队。学校还专人负责卫生保健工作,每年一次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同时,还开展卫生常识教育。

7、保证业余艺校教学,促进学校工作有特色。今年内,学校在艺校管理中做到内容、教师、时间三保证。学校领导加强指导、检查,以保证艺校的发展方向。同时,顺利召开了全片小学的团结运动会。我校也坚持开辟周三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根据计划,学校举办了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展示师生的风采。

三、其它

1、学校加强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筹资办了学校电脑室,建立了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下半年给每个班配置了广播设备,购置了校园通讯网等。

2、学校档案管理做到细心、认真,力争不出错误。现在学校档案材料收集齐全、手续严格,为教学工作、教师考职考评工作提供了保证。

3、学校后勤工作精打细算,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努力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一年来,我校对村完小的财务管理也做到了制度严格、手续齐全、

文明单位工作总结((学校)

不出任何漏洞,使这项管理逐步走上正规。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3

关键词: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适切发展;半工半读

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实践为对象,着眼于当时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现实问题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亦即“适切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其精髓是半工半读,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理论同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基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并存的职业教育思想。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 (1949-1957)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制定新的文化教育方针,对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开始了大胆的探索。

(一)调整职业教育结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解放之初,中央就重视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要“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①同年12月又召开了第——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要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普通中学与职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技术学校数量偏少的状况。根据当时统计,东北地区中等教育中普通中学占全部中等教育的81.3%,师范学校占11.5%,技术学校只占7.2%;华北地区普通中学占73%,师范 21.2%,技术学校5.6%。②因此,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为了培养大批中级建设干部,中等学校在今后若干年内应着重向中等技术学校发展。

(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切合国家建设需要

建国初期,我国就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课程等进行了改革。1950年,时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政务院的报告中提出中等教育的重点是:“整顿和积极发展中等技术学校,大量培养中级技术干部;协同业务部门整顿和充实现有的五百余所中等技术学校,并有计划地创办各种中等技术学校或技术训练班;尽量设法使全国高小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除升人一般初中及高中或职业就业者外,能进入各类艺徒学校、技术学校或训练班,培养他们成为初级、中级技术人员,为国家建设服务。”③1951年10月1日,由周恩来总理签发的《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对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了指示:“各类各级中等技术学校的课程应包括普通课、技术课及实验实习,纠正与防止单纯学习技术而忽视政治、文化学习的偏向。普通课的科目以及普通课与技术课所占的比重,应根据学校的性质、学生程度和修业年限分别规定。学校必须与有关的工厂、矿山、农场等建立密切联系,重视校内和校外的实验与实习。实验实习的时间应与技术课的讲授时数大体相等。各地现有的中等技术学校,均应按照上述原则,适当进行科别的调整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使之切合国家建设的需要。”④

(三)改造职业教育办学形式,适合平民子弟学习的需要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职业教育有效的办学形式,又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1952年6月14日,毛泽东在致周恩来的一封信中说:“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划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级;第二步,废除这种贵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学校合一。”⑤这不仅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而且强调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可称为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毛泽东指出:“一切农业学校除了在自己的农场里进行生产,还可以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参加生产的合同,并且派老师住到那里的合作社里去,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农业学校应当由合作社保送一部分合乎条件的人人学。农村里的中小学,都要同当地的农业合作社订立合同,参加农业、副业生产劳动,农村学生还应当利用假期、假日或者课余时间回到本村参加生产。”⑥

概言之,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适切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中等专业学校由1949年的 1171所发展到1952年的1710所,在校学生数由1949年的228845人增加到1952年的635609人。⑦与此同时,举办技术培训班,培养技术工人的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业务部门也新办了技工学校,至1952年,全国已有技工学校22所,在校学生 15000人。经过这一阶段调整和发展,到1956年中等专业学校达到1353所,其中技术学校755校;师范学校598校;普通中学6715校,中等专业学校约占中等教育的1/6;业余中等专业学校至1957年共209校,学生29600人。⑧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二、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 (1958-1966)

到1958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阶段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为中心。

(一)毛泽东“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建国后一段时间,毛泽东关于“勤工俭学”、“两条腿走路”的讲话和批示,形成了毛泽东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1958年1月31日毛泽东在《工作方法 (草案)》中提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一切高等工业学校可以进行生产的实验室和附属工厂,除了保证科研和教学研究的需要以外,都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生产”。⑨ 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在视察天津大学时指出:“高等教育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以后学校要办工厂,工厂办学校”,“学生要勤工俭学,教师也要搞”,“一搞勤工俭学,半工半读,这样有了学问,也就是劳动者了”。⑩1958年9月毛泽东签署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关于办学的形式问题提出:“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全国将有三类主要的学校:第一类是全日制的学校;第二类是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学校;第三类是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学校。”⑾

(二)刘少奇“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1957年至1965年间,刘少奇关于“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的设想、言论及践行形成了他的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1957年,刘少奇看了11月8日《参考消息》刊载的《美国大学生有三分之二半工半读》一文后提出:“中国是否可以个别试办。”⑿1958年5月,刘少奇到天津市视察工作时指示:要试办半工半读学校,试行新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⒀5月 30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同时并行;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制度;一种是8小时的劳动制度,一种是4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两种制度相辅而行。”⒁6月21日,刘少奇在给时任劳动部部长马文瑞同志的信中又谈到:“学校教育同工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是会有许多的,但是我想,其中会有一种最高的方式,这就是学校同工厂合二为一的方式”,“比如新建的纺织厂以及其他操作技术不很复杂的工厂,这些新建工厂要招收大量的新工人,可以一律招收初中毕业生,经过半年训练,进工厂做工,实行四小时工作、四小时上课,分为六班轮换工作和学校的制度,发一半工资。”⒂1964年8月22日,刘少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干部会议的讲话曾以《实行固定工和合同工并存的劳动制度》为题,提出:“我所说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学校制度,是结合的。还有一种是工业劳动制度与农业劳动制度的结合。两种劳动制度相互结合,两种劳动制度又与两种学校制度相互结合”,“这种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学校,既是一种劳动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同时又是一种学校制度,都是正规的。”⒃196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城市半工半读教育的问题,刘少奇在讲话时说:“我们的国民教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全日制;一种是业余教育;一种是半工半读、半农半读。”⒄

(三)周恩来“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周恩来总理在实践中对职业教育的一些讲话、看法及批示形成了其职业教育思想。1963年10月18日,周恩来总理对国家计委、教育部、劳动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时提出:“大中城市要逐年发展一批职业学校,将来小城镇也要办一些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不可能过多地依靠初中改办,要发动工交财贸系统的厂矿、企业单位和大农场、林场办,国家也要直接办一些,还可以要求军队办一点。现有中学也可以增设一些职业班。职业学校绝大多数要面向农村。有些工厂企业可以一面生产机器支援农村,一面办职业学校培养一批技工随机器下乡”,还提出“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规格、多种生源同时并举的办法去发展职业教育。”⒅

概言之,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的倡导下,半工半读的教育事业蓬勃兴起。1958年5月 27日,全国第一所厂办半工半读学校——天津市国棉一厂半工半读学校开学,51名四级工以上、条件较好的老工人实行“六二制”半工半读(每日6小时生产,2小时学习)。7月,天津市又办起33所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四四制”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每日 4小时生产,4小时学习),共招生4000多人。9月,在一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了厂校合一,实行半工半读。与此前后,河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全国大多数省市区都试办了半工半读学校。截至1965年底,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共有7294所,在校生达126.6万人。其中半农半读、半工半读的中等学校学生,比1964年增长了87%左右。

三、第一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的特殊阶段 (1966~1978)

1966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文革”的特殊发展历程。总的来说,这一特殊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职业教育思想的迷茫时期(1966~1970)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在一封信中写到:“……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⒆之后,毛泽东又号召:“彻底批判教育界和其他文化领域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还提出:“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⒇中央错误地认为刘少奇等领导已经变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学校被错误地作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受到批判。196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题目是《打倒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后台》,文章错误地批判半工半读是资产阶级职业学校、两种教育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双轨制教育的翻版。这篇文章为批判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定了基调,促使了这些学校停办。(21)

正是由于错误的批判职业教育、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造成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混乱和职业学校大破坏。半工半读学校和职业中学全部停办,职业技术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元气大伤。据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中等专业学校中的中等技术学校, 1965年为871所,1969年为685所,减少186所,占该类学校总数的21%。

(二)职业教育思想的调整时期(1970-1976)

在“文革”初期,虽然半工半读学校和职业学校几乎全部停办,但是“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22)的思想仍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和广大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反对左倾错误,整顿了教育工作。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代表强烈要求恢复和办好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周恩来总理1971年 7月6日,接见会议领导小组时指出:“中专可以委托厂矿来办,或联合办,或地方办,多种多样。”(23)从而肯定了要恢复职业学校。从此,中专、技工学校开始恢复,结束了大量被撤销、改办工厂、等待观望的局面。1971—1976年,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有了恢复,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数很快恢复并超过了“文革”前的水平。

(三)职业教育思想的复苏时期(1976-1978)

第三阶段是从粉碎“四人帮”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确立了党和国家的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战略方针。坚决扫除长期存留于“文革”期间的那种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重新恢复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当大的发展。首先是恢复和发展专科学校,并在各地创办了一批二、三年制的职业大学。其次,1976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恢复建设一批半工半读职业学校,开办技工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和职业教育师资问题。

概言之,这一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相当曲折的道路,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干扰和传统小生产的落后意识,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受到毁灭性破坏,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脱离建设需要,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败坏,教育教学质量严重降低。但历史证明,职业教育是随着大工业近代生产兴起的,经济发展也必然带来职业教育繁荣。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及时调整思路,挽救并恢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注 释]

①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83.

②③⑾纪秩尚,郭齐家,余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务全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21,21,23.

④周恩来文选[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6-67.

⑤毛泽东书信选集[A].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37.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A].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2-63.

⑦⑧⑨(13、18、20、21、22、23)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41,241,296,296,296,331,331,336,341

⑩人民日报[N].1958-08-16.

⑿刘少奇.关于试办半工半读的批语(1957年11月)[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11.

⒁刘少奇.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14-216.

⒂刘少奇.关于半工半读问题致马瑞文信[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27-228.

⒃刘少奇.关于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56.

⒄刘少奇.办好半工半读学校[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刘少奇论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76-277.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4

高一学期自我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高一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寒假.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出勤情况:请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课希望下学期争取做到全勤本学期没有迟到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子,而通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在纪律方面,基本可以做到:尊重教师,同学之间可以真诚相待;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学穿校服;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废弃物。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5

一、德育

1、健全网络,建立组织,发挥党、政、团、工、队各组织的作用,形成全体教职参与德育工作的局面。同时加强与学校以外有关单位的联系,共同搞好德育工作。

2、学校领导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定期召开校务会议,重大问题由校务人员讨论决定,坚持“两公开、一监督”。今年下半年对校务工作制度进行较为系统、完整的管理,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家长、教师的监督,整个工作受到好评。

3、校党支部定期过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发展新党员,做到成熟一个吸收一个。上半年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和村完小负责人参观了“刘英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以更大的热情投身教育工作。

4、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今年的学习重点是“三个代表”、“三讲内容”。暑假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由书记作专题讲座。平时结合具体工作,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5、建立小学团支部,发挥青年团员的模范作用,让他们在组织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勇挑重担,成为教学骨干。

6、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制度,利用国旗下讲话加强对学生的现代史、近代史教育。下半年,各班都开展活动,开辟了“国庆”专刊,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在上半年,下半年共三次聘情退休教师作有关“辉煌历程”等报告。

7、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经常进行有关交通安全、防火、用电、游泳等方面的教育,确保安全。一年中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同时学校加强对学生骑车管理和饮食卫生的管理。

二、教学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教导处加强管理、督查,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小领导多次下各村完小检查教学工作、坚决杜绝乱订乱发学生学习资料,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2、重视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素质。上半年我校教师对上学期个人教研专题进行了总结,并取得成果,有10人次的论文在县级评比中获奖。下半年,我校又对每位教师提出要求,继续加强个人教研专题研究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深化研究。上半年,学校还要求每位教师进行信息摘记,交流活动,一年下来,许多教师从中尝到了甜头,获取了教改信息,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驾轻就熟,收效明显。同时,一年来,我们组织教师按时参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电脑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水平。

3、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上半年学校开展了两次教研活动,之后又举行新教师汇报课暨片级数学公开课,由朱委雅、于剑霞两位教师上课。大家进行了评议交流,收效甚好。12月份学校将举行一次语文教研活动。

4、加强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师走“学术发展”之路。今年下半年开始,学校申报了金华市“英语教学环境创设”课题。每位英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上半年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小结报告,今10月底又完成了课题的总结报告。我们的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措施,时间落实、人员到位、效果明显,受到上级教科部门的好评。一个课题获得市级三等奖,一个课题获得县级一等奖。

5、加强教学工作指导、检查工作。校长、教务处人员、语数辅导员经常深入各村完小,各班级听课、指导、检查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之间也开展相互听课活动,规定每学期不少于20节。

6、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管理工作,抓紧业余训练工作。下半年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常识教师,开辟了音乐专用教室等。抓好业余训练,定人、定时、定点,力争成绩。校舞蹈队参加了县99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取得三等奖的好名次,校田径队在10月份的田径运动会上取得第三名的成绩,成功升入甲级队。学校还专人负责卫生保健工作,每年一次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同时,还开展卫生常识教育。

7、保证业余艺校教学,促进学校工作有特色。今年内,学校在艺校管理中做到内容、教师、时间三保证。学校领导加强指导、检查,以保证艺校的发展方向。同时,顺利召开了全片小学的团结运动会。我校也坚持开辟周三下午的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根据计划,学校举办了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展示师生的风采。

三、其它

1、学校加强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筹资办了学校电脑室,建立了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下半年给每个班配置了广播设备,购置了校园通讯网等。

2、学校档案管理做到细心、认真,力争不出错误。现在学校档案材料收集齐全、手续严格,为教学工作、教师考职考评工作提供了保证。

3、学校后勤工作精打细算,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努力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一年来,我校对村完小的财务管理也做到了制度严格、手续齐全、不出任何漏洞,使这项管理逐步走上正规。

4、一年中,教师遵纪守法,没有发生打架斗殴、和搞封建迷信活动,无一违反计划生育。

四、主要问题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6

关键词:半总统制;权力关系;政党政治;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6-0021-08

1958年法国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有关半总统制(semi-presidential regime)政治体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法国体制的探讨。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后,越来越多新兴民主国家转型后实行半总统制体制,使关于半总统制体制的研究成为除传统的总统制和议会制以外各国政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半总统制概念、类型的分析,通过对20世纪初德国魏玛共和国制度设计、权力关系和政党分化状况与其政治运行之间关系案例的剖析,探讨半总统制体制与政治稳定运行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新兴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发展有所启示。

一、半总统制的概念和类型分析

(一)半总统制的概念分析

1959年,贝尔・伯夫・梅里在法国《世界报》撰文首次提出半总统制的概念。[1]政治学家莫里斯・杜瓦杰进而于1978年对半总统制予以定义,提出,当一部宪法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可称之为半总统制:第一,国家总统经普选产生,采用不同普选方式如相对多数选举制、两轮相对多数选举制或两轮绝对多数选举制。总统在架构中民意基础不同,其权力地位的正当性和强弱也不尽相同。第二,总统拥有相当重要的权力,在这一点上,权力的内容、范围和限制以及行使权力的方式等都可能使半总统制体制的运行有所不同。第三,同时存在相对独立并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总理或阁员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总统任命总理和内阁成员。这一点涉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的关系,包括政府组成和议会信任与不信任等诸种情况,由此衍生出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形态。[2]杜瓦杰的定义成为迄今为止学界有关半总统制引用最多的定义。

此后,马修・舒加特和约翰・凯里对半总统制的定义加以修正,将半总统制视为一种由总统制向议会制调整的体制性架构,以“总理总统制”的概念取代半总统制的概念。[3]乔万尼・萨托利则认为,半总统制体制不仅为双头权威结构,而且强调行政权力共享,但总统的意志须通过政府具体实施。此外,二元化的行政权力可能偏向其中一方(总统或总理),也可能两者趋于一致。[4]满足以上诸种特征的半总统制,还会因内在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二)半总统制的类型分析

通过对各国政治体制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到,符合杜瓦杰半总统制定义的例子很多。但仅从总统的产生方式、权力大小以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间权力结构的角度很难囊括半总统制的类型。可进一步从总统的权力地位、政党体系的形态以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的内在权力关系等方面对半总统制加以分类。

舒加特和凯里以总统权力为基本变量,将总统的宪法性权力区分为立法性权力和非立法性权力。其中,立法性权力包括总统所拥有的提案权、立法否决权、法规命令权和提请公民复决权;非立法性权力包括组阁和解散内阁以及解散议会的权力等。[3](148)依此将半总统制区分为总统总理制、总理总统制、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四种类型。史蒂文・罗伯在舒加特和凯里分类的基础上对半总统制国家进行分类,主张重新界定总统的权力类型。在对半总统制类型和内阁组成次数多寡的比较中,发现半总统制越偏向内阁制,总统的权力越小,政府越稳定;反之,总统的权力越大,政府越不稳定。[5]巴洛・霍斯特(Bahro Horst)则从总统权力的大小、总统干预立法权的多寡对半总统制进行类型分析。认为,为了避免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的关系陷入僵局,宪法可赋予总统相当程度的实权;同时也须通过相对自主的内阁来制约总统权力,以避免总统独裁。[6]

辛迪・史黛克(Cindy Skach)以法国第五共和国和德国魏玛共和国为例,讨论半总统制宪法的实际运作。认为,依据总统与总理政党属性的一致性和总理是否获得议会多数支持两个指标,可将半总统制分为稳定多数(内阁获得议会多数支持、总理和总统政党属性一致)、分立多数(内阁获得议会多数支持、总理和总统政党属性不同)以及分立少数(内阁不能获得议会多数支持、总理和总统的政党属性也不同)三种类型,[7]其中分立少数是最不稳定的类型。

我国学者徐正茂和吕炳宽以政党体系的形态和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间的权力关系为变量对半总统制进行分析,将之区分为超级总统制――总统主导的多数政权、总统谦让制――总理主导的多数政权、左右共治型――总理主导下的少数政府、少数政府型――总统主导的少数政府四种类型。[8]李凤玉则结合总统权力和政党体系两个指标对半总统制下总统干政动机和干政能力进行类别比较,认为多党制下的政党体系不利于政府稳定,且议会中“有效政党数”①越多,越不利于政府稳定。[9]吴玉山依据总统权力的大小、政党体系的形态以及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间的权力关系三个变量对半总统制进行类型分析,认为:府会同党,②总统权力相对小;府会分治,总统权力大。在一般情况下,实行两党制的半总统制最为稳定,而多党体系的半总统制最不稳定。[10]林继文则从总统主动权的大小和议会对总理是否信任两个变量出发,将半总统制区分为总统干政、总统主导和总理主导三种类型。[11]

除对半总统制加以定义和分类外,有必要分析半总统制体制下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之间的权力关系,以诸种权力形态如权力集中和分散状况为自变量,以半总统制体制的运行状况为因变量,探讨半总统制特有制度设计和权力形态下政治运行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半总统制有可能引发政治体制的转轨。

二、半总统制的权力形态及其体制运行的稳定性分析

以下从半总统制的制度设计和实际运行两个层面探讨不同变量对半总统制体制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制度设计和规范包括决策权的归属,即行使决策权的主体是单一的或多元的,包括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结构以及选举制的设计。实际政治运行包括诸种权力主体(如总统、总理和议会)间的关系、在党派属性上的一致性状况以及政党体系的分化程度等政治运行指标。

(一)半总统制的制度设计和政治稳定

1.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结构设计和政治稳定

在半总统制架构下,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结构中存在总统、总理和议会三个主体。通过向议会负责的内阁,使议会内阁制中行政权与立法权相融合的传统在半总统制中得以保留;通过直选产生且具有双重民意的总统和议会,保留了行政权与立法权两权相互制衡的原则。在半总统制的宪法结构中,总统是权力核心,因而成为半总统制权力结构设计的焦点。

从同为半总统制国家的权力结构设计和实际运行中可以看到,行政权和立法权关系结构设计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政治运行,总统权力结构以及总理和议会间信任关系设计的不同,成为影响半总统制体制运作的重要因素。因此除考察总统的权力结构外,还需考察总理和议会间的权力结构和信任关系形态。通过对制度与权力结构设计的探讨,包括对政府构成、对议会不信任投票的规定以及对总统解散议会权和紧急命令权等制度性规定的考察,来发现不同国家的权力结构设计和权力重心倾向。

在半总统制国家中,所谓政治权力形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及总统、内阁和议会的三角权力关系形态;二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权力结构及通过选举制度所设计的权力关系形态。在政治实践中,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受到选举制度的影响,而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角权力关系则受到政党体系分化状况和行政、立法权设计的双重影响。

在行政和立法的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力越大,议会呈现为弱势,实际政治运行越趋于分化状态。反之,如果立法权居于较为优势的地位,政治运行便趋于相对稳定的议会制模式。可见半总统制下政治运行的稳定性取决于议会中能否形成稳定多数,取决于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者能否保持一致以及行政权和立法权结构设计中三者的组合形态。如果议会中不能形成稳定多数,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者关系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则制度设计中行政权力越大,政治运行越趋于不稳定;相反,政党体系相对集中,总统、内阁和议会三者趋于一致,加上制度设计中避免行政权力过大,政治运行便相对稳定。

2. 选举制度的设计和政治稳定

在半总统制体制下,政党体系的形态、政党间的竞争和分化等影响着政治体制的实际运行。然而在此种政党体系中,选举制度设计所造成的“机械效应”③[12]成为政党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变量,尤其是议会的选举制度设计成为影响政党体系构成和国家系统政治竞争的重要制度因素。

对议会选举制度的分析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依据比例代表制所产生的议席数量入手。在同时采用两种投票方式――即比例代表制和小选举区简单多数选举制――的国家,通过比例代表制分配的议席数量和通过小选举区简单多数分配的议席数量都不一定超过半数;有时甚至通过小选举区简单多数原则所产生的议席数量占多数。[13]一般情况下,依据比例代表制所产生的议席越多,越鼓励多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从将选票转换为议席的计算方式入手。同样在比例代表制下,选票转换为议席的计算方式存在种种差别。一般情况下,计算方式比例性越强,越有利于多党体系的形成。三是从议席分配的门槛设计入手。在总体上,政党获得议席的门槛比例限制能够有效阻止得票率过低的政党进入议会,从而防止政党体系的过度分化。

现实表明,采行小选举区简单多数代表制再加上得票率门槛限制,有可能限制小党进入议会,间接鼓励诸种政治势力在选举前进行整合,形成政党政治两极化的政治环境和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政治的稳定运行。

(二) 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及政治稳定

1.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和政治稳定

半总统制体制的运作以总统、政府和议会三者间的互动为基础。其中议会的运行受到政党体系分化状况的影响。依据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和意识形态两个变量,萨托利于1967年将政党体系区分为一党体制、霸权党体制、优势党体制、两党体制和多党体制五种类型,并将多党体制区分为温和的多党制、破碎的多党制和极化的多党制三种类型。[14]萨托利认为,只有意识形态极化和分散的多党体系才会对民主的发展构成威胁。在半总统制下,如果议会是两党制,由于容易形成稳定多数,因此无论总统权力大小,议会在政策形成过程中都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政府政策也相对能够保持连续性,使政治运行较为平稳。如果议会显现为多党制,则无论总统权力大小,总统都拥有在议会各政党之间纵横捭阖的机会,从而使总统的权力地位大幅度上升。可见在政治体系中,两党制比多党制更有利于政治稳定。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不仅包括政党数量的多寡,也包括政党之间的竞争形态,两者均对政治运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果政党彼此间具有较高程度的排他性,政党之间难以合作,则内阁的基础便比较脆弱,政治的运行也就容易出现不稳定性。

2.总统、总理和议会的三角关系和政治稳定

半总统制体制的结构特征在于权力的三元化,即总统、总理和议会均拥有宪法所赋予的权力,且均对政治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三者在实际政治运行中的互动状况是能否保持政治稳定的关键。在总统、总理和议会的互动关系中,依据议会有无稳定多数以及三者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归属是否一致的情形,政治运行可能呈现为五种情况:

(1)权力高度集中形态,即总统、总理和议会多数属同一政党或政党联盟的情况。由于三者政党归属一致,因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对较为顺利,政府的运行也较为平稳。即使宪法在行政与立法、行政与行政等各种机制之间做了相互制约的制度性规定,通过协调,三者间的立场仍较容易趋于一致。至于行政权力是掌握在总统还是总理手中,则取决于总统在宪法体制中的定位或政党内的权力分配关系。一般而言,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类型多趋于总统制。非左右共治时期的法国第五共和国属于此种类型。

(2)行政权力二元化形态,即总理产生于议会多数党或多党联盟,但与总统属于不同政党的情况。在此种体制下,议会多数党在议会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总理拥有议会的信任。出于对议会的尊重,总统必须任命获得议会多数支持的政党成员为总理。在此种情况下,无论是总统解散议会还是议会对总理的不信任投票均难以实施。政治运行中行政权力呈分散状态,但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性。此种体制类型下政治运行的稳定性仅次于权力集中型,政体形态较容易转变为内阁制。左右共治时期的法国第五共和国属于此种类型。在民主政治较为脆弱的国家中,总统也有可能通过民粹主义的制度设计使自身权力得到民众的支持,与政府和议会相对峙,从而演化为一种非常规的政治形态。

(3)行政与立法二元分化形态,即总统和总理属于同一政党,但与议会多数非属同一阵营的情况。当总统对总理的任命无须经由议会多数支持时,比较容易出现此种情况。行政和立法的二元分化为典型的政府分立,导致政治动荡。在此种架构下,依据宪法赋予总统权力大小的不同,国家体制有可能是总统制,也有可能是内阁制。

(4)议会分散形态,即总统和总理属于同一政党或政党联盟,而议会难以形成稳定多数的情况。当议会中存在多党、却无法形成较为稳固的多党联盟时,很容易出现此种政治形态。此种形态与第三种类型相似,区别在于议会中是否能够形成稳定多数。在此种政治形态下,总理和总统政党归属相同,行政权力统一完整,但议会缺乏有效多数,导致政策过程较为混乱,总理也难以获得议会有效多数的支持。在此种情况下,即使宪法赋予议会与总统抗衡的权力,议会也无力与总统相抗衡。反之,即使宪法赋予总统有限的权力,总统仍可不受议会干预地去行使任命总理和内阁成员的人事大权。此种政治形态重心倒向总统,呈现为“一致型”的少数政府,在实际运行中很难趋于稳定。1930年后德国的魏玛共和国显现为此种情况。

(5)权力高度分散形态,即总统、总理分属不同政党或政党联盟、议会也缺乏稳定多数的情况,这是半总统制体制中权力分化最为严重的形态。当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主体完全呈现为分化状态时,也是半总统制体制政治运作过程中最为混乱的时候。在此种形态下,不仅行政权力呈现为二元化,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也呈不稳定状况。由于议会权力分散、难以形成稳定多数,政府无法得到议会的支持且和总统的立场不相一致,因而常常难以为继。在此种情况下,若宪法赋予总统较大人事任免权,总统便获得了较大的权力优势;反之,若总理享有法案副署权,同样能仰仗这一权力与总统相抗衡,从而导致政治的分裂乃至僵局。1920年至1930年的德国魏玛共和国便呈现为此种极度分裂和动荡的局面。

以上五种情况体现为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主体不同的组合形态,反映出半总统制体制在政治运行中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表明半总统制体制运行的稳定与否并非单纯取决于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还取决于总统、总理和议会三种权力主体的聚合分化状况。在半总统制体制下,一般而言,权力越趋于一元化,政治的运行相对稳定;反之,权力越分散或趋于多元化,政治的运行越容易陷于混乱。

三、魏玛共和国案例分析

以德国魏玛共和国作为半总统制的案例加以分析,原因有三:其一,魏玛共和国是近代宪法史上较早出现的半总统制类型。早在1919年,魏玛共和国就制定出类似于半总统制的宪法。在当时尚无半总统制概念、也没有现成的半总统制体制样式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德国何以设计出这样一部宪法,值得探讨。其二,半总统制在魏玛共和国经历了设计、宪法的实际运作、转型和走向崩溃全过程,值得深入分析。其三,在采行半总统制体制的国家中,很少出现像魏玛共和国那样权力更迭极度频繁的状况。魏玛共和国存在的14年间,发生了9次议会改选和21次内阁更迭,[13](166)最后演化为法西斯独裁。是何种条件导致魏玛共和国政治如此动荡?魏玛宪法体制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演化为法西斯统治?需要认真思考。

魏玛宪法的政治设计,以议会共和为核心,以总统权威为辅助,目的在于形成一种稳定而有效率的民主共和体制。[15]然而权力结构的分化和制度设计的缺失,使魏玛共和国的实际政治运行脱离了制宪者的理论构想。一方面,在多党制下,议会难以达成共识,因而无法成为民主政治的基础;另一方面,对总统权力的设计以及日后实际政治运行中权力重心不断向总统倾斜,最终成为法西斯独裁的摇篮。对魏玛共和国半总统制的探讨,同样可以从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划分、选举制度以及政党体系的分化状况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权力极度分化的制度性设计

魏玛共和国关于诸种权力关系的制度性设计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总统、总理和议会权力关系的制度设计;二是关于总统和议会选举制度的设计。魏玛宪法的制度设计对其日后的实际政治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为魏玛共和国体制发展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1.总统、总理和议会的权力设计

就总统权力而言,魏玛宪法将总统设定为政治仲裁者,扮演国家政治领导者的角色。由此总统拥有解散议会、任命总理和紧急命令等重要权力。于是使魏玛宪法在实际运行中从议会制走向行政权力独大,最终背离了魏玛宪法精神。

首先,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设计使总统在实际政治运行中能够对议会和政府的组成产生影响。当政府和议会发生冲突时,总统通过解散议会行使仲裁权,由此而左右政治运行的轨道。其次,魏玛宪法对总统的人事权作了较为模糊的设计。根据魏玛宪法第53条,总理和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免;而第54条规定,总理和各部部长向议会负责。[16]从而使政府的组成和运行由总统和议会分别予以控制。再次,紧急命令权的赋予是魏玛共和国的特别产物,面对国内外的险恶环境,魏玛宪法的创制者赋予总统紧急命令权,由此强化行政权力,以应对危机。据此,总统可以绕过议会和政府直接施政,必要时还可动用军队。与之同时,魏玛宪法第48条规定,总统紧急命令权的行使要得到议会多数同意并接受议会监督,且不能改变共和国的国家形态和政府的运作结构,再次显现出总统权力设计中的模糊性。然而事实是,直至魏玛共和国崩溃,议会都未能制定出总统行使紧急命令权的细则。[17]尽管根据魏玛宪法,议会拥有对总统紧急命令权的否决权,但极度分化的政党体系使之无法真正实施这一权力。魏玛共和国时期,总统共紧急命令254次,其间1919年到1925年了136次,1925年至1930年了9次,1930年以后了109次。[13](178)总统紧急命令权和解散议会权的行使与此时期极度分散的政党政治的相互作用,导致30年代后德国行政专权的出现。

除了总统权力的设计,议会和内阁权力是魏玛宪法中另外两个最为重要的设计。根据魏玛宪法,议会由德意志议会议员组成,议员经由平等、直接且秘密的选举产生。议会除定期选举外,可根据总统意志解散和改选。根据魏玛宪法的规定,议会可以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甚至可以罢免总统。在政府组成上,总理由总统任命,但政府必须获得议会信任。这两个原则使政府同时对总统和议会负责。

就魏玛宪法政府体制的设计而言,制宪者将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相融合,设计了一个经由直选并具有实权的总统和一个相对独立并向议会负责的内阁。这种混合性的设计,导致政治运行中总统、总理和议会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分散,加之魏玛共和国时期政党体系分化严重,以致议会疲软,为总统控制议会、施以行政独裁创造了条件。

2.选举制度的设计

除了总统、总理和议会的制度设计外,选举制度的设计也对魏玛共和国的政治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魏玛宪法,议会选举采取不设门槛、纯粹的比例代表制。魏玛共和国建立前1918年的选举中,德国被划分为35个选区,政党在各选区提名候选人,每6万张选票产生一名议员。[7](41)为避免废票的出现,魏玛共和国选举法中增加了两个规定:第一,各政党在各选区按比例分配议席后,剩余票不足6万张的,可通过政党将全国各选区的剩余票相加,相加后总数超过3万张,该党可在总席次上增加一席;第二,若该党在全国的剩余票总数超过6万张,且在任意一个选区中剩余票超过3万张,亦可在总席次上增加一席。从1920年至1928年4次议会选举中,议会中“有效政党数”居高不下,分别为6.4、7.1、6.2和6.1;获得议席的政党多达10至15个。[13](206)表明魏玛共和国议会选举比例代表制的设计,非但不能形成稳定多数,反而鼓励了小党、区域性政党乃至极化政党[18]的参与,导致政党体系过度分化和议会疲软。

在总统的选举上,魏玛共和国采取开放的两轮多数选举制,以体现共和民主原则。在第二轮投票中允许新的候选人参选,相对多数者当选。由于受到政党体系过度分化的影响,魏玛共和国的总统难以在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也难以脱离政党保持中立。在魏玛共和国的实际运行中,除艾伯特总统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外,1925年和1933年的总统选举中均无候选人在首轮选举中赢得绝对多数。两轮相对多数选举制无法保证总统的产生体现大多数民众的意愿,相反,刺激了各政党,使之在选举过程中进一步分化。

(二)政治运行中政治结构的极度分化

在魏玛共和国的运行中,政党体系呈多极化的多党制形态,政党之间分歧大、极具排他性,合作基础薄弱。议会中同时出现极左、极右两翼反体制性政党,且成长迅速,致使每届政府均需经种种妥协组成联合内阁。此种由多党形成的内阁十分不稳定。以1919年新生的魏玛共和国为例,虽然社民党(SPD)、中央党(Z)和德意志(DDP)在大选后组成联合内阁,但因彼此间差异太大,使内阁举步维艰。历届选举结果的席次分布中(见下表)左右两大阵营都掌握一定数量的选票,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进而加深了政党合作的难度。在此种情况下,议会中难以形成稳定多数,因而导致政治的动荡。

魏玛共和国时期,总统、总理和议会间关系复杂。艾伯特总统时期,由于较少介入政治过程,政治运行的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理和议会间的关系。此期间总理和议会的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政府更迭频繁,显现为少数政府运行模式。自1925年起,兴登堡总统开始涉入政府的构成,对政治运行过程产生影响,总统、总理和议会间关系由以往的双边关系演变为少数人政府、左右共治和分立政府形态。由于议会无法形成有效多数,造成少数人政府的危机;总统和总理分属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党派;总统和议会也呈分立状态。1930年后,此种三角关系再度发生变化,兴登堡总统绕开议会直接组织政府,通过交替使用解散议会权和紧急命令权,使魏玛共和国从脆弱危机的三角政治关系走向总统大权独揽。

综观魏玛共和国的诸种政治关系,可以看到,权力的极度分散对政府稳定具有负面影响。魏玛宪法第53条规定:总统拥有绝对人事任命权,可无需经由议会同意自由任命总理。第54条规定,总理及各部的施政需要取得联邦议会的信任,若联邦议会对其政策进行不信任投票,可令其辞职。[15](421)总统虽然对总理有绝对任命权,仍需考虑议会政党的构成,以避免所任命的总理遭受议会的不信任而去职。尽管如此,从魏玛共和国历届政府的构成看,除1919年到1920年三届政府外,1920年到1930年的13届政府⑤中,没有一任总理与总统政党归属相同。议会多党林立使总统和总理在政治上呈不一致状态,显现为以上所述的第五种类型,即半总统制体制中权力结构分化最为严重的类型,在政治上呈现出最不稳定的状态。1930年至1933年,⑥[13](151)魏玛共和国为总统内阁制时期,表现为议会中没有稳定多数,总统紧急命令权的使用使总理不必对议会负责而是直接对总统负责。此时期总理虽然无法得到议会多数支持,或与总统政党属性不同,却能够与总统保持一致性,形成少数政府,类似于上文所述的第四种类型。在此种情况下,实际政治仍然难以稳定运行。

魏玛共和国权力极度分散的制度设计以及此种制度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呈现的权力结构分散状况,导致议会和行政系统间持续的紧张。政党的极度分化和议会的疲软使总统日益走向独大,最终走向独裁,导致魏玛共和国的全面崩溃。

结 论

综上所述,可将不同国家半总统制制度设计与实际政治运行间的关系概括为四种类型:(1)当权力关系趋于统一,即总统、总理和议会属于同一阵营,而制度设计将权力重心置于议会(即决策权与政府组成的正当性均基于议会)时,政治运行趋于单一政党组阁的议会制类型。(2)当权力关系趋于分散,而制度设计将权力重心置于议会时,则依据政治运行中权力分散程度的不同,可能形成联合内阁议会制、分立多数的政府形式和分立少数的政府形式三种类型。(3)当权力关系相对集中,而制度设计中有意识使权力分散,即总统与议会共享决策权和组阁权时,政治的实际运行容易偏向总统制类型。(4)当权力关系趋于分散,制度设计也使权力趋于分散时,实际政治运行容易趋于立法权与行政权二者的对立或走向行政独大,从而呈现出政治高度的不稳定性。

从魏玛共和国和各国政治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权力关系结构和制度设计关乎该国政治运行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平衡性。客观现实表明,一个国家的制度结构设计须与其社会基础和政治现实相吻合,相同的制度设计在不同社会政治条件下运行效果会有所不同。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过度分散的权力结构不利于政治的稳定发展,尤其不利于民主基础较为薄弱、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稳定发展。

注释:

①所谓“有效政党数”是马尔克・拉克什(MarkkuLaakso)与赖因・塔格佩拉(Rein Taagepera)根据政党得票率或所获议席比例计算得出,以测量议会中政党的分化程度。如A党和B党得票率或所获议席比例分别为70%和30%,根据N(有效政党数)=1/(0.72+0.32) (政党获得议席比例的平方和之一)公式,“有效政党数”为1.72。一般情况下,“有效政党数”越高,表明议会中政党的分化程度愈加严重。

②在这里府会是指内阁政府和议会。

③所谓“机械效应”即著名的杜瓦杰定律(Duverger’s rule),由法国政治学家杜瓦杰提出。他认为,选举制度将深深地影响政党制度的发展:单一选区简单多数选举制有助于两党体系的发展;而比例代表制则有助于多党体系的形成。

④魏玛共和国时期提出反民主口号的极右翼政党最典型的为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NSDAP),也即魏玛共和国民主政体的希特勒纳粹党。

⑤1919年2月13日至1920年6月8日共3届政府;1920年6月25日至1930年3月27日共13届政府。

⑥1930年3月30日至1933年3月24日共5届政府。

参考文献:

[1] Elgie, Robert.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

[2] Duverger, Maurice.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ist Government [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1980,8(2).

[3] Shugart, Matthew S. and John M. Carey.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23-24.

[4] Sartori, Giovanni.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2nd. edition)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7.131-132.

[5] Poper, Steven. Are All Semi-presidential Regimes the Same? [J]. Comparative Politics, 2002,34(3)

[6] Horst, Bahro. Virtues and Vices of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J].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1999,11(1).

[7] Skach, Cindy. Borrowing Constitutional Designs: Constitutional Law in Weimar Germany and the French Fifth Republic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49.

[8] 徐正戎,吕炳宽. 九七宪改后的运作[J]. 问题与研究,2002,(1).

[9] 李凤玉. 半总统制下的总统干政与政府稳定[D]. 台北: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78.

[10] 吴玉山. 俄罗斯转型1992-1999: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M].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13.

[11] 林继文. 政治制度[M].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0.164.

[12] Duverger, Maurice.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M]. London: Methuen & Co.. 1959.217.

[13] 沈有忠. 魏玛宪奏曲:半总统制宪法的生命史[M].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206.

[14]〔意〕乔万尼・萨托利. 政党与政党体制[M]. 王明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35.

[15] 谭融.文化的多样性及民主的全球化与本土化[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6] 魏玛宪法[A].〔意〕卡尔・施米特. 宪法学说(附录)[M]. 刘锋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21.

[17] Rossiter, Clinton.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 [M].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2.32.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7

人力资源部 赵 亮

转眼间,2012年又过半了,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我在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按照公司和个人的年度计划,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半年来的学习与工作,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个人工作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 、知识管理

2012年根据集团知识管理积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调整了公司原有的km推进考核评价方案,新的积分卡更加注重考核结果量化、过程导向化、知识创新化。通过近半年的施行,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数据回顾:

说明:截止5月,集团平均分为87分,90分以上的有25家;80分以上的有34家,最低分为57分;并列100分的有14家(包含集团职能部门),黄石公司集团并列第一,华南第一。去年同期排名43名。

(2)、2012年集团知识管理考核——个人积分

说明:员工平均积分年累计为18.85分,排名前列。

(3)、2012年集团知识管理考核——频道点击

1、培训覆盖面力求100%

2012年,集团调整了考核要求,形成了以CKO频道为核心的考核机制,重点关注各工厂的频道点击、员工积分,同时也调整了CKO积分办法。对此,公司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并在3月至5月对各部门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明白怎样可以提高积分、怎样推荐、怎样点评、怎样使用审批流程等。各部门通过培训,KM推进氛围较好,员工自觉使用KM工具并达到可喜成果。

2、组织成立项目小组

3月成立QC小组,主要围绕“如何提高KM积分卡在集团的排名”展开项目攻关。4月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明确责任人及活动分工。每月回顾总结,遵循PDCA原则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项目攻关,我们规范了推进要求,解决了每月存在的不同问题。

3、迎接集团KM现场审计

3月底,集团企划总部刘曾、张宇童两位老师来我司现场查核知识管理推进工作,高度赞扬了我司的KM推进工作,认为我司亮点很多,值得兄弟工厂借鉴,特别是流程规范、流程效率高。本次查核我司成绩为99分,为第一批查核单位。

4、参加知识管理年会,黄石公司大放光彩。

4月28日,青岛啤酒第二届知识管理精英论坛与QC成果会在上海松江隆重召开,姜宏副总裁等公司领导及来自各业务单位及各职能部门知识管理和QC工作者200余人共同参加了此次盛会。

在本次大会上,黄石公司集体或个人共荣获4项荣誉,着实给力。

(1)、黄石公司总经理檀总荣获集团“知识管理卓越领导者”荣誉称号(全集团各级工厂及职能部门参评,本奖项只有6名);

(2)、黄石公司荣获集团“知识管理频道经营进步奖”(KM推进团队集中亮相,并多次受到好评,其中黄石公司的KM推进考核细则在知识管理精英论坛上被集团老师分享推荐);

(3)、个人荣获集团“最佳知识管理专员”荣誉称号。

本次年会上,集团高度评价我司的KM推进工作,通过交流学习,其他兄弟工厂也纷纷表示赞同我司的考核思路和推进思路,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 、现场管理

数据回顾:

1、调整考核思路,纠正了部门班组原有“做得多错的多”、“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考核不均衡”等现象;

2、规范班组现场管理,发挥班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持续开展部门自查和班组自查;

按照2012年制定的推进思路,各部门积极开展部门或班组自查,周自查已经成为部门的习惯。各部门均形成以部门部长和部门6S推进员为核心的自查小组,按期查核一周内部门不合格事项并督办上周整改事项。各部门或班组6S推进氛围较好,例如综合部小车班成员主动开展季度现场管理回顾工作;生产部成品库较去年改观较大,现场面貌焕然一新;工程部制冷班、配电班、财务部收发中心等区域现场有条不紊,被评为“现场管理红旗班组”;班组会议学习现场管理推进技巧,回顾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3、“示范点”、“现场亮点”以点带面,提升员工积极性。

公司月度查核,部门主动上报,各部门纷纷打造部门班组现场亮点,例如包装部生产现场统一有序,标示规范的员工水杯、工程部锅炉班的小改小革、人力资源部物品定置管理等。班组示范点及亮点的宣传有利的推动了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

4、引入“现场管理优秀部门流动红旗”及“现场管理部门警示旗(蓝旗)”管理策略,鞭策部门力争先进。

(三)、包装有效工时

数据回顾:

1、成立“包装有效工时”项目攻关小组,围绕课题进行项目攻关。3月成立“包装有效工时”QC项目小组,成员包含生产部、人力资源部及包装部成员。月度开展小组活动,按期回顾和总结月度推进工作,并解决存在问题。

2、包装部“有效工时”氛围较好,班组长学习有效公司的统计方法,有效工时数据评比落实到包装班组,班组成员每周可以查看有效工时数据。

3、有效工时管理工具指导生产,引导包装开班生产。按照生产部的生产计划,结合工时统计方法指导生产,包装部部门领导一致支持“开三班”生产。与2012年同期比,产销量增长,生产人员减少,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四) 、E-HR人事信息管理

E-HR人事信息管理为2012年新增职责,通过半年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基本掌握了相关要求和操作技巧。

1、员工自助查询。

2、积极学习新操作手册,月度erp维护正常,集团月度查核没有出现异常。

3、参加华南区域ERP人事薪酬管理培训,考试成绩名列前茅,顺利取得结业证书。

二、上半年工作不足:

1、深入一线不够,基础工作缺少根基。对基层员工的需求情况了解少,不能及时掌握他们的相关情况。

2、管理缺乏魄力。主要体现在考勤管理上,工作滞后,致使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3、对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缺少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集团推崇的较好的管理工具学习不透,研究不深,理解不全面。例如对集团包装有效工时的理解不深,导致HR绩效积分卡多次失分。

4、学习力还有待提升,关注面过窄,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其任职岗位都有一定的距离,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5、现场管理检查力度不够,常规性问题经常出现,对一些不符合项的整改跟进滞后,部门间的沟通还有待于加强。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知识管理

(1)、完善知识管理月度查核清单,梳理部门常规文档,建立KM文档上传档案,按期查核文档上传的及时性。

(2)、总经理特殊门户的搭建。积极争取集团的资源,力争成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为公司高管定制专有的KM门户。

(3)、进一步完善审批流程。

(4)、网上调查、时间管理模块的推进。

我们的目标:总结先进工厂的亮点,打造一流的知识管理团队,奋力跻身集团前12名。

2、现场管理

(1)、持续开展旺季综合检查。

(2)、部门6S专员培训学习,加强检查的能力。

(3)、编制办公室及部分生产班组现场管理示范图,要求部门管理人员比对图文规范现场。

3、有效工时管理

(1)、完善班组有效工时评比制度,充分激励班组员工。

(2)、规范员工考勤管理,跟踪数据统计,加强班组长对有效工时的深入理解。

4、E-HR人事信息管理

(1)、员工照片维护;

(2)、按照集团要求维护培训信息等特殊信息;

小学生半期总结篇8

活动主旨:

通过农家乐,让同学们更加团结,同时体验自己动手的生活,提升同学们的独立自主意识,从而进一步把我们你班凝聚成一个和谐的大集体。

活动时间:

XX年11月7日

活动地点:

华农农家乐

活动对象:

国贸二班全体成员及钟老师

主办单位:

国贸二班

宣传方式:

信息小组照像,活动结束制一个班级户外活动专栏.

经费预算:车费(500)+食物(700)+没人6.5元+其他=约XX元(具体的在回来时结算)

交通安排:校车

活动过程:

1.早上七点半集合,四十发车,八点半到达.

2.分派一个小组准备炊具,两个小组准备中午做饭的原料,选几人去湖边钓鱼,其余人在附近自由活动。

3.十点在提前预订的农家乐地点开始做饭,责任到每个小组,每组至少出四个菜,最后再吃饭过程中大家评审,饭做好的一组有小奖品,差点的就为大家演一个节目,具体表演内容由大家确定.

4.一点左右大家收拾餐具,进入下一游戏环节,k歌之王,每人唱一首歌,几人合唱亦可。

5.四点半左右大家来到户外,坐在草地上畅谈心事,每小组也都出一个节目,大家一起娱乐。

6.六点半大家集合,坐车回学校。

预期效果:

大家在一起开心快乐,班集体更加团结,活动圆满结束。

应急及安全措施:

1.成立一个安全小组,为每个小组分派一位强壮的男生进行安全防卫及为女生背些较重物品。

2.各小组组长均选一名细心的女生来当,尽量考虑到一切所需物品,突发情况。

3.带一些晕车药及塑料袋,以防部分同学晕车。

4.带好创可贴及治烧,烫伤的药。

5.在车上反复强调在农家乐小心路窄不慎掉入池塘,严禁逗狗!

6.男生禁止玩火!

具体分组情况:

第一组:种丹阳 刘萍 施思 辛玉玲 吴芳 颜俊 杨鹏 钱永 翁海青张青

第二组:邬娜 何婉筠 郑雨薇 刘念 钟小姣朱娟 刘鹏程 邓金虎 黄志祥 汪西望

第三组:杨静思 张倩钰 王小琳 熊四凤 靳丽娜 陈雪婷 崔保龙 苏俊飞 高凡

第四组:汪丰婕 卢丽 谢云云 缪玉 殷慧冯小文 王备 吴凯阳 杜正雄

第五组:胡冰珊 陈其景 彭天雅 尤征喜 丁怀恩 薛颂

班级农家乐活动策划书2

一、活动主题:体验农家乐趣,凝聚班级力量

二、活动时间:xx年十一月一日

三、活动人员:11级建工110506全体同学

四、活动地点:湘潭XX农家乐

五、活动目的:金秋十月 阳光明媚 气候适宜 为进一步加深同学间的了解 为增强班级凝聚力 体现团结友爱的班级精神,让班级在大一新学期中体现新的活力,以积极向上的面貌迎接新学期,我们班将在湘潭###农家乐开展活动,在走进富有乡土气息的农家乐时,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有更多的认识。

六、活动安排

(一)前期策划准备工作

1、为保障同学们的利益与安全,由组织委员黄晋等人了解农家乐的详细情况。

2、与确定下来的农家乐做好充分的沟通工作,了解活动行程、价格,就相关的各类事项达成共识,并明确双方的责任,保障同学们的利益。

3、召开班会。为同学讲解农家乐活动当天的行程,让同学们对行程有大致的了解。同时提醒同学们出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不要私自离队独立行动,注意人身财产安全等。

4、完成活动当天工作人员的安排,维持活动当天的秩序。

5、与农家乐商定价格后,活动经费来源为由班费支出大部分然后 每位同学自费小部分 应征得同学认可同意,由生活委员易文俊等人统一收取。

6、生活委员易文俊应当提前了解有晕车症的同学,并做好相应的措施准备。

7、由文娱委员朱智威等人协调准备出游过程的摄影工具,尽量准备多几台相机,并由体育委员周帆 文娱委员朱智威等四人进行或者安排流动摄影的同学。

8、注意各项工作负责人需及时跟本活动负责人汇报各项工作的进程。

9、 将活动成员分成八个小组 每小组为十一人 并选出两名负责人 负责当天活动联系和准备工作。

(二)活动当天事宜

1、活动时间:十月一日 7:30到指定地点学校喷泉广场集合,人员到位后即有秩序的集体乘车前往农家乐,注意确保各人员安全。

2、活动内容:

1)、在前往景点的途中,可以让同学们在车上交流分享曾经出游的经历,趣事;玩小游戏。同时再次提醒同学们游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2)、8点20左右抵达后,下车集合进行事项宣布和具体节目活动时间安排;

3)、九点 相关比赛同学进行乒乓球 台球比赛 其他同学可观战或者进行其他活动;

4)` 十点半左右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全组组员进行午餐食物准备;

5)、十二点半左右结束午餐 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可以进行k歌 打麻将 打乒乓球 台球 垂钓;

6)、一点半准时开始进行k歌比赛;

7)、三点半左右k歌结束比赛 公布三场比赛结果 颁发奖品和述说获奖感言 由班主任致结束词 宣布活动结束;

8)、四点左右 集体拍照留念 上车返回学校;

3、后期工作

(1)清点各自带的物品,确定人数;

(2)了解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

(3)用本次活动的照片和同学们的感想制作成纪念册。

4、注意事项

(1)出发前由宣传委员朱曦 张雄同学做好有关出游安全方面的宣传,提醒同学们不要私自离队,要集体行动。

(2)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不在农家乐里乱扔垃圾,破坏财物,破坏环境。

(3)在活动过程中,注意看护好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避免丢失或者损坏。

(4)提醒同学们出发前手机充足电,出游全程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方便联系。

(5) 期间出现任何突发情况时,要及时上报组长或者班长等相关负责人,由负责人及时处理好应变工作。

(三)后期反馈工作

1、召开总结会议,同学们交流感受;

2、负责人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工作进行总结。

七、应急预案

1、如果十一月一日出现恶劣天气,不能如期正常出行,则活动时间改期,再议。

2、如果出发前出现有同学因身体不适不能参加,对该同学进行合理安排,让其留校休息。若发生在活动过程中,则应当就近联系班委,及时进行处理。

班级农家乐活动策划书3

一、活动主旨:

通过农家乐,让同学们更加团结,同时体验自己动手的生活,提升同学们的独立自主意识,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把我们班凝聚成一个和谐的大集体。

二、活动时间:

xx年12月19日

三、活动地点:

仙庾岭农家乐

四、活动对象:

高电子0901支部全体同同学和辅导老师龙辉明老师

五、主办单位:

高电子0901支部

六、经费预算:

车费(360)+基本配料(50)+三组各自分配(200)+奖品(50)=1060元

七、交通安排:包旅游车

八、具体实施方案

1、活动流程:

(1)早上八点钟集合,八点半发车,九点半左右到达目的地。

(2)各小组准备炊具以及做饭菜所需的原料。

(3)责令各小组一定要做六道菜以上,最后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评审,饭菜做的最好的一组有奖品,稍微逊色一点的就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具体内容由大家定。

(4)一点半钟大家收拾炊具,整理场地。进入下一个游戏环节,登塔比赛。

(5)比赛结束后,大家自由活动,四点半的时候在指定位置集合,搭车回学校。

2、人员安排

总负责:班长郑帮

策划书、总结报告:团支书薛震亚

组织协调:组织委员张婷

经费预算:生活委员臧淑亮、邓芳

摄影:心理委员刘兵、设施委员向林坤

一组组长:薛震亚

二组组长:张婷

三组组长:岳雪

3、总结

(1)活动完后返回学校的车上,大家一起讨论收获和心得体会,总结优缺点,提出建议。

(2)回去后要求每位同学写下班级活动总结并上交,由班委将意见和建议汇总后得出经验教训,以便为下次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九、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增进了了解,班内的氛围更加活跃,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充实了同学假期生活。

十、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方法

1、集合时间已到,但同学还未到齐。

预防:要求所有同学活动当天随身携带手机并保持开机。

解决方法:情况发生时由负责人联系各组组长,组长联系组内成员。

2、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同学受伤。

预防:活动前向同学强调安全问题,要求同学谨记。

解决方法:情况发生时,如果轻微受伤可以自行处理,若不能自行处理,就要立即拨打120。

3、返校时有同学落下。

预防:返校上车前清点人数,回到学校下次时再次清点人数。

解决方法:情况发生时马上要求各小组长在组内清查人数,马上联系同学。

班级农家乐活动策划书4

一,活动时间;11月26日(周六)(初定)

二,活动地点;重庆大学后山自助“农家乐”

三,策划兼负责人;卢裕坤,谭燕,冯礼其,何婧,粱爱欣,王庆,殷卓越,江林,荆仁超,杨芝毓,林韶炜,肖静

四,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为加强我们班同学间的交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强我们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经全体班干部讨论通过,特此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此次自助“农家乐”活动。此次是我们班第一次集体性的活动,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班集体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为我们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际与展现自我的平台。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精彩的一笔,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五,活动流程;

1.初定人数

2.预订场地

3.场地采风

4.确立负责活动的各个小组

a...采购组;(未定)

b...后勤厨师组;(未定)

c...保卫组;(未定)

d...其他;拍摄,录像,名单信息记录员。(未定)

5.采购物资(食物,调料,饮料,水果,花生等)8:00—10;00(采购组和后勤组负责)

6.运送物资及照看物资 10;00---13;00(采购组和后勤组负责)

7.集中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于26日13;00集中于一食堂)后勤组部分同学回来带路,保卫组负责秩序与途中安全

8.14;00左右全部人员集中于农家乐,点名查人!(钓鱼,打牌,唱歌,聊天,,,)

9.15;30开始以桌为单位分配物质,分配人员,各桌自行洗菜,切菜,下厨,(厨师自行安排,)

10.18;00左右开饭,(之后收拾场地)

11.19;00开始各种游戏,各种唱歌,各种才艺表演,各种........

12.21;00 活动总结,点名查人,活动结束

13.21;30一起漫步回学校!(保卫组负责途中安全)

六,活动经费;报名参加的同学每人三十元(初定)

附:1。对次对此方案如有疑问,请致电 卢裕坤

2.此活动不为强制性,有私人或特殊原因可以不去,

3. 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4. 此方案由各个室长保管。

上一篇:六年级半期总结范文 下一篇:二年级半期总结范文